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
」男狂流鼻涕以為只是感冒 經檢查是大腦正漏水
敘利亞一名20歲的男子6年前因車禍頭部受傷,在接受了腦部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其頭骨骨折,並且出現了腦膨出,但當時他拒絕進行手術,後來則出現了癲癇發作和頭痛,且一直流鼻涕,他原先認為自己得了感冒,醫學專家則解答,從鼻孔留出的透明液體其實是腦脊髓液,不是鼻水。據《每日星報》報導,男子除了流鼻涕還伴隨著癲癇和頭痛,這些症狀是出現在他腦部受傷後,他本以為自己是得了感冒,當他尋求醫療救助時,影像顯示他大腦中的液體從頭骨的孔口漏出,這種情況稱為創傷性腦膨出。據《醫學病例報告雜誌》指,這種液體是種透明液體的洩漏,這種液體可以保護大腦和脊柱,稱為腦脊髓液。此症狀最常被認為是種先天缺陷,每10400名新生兒中就有1人受到影響,這意味著保護大腦的一層組織會漏出。而在男子的個案中,這就是由嚴重的頭部外傷引起。儘管如此,男子所患的鼻腦膨出的具體發病率仍然比較罕見,醫學專家稱,美國每年約有4萬名嬰兒出現這種情況。據報道,當時男子接受了腦部核磁共振檢查後,院方發現他的頭骨骨折,並且出現了腦膨出,一開始患者拒絕進行手術,最近回來後則終於同意開刀,專家將突出的腦組織恢復到正常位置,修復腦膜,並用骨水泥和生物膠重建顱底,手術後病人的康復情況很順利。
陸女打完蚊子「手超痛」!蚊子沒打到 手指骨折了
中國湖南省長沙市一名35歲女子日前打完蚊子之後,左手食指腫脹、疼痛不已。到醫院一檢查,發現食指中指節的指骨,竟然「撕脫性脆性骨折」,讓醫生都感到吃驚不已。中國湖南「長沙第三醫院」在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表示約一個月前,一名李姓女子因為左手食指腫脹疼痛就醫,醫師替女子檢查後發現,女子食指中節指骨撕脫性脆性骨折,於是詢問女子最近有沒有受傷。醫師替女子檢查後發現,女子食指中節指骨撕脫性脆性骨折。(圖/翻攝「長沙第三醫院」微信公眾號)面對醫師的醫詢,女子想了老半天才想起來,自己日前因為晚上不堪蚊蟲叮咬,曾用力拍打過蚊子,不過一個撲空,蚊子沒打到,事後想起來左手就是那之後開始不適。醫生進一步詢問後發現,女子曾經做過甲狀腺癌根治手術,術後長期服用優甲樂,以至於骨量減少,骨質脆性增加,即使是打蚊子這種日常動作,也可能導致骨折。甲狀腺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因為甲狀旁腺是調節鈣、磷平衡的重要激素,甲癌患者進行甲狀腺全切手術時,可能會傷及到甲狀旁腺,破壞甲狀旁腺功能,從而引起體內鈣、磷代謝失調,使骨質大量丟失,骨密度下降,進而出現骨質疏鬆。術後為了防止甲癌復發,患者往往需要通過服用超生理劑量的左甲狀腺素片(優甲樂),以滿足代謝的需要。而甲狀腺激素濃度升高,會導致骨代謝活躍,加速骨量丟失,造成骨質疏鬆,骨折的風險自然大大增加。最後,醫生對李女的食指中節進行了夾板外固定處理,並建議女子可以透過服用鈣片、增加日曬等進行補鈣治療。醫生表示,骨質疏鬆症多見於中老年人群,尤其是絕經後女性。而對於合併有內分泌疾病、結締組織疾病或者血液系統疾病者,即使是年輕人,也會有患上骨質疏鬆的可能。因此這類患者應定期複查,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鈣質;如果發現自己日漸駝背、脊柱伸展受限,或出現腰背或全身骨骼疼痛甚至發生過脊柱、腕部、髖部骨折等,建議儘早就醫。
幫小四女兒包尿布!丈母娘一看痛罵「變態」 人夫怒問:男性原罪嗎
「這是什麼身為男性的原罪嗎?」有名人夫於近日抱怨,五年級的兒子跟四年級的女兒都還沒戒夜間的尿布,所以夫妻倆到現在會輪流幫小孩包尿布,豈料當丈母娘知道他會幫女兒包尿布時,竟開口罵他變態,還說「叫我離她孫女遠一點」。對此,他則十分無奈,直言要昏倒了。原PO於近日在臉書社團「靠北婚姻2.0」發文指出,五年級的兒子跟四年級的女兒都還沒戒夜間的尿布,他接著解釋有帶小孩看過醫生,應該是遺傳的關係,因為夫妻2人都是上國中還會尿床的體質,所以到現在夫妻倆都還會輪流幫小孩包尿布。而當丈母娘知道原PO太太會幫兒子包尿布時都沒說什麼,但當知道他會幫女兒包尿布時,態度卻180度大轉彎,不僅罵的很難聽說這樣很變態,甚至還「叫我離她孫女遠一點」。對此,原PO則十分無奈,坦言「這是什麼身為男性的原罪嗎?我要昏倒。」此文一出,便引起熱議,網友紛紛留言表示「那個你是不是沒注意到女兒小四了,該發育的都開始了,你本該要避開,另外這年紀應該能自己穿了」、「小四應該要開始兩性教育了」、「女兒4年級,或許正開始發育,是可以自己穿的。」、「感覺一家都有問題,四五年級會自己穿了吧」。大批網友也傻眼直言「這是慣性並不是戒不掉!家長沒改正要讓他們包一輩子嗎?」、「會尿床就讓他尿,下面舖防水墊。越包越依賴…説實在如果每天都在尿床不是心理有問題,不是身體有問題,就是單純的懶,不願意下床」、「會尿床不是問題,孩子夠大了會尿床就尿下去吧!也該讓孩子自己學會洗床單了!床單下舖尿墊,床單衣服褲子濕了孩子自己洗。國小還會尿床很常見,但不會上了小學還在包尿布。孩子有恃無恐就算半夜感覺到想尿尿也會乾脆就尿在尿布上,不會想爬起來尿尿」。對於上國小的孩童仍常尿床的問題,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張藝馨則表示,尿床雖是嬰幼兒很常見的症狀,但若6歲以後仍頻繁的尿床,就可能是腎臟、膀胱、脊神經、脊柱裂等問題,建議家屬帶小朋友到兒童腎臟科門診評估,並呼籲家長不要一味的責怪孩子,應多觀察及早就醫改善。
