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霧
」 新冠肺炎 腦霧 長新冠 後遺症 確診加拿大十多年受「神秘腦部疾病」所苦40人死亡 女現只能吃「冷凍食品」度日
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阿卡迪亞半島的居民一直在與一種導致癡呆症狀和部分癱瘓的疾病作鬥爭,其中1個小社區十多年來一直受到一種「神秘腦部疾病」的困擾,症狀包括出現幻覺、腦霧,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無法行走,還因此導致40人死亡,如今還存活的病人,健康狀況也大不如前,有名女性得病後不能隨意移動雙手,只能吃冷凍食品度日。對此,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管轄下的加拿大公共衛生局也已向該省提供280萬英鎊(約新台幣)幫助調查病例,而該省的新任省長蘇珊霍爾特(Susan Holt)也於最近重新啟動了對該疾病的調查。據《每日星報》報導,新不倫瑞克省衛生部門經過自己的調查後得出的結論為,該地區不存在腦部疾病群,該部門表示,相信患者實際上被誤診為癡呆症和癌症患者,導致官員停止調查這場流行病。不幸的是,疾病和症狀仍在繼續,當局稱目前病例總數為48人,這種疾病被稱為病因不明的神經綜合症,會導致人們出現幻覺、腦霧,且睡眠、注意力、記憶力會出現障礙,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導致患者無法行走。加拿大政府於2020年底首次透過克雅氏症監測系統(CJDSS)通報了該症候群,當時有40名患者出現了與克雅氏症(CJD)類似的症狀,克雅氏症是種類似瘋牛症的致命性疾病,會導致肌肉問題和嚴重且快速的大腦退化。一年後,48名患者被確定為聚集性感染群的一部分,大多數病例集中在新不倫瑞克省蒙克頓地區,其中一些被確定為該病患者的人年齡在40歲以下,包括39歲的勒布朗(Luc LeBlanc),以前很健康的他,其大腦現在「就像一個80歲的老人」,而波雷爾(Porelle)也曾經是個活躍的人,但她現在也不能隨意移動雙手,只能吃冷凍食品。2022年12月,當局對具有類似神經系統症狀的人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超過90%的人的血液中含有1種名為草甘膦的農業化學物質,儘管官員很快就表示這還沒有定論,但除草劑草甘膦幾十年來一直受到政府科學家的仔細審查。
被低估的新冠2/疫苗不打嗎?確診後失智風險增8成 「腦霧」讓智商降6分
你打了幾劑新冠疫苗呢?隨著疫情爆發進入第4年,部分民眾對接種疫苗感到疲乏,黃振國醫師向CTWANT記者透露,新冠病毒變異的速度非常快,一定要隨時更新疫苗才能因應,也有民眾擔心疫苗副作用,最新研究顯示確診新冠會增加8成失智風險,且會傷害認知功能,最多會讓智商下降6分,權衡利害之後建議還是接種疫苗較有保障。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罹患糖尿病多年,屬於新冠重症的高風險族群,他曾透露自己為了預防感染,因應病毒變異,至今已接種9劑新冠疫苗,他建議民眾不必計算打了幾劑疫苗,該打就打,才能保護自己的健康。「病毒是難以預測的!」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表示,新冠病毒至今仍持續變異,目前流行的變異株為JN.1以及其子代變異株,如KP.2、KP.3等,跟先前的XBB變異株已有40個變異點,差異相當大,所以就需要更新疫苗。黃振國說,10月即將開打的JN.1新冠疫苗,不僅可以預防JN.1病毒株,對於KP.2、KP.3也具有交叉保護的效果,因此無論過去有無接種新冠疫苗,都要記得接種最新的JN.1疫苗,以更新抗體,確保體內有保護力。黃振國醫師表示,新冠病毒持續不斷變異,建議民眾應適時更新疫苗,才能增強保護力。(圖/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提供)但仍有許多民眾擔憂疫苗副作用如心肌炎,根據疾管署數據,心肌炎主要出現在12至17歲的男性接種BNT第二劑後,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126.79,與國際間報告的數據相近,屬於罕見的不良反應,而確診後的心肌炎機率反而較高。不只如此,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一項針對600多萬名65歲及以上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顯示,這些患者確診後一年內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對照組高50%至80%。亞東醫院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新冠病毒嚴重時會導致血氧過低,腦部跟著缺氧就可能造成所謂的血管型失智症。倫敦帝國學院一項針對14萬人的研究也指出,新冠病毒可能對認知和記憶能力產生影響,尤其是感染後出現「腦霧」後遺症的民眾,記憶、推理、執行的都出現明顯退步,分析發現,曾確診但已康復的人,IQ測驗分數與比未感染者相差約3分;而新冠症狀持續超過12周的人,智商則下降6分,因此預防感染仍然相當重要。
愛咬冰塊要小心! 醫示警「90%女性沒自覺」:恐是缺鐵性貧血
氣溫炎熱,喝完冰飲消暑時,不少人會想直接打開杯蓋,將杯內的冰塊挖出來吃。對此,泌尿科醫師謝筱芸指出,這種衝動可能與缺鐵性貧血有關。謝筱芸醫師日前在臉書粉專「謝筱芸醫師的泌密診療室」發文表示,她遇過幾位因月經量大而導致貧血的女性,都出現了愛「嚼食冰塊」的習慣,但在接受子宮手術後,這樣的「癮頭」居然跟著消失了。謝筱芸醫師說到,搜尋過往的文獻,其實美國和日本都曾發表研究,發現缺鐵性貧血的患者特別愛吃冰塊,在給予鐵劑治療後,「嗜冰癖」也隨之改善。其中,可能的解釋是,冰塊會讓周邊血管收縮,或是活化交感神經,導致血液被迫流回腦部,讓貧血的患者得以保持清醒及維持腦部運作。謝筱芸醫師也透露,育齡女性由於生理期,每個月都會流失大量的鐵,如果吸收鐵的能力不足或攝取過少,很有可能造成缺鐵性貧血。更麻煩的是,月經量太多的女性,有9成的沒有自覺亦沒有就醫,往往等到出現疲勞、腦霧(無法清晰思考)、頭暈、頭痛數年過後,才終於找到真正的原因。文末,謝筱芸醫師提醒,在與親友出門聚餐時,如果發現朋友突然開始嚼起飲料杯中的冰塊,不妨委婉地關心一下對方的身體狀況。
鬧鐘設多點防賴床? 護理師提醒:小心對健康有害!
