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內啡
」 運動 健康爆瘦到36.9公斤、趙露思5年前就出現抑鬱情緒!曾感到身上「蟲子在爬、針在扎」,暖心喊話希望大家能重視心理治療
近期中國流量女星趙露思因「失語症」、「抑鬱症」坐輪椅就醫震驚全網,趙露思微博也終於發文坦言自己生病了,內文中還提到「長大後又挨了打,我當時認為沒試上戲的確是自己的錯,不敢鬧我只想逃,習慣了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也沒有跟任何人尋求幫助的習慣。」趙露思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提起過這個病,因為不想讓生病變成現在所謂的“炒作”,不過事已至此就想讓大家更了解並重視心理疾病。(圖/取自趙露思官方微博)趙露思提到自己2019年的時候出現「抑鬱情緒」,但卻因為怕自己是太矯情、太敏感而沒有重視自己心理問題。接著2021年感覺身上像有蟲子在爬、針扎的感覺,又伴隨過敏去醫院開藥打針後症狀並沒有緩解,然後找了心理醫生開始治療緩解情緒緊張。2023年肺炎、肺氣腫、玫瑰糠疹、蕁麻疹、盜汗、驚醒、神經性耳聾、親人去世和患癌的各種消息在短時間內接踵發生,但是事件大過於感受導致自己繼續忽視。2024年才開始出現頻繁乾嘔、眩暈、關節疼、頸椎疼...等等明顯軀體化症狀和過敏的加重,當時以為是吃了過敏靶向藥正常副作用導致的。(圖/取自趙露思小紅書)趙露思提到「憂鬱是一種情緒」,但憂鬱症是一種疾病,也不再是「想開點」、「說出來」就能夠解決的,真心希望和我一樣「感同身受」的你,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否被真正「理解」已經不重要了,而且還會繼續在議論漩渦裡不停的自證卻無法自救,了解心理疾病並重視心理治療真的很重要。後悔是沒用的情緒,那就當成是給自己「特殊時間」去推翻此前內心的矛盾狀態重新建立自我的一次機會。(圖/取自趙露思官方微博)當出現「抑鬱情緒」時怎麼辦?1. 照顧基本需求睡眠充足:可能會失眠但還是盡量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否則會讓情緒越來越糟糕,白天也會更加嗜睡、無精打采。均衡飲食:這時候會沒有胃口,但如果要吃東西的時候就要多攝取富含維生素和Omega-3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堅果和魚類。適量運動:每天進行30分鐘的輕度運動(如散步、瑜伽),能促進腦內啡分泌,提升心情。(圖/取自趙露思官方微博)2. 調整心態接納情緒:允許自己感受情緒,不必壓抑或否認,實在不開心就痛快大哭一場,眼淚是厚厚心情也會有所緩解。避免自責:告訴自己抑鬱情緒是正常的,並非個人失敗。減少負面刺激:避免接觸讓你壓力大的環境或資訊,可暫時放下手機讓自己屏除雜念。放下怨恨:放過別人也放過自己,把精力放在值得關注的事情上而不要充滿怨恨。(圖/取自趙露思官方微博)3. 尋求支持與人傾訴:向親密的家人、朋友傾訴內心感受,獲得情感支持。加入社群:參加興趣小組或社交活動,與他人建立聯繫。尋求專業幫助:如果情緒持續低落,建議向心理諮詢師或精神科醫生求助。4. 改變日常習慣分散注意力:嘗試學習新技能、閱讀書籍或觀看喜歡的影片。設定小目標:每天完成一件簡單的事情,感受成就感。記錄感恩:每天寫下3件讓你感到感激的事情,幫助重建正面思維。接近大自然:出門看看藍天白雲、曬曬太陽,或者自己動手做一頓美食都能使心情平靜下來。(圖/取自趙露思官方微博)5. 練習放鬆技巧深呼吸:用腹式呼吸法放鬆身心。冥想或正念:專注於當下,減少對未來或過去的焦慮。聽舒緩音樂:如自然聲音、輕音樂等,有助於穩定情緒。不要強迫自己說話:感覺到疲憊的時候就不要強迫自己社交、逼自己開心,允許自己保持低電量的狀態。(圖/取自趙露思官方微博)6. 避免不良應對方式避免使用酒精、吸菸或暴飲暴食來逃避情緒,這可能使抑鬱問題更加惡化。7. 注意持續時間如果抑鬱情緒持續兩週以上,並影響到日常生活,應及時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抑鬱情緒可能是短期的心理反應,但如果未妥善處理,可能發展為抑鬱症。積極面對,尋求支持和幫助,能夠讓你更快走出情緒低谷。◎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運動有效「降低死亡風險」 醫揭最新研究:老年族群更明顯
運動會產生腦內啡,使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與心肺功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憂鬱和失智等風險,更能幫助控制體重。日前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就指出,根據最新研究,體能活動可顯著降低死亡風險,且在老年族群中效果更為明顯。王介立在臉書發文表示,最新研究顯示,規律的體能活動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特別是在老年族群中,健康效益更加顯著。王介立說明,這項研究來自4個國際大型前瞻性世代研究(共201萬1186名參與者,平均年齡49歲,年齡範圍20至97歲),其中包括台灣的美兆資料庫。研究中位數追蹤時間為11.5年,期間共發生17萬7436例死亡。研究以代謝當量小時(MET-hours)量化體能活動,主要觀察全因死亡率。研究發現,每週達到7.5代謝當量小時(MET-hours)的推薦體能活動量,全因死亡率便會顯著下降。這相當於每週進行約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散步或5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如慢跑。運動量越高,死亡風險越低,即使超過每週30 MET-hours後,減幅雖然趨於平緩,但健康效益仍然存在,且未見超量運動有害的證據。研究同時指出,運動對於不同年齡層的健康效益均顯著,但老年族群獲益更大,例如20至29歲族群的死亡風險降低約16%,而80歲及以上族群的死亡風險則下降22%,這意味著運動對於老年人的健康保護效果尤為明顯。這項研究進一步證實,規律運動無論對於年輕人或老年人,都是降低死亡風險的有效方法,尤其對於老年人,適度增加體能活動量能帶來更顯著的健康效益。即便是稍微增加活動量,也比完全不動好,而更多的運動則能帶來更大的健康回報。
夏季冷傷害3/冷水澡可增強免疫力? 醫:必須符合3條件「否則會致命」
65歲的演員黃仲崑身材依舊健壯,過去他曾透露自己的養生祕訣是每天洗冷水澡,但冷水澡真能增強免疫力嗎?醫師表示,冷水澡對健康的幫助有限,但若是年紀較大、患有心血管疾病、環境適應能力不佳,那非但沒有好處,還可能因此賠上小命!海軍陸戰隊出身的黃仲崑,從年輕時就開始洗冷水澡,即便是在長白山拍戲,氣溫零下20度,他仍堅持不懈,他也認為這是自己長保健康的原因。荷蘭的極限運動員Wim Hof也是冷水狂熱者, 他認為冷水澡可以提升睡眠品質、促進腦內啡分泌、強化免疫系統。頤鳴堂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冷水療法源自於古代醫學,包括冷水淋浴、冷水噴霧和浸泡在冷水浴中等技術,其中冷水淋浴通常是指在攝氏10~15度之間的水中沐浴,每次持續2~3分鐘。冷水可以刺激白血球,幫助抵抗感冒和流感等常見疾病,還可以幫助身體更有效率地運作,使皮膚看起來更好。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冷水澡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會感到不適,因此周宗翰建議洗冷水澡前應諮詢醫生意見,並且也提醒洗冷水澡無法替代正在進行的療程或藥物,有免疫系統問題的病患也先別急著嘗試。「每年皆有民眾因沖冷水澡引發心肌梗塞送醫,無論夏季或冬季,都不建議洗冷水澡!」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蕭成儀曾受訪表示,洗冷水澡增強免疫力的原理,是沖洗冷水的時候,身體四肢的周邊血管會收縮,血液集中回流到核心內臟,也增加臟器的能量進而提升免疫能力。蕭成儀強調,這種方式僅適合40歲以下,且沒有心血管疾病的族群,而且必須長期執行,符合上述3條件,冷水澡才具有增加免疫力的效果,偶爾洗一次冷水澡,則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的負擔。如果本身有三高問題或已有心血管疾病,醫師提醒千萬別洗冷水澡,否則會增加血管內斑塊剝落的機率。(圖/CTWANT資料照)蕭成儀表示,血管最怕溫差,冷水沖到皮膚,透過神經傳達到腦部,身體為了要維持體溫,會加速血管的流速增加血壓,血管不斷放鬆又緊繃,易增加血管裂傷或是血管內斑塊剝落的機會。他建議洗澡水水溫最好在攝氏38到39度左右,此時血管會放鬆,對於新陳代謝較差的長輩,洗熱水澡可以幫助代謝。但要避免水溫高於攝氏42度以上,否則反而會增加對心臟負荷。敏盛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認為,冷水澡對健康的幫忙程度有限,但危險卻是致命的,尤其是年紀比較大、對環境的改變能力沒有很好的人、或是本來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這3種人一定要小心,可能會出現昏厥、休克甚至猝死的風險,建議別洗冷水澡較好。
到處都是減肥陷阱! 甜點、米飯控如何與頑固脂肪分手?
