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發炎
」 脂肪肝 肝癌 肝硬化 癌症 肝臟吃和生活習慣很重要 營養師推10種食材讓你遠離脂肪肝
有脂肪肝的人通常沒有感覺,有將近8成以上的人是在進行健康檢查時無意中發現,少數的症狀多半只是ㄧ些非特異的腸胃道症狀,例如上腹部不適或有輕微疼痛;有些人則是出現食慾不振、疲倦、腹脹、上腹壓迫感及噁心、嘔吐等症狀,少數人有肝腫大或肝功能異常等現象。營養師程涵宇指出,會導致形成脂肪的原因,不外乎是飲食、睡眠、運動、抗氧化壓力等出了問題,所以,要解決內臟脂肪的問題,除了要改變生活習慣之外,也要多注意飲食控制,才能發揮效果。所以,想要跟脂肪肝說再見,先做到以下三件事,包括健康飲食且吃得剛剛好就好、減重和運動,並分享了降低脂肪肝的10種好食材。1.咖啡研究指出,咖啡可能與肝臟酵素的活性降低相關,這可能有助於緩解脂肪肝的發展,肝臟酵素的升高通常與肝臟損傷有關;另外,咖啡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例如咖啡因和多酚,這些成分對於減緩氧化作用和減少細胞損傷可能有幫助,進而降低脂肪肝風險。也有研究表明,咖啡可能影響脂肪和醣類代謝,並促進脂肪氧化和減少脂肪累積,皆對降低脂肪肝有幫助。這樣吃:建議無糖黑咖啡,每天最好不超過2杯超商大杯(480ml)美式,以避免咖啡因過量造成頭暈、頭痛或心悸等問題。(一杯大杯黑咖啡的咖啡因約200~300mg,台灣建議一天咖啡因不超過300mg,美國及歐盟建議不超過400mg)2.綠色蔬菜綠色蔬菜富含膳食纖維,常見的如菠菜、高麗菜和芥蘭菜,膳食纖維有助於提升飽足感、控制體重,同時也有助於降低血糖和膽固醇,進而減少內臟脂肪堆積。綠色蔬菜也含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A及多酚這些成分有助於抵抗自由基,減緩細胞損傷,並保護肝臟細胞;蔬菜中的維生素 K、維生素 B和礦物質鐵、鈣、鎂等,對於肝臟功能和整體健康都很重要。這樣吃:建議食用蔬菜時不要過度烹煮,才不會讓蔬菜中的營養物質大量流失,建議可以用無水快炒方式來烹煮蔬菜,減少營養素流失。3.豆類黃豆、鷹嘴豆等蛋白質豆類,不但低脂,又含有豐富的植化素,同時含有抗性澱粉,有助於減重、減脂,並能保護肝臟,減少肝臟脂肪的堆積。另外,比起肉類,豆類多了膳食纖維,而且鉀含量高,也相當適合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的人。這樣吃:一般來說,20g的乾蛋白質豆或50g生鮮蛋白質豆(例如毛豆)就含有7g蛋白質,約等於30g的肉類的蛋白質含量,所以若是大量想補充蛋白質,蛋白質豆類或其製品如豆漿、豆腐等,都是非常優質的選擇。但要注意的是,記得選擇無糖蛋白質豆類製品,例如無糖豆漿、無糖豆花等避免攝取進過多的熱量。4.魚類大多數魚類含有豐富的Omega-3魚油,能抗發炎、減少肝臟發炎反應,還能降低肝臟脂肪的堆積,同時能增加體內好的膽固醇HDL,並降低三酸甘油酯和壞膽固醇LDL,對於預防脂肪肝有幫助。這樣吃:比起豬肉、牛肉或雞肉等肉類,魚類的肌肉纖維組織比較短,咀嚼之後較容易被分解,更容易被人體消化與吸收。但常聽說魚的體內容易累積重金屬,吃下肚對健康不利;其實只要正確選擇例如鯖魚、秋刀魚、圓鱈、扁鱈等低重金屬汞安全來源的魚更安心,同時建議一週吃魚貝類兩次以上更佳。5.燕麥許多人發現自己的膽固醇超標,會把燕麥當成早餐來享用,的確,全穀類、高纖的燕麥,營養價值非常高,燕麥富含膳食纖維,對於促進腸道健康、預防便秘、降低膽固醇和控制血糖都有幫助,還有助於提供長時間的飽足感,對於體重管理也有幫助。另外,燕麥中含有的抗氧化劑如維生素 E,有助於對抗體內自由基,減緩氧化反應,進而幫助降低脂肪肝的風險。這樣吃:除了和許多人一樣,不管是用開水沖泡燕麥片,或是把燕麥片加入牛奶、豆漿或咖啡等飲品中都可以,就是用來取代麵包、饅頭、稀飯等傳統早餐;另外,也可以將燕麥加入白米一起煮,增加主食的纖維量,對於體重管理或降低脂肪肝都有助益。6.堅果堅果是富含健康脂肪的食材,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對於心臟健康相當有益處,而心臟健康與脂肪肝的發展有一定的相關性;堅果同時富含抗氧化劑,例如維生素E,有助於對抗體內的氧化反應,減緩細胞損傷的發生。這樣吃:堅果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腰果、核桃、杏仁果……等都很棒,每天建議量20公克,在運動後吃堅果還能達到輕鬆增肌、幫助修復的效果。7.薑黃薑黃素是抗氧化、對抗體內自由基的好幫手,不但能刺激血液循環,也有產熱的效果,還能幫助護肝,降低肝指數;也有研究指出,薑黃素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等疾病。這樣吃:大小朋友都喜歡的咖哩飯、咖哩麵,就是攝取薑黃素最好的料理,或是近來很流行的薑黃粉,可以單獨灑在食材上或打進蔬果汁,就能輕鬆吃進營養。8.橄欖油別因為怕脂肪堆積就不吃油,其實只要攝取好油,像是橄欖油等不飽和脂肪酸多,讓飽和脂肪酸減少,就能調整體內的體脂肪,因此選對好油,也能幫助體內的脂肪代謝。這樣吃:橄欖油直接作為烹調的主要用油,若要保留最多的橄欖油多酚營養,低溫或是輕烹調也是較好的方式。9.大蒜研究發現,多吃大蒜跟降低脂肪肝有關,大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如硫化合物,有助於對抗體內自由基、減緩細胞損傷,進而有助減輕肝臟損傷,甚至能減少脂肪肝的形成。另外,大蒜中的蒜素可以提升免疫力,其中的硫化物還有殺菌、預防腫瘤增生、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效果。這樣吃:烹煮大蒜之前,先將蒜頭的薄膜剝掉,與空氣稍微氧化一下,蒜素才可釋放出來;要特別注意的是,若熬煮太久,蒜素功能會減弱,建議除了在料理初期放入大蒜增加香氣,在食物起鍋前也放入大蒜能增加蒜素攝取,蒜頭雞湯、蒜片義大利麵,都是攝取蒜素的可口料理。10.黑木耳黑木耳是相當熱門的健康養生食材,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多醣體,可說是腸道的清道夫,能幫助潤腸排便,預防減重時宿便的累積。其中的水溶性纖維質,有研究證明具有降膽固醇的作用,而且因為黑木耳熱量很低,又能提供飽足感,對於體重控制很有幫助。這樣吃:可以自製黑木耳露(一把黑木耳對4倍的水,打成汁,若要甜味,可加入鳳梨或枸杞),既能增加飽足感,又有對排便有幫助,進而降低體內的脂肪。(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詹宏志胞弟肝癌病逝!醫示警「初期很像感冒」 5大危險因子曝光
