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紅蛋白
」 橫紋肌溶解中元普渡拜過食物容易壞?譚敦慈揭2原因 營養師也曝真相:細菌鬼作祟
中元節普渡時,許多人會擺設各式供品祭拜好兄弟,但祭拜過的食物真的更容易壞嗎?對此,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指出,拜拜後食物容易壞,是因為恰逢農曆7月,室外溫度高易滋生細菌;而水果特別容易變爛原因,是祭拜時多種水果擺在一起,「手牽手」一起釋放乙烯,導致很快就熟了,「科學上來講是這樣」。營養師高敏敏表示,中元普渡供奉的食物容易壞,一切都是因為「細菌鬼」在作祟。(圖/翻攝自臉書)譚敦慈在《健康零距離》節目中表示,第一個原因是食物容易滋生細菌的溫度為7到60°C,細菌能快速生長繁殖,可說是食品的「危險溫度帶」,加上拜拜時節是農曆7月,戶外溫度都非常高。至於拜拜後的水果為何容易爛掉?譚敦慈指出,拜拜時大家習慣將多種水果擺放在一起,有很多水果屬於後熟型,「手牽手」放在一起就會共同釋放出「乙烯」。舉例來說,若把香蕉分成一根一根就會熟得較慢;若把整串香蕉放著很快就會熟了,除此之外,像是蘋果和香蕉放一起,香蕉就容易發黃變熟。另外,營養師高敏敏先前也呼籲,拜拜後的食物應做好即時低溫保存,食用前充分加熱,才不會吃壞肚子。高敏敏在個人粉絲專頁發文分析,祭拜過的食物為什麼容易壞一事,她指出5個原因,第一是太陽直射,中元節普渡通常會在戶外,太陽直射或高溫環境下祭拜,其實食物在高溫、陽光直曬的情況下,只要10分鐘就可以讓細菌倍增,更不用說在戶外曬2小時,細菌量可是祭拜前的100倍以上。第二點則是拜後食物未及時保存,由於食物在室外祭拜容易孳生大量細菌,拜完沒有趕快冰起來,會使食物變質的機率更高。第三個原因,燒香產生的乙烯屬於一種植物性賀爾蒙,會催熟水果,所以水果熟的比較快、或是有過熟的情況;另外香火不完全燃燒時會產生一氧化碳,容易和肌紅蛋白結合,讓肉類呈現粉粉紅紅的顏色,實際上已經變質。再來就是蚊蠅、灰塵污染,高敏敏指出,若將食物包裝袋打開祭拜,容易增加蚊蟲、蒼蠅、灰塵接觸到的機會,易導致食物污染變質,建議還是要用保鮮膜包起來。最後則是水果的呼吸作用,高敏敏表示,天氣熱、高溫環境下,水果的呼吸作用會加速運作,使脂質、蛋白質、醣類等等成份分解成小分子,造成果肉味道不一樣、甜度下降。營養師高敏敏表示,中元普渡供奉的食物容易壞,一切都是因為「細菌鬼」在作祟。(圖/翻攝自臉書)
高三生遭九曲洞「巨石壓腿1天」恐截肢 醫分析若導致腔室症候群:腎臟也會壞掉
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7日統計,花蓮403強震共造成13人死亡、1140人受傷,尚有6人失聯。其中1名17歲黃姓高三生被巨石壓住雙腿1天後,於九曲洞獲救,但目前仍然命危急救中,且雙腿有截肢可能。對此,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表示,這孩子若截肢,「冤枉的是,下肢截肢者未來代謝症候群機會更高,雙側截肢患病率高於單側,所以復健工作相當重要,要有足夠運動量。」據悉,該名高三生在花蓮晶英酒店建教實習,地震當下正和同事一起搭巴士上班,沒想到途中卻被大石砸中,無法動彈,忍痛一夜之後,才被救難人員從九曲洞救出,但目前情況危及,一度失去呼吸心跳,如今依然昏迷,裝葉克膜搶救中,且有截肢可能。