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
」 寶林茶室 食物中毒 肝衰竭 中毒 米酵菌酸被重案改變的台灣/在部隊中犯眾怒 23歲洪仲丘被操到「血在體內亂噴」
2013年7月4日,23歲役男洪仲丘在退伍前兩天不幸離世,當天下午,他的家屬召開記者會,淚控兒子是「被軍方整死」的!而洪仲丘死亡案,激起民眾對於國軍的不信任感,大批網友自發性在社群平台上號召,發起了兩次遊行活動,參與人數逾25萬人,並加速軍事審判法改革、廢除禁閉制度,更間接導致募兵制的失敗。根據軍方第一時間提供的資訊,陸軍五四二旅役男洪仲丘原本將於2013年7月6日退伍,但他在最後一次放假歸營時,因攜帶有照相功能的手機被送去關禁閉一周。就在禁閉結束的前一天、7月3日洪男體能訓練結束後回報身體不適,軍方將他送到醫務所卻未獲改善,再送楊梅天晟醫院時已熱衰竭;緊急轉送內湖三軍總醫院插管,2013年7月4日,洪家人放棄急救,不幸病逝。陸軍下士洪仲丘枉死,解剖後確認死因是中暑導致熱衰絕死亡,檢驗後儀體送回家,洪仲丘的姊姊洪慈庸(右2)雙手合十要弟弟回家。(圖/報系資料照)洪媽媽胡素貞指出,洪仲丘平常都有在家中幫忙農活,不至於因普通的「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及小跑步」等動作就中暑喪命,且兒子在被關禁閉前曾說「有人要整我」,她當時還勸「犯了錯就要接受處罰」,沒想到最終賠上一條命。洪男姊姊洪慈庸更說,看到弟弟的遺體全身腫脹、已有屍斑,兩眼凸出如金魚,軍方給的死因是「中暑」,但是否因訓練過度造成中暑,不得而知;且弟弟的中暑狀況已到第五級最嚴重狀況,內臟、肌肉都有出血狀況,因體內溫度過熱,導致血液無法凝結,「血液在他體內亂噴」。役男洪仲丘的母親胡素真(右二),想到兒子再兩天就退伍,竟然中暑致死,難過地說不出話來。(圖/報系資料照)2013年7月31日,軍事檢察署公布調查報告,指出洪仲丘早在同年5月因竄改體能測驗成績單一事遭懲處,沒想到洪「不知悔改」還要求免除值星職務,惹得連長徐信正、士官長范佐憲等人不滿;之後,洪在離營座談會上反映諸多軍隊內管理問題,令連上資深士官相當不悅。洪母也坦承,兒子常與長官起衝突,甚至嗆長官「我就是瞧不起你這種做法」。以上種種事蹟使得部隊內多人不滿洪已久,同年6月23日,洪退伍前最後一次放假歸營時,又被抓到攜帶有照相功能之行動電話和MP3隨身碟,讓眾人決定趁此機會給洪一個教訓。因洪仲丘將於7月6日退伍,代理士官督導長的范佐憲火速於6月25日召開士官獎懲評議委員會,提議應罰洪仲丘禁閉7日,因為「如受禁閉懲罰,即無法於退伍後報考公職。」與范交好的士官長陳以人也曾與洪因集合時間有摩擦,因此大力贊成,還說「罰勤對他沒有用,要給他禁閉。」在范強勢主導下,全數委員只好同意洪應禁閉7天。陸軍542旅旅部連士官長范佐憲(左一)陳以人(左後二),在洪仲丘頭七法會上,為他誦經祈福。(圖/報系資料照)據傳,由於洪仲丘曾嗆連長徐信正:「你們根本關不到我。」讓542旅副旅長何江忠震怒,施壓要求原本至少要月餘的禁閉流程加速到幾天就跑完,還為此怒罵下屬:「如果不趕快把他(指洪仲丘)抓去關,我就抓你去關!」甚至相比一般7天的作業流程,讓洪的禁閉體檢早上檢驗下午就拿到完整報告。2013年6月28日10時許,洪仲丘被送至269旅的高山頂營區禁閉室7天。7月3日,上午室外溫度已達「紅旗警戒(危險係數為41),但禁閉室全員仍在管理士陳毅勳的要求下進行體能訓練,全體禁閉生被要求做高難度的心型伏地挺身,洪做了十幾下就力竭跌倒,陳仍要求繼續,洪於是再做了三十幾下,操練途中洪共要求喝水兩次,第一次陳毅勳准予飲水,但二次要求被當成逃避訓練,不僅沒喝到水還被怒罵一頓。洪仲丘(紅圈者)生前最後遭操練的畫面,疑似身體不適,動作遲緩。(圖/報系資料照)洪仲丘(紅圈者)生前最後的畫面,他疑似身體不適,向安全士官反映後,兩人一同走出寢室。(圖/報系資料照)當天下午5點30分結束操練時,洪男已經有發燒症狀、也自述喘不過氣,軍方將他送到醫務所卻未獲改善,再送楊梅天晟醫院時已熱衰竭,緊急轉送內湖三軍總醫院。洪仲丘送到三總時,體溫高達攝氏44度,已有腦病變、肝衰竭、腎衰竭、心肌病變、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橫紋肌溶解症、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症,全身多處器官出血達9000毫升,且瞳孔放大、對光沒有反應。7月4日上午5時,所有醫療動作皆無效,家屬因不忍洪仲丘痛苦,決定拔管,放棄急救。7時12分,洪宣告不治,死因為過度體能操練引發運動型中暑及低血鈉腦症導致多重器官衰竭死亡,得年23歲。洪仲丘的死,似乎激起許多人在軍中服役時不好的回憶,尤其是義務役與志願役的對立、軍中不合理的操練、學長制嚴重的霸凌行為等等,再加上洪仲丘7月4日過世,國防部直到13日才發布初步的調查報告,雖坦承整個過程「關關都違失」,並已懲處37名士軍官,但對於國防部僅8頁的調查報告,態度明顯避重就輕,於是網友集結成為「公民1985行動聯盟」,發起了兩次遊行活動。洪仲丘的姊姊洪慈庸更因此踏入政壇成為立委,推動「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修正案,讓不適服軍官士官,可參考志願役士兵退場機制,用正常賠償的方式離開。公民1985行動聯盟舉辦「萬人凱道送洪仲丘」,現場民眾身穿白衣高舉滴血眼睛圖,要求還原洪仲丘案的真相。(圖/報系資料照)公民1985行動聯盟發起「萬人白T凱道送仲丘」活動,計有25萬人出席,連接景福門的中山南路上、仁愛路口、信義路口都滿是穿白衣聲援洪仲丘的民眾。(圖/報系資料照)
不肖業者拿「工業硫磺」熏枸杞 流入火鍋店、製酒!恐讓人肝衰竭
