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患者
」 洗腎 腎臟病 腎病 糖尿病末期腎病的無聲危機!九成患者有「腎性貧血」 疲倦、頭暈別輕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慢性腎臟病是國人常被忽略的疾病之一,往往等到症狀出現時才發現已惡化至疾病中後期。對於末期腎病患者而言,腎性貧血是一個常見的挑戰。疲倦、頭暈、呼吸困難等貧血症狀不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品質,長期下來還會增加心臟負擔,並影響其他器官功能。腎臟與造血息息相關 無法感測缺氧訊號造成腎性貧血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醫師解釋,腎臟是人體造血的重要器官之一,它會感測血液中的氧氣量,當含氧量過低時,腎臟會釋放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來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然而一旦腎功能受損,腎臟無法有效感測到缺氧訊號,骨髓就無法正常製血,形成「腎性貧血」。患者可能會感到疲倦、頭暈、呼吸困難等症狀,這些都是貧血的表徵,應及早留意,避免進一步惡化。腎性貧血治療選項:從傳統注射到HIF療法的革新過去,腎性貧血的治療主要依賴注射紅血球生成刺激劑(ESA)輔以鐵劑來提高紅血球生成,但效果易受慢性發炎影響。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現已有模擬體內低氧環境的口服藥物,透過藥物穩定HIF(缺氧誘導因子),能夠促進身體自然生成紅血球,為患者提供更多元的治療選擇。吳麥斯醫師表示,自1980年代以來,腎性貧血的治療主要是透過ESA注射直接補充紅血球生成素,但有時當ESA濃度過高,骨髓接收到的訊息可能不足以增加造血量。此外,腎病患者常伴隨鐵質缺乏問題,透析過程也會使鐵質流失,導致造血困難。隨著 HIF 療法的出現,這類藥物通過穩定細胞在低氧環境下的HIF反應,促使紅血球生成素的自然生成,使體內鐵質與其他營養物質更高效地被應用,並因為是口服藥物,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和便利性,較不受慢性發炎影響,是腎性貧血治療的一大突破。隨著藥物技術進步,現行的腎性貧血治療已包括ESA注射、口服鐵劑、靜脈鐵劑及新型HIF療法等多種選擇。這些治療選項各具特點,醫師可以根據患者的需求靈活搭配使用,提供更適合個別患者的療程。吳麥斯醫師指出,腎性貧血對慢性腎病患者是長期課題,治療選擇的多樣化不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品質,也讓醫師在面對患者個別需求時有了更多選擇。隨著藥物科技不斷演進,腎病患者在抗貧血治療上將擁有更佳的支持,持續改善生活品質。
親友帶「1水果」探病…他一吃被推進洗腎室 譚敦慈示警:3類人不適合
水果、雞精、燕窩等食品都是常見的「探病伴手禮」,不過若是不了解病人的疾病狀況,恐讓好意變成負擔,有「無毒教母」之稱的毒物專家譚敦慈分享,曾經有位腎病患者食用了親友送來的奇異果後,反而病情加重被安排緊急洗腎。譚敦慈日前在《健康零距離》節目中分享,曾經有位親友覺得奇異果富含維生素C又高纖維,因此探病時便送了一盒奇異果給腎病患者,沒想到該名病患食用後病情卻惡化,原先無需接受透析治療,最後竟被推進洗腎室洗腎。她透露,由於奇異果是「高鉀食物」內含較多鉀離子,對腎病患者而言是種負擔,當時醫護人員前往病房,看見該名患者在邊削邊食用時,當場嚇壞馬上安排病患去洗腎,一番心意竟意外弄巧成拙,讓譚敦慈也直言「我建議不要送病人水果。」譚敦慈指出,除了腎病患者需慎選水果食用外,像是糖尿病患者則要避開甜份較高的水果,若化療病人的白血球數低於3000,由於免疫力下降也不能食用水果。對此,營養師方慈聲也提醒,選擇人蔘、銀杏、薑黃等活血補氣產品當探病伴手禮也要特別留意,包括開刀或有出血風險的病患,均不適合食用。
颱風葉菜價格飆可改吃杏鮑菇 營養師曝有「這些好處」
凱米颱風來襲,葉菜價格也跟著漲價,而這時可以選擇吃杏鮑菇。營養師陳冠蓉說,「杏鮑菇屬於低GI的好食材,也很適合想要控糖的朋友食用喔。」但杏鮑菇也含鉀,腎病患者別吃太多。陳冠蓉在臉書發文,杏鮑菇熱量低又有飽足感,除了有多醣體,還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容易取得又好處理,能替代一般葉菜,「杏鮑菇每100克約只有37kcal,蛋白質2.4g,膳食纖維3.7g,膳食纖維約一般蔬菜的2~3倍,能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杏鮑菇屬於低GI(升糖)的好食材,也很適合想要控糖的朋友食用喔!」高齡醫學內科醫師傅裕翔也在粉專說,杏鮑菇低脂肪、低熱量,也能增加飽足感,有助控制體重,「杏鮑菇含有的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腸胃運動,使排便更為順暢。」傅裕翔表示,杏鮑菇有豐富蛋白質,有助身體修復,是素食者的好選擇,「杏鮑菇含有豐富的鉀,能夠平衡身體的鈉,幫助穩定血壓。但如果患有腎臟疾病,需要遠離鉀的朋友,就少吃為妙囉!臺灣杏鮑菇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到,下次到滷味攤,試著夾夾看吧!」據悉,台灣常路邊攤販油炸杏鮑菇,而素食風氣興盛後,杏鮑菇也成為替代肉的食材,如炸杏鮑菇模仿炸雞。
