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病變
」台灣肺病患者明顯增多 專業醫示警「胸腔重症醫越來越少」
近期由於藝人汪建民因肺腺癌離世,肺部相關疾病再度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為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也表示,近年來台灣民眾在肺部病變的人數有明顯增多,但胸腔重症醫師越來越老、越來越少,甚至認為是制度搞死胸腔重症醫師。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近年來,台灣肺癌、肺炎、肺阻塞、氣喘等等的呼吸道疾病,越來越多,但是胸腔重症醫師卻是越來越少、越來越老。蘇一峰醫師表示,自己當年考試時,全國有近一百名考生,但如今每年只有二十名考生。蘇一峰認為,之所以會造成如此情況,主要是胸腔科醫師所要面對的,除了「健保給付低」外,另外還有「社會責任大」,認為胸腔科醫師就是個「錢少事多離監(獄)近」的職業,直接點名就是健保給付搞死胸腔重症醫師。不少網友在看到這篇貼文後,紛紛留言表示「台灣島上當局也不見什麼重大的革新,就只有忙著佔位子」、「現在還在醫院處理重症的都是佛了!門診看大病小病都給一樣的錢,大病一個看30分鐘,小病一個看3分鐘」、「病患不開心、還會用媒體公審,然後有些無良的還不求證,還亂報真的胸腔內科醫生很悲哀、很可憐」、「救你命被你吿、告輸又企圖利用媒體公審製造流量,太可惡了」。
汪建民病逝/汪建民肺腺癌逝!享年56歲 營養師點出「肺癌飲食3害」:沒抽菸也可能確診
男星汪建民平時不菸不酒,在去(2023)年10月因背部劇痛,竟檢查出肺腺癌,雖然前後歷經多次化療、電療,他仍在昨(7)日晚間逝世,享年56歲。不過,營養師高敏敏曾解釋,沒有抽菸習慣也會得肺癌,若想要遠離肺癌,應設法避開「肺癌飲食3害」。高敏敏在臉舒粉專發文提到,肺癌的危險因子包括肺癌家族病史、變異基因、長期接觸致癌物質或肺部病變、吸菸或二手菸、吸入烹調產生的油煙、吸入汽機車廢氣或石化燃料等污染源懸浮微粒等等。其中,研究發現,華人肺腺癌與高風險遺傳因子YAP1變異基因有很大的關聯,尤其女性罹患機率會更高,是正常基因的5.9倍。高敏敏建議,若想要遠離肺癌,應避免以下「飲食3害」:1. 少吃紅肉、加工肉:加工肉品已被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第一級致癌物,而紅肉被列為第二級A類致癌物,營養師建議還是少吃為妙。2. 避免飽和脂肪、精緻糖:飽和脂肪酸攝取和肺癌風險正相關,且肥胖者也會提高罹癌的機率,而精緻糖也會造成身體處於發炎狀態。3.縮短烹煮時間:避免高溫長時間烹調,如:油炸、燒烤、煙燻、煎炒,易產生致癌物質,建議以蒸煮、燉滷的方式烹調。此外,高敏敏也點出5種「防肺癌營養素」,提醒民眾盡量從天然食物中攝取,更為天然健康,也避免一次補過頭,反而出現反效果:1. 植化素:各色蔬果各色蔬果本身含有不同的植化素,而植化素本身就有強大的抗氧化力、消除自由基、減緩發炎的功效,也可抑制癌細胞初期分裂2. 膳食纖維:菇類、深綠色蔬菜腸道健康自然可以有良好的免疫力,因此攝取膳食纖維可以降低罹癌風險。3. 天然β-胡蘿蔔素:胡蘿蔔、南瓜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會轉化成維生素A,有助於修護粘膜,進而提升防護力。4. Omega-3:魚油、藻油、堅果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發炎症狀、維持免疫力。5. 天然維生素C:芭樂、櫻桃、蔓越莓維生素C是維持免疫力的重要維生素,也可以透過攝取維生素C來增加膠原蛋白製造,幫助增強肺部的結締組織。
痰液「完全堵死」肺部...黴漿菌席捲大陸 一天67童「洗肺」
