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率
」 肥胖 減肥 國健署靠無痕胃拉提手術「女子減去49公斤」 三高退散!擺脫代謝症候群
44歲李小姐BMI高達46.6(124kg、163cm),透過藥物減重成功減重20公斤,但一停藥就面臨復胖,甚至復胖到114公斤。因上班總是容易昏昏沉沉,健康也面臨了糖尿病前期、高血脂的問題,心想40歲了總不能再這樣下去,讓她下定決心與醫師討論減重手術,目前施作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滿三年,也從原本的114公斤減重至65公斤(BMI 24.4),這樣的改變讓她重拾自信,也脫離了代謝症候群。根據國健署最新統計,台灣成人過重與肥胖率已高達50.8%,其中男性為57.1%,女性為43.3%。肥胖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會顯著增加多種健康風險。研究顯示,每增加五單位BMI,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增加40%,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增加35%,而癌症如食道腺癌、大腸癌、子宮內膜癌與膽囊癌的風險亦分別增加1.24倍至1.59倍不等。臺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兼消化醫療中心鄭以勤主任表示,肥胖已不僅僅是一種外型問題,更是攸關全身健康的重大議題。鄭以勤主任說明,目前常見減重方式包含飲食、運動、藥物或是減重手術。而減重手術是目前用來治療肥胖及相關併發症的一種方法。如同其他治療性手術,減重手術需要符合特定適應症,且經過專業醫師的評估後才能執行。減重手術大致可分成由內科執行的胃鏡手術與由外科執行的腹腔鏡手術。胃鏡手術的作法包括胃內水球術、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等;腹腔鏡手術包括袖狀胃切除術、Y型胃繞道手術、SASI手術(單吻合迴腸雙通道胃繞道)等。為深入了解民眾對於減重手術的認知程度,由網路溫度計發起的「減重手術認認知」調查顯示,近半數(47.9%)受訪者認為自己減重不成功,其中,手術減重成功率54.5%最高、藥物減重成功比例僅34.1%。此外調查發現,減重失敗者過半(55.9%)困擾於衛教資訊大同小異。根據調查,發現民眾對於減重手術存在了三大迷思,包含:認為減重手術等於切胃、認為BMI無論多少都可進行減重手術、認為減重手術後不會再胖回來。再進一步觀察,減重手術安全性疑慮(40.9%)與害怕切胃、改變原本腸道結構(36.6%)為阻礙減重手術意願兩大主因,不過調查也發現,若能透過減重手術改善身體健康、減少代謝疾病(56.9%)與安全性高(52.0%)、恢復期短(41.3%),將會提升接受治療之意願,鄭以勤主任也進一步分享,根據臨床文獻,減重幅度達10%有機會減少共病風險。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減重中心周莒光主任分享近年來,內視鏡減重手術技術快速發展,其中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ndoscopic sleeve gastroplasty,簡稱「無痕胃拉提」、「胃鏡縫胃」、「ESG」)成為患者的新選擇。此術式採用胃鏡結合微創內視鏡技術,以縫合縮小胃部容量70%達到減重效果,具有恢復期短、手術風險低、無體表傷等優勢。適合以下族群: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反覆復胖者、輕度肥胖合併代謝疾病者(BMI 27以上),以及希望避免或不適合外科手術的中重度肥胖患者。根據臨床證實,患者術後十年的總體重可平均減輕15%至20%。更在研究中發現,無痕胃拉提對於肥胖引起之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胃食道逆流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有良好的緩解治療效果,且術後風險低於1%,充分展現此術式的安全性和長期效果。其中,歐洲內鏡外科協會(EAES)、美國代謝和減重手術學(ASMBS)與國際肥胖和代謝疾病外科聯合會(IFSO)皆在治療指引中納入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ESG)。無痕胃拉提術後是否線鬆脫而導致復胖?鄭以勤主任說明無痕胃拉提透過縫線系統使漿膜層癒合達到胃容積縮小,雖有少數患者術後會可能遇到縫線鬆脫,但只要搭配術後飲食、運動的調整,在臨床上都有不錯的減重效果。另外,也有民眾擔心術後增加罹癌機率,主任也說明根據臨床與文獻,並無數據說明術式會提升罹癌機率,但在術前須進行胃鏡、超音波等檢查,避免疾病未能於早期發現。周莒光主任提醒,肥胖的治療需要多方面配合,不單只是依靠醫師的手術或是藥物來維持,患者也必須在治療期間配合營養師及運動治療師給予的飲食、運動計畫,養成習慣,才能維持不易復胖的健康生活型態。
西班牙人愛抽菸、習慣晚吃…卻比台人長壽! 醫曝「1飲食關鍵」
西班牙人愛抽菸、晚餐習慣到晚上10點才吃,但卻擁有全球數一數二的長壽紀錄,平均壽命甚至比我國還要高。對此,減重專科醫師蕭捷健也分享自己在西班牙旅遊的觀察,點出長壽關鍵可能不在「什麼時候吃」,而是「吃什麼」。蕭捷健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這幾天在西班牙走走,發現路上的人普遍都很苗條,他為此查了一下,發現西班牙肥胖率只有17至20%,遠低於美國的42%。而且,西班牙人的平均壽命也相當令人驚豔:男性的平均壽命為81歲,女性則達到86歲,完全高於台灣男性的78歲、女性的84歲,「這告訴我們:什麼時候吃可能沒那麼重要,吃什麼才是關鍵。」他覺得差最多的,就是西班牙食物雖然油,但幾乎都是橄欖油,而且加工食品很少,以原型食物居多,「吃對油,代謝提高,很多人減重時習慣算熱量,但同樣是脂肪,不同種類對代謝的影響完全不一樣。」蕭捷健指出,美國佛蒙特大學的研究顯示,當以橄欖油取代奶油、肥肉等飽和脂肪後,他們的活動力提高了 12%至15%,靜態時的能量消耗增加了3%至4.5%,「代謝這樣可是提高不少耶!而且受試者的心情也更穩定,這可能是腸子發炎指數降低,透過長腦軸影響到大腦。」蕭捷健也援引西班牙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追蹤了7447名55至80歲的心血管高風險者,結果發現:低脂飲食組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是4.4%,而地中海飲食+堅果組只有3.4%,「吃對油,心血管疾病會降低將近23%,這簡直就是藥物等級的效果。」相反地,吃錯油的影響可能更嚴重。蕭捷健透過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實驗發現,若每天攝取含高飽和脂肪(如棕櫚油)的食物,短短7週內內臟脂肪便會增加2倍,肝臟脂肪也會顯著上升;反觀攝取多元不飽和脂肪的族群,不僅肌肉量增加近3倍,內臟脂肪還不會增加,「我在想,以後乾脆去常吃的鐵板燒,擺一罐我專用的橄欖油或酪梨油好了。」