音樂家、網路家庭PChome董事長詹宏志的弟弟詹宏達昨(15日)驚傳因肝癌逝世,享壽67歲。醫生提醒,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分佈,如果肝臟發炎或腫瘤長在肝臟內側,也不會有明顯症狀,且很常被誤認是感冒,患者常以為只是太忙、太累而不以為意,晚期才會有腹水、黃疸、下肢水腫、食道靜脈曲張、肝性腦病變等明顯病症。家醫科醫師陳敬睿表示,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分佈,又被稱為「沉默的器官」,如果肝臟發炎或腫瘤長在肝臟內側,身體不會感到明顯不舒服或疼痛,等到真的出現腹痛時,往往都是肝腫瘤太大,觸碰到肝臟表面神經,或是肝癌轉移到其他器官才被發現。醫師說明,造成肝癌的原因很複雜,通常是多種因子共同作用造成,其中B型肝炎、C型肝炎是主要原因,約有75.7%的肝癌是由B、C肝炎引起;再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高糖、高油的飲食讓台灣一半以上上班族,有輕重度不一的脂肪肝,而脂肪肝沒有症狀,若沒有控制易造成纖維化、肝硬化而導致肝癌。陳敬睿進一步指出,酒精性肝炎也是引發肝癌的原因之一,長期過量飲酒或有酗酒習慣,容易引發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間接增加致癌的風險;黃麴毒素也是肝癌致癌物之一,常見如花生、高粱等,長期攝取黃麴毒素也會增加罹患肝癌機率;最後則是寄生蟲,如中華肝吸蟲、日本血吸蟲等,生食遭污染的海鮮,很容易引起嚴重感染導致肝癌。醫師提醒,肝癌初期的症狀有時跟感冒很像,患者常常以為只是太忙、太累而不以為意,晚期才會有腹水、黃疸、下肢水腫、食道靜脈曲張、肝性腦病變等明顯病症,因此肝癌的高風險群如B肝、C肝、肝硬化等患者,一定要定期回診追蹤。另根據2017年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約有2成肝癌與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有關,平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適量飲酒也一樣很重要。
食之無味是警訊!4旬男反胃想吐…以為是諾羅 醫示警「2症狀」
「食之無味」是警訊!有1名40多歲的男子先前因吃東西嘗不到味道,且一聞到油炸食物等異味就反胃想吐,於是急忙就醫看診,且以為是感染諾羅病毒,最後才知原來是急性A型肝炎病毒感染。對此,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也指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會造成味覺失調和噁心,有急性肝炎的病患還會「食之無味」,「對策是找胃腸肝膽科診治、驗肝功能。」錢政弘近日在臉書發文列舉「為什麼常覺得的嘴巴很苦」的原因:包括牙周病、蛀牙、牙齦炎會影響味覺;口乾、口水分泌不足、乾燥症;胃食道逆流;口腔霉菌感染,舌頭有白苔;新冠感染;賀爾蒙改變;抗生素、口服避孕藥等藥物;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微量元素缺乏等等。其中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部分,他半年前曾遇過1名40多歲的男子,對方因為持續噁心、嘔吐去診所就醫,原以為是食物中毒或諾羅病毒感染,但是吃了3至4天的腸胃藥,症狀依然沒有緩解,於是轉診到他的門診檢查。錢政弘詢問他的症狀後發現,有2點特別像是急性肝炎的表現,也就是「吃東西都沒有味道!」「聞到異味(如油炸)的東西會想吐」,結果後來抽血證實,果真是急性A型肝炎病毒感染,ALT高達1700,「持續有3週的時間,他吃東西都沒有辦法分辨食物的味道,一直等肝功能正常後,味覺和食慾才恢復。」疾管署也指出,A型肝炎是由A型肝炎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急性肝臟發炎。其症狀包含:突然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噁心、肌肉痠痛及腹部不舒服等,數天之後發生黃疸。恢復期有時會拖延,但會完全康復不留後遺症。6歲以下兒童感染約有70%無臨床症狀或症狀輕微,而較大的兒童或成年人感染後,約70%會出現症狀,且通常臨床症狀的嚴重度會隨年齡增加而增加。A型肝炎雖然不會導致慢性肝炎,但有10至15%的病人在急性發病後6個月內有可能症狀復發。A型肝炎的致死率低(約千分之三);造成死亡的情形多半為猛爆型肝炎,通常發生於老年患者或慢性肝病患者(包括慢性B型、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降膽固醇40年老藥缺貨長達1年 食藥署解釋原因
膽固醇過高是國人常見慢性病,規律用藥是控制關鍵,但有民眾憂心表示,過去每天規律服用Cholestyramine(可利舒散),因國內藥廠停產,無法有效控制病況,進而感到焦急、無奈。食藥署說明,該藥物因許可證移轉導致供應短缺,預計今年10月可供應。一名憂心的家屬表示,先生有心臟血管狹窄,醫生建議將低密度膽固醇(LDL)降低至70以下,但他使用各種藥物均導致肝臟發炎,多番嘗試才找到可利舒散,每天必須服用4包才能達到治療效果,但自從國內藥廠停產後,無法再有效控制膽固醇。該名家屬說,此藥沒有國外進口,國內也沒有任何其他可使用的學名藥,由於是處方藥,也不容易從國外購買郵寄到國內,不知如何是好,擔心先生因血管堵塞導致心肌梗塞或中風。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新光醫院心臟醫學中心研發長常敏之表示,可利舒散是一款約40年的老藥,過去是治療膽固醇血症的重要用藥,但近年已有不少新藥問世,目前退居第三線用藥,可能因為國內市場較小,藥價又不貴,藥廠不想做了而轉手。根據他的臨床經驗,患者如第一、二線用藥效果不佳,可能會改用針劑藥物,極少患者會考慮使用可利舒散。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表示,可利舒散是《藥事法》公告的必要藥品,若廠商無法製造、輸入或供應量不足,須在至少6個月前向食藥署通報。世達藥品去年10月申請藥品許可證移轉,後續採控貨供應,已依規定通報。王德原指出,許可證移轉並非罕見情況,如原藥廠無意繼續生產,而新藥廠願意接手,雙方即可提出申請。可利舒散的許可證完成移轉後,成大藥品需要時間準備產線等,預計今年10月可供應。
男工程師35歲就罹患糖尿病! 不菸不酒「這些因素」3年胖近40公斤
有1名35歲男性工程師,因高壓工作導致作息及飲食長期紊亂,體重在短短3年內就暴增38公斤,後續雖然被診斷出代謝性脂肪肝,但工程師卻不予理會,最終竟罹患糖尿病。對此,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也提醒,放任肝臟發炎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罹患風險,所幸工程師後來靠著「這幾招」成功逆轉病情。魏士航醫師表示,該男工程師因工作需輪夜班,睡眠時間嚴重不足,雖然不菸不酒,但卻時常靠著抽屜裡的各種零食餅乾充當一餐,導致男子來他那裡就診時BMI已高達40,屬於重度肥胖,而且短短3年,體重就從78公斤爆增至116公斤,而且還被其它醫院診斷出高血壓與脂肪肝,卻因日常生活未受太大影響而不予理會。直到後來男子到診所抽血檢查才赫然驚覺,不僅他的肝臟處於發炎狀態,就連尿酸、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也全數超標,糖化血色素更高達6.9,正式確診糖尿病。對此,魏士航也分析,男子不規律的睡眠作息會增加脂肪肝的形成,然後他有一餐沒一餐,而且經常攝取高油脂、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這會導致肝臟脂質新生作用持續活化,製造出大量的新生脂肪,為典型的代謝性脂肪肝案例。再加上男子長期工作壓力大,增加胰島素阻抗,影響甲狀腺素功能並誘發腸道菌叢失衡,同樣促進脂肪肝生成。魏士航補充,所幸男子在狀況惡化前就及早就診,最後以211餐盤飲食控制(每餐食用2份蔬菜、1份全榖類和1份蛋白質),以及增加運動量,還有適當的藥物治療,4個月就減掉20公斤,總膽固醇與尿酸也回到正常值,肝臟炎症更成功消退。魏士航也藉此案例提醒民眾,肝病通常不會有明顯的症狀,一旦出現不適,可能已發展至晚期,最嚴重恐只剩下3至6個月的壽命。尤其是合併代謝異常的肝臟患者,肝病危機、心血管疾病風險、癌症的風險都會明顯增加,千萬不可不慎。
台灣光罩執行長吳國精驟逝 醫示警「膽管癌早期不易診斷」:6症狀要小心
