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免疫
」 疫苗 疫情 新冠肺炎 新冠 確診公費流感、新冠疫苗10月開打!疾管署推電子系統 入校施打「不能選廠牌」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3日)表示,今年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將於10月1日同步開打,接種疫苗為預防流感及新冠最好的方法,尤其流感及新冠病毒變異快速,每年流行病毒株有所不同,且去年或過去曾接種的疫苗保護力也已衰退,必須接種當年度新型疫苗才可獲得最佳的免疫保護。為配合2種疫苗校園接種作業,並使家長更方便簽署接種意願書,疾管署推出「疫苗接種行政電子化系統(NIAS)」,家長僅需掃描學校提供之流感及新冠疫苗QR code,即可進入個別疫苗簽署頁面填寫相關資料與簽署意願。該系統橘色表單為流感疫苗,紅色表單為新冠疫苗,透過不同顏色輔助家長簽署時更易辨識;此外,電子化系統亦減少傳統紙本作業之不便及減輕學校行政負擔,家長更安心讓孩子在校園接種疫苗。如家長不於線上簽署,也可選擇紙本方式。疾管署說明,今年提供之公費四價流感疫苗依世界衛生組織選株結果,使用更換H3N2疫苗株為泰國株之新一季疫苗,與目前漸增且預期今年秋冬流行的H3N2病毒相吻合;另新冠疫情依目前監測資料,預估今年流行變異株將持續為JN.1系列(包括KP及LB等變異株系列),新一季公費新冠疫苗採JN.1疫苗株,可有效預防秋冬流行變異株之中重症威脅;2種公費疫苗均可針對流行流感及新冠病毒株提供最新的免疫保護,呼籲家長在接到校方通知後踴躍填寫兩種疫苗意願書,讓孩子在學校完成接種,提高校園接種率達到群體免疫,避免學生感染後造成的身體不適可能影響學習,或傳播至家庭、社區,保障學生健康。疾管署進一步指出,電子化系統(NIAS)相較傳統紙本簽署方式,提供4大優勢,節省學校與家長的時間,讓校園接種更加簡便與精確,大幅提升接種作業效率:一、 兩種疫苗同時簽署,孩子可以在學校接種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除了每年定期接種的流感疫苗,今年也能在學校接種新冠疫苗。孩子可以在校園接種疫苗,為忙碌的家長節省帶孩子外出接種的時間,大幅提升疫苗接種的效率與便利性。二、 簽署方式更簡單,QR code線上簽署好方便:家長只需掃描學校提供的QR code,就能輕鬆完成子女的2項疫苗在校接種的線上簽署,免去繁瑣的紙本程序。另不方便使用線上簽署的家長,仍可以選擇傳統的紙本簽署方式。三、 增加顏色輔助,流感疫苗是橘色、新冠疫苗是紅色:流感疫苗、新冠疫苗的接種意願書顏色不同,QR code也各自對應不同的簽署連結。家長只需認明表單顏色,橘色對應流感疫苗,紅色對應新冠疫苗。四、 大幅提升便利性,全程電子化管理更省時:透過NIAS系統,所有家長意願書簽署與學生資料管理都可以在線上完成,提升接種意願調查作業效率。家長不需擔心遺失文件,且在意願書簽署期限截止前,隨時都可以修改接種意願。針對外界好奇入校接種流感疫苗是否能選擇廠牌?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入校接種包含5種廠牌,但同一學校應該會指定一種廠牌,這部分會由地方衛生局安排,基本上家長不能指定,否則會引發混亂;倘若臨時改變心意不想在校接種,家長可以提供補接種單,後續自行前往診所施打,但掛號費可能須自行負擔。
新冠疫情 專家:10月JN.1疫苗視為追加劑接種
新冠肺炎夏季流行趨緩,主要反映JN.1、KP.2疫情,但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未來仍可能受LB.1、KP.3.1.1變種病毒影響而出現新一波疫情。公衛學者提醒,如今的病毒已不同於Alpha、Delta時代,感染後的保護力無法維持半年~1年之久,2~3個月就會衰退,今年7、8月雖有大量民眾染疫,但到了9、10月,恐有再感染的風險,民眾應將10月開打的JN.1疫苗視為追加劑接種,而脆弱族群在等待新疫苗的同時,應先接種XBB疫苗,提高自身保護力。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國際間受KP、LB.1變種病毒影響,各大洲夏季疫情持續嚴峻,然而美國近期變種病毒分布顯示,除KP.2、KP.3、LB.1,更出現KP.3.1.1新型變種病毒,其占比迅速上升至17.7%,整體KP.3 (包含KP.3 &KP.3.1.1)已超過50%,成為主要流行株,未來是否造成新一波流行值得關注。陳秀熙分析,國內JN.1的佔比雖有下降,但JN.1仍是主流病毒株,占39%,而KP.2/KP.3的比例和6月相比,卻有上升,目前達到30%,LB.1則達到20%。未來LB.1、KP.3.1.1會不會上升,仍需要高度注意。最新研究推論指出,KP.3.1.1具高傳播力,其有效再生數約為3.8,與LB.1同屬近期新型變種病毒中傳播力最高者,原因在於,這兩種變異株都皆有未曾出現在JN.1及KP.3的變異點S:S31del。陳秀熙表示,KP.3.1.1具免疫逃脫的優勢,使過去的病毒株中和抗體反應降低,促使突破性感染機率增加。過去曾在社區感染者所產生的血清也有相同情況,這表示保護力隨著時間、新的變種病毒株產生而衰弱。今年這波夏季流行在5月開始,並在7、8月達到高峰,產生群體免疫的保護力。然而陳秀熙提醒,如今的病毒已不同於Alpha、Delta時代,染疫後的保護力無法維持半年~1年之久,2~3個月就會衰退。10月開始,社區的族群免疫保護力也逐漸下降,民眾應施打JN.1疫苗,作為免疫追加劑,強化族群免疫保護力,預防下一次的大流行。在等待期間,脆弱族群應接種XBB疫苗,減少重症死亡風險。出入人多的場所時,務必配戴口罩。