近日大陸央視爆料,不肖業者為了讓枸杞賣相變好,竟然拿工業硫磺熏枸杞,而這些枸杞流入民間,可能會出現在火鍋店或是製藥酒,吃了恐造成肝衰竭。據央視財經《財經調查》報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的枸杞非常有名,因為枸杞顆粒大又飽滿,顏色還很紅,深受不少消費者青睞。不過,卻有業者違法製枸杞。為了讓枸杞有更好賣相,商家都默默用焦亞硫酸鈉「提色增艷」。有業者說,他們知道焦亞硫酸鈉不能加,格爾木市每年都會查,但不加枸杞賣了會虧錢。工業硫磺。在甘肅省靖遠縣的業者則會幫枸杞熏硫磺。商家表示,新鮮的枸杞摘下來,先用「亞鈉」鹼水清洗,曬出來才好看,不過如果下雨就效果不好,只能「熏硫磺」。當央視記者實際靠近熏枸杞的塑膠棚,開一個小口就吸入大量刺激性氣體,呼吸困難又不停流淚,而天亮後棚子就被拆掉。村民表示,下午搭棚,晚上熏,隔天早上再曬。據了解,這些工業硫磺燻製的枸杞也些進火鍋店,有些進藥行,或是被做成枸杞酒。事實上,工業硫磺不能用於食品加工,固體工業硫磺有塊狀、粉狀等,硫磺含有大量的砷,人一旦吃下肚恐腎衰竭。對此,甘肅省靖遠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回應,當局已成立小組進行調查,對違法業者會依法嚴懲,調查結果也會再跟民眾公布。硫磺薰枸杞。
喑啞父癌末肝衰竭 用盡力氣曝心願「拔管,可以嗎?」家人含淚點頭
台中市東勢區一位70歲的張伯伯平時身體硬朗、生活自理,本身是聾啞人士,因無法口說,以手語及筆談作為溝通方式,4月份因腹痛不適至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腸胃科就醫,發現是肝硬化合併肝惡性腫瘤,經評估後不適積極治療予採保守治療,經過多日治療腹部疼痛持續加劇,經詳細檢查診斷為腹膜炎。醫師與家人討論後,決定維持保守治療及疼痛控制,而後張伯伯使用嗎啡止痛效果不佳,家人再度與消化外科袁天民主任討論手術的方式;袁天民表示,開刀無法解決肝臟惡性腫瘤問題,但可以清除造成腹膜炎的髒腹水,並置放空腸餵食造口,讓張伯伯可以改善目前困境。術後至外科加護病房照護,隨著時間流逝,張伯伯開始由空腸餵食造口餵食牛奶,看似順利的狀態,卻因體力虛弱無法順利訓練拔除氣管內管,加上黃疸指數、肝毒素升高的突發性肝衰竭,讓原本意識清楚的張伯伯都會用手語問何時拔掉嘴巴上的管子,漸漸轉變為意識不清的肝昏迷,這樣的病況讓家人心慌了。會客時,看著張伯伯已經無法比手語溝通,只能用著最後的力氣把手撫在氣管內管上,似乎仍無語問著家人何時可以拔掉嘴上的管子,女兒開始多次詢問醫療人員「拔管,可以嗎?」主袁天民明白家屬對病人的心疼,會同胸腔內科、安寧療護團隊醫師、社工召開家庭會議,詳細告知病程進展及符合安寧療護條例,確認家人共同意願為「不捨病人繼續痛苦,舒適就好」,經2位專科醫師確認病人已無法表達自主意願,由家人做最後決定安寧拔管,讓家人陪伴身邊及道別,讓伯伯最後一程安心離去,不要繼續痛苦。袁天民指出,重症醫療的病人有時會需要緊急處理狀況,如插管治療、抗生素使用、放置中心靜脈導管甚至緊急手術等,等急性期過後,病人如出現無法挽回的醫療狀況,即使再好的醫療也無法阻擋死亡這最後一哩路,此刻即有需要向家屬提出安寧照護的方式,而目前台灣安寧觀念的大力推展下,許多家屬已普遍接受「寧願善終,也不要歹活」的想法,希望安寧療護的末期病人及家屬都能在合法狀況下,得到安寧醫療的照護。
連吃20天營養棒瘦身 女子肝指數爆表住院
有些人聽信偏方減肥,可是會出事。大陸杭州市一醫院近日分享一個案例,一名40歲女子阿娟(化名)以為吃營養棒就能瘦身,連吃了20天,怎料體重沒掉,肝反而出事,去醫院發現轉氨酶高達1340U/L,超標正常幾十倍,最後住院接受治療。據了解,阿娟被不運動、不節食的瘦身廣告吸引,網購2個月份的營養棒,照說明每天餐前都先吃一根,20天過去,她變得疲倦又沒食慾,小便顏色也變黃,就診才發現轉氨酶1340U/L,是正常的幾十倍,當天就住院。阿娟心想,上個月體檢,她的肝功能正常,怎現在爆表。醫師說,轉氨酶異常升高的原因很多,而她沒有飲酒習慣,平常也沒服藥,也沒有肝炎病史。原來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她每天吃的營養棒,導致藥物性肝損。據了解,阿娟買的營養棒,包裝上沒有成分說明和廠商資訊,讓醫師無法評估對人體的影響有多大,最後阿娟住院進行保肝治療,各項指標恢復正常才出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朱國獻提醒,藥物引起的肝炎若早期發現,停用藥物多數能恢復,但少數症狀嚴重者,會引發肝衰竭危及生命,近年「保健品」及減肥藥會傷肝,大家要多提高警覺。朱國獻說,如果用藥出現疲倦、皮膚發黃等症狀,要及時就醫進行治療。
寶林茶室中毒案真相未解 食藥署擬7月推食品通報新制
今年3月爆發寶林茶室中毒案,33人檢出邦克列酸,其中6人死亡,這是台灣首度驗出邦克列酸,社會譁然,但時隔數月,仍未查出究竟是哪個食品遭汙染,仍由北檢偵辦中。食藥署6月起將邦克列酸納入稽查項目,也思考如何優化食品中毒相關處理流程,近期已和地方衛生局討論,預計整併多項現有文件,擬訂新的食品中毒通報及處理指引,預計下月公告。《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發生疑似食品中毒事件,醫療機構應於24小時內向當地主管機關報告。但寶林案剛發生時,患者散落在各醫院治療,多數是噁心、嘔吐、腹痛,嚴重者則有低血壓、肝衰竭,尚未釐清是邦克列酸中毒,直到出現首例死亡,各醫院才將案情連結起來,並通報衛生局。當時台北市衛生局和衛福部食藥署曾多次前往餐廳稽查,並討論食材如何處理及檢驗;但外界質疑沒第一時間查扣食材,引發中央和地方互槓。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還原當時經過,依規定,接到通報第一時間要請個案回溯近幾天吃了什麼,但當時個案病況嚴重,無法問到本人。林金富也為地方緩頰表示,北市衛生局很努力才找到同行用餐的友人,才知道個案當天吃了炒粿條,但已晚了一兩天,導致最初至餐廳稽查時,不知要採樣哪些食材。食藥署正檢討通報及處理流程,目前已和地方衛生局開會,也陸續收集疾管署和學者意見。林金富說,主要針對採樣量、檢驗項目等細節,實務上定義清楚,擬訂更完整的稽查SOP,預計整併4項現有文件,包括食品中毒採樣操作手冊、疑似食品中毒事件處理要點、食品藥品化粧品及醫療器材檢體送驗注意事項,以及食品中毒病因物質及原因食品判明標準,並擬訂新的通報及處理指引,預計下月公告實施。
