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工時
」 民眾黨 工時 柯文哲 總統大選 周休三日國人平均月薪5.9萬元 主計總處出來這樣說
主計總處11日公布,9月工業及服務業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不含外國籍與部分工時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49,335元,年增 3.52%;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10,404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數為59,739元,年增3.85%。主計總處表示,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與全體受僱員工總薪資平均數差距3,754元,就行業別觀察,製造業、住宿及餐飲業、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因僱用外籍移工或部分工時員工較多,二者差距分別為7,018元、4,497元及3,719元。部分工時員工因工時較短(9月總工時平均為97.2小時),9月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19,731元,平均經常性時薪207元,較上月增加0.49%,較上年同月亦增4.02%;加計獎金及加班費後,總薪資平均數為20,638元,較上月減少4.99%,較上年同月則增0.32%;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14,497元,較上月減少8.19%,較上年同月亦減4.61%。1至9月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20,228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71%;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15,364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18%。全體受僱員工(含本國籍、外國籍之全時員工及部分工時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46,643元,較上月減少0.19%,較上年同月則增3.22%;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9,703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數為56,346元,較上月減少4.60%,較上年同月則增3.41%。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7,290元,較上月減少0.58%,較上年同月則增3.28%。
澳洲動物園防無尾熊壓力大 不再提供「抱抱體驗」
外型可愛的無尾熊不僅是澳洲國寶之一,更是是許多人去當地旅遊時,會嘗試近距離接觸的小動物,澳洲不少動物園都會有開放遊客和無尾熊抱抱拍照的體驗活動,包括已故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流行樂天后泰勒絲,就連俄羅斯總統普丁也抱過,不過位於澳洲昆士蘭州首府布里斯本、自詡是全球第1座無尾熊庇護所的「孤松無尾熊動物園」(The Lone Pine KoalaSanctuary,另有音譯為「龍柏」),本月起不再提供這項「抱抱體驗」,理由是避免無尾熊壓力太大!圖為2022年10月22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與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右)在西澳州首府伯斯的國王公園抱著無尾熊拍照。(圖/達志/美聯社)《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這座位於布里斯的動物園宣布,「從本月(7月)開始,將不再提供遊客『無尾熊抱抱』的體驗」,並表示此舉是因應日益強烈的遊客回饋。