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葉倫
」 美國 拜登 葉倫 中國 通膨日央行維持利率不變!日圓兌美元匯率跌破158「34年來最慘」
日本央行「日本銀行」決定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及關鍵利率後,日圓兌美元匯率於美東時間26日跌破158,是自1990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台銀日圓現鈔牌告價27日也一度驚現「0.2093」超甜價位,等於拿10萬新台幣換匯,與2023年12月相對高點「0.2242」相比,可以多換到3.1萬日圓(約合新台幣6382元)。綜合《共同通訊社》及《日本放送協會》的報導,在聯準會今年恐不會降息的預期心理下,日圓兌美元匯率一直徘徊在155左右,然而在日本銀行總裁植田和男於記者會上明確表態,日本銀行將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後,日圓持續受到拋售,日圓兌美元匯率也因此跌破158,短暫觸及158.44,這是日圓自1990年5月以來從未見過的水平。雖然市場對日本金融當局可能介入的謹慎態度,導致日圓兌美元匯率在26日稍早一度升至154以上,但由於日本銀行繼續將短期利率引導在0至0.1%的範圍內,日圓很快又開始螺旋式下跌。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25日接受《路透社》採訪時也向日本喊話,外匯匯率應由市場力量決定,貨幣干預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才可以接受,變相向日本銀行施壓,警告其不得干預匯率。市場指出,即便日本央行3月進行了17年來的首次升息,日本和美國之間的利差仍然非常巨大,而且短期內恐持續存在,這將促使更多資金轉向更高收益率的美元,並導致日圓兌美元匯率進一步下跌。台銀日圓現鈔牌告價27日也一度驚現「0.2093」超甜價位,等於拿10萬新台幣換匯,比起2023年12月相對高點「0.2242」,可多換到31753日圓,大概就是32碗定價980日圓一蘭拉麵的價錢,相當划算。
美PCE出爐略高預期 台指期震盪由黑翻紅
美國29日公布個人消費支出(PCE)數據顯示,3月PCE年增2.7%,高於市場預期的2.6%與前值2.5%;按月來看成長0.3%,符合市場預期且前值持平。PCE數據公布後,台指期夜盤一度下挫,但日前經過CPI等多項通膨數據洗禮、股市利空反應後,市場已有心理準備,台指期走勢黑翻紅,盤中上漲18點、暫報20,194點。統一期貨表示,周四晚間美國公布第一季GDP成長率遠不如預期,導致美指期顯著拉回,而後在美國財長葉倫(Yellen)釋出樂觀談話後止跌回穩,今天日盤台指期則延續漲勢上攻;近期台指處在月季線震盪的中性格局,但兩均線間仍有近800點的點差,加上美股財報多空交雜,外資期現貨籌碼多空不定,使本周台指來回大幅震盪。若通膨方向支持葉倫對通膨降、經濟強的樂觀預期,台指有望化解月線賣壓再戰新高。外資日盤逢高顯著減碼空單,近期籌碼來回變增減頻繁,使盤勢震盪,後觀察能否出現大額空單減碼並翻正,則有利台指打破震盪格局。惟目前空單水位仍高,偏空看待;十大特法空單大減,中性偏空看待。觀察臺灣期交所內商品報價,小臺指期下跌10點、電子期貨下跌3.55點、小電子期下跌3.1點,半導體30期貨則是上漲13點;台積電期貨夜盤上漲1元、暫報785元。國外指數期貨部分,連結美股四大指數的期貨商品則是漲跌互見,美國道瓊期貨上漲72點、美國標普500期貨下跌5.25點,美國那斯達克100期貨漲21點、美國費城半導體期貨則是上漲38.5點,英國富時100期貨漲8點;商品期貨方面,黃金US期上漲8.8點、台幣黃金期跌28.5點。
習近平與拜登通話內容一次看! 他重申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不容逾越第一條紅線」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2日晚間應約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通電話。2國元首就中美關係及共同關心的議題坦誠、深入地交換了意見,包括尋求緩解南海問題,以及台灣5月總統就職典禮前的緊張局勢。習近平更在通話中再次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不容逾越的第一條紅線。綜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路透社、美聯社的報導,習近平表示,去年11月他在舊金山會見拜登總統,開啟了面向未來的舊金山願景。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他們的官員認真按照總統的諒解行事。中美關係開始趨於穩定,受到兩國社會和國際社會歡迎。另一方面,兩國關係的負面因素也不斷增多,需要雙方高度重視。習近平強調,戰略認知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的根本,就像襯衫第一顆鈕扣必須扣對一樣。中美兩個大國不應斷絕關係、背棄對方,更不應陷入衝突對抗。兩國應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中美關係應該繼續穩定健康永續發展,而不是倒退。習近平還指出2024年中美關係應遵循的3個總體原則:首先是崇尚和平。雙方應為兩國關係奠定不衝突、不對抗的底線,不斷強化兩國關係的正面面貌。第二,必須把穩定放在第一位。雙方應避免使兩國關係倒退、挑起事端、越線,維護兩國關係整體穩定。第三,要堅守信譽。雙方應以行動兌現彼此承諾,將舊金山願景變為現實。雙方要以相互尊重的方式加強對話,審慎管控分歧,本著互利共贏的精神推進合作,以負責任的方式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習近平更在通話中再度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不容逾越的第一條紅線。