一吃就吐、體重不斷下降! 檢查竟是罕見「十二指腸阻塞」
9歲的小明1年多前開始無法正常進食,常常吃一點就覺得飽,甚至吃東西就會馬上有噁吐感,最近3個月症狀加劇,吃東西吐不停且體重驟降,從21公斤掉到18.5公斤!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級醫師林隆煌安排患者住院檢查,研判為十二指腸腸阻塞,罹患「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並指出此病若不進行治療,嚴重可能會致殘。十二指腸被夾住 又痛又噁心林隆煌表示,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是罕見的上消化道阻塞疾病。當上腸繫膜動脈(SMA)壓迫腹主動脈(AA),會導致十二指腸內容物不能順利排入空腸,無法獲得適當的營養,導致體重減輕和營養不良。病因與後腹腔脂肪或結締組織流失有關,例如癌症、嚴重外傷、營養吸收不良症,或厭食症等,人變得太瘦、脂肪消失,使得腸子被血管夾住;在受傷或脊柱手術後被放置在身體石膏中的患者也會出現SMA綜合症,又稱為石膏症候群;另外也有解剖位置異常,使得十二指腸懸吊太高或上腸繫膜動脈起源處過低,都增加十二指腸被夾住的機率。▲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是罕見的上消化道阻塞疾病。(國泰綜合醫院提供)壓迫引起的疼痛會使人虛弱,引起「食物恐懼症」並加重病情。當十二指腸受壓會讓人噁心、嘔吐,當體重持續下降時,導致SMA和AA之間的角度減小,從而加重壓迫和阻塞。主動脈與上腸繫膜動脈的正常夾角約為38-56度,小明的夾角卻只有26.4度,壓迫到十二指腸,造成十二指腸阻塞及急性胃擴張。常見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痛、消化不良和早飽,儘管吃下的食物或飲料很少,但由於胃沒有排空,患者仍會感到飽,胃裡充滿了數小時前攝入的液體或食物,當胃排空延遲時會發生便秘,未消化的食物可能會嘔吐,當阻塞變得嚴重時可能會變成膽汁。攝入食物或飲料後腹痛可能會很嚴重,因為SMA的搏動變得更強並撞擊十二指腸。臨床症狀因人而異,有時症狀輕微,隨著時間推移會慢慢加重,如果不進行治療,某些人的症狀可能會嚴重致殘。噁心嘔吐腹痛消化不良早飽便秘致殘早期保守療法 嚴重需動手術林隆煌解說,治療方案包括藥物和手術干預,初期可以通過胃減壓、電解質校正和營養支持等保守療法進行管理。患有飲食失調症的人需要進行精神病學評估,當不能經口餵養時,可以通過放置在梗阻遠端的鼻空腸管進行腸內餵養,首先嘗試使用補充性高熱量液體進行頻繁的少量餵養,然後進行姿勢療法。接下來,從鼻子插入一根管子到空腸(鼻空腸管),特殊配方用於通過泵輸送16至20小時的餵養,提供患者所需的足夠卡路里和液體,這圍繞著通過鼻胃管以幫助實現胃和十二指腸減壓,通過靜脈輸液復甦,以及監測和更換血清電解質,經由全胃腸外營養以提供足夠的營養實現體重增加。而促運動劑有益於提升體重,對於病程較短的患者,保守治療最能解決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的症狀和體重,對於具有急性表現的兒科患者能受益於單獨的保守治療,體重增加的目標是恢復腸系膜脂肪墊和扭轉角度損失並減少AA和SMA之間的距離。如果保守措施在6至8週內無效並且症狀惡化,特別是患者有劇烈疼痛且無法耐受胃腸道餵養,則需要進行手術。目前最常用的是腹腔鏡十二指腸空腸吻合術,讓十二指腸的有效減壓,具有恢復快、腸蠕動功能改善和患者健康、小腸粘連和術後切口疝發生率降低、失血量最少、術後疼痛減輕以及最終美容效果好的優點。醫師最後提醒,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是腸梗阻的一種罕見原因,延誤診斷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早期診斷時可以對患者進行保守治療,但如果診斷延遲或藥物治療失敗,則需要手術干預。
頭痛、背痛、肩頸痛好困擾! 精準醫療時代下「疼痛」可以如何治療?