體重破百工程師吃3種藥仍控不住血糖 「代謝手術」成功減重、減藥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40歲的陳先生是一名電機工程師,身高190公分,體重123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34,罹患糖尿病三年,並伴有高血壓及高血脂,一直都以藥物控制,但因工作時間不正常及不良飲食習慣,糖尿病控制不佳。經過仔細評估後,接受「腹腔鏡袖狀胃切除手術」(縮胃手術)。術後兩年追蹤,體重降至96公斤,身體質量指數也降到27。最重要的是,術前使用三種藥物無法控制的糖尿病,在術後僅需使用單一藥物,醣化血色素降為6.3%,且血脂無需服藥控制,也無身體不適情形。減重手術治療糖尿病 控制血壓及血脂效果顯著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2012年至2020年研究分析,推估約有22萬人不知道自己已經罹患糖尿病,且約有20%民眾空腹血糖異常而不自知。肥胖則是另一個健康危機,依據國民健康署公布之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資料顯示,2016年至2019年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為47.9%,而到了2017年至2020年為50.3%,顯示目前國人肥胖率已超過五成。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醫師林逸峯表示,臨床上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減重手術在糖尿病的治療上,有著相當大的角色。在美國糖尿病學會的治療建議當中,也把減重手術列為建議治療方式之一。研究指出,經過減重手術治療後,除體重明顯減輕之外,糖尿病的緩解率也超過七成,對於血壓及血脂等控制也都有明顯的改善。有效控制代謝疾病、減少用藥 提升生活品質減重手術目前也被稱之為「代謝手術」,讓曾被認為是無法治癒的慢性病,藉由減重手術都可以獲得明顯的改善。隨著糖尿病病友年齡層下降,加上肥胖問題加劇,減重手術正逐步成為代謝性疾病治療的重要選項。林逸峯強調,減重手術的目的並非在於減輕體重,而是有效控制代謝疾病及肥胖引發的併發症風險。對於患有第二型糖尿病且伴隨病態性肥胖的病人而言,不僅能減少或完全擺脫藥物的依賴,也能讓生活質量大幅提升,擁有更健康的未來。
愛吃麻辣鍋、壽喜燒要注意了!醫曝「4隱形糖陷阱」:吃多恐致痛風、心血管疾病
台灣10大死因中,有8項都與肥胖相關,而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率達到50.3%,國中生過重及肥胖率為30.6%,高中生也達28.9%。家醫科醫師許芷瑜就表示,研究證實,糖會造成異位脂肪堆積、血脂上升,也意味著攝入越多的糖,死亡風險越高,而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較難被發現的「隱形糖」,像是麻辣鍋、壽喜燒湯頭等等,「1人份麻辣鍋底可能含有80克的糖,1人份壽喜燒也有約40克的糖」。許芷瑜在臉書粉專「許芷瑜醫師|健康減重。生活享瘦」發文分享,據《英國醫學期刊》(BMJ)指出,高糖攝取與多達18種內分泌或代謝疾病(如痛風、肥胖、第二型糖尿病)以及10種心血管疾病(如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密切相關。許芷瑜指出,已有不少研究證實,糖會造成異位脂肪堆積、血脂上升,一篇2023年發表於Nutrition期刊的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研究表明,總糖量和果糖攝取增加與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相關,也就是說攝入越多的糖,死亡風險越高。「看得到的糖,想避開較容易,但較可怕的是四處潛伏在我們的飲食內看不見的隱形糖」許芷瑜列出4種外食族常吃但容易忽略的「隱形糖陷阱」,包括:裹粉的炸物、串燒、沙拉醬、麻辣火鍋或壽喜燒湯頭;其中,一串雞翅刷上燒烤醬的話,可能含有2至5克的糖,若點個10串,一頓消夜最高恐吃下50克糖;若以市售常見的一條100公克沙拉醬來看,就含有13.7公克的糖。至於麻辣火鍋或壽喜燒湯頭,許芷瑜解釋,像是泡菜鍋、番茄鍋有時太酸,為了好入口,會加入糖來增添味道和提香,其中1人份麻辣鍋底可能含有80克的糖(具體量視湯底的製作配方和份量而定),壽喜燒的湯汁通常使用醬油、清酒和砂糖來調味,達到甜鹹的風味,1人份的話也有約40克的糖。對此,許芷瑜提醒,如果每週吃超過2至3次的麻辣火鍋或壽喜燒,可能導致攝入過多隱形糖,進而導致體重增加、影響血糖穩定和血脂異常,長期下來提高代謝疾病和心血管問題的風險,「如果真的要吃麻辣鍋,可以選擇鴛鴦鍋,就多了一個相對安全的湯底能滿足口腹之慾」。
台灣18歲男性平均「倒縮1.2公分」 女性反增高原因曝光:肥胖恐影響
台灣18歲男性平均身高越來越低,但同年齡的女性平均身高卻是增長的,根據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從2017到2020年,國內18歲男性身高平均值是172.1公分,比前4年矮了1.2公分,但反觀女性的平均身高卻越來越高,最近一次調查來到161.2公分。醫師表示,男性平均身高減少跟肥胖脫不了關係。男性平均身高減少跟肥胖脫不了關係。(圖/Pixabay)根據《ETtoday新聞雲》引述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馬偕醫院小兒科榮譽主治醫師李宏昌說法,確實近年觀察到台灣女性身高有越來越高的趨勢,這可能和女性運動風潮興盛有關,現代女性重視運動,營養也比較均衡,身高也越長越高。台灣女性身高有越來越高的趨勢,這可能和女性運動風潮興盛有關。(圖/Pixabay)至於影響身高的因素,李宏昌指出,身高和荷爾蒙分泌有所關聯,台灣青少年面對家庭、課業等多重壓力,不少人都出現身心疾病,導致內分泌失調,影響到生長激素。除了上述原因,另外還有一大問題就是「肥胖」,近年兒童肥胖率逐年增加,這和高熱量飲食、飲食以及生活作息、使用3C產品和熬夜等因素有關,而這都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若是希望孩童長高,除了補充鈣質,還須搭配維生素D、維生素C,均衡飲食搭配規律作息、增加運動,避免營業過剩造成肥胖,進而影響身高。
168斷食恐增9成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醫示警:「2類人」更危險