面對「台獨」分裂活動和外界對其的鼓勵和支持,中方不會坐視不管。他敦促美方將拜登總統不支持「台獨」的承諾落實到具體行動上。並強調北京不會容忍台獨的分裂活動,以及「外部勢力的縱容和支持」,這暗指華盛頓對台北的支持。此外,習近平還就涉港、人權、南海等議題闡述了中方立場。至於美方採取一系列打壓中國貿易和技術發展的措施,並將越來越多的中國實體列入制裁名單,習近平認為這不是「去風險」,而是創造風險。如果美方願意尋求互利合作、分享中國發展紅利,中國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但如果執意遏制中國高科技發展,剝奪中國正當發展權利,中方也不會袖手旁觀。拜登則表示,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關係,舊金山會晤以來2國關係的進展表明,雙方可以在負責任地管控分歧的同時推進合作。拜登也重申,美國不尋求新冷戰,目標不是改變中國制度,同盟不是針對中國,美國不支持「台獨」,不尋求與中國發生衝突,美國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中國的成功符合世界的利益,美國無意遏制中國發展,也無意尋求與中國「脫鉤」。美方將於近期派財長葉倫(Janet Yellen)和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華,加強對話溝通,避免誤判,促進合作,推動中美關係沿著穩定軌道發展,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在2國元首通話後的簡報中表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在未來幾週內訪問中國,而財長葉倫本週四將會先到訪中國。柯比還認為,美中領導人之間近2個小時的通話,是在下週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及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Bongbong Marcos)舉行會議之前進行的,是「務實」且「公事公辦」的。而他也透露,拜登在通話中向習近平提出了對中國「不公平經濟行為」的擔憂,並重申美國將採取措施維護其安全和經濟利益,包括限制部分先進技術轉移至中國。白宮則在聲明中表示,拜登利用這通電話強調了「維護台海和平穩定,以及南海法治和航行自由的重要性。」並再次警告習近平不要干預美國2024年的總統大選,以及針對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發動惡意網路攻擊。此外,他還向習近平表達對中國人權的擔憂,包括香港新的限制性國家安全法,及其對待少數群體的方式,同時也提及了被北京拘留或被禁止離開中國的美國人遭遇的困境。他還呼籲北京對北韓發揮影響力,以遏制其孤立且不穩定的核武力量。兩國元首還就烏克蘭危機、朝鮮半島局勢等議題交換了意見,並認為本次通話坦誠且富有建設性。雙方同意保持溝通,並責成雙方團隊落實舊金山願景,包括推動外交、經濟、金融、商務等問題諮詢機制和兩軍溝通,開展對話加強禁毒、人工智慧、氣候應對等領域合作,進一步擴大人文交流,加強在國際和區域問題上的溝通。中國也歡迎美國財長葉倫、國務卿布林肯近期訪華。
中美經濟工作組會議交流 陸對美加徵關稅等多項措施表達關切
新華社6日報導,中美經濟工作組5、6兩日在北京舉行第三次會議,中國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出席會議並與美方簡短交流。此次會議由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和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尚博共同主持,兩國經濟領域相關部門參會。中美雙方按照雙方牽頭人舊金山會晤達成的三點重要共識,就兩國宏觀經濟形勢及政策、二十國集團財金合作、發展中國家債務、產業政策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坦誠、務實、建設性的交流。中方就美對中加徵關稅、雙向投資限制、制裁打壓中方企業等表達了關切。雙方同意繼續保持溝通。另外,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6日在北京會見來中出席中美經濟工作組第三次會議的尚博一行。何立峰指出,雙方應共同落實好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重要共識,繼續用好中美經濟工作組管道,深化交流合作,積累共識成果,穩定和發展中美經濟關係,更好地造福兩國企業和人民。此外,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與美國商務部副部長拉戈(Marisa Lago)視訊通話。路透稍早報導,此次會談會為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計畫中的訪中鋪平道路。為期兩天的會議,討論焦點是中國的工業產能過剩及政府補貼問題。美國官員透露,美方關注中國提供補貼鼓勵過量生產部份貨品,因為包括電動車在內的相關貨品,正向全球其他地方以低價傾銷。同時,中美雙方也將討論其他經濟合作議題,包括國家安全、氣候變遷,以及貧窮國家債務減免等議題。
台美租稅協定有譜!財政部曝合照 有望明年中下旬完成簽署