台灣光罩執行長、半導體業先驅吳國精,在4月初因身體不適至醫院檢查,才得知罹患膽管癌,最後於昨(18)日深夜10時33分驟逝,享壽75歲。對此,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曾在臉書粉專指出,膽管癌是不常見的疾病,很難醫又不好診斷,會出現黃疸、茶色尿、右上腹痛、皮膚癢、食慾不佳等症狀,不容易早期診斷,有時候是等到癌細胞轉移到肝,出現一個一個腫瘤才被發現。錢政弘提到,膽管癌依發生的位置分為「肝內膽管癌」和「肝外膽管癌」,肝內膽管癌有78%是長成一坨(塊狀),用腹部超音波是看得到的,但有16%是沿著膽管長,6%藏在膽管內,這二型用超音波就看不太清楚;而肝外膽管癌在超音波下很容易被十二指腸內的空氣遮蔽看不見,不容易早期診斷,並有九成的膽管癌都是屬於肝外膽管癌。關於膽管癌的危險因子,錢政弘透露,包含膽管結石、膽結石(膽囊結石)、B型肝炎和C型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有毒物質(如農藥、橡膠、印刷油漆等)、抽菸、幽門桿菌感染、糖尿病和含糖飲料,都有可能促進癌細胞增長。錢政弘也表示,腫瘤塞住膽管會使膽汁排不去,此時患者可能出現黃疸、茶色尿、灰白便等狀態,若懷疑膽道阻塞或黃疸,可以抽血驗膽色素和鹼性磷酸酶;另外,像是右上腹痛(感到悶、漲)、皮膚癢(手掌和腳底最明顯)、食慾不佳(體重減輕、營養吸收變差),均為膽管癌可能的症狀,要請民眾小心注意。最後,錢政弘提醒,40歲以上有肝病、膽結石或工作上會接觸有毒物質的人,平時要注意小便的顏色是否正常,在飲食方面除了少喝含糖飲料之外,也建議有膽結石的人不要吃生食,飲食要注意清潔衛生,避免造成膽囊、膽管甚至是肝臟發炎化膿,長期膽管發炎會增加罹癌風險。
周末喜迎立春!青龍年12生肖最新運勢出爐 「這生肖」有大財運
國際天星命理風水專家邱彥龍指出,4日立春下午4點20分,生肖年會正式由黑兔轉為青龍年,由李誠大將軍接掌太歲值年,至2025年2月4日為止,生肖屬龍、狗、羊、牛、兔,分別為坐太歲、沖太歲、破太歲、刑太歲、害太歲,建議以上生肖最好安太歲或化太歲,有助逢凶化吉之功效。另外,老師也給12生肖一些提醒跟建議,讓新的一年運勢可以提升。《鼠》事業運:2024年文昌運、考試運、貴人運旺,在工作上能得到幫助,也很願意幫助同事,會得到眾人的喜愛,並且小有名氣,當然也會惹來閒言閒語,但不必太在意。如果有海外、外地的事業來找你,可以把握,或者有高等教育或宗教之類的參與學習機會也不要錯過。青龍年偏財運很好,但必須相信直覺,有機會中獎或得偏財。感情運:有姻緣,能找到不錯的緣分,也能因此幫助你的工作,且對方很願意為你花錢,彼此契合的機率很高。健康運:注意婦科疾病、神經系統、耳鼻喉、腰背腎等問題、小心憂鬱恐慌、情緒不穩定、內分泌系統、肝臟發炎、腸胃發炎、心血管疾病、中風、眼疾。《牛》工作運:2024年刑太歲,需安太歲或化太歲,但事業、財運、工作運、貴人運、合夥運、文昌運都超級強,是奔波勞碌的一年,能打響名氣,還有機會能夠置產,包含土地與黃金,對未來幫助很大,切忌賺得多花得多把錢給流失掉。建議調適好自己的情緒,住房或外出容易遇到無形磁場干擾,建議帶個紅包袋化煞擋災。感情運:有機會遇到陌生朋友,或由朋友、鄰居、兄弟姊妹介紹的對象,但也要慎防爛桃花。健康運:注意水腫、腸胃、婦科疾病、肥胖、憂鬱恐慌、右眼問題、心血管疾病、中風、脂肪肝、肝炎、腫瘤、癌症、糖尿病、痛風、腎病、循環系統問題、滑倒受傷、抽筋、溺水、精神疾病。《虎》事業運:2024年會按照自己的流程與步驟進行,在投資上會有亮眼的成績,為自己帶來財富,但你的節奏合夥人可能不太認同,所以溝通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事業容易與海外、遠地、網路、教育接軌,並且得到不錯的成績,最終收穫滿滿。感情運:有老少配現象,多花時間規畫未來,有情人終成眷屬。健康運:注意意外血光、糖尿病、痛風、腰背腎痛、筋骨發炎、腫瘤、癌症、吃錯藥、中毒、毒素積累、肝病、心血管疾病、中風、風濕、憂鬱恐慌、筋骨痠痛。《兔》事業運:2024年害太歲,需安太歲或化太歲,事業運、財運、文昌運都很好,名氣遠傳,在海外、外地、高等教育、宗教、網路方面會有很好的運氣與突如其來的好運跟貴人運,溝通、行銷都能做得非常好,但盡量避免口舌官司是非,不要言詞太過犀利,需要修飾一下。感情運:海外或外地容易遇到良緣。健康運:注意流產、肥胖、婦科疾病、腸胃問題、心血管疾病、肝炎、憂鬱恐慌、腫瘤、肝炎、視力減退、神經系統問題。《龍》事業運:2024年值太歲,需安太歲或化太歲,會有無形的磁場幫助,多祈福是好事,容易得到很強的客戶、合夥人跟另一半的幫助,可以把握機會,雖然會有突如其來的事件影響,但最終都有好結果。說話要注意條理,不然容易自打嘴巴,還不如不說。但整體上還是順利的,會比別人還幸運,並且貴人會很多,切記不要亂說話把貴人說跑了。感情運:容易有辦公室戀情,好壞就要自我判斷了。健康運:注意骨頭、意外傷害、憂鬱恐慌、腫瘤、血脂過高、眼疾、肝炎、流產、早產、婦科疾病、腸胃問題、耳鼻喉、肺部、胸部問題、肥胖。《蛇》事業運:2024年事業運強,只要行銷包裝得體,把感覺和氣氛做出來,可以擁有很好的收穫與運氣,有客戶的幫忙會讓你事半功倍,得到許多關照,切記多說好話以及動聽的話,青龍年可以無往不利。感情運:今年婚姻運很強,容易閃婚或突然結婚,可以多把握這次機會。健康運:注意骨傷、肝炎、視力減退、腸胃問題、骨質疏鬆流失、內分泌失調、性功能障礙、耳鼻喉疾病、腰背腎疾病、刀傷、燒燙傷。《馬》事業運:2024年是重生的一年,必須先破壞再建設,將舊有的不良習慣徹底更除,重新建立新的習慣,往後就會平順,在工作和事業上可以增加不少人氣和人緣,朋友社交圈也會增加,並且暗中會有貴人相助,多增加自己的智慧,可減少口舌是非,好運蒸蒸日上。感情運:會得到另一半的關注與支持,有添子添孫的機率。健康運:注意憂鬱恐慌、骨傷、肝炎、視力減退、腸胃、肝膽問題、骨質疏鬆流失、內分泌失調、抽筋、胰臟、心血管疾病。《羊》事業運:2024年破太歲,需安太歲或化太歲,今年會比較動盪,有破財或入坑的情形,非常多的問題需要改革變新,雖然都能迎刃而解,但幸運的成分比較多,歸根究柢的根本問題還是要解決,注意情緒起伏與自控能力,言語上易惹災難,精進智慧是幸運的泉源。感情運:在海外、外地或高等教育及宗教領域容易遇到好的對象,為你帶來良緣,也能幫助到你的事業。健康運:注意肝炎、心血管疾病、失眠、精蟲數量稀少、縱慾過度、情緒不穩定、內分泌失調、交通意外、工作傷害、開刀血光、耳鼻喉方面疾病。《猴》事業運:2024年學習運、考試運、文昌運強,第六感非常準,並且在朋友或社團中表現出色,財富方面容易有預想不到的花費,但工作會有所進展,只是要小心陷阱,需要非常謹慎。感情運:容易在社交圈或者是事業中遇到對象,但需慎選。健康運:注意筋骨、肝炎、痛風、糖尿病、循環系統、心血管、呼吸系統疾病、高血壓、心情不穩定、工作傷害、交通意外、流產。《雞》事業運:人氣跟財運都很旺,適合一對一溝通行銷或私底下進行,成功機率很高,可以多和兄弟姊妹、朋友、鄰居、小學同學和國中同學聊聊天,有機會得到好的工作與項目。感情運:容易在朋友之間或者社團活動中,找到自己心儀的另一半,桃花朵朵開。健康運:注意痔瘡、高、低血壓、中風、肝炎、內分泌失調、交通意外、腫瘤、癌症、流產。《狗》事業運:2024年沖太歲,需安太歲或化太歲,今年工作有重新開始或轉換跑道的機會,讓危機化為轉機,容易出名並且成為焦點。客戶、另一半、合夥人都會很喜歡你,善用自我的優勢好好發揮自己,有賺大錢的機會與收穫,但要注意對別人的言語攻擊,極具殺傷力。感情運:會有老少配的現象,年齡落差大,要注意不要有太強烈的言語衝突與刺激,容易有危險。健康運:縱慾過度、交通意外、內分泌失調、中風、傳染性疾病、癌症、腫瘤、心理疾病、肝炎、神經傳導系統問題、高、低血壓、腸胃過敏、流產、中邪、結石問題。《豬》事業運:2024年有大財運,事業運、財運旺,長年的累積或磨練終於得到成果,在朋友、兄弟姊妹、里鄰之間被認可,人氣大漲,會特別討喜,說話方面不要太衝,心情好,運會更好。感情運:桃花運很好,容易交到心儀的對象,另一半還會給錢花。健康運:注意工作過勞身體發炎、無形病、感冒、新冠、呼吸道疾病、耳鼻喉問題、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眼疾、情緒不穩定、內分泌失調、肝炎、腫瘤、精神系統問題。