目前全球肥胖人口已超過10億人,為了改善健康,許多人會選擇嘗試間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其中最為常見的方式有168斷食、5:2間歇性禁食以及隔日禁食。不過,重症醫師黃軒就提醒,這樣的斷食法對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患者來說,若每天進食時間限制少於8小時,心血管死亡風險將增加2至3倍以上。黃軒今(26)日上午在其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分享,全球肥胖率的上升已引起廣泛關注,目前全球肥胖人口也已超過10億,人們尋求各種飲食方法來改善代謝健康,其中間歇性禁食就受到了大量的注意和實踐。黃軒提到,間歇性禁食的健康益處,曾經被眾多研究所支持,包括改善血糖控制、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強大腦功能,甚至可能有助於預防神經退行性疾病,並被認為具有抗衰老和延長壽命的潛力,其常見的形式就包括168斷食(進食8小時而其餘16小時禁食)、5:2間歇性禁食(每周正常飲食5天,另外2天進食量減少)與隔日禁食。黃軒進一步說明,根據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一項研究指出,經過分析超過2萬名成年參與者的數據,在平均8年的追蹤期間,能發現進行168斷食的民眾,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相較一般人增加了91%,癌症風險也增加了20%,而在相關的2797例死亡案例中,就有840例是死於心血管疾病。對此,黃軒就提醒,若是已患心血管疾病者,每天進食時間限制少於8小時將使得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2倍以上,而已患癌症者更會增加到3倍以上。不過,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如果每天進食時間超過16小時(少量多餐),死於癌症的風險就能降低54%。另外,黃軒也補充道,該研究其實具有侷限性,包括參與者飲食模式的自我報告,可能存在記憶偏差,或者其他可能影響健康的因素都未被納入分析。因此,目前研究結果並不能確定間歇性禁食與心血管死亡之間完全為「因果關係」。
外媒:美肝臟疾病盛行 NASH藥物市場2035年將超過480億美元
國外媒體報導,國際調查機構Research Nester發布報告稱,到2035年全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治療市場預計將超過480億美元。該機構稱,這代表2023年至2035年間,NASH治療領域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到18%,2022年NASH治療領域的收入達到52億美元。Research Nester的報告中指出,到2035年底,NASH治療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83億美元,2023年至2035年間年複合成長率為18%。2022年NASH治療領域的費用車過52億美元。市場的成長歸因於肥胖人數的增加,肥胖是脂肪肝問題的主要原因,因他會增加肝臟中脂肪組織的累積,在美國,約42%的人處於肥胖區間。該報告發布幾天後,Madrigal製藥公司獲得了美國FDA批准的首個NASH治療藥物。,而這款名為Rezdiffra的口服甲狀腺激素受體(THR)激動劑,將以4.7萬美元的標價在美國上市。在美國,包含NASH在內的肝臟疾病的盛行率正在迅速上升,NASH目前被稱為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是一種較晚期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也是美國肝臟移植的主要原因。Madrigal製藥預計,150萬美國人被診斷為NASH,肥胖和糖尿病是導致疾病流行的因素。據Research Nester稱,在NASH治療支出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北美將產生最大占比的收入。隨著對此疾病的認知提高,加上NAFLD病例數的增加,預計將推動對治療方案的需求。然而,受地區肥胖率上升的推動,預計歐洲NASH治療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最高,為18.6%。醫療保健分析公司IQVIA今年1月表示,NASH治療的全球市場規模到2030年將超過1,000億美元。IQV稱,目前有六種針對NASH的實驗性療法處於後期研究階段。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由諾和諾開發的減肥療法semaglutide。此外,這家丹麥藥廠也與吉利德科學(Gilead)的兩種實驗性NASH藥物合作測試GLP-1受體激動劑。
胖兒童長大繼續胖! 醫師警告「更容易患病」:防肥就是防癌
胖就是福氣多?世界衛生組織直言,「肥胖,是一種流行疾病」,根據統計,目前全球每8人之中,就有1人屬於肥胖範疇,全球更有43%成人是肥胖者。重症科醫師黃軒更提醒,亞洲已經是兒童肥胖的流行地區,而這群人變成肥胖成人的機率更高於50%,將比正常體重的兒童有更高風險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痛風等等,甚至更容易擁有癌症。黃軒今(13)日上午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分享,肥胖是一個嚴重的健康問題,影響著全球超過10億人,過去一直認為兒童肥胖是高收入國家的問題,殊不知「西方飲食東進」,亞洲、非洲已成為兒童肥胖的流行地區。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0年的調查顯示,12歲以下肥胖及過重的兒童比例為31.3%,已居亞洲之冠,而且有50%以上肥胖兒童到成年時期仍然屬於肥胖的狀態。黃軒也提到,從國際期刊《柳葉刀》雜誌的一項新研究可以發現,從1990年起,成人的肥胖率增加了2倍以上,而5至19歲的兒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更是增加了4倍以上,而根據另一項調查指出,罹患糖尿病的兒童中,有68%是肥胖的,對照組的健康兒童中,只有18%是過重的,這顯然代表著「肥胖兒童比正常兒童有更高的風險罹患糖尿病」。依照相關的數據分析顯示,黃軒指出,肥胖兒童與肥胖青少年變成肥胖成人的機率,分別為50%和67%,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風險都相當高,例如肥胖兒童更可能罹患糖尿病、新陳代謝症候群,也會引發如痛風、關節炎、睡眠呼吸中止症、性早熟等疾病,並有較高風險罹患乳癌、胰臟癌、腎臟癌等等。黃軒進一步表示,肥胖兒童還可能遭受心理和社會的壓力,像是自卑、孤立、欺凌、歧視等,恐影響其學習和生活品質。若想要擺脫肥胖,黃軒建議,可以少吃脂肪和糖類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豆類、全穀物和堅果食物,並且每天多勤快運動,「防肥,就是防癌」。
全世界逾10億人太胖! 世衛示警「貧窮國家更嚴重」:已是全球性問題