中國近期多地爆發感染黴漿菌肺炎,造成許多孩童久咳不停。一名7歲男孩發燒咳嗽連續6天未癒,經醫師檢查後發現,男孩肺部左上葉、右下葉內基底段被痰給完全堵塞,用纖維支氣管鏡將氣管內堵死的痰清理乾淨,症狀才明顯好轉。根據《新浪新聞》報導,近日一名7歲男孩發燒咳嗽6天,在當地醫院住院治療,不過咳嗽未見改善精神狀況也變差,轉院後安徽醫院兒童呼吸科主任醫師王彥發現,男孩肺部左上葉、右下葉內基底段被痰完全堵塞,進一步對男孩肺部發炎處進行灌洗取出痰,治療完成男孩體溫已恢復正常,雖偶有咳嗽但症狀明顯好轉。近期孩童感染「黴漿菌肺炎」達高峰,王彥則表示,此男孩並不是個案,近期平均每天要做50多例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最高峰曾一天做67例,這個檢查也就是家長常聽見的洗肺。不過不少家長聽到孩童要進行洗肺,都會感到非常擔心且不安,據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介紹,支氣管肺泡灌洗是指通過支氣管鏡,向肺泡內注入規定量的無菌生理食鹽水,針對肺部局部進行沖洗,排出因肺炎產生的痰液,達成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周薇則解釋,今年因黴漿菌肺炎進行肺灌洗治療的患者確實比較多。若發生嚴重的發炎症狀反應時,醫生可能需要在支氣管鏡下進行肺灌洗,來讓患者氣道通暢,同時也能在鏡下可以看到肺部病變的程度。周薇指出,戴口罩確實能一定程度上預防感染,但嚴格規定兒童配戴口罩在執行上有一定困難,因此她建議少去人群密集的密閉公共場所、保持屋內通風換氣、學校定期打掃消毒且增加戶外活動等。
4月齡嬰兒咳嗽不止 竟是因「多長了一個肺」
正常人體左肺有2葉,4個月大的嬰兒樂樂(化名)竟然多長了一個肺,加上與正常肺器官不相通,導致他長期咳嗽,甚至發展到嚴重肺炎,讓家人操碎了心。經過大陸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幼院區小兒胸心外科顧海濤教授團隊的微創手術,樂樂多長的一個肺被安全切除,現在已經順利出院。《揚子晚報》報導,樂樂家在蘇北一個小縣城。據媽媽回憶,樂樂還在肚子裡時,她去當地醫院做孕期產檢B超,發現腹中胎兒的肺部有一處陰影病竈,醫生表示胎兒肺部存在異常。經進一步檢查明確,胎兒左肺部有一個約3.4×2.3cm的腫物,大小占整個肺部的4分之1,看上去就像多長了個肺,高度懷疑是肺隔離症。樂樂父母最終決定咬牙把孩子生下來,然後再想辦法治療。樂樂出生後身體素質還算不錯,生長發育也和同齡的孩子相差無幾;隨著樂樂慢慢長大,媽媽發現他比一般孩子更容易感冒咳嗽,有時甚至會發展成肺炎,出現胸悶情況。媽媽覺得這事不能再拖,便帶著他來到江蘇省人醫婦幼院區小兒胸心外科尋求治療方案。接診的小兒胸心外科主任顧海濤教授,仔細詢問了樂樂的病史並閱覽胸部CT,發現肺部病變並無明顯的惡性腫瘤特徵,於是安排了胸部增強CT檢測,通過增強掃描,發現有一支源自主動脈的異常血管穿入了左下肺病竈,最終明確診斷為「肺隔離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隔離肺。顧海濤說明,肺隔離症是一種相對少見的先天性肺發育畸形,「隔離肺與正常肺組織隔離開來,沒有正常肺的功能,且易於感染,如果不手術根治,患者會反覆出現肺部感染,如咳嗽、咳痰、發熱甚至咳血等症狀。而且,隨著年齡增長和發育,隔離肺還可能擠壓正常的肺葉,影響正常肺的發育,猶如一顆隱形炸彈,危及患兒健康。」由於樂樂肺部的血管、氣管只有2-3毫米,手術難度非常大。在如此纖細的血管、氣管上面手術操作,每動一刀都要做到力度和位置恰到好處,既要順利切除異常的隔離肺、血管等組織,又要避免肺部正常血管出血,難度不言而喻。經過2個多小時手術後,僅僅通過3厘米的微創切口,樂樂多長的一個肺被順利切除。
壞習慣導致慢性中毒! 醫師曝生活中「恐怖5毒」小心接觸
