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債市場
」14家金控前十月賺逾3646億年增10.59% 國泰金獲利58億奪冠
國內14家金控上周五(10日)公布10月稅後淨利,達252.3億元、年增89.2%,累計前10月合賺3646.8億元,年增10.59%。其中,國泰金(2882)獲利達58億元,拿下10月獲利王寶座,中信金(2891)獲利50.1億元居第二名,富邦金(2881)退居第三,但前10月累計稅後淨利、每股稅後盈餘(EPS)仍奪下雙冠王。分各家金控表現來看,國泰金10月稅後淨利58.2億元,累計前10月稅後淨利652.2億元,年增14%,每股EPS為4.18 元。國泰金表示,今年以來各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穩健,其中,國泰世華銀行前10月稅後純益已超越去年全年,且創歷史新高。中信金10月稅後淨利50.06億元,累計前10月稅後淨利535.93億元,EPS為2.69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中信金表示,10月銀行與保險雙引擎表現佳,銀行財富管理動能穩健、放款業務持續成長。富邦金10月稅後淨利40.47億元,累計前10月稅後淨利718.29億元、年減 8%,每股EPS為5.25元,其中,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單月、前10月稅後淨利皆創歷年同期新高,而富邦證券前10月稅後淨利也創下歷年同期次高;富邦產險則自今年4月起已連續7個月獲利。台新金10月稅後淨利7.9億元,累計前10月稅後淨利129億元、年增7%,EPS為0.9元。主要子公司台新銀行10月稅後淨利8.7億元,累計前10月稅後淨利為129.7億元,年增25%,截至今年10月底止台新銀行逾放比為0.13%,備抵呆帳覆蓋率高達1071.14%。新光金10月自結稅後虧損17.47億元,累計前10月稅後虧損擴大至24.31億元,每股稅後虧損0.16元。其中子公司新光人壽及元富證券均呈單月稅後虧損。是14家金控獲利中,10月、前10月獲利皆為虧損的唯一一家金控。法人指出,去年9月起股債市場波動,加上防疫險理賠等因素影響整體金控獲利,預估今年整體金控獲利將可在下月超越2020年3768億元、突破4000億元大關,創下歷史次高紀錄。
金管會公布金融業前7月賺5144億 壽險業獲利幾近腰斬
金管會昨日公布金融業獲利,前7月整體獲利5144.8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4898億元,年增5%,相較於主要各業獲利成長率至少1成以上,壽險業獲利則減少49%,幾乎腰斬。金管會統計,銀行前7月獲利3218.3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較去年同期增22.4%,主要是匯率、股債市場帶動其他淨收益增加,手續費也有明顯增溫。保險業前7月主要獲利是1295億元,整體較去年同期減少30.5%,其中壽險業獲利123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182億元,減幅為49%。金管會官員分析,今年前4月與投資、股債市衝擊有關,導致獲利減少;不過產險業揮別防疫保單陰霾,小賺64億元,增幅達到111.6%。證券業也受惠於台股的表現,證券相關的金融業今年獲利「嚇嚇叫」,整體證券相關的631.51億元,年增幅55.47%。其中證券商獲利增加最為明顯,前7月獲利492.8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67.63%。金管會官員解析,與台股走勢很有關係,台盤今年上揚3000點;不過去年卻是走跌趨勢,大盤一來一往之間自營和承銷業務就差異很大,另外經紀業務也大有成長,促使證券商獲利亮眼。金管會8月底開放外資以新台幣為擔保,可以質借外幣,不過至今首周仍然掛蛋,官員表示,因為開放時間尚短,才一星期,目前未有外資申請。不過就金管會統計,8月外資淨匯出58.13億美元(折合新台幣1850.3億元),為2011年以來單月第5大淨匯出量。官員分析,台股8月下跌511點,外資賣超約1237億元,因此外資匯出情形與台股表現相吻合。
全球貿易需求低迷 經濟復甦仍脆弱…專家憂心
