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簍
」宜昌巡禮1/屈原其實是「超級大美男」! 探訪秭歸險灘賽龍舟看飛天橙子
在湖北宜昌市秭歸縣有個萬古寺村,被稱為華夏屈氏第一村,不僅是愛國詩人屈原故里,也是臍橙之鄉。屈原的第68代子孫屈家明告訴CTWANT記者,「千里之外的台灣彰化寶廍里,也有200多人姓屈。」2015年起兩岸屈氏後裔開始交流,一起過端午節。明朝時,村民為了紀念屈原在此建立了寺廟,因為傳說屈原從祖父輩就住在這裡。明末清初時當地居民被大規模搬遷,但朝廷特批此地能留下千人在此為屈原守靈,「後來發現,原來台灣也有屈氏後代。」屈家明九年前開始到台灣交流,屈氏後代也會一起來過端午。「在秭歸,端午可是要過整整一個月!」屈家明告訴記者,五月初五叫頭端陽、就要開始準備,出嫁的姑娘也會回娘家,龍舟全部搬出來開始訓練;而大規模的祭祀儀式和龍舟比賽在十五日,叫大端陽;五月二十日會放河燈,象徵瘟疫、災難和不幸隨著江水遠離村民,更會有載歌載舞的娛樂活動,二十五日為末端陽,如果有賽龍舟者不服輸,可以再比一次。「而且我們的賽龍舟是不一樣的,是在峽洲險灘,打鼓的人在中間,也因為很危險,所以船頭是站著人,幫忙看漩渦,最大的龍舟可以載50人,南宋詩人陸游就曾來看過這裡的賽龍舟,寫下『鬥舸紅旗滿急湍』的詩句。」屈家明驕傲地說。「其實屈原也挽救了端午節,」中國地質大學特聘教授、屈原文化傳承人鄭承志向CTWANT記者解釋,在大陸的每個地方,端午的過法都不盡相同,端午節其實早於屈原誕生前就有了,起源的說法很多種,像是吳越民族的圖騰崇拜、或是古人對天象觀察總結出陽氣最盛的一天要驅除瘟疫等。 百姓把屈原當作保護神,成為端午節的符號。(圖/朱明甫攝)但屈原影響最大,因為「對政治家來說,屈原是忠臣;對文學家來說,是中國文學的老祖宗;對老百姓來說,幫助我們以民歌形式進行創作,讓人民都能寫作詩歌。而且他是一個愛民的官員,所以百姓把它作為一個保護神,各類人都喜歡他,才能成為一個節日的符號。」鄭承志說。「文獻寫道,屈原其實是個子很高的『超級大美男』,連女性都嫉妒,」鄭承志說,且他的衣著、飲食都很有品味,走起路來、身上的玉器配件叮叮噹噹響。他很早就提出「廉潔」一詞,以直諫聞名、以法度護廉、以文章傳言,最後用生命捍衛了自己的理想,對後世產生很高的影響,司馬遷對他評價很高,甚至以「日月爭光」來形容他。當地企業作出秭歸特有的橙味粽。(圖/陳曼儂攝)在屈原故里,粽子會是什麼樣的呢?屈家明說,最傳統的粽子,就是以糯米包出三角形,中間放一顆紅棗,表示「一身潔白,熱血紅心」;面對網路新時代,這裡還有橙子口味的粽子,屈姑集團文旅公司總經理熊本旭說,因為秭歸大量種植橙子,為拓展更多銷路,加上秭歸粽子歷史悠久,所以用橙汁泡米、果肉做餡料,還有加橙皮丁來促消化。「現代人追求更營養的生活,所以做成這樣,能讓傳統粽子的食用人群更廣,也可讓我們的橙子賣得更遠,」熊本旭說,因為新鮮的橙子運輸和保存比較難,所以做成產品,再加上趣味的卡通造型包裝,可以做成旅遊特產,並結合屈原文化的禮盒包裝,一年四季都可販售,且用網路購物讓更多人買到,也能讓屈原與粽子文化流傳更廣。