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
」雨季惡夢「大水蟻」是蟑螂親戚 專家揭3招驅趕方法
大水蟻為了繁衍後代,會選在空氣濕度高達85%,且又溫暖的時候飛出巢穴,因此梅雨季節經常會看到一大群大水蟻在天上飛,不過大水蟻其實不是螞蟻的一種,而是從蟑螂演化而來,屬於蟑螂的親戚。「大水蟻」是從蟑螂演化而來,在分類上是蟑螂(蜚蠊目)的分支。(圖/翻攝自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臉書)據了解,白蟻其有翅型俗稱大水蟻,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曾在臉書指出,「白蟻是蟑螂的親戚,不是螞蟻的一種」,說明白蟻的名字雖然是白「蟻」,但自2007年開始有相關研究發現,原來白蟻是由蟑螂演化出來的,因此在分類上被改為是蟑螂(蜚蠊目)的分支,螞蟻則屬於膜翅目的分支,跟胡蜂、黃蜂等在分類上反而較為接近。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也表示,白蟻在人類生活中被認為是吃壞傢具的壞人角色,而在森林及生態系中則扮演著包養人及工具人的角色,是平衡生態系的要角,因期CP值極高的蛋白質,也是各種生物渴望到手的一叢花。根據《TVBS》報導,台大昆蟲系名譽教授徐爾烈表示,全世界約有3000多種白蟻,而台灣有20多種。其中,「台灣家白蟻」和「格斯特家白蟻」是危害最嚴重的種類。這些白蟻在黃昏後會被燈光吸引,飛進住家。為了預防,建議黃昏後拉上窗簾。如果家中已飛入大量白蟻,應立即請專業人員處理,因為只要有一對雌雄白蟻進入室內,甩掉翅膀後就可能交配產卵,且繁殖力驚人,能迅速增殖成千上萬隻。除蟲專家「福來朗Hukurou」建議,為了驅趕大水蟻的入侵,晚上應拉好窗簾、關緊紗窗,並且關掉不必要的燈光,特別是白色光源。如果家中有白色燈,最好先關掉。雖然這樣做不能完全杜絕白蟻,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水蟻的入侵。
蜂螫旺季到!戶外避穿鮮豔服飾噴香水 超過20處傷口恐中毒身亡
蜂類螫傷可分為蜜蜂和胡蜂(俗稱虎頭蜂)螫傷。根據衛福部暨臺北榮總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簡稱毒物中心)的最新研究報告,於2001至2021年期間,共有611名因蜂螫傷通報至毒物中心的病人資料可以分析,其中441名患者更有詳細的臨床資料可供探討與中毒嚴重度有關的預測因子。研究結果顯示,蜜蜂和胡蜂螫傷主要發生在夏季和秋季,特別是9月份通報螫傷的人數達到最高峰。另外蜂螫通報至毒物中心的611位病人中,46人(7.5%)產生嚴重的中毒症狀(29人、4.7%)或甚至因中毒而致死(17人、2.8%)。研究結果進一步發現同時被愈多隻蜂螫傷、被胡蜂螫傷、年齡較大者及身體多處部位被螫傷的病人,與蜂螫後是否產生嚴重中毒具有顯著的相關性。蜜蜂和胡蜂螫傷後可能引起全身性的毒性反應,包括過敏反應、凝血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損傷和肝損傷等;而螫傷數目越多,直接的毒性反應(如急性腎損傷、橫紋肌溶解症和急性肝損傷)就越嚴重。此外,產生嚴重中毒症狀之病人,進行血漿交換術可能有助於增加存活率。對於胡蜂螫傷,若螫傷數超過20處時,則可能產生嚴重的中毒症狀甚至死亡。在蜂螫的治療處置上,毒物中心建議在被螫傷後應盡速遠離蜂螫現場及取出螫針;對於輕微的螫傷,可以使用冰敷以緩解症狀;局部症狀持續未緩解時,則可使用消炎止痛藥膏塗抹局部,且應避免搓揉局部以免併發蜂窩性組織炎。