老闆貼心準備中藥!40歲夜班男每天喝「尿液變咖啡色」 就醫竟是猛爆性肝衰竭
四十幾歲林先生在工廠做大夜班,老闆貼心買了何首烏、黃耆、紅棗、枸杞等中藥材,想讓員工調養身體。林先生每天煮藥材當茶飲用,一個月後,家人同事注意到林先生眼白與皮膚泛黃,但他卻沒有感到不舒服,直到觀察尿液變成咖啡色,才到住家附近地區醫院檢查,竟然黃疸指數飆破正常值的二十五倍,地區醫院趕緊轉診到台中慈濟醫院進一步檢查與治療。過量中藥導致黃疸指數飆高 「猛爆性肝衰竭」嚴重需換肝台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廖光福說明,黃疸指數是一百毫升血液的膽紅素總量,正常在1.2 mg/dl以內,林先生轉診時黃疸指數接近四十,廖光福以臨床經驗判斷已經是猛爆性肝衰竭,急診檢測肝功能GPT指數也超出正常值40 U/L的四十倍,廖光福警覺:若出現肝昏迷就必須通報一般外科準備換肝!大量點滴加快代謝 補充營養與藥物治療緩解 廖主任抓緊時間檢查黃疸原因,透過檢驗追查會造成猛爆性肝炎的疾病、做電腦斷層與超音波檢查,一一排除溶血性貧血、病毒與免疫性肝病、膽管堵塞等問題,仔細詢問生活史判定是中藥吃過量。林先生回想煮中藥茶那段時間,一天平均喝五百到一千毫升,確認真的是補過頭了。找出病因後,廖主任安排大量點滴加快代謝、補充營養與藥物治療,幸好林先生身體素質不錯加上及早發現,順利降低黃疸指數降到十左右;肝功能GPT指數也從一千六百降到三百多,顯示肝功能已經逐漸恢復,住院接近兩周,就安排回家調養後續門診追蹤。中藥需醫師處方 民眾須小心誤用或過量食用廖光福主任提醒,中藥確實能幫助身體健康,但使用中藥處方,必須依照中醫師指示,千萬不要自己誤用或過量食用,以免導致猛爆性肝衰竭,陷入換肝甚至危及生命的風險。
老闆貼心燉藥害他尿尿成咖啡色 就醫發現是「1急症」!差點要換肝
一名40多歲的男子,日前被家人發現眼白、皮膚泛黃,但因為沒有出現不適的情況,就沒有就醫,結果後來卻尿出咖啡色的尿液。後來男子就醫檢查後,醫生發現他的黃疸指數飆破正常值的25倍,趕緊轉診到台中慈濟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後來經過醫生問診才得知,原來患者為了調養身體每天都喝中藥茶,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台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廖光福指出,該名40多歲的男病患,因為在工廠做大夜班,因此病患老闆就貼心購買何首烏、黃耆、紅棗、枸杞等中藥材,讓員工調養身體。病患就每天都將藥材燉煮,當茶飲用,結果一個月後,就出現眼白、皮膚泛黃,尿出咖啡色尿液的情況。當患者轉診到慈濟醫院後,廖光福發現患者轉診時黃疸指數接近40。但黃疸指數是100毫升血液的膽紅素總量,正常在1.2 mg/dl以內。廖光福當時以臨床經驗判斷,患者已經是猛爆性肝衰竭,急診檢測肝功能GPT指數也超出正常值40 U/L的40倍,若是出現肝昏迷的情況,就必須立刻通報一般外科準備換肝。廖光福表示,後續經過問診了解詳情,確認患者是因為中藥吃過量,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之後,廖光福緊急安排大量點滴加快代謝、補充營養與藥物治療,幸虧患者本身身體素質不錯,加上及早發現問題,最終順利降低黃疸指數降到10左右;肝功能GPT指數也從1600多降到300多。而後續患者肝指數也逐恢復正常,住院近2周後,就安排出院回家調養,後續進行門診追蹤即可。
下午茶大地雷…紅茶搭「1食品」恐致癌喪命 醫曝原因
紅茶被證實對健康有益,而且有抗癌功效,不過卻不適合和一類食品一起搭配,因為紅茶水溶液分離出來的茶黃素,會增加黃麴毒素的致突變性,會影響肝功能,引發急性肝衰竭,不僅會致癌還可能喪命。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在臉書指出,最不適合配花生的飲料是「紅茶」,因為Theafulvins(茶黃素)從紅茶水溶液中分離出的化合物,儘管它們在降低其他食物致癌物的致突變性方面具有整體能力,但增強了黃麴毒素的致突變性。 花生不適合與紅茶一起搭配。(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據了解,茶黃素又稱為「茶黃質」,可從紅茶中提取,是存在於紅茶中的一種金黃色色素,為茶葉發酵的產物,具有防癌功效。由於紅茶加工烘焙的方式不同,茶黃質佔紅茶乾重的0.3~1.8%,或可溶分的1.0~5.9 %,水溶液呈橙紅色,對紅茶茶湯的明亮和口感強度有絕對的貢獻,更是紅茶重要的品質指標。江守山曾接受《三立新聞》訪問提到,黃麴毒素為劇毒,是生物可以合成的最毒物質,可以導致急性肝衰竭,讓人快速喪命。此外,黃麴毒素是一級致癌物,毒素會累積在肝臟內,導致肝癌。江守山表示,黃麴毒素相當容易滋生,且不易殺死,食物中的黃麴毒素需經近攝氏300度才能去毒化,且無色無味,民眾只能藉由將食物貯存於冰箱等方式,來避免黃麴毒素。黃麴毒素常會污染花生、玉米、米、麥類、豆類,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寶林案累計4死!2重症尚在ICU 薛瑞元:1人情況危急