姜冠宇昨(8日)晚在臉書發文稱,巨石壓腿若導致「腔室症候群」(compartment syndrome),講白話是壓空間擠細胞,不只大量鉀離子,本身就是橫紋肌溶解,肌紅蛋白隨血流,腎臟也會壞掉,保腎功能是很重要的治療目標。他也認為,如果有截肢,血液循環動力會發生改變,「未來孩子復建上要多花一點心力預防慢性病提早到來。為這孩子祈福。」姜冠宇隨後也貼文底下的留言區補充,截肢後,心血管疾病機會上升、高血壓和動脈粥狀硬化的傾向是較為明顯的,截肢末端形成動脈瘤機率也大,「這孩子冤枉的是,下肢截肢者未來代謝症候群機會更高,雙側截肢患病率高於單側(有文獻是21.9% vs. 14.9%),所以復健工作相當重要,要有足夠運動量。」姜冠宇還指出,其實要更精確說,這也接近「擠壓症候群」(crush syndrome),但擠壓症候群本身可由急性腔室症候群誘發,所以到此案例程度,無論定義何者結果相差無幾,施救方針也一樣。此外,姜冠宇也以2010年的電影《127小時》(127 Hours)舉例稱,腔室症候群典型症狀5P網路查就有,大家也可以看到電影中主角手臂被石頭壓住,呈現的就是隨時間上肢腔室症候群的症狀,主角自己用刀截肢,除了逃脫,其實也是最嚴重下、必然的救治方式。他也解釋,其實腔室症候群還是有程度之分,「我們打石膏如果很不舒服,整個很刺痛了,也要小心腔室症候群喔,要解開,但是情況就不若巨石壓腳是急性的。」至於有網友詢問,若在腔室症候群發生前送醫,有辦法避免或減輕腔室症後群的併發症嗎?姜冠宇回應,當然越早送醫、越早解壓越好,基本上有發生此狀況是筋膜切開,真的保不住了,或太嚴重了,像是此案例,「才考慮斷尾求生(截肢)啊。」
吃肉驚見「詭異綠光」胃口瞬間消失? 醫揭有2異狀切勿吃下肚
許多人到小吃攤點了一盤嘴邊肉或是正要大啖牛肉、豬肉前,有時都會看到肉表面透出「綠色光澤」,當下以為是肉質出問題,讓胃口瞬間消失。對此,醫師虞哥則解釋,這被稱為「肉的虹彩現象」,屬正常的物理現象,還是可以吃。但他也提醒,如果發現肉品的綠色沒有金屬光澤感,且有黏液或異味,就要小心是微生物孳生腐敗,切勿吃下肚。醫師虞哥在臉書專頁「醫食無虞 It's well」發文指出,肉塊上透出的「綠色光澤」被稱為「肉的虹彩現象」,其特色是在肉的切面上,出現有金屬光澤的各種顏色,綠色通常最明顯,在鳥類羽毛、魚鱗上偶爾也會出現。至於發生原因,虞哥說明是肉品中的結構及化學成分(例如含鐵的肌紅蛋白),經由光線反射所致的正常物理現象。當光線照射在這些肉類表面時,會受到肌肉纖維結構的干擾和散射,使不同波長的光產生衍射,顯示出彩虹色的光譜,理論上七彩都可能有,但對紅色的肉來說,綠色是對比色,所以通常只會注意到綠色。虞哥表示,越鋒利的刀子切出的切面越平整,出現反光的機會也越高,且在越靠近關節筋膜部位,越容易發現,此外煮熟之後,這些光澤也不會消失,但安全無虞可正常食用。不過,醫生提醒,若出現的綠色沒有金屬光澤感,且有黏液或異味,就要小心是微生物孳生腐敗,可別吃下肚。
炸雞翅撕開「帶血色」店員喊熟了!網一看搖頭:絕對急性腸胃炎
一名男網友昨(13日)前往餐廳用餐並點了一份炸雞翅,沒想到送上桌剝開後,發現裡面竟「帶血色」懷疑沒煮熟,向店員反應還被告知是「肌紅蛋白」餐點沒問題,不過他也因此嚇到不敢吃。雞翅照曝光後,大批餐飲從業人員一面倒直呼「根本沒熟啊!」該名男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1公社」曬出一張照片,只見剛出爐的酥脆炸雞一撕開,內部雞肉明顯可見血紅色,他當下立刻告知店員,對方卻稱是肌紅蛋白問題雞翅有炸熟,雖然最後沒將餐點退回,但也害得他食慾全無,「有解釋我可以接受,但這看了誰敢吃啊?」