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家軍
」 聯發科 曹興誠 聯家軍 IC設計聯發科孵金雞2/匯頂模式大賺星宸科技脫手 達發上市一窺蔡明介美中佈局
即將在10月上市的達發科技(6526)為聯發科(2454)子公司,且由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台大電機的學弟、曾任副董事長的謝清江掌理,對達發科技的期待可見一斑,市場解讀聯發科這種作法師承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聯家軍」再添新血。在半導體產業中最枝繁葉茂的勁旅「聯家軍」,起於1995年聯電創辦人曹興誠拍板決定將聯電分拆,聯電專心晶圓代工,IC設計部門各自獨立,其中聯發科專攻多媒體晶片設計,同期有筆電IC設計聯陽(3014)、液晶顯示器驅動IC聯詠(3034)、網路通訊IC聯傑(3094)、影像感測IC原相(3227)、微控制器IC盛群(6202)、ASIC智原(3035),加上後來轉投資的矽統(2363)、 印刷電路板欣興(3037)、LED封裝廠宏齊(6168)等,目前上市的「聯家軍」約11檔。聯家軍中股價最高、獲利能力最強的大金雞,正是蔡明介領軍的聯發科。蔡明介原是工研院研發經理, 1983年曹興誠將年僅33歲的他挖角到聯電,領導多媒體小組即後來獨立的聯發科;蔡明介最有名的「一代拳王」理論,即是不要只有一次勝利,快速察覺新趨勢、多角發展蓄積能量才能立於不敗。一路從CD與DVD、多媒體、手機通訊,進軍到網通、物聯網、車用晶片,聯發科的IC設計能力從默默無名登上世界排名第4,與國際級高通、博通等一較高下,蔡明介因此被封為台灣IC設計教父。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左)2003年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發表演說,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出席引言。(圖/報系資料照)聯發科自聯電誕生,而蔡明介也被視為曹興誠的子弟兵,習得分拆潛力子公司上市的作法。近年最著名的案例為透過子公司匯發國際(香港)持有的指紋辨識與觸控晶片「匯頂」(603160.SH),並擁兩席董事。2016年10月掛牌後,曾連飆20根漲停,本益比高達113倍,一度登上中國A股半導體龍頭;匯頂的佳績令台灣上市公司一度湧現赴中掛牌熱,讓金管會與證交所跳腳。產業人士指出,「IC設計公司本益比在台股僅數十倍,在大陸動輒100~200倍,對公司吸引力很高;那時不只科技業,連台灣食品業也想把中國業務拆分、子公司在中國IPO,如鴻海FII、英利-KY、南僑、臻鼎-KY旗下鵬鼎等。」然而美中貿易戰加上疫後內需緊縮、蘋果轉向臉部辨識等結構性衝擊,讓匯頂去年獲利寫下掛牌以來首度虧損,與台廠神盾(6462)、義隆電(2458)的智財權官司敗訴也讓匯頂元氣大傷。聯發科近年將對其持股從最初的超過25%降至2.87%,累計處分收益逾300億元,因此儘管近年股價不理想,還是有能力進行員工分紅及發放股利。現在回頭看聯發科力拱匯頂上市後,在公開市場逐步出脫持股,另一家子公司廈門星宸科技持股也轉讓給3家中國企業,降低中國投資風險。如今達發科技預計十月轉上市,母子公司分別鎖定中美兩大陣營客戶,或能再次見證蔡明介的高明布局。聯發科以校友身分捐贈台灣大學電機系學新館,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在該館館二樓有辦公室以及SPACE M 空間,一樓有蔡明介題字,短短幾句話道盡他帶領聯發科成為亞洲IC設計第一的心路歷程。(圖/取自官網、陳柔蓁攝)
曹興誠30年前積極赴陸成「西進先鋒」 態度轉變關鍵曝