台北市信義區遠百信義A13「寶林茶室」於3月時發生多名顧客食物中毒,引起社會譁然,當時造成2名患者急救後仍不幸身亡,還有4名重症患者在加護病房搶救,隨後1名病患因換肝而情況好轉,另外3人則未換肝,1人在27日病逝,29日再度傳出新增1名重症患者不治。據了解,27日病逝的患者是1名馬來西亞男子,被收治在北醫治療,曾使用葉克膜,然而仍因多重器官衰竭,於27日清晨1點39分離世,而北醫也說明,病人於3月24日轉至本院治療,雖經醫療團隊全力搶救,然病患因多重器官衰竭等因素離世,對此深感遺憾,後續也會全力提供家屬相關協助。而29日傳出的死亡的個案則是1名40多歲女性,在寶林案發後被送入加護病房治療了一個多月,可惜發生嚴重感染,導致多個器官衰竭,家屬決定停止急救,此外,目前寶林案另外還有兩名重症患者,衛福部部長薛瑞元說明,其中一人最近完成了肝移植手術,狀況正在好轉;而另一名患者仍然處於危險之中,狀況仍危急,至於檢調調查進展,薛瑞元則表示自己不清楚調查進展,檢調並不會透露偵查情形。回顧寶林案的爆發,一位39歲的呂姓男子於3月22日到寶林茶室食用素炒粿條後出現腹瀉、腹痛、心悸等症狀,當天就前往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就診,但回家後症狀突然惡化,被緊急送往台北馬偕紀念醫院搶救,最終不治身亡;第二位死者是一名66歲的楊姓男子,同樣是吃完炒粿條後出現嚴重腹瀉及胸悶等症狀,送醫急救後因多重器官衰竭併發而去世。而後馬偕醫院通報一名食客在19日至該餐廳用餐後出現反胃、腹瀉、嘔吐等症狀,病患於21日淩晨赴院急診,因肝衰竭而轉入加護病房救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也通報了一名食客被送入加護病房救治,使用葉克膜維持生命。此後,多家醫療機構紛紛通報寶林茶室食客因食物中毒就醫案例,該案至今已造成4人中毒死亡,2名重症患者仍在加護病房,另有29名輕症患者。
寶林食物中毒案最後27檢體「全呈陰性」 王必勝強調:絕對不是懸案
台北市遠百A13素食餐廳「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延燒至今,34名通報個案中,2人死亡,另有4人重症住加護病房搶救中。全國人民都好奇「邦克列酸」源頭到底從何而來,衛福部14日公布饒河店廚師及越籍廚師基隆2住所的最後27件檢體,全數培養不出唐菖蒲伯克氏菌,檢驗結果全呈陰性,也就代表個案33人檢驗出邦克列酸,但是食材、環境檢體皆屬陰性。對此,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強調「絕對不是懸案」,是要看用何種方式解讀。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件,受害者被檢出罕見的毒素邦克列酸,據衛福部統計,至今累計通報34名個案,其中2人死亡,另有4人重症住加護病房治療,王必勝表示,目前4人意識都已經恢復,但由於4人都已經肝衰竭,勢必都要換肝,本周會先排1人,其餘3人持續評估,另外有3人在一般病房,25人返家休養,連續數日無新增通報個案,而除了4日最新通報吃炒麵個案外,其餘33例檢驗邦克列酸皆為陽性。但「邦克列酸」源頭到底從何而來,食藥署陸續收到152件檢體,其中饒河店廚師住所15件、越籍廚師基隆住所12件,若能培養出唐菖蒲伯克氏菌,則有助於釐清細菌來源。14日培養結果出爐,王必勝表示,饒河店廚師住所15件、越籍廚師基隆住所12件,共27件檢體,全數都無法檢出唐菖蒲伯克氏菌,截至14日,所有寶林茶室案相關檢體,已全數驗畢,均無檢出。對此,王必勝表示,是預料中的結果,因為該菌在環境中屬於弱勢菌種,本就不易培養,台灣有技術、有標準品,這次也已經將所有相關的地點全數採驗,但採驗前都有相當程度的清理,事過境遷,就不容易培養出來。食藥署日前則表示,邦克列酸未來勢必將納入常規稽查項目。至於外界質疑是否變為懸案,王必勝強調,這起案件絕對不是懸案,因為此案很明確是邦克列酸食物中毒事件,都框限在限定的時空,包含個案、時間、地點都相當明確,只是最直接的從哪裡帶到細菌難以追查,雖然目前調查告一段落,但後續案件還要由法治、司法機關依照結果來判定。
女孩51公斤嫌太胖!亂吃減肥藥下場慘了 就診當天被下病危通知
大陸22歲女子小方(化名)從初中就開始減肥,身高156公分的她,覺得自己要瘦到70斤(約42公斤)才剛剛好。今年年初,小方體重突然飆到了85斤(約51公斤),為了減肥,她在網上購買了很多網紅推薦的減肥藥,並服用了2個月,結果造成肝衰竭,醫院下了病重通知書。《南方都市報》報導,小方讀初中時正處青春期,微微發胖的身材讓她感到自卑,看到電視上明星纖瘦的身材,內心就認定了一件事,「只要瘦,就是好看」。當時她為了減肥瘋狂節食,一天只吃一餐水煮菜,順利減掉了20多斤。後來她常年保持節食習慣。身高156公分的她體重保持在39至40公斤左右,最瘦時只有35公斤。今年年初,小方體重上升到85斤,怎麽控制飲食都瘦不下去,於是她花了2000多塊在網上購買網紅推薦的減肥藥,並服用了2個月。直到前段時間,小方突然感到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全身發冷,蓋再厚的被子也冷得打顫,可體溫卻燒到了攝氏39度。家人發現後,立刻將她送到深圳市第三人醫院發熱門診。醫院檢查發現,小方的肝功能全爆表,凝血功能發生障礙,其中丙氨酸轉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轉氨酶(AST)(參考值均為0~40U/L)兩項指標大於7000U/L。