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人口
」 肥胖 大腸癌 脂肪肝168斷食恐增9成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醫示警:「2類人」更危險
目前全球肥胖人口已超過10億人,為了改善健康,許多人會選擇嘗試間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 IF),其中最為常見的方式有168斷食、5:2間歇性禁食以及隔日禁食。不過,重症醫師黃軒就提醒,這樣的斷食法對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患者來說,若每天進食時間限制少於8小時,心血管死亡風險將增加2至3倍以上。黃軒今(26)日上午在其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分享,全球肥胖率的上升已引起廣泛關注,目前全球肥胖人口也已超過10億,人們尋求各種飲食方法來改善代謝健康,其中間歇性禁食就受到了大量的注意和實踐。黃軒提到,間歇性禁食的健康益處,曾經被眾多研究所支持,包括改善血糖控制、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強大腦功能,甚至可能有助於預防神經退行性疾病,並被認為具有抗衰老和延長壽命的潛力,其常見的形式就包括168斷食(進食8小時而其餘16小時禁食)、5:2間歇性禁食(每周正常飲食5天,另外2天進食量減少)與隔日禁食。黃軒進一步說明,根據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一項研究指出,經過分析超過2萬名成年參與者的數據,在平均8年的追蹤期間,能發現進行168斷食的民眾,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相較一般人增加了91%,癌症風險也增加了20%,而在相關的2797例死亡案例中,就有840例是死於心血管疾病。對此,黃軒就提醒,若是已患心血管疾病者,每天進食時間限制少於8小時將使得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2倍以上,而已患癌症者更會增加到3倍以上。不過,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如果每天進食時間超過16小時(少量多餐),死於癌症的風險就能降低54%。另外,黃軒也補充道,該研究其實具有侷限性,包括參與者飲食模式的自我報告,可能存在記憶偏差,或者其他可能影響健康的因素都未被納入分析。因此,目前研究結果並不能確定間歇性禁食與心血管死亡之間完全為「因果關係」。
胖子罹患COVID-19比率高!兒童肥胖更有「這些」影響 專家籲正視肥胖衝擊
肥胖不只是外觀問題,對於健康也會產生極大影響。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指出,國人十大死因中有7+1項其實跟肥胖有關,包括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病,以及COVID-19,許多研究顯示肥胖者罹患COVID-19的比率及其住院比率都比正常體位者來得高。為了讓民眾正視肥胖帶來的影響,今(2024)年世界肥胖日主題便訂為「Let’s talk about obesity and its impact正視肥胖衝擊 即刻開啟對話」。國健署、台灣肥胖醫學會、台灣兒科醫學會也共同提出4大提醒,幫助民眾釐清減重觀念,特別是兒童族群,家長千萬別認為小時候胖不是胖!70%兒童肥胖成年繼續胖 個人、家庭、社會都受衝擊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至2020年止,國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約為50.3%,也就是說每2人就有1人有體重過重的問題。賈淑麗副署長進一步指出,教育部調查顯示,國小肥胖比率也從過去的25.4%上升至27%,國中生則由29%上升至31%,不只是成人肥胖比率上升,兒童的肥胖盛行率也一樣處於上升的狀態。台灣兒科醫學會倪衍玄理事長指出,70%兒童肥胖超過成年後仍會繼續肥胖,可能會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性早熟、身高和體重的不正常發展,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也會提早發生。而且肥胖不只會對個人健康帶來影響,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表示,當肥胖人口攀升,醫療、健保開銷也會越來越多,家庭、社會也會產生衝擊,這是肥胖帶來的中期影響,而長期將會衝擊生產力。世界衛生組織在2022年的報告中指出,全球肥胖的年度成本,約為9,900億美元。林文元理事長提到,預估2035年肥胖成本將會達到4兆3千億美元,佔全球GDP近3%,而這還只是直接成本,還有間接成本沒有計入。國健署、醫學會聯合呼籲 4點釐清觀念、正視肥胖因此,國健署、台灣肥胖醫學會、台灣兒科醫學會針對肥胖問題,共同提出以下4點提醒:正視衝擊:肥胖問題不分年齡,衝擊全民,影響個人健康、國家健保開銷,甚至是全球經濟問題。少吃多動:缺乏運動、不健康飲食是促成國人肥胖的主因,因此應飲食控制加上規律運動,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才能長久維持健康體態。用藥安全:12歲以下應由改善生活型態、運動來減重,而12歲以上的兒童若經醫師評估有必要時可透過藥物輔助減重。但是,切記合法減重用藥需經由醫師開立處方使用,千萬不要在網路上自行購買藥物亂用,應尋求專業醫療團隊協助,由醫師、藥師把關正確用藥。開啟對話:特別鼓勵家長主動開啟對話,因為孩子的生活型態是以家庭為單位,孩子有很大一部份會依賴家長、受家長影響,因此建議家長可以透過學校的健康報告關心孩子體位狀態,必要時諮詢兒科醫療團隊,從日常生活著手,導正錯誤觀念。而針對兒童肥胖的問題,國健署也自去年起與兒科醫學會在「健康促進學校」內和教育部合作,進行衛教宣導。不過,除了兒童肥胖外,其實國人35-54歲的肥胖盛行率也高達52%。因此賈淑麗副署長表示,今年重點更多會放在「健康促進職場」,目前正在與勞動部合作,希望能讓飲食健康、運動成為職場的普遍氛圍,透過正確的飲食及規律運動打擊、正視肥胖相關的問題。
全世界逾10億人太胖! 世衛示警「貧窮國家更嚴重」:已是全球性問題