「台灣到處都是美食陷阱!」漢堡、薯條、甜點人人愛,上演愛恨相殺、脂肪糾纏不清的戲碼。天晟醫院纖體天成體重管理與代謝手術中心主任徐光漢表示,根據國健署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 ,身體質量指數(BMI)>25就屬過重或肥胖,應及早控制體重。而對於肥胖最常見的原因:「不忌口」與「壓力進食」族群,現也有最新藥物能降低食慾與飢餓感,大噸位的肥胖者也能以減重手術配合行為改善,甩開肥胖!戒不掉的甜點米飯 恐是「糖上癮」「請問醫師,我年紀輕輕才30多歲,健檢紅單就算了,怎麼會檢驗出糖尿病初期呢?」-微胖女孩 其實並不意外,亞洲人以米飯為主食,尤其以往農業社會勞動力高,對於米飯的需求更高,也深深影響亞洲飲食文化。加上現代人工作壓力大與飲食西化,若攝取過多精緻澱粉與糖份,血糖控制不佳、三酸甘油脂過高,更進一步形成脂肪肝── 現代疾病「糖胖症」叩門,三高風險大攀升。徐光漢醫師表示,許多民眾都沒注意到飲食出了問題,偶爾的刻意少吃並無法解決長久養成的飲食壞習慣。如果留意到特別愛吃某類食物,或是整天都在覓食,這些都是「食物成癮」的徵兆。例如餐餐離不開澱粉、國人熱愛的反式脂肪甜點、過度調味料或重口味美食,都是當代肥胖元凶。為什麼人們會對這類食物又愛又恨?原因在於糖份能刺激「腦內啡」讓人快樂,宛如毒癮。尤其食品工業技術下,添加過度糖份來增加食物適口性已是常態,如何正確飲食、控制入口分量,成為減重民眾熱門討論話題。對於嘴饞、壓力進食者,醫師也建議可以尋求專業醫療管道,例如減重專科、家醫科、新陳代謝科,或住家附近的減重門診,輔佐中樞神經控制性的雙機轉口服減重藥物,降低對特定食物的攝取。體重降不下來 三高又泡芙身材?根據國健署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代謝症候群有五大危險因子,包含: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二害(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不足。5項中符合其中3項則代表有代謝症候群。其中,以「腹部肥胖」的風險最高,而這也是診間最常看到的案例。徐醫師表示,根據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建議,一、控制體重避免肥胖病;二、BMI>25屬於過重或肥胖,若有肥胖症建議積極治療;三、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健署建議規律運動,多吃蛋白質、纖維素,少吃澱粉、糖分、高脂肪跟高鹽分食物;四、對特定飲食例如糖、澱粉等食物成癮,屬於精神依賴,此時可用藥物輔助減重。1. 飲食運動「變胖容易減重難」,減重原則為少吃多動,限制攝取高油高鹽高糖等高熱量食物,同時改變生活型態,搭配規律運動。體重只要減輕,三高也能隨之改善。2. 減重手術一旦BMI≧37.5重度肥胖,或BMI≧32.5且合併高危險併發症患者,健保有給付減重手術。根據美國減重代謝外科醫學會(ASMBS)及國際減重代謝外科醫學聯盟(IFSO)2022年發表「最新外科治療建議準則」,亞洲人BMI> 30kg/m2、及BMI>27.5-29.9kg/m2合併相關併發症,符合手術治療條件。醫師提醒,亞洲人多屬中廣型肥胖,「比起歐美族群人種更容易出現傷害健康的代謝症候群,若BMI> 30已合併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等症候,應需考慮接受手術治療,若BMI>27.5合併藥物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依照國際標準也應考慮手術治療的方式。」3. 藥物治療「有點胖但不至於嚴重到要開刀」,是人數最多的族群,建議積極控制飲食與運動。但不少人難以堅持,進一步可使用藥物治療。徐光漢解說,目前食藥署核准減重藥物主要包括雙機轉口服減重藥物(減少糖、精緻澱粉攝取,降低食慾與飢餓感)、腸胃道脂肪分解酵素抑制劑(促進排油便、減少脂肪吸收)、腸泌素(增加飽足感、促進胃排空)。每種藥物的效果與副作用不同,適合不同的族群使用,例如診間常見:(1) 愛吃甜食、下午茶,又離不開飯麵米食者(2) 工作日夜顛倒飲食時間不固定(3) 餓過頭又暴飲暴食者(4) 肚子飽但心理上仍感到嘴饞者使用雙機轉口服減重藥物可抑制大腦中樞神經,降低「糖上癮」依賴。網路迷思多 精準治療甩開肥胖Q:動手術或吃藥可以消除內臟脂肪嗎?A:門診不少病友體檢有脂肪肝,不僅會造成三高,嚴重恐演變成肝硬化、肝癌。提醒民眾少吃白米等精製澱粉,多攝取海鮮與豆類等優質蛋白質,從根本上消除內臟脂肪。如無法抑制口慾,亦可尋求專業醫療管道,輔佐雙機轉口服減重藥物。Q:減重療程多久見效?會不會很貴或復發?A:手術最快2天1夜即完成,隔天可上班,復胖與致死率低;藥物治療約需3個月見效,每月自費約數千元。不過須注意,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減重方式不會復胖,無論做了減重手術或是使用藥物,飲食仍然高糖、高鹽、高脂肪的話,還是會復胖。Q:我適合哪種減重療程?A:若已經到病態性肥胖建議進行手術,使用藥物治療者則會根據飲食習慣、生活型態來擬定治療方式,例如糖上癮等精神性進食適合用中樞性神經控制劑。民眾可尋求專業減重中心,由醫師、營養師、個管師組成團隊,加上精密的測量儀器,從「肥胖分型」開始,幫助患者告別肥胖。
中醫公開「3大養生妙招」 助健康還能延年益壽
現代人講求保健養生,中醫養生歷史悠久,也常有民眾尋中醫讓身體更健康。在古籍《黃帝內經》中,就提到很多養生方法。那麼中醫養生方法都有哪些妙方,既可以幫助大家身體健康還能延年益壽?養生方式多元 持之以恆最重要義守大學暨義大醫院中醫部講座教授陳旺全說明,中醫養生方式多元,以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飲食、穴位及外部按壓。民眾可透過這幾種方式來保健身體,最重要的是必須持之以恆,才能達到養生功效。三種養生法 飲食、穴位及外部按摩陳旺全進一步說明三種類型的養生方式,民眾可嘗試來提高免疫力及塑造健康體魄。1.四季養生法:◎春季:易感冒,偏向食用溫性當令水果,如橘子、柳丁、蘋果。◎夏季:避免中暑,以涼補為主,多吃綠豆、竹筍、絲瓜、胡瓜等。◎秋季:溫補為佳,秋葵、玉米、山藥、香菇等都有幫助。◎冬季:熱補為主,冬季蔬果外,偶爾吃些薑母鴨、麻油雞。2.穴位養生法:◎常按曲池穴、合谷穴,提高抗病力,消除疲勞感,誘生干擾素抑制病毒。◎常按足三里穴,刺激腦部產生腦內啡,緩解情緒與疼痛。◎常按三陰交穴(脾、腎、肝三經交會點),男性可神清氣爽,女性能消除婦科相關疾病。3.八優養生法:◎常梳髮:以指腹按摩頭皮。◎常擦臉:雙手互搓36下後「乾洗臉」,先往外、再往內,各36下。◎常運目:閉眼進行,眼球向右、向左,向上、向下,各做7下,然後先逆時針再順時針轉圈,各轉動7圈。◎常彈耳:上下或前後方向,以手指彈耳。◎常搓鼻:在鼻翼兩旁用手指一上一下搓動,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過敏。◎常扣齒:扣齒36下,停頓,再扣36下,連續7次。◎常撫穴:按摩及撫摸關元穴(肚臍),先逆時針、再順時針,各36下,使任脈通暢。◎常摩足:前後摩擦足底湧泉穴49下。