寒冷的天氣,總是讓人在被窩中多躺幾分鐘,許多人也都會特別設多個鬧鐘防止睡過頭。對此,美國維吉尼亞州的護理師喬登布魯斯(Jordan Bruss)指出,反覆醒了又睡、睡了又醒,小心身體更疲倦,也容易造成注意力不足。這名熱衷於在自己社群媒體上分享健康知識的護理師透露。「每天早上被多個鬧鐘吵醒,會頻繁擾亂你的快速動眼(REM)週期,導致睡眠慣性、困倦、疲勞、情緒波動增加,而且還會提高你的皮質醇水平,害你體重增加」布魯斯描述,頻繁響起的鬧鐘「警報」,將觸發我們『戰鬥或逃跑反應』的機制,長期受鬧鐘影響下,容易造成「注意力不足」,因長期處於鬧鐘驚醒狀態,代表睡眠周期無法完成,從而影響情緒和正常工作狀態,進而出現日常生活類似腦霧狀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倦、頭痛問題等狀況。腎上腺素反應可能會導致長期的壓力、憂鬱和心血管問題,」此外,由於缺乏持續睡眠而導致的身體緊張,也會導致體重增加,「皮質醇水平過高會使你體重增加並持續增加。所以當鬧鐘響起時,就該起床了。你會看起來更好,感覺也更好!」這位護理師在影片中分享:「良好的睡眠衛生是我身心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我保證,如果沒有對深度睡眠部門進行認真的研究,我就不會處於現在的狀態。不要給自己帶來額外的身心壓力。」布魯斯建議,最好的起床鬧鐘,是「日出鬧鐘」,也就是晚上睡覺前,窗簾可以留一條縫隙,早上陽光照進來,光線會刺激視網膜上的感光器,並向大腦發送甦醒信號,血清素會使身體的代謝速度加快,就會伴隨生物時鐘「叫醒你」,可避免鬧鐘叫醒帶來的驚嚇感。布魯斯的這支影片在tiktok上獲得了超過1000萬次的觀看數,許多人為這項新知感到有點沮喪,「我的鬧鐘從6點設到7點30分,每10分鐘就響1次,現在你要我1次就起床?」、「為什麼我需要幾個鬧鐘?明顯是因為一個鬧鐘叫不醒我。如果我一次都沒醒過來,就不會有睡眠慣性的問題。」但也有網友表示,「日出鬧鐘改變了我的生活!它很有效,而且是最平靜的起床方式。我醒來的第一天,我真的是帶著微笑醒來的。」「別再傷害你的身體了!」布魯斯表示: 「早上鬧鐘一響就起床!」
林又立為大12歲男友樂當空中飛人 曝未來計畫「不排除先有後婚」
37歲林又立今(5日)出席馬拉松賽後交流會,她透露和穩交1年多、大12歲的男友「S先生」,是在大陸戈壁馬拉松賽事認識,兩人在交往時就有結婚生子的共識,更不排除先有後婚,「我的年紀不是要哪個先,現在思想都滿開放,我們對這有共識,很早就聊過」,大方表示如果有好消息一定不吝分享。林又立透露和男友在交往時就有結婚生子的共識,更不排除先有後婚。(圖/趙文彬攝)林又立熱衷超馬、三鐵等運動,她笑說跑超馬最狼狽的時候,在極致的環境下更能把對方的個性看得一清二楚,還稱讚男友說:「因為他在惡劣環境都找得到食物,所以就愛上他。」先前男友撒嬌要她放一張2人合照放閃,宣示主權,沒想到照片一出引起不少媒體報導,林又立說男友事後有點後悔,「他很低調,也對台灣演藝圈生態沒那麼了解,沒想到有這些迴響」,不過林又立則表示完全並不介意,手機內還有不少兩人的影片,「之後會多看到我們(同框)一點點」。她說現在男友正在非洲工作,彼此雖然是遠距離戀愛,平常也靠視訊維繫感情,又因為是從好友變成戀人,每回見面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聊,林又立說自己也樂於為男友當「空中飛人」到非洲會情郎,兩人其實滿常見面,上次碰面約1個月前。此外,林又立也提到2011年在大鵬灣參加三鐵接力賽,她負責10公里的賽程,到了9公里時,上一秒她還微笑揮手拍照,下一秒立刻翻白眼昏倒,醒來後一度喪失語言能力,只看到媽媽在旁雙眼哭到紅腫,「醫師說我是接近休克,急性腎衰竭、肝指數過過高,接近猛爆性肝炎」,昏倒時體溫已經飆到41度她也透露後遺症,「我後來記憶力變差,應該是那時候腦子燒到,現在是7秒鐘記憶,很常有腦霧感」。
「國際討厭香菜日」! 整株都是寶的「最佳解毒劑」超狂營養曝光
2月24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討厭香菜日」,香菜就跟哈密瓜一樣,其特殊的香氣,有的人喜歡,也有一派則避之唯恐不及,但其實香菜富含豐富的營養價值,營養師及中醫師更大讚「整株都是寶」,還有醫師將其譽為「最棒解毒劑」,甚至還有助平衡血糖、提升食慾、對抗細菌和解決腦霧等效果,好處多多。在許多台灣經典小吃中,常可看到香菜的蹤影,有人認為香菜可以幫助提味,但也有人特別厭惡,根據研究員Nicholas Eriksson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研究,他們從3萬名受測者中做基因掃描,發現用來感受氣味的基因OR6A2,對醛類物質十分敏感,而香菜就含有大量這類物質,所以遺傳這種基因的人就特別厭惡香菜,約有1至2成人食用香菜時,吃到的是「肥皂、蟲、泥土」的味道。但其實香菜富含豐富的營養價值,營養師宋明樺表示,香菜所含的維生素C比番茄多3倍,超過桃子、梨子和蘋果,維生素C在很多蔬果中都有,一碰高溫就被破壞,但因為香菜通常「最後才放上去」,甚至搭配涼拌菜,因此維生素C能完整保留。此外,胡蘿蔔素更是比番茄、菜豆、黃瓜等高出10倍之多;還富含維生素B1、B2、礦物質鈣、鐵、磷、鎂、鉀等等。此外,中醫師鄒瑋倫則說,香菜從種子、根到莖、葉子都可入藥,甚至整株都可以拿來啃,尤其葉子很特別,當出現胃虛寒、飽脹不適者,取香菜葉拌入湯或飯中,對胃中不和或消除飽脹感會有效果,可說是「整株都是寶」。最後,洛桑加參醫師曾在《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一書中提到,攝取香菜一段時間後,能夠清除心、肝、肺、腎及消化道裡的重金屬,稱之為「最棒解毒劑」;此外,還有助平衡血糖、提升食慾、對抗細菌,和解決腦霧等效果。