APEC財政部長會議落幕,財政部20日曝光財政部長莊翠雲與美國財長葉倫合照,外界關心台美租稅協定進度,據知美方也是給予正面回應。外界預期,明年中下旬就可能完成簽署,解決雙重課稅。美國提出《美台快速雙重稅收減免法案》,法案擬新增美國聯邦稅法894A條,修訂國內法方式解決雙重課稅問題。目前參議院、眾議院同時提出一致草案條文法案,並在10月底送入歲入委員會審核。資誠稅務諮詢顧問公司執行董事蘇宥人解釋,美國與其他國家簽署租稅協定簽署、生效都要很久,以日本為例從簽署到生效,還要花5、6年;若透過國內法修正,速度就可以比較快;莊翠雲日前也說,希望明年6月前可以完成簽署。外界擔心美國如果走國內法的話,彈性比較低,財政部官員表示,在國內法上增訂授權條款,未來國際有變動的話,不用透過國會修法程序調整。蘇宥人則表示,因為台灣國際地位特殊,美國採修正國內法的方式解決雙重課稅問題,對美國而言屬於「類」租稅協定,不算正式租稅協定。惟官員表示,我國與其他國家也有類似形式洽簽,也屬租稅協定。美國「快速」解決雙重課稅問題,是否因台積電要赴美設廠?蘇宥人表示,可能是部分原因,但台積電前3年尚不會獲利,無急迫性;不過已在美投資的台商台幹仍面臨雙重課稅,需要「快速通關」。今年APEC財政部長會議由葉倫主持,莊翠雲與葉倫座位較遠,會場中並無特別互動,但場外與場邊不論是莊翠雲或我方官員,都與葉倫或美國代表團交流、提出訴求,雙方絕非「零」互動。
亞太經合會即將登場!財政部長鬆口 盼明年6月前簽署台美租稅協定
亞太經合會(APEC)財長會議即將在11月登場,由財政部長莊翠雲率團出席。她25日表示,會盡量爭取與美國財長葉倫互動,也會在會議上表達,期待明年6月以前能夠完成簽署台美租稅協定。等雙方國內程序走完即可生效,屆時將有解決超額稅負、避免個人、企業雙重課稅等3大效益。莊翠雲昨日到立院備詢,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問及,APEC財長會議由葉倫主持,是否有機會與葉倫「一對一」洽談避免雙重課稅協定?莊翠雲表示,屆時會盡量爭取與葉倫互動,雖在財長會議上無法談細節,但一定會表達希望可以完成簽署台美租稅協定。目前還要看美國法案通過時間,通過以後雙邊簽署國際文書,國內行政程序很快完成,雙邊就可以生效。對於台美租稅協定的效益,莊翠雲表示,台灣到美國投資285億美元、美商對台投資也有266億美元,雙邊投資差距不大,簽署生效之後是課稅權重新分配,對稅收影響不大,惟可讓美國更多投資進來,稅基因此增加。台美租稅協定最大的3效益就是可以解決超額稅負、避免個人薪資所得與企業利潤的雙重課稅。財政部官員舉例,在未有台美租稅協定時,如台灣母公司在美國設子公司,子公司匯回100元股利,就要在美國先扣繳30%;等回國雖有20%的營所稅,但因為在美已繳30%,全額扣抵後台灣不用再繳稅,但該筆股利租稅負擔30元。等台美租稅協定生效後,股利所得扣繳稅率可降至最低10%,同樣股利100元,只先扣10元,回國營所稅20%,再補繳10元即可,等於股利租稅負擔是20元,企業負擔明顯減少。莊翠雲表示,參照美國法案,美國的稅率,相較於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的租稅協定基本上沒有比較差。為解決台美雙重課稅等雙方租稅痛點,台灣與美國若非走傳統租稅協定路線,而是由美國立法程序修正其國內稅法,台、美再透過國際文書簽署,確保租稅優惠互惠。官員表示,美國不論是修國內法還是授權簽署,台灣都有前例,都算租稅協定。
美國財長葉倫:通膨指標皆下滑 看好經濟軟著陸前景
彭博社昨(10日)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於受訪時表示,她越來越認為,美國能夠在不造成就業市場重大損害的同時抑制通膨,並稱讚數據顯示通膨穩定減緩,也出現新一波求職者湧入市場。葉倫和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參與了全球20大工業國(G20)年度高峰會,葉倫於返回美國途中的飛機上接受採訪,她表示,越來越相信美國經濟將能實現軟著陸。美國近期公佈了一系列積極的經濟數據,包含整體通膨率已降至3%,儘管仍高於聯準會2%的目標,但就業人數和GDP並未下降。葉倫指出,美國每項通膨指標都在下滑,雖然失業率在今年稍早達到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最低水平,但這並不是由大規模裁員造成的,目前國家的財政狀況處於可以接受的水準。美國上個月失業率達到3.8%,部分原因是勞動力參與率上升至2020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準,當時正值新冠疫情開始蔓延之際。葉倫表示,看到勞動力市場出現一些緩和是重要的、也是件好事,因為很明顯地,有更多的人在找工作。其他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支出持續增長,且儘管房貸利率飆升,房市仍出現穩定跡象。因此經濟學家已放棄或延遲他們對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測。例如高盛經濟學家目前認為,美國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只有15%,低於此前的20%。葉倫也重申她對美國財政軌跡的相對樂觀的看法,儘管預算赤字不斷擴大,其中部分原因是利率成本上升。在財政年度的前10個月,利息支付總額達7260億美元。葉倫表示,利息支出增加確實會給赤字帶來壓力,需要謹慎行事,並強調拜登堅信「擁有財政上可持續的預算」。
美高層接連拜訪北京 拜登盼化解美中超級大國間的危機
美國高級官員近期陸續飛往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內的中方官員會晤,美國總統氣候特使凱瑞亦已訂於16日出訪北京。美國《紐約時報》分析,拜登政府相信美中高層建立個人關係,有助化解兩個主要超級大國間的危機,為美中關係建立新的基礎,以避免明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朝野政治攻防進一步激化美中矛盾。氣候大使凱瑞接棒 16日飛北京與此同時,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12日在北京會見出席第14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的美方代表時指出,競爭應是促進共贏的良性競爭,而非你輸我贏的零和博弈。韓正強調,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歡迎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做出貢獻。