小方被診斷為肝衰竭,危在旦夕,當天醫生就下了病重通知書。急診科醫生立刻聯繫肝炎肝硬化科會診,轉入病房,緊急上救命神器「人工肝」治療。經過積極護肝及人工肝治療後,小方的各項指標已有好轉,凝血功能恢復正常,情況穩定。結合其他檢查結果,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肝炎肝硬化主任王方認為,小方是因為短期內大量服用減肥藥導致藥物性肝炎,同時消瘦明顯,免疫力差,出現嚴重感染,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引發的肝功能衰竭。醫生提醒,減肥方式一定要科學,盡量別亂踩坑,一定要到正規醫院的臨床營養科找專家評估,制定科學減重方案。
寶林茶室案關鍵人物曝光!神人2小時破解「邦克列酸」 她助馬偕揪出元兇
寶林茶室「邦克列酸」中毒案震驚全國,這是台灣首次發現「邦克列酸」所引發的中毒案件,當時由馬偕醫院急診醫學部毒物科主任蘇昱彰率先指出正確毒物,醫療團隊也在12日分享案情經過,而最先掌握到病人共通點「吃越南河粉」的關鍵人物則是內科加護病房的護理師,未放過偶然聽到的資訊,才能將兩名患者給串連起來。這起中毒案件已經累積33名個案邦克列酸檢驗陽性,其中有2人不幸死亡,4人重症還在加護病房搶救中,因為嚴重肝衰竭正在評估換肝,而能成功迅速鎖定毒物種類的馬偕醫療團隊12日召開記者會分享經過,揭曉第一個掌握「患者都吃了越南河粉」共通點的關鍵人物-加護病房護理小組長葉淑美。3月24日當天,是馬偕收治到第二例寶林相關個案,但是當時大家都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葉淑美隱約聽到家屬說「患者有吃越南河粉」,而自己單位在三天前才收治另一個急性肝衰竭也有說曾經吃越南河粉,無關的兩人竟然有相似的異常點。葉淑美機警告知急診值班醫師,醫師也確認這兩人病程真的非常相似,進一步找家屬瞭解用餐狀況,才驚覺是在同一家餐廳用餐,並將這樣的資訊轉給重症醫學科醫師王薏婷,成為重要線索。王薏婷分享,3月21日收治到第一例個案,年紀輕卻同時急性肝腎衰竭、呼吸衰竭,這樣的急性個案一年大概僅有百萬分之個位數,所以特別仔細去詢問家屬從接觸、旅遊、職業、暴露等相關資訊,接著第二例個案收治,護理人員發現共同暴露史的隔天,王薏婷也發現這次病人的症狀與過往常見的敗血性休克有所不同,肝、腎功能惡化都相當嚴重,即便讓努力在24小時內讓患者血壓回穩,臨床的改善卻沒有幫助肝腎功能的下降,讓她開始懷疑不是一般的食物中毒。有加護病房7年工作經驗的王薏婷,平常就很喜歡問「為什麼」並且找尋解答,這樣的特質更是表現在臨床醫療上。巧合的是,王薏婷當天下午新聞看到個案曾去的餐廳歇業,「會不會是被下毒了」的想法在心中萌生,趕緊去毒物科請教蘇昱彰。蘇昱彰則謙虛表示,多虧於重症醫學團隊詳細的病史紀錄,讓蘇昱彰在兩小時內推敲出過去在教科書上都沒什麼著墨的邦克列酸,他表示,毒物進入人體會產生症狀叫做「毒性症候群」,當時兩名個案毒性症候群非比尋常,因為肝指數都是幾千到一兩萬,過去熟知的食物中毒包含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霍亂、肉毒桿菌等,都不會造成肝臟突然的衰竭。由於重症單位有擷取到關鍵字「河粉」,蘇昱彰立刻搜尋文獻,終於發現廣東的河粉中毒案件。據蘇昱彰表示,雖然全球案例少,但確實曾經發生過,毒素是來自保存不當發酵米製品的唐菖蒲伯克氏菌,因為攻擊細胞粒線體,導致多重器官功能衰竭,讓他更確信引起問題的就是「邦克列酸」。蘇王兩人於是和與重症醫學科主任郭立國在3月27日共同出席由衛福部邀集專家及各醫院召開緊急會議,並將此發現在會中報告發現的過程,才讓原本陷入膠著的案情獲得重要的突破。對於蘇昱彰表現,更獲得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大讚是神人!對此,蘇昱彰謙虛的表示,他的心情相當平和,確實又略帶有點高興,因為能趕快讓食物中毒案情得以突破,幫助患者治療、恢復健康,也緩解民眾食安恐慌,是急重症醫師最開心的事情。
寶林4重症「3人恢復意識」1疑腦損傷 33個案「吃粿條」邦克列酸全陽性
衛福部今(7日)公布寶林茶室中毒案最新進度,個案維持34例但新增1例邦克列酸陽性,目前食用粿條共33案全數陽性,另有1起炒麵陰性,顯示問題集中在粿條。加護病房4例有3人恢復意識、1人仍深度昏迷,其腦部或中樞神經可能受損。衛福部表示,34個案中有2人死亡、4人重症加護病房治療、2人一般病房,其餘全數返家休養。目前邦克列酸檢驗結果為粿條製造廠「大粄城」食材、環境陰性;廚師手部檢體與糞便陽性,正著手廚師相關環境採檢的細菌培養。另針對4加護患者情況,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受訪時表示,經血漿置換術持續治療,個案體內毒素濃度均有下降,其中3人意識恢復,顯示腦部損傷程度較低,後續可能評估換肝;使用葉克膜1人評估是否移除;1人仍處於深度昏迷,雖然毒素下降程度與別人差不多,但可能中毒較深或中樞神經或腦部有狀況。陳彥元指出,重症者可能因肝衰竭引起的腦部病變導致意識受影響,出現所謂「肝腦病變」,血漿置換術能減輕肝引起的腦部問題,但患者肝臟膽紅素仍高,肝有可能損壞,另患者腎臟情況也不佳,可能需洗腎。衛福部也表示,由於4月5日、4月6日連續2天沒有新增通報個案,故從明天開始不再每日公布通報個案數,改有新增個案時再宣布。