生活中處處要注意,可能在不知不覺間你已經中毒了!腎臟專科洪永祥醫師在臉書分享,不少病人常因找不到病因而無法有效治療,但其實病因很有可能是慢性中毒。這些慢性中毒離不開無自覺的錯誤習慣,長久累積下來,年老時身體自然容易出問題。他列出了「恐怖5毒」,要民眾小心注意。首先是「吸入毒」,二手煙、三手煙、廚房油煙、裝潢的甲醛等都算在內,這些吸入性的毒性物質通常包含苯、醇、醛類、烷、砷、鉛、一氧化碳,多環芳香氫等,短期接觸可能會有咳嗽、頭痛、眼睛不適、喉嚨痛、打噴嚏、噁心、呼吸不順和心律不整等症狀,長期將造成嚴重胸腔問題和過敏症,心臟病和肺癌的罹患率也會增加。再來是「黴菌毒」,如浴廁黴斑、寵物皮屑霉菌、香港腳的襪子等,這些黴菌會釋放過敏物質,若碰上毒性強的黴菌,可能會引起嚴重的肺部病變,甚至死亡都有可能。據台灣氣喘衛教協會發表研究指出,31%的過敏氣喘患者對黴菌過敏,而台中中山醫學院報告也表示,過敏性鼻炎的患者中有高達67.8%的患者,至少對一種黴菌產生過敏反應。第3種是「清潔化學毒」,含有香味的洗衣產品容易揮發出有毒化學物;殺塵蹣洗衣精若含百滅寧,易殘留在衣服上,皮膚敏感者接觸後恐有紅疹等過敏反應;科技海綿若拿來洗碗,恐會甲醛與三聚氰胺中毒,對於腎臟及膀胱來說相當危險,可能罹患膀胱癌或腎臟癌。第4種是「加熱與容器毒」,如用塑膠袋裝熱湯、使用不對的微波容器、燒烤油炸食物到焦黑,醫師表示,用塑膠袋或不合格的容器裝熱食、微波,容易產生塑化劑,導致生殖系統損傷、不孕,且有致癌風險,燒烤若已經焦黑,裡面的丙烯醯胺、異環胺、多環芳香氫等滿滿致癌物也對身體相當不友善。最後是「經皮毒」,如洗髮精、乳液、面膜、染髮劑等。所謂的經皮毒,會透過皮膚進入體內,由血液和淋巴擴散、累積的化學毒素,這些化學毒素約有0.5%的濃度會透過角質細胞間隙、汗腺或毛囊開口滲透到皮膚內部、累積在體內,長期下來可能引起細胞病變,甚至引發癌症發生。醫生特別提醒,「經皮毒和透過口腔進入的毒素完全不同!」因肝臟的排毒功能可將90%以上吃進肚子裡的毒素代謝、分解,但經皮毒卻只有10%能排出體外,醫師表示,一旦接觸過量,輕則過敏、肝腎衰竭或不孕,重則可能致癌。醫師表示,壞習慣務必越早戒除越好,除了減少接觸,「可多攝取足夠白開水增加水溶液性毒素排除、攝取膳食纖維跟益生菌增加腸道排毒、有氧運動增加排汗排出經皮毒、多攝取五顏六色蔬果增加抗氧化力與肝腎排毒功能」。
胸悶氣喘反覆發作 當心是肺動脈高壓!
65歲張阿姨,有慢性支氣管炎、乾燥症以及雙下肢慢性深層靜脈血栓,長期在胸腔科、風濕免疫科及心臟科追蹤治療,並長期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免疫抑制劑以及抗凝血劑等藥物控制,然而在各科有效治療之下,胸悶、氣喘仍反覆頻繁發作,令張阿姨不勝其擾,經過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詳細問診及檢查之後,發現竟是「慢性肺動脈栓塞肺高壓」在作祟,於是在心導管介入治療及藥物調整之下,病況逐漸獲得控制,生活品質大幅提升。肺高壓疾病 分為五大類肺高壓疾病全球盛行率約佔1%,常見的症狀有胸悶、喘、水腫、暈眩、心悸與倦怠等,若狀況持續惡化,將會造成右心衰竭、低血壓休克及缺氧的狀況發生,嚴重時甚至造成死亡,需要有經驗的心臟科及胸腔科醫師才能加以診斷辨識和提供合適的治療模式。肺高壓依據不同成因可大致分為五大類,以第二型及第三型最為常見,也最容易診斷,而剩下的三種型態則較少,必須有經驗的醫師,才能有效提高疾病的診斷率。(1)第一型:肺動脈高壓,因遺傳、特殊疾病、藥物、結締組織疾病、肝硬化門脈高壓或不明原因等,造成肺動脈管壁異常增厚、阻力上升;(2)第二型:左心衰竭,因左心室收縮或舒張異常或瓣膜病變等引起;(3)第三型:慢性肺部病變,因肺部或換氣異常所引起,常見於肺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病、限制性肺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或高海拔缺氧;(4)第四型:慢性肺動脈栓塞肺高壓,常見於肺栓塞所殘留的併發症,慢性血栓造成肺動脈阻塞或硬化導致阻力及壓力上升;(5)第五型:其他多重因素,包括鐮刀型血球貧血症、類肉瘤、甲狀腺亢進、腎衰竭等問題所造成。要診斷肺高壓 利用檢查工具陳玠宇醫師表示,診斷肺高壓必須使用合適的檢查工具,包括血液檢驗、心電圖、胸部X光片、心臟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核子醫學掃描、核磁共振掃描及心導管血行動力學檢測或血管攝影等,依據不同病況安排進一步相關的檢查。一旦確立肺高壓診斷,須加以判斷其種類成因,並提供相對應之治療,並且須做疾病風險分級,且加以檢視治療後之療效。2022年歐洲心臟及胸腔學會已下修平均肺動脈壓力大於20毫米汞柱(過往需大於25毫米汞柱),即定義為肺動脈高壓;並建議若心臟超音波檢測發現右心擴大、三尖瓣膜逆流流速大於2.8米/秒或右心室收縮力下降等,須進一步判斷是否有肺動脈高壓等疾病。