全球80億人口中,竟有超過10億人患有肥胖症!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於3月1日發布的研究分析指出,自1990年以來,這一數字已經增加了4倍多,並伴隨著嚴重健康問題、健康與不健康食品的供應危機。根據《BBC》的報導,這項研究是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合作執行,研究人員分析超過190個國家、超過2.2億人的身高體重,並藉此來估計,而從2022年的數據來看,全球共有5.04億名成年女性、3.74億名成年男性屬於肥胖,並有1.59億名兒童與青少年患上肥胖症。該研究指出,肥胖在過去被認為是富裕國家的問題,但實際上,貧窮國家更受肥胖這種「流行病」影響,諸如玻里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加勒比海地區、中東和北非等地,且兒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增長速度更比成年人快速,而這也意味著,肥胖症已經成為了全球性的問題。針對這樣的情形,世衛健康營養主任布蘭卡(Francesco Branca)稱,肥胖人口突破10億人的時間點比預期要早得多,原先估計應該出現在2030年。而世衛祕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更表示,這項新研究強調了從幼年到成年,透過飲食、身體活動和適當護理來預防與控制肥胖的重要性。另外,馬德拉斯糖尿病研究基金會的古哈(Guha Pradeepa)博士認為,重大的全球問題可能加劇肥胖和體重不足所致的「營養失衡」問題,像是氣候變遷、COVID-19大流行、烏克蘭戰爭等等,將使得營養食品的成本增加,導致一些國家、家庭只能選擇不健康的食物,從而讓營養不良的狀況更加惡化。
男13歲就因肥胖有A罩杯、肝異常 「2不1無法」更使減重之路困難重重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小時候胖就是胖,家長應有所警覺!13歲林小弟因肥胖問題,胸部大到將近A罩杯,怕被同學嘲笑不敢上游泳課,家長懷疑是性早熟求診,發現林小弟甚至還有肝功能異常、輕度脂肪肝、肝纖維化等問題,所幸經過治療後體重下降、肝功能也恢復正常。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國中生過重和肥胖率為30.6%,高中生也有28.9%。幾乎每3個青少年就有1人體重超標,台中榮總教學部師資培育科科主任暨兒童肝膽腸胃科醫師林捷忠表示,肥胖不只影響外觀、自信、社交,更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等,提醒家長應對孩子的體重有所警覺,進一步檢查、治療。別以為肥胖長大抽高就沒事 8成少年長大後仍肥胖青少年體重過重的情形其實並不少見,不過卻很少看到家長帶著孩子求診,林捷忠科主任表示,這是因為許多家長會認為孩子長大自然就抽高了,但其實有近8成的肥胖青少年在成年後仍會繼續肥胖,而且有研究指出,這群患者在成年後有較高的死亡風險。由此可知除了孩子本身外,家長對肥胖的認知以及對孩子肥胖的看法,其實也會對青少年的肥胖、體重控制等造成影響。而一份來自全球10個國家的調查研究也指出,肥胖青少年、肥胖青少年的家長以及其醫護人員對肥胖症的認知不同調,可能會使減重之路困難重重。青少年、家長、醫護認知不同 2不1無法影響減重這份「ACTION Teens少年行動調查研究」台灣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陳偉德講座教授也受邀參與,目的是為了了解及探索肥胖青少年、肥胖青少年的家長以及其醫護人員之間對肥胖症的認知。從台灣的資料顯示,受訪三方在減重上呈現「2不1無法」的情形,而研究發表第一作者林捷忠科主任也於2023年十月亞太小兒消化年會、台灣兒科醫學年會上發表研究調查:●減重動機大「不」同:調查顯示肥胖青少年減重動機前3名分別為:想要更健康(27%)、更為自信(24%)、更好更有活力(23%)。但家長卻認為青少年減重動機是為了穿進更小號的衣服(32%)、對自己體重不滿意(26%)、想要體型更健美(25%)。而醫護則認為對自己更有自信(82%)、更受歡迎(84%)是青少年減重的動機。林捷忠科主任表示,當三方對於減重動機不同調時,就會輕忽這件事情的必要性。●獲取減重資訊管道「不」正確:問卷顯示,家有肥胖青少年的家長,獲取減重資訊的管道前3名為搜尋引擎(72%)、社群媒體(62%)、家人朋友(28%),透過醫師了解相關資訊的只有26%,名列第4。而有肥胖問題的青少年也是類似的狀況,社群媒體(28%)、搜尋引擎(27%)、書報雜誌以及醫師(19%)為其三大資訊來源。林捷忠科主任表示,網路上常有錯誤資訊,可能會使成長中的孩子減重不成反傷身。●「無法」少吃多動:常會聽到「少吃多動」是最好的減重方法,調查中也可以發現,肥胖青少年認為無法克服食慾(25%)、喜愛不健康飲食(25%)以及不喜歡運動(22%)是減重的最大障礙。家長也同樣認為減重的最大障礙是食慾(24%)以及不喜歡運動(24%)的問題。 不過林捷忠科主任表示,有些孩子可能越動越胖,因為運動就會餓,餓了就會吃,而且學業壓力也讓青少年很難有充分的運動時間。青少年肥胖該怎辦? 檢視、主動對話、管理及治療這樣的話青少年肥胖到底該如何治療、做好體重控制呢?2023年美國兒科醫學會在最新治療指引中指出,6歲以上的兒童若有明顯肥胖,需要接受生活習慣的管理12歲以上的青少年可透過藥物輔助治療。目前在台灣,可用於青少年的體重管理藥物包含口服排油藥、腸泌素針劑等。林捷忠科主任提醒,醫護及家長應主動與孩子對話,從學校的健檢報告檢視,若有過重或明顯肥胖,就應積極處理,家長也可透過國健署的兒童及青少年版BMI計算機,來確定孩子的體位狀況。
國中男學生胸部A罩杯「不敢上游泳課」 檢查驚見3問題…不是性早熟
國人體重超標有年輕化的趨勢,台中有一名13歲林姓少年,因為肥胖問題,近2年胸部竟變大接近A罩杯,害怕被同學嘲笑,因此不敢上游泳課。家長懷疑是性早熟,但就醫後反而發現其他問題,所幸經過治療後沒有大礙。林姓少年就醫檢查,發現肝功能異常、輕度脂肪肝、肝纖維化,好在治療後體重下降,肝功能也恢復正常。根據國健署統計,國中生的過重和肥胖率為30.6%,高中生也達28.9%,代表每3個青少年,就有1個體重超標。收治個案的兒童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林捷忠指出,肥胖不只影響外觀、影響自信心以及社交,更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等問題,家長對孩子的體重應有所警覺,可及早治療。然而,很少家長會因為孩子肥胖而求診,通常認為長大後自然就抽高,但其實有近8成的肥胖青少年,成年後依舊繼續肥胖。林姓少年因為胸部變大,不敢上游泳課。(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林捷忠近年參與一份來自全球10個國家,名為ACTION Teens少年行動的調查研究,顯示台灣的青少年在減重上呈現「2不1無法」的情形。第1不是「減重動機大不同」,肥胖青少年減重的前3名動機分別為想要更健康(27%)、更有自信(24%)、更好更有活力(23%);家長卻認為青少年減重動機是為了穿進更小號的衣服(32%)、對自己體重不滿意(26%)、想要體型更健美(25%)。相比之下,醫護認為對自己更有自信(82%)、更受歡迎(84%)是青少年減重的動機。第2不是「獲取減重資訊管道不正確」,問卷顯示家有肥胖青少年的家長,對於減重資訊的獲取管道前3名為搜尋引擎(72%)、社群媒體(62%)、家人朋友(28%)、醫師名列第四(26%);有肥胖問題的青少年也是類似的狀況,社群媒體(28%)、搜尋引擎(27%)、書報雜誌以及醫師(19%)是3大資訊來源。而「無法」是落實不了少吃多動,肥胖青少年在問卷中表示,無法克服食慾(25%)、喜愛不健康飲食(25%)以及不喜歡運動(22%)是減重的最大障礙。家長同樣認為是食慾(24%)以及不喜歡運動(24%)的問題。林捷忠提醒,可從學校的健檢報告檢視,若有過重或明顯肥胖,就要積極處理,當孩子的BMI超過該年齡層的85百分位時為過重,超過95百分位時為肥胖,家長也可透過國健署的兒童及青少年版BMI計算機,來確定孩子的體位狀況。