65歲婦「喝精力湯」嚴重頭暈 送醫才知喝出「高血鉀」慘洗腎
精力湯是一種健康飲品,通常由各種蔬菜和水果製作而成。它的目的是提供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素,增強體力和免疫力,然而對於某些病患來說,精力湯卻成為要避免過量攝取、對健康有害的食物。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就分享,先前一名罹患慢性腎臟病第四期的65歲患者某天突然出現嚴重頭暈,被送往急診後確認為高血鉀,這才知道是精力湯的問題。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提到,這名65歲婦人某天晚上電話告訴他,自己頭暈目眩,江守山也請她在家量血壓,發現她的收縮壓從平常的130、140毫米汞柱驟降至90幾毫米汞柱,當時江守山判斷對方情況異常,讓她趕緊到急診求助。而婦人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婦人的血鉀濃度高達6.8meq/L,達到高血鉀症的標準,這是一種代謝性酸中毒。由於她是第四期腎臟病患者,排鉀藥物無效,醫院只能緊急為她進行洗腎,以去除體內多餘的鉀。事後江守山詢問過後才了解,原來是婦人最近飲用了含有葉菜類和檸檬的精力湯,雖然蔬菜和檸檬經過汆燙,但江守山說明,汆燙只能去除葉菜類中的鉀,無法去除水果中的鉀。儘管檸檬的鉀含量不高,但腎病患者腎功能不全,仍可能引發高血鉀症。江守山提醒,高血鉀症會導致電解質異常,影響電擊急救效果,他也強調,腎病患者一旦出現高血鉀症狀,需立即抽血確認,並排隊等待洗腎機,情況危急,也因此腎病患者的飲食管理相當重要,不可隨意輕忽。事實上,精力湯通常使用新鮮的食材,經過打汁或攪拌後製成,常見的配料包括蔬菜、水果、堅果、種子和其他富含營養的食材,由於這些湯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因此在健康飲食中受到廣泛推崇,然而對於某些病患來說,需要謹慎選擇和控制精力湯的成分,以避免過量攝取對健康有害的物質。
全球首例!美患者接受基改豬腎移植 術後近7週身亡
世界首位移植基因改造豬腎至體內的美國62歲男子史萊曼(Richard Slayman),於3月16日進行移植手術。然而,美國波士頓麻薩諸塞州總醫院發聲明證實,史萊曼近日已經過世,在手術後約7周身亡。綜合美媒報導,史萊曼長年罹患2型糖尿病與高血壓,2018年曾接受腎臟移植,後來腎功能再次衰竭,必須洗腎,且因併發症反覆住院,醫師建議他接受豬腎移植手術。今年3月16日他接受4小時手術,並於4月初出院,返家療養。麻省總醫院發表聲明:「麻省總醫院對史萊曼先生突然去世深感悲痛。沒有跡象顯示最近接受的移植手術導致他的死亡。」、「史萊曼將永遠被視為全球無數移植患者的希望燈塔,我們對他的信任與推進異種移植領域的意願深表感謝。」史萊曼的家人也發表聲明向醫生表達感謝,讓他們一家人能與史萊曼多相處了7週,回憶將永遠留在心中。家屬並表示,史萊曼當初接受手術的部分原因,是為了給數千名需要移植手術才能存活的人帶來希望,強調他已完成使命,他樂觀的精神將永遠存在。美曾進行2例豬心移植 存活期僅2個月異種移植是指使用動物細胞、組織或器官,來為人類進行治療。不過由於人類免疫系統會排斥外來動物組織,因此相關手術長期以來都以失敗告終。目前全美有超過10萬人正在等待器官移植,其中以腎病患者為大宗,每年有數以千計的患者等不到移植便離世。過去美國曾進行2例豬心移植人體手術,都是在腦死患者身上嘗試,2名患者的存活時間都未超過2個月。在其中1個案例,有跡象顯示患者的免疫系統已經排斥該器官,這是移植的常見風險。為史萊曼執刀的醫師威廉斯(Winfred Williams)表示,史萊曼是世界首位接受基因改造豬腎移植的案例,原本預估移植的豬腎至少能維持2年的功能。這次手術使用的豬腎,是由麻州一家名為eGenesis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供,經過基因編輯去除豬隻的有害基因,並添加了某些人類基因。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去年10月發表的研究顯示[i],eGenesis提供的基改豬腎移植至猴子體內,這些猴子平均存活了176天,其中1例活了2年多。