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音
」 孕婦李佳穎孕期「掉出拳頭大血塊」 哽咽謝兒:很聽話地抓緊媽媽
李佳穎去年和小9歲「羊肉爐小開」阿力結婚,經歷9次取卵、2次植入才求子成功,並於上月5日平安產下兒子。今(7日)她剛做完月子就力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公益活動,提到孕期大量出血,她忍不住哽咽說:「陰道掉出拳頭大的血塊,當下會覺得北鼻是不是留不了?真的做了最壞的打算。」李佳穎起初堅持自然產,寶寶也在懷孕26周胎位轉正,未料產程遲滯,她在醫院躺了一天,寶寶還對催生點滴產生不良反應,胎心音一度下降到110以下,「我第一次當媽媽有嚇壞,腦中很多恐怖的結果,只有一個心念我要健康把寶寶生出來,就算不如計劃、身體再痛一點,還要再下一次麻藥,我都覺得沒關係。」好在最後平安產下兒子,讓李佳穎感動直呼:「謝謝他有很聽話地抓緊媽媽,對他是滿滿的感謝。」雖然李佳穎還有4顆受精卵,但過程太過煎熬,她透露老公反對生二胎,「他很怕我再痛一次」。現齡41歲的李佳穎自曝已有老花,親餵母乳時會看不清楚兒子是否有正確吸允,「如果人生要講最後悔三件事,其中一件就是晚生小孩,我就覺得,我怎麼這麼老才生下他?」李佳穎後悔太晚生子,親餵奶時常看不出清楚。(圖/焦正德攝)
「AI智能管理」加入病房 孕婦生產更安心!
童綜合醫院持續更新精進尖端設備,為了完善守護母胎安全,產房全面再升級,打造舒適又人性化的「智慧產房」。傳統產房仰賴人力 資訊無法即時更新童綜合醫院婦產部主任劉錦成指出,生產是極具風險的一件事,早期醫療技術不發達,產婦時常冒著生命危險生下孩子,即便是醫學科技進步的現代,風險仍是存在,只能預防或減少生產風險的發生。傳統產房要確認產婦與寶寶的健康狀況,只能仰賴於醫師及護理師巡房,但也因為只能依靠人力,資訊無法即時更新。導入AI智能管理 隨時監測產婦狀態婦產部產科主任魏添勇表示,這次產房再升級,重點是導入人工智慧中央系統,促使待產時各項生理資訊可連動傳送至護理站,AI智能管理讓醫護人員能直接在電子白板看到產婦的狀態,醫師也可以隨時用手機監測胎心音是否正常,當發生異常時,第一時間即會馬上出現警示訊息,大幅降低生產風險,也讓孕媽媽安心待產。設置樂得兒產房 人性化設計符合產婦需求為了提供產婦更優質的待產空間,更設置了樂得兒產房,單人床的隱私空間,整個生產過程也能由家屬全程陪同。另外,樂得兒產房內的產床具有特殊設計,可以由待產床調整為產台,讓面臨分娩的產婦從、生產、產後恢復期都在同一個房間與同一張床上,不用再忍著疼痛不適而移動到分娩室產台,人性化設計符合產婦需求。
今年首例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 醫曝:「這些」食物懷孕別吃!
