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幹腦炎
」 腸病毒 重症 男童7個月大男嬰感染腸病毒 併發腦炎重症
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疾病管制署於今(16)日表示,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為北部7個月大男嬰,檢查有腦幹腦炎徵象,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克沙奇A2型併發重症。據了解,該名男嬰於今年4月底因出現發燒、頭部、軀幹搖晃及肢體不協調症狀,就醫發現有喉嚨潰瘍及紅疹,懷疑有泡疹性咽峽炎及中樞神經併發症,遂轉診並收治住院,經診斷為腸病毒感染,檢查有腦幹腦炎徵象,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克沙奇A2型併發重症,所幸經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個案已出院。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累計2例重症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及A10型,皆為未滿1歲幼童,與去(2023)年同期病例數(3例)相當。目前處腸病毒流行期,且近期疫情呈持續上升趨勢,研判國內疫情傳播風險上升;另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其中易引起嚴重症狀之腸病毒A71型及D68型,為零星檢出且感染個案均為輕症,呼籲民眾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持續注意預防措施及警覺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也提醒,目前除腸病毒A71型外,其他腸病毒型別尚無疫苗可供預防;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以掌握黃金治療時間。疾管署再次呼籲,國內正處腸病毒流行期,腸病毒傳染力強,易於家庭手足間傳播,籲請家有5歲以下嬰幼兒之家庭,應更加注意個人衛生、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並時常消毒、清洗兒童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當兒童生病時,應在家休息,並與其他嬰幼兒適度區隔,避免至公共場所,以降低病毒傳播機會。疾管署已製作腸病毒防治相關影片、海報及單張等衛教資料,歡迎民眾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下載運用及查詢相關資訊,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台中6歲童感冒多日「叫不醒」猝死 醫曝2可能:成人也要留意
台中市東區30日上午有1名6歲男童猝死。當時男童爸爸發現兒子叫不起來,無呼吸心跳,緊急送醫搶救,但仍宣告不治。經初步了解,該名幼童有感冒情況多日。對此,義大醫院兒童加護病房主任楊明浚表示,兒童感冒後猝死通常是病毒直攻心臟肌肉,造成的「急性心肌炎」又或是因病毒侵犯腦部,造成「急性腦幹腦炎」,且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有可能發生類似狀況。楊明浚表示,會造成健康兒童感冒後猝死,一般最有可能是病毒所致,像是流感、腺病毒,直攻心臟所造成的急性心肌炎,楊明浚指出,在病毒尚未侵犯心臟前,孩子可能就像一般感冒,一旦併發心肌炎,孩子可能短短幾個小時內,就會變得非常喘、呼吸急促,這時務必要快送至大醫院急診,不能拖延。另一情況是,因病毒侵犯腦部所造成的「急性腦幹腦炎」,若這時病童是一個人睡覺,他可能突然性癲癎發作,直接陷入昏迷,則有可能再也醒不來。楊明浚提醒民眾,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有可能發生類似狀況,呼籲若發現家人感冒後,突然有持續性嘔吐或突然眼神呆滯、講話反應異常或是呼吸變得很快、很喘,高燒突然到攝氏41度等,都要盡快送醫,把握黃金救援時間。
