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廣播公司
」 美國 川普 拜登 以色列 美國廣播公司13歲少年和家人出遊翻船 爸讓他「躲保冷箱中」活命
美國加州發生一起船隻在大海中翻覆的意外,船上僅有有一名13歲少年獲救,原來這名少年的父親在慌亂之中讓他躲進保冷箱中,成為他保命的關鍵工具,少年獨自一人在海中漂流一天後順利被尋獲。美國加州發生一起船隻在大海中翻覆的意外,船上僅有有一名13歲少年獲救。(圖/翻攝X)根據《美國廣播公司》(ABC News)等美媒報導,這名13歲少年朱拉迪(Juladi “Jude” Khammoungkhoune)2日晚間和幾名親戚,乘船到博德加灣(Bodega Bay)附近補蟹,不過船隻因為大浪翻覆,導致船上6人全數落海。根據朱拉迪的說法,當時船上有爸爸巴頌(Prasong)和叔叔等家人,當下巴頌見到船隻即將翻覆,即使身上穿了救生衣,巴頌仍要求朱拉迪趕緊躲入保冷箱中,巴頌原先緊緊抓住保冷箱,後來選擇放手,讓躲在保冷內的兒子能飄到更遠的地方獲救。巴頌原先緊緊抓住保冷箱,後來選擇放手,讓躲在保冷內的兒子能飄到更遠的地方獲救。(圖/翻攝自ABC7 News)朱拉迪回憶,當下看著父親逐漸消失是件很可怕的事情,當時他不斷哭喊,希望能再次聽到巴頌的聲音,但都沒有回應,朱拉迪就獨自一人隨著保冷箱漂流在大海上,直到隔天上午被搜救人員發現。當朱拉迪在海上漂流時,一直祈盼能活著見到所有家人,然而事後得知自己是唯一的生還者,而美國海岸防衛隊連日進行搜尋,最後僅發現朱拉迪17歲表哥的遺體,朱拉迪目前已回到家人身邊,親友為罹難者設立募款活動,上線以來已成功募得5萬7558美元,折合心台幣約187萬元的善款。親友為罹難者設立募款活動。(圖/翻攝自ABC7 News)
入閣了!川普宣布:馬斯克與拉馬斯瓦米將領導「政府效率部」
美國當選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東時間12日宣布,全球首富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與美國印度裔企業家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將在他就任總統後,共同領導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DOGE),且馬斯克將全面監督聯邦政府的支出。據英國衛報的報導,川普在聲明中表示,馬斯克和拉馬斯瓦米「將為拆解政府官僚體系、削減多餘監管和浪費性支出,以及重組聯邦機構,鋪平道路。」他補充,該機構將「對整個聯邦政府進行全面的財務和績效審計,並就重大改革提出建議。」川普續稱,「政府效率部」將「獨立於聯邦政府之外」,為白宮官員就改革聯邦機構提供建議。這項安排還可能允許馬斯克和拉馬斯瓦米繼續在私營部門工作,無需參議院批准即可任職。而川普為該部門完成工作的最後期限,則訂在2026年7月4日。馬斯克早在選前與川普通話時就提到,自己將致力於創建「政府效率部」,從此也開始不斷推銷這個想法。有趣的是,「政府效率部」的英文縮寫DOGE,剛好就是狗狗幣(Dogecoin)的幣市代碼。據悉,馬斯克於2019年起公開支持狗狗幣,使其成為市值前10大的加密貨幣之一。馬斯克還在上個月對記者表示,DOGE的目標是致力於減少2兆美元的聯邦政府支出。但部分專家憂慮,這些成本削減可能會帶來放鬆科技監管的變革,此舉將有利於馬斯克旗下的公司,特別是特斯拉、SpaceX、X平台和Neuralink。另一位共同領導DOGE的共和黨人拉馬斯瓦米,則是1位富豪及生物技術企業家,他於2014年創立了美國製藥公司Roivant Sciences,並在去年首度宣布角逐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共和黨提名。由於缺乏從政經驗,拉馬斯瓦米將自己定調為與建制派內部人士相對立的局外人,因此願意以個人觀點推動川普的「美國優先」議程。他本週稍早告訴美國廣播公司,他正在就川普內閣中可能的角色進行「高度影響力的討論」。
黎巴嫩真主黨呼叫器爆炸案 以色列媒體:總理承認是他的命令
黎巴嫩真主黨成員的呼叫器(BB call)9月17、18日連續兩天發生大爆炸,兩起事件釀至少37人死亡,近3000人受傷,其中黎巴嫩真主黨成員占死傷者的大多數。據以色列時報(Times of Israel)報導,總理納坦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在內閣會議上承認, 9月針對真主黨份子發動「呼叫器、對講機襲擊」,是他的指令。據報導稱,納坦亞胡用一種挖苦語氣說:「儘管遭到國防機構高級官員和政治部門的反對,但是利用遙控引爆消滅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的行動,還是執行了。」在此之前,以色列尚未公開承認對這起攻擊負責。黎巴嫩9月17、18日發生呼叫器(BB Call)、對講機爆炸事件,造成大量傷亡,黎巴嫩真主黨認為這場事故是以色列所為,並將其視為宣戰訊號。美國廣播公司(ABC)9月20日爆料,一名美國情報人士19日透露,本周爆炸的呼叫器由以色列參與製作流程,且以方實施的相關「供應鏈攔截」行動,至少已策畫15年。以色列總統赫佐格(Isaac Herzog)事後受訪時,一度否認參與呼叫器和對講機爆炸案,「我沒有暗示任何事情,只能說,那裡有很多真主黨的敵人,最近有很多。」呼叫機爆炸案發生後,以色列與黎巴嫩互相發動空襲。以色列空軍出動F-15戰鬥機,向貝魯特南部郊區真主黨總部投擲了10幾枚重達2000磅的地堡剋星炸彈,斬首真主黨領袖納斯拉。
TVBS與ABC獨家合作 零時差掌握美國總統大選情形
