腫痛
」 颱風 類鼻疽 高雄 疾管署 中醫女子為美觀矯正牙齒! 竟意外引發牙周病
34歲陳姓女子為了提升異性緣,決定花錢矯正牙齒,但卻沒注意到牙周病蠢蠢欲動,矯正後雖搖身一變成正妹,但卻陸續出現牙齦出血、吃東西會痛、牙肉萎縮等症狀,一年後就醫檢查才發現已經是中度牙周病。牙周病起因口腔清潔不足 常見齲齒、牙齦出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牙科主任廖明德表示,牙周病是一種慢性口腔疾病,發生原因多與口腔清潔不夠落實有關。一旦食物殘渣未清除,細菌滋生會逐漸感染侵害口腔周圍的組織,包括牙齦、牙槽骨和牙周膜,這些細菌在牙齦和牙齒表面也形成牙菌斑,時間一久,就會出現齲齒、牙齦出血紅腫及牙結石堆積等症狀。有牙周病前兆 不宜先進行矯正廖明德主任也指出,由於齒列不正會導致齒縫死角不易徹底清潔,不少民眾會選擇透過矯正牙齒改善、避免牙周病上身,但如果本身已經患有潛在牙周病前兆,卻仍執行矯正治療,則可能會導致牙周病更加嚴重,引發牙齒鬆動、牙根吸收等問題。水雷射非侵入性治療牙周病 不適感大幅降低以陳姓患者為例,經與患者溝通後,廖明德主任建議採用水雷射非侵入性方式治療牙周病,針對深層的牙周囊袋及牙根達到滅菌效果,與傳統刮刀手術相較,術後出現的腫痛、流血或不適感等,都會大幅減少,當天治療後,患者就感覺牙齦腫痛感覺舒緩不少,再次回診時也沒有出血等症狀。牙齦炎有徵兆 這樣做保持一口好牙廖明德主任提醒,若發現牙齦顏色變得暗紅、刷牙時會流血,或是牙齦開始出現紅腫、壓痛,就是牙齦炎的徵兆,一旦侵犯到牙齦下方齒槽骨和牙周韌帶,則會進展成牙周病,導致牙齒鬆動甚至脫落,也會對太冰或太熱的食物特別敏感,甚至也與心臟疾病、失智症以及糖尿病有密切關係。因此平時務必正確潔牙,除了三餐飯後刷牙之外,還要搭配使用牙線、牙間刷,才能保持一口好牙。
上周新增4例類鼻疽個案 颱風後恐陷吸入性感染
疾管署今(5)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4例本土類鼻疽個案,3例居住於高雄市,1例居住於臺南市,年齡介於6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10月4日至29日,具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史,高雄市其中1例住家附近於山陀兒颱風期間有淹水的情形,其餘個案均無汙水汙泥接觸史,多數個案在室內外皆無佩戴口罩。上述個案因發燒、呼吸喘或頭痛等症狀就醫,目前均住院以抗生素治療中,其中1例曾入住加護病房,目前已轉至一般病房;同住者共計8人均無疑似症狀。疾管署指出,今年國內已累計105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其中21例死亡,為歷年同期最高,本土病例以65歲以上(62例)和50-64歲(32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80例)為多,其次為臺南市(11例)、屏東縣(4例)和臺中市(4例),其中69例於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10例於山陀兒颱風後發病。疾管署提醒,康芮颱風過境帶來大量降雨及驚人風力,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有增加趨勢,且近期東北季風增強易有較強陣風出現。疾管署呼籲,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感染後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而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請民眾務必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新增3例類鼻疽!死亡數歷年同期新高 康芮颱風來襲再拉警報
疾管署今(29)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3例山陀兒颱風後本土類鼻疽病例(其中1例死亡),均位於高雄市,年齡介於 40餘歲至70餘歲,3例均具糖尿病或慢性腎病等慢性病史,發病日介於10月11至22日,其中2例無汙水淤泥接觸史,因發燒、呼吸喘等症狀就醫,均住院以抗生素治療中。死亡個案為60多歲男性,接觸史不明,10月22日因呼吸喘就醫,當日因敗血性休克、嚴重肺炎、呼吸衰竭不幸死亡。疾管署呼籲,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感染後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表示,今年國內已累計101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其中20例死亡,為歷年同期最高,本土病例以65歲以上(59例)和50-64歲(31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77例)為多,其次為臺南市(10例)、屏東縣(4例)和臺中市(4例),其中69例於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6例於山陀兒颱風後發病。