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淡水
」負義拆古蹟2/施家古厝超過200歲 台灣史懷哲祖宅被點名拆遷
新北市市定古蹟「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命運多舛,歷史價值屢遭挑戰,修復預算被前任市議員、前立法委員呂孫綾之父呂子昌凍結多年,近日又遭呂子昌點名「擋路」,要求拆除或拆遷,但本刊調查,施家古厝的「輩分」可與淡水福佑宮比肩,其子孫更是菁英輩出,「社會福利之父」施乾也是施家人,文史工作者則盼地方民代「放過」古蹟,別因開發而掀起文化浩劫。文史工作者張建隆表示,施家古厝原名「榮記大厝」,是由清朝富商鄭榮記所建,正確興建時間已難以確認,但從鄭家家譜來看,此房子已有超過200年歷史,「與淡水最老的廟宇福佑宮幾乎同年代,輩分非常高」。文史工作者張建隆推斷,施家古厝應有超過200年歷史,輩分上可與淡水福佑宮比肩。(圖/方萬民攝)張建隆提到,施家古厝於1915年轉手,由當時淡水最大木材行、「施合發商鋪」老闆施坤山買下,施坤山有做門面上的整修,但房子仍維持清朝時的三合院格局,不論是建法工材還是牆面窗櫺的裝雕都極具藝術價值,被視為施家財力雄厚的象徵,其文化意義可謂彌足珍貴。而施坤山更是當年「響噹噹」的大人物,他做石油起家,先是取得日本石油和寶田石油的代理商權,後又接手「植村木材屋」,施家當時有碼頭、製材場、事務所,更擁「大觀丸」、「達發丸」、「合順發號」、「新達發號」等多艘輪船,最顛峰時期淡水有25%人口靠施家討生活,連重量級畫家陳澄波都曾繪製《滿載而歸》記念施家的輪船與木材產業。施家當時不僅富賈一方,對淡水的貢獻也居功厥偉。施坤山曾多次捐贈米糧賑災,其子在清水巖建廟時慷慨捐贈,姪子施乾對弱勢民眾更有「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大愛,還為了幫助乞丐而辭去在總督府的工作,偉大情操讓施乾被稱為「台灣史懷哲」,是公認的「社會福利之父」。本刊調查,施乾出身富裕,20歲就進入台灣總督府上班,其後受命調查艋舺地區乞丐生活狀況,也親眼見到弱勢民眾衣不蔽體、食難果腹的慘況,他不忍同胞淪落街頭行乞,在1923年成立「愛愛寮」,專門收容孤苦無依的乞丐。施乾當時散盡積蓄並向親族借錢,施坤山則贊助木材支持其慈善事業,施乾親自幫助乞丐洗淨身體,並教導他們讀書認字,更訓練乞丐養豬種菜、編笠製鞋以培養一技之長,他還撰有《乞丐撲滅論》、《乞丐的社會生活》等著作,在其不懈努力下,終於喚醒大眾對乞丐議題的重視。施乾為弱勢民眾盡心盡力,還創立愛愛寮收容乞丐,並親自為他們清潔身體,偉大情操讓他被尊為「台灣社會福利之父」。(圖/翻攝愛愛院官網)施家對淡水的付出有目共睹,其古厝的保存上卻是備受挑戰,2005年被公告為古蹟後仍頻頻遭到攻擊,近日清水巖更直接點名施家古厝擋路,呂子昌更要求「拆除或拆遷」,此論點也被張建隆視為「很文盲」,期盼歷史建築能繼續屹立,使大眾能回味老淡水的璀璨風華。