國內出現今(2024)年首例新生兒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個案,個案母親在潛伏期間沒有旅遊史、動物接觸史,但在懷孕期間曾食用過生菜沙拉、隔餐食品,屬於感染風險較高的食物。不過,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李斯特菌症潛伏期較長,感染源其實難以追溯,但孕婦本身就是高風險族群,應盡量避免感染風險,因此不建議在懷孕期間吃生菜沙拉,應注意飲食安全、手部衛生。女嬰垂直感染李斯特菌 母曾吃沙拉但感染源難釐清疾管署5月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個案,為今年首例。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這名個案的母親在4月中,大約懷孕34週時出現發燒、倦怠、腹痛等症狀,就醫檢查發現白血球、發炎指數較高,而且胎心音異常,因此在住院隔天剖腹生產一名女嬰。不過,女嬰出生後活動力不佳、臉色蒼白,所以收治於新生兒加護病房。女嬰、產婦血液培養都檢出李斯特菌,因此研判為李斯特菌症確定個案,而且為母嬰垂直傳染。林詠青防疫醫師提到,經過治療後,媽媽在住院將近2週時康復出院,女嬰也在兩週大的時候順利出院。經過疫調發現,案母懷孕期間曾食用生菜沙拉、切片水果等生食與即食食品,但是林詠青防疫醫師指出,李斯特菌症潛伏期較長,因此不容易釐清確定的感染源。李斯特菌症有哪些症狀? 懷孕該如何預防感染?李斯特菌症自2018年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累計病例中,男性病例數略多於女性,並以70歲以上個案為多(占47%),其次為60歲到70歲(占24%),另外新生兒個案(出生未滿1個月)也有14例,其中出生至發病日小於3日(含)的個案占93%。李斯特菌症是一個細菌感染的傳染病,主要的傳染途徑是經由受汙染的食物傳染,林詠青防疫醫師表示,病原體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在4度以下仍然可以生長繁殖,因此冰箱內的食品仍可能有病原體存在,並繼續繁殖至可致病的量,常見汙染食物包括生菜、水果、未經消毒的乳製品、即時肉品等。若受到李斯特菌感染,免疫力正常者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非侵襲性症狀,但林詠青防疫醫師指出,若是年長者、免疫力低下者、孕婦、胎兒及新生兒有較高的機會會發生敗血症、腦膜炎等侵襲性感染,若未妥善治療致死率可達2成。若孕婦感染,可能會造成流產、死胎、早產,或是於生產時感染胎兒,引起新生兒侵襲性感染。因此,林詠青防疫醫師提醒,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未徹底煮熟的肉品、飲用未消毒的乳製品,也要避免生熟食交叉感染。同時疾管署也提醒,婦女於懷孕期間,應做好個人飲食與手部衛生,避免食用即食肉類加工品、剩菜及生菜沙拉等,或於食用前充分加熱,若有發燒、頭痛、噁心、腹瀉等症狀,應儘速就醫。
今年首例!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 生菜沙拉疑似為感染源
疾病管制署今(7)日公布今年首例新生兒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個案。個案母親於懷孕34週因發燒、倦怠與腹痛就醫,後因胎心音異常、羊膜破裂等症狀而進行緊急剖腹產;個案出生即活動力不佳及臉色蒼白收治於新生兒加護病房,經檢驗通報後確診,研判為母嬰垂直傳染。目前母女均已康復出院。經疫情調查瞭解,案母懷孕期間曾食用生菜沙拉、切片水果等生食與即食食品,惟李斯特菌症潛伏期較長,可能感染源經評估較難追溯釐清。疾管署說明,依據資料顯示,今(2024)年截至5月6日,國內累計51例李斯特菌症確定病例,僅略高於2020與2022年同期(46例與47例),整體趨勢與往年相較無明顯上升,以60歲以上個案為多(占78%),其中1例為出生未滿1個月的新生兒。