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重症
」 新冠肺炎 重症 疫苗 疫情 新冠病毒流感重症死亡創10年同期新高 重症死亡率飆5倍
今年台灣流感疫情嚴峻,自10月以來已累積250例流感重症病例及41例死亡病例,創下近十年同期新高。疾管署指出,隨著冷氣團接連來襲,疫情恐在12月進一步升溫進入流行期。微創手術重症醫師黃軒警告,流感一旦變成重症,其死亡率是一般人的4到5倍以上。重症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指出,許多看似健康的年輕人,由於抽菸、熬夜、飲酒及失眠等不良生活習慣,健康狀況惡化,更容易感染肺炎鏈球菌,導致流感病情加重。他感嘆「大家都認為季節性流感不會致命,但每年都有那些看似健康的年輕人,卻提早結束了生命」。黃軒還提醒,社區型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患者在社區中感染的肺炎,約5%至10%的患者病情會惡化,ICU患者死亡率更高達20%至50%。他指出,加護病房的肺炎重症個案,通常具以下共同特徵,包括未注射疫苗、慢性病、過度肥胖、孕婦、小於5歲的兒童以及大於65歲的老人。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資料顯示,肺炎鏈球菌能引起多種侵襲性疾病,主要包括敗血症、肺炎、腦膜炎、關節炎、骨髓炎、心包膜炎、溶血性尿毒症、腹膜炎等。黃軒表示,肥胖年輕人及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慢性腎病、氣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成人(19至64歲),罹患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風險可能是一般人的3到17倍,且感染肺炎鏈球菌後,這些患者原有的慢性病也可能因併發症加重。隨著流感疫情不斷升溫,黃軒強調「肺炎是一種可預防、可治的致命疾病」,免於重症和死亡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肺炎鏈球菌與流感這兩種疫苗。他呼籲高風險族群,包括幼童、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應及早接種疫苗,減少感染風險。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也提醒,感染者是以「沒有打疫苗」為主,特別呼籲盡速接種流感疫苗,以免有更多的重症跟死亡的發生。
住院孩童有5成染「黴漿菌」 醫提醒:過敏兒更需多加注意!
日本感染黴漿菌人數暴增,國內似乎蠢蠢欲動,亞大醫院兒科醫師發現近一週來,因黴漿菌感染住院的病童比例大增,症狀以發燒、久咳不癒及喉嚨痛表現,甚至出現肺炎重症,讓家長忙得不可開交。住院五成感染「黴漿菌」 多經由飛沫傳染、傳染力極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醫師鄭詩橤表示,每到秋冬季節就是流感、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腸病毒等呼吸道病菌流行高峰,尤其腸病毒目前還處於流行期,近來卻發現黴漿菌感染比例逐漸攀升,目前住院病童中,就有將近五成檢驗出感染黴漿菌,其中還有病童出現肺炎症狀,「肺部X光白了一片」!鄭詩橤指出,黴漿菌是兒童常見呼吸道病菌之一,全年可見感染案例,潛伏期約1至4週不等,感染途徑多經由飛沫傳染,傳染力極強,因此常見同班同學或全家人接連「中標」,症狀則包括發燒、咳嗽、頭痛、喉嚨痛、聲音沙啞、肌肉痠痛和輕微腹瀉等,臨床上會藉由抽血檢查血清抗體或快篩檢驗加以確認。「會走路的肺炎」 過敏兒恐久咳引發過敏性氣喘由於患者初期會先以低燒症狀表現,精神狀態多半都還算良好,有些人因為免疫力較佳,甚至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因此也被形容為「會走路的肺炎」,很容易被忽略,往往都是等到燒退,卻發現久咳不癒,甚至咳上1-2個月,才會就醫治療揪出病因,不少幼童因免疫力較弱,可能重複感染,不斷進出醫院,讓家長們疲於奔命。鄭詩橤表示,目前院內住院病童中,有將近一半抽血檢驗後,確認是感染黴漿菌。尤其對過敏兒來說,萬一久咳引發過敏性氣喘,會讓病情拖得越久、更複雜,治療過程也更加棘手。外出戴口罩、勤洗手 流感疫苗可降「合併感染」風險因此,鄭詩橤提醒,平時盡量避免進出人潮擁擠的公共場合,一旦外出,也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做好自我防護工作,加上即將進入流感高峰期,雖然流感疫苗無法防範黴漿菌肺炎,但可降低「合併感染」風險避免病情加重,因此鼓勵民眾或兒童施打疫苗,以提升防護能力。
「不要鼓勵女性體重過輕」 專業醫曝光過瘦「5危害」…死亡風險翻倍增高