寶林食材始終找不到「米酵菌酸」 專家質疑人體檢驗恐是「偽陽性」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截至4月1日已有29例個案,造成2死、5重症,其中17例驗出米酵菌酸「陽性」,但35種食材全未驗出米酵菌酸,對此結果,感染科權威王任賢直指不能排除人體採檢偽陽性的可能,肇禍的未必真是米酵菌酸,錯放真兇恐相似事件依然會繼續發生。寶林茶室中毒案震驚全台,由於病況來得太急,且為肝衰竭引發後續器官衰竭等重症,專家傾向最可能是「米酵菌酸」肇禍,事後也從死者和其他中毒者等14例血液檢體中檢出「米酵菌酸」陽性,但寶林茶室查扣35項食材、調味料等,卻全都未驗出米酵菌酸。對此結果,衛福部長薛瑞元指,是否是因為前面那批食材包括粿粉已被用掉,所以驗不出來,也是有可能;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法醫科主任高大成也傾向是沒有查扣到出問題的那批食材。感染科權威、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認為除了錯失第一時機,也強烈懷疑,人體血液採檢根本就是偽陽性,衛福部「先射箭,再畫靶」,才會有這樣的結果。王任賢說,食物中毒案,理論上應該是食材檢體濃度很高,否則在病人糞便也應該可以檢出,但寶林茶室案衛生醫療單位沒有在病人的糞便檢體檢出,但卻在大體解剖、患者血液檢體中驗出陽性反應,其檢驗方法是否可信,令人質疑。
寶林茶室2案排除「通報改29例」 4重症肝衰竭嚴重…恐需肝臟移植
寶林茶室食安風波延燒,原本有31例通報個案,其中2人死亡、5人重症命危,由於2例饒河店個案均已檢驗陰性排除,將不列入病例,會另案處理,因此累計個案改為29例。至於北市4名重症患者,仍有非常嚴重的肝衰竭,情況未見好轉,考慮未來需要進行肝臟移植手術。寶林茶室確定是米酵菌酸感染導致中毒,先前包括2名死者、6名住院個案,共8人體內驗出陽性,截至目前已有14例個案檢出米酵菌酸。其中,5名重症病人還在加護病房,1人病況好轉,有機會轉到普通病房,但其餘4人仍在昏迷,甚至有1人使用葉克膜,肝臟損害都非常厲害,還有2人可能得換肝。對此,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說明,4名重症受害者的生理監測指標,包括阿摩尼亞、膽紅素等均顯示,仍處於非常嚴重的腎衰竭,情況都沒有改善,而且都沒有尿液或尿液極少,代表腎功能幾乎完全消失,臨床醫療團隊持續使用支持療法,協助患者維持肝臟代謝功能,以及透過洗腎維持他們的生命跡象。陳彥元透露,北市照護團隊已成立意見交換小組,討論如何挽救垂死的病人及最新治療發法等,同時也討論可能需要2位死者的病理資料,因此北市即刻與中央聯繫,待士林地檢署同意後,能向法醫研究所取得相關資料,好讓臨床照護團隊能更精準評估,包括是否需要替患者做肝臟移植手術等。
食安連環爆2/專家一度認為「仙人掌桿菌更像兇手」 米酵菌竟可在人體繁殖
這周台灣壟罩在寶林茶室奪命食物中毒案的食安風暴下,在毒素真凶未確認前,專家一度懷疑「仙人掌桿菌」,甚至有疫調專家認為「仙人掌桿菌的孢子可在人體內繁殖,但米酵菌不行」,28日晚證實米酵菌酸是禍首後,也間接證實米酵菌也能在人體內繁殖,未來恐怕更難對付!寶林茶室案持續擴大,由於患者皆曾食用粿條(粄條)或河粉,台北市衛生局因此針對食材供應鏈稽查。衛生局長陳彥元說,已查獲上游供應商位於新北,此廠商另供貨至南港的中盤商「鴻祈食品行」,一共供應雙北10家小吃店,目前已停止供貨,所以消費者不會再吃到有風險的食材。目前致病原因仍在檢驗中,疫情調查專家何美鄉也針對米酵菌酸、仙人掌桿菌毒素進行分析,她在臉書撰文表示,「這兩種毒素的毒性標的都是細胞粒腺體,所造成的多重器官衰竭的臨床症狀很類似。兩者最大的不同是米酵菌是植物的病原體,而仙人掌桿菌則是人類的病原體,所以米酵菌的繁殖環境是在不高於32度的室溫,文獻上沒有它是否曾經在人體內繁殖的紀錄,但推測是不會的。」而仙人掌桿菌則完全可以在人類的腸胃道內繁殖,何美鄉說,第二例死亡的66歲男子病程變化,和繁殖環境非常相關。「這位66歲的男性病程相當曲折,依據女兒的敘述,在寶林用餐後數小時就有腸胃道的症狀,隔日又有暈眩肢體無力等全身性的症狀,到醫院後看似症狀緩和後,卻忽然極速惡化,最後多重器官衰竭。」何美鄉認為可以提出以下的假說:第一波腸胃道症狀是來自食物中攝取進去少量的毒素,但可能在食物裡面也含有病原體,譬如耐溫的孢子,這些孢子在體內的37度厭氧的環境下是可以被活化而繁殖,同時產生毒素。因此何美鄉認為仙人掌菌機率較大。如今檢驗確認死者體內有米酵菌酸,恐怕也間接證實米酵菌可在人體內繁殖。對於檢驗結果,何美鄉隨後受訪時表示,過去米酵菌酸中毒很少被看到,文獻上也是有限,米酵菌酸是由Burkholderia gladioli(唐菖蒲伯克氏菌)汙染,因此現在要找出這個菌,現在不確定是哪一個食材或醬料有,但可以確定是在寶林廚房內有。何美鄉說,應溯源找到產生此毒素的病菌,追尋食物的源頭,並評估是否可以控制其擴散,希望能盡量減低此病原體進入台灣植物生態的風險,這是當務之急。其實仙人掌桿菌毒素也頗具威力,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仙人掌桿菌會分泌一種嘔吐毒素cereulide,它對熱和酸具有高度抵抗力,因此不怕胃酸,加熱也無法破壞。當毒素到達胃和十二指腸,會透過結合5-HT3受體刺激迷走神經引起嘔吐,還透過抑制脂肪酸氧化、細胞損傷和抑制人類自然殺手細胞來改變線粒體活性,進而造成急性肝衰竭和橫紋肌溶解症。沒有即時治療的話,患者可能會出現多器官衰竭,伴有瀰漫性凝血異常、低血糖、急性腎衰竭和代謝性酸中毒,死亡率高達5成。營養師程涵宇表示,「仙人掌桿菌可在10~50℃中繁殖,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30℃,最常發生在沒有冷藏的澱粉類食物,例如米飯、義大利麵等,尤其在夏天,食物於20℃以上的環境中放置時間過長,使該菌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再加上食用前未經徹底加熱,因而導致中毒。」