受潮發霉食材吃下肚超可怕!夫妻倆雙雙罹肝癌 營養師:小心一級致癌物
中國一對夫妻一起在上海工作打拼,丈夫卻發現妻子出現全身無力、食慾不振吃不下等症狀,原本以為只是工作身體太勞累導致,不料一週過後症狀未改善,甚至連丈夫自己也出現類似症狀,夫妻倆去看醫生後才發現兩人皆罹患了肝癌,經過檢查後才得知是因為吃了受潮發霉的「花椒」才可能導致肝癌的發生。該妻子以為食材雖然受潮發霉,但是只要經過沖洗和高溫烹著就可以安心吃下肚,不過其實長期食用儲存不當而受潮發霉的食物其實非常危險,而且確實有可能提高罹患肝癌的機率。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陳冠蓉表示,黴菌經過代謝後會產生「黃麴毒素」,而黃麴毒素早被國際癌症研就中心列為一級致癌物,它有高度的肝臟毒性、致癌性、免疫抑制性等等,身體在長期累積黃麴毒素的狀況下,非常容易增加罹患肝癌風險。不少人會覺得,把肉眼可見的黴菌洗乾淨,煮一煮就好,但其實陳冠蓉提到,黴菌的菌絲生長力很強,可以穿透進植物性食材裡,所以難以完全清洗乾淨;而且黃麴毒素要高達260度以上的高溫才有可能去除,但一般烹煮溫度也頂多100度上下,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不要將受潮發霉的食材、食物吃下肚。那要如何好好保存乾貨、穀物、調味料、豆類、中藥材呢?陳冠蓉表示,這些材料本身水分含量超過15%以上就容易產生黴菌,建議購買時選擇品質優良的產品,購買適量就好。如果不小心買太多就要放冷凍,若放在台灣這種高濕、高溫的常溫環境,非常容易孳生細菌及黴菌。陳冠蓉說明,男性賀爾蒙跟肝癌發生率提升有相關性,多吃全穀雜糧、多樣化蔬果、黃豆、毛豆、黑豆等,不僅可以有效調理男性賀爾蒙,其中也富含抗癌植化素。若想護肝、防止肝臟發炎,可以多喝開水,少喝含糖飲料;多補充核桃、亞麻仁籽、奇亞籽、鮭魚、鯖魚、秋刀語等富含Omega3的食材。
B肝口服治療給付放寬 醫籲:即時回診追蹤、治療很簡單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台灣38歲以上成人有1至2成B型肝炎病毒帶原率,B肝病毒可能在肝臟緩慢侵襲,造成肝細胞慢性發炎、結痂並逐漸纖維化,若沒有即時診斷、治療,會陷入肝功能失常、嚴重纖維化甚至肝癌的處境。B肝帶原者陳先生說道,「雖然知道自己有B肝,但因為沒有明顯症狀,再加上沒有達到健保給付用藥的標準,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好好治療…」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楊宏志說,治療B肝可降低肝癌風險,且須要定期追蹤,口服藥治療相當方便,現在健保放寬給付,e抗原陰性不用再等到重度肝纖維化就能用藥,呼籲B肝病友即時回診追蹤、用藥治療,不再「肝」苦。染肝炎病毒 小心肝炎、肝硬化、肝癌威脅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持續名列死因之首,其中肝癌造成的死亡率名列第二。感染肝炎病毒是導致肝病、肝硬化、肝癌的重要原因,B肝和C肝防治是台灣消除肝病的重中之重。C肝可以治癒,B肝則需長期抗戰。楊宏志醫師說,以往很多B肝病人可能因不知道自己帶原,疏於追蹤或治療,等到嚴重纖維化、肝硬化了才知道嚴重性。過去的研究已經發現,肝硬化後產生肝癌、肝臟衰竭的風險會大幅提高,應避免等到肝硬化才治療。民眾平常健檢就要檢查有沒有感染病毒、是否帶原;若有感染就需定期追蹤。楊宏志醫師說,臨床觀察,約有4成的B肝帶原者需要治療、6成雖然不需要治療,但仍需要定期追蹤。需要治療者,其肝臟發炎、肝纖維化指數和血中病毒量較高,即時治療有助降低肝臟細胞持續被破壞的威脅。但6成需要定期追蹤者也不能輕忽,雖然不用馬上治療,但只要帶有病毒、風險就不是零,必須每半年定期追蹤、確認病程有沒有變化,有變化就要即時治療。用藥門檻降低 健保放寬B肝治療給付為了讓更多B肝病友儘早接受治療,健保署於112年10月起放寬B肝用藥的給付規定。楊宏志醫師解釋,雖然透過治療,可以減少肝臟發炎,改善肝纖維化嚴重度。但是以前B肝病友要達到重度纖維化(第三級) 或半年內2次肝指數大於正常值2倍才能給付,此時肝癌的風險已經明顯提高,用藥稍嫌晚了一些;但現在針對e抗原陰性患者放寬為只要肝指數異常大於正常值2倍且血清B肝病毒量大於2,000 IU/mL或肝臟中度纖維化(第二級)、半年有兩次肝指數異常大於正常值、且血清B肝病毒量大於20,000 IU/mL就能用藥,讓更多B肝病人可以即早用藥,不必為了等健保給付而讓肝持續受苦。楊宏志醫師說,目前B肝治療以口服藥為主,一天只需吃一顆,服藥很方便,且副作用都很低、治療效果也不錯,發生抗藥性的風險也低。以往病人可能會擔心長期吃藥會有腎毒性問題,但現在藥物設計精良,不會增加對腎臟及骨密度的影響。比較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口服藥有用藥時間限制,必須飯前或飯後2小時才能吃;有的藥物則沒有時間限制,病友可依據自身生活習慣和醫師討論。B肝治療停藥要謹慎 當心猛爆性肝炎找上門楊宏志醫師提醒,B肝口服藥治療雖然很有效且方便,但缺點是停藥後復發率很高,且臨床發現,有1至3%停藥病人可能出現猛爆性肝炎,若未及時發現治療,會產生肝臟衰竭、需要換肝或死亡,所以病友一定要遵循醫囑用藥、不可自己貿然停藥。若是醫師建議可停藥,也一定要配合醫囑小心追蹤。此外,現代人飲食習慣西化,體重過重、脂肪肝者,若同時合併B肝也會加重併發症風險,病友們要記得控制體重、適度運動、充足睡眠,且若有服用保健食品或中草藥,務必和醫師討論。
男子患B肝卻不以為意 檢查後驚見肝臟「變粗糙不平整」
一名55歲男子年輕時曾檢驗出罹患B型肝炎,不過他卻忽視B肝的嚴重性,未持續進行追蹤檢查。直到一次健檢才發現,肝臟已經出現脂肪肝、肝硬化的情況。對此醫師指出,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初期病變不會出現不適感,若病毒長期在肝臟發炎,會導致肝硬化,嚴重還可造成肝癌。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表示,自己一名55歲男病患罹患B型肝炎,不過對方卻忽視B肝的嚴重性,未持續進行追蹤檢查。直到與妻子一同前往健檢才意外發現,肝臟已出現脂肪肝現象;另外病患肝臟的體積偏小、肝臟紋路較粗糙、肝表面不平整,顯示肝臟也有肝硬化情況,幸虧經過檢查後,並未發現腫瘤。對此梁程超指出,由於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分布,所以初期病變毫無不適感,對於大多數B肝患者來說都是一樣。因此要是長期疏忽未進行追蹤檢查,使得肝臟長時間的反覆發炎、肝臟細胞發生纖維化,就會導致肝硬化情況發生。梁醫師分析,引發肝癌的原因除了慢性病毒性肝炎(B型、C型肝炎)外,黃麴毒素及酗酒也是可能的原因;食品若保存方式不當容易遭受黃麴毒素汙染,黃麴毒素被認為是肝癌致癌物之一,常見如:花生、高梁等。另外,長期過量飲酒或有酗酒習慣容易引發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也會增加罹患肝癌的機率。除此之外,有肝癌症家族史、脂肪性肝炎、肥胖、抽菸皆為罹患肝癌的危險族群。梁程超也表示,早期肝硬化症狀通常不明顯,僅在嚴重時才會發生疲倦、虛弱、噁心、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腹痛、腹脹、皮膚出現黃疸變黃或蜘蛛狀血管瘤等症狀。不過若是此時才就醫檢查,肝臟多半已處於肝硬化情況,要是後續未再妥善控制,就會走向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事實上,依據衛福部死因統計,每年約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全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肝癌則為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 國人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肇因主要為B型肝炎及C型肝炎,據調查,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的人為B型肝炎帶原者,而20%為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感染後每5人有1人會發展成肝硬化,肝硬化後每20人有1人會併發肝癌,是造成慢性肝病與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