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指出,依中央氣象署發布資料,預測近期康芮颱風將於10月31日至11月1日通過臺灣或鄰近海域,且不排除中心登陸臺灣的可能,受外圍環流影響可能帶來大量降雨,疾管署呼籲高風險民眾颱風天應儘量待在室內並避免開窗及建議於室內外皆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空氣中帶有病菌的塵土或水滴,並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疾管署提醒,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而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請民眾務必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家庭主婦手指腫痛無力!常摔破碗盤 就醫檢查竟是「類風濕關節炎」
一位42歲家庭主婦,原本以為自己只是兩手中指和食指有腫痛無力的感覺而已,不以為意,偶爾到藥局買止痛藥吃吃,雖然有一定的止痛效果,但不吃又痛,痛了又吃,這樣持續了一年多,直到最近因頻頻摔破碗碟,心生害怕,才到醫院求診。經一連串檢查,確診罹患類風濕關節炎。腕關節長期腫痛 罹患類風濕關節炎澄清醫院免疫風濕科孟家駒醫師表示,經由身體檢查、按壓該婦女的手部各關節,發現多隻手指的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兩手的腕關節都有腫脹、疼痛的情形。再經由抽血檢查,發現類風濕因子陽性、發炎指數偏高,為了進一步瞭解她關節炎影響的範圍,以超音波檢查後發現,雙手的五個掌指關節、兩個近端指間關節、兩手的腕關節都有發炎的情形,符合類風濕關節炎的典型特徵,證實她罹患了類風濕關節炎。致病因與這些有關 免疫調節藥物改善症狀孟家駒醫師強調,手部的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腕關節,是類風濕關節炎最常見的侵犯部位。目前醫學上統計,女性和男性罹患類風濕關節炎的比率是3:1,且以30歲到60歲的女性居多,致病的原因除基因外,與抽菸、牙周病、感染後導致的免疫功能失調有關。該婦女確診類風濕關節炎後,經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後,手指關節和腕關節的疼痛無力現象,已獲得很好的改善。關節出現這些症狀6週以上 應盡速就醫孟家駒醫師呼籲,如有兩個以上的關節持續腫脹、疼痛、僵硬、無力或是活動度受限達六週以上,尤其雙手關節同時出現症狀,千萬不可輕忽,須趕快尋求專科醫師的診療。對已罹患類風濕關節炎者,關節疼痛時應多休息,減少患部關節過度彎曲,當症狀緩解後,需避免大角度活動、避免手指負重過大,早上起床需先做適度關節活動後,再進行日常工作。
山陀兒襲台後首例死亡個案!高雄男染類鼻疽 發病住院1週亡
疾病管制署今(22)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2例山陀兒颱風後本土類鼻疽病例(其中1例死亡),均位於高雄市,其中1例70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及汙水/淤泥接觸史,目前仍醫院住院治療中;另一例80多歲男性因有多重慢性病史,常因呼吸困難、肺炎頻繁住院,10月7日再次出現發燒、呼吸喘,就醫住院並採檢,10月13日因肺炎及自身慢性疾病不幸死亡。疾管署表示,今年國內已累計98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18例死亡),為2001年以來同期最高,98例本土病例以65歲以上(57例)和50-64歲(31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74例為多,其次為臺南市10例)屏東縣4例和臺中市4例,其中69例於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3例於山陀兒颱風後發病。疾管署指出,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1個月內仍有機會出現個案,且近期持續有颱風生成,外圍環流可能帶來大量降雨,民眾颱風天應儘量待在室內並避免開窗及建議於室內外皆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空氣中帶有病菌的塵土或水滴,並應做好其他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提醒,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而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請民眾務必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高雄國小生人行道走路突一陣痛 竟慘遭毒蛇咬傷