全球80億人口中,竟有超過10億人患有肥胖症!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於3月1日發布的研究分析指出,自1990年以來,這一數字已經增加了4倍多,並伴隨著嚴重健康問題、健康與不健康食品的供應危機。根據《BBC》的報導,這項研究是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合作執行,研究人員分析超過190個國家、超過2.2億人的身高體重,並藉此來估計,而從2022年的數據來看,全球共有5.04億名成年女性、3.74億名成年男性屬於肥胖,並有1.59億名兒童與青少年患上肥胖症。該研究指出,肥胖在過去被認為是富裕國家的問題,但實際上,貧窮國家更受肥胖這種「流行病」影響,諸如玻里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加勒比海地區、中東和北非等地,且兒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增長速度更比成年人快速,而這也意味著,肥胖症已經成為了全球性的問題。針對這樣的情形,世衛健康營養主任布蘭卡(Francesco Branca)稱,肥胖人口突破10億人的時間點比預期要早得多,原先估計應該出現在2030年。而世衛祕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更表示,這項新研究強調了從幼年到成年,透過飲食、身體活動和適當護理來預防與控制肥胖的重要性。另外,馬德拉斯糖尿病研究基金會的古哈(Guha Pradeepa)博士認為,重大的全球問題可能加劇肥胖和體重不足所致的「營養失衡」問題,像是氣候變遷、COVID-19大流行、烏克蘭戰爭等等,將使得營養食品的成本增加,導致一些國家、家庭只能選擇不健康的食物,從而讓營養不良的狀況更加惡化。
太胖疾病多!他體重近百八週甩20公斤 1減重代謝手術助獲新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依據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推估,全球肥胖人口數將於2035年達到19億,等同每4人就有1人肥胖。肥胖 易誘發全身器官疾病安南醫院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黃致錕表示,肥胖引發的全身性器官系統疾病,已經成為全球無法忽視的議題;因此,若能經過適當治療降低體重,除了可以緩解疾病,更可以延長壽命。達文西減重代謝手術 有效解決肥胖引發問題黃致錕院長以從事農業的李先生為例,長期受肥胖所苦,166公分但體重近百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更高達43。經身體檢查後,發現李先生已經併發糖尿病、高血脂、脂肪性肝炎等疾病。因為李先生的父母都有糖尿病,不希望自己也一輩子受疾病所困,故在詳細的評估與討論後,選擇接受達文西減重代謝手術。李先生術後恢復良好,8週便已經減去20公斤,不僅有效解決因肥胖引發的疾病問題,亦獲得良好生活品質。3D立體超高解析視野 精準對症下藥黃致錕院長說明,有別於傳統腹腔手術視角屬於2D平面,達文西減重代謝手術系統利用3D立體超高解析視野,以及器械精密的關節角度,提升醫師在手術縫合的精準度,而機器手臂的穩定效果,也能讓患者術後疼痛感大幅降低。醫師執刀部分更與傳統微創手術不同,以輕鬆的姿勢坐在控制台上就能操作,減輕醫師負擔的同時,也能有更好的身體效能來提升手術效益。 這些族群更適用 接受手術比例攀升「運用達文西機器手臂進行手術,能有高水平的手術精確度,對於減重手術內容必須包含『小腸繞道』或『腸胃道吻合』的族群如縮胃曠腸,縮胃繞腸手術者將會是更好的選擇方式。」黃致錕院長提及,根據全美國2022年統計,達文西減重代謝手術占總減重代謝手術的17%;安南醫院減重外科自去(2023)年七月開展達文西手術以來,總數113例減重代謝手術中,就包括了21例達文西手術,比例已經達到18.5%,相當接近美國的比例,相信未來會再往上攀升。
9成肥胖人口有「這4種」飲食惡習 碗公、湯匙都入列
現代肥胖人口越來越多。對此,營養師劉怡里就點出,有90%的肥胖者有4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包括用碗公、湯匙吃飯,以及太常吃方便性食物,和進食過快,因此若要保持身材,務必避免這4種惡習。劉怡里近日在臉書粉專《劉怡里 營養師》上傳影片分提醒,90%肥胖的人都有4種不良習慣,首先是「用碗公吃飯」,把所有食物倒進碗公當中,一大份量卻不知道自己在吃什麼,囫圇吞棗就將這些食物塞進肚子裡。再來則是「用湯匙吃飯」,若使用筷子夾菜吃飯就可以知道自己吃下肚的究竟是什麼,然而若用湯匙就像扒飯一樣,「扒扒扒,可能一下子熱量就過高了。」劉怡里續稱,第3種則是「吃方便性的食物」,這種習慣也容易發胖,包括燴飯、炒飯、咖哩飯等食物,恐越吃越胖。最後一項則是「吃太快」,若吃太快容易導致「其實已經吃飽,但食慾沒辦法降下來」的情況,就會容易發胖,因此建議一餐通常至少要吃20分鐘以上,才能讓自己有飽足感。
久坐少動造成腿部深層靜脈栓塞! 「經濟艙症候群」沒搭飛機也會得
一位大學教師肥胖卻不以為意,每天通勤要坐上1、2個小時的車程,回家又黏在沙發上不太運動,沒想到某天整條右腿腫起來,緊繃疼痛!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腿部深層靜脈栓塞」不僅造成腫脹不適,血栓一但脫落可能會沿著血流進入心臟,堵塞肺動脈,引發嚴重缺氧甚至休克,致死率相當高,也就是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陳先生是一位60歲的大學教師,中年之後一直有肥胖的情形,學校定期的健康檢查發現有血壓和血脂肪偏高的問題,但因平常沒有特別不舒服,就沒有特別在意。他平日通勤要坐上1、2個小時的車程,回家後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也不大運動。有一天,陳先生起床時發現自己的右腿整個腫起來、顏色泛紅,感覺緊繃疼痛。他趕緊到醫院檢查,醫生安排了血管超音波發現右腿的深層靜脈內有大塊血栓阻斷了血流,經過住院使用抗凝血藥之後,腫脹的狀況很快獲得緩解。蘇彥伯表示,正常狀態之下,血液靠心臟的收縮經過動脈輸送至末端器官及肢體供應營養,經過微血管重新在靜脈匯集,透過肌肉的活動以及體內壓力的變化重新流回心臟。這一整個過程應該是持續暢通無阻的,但是當血液的黏滯性增加,流動受到阻礙,加上血管的內皮受到損傷,就有可能引發血栓的形成。以陳先生為例,長年肥胖及高血脂會增加血液的黏滯性,並且引發氧化壓力,而造成血管發炎產生內皮的傷害,再加上長時間的乘車、久坐讓血管的流動受阻,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引發血栓。腿部的深層靜脈栓塞不但會造成局部的腫脹不適,血液的不流通會容易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感染以及潰瘍,假若血栓不幸脫落,有可能會沿著血流進入心臟,最終堵塞肺動脈,這時會引發嚴重的缺氧甚至休克,是致死率相當高的疾病,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指的就是這樣的情形。久坐少動、肥胖、服用避孕藥者要當心蘇彥伯提醒,近年來由於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西化,肥胖人口比率越來越高,生活型態也越來越偏向久坐少動,造成臨床上看到深部靜脈栓塞患者越來越常見,年齡層也越來越低,不可不慎。