髮片遮不住! 事業女強人掉髮求助中醫改善
60歲的陳女士為公司企業負責人,忙碌導致疲憊不堪、失眠,最近一個月落髮情況越來越嚴重,每次出門都要戴著帽子或髮片遮掩,自信全無。患者排除頭皮感染及甲狀腺功能紊亂等疾病後,透過中醫望聞問切判定為是肝腎氣血虧虛,導致壓力型「休止期落髮」,予以中藥及針灸調養,2個月後陳女士落髮減少並增生新髮,睡眠品質也得到良好的改善。壓力、賀爾蒙變化及藥物 皆可能出現「休止期落髮」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呂秉勳表示,正常頭皮上約有10萬個毛囊,每個毛囊所長出的頭髮皆會經歷生長期、退化期與休止期三個階段。休止期結束時,舊的頭髮會掉落,再接著長出新的頭髮,如此一再循環。一般而言,九成以上的頭髮均處於生長期,只有小於1%處於退化期,其餘5~10%為休止期。可若是遲遲未生長出新髮,臨床上即可能被診斷「休止期落髮」,而心理壓力、產後賀爾蒙變化與疾病藥物治療皆有可能導致「休止期落髮」。根據醫學標準,一天落髮量在80~100根以下被視為正常,超過100根即為嚴重落髮。呂秉勳說明:「掉髮量的計算方法是以晚上睡覺時的掉髮量為基準,將其除以睡眠時數再乘以24小時,就可得出一天的總掉髮量。例如:起床後發現床上有40根頭髮,總睡眠時間為8小時,則其一天的落髮量即約120根左右。」養血以治本 針灸改善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呂秉勳解釋,就中醫角度而言,落髮與人體的肝、腎、脾胃及氣血密切相關,毛髮的潤養源於血液,但髮的生機根源於腎氣,另脾胃是氣血生成的源頭,其盛衰直接影響氣血充盈與虧虛,也會影響頭髮的生長。因此治療慢性休止期落髮的關鍵是養血以治本,同時滋養肝腎與補益脾胃治其標。呂秉勳醫師指出,針對肝腎氣血虧虛的病人而言,臨床會依病人脈象,以七寶美髯丹、加味逍遙散、丹參、甘草、黃耆、苦參、何首烏、當歸與川芎等藥材調養。至於針灸部分,可分為近端取穴及遠端取穴,近端取穴則是直接針對頭部的經絡疏通,遠端取穴則可推動整體氣血循行,改善身體的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讓頭髮進而開始重新生長,恢復生長期、退化期與休止期的正常循環。良好作息、充足睡眠 運動有效減輕焦慮情緒呂秉勳提醒,除了中醫調養外,良好的生活作息也是擺脫落髮不可或缺的一環。呂秉勳醫師表示,褪黑激素能促進頭髮生長並降低毛囊細胞的氧化,因此充足的睡眠十分重要,而人體在運動時會分泌腦內啡,它能夠有效減輕緊張和焦慮的情緒,對壓力型的休止期落髮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減重專輯】4個月甩肉12公斤! 精準用藥與肥肉說BYEBYE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潘昱僑報導】壓力大就想吃!一名3旬女性美食節目工作人員,因「職業傷害」加上長期飲酒紓壓,肚子堆積了肥厚的游泳圈,甚至影響健康。知名減重診所醫師黃彥皓表示,常見肥胖類型包括壓力飢餓、大腦飢餓與腸道飢餓,精準用藥才能事半功倍,此個案合併使用血糖用藥與抑制食慾的複方口服減重藥物,靠少少幾顆就在4個月內從72公斤瘦到60公斤。3大肥胖類型 你是哪一種?炎炎夏日想穿著輕薄衣物、到海邊游泳,卻因肥肉不敢見人嗎?國人常見肥胖類型為「壓力飢餓」與「大腦飢餓」,2類合併佔比高達9成。(1)壓力飢餓 (情緒饑餓)患者個性容易緊張焦慮,常靠美食美酒紓壓、慰勞自己。常見的飲食型態為辦公室訂下午茶,久而久之形成習慣「沒吃會暴動」,減重不易。建議此族群的人多運動,提升促進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與腦內啡,可讓人感到快樂滿足,進而減少攝取熱量。(2)大腦飢餓這類人其實身體不需要那麼多熱量,但就是克制不住慾望「嘴饞」,吃完正餐不滿足,還有一個甜點胃嗷嗷待哺,辦公室抽屜永遠有吃不完的零食。此族群的民眾需要行為教育改善口腹之欲,搭配多運動才能有效消耗熱量。(3)腸道飢餓這類民眾的胃排空速度比一般人快,常見於活動量大的運動員,不過此族群占比僅約1成。喝酒宛如喝油! 減重飲食注意3原則 無論哪一種肥胖型態,飲酒堪稱減肥地雷。黃彥皓醫師提醒:「喝酒宛如喝油!」酒精1g熱量高達7.1大卡,濃度越高熱量就越高。而且酒精本身是乙醇,代謝後產生的乙醛毒性相當高,肝臟需要優先代謝,因此過度飲酒不僅累積成內臟與腹部脂肪,甚至導致脂肪肝與慢性病,危害健康。減重期間控制飲食,營養師楊尚文建議攝取高纖食物,例如白米飯換成五穀米、增加蔬菜比例,也可以用低糖度的水果代替正餐之間的點心,例如芭樂或奇異果,每份1個拳頭大,每天吃到2-3份水果為佳。如果仍然感到飢餓,可攝取低熱量的食物,例如洋菜、生菜、愛玉、蒟蒻等。(1)三餐規律進食(2)細嚼慢嚥,讓大腦感到飽足(3)充足的睡眠,避免大腦分泌飢餓素戒斷食物成癮!減重卡關2大策略 合併用藥再下一城減重時體重下不去或是反彈,到底是哪裡出問題呢?其實,陷入停滯期的主因並非抗藥性,而是民眾「減肥一見效就鬆懈」。黃彥皓醫師表示,若以診間高達九成的「壓力飢餓」與「大腦飢餓」來看,鼓勵患者多運動燃燒卡路里,並依個人體況,合併使用降低飢餓感與抑制食慾的雙機轉口服減重藥物。便利性的口服方式符合上班族生態外,服用較少顆數且能應用於多範圍,可避免患者對藥物產生適應性,例如成分安非他酮(Bupropion)可提升快樂滿足感進而降低進食慾望,納曲酮(Naltrexone)則能抑制飲酒或甜食上癮的狀況,兩種成分都是減重很不錯的「戒癮藥物」。有別於坊間「雞尾酒減重療法」,黃彥皓認為,想達到減重成效,不能只餵食民眾不同的套餐處方,而是應以個人體質設計,「精準用藥」才能事半功倍,減少對身體的負擔與副作用風險,同時避免藥物濫用。(1)增加代謝、攻擊脂肪:效果較強效,主要作用方式是藉由增加心跳提供氧氣,增加燃燒力。處方上需注意有腦心血管疾病未得到良好控制的人須避免使用。(2)抑制食慾、阻斷熱量:藥性較為溫和,適合有代謝問題、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激烈運動的族群。近期偽藥問題頻傳,黃彥皓醫師也呼籲衛福部核准的減重藥物僅有三款,其中最新型的複方口服減重藥物配合行為改變能有效維持4年以上減重效果。網路減肥資訊過於龐雜,雖然有許多攝取低卡路里的減肥法可在短期內見效,但極端飲食難以維持且容易復胖,經由醫師設計藥物處方、營養師擬定菜單、整體團隊互相打氣鼓勵,才能安全穩定的打造健康體態。>>打倒食慾怪獸!【幸福瘦找小芙】陪你一起補充衛教知識
每個月痛不欲生 專家授6步驟揮別經痛!
