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
」 癱瘓 車禍 吳淑珍 陳水扁 確診傾盆大雨依舊熱情洋溢 「基隆老鷹嘉年華」踩街嗨翻
「2024基隆老鷹嘉年華」踩街遊行活動,21日下午熱鬧展開,多達50組各式表演團體一起由國門廣場集結出發,浩浩蕩蕩沿市區踩街遊行。雖然天公不作美,時不時下起傾盆大雨,遊行沿途兩旁民眾依舊熱情歡呼,也吸引許多民眾帶著孩子共襄盛舉。「2024基隆老鷹嘉年華」踩街遊行活動,有多達50組各式表演團體參加。(圖/黃鵬杰攝)此外,原本駐守在基隆七堵舊火站的「鷹站長」,今年特地立體化、變身空飄氣球,加入嘉年華的遊行隊伍,共同打造最具活力的港際嘉年華。原本駐守在基隆七堵舊火站的「鷹站長」,今年也化身空飄氣球,加入嘉年華的遊行隊伍。(圖/黃鵬杰攝)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海洋老鷹嘉年華今年已邁入第14年,活動規模逐年擴大,由最初社區營造成果,邁向城市節慶活動,更在去年首度入選交通部觀光署台灣觀光雙年曆全國級活動。「加入仁愛,人見人愛!」舞蹈教室逗趣的諧音口號,引來不少掌聲。(圖/黃鵬杰攝)謝國樑指出,今年適逢基隆設市百年,此次活動也延續社造核心,除了號召各縣市社區、學校團體共襄盛舉,更擴大邀請到來自日本的表演團體參與,讓活動逐漸邁向國際;此外也邀請到盲人、脊髓損傷等公益團體,以及原住民、新住民等團隊一同響應,展現基隆港灣城市的溫暖有愛。基隆老鷹嘉年華今年已邁入第14年,由最初社區營造成果,邁向城市節慶活動,是基隆年度盛事之一(圖/黃鵬杰攝)雖然天公不作美,時不時下起傾盆大雨,遊行沿途兩旁民眾依舊熱情歡呼,也吸引許多民眾帶著孩子共襄盛舉。(圖/黃鵬杰攝)
從5公尺邁向500公尺 新復健法「Keeogo」重拾患者希望
林伯伯是一位70多歲的頸椎脊髓損傷患者,曾經歷長達一年的傳統復健療程。儘管他能夠在助行器的幫助下站立並步行約5公尺,但由於肌力不足,膝關節經常疼痛,影響了復健的進展。在亞東醫院復健師的評估與建議下,林伯伯決定嘗試使用最新的下肢外骨骼機器人「Keeogo」配合復健課程。在首次使用「Keeogo」進行訓練時,林伯伯就能使用前臂式助行器行走超過60公尺,並且當天走了四趟。他興奮地表示:「好久沒有走那麼遠了!」這次體驗讓他重新燃起希望,甚至萌生了出國旅遊的念頭。亞東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團隊總治療師周世逢解釋說,下肢外骨骼機器人是一種新興的復健方法,通過支撐無力的下肢來訓練動作,最常見的應用是步態訓練。與其他下肢外骨骼機器人不同的是,Keeogo能感應病患在主動動作過程中髖關節和膝關節的角度變化,並即時調整機器的支撐力度,幫助病患更輕鬆地完成每個動作。周世逢比喻說,這就像開車時如果不動方向盤,車輛不會轉彎;但當我們操控方向盤時,動力方向盤的協助會讓轉動變得更輕鬆。Keeogo的設計原理亦然,通過協助病患主動運動,提升復健效果,使病患在過程中獲得更大的自主性和舒適感。周世逢進一步解釋,Keeogo的適用對象包括腦中風、腦傷、脊髓損傷及長期臥床等病患,即下肢有一定動作但肌力不足的對象,並且臨床發現,無論病患的發病時間長短,只要經過專業評估適當使用Keeogo,訓練後均能獲得顯著改善,包括軀幹穩定度、下肢肌力、心肺耐力以及步態矯正等方面,從而大幅提升病患的日常生活品質。林伯伯在第一次使用Keeogo訓練時,膝關節完全沒有疼痛感,隔天也沒有出現不適。經過6個月的密集訓練,他現在能在使用Keeogo時輕鬆行走超過500公尺,且不再需要拐杖;即使脫下機器人,使用單拐也能步行超過200公尺。這讓他對自己的進步感到非常滿意,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與希望。周世逢強調,病患在使用Keeogo進行訓練時獲得顯著進步,不僅有賴於Keeogo的性能,更需要物理治療師的專業能力和經驗協助,才能有最好的副教效果。
5歲童跳舞練「1動作」意外摔倒 脊隨損傷!永久無法站起身
大陸四川省一名7歲女童在2年前,5歲時在當地一家培訓機構學舞蹈。沒想到某天她在練習下腰時意外摔倒,導致她的脊髓損傷,再也無法站起身。雖然,當時法院判定業者必須賠償210多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935萬元),但至今女童一家人只獲得了2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89萬元)的賠償,讓父母相當無奈。根據陸媒綜合報導,大陸四川省廣安市一名7歲女童小雨,在2年前也就是5歲時,到當地一家培訓機構學舞蹈。沒想到某天在練習「下腰」動作時,意外摔倒,送醫之後被診斷為脊髓損傷,永久無法站立。之後小與父母將此事告上法院,法官認定小雨「脊髓損傷」與舞蹈學習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且為完全因果關係。因此最終判定涉事業者必須賠償210多萬元人民幣。但小雨的父母近日向當地媒體爆料,指出雖然法院判定業者必須賠償210多萬元,然而2年時間過去,一家人至今只拿到20萬元人民幣的賠償。而在小雨癱瘓後,大小便失禁,隨時需要有人護理,平時還要做康復訓練,因此需要花費相當龐大的費用。小雨爸爸也表示,他們先前有跟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當事人名下無更多財產可供執行,讓一家人對此相當無奈。
北市神經科名醫鄭宏志涉收回扣 複訊後300萬元交保