在如今「白幼瘦」審美觀念當道的情況下,不少人都會追求極致的纖瘦,但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近期就發文示警,表示體重過低其實非常不健康,除了容易受傷、免疫力下降外,小小疾病也可能會演變成重症,死亡風險大大增高。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在FB粉絲專頁發文,內容中表示,不少女星追求極低的體重,其實體重過低非常不健康,身體缺乏脂肪內臟下垂容易撞擊受傷,也容易骨質疏鬆骨折。除此之外,體重過低、營養不良等情況,會讓免疫力下降與貧血和憂鬱症,常常小小的呼吸道感染就變成肺炎重症,死亡率增加三四倍。蘇一峰也呼籲「為了健康請不要鼓勵女性體重過輕」。後續蘇一峰也在FB粉絲專頁發表另一篇貼文,表示英國三百多萬人的研究結果發現,人體重在BMI25的時候,死亡風險最低。許多亞洲人的研究也有一樣的結果,當體重BMI在24-26時死亡率最低。蘇一峰引用台灣衛生機關的資料,表示衛生單位建議的正常體重BMI是18.5-24,BMI25則算是微胖,如以此來推論的話「微胖可能是最長壽的體重」。
Toyz賣大麻煙彈判4年太重?名醫揭危險性:肺炎重症死亡元凶
前《英雄聯盟》電競世界冠軍的選手劉偉健(Toyz),先前因販賣500顆二級毒品大麻煙彈被查獲,一、二審被判4年2月。案經上訴仍最高法院駁回,全案定讞。針對Toyz刑期是否太重?胸腔科名醫蘇一峰直言,大麻電子煙其實就是當初在美國造成不明電子煙肺炎重症死亡的元凶,危險性不容小覷。判決書指出,劉偉健出資擔任金主,並負責尋找含有第二級毒品四氫大麻酚之大麻煙彈貨源,友人則負責尋找販售對象,並需製作帳冊、報表向Toyz回報出售、獲利情形。劉偉健花60萬買500顆大麻煙彈,之後再用每顆4500到7000元賣給其他人,一、二審皆遭處4年2月有期徒刑。Toyz不服上訴,日前最高法院駁回,全案定讞。對此,蘇一峰在臉書表示,Toyz販賣的毒品其實就是大麻電子煙,也是當初在美國造成不明電子煙肺炎重症死亡的元凶,「在美國超過兩千名的年輕人,因為使用大麻電子煙而變成肺炎重症部分死亡。美國經驗發現電子煙肺炎重症的患者,其中九成是使用大麻電子煙。大麻加電子煙很危險!」蘇一峰補充說明,其實也不是大麻本身有毒性,直接抽大麻香菸的人反而沒事,而是大麻電子煙中會有添加維生素E醋酸脂,本來是拿來穩定大麻四氫大麻酚,沒想到對肺部有強毒性,維生素E醋酸脂這個東西可以拿來擦皮膚保濕,可是吸入肺部反而會致死。
黴漿菌疫情恐大流行!誰是高危險群?如何預防? 注意事項QA一次看
秋冬是呼吸道病毒的活躍期,近期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流感3毒齊發,求診患者大幅增加,除此之外,不少醫師也示警「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感染,由於目前尚無疫苗可預防,一旦感染較易出現肺炎重症。對此,疾病管制署整理出5大QA,提醒民眾多加留意。疾病管制署表示,肺炎黴漿菌是一種非典型的細菌,經常透過飛沫傳播,引起呼吸道的輕微感染,也是社區性肺炎常見的致病菌之一,由於普遍症狀相對輕微、病程較久,因此又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疾管署4日公告「肺炎黴漿菌」感染症5大QA:Q1、肺炎黴漿菌是如何傳播的?藉由咳嗷或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傳播Q2、哪些族群是高風險群?所有年齡都有可能感染,但常見於年輕人及學齡兒童。易於學校、學生宿舍、軍隊、護理之家及醫院等場所發生疫情。Q3、要如何預防?出現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口罩,並落實肥皂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蓋住口鼻並立即丢棄,若無紙巾可改以上臂或手肘代替,切勿直接用手。Q4、感染後會有什麼症狀?最常見的疾病型態為支氣管炎;常見症狀為喉嚨痛、倦怠、發燒,及可能有持續惡化甚至長達數周的咳嗽;約有10%的人會得到肺炎。小於5歲的孩童感染時,除有上述症狀外,可能以喘鳴(wheezing)表現。Q5、要如何治療?多數感染者可自行痊癒,若發展為肺炎,應遵照醫囑完成抗生素療程。對此,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提醒,目前「肺炎黴漿菌」尚無疫苗可打,加上對抗生素的抗藥性愈來愈高,一旦侵犯到腦神經細胞恐演變成重症,預估12月到明年1月將有新一波大流行。
中國正流行…台灣曾爆黴漿菌感染「4童插葉克膜」 台大醫示警:抗藥性60%
肺炎常發生在孩童身上,「黴漿菌」更是逐漸成為主要病因,目前正在中國大流行。近年發現,國內第一線抗生素已有6成抗藥性,由於該細菌目前沒有疫苗,因此只要感染就很容易引發肺炎重症,是未來5~10年內須緊急研發的疫苗重點。衛福部疾管署說明,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是目前發現最小且可自行複製的病原體,與一般細菌不同的是,因為沒有細胞壁,許多常見的抗生素豈不了作用,可經人傳人傳播,藉由打噴嚏或咳嗽產生的飛沫傳染,沒有症狀的人可能在鼻腔或喉嚨也帶有此菌,可持續1~4周,造成各種類型的感染。中國正在大流行。(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據悉,約有10%的人會得到肺炎,常見症狀為黏液痰、發燒和發冷、呼吸困難、胸痛及倦怠,少數人會有嚴重肺炎、氣喘發作、腦炎(大腦腫脹)、溶血性貧血、腎功能異常及皮膚疾病(史蒂芬強生症候群、多形性紅斑、毒性表皮溶解症)等嚴重併發症。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指出,肺炎黴漿菌已逐漸成為兒童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因,過去用抗生素治療可有效控制,但早在新冠疫情前的2018~2019年,北部地區曾有4例因肺炎黴漿菌而插葉克膜治療的重症兒童個案。黃立民提醒,中國正在流行肺炎黴漿菌,更發現當地對一線抗生素紅黴素,抗藥性已近百分之百,台灣的肺炎黴漿菌對一線抗生素的抗藥性也高達60%,因此接下來的5~10年會對兒童產生高度威脅,將是將來急需迫切研發的重點。