肝火旺不等於肝指數升高 中醫師詳解肝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中醫與西醫最大的不同是中醫往往看的是整體,中醫所談的五臟---肝、心、脾、肺、腎,與現代醫學的肝臟、心臟、脾臟、肺臟、腎臟五種器官(organ)是不同的。中醫的五臟是「藏象」的概念。中醫師賴睿昕解釋,「藏象」就是將人體的生命現象用「功能系統」來分類,與現代醫學主要用「器官組織」來分類有所不同。熬夜易惹「肝火旺」,注意這些症狀!肝的功能系統主要為疏通、生發、升散等生理功能,而運用現代醫學則是代表,消化系統的蠕動、分泌與吸收、水分的新陳代謝、血液的運行、女性的月事與賀爾蒙分泌穩定、以及情緒的控管等。如果要對應西醫的器官則為大腦的邊緣系統,下視丘與腦下垂體,以及肝膽消化分泌則較為相關,換言之,中醫的肝涉及現代醫學的神經、精神、內分泌、消化、生殖、乃至於免疫等諸多系統的功能,其中又以自律神經與內分泌功能最為主要。中醫常常講肝火旺,並不是指GOT、GPT升高,賴睿昕中醫師表示,所謂的肝火就是體內「促進機體功能活動的能量」用「火」來稱呼。當體內的火若太大,失去控制或造成傷害,就成了病理性的火。例如「肝」臟腑的機能過度亢進,影響正常生理,就稱作「肝火」。通常與壓力或是過度亢奮的情緒有關係。而熬夜也會導致肝火旺,常常會伴隨有頭痛、眼紅眼屎多、口乾口苦、冒痘痘、肩膀僵硬、胸悶、心煩、躁熱、小便黃熱、便秘,月經不調、或睡眠品質不佳等症狀。而熬夜晚睡,生活作息不正常使當肝的機能過亢化作「肝火」,就會導致一系列的內分泌失調與新陳代謝不平衡,而俗稱的「爆肝」並不等於「肝臟發炎」,除非本身有肝炎帶原,肝火與肝功能異常也沒有絕對的關係,但是卻是惡化的主要因子之一。若真的需要熬夜,賴睿昕中醫師提醒,應避免吃泡麵等含有防腐劑過多的加工食品,以避免再讓肝臟產生更多的負擔。長期熬夜或是需要值班的民眾,一旦人體能量透支到一定的程度時,就容易造成陰陽失衡、陰虛火旺等口乾舌燥、口臭口苦、眼睛酸澀,紅腫發癢等不適症狀產生,而本身肝臟有問題的患者熬夜會加重肝功能的惡化這是無庸置疑的。蘆薈治肝炎非良方,肝病與肝炎不同病變!當發現自己有肝炎,很多民眾會用蘆薈當偏方來治療。賴睿昕中醫師指出,蘆薈比較常用於外用,內服的話容易傷胃,中醫常常使用煅蘆會來治療病毒性肝炎,也就是把生蘆會用火煅燒成炭,以降低它寒涼之性。而治療肝炎與肝病其實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在中醫來看,肝的功能是主疏洩、藏血、喜條達而惡抑鬱。主筋,開竅於目,其華在爪,與膽互為表裏。故中醫肝病可表現為血液、筋脈、消化、情志、眼睛等方面的疾病。於中醫的肝系統個性外向、活潑、亢奮,像是「過動兒」,對外在環境及身體情緒變化常反應過度,因此疏通調節的功能一旦出現異常,肝火一路順著肝的經脈延燒,就會有眩暈、頭痛、中風、失眠、耳鳴、口乾、口苦等肝火旺盛、肝陽上亢的現象。不同於現代醫學所指的「肝炎」是傳染性病毒性肝炎的簡稱,主要是由肝炎病毒入侵,使肝細胞的功能發生障礙,或損害肝細胞而出現的肝臟本身的一種病變。所以中醫的肝病不能與現代醫學的肝炎劃等號。中醫的肝病有虛實之分。實證中,臨床表現為頭痛暈眩、耳鳴如潮、面紅目赤、口苦咽乾、脇肋灼痛、煩躁易怒、失眠多夢,或吐血衄血、便秘尿赤、舌紅苔黃糙、脈弦數等就可以使用蘆薈等清熱瀉火的中藥治療,但是中醫使用不會用生蘆薈,通常會用煅蘆薈來治療急性肝炎,因為煅蘆薈抑制發炎的效果是很好的,但是要配合其他的中藥調理,治肝病或是肝炎絕對沒有什麼特效藥。護肝守則 生理與心靈修養同等重要在台灣有90%以上的人都已感染過B型肝炎,且有20%的人是B型肝炎的帶原者。雖然其中的一部份人會有肝炎的發作,但大部份的人是所謂的健康帶原者,也就是體內一直存有B型肝炎病毒,但病毒並未對肝臟有危害,可以和平相處到人死亡;只是有一小部份的健康帶原者,會有急性發作或慢性肝硬化的可能,這通常與飲食,生活習慣有關係。不管是中醫的肝病還是肝發炎,休養是很重要的,賴睿昕中醫師提到,生理與心靈的修養都很重要,對肝最好的飲食方式就是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去「激怒」它。例如油炸、燒烤等,咖啡跟茶也太燥,容易上火。但是也不能過度的食用青草藥或蘆薈,這樣對消化系統來說過於寒涼,使用過多反而會讓肝病症狀更糟。讓扮演人體除濕機的脾胃機能受寒,更不容易去濕解熱。中醫治療肝病效果是肯定,但是中醫治療肝炎與肝纖維化是個緩慢而長期的過程。患者在治療的同時應注意起居飲食,保持心情愉悅,避免過度勞累和熬夜等將對治療起到促進的作用。B肝患者平常也可透過按壓穴位,達到保護肝臟,疏肝理氣與提升正氣之功效:太衝穴:位置:腳背第一、二足趾跖骨連接部位凹陷處。作用:屬肝經的原穴,具有疏肝理氣作用,可緩解急慢性肝炎所造成的不適。曲泉穴:位置:膝關節內側橫紋端上方凹陷處。作用:屬肝經的合穴,具有清肝火、利濕熱的作用,還可協助調節肝臟血流。足三里穴:位置:膝蓋外膝眼處下三寸,脛骨旁開一寸處即是穴。作用:屬胃經的合穴,由於肝炎病人經常會覺得腹脹噁心,可藉由足三里穴改善脾胃機能,並進一步提升後天之本,增強免疫力。清肝茶飲別亂喝 良好作息飲食更重要B肝患者病況穩定時期平常若想喝些茶飲調養,要小心切勿自行服用坊間清肝火、解肝毒的藥物,因為長期喝太多清熱解毒的中藥茶,反而容易傷害正氣、損及脾胃。可以選擇喝性質較為平和的保肝健脾茶,藉由扶正去改善肝功能。保肝健脾茶材料:黨參6g、白朮6g、茯苓6g、枸杞子9g、五味子6g、紅棗5顆作法:將上述藥材清洗過後稍作浸泡軟化,放入1000c.c.的清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續煮15-20分鐘,將藥渣濾出取汁放溫後飲用。作用:黨參搭配白朮與茯苓可健脾補氣,提升免疫力,枸杞子能夠滋補肝腎,搭配五味子可促進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紅棗補中益氣以外,其內含有三萜類化合物的成分,可以協助抑制肝炎病毒的活性。
愛拚酒、吃炸物 6旬科技業主管多項健檢亮紅燈