曾替第一夫人吳淑珍看診的台北榮總神經修復科鄭宏志,10多年前利用採購醫療器材的機會,收受醫療器材公司不正利益,涉犯貪汙治罪條例,士林地檢署16日指揮廉政署執行搜索,查扣相關資料,帶回鄭宏志、醫檢師張文姬以及醫信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家琛、妻子朱琴珍,並通知8名證人,複訊後向法院聲押,法院裁定鄭300萬、張50萬、廠商余姓夫妻均100萬交保。士林地檢署指出,鄭男與張姓醫檢師,2002年起利用醫療器材廠商提供診斷試劑、設備耗材業務往來之便,收取不正利益中飽私囊,時間更長達10多年,不法所得尚在統計中。檢方指揮廉政署搜索鄭等人辦公處所以及住家共12處,查扣相關事證,並通知醫院人員、廠商公司員工共8人,拘提鄭、張、余姓董事長以及朱姓配偶,訊後依違反貪汙治罪條例中購辦公用物品舞弊罪、公務員利用職務上機會詐取財物,以及刑法的詐欺罪、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商業會計法填製不實會計憑證等罪,且以勾串、滅證以及逃亡之虞,4人均向法院聲押禁見。北榮發出聲明稿,針對檢廉查察鄭姓退休醫師幾年前採購醫療器材疑有不法情事,完全配合辦理提供相關資料,希望釐清真相,如有不法,醫院絕不寬容,將立即停止特約醫師執行臨床業務的權利。64歲鄭宏志,2022年率領台北榮總「神經再生中心」團隊投入研究的「脊髓中樞神經損傷後再生修復試驗計畫」,曾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神經再生與修復技術,被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稱讚是20世紀3大發現,未來可惠及脊髓損傷、周邊神經損傷、中風、重聽、失嗅症、失聲症、老年癡呆症及神經退化症等數千萬疾病患者。鄭宏志話題不斷,他曾經控訴小模假結婚騙財,檢方調查後對小模做出不起訴處分,雙方也以離婚收場。檢廉鎖定鄭宏志,此波調查1家醫療器材公司,後續不排除擴大偵辦。
北榮神經權威涉娶嫩模妻又出事!他涉收回扣遭聲押 院方:絕不寬容
台北榮總的神經修護權威醫師鄭宏志,被查出涉嫌收受醫療器材公司的回扣,士林地檢署指揮廉政署16日突襲搜索多個處所,並約談他及醫療器材負責人等4人到案,經檢方漏夜偵訊到天亮,依違反貪污治罪等罪嫌,將醫療器材公司余姓負責人、鄭醫等共4人向法院聲押,預計今下午召開聲押庭。對此,院方今回應,院方完全配合辦理提供相關資料,如有不法,醫院絕不寬容,將立即停止特約醫師執行臨床業務的權利。台北榮總神經科權威醫師鄭宏志遭檢廉查出涉收回扣,士院稍晚將召開聲押庭。(圖/翻攝自鄭宏志臉書)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這位昔幫前第一夫人吳淑珍看診、現已退休北榮神經修護權威,因疑收受醫療器材公司回扣,慘被搜索,檢察官漏夜複訊後,認鄭宏志、余男等4人涉犯貪污等罪,依犯罪嫌疑重大等,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將不排除持續調查是否有其他醫師捲入。據了解,涉案的醫療器材公司位在北市精華地段,已成立27年,主要以代理醫院檢驗醫療儀器、檢驗科檢驗試劑及提供客戶生化儀器及試藥為主。鄭宏志過去就曾因下屬醫師在辦公室被搜出內藏數萬現金的洋酒禮盒,涉收百萬回扣,當時經檢方複訊後,下屬醫師50萬交保,鄭宏志飭回。沒想到如今鄭宏志又因疑收受醫療器材公司回扣,慘被搜索。鄭宏志1997年創立「神經再生中心」,並曾參與國內外重大意外脊髓損傷救治,包括陳水扁任職台北市長時,因為拔河斷臂造成2位頸椎及臂神經叢損傷病患的救治,其夫人吳淑珍也是他病患,甚至連超人演員克里斯多夫李維,都曾跨海求診,堪稱神醫妙手,2012年時,鄭宏志控告小27歲妻子黃姓小模騙婚、詐欺等,躍上媒體版面,鄭當時更絕望說已對婚姻死心。針對這起事件,北榮表示,檢廉單位赴北榮查察鄭姓退休醫師幾年前採購醫療器材疑有不法情事,院方完全配合辦理提供相關資料,希望釐清真相,如有不法,醫院絕不寬容,將立即停止特約醫師執行臨床業務的權利,目前全案由司法機關偵辦中,基於偵查不公開,恕難說明。
首位患者大腦植晶片! 馬斯克喜曝:可用意念「控制滑鼠」
社群X(前身Twitter)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旗下大腦晶片新創公司「Neuralink」早在2024年1月時已替一名患者植入大腦晶片。而馬斯克在19日時在社群上表示,患者已經康復且狀況良好,現在甚至可以用意念控制滑鼠。綜合外媒報導,馬斯克19日在X上發文表示,今年1月植入大腦晶片的患者目前已康復,且健康狀況良好、狀態正常,且僅透過意念就可以輕鬆控制螢幕中的滑鼠。據悉,目前他的團隊仍在思考如何讓患者多按幾次滑鼠按鍵。不過至今馬斯克尚未提出晶片植入大腦的相關手術成果,因此目前無法得知晶片植入代表多大的科學進步,且Neuralink也並無做出任何回應。去年9月,Neuralink就曾表示已獲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在2024年開始計畫招募人員參加試驗,並利用大腦晶片技術為那些四肢癱瘓或麻痺的人僅用意念就可以輕鬆控制電腦或手機。第一位患者的身份尚未公佈,儘管 Neuralink 去年表示正在尋找因頸脊髓損傷或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而導致四肢癱瘓的患者進行試驗。另外,馬斯克對Neuralink持續抱有遠見,稱將促進晶片設備快速利用手術植入技術,以治療肥胖、自閉症、憂鬱症和思覺失調等疾病。
醫療新躍進2/「幹細胞治療」癱瘓5年再次行走 患者嘆:終於不必望著天花板
「行走」曾是脊髓損傷病人遙不可及的夢想,現在透過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從患者體內抽取骨髓萃取、培養後,再回輸到患者病灶處,藉由該部位的神經串聯,讓細胞有機會修復。這樣的新技術,讓分別癱瘓2年、5年的阿翰與簡先生再次能夠行走,終於找回人生希望。 2021年9月一場工作意外,讓32歲的阿翰胸椎第12節脊髓損傷,當下肚臍以下立刻失去知覺,後來阿翰得知花蓮慈濟醫院能進行「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於是抱著一絲希望前去治療。2023年9月底,阿翰完成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回輸手術,1個多月後,原本已失去知覺的下半身,漸漸感受到腳底、大小腿麻感。像是他想讓右腳大拇指翹起來,右腳大拇指就會感覺到特別麻,或是藉由助行器行走時,以前都要用腰部甩動腿甚至不會動,但術後明顯感受到大腿肌肉麻麻的,而且可以用大腿根部或骨盆的力量嘗試跨出步伐。2023年11月30日阿翰來到台北參加《台北醫療科技展》,這是他受傷後第一次出遠門,在眾人面前,阿翰不但站了起來、還藉著輔具走路。28歲的簡先生,7年前因車禍造成胸椎第5、6節脊髓損傷,胸部以下癱瘓,沒有知覺,也不會痛,上廁所必須導尿,2021年11月成為花蓮慈濟醫院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申請計畫的第1例,也是台灣脊髓損傷逾5年,經細胞治療後還能重新站起第1人,術後積極復健,再加上簡媽媽細心陪伴,讓他從躺到坐、到站,8個月後已能靠助行器行走。