世界銀行日前對東亞、太平洋地區經濟成長率預測從去年10月的4.6%提高至5.1%,全球信用保險機構科法斯解讀,歸功於中國大陸經濟重新開放,不過,有關東協今年增長預測,從5.1%下調至4.9%,意味全球貿易需求低迷下,經濟復甦仍脆弱。金融市場對通膨、升息的預期,也影響全球基金經理人的動態;富蘭克林引用外電、4月美銀美林經理人調查報告指出,經理人對未來12個月企業獲利表現顯得悲觀,也擔憂信用緊縮、經濟衰退,並著手減碼股票、加碼債券。今年3月美國聯準會(Fed)再升息1碼,科法斯認為,這次升息已接近尾聲;日盛上選基金研究團隊根據調查報告預測,美國聯準會5月升息1碼後,將對這波升息循環畫下句點,之後利率將一路凍結到年底,不過,今年之內應看不到降息,市場預期聯準會升息循環近尾聲,將有助股債市場表現。不過,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認為,美國升息接近尾聲可能太過樂觀,雖然美國3月CPI已降至5%,但扣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CPI年增率仍高達5.6%,顯示通膨問題仍嚴重,還不能完全排除美國6月之後不升息的可能性。吳大任指出,除非美國小型銀行再引爆倒閉潮,聯準會將會面臨很大的壓力,不僅提早結束升息循環,很快貨幣政策就會進入QE、寬鬆的階段;吳大任觀察,自矽谷等3家銀行倒閉後,部分民眾已將存款從中小型銀行,轉往中大型銀行,這會讓小銀行流動性風險增加,若銀行接二連三再發生問題,這恐怕會比2008年金融海嘯還嚴重,美國仍要防範銀行系統性風險發生。科法斯則從美國聯準會最新點陣圖預測顯示,美國聯準會決策者預計明年會有一連串降息,利率將從今年的中值5.1%降至2024年的4.3%。
新制勞退收益 每人平均縮水1.86萬
金融市場不好,勞工也遭殃!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昨天公布其代為管理的8大基金去年(2022)全年收益,合計總共虧損3821億、收益率為負6.68%,雙雙寫下2014年勞基局成立以來最慘紀錄,其中基金規模最龐大的新制勞退基金虧損2280.3億元,若以1225萬有效勞退帳戶試算,平均每名勞工個人帳戶收益減少1萬8600餘元。8大基金 僅就保與勞職保收益率為正勞金局管理的8大基金總規模,合計為5兆9993億元,去年僅有就業保險基金與勞職保基金的收益率為正數。衛福部委託辦理的國保基金收益率為負6.38%、農委會委託辦理的農退基金為負3.78%。勞金局副局長劉麗茹說明,去年因俄烏戰爭爆發、各國央行以升息對抗高通膨、中國大陸封城防疫以致供應鏈受阻等因素,全球經濟景氣下滑,全球股債市場均劇烈震盪,MSCI全球股票指數下跌18.36%,MSCI新興市場股票下跌19.83%,台灣加權股價指數下跌22.40%,美國NASDAQ指數下跌33.10%,由此觀察,金融市場大幅下跌,雖影響勞動基金投資收益,但仍優於全球主要股債指數同期表現。帳面虧損 勞金局強調勞工不用擔憂劉麗茹強調,勞動基金為長期投資,且多數為帳面虧損,並非已實現收益,勞動基金的收益可望隨市場回穩而回升。她提及,若以近10年投資觀察,新制勞退年化收益率達3.86%、遠高於同期保證收益的1.14%,舊制勞退年化收益率達4.79%、勞保基金年化收益率也有4.36%。至於民眾擔心,恐怕會領不到退休金,劉麗茹指出,勞保老年給付政府將負最後保證給付及撥補責任,由國家確保財務安全,至於勞工退休金部分,本金不會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請領時的收益更有銀行2年期定存利率的保證收益,「勞工不用擔憂」。雖然國際經濟機構預測今年全球景氣下滑、企業調整庫存壓縮獲利、地緣政治情勢仍有許多不確定性,但劉麗茹說,勞金局仍正向看待,預估金融市場是小幅度休息與盤整,勞金局將持續布局,並等待景氣翻揚,今年1月全球股市表現不錯,會以謹慎態度觀察後續變化。學者示警 勞保基金恐有現金流風險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說,單一年度的虧損不是太大問題,勞退基金問題不大,挑戰會出現在勞保基金,勞保基金收不抵支已多年,這波景氣循環可能會使勞保基金連續虧損多年,屆時會面臨現金流量不足,萬一大量勞工申請給付,卻沒有現金時,勞金局可能要被迫賣股換現金,而且賣的恐怕會是績優股。郝充仁說,如果政府要解決勞保現金流量不足的問題,可以用舉債撥補或設立儲備基金支應等,同時也要思考勞保年金改革議題,年改將是下一任總統的重要任務。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管理委員會昨天也公布去年基金操作績效,已實現的收益數虧損478.44億元,收益率為負6.73%,這是繼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虧損860.87億元後,史上第二大虧損。
