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華苓
」「文壇永遠的母親」聶華苓過世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文訊》雜誌社21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指出,因創辦國際寫作計劃而有「世界文學組織之母」、「文壇永遠的母親」美譽的資深作家聶華苓,在即將滿百歲之際,於台北時間21日下午3點半在美國愛荷華家中過世,這消息是聶華苓的次女王曉藍告知。聶華苓1925年1月11日出生於武漢,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外文系,1949年抵台定居,並從事創作。1960年加入雷震創辦的《自由中國》半月刊擔任藝文版主編,直至該刊被迫停刊。聶華苓先後應臺靜農之邀赴台灣大學任教、徐復觀之邀前往台中東海大學兼課。1963年與訪華的保羅‧安格爾於酒會相識,受其邀請赴美訪問,隔年即定居美國,任教於愛荷華大學,兩人並於1971年結婚。聶華苓與保羅‧安格爾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兩人於1967年創辦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IWP),透過「愛荷華作家工作坊」集結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家,以期促成創造性寫作。參與過這項計畫的作家,例如中國大陸的莫言、王安憶、殘雪等人,台灣的瘂弦、王禎和、商禽、陳映真、向陽、楊青矗、吳晟等人,甚或是日本的芥川賞得主柴崎友香、土耳其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罕·帕慕克等等,形成龐大的文學促進網絡。聶華苓對國際文化交流貢獻卓著,更因連結世界各地作家、推動世界各國交流與往來,而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由此而被眾多作家譽為「文壇永遠的母親」、「世界文學組織之母」,感念她對文學的努力與奉獻。聶華苓著有《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三輩子》等二十餘部作品,文類包括小說、散文、翻譯。1990年,她的小說《桑青與桃紅》英文版獲頒「美國書卷獎」(American Book Award);2012年香港導演陳安琪推出傳記電影《三生三世聶華苓》紀錄她傳奇的文學人生。國內知名詩人林淇瀁(向陽)也在臉書發文說,聶華苓的一生對文學忠誠奉獻,對來自台灣的作家真摯疼惜。儘管前些時候已被告知她的病況,但收到她過世的訊息,依然感到震驚。
全台大停電《願未央》成受災戶 朱天文、朱天心姐妹曝光父母親甜蜜合照
「他們在島嶼寫作」最新系列文學紀錄片之一《願未央》,紀錄文壇夫妻檔朱西甯、劉慕沙的夫妻深情與寫作生涯,並由他們的長女,同為作家的朱天文擔任導演。該片原訂今日舉行試片,並安排朱天文驚喜現身試片現場,但因全台無預警大停電,只能在開演前1小時緊急取消播映。朱家全家福照片,左起朱西甯、朱天心、朱天文、天衣、劉慕沙(圖/朱家)而朱家姊妹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為了拍攝《願未央》,特地翻出當年身穿軍裝與白衣花裙的父母結婚公證照,二女兒朱天心更在片中披露,原來父母是結婚隔年才公證,而公證時更是喜上加喜,因為母親劉慕沙肚裡正懷著大姊朱天文,小夫妻的幸福溢於言表。朱天心更透露當時母親劉慕沙在完成公證後,隨性地經過網球場參加打球,「她忘了自己已經是快做媽的人,也脫了鞋子下去打一場球,她覺得那是她最好的結婚禮物。」展現夫妻不經意的浪漫與幸福。朱天心、朱天文、朱天衣3姐妹回憶父母親當年的鶼鰈情深與寫作生涯。(圖/目宿媒體)片中也詳細紀錄朱西甯、劉慕沙的生涯,朱西甯年輕時投身軍旅,隨後到臺灣落地生根,在軍旅生涯之外,始終維持寫作志業。《願未央》中一揭朱西甯曾獲「世界文學組織之母」聶華苓的邀請,力邀他前來參加由她在美國愛荷華大學擔任計畫主持,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國際寫作計畫」(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獲邀這個國際聞名的文學營,是莫大的肯定,但朱西甯不願中斷持續的寫作進度,另方面也因現役軍職身份,最終婉謝邀請。朱家姊妹也從保留的信件中,找到當年朱西甯婉謝聶華苓邀約的信件。朱天文(左起)、朱天心、朱天衣重回母親娘家銅鑼重光診所。(圖/目宿媒體)而朱家姊妹的母親劉慕沙,專擅於日本文學翻譯,譯筆成為引介日本近代經典文學的重要橋樑。劉慕沙原本是苗栗當地醫生望族的千金小姐,卻願放下優渥的生活條件,為愛出奔正在從軍的朱西甯。以「文學朱家」為題的紀錄片《願未央》《我記得》,將於3月18日、25日接力上映,並將於台北、台中舉辦對談講座活動,包括台北光點華山戲院舉辦「大師講堂:桂花樹人家的文學剪影」,由朱天文與廖慶松與談;台中川堂書店則由導演林俊頴、散文家楊佳嫻與談「作家不寫作——文學朱家《我記得》電影講座」,活動詳情請洽「目宿媒體」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