根據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聯合會統計,台灣脊髓損傷人數約6萬5000人以上,平均年齡約27歲,而使用輪椅的病友達92%。花蓮慈濟基因暨幹細胞研製中心主任孫立易表示,花蓮慈濟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申請計畫,是台灣第一個取得衛福部核可用在臨床上神經損傷的療法,2022年更成為全台唯一能夠自行幫患者培養幹細胞做脊髓損傷治療的醫院。孫立易指出,目前花蓮慈濟已經累積6例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個案,其中,有5例是藉由花蓮慈濟的基因暨幹細胞研製中心,自產培養的幹細胞進行治療。幹細胞治療讓細胞有機會修復,也讓脊髓損傷患者有了重生的希望。(圖/翻攝自花蓮慈濟醫院臉書)幹細胞治療是從患者體內抽取脊髓,經過萃取、培養後,再回輸到患者脊髓損傷的部位,藉由神經串聯讓細胞有機會修復,進一步重建患者部分感覺神經及運動功能。再搭配復健、脊髓刺激等治療方式,提升幹細胞功能。花蓮慈濟神經外科部物理治療師吳明勇表示,過去在脊髓治療黃金期之後,復健多著重於剩餘功能的訓練,例如脊髓損傷病人的腳不能動,就訓練他的手,如今透過幹細胞療法,使得細胞有了再生的機會,重新提高神經的可塑性,反而能增加病人的腳部訓練,透過大量且正確的復健來誘發動作,讓病人可以重新產生活動及功能。「從沒想過自己可以再站起來,甚至走路!」阿翰說,看到生理上逐漸好轉,自己的心理也跟著開闊,全台灣脊髓損傷患者這麼多,自己卻可以接受幹細胞治療,「真的是狗屎運啦!我真的很開心,這輩子不必天天看著天花板了。」
脖頸痠痛去按摩卻「右肢癱瘓」椎間盤組織脫落 醫師:差點就全身癱瘓
浙江一名30歲的男子日前到私人推拿館按摩,結束返家後卻覺得脖頸、右手越來越麻,甚至連筷子都拿不起來,趕緊到醫院就診後,發現他的脊髓已經出現損傷,右肢更已經接近癱瘓,幸好手術進行及時,全身狀況已經恢復正常。根據陸媒《都市快報》的報導,張姓男子因頸部和右臂痠痛,決定到家附近的一間推拿館按摩舒壓,但在接受按摩過後,他的情況並沒有緩解,脖頸變得更加不適外,右手甚至無法握住筷子,右腿也走不了路,而張男則在妻子的陪同下到浙江省中醫院的推拿科進行檢查。醫師發現,張男的肌肉力量急劇下降,轉診骨科醫生後,經過更詳細的檢查,他的脊髓已經損傷,第4、5節頸椎明顯受到壓迫,右手肌力更只剩下1級(正常人為5級)、右側肢體癱瘓,左手肌力也在迅速下降中,「距離全身癱瘓僅一步之遙」。醫院隨即為張男動手術,從椎管取出了2塊椎間盤組織,正是這2塊組織脫落壓迫到脊髓,導致他出現癱瘓的症狀。而醫師說明,「一般來說,輕微的椎間盤突出不會掉落在椎管中,很可能是因為外力,導致這兩塊組織掉進去了」。核磁共振結果顯示,張男的脊髓已經出現損傷。(圖/翻攝自微博/都市快報)張男接受手術取出了2塊脫落的椎間盤組織。(圖/翻攝自微博/都市快報)後來,由於張男及時開刀治療,目前恢復狀態良好,已逐漸趨於正常。醫師則呼籲,進行按摩前,應該評估自身的頸椎狀況,像是長期低頭工作所至的肌肉韌帶勞損,就比較適合以按摩緩解,若是長期的頸椎痠痛、無力,甚至肢體疼痛、麻痺,最好不要選擇按摩,避免因盲目決定而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女醫生墜樓癱瘓「2年後離奇陳屍河溝」 留遺書控尪:長期注射麻醉劑
中國江蘇省邳州市一名女醫生,結婚後7年意外墜樓癱瘓,幸好撿回一條命,幾年後卻被發現溺斃在河溝,家屬找到遺書,才發現女醫生被丈夫長期注射麻醉劑,懷疑2件事有關聯,但結果卻讓人失望。據《大風新聞》報導,黃姓女子2007年考入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2012年畢業後回到老家邳州市,隨後以筆試第1名成績,成為一名醫生,2013年透過介紹認識另家醫院的張姓麻醉醫生,2人相戀並結婚,生下一個女兒,怎料婚後家庭矛盾因而提離婚,「他雙手捧著我的手,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不願意離婚」,她瞬間被感動,於是相信了對方。黃女結婚後爆發婚姻危機。(圖/翻攝自微博)怎料夫妻問題並沒解決,反而一天天加劇,導致黃女睡眠不佳,偶爾服用安眠藥,某天丈夫推薦她一款「毫無副作用」的麻醉劑,一開始拒絕多次,直到2015年春天因感冒在家休息,丈夫替她打點滴,趁機注射一支麻醉劑,令她疼痛難忍,很快就失去意識,「我醒過來後,他說絕對沒事的,咱們是夫妻,如果有問題,對你我都不好,於是我打消了疑慮,相信了愛情」,從此走上不歸路。黃女在6年間被注射12萬毫升的麻醉劑,甚至曾在36小時內連續注射400毫升,2020年9月21日上午離奇墜樓,經搶救脫離險境,但全身多處粉碎性骨折,嚴重脊髓損傷、癱瘓、大小便失禁;到了2022年2月7日早上,竟被發現陳屍在河溝,警方調查認定輕生,但家屬質疑:「女兒家住5樓,平時坐輪椅,門檻較高,究竟是怎麼從家裡來到河溝邊的,又是如何投河的?」警方調查開具不予立案通知書。(圖/翻攝自大風新聞)家人找到黃女的遺書,內容提到遭丈夫長期注射大量麻醉劑,懷疑事有蹊蹺報警,警方鑑定後指出,墜樓和長期使用麻醉藥品有直接因果關係,但今年5月4日卻出具不立案通知書,原因是認為黃女的丈夫無犯罪事實。此案在微博引發熱議,多數網友都認為事情不單純:「強烈要求上級警方重新調查督辦!」、「非法買賣麻醉藥品是犯法的,他丈夫哪裡買的?」◎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台南公車司機怒罵2寶媽:招給車還是人看 身障女挺她也有事