貼文曝光後,引起大批網友留言熱議,「我用生命保證這沒有熟」、「這沒熟拉,是當人沒烤過肉」、「只要沒熟,幾乎都是肌紅蛋白背鍋」、「身為原住民的我,老實說,我也不敢服用」、「身為中餐廚師,我認為沒熟,叫他賠一份吧」、「這生的我都聽到雞在叫了」、「這吃了會出事吧...」、「我腸胃敏感的絕對急性腸胃炎!」、「沒完全退冰就下去炸了才會導致這種情況!肉類最怕這樣子做!」、「會煮飯的人都知道,肉類熟了絕對會『骨肉分離』,這骨頭上面肉的組織還黏在上面。」不過也有人持不同意見,「呈現透明狀才是沒熟!那個的確是熟了沒錯!」、「以前在美式餐廳服務過,真的會有雞肉切開後冒出紅色液汁狀態,但客人就客訴餐點沒熟」、「這看起來像是雞翅骨頭在烹煮前就已經斷裂了,導致血液流出染到肉,我在國外做過大量的炸雞腿肉,確實有些部位接觸過骨頭的在烹煮前就已經被血染色,在經過正常烹調程序後,該部位的肉確實還是會保持著紅色,很多客人都以為沒熟。」
翁長期吃1藥物…運動突昏迷「體溫飆40度」 6大發病原因曝光
一名85歲的張先生因晚上睡不著覺,長期依賴安眠藥助眠,不料他某日凌晨外出運動時,突然感到全身癱軟無力、意識模糊,最後昏倒在地,被發現時體溫高達40度。就醫檢驗後,醫生發現患者肌肉酵素(CPK)指數飆升,確診橫紋肌溶解症併發急性腎衰竭,所幸送醫即時,透過住院靜脈輸液治療及休養,病情逐漸好轉。萬芳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鄭仲益解釋,橫肌溶解症是指肌肉急速過度損傷,破壞肌肉細胞導致壞死,讓肌肉中的蛋白質或細胞內的電解質大量滲透到血液內,產生電解質不平衡,引起血栓症、高血鉀症、急性腎臟衰竭等併發症,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鄭仲益說明,引發橫紋肌溶解症常見因素包括激烈或過量運動、熱中暑、水分攝取不足、外力壓撞傷、藥物與肌肉毒素等都是可能發病的原因;橫紋肌溶解症的病人,除了有典型的肌肉疼痛或精神倦怠等症狀,尿液顏色也是判斷要點,由於肌紅蛋白會隨著小解排出,此時尿液可能會呈茶褐色或類似可樂的顏色,且排放量少。醫師表示,若出現橫紋肌溶解症,輕症者多補充水分、打點滴休養幾天便能好轉,但嚴重者需血液透析維持腎功能,若延遲治療恐會形成慢性腎臟病,屆時則要長期洗腎。鄭仲益呼籲,暑假將至,在酷熱的氣溫從事戶外活動時,應避免長時間待在高溫環境,適當補充水份、養成運動前後暖身、伸展筋骨的習慣、運動時切記要量力而為,循序漸進的加上運動量及強度才不會傷身。而本身若有先天性基因疾病、肌肉疾病、服用癲癇藥物、降膽固醇藥物、精神科用藥等病人更需特別留意。
媽媽常打屁股 9歲男童竟患「急性腎衰竭」
儘管現在提倡愛的教育,但還是有家長會動手打小孩。大陸一位男童因為無法正常尿尿,被母親帶往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急性腎衰竭,醫師一問才知,媽媽常常打小孩屁股。據《共婦財金》報導,浙江9歲男孩小武(化名)因為無法正常小便,就醫檢查發現他患有急性腎衰竭,如果再拖下去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所幸小武被送往血液透析中心治療,最後脫離險境。據了解,小武媽媽為了教訓小孩,常常打他的屁股,而小武被打後也沒哀號,媽媽以為他在賭氣,本來用手打,之後變成拿掃把。醫生表示,很多家長覺得打屁股沒事,其實這是錯誤的,如果常打屁股,皮膚有瘀血,會影響腎臟排泄功能,嚴重就會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如果一些力量較大的家長,打屁股還會間接傷害到小孩的大腦。《鉛醫薔薇》也在微博發文說,小孩會急性腎衰竭,可能是家長打太嚴重了,「造成了大量的肌肉組織壞死,壞死以後產生的肌紅蛋白,鉀離子等一些物質大量入血後,引起的急性腎損傷。類似於橫紋肌溶解,也和擠壓傷綜合徵差不多。」