經痛是年輕女性常見的問題,但若吃止痛藥沒用,又怕動手術影響懷孕怎麼辦呢?擔任奧運選手專責物理治療師的張正琪表示,嚴重經痛的問題大多為子宮肌瘤壓迫到子宮腔,或子宮內膜異位造成巧克力囊腫,若嚴重到會痙攣甚至暈倒,建議請醫師評估是否需開刀治療;若情況尚未嚴重到非手術不可,則可靠下列6種方式來緩解:經痛輕微者會感覺腹悶、隱隱作痛,嚴重則會全身無力,甚至痛到無法站立。許多女性大多是自行服藥,但若服藥後效果有限,建議找婦產科醫師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經痛一般可以分為「原發性經痛」與「續發性經痛」兩大類,前者可吃巧克力或紅豆湯等飲食法緩解,後者則是有骨盆腔疾病,需透過醫師檢查確認病因,給予適當的藥物和治療,經痛問題才能徹底解決。第1招 熱敷促進血液循環使用暖暖包熱敷或是泡腳,有助於促進下肢與骨盆腔血液循環,讓冰冷手腳與腹部暖活起來。第2招 巧克力飲食法根據研究顯示,黑巧克力(可可含量>70%)富含鎂,適量攝取可達到肌肉放鬆的效果,另外黑巧克力也富含可可多酚與糖分,可促進腦內啡與血清素的分泌,讓心情愉快。推薦食用72%巧可力,可避免引發肥胖問題。一般女性可在經期後補充四物湯,但若是子宮肌瘤患者,吃太補恐會加速肌瘤生長,因此此類患者建議先諮詢中醫師再進補。第3招 非經期適度運動推薦在「非經期」的時候進行輕度運動,例如伸展、有氧運動、瑜珈、皮拉提斯等,有助於緩解經痛狀況。張正琪補充,運動後若出血量略為增多(非大量血崩),不一定是壞事,有可能是運動讓子宮肌肉彈性變佳,收縮更有力,排出了之前未排乾淨的經血,反而是好事。第4招 避免久坐生理期時又累又痛懶得動,為了維持血液循環,有空時可稍微抬腳,活動髖關節,促進骨盆腔肌肉活動與血液迴圈,讓子宮肌肉保有彈性活力,排出經血不淤積。第5招 專業治療-內臟筋膜鬆動術不少女性不愛運動,子宮肌肉無力,加上經血堆積壓住肌肉,導致子宮肌肉彈性變差,整個子宮就會處在筋膜緊繃的狀態,經血更不易排出,形成惡性循環。藉由物理治療師進行內臟筋膜鬆動術(Visceral Manipulation, VM),可促進內臟與其週邊組織正常活動。雖然治療時疼痛感較高,但能紓緩緊繃的腹部與子宮肌肉、促進血液循環,還能緩解漏尿、便祕、腸躁等多種問題。另外,低周波治療器屬於復健科使用的電療器材,主要功效為止痛與促進血液迴圈,類似止痛藥可以暫時緩解經痛,都僅是緩解表面症狀。張正琪呼籲,嚴重經痛的女性朋友,仍應先尋求婦產科醫師評估狀況是否需要開刀,從根本上對症下藥,並做好日常生活保養,才能改善經痛困擾。
8分之1男性攜保險套出席葬禮 專家揭真相:悲傷情緒會刺激「想要」
美國販售避孕保險套、潤滑劑與性玩具的廠商Trojan最近發布了一項針對2千名18到35歲的美國男性調查,發現有約8分之1(12.5%)的男性為了「以防萬一」會攜帶保險套參加葬禮,另外,也有大約4分之1的受訪者表示,會在出席高中同學會時帶上保險套。 男性為了「以防萬一」會攜帶保險套參加葬禮。(示意圖/Pixabay) 根據《每日郵報》等外媒引述保險套業者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近8分之1的男性受訪時坦承,會隨身攜帶保險套出席喪禮,這麼做的原因是為了「以防萬一」,另外,調查還發現,大約4分之1(25%)的千禧世代(1980至1990年代出生者)出席高中同學會時會帶保險套;有65%的受訪者坦承在第一次約會時帶保險套。據性學家受訪表示,雖然在葬禮後做愛聽起來有些驚世駭俗,但悲傷似乎更能刺激人的性慾,臨床性學家兼性教育工作者佩蒂布利登(Patti Britton PH)接受《MEL》雜誌訪問時表示,「這真正地是一種填補空虛,無論是在字面上或是比喻上」。佩蒂布利登指出,性愛會釋放所謂「快樂激素」的腦內啡(內啡肽),幫助改善情緒,喪失具有親密關係的人後感到悲傷,性慾就開始發揮作用,以填補親密感上的空虛。不過她也指出,性並不是處理孤獨或失去的解答,許多人認為發生性愛意味著與對方更親近,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另外,悲傷也容易導致人們做出錯誤決定,「它挾持了你的大腦」。美國保險套業者進行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每8名男性就有1人會在參加葬禮時,攜帶保險套。(圖/翻攝自推特)
不愛吃甜食?醫師曝「6鹹食」滿滿糖分:每天默默吃很多
大家都知道攝取過多糖分,容易造成肥胖、身體發炎、心血管疾病等問題,對健康百害而無一利,但你以為吃鹹食就無大礙了嗎?家醫科醫師李思賢透露,6種鹹食其實都是糖,「很多自認為不愛吃甜食的人,每天都默默的吃了很多糖。」醫師李思賢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不少食物在味覺上吃起來鹹鹹的,但其實內含滿滿糖分,像是燒餅、蔥抓餅、油條、麵包、蘿蔔糕、羹等6樣鹹食也都是糖,讓他忍不住憂心嘆,許多自認為不喜歡吃甜食的民眾,其實「每天都默默的吃了很多糖!」李思賢曾指出,若是攝取太多糖分,皮膚容易出現皺紋、痘痘、多油、老人斑、妊娠紋、贅疣、落髮、癢疹及浮腫等症狀,建議可透過以下8大方法有效戒糖。第一、減少暴露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把家裡跟辦公室的零食都收到櫃子裡。眼不見為淨,不會隨時被零食勾引,一旦壓力大,就很容易抓起隨手可得的零食。第二、戒除精製甜食麵包、餅乾、義大利麵、洋芋片,這類精製的食物對身體的傷害還是比較大的,相較於「飯」、「水果」,因為這些精製食物除了糖分以外往往有許多會使身體發炎的添加物和油脂,發炎會大大提升對甜食的渴望,所以先從「精製甜食」開始戒除是一個好的方向。第三、不脫水及充足電解質很多時候對糖的渴望其實是因為身體缺水或是缺電解質,所以經常補充富含電解質的水也能降低對甜食的渴望。第四、增加替代零食的選擇在戒糖期間可以吃的零食有「堅果」、「黑巧克力」,坊間常見的低糖生酮甜點也是在過渡期很好的選擇,因為其中多用的是代糖,又以羅漢果堂、甜菊糖、阿洛酮糖、赤藻醣醇為佳。不是說這些甜點可以毫無限制的吃,但這些甜點真的是戒糖過渡期的好幫手。第五、充足的睡眠光是足夠的睡眠就可以大大降低隔天的食量,睡眠算是健康的基石,如果常常日夜不規律,時而早起,時而晚睡,尤其是輪班的工作,對戒糖來說是非常大的障礙。