呂子昌辦公室回應表示,最重要的是祖師廟廣大信眾與居民的心聲與需求,畢竟6號道路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影響也最大,他如今已不是清水巖主委,也卸任議員多時,唯一能做的是在座談會上發表其所聞所見,並陳述6號道路歷程給大家明白,也希望新北市議員鄭宇恩表態,到底是要開路還是要修復古蹟,別玩二面手法,應清楚給大眾交代。
淡水百年歷史高爾夫球場成「冰雪世界」 罕見奇景照曝光球場回應了
新北市淡水區傳出降雪消息,根據高爾夫刊物《高爾夫文摘》雜誌在臉書上指出,已有百年歷史的台灣高爾夫俱樂部球場出現白雪皚皚的景色,由於目前氣象局觀測淡水氣溫是14.0度,離下雪有段距離,到底降雪的狀況是真是假,淡水警方在晚間已做出回應。淡水「台灣高爾夫俱樂部」(老淡水球場)疑傳出下雪消息。(圖/翻攝自高爾夫文摘 Golf Digest Taiwan臉書)受到冬季首波寒流影響,台南以北低溫均在10度左右,沒想到這波冷天氣就連淡水都出現下雪的情況,高爾夫刊物《高爾夫文摘》雜誌在21日晚間6點多時,引述了台灣高爾夫俱樂部於官方社群平台發布的消息,「你也許不相信,淡水球場在下雪!如果你有在APP下載socatch,再打入資訊,就可以看到喔!百年一遇!球友如果正從淡水球場歸來,可以協助確認訊息」。從附上的4張黑白照片可見,球場變成了冰雪世界,對於這奇特景象也讓網友紛紛驚嘆,「百年難一見」、「真的嗎」,還有網友表示,「那是冰霰吧」、「淡水球友說見鬼了,沒下雪只有下雨」。對於網友們的留言,《高爾夫文摘》回覆,「我們也難以置信;但消息是來自於球場官方的社群平台」,不過淡水分局則表示,目前當地並沒有下雪,只有降雨。針對球場出現雪景,台灣高爾夫俱樂部(老淡水球場)稍早也做出回覆,表示傍晚發佈球場降雪的景況,因為攝影機在近夜間時刻拍攝,加上又是下班時間,球場無人可以確認實際情況,造成誤解!球場方面繼續表示,事實上並沒有下雪,是攝影機拍攝被誤導,「非常抱歉!謝謝大家的關心」。
淡海輕軌小旅行 追幾米 尋歲月 精采紛呈
嶄新開通、帶著濃郁幾米特色的淡海輕軌,將旅行動線展延至淡水的另一區塊,對年輕一代是條古蹟老街以外的新奇浪漫,對於曾在淡水求學、待過一陣子的人來說,則是歲月交疊回顧、熟悉卻又彷彿陌生中的探索展望。不用再遠赴宜蘭市或台東比西里岸「追幾米」,淡海輕軌綠山線全線11個輕軌站與2個公車站,就有幾米的實體雕塑,跟著幾米童話中的小女孩來趟夢幻奇遇之旅,開放式的車站月台,即使不搭車也能親近幾米;如果無法每一站都停,淡海新市鎮站內的藏寶箱中,蒐羅了各站幾米作品的縮小版,讓人一次看個夠。高架視角 揉合山海回憶從紅樹林站搭上藍色列車,第一次以高架的角度俯瞰地景。觀音山、淡水河漸漸遠離,列車穿行於兩側高樓住宅夾峙間,竿蓁林站一帶與小坪頂方向,一幢幢集合式住宅拔地而起,截然不同於老淡水的居住風景。高架軌道的路徑,原來就沿著俗稱登輝大道的台2省道,高柱擎起串連延展。竿蓁林站後,視野稍稍開闊地經過淡金鄧公站,啊,左側沿著鄧公路而下,便是古蹟鄞山寺,右側不就是春天欣賞山櫻花的滬尾櫻花大道!