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威脅
」美國應公開承諾保衛台灣? 《外交事務》雜誌:多數專家反對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已4度公開表態若中國犯台,將出兵協防台灣。對此美國雜誌《外交事務》(ForeignAffairs Magazine)近期發表了數篇關於中國入侵台灣、美國的台灣政策,以及美中在台海發生衝突的風險。並於15日公開了54名專家學者的受訪結果,其中有39人傾向反對美國官方公開承諾「當中國入侵台灣時,會以武力保衛台灣及其控制的所有領土。」專攻美國國際事務及外交政策的雜誌《外交事務》,由美國無黨派、會員制智庫兼非營利組織美國外交關係協會主辦。該雜誌於15日公布了54名專家學者針對「美國官方是否該公開承諾會軍事介入台海戰爭」這個問題所得出的受訪結果。這些專家包括具備專業回答上述問題的權威人士,以及該領域的頂尖通才。他們被要求提出是否贊同(分為強烈不贊同、不贊同、中立、贊同、強烈贊同)及其見解,並為自己的意見給一個滿分10分的信心水準。調查結果顯示,不贊同的人數最多,高達24人,其次為強烈不贊同的15人。持中立態度的專家則有7人,贊同美國要公開承諾以武力保衛台灣的學者只有5人,另3人則表達強烈贊同。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資深訪問研究員唐安竹(DrewThompson)、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等人,都回答強烈不贊同(信心水準皆為10)。葛來儀指出:「採取『戰略清晰』較可能刺激而非嚇阻中共侵台。美國必須加強軍事能力,好讓自己能夠做出可信威脅。宣告政策轉變若無足夠能力加以支撐,是很危險的。除了可信威脅,我們還必須提供可信賴的保證。」唐安竹表示,「中國已假設若入侵台灣,美國將軍事介入,所以公開承諾會以武力保衛台灣不會改變北京的認知,或是美國威脅介入的可信度,美方保持彈性能確保台灣為自衛做好適當準備,且不會不必要地使北京反感或挑起衝突。」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史考克羅戰略安全中心(Scowcroft Centerfor Strategy and Security)高級研究員羅谷(Dexter Tiff Roberts)則持中立態度(信心水準5)。羅谷表示,中國以行動改變現狀的威脅變得如此真實,「戰略模糊」顯然必須與時俱進。他認為應該透過行動或私下溝通來讓中國知道,美國如有必要,將出動軍隊保衛台灣,但「當前沒有必要公開承諾這是美方政策」。美國應繼續透過高層官員互訪、支持台灣參與更多國際組織和貿易協議,來展現美台關係的重要性;美國也應該資助國人在台學習,鼓勵建立更多人際關係;而在持續對台軍售之際,美國也應該提供更多協助台灣軍人的軍事訓練。回答強烈贊同的3位專家分別為:德里大學(University of Delhi)東亞研究系教授巴塔查亞(Abanti Bhattacharya)、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S.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員許瑞麟(CollinKoh)、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員塞克斯(David Sacks)。塞克斯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動南海軍事化、踐踏香港民主,卻未付出太大代價,可能使他認定侵台將面臨類似的虛弱回應;如今戰略模糊不太可能繼續嚇阻中國侵台,改採戰略清晰則會讓習近平必須評估美軍保台的可能性,也會受到區內盟邦和夥伴歡迎。塞克斯認為,美國應向中國保證維持「一中」政策,也應明確表態,美方的保台承諾取決於台灣不會邁向單方面宣布獨立,「更重要的是,為台海衝突做準備,應成為國防部的最高要務,而且美國應緊急調動部隊前往印太地區,並與台灣合作加強其防禦力。」
北韓今凌晨再度發射2枚彈道導彈!2週內第7次 美稱正與盟國密切磋商
北韓在2週內進行了6次導彈試射,尤其4日這天,更向日本東部海域發射中程彈道導彈(IRBM),飛越日本上空,導致該國立刻發布國家避難警報。不過北韓今天(9日)凌晨再度發射2枚彈道導彈,為2週來第7度試射。據悉,平壤當局昨天(8日)才為最近一系列的導彈試射進行辯護,認為其舉措是針對逾半世紀以來美軍威脅的合法防禦。北韓導彈4日飛越日本上空!(圖/達志/美聯社)據《路透社》的報導,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指出,這2枚導彈的飛行高度為100公里,射程則為350公里,落點皆位於日本專屬經濟海域(EEZ)以外。第1枚飛彈於當地時間凌晨1時47分(台灣時間12時47分)左右發射,第2枚約在6分鐘後發射。對此,美國軍方表示其正與盟國和夥伴密切磋商,並稱此舉突顯北韓核武和彈道飛彈計畫「破壞穩定的影響」。總部位於夏威夷的美軍印太司令部(US Indo-Pacific Command)則發布聲明稱,「美國協防韓國和日本的承諾仍然堅不可摧。」據《朝中社》8日報導,在國際民航組織(ICAO)於7日譴責北韓的導彈試射後不久,北韓官員與該國的民航局便發出聲明稱,導彈試射沒有損害國際民航安全,也未對任何鄰國構成威脅。平壤當局表示,國際民航組織通過的決議案是一個「美國與其附庸勢力的政治挑釁,企圖侵害北韓主權」、「北韓的飛彈試射是一項例行且有計畫的自我防衛行動,以保衛國家安全與區域和平,免於美國持續超過半世紀的直接軍事威脅」。
中美對立!川普終極殺手鐧曝光 倒楣的是香港
美國總統川普相繼對大陸發動關稅戰、科技戰,美軍近期更在南海、台海強化與共軍的對峙,但川普對陸的殺手鐧、「核彈」卻是金融制裁;如果川普對大陸發射金融核彈,作為大陸境外金融中心的香港必然首當其衝。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諮詢顧問陳松興22日晚在一場演講中提到,美中正進入新經濟冷戰階段,除了軍政手段外,川普也用經濟、金融脫鉤的手段阻止大陸挑戰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即使拜登上台,也只是對陸「暫時休戰」,像是重建產業鏈的政策,必定持續推進。在阻止大陸崛起的諸多手段中,陳松興認為,對中金融脫鉤將是美方的核選項,具體手段包括:一,切斷人民幣與美國的結算管道SWIFT,或是藉口新冠肺炎賠償扣押大陸持有的美債;二,不再提供美元給香港,中止香港的聯繫匯率制;以不符合審計為由,逼迫陸企從美國下市,切斷陸企在境外的籌資管道。陳松興指出,作為大陸最主要的海外籌資中心,如果美方對大陸發動金融戰,香港必將首當其衝。大陸通過《國安法》後,美國威脅要制裁港府,而衝擊最大的正是在港的中資企業。《華爾街日報》即指出,由於香港擁有獨立的貨幣和司法體系,大陸企業的確需要香港來尋找海外資金和國際貿易,其中,2018年大陸企業通過香港的IPO籌資達350億美元,遠高於大陸上市的210億美元,可見香港地位難被取代。而且,大陸企業已占港股市值的70%左右,如果港股崩盤,受創最重的就是陸企、陸資,隱約可見在大陸官方的支持下,京東、網易搶在6月底赴香港上市,肩負起穩定港股的作用。大陸必救的香港金融市場,顯然也是美國一旦發射金融核彈時,首先攻擊的目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