現代人常因工作、生活承受著種種壓力,常常覺得頭痛、肩頸痛,而平時不正確的動作、習慣也會造成許多疼痛問題。診所院長神經外科醫師張麟表示,根據門診統計,下背痛、骨盆腔綜合症候群、纖維肌痛症、肩頸上背等是最常見的疼痛問題,甚至COVID-19疫後造成的莫名疼痛在門診也相當常見。這些疼痛到底該怎麼治療呢?張麟醫師指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在現在精準醫療的時代已非定律,疼痛可以透過全面性評估、個人化治療,精準有效改善惱人的疼痛問題。門診常見疼痛問題有「這些」 需個人化全面性評估疼痛的原因有相當多可能,常見疼痛包括下背痛、骨盆腔綜合徵、纖維肌痛症、肩頸痛、五十肩、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頑強性頭痛、偏頭痛、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以及全身痛(是否合併代謝、內分泌及情緒問題)等。疾病、外傷等也可能是疼痛的原因,張麟醫師提到,疼痛是一種受損與修復的過程,因此疼痛門診在治療上會優先處理、排除一定需要開刀的緊急或嚴重問題,傾聽病患主訴及觀察,經過完整評估後下一步才是治療。張麟醫師表示,在疼痛的部份,治療目標就是症狀能夠改善,矯正背後力學結構異常或營養素失衡問題,再依據病人情況訂定個人化治療計劃,包含相關支持系統等,全面性個人化疼痛評估與治療,以精準、有效改善疼痛問題。治療不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止痛藥也非唯一解方而疼痛其實並非一般想像的單純吃止痛藥治療而已,張麟醫師分享,門診曾有一位患者是20歲女學生,中線兩側背痛已隱約出現一陣子,但上課時突然地刺痛,診斷發現其中下段背部脊柱旁兩側肌肉廣泛壓痛,兩側近腰方肌處也有壓痛,不過,這名患者無創傷或其他疾病史,月經正常但臉色顯得有些蒼白。張麟醫師提到,治療上建議患者到婦產科同步進行內分泌及風濕免疫科檢查,並先為她做增生治療,不過有暈針、怕針的情形,之後改用非侵入式的震波治療,並補充維生素C加強軟組織修復,2週後疼痛改善,後續再配合內分泌、維生素D補充治療。另外,還有一位69歲男性患者,3年前接受腰椎融合手術,但術後6個月又出現下背痛,近一兩個月痛感加劇,曾進行復健及物理治療2年合併藥物治療,但都無明顯改善,下背依然僵硬疼痛,薦髂關節處也有痛點。張麟醫師表示,針對這名患者,先安排了雙側腰椎第二背根神經節注射,治療後患者表示疼痛改善約5成,另外也為他進行雙側薦髂關節注射,不過只有短暫改善,之後又再度復發,因此改用高頻熱凝療法而後便獲得明顯改善。疼痛原因百百種,治療方式也各有不同,張麟醫師強調,若醫師沒有充分的時間傾聽患者,再做判斷並安排必要的檢查,最後病痛問題還是無法獲得有效改善,這是現行醫療環境下的問題,但其實透過個人健康的多面評估與精準治療,能讓看不好病、看不到病的疼痛困局獲得紓解,擁抱無痛的快樂生活。
暖暖包「千萬別搓」! 日媒分享「3大貼法」讓全身暖烘烘
近期由於氣溫直線下降,不少民眾除了翻出厚重保暖的衣物外,「保暖神器」暖暖包也成為許多人搶購的目標。但不少民眾都採用「搓揉」的方式來使用暖暖包,日本媒體就表示,其實暖暖包不要搓,搖晃就能開始發熱了。除此之外,日本媒體還分享了3種暖暖包的黏貼方式,讓民眾可以暖烘烘的度過這寒冷的冬天。根據日本網站《mamatenna》報導指出,民眾在拆封暖暖包後,其實只需要用搖晃的方式搖晃整個暖暖包,過一下就會整個發熱。而民眾過去所習慣的搓揉暖暖包的動作,在搓揉的過程中,可能會導致暖暖包內的鐵粉堵住外層不織布包裝的氣孔,反而會讓加熱效果變差。而根據《tys テレビ山口》報導指出,民眾在使用暖暖包的時候,並非是「越多越好」,報導中就分享了3種貼法:下半身的「兔子貼法」在背部的腰部附近,先橫向地貼上一張普通大小的暖暖包,然後在上面縱向地貼上兩張迷你尺寸的暖暖包。這樣貼上去後,看起來就像兔子的頭,所以被稱為『兔子貼法』。這種方法通過集中加熱沿著脊柱運行的脊柱起立肌,似乎可以使下半身變暖。腹部的「剪刀貼法」在下腹部的地方橫向貼上一張普通大小的暖暖包,在背部的腰部位置上以橫向的方式貼暖暖包,就像是夾住腹部一樣,這樣可以幫腹部保暖。(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均勻暖活全身的「兩張貼法」在兩側肩胛骨之間貼上一個暖暖包,之後在腰部橫向貼上另一個暖暖包,如此就能靠3個暖暖包快速暖活全身。(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
預防產前貧血不只補鐵! 4飲食技巧助準媽咪遠離貧血
在懷孕期間,生理會出現變化,需增加血量以供胎兒生長,此時若營養素攝取不足易產生「產前貧血」,影響孕婦、胎兒健康。因此,國健署提供4飲食技巧,提醒孕媽咪們攝取足夠營養素,預防、改善貧血症狀。育齡婦女貧血盛行率19.7% 與鐵、葉酸、B12等有關根據國健署107-111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我國20-49歲育齡婦女的貧血(血紅素<12g/dl)盛行率為19.7%。而血液的生成與鐵、葉酸、維生素B12等營養素有關,若在懷孕期間攝取足夠營養素可以預防貧血的發生。因此,國健署呼籲孕媽咪們應「攝取富含鐵質食物」、「葉酸補充不可少」、「維生素B12很重要」、「蛋白質攝取量須增加」,透過這4飲食技巧來預防貧血,也可幫助寶寶健康長大。預防貧血飲食技巧1 攝取富含鐵質食物懷孕期間鐵質攝取不足,對胎兒的腦部可能會造成不良影響。