《紐約時報》11日報導,美中關係近年來一直處於危險的「自由落體」狀態,美國總統拜登認為,高層對話可以穩定兩國關係。美國高級官員今夏已陸續飛往北京,試圖說服和勸誘中國官員為兩國關係建立新基礎,此舉或成為拜登任期內最重要的外交推動。建一對一管道 打造關係新基礎報導稱,美國財長葉倫日前在北京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面數小時,「表明這些交流可能有助於建立重要的一對一管道」。拜登和其幕僚亦表示,高層間建立個人關係,對於化解世界兩個主要超級大國之間的危機「可能是必要的」。報導還表示,至少有3位中國國家級部長將在10月前訪美,為可能是今年最重要的「外交接觸」鋪路,即拜登與習近平於11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期間的會晤。據了解,3位將訪美的中國高級官員,預料是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何立峰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美國務卿布林肯6月訪中時便邀請秦剛訪美,秦剛已表示「願在雙方方便時」訪美。何立峰則在會見葉倫時首次以「中美經貿中方簽頭人」身分亮相,出訪美國不無可能。凱瑞訪問北京,解振華回訪華府,亦屬禮尚往來。《紐約時報》認為,拜登政府和中國官員都在為2024年美國政治可能轉趨緊繃做準備,預計屆時美國兩黨候選人在美中關係議題上,競相提出鷹派言論。一名美國官員表示,今年夏天的訪問旨在讓兩國政府有機會在政治競選升溫之前,就兩國關係坦誠對話。「對於中國來說,今年是最後的機會,因為明年美國總統大選,情況可能會變得更加糟糕。」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東亞研究室高級研究員孫韻(Yun Sun)指出,結合中國自身的經濟挑戰,尤其是經濟復甦緩慢,北京有動機做出補救,「華府也是如此」。台灣地位 仍是兩強最棘手問題但報導也稱,美國高官接連訪華凸顯兩國關係中日益惡化的結構性問題,這些外交無助於解決兩國之間最棘手的台灣地位問題。有分析稱,若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武裝衝突,而北京持續把華府對先進半導體技術的出口管制等一系列政策視為「敵對行為」,也讓兩國政府對可能發生戰爭的討論趨於常態化。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認為,技術問題已成為中美兩國關係的核心問題,因此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若到訪,對於表明美國是否願意解決中國所關切的問題,至關重要,「在某種程度上,她的訪問比葉倫的訪問更重要」。
中美過招!拜登擬限制陸企用美雲端運算服務 恐加劇緊張關係
美國財長葉倫訪問北京前夕,中國與西方科技戰升級!中國3日宣布,自8月1日起針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鎵(gallium)和鍺(germanium)是製造半導體產品的關鍵材料,中方祭出出口管制,被視為意在報復美日荷限制出口晶片製造設備。拜登政府4日又傳出準備限制中企使用美國雲端運算服務,此舉可能進一步加劇美中緊張關係。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3日聯合發布公告說,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包括金屬鎵、氮化鎵、氧化鎵等在內的8種鎵產品,以及包括金屬鍺、區熔鍺錠、磷鍺鋅等在內的6種鍺產品,「未經許可,不得出口」。出口經營者應通過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向商務部提出申請,並須說明出口的最終接收方和使用目的。美媒分析 中國藉此爭取談判籌碼全球80%的鎵和鍺由中國控制供應,這兩種稀有金屬在晶片製造、通信設備和國防領域有各式各樣的專業用途。鎵用於化合物半導體、電視和手機螢幕、太陽能電池和雷達等。鍺的用途則包括光纖通信、夜視鏡,大多數衛星也都使用鍺基太陽能電池。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4日稱,中國政府依法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的通行做法,不針對任何特定的國家。她又說,中國始終致力於維護全球產供鏈的安全穩定,始終執行公正、合理、非歧視的出口管制措施。此前,北京曾於5月宣布,其「關鍵國家基礎設施」禁用美商美光科技的存儲晶片。葉倫見謝鋒 對話坦誠且富有成效美國正聯手日、荷,擴大封鎖中國半導體產業。荷蘭政府6月30日公布加強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禁令,重點在阻止艾司摩爾(ASML)的更多先進曝光機出口到中國,新規將於9月1日上路。日本的相關禁令則將在7月23日正式生效。而美國近日也擬對中國祭出人工智慧(AI)晶片出口新限制。《華爾街日報》4日還報導,拜登政府正準備限制中企使用美國的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服務。如果新規實施,亞馬遜和微軟等雲端服務供應商將需尋求美國政府許可,才能向中國客戶提供這類服務。據稱,此舉可填補晶片設備出口限制政策上的「漏洞」。因為中國AI公司要使用先進晶片,可透過美國雲端服務供應商獲得,不需要直接購買晶片。葉倫將於6日至9日訪問北京,希望與中方重新建立對話,但此行料涉及美中多年來一直惡化的敏感問題。葉倫3日在華府會見中國大使謝鋒,雙方進行了「坦誠且富有成效」的對話。據美國財政部聲明,葉倫提出令人關切的問題,亦表達美中在全球挑戰,包括宏觀經濟和金融問題上合作的重要性。另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消息,謝鋒也表明中方在經貿問題上的主要關切,要求美方高度重視,採取行動予以解決。歐盟外交首長 訪中行程遭取消歐盟發言人4日則表示,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原訂下周訪問中國,但北京當局已取消該行程,未透露原因。北京正試圖說服歐洲採取比美國更溫和的立場,如今中國宣布將對鎵、鍺實施出口管制,歐盟對這兩種金屬和相關產品依賴很大。美媒分析認為,中國限制半導體材料出口,意在藉此增加談判籌碼,邊打邊談。比利時智庫Bruegel一名研究員指出,中國是在提醒人們,誰在這場遊戲中「占據上風」,而西方至少需要10年時間,才能消除對中國礦產供應鏈的依賴。多家中國鍺生產商的股價4日出現暴漲。美國半導體晶圓製造商AXT表示,其大陸子公司北京通美晶體技術公司將立即著手準備申請材料,以向中國購買鎵和鍺。
