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尾巴
」 老鼠吃麵包「咬到死老鼠」!她驚見毛髮、內臟、尾巴 崩潰喊:令人痛苦
南非一名女子下班回家的路上,在商店買了一條全麥麵包,但在吃到一半時,她突然發現麵包裡有著異物,看起來像是老鼠的橫切面,上面還留有毛髮、內臟、尾巴,讓她忍不住罵道「這種經歷令人痛苦且厭惡」。根據外媒《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37歲的諾姆布洛(Nombulelo Mkumla)居住在德本(Durban),近日她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一段可怕的經歷,從畫面中可以看到,她在咬了一半的麵包中發現老鼠碎片,以及老鼠的毛髮、內臟和尾巴。諾姆布洛說到,她在8月27日購入這條麵包,直到31日早上才發現這隻囓齒動物,「我從冰箱拿出麵包來切成吐司,卻發現有噁心的東西,我拍了照片傳給朋友,其中一人說『僅供參考,那是一隻老鼠』」。諾姆布洛痛苦地表示,「我試圖否認並暗示這可能是別的東西,但確實有可能是老鼠,牠可能在工廠裡進入了麵包,卻沒有人注意到」。影片一經曝光後,迅速吸引網友熱議,而當諾姆布洛返回購買麵包的商店投訴狀況時,店家卻要求她直接向供應商反映。後來,她向供應商寄送一封電子郵件,附上麵包的照片和影片,廠商的代表則透過電話聯繫了她。報導指出,食品製造商指出,此次事件是為「獨立事件」,迄今沒有發現其他類似案例,也向消費者保證,相關調查已經啟動。不過,這並不是第1次有人報告在食物中發現老鼠,一位澳洲商人曾在1月下旬購買火腿和沙拉捲,當他吃著捲餅時,卻咀嚼到像是火腿軟骨和脂肪的東西,意識到不對勁後,他趕緊將食物從嘴裡吐出來,卻才發現食物殘渣裡有著老鼠尾巴。
陸小學生瘋「養臭水」! 加口水、牛奶、蟑螂、老鼠尾巴坐等「炸開」
中國大陸的小學生近日流行起「養臭水」,他們會將唾液、牛奶、蟑螂、蒼蠅、蚊子、老鼠尾巴、生豬肉、護手霜放進飲料瓶,觀察變化坐等「炸開」,且有的「臭水」在教室裡炸開後,導致電腦損壞,教室甚至在一段時間臭得不能用,還引起同學噁心嘔吐。據陸媒報導,有網友表示「養臭水」的目的及樂趣就是要看這些東西在瓶子裡發酵後多久會炸開,然後弄得到處是臭水,另一位曾經有「養臭水」經驗的小學五年級學生說,他從網路上看到養臭水的配方,和好朋友依配方製作,之後用繩子拴住瓶子藏在教室窗戶外,而後依照網路分享的經驗推算,在快要炸開的時候,拿到校園花圃去,結果在路上炸開了,不僅濺了他們一身臭水,還噴到嘴裡,當場嘔吐不止。對此,醫學專家說「養臭水」很危險,恐導致人中毒、感染疾病。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孩子們「養」的臭水成分不一,也無法準確判斷其中具體的有毒有害物質,但有可能產生氨、硫化氫、甲醛等有毒氣體,有引起中毒、影響呼吸功能、胃腸道不適、頭暈甚至損傷中樞神經等症狀的諸多可能。法律專家則認為,不僅學校和家長要負責,還有可能構成犯罪。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張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孩子在學校闖禍並給他人造成損失,根據不同情況,家長和學校都有可能單獨或共同承擔責任。