62歲的何先生(化名)是科技公司高階主管,長期拼酒以及愛吃高糖、油炸等高熱量食物,進行體檢竟發現逼近重度肥胖,而且肝功能、血脂肪、血糖和尿酸都出現紅字,不僅有重度脂肪肝,甚至出現中度肝纖維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健康醫學中心健康檢查科主任陳毓隆指出,何先生的脂肪堆積在肝臟,引發慢性肝臟發炎,擔心再這樣下去,中度肝纖維化恐惡化形成肝硬化。何先生有肥胖、高血壓和睡眠呼吸中止症病史,本身熱愛美食,也經常和客戶應酬,肚子越來越圓,體重直線上升到98公斤。由於海外駐點時間較長,他趁著放長假回台進行體檢,一檢查竟然發現,肥胖指標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一年內從32上升到34.2,逼近重度肥胖35,而且肝功能、血脂肪、血糖和尿酸都出現紅字,照腹部超音波則發現了重度脂肪肝,進行肝纖維掃描甚至出現中度肝纖維化,令他驚覺健康亮紅燈!▲2條黃色線內是肝臟的範圍,肝臟因堆積較多脂肪,導致超音波下肝臟是白花花一片,箭頭處為膽囊與橫膈邊界變得模糊,是重度脂肪肝的影像表現。(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提供)▲中醫大附醫健康醫學中心健康檢查科主任陳毓隆呼籲,民眾透過定期健康檢查掌握自身是否肥胖,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半年內以減去原體重 5-10%為初步目標。(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提供)半年狂甩5公斤肥油 紅字消退中何先生大為緊張,下定決心減重,遵照醫師開出的運動與飲食指引,每周至少去健身房3次,在健身教練指導下努力進行重訓,在家則改吃高纖低熱量的食物。經過半年的努力,何先生成功甩掉5公斤肥肉,血壓、血糖、血脂肪與尿酸指標也有明顯改善,精神與體力都大幅改善中。放任肥胖恐拖成重症! 當心7類疾病上門中醫大附醫健康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文元指出,肥胖合併多重健康危機,放任肥胖帶來的健康影響,小病拖成重症,帶來不可逆的遺憾,需高度警戒。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除了新冠疫情的死亡外,以高血壓性疾病(10.6%)、心臟疾病(8.3%)及糖尿病(7.3%)等3項疾病的死亡漲幅最多,而這3項疾病都與肥胖關係密切。根據台灣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達到50.3%,增加多種疾病甚至癌症的罹病風險。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症胃食道逆流癌症陳毓隆呼籲民眾透過定期健康檢查掌握自己是否罹患肥胖相關疾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初步目標為半年內以減去原體重5-10%,通常減3-5%並維持即可見臨床指標改善,民眾不妨找家庭醫學科醫師或營養師諮詢減重細部飲食指引與運動處方。
科技高管應酬多「竟罹重度脂肪肝」 下決心忌口運動!半年甩肥5公斤
62歲的何先生(化名)是科技公司高階主管,有肥胖、高血壓和睡眠呼吸中止症病史,何先生海外駐點時間較長,本身熱愛美食也經常和客戶應酬,肚子越來越圓,體重直線上升到98公斤,趁著放長假回台,何先生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健康醫學中心進行體檢,檢查發現,肥胖指標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一年內從32上升到34.2,逼近重度肥胖35,甚至肝功能、血脂肪、血糖和尿酸也出現紅字,腹部超音波則發現了重度脂肪肝,連肝纖維掃描出現中度肝纖維化,令他大吃一驚。中醫大附醫健康醫學中心健康檢查科陳毓隆主任指出,由於何先生長期拼酒以及愛吃高糖、油炸等高熱量食物,造成脂肪堆積在肝臟,引發慢性肝臟發炎,擔心再這樣下去,中度肝纖維化還可能惡化形成肝硬化。何先生大為緊張下決心減重,透過陳毓隆主任開出運動與飲食指引,何先生每周去健身房至少3次,在健身教練指導下努力進行重訓,在家每天改吃高纖低熱量的食物,經過半年的努力,何先生體重成功甩肥5公斤,血壓、血糖、血脂肪與尿酸指標也有明顯改善,何先生精神與體力都大幅改善中。中醫大附醫健康醫學中心林文元副院長指出,肥胖合併多重健康危機,放任肥胖帶來的健康影響,小病拖成重症,可能帶來不可逆的遺憾,需高度警戒,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除了新冠疫情的死亡外,以高血壓性疾病(10.6%)、心臟疾病(8.3%)及糖尿病(7.3%)等三項疾病的死亡漲幅最多,而這三項疾病都與肥胖關係密切:台灣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達到50.3%,增加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症、胃食道逆流性疾病、等疾病發生,更提升癌症的發生風險。陳毓隆主任呼籲,民眾透過定期健康檢查掌握自己是否已罹患肥胖相關疾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半年內以減去原體重5~10%為初步目標,通常減 3%~5% 並維持即可見臨床指標改善,民眾不妨找家庭醫學科醫師或營養師諮詢減重細部飲食指引與運動處方。
五毒月解方3/吃對食物自帶排毒武功 4大飲食秘訣保護肝臟
五毒月養生的重點在於排濕熱,也就是排毒,以科學觀點來看,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營養師建議掌握4大飲食秘訣提升解毒力,包括「多吃菜降低肝癌風險」、「薑黃護肝抗發炎」、「豆類調整肝指數」、「好油抗脂肪肝」,只要吃對好食物,就能自帶排毒武功!台灣近年時常在進口食品中查驗出一級致癌物「環氧乙烷」,包含冰淇淋、農心泡麵、東南亞泡麵、甚至胡椒粉都有驗出,營養師程涵宇表示,身處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除了避免攝取有毒物質之外,日常飲食若能顧好肝臟健康,就能防範於未然。「肝臟是身體最大的解毒工廠,也負責調節新陳代謝和分泌,肝臟能夠把藥物、致癌物、食品添加物、環境汙染物等原來不屬於身體組成成分的外來物質轉化為無毒。」程涵宇建議掌握4大飲食原則,第一是「多吃菜,降低肝癌風險」。「研究顯示,每天多吃100公克的蔬菜,肝癌風險就降低8%;另外,抗氧化也是一大重點,包括生大蒜、咖啡、綠茶也都具有預防肝癌的作用。」不過,若有胃食道逆流則要特別當心,上述食物可能會讓病況更惡化,食用需適量或先諮詢醫師。好油脂可降低脂肪肝風險,例如鮭魚就含有豐富的Omega-3,能降低三酸甘油酯、保護心血管。(圖/CTWANT資料照)第二是「薑黃護肝抗發炎」,程涵宇說,薑黃可降低脂肪肝風險,同時預防肝臟發炎;其他如人蔘具有抗氧化特性,所以能減少病毒、毒素和酒精造成的肝臟損害;另外巧克力中的可可多酚能夠減少自由基,所以有助脂肪肝患者增加抗氧化活性,但胃食道逆流者不適合多吃。第三是「豆類調整肝指數」,豆類食物例如黃豆、鷹嘴豆,含有複合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和礦物質,多吃豆類搭配低熱量飲食幫助降肝指數,只要每天喝一杯無糖豆漿就能做到;其他如生薑、益生元也可調降肝指數,程涵宇補充,益生元纖維是一組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大多存在於大蒜、蘆筍、韭菜、菊苣根和洋蔥中。第四是「好油抗脂肪肝」,程涵宇解釋,例如特級初榨橄欖油(EVOO)可減少脂肪肝、肝細胞腫脹、纖維化和防止脂肪過氧化;而魚類如鮭魚中所含的Omega-3也能改善脂肪肝。「除了要多吃上述4大類飲食,也要避免喝含糖飲料,以免增加脂肪肝風險;同時減少攝取飽和脂肪如肥肉、奶油、紅肉與香腸等加工肉、反式脂肪,才能降低脂肪肝風險。」程涵宇還提醒,不管是哪種酒都要少喝,因為90%的酒精要經過肝臟代謝,所以戒酒才是健康之道。
愛吃高油高熱量食物 小心脂肪肝上身