美中破冰失敗?拜登擬加大科技戰 《彭博社》:葉倫訪中時程未定
美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18、19日出訪中國大陸2天遭到冷對待,拜登事後也大罵習近平是「獨裁者」,外界預期的美中破冰並未浮現。如今《彭博社》又聲稱,美國財長葉倫(JanetYellen)計畫在7月初訪問北京,與中國新任財政部長何立峰舉行首次高層經濟會談。然而,美國官員也在美東時間26日表示,葉倫是否前往中國大陸的行程尚未得到確認,也沒有可以發布的時間表。據Moneycontrol援引《彭博社》的報導指出,華府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即將推出一項行政命令,該命令旨在監管並切斷美國在人工智慧(AI)和量子計算機等領域的對華投資,且行政命令的具體內容最早將在7月下旬準備就緒。不過時間可能會推遲到8月,最終的細節仍在制定中。消息人士還補充,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計畫在7月初訪問北京,與中國新任財長何立峰舉行首次高層經濟會談。若成行,這將是全球兩大經濟體在今年關係陷入惡化以來的第2名訪中華府官員。然而,內部消息人士卻在美東時間26日透露,葉倫是否前往中國大陸的行程尚未得到確認,也沒有可以發布的時間表。報導則補充,葉倫其實早在4月就曾表示期待訪中,但相關行程一直被推遲到「適當的時間點」。葉倫曾在4月的對華政策演講中表示,美國將奉行捍衛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政策,而不是為了阻止中國崛起,「儘管我們的針對性行動可能會讓彼此遭受經濟損失,但其動機僅僅是出於我們對安全和價值觀的擔憂。我們的目標不是利用這些工具來獲得更具競爭力的經濟優勢。」針對葉倫期待訪中的消息,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則在15日表示,中美雙方應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努力推動雙邊經貿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美中緊張關係趨緩?拜登盼未來數月內與習近平見面
美國政商高層近期訪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已抵北京訪問,美國總統拜登周六(17日)表示,希望在未來數月,能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中美國際關係專家都認為,美中政府正試圖在11月舊金山舉行亞太經合會(APEC)年會時,舉行中美元首峰會。據《紐約郵報》報導,拜登周六前往費城,參加2024年美國大選首次競選集會時,有記者發問,美國2月擊落中國「偵察氣球」後,布林肯此次訪中能否緩和美中緊張關係?拜登指出,「我認為(中國)領導層不知道它(偵察氣球)在哪裡,不知道裡面有什麼,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認為這比故意的(行為)更令人尷尬。」拜登補充說,「我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我能再次與習近平會面,討論我們之間存在的合理分歧,以及我們可以在哪些領域相處。」《美國之音》亦指出,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表示,美中正在努力爭取、安排拜登和習近平在11月舊金山舉行的APEC時,進行元首高峰會。她說,為了實現此目的,中美雙方必須做很多準備工作。雖然美國尋求與北京重新接觸的機會,但許多人對中美關係能否有所改變,表示懷疑。葛來儀告訴《美國之音》說,「這次見面是雙方持續表達關切,並可能找到處理分歧的方法和機會。在軍事領域尤其如此,雖然實質上雙方軍事交流已經暫停。」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表示,布林肯此行,是去年11月中美元首會晤所達成的共識,是推進兩國高層交往的重要環節,美國想透過這次訪問,與中方確認後續高層交往的「路線圖」與「時間表」,並認為美方現正著眼在於11月在舊金山APEC年會時舉行兩國峰會。至於中美哪些溝通管道較有望先恢復,據澎湃新聞引述吳心伯分析,一方面是經貿領域,討論較多的是後續美國財長葉倫、商務部長雷蒙多的訪華,另外美國氣候問題特使凱瑞到訪對話、互動,或將陸續恢復,甚至美國交長可能來訪商議中美航班問題。他也指出,在涉及到中國核心利益的台灣問題上,美方一定要謹慎處理,中方的立場很清楚,決心很堅定,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提高美債上限再協商 拜登與麥卡錫展開二輪談判