代謝差、宛如人體除濕機! 女星靠三寶消「水腫型肥胖」
44歲女星何嘉文嘗試過多種減肥方式,卻發現體重數字下降只是治標不治本。她近期請中醫師吳明倉醫師診斷,發現自己屬於「脾虛濕阻型」體質,體內濕氣重又偏虛寒,水分代謝差,宛如人體除濕機!醫師建議從食衣住行開始改善,何嘉文因此隨時準備圍巾、保溫杯、暖暖包進棚錄影,笑稱「老妹三寶」有助養成健康好身材,進一步調理後健康瘦下8公斤!何嘉文過去忽胖忽瘦的身材曾引起討論話題,更曾因使用錯誤的減肥手段,導致身體出狀況,158公分的她變成65公斤。她坦言自己為了維持身材嘗試過百百種方式,但最後發現都是治標不治本。直到這次看中醫,何嘉文了解到自己的體質偏虛寒冷,水分代謝相當不好,容易有腸胃悶脹、四肢水腫等症狀,再加上台灣是海島國家,身體幾乎處於濕濕重重黏黏的狀態。她分享以前以為減重只要少吃多動就好,接觸中醫後完全顛覆以往對於減重的認知,找出肥胖源頭,可深入淺出的了解自身健康狀態及調理重點。每周固定回診並搭配使用APP管理體重,隨時記錄飲食,慢慢養成了許多好習慣。台灣成人過重或肥胖率高達47.9%世界衛生組織(WHO)早於1997年將肥胖視為一種慢性疾病,在全球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議題,台灣也不例外。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估計全球有8億人有肥胖症,而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成人過重或肥胖率高達47.9%,相當於每2位成人就有1人過重。肥胖不僅對於外觀、身體與心理健康都有影響。我國十大死因中,就有8項與肥胖有關,包含: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此外,常見的慢性疾病中,多項也與肥胖密切相關,如第二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癌症、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孕症、胃食道逆流,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科學中醫「五型體質」瘦身攻略 根據調查,後疫情時代國人進行漢方保健的就診人數明顯增加,其中超過7成民眾著重在長期調理。中醫師林朝暉表示,自2020-2023年期間,中醫減重的詢問度成長了2.5倍,相關產值成長2.4倍。根據近5年、10萬例的臨床研究,減重國人中,7成為「肝鬱氣滯型」,也就是現代人俗稱的「壓力型肥胖」,次高為6成4的減重民眾含有「脾虛濕阻型」,吃得少卻仍然看起來肥胖,俗稱「水腫型肥胖」。實際上單一的體質並不常見,近6成民眾,同時在2個或2個以上的肥胖體質取得高分,這種複合式肥胖已經相當普遍,傳統的公版減肥中藥無法滿足現代人普遍的複合式肥胖。《中醫五型減重》一書歸納五種肥胖體質,並依據「望、聞、問、切」四診來評估每個人的狀況,客製化療程並決定用藥方向。由飲食管理到療程規劃,提供民眾體質管理與體重規劃。壓力型-肝鬱氣滯型壓力大導致暴飲暴食,習慣用吃來發洩。水腫型-脾虛濕阻型久坐不動造成體內循環不佳,或是喜好冰品,水分因此長時間在體內滯留,影響人體代謝機能,進而造成肥胖或水腫。老饕型-胃熱濕阻型這類人通常食慾很好,或經常外食,特徵是胃口大、火氣大,飲食油膩、重口味,容易有三高、痘痘肌或是便秘症狀。虛弱型─氣血虛弱型體質虛弱、氣血不足者,常見於工作太忙的上班族、生產後的婦女或久病者,因身體營養不足容易疲倦。失調型─腎陽虛痰濁型一般是因老化內分泌失調或代謝降低造成,可能因更年期、慢性病或作息不正常導致。此外,坊間常會擔心吃中藥會不會有副作用,像是心悸、手抖、拉肚子等?林朝暉表示,實際上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不同,適合的治療方式也有別,醫師可隨時針對病人的用藥反應調整劑量與處方,安全第一是基本原則,溫和不傷身是精神基底。
新北人注意!155萬人變胖過重 創5年新高
健康亮警訊!新北市主計處指出,2022年新北市13歲以上市民BMI(身體質量指數)過重肥胖率達38.9%、約有155萬多人,是近5年來新高,其中35至39歲族群運動比率最低,僅16.2%。對此,新北市體育處長洪玉玲表示,今年在轄內16座運動中心及小型運動聚點,推廣免費運動指導課程,促進民眾在家自發性運動。BMI為衡量「肥胖」程度的標準,依照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BMI應維持18.5至24。研究顯示BMI大於等於24成為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主計處指出,據體育署2022年運動現況調查,新北市13歲以上市民過重比率38.9%,為歷年新高,較2015年增加4.4%。在年齡層部分,新北市民45至49歲過重比率56.6%最高,其次為50至54歲過重率53.3%、70歲以上過重率48.2%,且近5年來市民過重比率皆超過35%。性別方面,男性過重比率49.2%,遠高於女性2.97%。主計處指出,觀察去年運動人口比率,25至59歲規律運動人口均低於3成,並以35至39歲族群最低僅16.2%;45至49歲、50至54歲族群不僅規律運動人口比率偏低,且過重比率高達 56.6%及 53.2%,易衍生健康問題。洪玉玲表示,過重肥胖是全台性的問題,尤其是都會區,歸咎原因在於運動量少、均衡飲食未落實,新北市運動中心數量全台最多,針對不同族群包括身心障礙者、女性、銀髮族群,規畫不同策略,例如與社會局結合,從老人亞健康階段及早介入鼓勵運動,因此運動中心提供銀髮公益時段。洪玉玲說,為增加民眾運動的動機,今年推動免費運動指導課程,透過2至3個月的課程,每次由專業老師指導1至2小時,民眾不用到運動中心或健身房,學會運動技巧在家或社區自發性運動,同時安排明星老師吸引民眾參加並發送新北幣,用於運動中心課程折抵費用,未來持續規畫更多誘因,提升運動人口。
4人中就有1人過重!「兒童肥胖」已成隱形國安危機