長新冠免驚! 台灣研究:Omega-3有效改善症狀
新冠肺炎發生至今近4年,全球已步入後疫情時代。新型新冠肺炎的致死率與重症案例雖然下降,但疲憊、腦霧、頭痛、失眠、憂鬱、焦慮,這些長新冠症狀(long COVID)不僅困擾著康復者,更對心理健康構成嚴重影響,成為全球醫界的一大挑戰。長新冠症候群 慢性低階發炎是危險因子安南醫院研究副院長蘇冠賓說明,憂鬱、焦慮、睡眠障礙不只是大腦的疾病,更是影響全身系統的慢性發炎,且「發炎理論」是相當重要的一個致病假說,慢性低階發炎也被證實是許多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高達七成人口曾感染COVID-19,其中五分之一曾出現長新冠症候群。Omega-3脂肪酸降低炎症反應 有效改善情緒與神經認知蘇冠賓所帶領的安南醫院憂鬱症中心研究團隊,針對Omega-3脂肪酸進行研究,發現除了對抗心血管疾病,它同時能調節免疫系統,並降低炎症反應。他接著分享,新冠疫情期間,團隊在精神醫學及神經免疫領域的頂尖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BBI)中,發表一系列研究,指出Omega-3在新冠肺炎的各個階段,都能展現對免疫、炎症、氧化壓力和神經免疫的影響。此外,研究還發現Omega-3不僅能降低促炎細胞激素,還能改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有效改善情緒和神經認知障礙。運用TriNetX全球健康數據庫 Omega-3論文刊登國際期刊但是,研究者要如何安南醫院研究團隊及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謝光煬和劉亭慧,善用「TriNetX全球健康數據庫」支持,發現並驗證omega-3對新冠後遺症治療的理論。蘇冠賓副院長解釋,TriNetX提供了完整的臨床、實驗室、診斷和治療數據,研究團隊藉此比較了感染COVID-19前6個月內,有服用Omega-3(共16,954位患者)和沒有服用者(以嚴格條件從總數2,248,803人中,配對抽出同樣16,954位對照者),發現Omega-3顯著降低了一年內COVID-19長期精神症狀的風險,包括憂鬱、焦慮和失眠的風險皆有顯著的降低,相關論文近期也已刊登於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後續團隊也已開始規劃一個多中心臨床試驗,研究Omega-3對Long COVID的效用。
35歲男子自稱鬼門關走一回 外泌體助緩解症狀
35歲的林姓男病患,去年因為covid-19感染導致免疫力嚴重失調,黃疸指數高達10以上(正常值是1),加上本身有先天罕病Kloppel Treone症,毛細血管畸形,以及長期洗腎,不斷出現喘、嚴重貧血、黃疸等症狀,身體非常虛弱。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鍾智淵,經過醫病溝通,決定以外泌體治療,細胞治療修復大約2個月。林姓病患說,自己當初幾乎面臨生死交關,現在已經不再出現喘等不適症狀,黃疸指數也完全恢復正常。鍾智淵主任表示,外泌體泛指細胞分泌細胞以外的小囊泡,過去被認為是代謝廢棄物,在2013年,美國與德國學者,針對外泌體的研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發現外泌體有生長因子以及細胞營養素,讓外泌體垃圾變黃金。外泌體來自自體以及異體,自體大部分為脂肪幹細胞或骨髓細胞培養,異體主要來自新生兒臍帶細胞去培養間質細胞,培養過程中產生分泌出來的小囊泡就是外泌體,因為沒有細胞核,一般認為安全性相對高。鍾智淵主任指出,外泌體適合三種類型的人,首先是免疫失調的人,像是皮膚過敏、腦霧、肺損傷、心肌炎等症狀的人,以及退化性疾病的病患,例如中風、老年癡呆、帕金森氏症等,以及第三種類型皮膚或是禿頭的患者。鍾智淵主任強調,禿頭除了本身疾病,頭皮產生免疫調節失調或營養素不夠,外泌體可促成細胞修復以及免疫調節。
陳盈潔服刑驚傳急性腎衰竭 許常德求助:目前插管
69歲的歌壇大姊大陳盈潔過去唱紅〈風飛沙〉、〈海海人生〉等經典台語歌,但她先前因教唆大姐以妹妹名義簽發本票,向邱姓友人借款被告,遭最高法院依教唆偽造有價證券罪,判3年2月徒刑定讞,已在8月入監服刑,但今(8日)許常德卻發文表示她緊急插管,健康情況似乎很不樂觀。陳盈潔入監近2個月,今日許常德發文表示:「陳盈潔老師急性腎衰竭、敗血病、急性呼吸衰竭、高血鉀,目前插管中。」並說急需洗腎加護病房,因此向網友求助。陳盈潔至北監報到時,許常德也陪在身旁,當時許常德便透露陳盈潔身體狀況不佳,不斷嘔吐,已無法自理生活,常常眼睛直瞪旁人,卻不知道要說什麼,情況就像「腦霧」。對此陳盈潔的經紀公司總經理回應:「經過跟陳盈潔的大姐查證,她也是傍晚收到訊息,陳姐的確有腎衰竭的狀況,因此現在已經由監獄方面送醫,進行洗腎診療。家屬正在趕往醫院當中,希望陳姐能夠盡快恢復健康!」