李斯特菌症自2018年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累計病例中,男性病例數略多於女性,並以70歲以上個案為多(占47%),其次為60歲到70歲(占24%),另新生兒個案(出生未滿1個月)累計14例,其中出生至發病日日距小於3日(含)者占93%。疾管署指出,李斯特菌普遍存在於泥土、汙水、蔬菜、市售肉品,亦可存在於部分無症狀的人類、哺乳類動物及鳥類腸道,主要經由食用遭污染的食物感染,國內曾於經包裝的即食肉品檢出此菌,另生魚片也是高風險食品。潛伏期通常為21天(3-70天),感染後的病況嚴重程度視感染者之免疫狀況而定,免疫力正常者不易受到感染,或是感染後僅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對年長者、免疫力低下者、孕婦、胎兒及新生兒可能引發侵襲性感染,可導致敗血症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伴隨死亡風險;若孕婦感染,可能會造成流產、死胎、早產,或是於生產時感染胎兒,引起新生兒侵襲性感染。疾管署呼籲,李斯特菌可於冰箱冷藏(4℃)環境下持續生長增殖,需加熱至72°C以上才能殺死。李斯特菌症目前無疫苗可預防,民眾應落實於飯前洗淨雙手、食物澈底煮熟,避免生飲生食,食物貯存、烹調及製備過程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同時提醒婦女於懷孕期間,應做好個人飲食與手部衛生,避免食用即食肉類加工品、剩菜及生菜沙拉等,或於食用前充分加熱;若有發燒、頭痛、噁心、腹瀉等症狀,請儘速就醫;醫療院所遇有疑似個案,應於72小時內通報,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懷孕34週羊膜破裂!女嬰出生染「李斯特菌」今年首例 媽曾吃這食物
疾病管制署今(7日)公布今年首例新生兒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個案。個案母親於懷孕34週因發燒、倦怠與腹痛就醫,後因胎心音異常、羊膜破裂等症狀而進行緊急剖腹產;個案出生即活動力不佳及臉色蒼白收治於新生兒加護病房,經檢驗通報後確診,研判為母嬰垂直傳染。目前母女均已康復出院。經疫情調查瞭解,案母懷孕期間曾食用生菜沙拉、切片水果等生食與即食食品,惟李斯特菌症潛伏期較長,可能感染源經評估較難追溯釐清。疾管署說明,依據資料顯示,今年截至5月6日,國內累計51例李斯特菌症確定病例,僅略高於2020與2022年同期(46例與47例),整體趨勢與往年相較無明顯上升,以60歲以上個案為多(占78%),其中1例為出生未滿1個月的新生兒。李斯特菌症自2018年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累計病例中,男性病例數略多於女性,並以70歲以上個案為多(占47%),其次為60歲到70歲(占24%),另新生兒個案(出生未滿1個月)累計14例,其中出生至發病日日距小於3日(含)者占93%。疾管署指出,李斯特菌普遍存在於泥土、汙水、蔬菜、市售肉品,亦可存在於部分無症狀的人類、哺乳類動物及鳥類腸道,主要經由食用遭污染的食物感染,國內曾於經包裝的即食肉品檢出此菌,另生魚片也是高風險食品。潛伏期通常為21天(3-70天),感染後的病況嚴重程度視感染者之免疫狀況而定,免疫力正常者不易受到感染,或是感染後僅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對年長者、免疫力低下者、孕婦、胎兒及新生兒可能引發侵襲性感染,可導致敗血症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伴隨死亡風險;若孕婦感染,可能會造成流產、死胎、早產,或是於生產時感染胎兒,引起新生兒侵襲性感染。疾管署呼籲,李斯特菌可於冰箱冷藏(4℃)環境下持續生長增殖,需加熱至72℃以上才能殺死。