另外要注意的是,女性長時間使用避孕藥、荷爾蒙,或者是體內潛藏有惡性腫瘤,也是造成靜脈栓塞的高危險因子,臨床上也不時會看到本來是因為深部靜脈栓塞來醫院診治,後來在後續檢查中意外發現有惡性腫瘤的情況。蘇彥伯說明,當病人因為上述的症狀來到醫院,通常會安排抽血檢驗是否有與血管栓塞相關的血液異常,同時安排超音波或是電腦斷層偵測血栓的位置以及嚴重程度,如果病人同時有胸燜、胸痛、缺氧的症狀,會安排胸部的電腦斷層確定是否同時有肺部的血栓。當確診有深部靜脈栓塞時,會依病人情況予以治療。3大類治療方式 避免4種危險因子1. 抗凝血藥物當確診有深部靜脈栓塞時,通常會先讓病人住院,並給予強效的抗凝血藥物阻止血栓繼續形成,並且慢慢的讓血栓溶解。2. 藥物合併導管或超音波溶栓倘若血栓很多,延伸到鼠蹊部或是大腿深層的大靜脈,或是藥物的溶栓效果不佳,有時會合併使用導管的方式,直接吸除血栓或者是利用超音波震盪的方式溶栓。3. 血栓過濾裝置有時候考量血栓有掉落到肺部的危險,會考慮在腹部的下腔靜脈放置血栓過濾裝置,避免發生致命的肺栓塞。通常病人在住院治療穩定之後,都會持續以口服的抗凝血藥物治療至少3到6個月,血栓可慢慢消除。醫師提醒,一般民眾要避免深部靜脈的栓塞,最重要的就是避免產生下列危險因子,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定期檢視是否有危險因子,有疑問隨時找醫師詢問,都可有效避免危險的身體病症發生。1. 積極控制體重並且維持健康的飲食型態,可以避免血脂肪上升增加血液的黏滯性以及減少血管內皮的發炎與受傷。2. 避免久坐的型態以及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靜脈的回流。3. 女性在長時間使用避孕藥時要特別注意是否有靜脈栓塞的徵兆。4. 定期的健康檢查,早期察覺可能的誘發引子。
致死率高!久坐不動毛病多 小心「經濟艙症候群」上身
60多歲的陳姓大學男教授,中年開始發福,有高血壓、高血脂,每天花兩小時通勤到學校,回家後就坐沙發看電視,直到某天醒來右腿腫脹泛紅,經檢查右腿深層靜脈血栓,即所謂「經濟艙症候群」,是致死率相當高的疾病,醫師提醒,長年的肥胖、高血脂,再加上長時間久坐,會增加血栓風險,應要控制體重、避免久坐。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蘇彥伯解釋,經濟艙症候群指的是,長時間坐在狹窄空間,缺乏活動,靜脈血液回流受阻,血液稠度增加,引起回流不順,自大腿血管出現微小血栓,然後擴至心肺,一旦站起來,血栓到達肺部,就會引起呼吸困難、胸痛、休克,甚至猝死。另長途坐火車、搭飛機、坐巴士或久坐看電視及打牌等,若突然起身,也可能會出現深層靜脈血栓。蘇彥伯表示,一旦發生深部靜脈栓塞時,通常會先讓病人住院並給予強效的抗凝血藥物,阻止血栓的繼續形成,並且慢慢讓血栓溶解,嚴重者可直接吸除血栓或者是利用超音波震盪的方式溶栓。蘇彥伯觀察,近年來國人肥胖人口比率越來越高,生活型態也偏向少動久坐,臨床上深部靜脈栓塞患者越來越常見,年齡層也越來越低,另外,女性長時間使用避孕藥、荷爾蒙,或者是體內潛藏有惡性腫瘤,也是造成靜脈栓塞的高危險因子。要避免深部靜脈栓塞,蘇彥伯建議,控制體重、維持健康可避免血脂肪上升增加血液的黏滯性,並且減少血管內皮發炎與受傷;此外也應避免久坐的生活型態,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靜脈的回流,而定期健康檢查,也可早期察覺可能的誘發因子。
大腸直腸癌年輕化! 提早進行「個人化篩檢」預防
我國兒童過重肥胖盛行率逐年攀升,恐成為年輕大腸候選人!美國研究發現,年輕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比例顯著上升,而且世界各國皆有此趨勢。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率領團隊於《健康智慧生活圈》直播節目談討,發現及早篩檢大腸癌可降低發生率,針對年輕大腸癌篩檢提供精準效益實證評估,藉由糞便潛血檢查濃度,可使原有「族群式大腸癌防治」策略走向「個人智慧精準大腸直腸癌防治」,達到智慧精準健康疾病防治。台大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邱瀚模表示,探討年輕大腸直腸癌主題時,通常會與人類發展指數一起評估;人類發展指數越高,代表經濟水準較好,醫療可近性、醫療品質通常較佳,因此癌症的治療效果應該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人類發展指數越高,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也越高;代表已開發國家的「生活習慣」與「飲食西化」是罹癌的重要原因(Arnold M, et al. Gut 2017;66:683–691.)。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也高於鄰近人類發展指數相近的亞洲國家。無論性別與國別 50歲以下罹癌率顯著增加2017年美國研究發現,年輕大腸直腸癌增加趨勢十分明顯;不論結腸或直腸,50歲以下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且不論性別都有類似的趨勢。而且 1960年後出生的世代觀察到明顯的上升趨勢,世界各國也觀察到類似的情形(Siegel RL et al. JNCI 2017;109(8):djw322.)。根據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男性大腸癌的發生率比女性高出1.5倍。台大公衛團隊過去曾跟韓國、日本、香港等亞太地區國家進行大腸癌研究,發現無論性別,40至49歲大腸癌比例皆明顯增加,尤其男性大腸癌增加幅度最為明顯(Sung JJ, Chiu HM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9)。而且大腸癌發生率在1965年後出生世代持續上升(Murphy CC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8;155:1716–1719),原因包括:肥胖/身體質量指數/代謝症候群兒童時期暴露抗生素和食物鏈中抗生素(改變腸道菌叢)食品業工業化引入化學物質或食品(促使腫瘤形成、改變腸道菌叢)發炎/異位性體質環境輻射或其他環境暴露(區域性)一項研究針對430位小於50歲的族群,進行大腸癌回溯性研究,結果發現26%人的一等親有結直腸癌,10%有基因錯配修復問題,315人有做生殖系基因定序,檢查出林奇氏症候群(Lynch syndrome,亦稱「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HNPC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之基因異常等,有生殖細胞系突變85人中只有43人表示其一等親有大腸癌。