王子來也叫不醒!少女罹「睡美人綜合症」 最長紀錄昏睡2週醒不來
英國一名女護士從17歲開始變得嗜睡,原先還以為是前一天玩得太瘋宿醉,不料竟是罕見疾病「睡美人綜合症」(Kleine-Levine Syndrome,簡稱KLS)作祟,最長紀錄曾連睡2週沒有醒來。這個疾病對她的生活造成嚴重困擾,有時撐著不敢睡,怕自己再也醒不過來。這名護士叫貝拉(Bella Andreou),症狀第一次出現在2016年,當時17歲的她有10幾天都在腦霧和昏睡中度過,不過她沒有多想,以為是前一天與朋友參加派對太過疲累而宿醉導致的,結果那次之後她每4週就會發生一次7至10天的昏睡,直到9月就醫遭診斷出罹患克萊恩萊文綜合症,俗稱「睡美人綜合症」。貝拉形容罹病後的生活就像是在「一場你不會真正醒來的夢中」,她擔憂自己會精神錯亂、擔心有人把她關起來,「通常做惡夢,夢到從懸崖上摔下來就能醒來,但是這個惡夢我會持續10天」。疾病導致貝拉幾乎無法好好生活,不只工作被影響,她的朋友也所剩無幾,多次檢查也找不出原因,只知壓力、酒精、與荷爾蒙變化會讓她容易發病。2022年貝拉與另一半梅格(Meg Stone)透過網路結識,雖然雙方都擔心疾病會影響這段感情,但2人的感情相當深厚,梅格也會在TikTok分享貝拉的情況,期盼透過網路的力量讓大家更重視「睡美人綜合症」。
新冠肺炎痊癒後腦霧想睡忘東忘西 英國研究:恐和血栓有關
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趨緩,但不少人卻也得過2次以上,每次康復後就會感到疲勞,甚至忘東忘西「腦霧」的狀況,如今英國就有一起研究發現,這樣的確診康復狀況,可能跟大腦或肺部血栓有關。英國媒體《BBC》報導,牛津大學與萊斯特大學針對1837名新冠肺炎住院患者進行調查,發現他們的血液中的蛋白質證明有血栓的狀況,而16%的患者出現記憶力、集中力、思緒不清晰等困難,這樣長新冠的狀況,觀察恐持續半年。但研究小組強調,他們的樣本只有住院的病患,相對是確診後較嚴重的病例。這個研究結果也被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中,牛津大學的研究者塔奎特(Max Taquet)就將引發腦霧的其中一項原因,歸咎給纖維蛋白原、D-dimer,認為兩種血液蛋白質帶來血液凝固的過程,因此認為血栓是引發長新冠後遺症的原因。塔奎特也表示,「纖維蛋白質可能直接作用於大腦及其血管,而D-dimer通常反映肺部的血栓,至於大腦的問題可能是缺氧造成。」
陳盈潔上囚車回頭望 北檢發監直送桃園女監
歌壇大姐大陳盈潔以演唱「風飛沙」、「海海人生」等歌曲,聞名台語歌壇,被控教唆大姐以妹妹名義簽發本票向邱姓友人借款,最高法院今年7月駁回陳盈潔上訴,依教唆偽造有價證券罪判刑3年2月,上午她在親友陪同下,到台北地檢署執行科報到,北檢考慮她的健康因素,因此直接發監桃園女子監獄,不需先到台北女子看守所集中,下午1時40分陳上囚車前,仍回頭看了一眼,隨即載往桃園女監。陳盈潔的弟弟表示,姊姊患有中度阿茲海默症、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生活無法自理,還提出診斷證明,不過檢方訊問她時,仍能對答,因此認定身體狀況符合發監執行。陳盈潔上午8點40分向北監執行科報到後,陪同她坐車到場的音樂人許常德表示,陳很久沒出門,來北檢路上一路嘔吐。許協助清理她的衣物,並將行李及藥品帶進執行科給她。許常德透露,陳盈潔的身體狀況不佳,不斷嘔吐,已無法自理生活,常常眼睛直瞪旁人,卻不知要說什麼,感覺她的情況就像「腦霧」。陳盈潔以《海海人生》、《乎我醉》、《破浪人生》等歌曲走紅歌壇,後來卻經常鬧出債務糾。陳盈潔被控教唆大姐,以妹妹名義簽發本票向邱姓友人借款,最高法院今年7月駁回陳盈潔上訴,依教唆偽造有價證券罪將她判處3年2月徒刑,沒收犯罪所得43萬200元確定,北檢通知陳盈潔今早發監執行。
她半夜痛爆手伸下體拔出「這1物」 女子曝原因:感覺有人拉扯卵巢
嘉義先前傳出一名6旬婦人40年前裝的避孕器竟穿透子宮,插入膀胱肌內層,醫師表示,避孕器會穿透子宮大多不是裝設時的問題,而是避孕器對子宮來說是「異物」,身體會排斥它,若是避孕器穿透子宮進入腹腔,輕則引發疼痛,重則感染化膿、腹腔沾黏,甚至可能刺破腹腔內的臟器,危害生命,而近日在澳洲就有一名女子表示,她在子宮放置宮內避孕器後,承受了2個多月的不適症狀,有時痛到像「有人在拉扯我的卵巢」。 澳洲女子自己用手拉出子宮內的避孕器。(圖/翻攝自TikTok)這名女網友「@bombie90」在TikTok上傳了一部影片,她一手拿著避孕器,一邊對著鏡頭說,自己大約2個月前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植入了避孕器,控制荷爾蒙波動與幫助子宮內膜長回來,但手術後卻出現極度疲勞、腦霧、背痛與子宮疼痛,「就像有人在拉扯我的卵巢」、「感覺太可怕了」,除此之外,女子甚至有頭痛和長痤瘡(痘痘)等狀況。雖然這名女網友已預約好移除避孕器的日期,但某天半夜,她痛了2個多小時,甚至無法入睡,於是她決定「自己移除」。根據這位女網友在影片中表示,「我走進浴室,洗了手,找到了(金屬)線,然後輕輕地拉了一下。