台灣洗腎王國 洗腎人口破9萬大關 台灣罹患腎臟病人口約12%,推估洗腎人口數逾9萬大關[ii],腎臟移植的需求也相當龐大。建佑醫院執行長朱文祥表示,早年許多台灣患者赴大陸換腎,但大陸器官來源多為良心犯,受到外界譴責,我國衛福部已禁止器官移植商業化行為。現在台灣各地洗腎標準化,無論在醫學中心或社區醫院洗腎的品質差異不大,民眾不需捨近求遠,就近治療最有益。洗腎又稱為「腎臟替代治療」,分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可由患者自行換藥水,行動上較方便自由;血液透析則需要到醫院,一個禮拜3次,一次4個小時。雖然洗腎會造成生活不便,但健保會全部給付,若有規律接受洗腎,不易因尿毒症而死亡。[i] https://reurl.cc/ezdN2Q
男吃菠菜後全身無力 煮之前「少做1動作」竟釀終身洗腎
大陸一名男子本身患有慢性腎臟病,沒想到有天在吃完菠菜後感到全身無力,就醫檢查後發現是急性腎損傷,未來都只能靠洗腎維生,醫師指出該男子在煮菜前少做1步驟,才導致腎臟受損。根據《映象新聞》報導,60歲的李先生有慢性腎臟病,多年以來病情穩定,卻在吃完菠菜後出現全身無力、噁心等症狀,就醫檢查發現肌酸酐異常,被診斷為急性腎損傷,便進一步安排腎臟穿刺檢查,結果發現男子的腎小管內有10多處大小不一的圓盤狀結晶,就是草酸鹽晶體,因此確認男子罹患的是草酸鹽腎病。事後李先生提到,在發病前曾吃了一大盤生炒菠菜,由於未經汆燙就直接下鍋,醫師推測可能是導致草酸鹽腎病的主要原因。醫師警告:「短期內吃進大量高草酸食物,草酸會和人體內的鈣結合形成草酸鈣,恐會引起急性腎小管間質損傷,對於基礎疾病或腎病患者來說,更容易發生這種情況。」此外醫師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有六種蔬菜草酸含量較高,像是菠菜、油菜苔、莧菜、馬齒莧、芥菜、香椿等,草酸含量都較高,要注意攝取的量並掌握好烹調的方法。因此建議在烹調食物前,最好先過一下水,利用草酸易溶於水的特性去除大部分草酸。除了患有慢性腎病患者外,腎結石患者若過量攝取草酸,同樣會促進草酸鈣結石的形成,易引起梗阻傷害腎臟,因此這兩類人平時也應該保持低草酸、低脂、正常鈣的飲食習慣。
欲擺脫「洗腎王國」!台灣洗腎發生率5年來首降 這種病是洗腎大宗原因
台灣素有「洗腎王國」稱號,據統計有9萬名透析患者,人數位居全球第一。但根據最新出版《台灣腎病年報》,2020年台灣洗腎發生率是近5年首度降低,較2019年下降0.6%,醫師預估明年還會續降,歸功於「早篩早治」策略奏效,台灣已轉變為「腎病正在消失的國家」。最新出版的台灣腎病年報顯示,國內2020年洗腎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525人,相較於2019年每百萬人口529人,下降約0.6%,40到64歲發生人數逐年下降。台灣腎臟醫學會榮譽理事長黃尚志表示,日本洗腎發生率在6、7年前出現下降,台灣趨勢和日本類似。他分析,國內推行各項慢性病照護計畫,有助於延後病人進入洗腎的時間達1到2年;目前台灣開始洗腎年齡平均為67.5歲,預計明年數據至少會超過68歲。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過去慢性腎臟病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6位,現已退居第10位,洗腎發生率也下降,可見「早篩早治」觀念已有成效。但台灣腎病人數推估高達263萬人,相當於每9名成人就有1人,腎臟病防治仍不能掉以輕心。吳麥斯指出,國內腎病照護量能持續提升,2022年共照護47.4萬名初期慢性腎病患者,末期腎病前期患者照護率也持續上升,2022年已達73.4%。糖尿病是造成洗腎的大宗原因,約4成透析患者罹患糖尿病。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表示,透過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慢性腎臟病共同照護網,以及去年推行的「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幫助患者積極控制疾病,有機會讓每個器官在離開人世前都還夠用。陳宏麟提到,台灣慢性病高齡化,但病齡長期化,提醒民眾「沒有感覺不代表傷害不在」,三高者、肥胖者、吸菸族、長期服用止痛藥者,都是慢性腎病高風險族群,應提早介入治療,現在已有很多治療工具,都有助於延緩進入洗腎時間。
冬令進補要小心!養生不成反傷身 醫提醒「這幾類人」需注意