因此,小於50歲大腸癌中有20%具有生殖系基因突變,建議對於所有早發性結直腸癌患者,提供基因諮詢與癌症檢驗(Stoffel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20;158:341–353),以利及早發現疾患。邱瀚模指出,大腸癌之新興風險因數,亞洲肥胖族群增加幅度快,台灣肥胖人口比例約占6至7%,男童占8%,女童占4%,而且男童逾25%過重,女童也有超過15%過重,這些兒童未來恐會成為年輕大腸癌候選人。除了罹癌危險因數,下修篩檢年齡層也是亟待討論。(Hoffman SJ et al. BMJ 2019;365:l2231)。多國下修篩檢年齡 台灣糞便潛血檢測演進為了及早防癌,多國指引已下修篩檢起始年齡,美國多專科醫學會特別小組(USMSTF)於2012年建議45-75歲成人、40歲成人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或於該家族成員診斷結直腸癌年齡之10歲以前)參加篩檢。2021年,美國胃腸病學院和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針對45-49歲成人增加有條件篩檢建議。美國一項研究利用電腦模擬進行成本效益分析,以1990至1994年族群作為參考組,發現現今族群大腸癌風險為過去1.54倍,因此,45歲開始篩檢這項措施可符合成本效益(Ladabaum U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9;157:137-148.)。台北醫學大學癌症轉譯研究中心陳立昇教授表示,台灣在檢測技術從「糞便潛血化學法」演進到「糞便潛血免疫法」,已經成為國際上先進的偵測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在敏感性和精確性方面優於過去的化學法,並且顯示大腸癌死亡率有下降趨勢。「三段五級」策略 各世代精準防治大腸癌 台大公衛團隊過去利用基隆、台南整合式篩檢資料研究發現,45歲開始篩檢族群相較50歲開始篩檢大腸癌發生率低22%,這項實證資料表達提早篩檢具有預防效益(Chiu HM, Chen HH et al. Digestive Disease Week 2023, Chicago, US)。建議下列2族群提早篩檢:50至75歲:戰後嬰兒潮及部分X世代45至49歲:這類族群為社會主要人力,一旦罹癌可能影響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損失(As of the population in Dec 2021)。▲▼X世代與戰後嬰兒潮世代,提早進行大腸癌篩檢,具有預防效益。(圖/台大公衛團隊提供)陳立昇表示,X世代和嬰兒潮世代人數眾多,為了確保這2個世代能夠在初段和次段預防方面做好防治工作,除了建議參加糞便潛血檢測,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的「三段五級」工程,根據不同階段制定策略,以實現精準健康的防治目標。初段預防:側重於改善生活方式,包括轉向植物性飲食、增加運動,以及促進整體健康。這些改變對每個年齡層都至關重要,透過預防老年罹患大腸直腸癌,以免耗費國家龐大資源並影響人民的生活品質。次段預防:針對50歲以上、未滿75歲民眾,國健署補助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呈現異常,應進一步進行大腸鏡檢查。末段預防:台灣的全民健保體系在三段預防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當疾病出現時,體系能夠提供新型治療方法,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以照顧各個年齡層的患者。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智慧精準健康疾病防治-登革熱及大腸癌應用
人工智慧內視鏡影像系統 即時偵測瘜肉!精準預防大腸癌
惡性腫瘤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大腸直腸癌死亡率在癌症患者中排名第三。大腸直腸癌飲食習慣息息相關,隨著飲食西方化、生活習慣改變、代謝症候群及肥胖人口增加,發生率也逐年上升。在大腸直腸癌的發展過程中,大腸瘜肉被視為發展為腫瘤的前期病變。大腸瘜肉是大腸黏膜細胞異常增生形成的突起病灶,當大腸瘜肉小於一公分或組織學為增生性者,屬良性病灶,不會有明顯症狀或惡性病變;但若瘜肉超過一公分或發生細胞腺體病變,就有癌化的可能,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待瘜肉夠大或癌化轉移出現症狀時,通常為時已晚。據臨床研究,利用大腸內視鏡早期偵測並切除瘜肉,可降低大腸直腸癌的死亡率達53%。此外,每增加1%的大腸內視鏡瘜肉偵測率,就可降低罹癌風險3%,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與切除瘜肉,對於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至關重要。近年來,人工智慧在消化道內視鏡方面的發展日新月異,亞東醫院超音波暨內視鏡中心引進「CAD EYE的人工智慧內視鏡影像系統」。改變過去醫師檢查大腸瘜肉時需依經驗以肉眼判讀狀況,現可在內視鏡檢查期間「即時偵測」大腸瘜肉,並「自動判讀」區分瘜肉種類,大幅提升診斷精準度,並提供是否切除治療的指引。該系統利用超過250,000張大腸鏡圖像進行AI深度學習,是專為大腸內視鏡檢查而開發的創新技術。亞東醫院超音波內視鏡中心鍾承軒主任表示,「CAD EYE人工智慧內視鏡影像系統」能夠提升並輔助醫師在執行內視鏡檢查和治療時的準確性。檢查過程中,系統利用白光影像和連動彩色影像模式進行偵測,當發現異常時,會以藍色框提醒醫師疑似的瘜肉或腫瘤,靈敏度可達94%至96%,優於過去經驗判讀。且在使用藍光影像模式觀察時,AI功能即時診斷和鑑別瘜肉表面結構,將其分類為增生性瘜肉或腫瘤性瘜肉,增生性瘜肉日後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較低,腫瘤性瘜肉未來癌化的風險相對高,則建議切除。透過AI的智能輔助運用,CAD EYE不僅成為內視鏡醫師的得力助手,提供即時靈敏的檢測資訊,醫師能更精準的診斷和治療選擇。
她愛吃燒烤、油炸物多年被「此癌」找上門! 醫籲:及早檢查預後佳