5個月大嬰確診「咳嗽像狗吠」 專業醫提醒「2症狀」千萬別忽略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有明顯復甦的跡象,不僅有不少醫師出面示警,疾管署也表示目前疫情進入流行期,呼籲民眾不得不注意。而急診兒科醫師黃士倫也表示,近期就曾遭遇一名5個月大嬰兒個案,確診後出現宛如狗吠聲的咳嗽,送醫檢查後發現血氧濃度降到90%,最後收至兒童加護病房。急診兒科醫師黃士倫日前在FB粉絲專頁發文,內容中表示,最近一週新冠病毒疫情有增溫趨勢,再加上嬰幼兒免疫較脆弱又沒有施打疫苗,很容易被交互傳染,建議家人彼此施打新冠病毒疫苗,產生群體免疫,減少嬰幼兒被傳染的風險。除此之外,黃士倫醫師也提醒,疾管局臆測新冠病毒捲土重來8、9月將達此波高峰。黃士倫醫師也提到自己近期遭遇的案例,一個5個月大的嬰兒新冠病毒確診,引發哮吼出現了咳嗽嘶吼聲、聲音沙啞一天。媽媽帶來醫院時,血氧量測降到90%。後來與媽媽討論後,建議收至PICU兒童加護病房,但由於黃士倫醫師所在的院所沒有床位,黃士倫醫師還親自將小嬰兒轉院至彰濱秀傳。黃士倫醫師表示,兒童哮吼(croup)好發於6個月到3歲大之間,典型症狀包括接著有像狗吠聲的咳嗽 (barking cough)、吸氣性喘鳴(inspiratory stridor)、聲音沙啞(hoarse voice)及呼吸困難(mild to moderate respiratory distress)。兒童哮吼以往常見的病原體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於2020年新冠病毒爆發以來,國外已有不少案例是由於COVID-19導致兒童哮吼之發生。黃士倫醫師也提醒,最近新冠病毒似乎又蠢蠢欲動,提醒各位爸媽家中若有學齡前兒童,一定要隨時留意他進食的狀況,是不是容易嗆到溢奶,或者哭聲有所改變,並且隨時監測小孩的血氧。呼吸喘伴隨血氧下降,或者小孩的活動力胃口有變差的情形,則需要立即就醫。若延誤就醫時機,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呼吸窘迫,甚至需要緊急插入氣管內管,因此不得不當心。
新冠疫情再流行 卓榮泰呼籲踴躍施打疫苗
衛福部疾管署示警,新冠疫情再度進入流行期,行政院長卓榮泰13日於行政院會表示,為避免新冠肺炎疫情再度肆虐,相關部會超前部署,做好防疫工作,同時也請衛生福利部準備充足的疫苗量能,呼籲國人踴躍施打疫苗,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衛福部也表示,已備妥抗病毒藥物及疫苗,並積極採購疫苗中。卓榮泰指出,近期國人十分關心新冠肺炎疫情再起的可能性,4年前疫情爆發時,對國人生命、健康、財產皆造成重大威脅,而因應目前環境,唯有政府再次超前部署,才能避免病毒再度肆虐。院長請衛福部準備充足的疫苗量能,呼籲國人踴躍施打疫苗,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同時也請相關部會務必做好各項防疫措施,為國人帶來足夠的保障。衛福部表示,該部以實證醫學為基礎,參考各國防治疫情經驗,並依據疫情發展趨勢,適時調整相關防治作為,包括:修訂病例定義以監測重症個案為主,同時掌握急重症醫療量能,適時調度;適時修訂診療指引及各類抗病毒藥物領用方案,目前Paxlovid儲備量20.8萬人份、瑞德西韋11.2萬劑;辦理民眾衛教宣導,有疑似症狀及前往高風險場所建議佩戴口罩。衛福部進一步表示,為提升疫苗接種效能,加速建立國人群體免疫力,該部已積極採購疫苗,並規劃疫苗接種計畫與相關獎勵措施。目前新冠XBB疫苗累計接種276.4萬人次,全國接種率11.36%,65歲以上第1劑及第2劑接種率分別為20.54%、1.55%;疫苗庫存莫德納291.7萬劑、Novavax 5.3萬劑,歡迎民眾踴躍施打疫苗,以增加保護力。
XBB疫苗覆蓋率不足 專家憂心防疫不夠力國內重症個案數上升
新冠疫苗短暫出現搶打風潮,然而整體防疫覆蓋率仍顯不足。據疾管署23日報告,全球新冠疫情達到高點,上週(1/16-1/22)新增615例,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佔79%;自去年XBB疫苗開打以來,本土通報確診併發症即死亡案例中,未接種XBB疫苗者佔99%。新冠流感化不等於症狀流感化 低估疫情恐讓年長者陷危機台灣大學醫學院小兒感染科教授黃立民指出,大部分民眾對於新冠病毒仍存有迷思,以為自己感染過病毒,或打過三、四次新冠疫苗,身體應該還有抗體,以致對於最新公費XBB.1.5疫苗興趣缺缺,覺得沒有接種的必要性。針對新冠肺炎對於民眾威脅程度遠高於流感,但施打率卻無法拉升的現狀,台灣大學醫學院小兒感染科教授黃立民對此感到憂心。他表示,受到「防疫疲累」心理影響,許多民眾並未將新冠肺炎當成一回事,認為病毒已經流行超過三年,毒性應該弱化了,即使感染,症狀也只會小感冒。80多歲王先生即為典型個案,曾罹患腦中風、心肌梗塞,屬於新冠重症及死亡高風險族群。因這兩、三年來,陸續接種過三劑新冠疫苗,期間也曾確診過,而心生鬆懈。對於最新疫苗的接種,抱持著觀望態度。但沒想到,就在全家人在餐廳聚餐的幾天後,王先生出現發燒、咳嗽、胸悶、易喘等類流感症狀,行動力變差,被緊急送至急診,並確診為新冠肺炎,肺功能嚴重下降,只剩原本三分之一,因情況危急,被安排至加護病房。在台大醫療團隊搶救下,施以抗病毒藥物,才逐漸好轉。新冠疫苗如何打?疫苗困惑全都解!問題一:我聽說新冠病毒已經流感化,為什麼還要打疫苗?答:新冠流感化,代表他需要像流感一樣每年更新防護,但新冠的症狀還是比流感嚴重很多!如果是高齡、慢性病,或有免疫力低下的長者,還是有很高機率變成重症,不可不小心。【專家怎麼說?】國內感染症權威教授盛望徽警示,新冠所造成重症及死亡風險遠高於流感。一名80歲個案即在聚餐後感染新冠,肺功能急速下降住進加護病房,民眾切勿等閒視之,應儘速接種公費XBB.1.5疫苗。問題二:之前已經打過好多劑疫苗,為什麼還需要再施打呢?答:根據研究顯示,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類似,接種6-9個月後保護力即會大幅衰退,且新冠病毒變異快速,目前流行株已與之前不同,靠「舊版」疫苗保護力已經嚴重不足,有必要再接種「新版」XBB疫苗以恢復足夠保護力。【專家怎麼說?】前疾管署長、三軍總醫院特聘醫師張峰義表示,台灣過去打的疫苗,即使是Omicron變異株疫苗,到目前綜合抗體皆已幾乎歸零,新冠病毒不斷在全球變異,對長者來說風險相當高。此外,目前民眾「個人抵抗力不足」,更別說形成群體免疫力。他認為60歲以上的族群都應儘速施打XBB.1.5疫苗,才有辦法生成對抗JN.1變異株的抵抗力。問題三:現在XBB.1.5疫苗有哪些廠牌?答:XBB.1.5疫苗有莫德納與Novavax兩種選擇,二選一施打即可。年滿6個月以上就可施打莫德納疫苗,Novavax則需年滿12歲。兩款疫苗於安全性與有效性上都有足夠數據支持。【專家怎麼說?】