金融存股族進場2/美升息九碼強蝕「壽險」金控股 明年配息要看二個財報指標
今年的金融股,讓投資人又愛又恨!富邦金、國泰金、開發金、元大金、中信金去年獲利皆新高,今年配息大方發紅包,加上美國升息「有利金融股」,但近日「升息+股債雙殺」「壽險8月淨值又少2,000億元」,讓原本開心的金融存股族轉而膽戰心驚,「究竟金融股現在可不可以買?」CTWANT記者採訪多位存股達人及法人說法,「壽險公司目前獲利恐怕難有『佳作』」,「明年有望配息的,有公股四金控兆豐金、第一金、合庫金與華南金,以及壽險海外投資占比影響較小的金控。」「升息」成了壽險公司淨值大減的緊箍咒。依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及台灣人壽等六大壽險估計,影響淨值消長有股市、債市、匯率三關鍵;當股市上漲10%,淨值即可望增近2,600億元~2,700億元;債券殖利率反彈1%,淨值則恐怕減少5,800億元~5,900億元;而當新台幣對各國貨幣貶值1%時,則會影響獲利約400億元~410億元。國泰金控(2882)總經理李長庚5日就媒體提問「明年還會不會配現金股利?」回應說「會發,但金額可能會受影響」,即釋出國泰金旗下國泰人壽投資海外債券受衝擊的訊息,這也揭示,以壽險為主要業務引擎的富邦金、開發金、新光金、中信金等金控遭逢相同的挑戰。也就是說,債券殖利率是牽動壽險公司淨值的最大武器,而債券殖利率走勢受到升息牽制。美國聯準會(FED)迄今一共宣布升息4次,累積升息9碼,來到2.25%~2.50%間。9月8日FED公布褐皮書及鮑威爾演講,對升息立場強硬或軟化,再度左右債市與股市。無論FED接下來要升幾碼,光是各家金控8月底公布的上半年財報,就已讓不少金融存股達人有所警惕,「上市櫃公司能否分配盈餘,不只看已實現盈餘,還要看未實現盈餘,也就是其他權益(股東權益其他調整項目),兩者合計正負相抵後呈現正數,才能拿去分配。」存股達人阿財說。中信金控旗下台灣人壽,最新公布8月損益首度出現虧損,歸屬母公司業主稅後為負14.08億元。(圖/報系資料照)就各金控公司上半年財報損益表上的「其他權益」,僅有第一金(2892)與日盛金(5820)為正值,各45億元與77億元,國泰金(2882)為負3,591億元,富邦金(2881)則為負1,853億元,開發金(2883)負926億元,中信金(2891)負885億元。「看到這些虧損數字,存股族當然會怕,如果再與這些金控過去以來未分配盈餘相抵後來看,就要看哪一家的底子厚。」存股理財達人阿財觀察。「看金控公司裡的壽險業財報,要特別著重『FVOCI』,也就是『其他綜合損益項下』。」孫太在粉專上提醒。以目前壽險業投資債券15.6兆元多放在攤銷後成本(AC)會計項下,雖不會影響淨值,持有到期也不會產生損失,但要特別注意放在其他綜合損益(FVOCI)項下等逾4兆元的債券,則會隨市價影響淨值變化。全球股債市場籠罩在升息陰影下,金融存股族該如何操作?「單純看明年還有望配息的金控,扣除公股四金控兆豐金、第一金、合庫金與華南金,從最新公布上半年財報的其他權益若能維持到年底不變的話,且局勢情況也未再惡化,中信金、永豐金、富邦金等多家都還是被看好。」一名投顧主管分析說。存股理財達人阿財的金融股存股以「兆豐金、玉山金」為核心持股,「兩檔股價雖仍是走高,相對來說以前買進股價就顯得較低,配息配股後又多了幾張,個人認為升息通膨帶來的陣痛有一天會過去,要做長線布局,我還是會趁著股價回檔時,繼續買進金控股。」
下半年2大能源產業備受關注 升升不息專家建議「債優於股」
Fed官員日前透露,為遏止通膨,未來將維持鷹派態度,股債市場仍變化多端且面臨挑戰。國泰證券認為,「債券市場」在升息環境下,相較股市有優勢,投資人不妨轉向「債優於股」的投資策略,股市則建議可留意「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等以減碳為主的能源產業。國泰證券針對8月全球主要股市及商品進行觀察,各國在升息、能源危機與極端氣候等各種因素影響下,呈現不同的市場樣貌,如夏日帶動消費商機,使消費市場較大的美國需求回升;日本持續實施殖利率曲線控制,使日圓兌美元將處於相對低點,藉此「創造出口」;中國在疫情解封後逐漸復工,搭配刺激經濟政策,使其經濟逐漸回溫;而美元仍持續走強,故對美、中、日市場及美元抱持「正向」看法;歐洲因受熱浪橫掃,導致森林大火延燒,以及新興亞洲因美元升值導致資金外流,則持較「中立」看法;反之,位於俄烏戰爭熱區之新興歐洲則持「保守」看待。