列車續行,曾經,那兒是一片深邃的山谷,是我和同學們前往靜謐「後山」喜歡的眺望;爾後,長長一座橋凌空跨越,串出那條所謂的登輝大道;這回卻在更高處橫空而過,年輕歲月,是腳下深谷中的綠意盎然。選擇先在淡江大學站下車,徒步走在水源街末端,當年是一片美麗的梯田,連綿至公司田溪流域;「側門」巷內街道依舊,只是少了許多撞球店;女生宿舍松濤館勾起學生暑期營隊的回憶,諸多新館舍的校園,環境美麗卻難與記憶重疊,不變的是充滿歷史感的活動中心,以及中式建築錯落兩側的宮燈大道⋯⋯。下到體育場,旁邊仍是學生租屋另一區塊的大田寮,現在不少人為了一碗麻辣鴨血臭豆腐而來。從淡金北新站再度登上列車,東側還能尋得昔日印象的山野,西側已然是另一個嶄新的城鎮模樣。平地路段 交織古意新象軌道在淡水行政中心站前來個華麗迴彎,漸漸由高架進入與公路並行的平地。走出站外,探訪那座公司田橋遺跡,早年的石板橋被完好地包覆於新建的橋體中央,「重建公司田橋碑」字跡模糊,勉強可辨,新刻的說明碑立於橋端,文中提到「清代漢人入墾漸多,上游形成面積廣大之梯田」,如今只憑想像,時代的痕跡更在古橋對應著後方高處輕軌車站的畫面中。軌道進入平地,首站是濱海義山站,兩側是更大規模的住宅群,想必就是淡海新市鎮吧。車行經過濱海沙崙站,幾近90度轉向往北,直到淡海新市鎮站與終點的崁頂站。在濱海沙崙站步行6分鐘左右的距離,我去尋訪另一個久遠年代的見證—「公司田溪程氏古厝」。是傳統三合院,在新市鎮大樓之前,歲月變遷與對比立現。正身牆基採安山岩、護龍採鵝卵石,斗磚、石窗、黑瓦、馬背下的穿瓦衫,處處對應著厚實與活潑;雖無法與眾多淡水古蹟的赫赫聲名相比,公司田溪程氏古厝為新市鎮留下僅存的原有,該是它最珍貴之處!公司田溪程氏古厝穿過新民街轉沙崙路,步行約莫10來分鐘,拐往滬尾礮臺,小徑旁的菜圃田園,感覺回到了真切熟悉的淡水印象中。循斜坡緩上,雲門舞集已是熱門景點,再往前的台灣高爾夫球場,如同學生年代一般,依舊只能在外觀望;繼續走到坡下的一滴水紀念館,從日本京都移來的建築,清幽空靈的環境,更令我自在許多。淡海輕軌綠山線,對曾是「老淡水」的人,是交揉著底片與數位相片的回憶路徑,同時也能像初訪的遊人一般,是趟絢麗如幾米作品的新奇冒險旅程,「閉上眼睛一下下」,精采紛呈。(謝禮仲) 更多資訊,請掃QR CODE,或上「新北旅客粉絲團」私訊留言,「我要淡海輕軌攻略」即可獲得「淡海輕軌觀光旅遊手冊」電子資料。
沿著淡海輕軌 展開一場美食之旅 輕食甜點、異國料理、銅板小吃樣樣有
全新開通的淡海輕軌綠山線,從紅樹林站沿著俗稱登輝大道的台2省道往北,在濱海路一段來個大轉彎朝淡海新市鎮延伸,所經之處,是過往較不熟悉的淡水,開闊的平野景致宜人之外,以前需要開車才能品嚐到的美食小吃也變得方便了!竿蓁林站登輝大道右轉坪頂路兩側,是老淡水以外較早發展的集合式住宅區塊,餐飲形式與風格也與老街截然不同,帶點現代精緻與閒適慵懶的調性,從竿蓁林站徒步5分鐘內,便有兩家甜點咖啡輕食餐廳。