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依據荷蘭今年針對60歲以上接種新冠XBB疫苗效益研究,對於預防感染後住院以及重症保護力高達七成。此外,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公布最新疫苗建議,現有XBB.1.5疫苗對於XBB系列(EG.5、HK.3及HV.1等)及BA.2.86系列(BA.2.86、JN.1等)的變異株皆有保護力。問題四:打新冠疫苗前要預約登記嗎?我該去哪裡登記?答:各縣市都推出疫苗隨到隨打服務,詳情請參考疾管署網站https://www.cdc.gov.tw/Category/List/S-5JmAIzrG4ZqrESjI4xNQ內文整理自元氣網(受到「防疫疲累」影響 國人新冠肺炎疫苗施打率低讓專家憂心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1/7669530)
疫情趨緩!8月15日起新冠自主管理天數縮至5天 支持性給假取消
新冠疫情趨緩,民眾也逐漸回歸日常生活,疾管署1日宣布,將自主管理天數,從10天縮短至5天,此外也將取消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給予的支持性給假措施,將回歸原本的病假規定,新制預計8月15日上路。疾管署指出,根據監測資料顯示,近期國內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趨緩,為使民眾回歸日常,經評估國內外疫情狀況、病毒變異情形,且推估國內民眾群體免疫超過八成,宣布自2023年8月15日起(以篩檢陽性日為準),COVID-19篩檢陽性輕症、無症狀民眾,自主健康管理天數由10天縮短至5天,同時軍職人員、公務人員、教師、學生等對象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無需給予支持性給假措施,而後續民眾若有請假需求,請依各類主管機關規定之假別辦理。疾管署表示,疫情雖已趨緩,但感染及傳播風險仍在,民眾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如須前往醫院,仍需配合相關醫療或感染管制措施,另外也請落實衛生防護措施,並建議民眾接種疫苗,以提升自身及社區保護力,降低疾病傳播風險。此外,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若有出現症狀,也請在家休息,並儘量避免非必要的外出,若必須外出時,也請全程佩戴口罩。疾管署特別提醒,65歲以上長者、孕產婦、具慢性病或免疫不全、免疫低下病史者等具「COVID-19重症高風險因子」之民眾於快篩陽性後,請儘速就醫,以利醫師及早診治並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降低感染後引發併發症之風險。
習慣當「口愛」大師 恐讓你罹患咽喉癌比例高8.5倍
數據指出過去的20年,西方世界的咽喉癌發病率迅速上升,研究發現誘發咽喉癌的主因是人類乳突病毒(HPV),和子宮頸癌發生主因相當。這也被認為很有可能與性行為有關,性行為中若你習慣當個「口愛」大師,這樣咽喉癌的機率就會大增8.5倍。據外媒《科學警報(Science Alert)》報導,德國醫學家楚爾豪森(Harald zur Hausen)過去發現子宮頸癌與HPV病毒有關,且HPV病毒可通過親密行為傳播,而病毒也會進入口腔裡,因為咽喉的軟組織與子宮頸構造相同也一樣柔弱。過去20年咽喉癌的比例暴增,甚至在美國與英國咽喉癌比子宮頸癌還常見,尤其是一生有多重性伴侶並且習慣口交的人,罹患咽喉癌的比例比不口交的人多達8.5倍。而HPV病毒可透過疫苗接種來預防,在女孩疫苗接種率高(超過85%)的國家,男孩也受到「群體免疫」的保護。WHO世界衛生組織也曾發布《加速消除子宮頸癌全球戰略》,提高15歲女性HPV疫苗接種涵蓋率達90%,目標於2030年加速消除子宮頸癌,目前台灣與全球一樣核准3種HPV疫苗,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國中女生公費HPV疫苗接種服務,透過接種疫苗而獲得保護力,預防感染HPV及子宮頸癌發生,但男女都應該接種HPV疫苗,並且要完整打好三劑,才有完整的保護力,來避免相關子宮頸癌與咽喉癌等疾病。
5/1指揮中心解編!新冠改第四類傳染病 4大調整措施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表示,鑒於COVID-19疾病嚴重度下降,國內疫情持續穩定且處於低點,且國際間亦朝向調降防疫等級,故宣布自5月1日起,「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調整為第四類傳染病。另,考量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於指揮中心運作期間已強化聯繫合作與應變能力,經盤點國內醫療量能及防疫物資儲備情形,綜合評估疫情發展及病毒變異株變化趨勢,行政院同意指揮中心於同日一併解編,由衛福部成立跨單位防治聯繫會報持續COVID-19整備應變工作。5/1指揮中心解編,由衛福部成立跨單位防治聯繫會報持續防疫整備應變工作。(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說明,5月1日防疫降階後,調整措施及工作重點如下:5/1起新冠改第四類傳染病,4大調整措施曝。(圖/指揮中心提供)一、多元監測疫情,每週主動說明:疾管署持續以多元管道監測國內外疫情及變異株流行趨勢,於每週例行記者會向國人報告。二、公費疫苗持續,規劃年度接種:持續儲備及提供各年齡層公費COVID-19疫苗接種;隨時參考最新實證及各國接種建議,提報ACIP專家會議討論後續接種計畫。三、投藥照護延續,保護脆弱族群:持續提供符合條件之染疫民眾公費抗病毒藥物及清冠一號;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持續辦理;專責病房解除開設;維持陪探病管制納入常規管理;醫療院所及照護機構持續落實必要之感染管制措施,以保護脆弱族群。