開學在即,許多小朋友在暑假吃得多、動得少,可能變胖不少。在台灣,每4名兒童就有1人肥胖,研究顯示,約有7成「小胖子」長大會變成「大胖子」,而且小胖子未來罹患糖尿病風險是一般體態小孩的18倍,進入青春期後,糖尿病、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疾病可能大爆發,不僅影響成年後工作能力,還增加國家健康支出,兒童肥胖問題有如隱形國安危機。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小生過重及肥胖率為25.4%,等於每4人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國中生過重及肥胖率為29.9%。嘉義基督教醫院減重中心副主任安欣瑜觀察到,門診中很多過重或肥胖兒童,從國小到高中都有,求診時往往已是糖尿病前期。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黃世綱說,對於過重或肥胖兒童,學校會開立通知單,但家長們往往未警覺肥胖的問題,往往是累積好幾張通知單,或發現小孩脖子出現「黑棘皮」,也就是糖尿病前期症狀,才帶孩子來求診。根據國外研究,高達7成的肥胖兒童在成年後仍然肥胖,慢性疾病風險也大增。黃世綱指出,兒童因為代謝能力好,通常不會直接進展到疾病階段,但肥胖等於埋下未爆彈,一旦進入青春期,因為荷爾蒙變化,糖尿病、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疾病逐漸浮現,甚至大爆發。安欣瑜認為,台灣肥胖防治大環境不理想,兒童吃太多、太精緻、熱量太高,加上運動少,造就越來越多過重或肥胖兒童。然而,針對肥胖兒童可用的藥物不多,只能改善飲食和運動等生活型態。1名14歲少年走進黃世綱的診間,身高170公分以上、體重逼近3位數,脖子後方到側面有明顯的黑棘皮,進一步檢查發現,他的血糖數值已符合糖尿病診斷定義。最讓醫師印象深刻的是,當時少年推著坐輪椅的媽媽進入診間,原來媽媽也是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而洗腎。黃世綱強調,兒童肥胖不只是疾病問題,背後顯現家庭資源和社經資源的分配問題,這位少年雖聽過很多衛教,但仍無法改善生活型態,意謂已遇到資源上的極限。兒童肥胖問題不容小覷,否則未來會衍生個人健康問題、影響工作能力,整體而言就會增加國家醫療負擔、影響國家生產力,希望相關單位應該及早介入。
甜食控看過來!想減肥又怕挨針,合併用藥控制你的「情緒饑餓」
瘦瘦筆風靡全球,但挨針實在讓人皮皮剉!嘉義基督教醫院減重中心主任周莒光表示,肥胖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包括一般肥胖、情緒飢餓與心理疾病飢餓,對於想減重卻不敢打針的肥胖患者,可使用合併用藥策略。診間一位3旬女性上班族工作壓力大、難以克制食慾,體重重達80公斤,BMI值更逼近30!拼命瘦身仍不見起色,苦於體型而至醫院求診,起初使用血糖用藥控制體重,接著加入口服藥抑制食慾,搭配運動雙管齊下成功甩肉,未來更有望逐漸減少用藥劑量,邁向夢想中的芭比身材。肥胖族群有這些 3種「情緒飢餓」警訊要注意夏日來到減重門診的民眾,常見的有愛美瘦身需求者以及本身肥胖者,求診患者主要為一般肥胖,其次為情緒飢餓族群,其他還有社交型飢餓與心理疾病型飢餓。1. 一般肥胖肥胖如何定義?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衡量肥胖程度,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我國成人BMI應維持在18.5至24之間。過重:24<=BMI<27輕度肥胖:27 <= BMI < 30中度肥胖:30 <= BMI < 35重度肥胖:BMI >= 352. 情緒飢餓(心理性/情緒性進食)指的是因情緒導致的飢餓,無法抑制暴飲暴食的行為而形成的肥胖,因此想要減重,如何排解壓力與「抑制食慾」為此族群的功課。周莒光醫師舉例,壓力性進食與情緒性進食的特徵是會為了減重而激烈或多日斷食,但當身體不適或感到壓力時又開始暴飲暴食。而且個案進行飲食紀錄時,常常傳達出挫折感與情緒低落的問題,若旁人能提供情感支持,加上藥物治療較有助於控制體重。他提醒民眾應注意下列警訊,及早尋求專業治療:(1) 身形已肥胖,仍然忍不住想吃東西(2) 大吃大喝後感到極度罪惡感(3) 曾做出催吐的極端行為3. 其他類型飢餓例如社交型飢餓與心理疾病型飢餓,占比僅約1成。若因精神疾病如憂鬱症、暴食症導致的暴飲暴食,可轉介至身心科共同治療。肥胖代價越來越高 醫病溝通減重用藥策略依據國健署公布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民國106-109年成人肥胖率已攀升至23.9%。1以行政院109年常住人口2,383.4萬人2來算,台灣約有569.6萬人肥胖,亦即每4個人裡面就有一位肥胖者。周莒光表示,台灣十大死因有8項與肥胖相關,體重越高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就越高,不只會造成體能衰退,從減重手術到放置心血管支架、中風治療,代價也會越來越高。單單靠意志力很難減重,使用藥物協助減重會比較有成就感,建議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飲食與運動,及早治療控制體重。與肥胖相關的常見慢性病:1. 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2. 心血管疾病3. 中風4. 代謝症候群5. 睡眠呼吸中止症新型複方口服減重藥物 降低患者對甜食渴望停滯期與復胖一直是減重者的困擾,周莒光提醒,減重若急於求成,無法從根本問題解決口腹之慾者,復胖危機將很快找上門。而過激飲食者,總熱量攝取過少易流失蛋白質與肌肉,體態也無法維持好的狀態,建議採用漸進式減重較為安全。診間常見的復胖案例:1. 達到體重下修目標後的疲乏鬆懈2. 透過減重手術者,術後沒有改變飲食習慣而形成的復胖該類型患者最明顯的特徵是無法戒除特定飲食習慣,例如愛好甜食、炸物、正餐過量米食、不餓也想吃宵夜等。其中不乏社交因素飲食,例如上班族經常面臨的老闆請吃下午茶、同事揪團外送飲料,不餓也想吃成為肥胖當代問題。由於肥胖情況多為生理混和心理因素,每位個案肥胖情況與治療方針不同,對於情緒飢餓/心理性進食/壓力性進食,現有最新複方口服減重藥物,能同時減少飢餓感、降低食物渴望,有明顯特徵的患者使用藥物治療會比較有效。此外,對於不敢打針的族群,也可調整減重策略。周莒光分享,診間約有1/3民眾使用口服藥物抑制食慾,醫師會評估個案體況調整口服劑量。不靠打針或催吐,也能以口服藥物搭配運動來控制體重,遠離慢性病危害。Reference1.https://www.hpa.gov.tw/File/Attach/15562/File_18775.pdf2.https://www.dgbas.gov.tw/News_Content.aspx?n=3602&s=27386
缺乏均衡飲食 4成偏鄉弱勢孩子營養不良