秋冬疫情升溫 醫籲:醫療負載需提前部署
全球新冠病毒不斷變異,世界衛生組織已於今年8月將EG.5列為需留意變異株(variant of interest,VOI),近期美國、新加坡已有升溫趨勢,依疾管署統計,國內近四周監測EG.5本土病例佔比逐漸上升中,新冠疫情恐將再升溫,依疾管署公布今年迄今抗病毒藥物領用人份達170多萬份,現有新冠醫療儲備量能是否足夠應加強盤點。國內醫療量能問題醫師提醒,民眾要配合接種疫苗、自主快篩,在新冠輕症階段給予藥物治療,避免惡化住院,尤其脆弱族群更不可掉以輕心,以防醫療量能不足恐影響中重症收治。台北長庚醫院感染醫學科教授黃景泰認為,全球新冠疫情走向開放,不斷有新病毒株出現,醫院裡仍有看到新冠肺炎重症甚至死亡的病例,因此年紀大、有慢性疾病、免疫不足或低下者都屬於脆弱族群,一旦出現疑似症狀時,建議先使用快篩檢測,並盡速就醫確診、積極治療。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指出,秋冬除了新冠肺炎之外,也是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好發期,但唯獨新冠肺炎可以由民眾自行檢驗,因此建議脆弱族群如有症狀,優先使用新冠快篩試劑檢測,如為陽性,就醫開立抗病毒藥物治療,可減少重症和長新冠(Long COVID)發生。新冠疫情解封後,醫療院所的各項防疫措施也陸續鬆綁。黃景泰提醒,醫院端若發現嚴重呼吸道感染、有肺炎跡象的患者,無論是否為脆弱族群,仍應保持高度警覺,積極使用快篩或PCR篩檢診斷,並即時給予藥物治療,避免造成更多的重症和死亡。 王復德提醒,接種疫苗也是不可鬆懈的防疫措施。目前已有使用新變異株XBB.1.5製成的新冠疫苗,預計9月底開放接種,如符合資格務必盡速接種,降低重症風險,而10月起接著打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進入後疫情時代,雖說與病毒共存,但只適用於條件好的人。」新冠肺炎可透過篩檢並由醫師判定確診,如輕症階段能及時提供口服抗病毒藥物,可有效降低中重症與住院風險。為避免秋冬因疫情升溫恐造成醫療量能超載,疫苗、快篩、抗病毒藥物必須提前部署。
登革熱疫情持續升溫!上周又爆125例 台南占8成
登革熱疫情持續升溫,國內上周新增125例本土個案,台南就占8成以上,其中一名8旬婦人感染後併發重症意識狀態不清,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今年累計298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分布包括台南、雲林、高雄及屏東,專家直言「有點令人擔心」,呼籲民眾落實防蚊措施、減少病媒蚊孳生。國內上周新增125例登革熱本土個案,台南市104例最多,其他縣市包括雲林13例、高雄7例和屏東1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到80多歲。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上周新增2例重症個案皆為80多歲長者,一名雲林男性併發肺炎重症,目前病況穩定;另一名台南女性則是出現意識狀態不清、敗血性休克及肝功能異常,目前仍然在加護病房治療中。本土個案包括一名未滿1歲女嬰,同住家人已確診,但女嬰發燒、紅疹數天後才通報。林詠青提醒,雖然登革熱不會人傳人,但蚊子在發病前1天到後5天叮咬就具有傳染力,同一家戶內居住者就有被傳染的風險。台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指出,南市本土登革熱11日新增19例,累計已286例,今年本土病例數與近10年同期相比,僅次於2015年,當年為第二型病毒,造成2萬2760人感染、112人死亡。登防中心指出,今年為第一型病毒,病例數一半是透過擴大採檢找出來,希望避免疫情在社區傳播。登防中心主任蘇世斌強調,每天維持10幾例成長幅度,而非指數型上升,如未擴採,這些病例數猶如冰山下一角,一旦在社區傳播,疫情就會突然爆發,當務之急是控制疫情,不再往外擴散。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杜武俊認為,今年登革熱提早到6月初就開始,疫情發展有點令人擔心,且除了台南仁德區一帶之外,其他縣市也有零星病例,顯見境外移入病原並未在第一時間被注意到。另外,上周平均每日新增190例新冠肺炎本土併發症個案,較前一周下降8.2%,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指出,新冠疫情已過高峰,預期病例數會持續下降,至少維持2到3個月。同時流感疫情也趨緩,但上周仍新增8例重症死亡個案。疾管署預估,未來一周疫情將逐漸下降,但重症通報數尚未下降,長者和慢性病患仍然必須注意危險徵兆。
立法院辦新冠肺炎公聽會 醫療公衛專家提疫後政策建議