台南市一名媽媽控訴,她帶推嬰兒車帶2小孩搭公車,司機以她沒有招手為由不開車門,還對她惡言相向。媽媽直呼,「當下已經被罵到要哭了」,一名身障乘客挺身而出,也被司機惡整。對此,南市交通局也做出回應。原PO近日在臉書社團《台南府城大小事》發文說,「中午約12:25-12:30之間,在安平南台別院站牌準備搭乘19路(安平往大灣)的公車。當時我的狀態是一個人帶著兩個分別是2歲、4歲的小孩、跟一台推車。」原PO表示,當公車快來時她就開始招手,「我看到車輛進站時趕緊把其中一個小孩抱下推車,當下有看到乘客下車。但我準備上車時,發現上車的車門並未開啟,我就趕緊拍車門,請司機幫我開門。」不料,司機卻說,「妳沒有招手欸。」原PO說,「我有招手喔」司機再回,「妳就沒有招手。」他更嗆說,「妳是招給車看還是人看。」原PO表示,「我當下真的曚了,所以到底要我怎樣?是怎樣、我會通靈?他有沒有看到我怎麼會知道,我確實看到車輛打方向燈了啊,我怎麼知道他沒看到我招手?不然我要怎樣招手才能看見?」後面一名女子說,她有看到原PO招手。原PO說,「說真的我當下已經被罵到要哭了,我覺得這到底有何好罵人的?要不是有另一位女士幫忙出聲,我應該會獨自被罵到哭吧。」正義女子說,她會投訴司機態度不佳。原PO強調,最後司機在40分鐘的車程中,還一直罵幫她的女子,「後來那位女士要下車的時候,她看到公車底盤沒有降下來,她出聲要求兩三次請司機降下底盤,後來司機才一副不甘願去按開關。」據了解,該名幫原PO的女子,是台南市脊髓損傷者協會榮譽理事長陳宥蓉。她的朋友也發文說,「一位兩寶媽搭一趟公車卻是被司機一路怒罵,這是發生在友善的臺南市嗎?連幫兩寶媽出聲的身障人士,也被司機如此對待。」對此,南市交通局說,公運處已接獲民眾投訴,將請客運公司調閱行車紀錄畫面,如有服務態度不佳一事,如查證屬實,會依規定罰款扣減補助款。
彰化紅綠燈倒塌…新手媽遭砸「脊椎錯位半癱」大小便失禁 和解金額曝
颱風「軒嵐諾」去年侵襲台灣,彰化員林一名新手媽騎車等紅燈時,突遭倒塌的紅綠燈桿壓中,導致脊椎錯位,如今仍留下大小便失禁、下肢癱瘓等傷害。檢方事後分案調查,由於負責紅綠燈維修的業者已與當事人以800萬元達成和解,因此檢方今(16日)偵結,針對業者被控過失傷害部分予以不起訴處分。警消去年9月2日接獲報案,指員林市中山南路與南昌路號誌桿倒塌,有人受傷。警消趕抵現場後發現,現場為號誌燈桿遭強風吹倒,一名43歲陳姓婦人騎機車停等紅燈時,閃避不及被砸中,當場倒地,警消人員將婦人緊急送醫,並到場拉起封鎖線。彰化一名婦人去年騎車等紅燈時,突遭倒塌的紅綠燈桿壓中。(圖/翻攝自彰化人大小事臉書)傷者家屬事後在臉書社團「彰化人大小事」發文,「這是昨天9/2早上約11點左右在員林發生的事…路邊紅綠燈倒塌砸傷人事件。這個受害的是我們很珍惜的親人,她一直很努力過生活,不久前才產子,竟被這久年未維護、重達千斤的交通號誌給砸碎該有的健康,未來已被醫師判定無法行走…孩子怎麼辦,家庭怎麼辦,工作怎麼辦」。據了解,陳姓婦人受有第11至第12胸骨骨折脫位,合併脊髓損傷及癱瘓,外傷性右側第3至8肋骨及左側第6至12肋骨骨折合併雙側血氣胸等傷勢,經治療後仍有胸脊脊髓損傷及下肢癱瘓,感覺異常及大小便失禁等嚴重傷害。由於負責紅綠燈維修的業者已與當事人以800萬元達成和解,因此檢方今日偵結,針對業者被控過失傷害部分予以不起訴處分。
病痛纏身罹憂鬱症 脊髓刺激術讓她痛感減半
今年23歲的林小姐,在大學時期確診「僵直性脊椎炎」,由於下背不斷反覆出現劇烈疼痛,不得不休學在家養病。經過四年的治療後,雖脊椎炎得到控制,但仍無法有效緩解疼痛,即便服用高劑量的嗎啡類止痛藥物也不見成效,甚至反覆嚴重背痛住院治療罹患憂鬱症。所幸,在接受「脊髓刺激術」後,林小姐的疼痛情形已大幅改善,術後至今一年多,不僅停用九成以上的止痛藥,也不必再服用抗憂鬱藥物,開心恢復正常生活,並於年初順利步入職場工作。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可能是「慢性疼痛」?當疼痛持續超過三個月以上,治療後仍反覆發作就會被歸類為「慢性疼痛」。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腦神經外科林宥潤醫師解釋,一旦進入到慢性疼痛,神經系統會從身體接收到錯誤的疼痛訊號,這種痛感腦部無法正確分辨輕重度,經常造成病人極大的困擾,不少患者因此失眠、罹患憂鬱症,甚至喪失工作能力。而當人體長期處於失眠及情緒鬱悶的狀態下,不只會導致身體壓力指數上升,增加未來罹患高血壓、心臟病及糖尿病的風險,還會引起體內慢性發炎,進而增加惡性腫瘤的機會!慢性疼痛治療新利器,「脊髓刺激術」讓痛感減半!針對疼痛長達六個月以上的慢性難治型疼痛,林宥潤醫師表示,患者可以選擇透過「脊髓刺激術」來治療。這是一種神經調控手術,醫師會依照病人疼痛的部位和形態,來選擇植入神經刺激器晶片的部位,例如在頸椎、胸椎、腰椎,透過通電以後產生的電刺激模組來阻斷疼痛訊號傳導,進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以高雄長庚醫院為例,目前脊髓刺激術的治療成效可減痛一半以上,同時還能讓口服止痛藥量砍半。脊髓損傷患者福音,電極刺激+復健有望恢復行走能力此外,此療法也是脊髓損傷患者的一線機會,林宥潤醫師解釋,脊髓損傷會破壞脊髓神經元與終端末稍神經之間的聯繫,損傷節段以下區域的運動、感覺、自主神經功能會發生部分缺陷甚至完全喪失,依照損傷部位,會導致全身或下半身癱瘓,除了因癱瘓無力生活無法自理,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外,更會有排尿排便困難、呼吸機能障礙、性功能障礙、慢性頑固性神經痛等問題。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腦神經外科石富元醫師補充,目前尚無絕對有效治療慢性脊髓損傷的方法。而近年來,多項國內外人體與動物研究皆證實,脊髓電刺激術可活化神經、增加神經可塑性以利建立新的神經迴路,手術中依照病人脊髓損傷位置且參照病人症狀,在適合的位置植入神經刺激器,透過電極發送微量電流到神經節控制的相關肌肉群,可以增強改善原本癱瘓的肌肉能力,再搭配上積極的復健治療,甚至可以恢復行走的能力,同時也可降低原本因脊髓損傷遺留的神經痛與肌肉僵直緊繃張力過強的後遺症。電池年限最長九年,MRI檢查也不受影響!由於脊髓刺激術必須分兩個階段進行,先植入測試電極導線做短期治療測試,確認療效後,再將永久神經刺激器植入體內,以達長期治療效果;換言之,患者可在第一階段結束後,再決定是否進行第二階段。統計顯示,七至八成的病人在測試治療後可確認療效,最後選擇接受植入永久神經刺激器的病人,滿意度可高達八成。石富元醫師表示,由於神經刺激器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給予電刺激,等於無時無刻在做疼痛抑制治療,因此能夠減少患者服用止痛藥物的頻率與施打嗎啡類藥物的劑量,大幅減輕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加上電池充電速度快,且平均年限可達九年;若病患需進行MRI檢查也不受影響。脊髓刺激術可以大幅減緩疼痛,降低了憂鬱的傾向,且能回復病人原本的生活品質。帶狀疱疹、偏頭痛都有效,但脊髓刺激術非萬靈丹林宥潤醫師常跟病人形容,疼痛就像消防警鈴,儘管不論慢性心絞痛、四肢缺血性疼痛、下背痛、頸椎神經根神經痛、坐骨神經痛,還是帶狀皰疹引起的神經痛,都可以透過脊髓刺激術來改善,但在進行這類治療之前,必須先確認體內沒有其他可能引起疼痛的病灶,才能進行疼痛介入治療。石富元醫師也提醒民眾,預防勝於治療,脊髓刺激術雖然能良好控制疼痛,但防微杜漸,假如有疼痛持續超過兩週,建議盡快就醫診治,別等到惡化成慢性難治型疼痛時才處理!