維持符合現行病例定義之COVID-19併發症(中重症)確診個案經醫師評估須住院隔離治療並通報,由公費支應隔離治療期間醫療相關費用(包含不具健保身分之非本國籍人士),解隔條件不變;輕症患者維持自主健康管理之建議,高風險族群以及出現警示症狀者儘速就醫。四、整備醫療物資,快速應變動員:為因應疫情快速變化,必要時將動員重啟專責病房及集中檢疫所(以國軍營區為主)之收治量能,即時調度醫療資源。目前醫用口罩、家用快篩試劑、抗病毒藥等防疫物資庫存量充足,若自由市場產生恐慌性搶購等供需失衡情形,將啟動實名制販售;相關防疫物資將定期檢視儲備量及品質,確保國內生產量能及建立國外專案進口機制,必要時可快速釋出防疫物資供醫療端及民眾使用,保障民眾健康。指揮中心指出,在解編後,將持續透過衛福部之「COVID-19防治聯繫會報」,強化相關單位溝通協調,定期盤點醫療及防疫物資整備情形,以利疫情變化或新興變異株出現時之即時應變。另,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將增設「COVID-19防治組」,聘請專家就COVID-19防治政策業務持續提供專業建議。此外,上述防疫降階調整措施相關資訊,將置於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防疫降階,應變持續」專區 (建置中),歡迎各界參閱。指揮中心成立運作迄今已1,192天,指揮中心特別感謝全國民眾三年多來的配合,以及醫事人員與投入防疫工作同仁的辛勞,在全球面臨疫情威脅以及經濟重大衝擊的時刻,使臺灣仍得以保有相對的安全與穩定。由於國際COVID-19疫情仍持續,世界衛生組織亦尚未解除「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中心請民眾持續配合相關防疫措施,維持良好衛生習慣,並依照最新建議接種COVID-19疫苗,提升自身及群體免疫保護力,共同邁向疫後新生活。
腸病毒大流行3/免疫負債世代缺乏免疫力 別讓孩子玩「帶毛玩具」髒得不可思議
防疫政策鬆綁、疫情解封,讓各式各樣的病毒開始出現,而出生在疫情中的孩子,由於免疫力缺乏訓練,因此被稱為「免疫負債世代」,這些孩子感染病毒後症狀更嚴重,由於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醫師也特別提醒家長少讓孩子玩「帶毛的玩具」,因為難以清洗、消毒,病毒恐藏匿其中。5~6歲以下的孩童,由於一出生或出生沒多久就遇到疫情爆發,長時間處於防疫狀態,讓他們的免疫系統猶如一張白紙,沒機會受到訓練,所以當他們遇到病毒時,往往就會更加嚴重,這就是所謂的免疫負債。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醫師柯申表示,這些免疫負債的孩子缺乏群體免疫力,所以可能更容易感染腸病毒。柯申提醒,腸病毒傳染力強且無法使用酒精殺死,因此在生活中落實「濕、搓、沖、捧、擦」洗手5步驟非常重要。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強調,「因為酒精對腸病毒的毒殺效果有限,務必要以肥皂洗手!」張凱音說,許多家長有各式各樣的消毒措施,除了近年常用的酒精、次氯酸水等等,還包括紫外線燈等,但這些消毒方式的效果都有限,而且有些會有死角,例如紫外線燈就會有照不到的部位,所以建議還是多用肥皂洗水最好。家中若有人感染腸病毒,疾管署建議使用含氯漂白水消毒環境與患者排泄物,避免全家都遭到感染。(圖/報系資料庫)柯申提醒,由於腸病毒傳染力強,而5歲以下幼童容易變成重症,所以出入幼兒園、托嬰中心、親子館等場所,還有回家後、進食前,這些時間點都要用肥皂洗手,以免將病毒帶入家中或吃進嘴裡。為防範腸病毒大流行,疾管署也整體出許多預防重點,其中一項指出「避免接觸帶毛玩具」,張凱音說,這是因為毛茸茸的玩偶雖然可愛,但非常難清洗、消毒,有非常多的死角提供病毒藏匿,建議盡量不要接觸較好。若家中有人感染腸病毒,疾管署建議使用含氯漂白水進行環境消毒,調配時應穿戴防水手套、口罩及圍裙,並注意環境通風;一般環境消毒使用的消毒水濃度為500 ppm,即8瓶1,250 c.c.保特瓶清水加入100 c.c.漂白水。用於處理腸病毒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汙染的消毒水濃度則為1,000 ppm,即8瓶1,250 c.c.保特瓶清水加入200c.c.漂白水。環境、器具等於消毒水擦拭完畢後,靜待10分鐘再用清水擦拭一次,才算完成消毒步驟。另外,也要避免病患接觸其他幼兒或即將生產的孕婦,處理完病患的口鼻分泌物與糞便後,也要正確洗手才不會傳播病毒,如此才能避免「1人中獎、全家感染」。
猴痘疫苗首次登記秒殺! 今下午2點開放預約「名額增至3萬人」
國內本土猴痘疫情持續延燒,全台北中南各地散發,至今累計23例確診病例。衛福部疾管署4月10日下午2點將開放第二階段疫苗預約登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猴痘疫苗接種合作醫院已增加為50家,其中也包括離島澎湖縣,考量接種量能提升,因此總登記名額從原本的2.5萬人,增加至3萬人。我國自去年6月23日將猴痘(Mpox)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日累計確診23例病例,其中包括16例本土及7例境外移入,目前仍有3例住院隔離治療中,其餘20例已康復出院。疾管署統計,截至4月5日共計完成1416人Mpox疫苗接種服務,其中暴露後預防(PEP)接種25人及暴露前預防(PrEP)接種1391人;而符合「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行為者」計接種1343人。由於本土疫情目前仍是散發,日前第一階段猴痘疫苗登記平台一上線,就秒殺,因此疾管署再推出第二階段登記。羅一鈞說,針對民眾自我風險評估「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在4月10日下午2時起,可至疾管署「猴痘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平台」進行接種暴露前預防(PrEP)疫苗意願登記。羅一鈞表示,經持續協調更新,目前已有50家醫院投入接種量能,意願登記平台名額上限也提高為3萬人,縣市除本島各縣市外,澎湖縣也加入提供接種醫院(三總澎湖分院),因此目前共計20縣市提供接種服務。預約開放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週末及例假日不開放),考量提升群體免疫力及疫苗涵蓋率等因素,現階段PrEP接種對象仍先以「皮內」注射方式接種1劑為原則。