病例增多!腸病毒每周破千例 醫籲打疫苗防重症
春夏季進入腸病毒的好發期,台中市近4周就診人次皆破千人,醫師指出,腸病毒症狀包括喉嚨潰瘍、手腳紅疹,5歲以下孩童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除多注意孩子手部清潔,避免前往人潮多的地方,71型腸病毒疫苗將於7月開打,建議家長可以帶孩子自費施打。台中市衛生局指出,依據疾病管制署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監測,台中市自5月28日至6月24日門診就診人次分別為1779、1664、1594及1087人次。雖人數逐周下降,但每周仍有破千案例,加上9月開學可能帶來第二波感染,不可輕忽。烏日林新醫院小兒科醫師廖偉利說,腸病毒比較常見如克沙奇、伊科病毒、A71型和D68型、小兒麻痺病毒等,症狀包括喉嚨潰瘍疼痛食不下嚥、引發手腳紅疹,有些則會引起全身系統性感染,像是心肌炎、腦幹腦炎等重症情形,其中71型腸病毒屬於容易引起重症的型別。廖偉利說,由於5歲以下孩童免疫系統較單純,尚未對腸病毒有免疫力,加上身體系統發育相對不成熟、生活群聚環境,不僅是腸病毒好發族群,也是重症高危險群;腸病毒主要透過飛沫、糞口和接觸傳染。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近期核准國內2家疫苗製造廠腸病毒71型疫苗藥品許可證,預計7月開放民眾施打。廖偉利表示,腸病毒約有1成孩子可能引發中重度併發症,導致不可逆的病情。7月將上市的疫苗主要是預防71型腸病毒,以2個月到6歲以下的小朋友為施打對象,建議家長可以帶著小孩接種。
腸病毒71型高死亡率 疫苗開打減少感染風險
全國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門急診數自四月底已連續兩周突破萬人,疾管署更指出近期腸病毒就診人次是2017年以來同期最高。腸病毒為幼兒常見傳染病,國內首次腸病毒71型大流行爆發於1998年,根據疾管署統計,當年有405例重症病例,其中78例死亡,重症致死率達19.3%,家長無不聞聲色變。臺灣流行疾病學專家何美鄉博士指出,最近一次腸病毒流行已是新冠疫情之前;依照腸病毒每2-3 年流行的特性,加上防疫解封,今年恐怕是腸病毒重新流行的一年,因此提前預防更加重要。所幸,本土腸病毒疫苗歷經十多年研發,最快今年七月可供自費接種,預防最易引起重症和死亡的腸病毒71型,為嬰幼兒家長一大福音。腸病毒71型死亡第一名型別 出現四大前兆立即就醫腸病毒在全球呈大規模、週期性流行,各國流行型別也不盡相同。何美鄉博士指出,腸病毒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每種病毒還可以再分為多種型別,共達一百多種。為什麼「腸病毒71型」值得關注?何美鄉博士表示,腸病毒71型為國內歷年腸病毒流行之主要病毒株,也是亞太國家最常見引發重症的型別,其可怕之處在於會侵犯中樞神經系統造成腦幹腦炎、肺水腫與肺出血等重症,致死率更超過三成,直接致死原因多為心肌炎與腦幹腦炎。茂盛醫院副院長簡佳裕醫師進一步表示,九成的腸病毒71型重症皆為5歲以下嬰幼兒,除了發燒外,幼兒大多會出現手足口病或單純口腔潰瘍的疱疹性咽峽炎,但高達八成的新生兒均為無症狀感染;而且腸病毒病程進展快速,平均發病三天內便可併發重症。何美鄉博士強調,新生兒免疫力較低,加上其血腦屏障尚未發育完全,腸病毒更容易鑽過血腦屏障、侵犯腦部造成重症。新生兒於產前、生產中或產後階段皆有可能感染腸病毒,因此家長務必留意嬰幼兒重症4大徵兆,若發生須立即送醫。