俗話說「補冬補嘴空」,時序已過立冬,不少民眾準備大啖薑母鴨、麻油雞養生。但中醫師提醒,現代人平時飲食已經相當豐盛,進補前務必先了解自己的體質,三高、慢性腎病或長期茹素者,應遵守中醫師建議正確進補,以免越補越糟!坊間常見補品包括羊肉爐、麻油雞、何首烏雞湯、燒酒雞、烏骨雞、薑母鴨、九尾草雞湯等,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林源泉提醒,應依照寒、熱、虛、實體質,選擇適合自己的辛、涼、甘、溫等進補方式;避開高油脂帶皮肉品,享受藥膳湯頭時先撈去浮油,少吃加工肉品及高鹽分調料,享受新鮮食材原味。林源泉以羊肉爐為例,因為羊肉屬性溫熱,三高患者不宜食用,可加入蘋果、冬瓜、蘿蔔等涼性食材,避免上火。建議做法是先將羊肉塊汆燙、去除浮沫,和切塊蔬果一起煮滾,接著加入東洋蔘、川芎、當歸、桂枝、枸杞等中藥材,燜煮直到羊肉軟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任陳朝宗指出,過去物質沒有那麼豐富的年代,冬天需要進補,為新的一年做準備,但現代人平時飲食豐富,一般以「平補」為主,例如四神湯就是一道很好的補方。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中西醫師簡采汝指出,長期茹素者體質偏冷,烹飪方式可調整為煲湯、燉、紅燒,添加薑、花椒、八角、咖哩等熱性食材,改變蔬菜寒涼性味。至於三高患者,簡采汝說,建議選擇當歸、黃耆、枸杞子與紅棗等中藥材,搭配蔬菜水果和五穀雜糧等高纖食物,並注意少油、少鹽、少糖原則;慢性腎病患者的藥膳調理重點是「以清為補」,著重補腎、補氣、補血,並且注意湯品含有高量的鈉、鉀、普林,避免攝取過多,以免造成水腫及腎臟負擔。陳朝宗提醒,感冒或有急性感染時不宜進補,適逢生理期、孕婦進補前應先諮詢中醫師,如患有消化道疾病,則建議先治療腸胃再行進補,如果有同時服用西藥,最好間隔1小時以上,避免彼此影響。
「果汁之王」整顆都是寶!營養師揭6大好處 2類人注意攝取量
近年因健康意識抬頭,不少人為了有更好的體態,紛紛開始注重飲食。營養師高敏敏透露,「百香果整顆都是寶!高維他命C、抗發炎、高纖維、低GI、酸甜超好吃!不僅有『果汁之王』的稱號,直接吃、配優格、各種吃都超美味」,但糖尿病友一天不建議超過4至6顆,洗腎、腎病患者也要注意攝取量。百香果好處如下:1.對抗自由基百香果內的類黃酮、白皮杉醇可維持血液通暢、對抗因紫外線產生的自由基都有抗癌、抗發炎的功效。2.嗯嗯順暢百香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排便、維持腸道健康。3.保護心血管百香果內鉀含量高,可調整血壓、維護心血管健康、保持肌肉健康運作。4.保護眼睛百香果中的 β-胡蘿蔔素在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可維持黏膜完整性、維持眼睛健康、預防眼睛疾病。5.排毒養顏富含維生素C,幫助皮膚美白、抑制黑色素、促進膠原蛋白合成、提升鐵吸收、改善氣色。6.幫助減脂低GI水果可維持血糖穩定,減少脂肪形成,豐富的膳食纖維也可增加飽足感、降低飢餓感。營養師提醒,「雖然百香果的GI值僅16 升醣很低,但糖尿病友一天不建議超過4~6顆(看大小),並應分散食用且當天不要再吃其他水果」,另外洗腎、腎病患者也要注意攝取量。
9旬老翁求「腎」利!「酮酸胺基酸療法」遠離洗腎與肌少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俐綺報導】一名90多歲的慢性腎臟病老翁,三年前疾病進展至第五期,原本醫師建議採取透析治療避免病情惡化,但親友擔心影響生活品質,輾轉至聯新國際醫院尋求第二意見。經與醫師充分討論,採取「酮酸胺基酸療法」,並搭配低蛋白飲食,不但未出現腎友常見的「肌少症」,病情亦穩定控制近三年,且未進入洗腎狀態,追蹤期甚至回到腎臟病第四期,成功延緩洗腎危機。第四、五期腎友「低蛋白飲食」 逾六成有「肌少症」!聯新國際醫院腎臟科主任胡豪夫表示,對於腎臟病友來說,因蛋白質代謝產物為尿毒素的主要成分,增加腎臟負擔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必須降低蛋白質攝取量,飲食多建議採取「低蛋白飲食」,但因蛋白質攝取減少或不足,同時也恐提高肌少症風險。慢性腎臟病目前分為五期,第一至三期肌少症風險較低,而第四、五期有逾60%腎友有肌少症,也是患者看起來瘦弱的原因之一。肌少症是肌肉質量及強度的流失,患者多有疲累不適、身體無力感,同時因肌肉無力,恐會有行動不便、虛弱現象,嚴重影響腎友生活品質,甚至有死亡風險,讓人恐懼。胡豪夫表示,肌少症主要分為原發性及次發性。原發性大多是老化造成,多發生於50 歲以上中老年人,每年肌肉質量流失 1-2%以上,易造成骨折及其他併發症,死亡率高。次發性則是因為其他疾病影響,包含上述提到的腎臟疾病、器官衰竭及其他發炎性疾病等造成;可能也與心臟疾病、癌症、內分泌功能異常、腸胃疾病導致營養吸收不佳等有關,因此不可不慎。提早採取「酮酸胺基酸」治療 有望延緩洗腎危機!胡豪夫說明,腎友降低肌少症風險,也有利於腎臟疾病控制;以上述患者來說,因屬於年長者,洗腎恐讓患者身心俱疲,經過討論後建議可以「酮酸胺基酸」治療搭配低蛋白飲食。藥物藉由轉胺作用(transamination),將酮酸胺基酸在人體內合成新的必需胺基酸,減少含氮廢物的產生、延緩洗腎、同時減少肌肉流失。他進一步提到,在一篇人體試驗中,發現腎病患者減少蛋白質攝取的情況下,身體會變相提高肌肉合成效率,尤其在低蛋白飲食搭配酮酸胺基酸的組別效率最高。