天明製藥抗癌免疫細胞治療、再生醫學發展論壇
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從預防慢性疾病到治療,仍有許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第三屆「臺灣癌症免疫細胞治療暨再生醫學發展論壇」首次在臺中亮相,活動由天明製藥(股)、臺北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主辦。論壇關注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修補再生脊髓損傷、外泌體促進再生機轉、精準預防失智,慢性病與相關免疫疾病,集結多位醫學中心教授級專家分享,現場近300位醫療機構、企業先進與民眾出席,聚焦抗癌免疫細胞治療、再生醫學實際治療進展的重要突破。 2023年是臺灣細胞治療重要之年,目前全臺細胞治療技術收案超過1千2百例,免疫細胞治療超過千例、幹細胞收案人次216人、CAR-T全台通過醫療院所持續收案。治療的新進展使得癌症患者、退化性關節炎、脊髓損傷疾病的國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新選項。 主辦單位詹詠寧董事長致詞表示,活動連續三年舉辦,我們意識到免疫細胞治療和再生醫學為癌症等嚴重疾病的治療帶來了巨大的突破。醫療技術與GTP製備中心的健全努力,為病患帶來了更多的希望和潛在的治癒機會,天明製藥位於臺北中山醫院的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已通過多項免疫細胞與幹細胞治療計畫,天明製藥專攻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癌症,也與中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澄清醫院中港分院、光田綜合醫院、臺安醫院雙十分院提出了治療計劃,提供民眾正確治療的機會。本次活動邀請多位教授級專家學者與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免疫細胞治療中心主任曹昌堯教授。(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抗癌應用:免疫細胞治療新啟航曹昌堯 教授 /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免疫細胞治療中心主任現場發表中山附醫自2020年起收案進行免疫細胞治療,累計近百名患者成果,曹昌堯教授表示,病人在CIK治療結果,平均治療有效率達75%以上,多數為常見癌症,胰臟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肺癌,其中14人直接使用免疫細胞治療。治療結果相當不錯,病患平均的治療有效率,包括腫瘤的大小減小30%、腫瘤穩定、沒有繼續惡化,雖然還需要更多的治療經驗及更科學的證據,但由初步成果看起來,結果是可以預期的。外泌體:從體液、細胞到外泌體治療楊崑德 教授 / 馬偕紀念醫院醫師研究員/兒童醫院研究部主任楊崑德教授長期投入臍帶間質幹細胞外泌體的研究。他表示,老人的三大天敵是慢性發炎、高重症感染率提高、癌症高死亡率,這些都跟免疫力息息相關,外泌體的特性,具有抗發炎、抗退化疾病治療作用,促進再生機轉。臺中榮民總醫院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中心主任李冠德教授。(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免疫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的應用李冠德 教授 / 臺中榮民總醫院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中心主任李冠德教授分享CAR-T的應用,與臺中榮總通過設有可執行細胞處理實驗室。分享再生醫療改變我們對疾病治療的方法,藉由再生能力修補受損組織與器官,包括缺氧性腦病變、腦性麻痺、脊髓損傷嚴重肢體癱瘓,CAR-T治療紅斑性狼瘡。李冠德指出,細胞療法確實帶給困難疾病新希望,但不應過度炒作,全球結合基因工程進度很快,臺灣要與國際接軌,期待政府法規與監管持續邁向創新步伐。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院長陳子勇醫師。(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脊髓損傷後的下肢癱瘓-間質幹細胞治療的初期效果陳子勇 醫師 / 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院長急性脊髓損傷的患者透過細胞治療,有機會擺脫輪椅。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院長陳子勇醫師表示,過去20幾年來,脊髓損傷的治療一直沒有很好突破與進展,病患需終身依靠輪椅行動。依據全民健保資料庫統計,國內每年每萬人約有2.46人發生脊髓損傷,相當於每年有4000~5000人罹病。陳子勇醫師說,癱瘓不僅影響個人生命,亦會對家庭與社會帶來沉重負擔。所幸,隨著再生醫學的進步,此類病患有可能因為接受細胞療法,有機會改善症狀、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光田綜合醫院透過骨髓間質幹細胞中免疫調節與細胞分化的能力,同時誘導神經細胞再生,使斷裂的神經傳導恢復。治療的方式是從患者體內抽取骨髓後,由專門的細胞製備場進行分離萃取及培養,再以精準定位注射的方式打回體內,讓受損的脊髓慢慢再生長。上頂醫學創辦人/臺大醫學院光電醫學研究中心教授曾文毅醫師。