我甚至沒有感覺到它出來了,但是它才剛掉出來,我的子宮就不再疼痛了」,她還開玩笑表示,回診時要跟醫生好好解釋了,而影片曝光後已經累計73萬次觀看數,許多網友都對她的經歷感到震驚。根據《澳洲新聞網》報導,這名女網友事後背部和卵巢仍然會痛,這讓她覺得體內可能有一些卵巢囊腫。對此,醫生表示,當時避孕器在她體內可能已經改變了位置,但自行取出的行為基本上就像是在分娩。 @bombie90 This is the face of someone totally done with their IUD. Disclaimer: i am not a medical professional and don’t recommend this for others. #mirena #iudremoval #IUD #endometriosis #notmyusualDIY #afabandnotfeelingfab ♬ original sound - Watch my existential crisis
林子閎大阪見面會前慘發燒腦霧 30歲許願:與心愛的人同遊
林子閎近期舉辦海外粉絲見面會,從東京、首爾一路到日本大阪,現場湧進600位粉絲展現高人氣,活動一開始林子閎就以大阪方言「喜歡大阪」向大家打招呼,引起粉絲熱情尖叫。經歷三場的粉絲面對面活動,林子閎坦言自己有點社恐:「以前是跟團體(SpeXial)一起面對粉絲,所以沒什麼問題,但這次是我一個人面對,算是人生一大突破,有種打開心胸,接受被人喜歡這麼直接的情感。」從第一場粉絲見面會緊張到說不出話,林子閎到最後放飛自我,除了在首爾大跳女團舞,這次也跟粉絲一起玩「槍擊Bang! 」遊戲,主持人解釋到大阪人很熱情有趣,像是你說「Bang!」他們就一定會配合演中槍,現場實驗真的有粉絲配合直接扮演倒地,一問之下果然是大阪人。林子閎入境隨俗的開啟幽默感,粉絲都稱讚他很搞笑,林子閎笑說:「我沒有在搞笑,但大家都一直笑,我是個很有氣質的演員好不好!」林子閎到大阪舉辦海外粉絲見面會,現場湧進600位粉絲。(圖/TVBS提供)活動中,林子閎一連獻唱〈心牆〉、〈十年〉兩首歌曲,可惜他在出發前不小心染上重感冒,一路上發燒腦霧、喉嚨沙啞,差點唱不出聲音來,最後是忍著咳嗽把歌唱完,讓他對自己不完美的表現感到遺憾。第一次來到大阪的林子閎表示:「一直都聽說大阪是很熱情又有幽默感的城市,實際跟粉絲見面後果然名不虛傳。可惜時間不夠,沒有辦法去環球影城玩,下次希望不是工作,是跟心愛的人一起來玩。」出道11年的他今年將邁向30歲生日,在台灣粉絲敲碗下,林子閎也在場上宣布將在今年10月1日生日當天,加辦一場「台北粉絲見面會」。
逾300萬人染疫後「思考障礙」 失智或腦霧?專注力測驗可分辨
台灣感染新冠肺炎患者超過1000萬人,根據網路社群統計,「腦霧」排名新冠後遺症第5名,另外約有1/3的新冠患者在康復後仍然會感到腦霧症狀,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思考能力下降及疲勞等。精神科醫師更推算,全台腦霧後遺症的人數超過300萬人!這些症狀可能會持續數月或更長的時間,並且對生活、工作和家庭產生負面影響。40多歲公務員王先生,去年新冠確診治療後身體逐漸康復,但最近卻明顯感覺思考出現障礙、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偶而因「斷片」遺漏重要的工作,與同事溝通還出現雞同鴨講,最後被主管約談及告誡,差點工作不保!由於症狀愈來愈嚴重,最後到精神科診所檢查,醫師先幫他施作「專注力測驗」CPT(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發現短期注意力值出現異常(指數大於70),顯示他在短時間的專注力出現嚴重障礙,而衝動值與警覺值(長期注意力)準確度都高於正常人均值(小於30),需要進一步接受藥物治療,經過調整生活作息及搭配藥物治療後,症狀大幅減輕,也找回工作自信。精神科楊聰財醫師表示,「腦霧」是一種常見的長新冠後遺症,與常見的精神疾病,如失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等,皆屬於神經系統認知障礙。腦霧若短期沒有改善,除了生活品質大幅下降,還可能演變成焦慮症。目前針對腦霧已有許多自我評測表,但這些都是主觀認知,還是需要依靠「專注力測驗CPT」,也稱「知覺測驗」,用科學的方式去佐證才能真正對症下藥。楊聰財醫師說明,「專注力測驗CPT」是一種透過電腦軟體技術測試,用於評估患者的注意力、反應時間、反應正確率等指標,並且可以檢測出腦霧的存在,該測試已經被廣泛應用於診斷和監測腦部疾病,包括精神疾病、認知障礙及腦損傷等,CPT可以在診所或醫院等地方進行,測試時間通常在15分鐘到30分鐘之間。楊聰財醫師說,對於CPT測驗出現異常的患者,若檢測結果為「不穩定」等級者(指數30-69),可以建議先調整生活作息,並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減少壓力和焦慮來源,有助提高注意力和認知能力。