嗜睡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呼吸心跳急促腸病毒恐釀神經性後遺症 肢體不協調恐影響終生腸病毒全年皆可感染,簡佳裕醫師觀察,由於前幾年新冠疫情高度防疫,少有腸病毒疫情傳出,導致許多家長警覺性降低,甚至有許多錯誤認知,簡佳裕醫師也一一解釋:腸病毒傳染力不高。錯,腸病毒傳染力強,超過五成來自家庭成員傳染(大孩子傳給小寶寶),且糞便內潛藏病毒傳染力可達12週。腸病毒只會得一次。錯,腸病毒型別多,得過一種也可能感染其他種。不知道腸病毒也有後遺症。研究發現,腸病毒71型併發腦炎或心肌炎等重症的幼兒,康復後仍可能留下神經性或心臟疾病後遺症,例如注意力不集中、肢體不協調,也可能有過敏性疾病與社會心理問題等長期影響。以為腸病毒就是腸胃炎,殊不知腸胃炎表現多以吐、拉、肚子痛為主,腸病毒則以口腔潰瘍或手腳水泡為主,較少出現腸胃症狀。本土首支腸病毒71型疫苗 呼籲爸媽主動出擊,制伏腸病毒「目前腸病毒沒有特效藥,重症患者多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因此具備完整認知、及早預防才是保護孩子的作法。」何美鄉博士指出,預防腸病毒須靠多方面介入,由於過去無疫苗可接種,家長大多只能透過勤洗手、注意環境衛生等方式降低病毒傳播機會。「所幸現在腸病毒71型疫苗上市,可提供孩子主動免疫的防範措施、降低重症發生風險。」簡佳裕醫師補充,本土首支腸病毒71型疫苗歷經十多年研發,以台灣流行之B4亞基因型病毒株,配合高產能細胞培養生物反應器製程,保護率高達98%,對亞洲流行的腸病毒71型主要亞型病毒具優異交叉保護力,適用於2個月至6歲以下的高危險族群,而且只須接種兩劑並間隔28天,是嬰幼兒與家長的一大福音。何美鄉博士與簡佳裕醫師提醒,新冠疫情讓民眾防疫意識抬頭,但可能忽視其他傳染病預防,尤其本月已進入腸病毒高峰期,腸病毒疫情逐漸升溫,鼓勵家長可與醫師討論接種腸病毒71型疫苗、建構孩子保護力。
發燒當天猛爆性腦炎…急診醫曝48小時是關鍵 家長「這樣做」可降低發生率
本土疫情來勢洶洶,尤其兒童和老人最讓人擔心,目前國內已經通報多起兒童重症,當中有數例腦炎,且陸續有人死亡,病程相當快速。對此,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表示,「猛爆急性腦炎幾乎出現在發燒的當天或隔天」,若有接種疫苗,「可能降低病毒血症的程度,進而降低急性腦炎發生的機率。」謝宗學日前在臉書粉專「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發文,「目前雖然尚未在小兒急診室遇到新冠肺炎併發猛爆急性腦炎的病人,但上週聽了研討會的病例分享,加上這幾週診治幾百位確診的輕中症兒童,有一些個人觀察心得和推論,非嚴謹研究證據,分享內容僅供參考」。醫師提到,「反覆高燒(大於39度)通常發生在未滿12 歲尚未接種疫苗的族群,特別是5歲以下的幼童;12歲以上的青少年,大部分接種過疫苗,主要症狀是喉嚨痛,不見得會發燒,即使有發燒症狀,較不會出現反覆大於39度的高燒。」謝宗學指出,「幼童高燒的時間約48-72 小時,48小時後發燒症狀逐漸緩解,大部分在72小時內完全退燒;若高燒超過72小時且沒有改善的跡象,意即在三天後仍然持續體溫超過39度以上的反覆高燒,要懷疑出現併發症的可能,如肺炎或敗血症等。」醫師進一步說明,「高燒兒童前48小時是最不舒服的時期,即使服用退燒藥物,退燒的效果有限,常停留在39-40度以上的體溫,孩子常因為高燒活力不佳、無法進食、嘔吐、腹痛、頭痛、頭暈。大多數高燒兒童撐過48小時後,症狀大幅改善。」謝宗學接著說,「雖然新冠肺炎併發猛爆急性腦炎發生族群跟腸病毒71型類似,主要針對5歲以下的幼童,但病程不像腸病毒71型主要是腦幹腦炎,反而比較像流感造成的猛爆急性腦炎,全腦皆可能受到影響,演變成嚴重腦水腫,迅速致死。」醫師認為,「關於新冠肺炎併發猛爆急性腦炎的機轉,因為其超快病程,我比較偏向病毒直接入侵腦部造成破壞為主,之後產生的免疫風暴為輔;先有病毒血症,血液裡的病毒進入腦部,再有猛爆性急性腦炎,所以會合併敗血性休克。以上機轉是個人推論,需要更多研究證實。」謝宗學強調,「根據上面的觀察和推論,只要孩子能撐過高燒和血液中病毒量最高的48小時,突然變成猛爆急性腦炎的機率應該大幅下降。接種疫苗產生的抗體存在血液中,可能降低病毒血症的程度,進而降低急性腦炎發生的機率。若有跟克流感一樣安全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在48小時內服用,降低病毒血症的程度,可能因此降低急性腦炎發生機率。」