立委林為洲、溫玉霞、立法院厚生會和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今(13)日共同主辦「新冠肺炎回顧與展望」公聽會,並針對抗病毒藥物的實際使用狀況、新冠肺炎重症風險因子評估,以及長新冠後遺症治療方針等議題進行討論,與會立委要求行政部門須採納專家學者意見,檢討評估相關政策,以降低新冠中重症和死亡發生。新冠肺炎對國人健康危害逐漸降低,但病毒的傳播力與重症、住院率還是明顯高於季節性流感,公聽會今日針對抗病毒藥物的實際使用狀況、新冠肺炎重症風險因子評估、長新冠後遺症治療方針,以及基層確診醫療制度等議題進行討論,並由疾病管制署長莊人祥代表將專家建議帶回進行政策討論和研議。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黃景泰表示,患者症狀需要進行嚴重度分級,進而針對不同嚴重度的患者進行相對應醫療處置。他說,在預防重症上,除了接種疫苗外,最重要的是抗病毒藥物治療,藉此降低高危險族群發生重症或病程延長的可能性,建議放寬高危險因子定義,例如下修年齡規定及納入更多相關共病。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新冠肺炎死亡率至今仍明顯高於季節性流感,政府應參考國外最新研究文獻、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引,擴大重症風險因子判定範圍,包含納入年齡大於60歲、小於64歲,以及BMI大於25、小於30,現在或曾經吸菸者、未及時接種疫苗者,以及高血壓患者。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表示,國外抗病毒藥物實際使用風險評估結果,顯示高血壓患者使用抗病毒藥物後能有效降低重症風險,高血壓及腦血管疾病也應該被視為新冠肺炎重症風險因子之一。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表示,美國肥胖定義為BMI≧25,新冠肺炎重症風險因子納入肥胖,台灣參考美國CDC,同樣納入肥胖作為新冠重症風險因子,但建議至少將現有的重症風險因子BMI≧30下修至27。台大醫學系系主任盛望徽認為,疫苗接種很重要外,早期給予抗病毒藥品可以降低長新冠風險。中央研究院生醫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則期盼,針對確診死亡案例的給藥時間進行相關分析研究,釐清確診死亡與給藥時程的關聯性。溫玉霞建議,因應60歲以上高死亡率,應研擬放寬60-64歲使用,依專家建議將高血壓、BMI≧25均列入高風險族群。與會的立委黃秀芳也要求,新冠病毒流感化後,要確保藥物準備量充足,藥品的公費和自費應有明確機制。針對公聽會與會專家建議和委員的要求,會議主席林為洲要求行政部門納入相關政策檢討評估,以利降低新冠中重症和死亡發生。
防疫保單理賠上看3000億 恐得花30年才能打平
3月20日後,新冠肺炎確診輕症不列為法定傳染病,防疫保單之亂終於畫下句點;產險業主管表示,保險理賠有延宕特性,現在正處理今年1、2月的確診理賠案件,理賠新制推出後,估防疫保單總理賠金額可控制在3000億元以內;根據過去經驗來看,產險業簽單保費收入逾2100億元,合理利潤僅4至5%,近3000億元龐大理賠的損失,恐怕要花30年才能彌平。產險業主管表示,防疫保單讓產險公司陷入史無前例理賠風暴,除了理賠天文數字外,短短一年內也驚爆千億元的增資潮,有產險公司董事長甚至下台負責了;面對近3000億元的理賠天文數字,主管坦言,花30年彌平損失,對年紀較長的高階主管來說,「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根據金管會統計,防疫保單自去年元月至今年2月底止,累計理賠金額已超過2530億元,產險業主管表示,防疫保單自3月20日起,理賠新增案件與金額幾乎可以定義「解脫了」。主管分析,現行有效保單幾乎在今年5、6月將陸續到期退場,假設接下來還有一波疫情高峰,從3月20日至6月底為止,全台有100萬人確診,由於新冠肺炎重症率僅0.5%,換算下來,最多有5000人符合重症或死亡,即防疫保單理賠標準,相對於去年疫情高峰,有產險公司單日就收到逾1萬件理賠案件,兩者相比是小巫見大巫。防疫保單仍以處理先前確診理賠為重心;富邦產險昨公告,2月稅後虧損仍達23.39億元,主要是防疫政策陸續解禁,加上春節連假效應,今年1、2月實際確診率波動較大,理賠申請件數自2月也因長假後有所回升。國泰產險也指出,今年累計前2月賠款達66.6億元,幸好去年12月已提存相關準備金93.8億元,因此,今年賠款由已提存之相關準備金沖抵,對損益影響程度縮小,期望獲利表現能回歸正常。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產險業110年投資、核保利潤都不錯,該年度合計獲利近200億元,若未來能恢復110年的獲利水準,應該能加速彌平損失,回到正軌。
台灣驚爆「缺藥危機」!監察院高度關切 出手調查「衛福部」