若比較嚴重的異常(指數大於70)患者,就會建議進行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及心理諮商,幫助患者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為模式,必要時可以搭配藥物和營養補充品,增加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從而提高患者的注意力和認知能力。楊聰財醫師提醒,不管是否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平常都應該多留意自己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因為腦霧也可能是失智前兆。如果您感到腦袋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專注等症狀持續數周,應及時就醫並接受相關檢查,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長新冠讓她丟了工作! 「高壓氧治療」改善腦霧、恢復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31歲的楊小姐,去年9月確診新冠肺炎後,身體各方面出現不適,有長新冠現象,甚至出現嚴重腦霧,生活上常忘東忘西,精神不濟,無法完成主管交代工作,也因此被迫停職。因此求診醫院胸腔內科,確認無肺部問題後轉介至高壓氧中心治療,在排除重大腦部疾病,遂安排十次的高壓氧治療,治療結束後,楊小姐腦霧、生活品質已逐漸改善。腦霧常見注意力不集中、失眠 高壓氧治療可改善台北慈濟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張孟宗表示,目前醫學界對於新冠肺炎引起腦霧的原因尚未定論,可以把腦霧當作是腦損傷的一種,為腦神經細胞受損或腦細胞的粒線體受損。一般來說,腦霧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短暫失憶、長期失眠、精神不濟的情況,好發族群為各年齡層確診後症狀較嚴重且有長新冠現象的人。張孟宗主任指出,高壓氧艙治療運用在染疫後出現長新冠症狀的民眾,有顯著的改善效果。前三個月為黃金治療期 高壓氧加速修復腦部損傷張孟宗主任說明,腦霧的患者,前3個月是黃金治療期,而高壓氧治療腦霧患者只能當作輔助性嘗試治療,進入密閉的高壓氧艙坐好後,戴上氧氣面罩接受1.4大氣壓力以上的氧氣治療,透過間歇性的吸入純氧,增加血漿中的氧氣含量,經由循環系統送到全身組織,提高氧氣濃度,加速修復腦部損傷,一次療程約兩個小時,建議積極治療兩個禮拜。然而,高壓氧治療常見的副作用為耳膜痛,如果沒有適時的在加壓或減壓時做哈氣、吞口水的動作,耳咽管就無法排出氣體,會造成耳膜損傷甚至破裂出血。非人人適用 需尋求醫師建議張孟宗主任提醒,確診後如果有長新冠並出現腦霧的現象,甚至影響到生活品質,建議盡快到神經內科門診尋求協助,以免延宕病情。而由於高壓氧艙治療時會加壓、減壓,因此有幽閉恐懼症、上呼吸道感染、氣胸、血胸或是其他影響到呼吸治療的患者,不適合接受高壓氧治療;若是有高血壓、鼻塞、流鼻水、鼻竇炎的現象建議待身體狀況恢復後再進行治療。
疫情衝擊!學者估台灣國內GDP整體損失逾1300億
新冠疫情雖已進入解封階段,但公衛學者分析,感染新冠肺炎及長新冠造成的經濟衝擊不容小覷,估算國內生產毛額(GDP)整體損失新台幣1337億元,其中長新冠占100億元,如新冠肺炎對神經造成長期影響,如未經適當治療,可能演變成嚴重後果。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台灣累計1016萬人感染新冠肺炎、1.7萬人染疫死亡,另外還需擔心輕症感染後的「長新冠」問題;如將感染新冠肺炎及長新冠的損失以GDP估算,整體損失為1337億元,壽命損失(YLL)占1200億元、長新冠占100億元、急性感染期占37億元。新冠肺炎對神經系統造成長期影響,陳秀熙團隊推估,每1000人會增加70人有神經系統疾病,推算台灣長新冠神經相關疾病造成額外負擔約16萬人。「腦霧」是常見的長新冠表現。陳秀熙指出,腦霧是一種認知障礙,包括注意力、執行能力、學習和記憶、社會人際認知、語言、感覺動作統合等功能都可能受影響;如果在神經症狀輕微時沒有適當治療,可能演變成更大的問題,例如失智症就是嚴重的認知障礙。台大公衛學院校友、醫師許辰陽說明,新冠肺炎對神經系統的長期影響如:缺血性中風、失智症、周邊神經病變、偏頭痛、癲癇發作、聽力異常、頭暈等,不同症狀可能造成程度不等的影響,但唯一相同的是,都會在感染後12個月造成更嚴重的衝擊。
超過40%恐提升死亡風險! 醫揭「這些原因」致肌肉流失