首先抵達的是運用60年代兩層樓建築妝點的私宅甜點店,白色窗、復古地磚擺設二手木製桌椅,內部流露復古風;開放式廚房製作區,自家使用外,也供應北部多家甜點店,檸檬派、蘋果塔、提拉米蘇等甜點是他們的強項,義大利麵、沙拉等輕食也可口。小坡走幾步路到另一家市集咖啡餐廳,推開俐落的落地門窗,木箱與冷藏櫃整齊陳列著漂亮的水果蔬菜,形成一個與在地小農合作、講究健康的小市集。陳列的新鮮蔬果,客人現點現作,供應牛肉派、雞肉派、義大利麵、布朗尼、紐約起司奶油鬆餅等輕食,無論早午餐、下午茶乃至晚餐,都可在宜人的空間內,自在享受。淡江大學站淡金公路剛過了水源街路口,店門口停滿的車輛,顯示在地知名老店排骨麵的魅力。傳統的排骨麵料多實在,帶著大骨的排骨飯配上開胃的酸菜、炸醬豆干,與大份量的海鮮麵,都是人氣商品。循著水源街往淡江大學,淡大人稱「側門」的水源街也是個價格親民的小吃商圈。而淡江大學體育場旁邊,人稱「大田寮」的區塊,這裡的麻辣鴨血及臭豆腐,不僅是畢業的淡江學子懷念的滋味,外地遊客也都慕名而來,辣香湯汁讓豆腐鴨血入味飽滿,還可加入東北麵、米苔目,銅板美食卻能大大滿足。淡金北新站離開淡江大學大田寮,鄰近輕軌「淡金北新站」的北新路上,是另一個吃貨流連的區塊。有廣受大學生喜愛的的滷肉飯,本來是淡江學生宵夜去處,後來白天也營業,滷肉丁煮出膠質感,配上排骨酥湯,搭襯出滿足。同樣是平價小吃的雞絲飯,位於淡金公路旁,加點滷肉味、脆瓜,來碗嘴邊肉湯,便可飽餐一頓。輕軌站出來就看得到的這家堪稱淡水最大的美式餐廳,漢堡的種類非常多樣,偌大的空間設置了兒童遊戲場,是有小小孩家庭喜歡的地方。如果喜歡台式的桌菜來場朋友或家庭聚會,也有選擇供應平價鮮美的海味料理。淡水行政中心站淡海輕軌綠山線的新市一路站與淡水行政中心站之間的區塊,可說是淡水另一個美食戰區,大型超市賣場、各種餐飲咖啡店林立,其中從淡水行政中心站走路約8分鐘,以日式、精緻、健康、小農為特色的鍋物,經常一位難求。特別的是這家鍋物的湯底是委託日本家傳老店調配空運來台,再搭配魚骨、蔬菜等熬製,呈現整鍋金黃色的清甜,以這個湯底做變化,味噌鍋、酸菜白肉鍋等,可自由選擇。新鮮的蔬菜搭配油花漂亮的梅花豬肉、川野多汁鴨胸肉、金目鱸魚,光是原味就非常可口,或佐以清淡的日式醬油、柚子青椒醬,也可嘗到不同層次的美味。隨著淡海輕軌正式上路,許多以前不方便抵達的地方,都能透過輕軌的連結來深入探索,不僅可以欣賞沿途美景,周邊還有許多在地美食,等著大家來發掘探訪,展開一場有別過往的輕軌美食之旅!更多資訊,請掃QR CODE,或上「新北旅客粉絲團」私訊留言,「我要淡海輕軌攻略」即可獲得「淡海輕軌觀光旅遊手冊」電子資料。淡水傳統小吃伴手禮從淡水行政中心站循著中山北路往南,便可抵達熟悉的淡水老街區,那兒的美食小吃充滿傳統古早味。想要品嚐代表性的「阿給」,到小白宮附近真理街準沒錯,中正路沿線除了阿婆鐵蛋、魚酥、蝦捲,傳統糕餅也是淡水的代表特色;鄰近熱門的排隊商品,則包括了年輪蛋糕、蛋捲,以及古早味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