頻繁氣喘胸悶難以控制 當心肺動脈高壓「嚴重恐致死」
65歲張阿姨患有慢性支氣管炎、乾燥症以及雙下肢慢性深層靜脈血栓,長期在胸腔科、風濕免疫科及心臟科追蹤治療,並長期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免疫抑制劑以及抗凝血劑等藥物控制,然而在各科有效治療之下,胸悶、氣喘仍反覆頻繁發作,令張阿姨不勝其擾,於是在家人建議之下至醫學中心尋求第二意見。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表示,經過詳細問診及檢查之後,發現竟是「慢性肺動脈栓塞肺高壓」在作祟,於是在心導管介入治療及藥物調整之下,張阿姨病況逐漸獲得控制,生活品質大幅提升。陳玠宇表示,肺高壓疾病全球盛行率約佔1%,常見的症狀有胸悶、喘、水腫、暈眩、心悸與倦怠等,若狀況持續惡化,將會造成右心衰竭、低血壓休克及缺氧的狀況發生,嚴重時甚至造成死亡,需要有經驗的心臟科及胸腔科醫師才能加以診斷辨識和提供合適的治療模式。肺高壓依據不同成因可大致分為五大類:第一型:肺動脈高壓,因遺傳、特殊疾病、藥物、結締組織疾病、肝硬化門脈高壓或不明原因等,造成肺動脈管壁異常增厚、阻力上升;第二型:左心衰竭,因左心室收縮或舒張異常或瓣膜病變等引起;第三型:慢性肺部病變,因肺部或換氣異常所引起,常見於肺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病、限制性肺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或高海拔缺氧。第四型:慢性肺動脈栓塞肺高壓,常見於肺栓塞所殘留的併發症,慢性血栓造成肺動脈阻塞或硬化導致阻力及壓力上升,另有其他肺血管腫瘤、動脈炎或寄生蟲感染等可能;第五型:其他多重因素,包括鐮刀型血球貧血症、類肉瘤、甲狀腺亢進、腎衰竭等問題所造成。陳玠宇表示,這五型當中,以第二型及第三型最為常見,也最容易診斷,而剩下的三種型態則較少,必須有經驗的醫師,才能有效提高疾病的診斷率。根據美國過往的資料統計,肺高壓相關致死率約為每10萬人有8人,因此須謹慎面對。 診斷肺高壓必須使用合適的檢查工具,包括血液檢驗、心電圖、胸部X光片、心臟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核子醫學掃描、核磁共振掃描及心導管血行動力學檢測或血管攝影等,依據不同病況安排進一步相關的檢查。2022年歐洲心臟及胸腔學會已下修將平均肺動脈壓力大於20毫米汞柱 (過往需大於25毫米汞柱),即定義為肺動脈高壓;並建議若心臟超音波檢測發現右心擴大、三尖瓣膜逆流流速大於2.8米/秒或右心室收縮力下降等,須進一步判斷是否有肺動脈高壓等疾病。一旦確立肺高壓診斷,須加以判斷其種類成因,並提供相對應之治療,並且須做疾病風險分級,且加以檢視治療後之療效。陳玠宇說,不少疾病易隱藏且不容易在第一時間點診斷,如當今新冠病毒感染後的長新冠,當中就包含了相關的心肺共病:肺纖維化、微血栓、心律不整、肺動脈高壓等,導致後遺症殘存長久不易根治,需詳細判斷安排進一步檢查與治療,才能真正解決困擾已久的問題。
時髦女「飄這味」體內1化學物超標698倍! 醫:少用沐浴乳