沒吃完的白飯若是冷藏過久,同樣會孳生仙人掌桿菌,建議放置冷凍較為安全。(圖/123RF)程涵宇說,《美國臨床微生物學雜誌》曾刊登一名仙人掌桿菌中毒案例,20歲的比利時男大生為了避免在空腹的狀態下運動,因此將自己5天前吃剩、放置在室溫狀態下的義大利麵加熱食用,男大生隨即出現嘔吐、腹瀉等不適症狀,隔天家人察覺兒子沒踏出房間,開門查看時才發現男大生躺在床上,已無生命跡象,後來證實是仙人掌桿菌中毒。程涵宇說,飯、麵、板條等食物烹調後要儘速食用,如果沒有馬上吃,應保溫在60℃以上(放在電鍋要確定電鍋溫度有高於60℃),若不確定,建議不吃就要立刻放冰箱,不要放在室溫過久,如果這類澱粉食物已經預估會存放超過2天以上,務必冷凍保存,再盡速吃完。程涵宇提醒,仙人掌桿菌的芽孢非常耐高溫,在水煮、小火煮、煮、燜、燉、燉、蒸這種有水的加熱方法中,孢子需要在121 °C下持續5分鐘以上才能被消滅。如果是用燒烤、炙烤、烘烤、烘烤、灼熱、炒這種沒有額外加水的加熱方法,120 °C下要1小時才可殺死孢子,所以還是事先預防較為妥當。
食安連環爆1/台灣首見米酵菌酸「10年奪陸43命」 無色無味高溫殺不死「5大原則逃死劫」
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發生集體中毒事件,截至3月29日已累計23人就醫,其中2人死亡。令人詫異的是,首位死者年僅39歲且身體健康,用餐後隔日便因急性腎衰竭而亡,病程又急又快,專家認為極不尋常,因此緊急解剖檢驗,3月28日晚上衛福部證實檢體採樣到「米酵菌酸」,這也是台灣首見,許多南洋料理的餐飲業者也紛紛主動停售河粉、粿條等商品,希望降低民眾疑慮。根據中國食源性疾病疫情監測系統資料,2010~2020年共通報19件米酵菌酸中毒事件,造成43人死亡,其中2015年一家四人慘遭滅口,2020年則在親友聚餐中一口氣奪走9條人命。根據新加坡食品局資料,想預防米酵菌酸中毒要掌握5大原則,其中避免在家中發酵玉米或椰漿產品最為重要。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3月28日,共計有18名患者與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相關,其中2人死亡。首名死者為39歲的呂姓男子,3月22日至寶林茶室吃炒粿條,24日因急性腎衰竭搶救不治身亡。但衛生單位卻在26日才驚覺是食安事件。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表示,「此案首例是在24日由新北市衛生局通報,由於病患出現肝衰竭,並非典型食品中毒症狀,因此直到死亡都沒有被懷疑或通報,後來陸續收到醫院通報疑似案例,才立即要求餐廳停業。」66歲男子3月19日同樣享用寶林茶室的炒粿條,之後出現腹瀉、虛弱、倦怠的症狀,並前往新光醫院就診,經過多日治療,最終在27日也因急性腎衰竭身亡,成為第二位死亡案例。新光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林嘉謨表示,一般食物中毒大多都在幾個小時內就發作,很少像該名患者「幾天後」才猛爆性肝、腎衰竭,「也是第一次遇到」。疾管署表示,除2名死者之外,目前6人住院治療中(5人住加護病房、1人住一般病房),15人症狀輕微返家休養。陳彥元說,醫院端有對所有病人進行常見造成食品中毒的細菌及病毒培養,包含沙門氏菌、痢疾桿菌、困難梭狀桿菌等,結果都是陰性。新光醫院感染症主任黃建賢表示,該男子住院後有為其進行細菌培養,但無培養出細菌,推測這次情況較像毒素導致。衛福部召開專家會議,初步認定「米酵菌酸」是禍首的可能性高,最後經解剖2位死者檢驗後,確認檢出「米酵菌酸」。由於民眾對米酵菌酸感到擔憂,台中食安處、法制局及經濟發展局也在28日共同組成市府聯合稽查小組,對於提供河粉、粿條等南洋料理的業者,包含非常泰、塔塔加、瓦城、PappaRich金爸爸、海記醬油雞飯等店家,特別針對粿條及河粉類等食材來源、保存等項目稽查。其中台中大遠百的非常泰、塔塔加泰式料理2家業者已停售河粉產品。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米或椰子所做的發酵食物,若發酵過程不當,有可能產生Burkholderia gladioli菌,此菌可能再洐生米酵菌酸,這是一種非常毒的毒素,依國外報告,可讓中毒者在1天之內多重器官衰竭,致死率在40%至100%間。台北市衛生局與食藥署、疾管署及專家一起調查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發生疑似食品中毒事件,現場抽驗高麗菜、豆芽菜、粿條、鴻喜菇、香蘭葉及醬油。(圖/台北市衛生局提供)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根據中國食源性疾病疫情監測系統,2010年至2020年共通報19件米酵菌酸中毒事件。這些通報共導致146例疾病、139例住院、43 例死亡。」程涵宇說,米酵菌酸中毒是中國的法定傳染病,中國一開始較多的中毒事件,是自製發酵玉米粉製品、銀耳、地瓜粉和玉米粉製品(果凍),後來又有許多濕米粉、木耳)的中毒事件,最常發生在家裡(79.0%)和餐廳(21%)。顏宗海表示,米酵菌酸毒素無色、無味、耐高溫,民眾難以查覺,高溫烹調也無法消滅,在中國、非洲、印尼都曾傳出米酵菌酸中毒事件,目前沒有解毒劑,只能採取支持性療法,例如中毒者若休克就打強心劑,若是不能呼吸就為他插管。顏宗海說,新加坡食品局曾針對米酵菌酸提出預防5方法,分別是避免在家中發酵玉米或椰漿產品、或添加檸檬汁或醋減少毒素形成的機會、避免食用來源不明的豆豉相關食物、如果需要長時間浸泡白木耳或黑木耳,請在冰箱中浸泡,以盡量減少細菌生長,另外,發酵食品時要採取良好的衛生措施,例如對所有食品接觸表面進行消毒,以防止細菌對食品造成不良污染。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則指出,5到10月是食物中毒的高峰期,建議濕式的麵、米粉、河粉、粿條買回家立刻放冷藏,保存不要超過3天。她也提醒,發酵食物雖美味可口,但是無法控制溫度、濕度環境下,建議還是不要自製,以購買大廠牌有檢驗過後較有保障。