「沒了營養午餐,下一餐還能吃什麼?」國小4年級的小興(化名)家境貧困缺乏食物,平日靠著打包學校營養午餐回家果腹,但暑假到了卻只能吃白飯配醬油、泡麵加蛋,或是把不健康的零食當正餐吃。博幼基金會調查發現,高達4成的偏鄉弱勢兒童曾經餓肚子、煩惱下一餐在何處,嚴重營養失衡恐影響孩子學習的專注力。有鑑於此,佳格食品目標捐助總價值9百萬的「以愛灌溉食育箱」,期盼拋磚引玉,幫助偏鄉弱勢兒童健康成長。4成偏鄉弱勢孩子 擔心父母難以取得食物博幼基金會執行長陳良枝表示,博幼調查發現直到近幾年,仍有高達4成的偏鄉弱勢兒童擔心父母難以取得食物,曾經餓肚子、煩惱下一餐在何處。比對2009年全國經濟弱勢戶青少年調查糧食不安全率為22%,博幼基金會輔導之偏鄉學童中,過半國小學童有糧食不安全經驗,推測是偏鄉環境限制飲食所致。缺乏飲食多樣性 肥胖率較全國高出許多由於偏鄉受輔導學童進食以「能吃飽就好」,吃最多的是米飯麵食類,營養來源高達64.8%來自於醣類,嚴重缺乏鈣質、維生素E及維生素B6,導致7-12歲學童的肥胖率高達40.9%,相較2013-2016年全國營養調查中,同齡學童28.4%高出許多。而且偏鄉學童對於營養知識不足,不了解加工食品、零食對於健康的影響,沒有正確的營養提醒,便宜好吃的零食成為多數偏鄉弱勢兒童的暑假正餐。長期熱量攝取過多,維生素礦物質更嚴重不足,恐影響孩子學習的專注力。第一線照顧孩子的博幼基金會尖前中心主任康昌銘分享,在資源難以抵達的偏鄉,孩子們在暑假期間少了營養午餐的庇護,營養來源偶爾來自分食親戚鄰居的一份便當,物資不夠時更會打包博幼課輔的奶粉,才得以溫飽,而這樣的孩子並不在少數。送物資進偏鄉 目標逾五千名兒童家庭受惠佳格食品推出計畫,目標捐助總價值9百萬的「以愛灌溉食育箱」,攜手博幼基金會將物資於暑假送進偏鄉,補齊弱勢兒童暑假營養缺口,並發送超過千份兒童營養知識墊板及教案,盼助孩童營養自立、每日三餐都能正確地選擇營養的食物,總計目標照顧逾5,000名偏鄉兒童家庭,期盼拋磚引玉,幫助偏鄉弱勢兒童健康成長。食育箱營養成分包括全榖雜糧類、魚豆蛋肉類、乳品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4大營養,且沖泡即可上桌,對於孩子來說烹調方便、使用廚房安全性也高。佳格企業社會責任推動小組暨媒體發言人王馨敏表示:「過去3年偏鄉兒童關懷經驗,今年特別攜手博幼基金會推動『以愛灌溉食育箱』,除了讓孩子感受到社會愛心與善意外,也能從中培養營養自立的能力,希望邀集大眾一起盡心,讓孩子不再怕暑假!」此外,佳格也將延續過去灌溉偏鄉小學的初衷,鼓勵教師推動營養教育,開放學校申請使用,以愛灌溉營養教案推動後,預計將有超過千名教育部核定之偏鄉學校學生受惠。
中、小學生肥胖比例飆增! 國健署曝3招助改善
依據世界肥胖聯盟估計,2035年全球肥胖人口數將達到19億人,相當每4人就有1人肥胖,治療與肥胖相關的疾病費用超過4兆美元,肥胖已成全球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國中及國小學生 過重及肥胖率升高依據國民健康署公布之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資料顯示,2016-2019年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為47.9%,而到了2017-2020年為50.3%;另,國小學童109、110學年度過重及肥胖率分別為25.4%及27.1%;國中學生109、110學年度過重及肥胖率分別為29.9%及31.2% 國中及國小學生過重及肥胖率都有升高的趨勢。肥胖是一種慢性病 易引起多重共病肥胖會引起許多共病症,不僅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也和退化性關節炎、憂鬱、不孕症等有關,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肥胖視為一種慢性疾病。由於成因複雜,除了飲食和身體活動的因素外,也受到基因、心理健康和外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往往不只是個人的問題,所以若將肥胖汙名化,不僅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甚至會降低尋求專業醫療團隊協助的意願。因此親友需多了解肥胖的成因,並給予陪伴與鼓勵,一起為健康而努力,終結其沉重人生。預防肥胖從小做起 家人一起培養健康生活型態研究顯示,小學時的肥胖兒童有6至7成長大後仍然肥胖,而肥胖的國中生更有7至8成將來是肥胖成人,顯示小時候胖長大後往往還是胖。家人一同調整生活型態,是健康體位管理的好方法,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以下三項要點:減少甜食及含糖飲料,攝取均衡健康飲食:依照「我的餐盤」均衡健康飲食比例和口訣,攝取多樣新鮮蔬菜和水果,多選擇全穀及未精製雜糧,避免高油、高鹽、高糖的食品,並以白開水或無糖茶取代所有的含糖飲料。增加動態生活,降低每日觀看螢幕時間:成人每週應進行150分鐘中度身體活動,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至少達到60分鐘以上(即每週累積420分鐘以上)。規律運動能降低體脂肪、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焦慮與憂鬱等,帶來許多健康上的益處!充足睡眠,每天至少睡眠8小時: 睡眠不足也是肥胖的危險因子之一,可能導致體內荷爾蒙不平衡、增加進食的機會、增加疲憊感等而造成肥胖。
台灣愈來愈胖!10年後恐破231萬人 「百人新調查」減重失敗原因出爐
根據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指出,在同以米飯、麵條等精緻澱粉為主食的東亞及東南亞國家中,台灣成人為第四胖!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劉燦宏理事長表示,根據國健署110年健康促進統計年報,台灣成人的過重、肥胖率逐年攀升,18歲以上國人過重(BMI大於24)或肥胖(BMI大於27)率高達50.3%,相當於全台千萬成年人陷體重危機,其中又以35歲以上中壯年占比最高,世界肥胖聯盟更指出,10年後台灣BMI大於30的人口將突破10%,推估超過231萬人。力安妥診所蔡詩力院長表示,肥胖會引發三高、增加腦中風、冠心症等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研究也顯示,肥胖者每增加5單位的BMI,就會提升4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甚至誘發至少10種癌症,肥胖也會提升成年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大幅降低整體生活品質。蔡詩力呼籲若有肥胖或體重問題,應積極進行體重管理、有研究顯示降低5-10%體重,便能有效改善肥胖帶來的健康影響,避免對身心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敦仁診所蕭敦仁院長表示,多數人都曾經想過或實際減重過,但使用的方法會影響到成效,根據一項最新的「肥胖世代-百人減重行為調查」結果,顯示7成以上受訪者為了保持勻稱體型而減重,或已危害健康才進行體重控制,顯示多數民眾對肥胖的認知仍停留在體態層面,卻沒有意識肥胖為一種疾病。另外,近8成受訪者採飲食調整、運動解決肥胖問題,但滿意度卻不盡人意,近4成受訪者會於減重前先諮詢專業人士,6成不曾諮詢專業人士,受訪者平均減重期間為5.2個月,未見成效或復胖就放棄。減重失敗的受訪者中,以「缺乏意志力(42.8%)」、「無法克制食慾(35%)」、「太過忙碌(32%)」為主因。