猛爆性腦炎搶救有難度 關鍵在時間!1歲童拔管「已恢復意識」
今天單日死亡104人創新高,其中包含2位未滿5歲孩童,其中一位4歲女童是併發腦炎而過世,目前累計7例兒童死亡案例中,即有5人是因腦炎而不幸往生。台大兒童醫院主治醫師李秉穎今天接受周玉蔻專訪時表示,目前不清楚兒童病程的詳細過程,只知道偶爾會出現神經併發症,且目前看起來「和1998年腸病毒臨床表現有點像」,都是直接影響到腦幹。1998年腸病毒71型第一次在台灣爆發大流行,重症主要原因是引起腦幹腦炎,當年兒童感染人數估計超過30萬人,重症405人,死亡78人,重症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幼童。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認為,若以30萬人感染(實際感染人數可能更多)估算,重症率約0.13%;死亡率約0.026%。今年新冠肺炎 Omicron變異株流行,針對兒童族群(總感染人數約20%)估算,中重症率約 0.02%;死亡率約0.002%。謝宗學說,兩者比較後可以發現,腸病毒71型不管在重症率、死亡率都比 Omicron變異株高,但今年才過不到一半,兒童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已經近30 萬人,傳染能力大幅超越腸病毒71型。針對腦炎的病程比較,目前公布新冠肺炎併發嚴重急性腦炎的病例,幾乎是在發病當天或隔天就猛爆性出現;腸病毒 71 型腦幹腦炎發生的時間散佈在病程第2天到第6天。此外,腸病毒71型出現重症前驅症狀到真正重症最短還有8-12小時到24小時以上空窗期,可以讓醫療介入搶救;然而,這次新冠肺炎併發嚴重急性腦炎的病程超快,似乎是前驅症狀出現後即變成真正重症,造成腦部破壞、水腫,最後回天乏術。陳時中認為,兒童新冠腦炎個案看到症狀、發現徵兆時都已經比較晚了,是令人擔憂的地方。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表示,建議家長特別留意8大前驅症狀、及時就醫請醫師診治。只要及時送醫,還是會有所轉機,羅一鈞也公布一例,5/22公布的1歲腦炎案例,已於5/23拔掉呼吸管且恢復意識,目前狀況持續好轉中。
幼兒染疫1/「2歲童病逝」急診瞬間擠爆 感染醫:不分流!重症遲早死在外面
新北市中和一名2歲男童成為國內首例兒童重症,不幸於4/19凌晨病逝,收治男童的雙和醫院表示,病童到院時意識不清、高燒,院方當下執行緊急插管,隨即送至負壓加護病房進行搶救,病程快速且症狀罕見,最後仍因併發敗血症、腦幹腦炎而過世。2歲男童成為新冠最年輕死亡案例,瞬間引發家長恐慌,醫院急診室也擠爆人潮。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說,「重症新聞出來之後,病房就爆了,許多父母發現孩子發燒就趕緊送急診,還有一些家長打電話到衛生局,明明孩子活動力都很好,只因為家長表示很擔心,衛生局還是叫救護車送到醫院來。」「這就是徹底沒分流的狀態!」張凱音說,現在醫院裡擠滿輕症病人,例如隔離病房就滿滿都是發燒孩童,而他們只需要退燒藥而已。張凱音說,可以理解父母現在的擔心,但輕重症若是沒有好好分流,不但讓救護人員一直暴露在風險之中、病人也無法好好休息。更重要的是,如果這樣的情況再持續1~2周,就會馬上看到醫療資源失衡的情形,最嚴重的情形就是「重症個案會死在外面」,因為根本擠不進醫院、也沒有病床。再加上醫護人員也疲於奔命,張凱音以自己為例,這幾天她常常都是忙到清晨4點才能回家休息,「真不知哪一天會累倒!」張凱音認為關鍵在於遠端視訊診療沒有徹底執行。醫師提醒,當孩子出現精神不佳、活動力變差的情況時,就要提高警覺,建議積極就醫。