山陀兒颱風日前肆虐,有些學校還在復原中,而左營新上國小1名國小生近日跟媽媽出門倒垃圾,在人行道被蛇咬傷,醫師從咬痕判斷是青竹絲,所幸住院治療後無大礙。醫師從咬痕判斷是青竹絲。(圖/報系資料照)據悉,小學生走在學校附近的人行道,而他的腳突然一陣刺痛,疑似被蛇咬,就醫後因為住院不能去上學,家長跟老師請假,事情才爆出來。新上國小校方表示,該地位於光興街和至聖路口的停車場旁,是社區步道,沒有樹林或公園,現場以沒看到蛇,蛇也沒被抓到,路過民眾要多留意。校方說,17日起為避免學生接觸落葉堆,暫停校外掃落葉工作,會先用落葉吹風機清理,也會請總務處撒石灰粉驅蛇防蟲,再請除蟲公司、清潔公司消毒。據了解,赤尾青竹絲又名福建竹葉青蛇,是台灣六大毒蛇之一,雖然毒性若,但是因為體色與植物相近,會攻擊採植物的人,是台灣咬人紀錄最多的蛇,其毒液有出血性毒素,被咬到會腫痛、發癢、瘀血等。青竹絲棲地廣泛,從低海拔次生林到2000多公尺山區都能看見牠,青竹絲蛙類為主要食物,也會吃蜥蜴、鳥類等,交配後每窩可生2到15條蛇,約一年半左右性成熟。
山陀兒襲台後首例類鼻疽!高雄男接觸汙水 呼吸困難、四肢無力住院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5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1例山陀兒颱風後本土類鼻疽病例,為高雄市60多歲男性,具慢性病史及汙水、汙泥暴露史,因發燒、呼吸困難、四肢無力等症狀就醫,目前住院治療中。疾管署呼籲,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表示,今年國內已累計96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17例死亡),為2001年以來同期最高,96例本土病例以65歲以上(55例)和50-64歲(31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72例)、臺南市(10例)、臺中市(4例)和屏東縣(4例)為多,其中69例於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指出,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而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提醒民眾須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治療,同時籲請醫師提高警覺,注意類鼻疽疑似個案之通報與診治。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山陀兒帶來豪雨…恐再掀起「類鼻疽」疫情 7月凱米颱風後已釀13死
颱風「山陀兒」目前已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但在侵襲台灣期間,仍讓多地區出現積水、淹水的情況。對此,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先前就提醒,這次「山陀兒」颱風因為滯留期長,加上豪雨影響,很可能再度引起類鼻疽疫情。羅一鈞表示,今年7月下旬「凱米颱風」襲台後,當時累計了80例本土類鼻疽病例,其中13例死亡,超越2005年海棠颱風42例的最高紀錄;值得注意的是,類鼻疽潛伏期通常為2至4周,而凱米颱風過後的80例個案中,便有69例均是在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疾管署指出,颱風導致多地出現積水或淹水情況,民眾易因接觸污水、污泥或環境積水孳生病媒蚊,而造成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登革熱及腸道傳染病等風險,籲請民眾於颱風期間及颱風過後,如需清理家園或外出時務必落實防疫措施,包括穿著雨鞋、防水手套和口罩,避免刺傷或割傷,以保障自身及家人健康安全。疾管署進一步說明,引起類鼻疽的類鼻疽桿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常為吸入性感染且慢性病患感染後重症機率較高,因此颱風天應儘量待在室內,並避免開窗,建議於室內外皆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空氣中帶有病菌的塵土或水滴。颱風導致多地區積水、淹水,民眾應慎防類鼻疽。(圖/翻攝自臉書/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疾管署提醒,類鼻疽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請留意自身健康狀況,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治療,同時籲請醫師提高警覺,如遇有疑似個案,應詢問接觸史、受災/受傷情形、汙水暴露史等,並加強疑似個案之通報與診治。另外,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達40到75%,國內統計近5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其中,抵抗力較差的民眾,包含糖尿病、外傷者,應避免暴露於受污染的泥土或水中,皮膚有傷口者若接觸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應儘快以水沖洗並就醫。
颱風後「類鼻疽」疫情恐升溫 衛福部示警6類人:重症機率較高