以全球股市來看,第三季正值炎夏時節,歐洲熱浪不斷,甚至出現森林野火,顯見因氣候變遷,導致極端天氣變本加厲,未來各國可望紛紛往「減少碳排」及「加速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國泰證券建議投資人可多加關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等以減碳為主的能源產業,較具發展的空間。另一方面,身處市場動盪環境,國泰證券建議投資人以「債優於股」的投資策略來進行布局,根據研究機構數據,截至7月底,主要債市資金狀況改善,如投資等級債、新興市場債等淨流出資金較為減緩,非投資等級債由「淨流出」轉為「淨流入」15.8億美元,整體債券市場資金動能由弱轉強。國泰證券認為,雖目前市場動盪因子多,投資人還是能從股債配置來尋找投資契機,例如美國債券市場的投資等級債券指數,殖利率近期來到10年高點,購買債券可望帶來高利息收入。其中,聚焦在「穩收固定利息」的投資者,可關注「短中期投資等級債券」;而針對長期布局債券的投資者,可多觀察15至25年的「高品質投資等級公司債」,在全球市場動盪、能源危機、戰爭局勢等多方訊息雜亂時期,預期會有較佳表現。
淨值拉警報2/潤泰雙雄「下市危機」嚇人 南山人壽淨值變魔術先搞懂FVOCI
南山人壽明明7月11日才公布,截至6月底累積自結獲利378億元,資本適足率(RBC)(清償能力指標)達 300%以上,怎麼不到兩周就爆出南山淨值將大蒸發恐引爆潤泰雙雄「下市危機」?嚇壞投資人。儘管金管會保險局已表示,這是因為準備2026年接軌IFRS 17公報標準,因此在還未接軌之前,財報上的數據會有此呈現。金管會要大家毋免驚,但投資人聽不大懂,光是看到淨值大蒸發就不知所措。回顧台灣近期保險業發展,這場保險業淨值風暴,不只是南山人壽,更是台灣全體保險業承受的「歷史共業」。三、四十年前,台灣因著財富管理市場開放及管理跟不上民間需求,以致「儲蓄型保單」大賣大賺,保險業總資產從2007年的8.7兆元,逐年膨脹到去年底的33.3兆元,但又因國內債券市場不夠大,這肥大的資產有高達六成多配置到海外債市股市,也因海外債市及匯率一有風吹草動,台灣保險業資產淨值就掀起狂風巨浪。南山人壽營運表現穩定,可說是寶成集團獲利的金雞母。圖為寶成國際集團執行長蔡佩君。(圖/CTWANT、報系資料照)在保險監理上則採漸進式與國際接軌,2013年實施資本適足率,2018年IRFS9號(第9號公報)上路,將保險業的金融資產展開大規模重分類,分成AC(按攤銷後成本衡量)、FVOCI(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及FVTPL(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三類,公允價值即市價,因此當股債市場價格波動,前者的資產及損益不受影響,FVOCI只影響資產評價不影響損益,直到賣出後才影響損益,後者則都受影響。當時,南山人壽在前董事長杜英宗操盤下,以公司擅長債券投資,因此將45%金融資產放在FVOCI,比同業的一成到三成比例來得高,使得當年度的淨值如變魔術般,「暴增」765億元。不料2018年全球股匯市因美中貿易戰劇烈動盪,台灣保險業當年度雖賺了800多億,但總體淨值卻蒸發2700多億,引發不小震撼,為了怕太晚發現問題,金管會於2020年4月新推「淨值比」(淨值除以扣除分離帳戶後的總資產),採「RBC不得低於200%+連續兩期(一期半年)淨值比不得低於3%」雙標準進行財務監理,以便採取「早期改正措施」(例如限制商品或增資等)。然過去兩年,各國為因應疫情大撒幣,股匯市大好,台灣壽險業淨值也跟著變漂亮,去年底美股領跌,今年FED開啟升息後,台灣壽險業淨值開始集體「蒸發」。而當年債券投資操作積極、大舉列入FVOCI而淨值暴增的南山人壽,在股債走跌下的淨值縮水大賽中奪冠。保險業淨值劇烈蒸發的慘狀,顯明了現行保險業的財務健檢,只做半套,資產負債表的左邊資產,使用IRFS9號,列入FVOCI的投資部位用公允價值(市價)列帳,但右邊的負債則使用不同會計準則IRFS4,保單的利差損不用公允價值列帳,因此升息時帳面淨值下降,負債卻不動,利差損缺口減少沒有在帳上反映出來。也因此,當保險公司帳面淨值大蒸發,金管會卻要投資人別慌。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多次說明,目前的會計公報制度下,評價只看資產面,負債(保單)並沒有評價;若以2023年即將上路的最新公報準則IFRS 17(我國2026年接軌),負債、資產都以公允價值衡量,升息對壽險淨值影響幅度,將大幅降低。