正妹激烈運動45分鐘 隔天「小腿瘋狂腫脹」險截肢
美國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一名喜愛運動與健身的23歲正妹,在朋友推薦下進行飛輪課,並連續運動達45分鐘,下課後正妹就發現小腿變得緊實、線條也更優美,豈料隔天小腿竟出現明顯腫脹,正妹接著發現自己無法行走、還尿出深褐色的尿液,緊急就醫後才發現,她由於過度運動導致出現橫紋肌溶解,若延誤就醫就得截肢才能保命。據《太陽報》報導,高中時曾打過壘球、踢足球,進入大學後也繼續從事田徑運動的凱琳(Kaelyn Franco),今年9月接受朋友邀請參加飛輪課程,結束課程後小腿線條雖更加緊實,卻也感到兩腳無力,甚至有雙腳無法支撐自己體重的感覺。到隔天情況不但沒有改善,原本結實的小腿還出現明顯腫脹與痠痛感,且無法行走與做出彎曲的動作,感覺不像一般的運動痠痛。等到她如廁發現尿液呈現深褐色時,這才確認事態嚴重,緊急送醫後確定她出現橫紋肌溶解症狀,幸虧手術後狀況好轉,不必將雙腿截肢,但她至今仍只能靠枴杖走路,且「只走2分鐘也感到非常痛苦」。凱琳事後將她的經歷整理成短片並分享在TikTok上,呼籲喜愛運動的朋友要量力而為,別因過度運動而強身不成反傷身。網友們除了留言「早日康復」外,還有壞心的網友表示:「原來只要把腿操爆,就能有一雙春麗(電玩《快打旋風》角色,因巨大的腿部而知名)的腿。」橫紋肌溶解症為肌肉過度損傷,造成細胞壞死並釋出肌紅蛋白(myoglobin),肌紅蛋白則會導致心臟與腎臟受損,嚴重者甚至會終身殘疾或死亡。
紅、白肉哪個更健康?營養專家破除迷思:低溫拌炒、紅白相間最均衡
肉類是人們補充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但許多人都會在紅、白肉之間猶豫考量,坊間總有傳言「白肉比較健康,紅肉比較不健康」,然而這2種肉究竟差別在哪?根據《全民健康基金會 好健康雜誌》報導,紅、白肉的區別,主要看烹調前的肉色色澤,較紅的稱為紅肉,反之則是白肉。肉色之所以偏紅,是因為肉內的「肌紅蛋白」比例高,肌紅蛋白是存在肌肉內的蛋白質,負責貯存氧氣於肌肉內。一般紅肉主要是指哺乳類動物,包括豬、牛、羊,也就是4隻腳的家畜類為主;白肉則是雞、鴨、鵝等2隻腳的家禽類為主,以及多數的魚蝦貝類海鮮。但紅肉也有例外,比如「鮭魚」肉色呈現橘紅,但並非紅肉,因為鮭魚的紅色不是來自肌紅蛋白,而是含有類胡蘿蔔素的「蝦紅素」,因此屬於白肉;另外還有鮪魚,雖是魚類,但肉色呈現暗紅色,歸屬在「紅肉」;雞肉雖大部分屬於白肉,不過雞腿肉色澤較紅,也偏屬「紅肉」,並非都以動物種類區分紅、白肉,更要視不同部位而定。紅肉富含各類礦物質及造血元素,包括鐵、鋅、維生素B12等,是很好的「補血聖品」,貧血者、懷孕婦女可以多攝取;而白肉的蛋白質含量稍高、熱量僅一半,是想要減重、增加肌肉量的健身愛好者的好選擇。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屬的研究機構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在2015年將加工肉品,如培根、香腸、火腿跟熱狗列為「1級致癌物」,而紅肉(牛肉、豬肉、馬肉、羊肉)則被列為「2A級」的可能致癌物。