國內缺藥危機嚴重,對此監察院今天(7日)發布聲明指出,為強化我國藥品穩定供應機制,解決缺藥問題,衛福部已擬定短中期策略。然而,衛福部公布的各類缺藥品項顯示,有些藥物缺貨會導致患者生命危險,患者即使已付費並持有慢箋,仍然無法領取藥物,這嚴重影響了民眾的用藥權益和身體健康。因此,監察委員林國明、蕭自佑表示高度關切,並申請自動調查。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指出,缺藥問題不僅僅是供應問題,還包括製造、臨床需求因素、藥品分配不均、用藥習慣和藥價等問題。除了現有的因應措施之外,衛福部也擬定了短中長期策略,以強化國內藥品的穩定供應機制。行政院陳建仁在立法院表示,國內目前欠缺的83種藥品中,只剩下2、3種藥品因國外藥廠停產,正在尋找替代藥物。其他藥物的供應問題將在本月得到緩解或替代。不過,監察院也質疑衛福部是否有落實藥品通報機制,並積極處理解決藥品供應短缺問題,相關人員是否有怠惰失職情況。這涉及到民眾的健康權益,需要進行深入調查。例如急救插管藥物Cisatracurium面臨嚴重缺貨,危及肺炎重症患者之生命。而患者持有慢箋,已經付費,竟無法領取藥物,嚴重影響民眾用藥權益及身體健康。對此,監察委員林國明、蕭自佑也表達高度關切,已申請自動調查。監委說明,依《藥事法》第27條之2規定,藥商持有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公告為必要藥品之許可證,如有無法繼續製造、輸入或不足供應該藥品之虞時,應至少於6個月前向中央衛生主管機關通報;如因天災或其他不應歸責於藥商之事由,而未及於前述期間內通報者,應於事件發生後30日內向中央衛生主管機關通報。
「台灣戰後第一代畫家」何肇衢確診病逝享耆壽92歲 胞弟證實死訊
台灣戰後第一代畫家何肇衢曾連續3年獲台陽美展最高獎項「台陽獎」,常年走遍國內外各地寫生,繪畫風格受畢卡索立體派與抽象表現主義影響,以豐富的色塊與線條及簡化具體形象描繪,今(2日)驚傳因新冠肺炎離世,享耆壽92歲。何肇衢的胞弟、「藝術家」雜誌社創辦人何政廣稍早證實此消息。《中央社》報導,何政廣表示,何肇衢上週出現疑似感冒症狀,因身體不適送醫,經醫師診斷為確診新冠肺炎重症,不幸於今晨過世,目前由子女依規定先處理火化程序,後事待家人討論再決定。據了解,何肇衢生於臺灣日治時期昭和六年(1931年)新竹州竹東郡芎林莊鹿寮坑橘子窩(現新竹縣芎林鄉)的客家農家。父親何信嚴是佛畫師,母親則在自家茶園農務。小時家境清寒,家裡兄弟姊妹共五男二女,何肇衢排行最長,自小幫忙照顧弟妹和分攤家務。「台灣戰後第一代畫家」何肇衢確診病逝。(圖/翻攝自國立台灣美術館官網)何肇衢從小接受日本教育,就讀國校時學業表現優異,開始對畫圖產生興趣,1945年臺灣光復後,重新就讀新竹縣立中學竹東分校(今國立竹東高級中學),並受到美術老師賴榮來的啟蒙與影響。中學畢業後,何肇衢為了減輕家中負擔,原本想請託當時的新竹縣長鄒清之在縣府找份打雜工作,但鄒縣長卻勉勵他繼續就學,因此他與二弟何耀宗一起考取可以公費就讀的臺北師範學校(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科。1952年畢業後,何肇衢在老師周瑛的引薦下進入北師附小擔任美術科任老師,美術教室成為他的畫室,留下數量可觀的作品,他於1957年起積極參加美術比賽,獲國內重要美展獎項達29次之多,曾獲金爵獎、坎城國際美展國家榮譽獎、中山文藝獎、中華文化教育獎等獎項,多次受邀為美展的油畫評審。「台灣戰後第一代畫家」何肇衢確診病逝。(圖/翻攝自國立台灣美術館官網)何肇衢利用書籍吸收國外藝術新知,常到書店或大使館圖書館翻閱藝術書籍或存錢購買畫冊,畫室藏書豐富.1959年他利用鳳梨罐頭與日本多個雜誌社交換索取過期藝術雜誌,獲得新潮社贈與23本《藝術新潮》月刊與實業出版社贈書《成功人之成功史》一套20本,書籍成為他創作上的養分。何肇衢的創作風格受法國具象派作品、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與畢卡索作品影響,1960年之前的作品不刻意表現筆觸與色調,重視素描功力,之後開始受立體派影響,採用塊狀交疊圖案化表現,物象邁入抽象化。何肇衢愛好寫生,常年走遍國內外各地戶外寫生,1989年在淡水租賃畫室空間,數十年間以淡水為主題的寫生作品累積近300張。
15類藥物嚴重缺貨!「大白肺」救命藥物也短缺 醫:最近當心別肺炎重症
昨天(28日)是228連假最後一天,根據國內疫情最新監測,昨天新增9908例本土個案,較上周同期超過1萬5千名個案,下降了41.4%,跌破萬人以下。雖然預估這兩天的確診數還會再拉高,但國內新冠疫情往下走是趨勢,不過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指出,急救插管藥物Cisatracurium面臨嚴重缺貨,這款藥物也是俗稱「大白肺」、肺炎重症患者的重要救命藥物,呼籲外界不能忽視藥物缺貨問題。蘇一峰醫師28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根據食藥署最新公布15類缺藥品項,包括便秘、腹瀉、止痛、抗生素、降血壓、降血脂等藥物都出現短缺,但這些藥物勉強還有一些替代藥物可以交替選擇,但只有一款急救插管藥物Cisatracurium,是俗稱「大白肺」的肺炎重症重要救命藥物,可減少插管的併發症,「這個真的不能忽視!」衛福部證實國內有15項短缺藥物,有胸腔科醫師警告,現在連肺炎重症「大白肺」的關鍵藥物也缺貨。(圖/翻攝自蘇一峰臉書)蘇一峰曾在今年初收治一名新冠確診台商,當時該個案就是出現俗稱「大白肺」的肺炎重症症狀,是經過回台緊急插管治療,才順利撿回一命。但現在救命的關鍵藥物Cisatracurium嚴重短缺,加上又沒有其他替代藥物可以替補使用,他只能透過社群發文警告大家,「只能請大家這陣子小心不要重症大白肺,死亡率會因缺藥增加」。
疾管署估「春節後再掀新冠高峰」 防疫認知調查揭關鍵原因