2024美國總統選舉將於台灣時間11/6上午展開,TVBS將首次與「美國廣播公司ABC」獨家合作,並導入即時AI翻譯報導選舉戰況,整合《TVBS新聞台》、《TVBS》56頻道、《TVBS新聞網》,零距離、零時差共同為閱聽眾聚焦最新選情。TVBS同時安排派駐華府十多年的特派員倪嘉徽,以及擅長國際新聞的主播彭惠筠、《TVBS新聞網》主持人葉佳蓉深入美國當地,以台灣觀眾角度,觀察決戰白宮的選戰結果。TVBS美國新聞合作夥伴ABC的資深製作人布爾斯坦(Marc Burstein)表示:「由於這次選情非常緊繃,製作單位已經準備長期抗戰,可能會24小時轉播選情。」《TVBS新聞台》將從開票當日上午9點起,由主播秦綾謙與德州州立大學教授翁履中同步觀察,並解讀各地區與搖擺州最新選舉人票數。《TVBS》56頻道自上午10點起,主播方念華帶來三小時的「美選開票特別報導」,即時追蹤開票進度,與來賓分析選情。《TVBS文茜世界周報》則將於台灣時間11/5大選前夕及11/6開票當天,連續兩日推出特別報導,從國際視角剖析選舉對全球局勢的影響。 TVBS新聞網主持人葉佳蓉(左)與影音新聞組長區國強(右)將以輕鬆角度帶領觀眾觀察美選。(圖/TVBS提供)TVBS採訪團隊同時兵分多路深入美國各地,包括主播彭惠筠與攝影記者鍾尹倫,派駐美國中西部大城芝加哥與匹茲堡,以在地化角度訪問華人群眾對這場選戰的看法。彭惠筠提到:「採訪國際新聞多年,觀察到在美中競爭框架下,台灣科技發展與晶片供應鏈都會是美中關注的重點,選舉結果也關係到台灣眾多企業的未來布局,這也將是此行採訪重點。」特派員倪嘉徽也說:「前往美墨邊界城市諾加利斯(Nogales)採訪商家時,一位老闆表示由於在CNN鏡頭前表態支持陣營,遭到許多人湧入留言抗議,讓他不敢再接受其他媒體訪問。這個故事也充分展現兩方陣營激烈的選戰情勢。」《TVBS新聞網》主持人葉佳蓉將前往關鍵搖擺州亞利桑那及舊金山,觀察加州正面臨的經濟問題。葉佳蓉表示:「這次採訪也很期待將往當地酒吧體驗開票派對「Watch Party」,將熱鬧緊張的氛圍帶給台灣觀眾。」《TVBS新聞網》11/6同步推出「2024決戰白宮 美國總統大選」特別報導,主持人將在棚內與專家學者對談,探討房價、就業及治安等當地面臨問題,同時將視訊連線,訪問美國當地KOL、在美台灣人及大學教授,提供多元觀點。 TVBS主播彭惠筠(左)與攝影記者鍾尹倫(右),將從芝加哥進行華人民眾選情採訪。(圖/TVBS提供)除了「美國廣播公司ABC」外,「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也是TVBS台灣獨家參與ENEX聯盟的新聞夥伴,TVBS新聞部副總經理詹怡宜表示:「從台海局勢、美中關係、或後續經貿發展等面向,這次台灣觀眾都高度關切這場選舉結果,TVBS有責任提供最即時資訊與完整全面的觀點,並透過現場採訪提供有人味、能理解的內容。」
以色列遊說團體發威!拜登雙手一攤:中東可能爆發全面戰爭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於美東時間25日示警,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之間的衝突,很可能升級為「全面戰爭」(all-out war),並承認自己為達成停火協議而持續的外交努力「存在局限性」。以色列近期不但透過無線設備在黎巴嫩和敘利亞製造恐怖攻擊,還在黎巴嫩南部展開大規模空襲,造成數千平民死傷;如今以色列國防軍參謀總長哈勒維(Herzi Halevi)又揚言,以色列的空襲行動是在為「進軍黎巴嫩」做準備。對此,拜登25日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脫口秀節目「觀點」(The View)採訪時聲稱:「我正在與我的團隊一起竭盡全力實現停火。」他認為,讓以色列和真主黨同意停火,可能有助於化解以色列及哈瑪斯在加薩地區的衝突。拜登補充:「雖然可能爆發全面戰爭,但停火還是有希望的,我正透過團隊裡的每一份精力來達成這項任務,因為人們渴望看到該地區出現轉機。」報導認為,上述言論比他在24日於聯合國大會上發表的公開發言更加坦率。據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近日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美國政府「正在與一些合作夥伴密切接觸,以緩和黎巴嫩的緊張局勢,並努力達成停火協議,這將為相關各方帶來諸多好處。」法國方面,也呼籲在25日稍晚召開聯合國安理會有關黎巴嫩問題的特別會議,為潛在的區域衝突降溫。對此,1名黎巴嫩官員,以及1位熟悉真主黨內部意見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真主黨「對包括加薩和黎巴嫩在內的任何解決方案都持開放態度」。不過,儘管以色列聲稱為停火談判開了綠燈,但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似乎不願意停止對黎巴嫩真主黨展開打擊,他在25日的安全會議上告訴幕僚:「談判只會在砲火中進行,我們會繼續傾全力向真主黨開火。」國際關係攻勢現實主義大師、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曾經解釋,以色列對美國外交政策擁有極大的影響力,以色列遊說團體更是積極致力於將美國外交政策引向親以色列的方向,所以就算拜登對納坦雅胡有所不滿,但美軍仍會積極協防以色列,無法阻止其推升地區緊張局勢。據加薩衛生部門25日的最新數據,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種族滅絕行動,已造成4149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96006人受傷。另據黎巴嫩衛生部稱,僅23日1天,以色列在黎巴嫩發動的空襲就導致至少558人死亡,其中包括50名兒童和94名婦女,另有1800多人受傷,此後幾天又有數十人被殺。
快訊/美國驚傳重大槍擊案!槍手「無差別掃射」釀4死、數十傷