每當颱風侵襲,台灣的類鼻疽疫情往往會隨之上升。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污染的塵土、土壤或水滴感染;而颱風後疫情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衛福部曾在官網指出,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的細菌感染,此致病菌以腐生之方式,存在於特定的土壤或水中,許多不同的動物均可能被感染,包括羊、馬、猪、猴、囓齒類、鳥類等。主要的傳染途徑是由於皮膚傷口接觸到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引起感染,但也可能經由吸入、食入受污染的土壤或水,或吸入受污染的塵土而受感染的情形,一般情形下,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 疾管署說明,類鼻疽菌本身對多種抗生素都有抗藥性,即使在實驗室細菌培養有效的抗生素使用在臨床上也不一定有效。目前一般認為急性期需要用針劑的第三代頭孢子素(ceftazidime),視臨床情況使用 2~4 週。急性期治療後還必須使用長期20週的維持療法(maintenance treatment ),以避免復發,目前一般認為有效的處方為合併的抗生素療法(如:Chloramphenicol、doxycycline及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疾管署進一步指出,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可達40-75%,國內統計近五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其中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獲得妥善治療。
被龜殼花咬傷遭醫判「雜草刮傷」!網友喊太扯 院方喊冤:患者沒提到蛇
高雄一名50多歲女子,8日疑似遭蛇咬傷,前往岡山秀傳醫院就醫,醫生觀察後讓患者回家,婦人晚上依然疼痛二度就醫,醫師開轉診單寫「被田中雜草刮傷」,轉診到義大醫院後,醫生判定為「龜殼花咬傷」立即住院治療,秀傳醫院傳出烏龍醫療診斷,對此院方也回應了。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我是岡山人(北高雄)」發文指出,家中長輩疑似被蛇咬,8日中午到岡山秀傳醫院掛急診,醫生評估後讓患者回家觀察,沒想到晚間患者痛到無法走動,二度到秀傳醫院掛急診,轉診原因寫上「被田中雜草刮傷」,到義大醫院後,醫生判定為「龜殼花咬傷」,必須住院治療。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直呼太扯,兩者判斷差太多,「雜草、龜殼花,太扯了」、「真是讓人瞠目結舌」、「傷口舌咬和割傷分的出來吧!」、「這誤診也太誇張了」、「被草割到是一條細小的傷口,蛇咬到是兩個牙洞,差很多喔」、「真的很傻眼,而且是毒蛇欸,這種低級錯誤也太誇張。」對此,岡山秀傳副院長黃聖源回應,病患當天下午2點多初次就醫,描述人在田中不慎碰觸雜草,返家時發現左腳腫痛,當時有一點小小的瘀血傷口,但沒有明顯紅腫、熱痛及水泡,病人也沒提到被蛇咬,醫師冰敷並施打破傷風疫苗便讓病患出院。晚間6點多,病人回診表示左腳痛到無法行走,此時才補述有被蛇咬傷可能,醫師便判定是毒蛇咬傷,但院內無血清可用,才協助轉診至有血清的義大醫院。黃聖源表示當天周日人力較少,業務繁忙,因此在寫轉診單的時候,醫師以病人第一次描述去寫,沒有帶到第二次的診斷,因此引發誤會。高雄市衛生局表示,經查岡山醫院後續安排患者轉診至義大醫院就醫,並有與義大醫院急診聯繫交班,初步判斷尚無誤診情事;有關院方病情說明導致民眾誤解,將請院方加強員工教育訓練改善。倘若民眾針對醫療過程產生爭議時,得向衛生局之醫療爭議調解管道申請調解,將請醫院釐清、溝通並提供關懷服務。
本土再添6例!凱米颱風過後「類鼻疽暴增53例」疫情重災區曝
類鼻疽疫情持續升溫!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27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增6例確診本土病例,截至目前已累計60例個案、7例死亡,其中感染類鼻疽最嚴重縣市為高雄市41人。疾管署今天表示,我國上周新增6例本土類鼻疽病例,今年已累計60例確診個案,創下自2006年以來同期新高紀錄,其中53例為凱米颱風過後的確診個案,病例分布縣市為,高雄市41例、台南市6例、台中市3例、屏東縣2例、嘉義縣1例。疾管署指出,上周新增的6例個案均居住在高雄市,年齡介於50多歲至70多歲之間,且都有慢性疾病病史,其中1例有汙水、土壤等相關環境暴露史,目前6人皆收治於一般病房治療中。對此,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桿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造成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提醒民眾感染類鼻疽的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嚴重甚至恐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應儘速就醫治療,並告知醫師有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
颱風後類鼻疽迎高峰再增30例「高雄最多」 已釀3死!
