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
」 聖嚴法師 法鼓山虔誠信徒2/劉德華在台皈依佛門 張學友低調信佛 李心潔來台禪修
演藝圈壓力大,不少藝人都需要心靈寄託,香港四大天王中除了郭富城以外,劉德華、張學友同樣也是佛教信徒,劉德華從小就受父母影響常去廟宇拜拜,經朋友介紹皈依佛門,是台灣靈巖山寺已故妙蓮老和尚的弟子,法號「慧果」居士,家中也有供奉觀音,他在泰國墜馬時,老婆朱麗倩也特地請來台灣148位高僧幫忙祈福,祈禱早日康復。張學友茹素多年,也是演藝圈知名的佛教信徒,經常參與法鼓山舉辦的座談會等活動。他從小就跟著媽媽拜觀音,直到1993年收到歌迷送《六祖壇經》才開始看佛經,2000年時他與聖嚴法師同台演講,聖嚴法師就讚張學友:「我們平時是看不出來張學友是佛教徒的,你從他的歌裡聽不到『阿彌陀佛』,但他平時的待人接物、言談舉止,就是一個佛教徒的標準樣子。」天后王菲同樣也是佛門弟子,吃素多年並演唱心經等佛教音樂,並為建造佛寺籌款。金馬影后李心潔也是佛教信徒,她先前就透過紀錄片表達,演藝圈的起起伏伏以及教養孩子的挫敗,讓她開始追求心靈平靜,接觸禪修、冥想後,她開始懂得放慢腳步學會生活,也學會放過自己。她受訪時透露過去曾帶父母來台灣農禪寺禪修,笑說報名名額很少,「很難搶的。」並開玩笑說之後如果有機會,也許粉絲會在農禪寺遇到她。
星雲大師過世/聖嚴生前曝舍利子「感應關鍵」 科學家揭結晶真相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昨(13日)火化後,留下珠圓玉潤且「難以計數」的舍利子,令人驚艷,不過,星雲曾在遺囑表示「我沒有舍利子」,則讓舍利子是什麼?它是如何產生?是神蹟還是科學現象?掀起弟子、信徒及外界討論。舍利子源自梵文SARIRA(設利羅),意指屍骨和遺骸,人死後的遺骨便是舍利,變成結晶球狀的舍利即為舍利子。而在佛教,舍利子具有崇高地位,是僧人修行的福報和功德象徵,傳說釋迦牟尼涅槃後留下84000顆舍利子,引發當時各國搶奪。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生前曾說舍利本身雖然是不得了的事,但「肉身」的不如「法身」的,它沒有教化作用、沒有感化能力,只是一個東西,強調佛的言教、身教才是真正的舍利,且有修行的人也不一定能燒出舍利子,因為舍利子不是道家的煉丹,是種從感應而生、從道力、道念而來,有沒有「佛法的感應」才是關鍵,無法強硬得來。聖嚴法師生前曾談論舍利子形成的關鍵。(圖/法鼓山提供)而生前沒念佛修行的人,也能透過相信的人為其祈禱、誦經、助念而燒出舍利子,因此「狗也能燒出舍利子」。據傳聖嚴法師2009年2月病逝後,也燒出琉璃般的舍利子、舍利花,但因聖嚴生前遺言要求弟子勿撿舍利子,法鼓山也未證實,讓聖嚴是否有燒出舍利子,一直是個謎。科學期刊《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國際鑑識科學)則給出另個見解,科學家透過實驗發現骨骼中的碳酸鈣,會和人體內的鹽類物質結合,從而創造出不同顏色、晶體的結晶物,其中當溫度達到攝氏1600度時,結晶物可能會呈現球形、六角形、玫瑰花狀或其他形狀,也就是所謂的舍利子、舍利花,加上死者生前攝取的不同鹽類,也會影響和碳酸鈣結合後的結晶型態。不論是星雲大師或證嚴法師,生前都強調破除有物迷信的重要,也都以「不要撿舍利子」、「我沒有舍利子」勸戒弟子、信徒去修習真正的佛法。
舒心BAR/吳若權:自律 未必得到自由
棉花糖理論失效;光是自律並沒有用。尤其當你的過度自律,是來自不夠自信時,壓力會更緊迫!你真正要學會的是,建立自信,並且從煩惱解脫,才會得到真正的自由。你聽說過「棉花糖理論」嗎?我第一次聽說這個理論的時候,心中就有很多疑問,覺得它的理論架構與實驗結果,跟真實的人生有些差距。後來,有機會跟法鼓山的聖嚴師父請益,有關「從佛法中,對自由與自在的見解,與日常生活的應用」這個議題,經過聖嚴師父的詳細解說,我才更加確定自己的想法:自律,未必能夠讓自己自由。所謂的「棉花糖理論」,是在一九七○年代,由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所進行一項實驗。他找一些就讀幼稚園的孩子們,接受測試。他會個別發給孩子一塊棉花糖,然後要孩子在房間裡獨處十五分鐘。如果這孩子在獨處的時間裡,沒有吃掉這塊棉花糖,就可以再得到另一塊棉花糖作為獎賞。米歇爾教授在實驗結束之後,持續追蹤這些接受測試的小孩,得到驚人的發現:當初能夠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後來在學業、經濟與人際關係上的成就都比較高。