美國又爆大規模槍擊案!阿拉巴馬州伯明罕(Birmingham)當地時間周六(21日)深夜驚傳多聲槍響,目前已知至少4人死亡、數十人受傷。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市深夜驚傳重大槍擊案,已知至少4人死亡、數十人受傷。(圖/擷取自X)根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等外媒報導,該起攻擊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21日深夜11時許,位於伯明罕市的熱門地區五點南區(Five Points South)發生重大槍擊案,槍手朝人群無差別掃射,導致至少4人中彈身亡,另有數十人受傷送醫。對此,警方表示,獲報趕抵現場時犯嫌已逃逸無蹤,經初步調查發現,不排除槍手不只一人,目前已積極展開調查,詳細事發情況及犯案動機,仍待進一步釐清。
黎巴嫩真主黨呼叫器爆炸案 美媒爆料:以色列策畫「供應鏈攔截」至少15年
黎巴嫩真主黨成員的呼叫器(BB call)17、18日連續兩天驚傳大爆炸,兩起事件釀至少37人死亡,近3000人受傷,其中黎巴嫩真主黨成員占死傷者的大多數。美國廣播公司(ABC)20日爆料,一名美國情報人士19日透露,本周爆炸的呼叫器由以色列參與製作流程,且以方實施的相關「供應鏈攔截」行動,至少已策畫15年。據ABC報導,黎巴嫩多地本周發生的致命裝置爆炸事件,被普遍認為是由以色列精心策劃的,相關事件引發國際社會的擔憂,甚至直接譴責。ABC稱,以方目前並未宣布對上述大規模爆炸事件負責,但在黎巴嫩發生第二輪爆炸事件後,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暗示,其政府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制止黎巴嫩真主黨幾乎連續不斷的火箭襲擊。黎巴嫩17、18日多地連續發生大規模呼叫器、對講機等通訊設備爆炸事件,傷亡多數為黎巴嫩真主黨成員。19日,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Hassan Nasrallah)發表電視談話,將以色列的襲擊描述為「大屠殺」和可能「戰爭行為」,稱以國將面臨「嚴厲的報復和公正的懲罰」。爆炸事件發生後,以色列與黎巴嫩互相發動空襲。以軍19日晚出動數十架戰機,對包括100多處屬於黎巴嫩真主黨的火箭發射場發動新一輪空襲。以軍當晚還稱,2名以色列士兵在以色列北部、靠近以黎臨時邊界地區的戰鬥中死亡。黎巴嫩南部多個村鎮遭以軍空襲。黎巴嫩真主黨稱,當天向以色列發射數百枚飛彈和無人機。
川普、賀錦麗辯論登場 7大必知重點一次看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和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首場辯論會,於美東時間9月10日晚間9點(台灣時間11日上午9點)開始,這場辯論由美國ABC電視台轉播。由於這是賀錦麗和川普首度正式交鋒,也可能是唯一一次對決,引發國際關注。根據衛報報導,人們普遍認為這是2024年競選的關鍵時刻,2位候選人目前在民調中的支持率不相上下,而這場辯論距離11月5日的大選僅55天。●辯論什麼時候舉行?美東時間9月10日晚間9點(台灣時間11日上午9點)開始。●辯論在哪裡舉行?會議在賓州費城國家憲法中心(National Constitution Center)舉行,該中心是一個致力於研究美國憲法的機構。●辯論持續多久?辯論時長90分鐘,與6月拜登與川普辯論的時間相同,中間將有2個廣告插播時間。●如何收看?辯論將於美國東部時間晚上9點開始在ABC頻道直播,ABC將在其網站、應用程式以及Disney+和Hulu上免費直播這場辯論。●誰在主持辯論?美國廣播公司(ABC)主持人繆爾(David Muir)和戴維斯(Linsey Davis)擔任辯論的主持人,繆爾是美國廣播公司《今晚世界新聞》的主持人,戴維斯則在周日主持《今晚世界新聞》。●辯論規則是什麼?美國廣播公司的聲明明確表示,在辯論期間,當對手發言時,2位候選人的麥克風都將被靜音。另外,候選人將有2分鐘的時間回答問題,2分鐘的時間用於反駁,另外1分鐘的時間用於跟進、澄清或回應。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稱,雙方已商定的其他規則包括:1.每位候選人沒有開場陳詞,結束語為2分鐘。2.辯論期間候選人將站在講台後面。3.舞台上不允許使用道具和預先寫好的筆記。4.不會事先分享任何主題或問題。5.候選人不得互相提問。●其他副總統候選人范斯(J.D. Vance)和華茲(Tim Walz)計劃10月1日進行辯論,將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主辦,並將在紐約市舉行。另外,目前尚不知賀錦麗和川普是否會進行第2次辯論。
豪宅恐變危樓!南加州海濱富人區土石流 140戶被迫斷電疏散
美國南加州的洛杉磯,除了有著名的好萊塢和聖塔莫妮卡海灘等著名景點之外,還有一個風光明媚的的海濱城市、派洛斯福德斯(Rancho Palos Verdes),這個在洛杉磯以南約48公里處的城市,因為優美海景深受富豪青睞,價值百萬美元的豪宅林立。然而,當地近幾個月持續受到山體滑坡影響,近日還傳出有140戶住家遭到斷電。南加州派洛斯福德斯土石流問題在今年3月後更加惡化。(圖/達志/美聯社)綜合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和《美國廣播公司新聞》《ABC NEWS》報導,南加州愛迪生電力公司(SCE)在1日時宣布,針對當地140戶人家進行無限期斷電,2日晚間另有105戶被斷電,原因就是當地飽受山體滑坡問題,據SCE在聲明中指出,由於存在公共安全威脅,從當地時間1日午間起,針對部分區域停止供電。南加州派洛斯福德斯土石流問題在今年3月後更加惡化。(圖/達志/美聯社)另據當地官員表示,山體滑坡已經造成房屋、道路和基礎設施損壞。除此之外,持續滑動的地層也導致水管和瓦斯管漏水,有多棟民宅因為嚴重受損而被市政府貼上紅色標籤,宣布要緊急撤離,不僅如此,山體滑坡還導致將近4萬公升的汙水在私人地產溢流。