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腦中風
」 腦中風 中風 腦出血 血栓 心房顫動一人中風全家瘋?6成照顧者收入受影響 半年內密集復健是關鍵
中風是導致國人失能的主因,對家庭照護與社會經濟帶來巨大負擔。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今(7)日公布最新「腦中風患者與照護者生活大調查」結果,發現僅有37%患者中風後可自行進食、25%能自行洗澡、更衣,生活大小事都需依賴家屬或照護者的協助。同時,6成照護者工作與收入受影響。根據台灣中風登錄資料,患者在中風後一個月內的失能比例達61.2%、三個月是55.58%、半年仍高達51.72%。台灣腦中風學會連立明理事長表示,為了減少中風帶來的沉重負擔,學會多年來持續針對中風的預防以及中風後的復健進行衛教,幫助民眾「遠離中風,減少失能」。台大醫院神經部蔡欣熹醫師表示,約4成患者會在中風後半年出現肢體痙攣,是導致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當腦細胞壞死時,運動神經的興奮和抑制失衡,進而導致肢體張力變強、肌肉緊繃和關節活動度受限,也影響患者復健的意願及成效,照護者也往往要更費力。「腦中風患者與照護者生活大調查」透過網路問卷,調查124名中風患者、與221名中風照護者發現,中風後常出現的肢體痙攣症狀影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僅有37%患者可以獨立進食、25%能獨立洗澡及更衣、僅17%可以獨立搭大眾運輸或開車、也僅有28%可以獨立行走3到5公尺的距離,多數患者中風後的食衣住行皆需依賴家屬或照護者的協助。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周中興理事長表示,「一人中風,全家發瘋」,這次調查也發現,超過6成照護者需要調整工作方式,如遠距工作或輪班,甚至無法繼續原本的工作,造成收入減少;另有近5成照護者坦言產生心理疾病或壓力,且因為照護家人影響人生規劃。除了照護的時間成本以外,中風照護的醫療花費也為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4成中風家庭平均每個月花費1-3萬元在聘僱看護、購買輔具、尿布、保健食品上,逾3成家庭每個月花費超過4萬元。2018年1月,鍾先生在上班時,被同事告知有嘴巴歪斜、走路靠左偏等症狀,送醫後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且左半邊身體失去知覺。初期無法自己翻身、上下床、飲食或如廁,除了聘僱24小時看護外,上了年紀的父母、乾媽、妹妹也需輪流照顧他,那時他的妹妹一週至少需請假三天,工作跟照護的壓力猶如蠟燭兩頭燒。也因此,鍾先生立志要早日重拾生活自理能力。在一週6天的密集復健訓練下,經過3個月的努力,鍾先生出院時能自己拄著四角拐走路、獨立搭公車回診復健,雖然原先的工作回不去,他也努力投履歷應徵,在2019年成功重返職場。但是,左手因肢體痙攣,就算以右手用力扳也無法伸直,生活上無法派上用場,鍾先生自嘲是「單手超人」,因為無法伸直的左手就像「裝飾」,五年多來只能單手過日子。幸好在接受肉毒桿菌素治療,並搭配規律復健下,現在左手已經能拿起水杯,甚至輔助右手工作。熱心的鍾先生時常在社群上分享經驗鼓勵中風病友,也呼籲病友要調適心態,持續且積極地復健。雖然中風後盡早且持續復健對功能復原有很大的幫助,但此次調查發現不到4成患者持續復健半年以上。蔡欣熹醫師表示,持續的規律復健對於患者來說至關重要,若停止復健,患部攣縮可能更嚴重,甚至永久失去功能,甚至造成永久性的關節攣縮,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導致簡單的清潔、飲食、穿脫衣服等都變得困難。完整的復健計畫應採藥物與非藥物治療並行,非藥物治療是指利用支架、輔具、電敷等常規性的復健運動;藥物治療是口服肌肉鬆弛劑等抗痙攣藥物,但若劑量過低恐效果不足,而增加劑量後可能會嗜睡;手術治療如脊髓神經背根切除術,對全身痙攣治療效果較好,中風後的單側痙攣較不適用此種治療方式。近年新興的肉毒桿菌素治療,為台灣神經學學會、台灣復健醫學會與台灣腦中風學會之「腦中風後痙攣治療指引」建議優先選擇的治療方式,不過此次調查也發現,僅有2成的患者使用。蔡欣熹醫師表示,肉毒桿菌素治療,是透過抑制神經訊息傳遞物質乙烯膽鹼的釋放,來抑制肌肉活動和收縮。醫師會先評估患者各部位張力及關節活動度,客製化訂定需治療的肌肉與劑量,透過每3-4個月一次的局部注射,對張力過大的上下肢肌肉達到放鬆效果及避免攣縮,且沒有全身性的副作用,待肌肉張力減緩後,患者再搭配積極復健訓練,可以先設定目標,鎖定自己在意的一、兩個動作,慢慢有進步,病人也會有成就感。肉毒桿菌素治療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符合中風發生後經復健、輔具或藥物治療上肢至少6個月以上、下肢至少3個月以上痙攣,影響其日常活動如飲食、衛生、穿衣等的患者即可申請給付,治療約3週就有肌肉鬆弛效果;若中風後初期肌肉張力太大,也可考慮自費使用。蔡欣熹醫師表示,注射肉毒桿菌素除了幫助患者減緩疼痛、改善痙攣和增加行動能力之外,也能讓肢體外觀較恢復正常,提升對身體形象滿意度,有助於伸展痙攣的肌肉並減輕家屬的照護負擔。蔡欣熹醫師呼籲,中風後6個月至1年內是治療的關鍵期,此時的運動能力恢復最快,建議中風半年內可實行高強度的密集復健,待亞急性期結束後,將復健重點回歸職場適應或生活自理上,以免過度依賴照護者或家屬。患者若有肢體痙攣症狀可向神經科、復健科諮詢,降低失能風險,減輕照護者負擔並重拾生活自理能力。
預防低血壓的四方法 適量喝咖啡和規律運動
一般而言,年輕女性的低血壓不是低於80/50 mmHg的話,對身體健康沒有立即性的危害,不需要採取積極性的治療,只要改變生活習慣,病情即會漸漸緩解。血壓是維持全身血液循環的原動力,由心臟收縮力的強弱、血液量的多寡,以及血管壁的阻力,來決定血壓的高低;然而在年紀大的人身上,這些調節機轉的功能逐漸退化,就容易導致血壓過低。 低血壓的3個威脅 1.增加心臟病風險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嘉修指出,目前醫界認為,60歲過後開始低血壓,很可能與血管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有關,因為血管內皮功能逐漸退化,血管硬化程度越來越明顯,收縮壓逐年上升,舒張壓反而偏低,收縮壓很高約150~160 mmHg,舒張壓約40~50 mmHg,發生心血管疾病比例高出2~4倍。2.增加腦中風機率由於舒張壓是反應血管彈性,特別是已經罹患心血管疾病者,如果血壓偏低的話,代表血流量不足,容易發生暈倒、心絞痛、短暫缺血性腦中風。研究發現,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落差越大,代表大動脈硬化越嚴重,腦中風的機率越高,當血管硬化、彈性差,血流從心臟衝出來時,血管無法以舒張或收縮來緩衝壓力,血流衝出的作用力大,反作用力也大,就會造成收縮壓偏高、舒張壓偏低,代表大血管硬化程度越厲害。