若產生過敏性反應,可給予抗組織胺及類固醇等藥物治療;症狀更嚴重時(如過敏性休克),應立即使用腎上腺素,並給予氧氣且於必要時予以氣管插管。針對產生全身性毒性反應者,除應補充足夠的水分及電解質外,亦應於必要時(譬如產生急性腎衰竭、肺水腫或嚴重溶血)安排血液透析或血漿交換術,以矯正嚴重的腎衰竭及溶血。一般情況下,蜂螫病人如未產生過敏性休克或嚴重全身性毒性,其預後應該都相當良好。鑒於目前正值蜂螫的高峰季節,衛福部暨臺北榮總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提醒民眾應保持警惕並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特別是在戶外活動時,建議避免穿著鮮豔衣物或塗抹香水;遇見蜜蜂和胡蜂在附近盤旋時,應迅速且安靜離開,以免驚擾蜂隻導致被蜂螫傷,或甚至引來蜜蜂或胡蜂群起而攻。如不幸遭受蜂螫時,建議產生過敏症狀或被多隻蜂螫傷者,應盡快就醫接受治療,以免產生嚴重的中毒症狀,或甚至危及生命。
搜奇/大虎頭蜂對戰螳螂頭部慘被啃光 老鼠遭纏鬥「 1分鐘抽搐慘死」
大虎頭蜂(Asian giant hornet)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胡蜂,也是亞洲地區最危險的昆蟲之一,甚至會襲擊其他蜜蜂蜂巢,每分鐘可咬下40隻蜜蜂頭,攻擊性相當強,也屢屢傳出攻擊人類的案例,因此又被稱為「殺人蜂」。日前網路流傳一段影片,只見箱中放入大虎頭蜂和螳螂,雙方進行對決後,結果讓人出乎意料。大虎頭蜂對戰螳螂,究竟是誰輸誰贏。螳螂主動出擊,以兩臂牽制住大虎頭蜂,不到1分鐘的時間,螳螂就將大虎頭蜂的頭部啃食。從推特帳號《Nature is Metal》上分享的一段影片可見,箱子內放入螳螂和大虎頭蜂,雙方先是虎視眈眈的對視,原以為這會是一場激戰,豈料螳螂主動出擊,以兩臂牽制住大虎頭蜂,不到1分鐘的時間,螳螂就將大虎頭蜂的頭部啃食,驚悚畫面讓705萬人驚呆。除此之外,網路上還流傳另一段駭人的影片,一隻老鼠遭到大虎頭蜂的攻擊,在地上不斷掙扎想要擺脫,然而最終卻還是不幸慘死,畫面讓人相當震撼。一隻老鼠遭到大虎頭蜂的攻擊,在地上不斷掙扎想要擺脫,然而最終卻還是不幸慘死,畫面讓人相當震撼。畫面中一隻老鼠被大虎頭蜂的攻擊,牠不斷地試圖用腳想要將之踹開,然而卻都無濟於事,大虎頭蜂仍緊緊黏在牠的身上,並用螫刺注入了毒液,只見老鼠不久後便開始抽搐,最終虎頭蜂飛離牠的身上,而牠也躺在地板上奄奄一息,整個纏鬥的過程僅花費不到1分鐘的時間。一隻老鼠遭到大虎頭蜂的攻擊,在地上不斷掙扎想要擺脫,然而最終卻還是不幸慘死,畫面讓人相當震撼。根據外媒報導,影片的拍攝時間與地點未知,但卻可以從中一窺大虎頭蜂的恐怖,根據《每日郵報》報導,螳螂原產於歐洲,以吃甲蟲、蚱蜢、蟋蟀為食,更是大虎頭蜂的天敵,大虎頭蜂則產於東亞的熱帶及溫帶地區,每年殺死約50人,身上具有神經毒素毒液,會使生物心臟驟停或過敏性休克,自2019年11月以來,美國及加拿大就多次出現大虎頭蜂,如今仍不清楚牠們如何抵達的。螳螂原產於歐洲,以吃甲蟲、蚱蜢、蟋蟀為食,更是大虎頭蜂的天敵。在過去,國內也曾發生不少人遭大虎頭蜂攻擊致死的事件,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在1985年的陳益興老師事件,他為了保護學生不受攻擊而殉職,還有2名學生也在此事件中不幸罹難。儘管大虎頭蜂相當致命,但如今昆蟲學家最擔心的,還是怕大虎頭蜂會殺死北美的蜜蜂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