腸病毒D68型社區現蹤…疾管署示警:恐大流行 兒科醫揭「6重症徵兆」
疾病管制署今(6日)表示,國內近期新增2例腸病毒71型輕症病例,皆位於北部,分別為6歲男童及1歲男童。據疾管署公布資訊,腸病毒就診人次持續上升,易造成重症與嚴重後遺症的腸病毒71型與腸病毒D68型也已現蹤,今年目前累計一例重症即為腸病毒D68型造成。醫師提醒,若出現6症狀要小心。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4,113人次,較前一週上升29.5%且高於過去2年同期,近幾週呈上升趨勢;整體疫情傳播風險上升。近期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以克沙奇A型為多,同時有腸病毒71型及D68型病毒活動。今年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累計1例,為感染腸病毒D68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柯申指出,腸病毒重症風險群為小於五歲之幼兒,又由於COVID-19流行造成這幾年出生的孩子免疫負債、恐怕缺乏群體免疫力,今年腸病毒將會是家長們與兒科醫師需要一同努力防範的威脅。醫師說明,腸病毒雖然是兒童常見疾病,但仍有許多民眾對於腸病毒症狀有所誤解,以為腸病毒的症狀就是拉肚子和嘔吐,甚至最近風行的ChatGPT也會「答錯」,把腹瀉列為腸病毒的常見症狀。柯申解釋,其實兒童腸病毒的症狀隨著型別不同而改變,常見的是發燒、喉嚨痛、紅疹,就醫時醫師有機會在檢查時發現咽喉水泡或潰瘍而診斷腸病毒典型的疱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症。柯申進一步表示,最近在社區現蹤的腸病毒D68型症狀以發燒、流鼻水、咳嗽為主,和典型症狀不同,所以不能因為沒有典型水泡或紅疹就掉以輕心,務必要注意後續有沒有出現重症徵兆,例如嗜睡、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表現像是受驚時的手腳同時肌肉收縮,易發生在兒童將睡未睡之際與熟睡時)、手腳無力、未發燒時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醫師強調,若家中幼童出現疑似腸病毒症狀,都建議讓兒科醫師評估,尤其是重症徵兆須儘速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時間,以免嚴重後遺症如肢體癱瘓、腦炎、心肺衰竭甚至死亡。另外,柯申特別提醒,腸病毒傳染力強且無法使用酒精殺死,因此在生活中落實「濕、搓、沖、捧、擦」洗手五步驟非常重要。疾管署也坦言,目前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且近期腸病毒輕症疫情持續上升,又清明連假期間,民眾南來北往,交流頻繁,易造成疾病傳播,呼籲民眾應做好個人衛生,平時應以肥皂正確勤洗手,家中幼兒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落實生病不上課,並注意居家環境的清潔消毒,避免與其他嬰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近年民眾習慣使用酒精進行環境消毒,但酒精對於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建議使用含氯漂白水進行消毒,調配時應穿戴防水手套、口罩及圍裙,並注意環境通風;一般環境消毒使用的消毒水濃度為500 ppm,即8瓶1,250 c.c.保特瓶清水加入100 c.c.漂白水;用於處理腸病毒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汙染的消毒水濃度則為1,000 ppm,即8瓶1,250 c.c.保特瓶清水加入200c.c.漂白水。疾管署提醒,環境、器具等於消毒水擦拭完畢後,靜待10分鐘再用清水擦拭一次,才算完成消毒步驟。
防疫再鬆綁! 輕症3/20起免隔離 中重症仍需通報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表示,基於國內外疫情趨緩,宣布如疫情穩定,自今(2023)年3月20日(個案採檢日)起,調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疾病通報定義,改為:符合COVID-19併發症(中重症)條件之民眾需通報並隔離治療,輕症或無症狀民眾如檢驗陽性,不需通報也不需隔離,但建議進行「0+n自主健康管理」,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快篩陰性,或至距離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已達10天無需採檢,即可解除。相關配套措施將配合修訂及實施。(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說明,考量COVID-19疾病嚴重度下降,感染者多數為輕症或無症狀個案,且本土疫情穩定、2月起防疫鬆綁未明顯影響疫情,為減少確診對民眾影響、減輕醫療端逐案通報負擔,並與國際防疫調整方向一致,邁向疫後新生活,故調整現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疾病通報定義,由「確診均通報」改為「併發症(中重症)才須通報」,即如為新冠檢驗陽性,且出現肺炎需氧氣治療或其他新冠相關併發症,因而住院(含急診待床)或死亡,醫事人員才須通報。