國健署建議,孕媽咪每日鐵質攝取量需達15毫克(mg),第3孕期之孕婦及哺乳中的媽咪更要增加每日鐵質攝取量至45毫克(mg)。在日常飲食中,可經由富含鐵質的內臟類(如:豬肝、鴨血)、紅肉類、海產類(如:文蛤、章魚)及豆類與其製品(如:黑豆、小方豆干)來補充。另外,在用餐中或餐後2小時內可以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當季水果(如:芭樂、柑橘、文旦、小番茄),促進鐵質吸收。預防貧血飲食技巧2 葉酸補充不可少葉酸若嚴重缺乏,可能會影響寶寶神經管發育、造成唇顎裂。若是神經管缺損位在脊柱的位置,就會產生脊柱裂。國健署表示,有懷孕計畫的婦女,建議孕前葉酸每日攝取量需達400微克,懷孕期間增加每日攝取量達600微克。而日常飲食,每日至少需攝取1-2碗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紅莧菜、紅鳳菜等),並可搭配全榖雜糧,如:紅豆、綠豆、鷹嘴豆、燕麥、紅藜等一起入菜。另外,堅果類食物(如:葵瓜子、黑芝麻),以及蛋白質類食物中的海鮮類(如鯖魚、牡蠣)、雞肝、黃豆、黑豆等也富含葉酸,民眾可透過這些食物來補充。預防貧血飲食技巧3 維生素B12很重要維生素B12缺乏,可能也會導致胎兒的神經管缺陷。因此國健署建議,懷孕時維生素B12每日攝取量應達2.6微克。維生素B12主要食物來源為動物性蛋白質,包含海鮮類(如:蜆仔、文蛤、牡蠣)、肉類、蛋、乳製品等,植物性來源則可透過紫菜、海髮菜等食物來補充。另外,國健署表示,全素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維生素B12補充劑。預防貧血飲食技巧4 蛋白質攝取量須增加攝取充足的蛋白質,可提供足夠的造血元素。國健署提到,懷孕期間蛋白質每日攝取量需額外增加10 公克,且蛋白質來源中一半以上應來自優質蛋白質,如:黃豆、毛豆、黑豆與相關製品,或乳製品、魚、蛋、肉等。國健署提醒,若有任何飲食或補充營養素的問題,可洽詢營養師進行營養評估及飲食指導,或經醫師指示下使用營養補充劑,以改善貧血症狀。
22歲男為考研究所 每天伏案苦讀15個小時…一覺醒來竟癱了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脊柱日。現在骨科常說的頸肩腰腿病,大多屬於脊柱病的範疇,而頸椎病是最常見、高發的脊柱病之一。大陸浙江省杭州市一名22歲男子為了考研究所拚命學習,每天伏案刷題超過15個小時,結果一覺醒來發現手抬不起來,就醫後才得知自己竟然癱瘓了。《都市快報》報導,浙江省中醫院副院長、脊柱疾病專家錢宇教授表示,隨著現代人日常習慣的改變和不正確的頸椎姿勢,導致頸椎病發病率不斷提升,且趨於年輕化,「門診中發現,20多歲年輕頸椎病患者越來越多,有的甚至17、18歲頸椎已經出問題了。」「錢教授,我兒子有進步了,他的手握力比之前好多了!」不久前,22歲的小磊(化名)在父親陪伴下,專程從老家趕到杭州就醫。錢宇對小磊的印象很深刻,去年底他還在杭州讀大四,當時正全力以赴準備考研,每天只睡4、5小時,除了吃飯、睡覺,基本上一天15個小時以上,都埋頭坐在書桌前讀書。考前1個月左右,小磊感覺到脖子明顯痠痛,手臂還陣陣發麻,為了不影響複習,只好忍著疼痛繼續學習,心想離考試只有1個月了,最後關頭再堅持一下,一切等考完試再說。約過了1星期,有一天小磊清早起來,卻發現自己手抬不起來,整個人動不了,就像癱瘓一樣,趕緊請室友打電話叫救護車。送到醫院後,小磊被抬進急診室,經過X光、CT、MR檢查,醫生發現他的頸椎4至6節段發生病變,脊髓神經被嚴重壓迫,導致急性癱瘓,必須馬上手術進行減壓。儘管手術非常成功,但因為之前耽誤治療,患者的脊髓神經受壓時間太長,已經造成不可逆的神經損傷,很難在短期內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頸椎痠痛、手臂發麻,其實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如果小磊當時能夠及時到醫院就診,那現在的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錢宇惋惜地說。出院後,小磊回老家找了個相對輕鬆的工作,同時進行手部功能的復健鍛鍊,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男童百病纏身「3年看17名醫找無病因」 絕望媽問ChatGPT結局超意外
比醫生更厲害?國外一名男童自4歲開始就飽受各種疼痛折磨,包括磨牙、走路不協調、長不高等,3年內求助了17名醫生,卻依舊找不出原因,最後走投無路決定嘗試「ChatGPT 」,沒想到意外找到病因,動手術後總算解決了這個問題。根據《TODAY》報導,女子考特妮(Courtney)的兒子亞歷克斯(Alex)4歲時開始感到身上疼痛,每天必須服用止痛藥,起初她以為是蛀牙,便帶去看牙醫,但醫生排除了一切,告知亞歷克斯可能正在磨牙,並認為專門治療呼吸道阻塞的醫生可以提供幫助,後來在亞歷克斯的上顎放了一個擴張器,情況有所改善。怎料,考特妮發現亞歷克斯不再長高,因此去尋求兒科醫生幫助,醫生認為是新冠疫情對發育產生的負面影響,還發現亞歷克斯左右腳不平衡,「他會用右腳走路,然後左腳拖著」。然而在物理治療開始前,亞歷克斯出現嚴重頭痛,只好去請教神經科醫生,被告知有偏頭痛,因此又轉到耳鼻喉科,檢查是否有鼻竇或呼吸道導致的睡眠問題。考特妮求助ChatGPT,竟意外找到答案。(示意圖/翻攝自pexels)只不過,無論看了多少位醫生,專家只會解決自己領域的專業。物理治療師認為亞歷克斯患有下疝畸形,會造成大腦異常,考特妮開始去拜訪更多醫生,包括其他兒科醫生、兒科內科醫生、成人內科醫生和肌肉骨骼醫生,但仍然沒有找出原因。3年以來,考特妮帶亞歷克斯拜訪17位不同的醫生,卻沒診斷出真正病情,沮喪不已的她註冊ChatGPT,並輸入相關的症狀,希望得到答案,結果判斷是罹患「脊髓拉扯症候群」(tetheredcord syndrome),是一種由組織附著引起的神經系統疾病,因為限制脊髓在脊柱內的移動,才會造成異常拉伸,引發疼痛。考特妮馬上帶亞歷克斯帶醫院就診,神經外科醫生證實病情,隨後動手術,目前仍在康復中。對此,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安德魯(Andrew Beam)指出,ChatGPT可以成為診斷的好夥伴,因為它可能不像醫生有盲點,但不可能取代臨床醫生的專業知識,「ChatGPT有時找不到會亂給答案,實際上並不存在」。