李斯特菌症目前無疫苗可預防,民眾應落實於飯前洗淨雙手、食物澈底煮熟,避免生飲生食,食物貯存、烹調及製備過程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同時提醒婦女於懷孕期間,應做好個人飲食與手部衛生,避免食用即食肉類加工品、剩菜及生菜沙拉等,或於食用前充分加熱;若有發燒、頭痛、噁心、腹瀉等症狀,請儘速就醫;醫療院所遇有疑似個案,應於72小時內通報,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尪怨產檢近萬「早知道結紮」! 名醫駁:我們根本做心酸的
台灣人口高齡化與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就算政府狂推各項生育補助,但卻始終起不到「催生」效果。然而,有位新手爸爸哀號,懷孕的老婆近日前往婦產科看診,沒想到荷包竟大噴9800元,令他傻眼直呼「當初我應該先去結紮!」,此番言論一出,便引起熱議。對此,婦產科名醫則駁「我們根本都做心酸的」。該名人夫在臉書社團「靠北婚姻2.0」發文透露,他日前陪著老婆去看婦產科,才發現原來產檢費用這麼貴,掛號費要價3000元、診療費加上產檢費共要價6800元,一度讓他懷疑自己聽錯報價,直到看見醫院開立的收據他才確信共要收費9800元。原PO也不禁感嘆,老婆只是去產檢問一下醫生懷孕情況,再做個超音波檢查,觀察寶寶發育是否正常,前後看診時間僅花不到1小時,就瞬間噴掉9800元,讓他直言,「當初我應該先去結紮才對,養小孩費用這麼恐怖,難怪現在大多不生了。」貼文一出,有網友則解釋「你們應該是去沒有健保給付的名醫,才會這麼貴喔」、「那個,你可以去比較大眾的婦產科,不用去精品婦產科。」、「莫非是照高層次超音波,細細檢查寶寶有無成長順利無缺陷?檢查項目越精細,價格自然越高」、「9800一定是有做什麼特別且必做的檢查,不會只是一般產檢。」對此,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施景中則在臉書發文喊冤,表示不知道原PO的文章是不是幻想文,若掛號費真的繳了3千元,則希望收據可以貼出來證明,此外,產檢費用國健署已經包山包海,孕婦到醫院看產檢只要繳掛號費100元,其中包括驗尿、量血壓、問診、胎心音檢查,通常還有超音波檢查,一般不需要再另外繳費,除非還有安排自費檢查,如抽羊水、高層次超音波、基因檢查等或自費開藥。而國建署補助醫院,每次看產檢的費用就是定額340元,因此他也呼籲孕婦們「所以請各位孕婦來醫院,不要每次產檢都要求我們再印照片送妳們了,我們根本都做心酸的」。
下月就要卸貨!42歲女星「子宮突冒異狀」急住院 老公嚇傻直呼太迷糊
42歲八點檔女星文汶(張懷文)與男星吳皓昇結婚4年,終於在今年8月宣布懷孕的好消息,下個月2人即將迎接女兒誕生,豈料文汶卻在產檢時發現嚴重宮縮,緊急住院安胎,不過準媽媽本人竟沒察覺到任何異狀,讓老公不禁頭疼喊道「迷糊的媽咪!」吳皓昇昨(27日)在臉書上發文表示,由於難得休假便趕緊安排老婆做產檢,但到了醫院後卻恰巧碰上電腦當機,正當醫護人員為此忙得不可開交時,一旁的衛教護理師為了不浪費時間,先行安排了胎心音檢查,「不檢查沒事,一測居然發現,在這週期不該出現的嚴重宮縮!」,但老婆竟一點感覺都沒有,院長也立刻安排文汶住院安胎,目前正專心靜養中。貼文曝光後,不少圈內好友紛紛留言關心,「拜託文汶媽咪好好休息好嗎」、「天哪!!!好好休養生息,一切順利平安」、「一切都有美好的安排~母女平安」、「好好休養,媽咪一定會一切平安的~」、「一切平安~心情放輕鬆就好了,宮縮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小朋友急著想要出來了,不緊張。」事實上,吳皓昇受訪時曾透露,老婆的預產期在11月底,但自從懷孕後每天都在孕吐喉嚨還因此發炎,甚至不舒服到無法走路,不僅讓他相當心疼,也深刻了解到女人身為媽媽的偉大。
女星孕期確診突「下體出血」!數間婦產科拒收治...她哽咽:還沒滿3個月