(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疾病通報定義調整後,其他因自行使用家用快篩檢測陽性、或因配合醫療院所相關感染管制等相關措施篩檢陽性的輕症或無症狀之輕症民眾,不需通報也不需強制隔離,亦不會收到隔離通知書及簡訊,此類對象建議進行「0+n自主健康管理」至快篩檢測結果為陰性,或距離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無症狀者適用)已達10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建議有症狀時在家休息,避免不必要外出,無症狀或症狀緩解(退燒至少1天)後可安心外出;外出時請全程佩戴口罩;同時提醒,為降低感染後引發併發症之風險,65歲以上長者、孕產婦、具慢性病或免疫不全/免疫低下病史者等具「COVID-19重症高風險因子」之民眾於快篩陽性後,請儘速就醫,以利醫師及早診治並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另0+n自主健康管理屬於指引建議性質,由民眾自主進行,無相關罰則。(圖/指揮中心提供)(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指出,配合本次防治政策調整,同步修訂相關配套措施於3月20日實施,包括取消健保卡資料上傳COVID-19檢驗結果自動通報「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方式,請醫療院所改至傳染病通報系統網站或運用醫院電子病歷自動通報(EMR)等方式通報「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併發症)」、取消確診者自主疫調回報機制、取消居家照護遠距諮詢服務、取消確診者同住家人及入境民眾自主防疫措施、停止更新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DVC)及健康存摺中確診及檢驗資料、調整因應COVID-19疫情之視訊診療措施、調整確診死亡個案遺體處理感染管制指引、調整醫療機構因應COVID-19個人防護裝備建議等。指揮中心表示,為利政策調整推動順利,規劃3月20日至26日為7天緩衝期,供採檢日於本年3月19日(含)以前之民眾及相關單位在緩衝期時可進行通報等相關防治作為及行政作業。例如,民眾於3月20日持3月19日家用快篩陽性證明至醫療院所就診,如醫病雙方均同意3月19日快篩結果且醫師評估為確診個案,仍適用舊版病例定義及相關防治措施。此外,上述防疫鬆綁新制相關資訊,將置於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輕症免隔離,邁向疫後新生活」 專區 (資料陸續建置中),歡迎各界參閱。指揮中心特別感謝疫情期間民眾的配合,以及醫事人員與投入防疫工作同仁的辛勞,請民眾持續配合相關防治措施,同時呼籲「疫苗加一,解封安心」運動已開始;接種院所時間、地點等相關資訊,可透過疾管署官網「疫苗加一,解封安心」專區查詢,也請民眾儘速接種COVID-19疫苗,提升自身及群體免疫保護力,共同邁向疫後新生活。
疫情趨選入境免費快篩試劑喊卡! 指揮中心:從3/1起機場不再發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經評估國內外疫情趨勢及國內醫療與公衛量能,自3月1日起停止提供入境人員及確診者密切接觸者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民眾如有快篩試劑需求,可至各通路(如藥局或有販售快篩試劑之超商/零售通路)自行購買。指揮中心說明,現行快篩試劑發放為入境人員可於入境時自行領取1劑、確診者之密切接觸者由衛生局提供1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考量近期全球及本土疫情趨緩,自主防疫篩檢時機已調整為自主防疫對象(包含入境人員以及確診者之密切接觸者)於出現症狀時使用快篩試劑篩檢,並於自主防疫地點休息;針對入境時有症狀者,可於機場港埠洽疾管署檢疫人員,於必要時進行採檢,無症狀者則返回自主防疫地點進行7天自主防疫;且目前國內販售家用快篩試劑通路普及,民眾購買便利,經綜合上述評估,將自3月1日起,停止提供入境人員及確診者之密切接觸者公費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其中入境人員以航班表定抵臺時間為準,確診者之密切接觸者則以確診者隔離起始日為準。指揮中心表示,雖然國內COVID-19疫情趨緩,但社區中仍有病毒傳播風險,且目前仍處於呼吸道病毒流行季節,請民眾仍應遵守相關防疫規範,維持個人防疫好習慣,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個人防護措施,亦請民眾踴躍接種COVID-19疫苗,提升自我及群體免疫力,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次月12日起「這2類人」免費快篩沒了 指揮中心解釋背後原因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經評估國內外疫情趨勢及國內醫療與公衛量能,自3月1日起停止提供入境人員及確診者密切接觸者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民眾如有快篩試劑需求,可至各通路,如藥局或有販售快篩試劑之超商或零售通路,自行購買。指揮中心說明,現行快篩試劑發放為入境人員可於入境時自行領取1劑、確診者之密切接觸者由衛生局提供1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考量近期全球及本土疫情趨緩,自主防疫篩檢時機已調整為自主防疫對象(包含入境人員以及確診者之密切接觸者)於出現症狀時使用快篩試劑篩檢,並於自主防疫地點休息;針對入境時有症狀者,可於機場港埠洽疾管署檢疫人員,於必要時進行採檢,無症狀者則返回自主防疫地點進行7天自主防疫;且目前國內販售家用快篩試劑通路普及,民眾購買便利,經綜合上述評估,將自3月1日起,停止提供入境人員及確診者之密切接觸者公費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其中入境人員以航班表定抵臺時間為準,確診者之密切接觸者則以確診者隔離起始日為準。指揮中心表示,雖然國內COVID-19疫情趨緩,但社區中仍有病毒傳播風險,且目前仍處於呼吸道病毒流行季節,請民眾仍應遵守相關防疫規範,維持個人防疫好習慣,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個人防護措施,亦請民眾踴躍接種COVID-19疫苗,提升自我及群體免疫力,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室內可脫口罩了!羅一鈞:逢228連假「疫情恐反彈」