寶林案負責人神隱 北市府最後通牒下午5時前務必現身
台北市長蔣萬安28日表示,針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近期爆出民眾用餐後,出現急性腎衰竭死亡與腹瀉個案連環爆,北市府將以溯源、求償、治療等方向積極處理,目前已約詢廠商,「最後期限是今天下午五點」,也請求中央持續支援。蔣萬安28日下午與市府副市長林奕華、社會局長姚淑文、衛生局長陳彥元、警察局長張榮興和法務局長連堂凱聯席招開記者會。蔣萬安重申,將協助家屬進行假扣押,也要求寶林線上與線下所有銷售管道立刻停業。衛生局也將溯源食材,並成立治療個案平台,針對這次比較罕見的症狀與病歷交流治療做法。姚淑文表示,27日社會局已派員到各醫療院所了解家屬需求,28日也致贈慰問金,對死亡跟住院個案,發放緊急慰問金,住院或返家休養者新台幣6,000元,死亡個案1萬元,截至28日午間計有11位市民家屬已造冊確定將發放。而針對外縣市個案,姚淑文強調,請地方政府協助發放,金額方面「北市府會協助」。陳彥元強調,針對消費者,只要3月17日起所有曾到寶林用餐的消費者,只要有噁心、嘔吐、疲倦、腸胃道任一症狀者,務必就醫或聯繫衛生單位通報;針對醫療院所,衛生局28日上午已發函要求台北市37家醫療院所,只要在3月17日後收治病患中,病徵有肝衰竭、敗血性休克,且診斷原因不明者,必須詢問病患飲食史,只要曾到寶林用餐「就要馬上通報衛生局」。張榮興則表示,警察局已在第一時間查扣了寶林的監視器主機,正就個案進行畫面調查中,也持續對員工及相關人員進行訪問、筆錄。此外,針對業者的發票進出貨、員工對話記錄等等,也會分析比對,徹查重點在分析是否「長期沒進貨卻能供貨」。針對外界關注的理賠問題,連堂凱說明,向寶林名義保險公司國泰產險跟新安東京了解後發現,寶林遲未繳交產品責任險與公共意外險保費,「保單已經失效」。若28日下午5點寶林未派員赴北市府說明,「就直接開罰」。連堂凱進一步指出,其實寶林所在的「遠東百貨信義A13」有投保國泰產險,其地下室美食街「大食代廣場」有投保新安東京產險,較有望挖得到賠償金,也要求這兩間公司29日前回覆理賠計畫。「寶林茶室」信義遠百A13店持續歇業中,周邊店家低調表示,寶林本就打算於3月底歇業,此次爆發食物中毒疑雲,「可能真的原料放太久」。(圖/顏瑋辰攝)
台南婦「寶林茶室」吃炒粿條 忍2天急性肝衰竭送醫…治療現況曝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愈演愈烈,台南衛生局昨(27日)接獲2起疑似個案,1例為民眾主動陳情,1例為醫院通報,皆曾到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A13」用餐,相關細節也曝光了。台南市立醫院27日晚上9點30分通報,個案為50歲黃姓女性,因為急性腎衰竭送醫,在加護病房治療。據了解,黃女是台南人,工作地點在台北,3月21日下午曾到台北信義區寶林茶室,吃了炒粿條,晚上開始出現頭暈、上吐下瀉等症狀,尿液也呈現黃色,忍了2天仍沒有好轉,直到24日才到台北市仁愛醫院就醫。醫師檢查後,發現黃女肝指數8000多,當時要求住院,但黃女考量家人在台南婉拒,院方便開立轉診單,25日到台南市立醫院肝膽腸胃內科門診,被安排住院治療,26日因為急性肝衰竭轉入加護病房,肝指數GOT飆到18000多這段期間,黃女都不知道「寶林茶室」爆發食安危機,在院方和家屬多次提醒,她在27日才想起曾到該地點用餐,點了炒粿仔條,當晚就出現身體不是症狀,市立醫院立刻通報衛生局。所幸,黃女經過治療,肝指數已經下降至645,腎功能也比前一天好,排尿狀況正常、無水腫,目前尚未達到洗腎程度,採取保守治療。另外,黃女也轉述希望趕快查出中毒原因,以及討論後續賠償問題。
吃放5天義大利麵「仙人掌桿菌」腎衰竭猝死! 專家曝:白飯也會有
「寶林茶室」餐廳爆發食物中毒事件後,董事長黎仿軒對外表示「我們都是素食,所以都很安全」引起撻伐。對此,食安專家「韋恩的食農生活」表示,素食不一定安全,並分享《美國臨床微生物學雜誌》發布的一個病例,一名比利時學生吃了放5天的義大利麵後,因為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導致食物中毒,引發肝衰竭猝死。食安專家「韋恩的食農生活」在粉專發文,分享《美國臨床微生物學雜誌》發布的一個病例。一名比利時學生AJ,某天微波一碗義大利麵進食,但那碗麵是在5天前煮熟的,且沒有放進冰箱保存,僅僅是放在廚房的流理台上。AJ將義大利麵吃完,便外出運動,沒想到經過半小時後,他就因為頭痛、肚子痛及嘔吐而回家。雖然嘔吐的情況持續了數個小時,但他以為他只是普通的食物中毒,大量喝水後便上床休息,隔天竟被家人發現陳屍在床上。後續經過驗屍發現,AJ是因為仙人掌桿菌導致食物中毒,最終引發肝衰竭猝死。對此「韋恩的食農生活」表示,其實在台灣,仙人掌桿菌也常常孳生在白米飯裡,造成食物中毒「一般白飯放涼到隔餐,就有仙人掌桿菌污染的風險。」因此他也提醒,即使是熟食,冷藏保存也非常重要,當剩菜要拿出來再吃時,充分加熱也非常重要,因為微波爐常常只是加溫,溫度可能不足以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