針對美國提高債務上限問題,美國總統拜登周一(15日)證實,其將於美東時間周二(16日)下午3點與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等4位國會領導人展開第二回合的談判。另外,美國財政部長葉倫15日再次警告,美國政府最快6月1日就會耗盡可用現金,疾呼國會和白宮談判盡快達成協議。所謂債務上限,就是聯邦政府能夠舉債的最高額度。近幾十年來,美國會不斷提高公共債務上限,導致當前國債達到31.4兆美元的新紀錄。一旦政府無法履行向債券持有人的支付義務,可能會拖欠其債務造成違約,影響美國公債信用評等,將對美國經濟造成嚴重打擊,並可能使全球陷入金融危機。4月下旬,美國眾議院在共和黨推動下,通過提高債務上限1.5兆美元的法案,但附加條件包括須在未來10年削減4.8兆美元預算。據路透社和美國CNBC報導,拜登與麥卡錫等國會4大領導人計畫於美東時間周二下午3時會晤。拜登上周二(9日)與麥卡錫等人的第一次談判無重大進展,原本選定上周五(12日)重新協商,但有議員希望有更多的時間制定更詳細的討論框架,於是會晤便延遲至16日。共和黨和民主黨在提高債務上限問題上互不妥協,儘管拜登對於談判表示樂觀,但麥卡錫指出,兩黨仍有許多問題需討論,他告訴媒體,「我仍然認為我們之間存在很大的分歧。」國會兩黨談判僵持不下,美國財長葉倫15日在兩周之內第二次致函國會領袖,重申聯邦政府最快將在6月1日耗盡現金,如果國會不能在6月初之前提高債務上限,美國下月可能面臨債務違約。美國國會預算處(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則預估,聯邦政府用完資金的日期可能落在6月15日。
多重陰影籠罩美股 股民信心盪低點市場憂債務危機+地區銀行風暴
過去一周美股維持了窄幅震盪走勢,道指和標普500指數皆繳出周線連二黑。地區銀行股新一輪拋售在給聯準會政策施加壓力的同時,也給經濟前景蒙上了陰影。與此同時,國會兩黨在債務上限問題上態度劍拔弩張,外界已經開始關注違約產生的潛在風險。隨著資金持續流出美股,投資者信心似乎陷入了冰點。上周美國公佈了兩份關鍵通膨數據,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期相比增長4.9%,增速回落0.1個百分點,近兩年來首次回到5%的水平以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增長2.7%,也低於預期和前值。對聯準會而言,物價壓力的緩解可能代表加息週期已近尾聲。雖然離下次議息會議還有四周,但市場基本對下月按兵不動進行了完全定價。五月以來,美股始終處於窄幅波動震盪下移的狀態中。隨著數據喜憂參半,市場情緒受到了對經濟、地區銀行業風險及債務違約風險的持續打壓。而對於經濟衰退的擔憂讓市場堅持認為,年末聯準會基金利率目標降至4.25%至4.5%之間,相當於3次降息的空間。債務上限談判進展也是影響美國經濟前景的重大因素。與美國財長葉倫的預測類似,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上周五(12日)示警,如果不提高債務上限,美國將面臨在6月前兩周出現債務償付違約的重大風險。根據Refinitiv Lipper的數據顯示,近一周美股基金遭遇57億美元淨贖回,連續第六周淨賣出。隨著聯準會上周將基準利率上調至16年來最高水平,5%以上的短期利率繼續吸引資金流入貨幣市場基金。另據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ICI)統計,大量資金湧入類似現金標的,截至5月10日的一周,貨幣市場基金總資產已來到創紀錄的5.3兆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周地方銀行業再次出現危機信號,西太平洋銀行報告了存款流出的情況,同時美國銀行業從聯準會信貸工具緊急融資金額回升12%,至924億美元。根據聯準會此前發布的高級貸款專員意見調查報告(SLOOS),信貸收緊的趨勢可能延續,從而加劇潛在衰退的風險。
G7財金首長會議登場 聚焦中國、美債
七大工業國集團(G7)財長與央行總裁會議11日在日本新潟(Niigata)登場,預料將聚焦美債、通膨與分散供應鏈等議題。然而在全球央行尋求經濟軟著陸之際,華府債限僵局陰影籠罩,卻加深美國經濟走向衰退的疑慮。這次會議將持續到13日,然而正值美國債限僵局迄今未解,恐讓因銀行業風波導致的金融市場動盪更為加劇。除了美債議題外,包括頑強通膨與美歐激進升息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都將是這次G7財金首長會議的討論議題。此外這次主導會議的主題還有如何強化全球金融系統,以及透過供應鏈分散化以降低對中國的倚賴。美國總統拜登10日對共和黨議員施壓,要求他們迅速採取行動,提高31.4兆美元的債務上限,否則美國不僅出現有史來債務違約,並還恐將陷入經濟衰退。美國財長葉倫11日在新潟警告,美債違約將使過去幾年針對疫情復甦所做的努力化為烏有,並恐引發全球經濟走疲,進而令美國經濟受創更重。拜登也表示,如果債限問題無法獲得解決,他有可能取消本月稍晚在日本廣島舉行的G7領袖峰會。身為今年G7輪值主席國的日本也對美債危機感到頭痛,因為日本是美債最大持有國。不過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向記者表示,這次會議不會特別針對美債等特定議題進行討論,反之針對近來美國銀行業動盪,與會財長將著墨在強化金融系統危機對策的協商。野村研究機構分析師Takahide Kiuchi聲稱,G7雖然不會針對純粹是美國國內與政治的問題進行討論,但它將向外表明在最壞情況下,G7將聯手合作穩定市場的決心。美國債限談判過去通常都在債務到期最後關頭才達成共識。2011年美國因為類似的債務問題,曾使得該國債信評等首度遭到調降。部分政客警告,這次債限危機又比以往危急,主要是兩黨惡鬥更加激烈。
矽銀倒閉並非最大黑天鵝? 名嘴示警:美債違約恐引發「災難性後果」