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疾病管制署表示,2024年國內已累計37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為2006年以來同期最高,其中30例為颱風後確診個案,居住地分布為高雄市23例、台南市4例、台中市2例、嘉義縣1例,且其中包含3例死亡個案。疾管署13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增19例本土類鼻疽病例,其中包含3例死亡個案,分別為高雄市15例、台南市及台中市各2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24日至8月7日,其中17例具有慢性病史,7例有汙水、土壤等相關環境暴露史。而死亡個案為50多歲女性、80多歲女性及60多歲男性,均具慢性病史,因類鼻疽併發肺炎或敗血性休克死亡。其餘新確診個案14例仍住院中、其中2例於加護病房治療。疾管署呼籲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表示,依據監測資料顯示,2024年國內已累計37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為2006年以來同期最高,其中30例為凱米颱風後確診個案,居住地分布為高雄市23例、台南市4例、台中市2例、嘉義縣1例。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造成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而類鼻疽潛伏期通常為2至4周,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因此近期仍持續會有個案出現。此外,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提醒民眾須留意自身健康狀況,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治療,同時籲請醫師提高警覺,注意類鼻疽疑似個案之通報與診治。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72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洗衣機傳「滋滋聲」!苗栗女晾衣被眼鏡蛇咬傷 醫示警:用嘴吸毒超NG
苗栗縣通霄鎮一名吳姓女子今年7月在家中準備晾衣服時,突然被躲在洗衣機下的眼鏡蛇咬傷,造成傷口嚴重腫脹發紫,嚇得趕緊就醫,最後轉至大甲光田綜合醫院注射了共6瓶血清,才得以控制眼鏡蛇的神經毒傷害。大甲光田急診醫學部彭楷瑜醫師表示,近幾年急診陸續出現民眾在家中被蛇咬傷的案例,提醒民眾若能看到蛇的外觀,先記下特徵,並盡速就醫,才能緩解蛇毒帶來的傷害。據了解,吳女被咬的當下沒看到蛇,只聽到「滋滋」兩聲,趕緊讓家人請消防隊至家中捕蛇,自己則是保持冷靜就醫。半小時後,消防隊捕到蛇,才確認是眼鏡蛇,轉至有血清的大甲光田就診,她根據自己被咬傷的經驗,提醒其他民眾血清不是「常備」的,衛福部有血清庫存查詢系統,可以先上網搜尋,確認血清在哪間醫院,再至該院施打,會爭取到更多的時間來緩解蛇毒。大甲光田亦透過此系統,除了為吳女注射院內的4劑血清外,並啟用緊急調度,從他院調集另2劑血清,得以進行急救。吳女透露,雖然她已無大礙,但眼鏡蛇的神經性蛇毒仍在,出院後1週傷口還是經常腫痛,目前還在持續就醫中。彭楷瑜表示,每年夏季,急診室幾乎都會出現毒蛇咬傷的案例,最近中部除了通霄民眾被躲在洗衣機下的毒蛇咬傷外,無獨有偶,南投在5月份也傳出類似案例,讓不少民眾感到擔心。醫師指出,根據臨床觀察,這幾年因為天氣炎熱,民眾被誤闖家中避暑毒蛇咬傷的案例,的確略有增加,但也不必太緊張,因為若在家中被蛇咬傷,只要立即前往有血清的醫院注射血清,大多都沒有生命危險。彭楷瑜解釋,蛇毒毒性3三大類,像出血性的蛇毒(龜殼花、青竹絲、百步蛇)等,遭咬傷後傷口會局部腫脹、全身出血、凝血異常等;而神經性毒蛇(雨傘節、眼鏡蛇)會有發燒、麻木感、意識不清等;而出血及神經型混合的蛇毒(鎖鏈蛇),則會出現傷口瘀腫、瘀血、水泡,呼吸喘等致命症狀,提醒民眾萬一看不到蛇的外觀,可以先敘述出現的症狀,以供臨床判斷。醫師強調,遇蛇咬時要記得「四不」︰不要割開傷口、不要以嘴吸出毒血、不要冰敷、不要綁止血帶。因為毒蛇在咬人後,其毒液會隨著進入人體組織中,並不會只停留在真皮層中,因此無法藉由切開引流、嘴巴吸取或冰敷來緩解,反而在割開傷口或冰敷的過程中,容易使傷口反覆感染,增加感染壞死的可能。最後,他也特別提醒民眾,不要刻意追捕毒蛇,因為當蛇在咬人後逃竄,急診也可以根據臨床的症狀來做初步判斷,所以不要再花力氣追捕毒蛇,可參考吳小姐的做法,先報警請消防隊處理捕蛇問題,因為若在走動的過程中加速血液循環,反而對病情不利,還是請民眾保持冷靜,記下特徵速就醫最實際。