而且因為飽和脂肪含量高於白肉,攝取過多飽和脂肪會增加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的風險,造成血管內壁增厚、血管彈性降低,使血壓上升,增加血栓、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因此大眾普遍認為紅肉較不健康。然而近來的一些醫學研究,卻改變了紅肉不健康的既有觀念。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奧克蘭兒童醫院研究中心(CHORI)一項研究顯示,食用紅肉和白肉對人體血液中膽固醇數值的影響並無不同,這項研究報告於2019年7月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 另外加拿大戴爾豪斯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及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分析也顯示,紅肉和加工肉品如火腿、培根與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並無顯著關聯,不必刻意少吃,這個結論則刊登在《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基於營養師的立場,不論紅、白肉,建議都不要採取「高溫煎炸」的方式,最好以少許食用油低溫拌炒,或把肉類與青菜一起炒,例如「芥蘭炒牛肉」就是一道很營養的料理,同時可以吃到蔬菜裡的葉酸、礦物質,搭配牛肉的豐富鐵質,美味又健康。還有一個重要的飲食原則是「紅白相間」,以1:1的比例均衡攝取。最簡單的作法就是1週7天,固定1天吃素食,其餘6天之中,肉類的選擇採用2天吃豬、牛、羊,2天吃雞、鴨、鵝,2天吃魚蝦貝類的方式,如此一來,攝取的營養素組成最為均衡多元。
運動適量很重要! 陸19歲女子深蹲千下「橫紋肌溶解」
【記者/朱晨寧】夏天穿著比較輕快,許多人擔心身材不夠好、穿衣服不漂亮,就靠運動來維持身形,但若是過度運動,嚴重的話可能連命都沒有。中國重慶市有一位19歲的女生,和朋友比賽誰能做比較多次的深蹲,結果這位女生做了1千次,剛結束時,她覺得腳很痛,但也不以為意,以為只是肌肉痠痛,隔天照常去上班,但3天後痛到受不了,連膝蓋都無法彎曲,尿液也變成茶色,她才擔心是身體出問題,連忙去醫院報到。醫生檢查後發現,這位女生因為過度運動造成「橫紋肌溶解症」。人體的肌肉組織用來維持身體的活動機能,這些肌肉在顯微鏡觀察下會呈現深淺相間的橫紋,所以又被稱為橫紋肌,約佔了體重的百30%。當它受傷而壞死時,會釋放細胞內的物質,包含肌紅蛋白(myoglbin)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鉀離子、磷離子等,這些物質進入血液且循環全身,會產生嚴重的併發症,如急性腎臟損傷、血液電解質異常等。還好女生在醫療團隊的救治下,逐步恢復健康。醫師表示,運動會造成體溫的上升,避免橫紋肌溶解症最好的方法,就是適時補充足夠的水份,讓全身各部位的機能獲得調節。更重要的,就是要「量力而為」,才能夠避免身體受到嚴重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