3.增加失智症風險老年人容易出現姿勢性低血壓,也就是收縮壓在姿勢變化間,會大於20 mmHg,通常與調節血壓相關的神經系統退化有關,常會引起暈眩及跌倒。長期血壓偏低的患者,可能較容易感覺到疲倦、暈眩、情緒低落等症狀,有些憂鬱症或老年失智症等精神問題,也被認為和慢性低血壓有關。根據美國的研究發現,75歲以上老年人,舒張壓每降低10mmHg,日後發生失智症的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出約20%,舒張壓太低與阿玆海默症的發生有明顯相關;老年人如果持續性低血壓達2年以上,未來發展成失智症的機率便提高為2.19倍,推測原因可能與持續性低血壓,造成長期腦部血流灌流不足有關。預防低血壓4方法夏天比較容易發生低血壓,臨床上,高達8成患者因低血壓就醫。張嘉修說明,夏季的氣溫比較高,血管容易擴張,血壓本來就會低一些,再加上天氣炎熱,身體容易流汗加速散失水分,血壓更容易偏低,如果又沒有補充適當的水分,就會造成低血壓的情形。1.補充足夠的水分天氣熱容易流汗,體內水分大量流失,平時記得補充水分,尤其運動後,更要攝取時夠的水分,以免發生脫水。2.適度攝取鹽分增加鹽分攝取可提高血壓,因為鹽分中的鈉,可以使水分滯留在血管中,讓血管的總液體量增加,血壓就上升了,建議低血壓的患者每天適量攝取約12克的食鹽,可改善低血壓的症狀。運動大量流汗後,低血壓者可喝運動飲料,補充鈉離子。3.規律運動養成運動習慣可以增加肌肉量及肌肉強度,肌肉收縮能使靜脈的血液回流,增加心臟輸出的血液量,穩定血壓進而改善低血壓症狀,同時調節自律神經、增強心血管功能,促進血流循環。4.適量攝取咖啡因咖啡因能幫助血管收縮,使血壓突然升高,對於低血壓患者,可以適當喝茶、咖啡,將血壓稍微拉高。(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8旬翁急性動脈血管阻塞 「新科技搶救」避免截肢
一位84歲男性因心房顫動合併缺血性腦中風而被送入醫院。因大面積腦中風合併出血性轉化,無法使用抗凝血劑。住院期間,他突然出現右腳劇烈疼痛、發紺和冰冷的症狀。進行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右側腹腔髂動脈以下的血管已被血栓完全阻塞。考慮到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無法採取手術切除血栓的方式。同時由於腦出血,也不能注射血栓溶解劑。患者面臨著右腳缺血壞死和截肢的風險。周邊血管學會理事長徐中和指出,幸運的是,台灣已經引進了經皮血栓機械清除(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技術,是亞洲領先的國家之一。這項技術使用Rotarex導管,前端配有螺旋狀的旋切頭,旋轉切除血栓並將其排出體外。血栓清除後,再使用塗藥球囊(SELUTION SLR)對殘留的狹窄病灶進行擴張。經過治療後,患者的右腳發紺症狀立即改善,一週後他的肢體狀況良好,順利出院。周邊血管學會張景棠秘書長說明,急性肢體缺血症是一種極其嚴重的疾病,可能導致肢體組織壞死、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品質有著重大的影響。然而其治療並不容易,因為患者身體狀況可能不適合接受手術治療,而血栓溶解劑治療收效較慢且易引起出血併發症。機械性取栓術能夠快速移除血栓,顯著改善治療效果,同時降低長時間使用血栓溶解劑導致的出血風險。塗藥球囊將傳統的血管球囊擴張術與藥物釋放技術相結合,可以更有效地處理動脈疾病。透過塗藥球囊釋放藥物到血管壁上,抑制新的內膜增生,減少血管再狹窄的風險,可以使治療效果更持久,降低了再次手術的需要。SELUTION SLR屬於最新一代的塗藥球囊,透過創新的微載體與細胞黏附技術(CAT),可以在90天內持續釋放sirolimus藥物,達到穩定良好的治療效果。周邊血管學會是台灣第一個專注於周邊血管的學會,其成員包括心臟內科醫師、心臟外科醫師、放射科醫師、放射師以及護理師等專業人士。周邊血管學學會日前在台中舉辦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並邀請來自日本Osamu lida、韓國Su Hong kim、Jae-hwan Lee、香港Bryan Yan、新加坡Tang Tjun Yip與印尼Reza Juniery Pasciolly的專家參與會議,分享最新的治療方法。在年會上,專家們探討周邊動脈疾病的最新治療方法、挽救缺血肢體的新策略、慢性完全閉塞性病變的微妙技術,以及其他周邊血管相關主題,如慢性栓塞性肺動脈高壓(CTEPH)、用於肌肉骨骼疼痛的經動脈微栓塞(TAME)、前列腺動脈栓塞(PAE)、骨盆動脈介入和腎交感神經阻斷術。透過各方專家的交流與討論,分享與傳播最新的知識,期望將台灣周邊血管治療提升到另一個高度。
仲恩生醫35元登興櫃漲逾51% 董座:幹細胞藥今年將申請日本藥證
仲恩生醫(7729)上周五(8日)召開興櫃前法人說明會,於今(11日)以每股35元登錄興櫃,今早開盤股價上衝至53元,漲幅逾51%,隨後漲幅收斂至7.5%。董事長暨總經理王玲美表示,仲恩長期專注神經罕見疾病藥物研發,目前進展最快的是治療小腦萎縮症(SCA)的Stemchymal幹細胞藥物,預估將在2024至2025年提出日本藥證申請。仲恩生醫創立於2007年,致力於脂肪間質幹細胞投入罕見疾病療法藥物研發,期望為罕病病友提供有效治療方案,研發至今已累積多項創新幹細胞技術平台開發、前臨床及臨床試驗,開發適應症涵蓋小腦萎縮症、亨丁頓舞蹈症兩項罕病,以及急性發炎性疾病包含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急性肝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症等。仲恩生醫副總柯景懷進一步指出,經由動物實驗及離體細胞實驗證實,Stemchymal治療機制可透過特定的分泌因子,經由自體吞噬的路徑,達到減少異常蛋白質堆疊、調節發炎反應、抗氧化能力、支持神經細胞修復、生長;從動物行為實驗上可看到顯著的改善。目前市面上研發藥物多為單一靶點,柯景懷表示,而Stemchymal可多靶點全方位達到保護神經細胞及抑制突變蛋白質的堆積,明顯優於其他競爭對手。目前仲恩已與日本Reprocell、韓國SCM Lifescience 兩家公司達成Stemchymal技術授權,同時,仲恩也持續積極拓展其他國際市場如美國及歐洲等,爭取技轉授權到海外的機會。在藥證取得方面,仲恩生醫除日本市場預計在2024、2025年提出藥證申請外,台灣方面則可望在「再生醫療製劑條例」通過後,依「有附款許可」取得暫時性許可。搭配衛福部已於今年1月施行「已於醫藥先進國核准之罕見疾病藥品認定併查驗登記審查試辦方案」,兩種途徑都可能縮短Stemchymal在台上市時程,為台灣罕病病友提供治療方案,未來也將繼續專注臨床需求,以孤兒藥為目標,持續開發其他適應症。
40多歲女訪友突發腦中風 年輕中風病人占比近年增加逾10%