無處不在的化學物質可能潛藏致病因子,醫師劉博仁就分享一名時髦女子體內二苯酮超標高達698倍的案例,這種內分泌干擾因子可能導致器官病變,因此建議對方少噴香水、不要用沐浴乳,與介紹生活中常見卻可能影響身體的物品。劉博仁在臉書「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發文表示,先前遇到一名「進入診間,全身充滿香水味」的時髦女病患,經檢查身體塑化劑發現她會導致乳房及肺部病變的內分泌干擾因子「二苯酮超標698倍」,因此建議對方不要用沐浴乳、少噴香水、改用防曬產品,以及改用肥皂、多喝水。劉博仁指出,減少接觸污染來源是避免塑化劑污染的重點,建議大家少用塑膠袋裝盛熱食、少用沐浴乳洗澡、化妝保養品也不要過度使用、奇怪的香精、或空氣芳香劑少用、少吃加工食品、吃保健食品請諮詢專業人員、儘量不用殺蟲劑、要防曬請用物理性防曬用品、少吃罐頭食物。此外,手摸過熱感應紙或黏土玩具後一定要洗手、裝潢家具要用環保無污染材質、家中放置空氣清淨機,以及外出注意空氣品質App即時資訊,才能降低接觸汙染源機率。另物理性防曬產品,其主要成份為鋅或鈦的氧化物,在肌膚上均勻塗抹,就能有效阻擋來自陽光的紫外線。
長新冠症候群分3大類 這種最易變重症
近期英國伯明罕大學透過研究發現,長新冠(long COVID)後遺症除了常見的嗅味覺喪失之外,還包括嗅味覺喪失、腦霧、脫髮、性功能障礙或性慾衰退、排便失禁、快感缺乏症等,也讓專家憂心恐引發下一場公衛危機。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在今天(8日)發文指出,長新冠症候群可分3大類,其中一種症狀為肌肉酸痛、皮膚變化、脫髮的族群,更容易演變成為重症。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8日在臉書分享表示,他閱讀英國最新研究後發現,長新冠症候群主要有3大類:首先是神經系統症狀(Neurologic)的長新冠,這些人的症狀以疲倦、腦霧和頭痛為主,是2020~2021年冬季感染過Alpha病毒最常見的症候群,也是2021年Delta病毒流行期間的主要症狀。二為心肺系統症狀(Cardiopulmonary)的長新冠,這類人會出現胸痛、胸悶、呼吸困難為主的症狀,主要是由2020年初期的COVID19原始株感染導致,易引發肺部病變。三為其他系統症狀(Others)的長新冠,起初這些患者都會出現肌肉酸痛、皮膚變化、脫髮等症狀,而這類病患也最容易演變成重症,最後都會以多重器官症為主。黃軒還在文章最後補充,該研究表明,有接種疫苗者可降低長新冠症候群的發生,而且臨床人員還可以透過這份報告提前得知患者是感染哪些病毒株,以利即早診治,也能夠藉此提早預防第3類容易引發重症的族群。
醫護蠟燭多頭燒!確診男患者失憶裸奔出病房 竟是出現「ICU症候群」
國內疫情延燒,許多醫療院所也傳出有確診者有出現脫序行為,台北慈濟醫院日前就有1名男子因出現呼吸喘、咳嗽有痰等症狀,自行前往醫院篩檢,結果不但發現這名子血氧濃度為偏低的87,X光片還發現兩側肺部都有浸潤現象,故隔日立刻入住ICU插管治療,隨後再轉往專責病房。未料這名男患者過程中竟突然出現混亂、意識障礙和失憶等急性精神症狀,甚至脫光衣物奔出病房。據台北慈濟醫院急重症管理中心吳燿光主任表示,這名男患者在拔管後,28日由專責病房照護,未料患者30日下午1點左右,竟自行推著點滴走出病房,恰巧被穿著防水隔離衣的護理師發現,趕緊將他安置回房,隨後在31日午間再度會診身心醫學科醫師。所謂的「急性精神混亂」是加護病房常出現的症狀,俗稱「加護病房症候群」(ICUsyndrome),意指加護病房封閉式環境及身體的併發症,所產生的心理及行為改變。據吳燿光指出,類似這名男病患狀的患者,在專責病房內有好幾位,並包含多名精神疾病患者,他認為疫情除了造成急性肺部病變及身體的損傷,對患者身心也帶來影響,甚至引起譫妄症狀及記憶缺損等心理方面的疾病。另外,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陳益乾表示,所謂「譫妄症」是指身體疾病或某些合併藥物,引發大腦功能急速失調、導致混亂的情況,患者的病程時好時壞,臨床上,在ICU症候群比例並不低,相信在疫情期間,病人於隔離情況下使症狀加劇。
皮膚紅疹猶如警示燈 恐引發肺部病變或罹癌