南山人壽也解釋,若未來接軌IFRS17,保險負債採當下市場利率估計,保險負債因利率上揚對淨值之影響,將能抵銷資產端因利率上揚對淨值的影響,資產與負債可望同步反映市場利率變化,降低淨值波動。潤泰全副總經理李天傑則提出一解方,「將投資性不動產改採公允價值衡量等,其市值之增加將提高公司之淨值。」潤泰雙雄將把投資性不動產及轉投資的南山人壽部分,從「成本法」改採「公允價值衡量」,也就是資產重估,以便改善淨值,待董事會通過後公告。潤泰全、潤泰新雙雙在7月20日深夜於證交所,舉行重大訊息記者會,說明受到南山人壽淨值影響的財報情況。(圖/翻攝自證交所影片)到底會計科目分類為AC或FVOCI,如何影響壽險公司淨值比?市場人士解釋說,依據IFRS9規定,企業將所持有之債券分類為AC或FVOCI,是根據該企業管理階層對於該債券之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而決定,若是僅為收取該債券之孳息,例如持有至該債券之到期日,持有期間收取穩定債息,則分類為AC。若是除收取利息外,尚考量於該債券到期前可能會出售之兩種情況兼具,例如持有該債券之期間收取穩定債息,並可持有至到期日,但當有資金支出之需求(例如購買不動產)或是遇市價變動時,亦可能選擇提前處分以支應資金支出或賺取價差,則分類為FVOCI,此屬較有運用彈性的分類科目。市場利率對債券公允價值之影響,並不因會計分類為AC或FVOCI而有分別,然依會計準則規定,分類為AC之債券以攤銷後成本認列,於財報中淨值金額未反映其公允價值之變化,因此債券放在AC下較多的保險公司淨值受到的影響較小。但目前淨值下滑的主因,仍在於目前會計制度無法衡平表達資產負債其帳列價值。
股債市場添活水! 金管會年底三大鬆綁投信基金投資範圍
金管會已研訂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管理辦法(基金管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於近日內公告,最快將於年底前實施。此次修正有三大鬆綁:一、提高基金購買IPO股票的比率,二、基金可買未達一定評等或未經評等的國內次順位債券,三、債券型基金可買附有註銷本金或轉換為普通股之具損失吸收能力之債券,包括CoCo Bond及TLAC債券。針對放寬基金投資承銷股票比率限制(修正條文第10條),金管會表示,近年已陸續開放基金投資興櫃股票及創新板股票,且國外基金投資承銷股票相關規範,多係將承銷股票視為上市股票而為一致之規管,擬放寬基金投資承銷股票比率限制如下:1、每一基金得投資於任一上市或上櫃公司承銷股票之總數上限,將由該次承銷總數之1%放寬為3%。2、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所經理之全部基金投資同一次承銷股票之總數,將由該次承銷總數之3%放寬為10%。另,為避免利益衝突,金管會將要求投信事業於內控制度中,針對基金投資利害關係企業承銷之有價證券,訂定利益衝突防範措施。而放寬基金得投資國內次順位債券(修正條文第17條),金管會指出,考量基金投資國內外債券規範之一致性,且近年來實務上國內次順位債券本身多未經信用評等機構評等,爰允許基金得依上述原則投資未達一定評等或未經評等之國內次順位債券,並亦應符合金管會規定之投資比率上限等規範。至於開放債券型基金得投資由金融機構發行附有註銷本金或轉換為普通股之具損失吸收能力之債券,包括CoCo Bond及TLAC債券(修正條文第27條及第90條),金管會表示,近年來各國金融機構依其監理機關要求,多有發行具損失吸收能力之債券,該類債券於金融機構已無法存續或接近無法存續,或當資本適足比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時,具有註銷本金或轉換為普通股之功能,如應急可轉換債券(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 CoCo Bond)及具總損失吸收能力(Total Loss-Absorbing Capacity, TLAC)之債券。又,現行規定債券型基金不得投資股票或具有股權性質之有價證券(但轉換公司債、附認股權公司債及交換公司債不在此限),考量國外債券型基金已可投資上述CoCo Bond及TLAC債券,且多數證券投資信託事業亦表達基金有投資需求,爰修正基金管理辦法第27條,開放債券型基金得投資CoCo Bond及TLAC債券,其投資額度與現行開放投資之轉換公司債、附認股權公司債及交換公司債等具股權性質之有價證券併計,不得超過基金淨資產價值之10%。同時要求是類債券應符合經金管會核准或認可之信用評等機構評等達一定等級以上。金管會表示,本次法規修正,主要是為因應國際金融監理規範變革、增加基金操作彈性及獲取報酬之機會,以提升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競爭力及健全資產管理業務發展。針對此次法規修正如有任何意見,請於公告翌日起60日內,至網站(http://law.fsc.gov.tw/)之「法規草案預告論壇」網頁內陳述意見或洽詢金管會證期局。