天氣突然轉涼、氣溫驟降造成許多人身體不適;42歲女子小惠從北部到彰化訪友,正與友人交談過程中,突然感覺腦部強烈疼痛,感覺像跳電一樣,當下小惠蹲下抱住頭部、感覺右側無力慢慢倒下且無法言語求救,而坐在對面的友人察覺她睜著眼睛傾倒,試圖跟她對話、拿水給她喝,後來發現狀況不對,緊急撥打119電話,119救護員判斷疑似中風,並隨即送至醫院救治。把握黃金時間 順利康復彰基醫學中心林志明醫師表示,經急診迅速確診為中風後,隨即啟動中風中心救治流程,於2小時內進行靜脈溶栓治療再加上動脈血栓移除,把握黃金時間迅速救治小惠,經過加護病房觀察、一般病房復健後,小惠住院10天就順利出院返家,現幾乎未留下任何中風過痕跡。缺血性腦中風 靜脈溶栓治療為小惠執行取栓術的張梓恩醫師表示,小惠屬於前循環之左側中大腦動脈完全阻塞導致之缺血性腦中風,綜合影像與病況評估後判斷符合取栓適應症,故經過靜脈溶栓治療後,立即安排小惠接受取栓治療。取栓過程順利,阻塞的血管幾乎完全打通,使腦部灌流恢復,能降低腦細胞的損傷並有助於功能恢復。中風朝年輕化 注意生活型態從事業務工作的小惠表示,自己平日為了應酬而吸菸、喝酒,因為自己年紀還輕正在打拼工作,而且少有身體不適的狀況,因此儘管事情發生前一兩個月感覺左邊頭脹脹的,但仍不以為意。近來中風年輕化,一般來說小於45歲的中風,根據衛福部統計,比例從10幾年前的5%,到這幾年已經超過15%。年輕病人經常忽略高血壓、糖尿病的控制,也過多使用菸草和酒精消費、缺乏體育活動。另外,高環境污染和氣候的急遽變化也是造成中風的因素。因此受到極端氣候、不良的生活習慣,體重過重等因素影響,以往我們認為老年人才會有的疾病,近年卻越來越多年輕族群發病。
家人發生急性腦中風! 醫授處理方法把握治療先機
81歲林姓老翁,於早上10點時身體左側無法施力,整個倒臥在床上,家人發現後緊急叫救護車將老翁送到醫院急診室,檢查確認腦中風,經醫師與家屬溝通後緊急施打血栓溶解劑,並進行動脈取栓手術,手術順利,老翁住院14天後即返家休養。啟動腦中風團隊 進行緊急手術經進行檢查後,發現老翁有心律不整合併右側頸動脈末端阻塞,導致血液阻塞而發生缺血性腦中風,急診立即啟動腦中風團隊。童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陳淑儀醫師建議先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與家屬溝通後獲得同意進行注射,隨後即由放射科趙正誠醫師進行動脈取栓手術,手術順利,術後住加護病房4天即轉至普通病房,再住院10天即出院返家休養,經持續復健後,目前自己行動都非常正常。血栓阻塞腦部 把握黃金4.5小時陳淑儀醫師表示,患者因為頸部或腦部動脈血管遭血栓(凝結的血塊)阻塞,血液無法流通到腦部,導致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患者送到急診後須把握黃金4.5小時施打血栓溶解劑,恢復血流至腦部,避免因腦部缺血過久而造成失能或殘障的發生。大血管阻塞則進行腦部動脈取栓手術,將患者全身麻醉後,藉微創腦部導管技術,將導管、微導管從病患鼠蹊部動脈進入,送至腦部血管阻塞處,再移除血栓,讓腦部血流恢復正常。出現疑似中風症狀 這樣做莫慌張陳淑儀醫師指出,動脈隨著年紀增長,血管彈性會慢慢喪失、變硬、變窄,尤其像個案有三高慢性疾病史的患者更要特別小心,血管容易變窄而阻塞,另外心律不整易形成心臟內血栓浮出,阻塞腦血管。要注意的是,若有家人發生急性腦中風時切勿慌張,先記下發作時間點,儘速撥打119;若中風者有嘔吐情形,要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暢通,切勿再餵食任何食物或藥物,也不可以自行使用民俗療法自行治療,最重要的是快速叫救護車將患者送醫治療。
中年男三年中風四次! 檢查竟發現是心房顫動惹禍
一名51歲、無抽菸、慢性病史的中年男子,因左腳無力至急診就醫,經心電圖檢查,顯示心跳明顯不規律,確診是心房顫動引起腦中風,即使積極復健、治療,左腳仍無法正常行走,更令人難過的是初次中風後三年來,該名男子前後還經歷四次中風,不僅導致他智力下滑、視野缺損,甚至左半身癱瘓,終身都得靠輪椅代步。醫師提醒,預防腦中風,除了控制血壓外,心房顫動患者更要當心,因為心房顫動引起腦中風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5倍!心房顫動者注意!再次中風機率多9倍根據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為國人第四大死因,且腦中風造成失能的後遺症,更是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風中心孫穆乾主任指出,吸菸、運動量不足、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心房顫動及中風家族病史為腦中風主要的危險因子,其中,心房顫動者中風的機率不僅是一般人的5倍,死亡率多2倍,二度中風的機會更是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且風險還會隨著年紀增加而變大。心房顫動者中風,預後較差、死亡率更高!心房顫動是心臟內產生節律訊號的功能異常,導致心跳異常或不規則,無法有效將血液排送出心臟,導致血液淤滯形成血栓,而當血栓隨著血流進入大腦,就會引發缺血性腦中風。孫穆乾主任進一步說明,部分腦中風是因動脈粥狀硬化,導致血管阻塞引發血流不順所引起,但心房顫動引起的腦中風很直接,和膽固醇造成動脈粥狀硬化所導致的血栓,位置、原理不同。研究顯示,心房顫動患者中風後容易產生較嚴重的臨床症狀,預後較差,死亡率也更高,而且很容易出現再發性腦中風,若再合併抽菸或三高等危險因子,則每年發生中風的風險還會再增加。比電燒有效,抗凝血藥物預防中風更有感!該如何避免心房顫動引起腦中風?孫穆乾主任強調,透過口服抗凝血劑抑制血塊形成,是目前預防心房顫動引起腦中風有效治療方式,因為即使電燒治療好心房顫動,仍無法完全預防陣發性心房顫動,術後患者部份還是得吃抗凝血劑。然而,傳統口服抗凝血劑出血風險較高,需要患者定期回院追蹤凝血時間來調整劑量,加上容易與其他藥物及綠色蔬菜等食物產生交互作用,使用上較不方便。因此,除風濕性心臟病合併心房顫動或裝有機械性心臟瓣膜,大部分患者已轉而開始使用新型抗凝血劑。反觀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因作用於單一凝血因子,穩定性高,效果較可預期,且幾乎不受食物、藥物交互作用影響,可大幅降低出血風險,能夠有效預防腦中風,使用上更安全、方便。擺脫失能風險,別等中風才發現!孫穆乾主任呼籲,心房顫動是臨床上常見的心律不整,患者可能平常好好的,但有時會突然頭暈、無力、胸悶、呼吸急促或莫名的心悸,提醒若上述症狀出現時,應盡快就醫進行評估,一般只要照心電圖就可以確診。比較需要注意的是,臨床上約有四分之一的心房顫動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建議有家族病史的民眾,可以摸摸看自己的脈搏,觀察是否有心跳不規則、忽快忽慢的情形,畢竟心房顫動容易引發腦中風,不可不慎!
