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公會
」產業大老帶頭驗真假「熱銷羽絨被僅1/5合格」 羽毛公會:挑認證標籤可避「這2坑」
台灣羽毛打遍全世界,但台灣消費者卻苦於常買到假貨,去年成立70周年的台灣區羽毛輸出業同業公會,推出「品質標籤暨抽檢系統」,由產業大老帶頭幫民眾「驗真假」,第一波抽檢結果17日公布,在台灣最大的兩個電商平台買的五樣熱銷羽絨被商品,居然只有一件合格,公會表示,常見的兩大問題就是用量不足與名不符實,建議消費者在購買羽絨相關產品時,可以看是否有公會推出的品質標籤吊牌。台灣羽毛公會表示,這次取得5件樣品送第三方化驗機構IDFL Taipei(台灣愛達福樂檢驗技術有限公司),是全台唯一通過ISO17025實驗室認證的化驗機構,在這次抽檢中,5件中僅1件符合「產品名稱與規格相符、絨份差異允差在5%以內」,此為台灣羽毛公會自2023年起推廣的抽檢標準,其餘4件抽檢樣品則各有操弄,企圖魚目混珠。公會表示,目前市面上關於選購羽絨產品的「坑」,主要有兩大類,第一坑是「產品名稱為羽絨被、內容物明示為羽絨絲 (或羽絲絨)」,這兩者雖然都是來自水禽身上的羽毛,但羽絨是立體纖維,而羽絲絨是羽絨與羽毛自然掉落的絲狀纖維、或人工刻意切斷之絲狀纖維,由於絲狀物是接近平面的,沒有空間能包含空氣、發生阻絕熱量散失的保暖作用,市售的許多產品的名稱中含「羽絨被」的字眼,在內容物中的主要成分卻是羽絨絲,羽絨絲雖然也來自水禽,但在保暖度與成本上卻與羽絨有著極大的落差。羽絨羽毛主要結構不同,能保暖的程度也大不同。(圖/羽毛公會提供)選購羽絨產品的第二個「坑」,就是成分落差較大、廣告不實,以這次抽檢的其中一件樣品為例,產品名稱上註明羽絨成分為95%的羽絨被,第三方檢測機構化驗後發現只有65.2%為羽絨。台灣羽毛公會理事長詹賀博表示,很多消費者買羽絨被或羽絨外套時,看到很多商品標示成分一樣,但價格落差很大,往往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公會做抽檢系統和品質標籤吊牌,除了讓消費者安心,也是希望產業能資訊透明、廠商間誠實地良性競爭。
羽毛公會70週年推品質抽檢系統 光隆:成衣業谷底已過
據消基會調查顯示,台灣市售羽絨產品約有65%偷工減料,今年成立70周年的台灣區羽毛輸出業同業公會,22日宣布推出「品質標籤暨抽檢系統」,由產業大老帶頭幫民眾「驗真假」,預計下個月就會推出第一波合格清單。民眾購買羽絨產品時可尋找是否有羽毛公會的品質標籤吊牌。(圖/陳曼儂攝)台灣在全球紡織業扮演極重要角色,全球前5大成衣品牌,超過8成的產品與台灣有關係,機能性布料在全球市佔率高達七成,頂級國際精品羽絨服內的羽絨,大多出自台灣,光是一家合隆毛廠,就占了全球六分之一的羽絨市場。台灣羽毛打遍全世界,但台灣自己的消費者卻苦於常買到假貨,所以台灣羽毛公會榮譽理事長、合隆集團總裁陳焜耀表示,在行政院農委會2019年建置「T-TAS國產羽絨追溯制度」後,年輕一代的理事長希望能讓台灣的好產品被大家看見、讓台灣消費者更確信自家品牌的品質,所以推出自己的認證系統。羽毛公會理事長、光隆實業(8916)董事長詹賀博表示,公會的抽檢系統將從業者最初的品質標籤申請展開審核,符合資格後送交第三方檢驗機構,合格的會給予品質標籤吊牌,並在羽毛公會網站中列表,讓消費者更容易得知那些羽絨產品是合格的。光隆約97%營收來自外銷,在全球羽絨原料市占率約12%,這次做起國內市場的檢驗,詹賀博表示,是想幫台灣其他中小型的企業,「讓誠實的廠商被看見。」對於成衣業的產業景氣,詹賀博表示,北半球其他國家步入冬季後,目前還沒有暖冬的跡象,所以消費者對保暖服飾需求逐漸強勁,在終端市場上,明年訂單能見度已能看到第3季,不過最後下單的數量還要看廠商需求,預估明年第2、3季營運會較今年同期回溫,營收可望達二位數成長,「成衣業的下游谷底已過。」光隆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為63.99億元、年減21.5%;稅後淨利5.63億元,年減30.5%,每股盈餘3.86元。光隆22日股價收在52.1元,漲幅約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