(示意圖/CTWANT資料室)根據指揮中心4/11公布的確診病例居家照護原則,確診病例可透過「健康益友APP」進行門診視訊診療預約,確診者所屬縣市政府也要指定責任醫院,劃定責任分區,提供確診者門診視訊診療與關懷服務。「但許多縣市仍然還沒開始,才會導致輕重症無法分流。」張凱音說。何時該趕緊帶孩子到醫院?張凱音認為活動力最重要,尤其是服用過退燒藥後,若活動力依舊不佳,就要提高警覺。此外,血氧濃度、尿量也都是觀察重點,血氧濃度太低、尿量太少,也都要注意。「如果能搭配遠端視訊診療,由專業醫護人員幫忙辨別,就能更加精準分流輕重症,才能保留醫療量能。」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則提醒,不論是新冠病毒,或是其他會造成發燒的病毒感染,送急診的4時機是「精神不佳」、「嘔吐不止」、「頻頻氣喘」、「疼痛難耐」。而感染新冠病毒的孩子,若屬於1歲以下的高風險族群,或是已經發燒2天以上,目前也建議積極就醫。
不只染新冠?2歲男童重症死亡…檢測結果揭曉 醫警告:病毒恐入侵腦部
新北市中和一名2歲男童確診重症入住加護病房,經搶救後仍宣告不治,在今(19日)凌晨3點46分離世。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認為,任何進入人體的病毒,都可能入侵腦部變成嚴重急性腦炎。指揮中心也說明,原本懷疑男童身上只有一種病毒,但後續檢測只有新冠病毒。謝宗學在臉書「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透露,2歲男童染疫引發急性腦炎重症,讓外界憂心忡忡。他提到,任何進入人體的病毒,皆可能入侵腦部,原因在於幼童的血腦障壁不夠緊密,病毒有機會順著血流進入腦部。其中,除了腸病毒71型和A型流感病例數稍多,目前並沒有Omicron變異株會造成嚴重腦炎的文獻報告。專家表示,進入人體的病毒都可能入侵腦部。(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追溯男童感染源頭,父親是最先發病,但究竟是如何染疫,也很難去釐清。男童從4月13日開始有發燒的症狀,4月14日就醫採檢確診,當晚住加護病房,有使用呼吸器、類固醇以及免疫的調節劑,後來經過和台大會診後,有再加上瑞德西韋來使用,但因為併發敗血症和腦幹腦炎,投藥之後的效果,病程曾有稍微的改善,但整體病況還是不佳,在今天離世。羅一鈞指出,整體來講還是以新冠病毒的感染,導致敗血症和腦幹腦炎為主,做了其他相關病毒的檢驗,但目前沒有檢測到其他病毒,不過他強調有些病毒的培養需要時間,不會那麼快有結果,需要後續再進一步確認。
2歲男童病逝「檢測後僅有新冠病毒」 感染異常凶猛!3次投藥皆無起色
新北市中和一名2歲男童成為台灣最年輕死亡案例!收治男童的雙和醫院表示,男童到院時意識不清、高燒且生命徵象不穩定,院方當下執行緊急插管,隨即送至負壓加護病房進行搶救。當時多項檢驗報告指標呈現異常,包括肝臟功能嚴重異常、全血球數量低下,腦幹呈現瀰漫性水腫,病程快速且症狀罕見。在院治療期間,院方除支持性療法外,陸續給予抗發炎單株抗體藥物、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雙和醫院為爭取救治機會,於4月16日邀請台大兒科重症團隊多位專家共同會診,一度懷疑男童除了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合併感染其他病毒,但男童仍因急性新冠病毒感染併發敗血症,導致腦幹腦炎,於4月19日凌晨03時46分在父母陪伴下辭世。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在記者會中解釋,原本男童被懷疑身上不只有一種病毒,但後續檢測只發現新冠病毒,不過羅一鈞也強調,有些病毒的培養需要時間,所以完整的報告仍需要一段時間。羅一鈞表示,救治男童的過程中使用多種藥物,包括類固醇、瑞德西韋等,雖然曾經有些數值獲得改善,但整體來說病況始終沒有起色,至於男童的感染源,羅一鈞表示,家中最早發病的人是父親,但到底怎麼染疫的,這部份還要釐清。