治療脊椎側彎 物理治療師示範4個動作達到「3D穩定」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青少年時期身高快速增長,可能造成脊椎側彎角度急劇的惡化,需要及早透過運動來介入。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林杏青與物理治療師王柏昇表示,即使是成年人骨骼發育已經完成,仍然可以透過矯正運動搭配徒手治療,改善脊椎側彎與疼痛。透過4個動作,讓脊椎回到正中位並維持核心,就像將彎曲的繩子拉緊,繩子自然就會變直。男女孩發生脊椎側彎時間點不同脊椎側彎是骨骼成長發育伴隨的疾病,身高的快速增長,有可能造成側彎角度急劇的惡化。一般來說在女生初經的前2年會開始進入快速生長期,到初經來的前半年是生長高峰,而男生則可以透過詢問是否長喉結變聲來判斷。此時惡化的風險最高,就需要及早透過運動來介入,如果本身側彎角度就大於20度,則需搭配背架治療輔助。即使是成年人骨骼發育已經完成,相對來說角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即使如此仍然可以透過矯正運動搭配徒手治療,改善因為脊椎側彎造成兩邊肌肉張力的不對稱,減少出現疼痛的機率,甚至在角度無法大幅度改善的情況下,讓身體外觀趨於對稱,不至於因為外觀而影響患者的社交生活甚至是心理狀態。大多數脊椎側彎是不明原因產生,也有的與遺傳相關,少數則伴隨神經肌肉疾病一起發生。隨著年齡增長,脊椎側彎可能越變越嚴重,因此如果家長懷疑脊椎側彎,應及早就醫檢查安排治療。就醫時醫師可以協助排除其他伴隨的神經肌肉疾病、透過完整的影像檢查確認脊椎三維曲度,並透過影像判斷成長潛力來安排適合的治療方式,包含除了接受治療性運動外,是否需要使用背架、需要開刀的風險高不高,多久追蹤等等。雖然研究顯示多數輕微側彎應該與背痛無關,但角度非常嚴重的脊椎側彎還是有可能有關。而縱使不影響疼痛,側彎也還是有可能因為影響外觀而造成青少年發展上的問題,因此應積極治療。不同於背架被動控制 物理治療主動運動6大理念 脊椎側彎的運動治療有很多面向,有些人是想要改善側彎的角度,有些人是想要改善頻繁出現的腰痠背痛,有些人則是單純的想要改善外觀,不論是哪一種原因,都需要從運動開始,其中Physiotherapeutic Scoliosis-Specific Exercise (PSSE) 脊柱側彎特定性物理治療運動,能有效治療側彎與預防惡化,且隨著時代的演進也有越來越多的文獻支持PSSE的療效,不同於背架的被動控制,PSSE強調患者主動的運動,透過自身肌肉控制讓身體回到正中,並提升自我本體感覺達到3D狀態下的穩定。現今有許多針對側彎的矯正訓練例如:義大利SEAS、德國Schroth Method、波蘭DoboMed,英國Side Shift、法國的Lyon以及巴塞隆納BSPTS,每個學派有不同的特色跟著重的部位,但治療理念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項脊椎的正中位以及核心穩定3D呼吸擴張個案的主動參與及衛教提升自我對側彎的感知筋膜組織放鬆功能性動作的訓練該做什麼運動?脊椎側彎在臨床上有很多種的表現方式,包含胸椎向左還是向右、是單一的C型曲線還是S型曲線、椎體是否有旋轉等因素,執行運動時都會有所差異,因此若是要執行特定矯正運動,建議要找專業的物理治療師評估過後,再來執行會比較安全。以下介紹幾種讓脊椎回到正中位並維持核心的運動,簡易的說,運動的概念是要讓身體維持在正中位,並且做出上下延伸拉長,就像彎曲的繩子從兩端往相反方向拉緊,繩子自然就會變直。動作一步驟一:下腹部收緊,控制地使骨盆往下轉動,此時一節節延展脊柱讓背部下凹,頸部維持放鬆。步驟二:下腹部收緊,將頭部往肚子方向彎,盡量使下巴貼到身體,感受頸部肌肉緩緩拉伸,同時帶動脊椎一節節拱起來。重複上述步驟,以平緩的步驟規律交替約5-10次。動作二起始動作坐在地上雙腳微開,感覺坐骨與頭頂成一直線,想像肚子放了一顆球,將身體慢慢的往前彎,感覺後方的脊椎一節一節的打開,若是後腿的柔軟度不足,可以將膝蓋微微彎曲。動作三面向牆壁雙腳張開,注意膝蓋與腳尖為同一個方向,避免膝蓋過度內轉,雙手舉高放在牆壁上感受頭頂往正上方延伸出去,可在頭上放置毛巾卷給予本體感覺,想像把毛巾往上頂,同時骨盆往椅子的方向延伸。動作四坐在瑜珈球上,若是胸凸往右者,將右手彎曲摸到同側肩膀,若是有骨盆往左側偏移,可用手固定讓骨盆兩邊對稱,感受右手手肘往外側延伸,但維持身體中心不變,同時感受頭頂往正上方延伸出去。
傘兵「正氣樓」慘遭縱火 遊民拒認罪一審重判4年2月