38歲的游小姐平日嗜吃燒烤與油炸物,腹痛合併血便約一個月,一開始本以為是痔瘡不以為意,直到情況嚴重才到本院就診,經大腸鏡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已經大腸癌第二期,開刀後定期追蹤無復發,經過這次事件,游小姐直言身體有不適真的不能輕忽!連續15年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 大腸癌年輕化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9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且大腸癌在近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平均每31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研究也指出,近10年的加拿大、英國等高收入國家,50歲以下年輕人的大腸癌及直腸癌發生率,每年以4%的速度增長!樂生療養院生理檢查室主任趙珂漢指出,近年來常有年輕人因排便不順、少量血便而求診,也不乏完全沒有家族息肉史及大腸癌史的年輕人,於健康檢查意外發現腸道息肉。大腸癌十年養成 應定期糞便潛血檢查趙珂漢表示,民眾若能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大腸癌多半可以在初期被診斷出來,只是目前此項檢查僅補助50-74歲,而台灣的外食族逐漸增加且肥胖人口年齡層逐漸下降。早期大腸癌幾乎無症狀,許多人對於排便改變、少量血便、腹部悶痛等症狀常不以為意。他強調,大腸癌從息肉進展為癌症,通常需十到十五年。仍有部分病患於情況較嚴重才進行大腸鏡檢查,相當可惜。無痛胃腸鏡 健檢順便除息肉趙珂漢提醒,早期發現且及時切除息肉,可預防息肉進展為大腸癌,減少癌症死亡率。平日多運動、多吃蔬果,少吃油炸食品和高熱量食物,可減少大腸癌發生率。此外,也鼓勵五十歲以下民眾提早做糞便潛血篩檢。若有做健康檢查,可加入胃鏡與大腸鏡檢查。無痛胃腸鏡已是健檢趨勢,除了可在病患舒適的情況下完整檢查腸胃道,檢查時發現息肉也可順便切除,可謂是一舉兩得。
減肥新革命3/免開刀!經口內視鏡手術成趨勢 「胃摺疊縫合」降食慾效果最好
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估計,2035年肥胖人口將會增加到40億,肥胖也是影響台灣人健康的重要因子,蟬聯40年國人十大死因榜首的惡性腫瘤中,與肥胖相關的消化道癌症,包括食道腺癌、胃癌、大腸直腸癌、肝癌及胰臟癌,肥胖也是心血管疾病、三高的元凶。一般來說,身體質量指數BMI若達30(正常值為18.5-24),就可使用包含瘦瘦針在內的減重藥物,過去若想追求更強的減重效果,許多人會採取外科手術,例如胃局部切除或胃繞道手術。中國附醫健康醫學中心副院長、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表示,外科手術能減重20~30%,效果很明顯,但缺點就是會破壞器官,具有侵入性的傷害,現在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研發出更多手術方式。「例如胃鏡袖狀縮胃成形減重術,利用經口胃鏡以內視鏡把胃摺疊縫合,不必破壞切除胃組織,就能縮小胃的容積,進而減少食量及熱量攝取。」亞東醫院超音波暨內視鏡中心鍾承軒主任表示,曾有一位39歲女性病人,身高154公分,體重77.4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28.8,合併有高血糖、重度脂肪肝及慢性肝炎狀況,因此安排胃鏡袖狀縮胃成形減重術,僅花80分鐘,第3天就能出院,之後再合併減重藥物,不到半年身體質量指數BMI下降至24.7,同時血糖及肝炎指數恢復正常。鍾承軒說,利用經口內視鏡手術減重是近年來的趨勢,除了袖狀縮胃成形術之外,還包括肉毒桿菌注射術、胃內水球置放術。「肉毒桿菌素注射術是利用胃鏡將肉毒桿菌素打到胃壁肌肉,讓胃壁肌肉收縮能力下降,讓人很快產生飽足感。」胃內水球置放術則是在胃內放置400-700c.c.的水球,讓胃部容積減少,但因胃內環境非常酸,水球放置一年半左右需要取出。無論是減重藥物或內視鏡手術,醫師建議還是要調整飲食、定期運動,才能持續維持體重。(示意圖/報系資料庫)以研究報導效果及持久性來說,胃鏡袖狀縮胃成形術的效果最好,研究數據顯示,胃鏡袖狀縮胃成形術可降低約15-20%的總體重,並改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現象,是其中效果最好的選擇,但若曾接受過胃部手術、嚴重胃食道逆流或胃疝氣等相關疾病,就不建議採用。林文元提醒,隨著減重方式推陳出新,民眾也要更仔細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建議選擇減肥專科或設有體重控制中心的醫療院所,會有營養師、內外科醫師身心科醫師等,可提供完整的規劃與照護,對民眾較有保障。
中、小學生肥胖比例飆增! 國健署曝3招助改善
依據世界肥胖聯盟估計,2035年全球肥胖人口數將達到19億人,相當每4人就有1人肥胖,治療與肥胖相關的疾病費用超過4兆美元,肥胖已成全球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國中及國小學生 過重及肥胖率升高依據國民健康署公布之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資料顯示,2016-2019年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為47.9%,而到了2017-2020年為50.3%;另,國小學童109、110學年度過重及肥胖率分別為25.4%及27.1%;國中學生109、110學年度過重及肥胖率分別為29.9%及31.2% 國中及國小學生過重及肥胖率都有升高的趨勢。肥胖是一種慢性病 易引起多重共病肥胖會引起許多共病症,不僅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也和退化性關節炎、憂鬱、不孕症等有關,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肥胖視為一種慢性疾病。由於成因複雜,除了飲食和身體活動的因素外,也受到基因、心理健康和外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往往不只是個人的問題,所以若將肥胖汙名化,不僅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甚至會降低尋求專業醫療團隊協助的意願。因此親友需多了解肥胖的成因,並給予陪伴與鼓勵,一起為健康而努力,終結其沉重人生。預防肥胖從小做起 家人一起培養健康生活型態研究顯示,小學時的肥胖兒童有6至7成長大後仍然肥胖,而肥胖的國中生更有7至8成將來是肥胖成人,顯示小時候胖長大後往往還是胖。家人一同調整生活型態,是健康體位管理的好方法,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以下三項要點:減少甜食及含糖飲料,攝取均衡健康飲食:依照「我的餐盤」均衡健康飲食比例和口訣,攝取多樣新鮮蔬菜和水果,多選擇全穀及未精製雜糧,避免高油、高鹽、高糖的食品,並以白開水或無糖茶取代所有的含糖飲料。增加動態生活,降低每日觀看螢幕時間:成人每週應進行150分鐘中度身體活動,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至少達到60分鐘以上(即每週累積420分鐘以上)。規律運動能降低體脂肪、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焦慮與憂鬱等,帶來許多健康上的益處!充足睡眠,每天至少睡眠8小時: 睡眠不足也是肥胖的危險因子之一,可能導致體內荷爾蒙不平衡、增加進食的機會、增加疲憊感等而造成肥胖。