近年台灣花蓮慈濟團隊的臨床研究中,也統計了一百多位高齡腎友,透過酮酸胺基酸的治療,防範肌肉流失並避免脂肪堆積。胡豪夫建議,患者在進入第五期或需洗腎之前,可將需求與醫師溝通,諮詢其他治療方式來延緩腎臟病惡化。若是經濟狀況許可,第三、四期患者,也可與醫師討論,有機會提早透過低蛋白飲食搭配「酮酸胺基酸」治療,避免疾病惡化,來延緩洗腎危機,也能降低肌少症風險。腎友平日需「減法飲食」 結合有氧運動、簡易重訓醫師最後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平日最重要的是飲食控制,透過減法飲食,攝取天然食物,營養均衡,不吃加工食品,減少腎臟負擔。同時也需控制糖尿病及高血壓等共病,避免影響腎臟病情;平時也可透過運動,包含有氧運動結合阻力訓練,甚至簡易重訓來改善肌肉力量。
腎病患者血管鈣化胸痛 靠「魚素」飲食斷絕「磷」攝取6年沒復發
一名腎病第4期且有蛋白尿的男性患者,某次因胸痛自行猜測可能心臟出問題,便去掛了急診,隨後被診斷出血管嚴重鈣化,醫師告知只能吃藥減緩,若使用氣球撐開血管,可能會引發心肌梗塞加速死亡,男子沮喪認為「我是不是就等死」。男子隨後聽取腎臟科醫師的建議,盡量改吃魚素,改變飲食後的男子,至今6年多胸痛並未復發,鈣化血管也得到改善。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健康好生活》表示,自己有名腎病第4期且有蛋白尿的男性患者,而蛋白尿患者容易死於心臟病,在男子突然胸痛後,警覺自己可能有心臟血管疾病,急忙掛急診檢查,經醫師檢查,發現酵素過高,男子當晚就被送進導管室,檢查結果出爐後,醫師表示由於男子血管鈣化太嚴重無法治療,讓男子吃了一點抗凝劑就讓他回家了。醫師表示因血管鈣化嚴重是不能處理的,若用氣球撐開血管,病人會比不治療更容易死亡,因鈣化血管有一些特殊的機轉,當血管撐過時會迅速內縮,刺激血小板的凝固,導致心肌梗塞致死亡,支架也並不會延長患者的壽命,最後只開了抗凝劑給男子,讓患病男子沮喪說到「我是不是就等死」。江守山表示,吃魚素這個方法在國外曾有成功案例,建議患病男子盡量吃魚素,除了魚,需斷絕動物蛋白、奶、加工食品,因造成冠狀動脈或心臟血管鈣化的重要因素就是「磷」的攝取,男子採用單一飲食療程後,6年多未曾再胸痛,原本鈣化嚴重的主動脈,也近似不見了,改善了男子的身體狀況。
爸爸要保重1/新國病!每3男就1人罹脂肪肝 新研究曝「輕度也會罹癌」
父親節到了!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最新調查,全台竟有超過半數國人罹患脂肪肝,儼然成為新國病。其中男性風險較高,每2~3位男性中就有1人有脂肪肝,也成為許多爸爸們的健康殺手,過去總認為脂肪肝嚴重才會威脅肝臟健康,但一項新研究指出,就算僅是輕度脂肪肝,也可能導致癌症與增加轉移的可能性,另一項新研究更點出「5年內恐罹腎病」,大幅增加洗腎風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7月23日號召全台北、中、南、東以及離島的金門、馬祖共24家醫療院所參與調查,完成4663人腹部超音波篩檢,結果發現高達53.7%的人患有脂肪肝。一般來說,男性脂肪肝比例是女性的2倍,推測應是愛吃肉、重口味飲食習慣所致,由於脂肪肝患者年齡逐漸降低,呼籲40歲後就要提高警覺。肝基會執行長、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粘曉菁表示,脂肪肝並非指肝臟外面包覆一層油脂,而是肝細胞塞滿小油滴,猶如脂肪泡泡,可能導致肝炎與肝硬化,造成肝臟傷害。許多人認為中重度脂肪肝才具有威脅性,但洛杉磯Cedars-Sinai醫學中心最新研究顯示「輕度脂肪肝也可能罹癌」!研究團隊進行小鼠實驗發現,脂肪肝會讓癌細胞更適合在肝臟生存,尤其是大腸癌患者若有脂肪肝,癌細胞更可能會轉移至肝臟,推測原因是脂肪肝會影響免疫系統,此項研究結果發表於7月《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期刊。此外,粘曉菁也提醒,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有脂肪肝、糖尿病及三酸甘油脂都高的人,更容易導致肝癌。另外,長庚醫療體系也在日前發表一項跨院區的長期研究,追蹤1628位脂肪肝患者,結果發現5年內平均有9.3%的機率從「腎功能正常」進展到「慢性腎病」,而這些慢性腎病患者5年內平均又有17.6%的機率從「慢性腎病」進展到「晚期腎病」,恐得洗腎度過餘生。前基隆長庚醫院外科部主任、現任大里仁愛醫院副院長黃挺碩表示,許多研究顯示,脂肪肝並不只是一種局限在肝臟的疾病,而是一種系統性的代謝性疾病。減重是最有效治療脂肪肝的方式,建議飲食調整,避免吃高膽固醇食物,同時多運動,就能逐步改善。