高雄新增6例「類鼻疽」確診個案 1人重症入住ICU治療中
凱米颱風襲台帶來強風豪雨,而在凱米颱風走後,南部縣市也陸續傳出有民眾感染「類鼻疽」的消息,高雄市衛生局於今(9日)指出,6日至8日共新增6例類鼻疽確診個案,截至目前,累計13例住院治療中,其中1例重症收治加護病房、1例已出院返家。高雄市衛生局表示,6日至8日期間新增6例類鼻疽確診病例,年度累計達19例,而新增病例中楠梓區有3例,梓官區2例,鳳山區1例,截至目前,已有13例患者正在住院接受治療,其中1例重症患者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另有1例已出院返家。這6例確診病例的年齡介於52歲至95歲之間,發病日期在7月24日至8月3日之間,症狀包括發燒、全身虛弱、鼻塞、咳嗽、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難等,除1名50多歲男性患者無慢性病史外,其他病例均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等慢性疾病。疾管署也曾公告指出,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污染的塵土、土壤或水滴感染;而颱風後疫情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進一步表示,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可達40-75%,國內統計近五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其中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於72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颱風效應!單周爆11例本土類鼻疽 5年同期最多「確診高峰才要來」
疾管署今(6)日表示,凱米颱風襲臺帶來強風豪雨,颱風過後國內已確診11例本土類鼻疽病例,均發生於南部縣市,分別為高雄市8例、臺南市2例及嘉義縣1例,年齡介於30多歲至80多歲,其中10位有慢性病史,另1例有酗酒史。目前個案皆住院中,其中3例仍在加護病房治療。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類鼻疽最常於颱風後2到4周發病,預估至8月下旬均為確診高峰,今再度發醫界通函提醒醫師注意類鼻疽診治。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國內已累計18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為五年(2019年)以來同期最高,個案發病年齡以65歲以上年齡層為主,居住地分布為高雄市13例、台南市2例、桃園市、彰化縣及嘉義縣各1例。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污染的塵土、土壤或水滴感染;而颱風後疫情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進一步指出,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可達40-75%,國內統計近五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其中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於72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颱風後「類鼻疽」升溫!單週增11例都在南部 疾管署再發醫界通函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6日)表示,凱米颱風襲臺帶來強風豪雨,颱風過後國內已確診11例本土類鼻疽病例,均發生於南部縣市,分別為高雄市8例、臺南市2例及嘉義縣1例,年齡介於30多歲至80多歲,其中10位有慢性病史,另1例有酗酒史。