新北市一位國中生熱愛炸物、手搖飲料、有點小肚肚,因學校進行體檢發現BMI約30且肝功能異常,至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就醫,抽血發現血脂肪過高、肝功能指數高達80 U/L,是正常值的2倍,經超音波檢查後確定小朋友已罹患輕度脂肪肝。不良生活習慣 導致有脂肪肝肝膽腸胃科張琮承醫師表示,脂肪肝通常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內臟脂肪囤積過多,並且與肥胖有關,通常會透過量腰圍、測BMI進行健康評估,簡單來說:「肥胖是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常見的原因,脂肪肝與體重增加有直接關係,久坐不動、飲食過度的肥胖患者發生的機率比瘦子高很多」。初期脂肪肝沒有立即危害,但隨著時間與病程進展,可能演變為肝臟發炎、纖維化、肝硬化,甚至有肝癌風險,併發產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內分泌失調、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疾病風險,臨床上發現疾病常常已經很嚴重。兒童肥胖問題 先從飲食控制近年兒童及青少年罹患脂肪肝的比率持續上升,且兒童肥胖也可能造成青少年高血壓、哮喘、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股骨頭骨骺滑脫症、脛骨內翻等疾病,影響健康發展。張琮承醫師指出,有肥胖家族史、無其他遺傳性疾病,也沒有服用藥物,因此詳細問診排除藥物造成肥胖的可能後,建議改善飲食均衡和建立規律運動的習慣,但若是減重成效不彰,就需考慮透過藥物方式減重,成人的話可以考慮內視鏡或是手術方式減重,進而改善肝臟發炎、變性的狀況。飲食的部份,張琮承醫師建議挑選增加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及血糖指數較低且營養豐富的食物,如全穀類、單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植物蛋白、益生元纖維,少吃高油、高糖、高熱量食物、精緻甜點、高糖飲料,並留意肥肝兒童常見缺乏的營養素,如鐵、鈣、維生素 D、葉酸、其他維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等。建立運動習慣 幫助減重燃脂有關運動則建議逐步建立運動習慣,評估身體的負荷安排漸近式的運動,以步行進展至快走、跑步、中強度、高強度的運動,燃燒體脂肪、增加代謝率,有助於降低脂肪在肝臟中的堆積,並幫助減重、維持肝臟健康。張琮承醫師提醒,脂肪肝是目前社會常見的文明病,及早進行治療,若學校有安排兒童健康檢查,請父母要留意健康檢查結果,尤其是被標注紅字或學校提醒要回門診詳細檢查的項目,以幫助及時發現孩子的健康問題,防止進一步惡化。
2022健檢十大紅字公布 「脂肪肝」連續3年位居第一!
經歷三年的疫情,民眾在生活及飲食習慣產生諸多改變,對健康造成的影響,也反應在身體的健康上!「永越健康管理中心」發布2022度健檢紅字十大警訊,希望協助國人檢視自身健康、及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83%健檢民眾都有脂肪肝問題經分析2022年度共9775筆健檢數據,男女佔比53%:47%,平均年齡為48.3;其中「脂肪肝」紅字比83%,打敗維生素D不足71.1%,自2020已連續三年度位居年度永越健檢紅字首位。十大健檢紅字依序為:脂肪肝、維生素D不足、高血脂、體脂肪率過高、體重過重、骨質密度不足、高血糖、骨質疏鬆(>50歲)、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前期)、肥胖。男性重點警訊:脂肪肝、三高、體重過重「脂肪肝」多年來一直是男性紅字榜首,異常比高達83%,且男性(87.5%)遠大於女性(78.2%)。肝臟內積聚脂肪,佔5%以上便為脂肪肝,依嚴重度分輕中重三類,易導致肝臟發炎、結疤,嚴重者肝硬化,甚至肝癌;其發生率的增加與國人肥胖、代謝症候群人口的增加息息相關。疫情期居家時間多,缺乏足夠運動,跟疫情前2019年度66.8%(男73.7%、女58.5%)相比,男性增加19%,女性暴增34%,更需提高警覺積極改善飲食及運動習慣。另外,在三高:高血壓(男21.2%、女13.1%)、高血糖(男43.6%、女24.4%)、高血脂(男66.7%、女63.9%)、代謝症候群(男27.5%、女15.6%)及體重過重(男62.1%、女27.2%)的異常人數;男性除了高血脂,其他均比女性高出許多!賴醫師提醒:『三高、代謝症候群、體重過重,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的高危險群,因而特別呼籲,男士應該重視自己的健康警訊,除了少應酬、避免抽煙及飲酒,更應改變飲食習慣並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永越健檢2022年度十大紅字公布,前三名依序為:脂肪肝、維生素D不足、高血脂女性重點警訊:維生素D不足、骨質疏鬆、肌少症女性「維生素D不足」有69.8%,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質的吸收,因而血液中的鈣質增加,可幫助骨頭的鈣化;然而,維生素D需透過食物或日照合成,現代人怕曬黑,許多女性有塗抹防曬乳隔絕紫外線的習慣,日曬不足下,鈣質吸收減少,容易引發骨質疏鬆問題。「骨質密度不足」從12年前23.9%(2008),今年已攀升至37.5%(2022),成長超過5成,是一大警訊。賴醫師特別提醒:『女性是「骨質疏鬆」及「肌少症」的高危險族群,經資料分析受檢者之骨質密度,不分性別年紀,不足的比率達39.4%,50歲以上更超過7成;其中,已達到骨質疏鬆定義者,男性18.4%,女性39.7%;而女性肌少症達27.3%,高於男性8.6%有三倍之多,足見許多年長女性因骨質疏鬆、肌少症,嚴重暴露在跌倒及骨折的風險中。』定期健檢,掌握人生重要的健康財富5%的體重下降即能有效改善脂肪肝,預防肝臟發炎及肝硬化風險,防範於未然,才是醫學的最高價值。健檢報告中有紅字不等於失去健康,現在沒紅字也不等於完全健康,建議可藉由定期的健康檢查來檢視自身的健康狀況,「健檢紅字」是身體給我們善意的提醒,提醒哪些狀況必須立刻就醫?哪些紅字可藉由調整個人的生活型態來進行改善,包括:1. 少應酬避免菸酒2. 定時定量八分飽3. 天天五蔬果,少油、少糖、少鹽、低熱量飲食4. 維持標準體重5. 規律運動150:每週5天、每次30分鐘、每週達150分鐘6. 多曬太陽:除食物攝取外,陽光是合成天然維生素D重要來源,建議每週至少三次戶外活動,每次15分鐘,無防曬並於10:00-15:00間進行。除了應減少應酬、注意飲食並加強運動,搭配定期適宜的健檢,早期發現,讓未來享有高齡又良好的生活品質。
四旬男肝臟八成都被脂肪堆積 超音波檢查看起來泛油光
炸物配甜點讓人愛不釋手,但當心合併糖尿病會導致肝指數飆高。一位四旬男子有脂肪肝、糖尿病合併肝功能異常,肝指數最高飆到2百多,照超音波檢查看起來泛油光,「肝臟八成都被脂肪堆積!」即使服用護肝藥也無明顯成效。男子最後下定決心減重,每天夜跑瘦下20公斤,終於不用再吃血糖藥,重度脂肪肝也回歸正常。國外研究指出,身體質量指數(BMI)數值越高,罹患脂肪肝的機率也越高。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張瑞旻說明,脂肪肝常見的成因包括酗酒、糖尿病、血脂過高、基因遺傳、體重過重或代謝異常、減重過快、飲食不正常及服用類固醇等藥物所引起,會造成脂肪代謝異常,堆積成脂肪肝。94%脂肪肝患者 有高血糖風險脂肪肝與糖尿病互為因果關係,94%脂肪肝患者有高血糖風險,脂肪代謝異常會造成胰島抗性增加,胰島被迫加班久了就會變成糖尿病,糖尿病又會造成身體代謝異常加重脂肪肝,形成惡性循環。皮膚變黃、容易疲倦 恐是肝硬化根據10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24.3%肝癌與脂肪性肝炎有關。醫師提醒,BMI大於25(過重)之民眾,若合併肝功能異常、慢性肝炎,就屬於肝硬化之高風險族群,一旦等到皮膚泛黃出現黃疸、易疲勞倦怠時,恐為時已晚,容易罹患嚴重肝病。建議有脂肪肝之民眾,每半年應做肝功能超音波檢查,檢查肝臟表面是否有粗糙或硬化。「肝」緊運動減重 幫脂肪肝瘦身所幸脂肪肝可逆轉,包括控制體重、戒酒、減肥、少吃油膩食物、控制糖尿病等。每周運動3天,每次運動30分鐘,如慢跑和游泳都有助燃燒脂肪,將BMI維持在18-25之間;飲食方面少吃油炸類食物,多攝取蔬果與奶蛋魚雞等優質蛋白質,都可控制三高數值。最後,病急切勿亂投醫,有民眾曾誤食藥物導致急性肝炎送醫!醫師呼籲避免吃來路不明的藥品與藥草,以免造成肝臟發炎;另根據統計,大夜班從業人員肝指數平均偏高,因此維持健康作息也很重要;加上台灣B、C肝盛行,民眾一旦發現有肝炎,及早配合醫師治療,都可降低未來發生肝硬化與肝癌的機會。