第六、多運動運動能夠增加腦袋內的腦內啡,大大降低飢餓感以及對甜食的渴望。所以我非常推薦大家在戒糖期間多做重訓或是高強度間歇性運動。只有兩個狀況下我會不建議運動,就是太累或是吃太飽的時候。第七、多利用「短鏈脂肪酸」和「水溶性纖維」短鏈脂肪酸像是乙酸、丙酸、丁酸是可以對大腦傳遞飽足感的訊號,這些脂肪酸我們可以從發酵食品像是酸菜、蘋果醋、康普茶、泡菜中攝取。水溶性纖維也能夠增加我們的飽足感,像是菊苣、洋車前子粉、豆類、奇亞籽。第八、減少社交活動這個建議有些人可能比較難做到,但是減少社交活動真的能夠大大減少自己接觸甜食的機會,也不需要在意他人的眼光去選擇食物。對此,李思賢過去曾透露,糖其實是「合法的毒品」,成癮率足足高達「古柯鹼的7倍」,所以靠著意志力去戒糖往往會失敗,透過上述8種方法輔助,才能不再被食物牽制,「不要急,戒糖是需要時間的,你不可能在3天內完全都不吃,但是3個月就可以看到非常明顯的進步。」
小S素顏真的美到爆炸!睡前戒紅酒改喝「這一包」,笑稱皮膚亮到被全家人嫌太閃!靠近她都要戴墨鏡!
小S最近活動無敵多,像是昨日她就以TKLAB膠原蛋白飲代言人身分亮麗出席記者會現場,皮膚狀態無敵好的她,還自豪跟攝影師說不用打閃光燈!因為國際巨星IPSS本人就已經亮到爆了XD!而她也和在場媒體大方分享能讓肌膚這麼亮、這麼澎的秘訣,第一點就是要維持運動習慣!除了跳舞跟打羽球之外,她最近還開始把「跑步」加入每天日常中,像是錄影前花個30分鐘跑步一下讓自己流汗,不只能讓氣色變更好,因為腦內啡持續分泌的關係,整個人也變得心情超好。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Dee (@elephantdee)另外正確的飲食方式也很重要,小S長期以來都是喝溫熱水,避免冰冷飲品造成水腫現象,有重要工作的時候她也會改成一天只吃一餐清淡型的料理,例如水煮青菜或燙牛肉,才能讓她在鏡頭前也維持最佳狀態。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Dee (@elephantdee)還有「睡眠」也是她很在意的一件事!如果睡不好,她隔天脾氣會很差,看到誰都會想賞他巴掌XD!但以前在床上常常要躺1~2個小時才睡得著,靠「紅酒」入睡又覺得會導致發胖>_<,幸好現在有了TKLAB的雙嬌寶貝超彈嫩夜膠原飲,她說現在每天的睡前儀式已經從紅酒改成這一包,長時間飲用下來真的越睡越美麗,早上起床老公都被她的素顏亮到張不開眼睛!現在都得改戴墨鏡睡覺啦~~。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Dee (@elephantdee)小S現在每天睡前都會記得喝TKLAB的雙嬌寶貝超彈嫩夜膠原飲,跟紅酒一樣的好喝葡萄口味,讓小S也讚不絕口。(圖/品牌提供、取自小S IG)
謝忻失控做1事「出現強烈罪惡感」 自曝:天沒亮就衝出門
經常對外分享生活點滴的女星謝忻,雖然重拾168斷食法,卻在13日晚間忍不住誘惑吃了焦糖起司蛋糕,此舉讓她在睡前萌生一股強烈的罪惡感,只好趁隔日還沒天亮之際就火速出門跑步,企圖以此抹去吃下蛋糕而產生的負面情緒。謝忻在臉書發文指出,重拾168斷食法的她,因為一時失控吃了焦糖起司蛋糕,「雖然只是兩小塊,但香甜的焦糖以及厚實又綿滑的起司,讓我的味蕾在那一瞬間有著無限滿足和愉悅。」未料她在睡前萌生一股強烈的罪惡感,於是趁隔日還沒天亮就衝出家門,「企圖以跑步時飆升的腦內啡,沖淡昨日的罪惡。」不過,在謝忻跑進河濱公園不到200公尺,就被迎面而來的一名晨跑大哥打招呼,隨後她就被對方充滿元氣的問候鼓舞,也開始主動對慢跑途中經過身邊的每一個人說早安,「微不足道的小小互動,直接開啟了我一整天快樂的泉源。」最後,謝忻透露,「再怎麼疲累,早晨的所有鼓勵都已值得,慢跑讓我快樂;慢跑讓我肯定自己。」同時,她也不忘以詼諧的態度表示,「那現在,我要去享受昨晚沒吃完的-18度C焦糖起司蛋糕了。」謝忻表示「再怎麼疲累,早晨的所有鼓勵都已值得」。(圖/翻攝自臉書/謝忻)貼文曝光後掀起熱議,有網友直呼「妳好棒!一直都是」、「偶爾吃塊蛋糕無妨!吃喜歡的食物也可放鬆心情」、「早起會有賺到的感覺」、「我這裡有焦糖爆米花,要不要吃?我寄給妳」、「沒關係,就多跑兩圈就好了」。
糖是合法毒品「靠意志力沒用」 醫給8大戒糖秘訣:3個月見效
糖分攝取過多,對身體有很大的影響,但是要都不吃糖很不容易。有醫生指出「糖是合法毒品」,靠意志力戒糖非常困難,於是提供8種方法,讓民眾可以戒糖成功。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攝取過多糖分,除了容易蛀牙,還會誘發胰島素抗性,增加肥胖、代謝症候群機會,並使血壓、血糖、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加速身體老化,並被懷疑可能也會增加癌症風險。醫師分享戒糖的8種方法。(示意圖/翻攝自pexels)因此,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臉書專頁指出,糖的成癮效率是古柯鹼的7倍,所以若一直戒不掉糖很正常,因為用意志力戒糖是最沒有效率的方法,不過可以靠其他方法輔助。1、減少暴露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把家裡跟辦公室的零食都收到櫃子裡,眼不見為淨就不會隨時被零食勾引,因為一旦壓力大,就很容易抓起隨手可得的零食。2、戒除精製甜食先從麵包、餅乾、義大利麵、洋芋片開始戒,相較於飯和水果,這類食物對身體的傷害比較大,除了糖份以外,往往還有會使身體發炎的添加物和油脂,發炎會提升對甜食的渴望,所以先戒除「精製甜食」是一個好的方向。3、隨時保持「不脫水」和「充足電解質」很多時候對糖的渴望,其實是因為身體缺水或是缺電解質,經常補充富含電解質的水就能降低對甜食的渴望。4、增加替代零食選擇可以選擇堅果、黑巧克力,低糖生酮甜點也是一個選擇,因為其中多用的是代糖,又以羅漢果堂、甜菊糖、阿洛酮糖、赤藻醣醇為佳,不過並非可以毫無節制食用,仍要克制。5、充足睡眠擁有足夠的睡眠,就可以大大降低隔天的食量,假如常常日夜不規律,時而早起、時而晚睡,尤其是輪班的工作,對戒糖來說是很大的障礙。6、運動運動能夠增加腦袋內的腦內啡,大大降低飢餓感以及對甜食的渴望,戒糖期間可以多做重訓或高強度間歇性運動,但太累或吃太飽不建議。7、多多利用「短鏈脂肪酸」和「水溶性纖維」短鏈脂肪酸像是乙酸、丙酸、丁酸,可以對大腦傳遞飽足感的訊號,日常飲食可以從發酵食品攝取,包括酸菜、蘋果醋、康普茶、泡菜。另外,水溶性纖維也能夠增加飽足感,包括菊苣、洋車前子粉、豆類、奇亞籽。8、減少社交活動這項比較難做到,但真的能夠大大減少接觸甜食的機會,也不需要在意他人的眼光去選擇食物。李思賢提醒不要過急,戒糖是需要時間的,不可能3天內完全都不吃,但3個月就可以看到明顯的進步,「你可能經過巷口同一間雞蛋糕攤販,但是不知不覺你已經不會想吃了,這就是很大的進步」,最後他提醒,戒糖不只是為了體重,更重要的是為了健康,能夠讓生活過得更有品質,不再被食物牽制。