新冠肺炎已威脅全球達三年,近期隨著新冠肺炎防疫政策陸續解封,不少民眾已迫不及待迎向疫後新未來。如何維持防疫好表現及降低新冠肺炎的威脅,為下一步重要關鍵。2022年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為瞭解國人防疫認知水平,進行千人防疫認知調查,其中發現仍有3成民眾防疫認知不足,甚至無人可答對所有題目。為了解國人是否做好充足準備以迎向疫後新未來,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於今年11月進行千人防疫認知問卷調查。結果如下:1.7成民眾對於未來疫情走向樂觀,期待各項防疫政策可正式解封。2.3成民眾對於新冠肺炎基礎防疫認知不及格,甚至無人可答對所有題目。其中,對於疫情樂觀者,在認知答題表現最差,恐成未來開放後的一大威脅。4.進一步觀察民眾答題狀況,民眾對新冠肺炎症狀、確診後應對流程認知程度高,然而提及預防或治療等資訊,認知水平仍低,為下一步應努力的目標。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王復德理事長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新冠肺炎認知程度仍有待加強,若在此情況鬆懈,恐成為下一個防疫漏洞,使新冠疫情再次反撲。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王鶴健理事長指出,防疫政策陸續解封後,近期觀察到每日新增確診人數持續回升,增幅超過20%,指揮中心也曾表示確診數恐進入快速增加期,預估接下來可能會有下一波疫情高峰。同時,新冠肺炎病毒仍不斷變異且具一定死亡率,提醒民眾目前仍不可鬆懈。根據統計顯示,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有高達9成患者為慢性疾病患者、7成為65歲以上長者,顯示高齡及慢性病族群仍應小心。王鶴健醫師進一步提醒,高風險族群感染新冠肺炎後,相較一般人更容易轉重症或引發嚴重併發症,而近期政府也新增氣喘為新一類族群,若是感染後病毒以侵犯肺部為主,患者容易覺得喘或持續咳嗽,對肺部有一定負擔。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王治元理事長則指出,依據研究,糖尿病患者相較一般人重症風險約高5-10倍,然而近年已有疫苗、口服抗病毒藥物,若能把握時機好好使用,相信可降低新冠肺炎對糖尿病患者的威脅。王治元醫師補充提醒,已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若感染新冠肺炎可能會無法正常控制血糖,甚至一般民眾若因新冠肺炎重症住院,一年內也可能會有血糖異常現象,恐影響免疫功能。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楊志新理事長也特別提醒癌症患者,癌友本身免疫力較差,比起一般人更容易受病毒感染,即使身旁親友防疫逐漸鬆懈,自己還是要持續維持警覺。除了新冠肺炎病毒仍持續潛伏,長新冠可能也將成為下一步需重視的威脅。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黃信彰理事長指出,在大量民眾確診新冠肺炎後,診間長新冠患者比例約增加1至2成,其中以失眠、長期咳嗽等症狀最為常見,也較容易影響日常生活。而造成長新冠的原因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分別為病毒侵犯器官所引起、免疫發炎性的反應以及疾病轉中重症的後遺症。同時,相較於一般民眾,長新冠又更常見於高風險族群,黃信彰醫師說明,若能在感染新冠肺炎時就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不僅能夠降低重症住院率,更能幫助快速降低體內病毒量,預防長新冠症狀的出現。王復德醫師也進一步說明,目前研究顯示,若民眾可於感染新冠肺炎後5日內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將有助於降低重症、住院風險。此外,提醒民眾,因應新冠肺炎病毒變化快速,領取口服抗病毒藥物後,仍應遵照醫師指示完整服用5日,避免病毒產生抗藥性,未來恐無藥可用。疾管署周志浩署長提醒,新冠肺炎病毒並不會一夕消失,而是會持續存在,疾管署也預測一月底二月初可能為下一波疫情高峰,雖然影響不大,但要維持台灣防疫表現,仍有賴民眾共同肩負防疫責任,落實四大防疫守則,才能共同迎向疫後新未來。此外,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為了幫助民眾更加了解新冠肺炎衛教資訊,今年也首度打造了新冠肺炎衛教網站,將最新防疫資訊、衛教資訊進行整理,幫助民眾快速瞭解各項資訊。衛教網站:https://reurl.cc/lZAMoq
大陸疫情政策鬆綁 多地緊急採購救治重症設備