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宣布捐30億加強台灣國防安全,並對對岸大肆抨擊,大陸國台辦今回應,曹興誠所言所行歪曲事實,代表不了台灣工商界與廣大民眾,註定枉費心機。外界也好奇,曹30年前原是西進急先鋒,如今為何態度丕變?曹興誠過去看好中國市場、協助成立晶圓廠和艦,甚至大動作力推《兩岸和平共處法》以及呼籲進行統一公投,如今卻後悔到中國,協助發展半導體,聯電集團也漸向美方靠攏。雖曹興誠說捐款,不為名也不為利;對政治、選舉也沒興趣,單純厭惡中共。然而他的政治立場,似乎隨聯電在半導體產業與地緣政治定位不同而轉變。1990年時任聯電董事長的曹興誠看好中國廣大腹地,積極赴陸發展,但協助成立晶圓廠和艦因為被疑機台與經營高層來自聯電,讓他與公司數年遭到司法調查;2014年,聯電和中國政府合作成立廈門聯芯,但高昂折舊費用令聯電虧損;連今年初甫落幕的涉侵美光營業機密案,也是因聯電涉及大陸晉華竊取開發32奈米DRAM技術,高層遭檢方起訴,美方也將晉華案定位為國安威脅、對中貿易戰的開端。聯電今年初和美光和解,並傳出赴美設車用晶片廠傳聞,聯家軍也積極與美靠攏,聯發科近期更傳出打進蘋果錶供應鏈,上月聯發科與英特爾攜手合作成熟製程,為半導體業投下一顆震撼彈。一位不願具名的產業分析師指出,半導體業是高資本支出行業,又需要專利與技術、客戶關係,要打造自有產能不易,做到獲利更不簡單,聯電赴中20多年,因經營策略或做法,得到的虧損與官司比獲利還多,加上中國積極扶植自有半導體供應鏈,可能成為聯電如今從西進轉而向美靠攏的主要原因。
台股下周攻萬五 聯家軍法說成關鍵
台股本周緩步上攻,但是萬五大關卻成反壓,多方始終無法攻克,下周能否有機會順利站上?法人表示,觀察台股科技廠法說會,尤其是聯電(2303)及聯發科(2454)等聯家軍,將成台股能否攻高關鍵。根據證交所資料統計,下周有多家科技大廠將舉行法說會,除了聯電及聯發科外,尚有同是聯家軍的智原(3035)及IC載板廠欣興(3037),另外還有上游的穩懋(3015)、精測(6510)、瑞昱(2379),以及下游的廣達(2382)、台郡(6269)、友達(2409)、中華電(2412)、台達電(2308)等。除了聯家軍外,法人表示,下半年也是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銷售高峰,代工廠也將進入傳統旺季,尤其蘋果(Apple)新產品的動態也是市場關注焦點,因此廣達對於後世的展望也值得觀察。另外,近期面板報價持續趨跌,研究機構集邦科技也發表報告指出,7月報價跌勢已有趨緩跡象,特別是外資在本周更是連續5個交易日買超友達,累計買超達7.3萬張,是否代表面板第三季營運有機會回穩,也將是重要觀察指標。
IC設計受惠虛擬貨幣挖礦熱表現亮眼 聯家軍表現可圈可點
2021年第1季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營收表現亮眼,最值得注意的是虛擬貨幣帶動的全球挖礦熱潮,其中,輝達(NVIDIA)本季營收擠下博通,站上第2名,而排名第5的超微(AMD)以營收成長92.9%幅度最高,其次是聯發科營收成長也高達88%,皆大幅領先對手。2. 2021年第1季全球IC設計業前10大營收排名。(圖/TrendForce)集邦科技TrendForce,受到晶圓代工吃緊影響,刺激IC設計業者積極爭取晶圓產能,以因應各類終端應用的訂單需求。高通(Qualcomm)第1季手機部門,偕同射頻前端、物聯網與車用部門皆有成長表現,營收達62.8億美元,年成長53.2%,穩居全球第1。而輝達受惠於加密貨幣與宅經濟帶動的市場需求,遊戲顯卡部門成為推動整體營收的關鍵,加上資料中心部門也有一定程度的貢獻,以51.7億美元的營收,超越博通(Broadcom)拿下第2名。博通第一季營收達44.9億美元,主要動能來自寬頻網路市場的帶動,像是被動式光纖網路、有線電纜資料傳輸等領域皆有成長表現。超微則是持續受惠於宅經濟等市場需求,以及在伺服器市場逐漸站穩腳步,市占率逐漸提升,以92.9%的年增率成為本季成長率居冠的業者。TrendForce提醒,由於加密貨幣市場波動極大,加上部分國家透過政策加以嚴密監管,這對於輝達或超微在遊戲顯卡的營收表現,或成為隱含的不確定性。聯發科旗下手機部門營收表現年成長高達149%,主因仍來自於陸系手機品牌業者對於搶占華為市占有相當高的積極度,拉貨力道強勁。