41歲徐姓遊民被控縱火焚燒屏東榮總院區歷史建築「正氣樓」,導致2樓木桁架屋頂全毀,所幸無人傷亡,徐男被捕後只承認案發時出現在正氣樓附近,否認縱火,不過仍遭屏東地檢署起訴,屏東地院今(31日)依公共危險罪重判4年2月徒刑,還可上訴。遭縱火的「正氣樓」原為傘兵基地隊史館,位於有「傘兵搖籃」之稱的原屏東大武營區,大武營區前身為日據時期的「日本陸軍高射砲第8連隊」所在地,主要功能為警衛屏東機場安全,日本投降後由國軍接收,作為傘兵訓練基地,配合都市變更與屏東榮民總醫院設立計畫,傘訓中心前年遷至空軍屏東基地內大聖西營區。大武營區現為屏東榮民總醫院園區,縣府規劃周邊近8公頃的公園,包括停車場、道路、滯洪池等設施,環繞醫院的公園綠地合計超過12公頃。營區遺留的建物近乎全區保留,縣府2021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總共保留了特戰營兵舍、醫務室、聯合二級廠、戰備大樓、傘具修復工場、 烘傘房、隊史館等12棟建築物及1處防空洞。「正氣樓」等歷史建物原預計今年2月間展開修復,建物內無水無電,卻在今年2月5日凌晨發生大火,延燒約3小時,2樓木桁架屋頂全毀,幸無人員傷亡。檢警與相關單位共組專案小組到場勘查,認定有人為縱火的可能性,經警方調閱監視畫面及採證分析後,發現徐嫌涉有重嫌。檢警指出,41歲徐嫌是遊民,案發凌晨前往正氣樓內,以不詳方式引燃該建物2樓西側展覽室,火勢旋即蔓延並燒毀該建物的主要結構如屋頂木樑、門樑脊柱,隨後逃離現場。徐嫌逃了17天後,在彰化市區遭警查獲,但他矢口否認縱火,只坦承案發當下有出現在案發地。
睡覺喜歡「手舉過頭頂」恐為身體警訊 醫曝「最佳放鬆睡姿」對脊柱更有感
近日微博上有大批網友討論起了睡姿問題,有人喜歡仰臥、側睡、趴睡,或是把手舉過頭頂著睡,更產生了「喜歡睡覺的時候把頭舉過頭頂」的熱搜關鍵字,而這些睡姿也可能代表著某些有趣的原因和潛在的益處,但根據醫師的說法,「把手舉過頭頂睡」可能是身體出現狀況的警告。《大白健康說》的文章指出,喜歡睡覺時將手舉過頭頂可能與個人的習慣、舒適度有關,由於每個人的身體構造和感覺不同,這個姿勢可以讓他們更舒適放鬆,也助於緩解肩頸壓力、減輕緊張感和疲勞。此外,將手臂舉過頭頂還可以改變身體的重心分布,使人感覺更加平衡和安穩,進而更容易入睡。根據陸媒《快科技》的報導,有醫師介紹,如果喜歡雙手舉過頭頂睡覺,這些人有極大的可能患有不同程度的頸椎病、肩周炎等等,才會在不自覺中把手舉上去。不過,除了患病的可能外,若白天經常鍛鍊手臂,或是肩頸疲勞,人在睡覺時也常以這樣的姿勢來緩解不適。報導也說明,每種睡姿其實各有優劣,如仰睡時身體和床的接觸面積最大,身體和大腦血液循環較好,能使人體最放鬆;側睡則能防止咽部、舌頭軟組織往後掉,亦能減輕頸部、胸部脂肪組織對氣管的壓力。綜上所述,醫師也建議,平躺是對脊柱最好的睡姿,可以在頸、腰、膝關節這些有曲度的位置加上墊子,讓躺姿更符合人體工學,也能讓肌肉放鬆、幫助恢復脊椎受損。
12歲男孩車禍頭與脊椎幾乎分離 存活率50%被救回成醫學奇蹟
1名12歲的巴勒斯坦男孩蘇萊曼哈桑(Suleiman Hassan),6月時發生車禍,他的頭骨與脊柱頂部椎骨分離,被緊急送往哈薩達醫療中心救治,起初醫生估計蘇萊曼的存活率只有50%,不過在幾個小時的手術之後,蘇萊曼順利撿回1命。6月時,12歲的巴勒斯坦男孩蘇萊曼哈桑,在路上騎著腳踏車,不幸被1輛汽車撞上,蘇萊曼傷勢極為嚴重,他的頭骨與脊柱頂部椎骨分離,醫學上稱這種情況為「雙側寰枕關節脫位」。他被緊急送往以色列的哈達薩醫療中心進行救治,醫生看到蘇萊曼的傷勢表示,他的頭幾乎完全脫離脖子根部,並判斷蘇萊曼的存活率只有50%。蘇萊曼的手術持續了好幾小時,醫生在他受損的部位,使用鋼板和固定裝置。主要負責這次手術的骨科專家奧哈德埃納夫博士(Ohad Einav)表示,醫療團隊能夠將蘇萊曼從死神手中救回,歸功於他們的知識還有手術室中的最新技術。雖然蘇萊曼在6月就完成了手術,不過因為手術嚴峻,醫生直到7月才宣佈手術結果。日前蘇萊曼也順利出院,不過仍需要戴著頸椎夾板,醫師也會持續監測他的康復狀況。對於蘇萊曼的恢復狀況,奧哈德醫生開心表示,蘇萊曼在手術之後,並未出現神經缺陷或感覺、運動功能障礙,也不需要輔助就能行走,實在不是1件小事。他也強調,蘇萊曼的手術極為罕見,兒童頭部相對於成人來說比較大,因此也更容易在創傷中受到影響,外科醫生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才能完成如此嚴峻的手術。根據以色列《TPS通訊社》報導,蘇萊曼的父親在他康復過程中,都沒有離開過他的病床邊,他的父親非常感謝醫護人員,他表示是創傷和骨科團隊的專業精神、技術、和快速決策救了他兒子。據擔任紐約大學蘭格尼醫學中心臨床醫學教授、執業內科醫生、福斯新聞撰稿人的馬克西格爾博士(Marc Siege)所說,這種手術只有在主要血管保持完好的情況下,才有可能進行,他表示:「關鍵是保持流向大腦的血液」。馬克也指出,以這次的情況來看,蘇萊曼的血管可能沒被切斷,而他的手術也涉及到骨科重建,需要使用固定支架和重新連接韌帶,更可能需要骨頭移植或植入固定物。
搭郵輪度假卻遇「血染海岸」 傳統祭典屠殺大量鯨魚嚇壞遊客