澎湃新聞報導,大陸疫情防控逐漸鬆綁,各地正在加緊擴充重症救治資源,這也是近期多地工作會議上部署的重點工作,其中有部分省分還定下近期重症醫療資源建設目標。例如,大陸重慶大足區人民醫院及中醫院16日啟動應對大規模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設備緊急採購,預算分別為1875.1萬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8265.17萬元)及1593.35萬元;四川綿陽市安州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留觀病區改建新冠肺炎患者重症病區,正緊急採購醫療設施設備。山東曹縣人民醫院的新冠病毒重症急用呼吸機等醫用設備應急採購專案,專案預算金額為500萬元;河南登封市人民醫院的新冠肺炎重症救治設備採取競爭性談判方式緊急採購,內容包括醫用吊塔、監護儀、侵襲性呼吸器以及葉克膜(ECMO)等。黑龍江哈爾濱市17日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強定點醫院建設、亞定點醫院升級改造,重症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和重症醫學人員隊伍培訓;加強發熱門診(診室)建設,不斷擴容救治床位等。廣東東莞市同日也強調,要挖掘定點醫院床位資源,市鎮兩級要全面摸查ICU等救急資源等。浙江省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15日表示,加快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床位建設。12月底前,確保全省床位數總量不低於10萬張;全省三級綜合醫院和中醫醫院綜合ICU床位不少於總床位數的4%,另按不少於總床位數4%再準備可轉化ICU床位數,最大程度滿足重症救治需求。海南省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13日介紹,海南力爭迅速擴容重症醫療資源,一是要求年底前全省二級綜合醫院按照開放床位總數的4%完成獨立重症監護室設置;二是要求年底前全省三級綜合醫院按照開放床位總數的4%確保綜合ICU床位可隨時使用,同時確保開放床位總數的4%能夠在24小時內轉化為重症監護床位。三是要求年底前三家定點醫院,海口市人民醫院、三亞中心醫院、海南西部中心醫院按照開放床位總數的10%完成重症床位設置,平急結合可轉化10%床位為ICU床位。
「12種疫苗組合」保護力曝光!長者「施打這組合」防禦力最強 前2劑AZ吊車尾
施打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新冠肺炎重症風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公布新冠疫苗保護力報告,以65歲以上長者在12組疫苗打法組合中,接種「3劑莫德納」的疫苗保護力最高、可達93.1%,而若是施打「2劑AZ+BNT」疫苗保護效益僅39.1%最低。對此,指揮中心呼籲,前2劑接種AZ的民眾,仍需接種次世代追加劑疫苗,才能獲得更好的保護力。指揮中心指出,本研究運用的資料庫自國內開放接種第一劑新冠疫苗起便開始蒐集,含括2300萬人、6000多萬劑疫苗去識別化後的資料,進行科學分析。常見的12種疫苗接種組合,包含「2劑AZ+BNT」、「2劑AZ+高端」、「2劑AZ+莫德納」、「3劑莫德納」、「2劑莫德納+高端」、「2劑莫德納+BNT」、「3劑BNT」、「2劑BNT+高端」、「2劑BNT+莫德納」、「3劑高端」、「2劑高端+BNT」、「2劑高端+莫德納」。經分析結果顯示,以65歲長者施打3劑來看,打3劑莫德納疫苗保護力高達93.1%最高,其次是2劑莫德納+1劑高端保護力達92.3%,至於最沒有防護力的疫苗組合則是打2劑AZ疫苗者,無論第3劑施打哪種廠牌,對長者的保護力僅39.1%~58%。指揮中心強調,比起完全未施打過疫苗的民眾,接種疫苗的確可以減少中重症及死亡的發生機率,且無論何種組合,接種3劑的保護效益皆優於未打滿3劑疫苗者。此外,指揮中心也建議,為因應變種病毒株,前2劑接種AZ疫苗的民眾,可接種次世代追加劑疫苗,以獲得更好的保護力。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冠疫苗各廠牌保護效益分析。(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冠疫苗各廠牌保護效益分析。(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冠疫苗各廠牌保護效益分析。(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冠疫苗各廠牌保護效益分析。(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冠疫苗各廠牌保護效益分析。(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冠疫苗各廠牌保護效益分析。(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冠疫苗各廠牌保護效益分析。(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冠疫苗各廠牌保護效益分析。(圖/指揮中心提供)
研究:茹素者染疫重症率降低逾7成 慈濟證實65歲長者差異更顯著