(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精準預防:失智可以被預測?再生醫學與全腦精準檢測曾文毅 醫師 / 上頂醫學創辦人/臺大醫學院光電醫學研究中心教授在臺灣,65歲以上的長者中,每13人就有一位失智症患者。預防勝於治療,其中掌握腦零差是個客觀因素。上頂醫學創辦人曾文毅教授分享再生醫學與全腦精準檢測技術。透過MRI檢測與AI技術透是腦部健康,從飲食、運動,生活習慣全方位著手,增進記憶、改善大腦老化狀態,進而擺脫失智威脅 臺北中山醫院天明細胞治療中心院長/天明製藥集團醫療長賴基銘教授。(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細胞治療的新進展賴基銘 教授 / 臺北中山醫院天明細胞治療中心院長/天明製藥集團醫療長中山醫院賴基銘教授表示,目前天明製藥與亞東紀念醫院合作TILs免疫細胞治療臨床試驗,亞東紀念醫院計畫主持人熊佩韋醫師,協同亞東紀念醫院多科會診,從手術切下腫瘤組織;依特定癌症之TILs之表現特徵與分離擴增之特性進行試驗,同時建立TILs擴增之凍存技術平台與優化TILs製程優化。 本次活動合辦單位:臺中市民眾服務社、中華民國工商建設研究會中區聯誼會、中華文化經貿生技交流協會、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中山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活力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邀請多家醫療機構、專科醫師、護理師、藥師,生技醫藥產業出席。 主辦單位天明製藥、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與現場民眾分享,天明精準GTP細胞製備中心專注研發和生產NK自然殺手細胞、TILs腫瘤浸潤淋巴細胞、CIK細胞與再生醫學MSC產品,與台北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馬偕紀念醫院、光田綜合醫院、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台安醫院雙十分院提出了治療計劃。 為提供國內外病患和其家屬新的治癒希望。天明製藥與臺北中山醫院成立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已經通過CIK、 NK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治療超過11種實體癌症和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中心邀請多位專業臨床醫師,包括:賴基銘醫師、李世明醫師、吳濬哲醫師、施俊雄醫師、陳文哲醫師等人,的治療方案,並提供精準醫學檢測,以服務民眾。此外,積極布局推廣國際醫療,讓海外的癌症患者、恩慈治療等有需求的患者來台接受治療。
他車禍癱瘓10多年 憑「此醫療技術」重獲自主行走能力
荷蘭一名40歲男子奧斯卡姆(Gert-Jan Oskam),因為車禍重傷脊髓導致癱瘓12年,如今他卻幸運搭上醫療科技的順風車,在體內植入電子傳導裝置後,重拾平穩行走的能力,就連爬樓梯也沒問題,彷彿重獲新生。綜合《衛報》、《NBC新聞》、《elDiario.es》等外媒報導,該項研究成果最終被刊登在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當時,不到30歲的奧斯卡姆因為一場車禍失去行動能力,近年接受多名專家及研究團隊的治療,並被以「數位橋梁」工程幫助修復受損脊椎。報導指出,「數位橋梁」是在人體植入法國原子能機構開發介面,讓其對大腦和脊椎控制腿部動作區域的神經進行連結與刺激,再用人工智能(AI)的演算法,即刻建構大腦的活動紀錄,從而使癱瘓者的四肢能憑藉個人意念擺動,逐漸恢復自主能力。如今奧斯卡姆的身體被植入該物,讓他無論是一次走100多公尺,或上下樓梯與爬坡,都不再是無法觸及的願望。他對此也說,自己在意外發生10多年後,又能重新站立跟朋友喝酒、拿油漆刷粉刷東西,「真的太好了。」負責主導該項研究的瑞士洛桑大學教授兼神經外科醫生喬斯琳(Prof Jocelyne Bloch)強調,雖然此技術仍處在研發階段,距離普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團隊的目標就是盡快讓其投入臨床應用,不僅限於科學實驗,「而是帶給脊髓損傷患者更多的機會。」
長庚、史丹佛合作大突破 打造「幹細胞外泌小體」再生治療法
越來越多證據表明,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大部分再生能力的治療效果,在於它們所釋放出外泌體的效果。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李振宏醫師和褚柏顯教授的研究團隊,與美國史丹福工學院Sarah Heilshorn教授合作,突破現狀,獲得提取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外泌體的方式,打造出安全性更高、排斥更少、療效更好的幹細胞外泌體治療方式。林口長庚這項基礎試驗和研究獲得成功,除了為之後幹細胞治療和轉譯研究帶來進展,更將是未來發展台灣再生醫療的重要起點。研究成果並榮獲國際項尖國際期刊「生醫材料(Biomaterials)」於2022年12月發表和刊登。「胚胎幹細胞」一直被認為是再生醫學的重要細胞來源,而且已經被廣泛探索並運用於未來各種疾病的可能治療用途和方向,包括心肌梗塞、視網膜疾病、脊髓損傷、傷口復原和中風後的神經元修復。但「胚胎幹細胞」一直受限於許多疑慮,包括注射活性幹細胞進入人體,有微小的機會產生畸胎瘤,需仔細追蹤。且因細胞結構完整尺寸大,容易產生排斥,在人體內的穿透力較差,也無法通過血腦屏障,應用範圍有限。因此目前再生醫學的尖端研究方向,都在尋找不須直接注射活細胞的新治療模式。而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最早是由日本學者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的研究團隊於2007年發表和證實,它與「胚胎幹細胞」非常相似,同時也克服了之前「胚胎幹細胞」一直被人們詬病的兩個重要的疑慮:一是移植後的免疫排斥和另一是使用人類胚胎的道德考量。