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y Bank)近日破產倒閉引發市場恐慌。不過時事評論員陳鳳馨卻直言,美國國債違約恐才是今年最大黑天鵝,儘管美國財長已多次示警,若美債違約恐導致經濟與金融崩潰,但白宮如今仍無法與共和黨把持的聯邦眾議院就調高舉債上限達成共識,因此美國形成短期債務危機的風險正在升高,若美債違約成真,恐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災難性影響。陳鳳馨12日在《風向龍鳳配》節目中表示,美國國債目前為31兆4000億美元,已達到國債上限頂端,美國利用調度支出來維繫正常運作,美國財政部原先預測能維持到今年8月,但進一步細算後,發現只能維持到今年6月至7月,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因此呼籲國會議員要再度提高債務上限,除了葉倫外,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Powell)也於國會聽證會中表明,如果美債上限無法提高,恐對全球金融造成災難性影響。陳鳳馨分析,按照美國過去慣例,大概都會是在初期令人緊張,但在風險不斷升高後,美債違約的危機最終會被化解。但若觀察美國目前的政治生態,兩黨對立的程度恐怕只僅次於1860年代的南北戰爭,這可能會讓後續債限談判更加複雜難解。例如,雖然兩黨都對債務上限提出許多方案,但細看內容就會發現兩黨的解決方案南轅北轍,共和黨開的藥方是減少支出、微幅調高債務上限,避免赤字不斷上升,但拜登帶領的民主黨政府,則是拋出增加收入、加稅,兩黨在解決債務違約的問題上根本沒有任何交集可言。陳鳳馨點出,雙方在面臨選舉壓力的情況下,互相退讓的機率也會降低,到最後舉債上限的提高若沒有結果,恐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災難性影響,她提到,美國債務問題過去曾有過違約案例,今年是否會更加惡化,已引發外界高度關注。她也直言,美債違約恐怕才是今年最大的黑天鵝。
矽谷銀行風暴 恐慌蔓延
因應矽谷銀行(SVB)與標誌銀行接連倒閉引發的風暴,美國財政部、聯準會(Fed)與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三大部會決定聯手救市,推出「銀行定期融資計畫」(BTFP)降低銀行擠兌風險。惟風暴仍未止息,VIX指數急升至5個月高點,歐美銀行股重挫,美元大幅疲弱。被視為恐慌指標的芝加哥波動率指數VIX 13日曾衝高至30.81。美股三大指數亦下滑。美元周一大跌,美元指數13日盤中下挫0.7%至103.89,稍早一度觸及103.67的近一個月低點。拜登政府在48小時內總動員,以防範此次風暴衍生成新一波金融危機。拜登週一發表演說表示,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已接管兩大銀行資產,不會讓美國納稅人承擔相關損失。政府將盡一切所能解決此次問題,並要求國會與監管機構強化銀行規範,以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Fed主席鮑爾週日亦取消參加瑞士巴塞爾(Basel)舉辦的央行總裁例行會議計畫,改為在華府專心應對危機。美國財長葉倫同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我們整個週末都在與監管機關討論,希望制訂適當的因應政策。」聯邦官員表示,兩間銀行存戶所有存款都在政府保險範圍內,不限於先前規定25萬美元上限。官員強調,政府不會出手紓困,美國納稅人不必承擔相關損失。Fed推出BTFP緊急措施,向銀行、信用合作社與其他符合條件的存款機構提供長達一年的貸款,以確保他們滿足所有客戶的取款需求。此貸款計畫背後有著財政部規模250億美元的「匯率穩定基金」(ESF)做為支持。BTFP允許銀行透過抵押美國國債與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來借入資金,同時放寬擔保品以發行價而非市價計算,令這些機構一方面能夠因應擠兌風險又不必虧本出售債券等資產。Fed表示,貸款擔保品都有全額追索權,應不致於動用到財政部基金。此計畫由Fed旗下12家區域性銀行提供貸款。借款利率為申請時一年期隔夜指數交換(OIS)利率加上10個基點。明年3月11日前都可申請,為期一年,提前還款不會罰款。
美國財長葉倫「突襲造訪基輔」 宣布加碼12.5億美元援助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於當地時間27日突襲造訪基輔,並同時宣布提供12.5億美元(約新台幣383億元)的經濟援助,以維持基輔政權的基本運作。與此同時,烏克蘭當局聲稱,俄軍當天稍晚對首都基輔及周邊地區發動無人機襲擊。據CNN的報導,繼美國總統拜登突襲造訪烏克蘭後,葉倫隔一週也突然現身在聖米迦勒廣場(SaintMichael's Square)為戰爭中的受難者獻花圈。她承諾「繼續讓克里姆林宮的非法戰爭付出沉重代價」,並稱讚烏克蘭人的勇氣。同時葉倫還宣布美國將提供12.5億美元(約新台幣383億元)的經濟援助支持烏克蘭,「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看到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她還表示,俄軍正在補充被摧毀的軍事裝備,這已產生極大的威脅。儘管如此,最近的美國情資顯示,中國正在考慮增加對俄羅斯經濟和軍事的支持,包括提供無人機和彈藥。葉倫表示這樣的舉措將帶來「嚴重」後果。「我們已經非常明確地表示,我們不會容忍任何國家違反我們實施的制裁,這些制裁旨在剝奪俄羅斯發動戰爭的軍事能力,我們已向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表達清晰立場,違反這些制裁的後果將非常嚴重。」葉倫此行還會見了烏克蘭總理什米加爾(Denys Shmyhal)並參觀了一所接受美國預算援助的學校,隨後將會晤總統澤倫斯基與烏克蘭央行行長。葉倫上週表示,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將是「持久和無條件的」,美國可以承擔經濟成本,尤其是考慮到這場戰爭的重要性,「這場戰爭正在對整個全球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為烏克蘭贏得並結束這場戰爭提供必要的支持,這當然是我們不能不做的事情。」不過美債目前已陷入流動性危機,白宮與國會也為了是否提高債務上限陷入衝突,這點身為財長的葉倫不可能不清楚。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Telegram上發文表示,「自烏克蘭遭受入侵以來,美國一直在大力支持烏克蘭,不僅提供武器,還提供財政援助。我們真的很感激。」