肌肉是健康的重要指標,與體力息息相關。然而,許多成人沒有覺察到肌肉流失、或是僅把它當作年紀增長的一部分。亞東醫院長期關注民眾賦能健康議題,與亞培台灣合作,舉辦為期兩周的「肌肉流失風險衛教策展」。肌肉流失骨折臥床機率高 還可能提升死亡風險亞東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陳志道主任強調,肌肉不僅能維持生活自理能力,也能活化免疫細胞,是維持生活品質與免疫力的關鍵之一。隨著肌肉流失,民眾會先感受到握力、行走能力、體力下滑,倘若不積極改善,民眾可能陷入「運動量下降 → 肌肉流失加劇 →自理能力下降」的惡性循環,未來恐因平衡感變差而摔倒骨折,一旦開始臥床,照護的時間與經濟成本更是大幅提升。此外,肌肉也是儲存生成免疫細胞原料與刺激其生成的重要組織,只要肌肉量減少10%,就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病菌感染增加,若肌肉流失40%,更會導致死亡風險提升。長新冠症狀也會使肌肉流失 恐讓肌少症提早報到在感染新冠肺炎後,除了腦霧、食慾差、容易喘以外,肌肉流失也是需要正視的長新冠症狀。陳志道主任解釋,感染新冠肺炎期間,免疫風暴席捲患者全身,引起強烈的發炎反應,導致生成肌肉的效率變差;免疫系統也為了生成更多免疫細胞與病毒抗衡,需要大量能量,可能導致肌肉中的蛋白質被分解。在多重衝擊下,患者的肌肉健康恐在短期與長期間持續受影響,肌少症問題可能提前來到。陳志道主任也呼籲民眾,若到醫院看診,可至預防保健中心進行免費的肌少症檢測。女性停經後要當心 肌肉流失速度加快 亞東紀念醫院林子玉副院長也提醒,女性在停經後,因雌性激素分泌減少會影響蛋白質吸收與肌肉生成,降低身體肌肉組織的比例,加速肌肉流失。此外,在40歲至80歲期間,肌肉量會以平均每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再加上新冠肺炎短期與長期對肌肉的衝擊,因此不分性別與年齡,國人均需重視肌肉流失問題並積極改善,才能維持自身的健康與生活品質。亞培結合數位科技及國際期刊研究調查結果,推出線上「肌肉狀態測試」,用一分鐘的時間初步了解自己的肌肉狀態,作為生活飲食及運動習慣之參考。亞培台灣營養品事業總經理黎亞諾表示,「我們關心台灣民眾健康近四十年,希望持續提供營養科學知識及產品,以補足潛在營養不足之缺口。我們很高興這次有機會與亞東醫院合作衛教活動,實現守護民眾健康之承諾。」
醫師列腎臟病「10大警訊」:符合5個以上就離「洗腎」不遠了!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在台灣有超過20%的腎友第一天看腎臟科醫師就已經嚴重到要洗腎,台灣洗腎原因超過9成以上都是慢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開始破壞腎臟到洗腎通常有20至30年。因此,洪永祥也臉書《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發文分享國人腎臟病常見的10大症狀排行榜,「這排行榜並不是根據嚴重程度,而是根據出現的頻率來做一個排名。當這腎臟病十大症狀如雨後春筍般一個一個出現時,通常離洗腎就不遠了。」第10名:腰酸背痛腎臟位於腰部兩側,當腎臟出現問題時,通常會導致腰部出現腰酸背痛的症狀。但列在第10名表示這並不是非常常見的症狀。比較容易出現在多囊腎、泌尿道感染、泌尿道結石、先天性腎臟病導致的腎水腫,或是自體免疫疾病腎病變(像是紅斑性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第9名:皮膚搔癢與變黑腎臟功能障礙還會引起皮膚瘙癢與變黑的症狀,這種症狀通常是由於身體中的代謝廢物無法正常排出所導致的,通常是腎衰竭晚期的症狀,常見於糖尿病、血磷、副甲狀腺過高,或吃過多的加工類食品、重金屬等。有研究顯示,腎臟功能衰退腎友常常出現皮膚瘙癢的症狀,尤其是在晚上會更加嚴重。甚至出現一顆顆像是青春痘一樣劇癢無比的尿毒痘,學名叫穿透性毛囊炎,擦一般的藥膏都無效,需要專門的腎臟專用乳液長期保養,或是要去皮膚科照光治療。通常開始洗腎後尿毒搔癢症狀就會大幅降低。第8名:夜間頻尿夜間頻尿定義指的是入睡跟起床的那一次尿尿不算,晚上睡覺中間起來尿尿超過一次就算夜間頻尿,慢性腎衰竭的夜間頻尿通常容易出現在小腿肌肉無力合併下肢水腫,平常白天水積在下半身,睡覺躺平時下肢累積的水大量回到了身體進入血液循環,就類似你睡前喝了大量的水一般,晚上就一直起來上廁所,夜間頻尿又導致睡眠品質下降,睡不好導致夜間抗利尿激素分泌下降無法濃縮尿液,就更惡化夜間頻尿,如此進入惡性循環。第7名:氣喘胸悶腎臟功能衰退還會引起呼吸困難、氣喘胸悶的症狀。這種症狀通常是由於身體中的水分與尿毒素無法正常排出所導致的心肺功能衰退,如肋膜積水、肺水腫、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心包膜積水等,進而引起呼吸困難的症狀。第6名:肌肉抽筋腎臟功能衰退常會引起肌肉抽筋的症狀。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身體中的電解質不平衡,以及腎臟病限制飲食導致營養素不足,如低血鈣低血鎂等,加上貧血引發肌肉氧氣供給不足,以及尿毒素造成的血液偏酸,都容易導致抽筋症狀,好發於老年人與糖尿病腎友。第5名:下肢水腫與泡泡尿下肢水腫合併泡泡尿,通常最可能出現在各種嚴重的急慢性腎絲球炎的腎友,因為長期腎絲球發炎導致蛋白尿流失,除了泡泡尿外也容易造成血液中的白蛋白偏低,這時候即使腎絲球過濾率分數還很高,但很早就出現了嚴重的下肢水腫。當然還有另一種是非腎絲球炎的腎友,像是糖尿病、高血壓或是痛風所引起的腎病變,通常到了腎絲球過濾率低於30分、許多的腎絲球被破壞時,就會出現泡泡尿與水腫。第4名:高血壓高血壓是慢性腎衰竭非常常見的症狀,有些甚至在第3期就已經出現,腎臟是調節血壓的關鍵器官之一,腎臟可經由調控水分、電解質與腎素血管張力素系統來調控人體的血壓,當腎臟功能受損時,會影響到身體對血壓的調節能力,進而引起腎因性高血壓。