樂觀中需審慎 中信建議資產配置重心採55/45股債布局
全球景氣進入復甦軌道,美國政府發放現金加上歐洲央行加速量化寬鬆政策,推動資產價格走揚,展望未來六個月,整體趨勢高檔震盪偏上,惟樂觀之餘仍需審慎應對突發性震盪風險。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建議股債均衡與多元配置,採55/45股債布局,抵抗股債市場波動,同時兼具孳息效果。根據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 CEBR)預測,2028年中國經濟產值將超越美國,兩大國難以擺脫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新興強國必然威脅現今強國的霸主地位。中信銀行建議投資人,在美中對抗形勢中,不得輕忽美中地緣政治風險。美國擴大財政支出因應紓困,將測試市場對美國資產的胃納量,美國公債首當其衝,利率波動上升進一步帶動通膨走升。但中信銀行研判隨著疫情趨緩,以及主要國家加碼或延長現行財政與貨幣政策,皆有助實體經濟與市場信心。在這波景氣循環向上過程中,與通膨相關的能源和原物料投資標的,亦有表現空間。在科技等成長股方面,中信銀行預測,目前市場上強勁的消費需求、緊俏的供應端,以及產業結構轉型等趨勢利基,將帶來可期的成長動力。此外,利率上行對應金融股,亦代表放款量增且存放利差有機會擴大,未來一年科技、健護類股的獲利增長可期。債市方面,面對利率波動的考驗,策略上可布局變動利率債券或短天期高收益公司債來抵禦利率風險,其中高收益債雖受利率波動影響,但在景氣復甦環境中,企業償債能力也會改善,信用風險相對低,因此信用利差收斂可抵禦利率風險。中信銀行研判,目前資產價格因漲多造成評價面並不便宜,全球政經局勢的變化與過剩的資金,可能催化金融資產高速波動,雖然各國政府積極加速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但此舉伴隨通膨壓力升溫,可能觸發各國央行政策轉向,如巴西央行三月意外升息3碼。中信銀行建議,今年第二季繼續關注全球通膨發展,與各國央行貨幣政策,隨時掌握下一波投資機會,資產布局則以股債均衡與多元布局為優先,建議資產配置重心採55/45股債佈局。
陸債市吸金99兆 加大人民幣國際化力道
近年大陸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推進,加速外資進入大陸股債市場的表現,截至2019年底的大陸債券市場存量規模達99兆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境外主體持債規模2.3兆元、年增率26.7%;同樣的大陸股市市值59.3兆元,境外主體持有股票市值也增至2.1兆元,年增率達82%之多。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涂永紅認為,大陸經濟較高的增長率支持較高的投資回報,進而吸引國際資本持續流入大陸市場;實際上,目前全球包含MSCI等3大國際主流指數也已全部納入A股。據「第一財經」引述涂永紅說,近幾年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持續推動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擴大跨境投融資管道,並改革相關制度安排,形成以直接入市、互聯互通機制為基礎的多管道雙向開放框架;例如「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滬倫通」與基金互認等制度安排,滿足了不同投資者的需求和投資偏好。此外,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鞠建東表示,伴隨大陸金融改革與開放進一步深化,人民幣在全球金融市場地位顯著提升,貨幣國際功能拓展和強化,彰顯新興國際貨幣的市場魅力;觀察2019年人民幣國際化表現穩中有進。