新北2歲重症童死亡 兒童染疫轉中重症「4大警訊」速打119送醫
國內日前出現首起幼童確診重症案例,讓家長們相當擔心兒童若確診後,到底該如何判斷送醫的時機點,馬偕感染科名醫黃瑽寧提醒,其實對兒童來說,只要發燒感染,立即送急診有4大時機,若是確診新冠的幼童,只要滿足2大條件中的其中之一,建議就要就醫。新增死亡個案說明。(圖/指揮中心提供)Omicron變種病毒對兒童殺傷力大,香港先前就出現數名兒童染重症,甚至導致死亡,如今國內也有一名2歲男童確診不到1天,病況急轉變重症,一度在加護病房插管,最後仍不治,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9日表示,「接到這訊息深感不捨,不過整體醫護人員、雙和或台大也好,這些專家都進了很大力氣」,20日下午會請兒科專家討論送醫指引。這名確診男童在4月14日緊急送至急診,到院時已意識不清、高燒且生命徵象不穩定,醫師當下緊急插管,隨即送至負壓加護病房進行搶救。在治療期間,除支持性療法外,陸續給予抗發炎單株抗體藥物、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但男童仍不幸因急性新冠病毒感染併發敗血症,導致腦幹腦炎,於4月19日凌晨03時46分在父母陪伴下過世。根據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曾表示,香港這波疫情也有2例兒童確診後引發腦炎死亡,因為病毒若到了大腦或心臟等其他器官,病情恐加速惡化,而且兒童併發腦炎的風險較高,新北市這名男童因染疫搶救不治,成為國內首例兒童新冠肺炎重症死亡個案,除了引發各界震驚,也讓不少父母憂心,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曾提醒,若孩童染疫有出現幾種狀況應盡快就醫。羅一鈞說過孩童一旦染疫後出現幾種狀況千萬要注意。(圖/指揮中心提供)羅一鈞表示,一般常見4大症狀為咳嗽、流鼻水(鼻塞)、發燒及全身倦怠等症狀,特別要注意的是以下症狀出現,都是一些較嚴重的警示徵兆,家長要特別留意,趕緊打119送醫。(1)抽搐、意識不清、意識改變,常是腦炎或是全身性感染的警示徵兆。(2)呼吸喘或呼吸困難,代表可能有肺炎。(3)持續胸痛或胸悶,可能有影響到肺部或心肺功能。(4)冒冷汗、皮膚、嘴唇、指甲床發青,很可能是休克症狀、缺氧。預防兒童染疫變成中重症,兒科醫學會示警,發燒超過48小時以上或是持續嘔吐就是徵兆,要立即就醫。兒童若發燒超過48小時以上,還有體溫飆破39度、狂冒冷汗,另外,就算沒發燒,但呼吸變快、精神差,或者12小時以上沒吃東西,也沒有解尿,甚至持續嘔吐,就要提高警覺。據聯醫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科醫師姜冠宇指出,「真的要發炎的時候,通常是以全身那種高燒或全身的反應方式呈現,比較不會是先以呼吸道的方式來呈現」。黃瑽寧提醒孩童送急診的4時機。(圖/翻攝自黃瑽寧臉書)另外,馬偕感染科名醫黃瑽寧在臉書發文表示,「在醫院工作的兒科醫師,每年都會碰到一、兩位令人心痛的類似病例,可能是流感、腸病毒、EB病毒、皰疹病毒、黴漿菌感染,甚至多數是找不到原因的」。黃瑽寧指出,「嬰幼兒染疫重症需要呼吸器的比例,約在十萬分之1-10之間,跟流感病毒差不多」,他也提醒,不管是新冠病毒或是其他病毒感染,只要孩童發燒,判斷是否要送急診的4個時機是:精神不佳、嘔吐不止、氣喘不休、疼痛難耐。黃瑽寧醫師解釋兒童後遺症。(圖/翻攝自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YouTube)此外,若是確診的孩童,黃瑽寧也表示,只要「1歲以下」或是「發燒2天以上」,目前也都建議要積極就醫,「生命無常,我們祈禱在疫情軟著陸的過程中,也讓我們有平靜的心」。目前食藥署緊急通過兒童疫苗使用授權,核准6到11歲也能打莫德納,衛福部食藥署長吳秀梅就表示,「在用法跟用量的部分,是青少年跟成人劑量的一半,也就是施打是0.25CC,劑量是50微克(mRNA),2劑之間要隔28天」。如今接種年齡門檻往下降,針對兒童受試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疲勞、頭痛、肌肉痛、畏寒、噁心和嘔吐等症狀,這些都和成年人受試結果相近,若孩童施打疫苗後,家長仍需多費心思觀察孩童的後續狀況。