女星林雨葶8月驚喜宣布懷孕消息,不過自從肚子裡有寶寶後,身體卻是頻頻出問題,她在IG發文透露,自己在懷孕還未滿3個月的時候確診,隔天甚至下體出血,幸好並無大礙。然而,最近孕期過半後,肚子卻開始悶痛、變硬、腰也挺不直,讓她一度擔心寶寶的安危。林雨葶昨(28日)在IG上發了一篇長文,透露自己懷孕未滿3個月時突然確診,隔天下體竟開始出血,由於好幾間婦產科都無法收治確診者,讓她感到相當無助,而好不容易終於順利抵達醫院,但也只能進行口頭問診,好在吃完藥後就沒有再出血。無法進行超音波檢查,醫生也不能直接確認寶寶的狀況,讓她在隔離期間很煎熬,幸好出關直奔醫院後,看到寶寶正平安長大,這才鬆了一口氣。如今已邁入懷孕第5個月,由於寶寶要急速長大,林雨葶開始感受到子宮韌帶被強力拉扯的不適感,某天她的肚子突然右側一緊,到了晚上連腰都挺不直且肚子又變硬,這才趕快前往婦產科急診。但當護士先用胎心音聽寶寶心跳時卻臉色凝重,接著又站起來換另一台機器,讓她忍不住猜想,「沒心跳了嗎?怎麼會聽不到?」幸好換了另一台精密儀器後,才聽到寶寶的心跳聲,也讓她瞬間眼眶泛淚。歷經多次的驚險狀況後,林雨葶表示,原本以為自己既冷靜又理性,但在懷孕之後才發現愛子心切竟讓她膽戰心驚,「雖然有時候晚上一個人會微憂悶和身材焦慮,但大致上心情都算蠻好的~~~寶寶和我會開心健康的度過。」貼文曝光後,網友也紛紛湧入為她加油,「我完全懂~加油加油」、「荷爾蒙是個難懂的東西,假性宮縮的時候就多休息喔,休息一下就會好了!繼續追連載~」、「姊姊辛苦了,加油加油,期待寶寶的誕生」、「寶寶要乖乖平安長大~~妳也要照顧身體呦」、「媽媽真的容易玻璃心,加油!好好享受孕期,胎動真的很美好。」
孕婦狂出血…30名醫護擠手術房接生 「早產兒全身發紫」醫淚崩:好好長大
女人從懷孕到生產,迎接寶寶的誕生,這個過程充滿許多辛苦和風險。一名筆名為「主動脈」的花蓮麻醉科醫師,時常在社群平台分享工作和生活,他透露近日醫院為了接生一名早產兒,出動了約30名醫護,弄得手術房牆壁都是血跡,但經歷一番波折,孩子總算平安出世。「主動脈」醫師20日在臉書透露,當下他只是路過急診電梯,結果門一打開,聽到醫療人員大喊「病人來了」,便直覺出事了,他看到一個產婦斜躺在病床上,手摀著棉被蓋著下半身,不停扭曲發出呻吟聲,鮮血從她的下腹不斷湧出。該名產婦前置胎盤出血,胎兒31週,有胎心音遲緩的現象,「主動脈」醫師指出:「這出血之嚴重,在我們這個鄉下醫院實在是少見」,他趕緊將病人推進開刀房,出動了2、30人 ,包括總醫師、住院醫師、產科醫師、小兒科醫師、護理人員等,陣仗相當龐大,就為了讓小孩平安出生。整個手術房都是血跡。(圖/翻攝自麻醉醫師靈魂所在的地方臉書)醫護人員從打藥、插管、打動脈導管,到消毒,劃刀…,每個人負責好自己的專業領域,終於把小孩拉出來。然而,根據評估新生兒健康情況的「阿普伽新生兒評分」,滿分10分,但這名早產兒只有3分,而且全身發紫。「主動脈」醫師表示,以前像這樣的孩子,存活機率相當低,但隨著技術進步,現在只要動作夠快,就會有機會活下來,「最後當小孩蹦出第一聲哭聲的時候,真的是叫人感動到想要掉下眼淚」,他也對這名早產兒喊話:「雖然你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是生命的韌性有時候超過人的想像,你可要好好長大,不要辜負我們今天那麼多人拼命想要去救你」。孩子最後平安出生。(圖/翻攝自麻醉醫師靈魂所在的地方臉書)消息曝光後,讓大批網友感動不已:「醫護人員都是人間天使」、「向醫護致上最高敬意!謝謝你們一直都在」、「謝謝偉大的醫護守護生命」、「寶寶加油!謝謝醫生們」。另外,寶寶的爸爸也在底下留言,坦承昨天發生的一切來的太突然,「非常感謝您及醫療團隊,拯救我的太太以及小孩,在此致上最深的感謝」,他也表示小寶寶一定會平安健康長大。
首例!20多歲女「打AZ疫苗才知懷孕」 產檢胎兒無心跳流產
