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都餐室
」 香港特色沒了!香港「霓虹燈招牌」因安全疑慮漸拆除 當地人不捨:已徹底玩完
香港最大特色之一的霓紅燈招牌,一直都是大家對香港的印象。如今卻因為安全問題,導致招牌逐漸消失;近日就有網友拍到,一車車的卡車載走招牌的畫面,其中就有「美都餐室」,以及已於5月正式拆除的「南昌當鋪」。有網友在微博PO出數張圖片,其中之一就是2輛載滿霓虹燈招牌的卡車,儘管有網友認為這是經過AI生成的假圖,仍有不少香港人對於招牌拆除感到相當婉惜,「香港被徹底玩完了」、「也是一道風景,可惜了」、「這個不就是香港特色嗎?拆了多沒意思」等等。香港因為港府屋宇近年修訂建築物條例,將有安全疑慮的霓虹燈招牌大量拆除或是重新維修,光是5年內就有1.6萬個霓虹燈招牌被拆掉。不過,這不僅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之一,也是當地人及觀光客共同的記憶,更是世界認識香港的重要途徑。霓虹燈招牌可以追朔至2000年,當時由耐用且廉價的質量,發展至後來全由師傅手工製作。霓虹燈招牌是由99.5%氖氣及0.5%氬氣組成,通常用於廣告或招牌等用途,在香港常見的招牌有從建築物延伸、建築物外牆,以及店面3種安裝方式。曾經香港的霓虹燈數量之多成為香港特色之一,更有不少外國電影更因為這個原因而特意到香港取景。在今(2023)年5月,位於深水埗的地標「南昌當鋪」的霓虹燈招牌已經正式拆除,最後一夜吸引許多民眾拍照留念。在香港1926年當鋪合法化後,產業就急遽擴增;當鋪老闆高先生就認為,霓虹燈一直與香港連結在一起,他出現在60至70年代的港劇中,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位於油麻地廟街的「美都餐室」招牌11月9日也已正式拆除,8日最後一亮也象徵著他已完成58年來的使命。美都餐室開業73年,因舊式的餐廳設計一直成為打卡熱點,更有不少電視劇與電影在此取景。對於面臨霓虹燈招牌逐漸拆除,當地就有招牌保護團體正努力遊說,盡可能保留香港霓虹之城的視覺歷史;他們也在郊區的露天倉庫保存各種舊招牌並小心維護,期盼有天能在博物館展示它們。不過目前因為經費不足,因此他們更期望的是讓招牌留在原有處,並保留香港獨有的特色。
疫後漫步西九龍1/走訪香港百年老店 看傳統工藝翻轉新生
宅在家許久,愈來愈多民眾對於疫後旅遊型態的嚮往,是偏好有在地文化的深度體驗,以大家熟悉的香港來說,範圍覆蓋油麻地、佐敦和西九文化區一帶的「西九龍」地區,從經典懷舊的歷史建築、老字號傳統工藝翻轉新生,到富有時尚氣息的世界頂級藝文特區皆具,也成為香港旅遊發展局做為深度文化旅遊推廣的重點,希望旅客之後在開放旅遊的第一時間,可以到西九龍感受多元新面貌。舊油麻地警署是經典電影場景之一。走進美都餐室彷彿穿越至50年代的香港。像油麻地和佐敦是很多台灣人認識香港的第一站,其中「廟街」更是感受香港庶民文化的絕佳區域,走在街頭置身在絢爛的大型霓虹燈招牌下,彷彿進入經典電影場景。像是港片重要取景地「舊油麻地警署」,現已被評定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獨特的愛德華式建築,古典與優雅並重;而位於天后廟旁、styletc記者也曾造訪過的「美都餐室」,懷舊的吊扇、地磚及卡座,搭配傳統茶餐廳美食,更讓人像穿越至50年代的香港。「廖孖記」腐乳是許多香港人心中的好味道。「先達繡花鞋」第三代繼承人王嘉琳融合現代思維,以新式鞋型乘載傳統刺繡打造繡花鞋。此外,西九龍是眾多香港傳統工藝的發源地,也是少數能看到匠人們瀕臨失傳手藝的聚集地。例如想體驗百年不變的港式美味,一定不能錯過以相傳四代秘方,加上堅持手工製作的「廖孖記」腐乳;同樣是香港老字號的「冠南華」則是專做中式傳統婚服的店舖,以創意多元的東方文化圖騰設計,受到東西方年輕人喜愛;另已傳承三代的「先達繡花鞋」打破傳統思維,引入西式設計,讓更多遊客能親身體驗刺繡文化。油麻地書院內裡變身自助書店。除了傳統老店注入現代思維,喜愛復古主題的遊客,還能造訪由老式酒家改造的藝術精品酒店「東南樓」,處處可見懷舊氛圍。另一個隱藏版景點則是2020年才完工,由天后廟私塾打造的「油麻地書院」,在古蹟中透過自助買書機獲取知識,有種時空交錯之感。從百年老店到翻轉新生,漫步在西九龍街頭能感受到城市的新舊對話,一一細品時光留下的珍貴記憶。
前衛的懷舊 香港芭蕾舞團 老餐室裡炫舞技
提到芭蕾舞,許多人聯想到的,是穿著白色蓬裙的舞者,在舞台上旋轉跳躍,但香港知名芭蕾舞團卻打破這種刻板印象,以紅色和藍色為主色調,拍攝宣傳照。只見舞者們穿上旗袍、西裝、運動服,甚至是學生制服,在美都餐室、珍寶海鮮舫、海山樓、天后廟等知名景點前,做出各種芭蕾舞姿,畫面獨樹一格,並展現了香港之美,既前衛又有濃濃的懷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