有暢銷作家根據這個實驗結果,提出「棉花糖理論」,勉勵讀者:克制一時享樂,就能擁有永遠美好未來。後來,果然陸續有其他學者提出不同見解。連當初的實驗主持人米歇爾教授自己都對這實驗,重新做出了不同的詮釋與建議。米歇爾教授重新定調:人類,既是盡情享樂的蟋蟀,也是勤奮工作的螞蟻。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個性,其實都並存在大腦的結構中。我們必須適度平衡,才能真正享受人生。究竟,我們什麼時候該嚴格自律、什麼時候享受自由呢?過度自律 只是綑綁自己一直以來,我都堅信遵守規範及規律的重要性。很多年前,我也曾經在自己的出版作品中跟讀者分享:「自由,是留給自律的人!只有能夠自律的人,才有資格得到自由。」然而,充滿慈悲的聖嚴師父,彷彿看到我過度認真而不放過自己,心疼地對我說:「綑綁自己、困住自己,是愚痴的事。」聖嚴師父指出,自由自在的境界,來自於兩種修行的功夫:一種是放下自己的煩惱,另一種是放下自我的要求。他說,在自己很年輕的時候,也經歷過這個階段,凡事都對自己要求得很嚴格,把自己困住。然而,在修行過程之中,真正需要的是:把握一個心願,一個大方向、大目標、大原則就好。過度要求自己,容易執著於太瑣碎的細節,就像預先設定一些陷阱,讓自己掉下泥沼,是很可惜的事。因此,只要盡心盡力去做就好;保持彈性,才能應變。要讓自己的心態、自己的時間、自己的工作,乃至於所有的狀況,都有足夠的空間,才能感覺是自由的。奠基自信 才能適時放鬆聽到聖嚴師父的開示,當時我內心那個疲憊而不安的自己,如沐春風般地獲得撫慰。我終於明白:過度自律,其實是因為不夠自信!聖嚴師父所描述的自由,來自他多年修行的功力,紮實而深厚的基礎,奠定十分穩定的自信。相對之下,當年的我,問題出在於欠缺自信。我一直很害怕,如果不夠努力,沒有逼緊自己,眼前的一切就會毀掉。所以,要有足夠的自信,才能適時放鬆。心靈上的自我禁錮,常來自情緒的緊張,而不是能力的不足。所以我們要常常練習,把身體放鬆,把心放下。最基本的入門,就是從靜坐冥想開始,這對紓解壓力,放鬆心情,有很大的幫助。當然,以上所說的「追求自由,要放輕鬆!」的建議,是提供給已經具備生活目標的人。如果,一個人混混沌沌,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目標不明確,做事情沒計畫,就不適合再讓自己活得太過於鬆散。因為,有目標的放鬆,是自由;沒目標的放鬆,就變成放逸!放下自己 真正擁有自由自由,之所以可貴,是在於一切決定都是自我的選擇。也就是在「要做」或「不做」之間,憑自由意識做出抉擇,只做該做的,不該做的就不做。不逃避該盡的責任;也不貪求超過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承擔。自由的真諦是: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本身自願的選擇。例如:結婚,是要對配偶盡到責任,夫妻就不能各自在外面交往談感情的男女朋友。願意節制自己在交友上的念頭,以保障雙方婚姻的品質,才能真正擁有內心的自由,否則夫妻相處不睦,每天爭吵,永無寧日,怎麼會有自由?有些人,總喜歡在明明對立的物質上,追求「魚與熊掌」兼得,不肯做出選擇。如果心中想要的兩項東西,本身是矛盾的,又不肯做出明確的選擇,就不會感覺自由。只要心裡矛盾;就不會自由。自由在某種層面來說,就是佛法裡提到的「解脫」。放下自己,包括放下自己的私慾,擺脫誘惑,就會獲得無比的自由。只要能夠練習到「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做自己想要做、能做、該做的事,不去做自己不想做、不能做、不該做的,這就是最基本層次的「解脫」。以上跟你分享的是,由天下生活出版《正面的解讀,逆向的思考》,我所為你整理摘要的重點。邀請你上《時報周刊》臉書留下意見,和我分享:你本身是個很自律的人嗎?歡迎你留言跟大家一起討論喔。《正面的解讀,逆向的思考》書封(圖/天下生活出版提供)《正面的解讀,逆向的思考》本書記錄聖嚴法師將佛法應用於生活的指導。正面的解讀,是遇到問題,不視為負面的阻力,而當作砥礪的助緣。逆向的思考,是碰到順心的事,不沾沾自喜、不得意忘形。———————————————吳若權的幸福書房: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x3BZdsZi_BlT-Ub6R58eg
喪父之痛靠佛法撫慰 柯有倫聖自勉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力