洗冷水澡好處多多 增加新陳代謝又緩解抑鬱
相信許多人一年四季都是洗著熱熱的熱水澡,甚至洗個澡之後整個浴室都變成煙霧瀰漫的模樣。但現在美國健康網站Healthline就指出,其實洗冷水澡的好處十分的多,除了可以增加新陳代謝外,更能增加腦內啡,甚至有緩解抑鬱的情況。根據美國健康網站Healthline報導指出,所謂的冷水澡的水溫必須低於21度,報導中也指出,洗冷水澡並非是任何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但是它有助於改善身體的健康情況,同時也能緩解一些病症,洗冷水澡有以下好處:增加腦內啡腦內啡又稱為快樂激素,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資料顯示,全美至少有10%的成年人患有抑鬱症而在一項臨床試驗中,每周進行2到3次不超過5分鐘的冷水淋浴被證明有助於緩解抑鬱症狀。對於患有抑鬱症的人,洗冷水澡可以作為一種溫和的療法。改善新陳代謝人體有三種脂肪,其中白色脂肪主要功能為存儲能量,與肥胖和心臟病等疾病有直接關聯。而研究人員發現,棕色脂肪的水平卻是直接影響到身體健康,而棕色脂肪則可以通過暴露於寒冷溫度中被刺激出來。促進血液循環當洗冷水的時候,雖然會讓人感覺不舒服,但洗完後卻能讓人感到精力充沛。這是因為冷水的溫度比人體體溫還要低時,低溫會讓身體想辦法維持核心體溫。如果經常洗冷水澡可使循環系統的效率提高。而這種方式,也在職業運動圈中行之有年。當人類瘀傷或拉傷肌肉時,低溫可以降低炎症的發生。通過降低身體某個區域的溫度,反而可以刺激身體加速運送溫暖、新鮮的含氧血液到達該區域,進而縮短恢復時間。抵抗常見疾病一項研究表明,洗冷水澡可以使人體更抵抗某些類型的癌症。荷蘭的一項臨床試驗顯示,洗冷水澡的人少請病假,這也代表洗冷水澡反而可以抵抗常見的咳嗽、感冒等症狀。一些免疫力下降、準備接受手術的人,其實也可以透過洗冷水澡來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洗冷水澡的限制報導中也指出,洗冷水澡只是一種基於醫療方式下的輔佐模式。正在服用藥物、接受治療的人都不應該貿然中斷原本的治療方式。如果身體剛大病初癒,甚至是剛出院,要洗冷水澡的話都必須要等到身體狀況穩定後才能開始。盥洗方式重點是在「逐步養成習慣」,可以先在平常淋浴結束前,先慢慢降低水溫。直到水的溫度低到讓身體覺得寒冷,就這樣淋浴2至3分鐘,透過深呼吸來緩解身體的寒冷。之後就持續降低更多的溫度,延長自己沖冷水的時間,一直做到做後,可以完全捨棄熱水,直接用冷水洗澡。
開工前留半天收心 克服「休假症候群」
「上班一條蟲,下班一條龍」,是收假症候群者常見的症狀。(林周義攝)今年農曆新年共有10天連假,創下史上新高,而假期越長,收假症候群的發生比例也會越高。專家指出,春節連假的特色是吃吃喝喝,不少人會熬夜玩樂,生活作息混亂,影響下視丘運作,年紀大的人、有睡眠障礙或容易焦慮、緊張的人最易發生收假症候群,建議民眾至少留半天收心,從事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等,準備好隔日需用的物品,把握23點至6點的黃金睡眠時間,睡前也可寫下假期中的快樂回憶,同時規畫下個假期的活動,讓自己能有所期待。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收假症候群並非醫學上的疾病名稱,而是一種狀態,今年春節共有10天連假,假期越長就越難收假。春節許多人都會吃喝玩樂,聚在一起打牌聊天、吃吃喝喝,也會熬夜追劇,生活作息混亂。楊聰財指出,作息混亂時,生理中樞下視丘的運作將受到影響,進而產生收假症候群,導致白天無法專心,腦袋總想著假期的快樂畫面,且容易疲倦、做事效率下降、焦慮不安、有壓力感,出現「上班一條蟲,下班一條龍」的狀況,到了晚上精神就來了,連睡眠也變得困難。1名30多歲的女性上班族,在開工1周後前來求診,表示自己上班效率差、難以專心、無法因應老闆的要求而被批評,出現挫折感,導致情緒障礙、睡眠困擾。楊聰財表示,這名個案的情況類似壓力適應障礙,必須透過開藥調整睡眠、情緒,並給予非藥物處方改善。今天已是連假尾聲,楊聰財建議民眾至少留半天時間收心,可抽空從事至少半小時的有氧運動,如慢跑、騎腳踏車、游泳、打球等,消耗一些熱量。運動過程產生的多巴胺將有助提升注意力,血清素則可改善焦慮、憂鬱,幫助睡眠,另新腎上腺素可提高處理事情的反應能力,腦內啡則能讓人淡定、產生愉悅感。除了運動,飲食也應有所調整。楊聰財說,許多人大魚大肉好多天,趁著收假應多攝取青菜、水果,讓腸胃道休息。如要午睡,時間別超過1小時,晚上則要把握23點入眠。睡前可進行一些儀式,記錄下假期的難忘回憶,著手規畫下個假期,讓自己有期待感,同時準備好隔日上班、上學所需要的物品、衣服,避免匆匆忙忙地出門。若開工、上學超過1周都難以收心,則可尋求醫療團隊的幫助,透過藥物及非藥物處方改善收假症候群。
逢年過節反而超累? 當心「5大錯誤生活習慣」找上門