(圖/報系資料照)黃挺碩說,脂肪肝會伴隨體內許多代謝異常,例如肥胖、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胰島素阻抗、全身性的發炎疾病等,所以脂肪肝不僅是肝病,也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疾病,而這些代謝性疾病跟也是心肌梗塞、腦中風、慢性腎病很重要的危險因子,建議脂肪肝患者應生活規律、適度運動,避免高熱量與高膽固醇飲食,並注意體重控制。粘曉菁表示,只要減重5~10公斤,就能有效逆轉脂肪肝,也呼籲40歲以上成人每年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早期發現脂肪肝。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提醒,減重後也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持續超音波追蹤檢查,避免病情在不留意時就出現惡化。
腎臟疾病水果別亂吃!「楊桃」是最大禁忌水果 國健署曝原因
楊桃是許多人都喜歡吃的水果,一般民眾食用楊桃並不會有什麼問題,不過有腎臟疾病的民眾可要注意,楊桃可是禁忌水果,食用可能會引發中毒症狀,嚴重可能會意識混亂,甚至死亡。腎臟病水果要適量 高血鉀問題避免吃「這些」由於腎臟疾病會使腎臟功能衰退,主要由腎臟排出的鉀離子,就有可能會因此堆積在身體中,導致血液中鉀離子濃度過高,引發許多症狀,嚴重可能會有心律不整、心室纖維顫動等問題。因此,有腎臟疾病的患者要小心鉀離子的攝取,而吃太多水果也會使得血鉀上升,所以水果攝取要適量。根據衛福部《慢性腎臟病健康管理手冊》建議,有高血鉀問題的患者,每天吃2-3個棒球大的水果營養就夠了。而蕃茄、奇異果、哈密瓜、 香瓜、火龍果、櫻桃、草莓等是鉀含量較多的水果,也應盡量少吃。腎病患者不可吃「楊桃」 神經毒素難正常代謝不過,楊桃可是所有水果中的最大禁忌,有腎臟疾病的患者應避免食用楊桃,但原因並不是因為鉀離子含量。國健署表示,楊桃含有未明的神經毒素,腎功能不佳者無法正常代謝,很多患者食用後會發生嚴重打嗝。正常情況下,楊桃的神經毒素可被腎臟排出體外,但腎臟疾病患者可能會在食用後,因神經毒素無法排除而產生中毒症狀,如:打嗝、嘔吐等,嚴重可能會引起意識混亂,甚至死亡。國健署提醒,腎功能正常之一般民眾食用楊桃並不會導致腎臟病,可以安心享用,但若已經是腎臟病患者,則要小心避免食用楊桃。如何知道是否有腎病? 國健署籲做2檢查至於要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腎臟病患者呢?國健署表示,民眾可以到醫院找醫生做腎功能檢查,或是利用40歲至64歲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健康檢查,注意自己的腎功能變化。國健署也再次強調,一般民眾吃楊桃並不會導致腎功能變差,而患有腎臟病者應依醫師或營養師之飲食衛教指導,瞭解哪些食物能不能吃,或能吃多少,才可控制病情,避免疾病惡化。
慢性腎病別碰…醫曝「10類高磷食物」吃多恐惡化 心血管也遭殃
現代人普遍營養過剩,加上攝取大魚大肉、運動量不足,容易引發各式慢性病。醫師透露,富含蛋白質的蛋豆魚肉類,是高磷食物來源,雖然在腎功能正常情況下,可經由尿液排除達到體內平衡,但在腎功能衰退的情況下,血中的磷就會開始上升,除了會加快腎臟病惡化速度,也對心血管系統也會造成危害。腎臟科醫師陳佑丞在臉書粉專發文,「正常情況下,磷離子經由飲食進入人體,最終經由尿液及糞便排除離開人體。幾乎所有食物都含有磷,尤其富含蛋白質的蛋豆魚肉類,是為高磷食物來源。即使攝入再多的磷,在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也可經由尿液排除而盡量達到體內平衡。但在腎功能衰退的情況下,如慢性腎病患者,腎臟無法維持血中磷的清除,此時血中的磷就會開始上升。」醫師提到,「血磷一旦升高,對人體的危害極大。除了加快慢性腎病惡化速度,對心血管系統也會造成危害,例如血管鈣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死亡率等,另外高血磷也會跟血中的鈣結合,造成低血鈣、抽筋,高血磷也會持續刺激副甲狀腺分泌副甲狀腺素,造成續發性副甲狀腺亢進,甚至出現副甲狀腺瘤,皮膚搔癢、腎性骨病變等。」陳佑丞提醒,「慢性腎病患者以及各位腎友們,為了維持血磷濃度不要太高,必須嚴格從飲食控制起。必須盡量減少飲食中的磷,才能達到此目標。因此,慎選食物就變成非常重要的課題。」醫師特別整理出10大類含磷量極高的食物如下:全穀類:糙米、薏仁、五穀米、燕麥片加工食品:肉鬆、蟹肉棒、火腿、雞蛋豆腐堅果及種子類:榛果、花生、腰果、西瓜子動物內臟:豬肝、煙燻豬肝豆類:鷹嘴豆、綠豆、紅豆、黃豆乳製品:乳酪(起司)、全脂奶粉、脫脂奶粉醬料類:義式乳酪醬、花生醬糕餅點心類:花生糖、牛奶巧克力、黑芝麻糖魚貝類(乾燥海產):吻仔魚、柴魚片、冷凍干貝、小魚干其他:鐵蛋、雞蛋黃(圖/翻攝自陳佑丞醫師・腎臟專科臉書)
腎病患者要吃對蔬菜 他狂吃深綠蔬菜半個月後「掛急診洗腎」