新北確診2歲童搶救6天今凌晨離世 侯友宜:我們盡力了很自責
新北市中和區2歲男童14日因感染新冠肺炎而被送到雙和醫院,男童到院時渾身高燒、神智不清,在搶救6天後,仍於今凌晨宣告不治,新北市長侯友宜今上午哽咽宣布此事,並表示「我們盡力了,很自責」,雙和醫院則回應男童是因敗血症導致腦幹腦炎,病程快速且症狀罕見,今凌晨3時許在父母的陪伴下離世。侯友宜提到,他今上午開會時聽到此消息萬分悲慟,而所有醫療人員在第一時間極力搶救小弟弟的生命,最終卻無法挽回,「我們很自責」,他也希望中央在相關規範下有這麼多限制,應快速調整,中央在明天會召開兒科專家會議,針對小兒就醫指引重新擬定方向。雙和醫院則表示,男童14日被送到醫院急診,當時生命跡象已不穩定,醫療人員將他緊急送到負壓加護病房搶救,但當時多項檢驗報告呈現異常,包括肝臟功能、全血球數量低下和腦幹呈瀰漫性水腫。而醫生除支持性療法外,也陸續給予發炎單株抗體藥物,並於16日邀請台大兒科重症團隊多位專家共同會診,但男童最終因急性新冠病毒感染併發敗血症,並導致腦幹腦炎,最終於今凌晨3時許離世。
新北2歲重症童「敗血症導致腦幹腦炎」…搶救6天亡 侯友宜哽咽:深感自責
本土重症中,有一例為新北中和2歲男童。雙和醫院昨(18日)說明,病毒在男童身上罕見進展快速與嚴重,懷疑有合併其他病毒感染。不料男童今(19日)病情惡化,不幸病逝。新北市長侯友宜稍早哽咽地說,「我們深感自責。」侯友宜透露,今天開會聽到最難過的消息就是小弟弟離開人世,「我非常難過、不捨、哀痛,雖然我們盡了全力,雙和醫院、台大醫院,所有小兒重症科專家等團隊,極力搶救小弟弟生命,但過程當中再怎麼盡力,也沒有挽回小弟弟生命,我們深感自責。」侯友宜哽咽地說,「我們也知道,小弟弟的爸爸媽媽他們的心情非常哀痛,我完全可以體會、了解,我們都身為人家的爸爸、媽媽。」他指出,中央明會召開兒科專家會議,針對小兒就醫指引重新擬定方向。雙和醫院指出,2歲男童於本月14日緊急送至本院急診,到院時意識不清、高燒且生命徵象不穩定,院方當下執行緊急插管,隨即送至負壓加護病房進行搶救;當時多項檢驗報告指標呈現異常,包括肝臟功能嚴重異常、全血球數量低下,腦幹呈現瀰漫性水腫,病程快速且症狀罕見。雙和醫院表示,在院治療期間,除支持性療法外,陸續給予抗發炎單株抗體藥物、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另外,於4月16日邀請台大兒科重症團隊多位專家共同會診,期待儘速達到病情控制且加速治療效率,然男童仍因急性新冠病毒感染併發敗血症,導致腦幹腦炎,於今(19日)凌晨3時46分在父母陪伴下辭世。
台南今年首例腸病毒致死個案 3歲男童高燒引發腦幹炎
台南市府昨(26日)公布,本周出現2019年首例腸病毒併發重症致死個案。南區有位3歲男童自10月底發高燒,高燒不退到11月初,隨後出現多併發症,轉至台南醫學中心病情仍未好轉,最終在13日宣告不治。這也是台南首例死亡個案。疾管署說明,男童自10月下旬開始發病,初期病徵為流鼻水發燒,後續因腹痛、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並出現意識模糊、呼吸困難,心肺衰竭及休克症狀,確診為腸病毒71型併發腦幹腦炎,經加護病房救治後仍在11月中旬死亡。台南市衛生局指出,與南區衛生所在4日接獲通報後,便開始督導男童就讀幼兒園進行環境消毒與人員健康檢測等防疫措施,而該學園內也未出現其他腸病毒個案,這也是2019年台南第7起因腸病毒重症個案。疾管署表示目前全台已累計63起重症確診案例,光腸病毒71型就高達49例,並含2例死亡個案。台南市衛生局呼籲家長,若3歲以下孩童發燒到39度,且持續3天以上,一旦出現嗜睡、嘔吐、意識模糊、肌躍型抽搐、四肢無力、心跳加快、活動力欠佳等病癥,需盡速就醫,以便掌握治療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