逢年過節忙著張羅大餐、添購衣物、包裝送禮、規劃聚會,隱形壓力隨之而來,明明迎接假期怎麼這麼累!《CNN》採訪多位專家,指出民眾「越放假越累」的5大原因,包括暴飲暴食、太晚吃甜食、飲酒過度、吃完中餐倒頭就睡、以及憂鬱情緒。建議民眾多運動、適時適量飲食,才能好好度過佳節。深夜暴飲暴食 胃食道逆流痛醒過度加工的食品容易讓人感到疲倦。紐澤西羅格斯大學運動機能學與健康系副教授史蒂夫馬林(Steven Malin)表示,攝取大魚大肉會使身體需要更努力消化食物,進而導致疲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以及脂肪會引起一系列荷爾蒙變化,促使血清素變化,血清素是一種讓人感覺良好、令人愉悅的荷爾蒙,也會讓人疲倦想睡。」他建議以未加工與高纖食物取代餐盤中的含糖和高脂肪美食,消化緩慢就可以讓飽足感持續較久;另一種方式是進食前多喝水,可以幫助胃部伸展並產生飽足感;運動也有助於減少吃太飽的遲緩感,或是在家中站立、走動,也有助於將疲倦感重整。芝加哥西北大學醫學院神經病學和預防醫學副教授克莉絲汀克努森(Kristen Knutson)提醒民眾,放假時切勿到深夜還在進食,消化速度在睡眠時會減慢,持續進食就會導致消化不良、胃灼熱或胃食道逆流,讓人半夜痛醒。她建議進寢前2小時就停止進食,若真的飢餓,吃點輕食就好,避免攝取油膩厚重的食物。睡前吃甜食 干擾睡眠難以入睡在等待用餐時或空腹吃甜食,身體會加速分泌胰島素讓血糖快速下降,血糖快速下降之後會促使腎上腺素、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大量分泌,而這些荷爾蒙會干擾睡眠。特別是在睡前攝取含糖食物,會讓血液中的含糖量增加,從而更難入睡。小酌可助眠 豪飲損害睡眠質量酒精對大腦有抑制作用,小酌有助入睡,但飲酒過度會損害睡眠。成癮精神學家巴努科拉(Bhanu Kolla)表示,肝臟在半夜會將酒精代謝成一種稱為「乙醛」的興奮劑,「如果你在睡覺前喝了太多酒,大約4個小時後它就會轉化為乙醛,這會擾亂睡眠。」當人從深度睡眠中醒來,就會中斷大腦修復和恢復細胞的能力。與進食原理相同,就寢前2小時最好停止飲酒,以減少對睡眠的影響。睡太久昏沉 吃完中餐別倒頭睡許多人都期待放假可以好好午睡補眠,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臨床醫學副教授拉傑達斯古普塔(Raj Dasgupta)建議,吃完中飯不要倒頭就睡,尤其有胃灼熱症狀的民眾更要避免,還有失眠的人也最好別午睡,避免晚上睡不著。若是長途旅行導致睡眠不足,中午(不要太晚)可以小睡15至20分鐘沒問題。冬天易憂鬱 運動「快樂荷爾蒙」克莉絲汀表示,睡眠不足會影響情緒,而憂鬱又會導致睡眠品質不佳,形成惡性循環。她建議民眾睡前可以放鬆一下,例如洗澡、冥想或聆聽音樂,也可以在床邊放一本記事本,突然睡到一半想到事情即可隨時記下,以便讓思緒平靜下來,不用一直掛在心上。另一個有效方式是運動,研究顯示,運動對於睡眠和憂鬱起到關鍵作用,不僅能夠紓壓,還會釋放「快樂荷爾蒙」腦內啡(endorphin),可以使失眠患者更快入睡、睡得更久,並享受良好的睡眠品質。 原文出處:https://edition.cnn.com/2022/11/23/health/holiday-sleep-problems-wellness/index.html
長期腸胃不適猛吃胃藥NG? 專家籲:恢復身心平衡
許多人腸胃不適,就會來顆胃藥舒緩。營養學專家劉博仁說,腸道會獨立思考,如果遇到壓力就會讓消化工作停擺,「因此當長期腸胃不適,排除腫瘤、感染等因素之後,不要只是猛吃胃藥,而是要恢復身心平衡狀態。」劉博仁近日在臉書專頁發文說,腸道是第二個大腦,還會獨立思考,「有位音樂系學生,主修薩克斯風,每當要面臨考試或是表演時,他就腹痛如絞,苦不堪言,可是一表演完畢或是考試結束六到八小時後,這症狀就逐漸緩解。許多人都有類似經驗吧,這其實就是腸子神經感受到壓力,因而產生的腸道壓力症候群!」劉博仁表示,「當壓力來臨時,腸子內的神經系統會因此停擺所有消化工作,當這罷工持續時,你就會感到消化不良,營養吸收一定受到影響,更麻煩的是,胃以及腸子的蠕動轉變成痙攣性收縮,你就會感到胃痛,有時還會痛到想嘔吐。」劉博仁指出,心寬體胖是因為沒壓力,所以比較快樂,讓腸神經系統順暢,消化也變好,所以才會發福,「有意思的是,腸神經元也會分泌許多神經傳導物質,最有名的就是血清素,腸神經元會透過不同方法與大腦相互溝通,像是迷走神經、多巴胺、腦內啡、催產素、促腎上線皮質素釋放因子(CRF)等,因此「腸—腦連結」(gut-brain connection)就是目前研究的重點。」劉博仁說,「簡單說,情緒會影響腸胃功能,腸胃神經功能失調也會影響情緒,無論何者為因,何者為果,我若是用『唇亡齒寒』來比喻腸跟腦的關聯一點也不為過!」劉博仁在最後強調,「因此當長期腸胃不適,排除腫瘤、感染等因素之後,不要只是猛吃胃藥,而是要恢復身心平衡狀態,透過靜坐、冥想、氣功、太極拳、瑜珈、補充益生菌、修補腸漏等等,來達到腸腦平衡。」
生病牧羊犬盡責趕羊 連最後一刻都要工作
為了讓重病的邊境牧羊犬馬歇爾,再一次感受奔馳趕羊的樂趣,馬歇爾的飼主圖拉諾,決定再讓牠工作一次。而牠的飼主圖拉諾也解釋,會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當狗狗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會分泌腦內啡,可以短暫舒緩疼痛。
名醫教你瘦/運動可消除節食的沮喪感 持之以恆關鍵是「心理作用」
忙碌高壓的醫療工作,讓40出頭的方俊凱醫師體重飆升到89公斤,睡覺會打呼、爬樓梯會喘、血脂/血糖/膽固醇健檢亮紅燈,嘗試各種減肥法卻不見成效。從2018年底起,方俊凱醫師開始執行減肥計劃,不只自創了「類生酮飲食法」,更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一年半後,他減去19公斤,從89公斤回到住院醫師時期的70公斤,而且至目前為止,也一直維持在70公斤上下,不曾復胖。BMI也從33.4降到26,體脂率從35%降到28%,並一直維持。不只如此,減去19公斤之後,他衣服的尺寸也跟著縮小,從最大尺寸的XL,變成現在的M尺寸,衣服尺寸小2號,連最胖時期穿起來合身的牛仔褲,現在也顯得太大件。方俊凱醫師將這套親身實驗的「方」式減重心得,與資深醫藥記者蔡怡真一起撰寫成《類生酮+宅運動 方式瘦身法》一書,CTWANT周刊王特別整理成4篇書摘,每周周末刊出,以下為第四篇。智能呼拉圈可以計算次數及熱量,能夠立即獲得正向回饋!(圖/原水文化提供)運動時所產生的腦內啡,也會讓心情更為愉悅,進而減少節食帶來的沮喪。