她體重破百多年膝下無子 決心減15公斤隨即「中獎」
許多民眾都知道肥胖對身體不健康,但你知道肥胖也會影響懷孕機率嗎?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醫師表示,曾有一位婦人求子8年無果,無奈從婦產科轉診至減肥門診,經過飲食與運動控制,體重半年內就從100公斤降至85公斤,果然一舉得子!台灣蟬聯「亞洲最胖」世界肥胖聯盟估計到2030年全球將有10億肥胖症患者,等於每5位女性、每7位男性就有一人患有肥胖症。台灣肥胖人數蟬聯亞洲國家之冠,根據統計,平均每4個國小學童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成人更有一半過重或肥胖,其中18-44歲的中壯年人上升率最高。尤其疫情居家防疫、遠距上課,兒童肥胖人數也快速攀升。肥胖恐導致壽命縮短林文元說明,肥胖症是許多疾病的根源,包括心血管疾病、痛風、癌症、不孕、糖尿病、肺病、氣喘、失禁、慢性背部疼痛、關節炎、睡眠呼吸中止症甚至壽命減短,國人十大死因就有八項跟肥胖有關,甚至「出車禍死亡也可能肇因於肥胖,如果卡在車內拉不出來,就會影響救援!」台灣肥胖醫學會今年11月進行全台20歲以上成年者對於肥胖認知的調查,竟有將近五成民眾不清楚肥胖定義(BMI≧27),正在減肥的民眾僅1.5成尋求專業協助。林文元說明,減重不僅是少吃多動,基因、荷爾蒙、藥物影響、大腦的愉悅感機制、心理因素等都需要完整評估。早年就有病患偏激減肥,不僅心悸、嘔吐,甚至中風死亡,他強調減肥不該僅是追求體態好看,健康減重最重要:「不健康的減肥會減掉壽命!」都市肥胖人口比例高根據調查顯示,都市化程度越高的地區,肥胖人口比例更高。台灣健康城市聯盟秘書長郭憲文提醒,2世紀以來人類對於延長壽命的成果顯著,卻可能敗在肥胖。他呼籲地方政府與中央密切合作,共同防治肥胖,可參考美國「健康費城人」計畫,多元切入,包括健康食物推廣、學校周圍2公里內禁止開設速食店、要求廠商限制糖分、包裝標示高熱量成分、提升戶外運動安全性等,將兒童肥胖比例降低6.5%。林文元呼籲,只要將體重減掉5-10%,就能降低罹患糖尿病與心血管等疾病的機率,也能改善血壓與血脂,甚至延長壽命,民眾應尋求專業醫療找出肥胖問題根源並積極減重。
肥胖世代席捲全台!「肉肉男女」10年恐增逾231萬人
因應疫情,外送平台越來越發達,民眾飲食有了更多選擇,但國人的肥胖問題也日漸加劇。世界肥胖聯盟指出,10年後台灣BMI大於30的人口將突破1成,恐超過231萬人,將暴露在心血管疾病、癌症的風險當中。專家指出,若能減少5~10%體重,便能有效改善肥胖帶來的健康影響。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劉燦宏表示,台灣的肥胖控制處於世界後段班,是東亞、東南亞國家中的第4大肥胖國,BMI大於30的人口有8.2%之多。而國健署調查亦發現,18歲以上國人過重及肥胖的比例合計有50.3%,相當於全台有千萬名成年人身陷體重危機,其中又以35歲以上中壯年占比最高。世界肥胖聯盟指出,10年後台灣BMI大於30的人口將突破1成,以此試算將有逾231萬人有肥胖問題。對於肥胖人口增加的趨勢,力安妥診所院長蔡詩力表示,隨著社會進展,國人的生活越來越方便,外送平台也越來越發達,雖然大家對健康的認知有所提升,但是食物的誘因也增多。蔡詩力表示,根據中研院的營養調查,在國人的飲食比例中,澱粉類仍然居多,歐美則是油脂、蛋白質多,米食澱粉類不高。外送平台中,純蛋白質的選項並不多,常常都是麵線、滷肉飯等,精緻一點的食物也有澱粉作為基底。另在生活結構上,民眾即便要運動,前面還得空出一段時間在交通、熱身上,忙碌的現代人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值得關注的是,肥胖將引發三高,增加腦中風、冠心症等疾病的罹患風險。研究顯示,肥胖者每增加5單位BMI,就會提升4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另肥胖會影響細胞核血管生長、激素的平衡及其他調節細胞生長因子,誘發食道癌、腎癌、甲狀腺癌、乳癌等10種癌症,也會提升成年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大幅降低生活品質。蔡詩力表示,民眾若有肥胖問題,應積極進行體重管理,只要能減少5~10%體重,便能有效改善肥胖帶來的健康影響,避免對身心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疫情期間「非瘦不可」 日台染疫死亡率遠低於美國竟是肥胖人口較少
肥胖竟然會提高新冠肺炎感染風險,根據一份最新資料顯示,日本每百萬人口出現245例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台灣為175例,遠低於美國的3038例。日本醫師推測,原因可能和肥胖人口較少有關。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日文版報導,日本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8個成員國中,染疫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主因可能跟習慣戴口罩及肥胖人口占比低有關。位在日本大阪診所幫新冠患者看診的醫師谷口恭表示,日本和台灣等亞洲地區整體死亡率偏低,很可能跟肥胖人口較少有關。谷口表示,年齡確實是染疫風險主要因素,但「我認為肥胖是最主要的因素」。根據2016年OECD資料顯示,日本肥胖人口占整體比率僅約4.2%、南韓也只有約5.5%,在OECD成員國中屬最低水準;若跟部分非OECD成員國的台灣相比,還是來得高一些,反觀美國,肥胖人口占整體比率高達約40%。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指出,肥胖跟免疫功能障礙有關,感染COVID-19住院風險可能是其他人的3倍,若BMI每增加10%,染疫機率就會上升9%,而且超重或肥胖患者的染疫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1%,專家表示,因為肥胖的人抵抗力跟免疫力比較差。根據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糠榮誠先前指出,BMI大於30是肥胖,容易有心臟病、高血壓,「虛胖就是這樣,脂肪本來就是發炎因子,加上現在有外來感染,像是新冠疫苗,會造成你系統混亂,會讓你抵抗力下降」。醫師也建議,若感染新冠病毒盡量避免油炸食物或是甜食,不過最重要還是體重控管,才能增強免疫力。美國「華爾街日報」日文版報導,日本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8個成員國中,染疫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主因可能跟習慣戴口罩及肥胖人口占比低有關。(圖/翻攝自Our World Data)