高血壓是腎臟功能障礙的相當常見的症狀之一,也是導致腎臟疾病進一步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第3名:貧血頭暈無力貧血頭暈無力幾乎是每一位慢性腎衰竭都會出現的症狀,腎臟會分泌紅血球生成素去刺激骨隨造血,是身體中產生紅血球的關鍵器官之一,當腎臟出現功能衰退時,體內紅血球生成素濃度降低,骨隨產生紅血球的能力就會下降,加上血液中尿毒素會破壞成熟的紅血球減短了紅血球的壽命進而引起腎因性貧血。通常女生會比男生更早出現,通常在第3期就開始出現,男生通常到第4期才會出現。補充鐵劑或是維生素B群效果不佳,必須注射紅血球生成素才能有效矯正腎因性貧血。第2名:噁心嘔吐噁心和嘔吐是幾乎到末期腎病變都會出現的尿毒症狀,也是很多不想洗腎的腎友最後不得不洗腎的原因,若沒有洗腎把尿毒洗掉可能一直噁心嘔吐,最後一口飯都無法進食。人體血液中的尿毒素當然是嘴巴吃進去的食物代謝產生,當身體中的代謝廢物無法正常排出時,身體就不准你再繼續進食,通常嚴重貧血、糖尿病與本來就有腸胃疾病者,噁心嘔吐症狀會更早出現。第1名:嚴重的疲累感因為尿毒的持續累績、貧血、酸血、電解質異常會導致人體處在一個嚴重的疲累狀態,這種疲勞休息也無法恢復,類似一值持續在重感冒時候的疲累,頭重頭暈腦霧不清爽,嚴重的甚至嗜睡跟昏迷,疲累感跟腎功能的嚴重成正比,容易發生在貧血嚴重糖尿病,以及高齡大腦退化活動力不佳的腎友,這種疲累感隨著尿毒素增加疲累感就更加劇烈。洪永祥也補充,出現1至2個症狀,不見得是腎臟疾病,但需要醫師進一步鑑別診斷,若同時出現3個以上症狀,腎臟疾病機率就會大大增加,5個以上就幾乎離洗腎的日子不遠了,「如果你出現了以上症狀,建議盡快到醫院進行檢查,以確定是否存在腎臟功能衰退的問題,即早治療避免將來洗腎的噩夢。」
情人節夠「硬」嗎? 全台軟男超過百萬!竟僅3%敢面對現實
「情人節到了…但這陣子每次老公要放進去,都突然無法繼續下去」,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男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醫師分享,一名年約50歲女性單獨前來門診求助表示,想與老公運動卻總是等不到老公升旗,即使靠甜言蜜語老公也不願面對問題。最終因老公尿尿速度變慢,擔心攝護腺肥大的危機,在陪同就診時與邱醫師擠眉弄眼、百般暗示之下,才終於同步解決先生硬度不足問題、重拾幸福。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男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醫師表示,常常在診間聽到男女生對於勃起硬度的不同想法,卻很少有雙方一起就診的案例。邱鴻傑說明,逾半數40歲以上男性有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礙,全台超過百萬男性恐為勃起功能障礙所苦。然而一項台灣研究指出,所有年齡層男性都低估了自身硬度不足的問題,50-59歲男性僅3%男性認為自己有硬度不足,實際透過國際性功能指標(IIEF-5)問卷調查表評分,盛行率竟高達31%,相差10倍之多。邱醫師更提醒,高達45%的男性對自己的硬度預期高於伴侶,若伴侶間對硬度認知有所差異,男性面臨硬度不足的病程將更長,因此可以將性事上的認知有落差視為一大警訊。邱醫師提醒,年節過後本土疫情升溫,數據指出,若曾經感染COVID-19的男性患者,出現勃起功能障礙的機率更是一般人的 3.3 倍,且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復後,依然常見「長新冠症狀」,包含腦霧、慢性疲倦、呼吸系統受損等,其中「勃起功能障礙」更是長新冠症狀鮮為人知的一塊,應特別注意長新冠對男性勃起功能的影響,研究更發現,新冠病毒不僅攻擊人體器官,也會嚴重影響男性的生理機能,可能導致性愛過程中面臨呼吸困難、噁心反胃感。不僅如此,新冠肺炎對於男性心理健康造成不小的影響,疫情後景氣不佳的狀態,也會增加男性心理壓力,讓床上表現更不理想。此外,新冠病毒可能導致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加上染疫期間產生的焦慮和抑鬱,亦會導致性腺激素分泌不足等問題,使勃起功能障礙的機率還會再進一步提升。邱醫師分享,根據門診經驗,多數患者前來求診時,對於硬度分級幾乎是毫無概念的,專業醫療有勃起硬度級數表EHS (Erection Hardness Score)將勃起硬度分為四級,第一級是蒟蒻,依序是剝皮香蕉、帶皮香蕉和小黃瓜,若勃起後硬度如剝皮香蕉或蒟蒻,在浪漫情人夜便可能無法順利進入激情完事。邱醫師提醒,若明顯感受到硬度下降一段時間,就應該尋求專業協助,市面上有許多宣稱可以助硬的偏方藥物或道具,除了可能造成金錢上的損失之外,更可能會傷身,得不償失!情人節若想要「硬」景應把握三大重點:多多運動、增進伴侶溝通、必要時前往泌尿科就診,便有機會能重返黃瓜硬度,擁抱浪漫情人節,一起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性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