天氣又冷又濕,許多人身上都出現過敏症狀,其實皮膚可以反映出身體的狀況,如果忽然出現分布範圍不尋常且不痛不癢的紅疹,並伴隨無力症狀,那可就要當心了!一位患者因皮膚紅疹而確診皮肌炎,最後甚至引發肺部病變。(圖/亞東醫院提供)亞東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吳建陞表示,今年陸陸續續從門診或住院發現一些病人,身上出現不痛不癢或微痛微癢但是分布不尋常的紅疹。有些人在皮膚出現病變的同時也出現無力症狀,有些則是過了幾個月才慢慢合併出現無力症狀。這類病人無力的位置多出現在靠近軀幹的大肌肉群,進而影響患者無力爬樓梯或是蹲下後站不起來;甚至有些人會在發病後出現喘、乾咳的情況。這些病人常常到門診或住院抽血才發現自身肌肉被破壞而產生肌肉酵素過高的狀況,且透過血清免疫學檢查、神經電學檢查,甚至肌肉切片生檢,才被診斷為皮肌炎。皮肌炎屬於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中相對少見的疾病,遠少於全身性紅斑狼瘡,因此一般民眾對此疾病非常不熟悉。皮肌炎的皮膚表現非常多樣化,有許多病人的紅疹看來不起眼,有些卻很有特色,像是貓熊眼位置的眼瞼紅暈,指節的變色與指甲周遭的紅疹、關節外側的皮膚潰瘍、脖子領口附近的紅疹,甚至皮下鈣化突起都有可能發生。部分皮肌炎患者會出現不同於皮膚與肌肉的特殊症狀,例如因皮肌炎而引起間質性肺炎的患者,會有明顯的乾咳、喘現象。少見的情況下甚至可能在確診皮肌炎的一兩年內發現腫瘤,令人為之色變。吳建陞主任呼籲,如果自己或家人朋友有發生皮膚或肌肉類似前述的狀況,可以先找醫師諮詢評估;若是皮膚先出現病變,可以先看皮膚科,皮膚科醫師對於特殊的皮疹可能伴隨內科病變時,會給予轉介的意見;如果是以肌肉無力為主的症狀,建議可以向神經內科,復健科或風濕免疫科尋求協助。如果被診斷為皮肌炎,患者會接受免疫藥物的治療,如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治療期間切勿任意進補或使用偏方。另外,由於皮肌炎所需的治療時間長,為避免藥物使用期間的感染,建議患者應常戴口罩且遠離咳嗽者,不憋尿、不吃生食或衛生清潔有疑慮的食物。若擔心少見的罹癌風險,醫師也會提供適合的檢查請患者配合,協助釐清以避免患者過度焦慮,現今對於皮肌炎患者的風險分級,已能從血清免疫學檢查獲取一些線索,依據一些特異性的指標,可以讓臨床醫師提高警覺,注意到可能的肺部病變與癌症風險,是科技帶來的一大福音。
無法可管?台灣電子煙妾身未明的「小三困境」
超過13年未修法的《菸害防制法》,最新修正草案在5月29日公告後,提案將合法吸菸年齡從18歲提高到20歲,並打算將電子煙歸類為類菸品,全面禁止製造、輸入、販賣、使用,但對國內廣大電子煙消費族群來說,若無法提出有力數據佐證電子煙造成的弊病,爭議勢必不斷。而同樣屬於新型態菸品的加熱菸,因日前「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FDA)」已授權通過加熱菸產品得以reduced exposure(減少暴露在危害中)的宣稱進行產品營銷;且「世界衛生組織(WHO)」,在第八屆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中(COP8)提出主要建議:「加熱但不燃燒型煙草製品符合公約對煙草製品的定義。締約方會議無需做出決定,相關條款就已適用,我們敦請各締約方確保加熱但不燃燒型煙草製品,包括加熱器具,在各國的法律框架內恰當包括」。但相較於加熱菸,電子煙在新版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中卻可能全面禁止,引起支持與反對兩方爭議不斷。「電子煙販售通路業者自救會」代表Tobe指出,希望政府都多參酌國外對電子煙的作法制定規範。針對修正草案,致力於電子煙合法化的「電子煙販售通路業者自救會」代表Tobe指出,電子煙在很多國家都是合法,但台灣作法卻是一個「先禁國家」,意即什麼都先禁止再說。他進一步表示,電子煙原本只是次文化產品,6年前在台灣僅約二千多人使用,但到今天使用人數粗估已達一百二十萬人。電子煙人口大幅增長,Tobe認為不外乎幾個因素,其一是菸價不斷上漲,將部分吸菸人口推向電子煙;第二點就是近年健康觀念抬頭,大家都知道傳統菸品對身體造成危害,而對比於紙菸,電子煙危害相對較低,也讓市場近年在台灣持續擴張。「這不是信口胡說,英國醫院的戒菸門診的確是以電子煙來協助癮君子戒菸。」Tobe解釋,當初英國政府委託實驗室進行實驗,結果顯示電子煙的危害,較傳統紙菸減少九五%,且呼出的煙霧大多都是水蒸氣,並不會產生二手菸、三手菸。