營養專家指出,綠色蔬菜有豐富維生素與膳食纖維,且顏色愈深營養愈多;不過食藥署表示,綠色蔬菜因為含有豐富的鉀離子,因此腎功能不全患者要控制飲食中鉀的攝取,據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在節目「健康好生活」中分享,一名60歲罹患糖尿病、慢性腎衰竭第四期的患者,由於該名患者非常容易焦慮、緊張,只要看到健檢報告不好就會睡不著,於是洪永祥便開藥替他治療,沒想到半個月後,這名患者就掛急診還洗腎。深綠色蔬菜含有豐富的鉀。經洪永祥了解,患者因十分憂心自己身體狀況,便聽從他在外找的營養師建議,三餐都吃芥菜,結果腎功能不但沒有變好,體內鉀離子反倒飆高至7.5,出現頭暈、冒汗症狀,心跳還只有40下,送到急診室後不得不洗腎。洪永祥就表示,其實深綠色蔬菜鉀離子含量極高,像每100g芥菜就含有330g鉀,對一般人來說非常好,可以消除水腫、降血壓,甚至具抗發炎及抗癌效果,但慢性腎衰竭患者可要小心攝取,「不然高血鉀的話就要提早洗腎」!除了深綠色蔬菜含有高鉀,就連水果也要注意,臺安醫院營養師曾祺曾在「退休好幸福」就指出,楊桃屬於高鉀的水果,對腎臟病人體內的離子代謝原本就已經有異常的狀況,這時若再食用含有高鉀的楊桃,可能會引發嘔吐、腹瀉等,類似神經中毒的現象,其他像是奇異果、菠菜、紫菜、香蕉、芒果等蔬果,含鉀量也很高,腎臟不好的人,建議盡量不要食用。
逾9成患者不知已有腎病 恐罹「第四高」墜洗腎地獄
台灣每8位20歲以上成人即有1人腎病變,慢性腎臟病不僅是全球關鍵議題,更是台灣長久以來的重要社會經濟問題。為強化腎臟病早期照護,台灣腎臟醫學會攜手臺灣阿斯特捷利康簽訂「2025腎力倍增ACT on CKD」合作備忘錄,黃尚志理事長說明合作三大目標:1.提升腎病識能!高危險族群篩檢率倍增:研究顯示台灣腎病患者的病識感僅3.5%,為提升大眾「腎臟健康識能」,需以創新模式呼籲高風險族群積極關注腎臟健康,鼓勵定期篩檢腎功能,慎防第四高「高腎壓」。2.促進多元合作!跨團隊交流與合作量能倍增:多年來在政府機關與學會努力下,台灣的腎臟病防治方案從末期腎臟病前期推展至早期腎臟病,成效屢獲國際期刊肯定。3.廣擴照護量能!早期腎臟病健促機構倍增:自2003年國健署推動「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至2021年累計已有227間機構加入。台灣腎臟醫學會也在去年取得突破,開放基層院所加入「早期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近12%,卻有超過9成患者罹病不自知。初期腎臟病症狀不明顯、難以察覺,病人易錯失黃金治療時機,無法及早發現腎病變、導致腎功能無法恢復。黃尚志理事長提醒,特別是三高族群更容易併發腎病變,大眾普遍對於早期慢性腎臟病的認知不足,對三高警覺性強,卻不知須特別留意第四高「高腎壓」。由於腎臟是血壓的調節者,而高血壓會導致腎臟病變,慢性腎病患者的腎臟失去自我調節功能時,高血壓更造成腎功能惡化,使不同的入球小動脈(腎動脈分支)同時部分收縮、擴張,讓腎臟失去過濾功能,產生萎縮、纖維化等現象,可能導致提早進入洗腎的過程。若能早期發現並及時控制「高腎壓」,才能從源頭做起,延緩腎功能惡化!
「口渴才喝水」身體早已處於缺水狀態 醫提醒:腎病患者飲水3注意
水分是維持腦部運作,促進新陳代謝,將礦物質與維生素等養分輸送至器官的重要幫手。腎臟科醫師陳彥成提醒,補充水分時,不是口渴的時候才喝水,尤其腎臟病患者有3點事項要注意。陳彥成在粉專《陳彥成醫師 Yen-Cheng Chen》表示,一般而言,每人每天最少需要攝取體重(公斤)乘以30的水分,例如體重60公斤的人,一天水分的需求量至少1800c.c.,但在戶外運動時間較長者,則需隨時補充流失的水分,而中重度腎臟病患者,尤其是已經接受透析治療的腎友,建議每天要量體重,以微調每日的飲水量。 陳彥成說明,水約占人體70%的重量,人體有足夠的水分,才能維持器官功能正常運作,當身體內水分的流失量達到體重的1~2%時,便會發出口渴的訊息,但絕大多數的人都是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卻忽略有口渴的感覺時,身體其實早已處於「缺水」的狀態。針對腎臟病患者, 陳彥成指出,腎臟病患者首重保暖,不宜飲用冰冷飲料,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貧血,通常比較怕冷,天氣一變冷,血管收縮後血液循環較差,除了四肢冰冷,嚴重時會發紫,同時流經腎臟的血液量會變少,血液量一少,腎臟功能難免就會衰退。此外,有些需要限水的腎臟病患者,如末期腎衰竭需要洗腎透析的人,喝冷飲會加重口渴的感覺,越喝越多反會使體內積水無法排出,嚴重時恐影響心肺功能;腎臟病患者也最忌喝含磷量高的冰珍珠奶茶,其他加冰塊的飲料也不適合飲用,都是健康的大敵。陳彥成也提醒,飲料務必小口慢慢喝;他建議,如果是初期腎臟病患者,在炎熱的夏天忍不住想喝飲料時,仍不宜多喝冰涼的飲料,建議喝去冰、不加糖的茶飲或檸檬水,飲用時,切勿一口氣喝完,最好小口慢慢喝。陳彥成表示,市售飲料大多含有人工添加物,飲用後容易造成腎臟負擔,即使濃縮果汁也不宜飲用過量,尤其楊桃汁更應禁止,因為水果加工後的果汁,鉀含量較高,糖分也很高,對於各類型腎臟病患者的健康非常不利。