據園內的總經理迪斯康(Lyndon Discombe)指出,「我們樂於見到本地民眾和國際遊客的轉變,他們可以近距離觀賞專屬於澳洲的野生動物,但不一定得是親身接觸」。澳洲多個省分目前已禁止飼養無尾熊,但在昆士蘭、南澳和西澳的少數地方,這種作法仍在繼續。像是位在黃金海岸的「夢幻世界遊樂園」(Dreamworld),遊客可以花費29.95澳幣,約新台幣654元就可以拍攝一張擁抱無尾熊的照片。澳洲無尾熊動物園開第一槍,取消無尾熊抱抱活動。(示意圖/達志/美聯社)雖然昆士蘭政府已有明確規定,無尾熊最多連上3天班就得休1天、每日工時上限30分鐘,每週總工時180分鐘,以及有小無尾熊保保的母熊就不得排班等限制,但還是有動保組織呼籲,應該完全停止營運這類景點及服務。報導也引述動物權利組織說法,利用無尾熊拍照、擁抱來吸引遊客有點殘忍,研究顯示,這類作法會帶給無尾熊壓力,特別考慮到牠們是獨居的夜行性動物,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澳洲無尾熊動物園開第一槍,取消無尾熊抱抱活動。(示意圖/達志/美聯社)無尾熊身為澳洲國寶,同時也是該國旅遊業的金雞母,據2014年的一項研究顯示,無尾熊商機每年高達澳幣32億元,約台幣698億元,同時提供多達3萬個工作機會。不過澳洲近年來因為整地、野火、乾旱、疾病和其他威脅,已導致無尾熊數量大減,估計野生無尾熊僅剩5萬隻,在澳洲東岸大部分地區還正式將無尾熊列為瀕危物種。澳洲無尾熊動物園開第一槍,取消無尾熊抱抱活動。(示意圖/達志/美聯社)
勞動節若要真的快樂 張啓楷:修法提高勞工權益
立法委員張啓楷在1日勞動節指出,民進黨聲稱跟勞工朋友站在一起,總統蔡英文在2017年甚至表示,「勞工是心裡最軟的一塊」,但以攸關勞工權益的「中小企業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為例,民眾黨跟國民黨去年就已經提案修法,行政院會卻遲至今年4月18日才提出修正版本。「民進黨執政了8年,全國的勞工快樂嗎?」張啓楷呼籲,盡快修法提高勞工權益,大家在勞動節才能夠快樂起來。張啟楷表示,根據勞動部統計,全世界39個主要國家,受僱者的平均年總工時,2022年的前5名分別是哥倫比亞2381小時、墨西哥2335小時、新加坡2293小時、哥斯大黎加2242小時、智利2026小時,台灣排名第6,平均年總工時為2008小時。張啓楷指出,民進黨執政了8年,看到上述官方公布的數據,再對照蔡英文所說,「勞工是心裡最軟的一塊」,以及台灣在2023年的實質薪資負成長,怪不得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以前要說,當初聽了蔡英文的話,可能覺得很感動,後來一想,「真的很想吐」。張啓楷甚至質疑,勞工根本不是蔡英文心中最軟的一塊,而是最好騙的一塊。針對「中小企業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即將在5月2日排進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審議,張啓楷表示,民眾黨跟國民黨去年就已經提案修法,當時在立法院擁有絕對多數的民進黨不願意排入議程,等到2024年三黨席次不過半,行政院會才在今年4月18日才提出修正版本,質疑民進黨政府真的關心全國勞工的權益嗎?張啓楷指出,過去企業員工加薪100元,只能抵免130%稅額,民眾黨提案修正「中小企業發展條例」部分條文,把抵免額拉高到200%,企業若是為24歲以下青年或45歲以上壯世代員工加薪,抵免額為220%,加薪65歲以上的員工更是提高到250%,如此才能提高中小企業為員工加薪的誘因。張啓楷說,每年到了5月1日勞動節,大家都在喊「勞動節快樂」,但關心全國勞工的權益,不能只是嘴巴說說,而是必須拿出實際行動,如今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已經預計在明天審議「中小企業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他呼籲,一定要盡快提高勞工權益,大家在勞動節才能夠快樂起來。
「通膨怪物」吃掉薪水!實質總薪資年減1.04% 創11年來最大減幅