企業活化當地農產品,做成許多文創商品。(圖/朱明甫攝)因為在屈原故里的萬古寺村,這裡一年四季都有新鮮橙子上市,被稱為「發家致富的黃金果」,屈家明說,這裡的橙子品質非常好,三年結果、五年可豐收,且樹齡長達四、五十年,在村里600戶人家,有一半都已去城裡買房買車,「過去要結婚,女方會問是否有房有車,在這裡,就問你有幾棵橙子樹。」2023年3月,村裡也成立無人機服務隊,因為橙子樹長在深山陡坡,坡度在35度左右,最高的還有60度,過去搬運工都是用打杵、背簍將橙子一點點運出來,採收季時要天未亮就出發,所以採摘搬運的人工很貴,1斤橙子大約要3毛5的成本,但用無人機的運費只要1毛5,完全善用了現代科技。
狗狗生病上吐下瀉 她和閨密將牠一把揹起「步行5公里」就醫
大陸湖南省一名羅姓女子日前看到飼養的狗狗因為生病而上吐下瀉,甚至還挖洞打算躲起來,讓她相當心疼,隨後決定和閨密用背簍輪流揹起狗狗,以步行的方式帶牠就醫;而她們事後才發現,原來2人為了心愛的狗狗,不知不覺走了5公里的路。消息曝光後,掀起熱議。綜合陸媒報導,湖南省懷化市一名羅姓女子今年和閨密從廣東省深圳市返鄉創業,在當地撿到一隻出生不到2個月的中華田園犬,取名富貴,至今已陪伴她和閨密整整7個月;羅女表示,富貴日前突然食慾不振,起初以為是天氣因素所致,未料隔天卻開始上吐下瀉,甚至還挖洞打算躲起來,讓她相當心疼。羅女隨後決定帶富貴就醫,但因為家中沒有狗籠,只好用過往媽媽曾使用的背簍揹起富貴,和閨密一同步行帶牠趕往離家最近的衛生所;幸虧富貴在醫師的治療下,病情已逐漸好轉。而她們事後才發現,原來2人為了心愛的狗狗,不知不覺走了5公里的路。消息一出引發討論,有網友表示「幸福的狗狗」、「狗子:誰還不是媽媽的寶寶」、「很欣慰狗狗已經恢復了健康」、「狗養久了和家人一樣」、「像揹了個小朋友」。
國寶級竹編工藝師裝置藝術接排10天就被燒 原民怒:祖靈所不容
國寶級竹編藝術家徐暋盛日前與新北市原民局合作,攜手打造烏來泰雅文化新地標「Kiri(背簍).印象」,此裝置藝術19日在德拉楠部落蝴蝶公園內舉辦揭牌典禮,但該作品才揭牌10天便遭不明人士燒毀,物件嚴重損壞達4分之1,當地原住民憤怒不已,認為此舉是祖靈所不容,新店警分局也已派鑑識人員採證,警察局長黃宗仁表示,全力偵辦,絕不容許公物被惡意破壞。原民局表示,背簍對泰雅族而言,不僅是舊時傳統的日常用品,更是祖先的智慧傳承,是文化生命的延續,尤其這是國內第一件泰雅大型背簍的文化地標藝術作品,徐暋盛以烏來泰雅傳統背簍為底蘊所構思創造出來,相當珍貴且罕見,徐暋盛得知作品被燒毀也直呼不可思議。德拉楠部落王姓族人也對這起破壞事件感到非常忿怒,這是違反泰雅族傳統「gaga」的行為,是祖靈所不容,若不小心釀成森林火災,甚會危害部落安全。原民局長羅美菁對此人為惡意破壞公物行為深感震驚,她認為這是不尊重部落傳統文化及歷史,以及不尊重藝術作品的行為,呼籲民眾應愛惜公物,不可任意破壞公物,更要重視泰雅族的文化,目前已請創作者研究後續修復的可行性。原民局再度強調,本案已交由警方後續偵辦中,且涉及刑法毀損罪,暴力破壞公物為法治社會所不容許的犯罪行為,對任何人為破壞公物挑戰公權力的行為絕不寬待,一定究責到底,對於不法者的破壞行為,將追查其真正動機。