近日,人行也發布《2020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指出,從2019年全年來看,人民幣國際使用呈現出經常項目收付金額的年增率成長、金融市場開放加深、人民幣匯率彈性明顯增強等特點。但鞠建東也提醒,如今人民幣的國際化水準與大陸GDP約占全球16%之間相比,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人民幣國際化與實體經濟發展水準差距,也給大陸經濟、金融體系帶來潛在的風險;因此,人民幣國際化需有更大的突破、更快的發展、更高的水準。基於此,涂永紅則建議,應提高人民幣在貿易投資中的使用占比,繼續擴大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通過電子商務、進博會等平台,鼓勵貿易企業更多使用人民幣,並逐步消除限制人民幣使用的障礙,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陸債殖利率3%大蠃美債 外資「兩眼放光」7月境外資金大幅流入大陸債券市場,單月增持國債和政金債規模達到1463億元(人民幣,下同),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新高,主因當前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仍處高位。新浪引述博道基金董事長莫泰山表示,從中美利差來看,美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約0.5%、中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約3%,外資看到中國資產肯定會「兩眼放光」。中信證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明明指出,回顧今年疫情發生後中美利差經歷了大幅度走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在於中美貨幣政策之間的差異,疫情發生後,美國聯準會開啟了歷史級別的寬鬆放水行動,而人行貨幣政策相對保守。除了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以外,美債更強的避險屬性也是造成美債殖利率大幅下行、中美利差走擴的原因之一。在全球避險情緒較重時,市場對於美債的青睞程度通常高於大陸國債。與大陸國債相比,美債作為核心發達國家主權債券,其具有更強的避險屬性,而大陸國債作為新興市場國家債券,在全球避險情緒較重時,其風險屬性更高,因此市場在追求避險資產的過程中,對於美債的青睞程度通常要高於大陸國債,這也造成了美債殖利率下行幅度更大,拉大了中美之間的利差。不過,伴隨全球避險情緒的好轉以及中美利差的走擴,會提高人民幣債券對外資的吸引力。當前中美利差處於高位,人民幣匯率隨著美元走弱正處於升值趨勢當中。從近期境外機構持債情況來看,7月境外機構國債和政金債的中債託管量出現了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幅度增長;境外機構的大幅增持反映出當前在全球風險情緒好轉、大陸國內經濟持續恢復背景下,境外機構對於人民幣資產偏好的提升。
一招戰股海1/疫情股災賺45萬 23歲游庭皓「我喜歡賺錢」
「我喜歡賺錢!」23歲的財經直播主游庭皓,靠著「白話」分析股債市場,雖僅出道一年,訂閱戶就已超過3萬人,還成為電視台競相邀請的財經專家。今年3月,台股因新冠疫情哀鴻遍野時,堅守投資紀律的他,在股災中賺進45萬元,而「股價淨值比」則是他判斷進出場的唯一關鍵,「我預計35歲,就能夠達到財富自由的狀態!」「現在是早上八點二十三分,歡迎大家收看『早晨財經速解讀』。先來看昨晚美股動態,因為疫情新增人數又上升的關係,終結美股連三漲;台股則在一萬一千五百點關卡有驚無險。」每天台股開盤前,直播主「財經皓角」游庭皓就上線分析金融股市。(圖/翻攝自網路)出道才一年的游庭皓,年僅二十三歲,貌似理財專員,雖只是財經直播平台的新秀,卻已收編三萬多名鐵粉,還成了電視台競相邀請的「財經專家」,總能不疾不徐地以「白話」侃侃談論股災、FED(美國聯準會)大撒幣、半導體和航空業等等,讓聽者毫無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