南加州派洛斯福德斯土石流問題在今年3月後更加惡化。(圖/達志/美聯社)報導稱,派洛斯福德斯自2023年開始飽受山體滑坡問題所苦,災區擴大至約275公頃,嚴重威脅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豪宅,派洛斯福德斯的山崩問題已經存在數十年,但情況在去年春季的暴雨後開始惡化。根據洛杉磯郡督導官哈恩(Janice Hahn)稍早在記者會中表示,派洛斯福德斯山體滑坡惡化的程度出乎預期,需要州政府和聯邦政府提供更多援助,並呼籲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前往災區視察,希望他能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南加州派洛斯福德斯土石流問題在今年3月後更加惡化。(圖/翻攝自X)
當老娘塑膠?克莉芙向法國狀告馬斯克、JK羅琳 罪成最高判5年
阿爾及利亞拳手克莉芙(Imane Khelif)在巴黎奧運捲入性別爭議風波。在她奪金返國後,委任律師向巴黎檢察官辦公室提出刑事訴訟,指控包含JK羅琳與馬斯克在內的多位名人涉嫌「重度網路騷擾」。法國檢方週一宣布已就克莉芙提出的網路霸凌申訴展開調查,涉事嫌犯一旦罪成,將被處以2至5年的監禁,以及3萬至4.5萬歐元(約新台幣106萬至160萬元)的罰款。國際拳擊總會(IBA)2023年以性別測試「發現XY染色體」為由,取消了克莉芙與台灣拳后林郁婷參加世錦賽的資格。儘管國際奧委會(IOC)事後認定克莉芙和林郁婷可以女性身份參賽,但2人在巴黎奧運參賽期間,依舊面臨了難以想像的輿論壓力。據《時代》雜誌報導,上週五克莉芙的委任律師布迪(Nabil Boudi)向巴黎檢察官辦公室「打擊網路仇恨言論」的特別部門提出了法律申訴。巴黎檢察官辦公室週一(12日)回應,法國檢察官將對克莉芙在巴黎奧運期間遭受的網路霸凌投訴展開調查。布迪表示,這位拳擊手在女子次中量級比賽中贏得金牌,成為祖國阿爾及利亞的英雄,並引起了全球對女子拳擊運動的關注,但她也因此成為全球「仇女、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運動」的攻擊目標。巴黎檢察官辦公室表示,收到投訴後,「打擊危害人類罪和仇恨犯罪」辦公室已對「基於性別的網路騷擾、基於性別的公開侮辱、公開煽動歧視和公開侮辱他人」的指控展開調查。 克莉芙在巴黎奧運的首場比賽後,由於當時的意大利籍對手卡里尼(Angela Carini)戲劇性的棄賽,將她捲入了一場關於性別認同和體育監管的全球性衝突。網路上爆發了有關她是跨性別人士或者男性的謠言。助長了這種網路謠傳的名人,包括美國前總同川普(Donald Trump)、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和知名作家JK·羅琳(J. K. Rowling)。克莉芙的法律訴訟是針對所有助長謠傳社交媒體平台提出的,其中包括馬斯克持有的社交平台「X」(原名推特),而非具體的個別肇事者。時代雜誌指出,這是法國法律中的常見作法,交由調查人員來檢視可能有過錯的個人或組織。《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則指出,根據法國法律,網路騷擾的罪行一旦成立,所有涉事人員將被處以2年至5年的監禁,以及3萬至4.5萬歐元的罰款。
拜登已失去媒體、好萊塢信任 ABC主持人、男星喬治克隆尼紛表態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於美東時間6月27日的總統大選首場辯論會中出現「災難性演出」,導致民主黨內換人呼聲不斷,然而拜登卻在美東時間8日於致國會民主黨人的一封公開信中堅決反對退選,並呼籲民主黨內的分裂鬧劇盡快落幕。對此,柯林頓政府時期的美國總統高級顧問、現任美國廣播公司(ABC)華盛頓支局長史蒂芬諾伯羅斯(George Stephanopoulos),以及拜登在好萊塢的最大金主之一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皆在近日公開苦勸拜登放棄連任。據CNN的報導,身穿T恤、短褲、戴著耳罩式耳機的史蒂芬諾伯羅斯於美東時間9日步行在紐約市街頭,1名陌生人將他攔住,並詢問他拜登總統是否適合繼續擔任公職,沒想到這位ABC晨間新聞節目《早安美國》的主持人竟毫不猶豫地回答:「我不認為他還能再做4年」,影片曝光後也隨即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前美國總統高級顧問、現任美國廣播公司(ABC)華盛頓支局長史蒂芬諾伯羅斯(George Stephanopoulos)。(圖/達志/美聯社)當日晚間,史蒂芬諾伯羅斯隨即對自己的坦率言論表達遺憾,他透過發言人表示:「今天稍早,我回答了路人的提問,我不應該這麼做。」然而,媒體也觀察到,史蒂芬諾伯羅斯並沒有收回他的觀點,只坦承他不應該說出來。對此,ABC新聞也回應,史蒂芬諾伯羅斯「僅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並不代表ABC新聞的立場」。但無論如何,傷害已經造成。目前血淋淋的現實是,拜登在這個節骨眼上已失去大部分親民主黨媒體人的信任,許多記者根本不相信拜登、他的競選團隊和白宮所宣揚的說法。《紐約時報》編輯委員會上週更發表1篇措辭嚴厲的文章,標題為「為了服務國家,拜登總統應該退出競選」, 而其他幾位知名人士也呼籲他下台。曾是拜登在好萊塢的最大金主之一的男星喬治克隆尼,美東時間10日也呼籲拜登退出總統大選。「我愛喬拜登,」克隆尼在《紐約時報》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寫道:「過去他身為1名參議員、副總統和總統,我把他當作朋友,並且信任他。」但克隆尼認為,他在6月15日籌款活動中所看到的拜登,已經不是2010年擔任歐巴馬(Barack Obama)副手時,會喊出「這他媽是一件壯舉!」