上週日(9日),一艘英國郵輪停靠在歐洲北部的法羅群島岸邊,卻意外看見了近80隻鯨魚被屠殺,並血染大片海水的畫面。據悉,居民正在進行當地的傳統活動,捕鯨對他們來說更是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現場也聚集了許多人圍觀,郵輪上的乘客也因此受到驚嚇,而郵輪公司則在推特上表達了歉意,並強調官方相當反對捕鯨這項「過時活動」。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報導,當時法羅群島的居民屠殺了約78頭長鰭領航鯨,是為當地居民於夏季的重要文化活動「Grindadráp」,而這項傳統甚至可以追溯到西元前900年。不過,由於現在明文禁止使用魚叉和長矛,鯨魚會被帶到陸地上並在眾人面前被殺死,擱淺鯨魚的脊柱、背鰭遭切斷,動脈破裂,才造成大量血液噴濺,血染大海。英國大使郵輪公司(Ambassador Cruise Line)表示,他們曾花費數周試圖與法羅群島政府對話,強烈反對這項過時的殘忍捕撈活動,但無法達成順利共識,才造成了此次郵輪乘客的驚嚇事件,也對此感到相當抱歉。該郵輪公司提到,他們會呼籲乘客和船員不要購買任何鯨魚、海豚的肉製品,並斥責透過商業行為謀取暴利的惡行。另外,該郵輪公司也說,他們自2021年起就與ORCA(一家致力於研究和保護英國和歐洲水域鯨豚的慈善機構)合作,想要推動相關的變革。對此,英國保羅沃森船長基金會(Captain Paul Watson Foundation)直言,如果郵輪公司真想抵制法羅群島,應該直接將這項行程刪除,而非一再地重新探訪該地,反而像是在無意中支持了當地居民的捕鯨活動。
男嬰出生無肛門「竟有2個雞雞」 醫學文獻僅100例:機率1/600萬
百年難得一見!巴基斯塔一名男童嬰出生時就患有「雙陰莖」(Diphallia),排尿功能正常,但沒有肛門,醫學文獻中僅有100例紀錄,是相當罕見的病症。據《每日郵報》報導,伊斯蘭馬巴德一名男嬰在出生36周後,被送到醫院治療,沒有任何家族遺傳病史,卻發現沒有肛門,但有2個形狀正常的陰莖,其中一個是1.5公分,另一個是2.5公分。經過掃描顯示,男嬰的一個膀胱連接2個尿道,代表會從2個陰莖排出尿液。外科醫生將結腸的一端從腹部左下側的開口轉移,讓男嬰可以排便,在手術後2天觀察,已經順利出院,並安排後續回診。目前尚不清楚雙陰莖是如何發生的,也不知道是否有風險,但人們認為是在子宮內生殖器發育時,偶然發生的。該團隊在國際外科雜誌病例報告中提到,罹患雙陰莖的機率,如醫學上所知的一樣,是600萬分之1,文獻上只有100個案例,首例可追溯到1609年。報導指出,雙陰莖和其他異常無關,像是出生有2個陰囊或肛門,這個疾病會造成脊柱裂的風險提高,是一種先天性疾病。多數情況下,陰莖的大小會一樣,並且在同個位置,不過某些案例中,較小的陰莖會位於較大的上方,而雙陰莖患者,可以從2個陰莖排尿或射精。
莊智淵曝「間椎盤突出壓迫神經」:已感撐不下去 坦言考慮開刀
台灣「桌球教父」莊智淵8日晚間在臉書曬出2021年所拍攝的核磁共振照片,透露近來已感覺到撐不下去,坐不住、手沒做動作也在麻痛、躺只能躺一邊等種種情況,讓他慎重考慮是否要開刀。貼文曝光後,不少粉絲紛紛湧入替他加油打氣。莊智淵8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指出運動傷害宿疾日趨嚴重,近來已感撐不下去,現在坐不住、手沒做動作也在麻痛、躺只能躺一邊、反手推都推不出去、拉球沒辦法引拍、一下痛一下不痛的,慎重考慮開刀否?莊智淵列舉,頭伸直後仰、右手向前平舉,頭轉向同側後更增加反應,「初估判斷:間椎盤突出壓迫神經,神經反應在C8-T1最為明顯,神經症狀明顯,於後背脊柱與肩胛骨中、膏肓處、上臂外側、前臂外側及掌外兩根手指皆有劇烈的神經症狀的反應。」
少女遭圍毆「眼睛插入異物」 施暴少年媽願賠償但因1句話引網炮轟
大陸海南省臨高縣發生一起霸凌的事件,一名13歲少女日前只因和同班同學發生口角,就被聚眾圍毆,對方並在施暴期間全然不顧少女的哭泣與求饒,還疑似將異物插入她的眼角。對此,其中一名涉案少年的媽媽出面稱「該賠就賠」,但仍因「小孩調皮導致該事件發生」這句話被網友炮轟。至於相關單位則回應,事件起因為雙方互毆,並非單方面施暴,目前已啟動調查程序,將對涉案人員、被打少女進行心理疏導,盼其儘早恢復正常生活。綜合陸媒報導,海南省臨高縣思源實驗學校發生霸凌事件的影片在網上曝光,可以看到一名13歲少女遭多人拉扯與圍毆,不斷大喊「都怪我,是我的錯、是我的錯」,而她的求饒卻依舊沒能讓施暴者收手,不光身上的連衣群快被扯下,一行人還將少女踹下低窪處,並在她踉蹌爬回地面後,抓起少女的頭髮又是一陣拳打腳踢。被打少女的劉姓舅媽表示,少女的家庭情況較為拮据,她的爸爸因殘疾只能以拉三輪車為生,媽媽則是聾啞人,在學校門口擺攤賣零食。起初,少女在被圍毆後回家,出於害怕被報復,只透露「是不小心摔倒」,直到家人在網上看到相關影片後,她才終於改口,承認自己此前就曾多次被霸凌;而當渾身是傷的少女在被送醫後,查出脊柱裂、左耳膜穿孔且眼睛疑似遭異物插入,造成視力下降的不可逆損傷。在被打少女的家人報警後,相關單位指出,少女和起事者為同班同學,案發當天雙方起了口角,之後少女就和對方發生肢體衝突;由於涉及此案的人員均為未滿18歲之少年,已針對個別滿14歲者依法給予行政處罰,並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同時,相關單位駁斥了此前「少女遭單方面施暴」的消息,指出應是「互毆」,還透過此案發現被打少女就讀的學校存在管理方面的問題,目前除了將校長予以免職,也啟動了一系列的問責調查程序,更指派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對涉案人員、被打少女進行心理疏導,以便他們儘早恢復正常的生活。被打少女被送醫後,查出眼睛疑似遭異物插入,造成視力下降的不可逆損傷。(圖/翻攝自微博/新京報)對此,參與圍毆的其中一名少年的媽媽也出面回應,目前正全力配合警方調查中,「被打者也很可憐,作為家長也不知道怎麼辦,該賠償就賠償。」不過,由於她在言談間指出「因為小孩調皮導致該事件發生」,因此被網友紛紛炮轟「這是調皮問題嗎」、「調皮?這是殺人!把妳家的孩子交給我們,讓我們調皮試試」、「不是調皮,這是邪惡」。
被逼工作25年 71歲象奶奶一口氣載6名觀光客「脊椎凹陷變形」