台灣寶林茶室中毒2死 大馬36年前懸案再次浮上檯面
台北寶林茶室發生疑食物中毒事件,因創辦人為馬來西亞華人,再加上炒粿條等食物又是大馬當地特色美食,讓馬國媒體相當關注。更巧的是,馬來西亞36年前也曾發生「老鼠粉」奪14命案,至今仍是未解之懸案。「老鼠粉」是馬來西亞當地的米製麵條,因外型酷似老鼠尾巴而得名,台灣則稱米苔目。綜合馬媒報導,1988年10月15日至25日的短短10天內,位於西馬半島中部的霹靂州多地民眾因食用「老鼠粉」而出現嘔吐、抽筋及腹瀉症狀,最後14人中毒不治。而這14人中,10人皆是孩童,1人為74歲老婦,死因皆為內臟如心臟、肝、腎及腦部嚴重受損而不治身亡。來自霹靂州首府怡保市的60歲李姓婦人28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我記得這件事,當時死的大多數是華人,有小孩有老人,超可憐!因為老鼠粉那時候不halal(非清真食品),馬來人是穆斯林不能吃,其他種族也比較少吃。」她回憶當時的事件說,「當時傳言廠商要放老鼠藥,老鼠吃了亂跑,所以有些藥弄到食物裡。出事後很長時間,我們華人都不敢吃老鼠粉和河粉。」馬國衛生部當時透過專家調查報告,證實死者所吃的老鼠粉含黃麴毒素,而調查也發現,這些含毒老鼠粉源自同一家老鼠粉製造廠。不過,衛生局一開始的調查完全沒發現這類毒素,因此推斷問題不在食物本身,所以不排除與有關廠商的儲藏方式不完善,才導致食物受變質的原因。事發後,民眾聞「老鼠粉」色變,人心惶惶,霹靂多個市鎮的大小型粉類製造商被下令停止生產,讓製造廠家及小販頓時陷入困境。當局於1989年4月分別設立驗屍庭,研審死因。經2年調查,才裁定14人死於中毒,而硼酸及黃麴毒素是致命因素。但由於驗屍庭無法說明硼酸來自何處,也無法確定是否來自老鼠粉,因此案件最終成了無頭公案,從此不了了之。
吃火腿「咬到老鼠尾巴」還帶毛!她崩潰喊:吐了一整晚 涉事品牌回應了
大陸山東省青島市一名女網友爆料,近日她買了某廠牌的熟食火腿產品,怎料返家後打開一看,竟發現一條「帶毛的老鼠尾巴」,嚇到崩潰直呼超噁心。對此,涉事品牌今(29日)表示,已經接獲消費者反映,正在進行相關調查。一名女網友在社群平台曬出一段影片,並發文直呼「噁心死了,吐了一晚上,膽汁都快吐出來了,好像是老鼠尾巴,衛生真是堪憂」,並提醒大家購買該品牌的商品時,要注意查看有無異樣,萬萬沒想到食品大廠的品質控管竟如此鬆懈,「我一開始也感覺是大牌子,誰知道能吃到這個東西。」從畫面中可見,她購買了某食品大廠的冷藏火腿產品,正當她切開火腿準備享用時,竟在中間部分發現一個詭異條狀物,定睛一看上面還有細毛,懷疑是老鼠的尾巴,充滿視覺衝擊的一幕,讓她當場頻頻作嘔。畫面曝光後,引起網友紛紛驚呼,「太嚇人了!」、「這火腿裡怎麼會有這種東西呢?」、「看起來真的很像老鼠尾巴」、「此事堪憂,真相究竟如何?」對此,涉事品牌客服回應,已經接獲消費者反映該情況,相關部門正在介入調查,並查證影片內容真實性,不過目前具體結果尚未出爐。
俄羅斯驚見詭異「鼠王」 5隻幼鼠尾巴交纏打死結…專家也不解