其次,高通近期在中低階乃至中階手機市場表現仍然欲振乏力,因此聯發科在對客戶的供貨上,在大方向上盡可能以滿足手機客戶為首要目標,因此整體營收達38.1億美元,年成長高達88.4%,位居第4名。聯詠(Novatek)則是受惠於終端IT產品及電視、手機品牌廠拉貨力道強勁,面臨現下晶圓產能吃緊又漲價的情形,聯詠基於長期與晶圓代工廠穩定與彈性的合作策略,包括台灣的聯電、世界先進與台積電,同時與中國大陸的晶合(Nexchip)及韓國Samsung LSI也維持緊密的合作關係,因此在晶圓代工廠能吃緊的情況下,聯詠透過漲價以維持其穩定的供貨,進而帶動其第一季營收年增率達59.4%,超越邁威爾(Marvell)及賽靈思(Xilinx),上升至第6名。整體而言,由於晶圓代工漲價成本已經反映在晶片價格上,加上需求動能不減,儘管因印度第2波疫情衝擊,致使中國手機品牌廠下修生產目標,但在目前長短料的狀況未解,品牌廠仍需將庫存維持在安全水位的情形下,對於IC設計廠第3季的拉貨力道並不會產生太大改變。
蘋果新機效應牽動第3季IC設計營收排名 聯家軍表現不俗前10大卡位3家
全球IC設計業者營收排名出爐,受惠於蘋果(Apple)新機效應、雲端、無線與網通應用、個人電腦、資料中心及家庭遊戲機,由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及輝達(NVIDIA)拿下前3名。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統計2020年第3季全球前10大IC設計業者營收排名,高通今年回歸蘋果供應鏈,受惠蘋果發表新機iPhone 12系列的5G Modem與無線射頻晶片需求增1,帶動營收成長達到49.67億美元,年成長37.6%,營收超越博通,奪回第一位置。位居第2的博,擺脫連續6季的年衰退態勢,在雲端、無線與網通等應用的需求拉抬,同時博通也是蘋果新機的晶片供應商之一,因此抵消了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衝擊,第3季營收達46.26億美元,年成長3.1%。第3名由晶片及AI大廠輝達(NVIDIA)拿下,因持續受到網通晶片商邁倫(Mellanox)的需求挹注,年成長高達55.7%,成長幅度再度居冠。超微(AMD)則是在筆電、桌機、資料中心與家庭遊戲機市場皆獲得佳績,推升其營收至28.01億美元,年成長55.5%緊追NVIDIA之後,在整體IC設計公司營收排名位居第5。台廠IC設計業者亦表現不俗,聯發科(Mediatek)以營收33億美元拿下第4名,年成長率高達53.2%。瑞昱(Realtek)與聯詠(Novatek)受惠於客戶積極拉貨,營收年成長皆超過40%,營收分別為7.6億美元及7.46億美元,分別拿下營收排名第7與第8名。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姚嘉洋認為,中美貿易摩擦與疫情發展存在變數,加上全球晶圓產能供給也嚴重不足,IC設計業者勢必會適度漲價,以確保上游晶圓產能正常供給,綜觀來看,預計明年全球IC設計產業仍會持續成長。
年底作帳黑馬股有誰? 專家點名這13檔
上市櫃第三季財報進入倒數公布階段,慣例上,年底作帳行情將成台股多方的新主流,加上2020年來大盤上漲逾一成,市場專家表示,外資、投信法人與公司派的加碼動作,可望搭配國際股市回穩轉強,全年度表現繳出亮眼成績。包括彩晶、大成鋼等13檔個股,11月以來獲三大法人買超、董監持股占比增加,且10月營收向上,股價續航力強,可作為投資參考。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表示,外資11月以來回補金額逼近千億元,支撐台股向上創高,未受新冠病毒確診人數增加影響,類股輪動態勢不變,市場資金充沛,有利年底作帳行情加速啟動。據統計,盤面上共有彩晶、大成鋼、東和鋼鐵、群聯、王道銀行、盛群、嘉泥、晟德、南帝、家登、高力、佳龍、太子等13檔個股,符合董監持股占比增加、三大法人11月以來偏多加碼,以及10月營收成長三項篩選條件,兼具籌碼面、基本面優勢,有望成為年底作帳行情的黑馬股。