AZ疫苗自4月21日開放自費接種,但也出現許多副作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一起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一名20多歲女子接種疫苗後才發現懷孕,但胎兒已經沒有呼吸心跳,只能接受人工流產手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案為20多歲女性,3月下旬接種疫苗,前一天曾進行驗孕陰性,接種疫苗後隔天出現不適,大概一天就好轉,不料4月中旬再驗發現已經懷孕5周,也就是說打疫苗之前就已經懷孕,5月初第2次產檢,仍沒有監測到胎心音,最後同意醫師予以過期流產之處置,目前在家休息。莊人祥透露,這是首起接種疫苗後發現死胎的不良事件通報,但目前國際上監測,打新冠疫苗或AZ疫苗和死胎沒有相關性,先前流感大流行,打流感疫苗時就有類似通報。
早產兒體重如一杯手搖飲 盼突破「城鄉屏障」助小腳Y長大
11月是世界早產兒關懷月,居住在堪稱「醫療偏鄉」的台東、現年2歲半活潑可愛的宣汝,很難想像一出生就經歷一場生死交關戰役!因胎兒窘迫,緊急於30週提前剖腹,出生時體重如同大杯手搖飲,730公克的小小身軀幸得專業醫療團隊與北區支援醫師的細心照顧下,強韌生命力戰勝一切艱難。107年3月,懷孕30週的陳小姐因發高燒、血壓不穩等子癲癇症徵兆,同時伴隨胎心音減弱,緊急剖腹,產下巴掌小公主-宣汝。原本就屬於35歲高齡產婦的宣汝媽媽,在懷孕初期就因自身免疫功能問題,定期在當地診所密切追蹤產檢,然而懷孕25週時,診所醫師發現胎兒出現生長遲滯、羊水減少、臍帶血流阻力增強等症狀,進一步建議宣汝媽媽轉診到具有高危險妊娠與新生兒照護能力的台東馬偕紀念醫院追蹤。宣汝出生後立即由新生兒科加護病房接手照護,歷經76天的治療,宣汝終於得以出院回家。宣汝媽媽回憶說:「我們非常幸運!居住在市區、且剛好有北區支援醫師的專業協助,不然真的不敢想這場戰役會有多麼困難!」身為醫療團隊成員之一的沈上博醫師,談及東部醫療現況表示:「台東縣目前沒有小兒外科醫師是最為迫切的問題,如遇到嚴重小兒疾病患者,救急與救命每一次都是艱難挑戰,以新生兒高致死率的『新生兒壞死性腸炎』為例,必須搶在黃金救援時間內將孩子緊急且安全地轉診到高雄醫治,有些孩子的臨床狀況甚至會不穩定到在轉送的過程中面臨需要在救護車上急救的情形。然而與生命賽跑的同時,轉診費用高達兩萬元,對病童及其家屬來說,雙重的心裡壓力是難以想像的沉重」。現在2歲的宣汝活潑又可愛,追蹤評估也都正常。(圖/早產兒基金會提供)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7年統計資料顯示,早產兒比例從十年前的8.8%上升至10%,每10位新生兒即有1位是需要更多醫療照顧與長期追蹤返診的早產兒。而東台灣受限地理位置與城鄉差距,早產兒照護、高危險妊娠治療成為東西屏障下重要問題。以「急救責任醫院分區名單」顯示,東部備有兒科醫師24小時值班的急診醫院僅有3家、具有高危險妊娠與新生兒照護能力之醫療院所僅4家,且近九成集中於市區,對於早產兒家庭來說,資源缺乏與就醫不便性,無疑都是一場困難戰役!由於早產小腳丫出生時,心肺等器官發展未臻成熟,尤以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極低體重早產兒是神經動作發展、心智評估異常的高危險群,出生闖過生命關卡後,後續就是成長健康的挑戰,必需配合專業醫護團隊定期追蹤、掌握黃金治療期,如:眼科、耳鼻喉科、小兒神經科、復健科及早療機構,定期且全面地追蹤並及時介入治療,以促進健康發展。宣汝媽媽感慨地說:「儘管我們幸運地度過最艱難的時刻,兩歲半的宣汝目前所有追蹤評估都很正常,但是追蹤期所需要的醫療人力資源,往往都仰賴北部醫師支援,總是歷經很漫長又無助的等待」。早產兒基金會和新生兒科醫界十多年來推動「母體轉診」不遺餘力,透過將高危險妊娠或有早產跡象的產婦,轉診到有能力照顧早產兒或重症寶寶的醫院待產,讓寶寶出生時,立即獲得完善的醫療照顧,以減少遠距轉運的危險與偏鄉醫療差距。以花蓮縣基督教門諾會醫院為例,在婦產科主任廖基元醫師積極落實婦產科高危險妊娠整合性照護與院際轉診機制,目前平均每月約達30至40人次受惠,使得東部偏遠地區婦女與新生兒的生命安全獲得保障。廖醫師也積極呼籲:「早產問題與女性生育年齡、生活作息以及工作壓力等息息相關,孕期媽媽們除了定期產檢外,一旦懷孕20週後出現早產徵兆,就需要多加注意並安胎休息,以預防早產的發生」。
Darren求子試偏方「全家改名」 聽胎心音傻問:這什麼?