止痛藥吃多傷肝?藥師曝1天別超過「這劑量」 4大族群服用前要小心
止痛藥是民眾常自行因需求使用的藥品,但很多人又擔心吃多會傷身。對此,藥師表示,大部分的藥物不是肝代謝就是腎代謝,勢必會對肝臟、腎臟造成一定的影響或負擔,但也毋需因此拒用,大部分依據醫師或藥師指示下使用的止痛藥都是安全的,但還是有4大族群必須當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部藥師蘇柏名說,很多民眾常問,「止痛藥到底傷哪裡?」首先,可拿來止痛的藥有很多種,民眾最容易取得的有兩種,一種是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也就是普拿疼的主成份;另一種是NSAID類,也就是中文叫做非類固醇抗發炎類的藥物。兩者機轉並不相同。蘇柏名指出,乙醯氨酚大約90%是由肝臟代謝,吃過量的確會產生肝毒性,造成肝臟發炎或中毒。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大部分也是經過肝臟代謝,但這類藥品更危險的副作用其實是針對腎臟,使用這類藥品會影響腎臟血流,讓腎臟裡的腎絲球過濾率下降,對腎臟造成傷害。所以有慢性腎臟病的病人,使用這類藥品要非常小心。藥師說明,一般講到服用過量止痛藥品會造成肝臟損傷,主要說的是乙醯氨酚。這種藥對正常成人的最大劑量一天建議不要超過4公克(4000mg);如果是小朋友,每公斤不要超過150mg,所以20公斤的小朋友一天不要吃超過3公克。市面上買得到的普拿疼,一顆大約500mg,一天不要吃超過8顆,否則可能出現急性肝臟中毒。另外,肝臟要代謝的不只是藥品,像是酒精乃至食物都需透過肝臟代謝。酒精代謝本身對肝臟已是不小的負擔,無論是應酬或每天都會喝酒的人,使用乙醯氨酚就要特別注意,每天最大劑量建議不要超過2克,也就是4顆左右。乙醯氨酚輕微中毒,可能會有厭食、噁心、嘔吐等現象,嚴重則可能導致死亡。蘇柏名提到,無論是乙醯氨酚或是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都不建議一次大量使用。以成人來說,500mg的普拿疼建議4到6小時吃一顆就好,不要因為疼痛就一次吞2、3顆,效果不一定成正比。至於什麼時候吃?以頭痛或經痛為例,有一點微痛感就可以吃,才能在疼痛逐漸加強前獲得控制。蘇柏名提醒,如果平常習慣使用普拿疼止痛,注意不可和酒精併服,會增加肝臟負擔,嚴重會造成急性肝衰竭。本身已有慢性肝炎或是肝硬化的病人,想使用這類止痛藥,最好先詢問醫師或藥師。如果出現肝臟受損的現象,建議到醫院掛急診,讓醫師判斷是否需給予解毒劑或是洗胃。至於洗腎或是有慢性腎衰竭的病人,建議不要使用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可能加重對腎臟的傷害。
今除夕「守歲」 營養師曝「9大傷肝壞習慣」⋯睡太少入列
今除夕全家人吃團圓飯,到了晚上,大多數人都會依循傳統「守歲」,因此熬夜。不過營養師呼籲,護肝保肝最好辦法,就是避免9大傷肝壞習慣,其中一項就是睡眠時間一天少於5小時。營養師程涵宇在粉專《程涵宇營養師》表示,護肝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傷害它,大部分肝病不一定會有明顯症狀,當有症狀時通常是很嚴重了,把肝顧好好,人生過彩色,而護肝、保肝最好辦法,就是避免9大傷肝壞習慣。●喝酒肝臟負責代謝酒精,喝酒會提高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肥胖肥胖導致肝臟脂肪累積,造成肝臟發炎及肝臟損傷。●亂吃藥亂吃藥指的是亂吃來路不明的藥,跟沒有照劑量在吃藥,像是來路不明的中藥、西藥,或是超量吃藥,甚至吃藥時跟酒精一起吃,就非常容易造成肝臟傷害。●高油飲食習慣特別是飽和脂肪(雞皮、肥肉)、紅肉(香腸、火腿)、反式脂肪會造成肝臟穀胱甘肽代謝受損,身體發炎氧化造成脂肪肝,導致肥胖和肝損傷。●含糖食物飲料高糖食物像是蛋糕、含糖氣泡飲料、含糖零食與脂肪肝有關,增加肝臟發炎反應。●發霉食物吃下肚食物放好久,來回加熱也無法消滅毒素,像是黃麴毒素加熱到高溫280℃才開始分解,一般加熱不易破壞其結構,黃麴毒素具超強致癌性,通常存在於保存不良的花生、穀類、堅果或豆類,長期大量食用被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發生肝癌的風險大幅增加,建議上述食物只要開封就要放進冰箱保存,並且早早吃完不要買過量。●纖維吃太少益生元膳食纖維是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存在於大蒜、蘆筍、韭菜、菊苣根和洋蔥中,能夠作為好菌的食物進而幫助抗發炎。當攝取不足及壞菌增加微生物代謝失調,在失調腸道環境中產生的乙醇和其他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C)也可能對肝臟產生毒性作用。●血脂血糖沒控制血脂高、胰島素阻抗增加了肝臟脂肪堆積,造成身體發炎反應、肝細胞受損。●睡眠≤ 5 小時/天研究發現天睡眠時間≤ 5 小時的人,發生脂肪肝風險的機率比每天睡眠時間≥ 7 小時的人高 43%。(Predictors of 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 in adult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Northeastern Iran)●久坐少動《肝病學雜誌》研究針對140,000名韓國中年男性與女性,近35%的人為脂肪肝。研究發現,久坐與少動都與脂肪肝有關。
男子身上出現莫名瘀青 抽血結果竟是血癌
皮膚科醫生吳吉妮在《健康2.0》節目上提到,曾有一名48歲男病人,並無慢性病史,常手腳冰冷,容易疲憊,身上也會有莫名瘀青,經抽血檢查發現其白血球數超出正常值,轉診至血液科發現罹患慢性骨髓白血病。節目中,吳吉妮分享到,這名48歲男病患因濕疹就醫,太太向她描述丈夫半年來常手腳冰冷,且容易疲憊,患者也自述他前幾天不小心撞到,這次看診才發現肚子有一大片出血。吳吉妮一看覺得不對勁,立即安排抽血檢查,結果發現男子白血球數近3萬,超過正常值,血小板只剩5萬多,而一般正常值是15萬以上。將該名患者轉診至血液科後,經診斷發現罹患了慢性骨髓白血病。吳吉妮說白血病就是血癌,骨髓是造血細胞,被血癌細胞佔據後將無法造血,加上血小板數量過低將導致無法凝血,就會出現如牙齦出血、流鼻血抑或是大片瘀青等症狀,尤其是脖子和腹部,若莫名出現瘀青就要多留意。家醫科醫師柳朋馳也說明急性骨髓白血病常見症狀有3個:發燒、出血及感覺疲憊。而慢性骨髓白血病大部分以疲倦為主。若家中長輩有瘀青、莫名出血或是常感冒、反覆發燒等,也要小心是否為血癌。另外他也提到,肝功能問題也會影響肝臟製造凝血因子,臨床上某些患者長期肝臟發炎或是有病毒性肝炎等問題,會導致脾臟腫大,致使細胞被困住,血小板數量就會掉下來,影響凝血效果也會使病患容易瘀青。節目中醫師們也呼籲民眾若有上述症狀,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診斷比較保險。若有身上出現莫名瘀青、容易疲憊等症狀,小心可能罹患慢性骨髓白血病。(圖/擷取自《健康2.0》YT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