的拜登,「他甚至不是2020年的喬拜登,而是我們在辯論中親眼目睹的那個人!」喬治克隆尼的這份聲明之所以令人震驚,是因為白宮和拜登的競選團隊,曾在事後將拜登辯論的慘況歸咎於疾病和長途飛行,然而克隆尼的說法意味著,拜登的差勁表現並非只是突發狀況。而且克隆尼的評論,象徵著好萊塢對拜登的「重大叛逃」,民主黨長期以來仰賴好萊塢提供大量的輿論支持和資金,而好萊塢中的許多民主黨支持者也將克隆尼視為政治風向標。報導指出,失去媒體和好萊塢的信任,已對拜登的連任之路構成重大威脅,尤其在他試圖說服美國公眾相信他有能力完成未來4年的艱鉅挑戰之際。拜登所做的每1個舉動、所說的每1句話現在都被放大鏡檢視著,這對政治候選人來說從來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拜登再口誤自稱「首位非裔女性副總統」 外媒爆白宮會見帕金森症專家
6月27日,現年81歲的現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與對手川普(Donald John Trump)進行了一場「災難式」的辯論會後,他顯然急於向選民證明他仍適任,因此頻頻安排與媒體進行訪談,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失言,卻將他的窘境暴露無遺。他的最新一次口誤,是他向電台主持人表示自己是「首位輔佐非裔總統的非裔女性副總統」。據《紐約郵報》報導,拜登在7月4日美國獨立紀念日(Independence Day)當天,密集安排了與媒體進行訪談的行程,其中之一是接受費城黑人廣播電台(WURD)專訪,然而當他闡述到曾經擔任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副手,之後又選擇賀錦麗(Kamala Harris)作為他的搭檔時,似乎在心智上出現了明顯的錯亂。他告訴節目主持人洛佛桑德斯(Andrea Lawful-Sanders):「順帶一提,誠如我說過,我以身為首位非裔女性副總統,為非裔總統效力為榮。」另外,根據社群媒體流傳的錄音檔,拜登談到自己的出身與天主教信仰後,講了一句沒有人能理解的句子,「我是第一位在德拉瓦州全州範圍內當選的總統」。即便如此,拜登5日下午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錄影,他在專訪坦承辯論表現很糟糕,但矢言奮戰到底,還說「只有萬能的上帝能叫他退選」。《華盛頓郵報》則指出,根據白宮的訪客日誌,2024年1月,華盛頓特區的一位高級神經科醫生凱文坎納德(Kevin Cannard)在白宮與拜登總統的私人醫生凱文奧康納(Kevin O'Connor)進行了會面。坎納德是帕金森氏症領域的權威,他在美國沃特里德(Walter Reed)陸軍醫療中心工作了近20年。他的最新論文於2023年8月發表在醫學期刊《帕金森氏症及相關疾病》上,重點關注這種致殘疾病的「早期階段」。曾為歐巴馬、川普2位美國前總統的服務過的醫生、德州眾議員羅尼傑克森(Ronny Lynn Jackson)表示,由於拜登的健康是奧康納的主要責任,因此這次醫療專家之間的會面很可能是關於拜登的健康狀況。奧康納在今年2月的年度健檢中向拜登提供了健康證明,證明中包括了神經學檢查,其中明確排除了患有帕金森症的選項。傑克森表示,自己從未治療過拜登,但他認為歐康納與第一家庭正試圖掩蓋拜登日漸惡化的認知健康狀況。
辯論表現欠佳…共和黨提援引憲法《第25修正案》 呼籲賀錦麗罷免拜登
美國總統拜登28日辯論表現欠佳,其高齡及思維敏銳度再遭質疑。共和黨籍聯邦眾議院議長強生28日表示,拜登的內閣應考慮援引憲法《第25修正案》,將拜登罷免。另一方面,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提高國會暴動案的起訴門檻,川普的相關罪名有可能被撤銷。共和黨籍眾議員羅伊(Chip Roy)提出決議,呼籲副總統賀錦麗援引美國憲法《第25修正案》,宣布拜登無法履行總統職務。強生對此表示,「很多人都在要求」援引,但這取決於拜登內閣成員。強生向記者說:「我會要求內閣成員捫心自問。…我們希望他們能夠履行自己的職責。」《今日美國報》28日獨家報導,拜登的辯論表現引發民主黨陣營擔憂,具影響力的金主們私下討論是否應公開要求拜登棄選。拜登的顧問則忙著緩解疑慮。拜登競選團隊發言人舒斯特(Seth Schuster)表示,拜登不會退選,「選民們沒有表明過同意此事」。拜登團隊說,拜登會參加9月美國廣播公司(ABC)舉辦的第二場辯論。據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拜登與川普之間的首場辯論,在所有電視頻道中吸引了4790萬名觀眾觀看,收看人數較2020年大幅下滑。談到美國憲法《第25修正案》,就在2021年1月,針對川普支持者攻占國會大廈一事,當時民主黨掌控的眾院曾通過不具約束力的決議,呼籲時任副總統彭斯援引該修正案解除川普的總統職位,但遭彭斯拒絕。28日,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以6比3的票數駁回下級法院的判決,提高了妨礙官方程序指控(obstruction charge)的法律門檻,其中涉及檢察官針對川普推翻聯邦選舉結果的案件,以及參與2021年1月6日國會山莊襲擊事件的被告。這項裁定使得數百起案件面臨不確定性。川普28日在維吉尼亞州造勢時呼籲釋放參與國會山莊暴動的川粉。他說:「現在就釋放J6(國會暴動)人質,他們經歷了一切,所以現在就應該被釋放。」
持槍校外遊蕩!美14歲少年「還未踏進校園」竟遭警方射殺