葬儀社最怕死者為「胖」…抬棺抬到骨折、肌肉撕裂傷 業者曝最大無奈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全球每年有280萬人死於體重過重或肥胖症,但令人意外的是,葬儀社員工居然也是肥胖問題的「受害者」。英國衛生安全局(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2年來收到174起葬儀社員工因搬運過胖死者的棺材,導致挫傷、拉傷、肌肉撕裂傷甚至骨折的報告,並迫使殯葬業者為此更新硬體設備。據《太陽報》報導,英國的肥胖問題已導致成年人的棺材平均寬度,從10年前的50.8公分至55.88公分,加大到最寬60.96 公分,而過重的死者和更大的棺材,也導致葬儀社員工將棺材搬入靈車或墳墓的過程中發生意外,有葬儀社員工不慎從狹窄的靈車上跌落並摔斷腳趾、舉起棺材時背部嚴重拉傷,還有多起因搬運棺木導致的肌肉拉傷、撕裂和骨折等傷害。英國國家葬儀社發言人指出,隨著肥胖人口越來越多以及因肥胖死者導致的職災和葬禮爭議增加,許多殯葬業者已針對此問題進行設備更新,好更方便裝運死者,在減少員工受傷機率的同時,也讓整個葬禮過程更加順利,令死者家屬滿意。事實上,英國已不再是印象中充滿「纖細」紳士與淑女的國家,研究發現英國有多達64%成年人體重過重,成為「西歐第一胖」的國家。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調查發現,英國光是在2016年,每人每月平均就吃掉700公克的甜食,相比以美食著稱的義大利的192公克高出許多。這導致英國國民保健署(NHS)花在肥胖問題的費用,超越警察、消防與司法系統的總和,也讓如何改善英國人高糖高鹽,卻少蔬果與運動的生活方式,成為相關單位頭痛的問題。
新國民肥病1/脂肪肝首躍健檢紅字冠軍 恐癌化!無有效藥物僅能換肝
根據國健署「國民營養調查2016-2019年」調查顯示,台灣18歲以上成人之過重及肥胖比率達47.9%,相較於2013-2016年的45.4%更高,等於每5人中就有1位有肥胖問題。「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台灣的肥胖率相當嚴重!」永越健康管理中心腸胃肝膽內科醫師陳炳憲說,據永越健康管理中心最新出爐的2020年健檢分析報告顯示,肥胖明顯影響了全民的健康,其中脂肪肝更首次登上健檢紅字的冠軍,77.8%健檢民眾都有脂肪肝的問題。陳炳憲說,2016年時脂肪肝的健檢異常率約為6成,2020年時卻已經飆升至77.8%,「其中又以女性患者大幅增加,令人頗為驚訝,竟從原本的5成攀升至73%!大多是60~70歲左右的女性。」推測原因是台灣女性普遍不愛運動,再加上長期攝取過多糖分、澱粉所導致,例如愛吃麵包、飲料等等。不過,男性朋友也不可輕忽,因為事實上2016年男性脂肪肝異常率已經高達7成,2020年更增加到近8成,陳炳憲說「或許是數字已經很高,所以增加幅度比女性少,但其實男性異常率是更高的。」過去提到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大家總是先聯想到B、C肝,幾乎不會提到脂肪性肝炎,但隨著全球肥胖人口急遽增加,脂肪肝所造成的脂肪性肝炎,正逐漸取代B、C肝炎的威脅,尤其脂肪性肝炎目前仍缺乏實證有效的藥物,一旦病況嚴重就只能仰賴換肝。陳炳憲說,「以美國為例,脂肪性肝炎造成的肝硬化、肝衰竭,因此需要換肝的患者,已經比B、C肝炎更多!」台灣也該以此警惕,尤其美國捐贈肝臟的意願較高,因此換肝手術比較沒有肝臟來源問題,但台灣則不同,一旦惡化到需要換肝,恐怕面臨無肝臟可使用的窘境。腹部超音波雖能檢查出脂肪肝,但無法確切知道肝臟是否發炎,應搭配抽血檢查較好。(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庫)「依照2020年永越健檢案例來看,脂肪肝患者中約有3成合併肝功能異常,而肝臟發炎幾乎不會有明顯症狀,若沒有抽血檢查根本不會發現,10~20年後惡化至肝硬化、肝癌才恍然大悟。」陳炳憲說。因此,若發現罹患脂肪肝,就算病況輕微,也建議搭配抽血來確認肝臟是否發炎,陳炳憲提醒,不要以為輕度脂肪肝就不會導致肝臟發炎,因為只要有脂肪堆積在肝臟中,就可能引發一連串的免疫反應,進而導致肝炎,所以建議一定要搭配抽血確認,若有異常就要定期追蹤檢查。另外,脂肪肝是可以逆轉的,若體重過重,減少5%體重就能改善脂肪肝,減少7~10%體重就能改善肝臟發炎狀況;另外,建議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避免攝取過多糖分、澱粉,同時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就能打敗脂肪肝,重拾肝臟健康。
新國民肥病2/找名醫做大腸鏡檢查嗎? 不如先查「這數據」更有用
國健署1/13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9年台灣新發癌症人數為12萬1254人,較2018年增加5123人,相較於前一年,癌症時鐘再度快轉11秒,相當於每4分20秒就有1人罹癌,而大腸癌連續第14年盤踞十大癌症之首,這也與近年肥胖人口增加有關。「9成的大腸癌都是從腺瘤型瘜肉而來!」永越健康管理中心腸胃肝膽內科醫師陳炳憲表示,大腸瘜肉主要分為腺瘤型瘜肉與增生型瘜肉,國際研究顯示,肥胖與腺瘤型瘜肉及早發現性大腸癌(50歲前發生)息息相關,根據永越健康管理中心的2020年健檢數據顯示,相較於體重正常者,BMI(身體質量指數)大於25kg/m2的人的人多出1.5倍得到腺瘤型瘜肉的機會。陳炳憲進一步透露,2744位50歲以下的民眾中,發現腺瘤性瘜肉的比例竟高達26.6%,相當令人吃驚,由此可印證年輕化的趨勢。目前國健署針對50歲以上民眾免費提供每2年一次的糞便潛血篩檢,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說,糞便潛血檢查絕對有其必要性,但要依賴作為唯一篩檢方式,偽陰性仍然過高。陳皇光說,根據國泰健康管理健檢資料顯示,75%大腸癌患者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時無異常,但進行大腸鏡檢查卻發現惡性腫瘤,其中72%甚至毫無消化道症狀,相較之下,大腸鏡檢查更加精細。但並非做大腸鏡檢查就能高枕無憂!「如果想要預防大腸癌,關鍵在於良好的大腸鏡品質及能否找出腺瘤性瘜肉。針對大腸鏡檢查的品質,國際上制定“腺瘤性瘜肉偵測率”為主要指標,最低標準為25%左右,意思為大腸鏡執行醫師為每4位受檢者檢查,就必須至少發現一位大腸腺瘤,若低於此標準,表示此醫師的大腸檢查品質不佳,無法有效預防大腸癌。」陳炳憲說,以永越為例,2020年50歲以上受檢者的腺瘤性瘜肉偵測率為46.4%,建議民眾至少要找偵測率高於30%以上的醫療院所檢查,一旦檢查出腺瘤性瘜肉就要立即消除,才能減少大腸癌風險。