柯有倫30日出席電影《本來面目》首映會,該片記錄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跌宕起伏的一生,現場近800人一同在大銀幕體會聖嚴法師「平凡人做了不平凡事」的感動。他表示,從小就與聖嚴法師有緣,兒時隨家人去農禪寺,長大後也時常去法鼓山打禪,其實在父親過世後,佛法帶給全家人很大的撫慰力量,他印象中的師父很幽默,只要有師父在就有歡笑。在大銀幕再次看見師父的身影非常感動,再次提醒自己要繼續努力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尤其在這動盪的時代。《本來面目》首映會吸引800人觀賞。(圖/牽猴子提供)《本來面目》首映會也有許多名人嘉賓到場,資深音樂人黃韻玲深受感動,希望有機會還能再多看幾遍,細細品味。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出品人蔡清彥、監製楊蓓、導演張釗維皆出席映後分享,導演張釗維表示:「我是看最多次(電影)的人,我到現在看內心還是非常激動跟衝擊。」張釗維導演接下這個重責大任後,他閱讀超過350本師父的日記及專書,還親自打一次禪七,只為更靠近佛法。張釗維表示,3年前有緣分製作這部作品,是他的紀錄片生涯重要的轉折,「我一直希望紀錄片能改變世界,但拍攝《本來面目》的過程中,我學習到放下,我領悟到身為紀錄片工作者,應該放下想要改變世界的執著,放得下才能再提起。」《本來面目》導演張釗維(左起)、監製楊蓓、出品人蔡清彥。(圖/牽猴子提供)聖嚴法師曾獲選「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然而回顧他的一生,其實充滿顛沛流離、考驗與轉折,他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積極入世弘法,本片運用聖嚴法師的開示演說、日記、病歷、文獻著作以及照片影片等,表現其不同的生命階段。出品人、聖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蔡清彥映後分享說,他看完忍不住哽咽,看完電影大家覺得不是他們眼中的師父,導演很不簡單,在這麼多的意見跟看法中,還能保有自己想法。監製楊蓓則說,她始終認為自己要為聖嚴師父寫一本傳記,但想想若是拍成一部電影,或許能讓更多人認識師父,於是有了製作《本來面目》的想法,接著就找到張釗維導演來完成這部片。《本來面目》將於9月啟動全台免費巡迴放映,全台近80場次都已額滿,仍想搶先一睹這部精彩的紀實電影,建議向戲院詢問包場資訊,詳情可密切注意「本來面目」電影臉書粉絲團。
聖嚴法師紀實片 傳達「平凡人做了不平凡事」感動催淚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紀實電影《本來面目》舉辦試片,滿場觀眾受聖嚴法師不斷追尋生命與信仰尊嚴歸向的堅毅所感動,不少人甚至激動落淚。監製楊蓓映後也出席分享,表示這部片的初衷很單純,就是希望更多不認識聖嚴法師的人能夠認識他,從法師的生命獲得啟發,整部片回歸「人本」角度,述說一個「平凡人做了不平凡事」的故事。聖嚴法師曾獲選為「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儘管因家貧未能完成小學學業,但他的一生學無止盡,在年近半百的時候還取得日本文學博士,是漢傳佛教僧侶史無前例的成就。取得博士學位後,更奔波於美台兩地弘揚佛法,並不忘以現代人的語言及觀點,開示演說、寫作著書。而《本來面目》歷時2年製作,如實回顧法師一生與佛法的緣起與生命的實踐。楊蓓表示原本去年年底就計畫讓這部片面世,但種種原因延至現在,不過歷經疫情後,或許這部片在這個時間推出,更有其意義,「隨緣反而會有更好的因緣」。聊起籌拍的困難,楊蓓表示因為師父這一生太豐富、太多面向值得探討了,最後他們討論出來的共識就是,整部片回歸「人本」角度,說一個「平凡人做了不平凡事」的故事。聖嚴法師之所以能夠展現出這樣驚人的生命能量,關鍵在於「他確信佛法是對人有用的,他用在自己身上完全行得通。所以他能夠告訴你,生命可以這樣走,就這麼簡單。平凡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這正是聖嚴教育基金會決心拍攝這部片的主要原因。聖嚴法師活出不平凡的一生。(圖/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導演張釗維也說,對他來說,聖嚴法師是一個知識分子,但是又超出一般知識分子的格局,「就外在大環境來說,他在追求個體的,同時也是整體的,尊嚴的復歸;就內在心性而言,他始終保持從小就有的率真。」《本來面目》以紀實電影形式,呈現聖嚴法師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他經歷的時代浪潮。本片將以非商業模式上映,9月啟動公益免費巡迴放映,並希望藉此號召更多企業、人士加入包場,一起為社會帶來善念與正能量。免費巡迴放映預計8/12於官網開放報名,詳情請密切注意「本來面目」電影臉書粉絲團。