美國校園又驚傳槍響!位於威斯康辛州(State of Wisconsin)的一所中學校園外,驚見一名14歲男學生手持槍枝遊蕩,不過該名青年槍手並未闖進校園行兇,就被趕抵現場的員警當場擊斃,事發後該校也被全面封鎖,詳細事發情況仍在調查釐清中。綜合《美聯社》、美國廣播公司(ABC)等外媒報導,就讀威斯康辛州霍雷布山中學(Mount Horeb Middle School)的一名14歲男學生,於當地時間1日上午11時許,手持一把長槍在校園外行走,警方獲報後立即趕抵現場,並直接將「未犯案」的槍手就地開槍處決,該名學生也成了該事件的唯一死者。對此,威斯康辛州總檢察長考爾(Josh Kaul)指出,嫌犯是霍雷布山學區的一名男學生,除了槍手死亡之外,沒有其他人受傷,案件正在進行進行中。不過,針對該學生是否開槍、有無企圖進入校園等問題,檢察總長則拒絕回應,引起外界質疑警方是否執法過當。霍雷布山學區負責人史蒂夫(Steve Salerno)透露,當時學生們在大樓外發現可疑人士後,便立即向學校通報,也幸虧師生們機警果斷採取行動,否則「這可能是一場更嚴重的悲劇」,他也呼籲校園應加強安全措施,才能有效減少傷亡事件。
5班機險相撞!塔台管制員「沒互相溝通」釀禍 機師急通報避浩劫
美國紐約最繁忙機場甘迺迪國際機場(JFK)17日險釀歷史級災難,5架班機疑因塔台內部溝通失誤差點在「同1條跑道」相撞,所幸其中1名機師中斷起飛並通報塔台,避免浩劫發生。據《美國廣播公司第7台》(ABC 7)報導,該名瑞士航空機師獲准起飛航向蘇黎世後,於跑道加速時發現塔台批准另4架班機穿越同條跑道,立刻中止起飛並通報塔台「跑道出現其他班機」。瑞士航空事後讚揚機師的高度感知及快速反應能力,化解潛在的危險。儘管這起事件有驚無險落幕,但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已對這起事件進行調查,航空專家南斯(John Nance)也指出,管制員之間沒溝通造成4架班機穿越正在運行跑道,顯示管制中心存在特殊壓力:「這種情況在全國各地發生的還不夠多嗎?」就在這起事件前1天,也發生2架滿載班機相距僅90公尺險些碰撞事故,所幸塔台及時處理才沒釀憾事。美國作為全球航空運輸最發達及繁忙國家,曾擁有令各國稱羨的航空管理能力,但聯邦航空總署2023年證實管制員存在過勞、人力不足問題,導致管制員士氣低落、違反工作準則,甚至在酒醉、吸毒狀態下值班,造成美國2023年出現503起重大航管失誤。
中東局勢重大升級!以色列同時對伊朗、敘利亞和伊拉克進行空襲
美國廣播公司(ABC)今(19日)稍早證實,以色列的飛彈在凌晨擊中了伊朗本土的1個據點。報告發布前不久,當地消息人士也通報,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Isfahan)、敘利亞南部的蘇韋達省(As-Suwayda Governorate)和德拉省(Daraa Governorate),以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Baghdad)附近地區、中部巴比倫省(Babylon Governorate)都在今凌晨同時遇襲。綜合ABC News、《耶路撒冷郵報》的報導,1名美國高級官員向ABC證實,以色列在當地時間19日凌晨發射飛彈,對伊朗進行了報復性打擊。Sky News Arabia也援引伊朗媒體的報導指出,該國的伊斯法罕省首府發生了3起大爆炸,伊朗防空系統也在該地區上空啟動。航班追蹤網站則指出,多架飛往伊朗的航班目前已偏離原定航線,其中包括數架阿聯酋航空班機。伊朗《邁赫爾通訊社》(Mehr News Agency,MNA)也報導稱,截至19日上午,飛往伊朗首都德黑蘭(Tehran)、中部城市伊斯法罕和西南部城市設拉子(Shiraz)的航班已宣布暫停。另據敘利亞官方報告顯示,以色列的空襲目標,包括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和德拉省的敘利亞武裝部隊據點及雷達站。與此同時,伊拉克北部城市艾比爾(Erbil)和摩蘇爾(Mosul)的居民也表示,他們在19日清晨聽到了戰鬥機劃破天際的巨大聲響。在以色列襲擊中東多國後不久,美國佛州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在X平台上發文稱:「以色列有能力在不進入伊朗領空的情況下,從敘利亞和伊拉克領空,對伊朗境內的目標進行打擊。」以色列媒體的報導則指出,19日上午,幾名以國高級官員出現在了首都特拉維夫(Tel Aviv)哈基里亞(HaKirya)的以色列國防部大樓。回顧以伊衝突始末,首先是以色列於4月1日襲擊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致14人死亡,包括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聖城旅指揮官、准將扎赫迪(Mohammad Reza Zahedi)及另外7名軍官。德黑蘭隨後於中東時間13日晚間發射170架無人機和120多枚彈道飛彈打擊以色列,另有350枚火箭彈從伊朗及其在伊拉克、葉門及黎巴嫩的代理人齊發,雖然「99%」的彈體最終都遭到以色列的防空系統及其英美盟友攔截,但此次攻擊還是象徵著德黑蘭首度從本土直接發動攻勢打擊特拉維夫,令外界擔憂緊張局勢恐進一步升級。以色列隨後也在18日通知美國,將計劃在未來的24至48小時內發動報復,伊朗則回嗆,以國對德黑蘭的任何攻擊都將遭到強烈而迅速的回應,沒想到中東各地今凌晨還是傳出多起爆炸事故。
事發前突停電冒煙…貨輪失控撞斷跨港大橋 恐有7輛車、20人落水