8大新制今上路!台電新增電價方案、公費流感疫苗第2階段開打
時序進入11月,不少新措施今(1日)開跑,包括地價稅開徵、台電新增「電價方案」、新生兒納「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公費流感疫苗第2階段開打等,攸關民眾荷包、醫療權益共8大新制一次看。醫療方面●公費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第二階段開打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分2階段開打,公費流感疫苗第2階段自11月1日起開放接種,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65歲以上長者也可與莫德納XBB.1.5疫苗或肺炎鏈球菌疫苗同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第2階段11月29日施打,對象為65歲以上未曾接種過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或PVC15)或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者,可公費接種1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幼兒專責醫師制度」11月1日起全面上路,3歲以下寶寶從出生開始,都能搭配「1名專責醫師」提供疫苗注射、篩檢、兒童發展評估,除了能及早發現遲緩兒外,也能即時揪出兒虐事件。●腦中風患者取栓術健保放寬給付健保署放寬「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機械取栓術」執行時間,考量部分腦中風病人因睡眠、獨居及偏鄉等原因未能及時送醫、錯過治療時機,由原先疾病發作8小時內使用,延長至「24小時內」,預估一年約新增565人次受惠。民生經濟方面●地價稅開徵地價稅於11月1日開徵,徵收今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地價稅額,民眾可持繳款單據至銀行、農會信用部、信用合作社和四大超商(限3萬元以下)繳納,或可使用銀行自動轉帳、信用卡刷卡、電子行動支付繳納,繳納期限至11月30日止,逾期未繳者將加徵滯納金。●地方稅開放線上補繳11月1日起,開放過去強制執行欠稅案件及逾期未繳的地方稅,包括房屋稅、地價稅、使用牌照稅、印花稅和娛樂稅等,可至代收稅款金融機構或4大超商臨櫃繳納,也可直接掃描繳款書上的QR Code進行線上繳稅,滯納金將會自動計算。●台電新增電價方案上路台電增訂「高壓及特高壓電力批次生產時間電價」自11月1日起實施,離峰時間從9小時延長至18小時,包括凌晨0時至下午3時30分、晚間9時30分至24時;尖峰時間則縮短為6小時,從下午3時30分至晚間9時30分,另因離峰時段拉長、尖峰時間縮短,時段調整的電費差額將反映在單價費率上,尖峰費率提高為每度8到9元,與離峰費率相比價差高達6到7元,也是目前時間電價中,價差最大的電價方案(除了尖峰時間可變動的電價之外)。●ETF收益分配公告全面揭露為提升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ETF)收益分配資訊透明度,使投資人更了解ETF收益分配的組成來源,證交所要求自11月1日起,ETF收益分配公告將「全面揭露」,包括完整揭露股利所得、利息所得、收益平準金、資本利得及其他等項目之占比資訊,將有助於投資人制定投資決策。●自帶環保杯高鐵買熱飲現折5元台灣高鐵宣布,自11月1日起,旅客凡自備環保杯在高鐵列車上購買熱飲,即可現折5元,若同時以手機出示高鐵TGo會員畫面,可再享95折優惠。
體育主播詹啟聖驚傳腦出血驟逝 醫警告:現在是旺季
資深體育主播詹啟聖驚傳腦出血驟逝,享年58歲。醫師就表示,如今天氣轉涼正是腦出血旺季,這樣的疾病在青壯年與年長者身上都可能發生。必須多注意本身是否有三高、不良生活形態與疾病,做好血壓控制與健康管理是最好的預防方式。醫師表示天氣轉涼就是腦出血的旺季。(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腦出血是腦中風的一種,另外還有缺血性(腦梗塞、腦缺血)性中風、以及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其中腦出血是因腦血管破裂,形成血塊壓迫腦組織,常見有腦組織內出血及蜘蛛膜下出血等類型。據《ETTODAY》報導,北榮新竹分院神經內科主任尹居浩受訪透露,近期天氣轉冷,急診室就會看到腦出血人數增加,是腦出血人數的旺季。過去本土研究顯示,當氣溫降至18度至19度,腦出血比例會增加3到4倍。且腦出血在青壯年與年長者身上都可能發生,最主要原因就是「高血壓控制不好」,高達90%以上都是這樣的狀況。腦出血中風的死亡率也高於缺血性腦中風,死亡率有2到3成。他也表示,不管是哪一種中風,都要把握時間送醫治療,如果沒有在8小時內控制好,血塊變大疾病嚴重程度就會更高。只要好好把血壓控制好,可以預防9成以上腦出血機會,也能減少血管硬化的狀況,除了要戒菸、避免三高、避免喝酒外,天氣冷也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氣溫下降導致血管收縮引發腦出血。
降低中風失能風險!把握黃金時間溶栓、取栓 健保給付放寬為4.5小時
腦中風分為出血型、缺血型腦中風,根據健保資料統計,台灣一年約有4萬人缺血型腦中風。為減少中風後失能風險,健保署射出雙箭,在今(112)年10月1日、11月1日起分別將血栓溶解劑rt-PA藥品的給付條件放寬至4.5小時、取栓術執行時間延長至24小時。在10月29日世界腦中風日前,台灣腦中風學會於新光醫院舉辦記者會,與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專家們一同呼籲民眾,中風應把握24小時黃金治療時間,及早發現中風跡象、及早至急診治療,並說明健保給付提案原由。溶栓、取栓有風險 但實證「這時間」治療利大於弊溶栓、取栓是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最重要的2項治療,但治療上都有出血風險,過去認為中風後3小時內使用血栓溶解劑rt-PA藥品溶栓、8小時內執行取栓術,雖然仍有風險存在,但對病人來說是「利大於弊」,因此健保便依此條件進行給付。不過,三總副院長李俊泰表示,在溶栓治療上不論是國際、本土研究都證實3小時、4.5小時內使用都有明顯療效而且是利大於弊。此外,在取栓治療上,北榮神經內科主任李怡慧提到,2018年國際便證實24小時內執行都有療效,不過當時並不知道該如何讓治療的利大於弊,因此證據等級被列為第二等級,但現在證實能用進階腦影像篩選病人、了解每個病人在治療後是否會利大於弊,所以證據等級被列為第一等級,建議在24小時內進行取栓。射出雙箭對抗中風、失能 放寬溶栓、取栓健保給付因此,健保署自112年10月1日起放寬血栓溶解劑「rt-PA藥品」之給付條件,由原先限急性缺血性腦中風「3小時內」使用,延長至「4.5小時內」,預估一年約新增加1600人受惠、每年可減少80位中風失能病人,預算約6900萬點。另外,自112年11月1日也將放寬「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機械取栓術」執行時間,參考台灣腦中風學會等專家所提之國際實證和臨床指引建議,由原先「前循環在發作內8小時內使用」,延長至「24小時內」,預估一年約新增565人次受惠、每年可減少188位中風失能病人,預算約1.13億點。