華新麗華集團旗下彩晶因面板報價反彈,以及平板等中小尺寸產品需求強勁,第三季、前三季獲利成功轉盈,外資也連四日加碼敲進,持股占比重返一成以上,法人預期後市有機會在集團作帳點火之下,增添股價反彈氣焰。兆豐投顧協理黃國偉認為,盤面輪漲格局延續到非電族群,航運、塑化等類股都有亮眼表現,預期在疫苗有望問世,以及各國政府大力實行財政政策,強化基礎建設刺激經濟,有機會推升目前基期仍相對偏低的鋼鐵、水泥類股表態上攻。法人指出,東和鋼鐵受惠公共工程釋單加上台商回流建廠,帶動H型鋼需求大增,營運動能強勁,10月營收年增5.99%,月增6.07%,成外資、投信法人積極加碼目標。此外,為聯電「聯家軍」成員的微控制器(MCU)廠盛群第三季營收達15.06億元,季增6%、年增34%,EPS達1.27元,營收與毛利率優於市場預期,日盛投顧表示,隨宅經濟應用持續發燒,電競滑鼠鍵盤、體脂秤、健身器材、小家電與指紋辨識啟動鍵等產品需求強勁,部分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支撐營運動能。
低潮16年3/不爽台積電!西進大陸又遭政府卡 曹興誠切心當新加坡人
對台灣半導體從無到有,早期奠定台灣半導體產業鏈架構,聯華電子(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可以說是第1人,但是他靈活、反應快、沒乖乖聽政府的話,在政策開放前就布局大陸,卻成為他更上層樓的阻礙。曹興誠19年前執意西進大陸,導致官司纏身,如今他改口「每天講『一個中國』,台灣沒有活路。」這位昔日的半導體梟雄,現以「八不居士」自稱,忙著宣講佛法;曾受困於大陸的聯電,則因陸美貿易大戰受惠,已接單到2年後,走出低潮。嚴格說來,台灣半導體業發展的領頭羊應是曹興誠。曹興誠1947年在台中清水出生,交大管科所碩士畢業後進入工研院,是第一批赴美學習半導體技術移轉的種子。1980年台灣第一家積體電路公司聯電成立時,曹興誠主動爭取由工研院轉任聯電副總經理,後歷任總經理、董事長。2001年聯電在大陸蘇州投資和艦科技(左圖),時任董事長曹興誠(右圖左)、副董事長宣明智(右圖右)遭起訴違反商業會計法及背信罪,經歷多年官司纏身。(圖/翻攝自聯電官網、報系資料庫)加入聯電兩年後,曹興誠飛到美國,向準備要回台擔任行政院科技顧問的張忠謀提議聯電走純晶圓代工,但不被接受,1987年後,行政院開發基金出資成立台積電,張忠謀出任董事長,竟以專業代工為核心業務讓曹興誠相當氣憤。曹興誠領軍的聯電,初期以IC設計結合生產製造起家,即所謂的整合元件製造廠(IDM),直到1995年轉型為晶圓代工廠後,將IC設計分割出「聯發科」、「聯詠」等,但這一步整整晚了台積電8年。2000年時,在0.18微米製程贏過台積電的聯電,卻因與「IBM」、「英飛凌」合作開發0.13微米的製程不順利,從此被台積電甩開。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右)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左),在台灣半導體界有「晶圓雙雄」美名。(圖/報系資料庫)此外,90年代曹興誠認為「沒有廣大的腹地,無法成為工業大國」,看準大陸市場的潛力,2001年在大陸蘇州投資「和艦科技」,在兩岸政治緊張氛圍下,「和艦案」惹出大風波,負責人徐建華(曾任聯電晶圓廠副廠長)遭重罰200萬元、限期撤資、收押禁見及限制出境等,曹興誠與時任聯電副董的宣明智等人也被以背信罪起訴,付出官司纏身的慘痛代價。「雖然最後高等法院更審無罪定讞,行政院也開放投資與併購大陸晶圓廠,聯電於2012年買下和艦,但曹興誠已辭去董事長,心灰意冷地轉籍新加坡,終結了聯電等於曹興誠的世代。」一位聯電老員工說。而聯電這些年在大陸的際遇,則被台灣經濟研究院南台灣專案辦公室主任高仁山形容為「掉入大陸戰略的養套殺」,迄今仍無盈餘貢獻。位列全球百大收藏家的曹興誠,收藏藝術品超過30年,自喻對藝術的鍾情就像「談戀愛」。(圖/佳士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