美國巴爾的摩跨港橋梁「法蘭西斯史考特基大橋」(Francis Scott Key Bridge),於當地時間26日凌晨遭一艘貨輪「達利號」(Dali)撞斷,恐有7輛車、約20人落水。不過,根據事發之前的相關影像顯示,在發生撞擊前,該船隻的燈光一度突然熄滅,且冒出濃濃黑煙,而為此,馬里蘭州長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將與跨部門合作調查這起事件。綜合外媒報導,當地凌晨1時24分左右,達利號在接近大橋之前,船上燈光突然全滅,大約7秒過後復明,並開始冒出濃煙,後來又再次停電數秒、重新出現照明,船隻也在不久後撞上大橋,事故僅發生在短短4分鐘之內。在船隻撞擊大橋下方的柱子後,橋面瞬間扭曲變形、斷裂成多截,並往水面下墜,壓在了達利號上,船頭也因此嚴重損壞。據巴爾的摩消防單位稍早指出,事發當下,約有多達7輛車、20人落水。達利號撞跨港大橋。(圖/翻攝自YouTube/Guardian News)而根據美國廣播公司報導,事故發生前,懸掛新加坡國旗的貨船達利號曾緊急向馬里蘭州交通當局發出求救訊號,稱船隻離港後就失去動力,船員無法好好操控船隻。巴爾的摩港務局透露,達利號上一次的受檢時間是於2023年9月9日,當時的檢查結果顯示並無發現任何缺陷。對此,馬里蘭州長摩爾(Wes Moore)宣布將進入緊急狀態,會與跨部門團隊進行合作,以迅速部署聯邦的資源,而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aritime and Port Authority)也將加入調查這起事故。
時隔221年再次相遇!上億隻蟬將破土而出 沒碰上得等到2037年
蟬的一生中極大部分時間都在泥土裡生活,直到成熟羽化才會破土而出,並在交配後幾天至幾周內就死去。而據據美國廣播公司(ABC News)的報導,美國今年將有數十億隻蟬回到地面,其中有2種蟬將時隔221年再次相遇,是為相當難得的「世紀會面」。康乃狄克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今年的4月底、5月初之時,北美特有的「布魯德13代蟬」(Brood XIII)將在蟄伏地下長達17年後,於伊利諾州北部羽化出土,而「布魯德19代蟬」(Brood XIX)也將同時在美國東南部地區出現。報導指出,2個不同生命周期的鄰近群體,大約25年才會一起出現一次,但這2種蟬的同時出現,每隔221年才會發生,上一次相遇已經是1803年,下一次就得待2037年了。不過,研究人員提到,儘管這種「週期蟬」的數量相當龐大,但2種蟬棲地是分開的,雖然還是有可能碰面,牠們也並不是害蟲,不需要使用殺蟲劑、農藥來對付牠們。據了解,「週期蟬」長年蟄伏在地底下,並以樹根為食,直到13年或17年後,才會鑽到地面長至成熟,並等到土壤溫度達華氏64度(約攝氏17度)才會出洞,進行大約為期1個月尋找配偶的過程,最後在交配完成、產卵後幾周內就會逝世,結束牠們短暫的「出土生活」。
中美關係的重要推手! 回顧季辛吉「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百歲傳奇一生
據中新社報導,美國當地時間11月29日,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季辛吉在康乃狄克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歲。季辛吉一生傳奇,曾於上世紀70年代擔任美國務卿,對美國外交政策影響重大,被美國前總統福特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務卿」。他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也為中美關係做出了傑出貢獻。如今,這位眼光犀利、看透世事風雲的「中國人民老朋友」,走完了傳奇一生。從學術界到政界,一炮而紅季辛吉1923年生於德國,為猶太人後裔,1938年因不堪納粹對猶太人迫害,全家遷居英國,同年轉到美國,1943年加入美國國籍。二戰期間,季辛吉曾在美國陸軍中服役,戰後在哈佛大學攻讀政治學,1952年季辛吉獲文學碩士,195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步入政壇之前,季辛吉專注於學術,他曾任哈佛大學國防研究班執行主任、防務研究計劃主任、哈佛大學教授、哈佛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負責人等要職,經驗豐富。在1957年出版的《核武器與對外政策》中,季辛吉首次提出了有限戰爭的理論,從而使他在學術界和對外政策研究領域一炮而紅。在1968年的總統競選中,季辛吉曾擔任洛克菲勒的外交政策顧問,但是後來尼克森卻戰勝了洛克菲勒,並最終贏得了大選。競選中,尼克森看中了季辛吉的外交才能,他決定聘請季辛吉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就這樣,1969年1月,季辛吉離開哈佛校園到華盛頓走馬上任,實現了由學術界到政界的轉變。影響美國外交政策的重磅人物從政之後,在1969到1974年,季辛吉任總統尼克森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主任。這期間,1973年9月22日,時年50歲的季辛吉正式就任美國國務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原籍非美國人的國務卿,和第一個兼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國務卿。在尼克森和福特總統任職期間,季辛吉一直擔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和國務卿要職,對美國的外交政策具有重大影響力。在任職期間,他推行「均勢外交」,對當時的蘇聯實行緩和政策;並在中東問題上始創「穿梭外交」。在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期間,季辛吉於1971年7月9日秘密訪華,為中美建立外交奠定了良好基礎。1972年2月,季辛吉陪同尼克森總統訪華。季辛吉還是結束越戰談判中的美方主要人物。1973年1月,他在巴黎完成了結束越南戰爭的談判。1977年,季辛吉退出政府任職,當年1月,時任美國總統福特授予季辛吉總統自由勳章,並稱贊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務卿」。此後,季辛吉還在喬治城大學任客座教授,兼任全國廣播公司顧問、大通曼哈頓銀行國際諮詢委員會主席、美國廣播公司新聞分析員、美國—中國協會主席等職。