2023年各業平均每月總薪資排名通膨橫掃全球,2023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5%創下15年新高,吃掉辛苦打拚的薪資漲幅。主計總處19日公布去年薪資統計,若扣除物價漲幅,去年全體受雇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05%,加入加班及年終獎金後的實質總薪資則年減1.04%,為7年來首度衰退,更創11年來最大減幅。實質薪資倒退嚕,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分析,去年受到全球景氣趨緩、物價上漲影響,實質薪資呈現負成長,尤其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終端需求就疲弱,這也是2023年總薪資成長幅度不及前年主因,但基本工資持續上調、還有軍公教加薪,加上今年CPI已經低於2%,應能讓薪資穩定成長。主計總處統計,2023年全體受雇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新台幣4萬5496元,年增2.43%,加上加班、年終獎金後,總薪資平均為5萬8545元,年增1.42%。但只要把物價因素納入,薪資立刻縮水,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05%,已經是連續3年衰退,實質總薪資年減1.04%,則為11年來最大減幅。各行各業「薪」情則有不同,海洋水運業每人每月總薪資14萬2917元居冠、其他金融服務業(如金控)11萬5551元居次、銀行業11萬3475元排第三、航空運輸業薪資也高達10萬5970元。海洋水運業雖居冠,但受到疫後運價大幅回落,年減將近3成,航空運輸業受惠疫後旅運需求大增,較前年有近12%的增幅。不過幾家歡樂幾家愁,如美髮及美容美體業為3萬2490元、其他汽車客運業、主要為遊覽車每月總薪資約3萬3958元較低。至於較前年衰退的除電子零組件業、海洋水運、金融及保險業,不動產業也微幅衰退0.82%。另外從受雇員工觀察,2023年年受雇員工人數平均817萬8000人,年增7000人或0.09%,其中工業部門減少0.74%,服務業部門增0.69%。就行業別觀察,住宿及餐飲業年增1萬3000人最多,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增7000人次之,主要反映疫情後內需及娛樂需求增加。主計總處分析,受雇員工人數自2020年以來首次減少,2021年、2022年隨全球經濟回溫及疫情趨緩,商業活動陸續恢復,轉呈正成長,惟2023年受出口疲弱影響,僅年增0.09%。再從受雇工時觀察,而每人每月總工時平均168.4小時,較上年增加1.1小時,其中正常工時增加0.8小時,加班工時增加0.3小時。
通膨怪獸吃掉薪水! 2023年實質總薪資「7年首度負成長」
通膨怪獸發威,企業加薪趕不上通貨膨脹速度,上班族荷包多縮水了!主計總處11日公布最新全體受雇員工薪資調查,2023年前11月的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5457元,年增2.45%,總薪資5萬8598元、亦增加1.47%;不過,考量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02%,實質總薪資更少了0.97%,官員表示,這不僅是近7年來總薪資首度負成長,也是繼105年總薪資衰退0.99%後,減少最多的一年。近年來1至11月受雇員工實質總薪資一覽表。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解釋,去年前11月受雇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實質總薪資都衰退,主要是出口疲弱、物價偏高等影響,加上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半導體、電子產品需求暢旺,我國經濟成長率創近年新高,墊高隔年薪資年增率,在比較基期高的影響,去年前11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又高達2.48%,數字平減後,影響薪資呈現負成長。主計總處統計,全體受雇員工前11月總薪資僅成長1.47%,但各行各業榮枯表現十分鮮明,尤其現在最缺工的住宿業、旅行相關服務業、零售業,前11月的加薪幅度分別為9.45%、8.7%與6.93%,總薪資平均介於4萬元至4.5萬元之間。