今天開始,除醫療照護機構、公共運輸外,室內可以不必戴口罩。不過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警告表示,防疫指揮中心長期忽略我國新冠死亡人數居高不下的事實,每天仍有1至2萬人確診,他擔心口罩解禁後,導致長期疫情,台灣可能是全球在今年仍將新冠肺炎列在國人十大死因的少數國家之一。新冠肺炎本土確診,昨天新增1萬5747例、68例死亡,確診人數比上周日減少6.8%。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說,確診數持續降溫,研判群體免疫力足夠,本土也尚未偵測到新興的變異株,威脅有限,疫情在可控制的範圍內,加上醫療量能充足,因此如期實施室內不必戴口罩,今日起至3月6日前,是第一波的觀察期。羅一鈞直言,室內口罩鬆綁後又逢228連假,屆時確診數會有一波反彈,但第一波觀察期只要持續穩定,校園就會如期於3月6日上路。指揮中心規畫,室內口罩鬆綁管制分成3大類:「指定場所」一定要戴口罩,包括醫療照護機構如醫院、診所等,以及公共運輸系統如捷運、雙鐵的收費區(刷卡進站後)及管制區。其次是「特殊情境」,有發燒症狀、家有5歲以下幼兒、免疫低下者、人潮聚集處,年長者未打3劑疫苗等,建議配戴。最後是「其餘場所」,由民眾自主決定。詹長權分析,台灣新冠累積總死亡數在第一任指揮官陳時中任內是8031人,第二任指揮官王必勝上任至今年2月18日為止,是9421人,如未來數月死亡人數仍居高不下,台灣可能是全球2023年仍將新冠肺炎列在國人十大死因的少數國家之一。去年國慶日,我國新冠死亡累積人數至1萬1511人時,詹長權曾呼籲指揮中心,檢討防疫指揮系統和防疫措施,找出無法將疫情壓制在「低感染數」和「低死亡數」的原因。但王必勝卻在次日回應「好像有些公衛學者不知防疫新方向在哪裡?」詹長權感嘆,指揮中心沒有細看Omicron新冠死亡資料中未接種疫苗長者占比太高的事實,沒有聽進公衛學者尋找低死亡率防疫新方向的建議,台灣再次失去壓低Omicron死亡率的機會,令人難過。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指出,今起室內免戴口罩,可能會導致疫情升溫,政府在開放口罩的同時,應積極推動接種追加劑,我國60歲以上、慢性病、免疫力低下等族群的接種率不夠高,是這波死亡數快速上升的主因。羅一鈞表示,死亡是落後指標,仍要觀察長期趨勢,目前台灣累計致死率0.17%,低於日本的0.22%,更遠低於全球平均1%。他強調,未來每周四都會公布國內個案致死率。
敏成斥2.3億併躍獅 朝生技醫療轉型
敏成健康(4431)董事會16日通過決議宣布,為朝生技醫療產業轉型,除以分割方式將原有不織布事業轉為子公司敏成公司外,還將斥資2.3億元購買躍獅健康全數股權。預計明年2月8日召開股東臨時會討論,最快明年第一季完成交割。敏成健康向同一母公司盛弘醫藥旗下盛雲公司,購買躍獅健康全數股權。並強調,此次交易屬共同控制下的組織重組,投資成本與股權淨值之差額係調整資本公積,因此交易投資成本新台幣2.3億元,與前手股權淨值2.32億元間差額,將調增資本公積195.6萬元,對股東權益具有正面影響。躍獅健康主要營業務為躍獅連鎖藥局Yeschain之藥品買賣及經營管理,成立於民國78年,也是台灣第一家連鎖藥局,於2018年與盛弘集團攜手,在提供專業諮詢服務、結合智慧科技及建立創新服務下,躍升為全台三大連鎖藥局之一。敏成健康指出,本次交易對象盛雲公司與本公司有同一母公司盛弘醫藥,故盛雲公司為本公司之關係人,因此已依照「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所訂之程序執行投資評估,並委任鑑價公司及第三方專家出具鑑價報告及會計師合理性意見書。敏成表示,全球疫情控制策略在 2021 年底已逐步轉變成以提高疫苗覆蓋率達成群體免疫為主,今年初起世界各國已逐步開放邊境,並解除口罩限令,個人防護裝備產業飽和、全球口罩供應過剩且價格走跌。
二階段口罩鬆綁何時實施?張上淳:春節後可望上路
本土疫情持續趨緩,國內口罩政策最快月底鬆綁,面對後防疫時代,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指出,國外流行XBB、BQ1,「台灣遲早也會面對」,不過確診數高峰應不會高於BA.5,會一波一波趨緩,他仍建議,第二階段口罩鬆綁,至少應落在春節以後,傳播風險會較低。國外新型變異株陸續出現,國內今起開放施打BA.5次世代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首波40.7萬劑的BA.5疫苗上午已陸續配送,各地方衛生局可依自行規劃的時程安排接種,包含台北台大、長庚醫院在內,今起就將開始接種。張上淳表示,台灣已經不是清零模式,當國外開始出現XBB、BQ1病毒,也將會隨著返國民眾帶來台灣社區,流行的時間點會慢於國外,所幸感染規模會一波一波的下降,就像BA.5沒有BA.2高。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認為,新冠疫苗接種應適可而止,國內已有800萬人感染,且還有很多黑數,台灣的群體免疫及將近8成的疫苗覆蓋,可讓疫情走入流感化,依據流感的經驗,每年約僅需300萬至600萬劑疫苗。對於未來疫苗接種對象,張上淳指出,目前概念上已趨向高風險者以及特定族群才要施打後續的疫苗,包含高齡長輩、會照顧高風險者,包含醫護人員、家中有脆弱族群者,施打疫苗對保護家中年長脆弱族群是有幫忙的。至於口罩禁令,第一階段戶外不必配戴約本月底上路,但第二階段何時推動較合適?張上淳表示,就防疫立場而言,至少要度過秋冬、春節後會比較合適,預期明年初就有機會,不過,仍要考慮民眾期待與疫情變化,如流感可能會上升,都是觀察部分。
次世代疫苗接種應適可而止(王任賢)