而41歲的葉小姐就是健保給付放寬的受惠對象之一,葉小姐表示自己本身是新光醫院員工,在10月13日發現有口齒不清、手腳無力、無法打字等中風跡象,到新光醫院急診已是中風後4小時左右。由於健保放寬讓她施打rt-PA藥品可獲健保給付,不須自費4-5萬元才能接受治療,葉小姐也成為新光醫院第一例健保放寬給付的適用者。她表示,在當下接受治療便以改善6成以上,隔天就已恢復到十分,相當感謝健保放寬和醫師的治療。中風把握24小時黃金治療期 控制危險因子遠離危害除了給付條件的時間放寬外,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暨新光醫院神經科主任特別提醒,急性缺血性腦中風之黃金治療時間將從3小時改為24小時,民眾應把握24小時黃金治療時間前往急診治療。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則表示,健保給付放寬相信能讓中風恢復機會有翻倍增加,但事實上不論是溶栓、取栓執行率都只有10-15%,應該可以更好,而預防腦中風也是防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因此呼籲:注意早期中風跡象、及早就醫,提升執行率、降低失能機會民眾若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菸等,應戒菸、控制危險因子遠離中風危害
搶救腦中風! 11月1日起健保放寬「溶栓、取栓時間」
中風嚴重者的家庭經濟負擔,平均一年增加50至100萬元,只要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就有機會恢復至能正常上班。健保署繼10月放寬中風溶栓,從「3小時內」使用,延長至「4.5小時內」,自11月1日起,將再放寬給付對象,經動脈機械取栓從發生中風8小時內,延長到24小時內,溶栓和取栓放寬給付對象,兩者相加,預估1年多2165人受惠,預算約增1.83億元。台灣腦中風學會統計,國內109年至111年,每年約有4萬人因急性缺血性腦中風住院,且高達6成5病人無法回復原有工作,嚴重者終生臥床。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連立明說,腦中風可簡分兩大類,缺血性(腦梗塞、腦缺血)中風及出血性(腦出血)中風,其中缺血性腦中風為國內最常見的型態。他形容,中風就像馬桶阻塞要把阻塞拿掉,若經由靜脈溶栓,自費價格約4至5萬元,健保10月給放寬血栓溶解劑「rt-PA藥品」,從3小時內使用延長到「4.5小時內」。其次,若經由動脈機械取栓,原本規定發生8小時內可給付,超過時間,自費價格約30至35萬元,但不少獨居、甚至偏鄉地區,可能因此錯過。健保署長石崇良26日宣布,11月1日起,針對「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患,由原先「限前循環在發作內8小時內使用」,延長至「24小時內」,預估一年約新增565人次受惠,預算約1.13億元。石崇良說,若在加上10月放寬的對象,預估1年約新增加1600人受惠,預算約6900萬元,「兩者相加,一年可多2165人受惠,預算共增加近1.83億元,評估1年至少能減少268位中風後失能病人」。
10月新制懶人包一次看 4縣市禁用塑膠杯、重陽敬老金發放
如今已進入10月份,這也代表著2023年也僅剩下最後4個月。在這個月中,有許多新制度陸續上路,像是有4個縣市也加入了禁用塑膠杯的行列,另外重陽敬老金也在這個月發放,其中桃園當地符合資格的長輩,最高可領取2萬元敬老金。4大領域高壓用電取消凍漲經濟部雖然曾於9月召開會議,決議電價暫不調整,維持在平均電價3.1154元/度。但考量百貨公司、電影院、健身房、餐飲等領域在2023年上半年度的營業額、用電量皆有成長,因此這4領域恢復原本電價,估計受影響店家有880家業者。部分疾病藥品放寬給付1日起放寬口服B肝抗病毒藥物:e抗原陰性慢性B肝病人(1)由半年內2次以上肝指數(ALT)異常(ALT≧正常值2倍)才能用藥,放寬為1次;(2)肝纖維化程度由重度纖維化(≧F3)放寬為中度纖維化(≧F2)即可用藥。預計約新增加21,000人受惠。除此之外,1日起同步放寬血栓溶解劑「rt-PA藥品」及「急性缺血性腦中風處置費」之給付條件,由原先限急性缺血性腦中風「3小時內」使用,延長至「4.5小時內」,預估一年約新增加1,600人受惠。公費流感疫苗公費流感疫苗分2階段開打,第1階段於10月2日起開打,對象包括65歲以上長者、學齡前幼兒、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等11類對象;第2階段自11月1日開始,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疾管署呼籲符合公費接種資格民眾開打後儘速預約接種,且65歲以上長者亦可與莫德納XBB.1.5疫苗或肺炎鏈球菌疫苗同時接種。農業版青安貸款農業部推出「農業金融機構辦理青年安居購屋優惠貸款」(下稱農安貸款),自10月1日起實施,由政府補助利息1碼,並由農業金融機構(包括全國農業金庫及農漁會信用部)減收利息半碼,至115年9月30日止,除前開貸款利率優惠外,還提供貸款額度最高1,000萬元、貸款年限最長40年及寬限期5年等優惠條件。TPASS通勤月票第二階段「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第一階段北中南三大生活圈月票已於7月1日上線啟用,截至9月20日止已有783萬使用人次。臺鐵局將於10月2日起啟用第二階段通勤月票,上線區域及售價為桃竹竹苗1200元、桃竹竹799元、竹竹苗699元、竹竹288元;北宜1800元、宜蘭縣750元;花蓮縣199元及399元;臺東縣299元(臺東社福卡同步上線)。另基隆市通勤月票288元亦將於10月16日啟用。票卡有效期限(30日)內可不限次數搭乘區間(快)車、莒光號、PP推拉式自強號。惟觀光列車、團體列車、太魯閣列車、普悠瑪列車、3000型自強號及其他本局指定列車(具專屬性及不發售無座票之列車)不可搭乘。通勤月票進出站使用區間均有限定,旅客不可越乘或穿越搭乘,如進、出之車站未在使用區間內,將於電子票證內扣款(全程)。營業用車輛使用牌照稅營業用車輛下期使用牌照稅將於今年10月1日至31日開徵,財政部賦稅署提醒納稅義務人於期限內繳納。4縣市飲料店禁用塑膠杯新竹縣、新竹市、台中市和台南市宣布自1日起跟進轄內飲料店禁用塑膠一次性飲料杯,違者會依廢棄物清理法第51條第3項,處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重陽敬老金各縣市重陽敬老金將於本月陸續發放,凡資格符合找皆可領取,其中桃園市只要65歲以上長者、原住民只需年滿55歲,設籍桃園達6個月且有居住事實,將可領2500元敬老金,而有年滿99歲的長者可領2萬元敬老金。基隆重罰亂丟垃圾基隆推動重罰亂丟垃圾政策,自10月起,調高亂丟垃圾檢舉獎金至實收罰鍰75%,同時將裁罰金額從最低2,400元提升至3,600元。
健保署放寬腦中風藥給付條件 發病4.5小時內都可免費用