Darren邱凱偉跟老婆ViVi結婚近五年,今(22日)報喜晉升人生新階段,成功解鎖新身分,老婆試管一次成功,讓他即將成為爸爸了!Darren當時人在外地拍戲,老婆傳來寶寶的心跳聲,他還反問「這是什麼」?瞬間讓ViVi覺得好氣又好笑,看到寶寶的雛型並穩定下來後,也開始感受到為人父為人母的期待與興奮感。對於懷寶寶一事,婚後夫妻倆都做了基礎的生育檢查,一切正常,但從新婚時期的順其自然,到後期試遍所有方法,不管是科學或非科學的方式,夫妻倆像神農嘗百草般一一嘗試,像是聽從風水師建議移床位、倒立、全家改名字等。兩人認真努力了好長一段時間.每每期待「放榜」能有所成果,但一次一次的挫折,讓他們一度沮喪。在友人的推薦下,夫妻倆到「送子鳥」進行試管療程,ViVi也提到,第一次聽到寶寶心跳,覺得很不可思議和感動,但也因為個人體質的關係,ViVi因為免疫指標異常在孕後發生偶發性出血,讓兩人很擔心,幸好在醫生及團隊的細心把關和監控下順利讓寶寶乖乖成長,如今已懷孕五個多月,夫妻倆也很感謝專業團隊的幫忙。Darren在《羅雀高飛》一殺青完,立刻飛往馬來西亞拍《靈魂擺渡》,今年戲約不斷,他非常期待孩子的到來,也期待自己當爸爸的新身分,因為一直在拍戲無法陪伴ViVi,也很謝謝老婆在懷孕期間的辛苦,表示會更努力工作賺奶粉錢,也特別交代公司在工作行程上的安排一定要讓他可以陪老婆生產,若無法陪就不接,一定要一起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孕婦難產胎兒缺氧 推手術房遭婆婆擋下:這時辰剋父母、阿嬤!
辛苦懷胎十月,終於等到要生下孩子的這一刻,應該是喜悅的,沒想到有一名婆婆已經到了緊急時刻,卻擋著不讓媳婦生小孩,原因竟是因為「時辰不對」,生下會剋媽媽、爸爸和阿嬤,讓醫護人員聽了全傻眼。醫藥記者洪素卿在節目《震震有詞》中分享曾經聽過的案例,一名孕婦已經懷胎40週,可以準備生產,但在催生過程中,子宮頸卻遲遲沒辦法開到一定大小,導致胎兒生不下來。醫生用胎心音監測,發現胎兒的心跳不太穩定,判斷必須馬上剖腹生產,否則會有危險。孕婦的婆婆認為這個時辰出生的小孩,不但剋爸爸媽媽,也會剋阿嬤!(圖/翻攝Youtube)正當醫護人員要將孕婦推進手術房時,孕婦的婆婆突然衝出,擋住病床,不讓醫護人員進行剖腹,婆婆表示「算命師說這個時辰出生的小孩,不但剋爸爸媽媽,也會剋阿嬤!」醫生告訴迷信的婆婆現在「人命關天」。(圖/翻攝Youtube)醫生一聽非常火大,不斷的告訴婆婆現在「人命關天」,婆婆還是堅持「不可以」,2人來來回回爭論了10分鐘左右,孕婦才終於被推進手術室。小孩生出後已經有「輕微缺氧」的情況,雖然最後順利救回,但難保大腦沒有受損,因為中間拖延的時間,造成無法挽救的傷害,讓醫生十分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