新冠次世代疫苗絕對不是第5劑疫苗,應定位於年度追加疫苗。台灣已預約到2000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不能因為錯誤的政策,不但浪費更多的民脂民膏,還會步上想打疫苗的人打不到,不好的疫苗又沒人要的雙重窘境,為未來的總統大選,增加被民眾唾棄的話題。疫苗不管第幾劑,都是為加強第一劑的持久效果。即所謂1劑反應,2劑著床。老的疫苗作用為追加只需要打1劑。至於疫苗要打幾劑才標準,完全要看3期臨床的結果,對新冠疫苗而言2劑最正規。國光公司的新冠疫苗在修訂送審時,就是因為提出接種3劑的方案遭到指揮中心否決,整個疫苗的研發被迫移轉國外。可見指揮中心對於新冠疫苗應該打2劑是早有定見。後來怎麼又催打3至4劑,甚至高端戰士還可能要打到6劑。原因當然是疫苗買太多,必須打完,盡量不能銷毀。更不能像高端疫苗一樣在面臨銷毀大限前,還必須夜奔陳時中競選總部,商量統一對策,共同擘畫度過政治難關的方法。當然廠商推銷,也是重要原因,利用對老抗原反應,吹噓對新變種病毒的效果,欺騙群眾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人多打幾劑。台灣的效果,疫苗打越多劑的月份,新冠疫情越嚴重。所以新冠疫苗接種還是應該適可而止,加上國內目前已有800萬人感染,黑數可能更多。這些自然感染過的人,比打人工疫苗還有效,台灣的群體免疫在3、4波大疫情的折騰下,及將近8成的疫苗覆蓋,大致上已經完成。因為依據流感的經驗,每次大流行來襲約可侵犯20%的人,接連3、4波再加上疫苗接種應該就可讓疫情走入流感化。新冠此時已經完全具備流感化的條件了,大流行也可仿效拜登總統大方的宣布結束。面對後續仍會出現的變種病毒,在群體免疫完善的情況下,只要醫療機構完善運作,死亡率就能壓低至季節性流感的萬分之一。此時針對新變種的次世代疫苗,只需接種1劑,當作追加。任務為降低死亡率,接種族群為弱勢容易致死族群。依據流感的經驗,每年約僅需300萬至600萬劑疫苗。但是蘇貞昌院長在去年大筆一揮就買過多的2000萬劑莫德納疫苗,又在銷售壓力之下,看來要把錯的疫苗先用完才能多元採購。讓需要次世代疫苗的弱勢族群,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必須要接受自己不合適的疫苗,這是踐踏弱勢族群的霸道行為。政府不該老看到訂購的2000萬劑今年要全部用完,是可以分多年採購,每年留下部分份額給其他廠牌的次世代疫苗,特殊族群的特殊需求才能獲得滿足,跟流感疫苗一樣。照顧弱勢是政府的責任,疫苗打不完還可用高端模式搪塞,更何況只是分期採買,犯不著就如此糟蹋弱勢。(作者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
新冠病毒威脅降低 毒力弱化已趨穩定
張伯禮為中醫內科專家,主要從事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和中醫藥現代化研究。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從病毒進化規律推測,新冠病毒趨於穩定、毒力趨弱的概率大。」張伯禮表示,新冠病毒的變異動態一直是防疫措施優化調整的重要前提基礎之一。「優化防疫20條的推出非常及時和必要。」他解讀,新冠疫情之初迄今,中國防控方案調整始終與疫情形勢相關,具體為四個方面,包括病毒變異、免疫屏障、防控能力、治療方案。張伯禮接受陸媒專訪表示,新冠病毒的特點一直是研判的重點之一。當前的臨床實踐表明新冠病毒造成的重症和死亡比例很低。這意味著病毒的致病力減弱。同時也不能忽視傳播更隱匿。他指出,連日來的感染者數據顯示,當前確診感染者中大部分為無症狀感染者。這一感染情況是新冠病毒在中國群體免疫屏障基本形成(全人群疫苗全程接種率超過90%,60歲以上基礎免疫全程接種率超過85%)前提下,受到免疫壓力選擇作用的結果。這樣的進化對於新冠病毒某一特定分支保持優勢有利,因此從病毒進化規律推測,新冠病毒趨於穩定、毒力趨弱的概率較大。他提到,基因測序、檢測試劑研產、疫苗研發、藥物研究等,加上3年來核酸檢測效率和準確度大幅提升。得以開展的混合檢測以及核酸檢測周期大幅縮短等,都使得對於新冠的追蹤更高效,從而大幅提升疫情監測敏感度。在中國最新優化防控工作20條措施中,賦碼管理一詞先後出現6次。張伯禮說,透過大數據的賦碼管理是科學精準防控。在減少集中隔離對象人數、縮短隔離時間的同時,還能保證隔離有效性。最後,他仍強調,應認識到疫情複雜性和反覆性,充分認識優化調整防控措施不是放鬆防控,更不是放開、躺平。只有進一步提升防控科學性、精準性,才能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間尋求最適合的平衡點。
明年擬購2500萬劑疫苗 恐一半以上浪費
國內昨迎來第二批輝瑞BNT幼兒疫苗,共62.4萬劑,而疫情指揮中心明年擬投入190億元,採購2500萬劑新冠疫苗,但專家認為預估錯誤,新冠流感化後,只需針對高危族群接種即可,應比照流感,準備300至600萬劑即夠用,這2500萬劑疫苗,恐有一半以上將浪費掉。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年採購輝瑞BNT幼兒疫苗共190.08萬劑,目前已全數到貨,疫苗效期皆至2023年4月30日止。國內目前6個月到4歲幼兒疫苗接種率第1劑43.0%、第2劑15.5%。不過,對於政府明年仍採購大批次世代疫苗,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新冠疫苗是人類有史以來首個對全民施打的疫苗,在經歷普打、群體免疫建立後,就應只針對高危族群接種,因此絕對不是2500萬劑,這是預估錯誤,「不了解才會這樣」。「疫苗本身不太預防感染,而是防死亡」,王任賢說,採購300至600萬劑就足夠,2500萬劑恐只能打掉600至900萬人,可能有一半以上會被銷毀,指揮中心應根據先前的重症、死亡情況,認定出高風險族群,以此決定未來的施打量。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則說,中央採購2500萬劑疫苗,應是根據過去接種情況來編列,若明年不需打到這麼多,屆時再停止執行預算也不遲。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新冠肺炎不同於一個冬季變異一次的流感,而是每幾個月就變異一次,未來還無法預測,唯一可預測的是走向流感化,未來會需要研發新的疫苗,也可能需要一直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