腦血管疾病是僅次於癌症、心臟疾病及肺炎的第四大死因,為掌握搶救黃金期,健保署今宣布放寬血栓溶解劑「rt-PA藥品」及「急性缺血性腦中風處置費」的給付條件,原僅給付發病3小時內,10月起擴大為4.5小時內。以50毫克的藥品為例,每支1萬7815元,成年男性每次使用2支,女性則每次使用1支,預計1年將新增1600人受惠,增加6900萬點預算。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腦中風主要可分為3種,包含缺血性中風(腦梗塞、腦缺血)、出血性中風(腦出血)及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其中,缺血性中風為腦血管本身病變造成血管狹窄,或因心臟或其他部位血管內的血栓,進而形成腦血管栓塞,導致腦組織壞死和功能失調。根據健保統計,2020年至2022年因急性缺血性腦中風住院人數每年約4萬人,中風後的部分病人無法回復原有工作,或需輪椅代步,嚴重者則可能終生臥床,仰賴他人照護,造成病人與家屬極大的經濟、照護負擔。若在腦中風初期及早介入,可大幅改善預後,減少失能造成的家庭壓力,提高回歸社會的機會。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劉林義表示,現行用於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的血栓溶解劑rt-PA藥品(如Actilyse),限病人發作後3小時內使用,台灣腦中風學會經參考國際實證和臨床指引,為了把握腦部再灌流的黃金時間,改善病人的預後,向健保署提出放寬給付規定的建議。劉林義表示,經過今年8、9月召開的藥物給付項目共同擬訂會議、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共同擬訂會議,健保署修訂「rt-PA藥品」及「急性缺血性腦中風處置費」,由「3小時內注射」延長至「4.5小時內注射」,今年10月1日起生效,預計1年新增1600人受惠,增加6900萬點預算。「rt-PA藥品」共有2種劑型,20毫克的劑型每支8041元,50毫克則是1萬7815元。劉林義表示,以成年男性為例,每次需使用2支50毫克的劑型,而成年女性則每次使用1支。健保給付後,每名成年患者可省下1萬7815元~3萬5630元藥費。石崇良表示,感謝台灣腦中風學會及其相關學會提供專業的意見及協助,健保署基於增進全體國民健康的宗旨,期透過不同政策導入,提升慢病的醫療照護,降低腦中風及失能之發生,減少病家照護負荷與成本,以增進社會健康福祉。
本土劇女神爆「兒昏迷送加護」 陳子玄簽放棄急救切結書
本土劇女神陳子玄於2017年生下兒子「恩恩」,豈料恩恩僅出生3周就被醫生告知患有「喉頭軟化症」,初期陳子玄認為只是輕症不需擔憂,直到發現兒子突然失去意識、嘴唇反覆發黑,才讓她意識到事態不對、趕緊送醫。日前陳子玄錄影《樂活so much》,在節目上描述兒子送進加護病房的過程,她看著兒子CPR搶救、靠呼吸器維持呼吸,還因手術風險過高必需簽下「放棄急救切結書」,讓愛子心切的陳子玄心痛不已,說到一度哽咽、眼眶泛淚。陳子玄兒子除患有喉頭軟化症外,還發現有舌頭肥大的情形,無法自主呼吸,必須全身麻醉手術,為搶救愛子生命,陳子玄決定忍痛簽下放棄急救切結書。兒子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陳子玄以為心中大石得以放下,殊不知術後6個月竟癲癇發作,導致兒子發展較遲緩,除定期服藥外,還要搭配職能治療控制病情。主持人張雅芳提到,父親曾因「缺血性腦中風」緊急送醫,當下沒及時實施CPR、加上鄉間醫院設備不足,導致錯失黃金救援時間,讓張雅芳強忍淚水說:「當下心裡真的很痛。」節目來賓柯世祐醫師呼籲,民眾應學習正確CPR急救技巧,並善加利用AED傻瓜電擊器,以利爭取救援時間。
腦中風最新曙光! 研究揭7藥材中藥複方有望治療
台灣每年新增逾3-5萬名腦中風病人,其中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患者的比例佔了腦中風病患的7-8成。但目前FDA核准的治療藥物僅一種且有限制,研發新藥治療是當務之急。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由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牡丹皮、枸杞等藥材萃取的中藥複方「PM012」經動物試驗證實對神經細胞具有保護功能,有望應用於腦中風患者的治療,將進一步進行臨床試驗。FDA核准腦中風藥物僅一種腦中風(腦血管疾病)長年盤據我國十大死因第4名,造成失能的後遺症是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目前主要且唯一為FDA核准的治療藥物是使用血栓溶解劑(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僅限於治療發病3小時內的缺血性腦中風患者,使用上還有諸多限制,且已受損的神經細胞與周邊組織無法恢復,必須藉由物理職能訓練復健使其他未受損的神經細胞產生替代作用,使身體恢復部份的機能,非常辛苦且成效及復原速度都慢。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誠珍說明,缺血性腦中風會引發大量谷氨酸(glutamic acid)釋放,造成鈣離子大量進入細胞及神經細胞凋亡。經研究發現,中藥複方PM012可減少興奮性胺基酸誘導的細胞內鈣離子流,降低神經細胞死亡,在動物實驗中發現PM012明顯減少腦梗塞面積,改善腦中風引起的運動行為障礙。在阿茲海默症動物模式中,PM012也增強了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表現,提高保護能力,並改善了記憶障礙。相關研究成果已於今年2月刊登在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期望能對腦中風患者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誠珍(左2)說明,中藥複方PM012在動物實驗中明顯減少腦梗塞面積,改善腦中風引起的運動行為障礙。PM012由7種藥材萃取而成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牡丹皮枸杞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藥理學科教授陳玉芳表示,PM012的藥材與坊間「六味地黃丸」有6藥相同,包含可滋陰補腎、生血生精的熟地黃,瀉腎利濕的澤瀉,補益脾陰而固精的山藥,淡腎脾濕的茯苓,滋養肝腎、收澀精氣的山茱萸,以及清瀉肝火的牡丹皮。另外增加的藥方為枸杞,富含豐富維生素,有助於黏膜修復。陳玉芳強調,中藥不像西藥一體適用,須視每個人的體質與病況調配,成分比例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提醒民眾不可自行拿此藥方到中藥房抓藥。PM012對於腦中風的治療功效仍需經人體臨床試驗、取得藥品許可證等程序,且使用要經中醫師判斷,才能確保安全。
老婦爆發腦中風「只花90秒鎖定傷區」 AI大數據助急救更迅速
79歲的林女士在廚房做菜時,突然發生左側手腳無力,被家人送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林女士左側手腳僅能稍微移動、左側忽略症、左側顏面麻痺、嚴重口齒不清,神經部蔡昇達醫師初步研判為右側大範圍腦中風,需要立即進行電腦斷層掃描,幫助找到腦部受損位置與面積。中醫大附醫專家團隊先以無顯影劑的腦部斷層影像確認林女士損傷狀況,為避免長者施打顯影劑可能突發的健康風險,以及加速醫師臨床評估的準確性,中醫大附醫專家團隊隨即啟動人工智慧中心開發的「iStroke腦中風診斷平台」。運用AI大數據建構的人工智慧模型,分析CT腦部影像,並模擬其施打顯影劑後的影像,來預測林女士損傷的腦部區域落點與體積,診斷出林女士為右側中大腦動脈阻塞導致缺血性腦中風,結合後續AI分析CTP得到的可救治區域與不可救治區域等資訊,輔助醫師判斷其治療成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蔡昇達醫師,立即建議林女士接受「經動脈腦血栓去除術」,隨即由取栓治療專家神經外科郭政宏醫師進行治療,及時取出動脈血栓。