目前個案皆住院中,其中3例仍在加護病房治療。因類鼻疽疫情常伴隨颱風侵襲後發生,疾管署今日再度發布致醫界通函,籲請醫師提高警覺,注意類鼻疽疑似個案之通報與診治。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國內已累計18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為5年以來同期最高,個案發病年齡以65歲以上年齡層為主,居住地分布為高雄市13例、台南市2例、桃園市、彰化縣及嘉義縣各1例。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污染的塵土、土壤或水滴感染;而颱風後疫情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進一步指出,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可達40-75%,國內統計近5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其中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於72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兒童吃太多恐造成「荔枝中毒」 中醫提醒「這類人」務必忌口
隨著天氣的逐漸炎熱,這時候如果能來個冰涼多汁的荔枝,相信是不少人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但中醫師林敬哲表示,如果兒童吃太多荔枝的話,恐會造成「荔枝中毒」。而且由於荔枝含糖量偏高的關係,高血糖的患者務必要忌口。中醫師林敬哲日前在FB發文表示,荔枝是生長於亞熱帶地區的水果,台灣從五月開始,南部就有「玉荷包」荔枝,六、七月則是中部的「黑葉」荔枝盛產,到了八月,北部的「糯米荔枝」進入市場。但林敬哲醫師也提醒,荔枝多汁且具有特殊香氣,是甜度極高的水果。平均每5-6顆荔枝中,含糖量就能達到15克,因此有高血糖問題的患者需要避免食用。除此之外,林敬哲醫師也表示,荔枝中含有兩種特殊成分:「次甘氨酸A」和「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這些成分會影響兒童的肝醣代謝,可能導致所謂的「荔枝中毒」。所以,家中有小朋友的,千萬不要讓孩子吃太多荔枝,尤其是在空腹的時候。林敬哲醫師也解釋,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荔枝果肉性味甘酸而溫,入脾、肝經,有益氣補血的效果。然而,《本草綱目》中記載,荔枝「氣味純陽,其性微熱。鮮者食多,即齦腫口痛也」,意思是說荔枝性質偏熱,吃多了容易上火,導致嘴巴破、口臭、牙齦腫痛,甚至牙齦出血、心煩失眠等症狀。但荔枝除了果肉可以食用外,荔枝的種子(荔枝核)也是常見的中藥,古時候常被用來治療疝氣和睪丸痛。但林敬哲醫師也提醒,如果有疝氣的症狀,請務必到醫院檢查,不要自行判斷和用藥。
無塵室員工拿鋼椅砸同事「背後原因曝光」 受害者慘縫7針
苗栗竹南鎮一家上市科技公司日前驚傳肢體衝突事件,2名在無塵室工作的作業員發生口角後,其中一人竟直接抄起鋼椅往同事頭上狠砸7下,受害人的傷勢也在網路上曝光。後續也有消息指出,該名行兇的員工目前已遭到公司開除,而該名員工之所以行兇的原因也跟著曝光。根據媒體報導指出,整起事件曝光後,PTT上開始流傳疑似為受害當事人的傷勢照與公司內部的調查報告,只見照片中,受害人的頭部縫了5針,而手部也因為傷勢問題縫了2針。而從報告中也可以看到,事發時間為15日4點50分,而兩人起衝突的原因是因為在收貨的過程中,2名員工因為推車的使用順序而發生爭執,後續就是其中1人情緒失控,直接抄起鋼椅毆打另1名同事。後續由於同仁頭部流血,當下便有人幫忙按壓止血,之後由救護車送到頭份為恭醫院進行救治,而受傷的同仁頭部也因此縫了5針,左手因為撕裂傷也縫了2針。而該名同仁在經過X光斷層掃描後,確認頭部內並沒有內出血的跡象,但後續觀察有出現輕微腦震盪的後遺症。PTT流出疑似為受害者本人的傷勢照。(圖/翻攝自PTT)據了解,事發當下,竹南警分局在接獲通報後隨即抵達現場,遭受攻擊的作業員頭部有明顯撕裂傷,左手因為阻擋攻擊而有腫痛的情況。該名作業員也向警方表示,自己先去醫院,是否要提告後續再行定論。雖然傷害罪屬於告訴乃論,所以在受害作業員提出後續再決定是否要提告時,警方當下也沒有進入無塵室進行蒐證。後續由於無塵室的片段流傳至網路上,目前竹南警分局也與廠商、受害人聯繫,再次確認是否要對施暴者提告。而整起事件發生後,該間公司的陳姓主管受訪時表示,案發後,第一時間就協助受傷員工就醫,而施暴員工也坦承是自己情緒失控的關係,才對同事暴力相向,被害人與被害家屬目前是決定要看施暴員工的悔悟情況,後續再來決定是否要提出告訴。而目前公司已依「勞動基準法」第12條第2款規定,將施暴者依法解雇。