研究顯示,肥胖與大腸癌非常相關,一旦體重過重,就算是年輕人也有很大的機率會有腺瘤性瘜肉。(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庫)陳皇光說,腺瘤性瘜肉的癌變風險相當高,若是體積大於1公分、或是超過3顆以上,更需要提高警覺,建議要密集追蹤,就能大幅降低罹癌風險。陳皇光也提醒,雖然大腸癌受到遺傳家族史的影響很大,但卻並非必然,根據國泰健康管理數據顯示,確診大腸癌的患者中,僅有8%的人具有家族史,也就是92%患者沒有相關家族史,卻依舊罹患大腸癌,提醒民眾不要「靠勢」沒有家族史的危險因子,而忽略大腸癌風險。由於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陳炳憲認為若屬於高風險族群,如肥胖、患有糖尿病、有家族史,建議提早到40歲就要進行大腸癌篩檢。陳皇光則建議再早一點,他表示,50歲之後是大腸癌的高風險時期,如有家族史,30歲後可開始考慮進行大腸鏡檢查。若無家族史則可延後到40歲後,但若是有排便習慣異常等症狀,就要立刻趕緊就醫,早期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超過9成,若是拖延到第四期就僅剩1成,相差甚多,建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新國民肥病3/幾乎人人都有胃食道逆流 醫示警「這狀況」恐惡化成食道癌
伴隨著肥胖的病症之一,就是胃食道逆流。永越健康管理中心腸胃肝膽內科醫師陳炳憲表示,「所有容易肥胖的生活習慣,都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例如愛吃高油高糖的食物、喜歡吃宵夜、或是吃完喜歡躺下休息等,一旦腹圍變大,更容易增加腹壓,導致胃酸更容易逆流到食道,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資料,2016年全球肥胖人數已是1975年的近3倍,2016年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過重者超過19億,肥胖者超過6.5 億人,台灣也不例外,據國健署資料,每5位成人就有1人肥胖,影響健康的除了脂肪肝,再來就是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已經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以健檢數據來看,高達74.1%民眾都有此毛病,幾乎人人都有,只是症狀輕重不一,很多人甚至完全沒有感覺,可能只會覺得飯後較有飽脹感、喉頭卡卡、慢性咳嗽。」陳炳憲說,大約只有一半的患者會出現「火燒心」的典型症狀,而這將近5成的患者也要格外當心,透過胃鏡檢查,通常會發現這些患者的食道已經出現比較嚴重的灼傷。陳炳憲提醒,這類患者一定要追蹤治療,否則容易造成「巴瑞特氏食道」。「食道上皮黏膜長期被胃酸逆流刺激,就會形成柱狀上皮,這就是所謂的『巴瑞特氏食道』,長期發炎可能會惡化成食道腺癌。」歐美國家因肥胖人口眾多,胃食道逆流患者有明顯增加,更進一步拉高食道腺癌的比例,陳炳憲說,台灣目前尚未觀察到此現象,多數食道癌的原因仍與吸菸、喝酒、嚼檳榔較為相關,但若要避免相關風險,還是應該積極治療胃食道逆流,相較於藥物、飲食控制,減重尤其更加重要,只要體重減下來,胃食道逆流就會大為改善。隨著健檢愈來愈普及,民眾發現患有幽門螺旋桿菌時便會積極治療,也大幅降低胃癌風險。(示意圖/翻攝自永越健康管理中心臉書)胃部的相關疾病中,除了胃食道逆流,許多人也相當關心胃癌,根據國內外研究顯示,胃癌患者中有9成皆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經糞、口傳染,民眾因不小心吃下遭幽門螺旋桿菌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多數人感染後並無症狀。陳炳憲說,過去台灣衛生條件較差,幽門螺旋桿菌不易消滅,因此導致胃癌患者激增,如今隨著幽門螺旋桿菌控制良好,愈來愈少人罹患胃潰瘍、胃炎,也讓胃癌發生率跟著降低。「這與健檢愈來愈普遍有關,一旦醫師發現民眾有幽門螺旋桿菌,就會給予藥物積極治療,再加上衛生環境改善,所以幽門螺旋桿菌大幅降低,以永越為例,近5年就降低5%。」陳炳憲說。不過,就算沒有幽門螺旋桿菌作亂,亂吃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也容易引發胃潰瘍,常見症狀是上腹部悶痛,甚至會有血便、黑便,此時建議要進一步檢查,並積極治療,否則還是可能引發癌變。
體育署「運動現況調查」 台南6都最肥胖城市榜首:10人有4人過胖
體育署2020年「運動現況調查」發現,台南市過重、肥胖人口比例高達39.1%,為6都之冠。市議員林美燕2日籲請市長黃偉哲正視此一問題,透過政府的帶動,讓運動能輕鬆地進入市民的生活中,成為每天的例行事項;黃偉哲當場承諾,市府有責任與義務營造全民體育的環境。林美燕在市政總質詢表示,體育署2020年「運動現況調查」,針對全台13歲到65歲人口,以電話抽查進行過重與肥胖問題調查;其中,衡量標準為BMI值,並定義高於24為過重、高於27為肥胖。結果顯示,台南市的過重、肥胖人口的比例39.1%,不僅為6都之冠,更是全台第4高,顯示台南市每10人中就有近4人過重。林美燕認為,歐洲每年9月23日至9月30日都舉辦「歐洲運動周」,不限年齡、也無關體適能的程度,以各種形式推廣運動。像今年的主辦方為斯洛維尼亞,推行以「深蹲換免費車票」活動,營造城市健康氛圍,建議市府以此借鏡,透過政府的帶動,讓運動成為市民每天的例行事項。此外,林美燕還建議,市府應盡速成立體育局,重視基層三級體育的發展困境,也建議總體檢運動場所、公園等運動設施及環境,包括南區體育園區田徑場增加健身器材與極限運動場、籃球場、自由車場整建修繕,以及安平區溜冰場設置觀眾台等。林美燕認為,人民健康是城市也是國家最大的資產,身體活動及運動對於促進各年齡層民眾的健康非常重要,市府應正視相關的體育議題,讓全市可以營造友善、便利、安全,有效打擊肥胖的運動環境。黃偉哲答詢強調,市府有責任與義務營造全民體育的環境。衛生局也表示,為了將規律運動推廣至民眾的日常生活,達到「運動333」的目標,該局已針對不同族群規畫不同的運動措施。其中,針對國小、國高中職,規畫容易取得器材及方便進行的運動模式,並以跳繩培養學生運動習慣;社區部民眾部分,也於37區辦理社區運動班、健走活動及健康促進宣導講座,加入伸展運動及居家運動推廣;長者方面,則透過與社區運動團體合作辦理長者運動團體嘉年華,並開辦各種長者運動班,如跳舞班、太極拳班等;至於職場員工部分,明年度將持續推動職場健康,導入國建署妙管家app及google fit多元運動紀錄功能,規畫健康促進活動。另外,為營造適合全民運動的環境,市府還將盤點各區健走步道,並更新於本市的健康飲食運動地圖網,並在各健走步道辦理健走活動,將運動融入市民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