林口長庚心臟內科李振宏醫師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可取代「胚胎幹細胞」的研究範疇,而且它大部分再生能力在於它分泌的外泌小體(通常直徑為30-150nm)會通過擴散作用,作用於鄰近的細胞,誘發再生能力,以達增生修復之效果。李振宏醫師解釋,在很多情況下,使用幹細胞治療方式時,若是換成幹細胞所衍生的外泌小體治療時,外泌小體的治療也會有和幹細胞治療的同樣效果,甚至增加了細胞本身的存活率。而且使用幹細胞直接療法時,實驗過程通常需要有非常嚴格的儲存和運輸方法才可以維持幹細胞的活力和表現,並需要小心使用細胞表徵方法的偵測來避免之後可能的畸胎瘤產生。但外泌小體治療與細胞治療相比,不易引發排斥而且安全性相對較高;外泌小體也被發現具有抗發炎、延緩衰老,甚至可穿透血腦屏障等許多優勢。因此使用源自於幹細胞來源可治療的成分,並避免直接使用活細胞的治療策略,已被認為更易於利用、生物製造和量產,成為未來轉譯成臨床治療方法的一個重要的進展。由於美國史丹福醫學院和工學院積極投入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和外泌體的研究,因此李振宏醫師由醫院派往美國史丹福與工學院Sarah Heilshorn教授進行討論和研究,找出了利用當前的生醫材料,克服困難取得幹細胞外泌體的方法。李振宏醫師表示,目前「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的培養,必須藉由小鼠肉瘤癌細胞的可溶性基底膜所提取的分離物,來維持它的原始特性。然而,使用這種方式培養「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取得的外泌小體,未來並不適合臨床人體的試驗和應用。本研究團隊是以人類蛋白的重複氨基酸序列為基礎,精準建構地設計出非從傳統動物體中產生的「類彈性蛋白」,不但能成功培養好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還發展出分離外泌小體可靠的技術,讓我們更容易取得幹細胞所衍生的外泌小體。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系褚柏顯主任強調,經過設計重組的非動物來源的蛋白胜肽基質,可以穩定和安全的用於製造幹細胞衍生的外泌體,並改變其後續對於治療的促生存效力,此發現可望提供再生醫學治療許多疾病全新和可靠的研究方向。林口長庚醫院溫明賢副院長表示,這項重大的成果也促使各種人體臨床試驗研究積極進行中,希望對於未來的疾病治療帶來突破性進展。例如,使用癌症來源的外泌體作為標誌物,可用於檢測和預測癌症治療後的效果和反應。另外,也可利用幹細胞外泌體的再生治療效果解決許多棘手的問題,如腦中風、阿茲海默症、心肌梗塞、糖尿病以及關節退化等等疾病。這項基礎試驗和研究獲得成功,除了為之後幹細胞治療和轉譯研究帶來進展,更將是未來台灣高階醫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余治明邀身障民眾分享搭乘甘苦談 共推基隆公車友善運動
基隆市政府網路廣播節目「基隆Podcast」今(25)日推出第4集,市府發言人、主持人余治明邀請公車處處長陳新埤,以及基隆市脊髓損傷協會理事長武清台,共同探討身障輪椅朋友搭乘基隆公車的體驗,期望駕駛與乘客之間能夠保持尊重、包容、禮貌的互動方式,形成更舒適的搭乘空間與體驗。陳新埤表示,基隆市公車的熱門路線分別是501(國家新城)、302(中山高中)、104(新豐街)、402(堵南里)等;全市主要搭乘客群,社福族群45%,一般乘客32%,學生族群23%。他說,目前每天約有4萬人次搭乘,疫情前更高達6萬人次。陳新埤也提到,2月初發生公車拒載事件,內部已深刻檢討,針對制度面改革,公車處統計基隆每年約有1500人次輪椅族朋友搭乘,參考各縣市客運公車業者的獎勵措施,訂出每次給與駕駛50元獎勵金,在3月1日開始實施試辦6個月,從制度面提升整體服務品質。武清台指出,一年多前自己在協會服務,成員曾反映輪椅族搭乘公車非常不容易,謝國樑得知後,親自與身障民眾一起搭乘公車,對輪椅族的不便感同身受;謝國樑上任市長後仍積極與成員見面開會、傾聽需求。他說,基隆能有一名熱心市長,想改善無障礙公車環境,讓身障民眾很順利搭乘,自己心中更是充滿感謝。余治明說,在本集節目錄製前,在Line群組「公車處民眾搭乘溝通平台」中,有輪椅族朋友致謝八斗子線公車的曾姓駕駛服務熱心,裝設斜坡板動作確實之外,在旁扶著電輪椅協助上車,深怕民眾摔下來,無微不至的細緻服務,令民眾特地寫感謝文,也希望公車處長官能夠表揚。余治明表示,基隆民眾對公車需求相當高,在搭乘的同時期望有舒適環境,透過制度改革與獎勵,加強公車禮貌文化的宣導。他認為,從駕駛到民眾都能一起遵守,讓彼此能有一個更愉快友善的空間,讓基隆成為更加友善的城市。
壯壯自曝19歲粉碎性骨折 林家佑罹骨癌險截肢
《全明星運動會》黃隊隊長壯壯、藍隊隊長林家佑以及知名輪椅Youtuber「椅人」今(10)日共同以「愛心隊長」身分出席「挺勇敢 - 一公里的希望」公益齊走活動,三人也於現場分享自身的低潮故事,壯壯敘述自己19歲粉碎性骨折的經歷,林家佑則透露罹患骨癌的心路歷程,椅人也於現場訴說他親身經歷的人生體驗,而愛心大使主播李文儀也現身會場力挺傷友。壯壯19歲曾遭遇重大車禍,右膝粉碎性骨折開刀,差點放棄最愛的舞蹈,所幸有父母的默默支持才得以走出低潮,她回想19歲的車禍在現場看到自己骨頭穿刺出來,看到醫護人員在地上找尋她的骨頭的時候,她回憶起來仍歷歷在目,到現在自己的膝蓋還是明顯的傷痕,坦言做動作的時候仍然有不方便的地方。今天活動現場她也再次坐上輪椅,她說本來以為很簡單,沒想到一圈下來也是滿頭大汗,更能體會傷友的不便。壯壯、林家佑以及輪椅Youtuber「椅人」響應「一公里的希望」輪椅體驗,為脊髓損傷發聲。(圖/焦正德攝)記者會現場,林家佑也分享自己曾因骨癌暫停演藝工作,更差點截肢,開刀後手臂上留下25公分長疤,也是因為媽媽的陪伴以及積極的態度,才能度過痛苦的治療期。險因意外而失去人生的兩人,對於脊損傷友的處境更有共感。也因此特別藉由擔任本次活動愛心隊長,除了跟大家體驗用輪椅走完一公里的感覺,兩人也希望呼籲全民串起愛心,關注脊髓損傷傷友重返社會的艱辛,希望大家也能支持在人生最低潮仍堅強不放棄的傷友們。愛心大使主播李文儀也現身會場力挺傷友。(圖/焦正德攝)為體驗坐輪椅跨越一公里路障感受傷友艱辛,基金會也在現場宣導正確推輪椅的技巧,三位愛心隊長壯壯、林家佑、椅人也於現場宣導輔助輪椅3大留意事項,第一使用輪椅時,要注意上下車都需要先固定好煞車,並且要雙腳確定置放在腳踏板上,避免腳掌掉落與地面摩擦;二、上坡時需要將身體向前傾,可以防止後翻;三、下坡時則要注意傷友需背著下坡方式慢慢進行,避免往前摔落情形。此宣導目的是未來當民眾在路上遇到需要幫忙的輪椅朋友時,可以提供正確而安全的協助。此外,不僅三位愛心隊長,近期剛成功求婚的演員李運慶也不吝為脊髓損傷傷友獻出一己之力,不僅熱心響應「挺勇敢WeGoTogether- 一公里的希望」線上串聯活動,更出現今日齊走活動現場,與傷友及民眾們一同愛心陪走。