8成洗腎患者搔癢難耐 中藥助清熱解毒
70多歲的林阿嬤,有高血壓病史,身材嬌小瘦弱、膚色黃黑,因末期腎病,兩年前開始在家中進行腹膜透析。經過一段時間的透析過後,四肢皮膚起疹,乾燥搔癢無比,逐漸蔓延到身體各處,經醫師診斷為腎病所致的尿毒性搔癢症。經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楊茲甯醫師診治近半年,林阿嬤食慾漸增、脹氣減輕、小便時已無灼熱感、下肢腫脹消退、身體各處的皮疹也逐漸痊癒,大大提升的生活品質。國際期刊統計,尿毒性搔癢症的盛行率,在尚未接受透析的患者低於3成,已接受透析的腎病患者則高達5~8成,約有1成的患者因搔癢嚴重到徹夜難眠。腎病友在透析劑量調控過程中,體內難免有一些毒素殘留積累,離子失衡,激化神經及內分泌激素反應,誘發皮膚癢,加上此案為年長患者,老化也會導致皮脂腺萎縮、汗腺分泌失能,致使皮膚乾燥、搔癢加劇。病人除了皮膚搔癢起疹外,還有諸多不適的症狀,包括小便時有灼熱,尿量少、下肢腫脹、腹部脹氣、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經楊茲甯醫師診斷發現因脾土虛弱,導致水液代謝不良,表現在腹脹、食慾不好、舌苔白厚上。楊茲甯醫師表示,脾居中焦,主運化,調控體內水液的代謝,若運化失常,則濕邪瀰漫,體內濕氣過重,故以香砂六君子湯健脾益氣。濕邪鬱久化熱,濕熱蔓行肌表,會導致皮膚搔癢起疹,用黃連解毒湯、蒲公英清瀉熱邪,解決起疹搔癢。另採導赤散、茵陳蒿,幫助排尿順暢與灼熱感。除此之外,也加入生地、麥冬以養陰,兼防苦寒藥物太過傷陰。治療方針攻補兼施、清熱解毒外不忘扶正補虛、標本共治。腎病患者需要長期透析治療,過程中經常伴隨不適症狀,表現在消化系統、泌尿道系統或皮膚上,讓患者情緒低落、焦慮不安。中醫經辨證論治,根據患者身體狀況及抽血數據,調整處方用藥,可緩解腎病的併發症,陪伴腎病友維護生活品質,使其更有心力面對後續的療程。
多吃肉可延長壽命? 醫示警:腎病患者攝取高蛋白「猶如吃毒藥」
一名50歲罹患多年腎病的陳先生,長年於臺中醫院腎臟科追蹤,偶然間於網路上看見一則研究報告,文章指出「多食用肉類可延長壽命」,覺得與醫師建議的低蛋白飲食有落差,於是趁回診機會諮詢醫師意見。衛福部臺中醫院腎臟科醫師劉思緯表示,高蛋白飲食對一般健康成人造成的影響可能不大,但對腎功能不佳的患者而言,高蛋白飲食就像毒藥一般,會加速腎臟衰退,嚴重影響殘餘腎功能。根據國民健康署的「食物代換表」與「每日飲食指南手冊」指出,50歲60公斤有適當活動強度的健康男性,其每日建議熱量為2250大卡,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約為65克,相當於1.08 g/kg/day的攝取量(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1.08克蛋白質)。但醫師也指出,蛋白質的攝取量在不同條件下有不同限制,例如手術後、敗血症、創傷或燒燙傷等急性病人,就可透過提高蛋白質的攝取,降低死亡率,建議攝取量甚至可以到1.2~2.0 g/kg/day。在KDIGO 2012年臨床指引中,建議第四、第五期的慢性腎臟病人,不論有無糖尿病,在良好的飲食衛教輔助下,每日蛋白質攝取量應降至0.8 g/kg,以減緩腎功能惡化;此外,任何有惡化風險的初期慢性腎臟病患者,蛋白質攝取量都應該少於1.3 g/kg/day。若病人腎絲球過濾率(GFR)小於30ml/min,且排除營養不良及急性疾病時,臨床上就會建議要求病人開始低蛋白飲食,但如果能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取量,如豆蛋魚肉類,能超過全天攝入蛋白質一半以上時,就可以彈性調整植物蛋白的攝取比例。劉思緯醫師表示,低蛋白飲食能有效延緩腎臟的惡化,但並不代表完全不吃蛋白質會更好。若腎臟病患者蛋白質攝取量不足,則容易引發營養不良與肌少症,因此呼籲病友們不要擔心太多而矯枉過正,每日穩定地攝取一定量蛋白質,才是和腎臟長久共處的生活之道。
武漢肺炎/腎病患者須洗腎緊急送醫 無發燒症狀及接觸史療程結束將送回郵輪
今日中午寶瓶星號郵輪停靠在基隆港西三碼頭,醫護人員已經為船上人員進行篩檢作業,其中有128人採檢送驗,而在檢驗結果出現前,只能在船上待著,不過在稍早6點時,有輛救護車出現將一名船上男子送醫,據了解是需要進行洗腎。這名男子本身就有腎臟疾病需要洗腎,原本固定於每周的一、三、五都會進行洗腎,不過因為本次郵輪事件已經有4天沒有接受洗腎,因此先將他送往附近衛福部基隆醫院進行洗腎。而中央防疫指揮中心表示,該名患者沒有發燒等症狀,同樣也沒有武漢接觸史,並在戶外篩檢站照過X光後,經評估沒有問題,所以派出救護車幫助他進行洗腎,而若沒有突發狀況,大約在4小時候會將他再送回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