「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在普通中國民眾當中,提起美國政治人物,季辛吉是一個具有高認知度的名字。這位與中國打了40多年交道的「中國通」,被譽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7月9日,作為美國總統尼克森特使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季辛吉第一次踏上了中國的土地,執行代號為「波羅一號」的秘密訪問。當時,由於此次訪問全程保密,季辛吉悄悄從巴基斯坦伊斯蘭堡轉道北京。在北京,停留了不到48小時的季辛吉與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等展開會談。這次秘密會談,奠定了中美兩國進一步交流溝通的基礎。1972年2月21日,季辛吉陪同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正常化迎來標誌性的重大時刻。季辛吉曾表示,第一次訪問中國後,他此後已有100多次踏上這片土地,「每次都會有新的收穫」。多年來,季辛吉關注中國,自稱專長是「認識中國的每一代領導人」,並對「中國思想和中國人民有濃厚的興趣」。正是基於這種瞭解,他重視美中經貿關係的積極作用。熟悉中國的季辛吉,在88歲高齡時出版了《論中國》一書,試圖從歷史的角度理解中國,包括理解美中經貿交往的漫長歷史。季辛吉不止一次強調,美中合作對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至關重要。他表示,「期待美中兩國都確認共同致力於建設一個和平與繁榮的世界秩序」,雙方應把友好與合作作為共同目標,並為此做出不懈努力。季辛吉在美國外交史上佔據了一個重要位置,具有不可磨滅的地位,更是中美關係一路走來的歷史見證者。如今,這位老人走完了他將近百年的風雨人生,從此,外交界又少了一位傳奇人物。一個時代,也隨他的離去而逐漸遠行。
哈瑪斯領導人:即將與以色列達成停火協議
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遜尼派準政府及軍事組織「哈瑪斯」(Hamas)領導人哈尼雅(Ismail Haniyeh)於美東時間21日透過助手告訴《路透社》,「哈瑪斯即將與以色列達成停戰協議」,且該組織已向負責調解雙方衝突的卡達官員做出回應,不過協議潛在條款的更多細節至今尚未公布。據《路透社》的報導,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曾在20日聲稱,他相信以哈雙方的停戰協議即將達成。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在談到該協議時也表示,「我們現在更接近停火條件了,這將使急需的人道主義物資進入被以色列圍困的巴勒斯坦飛地加薩走廊。」報導指出,有關哈瑪斯釋放人質以換取以色列停火的討論已持續數天。《路透社》上週才引述一位消息人士的說法指出,負責調解衝突的卡達官員正在促使哈馬斯和以色列達成協議,包括釋放50名人質以換取為期3天的停火。以色列駐美國大使赫爾佐格(Michael Herzog)於19日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的節目中表示,他希望「在未來幾天內達成協議」,而卡達總理阿勒薩尼(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bin Jassim Al Thani)也表示,雙方目前的癥結點「非常小」,似乎快要達成協議了。不過,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費納(Jon Finer)卻在19日於NBC的節目中指出:「如此敏感的談判可能會在最後一刻破裂。在一切達成共識前,什麼都不會發生。」另外,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主席斯波利亞裡茨(Mirjana Spoljaric)20日也與哈尼雅在卡達見面,以「推進與衝突有關的人道主義問題」。據悉,她還單獨與卡達當局會面。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表示,他們不會參與雙方談判,但作為中立的調解者,他們已準備好「為各方同意的人質釋放提供協助。」報導補充,由於以色列極右翼政府及定居者對巴勒斯坦人的侵略及暴力事件日益激增,以色列當局又在今年4月突闖東耶路撒冷(East Jerusalem)的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逮人,導致巴勒斯坦人積怨已久的怒火一次引爆。哈瑪斯也因此在當地時間10月7日對以色列發起多管齊下的「阿克薩洪水軍事行動」(Operation Al-Aqsa Flood),包括數千枚火箭彈攻擊,以及由陸海空兵分多路滲透到以色列境內,殺害逾1400位軍民,並俘虜大約218名外國人和以色列人。據《安納杜魯新聞社》的報導,以哈雙方10月7日爆發新一輪衝突後,加薩地區已有13300多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其中包括 5600名兒童和 3550名婦女,另有超過3萬人受傷、6000人在廢墟底下生死未卜。另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的資料顯示,自2022年2月24日起至2023年9月10日止,俄烏雙方共有27149名平民傷亡,其中9614人死亡,17535人受傷。如今打了1個多月的以哈衝突平民傷亡數早已正式超越打了將近19個月的俄烏戰爭,凸顯以色列無差別轟炸的濫殺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