新手媽坐月子「狂嗑8隻雞+100個雞蛋」 網超羨慕:雙重疼愛真好
大陸重慶一名媽媽分享了坐月子的影片,透露自己坐月子期間,婆婆精心照顧,媽媽也非常關心她,坐月子28天,她吃了8隻雞,100個雞蛋,6個豬蹄和12斤排骨。影片曝光後,立刻引起熱議。綜合陸媒報導,7日重慶一位寶媽分享了坐月子的影片,引起很多網友羡慕,女子透露,坐月子28天,她吃了8隻雞、100個雞蛋、6個豬蹄和12斤排骨。坐月子期間,除了婆婆的精心照顧,還有媽媽對她的關愛,媽媽得知她胃口不好,特地走山路送來家裡養的土雞和雞蛋,打開背簍還有一鍋熬好的雞湯,她也相當感謝這段期間媽媽和婆婆的照顧。影片曝光後,網友紛紛羨慕表示「多幸福的姑娘啊」、「我也想吃」、「被幸福包圍」、「有媽媽婆婆的雙重疼愛真好」、「別的不說,娘家,婆家寵著就是不一樣」。
花蓮原藝百工 展現生命美學
花蓮原民工藝,透過堅毅、堅持與創新的耕 耘,展現質樸中的華美,經由《原藝百工—花蓮部落工藝家群像》專書, 更讓人看見作品背後,動人心弦的故事。在前臨大海、背倚高山的花蓮,原住民族彷 彿有著天生的藝術細胞,尋常的植物、漂流木、石頭………,透過編織、雕刻就能 變換出令人驚豔的美感。這些從日常生活必須的服飾、器物,之所以能夠彷彿「幻化」般,以不同的色彩、型態呈現,除卻那難以具體捉摸的「藝術細胞」,更來自汲取山海天地的養分,源於血液中流著的族群記憶、親情牽繫,經過他們的心、手、意念,精美呈現。傳承編織文化 跨越固有藩籬織布是昔日太魯閣族婦女必備的技藝,擁有純熟的技巧,才有文面的資格;負責打獵的男性則編藤製作背簍等器物,甚至也有以「弓」為織機,做出竹簍的背帶。女生織布、男生編藤的太魯閣族傳統,因著對技藝的嚮往、對親人的思念,在這一代已逐漸打破藩籬。擁有第一屆原住民工藝師殊榮的胡秀蘭,作品早在市場打開知名度,從小看著母親織布的胡俊傑,不畏非議成為太魯閣族第一位「織男」;從小跟在父親馬邵‧阿信身邊當助手,父親過世後,沒有兄弟的都姆恩不忍父親技藝消失,忍受許多不信任的眼神,毅然成為太魯閣族編藤的女性工藝師。抗拒織布的藍美月,因為外婆遺囑「我織的布一件都不可以留」震驚、醒悟,苦學4年取得師資班結業資格,更在2015年於美國美國舉辦的國際民俗藝術市集,從500位參選者脫穎而出,揚名國際。田清玉接受先生顏乾坤牧師的建議,1984年在馬遠部落學習布農族男子長衣花紋織法,保留了珍貴技藝,也成了日後思念先生的絲縷綿綿。發掘獨特技藝 結合時尚行銷從事「染織類」的工藝家們,承負傳統使命尋回恐將消失的族群技藝,也懂得如何與現代社會需求結合。小時候說阿美族語、台語的潘靜英,重回新社照顧長輩,才發覺噶瑪蘭族的「香蕉絲工藝」竟是那般獨特,她努力將這份工藝復興,也被登錄為縣級文化資產。太魯閣族的連美惠以海外旅行的見聞,反思我族傳統,用織紋為創作核心,充滿原民神祕氣息的時尚包款,打進國內精品市場。阿美族的徐香蘭,不忘對裁縫的熱情,搭配樹皮布、原民圖紋色彩,開發出多樣文創商品,保留文化精髓、貼近現代生活需求,挺進品牌市場。雕出生活記憶 刻劃動人篇章雕刻在原民藝術中經常可見,其中又有木雕、石雕、皮雕,甚至以不同媒材相結合的表現方式,或述說家族故事、或表現族群文化,在在動人。