老鼠是許多病原體的傳播者,歷史上鼠疫也曾造成大量人口死傷,因此在西方,有一個「鼠王」(Rat King)傳說,認為如果看到一群老鼠的尾巴互相交纏在一起,就預示著瘟疫將臨。近日,俄羅斯一名男子就在一處淹水的西瓜田中,看到5隻全身溼透、尾巴互相交纏的小老鼠,引發網路熱議。根據《太陽報》報導,俄羅斯男子拉蘇洛夫(Alibulat Rasulov)近日在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域(Stavropol Territory)一處西瓜田,發現共有5隻幼鼠,奇怪的是他們的尾巴互相交纏綁在植物的莖上,男子推測是幼鼠的母親故意這麼做,以防止孩子們掉進水裡淹死;男子隨後救下了這5隻幼鼠,並將這奇特的畫面拍下,上傳到個人IG帳號。俄羅斯男子發現5隻幼鼠尾巴互相打結。(圖/翻攝自IG@__alibulat__rasulov__)該貼文一出隨即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對這罕見現象嘖嘖稱奇,並且聯想到「鼠王」傳說。事實上,歷史上已經出現不少「鼠王」現象,最早的紀錄在1564年,大部分的例子發生在德國,現在各地不少博物館中,都有保存各種大小的「鼠王群」。俄羅斯男子發現5隻幼鼠尾巴互相打結。(圖/翻攝自IG@__alibulat__rasulov__)至於形成鼠王的原因為何?科學家至今仍感到困惑與爭論,有些專家認為,老鼠尾巴會交纏在一起,是因為其尾巴常接觸到黏性物質,譬如樹液或是樹膠,造成跟其它老鼠尾巴打結,當牠們為此驚慌失措急著跑開,反而造成結越打越死。西方「鼠王傳說」認為,多隻老鼠尾巴打結將帶來禍害。(示意圖/翻攝自陸網)奧塔哥博物館(Otago Museum)自然科學館館長伯恩斯(Emma Burns)則認為,老鼠的尾巴有一種天生的「緊握」反射動作,可能使得老鼠們的尾巴互相打結,相同的情況偶爾也會在松鼠群中看到;福坦莫大學(Fordham University)研究老鼠的博士生庫姆斯(Matthew Combs)則直接駁斥鼠王傳說,認為這只是一個神話,卻被少數人利用假例子不斷延續。
老配方滅鼠藥成效差 中市議員:老鼠看了都搖頭
台中市議員何文海30日質詢時,端出一大盤外觀似餅乾的滅鼠藥,質疑環保局滅鼠有效嗎?沒跟著都市老鼠口感升級,還是沿用田間滅鼠配方,老鼠看都不看、聞都不聞,對著滅鼠藥說「謝謝,再見!」要求與時俱進。環保局代理局長陳宏益說,今年滅鼠藥編列250萬元,要向何文海請益找出都市老鼠新配方。何文海說,以前滅鼠業務在農業局,現在移轉來環保局,每年都有編列預算購買滅鼠藥,讓民眾可以索取滅鼠,但不少民眾向議員陳情反映,投放滅鼠藥區域,老鼠根本就不吃環保局發放的滅鼠藥,質疑功效並不顯著。何文海舉例,50年代全民滅鼠運動,政府讓民眾拿著老鼠尾巴來領5元,但現在都市老鼠吃的東西不一樣,但政府用老舊配方,滅鼠效果不彰。何文海表達民眾對滅鼠藥的疑慮,要求環保局必須審慎了解目前滅鼠藥的功效,如果老鼠不吃滅鼠藥等同於沒有效用,建議環保局仔細評估滅鼠藥是否該更換配方,或者用其它方式替代滅鼠,徹底解決鼠患問題。何文海說,這種老鼠藥連老鼠看了都搖頭,連聞都不聞,還會對著滅鼠藥說「謝謝,再見!」質疑到底滅鼠藥是農業局有效?環保局有效?台中市一年編列250萬元滅鼠劑,就像丟到海裡不見成效。陳宏益表示,落實滅鼠行動「三不原則」,不讓老鼠進出、不讓老鼠吃喝及不讓老鼠居住,才能有效杜絕鼠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