上市電子公司員工起口角 作業員抄無塵室鋼椅「朝頭猛砸」
苗栗竹南鎮一家上市科技公司日前驚傳肢體衝突事件,2名在無塵室工作的作業員因故發生口角後,其中1人竟直接抄起無塵室的鋼椅往同事頭上狠砸,鮮血瞬間迸發,潔白的無塵衣上瞬間出現大量血跡。而目前也有消息指出,該名行兇的員工目前已遭到公司開除。根據媒體報導指出,整起事件發生於15日當天,當時2名正在無塵室工作的作業員疑似發生口角,結果其中1人竟直接抄起一旁的鋼椅後,直接對著另外1人狠砸7下。過程中,遭受攻擊的男子不斷地抬高左手試圖阻擋攻勢,後續事一直到其他同事跳出來阻止、受傷男子跑到隔壁產線,整起事件才到此結束。竹南警分局在接獲通報後隨即抵達現場,遭受攻擊的作業員頭部有明顯撕裂傷,左手因為阻擋攻擊而有腫痛的情況。該名作業員也向警方表示,自己先去醫院,是否要提告後續再行定論。雖然傷害罪屬於告訴乃論,所以在受害作業員提出後續再決定是否要提告時,警方當下也沒有進入無塵室進行蒐證。後續由於無塵室的片段流傳至網路上,目前竹南警分局也與廠商、受害人聯繫,再次確認是否要對施暴者提告。而整起事件發生後,該間公司的陳姓主管受訪時表示,案發後,第一時間就協助受傷員工就醫,而施暴員工也坦承是自己情緒失控的關係,才對同事暴力相向,被害人與被害家屬目前是決定要看施暴員工的悔悟情況,後續再來決定是否要提出告訴。而目前公司已依「勞動基準法」第12條第2款規定,將施暴者依法解雇。
久咳不癒好難受! 中醫師曝:中藥精油按摩穴道有效緩解
酸的藥物如烏貝散,或清熱化痰濕的中藥以外,常加入健脾與滋養胃陰的中藥以修復胃黏膜,並針對產生胃酸的原因加以治療。例如:過飽或食入難消之品加以消食,情志鬱悶或易怒加以疏肝理氣,暴受風寒加以袪風散寒,過食生冷加以溫補脾胃。如何有效避免胃食道逆流的發作,首先就是要減少壓力,放鬆心情:壓力及心情的好壞也是誘發胃食道逆流的重要關鍵,有空要出門去郊外走一走,放鬆心情,不只心靈放鬆,也能讓腸胃道真正的休息。賴睿昕院長睡前拿薄荷油按摩1)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正中線上,腕橫紋中央直上2寸(三指幅寬),兩條肌腱中間。按壓內關穴有助消脹氣、紓緩心悸、失眠。2)合谷穴:將食指與拇指合攏,虎口處肌肉最高處。噁心想吐,尤其伴隨頭痛時,按壓合谷穴可緩解,也有助腸胃收縮消化。3)足三里:小腿的正面,脛骨外側一橫指寬。膝眼下方3寸(四指幅寬)。將食指放在膝眼上,其餘三指自然貼近小腿,無名指下緣所到之處即是。足三里是顧胃的重要穴位,可消脹氣、助消化,強化腸胃功能,防止胃痛。除了以上三大顧腸胃的穴位之外,也可加強腹部按摩。以中脘穴(位於肚臍與胸骨尾端連線的中間點)為中心點,在穴位四周熱敷,然後再以畫圓方式按摩,也有助促進消化,解除便秘,強化腸胃功能,能減少胃食道逆流引起的咳嗽。另外,賴睿昕中醫師說明劇烈咳嗽時會提高呼吸肌的負擔,造成肌肉緊張,緊接著胸部、背部就可能跟著僵硬,使血液流動惡化,而透過適度刺激中府穴,可望幫助放鬆僵硬緊張的肌肉,同時改善附近的血液流動,使咳嗽、呼吸困難的問題得以緩解。賴睿昕中醫師提醒,下列的生活型態和居家治療方法,將有助舒緩咳嗽的狀況:充分的休息。休息有助於提升免疫力,讓身體能更有效抵抗病毒侵擾。喝大量的水或是乾淨的清流質液體,讓身體飽含水分。減少抽菸或戒菸。避免去潮濕、濕氣重的地方。咳嗽時喝什麼可以舒緩?賴睿昕院長強調,「其實喝微溫的水最好。吃完其他食物,最好也喝一點温水清一清,可以避免殘餘物刺激喉嚨引發咳嗽。」如果喉嚨一直乾癢不舒服,可以喝一些簡單的茶飲,舒緩咳嗽。《薄荷麥冬茶》薄荷 1錢麥門冬 2錢600cc 以保溫杯滾水沖泡,燜一下放涼後飲用。薄荷精油 辛涼,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可治咽喉腫痛,疏肝解鬱。麥門冬 養陰、清熱、潤燥,能滋養潤肺,減少乾咳。除此之外,蜂蜜水也有鎮咳功效,可以泡淡淡的喝,但必須為純正不含糖的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