林女士術後恢復狀況良好,不僅降低了大範圍腦中風後的死亡風險,其左側肢體與口齒不清的狀況大幅改善,手腳可以抬高,並從原本臥床狀態進步到可以乘坐輪椅,而忽略症也消失了,後續將繼續復健以強化肢體力量。腦中風發生後會嚴重地影響患者的生理功能,甚至導致死亡,電腦斷層檢查是現今相當重要的高階醫療影像診斷技術,神經部蔡崇豪主任指出,臨床上依據腦部灌流掃描來診斷缺血性腦中風並評估其範圍時,需要花費額外時間來施打顯影劑以及完成腦部掃描。此外,慢病族群、急性腎臟傷害或重度慢性腎衰竭等病人對顯影劑也可能有過敏風險,注射顯影劑時,會發生噁心及嘔吐,若原本意識不清者,可能會因為將食物吸入肺臟而產生肺炎。中醫大附醫神經部與人工智慧中心合作,運用大量NCCT影像資料,設計出『無顯影劑電腦斷層下的缺血性中風偵測系統』,只要約90秒即可判斷有無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再結合中國附醫開發之『腦部灌流掃描(CTP)成像智慧分析系統』,建立iStroke平台,強化對於腦中風的診斷與治療決策能力。中醫大附醫人工智慧中心許凱程主任強調,「iStroke腦中風診斷平台」平台利用深度學習架構以近400位病人資料進行人工智慧模型的訓練,使模型學習分析NCCT及CTP影像,自動圈選出腦部缺血區域、以及其內部的核心區域和缺血半影區域,以協助醫師準確評估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患者接受緊急處置後的療效。目前該系統對於大於70毫升的腦部缺血體積,達到92.5%的準確率、100%的敏感度、與89.7%的特異性,已突破傳統人工判讀的能力。中醫大附醫神經部呂明桂醫師表示,依據衛生福利部2021年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高居第四位,死亡人數超過1.2萬人。中風對國人健康衝擊甚鉅,且中風造成失能的後遺症,是我國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存活下來的病人往往會經歷漫長的復健,以期改善生活功能,但仍有許多患者需要長期照護並承受終身失能的痛苦,同時也導致社會與家庭沉重的負擔。呂明桂醫師進一步說明,中風可分為兩大類,其中大約80%的腦中風屬於缺血性腦中風,而20%則是出血性腦中風:出血性中風為突然的激動、血壓升高或其他原因造成腦部的血管破裂,血液進入腦部組織,進而引起腦部大範圍的受損。至於缺血性中風,則是目前台灣最常見的腦中風型態:由於腦血管硬化,導致血管狹窄及閉塞或心臟病引起血凝塊阻塞了腦部的血管或動脈,使腦細胞缺血缺氧受損,呂明桂醫師說,急性缺血性中風的治療具有急迫性,病人被診斷和接受治療的時間越久,可以挽救的腦部缺血範圍就越少。因此快速診斷病人是否罹患急性缺血性中風,並量化可救治的腦部範圍,是病人可以及早接受治療與恢復良好的關鍵之一。中醫大附醫的無顯影劑電腦斷層下的缺血性中風偵測系統在快速識別可接受經動脈腦血栓去除術的腦中風患者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果,發表於台灣神經醫學學會第23屆年會並獲得優秀論文獎項,另外也發表在2022年的亞太中風會議上。該平台能協助醫師提高腦中風的診斷效率,使更多患者能接受緊急治療,改善其病後的生活功能。
75歲嬤突手腳癱軟無力 送醫竟是腦中風
75歲施阿嬤身體硬朗,平時不僅下田耕種,還會爬樹收割龍眼,但她日前掃地時突然左側手腳癱軟無力,機警女兒發現趕緊撥打119求救,經現場評估,研判是腦中風引起,立即聯絡醫院緊急應變,到院後先經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隨後又在30分鐘內完成顱內取拴術打通血管,讓她重溫含飴弄孫之樂。及時撥打119 啟動腦中風團隊霧峰消防隊救護人員抵達現場後,根據患者癱瘓狀況及臉部歪斜表情,懷疑是大血管阻塞引起的急性腦中風。立即以台中市特有的到院前五級檢傷預通報系統,通知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準備,院方接獲訊息後,立即啟動腦中風團隊,並請放射科同仁空出電腦斷層室。患者到院後,立即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檢查。團隊檢視影像後確認為右側中大腦動脈第1-2段交界處阻塞,且無腦內出血狀況,除了施行血栓溶解劑治療,並立即安排顱內動脈取拴術,搶救缺血但尚未壞死的腦部。打通取出血栓 解除危及警報放射診斷科宋昌育醫師表示,先從患者鼠膝部置入導管,透過由粗到細的同軸套疊方式,經腹部、胸腔主動脈及頸部動脈直達阻塞的腦動脈區,再以導管抽吸方式,將血栓取出清除打通血管,「很幸運阿嬤的血管沒有太過扭曲,幾乎一路順暢直達」,才能順利在30分鐘內取出血栓,安全解除警報。把握黃金時間 以利預後恢復較佳生活品質神經內科吳致螢醫師也表示,缺血性腦中風往往會造成嚴重的神經學損傷甚至死亡,處理腦中風患者最重要的關鍵,就是「黃金時間」,例如發生3小時內及時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若效果不佳,也要在中風發生8小時內安排動脈取栓,都有助於患者預後可恢復較佳生活品質。
頭暈、流鼻血、手指麻小心腦中風前兆 醫曝:溫差大是大魔王
「醫生,我頭好痛呀!是不是快中風了?」「醫師我腳麻頭暈?是不是快中風了?」天氣一冷,上了年紀的朋友一有點風吹草動,就常常緊張過頭以為自己快要中風,中醫師康涵菁笑說,提高警覺是正確的,但不要過度緊張。出血性或缺血性腦中風,均可能以急性頭痛開始,身體血管有阻塞或視神經有壓迫,通常也是以手麻腳麻為表徵。不過中風除了身體的不適感以外,常常還會伴隨其他神經症狀,如半邊肢體無力、單側感覺異常、語言障礙、行為變化或意識改變,當有這些狀況出現,要盡快去急診,若是習慣尋求中醫者,康涵菁醫師建議可先以針灸治療,改善微循環。久坐不動氣血運行不順 血瘀體質容易中風現代上班族久坐、運動量少,容易造成氣血運行不暢,這多半與氣滯血瘀體質相關,凡離開經脈的血液,若不能及時排出或者消散,而滯留於人體內的血液與淋巴,或因為血液運行不暢或是淋巴回流不佳,而囤積於經脈或臟腑組織器官之間,都統稱為血瘀。康涵菁醫師表示由瘀血內阻而引起的病症,大多與心臟與血管的循環有關。 如何觀察自己有氣滯血瘀的體質呢?首先觀察舌下絡脈是否有瘀斑、面色是否晦暗唇色是否紫暗。嚴重的血瘀容易成為血栓、出血、腦中風、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血瘀會產生實質性的病理產物,就是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康涵菁醫師解釋,斑塊從早期病變、形成、生長變大,直到最後崩潰堵塞血管,其實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很多中老年人都是在斑塊生長到一定程度,嚴重阻礙血液流動,出現頭疼、頭暈等症狀的時候才來就診,其實在這之前斑塊已經存在很久了,只是沒有人注意。年紀增長也會造成管腔狹窄,所以斑塊塞到哪,就是哪裡中風,如果被診斷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也正是下肢動脈血管被斑塊阻塞導致血流不暢,而形成腿的酸脹疼麻。中藥對於斑塊的處理常用丹參、 天麻、三七、山楂、烏藥、桃仁、紅花,其中地龍與水蛭對於斑塊的處理效果是最佳的,如中醫很有名的方劑抵擋湯與補陽還伍湯裡面就有這類型的蟲類用藥。蚯蚓即是中醫俗稱的地龍,根據本草綱目記載「地龍性不寒不燥,有清熱、怯風活絡、活血化瘀、治療氣虛血滯、氣喘胸悶、 心悸氣促之效」。康涵菁醫師提醒,活血化瘀的中藥在使用前,建議先諮詢醫師,如果本身有服用抗凝血劑,不建議再重用,怕而造成出血及溶血的狀況。