聖嚴法師影響千萬人 紀實電影《本來面目》即將推出
電影《本來面目》由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出品,以紀實片的形式,呈現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跌宕起伏的一生的。他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本著「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的單純信念,積極入世弘法。本片運用聖嚴法師的開示演說、日記、病歷、文獻著作以及照片影片等,表現其不同的生命階段。聖嚴法師曾獲選「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然而回顧他的一生,其實充滿顛沛流離、考驗與轉折。聖嚴法師自幼體弱多病,1940年代,年僅14歲的他在江蘇南通出家,親眼目睹佛教信仰淪為儀式化,之後經歷軍旅生涯並再度出家,生命對他而言,就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而將近70年不曾休止的求法與傳法,也是追尋生命與信仰尊嚴歸向的過程。導演張釗維。《本來面目》自1979年紐約街頭揭開序幕,以十年為一個節點鋪陳聖嚴法師的生命歷程,從信仰危機、二度出家、前往日本、禪修傳法、開創法鼓山、生死關懷,終至2009年捨報圓寂,透過本片讓大家一同咀嚼聖嚴法師的傳奇。跳脫傳統宗教影片的宣教風格,以平視、平實、平常心的態度,來面對聖嚴法師不平凡的一生,這恰恰是屬於當前時代所需的一種「如是我聞」。聖嚴法師照片。「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聖嚴法師短短的12字箴言,影響了千千萬萬人,只有放下了,才能再提起,就是法師一路走來的最深體會。導演張釗維談起參與這部片,「尊嚴與率真,其實是我內心深處非常看重的兩種生命情懷。說穿了,就是我自己跟師父的交集。」並坦言《本來面目》是迄今,他做過最難的紀實影片,儘管他嫻熟於處理歷史題材,但這次必須讓作品透露出超越現世此生的精神景況和情味。
【台北散步】尋心靈地圖!走進農禪水鏡幻景 有小書店和輕食
台北人一日休假想找安靜之處散散步,搭捷運淡水線在北投「奇岩站」下車,步行10分鐘即達清靜的景觀道場——法鼓山「農禪寺」。「水月道場」像長浮在水面的空中閣樓。左為多牆面排列散步區「連廊」。(攝影/楊麗雯)近年的「農禪寺」是經名建築師姚仁喜設計改建(2006~2012年),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與他溝通時,只提點六個字:「空中花,水中月」,並取名為「水月道場」,希望做台灣唯一的景觀道場,讓大家感受到殊勝的空間氛圍,而能啟發人心正念。大殿由22根巨柱建築,用柚木、清水模混凝土環保建材,是台北特色建物。(攝影/楊麗雯)大樓牆面鏤刻整部《金剛經》五千多字;殿堂內西牆鏤刻《心經》經文。(攝影/楊麗雯)環境看點有:禪堂大殿、入慈悲門、水月池、連廊、禪修公園、朝山步道、開山農舍、書店和輕食區等。假日遊客不少,即使不進大殿禮佛,僅僅散步園區,也會受到水月池倒影、連廊牆面穿景、巨柱建築等如幻既真氛圍感動,悄然潛心靜思。散步禪修公園,有佛像、數尊小沙彌像。(攝影/楊麗雯)公園裡每尊小沙彌都示範不同姿勢養生操,認真可愛。(攝影/楊麗雯)歷史性建築「入慈悲門」過去是入寺必經的三門,現在周邊重現五○年代的庭園,形成「回憶的空間」。寺院創建人東初老人所蓋的「開山農舍」(1971年左右),則作為紀念展示空間,四周圍繞當年他親種的十株大王椰子樹,見證農禪寺的新舊演繹。對了,如您從大業路65巷進來,路口超大肥蝸牛會讓大小朋友超驚喜!「入慈悲門」四字在正門面上方,門體由綠色圓柱、綠色琉璃瓦構成。(攝影/楊麗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