蕭敦仁表示,從臨床經驗和百人減重行為調查結果來看,減重會失敗通常都是因為以「缺乏意志力」和「無法克制食慾」。會產生食慾除了生理上的需求產生飢餓感,也會因為壓力或情緒關係而產生想吃東西的慾望,當想吃的慾望被過度壓抑,食慾就會慢慢膨脹,最終變成「食慾怪獸」反撲,導致復胖惡夢連連,減重失敗!台灣現有的合法減重藥物有抑制食慾及減少油脂代謝兩種機轉,目前以抑制食慾為機轉的口服藥物是複方成分,能同時降低飢餓感與對食物的渴望,直接從腦部多巴胺迴路系統抑制對食物的慾望,幫助減重者更輕鬆、安全的打敗腦中的「食慾怪獸」。口服複方減重藥物不僅能達到減重效果,更被證實搭配行為調整,可達到4年以上的減重成效,幫助民眾真正擺脫復胖惡夢,且透過長期的體重管理,能改善糖化血色素、血脂、血壓等心血管參數,並提升體能、工作等整體生活品質,幫助民眾找回身心健康。35歲的陳小姐育有二子,家族肥胖史與不良的飲食習慣讓她在青春期時便有過重問題;生產完後身材更有如吹氣球般不斷膨脹,體重近乎破百100公斤、BMI逼近40。雖想減重,卻無法下定決心戒掉喜愛的甜食、含糖飲料!不斷增加的體重將她逼到崩潰邊緣,連身體健康都出狀況,引發了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的打呼聲讓枕邊伴侶夜不能寐、夫妻間甚至為此爭吵不休。因為體重過重而引發一系列問題讓陳小姐身心俱疲,在親友建議下終於求助減重專科醫師,希望透過專業醫療團隊幫助她做好體重管理。蕭敦仁院長表示,門診中常見此類反覆減重的個案,醫療團隊通常會先協助調整生活型態,搭配飲食、運動以及適當的藥物輔助,幫助個案控制體重並鼓勵其堅持,找回健康、良好的家人關係以及生活品質。為了幫助民眾建立正確的減重觀念,成功達到減重目標,蕭敦仁院長提出最新的「幸福減重計劃H.O.P.E.」觀念,首要從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Healthy life)做起、保持正向的減重態度(Open mind)、與專業醫療團隊合作,保持意志力 (Partner&Persist),即可掌握輕鬆減重,重拾幸福有希望的人生(Easy)。蕭敦仁院長呼籲有減重需求的民眾應採取專業的減重方式,透過專業醫療的協助,從改善生活習慣做起,搭配營養和運動,必要時輔以適當藥物,在專業團隊的協助與持續堅持下,就能安心、輕鬆地達到減重目標,且能維持長期持續的體重管理,擁有健康、幸福有希望的人生。
超重肥胖拖累人類發展? 研究:2060年過胖問題釀全球GDP損失3.3%
過度肥胖已經是現代人頭號文明病,近期一項研究還指出,不斷攀升的肥胖率還會使世界經濟蒙受損失,研究表示若全球過度肥胖水平以現在的趨勢持續攀升,到2060年,將會造成全球3.3%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損失,從而減緩低收入國家的發展。根據「法新社」報導,這篇新研究於9月20日刊登於期刊《英國醫學期刊全球健康》(BMJ Global Health)。由於肥胖是癌症、糖尿病和心臟病等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團隊透過分析疾病治療成本,研究過度肥胖將對全球當前與未來的經濟影響。研究估算自2019年至2060年間,因為過度肥胖造成的直接(醫療費用)與間接成本(如早逝、生產力損失),以2019年而言,過度肥胖已經造成全球GDP約2.19%損失。研究主要作者紐金特(Rachel Nugent)在聯合國期間於簡報會議上表示「在全球範圍內,現在有近2/3成年人超重和過胖。我們預計,到2060年,此數據將是3/4」。研究指出,如果照目前的肥胖趨勢繼續下去,到2060年,過度肥胖造成的經濟影響預計將會上升到約3.3%,資源匱乏的國家預計會最受影響,預料高收入國家應付過度肥胖的成本會增加4倍、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則會增長12至15倍。其中,中國大陸、美國和印度預計是受到影響最大的國家,過度肥胖將分別使大陸損失10兆美元(約新台幣314兆)、美國2.5兆美元(新台幣78兆),以及印度8500億美元(約新台幣27兆)。肥胖影響GDP程度,則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最受影響,預料該國GDP損失將達到11%,加勒比海國家千里達和托巴哥共和國則會達到10.2%。鈕金特表示「過度肥胖造成的潛在成本拖累了發展,如果我們沒有經歷這種較低的生產力,和早期死亡率,人類可以更快的發展和增長,更快地改善人們的生活」。
「胃鏡縫胃」手術降低飢餓感 34歲女半年減重34公斤
34歲曾姓女孩因罹患病態性肥胖,曾至多家診所尋求肥胖治療,總花費超過50多萬元但仍宣告失敗,1公斤都沒有減下來。病患於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劉家嘉醫師,劉醫師評估病患肥胖狀況,發現病患食量很大,胃部飢餓感強,與病患討論後決定使用「胃鏡縫胃」手術,縮小病患胃部容量與降低飢餓感,再配合正確的飲食與運動習慣。經過半年,病患從106公斤減到72公斤,成功減重34公斤。劉家嘉醫師表示,內科胃鏡縫胃又稱為內視鏡袖狀胃成型手術(ESG),利用特殊器械架設於胃鏡上,在無痛麻醉下,從患者嘴巴進入胃部來進行無皮膚傷口的胃容量縮小手術,在胃壁內側進行交錯縫合,拉緊縫線後能將整個胃部呈現3D方向,長度、寬度、深度的縮小,平均減少大約70%胃部體積,減少食量與食慾,進而協助達到肥胖治療的目的。劉家嘉醫師指出,ESG由於不進行胃底縫合,醫學研究發現術後胃部壓力不會升太高,所以產生胃食道逆流機率較低,術後病患生活品質高。不過,任何治療都有併發症與風險,術後常見的不適感為胃痛與噁心嘔吐。這項手術適合BMI大於30之中重度肥胖患者或者BMI大於27但有合併肥胖併發症之患者,術前必須經過詳細抽血與其他檢查,包括胃鏡評估等,確定沒有禁忌症才能安排。因此,胃腸道若有惡性腫瘤、胃體處有多處潰瘍或出血、嚴重胃食道逆流、橫隔膜疝氣大於5公分、胃部多發性息肉與嚴重肝硬化等等病患都不適合。劉家嘉醫師提醒,無論接受何種輔助性肥胖治療,都需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並終身維持,才能長久不復胖,劉家嘉醫師目前已完成台灣超過45 例以上的胃鏡縫胃手術,劉醫師針對台灣肥胖患者接受胃鏡縫胃ESG的研究統計顯示,胃鏡縫胃配合正確的飲食與運動,半年與1年分別可以達到20.72%與22.75%總體重下降。劉家嘉指出,肥胖被社會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對生活和社交造成困擾,其實,肥胖是慢性疾病,是人體脂肪器官與大腦下視丘管轄能量平衡之處發生了問題,造成肥胖的因素很多,現代人由於生活習慣不良,加上台灣許多城市是科技重鎮,生活壓力大,夜貓子與日夜輪班等問題,導致肥胖率節節攀升,而肥胖是萬惡之源並讓人體長期處於低度發炎狀態,因此很多疾病如癌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心臟疾病、肺部問題、膽囊問題、皮膚疾病、失智、退化性關節炎、胃食道逆流、不孕等等都和肥胖有關,但是只要透過正確的肥胖醫學治療,肥胖疾病是可以扭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