尤其節食對於年紀較大的人來說,可能會造成身體無力及身體功能減退的影響,運動則可以預防這些不良的狀況發生。運動為何可以使人快樂?持續性的運動,可以使人分泌腦內啡(endorphin),它是體內會自行生成的類嗎啡生物化學合成物,會讓人有快樂、放鬆,甚至有止痛的效果。很多習慣運動的人,都認為運動會上癮,不運動甚至會不舒服,那是因為運動量超過一定程度後,體內會自動分泌腦內啡,比如快走或慢跑等中等程度的運動,運動30 分鐘後,體內就會產生腦內啡,而且有運動習慣者效益更大。因此,在長時間運動、持續運動,運動強度又屬於中高強度的類型時,當肌肉內的肝醣用盡後,就會開始分泌腦內啡。我自己分析了為何多數減肥者,看到簡易的健身器材,覺得不貴又方便,收納也不占空間,常常腦波很弱衝動購買,但為何還是無法持續運動呢?從心理學來分析有兩個原因,首先是能驅使懶人運動的動機,就是想要運動的時候,立馬就可以執行,而不是還需要組裝,即使像我的小藍健身腳踏車,明明把運動要件施展開來,只需要1 分鐘,有時還是覺得太過麻煩,無法立即無礙的運動,是在家使用運動器材失敗的原因。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人都有惰性,需要可以立即回饋,但這些健身器材無法有效立即回饋,都要花幾個月的努力,才會看到瘦身的樣子,獎賞回饋慢,缺乏正向回饋,如果在運動的同時也沒有進行良好的飲食控制,無法在一兩個月內看到效果,會讓原本對運動就沒有多大興趣的人,直接放棄運動的動力。回饋理論在教育或心理學上常被應用。有正向回饋,(supportive feedback)和負向回饋(corrective feedback)兩種。正向回饋可以增強行為,一般人比較願意聽好聽的話,若你想要的行為正在發生,正向回饋則可以擴大,早日達到目標。負向回饋,則是依你現在行為提出如何正確的調整,雖然批評的話,不易被人接受,不過,也有研究認為,若提供的意見是來自可靠的事實或有所本,被接受的可能性也會增加。在運動上若要能發揮持續運動的效果,就必須有立即回饋的目的。舉個正向回饋的例子,例如現今非常熱門的馬拉松及三鐵運動,雖然很辛苦,平常也要花非常多時間訓練,有些人還要規劃訓練課程,按步就班,就是為了參加比賽,而且還得提醒自己提早搶賽事名額,這些賽事都要報名費,但為何有這麼多人樂此不疲,就在於它能得到獎章、完賽證明,甚至有人是專門收集馬拉松賽事,以征服各式各樣的賽事為樂趣,這就能讓他們有持續運動的毅力。有個身心科的病人為了健康及控制情緒,就開始跑馬拉松,因為當她拿到主辦單位頒發的證書時就很開心,這對她來講就是一種鼓勵,她就以此為追尋的目標。比起運動賽事讓自己有成就感,將運動運用在減肥行為上,正向回饋就需要更明顯的效果了。一旦運動半天,只減少了半公斤,沒有正面回饋就很容易放棄。有時買一個碗盤、一件衣服等常備用品,認為總會有用到或穿到的一天,至少有單次使用功能,就能發揮常備用品的效果;例如,盤子盛上美食,進食時就會感覺特別美味,自己心理上覺得「錢花得值得」,被眾人讚美時,心理上也就覺得舒服。但運動器材沒有單次使用的效果,你不使用它就沒有效果,而且是要積極主動的使用,才能帶來健康。一旦購買的運動器材沒有發揮效果,就會更不想使用,因此,買運動器材時,至少要思考自己一週會使用一次才買,不然浪費錢也浪費空間。雖然我推薦搖呼拉圈非常方便,是在家就可執行的運動法,但有些人若不會或不想搖呼拉圈,也可以動點巧思試試別的運動,尤其居家隔離或在家上班,更需要活絡筋骨,提供幾種方式供大家參考。1.跟著影片做運動是很好的選項,只要不是大動作的跳躍影響到鄰居都行,例如瑜伽、核心肌群訓練。2.跟好友們相約線上一起運動,互相監督砥礪。3.若住家附近仍有可利用空間,簡單的跳繩,也是高CP值運動。4.深蹲運動練肌力,手握彈力帶兩側末端,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踩住彈力帶使彈力帶呈ㄩ形,往下蹲,可以強化下肢肌力。5.可以坐在椅子上,左右手抬高握著礦泉水維持不動,雙膝輪流輕頂礦泉水,像踩健身車一樣,如此一來可以訓練上肢、核心及下肢肌力,運動6分鐘,大約可消耗約32卡熱量。作者:方俊凱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並同時擔任亞太安寧醫學會(APHN)理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等。從2001年升上主治醫師開始,看診、參與各醫學會,體重隨著工作量增加不斷往上爬,職位越高、體重越重,曾最高胖到89公斤!吃太好、隨便吃、半夜吃、還是沒時間吃,沒時間運動、沒時間睡覺,都是肥胖的原因,一直減肥,但也一直復胖。下定決心認真減肥的契機是2018年9月2日到大陸蘇州舉辦新書發表會,當時穿不下任何一件西裝,敲響我心中的警鐘!作者:蔡怡真資深醫藥記者世新大學新聞系、弘光謢專護理系(現為弘光科大)畢。現任亞太心理腫瘤交流基金會董事、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召集人,並曾擔任壹週刊健康科傳記者、主任、副總編輯及國泰醫院護理師。
陶晶瑩親曝凍齡秘訣 「愛與陪伴」是幸福不二心法
52歲陶晶瑩透露自己的「凍齡」的四個秘訣:規律作息、運動、保持心情愉快及食療藥補,她表示:「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保持作息規律,然後常常運動,比如說去爬山、打球,然後最重要是保持幽默感讓自己心情愉快,是最重要的。」也靠著這幾個養生秘訣保持好氣色。面對女性更年期,陶晶瑩表示自有一套心法「解套」,「有時候更年期是一種生理狀態,把身邊客觀資源、環境資源都能掌握,就不怕這個問題,比如說家庭和樂、有好朋友在身旁,有自己休閒娛樂,有自己喜好,都能平衡人生。」更強調:「運動很有效,運動之後會有腦內啡,會容易開心,身體機能也會比較好。」陶晶瑩以自身及陪女兒面對月事為例,透露自己幸福不二心法即是「愛跟陪伴」四個字,平時就常跟女兒Girls Talk的陶晶瑩,也提到每次女兒經期一來遇到生理痛,自己會特別關心她的情緒,還會陪挑女性用品,陶晶瑩表示:「其實遇到任何問題,我覺得最重要就是陪伴,陪伴很重要,在身邊陪她然後解決問題,會讓當事人感覺到愛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