脊髓損傷者逐年攀升,年輕化成新隱憂 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呼籲大眾支持傷友生活重建
根據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統計,全台約有65,000名廣泛性脊髓損傷者,且每年以1,000多名案例持續增加中,基金會長期於第一線服務傷友,每年服務人數約500至700人,但僅占全台脊損人數不到1%。秉持為傷友打造完整生活重建價值鏈的理念,進行「脊髓損傷暨認知大調查」,期盼提升大眾對於脊髓損傷的認識,以及對傷友的理解認同,進而幫助更多傷友重返社會、重啟人生價值。 脊髓損傷社福基金會執行長李和謙分享「脊髓損傷暨認知大調查」數據結果,期盼提升大眾對於脊髓損傷的認識,以及對傷友的理解認同。(圖/脊髓損傷社福基金會提供)根據調查結果發現,脊損傷友逾五成發生年齡在29歲以下,近五成起因於車禍,其中超過四成是受害者且無法預防,加上近年台灣交通事故受傷人數持續攀升註1,年輕化與脊髓損傷人數攀升成新隱憂。僅四成脊損傷友能回復正常社交;近六成因擔心造成他人麻煩,在遇到困難時未求助他人;傷友人際關係易退化與缺乏社會功能,恐成社會性退縮。高達六成傷友未重返社會、求職不易,加上大眾對脊髓損傷錯誤認知,對傷友環境不友善,脊損傷友儼然成為新社會隱形弱勢族群,重返社會阻力大。脊髓損傷一旦發生將終身遺憾,嚴重衝擊個人、家庭,甚至成為社會沉重負擔,急需大眾關注脊髓損傷議題。 三位勇敢傷友(左起)輪椅廚神劉建佑、輪椅羽球選手胡光秋、輪椅歌手柯騰皓,挺勇敢現身分享動人生命故事。(圖/脊髓損傷社福基金會提供)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林進興表示:「身為脊損傷者,長年從坐輪椅的高度看世界,了解目前社會環境,包含大眾對脊損議題的認知、整體公共通行環境、重返就業等,仍有諸多不了解以及不便。透過這次調查,有看到少數傷友已能拾起自信、正面積極面對未來生活,對社會帶來重大改變和影響。希望能藉由此次推廣,幫助加倍數量的傷友重建生活、重返職場,甚至更冀盼為傷友爭取長遠、完善的權益,使社會整體環境對脊損傷友更友善,能夠更被社會看見與接納」。活動愛心大使王子現身為脊髓損傷傷友站台,邀請民眾共同參與活動,上傳挺勇敢主題照片,一起為傷友「挺勇敢」。(圖/脊髓損傷社福基金會提供)為號召更多人挺身支持脊損傷友重返社會,今(12)日基金會宣布「2022挺勇敢WeGoTogether」活動正式起跑,以「一公里的希望」為主題,計畫透過活動網站推廣脊髓損傷認知。只要參與活動上傳挺勇敢主題照片,每張照片都象徵鼓勵每位傷友走出來。記者會邀請多位脊損傷友共同出席,分享動人生命故事,愛心大使王子邱勝翊和宇宙林思宇也受邀齊為傷友發聲,邀全民一起「挺勇敢」!活動最後將於12月10日(六)進行「一公里的希望 公益齊走活動」,希望凝聚社會大眾的愛心,將守護脊損傷友的理念推廣至全台灣,為照護傷友、重返就業挺身而出! 更多資訊請至「挺勇敢WeGoTogether」官網 www.scif-wegotogether.com.tw
王子坐輪椅挺脊髓損傷傷友 因《全明星》受傷留後遺症
王子(邱勝翊)今(12日)出席「挺勇敢WeGoTogether」起跑記者會為脊髓損傷傷友發聲,經歷過很多次運動傷害的他回憶,三歲時曾想拿電視後面的呼拉圈,卻在搬電視不小心砸到腳造成骨裂,打石膏了一陣子,而他在參加《全明星運動會》時,也扭傷右腳腳踝,韌帶撕裂傷,當時因帶傷上陣留下後遺症,近期天氣變化,腳就會酸,在激烈運動後也會疼痛。另一位愛心大使林思宇(宇宙)因確診無法出席,只好預先錄了影片支持,她在影片中表示,「非常抱歉沒有辦法親自出席公益記者會,原本想可以和王子一起出席展現默契、體驗傷友的艱辛。」小時候就是學校田徑隊的她,曾因腳踝韌帶斷掉不能再代表學校比賽,「很難過挫敗,還好有朋友、家人陪伴,沒有他們無法這麼快走出來。」也因此很能體會傷友的艱辛。(圖/趙文彬攝)兩人在參加《全明星》時被粉絲敲碗在一起,王子今讚宇宙是很棒的女生,「很期待在運動會以外的合作」可惜這次無法同台,他笑虧:「很會挑時間。」同時也喊話:「希望她好好養身,多喝水,我們等下紅隊要聚會,她前幾天說不能來很可惜,原本今天是要全到,有在約其他的時間。」王子出席「挺勇敢WeGoTogether」起跑記者為脊髓損傷傷友發聲。(圖/趙文彬攝)王子今在台上坐輪椅打羽球,體驗傷友的不便,他也感嘆現在和年輕時體力真的有差,就連幫毛弟慶生,到凌晨兩三點時就承受不住想睡覺,「20幾歲慶生回家都是天亮,現在連打球都會喊要休息一下。」談及《全明星》第四季,他說:「郭哥很厲害,黃隊氣勢如虹,在場上很霸氣,滿期待接下來比賽。」下半年有戲劇跟節目的規劃,應該很快就會跟大家見面。
吳淑珍確診2周出院「元氣大傷」 陳致中揭病況:需長時間療養
前總統夫人吳淑珍本月10日確診,雖然是輕症,但因脊髓損傷抵抗力較差,血氧濃度一度降到91、92,被丈夫陳水扁形容「整個人好像風中殘燭即將熄滅」。好在經過積極治療,她今天(24日)順利出院,兒子陳致中也在臉書報平安。陳致中透露吳淑珍出院的消息,「託大家的福氣,阿母今天出院」,但因為染疫元氣大傷,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療養。據了解,吳淑珍在確診後,陳水扁原本不想麻煩基層醫護人員,選擇親自進行居家照護,但隨者病情變化,「特別是打高蛋白後,病況仍沒有很顯著的起色怎不憂心?」因此同意讓老婆安排住進高雄長庚醫院,接受治療。陳水扁指出,吳淑珍多項指數檢查不正常,還要安排心腹超音波與胸腔CT檢查,因為染疫影響出現幻覺、精神恍惚,離開病床坐上輪椅因疲累沒辦法久坐,因此會將家中臥床換成醫院病床方便坐起來,還有一台專用血氧機,好迎接老婆出院,「所謂長新冠的染疫後遺症可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