泥水匠出身,50歲拿起雕刻刀的胡銀祿,把活了112歲的父親對他述說的傳說,化為一尊尊木雕,無論眼光銳利的「獵王」、親情流露的「給我最後的抱抱」,或粗獷、或細膩,刻劃出阿美族的部落生活故事。曾經一把火燒盡所有作品的馬浪‧烏瓦日,大型木雕、獲得原民藝術節優選的「人間系列」,乃至漂流木結合樹藤的桌椅,細緻內蘊的木紋演繹出獨特質感;回歸部落的了嘎‧里外,張大嘴拉出一尾一尾魚的涼亭木柱雕刻,令人印象深刻,魚型雕刻訴說阿美族的宇宙觀,圓融內斂書寫對文化的仰望、環境的省思。從事石雕的鄭詠鐸,從早年的石雕藝品,尋求脫離匠氣後的曲線流暢,乃至進修嘗試複合媒材,其創作之路宛如花蓮石材業的縮影;放棄外派機會的電機工程師,古拉斯以「電」的專業結合手工木雕,造型獨特的漂流木燈具,為他塑立了風格。噶瑪蘭族潘秀嫈專注的皮雕創作則很溫馨,喜歡手作卻自認沒有美術天份,但兒子帶有動漫風的筆觸,給了她圖案創作的靈感來源,每一份皮雕都是母子深層的心靈交流。太魯閣族的陳麗香從陶藝轉而木雕,她自覺是生命的機緣,玩木頭連接金屬、鐵材彷彿也是很自然的連結,在「跨界」之間流露出溫潤個性。形塑作品靈魂 傳遞設計意念到過花蓮慕谷慕魚的人,多半會知道那兒是原民山刀的故鄉。15歲起跟著父親學打鐵,許有祥的「銅門刀」已然是太魯閣山刀的代稱,兒子許保祿說,他要拿尺量,父親用眼睛看就知道了,刀的弧度、刀柄的斜度,在在是功夫,希望自己也能掌握精髓,製作出有靈魂的刀,並以符合現代的角度,傳遞祖傳工藝之美。港口部落長大的拉拉‧龍女,擁有女裝乙級證照,回到部落重新參與家鄉生活,甚至學習男人才做的藤編,融入之後再把素材轉換成她熟悉的布料,創作出獨有的「布拿包」(Puna是阿美族語的肚臍),用實用時尚傳遞不忘文化母源的初衷。提到琉璃珠,一般總想到排灣族,但阿美族的柯玉霞認為文化的流動如同琉璃在溫度變化的形貌,她用專長的金工加上琉璃做創意設計,讓觀賞者、收藏者感受呈現花蓮生活意象的美感。巧用不同媒材 表達多元融合傳遞生活、文化的美與故事,並不受單一材料的限制,運用多媒材的結合,花蓮原民工藝家同樣有精采的演出。曾春子作品媒材與風格多變,幾何圖紋裡帶著阿美衣飾頭冠元素,絹印、線繡、壓克力顏料描繪具象,都能生動地述說阿美族的文化與生活。服裝科班出身的吳秀梅,奪下「民族風尚服裝賽」首獎後,開啟她原民服飾研究與創作之路。一直以為自己是阿美族,從尋找撒奇萊雅女性傳統族服中,重新認識自己的出身,也將她真實生活的多元族群環境,創作出宛如各族迷你版族服的「族服酒衣袋」,成為擁有專利的熱銷商品。回到新社部落的噶瑪蘭族人杜瓦克‧都耀,以竹為材料,至做成早期的漁具「魚筌」,與纖維藝術家陳淑燕,展開「文化洄游」的創作之路,又與樹皮布、藤心結合,成為造型美麗的燈具,也為傳統工藝注入當代語彙。《原藝百工—花蓮部落工藝家群像》專書,表彰了這些生活藝術家的技藝美學,傳遞其創作的生命歷程故事,讀者更可依據隨附的「拜訪工藝家」單元,逐一造訪他們的工作室,肯定會有更深入的認識與感動。如欲洽購《原藝百工—花蓮部落工藝家群像》專書。請致電038-227171分機284「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