他希望政府都多參酌國外對電子煙的作法及規範,勿將電子煙汙名化。電子煙的適法性,在全世界都引起廣泛討論,在台灣,電子煙因妾身未明,想要獲得「認同」,勢必得要有國內權威機構提出有力佐證,國外採證僅能作為參考性質。然而國內至目前為止,無論是政府作東送驗,或是民間業者能否主動提出檢驗要求,都未有明確論定,也讓台灣對電子煙的正反論述,迄今仍未有有力數據證明杜悠悠之口,這也是造成今日該議題始終爭論不休之主因。《菸害防制法》最新修正草案中,電子煙可能遭全面禁止,勢必又將引起一波話題。董氏基金會曾論及電子煙多含有尼古丁、甲醛、乙醛、丙二醇、丁二酮、多氯聯苯醚、重金屬或其他藥物及香料等有害物質,會傷害人體健康,呼籲政府不可等閒看待,並建議全面禁止電子煙。對此Tobe反駁表示,董氏基金會就曾提出數據,指出台灣每年死於菸害約3萬人,全球每年死於菸害七百一十萬人,「但電子煙在台灣已經流行7年,有誰聽過誰抽電子煙死亡的案例?」電子煙爭議不斷,美國曾有吸食電子煙致死的案例,也是國內看待電子煙勢必面對的問題,針對這樣的疑慮,Tobe指出經證實這些案例都是使用含有THC(四氫大麻酚)的煙油,其中的維生素E醋酸酯導致肺部病變,導致死亡的原因並非電子煙,而是非法添加含有大麻成分的煙油,「政府及反菸團體應該讓這些死亡案例的因果報導更透明,而非一味的污名化。」根據《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第31條規定,未來使用類菸品者,將可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且第24條則規定,製造或輸入類菸品業者,將處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罰鍰,也就是不管吸食者或是輸入者,都會面臨重罰。「菲律賓是全世界反毒最徹底的國家,只要抓到就是槍斃,但他們在今年卻幾乎將電子煙合法化,目前已經一讀通過,台灣如果真的不將電子煙合法納管,真的是落後許多國家。」Tobe呼籲道。電子煙目前處於法律盲點,究竟該合法販售或是全面禁止,這塊燙手山芋的灰色地帶,讓反菸團體與電子煙業者爭論不休,不管結果為何,當務之急就是須由國內權威機構針對電子煙提出完整的科學論據,以客觀事實來佐證,讓國內電子煙消費人口有所本,才是解決之道。◎提醒您:吸菸有礙健康、吸菸害人害己,未滿18歲請勿吸菸。
高金素梅請假一個月 開刀治療肺部病變
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今(21)日 上午突然在臉書上宣布將開始請假,入院治療肺部病變,她對病情相當樂觀,預告將在下個月19日就能銷假上班,讓大家看到一如往常的她,告訴支持者「請放心!謝謝!」高金素梅在21年前曾因肝腫瘤開刀,手術十分順利,她說,「祖靈留住了我,為人民服務、為族人同胞服務。」但去年一月初,高金素梅檢查發現肺部「有些問題」,經過一年半的幹細胞療法,醫療小組二週前檢查後,決定開刀摘除,預計休養ㄧ個月。「21年後的今天,我要再度向大家告假一個月。」高金素梅表示,已排定9月21日住院,並在23開刀,手術結束住院一周便回家休養,因此從今日起向立法院請假ㄧ個月,10月19日將會銷假回立法院開會。而她請假的這一個月中,辦公室團隊也會代理一切事務,正常運作,「一個月後,大家將會看到恢復日常的我。」
慎入!「全充血壞死成古銅色」 首例肺部活檢報告照曝光
新冠肺炎疫情從大陸武漢暴發後,蔓延到全球,根據大陸研究團隊發布的首宗危重症患者的全肺活檢病理報告,發現病患肺部表面呈現古銅色,部分甚至有出血壞死的情況發生。根據澎湃新聞的報導,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2日前在網站Preprints更新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的臨床病理分析」,(Clinical pathology of critical patient with novel coronaviruspneumonia (COVID-19))。