同時,去年前11月總薪資表現最差的三大慘業也出爐,苦主依序為基本金屬製造業、不動產業與金融及保險業,總薪資分別年減6.67%、2.9%與2.9%。主計總處官員分析,總薪資成長或衰退,反映產業景氣循環的現象,官員解釋,衰退幅度較大的產業,通常2022年的表現都非常好,像基本金屬製造業在全球基礎建設帶動之下,鋼鐵等外銷暢旺,當年度獎金發放較多,也帶動不動產的剛性需求;金融及保險業則是受防疫保單理賠拖累,金控公司發放獎金的慷慨程度不如過往,總薪資才會顯著縮水。人資專家楊宗斌表示,去年景氣「內熱外冷」,台灣經濟成長率更力求「保一」,處於這樣的經濟大環境,上班族遇上物價高漲,再衡量「投入總工時」與「總收入」時,有近9成上班族自認報酬率不高;勞方兔年的代表字是「悶」、「忍」、「憂」,期望新的2024年,上班族期望工作能「穩」、「升」、「順」。
柯文哲強調台灣要脫離意識形態 訴求下架藍綠兩黨
總統候選人辯論會(30日)下午2時將登場,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申論表示,台灣必須脫離藍綠意識形態的泥淖,讓他來為台灣人民訂定長期計畫,實現公平正義,打造共融社會,落實國家治理,要還給全國人民一個「社會和諧、政黨和解、兩岸和平」的美好台灣。柯文哲表示,政治有它世俗的一面,但是政治更有它堅持的價值,例如「不因短期利益犧牲長期利益」、「不因少數利益犧牲多數利益」、「不因政黨利益犧牲國家利益」 。他說,2000年到現在,藍綠輪流執政,只是讓大家一再失望,這一次應該要改變了,要讓藍綠學會對人民謙卑,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這一次,我們要把國家贏回來,交還給人民。」柯文哲表示,今年台灣民眾票選的年度關鍵字是「缺」,賴清德當行政院長時,就已經說是5缺,現在還是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甚至缺蛋、缺豬肉、缺疫苗、缺快篩,連衛生紙都會缺。他說,2016年蔡英文總統批評馬英九政府對不起年輕人,但8年過去,年輕人依舊為了低薪、通膨、高房價而困擾,依舊看不見未來;詐騙變成一種職業,甚至是大家共有的受害經驗,連自己都接過幾次詐騙電話。柯文哲說,2016年民進黨上台,以為它會是一個謙卑認真的政府,結果8年過去了,過去國民黨沒有解決的問題,民進黨一樣也沒有解決,而且更加貪汙腐敗。他說,當執政者為了一黨一派的私利,不惜犧牲國家與人民,超過6成民意期待政黨輪替,民進黨真的需要面對人民真實的聲音;民進黨治理下的台灣,少子化世界第一,高齡化國安危機;低薪、通膨沒有緩解,產業轉型緩慢,高房價更是嚴重。柯文哲也說,從2000年到現在,台灣的GDP成長120 %,但實質薪資只增加4%,總工時還是全世界第6高;勞保即將破產,健保費用無法控制,政府負債大幅增加,過去兩黨也都沒有有效的對策。他也諷刺,賴清德在行政院長任內,要台電燒乾淨的媒、要人民把工作當作做功德。現在台灣人民普遍對於台海現狀充滿不安全感,台灣已然變成為「社會不和諧、政黨不和解、兩岸不和平」的地方。柯文哲表示,真正受苦的是台灣人民,今天在這裡辯論,就是為了帶給他們一個可行的治理方案。他說,台灣應該是美麗之島福爾摩沙,不應該是外媒所說世界最危險的地方,台灣應該是中美溝通的橋樑、不應該是中美對抗的棋子,台灣應該是一個團結和諧的國家、不應該是分裂仇恨的國家。柯文哲強調,台灣自1996年開始,已經舉辦過7次總統大選,常聽到藍的要下架綠的,綠的要下架藍的,這次終於有一次機會、同時把這兩個政黨下架。他質疑,過去30年,藍、綠兩黨操弄意識形態,分裂族群、分裂社會、分裂國家,但分裂應該是社會的主流嗎,是民眾期待的民主狀態嗎?
柯文哲提《經濟安全保障法》 以應對台灣面臨「五缺」經濟挑戰
中央選舉委員會26日下午2時舉行第二場2024總統電視政見發表會,最後一一輪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討論經濟問題,指出台灣「五缺」問題嚴重,包含缺水、缺電、缺工、缺人才以及缺武器,並提出要制定《經濟安全保障法》,他認為世界多變,必須確保台灣經濟安全。柯文哲提到,2000年以來台灣GDP成長120%,但國民的實質薪資僅成長4%,台灣的總工時為全球第六高,台灣勞工仍在低薪地獄打轉,台灣人低薪窮忙,不是人民的錯,是因為政府沒有整體的戰略規畫。2023的關鍵字是「缺」,柯文哲說所謂的「五缺」是,缺水、缺電、缺工、缺人才以及缺武器,他酸說,若讓藍綠兩黨繼續執政,不知道關鍵字會變成什麼,尤其民進黨沒有規劃,國民黨則是沒有遠見,常常跟著一起起鬨、大撒幣,掏空台灣。