如果四肢容易瘀青、皮膚容易冒出細小紅點的人也要注意,這代表血管比較脆弱,不適合再補充具有通絡血作用的保健品。慢性病患者也要注意本身是否有服用抗凝血藥物、或是否有在吃活血化瘀的中藥配方。包括冬季進補常用的當歸、丹參、川芎、川七、紅花、洛神等食材也都具有活血的效果,食用前都應先諮詢專業合格的中醫師。控制三高多運動 預防中風飲食均衡是關鍵要預防腦中風,多運動,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肪等危險因子外,平日飲食也要注意均衡。康涵菁醫師指出,蔬果的攝取要大於肉類,選擇動物性食物時,請記得:魚肉優於禽(如雞、鴨)肉,禽肉優於豬、牛肉。對於魚類之外的海鮮,則要謹慎的選擇和食用,因為這一類的食物如蝦、蟹、魷魚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平日應注意攝取富含鉀、葉酸、抗氧化物和鈣的食物,及含豐富可溶性纖維的燕麥和豆類等。最重要的就是留意鹽的攝取量,過量的鹽分攝取,會使人體內的水分滯留,引起血壓上升,其他像是味精、罐頭、加工食品等,也都含有較高含量的鈉鹽,應盡量少食用,加工過的湯品或火鍋,湯中的鹽分也很高,盡量避免飲用。若患者覺得低鹽的飲食降低了胃口,可使用八角、花椒、肉桂等天然辛香料來調味,減少鹽分的攝取來預防中風。
天冷慎防腦中風 「血栓移除手術」降低腦傷範圍
「阿嬤在吃晚餐的時候,突然手舉不起來,口水從嘴角流出來,然後也無法握起湯匙,站起來的時候沒有力就跌倒在地上。」國泰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方耀榮表示,類似上述的故事一直在急診室重複上演,也不時看到名人腦中風的新聞,腦中風就是如此的突然,總是讓人措手不及。依據衛生福利部104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3位,尤其好發於60-79歲的年齡層。方耀榮說,腦中風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出血性腦中風和阻塞性腦中風。但不論是出血還是缺血性腦中風,都需要趕快到醫院就醫,儘快接受治療,讓腦部後續損傷和神經學症狀的嚴重程度降到最低。一般來說,中風的位置、範圍、時間是影響預後的關鍵。腦中風有很多危險因子,其中包含了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所謂的三高),心臟疾病如心律不整,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肥胖,頸動脈狹窄等。這些都是可控制的高危險因子,因此,應該要努力去控制慢性疾病,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來降低罹患腦中風疾患的機率。方耀榮說,腦中風診斷包括病史、神經學檢查、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腦血管攝影等。倘若病患在腦中風發現後3個小時內診斷為血栓堵塞導致缺血性腦中風,在病患符合規範下,可以使用靜脈內注射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有助增加中風康復的機會或降低殘障等級。然而,現在缺血性腦中風已經不再只有靜脈內注射或是吃抗血小板藥物治療而已。在符合特定的條件,經醫師評估以後,可以進行動脈血管內血栓移除手術(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EVT),以外科介入的方式來治療在大血管阻塞的急性缺血中風。此項手術的另外一個好處在於對已經超過黃金3小時的病患,但在6小時內大血管腦中風的病患,在符合特定的條件之下,仍然能夠接受治療,讓中風的範圍減少。2015年1月在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MR CLEAN試驗,證實顯著動脈血管內血栓移除優於單純用IV rt-PA的治療效果。方耀榮表示,動脈血管內血栓移除手術是一種類似心導管檢查的手術的治療方式,醫師會在鼠蹊部穿刺並把微導管或同時置放支架送到腦部血管去抽吸血栓。簡單來說,血栓堵塞了血管,我們把血栓抽吸出來讓血管通暢,縮短腦部缺血或缺氧時間以降低腦部損傷的範圍,進而減少嚴重的神經學後遺症甚至死亡。病患後續仍然需要努力復健來慢慢恢復其功能性。方耀榮也提醒,冬天要記得多保暖,慢性疾病也要好好的吃藥控制,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心律不整恐導致中風 胸悶頭暈須提高警覺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也是導致中風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統計,心房顫動若未正確接受治療,除了會增加心臟衰竭及死亡風險,中風機率也會比一般人高出5倍。醫師提醒,一旦出現心悸伴隨胸悶、頭暈等症狀時,就應提高警覺,儘快就醫接受診治。65歲以上長者逾5%患心房顫動!台中榮民總醫院陳適安院長解釋,心房顫動是一種因心臟內產生節律訊號功能異常,導致心跳不規則且經常過快的病症,主要原因為老化或疾病造成,進而引起不正常的電力釋放。常見的高危險群包括患有三高的慢性病患者、有心臟血管狹窄或心臟瓣膜疾病等嚴重器質性心臟病的病人,或是經常打呼、有睡眠異常的民眾。此外,由於成因和心臟老化有關,因此心房顫動患者普遍多為高齡長者;統計顯示,年輕人出現心房顫動的比例約1%,但超過65歲以上長者,平均每一百人就會有5~6人罹患此症。心房顫動者,中風機率多5倍!心房顫動發作時,常以心悸、頭暈或胸悶來表現,值得注意的是,當心房長期不規律且快速的跳動,容易引起周圍血流循環不穩定,導致血液在心臟內凝滯而形成血栓。陳適安院長進一步說明,當血栓隨著動脈流至全身,便可能造成動脈栓塞,不幸的是,當血液凝塊流到大腦時,就會引起缺血性腦中風,因此心房顫動的病人需要積極接受預防腦中風的治療。獨創電燒治療術,引領世界的新跳!治療方面,陳適安院長指出,目前心房顫動治療仍以藥物控制為主,透過藥物減少發作機率、控制心跳速度,並服用抗凝血劑預防血栓形成,假如患者服藥後仍無法改善發作的頻率和強度時,才會考慮進行手術治療。台中榮總做為中部唯一的公立醫學中心,致力於發展以病人為中心的功能性整合照護團隊,並與北榮醫療團隊合作研究多年,使心臟血管病患得到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成為世界領頭羊。其中,陳適安院長深耕心律不整研究多年,獨創全球頂尖的心房顫動電燒術,被美國心律醫學會稱為「台北方法」,他也在今年出版新書《引領世界的心跳》。心房顫動宣傳片,提升疾病認知!隨著台灣人口邁入高齡老化,心房顫動盛行率逐漸提升,所幸,受惠於醫療科技日新月異,醫界已有新的電燒技術能讓患者免於承擔傳統一般射頻電燒中長時間的輻射風險,也能協助醫師更快速、準確、有效地判斷病灶位置,提供患者新的治療選擇。為了響應2022心律不整衛教宣導週,並喚醒民眾對心房顫動的意識,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特地推出心房顫動衛教動畫影片,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至心律醫學會心律不整衛教網觀看 (網址: www.thrscare.org.tw),了解更多關於心房顫動的訊息。動畫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t1bnAa2_a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