台北慈濟營養師侯沂錚的研究團隊,最近展開了一項研究,特別針對茹素長者罹患新冠肺炎重症的比例進行回顧,結果發現,65歲以上的茹素患者,確實能有效降低重症發生率,而且差異比起其他年齡層尤其顯著,這項研究成果目前也已刊登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其實之前就有英國醫學雜誌曾針對6個歐美國家收集了2884個擁有不同飲食習慣的新冠肺炎患者,包括素食、海鮮素主義、葷食進行研究,研究發現:茹素者竟然可降低73%的重症比例。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侯沂錚的研究團隊,也基於這項研究進行了一個茹素與降低老年得新冠重症機率的相關研究。而新冠疫情至今,台北慈濟也總共收治了1千7百多位染疫者。慈濟研究團隊參考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分類標準,將病患分成輕症、中症、重症3組。最後根據邏輯性回歸統計出:茹素的患者中,重症人數都比葷食者明顯降低,尤其在65歲以上的患者差異更顯著。侯沂錚的研究團隊認為之所以會有這種差異,是因為飲食對於腸道微生物的影響極為重要,更與傳染病的風險和嚴重程度有相當的關連性。尤其過去的研究指出,素食營養豐富,其中包括高濃度的多酚、類胡蘿蔔素、纖維素、維生素A、C、E、葉酸、鐵、鉀和鎂等。「茹素飲食可以強化免疫系統、預防高血壓、發炎及氧化壓力還有降低心血管疾病、併發症的風險。」侯沂錚說可能是這次研究發現茹素者重症發生率較低的主因,將來相關研究也會納入疫苗施打狀況、是否食用營養補充品等因素來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中和2歲童父深夜發文 表示已取得1922通話錄音
中和2歲男童父親今(1)日凌晨12點多發文表示,已經拿到和衛福部疾管署調閱的兩部分資料其中一份。(圖/翻攝自男童父臉書)中和2歲男童恩恩4月19日確診病逝,恩恩父親日前致信中央和新北市政府,要求調閱完整通話資料以釐清真相。他今(1)日凌晨12點多發文表示,已經拿到和衛福部疾管署調閱的兩部分資料其中一份,和新北市政府調閱的資料則都尚未拿到,但還是要向新北市政府致謝,也希望能加速獲得通話錄音。男童恩恩為國內首例兒童新冠肺炎重症個案,搶救6天後於4月19日病逝,其父5月29日在臉書貼文,打破沉默,要向中央及新北市政府討真相,後續衛福部長陳時中、新北市長侯友宜皆給予正面回應,陳時中也在5月31日的疫情記者會表示,已於當日中午通知可領取。恩恩父親持續在臉書更新最新進展,他的最新發文表示,5月31日下午收到了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通知,工作結束後便前往拿取他與1922的通話錄音。他坦言,在回家的路上心情很複雜,因為這是他們夫妻訴求的第一塊拼圖,總算是邁進了一小步。恩恩父親說,雖然打開這段錄音,思緒會被拉回事發當下,但是無論如何一定要堅持走完這段路程,「因為這是目前我們唯一可以為小寶恩恩做的事,也是必須一定要做的事情」。恩恩父親透露,他一共向衛福部申請調閱兩部分資料,分別為「他和1922之間的通話錄音」以及「1922和其他單位的橫向聯繫紀錄」,他5月31日收到的是前者,以及一份公文,至於後者還沒拿到,他則當場向疾管署人員重申請求,盼盡快提供。恩恩父親指出,他和新北市政府消防局、衛生局調閱的資料,分別有「跟119之間的報案錄音」、「和衛生局之間的通話紀錄」以及「消防局跟衛生局間的橫向紀錄和處理流程」,目前都還沒收到,不過5月31日晚間他收到了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高淑真的電話及簡訊,希望能和他在今天上午碰面並說明。不過恩恩父親強調,需要的不是說明,還是希望能儘快拿到他們夫妻依照政府資訊公開法要求的通話錄音以及報案紀錄,若後續拼湊出完整的事情真相後,還有不完整需要討論的部分,他們也願意正式和新北市政府當面討論請教。恩恩父親最後表示,雖然還沒拿到要的資料,但還是要感謝侯友宜以及新北市政府單位的關心,「我需要的資料再拜託你們加速了,謝謝。」
澎湖現首例重症死亡個案 78歲婦病情惡化搶救不治
澎湖發生首例重症死亡案例,一位有糖尿病、腎臟疾病、高血壓、癌症等病史的78歲老太太,收治在三總澎湖分院負壓隔離病房,27日病情突然惡化,經醫師緊急處置之後,血壓到仍只有50mmHg,至28日凌晨搶救無效。七美鄉一名男童經確診新冠肺炎,疑似有兒童腦炎症狀,經海巡警艇協助載送至馬公港,目前收治三總澎湖分院負壓病房。(圖/澎湖海巡隊提供)澎湖縣政府表示,該個案在21日出現咳嗽、發燒及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快篩陽性確診,至附近診所診療開藥服用,採居家照護。老太太23日晚上出現呼吸喘、意識改變,緊急送至三總澎湖分院,由醫師進行插管及接上呼吸機治療,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三總澎湖分院表示,由於確診個案除新冠肺炎感染外合併有泌尿道感染及敗血症,給予瑞德西韋、生物人工製劑Tocilizumab、類固醇、及第四代抗生素等藥物,同時建立連續血液透析治療,密集監測生命徵象。在院方悉心照護下,個案意識逐漸恢復,多重器官衰竭情況也有改善,不料27日病況突然惡化,經醫師搶救之後依然不治死亡,成為澎湖首例新冠肺炎重症死亡的案例。另外,七美鄉一名男童經確診新冠肺炎,出現全身無力、頭痛、嘔吐等症狀,七美衛生所醫師評估疑似有兒童腦炎症狀,由於家裡有2名幼童需要照護,晚間由護理人員及阿公陪同,經海巡警艇協助載送至馬公港,目前收治三總澎湖分院負壓病房。據了解,該名學童腦部電腦斷層正常,到院後嘔吐改善,但頭痛仍然持續精神活力差血壓偏低,院方先給與抗病毒藥瑞德西韋。由於澎湖外海風浪過大,澎湖縣政府衛生局原規劃以農漁局巡護船澎興號前往接運,最後還是由海巡隊的警艇接手,但因海巡船艙並無防護設施,這名8歲小孩裹著棉被由阿公抱著,坐在船艙外一路顛簸到馬公港的畫面曝光之後,遭網友在臉書痛罵,怎麼讓病人忍受大風大浪送到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