新冠首例肺部活檢報告,出現充血壞死成古銅色。(圖/澎湃新聞)文章指出,研究團隊對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症病患,進行肺移植手術,同時由中科院院士、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教授進行了活檢。根據報導,這名66歲患者,1月4日從武漢返回深圳,出現高燒和咳嗽症狀。患者除了有8年高血壓病史外,沒有其他的病癥,患者透過胸部X光檢查,發現左右肺亮度增高、多發陰影,被診斷為新冠肺炎和嚴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並有呼吸衰竭情況,因此進行肺移植手術。新冠肺炎大陸爆發,首例全肺活檢病理報告,肺充血壞死呈古銅色。(圖/Getty Image)王福生率領的團隊在術後透過活檢發現,病患全肺組織有出血性壞死情況,包括肺切面也有嚴重的充血和出血改變。這名患者的全肺表面,呈現古銅色,透過肉眼就看到瀰漫性充血、點狀出血,甚至有出血壞死的情況;出血壞死主要發生在肺右下葉、中葉和上葉的外邊緣,包括支氣管也被粘液和出血滲出物覆蓋。危重病人肺間質組織病理活檢照曝光。(圖/澎湃新聞)受感染的肺部有大量的肺間質纖維化,同時部分呈現透明狀,另有肺出血性梗死,另外,還有小血管增生、血管壁增厚、管腔狹窄閉塞;經Masson染色證實肺間質纖維化,所幸未見到其他細菌或真菌感染。若和SARS比較,之前有發現了局部出血壞死、肺泡炎和支氣管炎、肺泡上皮細胞脫屑等肺部病變。不過在新冠肺炎中,則多了肺泡水腫伴出血、細支氣管炎和肺泡炎、伴上皮細胞炎性損傷等肺部損害。研究團隊推測,這些改變,有可能導病患出現嚴重的呼吸衰竭。由於出血性壞死主要存在於右肺外緣,似乎也顯示,這可能是重症患者死亡的主因;再來,新冠肺炎的主要病變,可能首先起源於此。
【泰公開講】劉泰英:恢復核四 庶民經濟第一步
韓國瑜日前舉行記者會,批評蔡英文政府的能源政策與庶民需求完全脫節,強調若能當選,一定立即檢討錯誤的非核家園政策,在安全無虞、人民同意的情況下重啟核四;韓國瑜主張應使用便宜、穩定、乾淨的核能,少用昂貴又難用的再生能源,也要減少使用會造成空汙的燃煤發電。去年參選高雄市長時,韓國瑜提出「庶民經濟」,卻被綠營批評只有口號,沒有說明實際步驟。我其實相當贊同韓國瑜的庶民經濟觀點,但要如何落實?步驟為何?他應該更清楚地說出來。台灣近年經濟成長率約在二%上下游移,蔡英文政府以此為傲,認為台灣比許多亞洲國家都要好,但經濟如果真的這麼好,為何民間無感呢?經濟成長數字好看,但民眾無感,凸顯台灣經濟結構已出現大變動。許多高科技集團高層賺到很多錢,但高科技不是「庶民經濟」,能創造的就業機會有限。以台積電股票為例,八○%是由外國人持有,賺錢多數並未分配到國內,國人可支配所得沒增加,所得分配卻愈來愈不平均,導致總體消費難以明顯提高,因此內需就會疲弱,只能仰賴政府多消費。問題是,政府投資常遭質疑沒用在刀口上,很多都是在選舉發放的津貼、補貼,實質投資其實很少;政府投資少,民間就寧可到海外投資,近來雖因中美貿易戰,部分大陸台商返台投資,只可惜返台投資的數字仍不夠大。我很贊成韓國瑜以恢復核四,做為推動庶民經濟的起點,雖然反對者質疑,重新讓核四發電又要花新台幣一千多億元,但仔細算算,這筆錢花下去還是划得來,畢竟能為台電一年省下新台幣五百億元的發電費用,兩年就可回收。尤其台灣近期每逢秋冬季,空氣品質就變差,肺部病變激增,部分原因可能與中國大陸的汙染物飄洋過海而來有關;另一方面,燃煤發電比例提高當然也有影響,恢復核四,生煤就能夠少燒一點,對民眾的健康保障就多一點,健保醫療成本就能省下很多。此外,我認為改善危橋、道路也是庶民經濟的一環,韓國瑜將高雄市的路鋪好,當然也算,因為這些建設與民眾息息相關;而包括學校危樓改建、加強觀光資源建設等,民眾都能享受得到,實應納入庶民經濟的範疇。韓陣營如果能更細緻地規畫、明白講出庶民經濟的願景,將政策進一步連接到如何讓經濟差的民眾「脫貧」,我相信定能爭取到更多選民支持,畢竟多數人都是庶民,都期待經濟能更好。(劉泰英口述、薛孟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