通膨導致美股走低 市場擔憂利率「會提升更高」
聯準會(Fed)偏好的通膨指標高於預期,拖累美股24日走低,三大指數周線同步收黑,道瓊更寫下周線連四黑紀錄。最新通膨數據較預期火熱,市場預估美國利率恐升至更高水準,利率維持在高檔的時間可能更久。道瓊指數24日收盤下跌1%,報32,816.92點,標普500指數下挫1.1%,收在3,970.04點,科技股雲集的那斯達克指數大跌1.7%,報11,394.94點。道指全周挫低3%,創去年9月以來最大周線跌幅,周線連續四周下滑,寫下去年5月來最長跌勢。標指周收下挫2.7%,連續三周收黑;那指全周重跌3.3%。聯準會偏好的通膨指標-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1月月增0.6%,年增4.7%,雙雙高於預期。加上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支出和消費者信心強勁,促使市場猜想聯準會得將利率升得更高。不過24日發表談話的聯準會官員並不認為需要重回去年大幅度升息路線。克里夫蘭聯準銀行總裁梅斯特(Loretta Mester)表示,通膨報告再次顯示,我們仍受通膨推動力和物價壓力圍繞,聯準會得做更多努力讓通膨重返2%目標。但她現階段無法決定是否支持下次例會大幅升息。此外,包括聯準會理事華勒(Christopher Waller)與聖路易聯準銀行總裁布拉德(James Bullard)等鷹派官員,也未在通膨數據公布後表態支持激進升息。投資管理公司Federated Hermes首席股市策略師奧蘭多(Philip Orlando)指出,最新數據再次映證通膨頑固又持久。通膨降溫速度不如預期,投資人擔心聯準會的升息步伐恐較華爾街一、兩個月前預期更激進。另一方面,美國財長葉倫在印度出席二十國集團(G20)財長會議時指出,1月通膨意外上升代表壓低通膨的過程不會是一條直線,更多工作有待完成。她同時強調通膨「依然是個問題」。
IMF:地緣經濟嚴重裂解 恐使全球GDP總值下降7%
「世界經濟論壇」(WEF)年會16日於瑞士達沃斯登場的前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報告警告說,過去數十年,全球經濟日趨一體化,如今卻出現了嚴重裂解,可能使全球GDP(國內生產毛額)總產值下降多達7%。而如果科技領域也脫鉤,有些國家蒙受的GDP損失甚至會高達8-12%,主要為低收入和新興經濟體。值得一提的是,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昨證實,大陸副總理劉鶴18日將與美國財長葉倫在瑞士蘇黎世會面。外界預計兩人將就中美經濟發展交換意見。IMF報告中列舉了政府政策正在逆轉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幾種方式,例如對貿易、移民和跨境資本流動的限制。報告作者將這一過程稱為「地緣經濟分裂」(geoeconomic fragmentation),「長期」來說可能拉低全球GDP多達7%;報告並未明言「長期」係指多久時間。報告還警告,如果科技領域也脫鉤,有些國家遭受的GDP損失將更大,幅度可能高達8%至12%,主要會波及一些低收入和新興經濟體。IMF稱,「這可能會使幾十年來的經濟全球化功虧一簣。」IMF說,過去多年來貿易關係不斷深化,使全球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同時透過降低價格,讓已開發經濟體的低收入消費者受益。但「新冠大流行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一步考驗國際關係,並增加人們對全球化好處的懷疑」。報告指出,在新冠疫情的高峰期,多國通過出口禁令限制醫療物資和食品的出口,這些禁令占貿易限制措施的90%左右。此外,俄烏衝突和衍生出的相關制裁,導致了能源和農產品市場的嚴重混亂。IMF說,世界貿易越分裂,成本就越高,而科技脫鉤將顯著放大貿易限制帶來的損失。「隨著國際風險分擔減少,(全球經濟分裂)可能導致總體經濟波動加劇,引發更嚴重的危機,國家緩衝也將面臨更大壓力。」IMF在報告中建議,從三方面著手應對全球經濟分裂:強化國際貿易體系;協助脆弱的國家處理債務;以及加緊腳步因應氣候變遷。1月16到20日,「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在達沃斯舉行,預計將有52國的領袖,和多國的財長與央行行長出席,探討包括通膨、烏俄戰爭等2023年的全球經濟挑戰。本屆年會主題正是「在分裂的世界中合作」(cooperation in a fragmented world)。
拜習會登場 美財長葉倫:有助於經濟方面互動
美中領導人14日下午5時30分在印尼峇里島會面,這是拜登上任以來,首次與習近平面對面會晤。美國財長葉倫表示,希望美中領導人的會面,將有助促進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在總體經濟方面的互動交流。葉倫在印尼峇里島的20國集團(G20)峰會場邊向媒體發表講話時說,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面對面會談的目的,是為了穩定兩國關係,併為美國企業的未來道路提供一些確定性。葉倫進一步說:「我非常希望,今天總統和習主席舉行雙邊會談後,在未來的日子,我們可以同中國同行就中國經濟、全球總體經濟成果,以及美中兩國的衛生政策對這些領域的影響,進行深入的對話。」葉倫也說,拜登已向中方表明,美國的敏感技術關係到美國的國家安全,以及美國對供應鏈可靠性的擔憂。她說,「我多次談到我們的擔憂,那就是我們在電動汽車電池、太陽能電池板中所用的礦物材料等方面過度依賴中國。我們要建立一個更安全、韌性更強的供應鏈。」葉倫本身也會在峇里島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會面,預計兩人將討論的經濟課題包括中國放寬防疫封鎖政策,中國封鎖邊境措施已經擠壓中國產出和供應鏈,並給房地產業帶來金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