許多民眾到泰國旅遊,都會體驗「騎大象」,但是人類在滿足自己的慾望時,卻傷害了這些動物。一隻被迫在觀光業工作25年的大象,背部脊椎嚴重變形,有時甚至得一次載6名觀光客,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根據《CNN》報導,泰國野生動物之友基金會(WFFT)在2006年收容這隻71歲的母象派(Pai Lin),並分享這頭大象的故事,在觀光旅遊業工作長達25年,有時要一次載6名觀光客,脊椎嚴重受損,背部還留下疤痕,這種對大象身體的持續壓力,會使牠們背部組織和骨骼退化,造成不可逆轉的物理傷害。派的背部和脊椎嚴重變形。(圖/翻攝自Wildlife Friends Foundation Thailand)組織提到,派現在年紀大了,體重也增加,比剛來這裡的時候更重,「但你可以清楚看到脊柱的形狀,這是牠將不得不忍受的身體畸形,不過牠適應得很好」。雖然騎大象在東南亞國家是一項受歡迎的活動,但這種行為其實是虐待動物,因為大象的身體不是為了騎乘或承載重物而設計的。組織呼籲人們不要騎大象。(圖/翻攝自Wildlife Friends Foundation Thailand)組織希望藉此提高人們的認識,明白大象和馬的不同,不是為了騎而飼養的,「牠們不是寵物,而是從野外捕獲並飼養的惡劣的環境下」,如今疫情過後,旅遊業復甦,人潮再度回來了,為此也呼籲民眾永遠不要騎大象。
無照整脊2/「樹林蝙蝠俠」任意施展易筋經 情節嚴重可判刑罰百萬
桃園客運董事黃炳勳遭人檢舉僅有整復師執照,卻觸犯醫師法,從事整脊、矯正等醫療行為,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50萬元以下罰金;此外,他在網路上宣傳整脊也違反了醫療法的規定,可處25萬元以下罰金。衛生局若接獲民眾檢舉即可循線前往調查。出生於新北市樹林望族的黃炳勳,身兼桃園客運董事,並以「黃教授」自居,宣稱自己領悟精通少林易筋經洗髓,並對骨科有所鑽研,遂經由易筋經太極手法幫民眾調整骨架,能夠改善體質、增加免疫力,還在網路宣傳曾幫導演朱延平、演員許效舜、太保、吳孟達等名人整脊保養。黃炳勳原本的店面位於新北市鶯歌區,後來搬往桃園龜山區山鶯路上,並標榜「少林洗髓整脊大師」,在臉書上開設「黃教授骨架維護中心& Master Huang Bone Caring Centre」粉絲專頁攬客,放上整脊的過程影像,以每次5000元的代價替人整脊,不少民眾趨之若鶩。黃炳勳僅有整復師執照,卻非法宣稱可進行整脊、矯正等醫療行為。(圖/影音組攝)黃炳勳的名片上頭銜不少,包括「聯合國世界骨科聯會秘書長、台灣健康養生推廣協會榮譽副會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副教授、脊柱健康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等等,且過去他常扮成蝙蝠俠出席公益活動,被稱為「樹林蝙蝠俠」,2年前則因為與其胞兄因桃客董座爭奪戰而鬧上社會版面,知名度頗高。民間流傳,洗髓功與易筋經同為達摩祖師所創,最終傳入中國嵩山少林寺成為僧侶秘傳功夫,是一種清洗髓腔的功夫,需要透過開筋點穴、站樁、吐納、垂吊、拍打、打坐等六個步驟,才能達成改善體質的效果,並無提及透過整脊,產生調節身體之功效。對於黃男僅有整復師證照,卻宣稱能整脊、矯正等醫療行為,勁化傳統整復推拿的王師傅表示,在目前國內法規裡面,傳統整復推拿業是不能夠宣稱療效的,因此我們在跟客人溝通的時候,會強調有病痛還是要經由醫生評估是否合適做推拿的服務,再來決定是否進行處理。勁化傳統整復推拿王師傅表示,整復師僅能提供舒緩症狀,並要依醫生指示後才能進行推拿。(圖/王師傅提供)新北市衛生局表示,醫師法第28條規定,未取得合法醫師資格行醫療業務,可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金;醫療法第84條也規定,非醫療機構,不得為醫療廣告,違反規定為醫療廣告者,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罰金。對此,黃炳勳強調,因為自己在國外世界中醫協會演講、表演,「教授」只是朋友們對他的尊稱,並非因為取得相關學歷。少林寺洗髓功是自己分別在台灣、中國地區習得,雖然被歸類為傳統整復,但使用的是少林寺手法,又與一般坊間的脊椎矯正推拿不同,也不會主動宣稱有「療效」,但在網路宣稱有「矯正」醫療的行為,會再多加注意修正用詞、避免觸法。
牛蛙「被剝皮還活跳跳」殘忍影片曝光 店家:預定後現殺
雖然已經死亡,但看了還是有點殘忍。近日大陸有一名顧客發現,飯店點餐區的牛蛙還在跳,讓人看了頭皮發麻。對此,店家說,這些牛蛙都是現點現殺。據《沸點視頻》報導,一名顧客在濟南一處飯店點餐區的看到牛蛙正在跳動,模樣毛骨悚然。店家表示,現在很多人愛吃牛蛙,而那些牛蛙都是預定後現殺的,點餐區的牛蛙是樣品。從影片中可見,牛蛙屍體被剝皮後還活跳跳,看起來要逃出這空間活命,讓人看了頭皮發麻,不免讓人感到殘忍。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這食材絕對新鮮」、「這都能嚇到?高中沒做過青蛙的實驗嗎」、「都剝皮了還在動,只有我覺得殘忍嗎」、「牛蛙保護協會的人在哪」、「人類太殘忍了,這4隻我要親自處理掉,多加辣」。也有網友解釋,蛙類的神經中樞在脊柱,所以被剝皮後還會有反射的能力,才會像這樣一直跳,不代表還活著。據了解,美洲牛蛙在許多國家被視為入侵物種,會對生態造成影響,大牛蛙會吃小魚和其他的小蛙,或是吃小水鳥。而美國跟大陸都有吃牛蛙的習慣,牛蛙在1996年被大陸當局推廣養殖,水煮牛蛙也受許多老饕喜愛。看影片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