因此,柯文哲強調,2024年還是讓他來做總統。柯文哲指出,未來的15年國際情勢,絕對仍是美中對抗局勢。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到,造成社會經濟衝擊,人們也不知道還會有什麼的疫情會出現。他說,俄烏戰爭,也造成全世界原料缺乏、通膨發展的原因;2050淨零碳排,已經變成全世界的趨勢,台灣政府與企業必須加速轉型和調整。柯文哲表示,世界局勢的變化,必須先確保經濟安全,因此他將制訂《經濟安全保障法》,內容包含四項重點:第一、在國安會之下建立跨部會經濟組織,協調各部會的能量來確保國家的經濟安全;第二、確保重要物資穩定供應,包括食物、藥物、煤炭、天然氣、石油等,來源都要穩定且多元化,而且要降低缺乏的風險。第三點則是,關鍵基礎設施要做好防護,無論是水、電、交通、網路等,都須確保它們能安全作業;第四、開發與保護尖端產業,防止關鍵技術外流,特別在增強國家經濟韌性和創新能力方面,具有關鍵作用的技術,必須確保以維護國家長期的競爭力。柯文哲認為,台灣必須有經濟避險的意識,所以需要制定《經濟安全保障法》,建立跨部會的組織,才能為台灣建立經濟安全的環境。
「工人行腳鬥總統」譴責三黨不及格 工鬥狠批執政黨最傲慢
2024工鬥發起「政客爭大位,工人鬥未來!工鬥行腳台北大集結」,在22天內達成由南到北徒步389公里的壯舉,23日有超過2000名勞工在台北集結。工鬥認為三黨總統候選人的勞動政見皆不及格,更點名賴清德身為執政黨卻是「最傲慢」,並向候選人喊話,提出勞動七大訴求,包括解決低薪問題、保障勞工退休、改善工時過長、保障消防員全面納入職安法、健全長照以及提高雇主職災保險費率。在總統大選前,2024工鬥發起「工人行腳鬥總統」,22天內由南到北進行389公里徒步行程,配合行腳路程,工鬥在北、中、南三地舉辦集結活動,首先在高雄開場,接著在雲林超過千人封西螺大橋跨越濁水溪,最終場在台北中正紀念堂亦超過2000名勞工參與,旨在強調對候選人的勞動政策不滿。現場群眾高喊「三黨不及格,執政最傲慢!」將三位候選人的頭像貼上「不及格」標誌,賴清德更被貼上「最傲慢」的冠軍標誌。(圖/黃威彬攝)現場群眾高喊「三黨不及格,執政最傲慢!」將三位候選人的頭像貼上「不及格」標誌,賴清德更被貼上「最傲慢」的冠軍標誌,表達勞工的不滿。工鬥表示,儘管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都對一部分訴求有所回應,但整體而言仍未達標,特別是退休保障問題。工鬥認為,總統蔡英文曾說「勞工是民進黨心中最軟的一塊」,如今執政黨卻只讓勞工見識到傲慢,尤其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的政見,除了低薪問題有給與部分承諾以外,在其它六大訴求幾乎都不及格。遊行聯合總指揮、宜蘭縣產業總工會理事長胡勝已表示,勞保年金的問題,核心是保障不足,三黨候選人卻都在暗示還要「砍」,全台灣勞工平均月領僅1.8萬元、6成勞工未達2萬,與2021年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的每人消費支出2萬3513元已經差距甚大,「砍」了之後要怎麼活?胡勝已指出,過去無論哪個政黨執政,所提出的勞保年金修法版本,均是朝「多繳、少領」的方向修正,所謂的「政府負最終給付責任」的潛台詞其實是「我不會讓勞保倒,但我也不放棄降低給付的方案」。工鬥提出基礎年金的訴求,「對財團課稅,每位退休的勞工和老年弱勢族群均發給8000元」,方能釜底抽薪,達成真正的改革。2024工鬥七大訴求,首先是提高基本工資,基本工資30,000元、伙食津貼調至3,600元、加班費率要提高;再者,保障勞工退休權益,因應勞保改革設立基礎年金、新制退休金雇提高至12%、舊制退休金最高基數提至50;接著,改善台灣年總工時過長問題,增加7天國定假日;以及消防員全面納入職安法保障。第五點,健全長照反奴工,政府全面規劃由機構聘僱看護移工,兼顧勞動條件與長照品質;第六點,提高職災費率,現行雇主負擔職災保險平均費率為0.2%,應調高為至少5%;最後,放寬工會組織門檻,由現行30人降至10人。
質疑賴清德照顧勞工說法 廖偉翔批:張廖萬堅配合修惡《勞基法》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近日到台中造勢時,指稱「當選第一件事就是照顧全國勞工」,引發外界質疑;國民黨台中市第4選區(西屯、南屯)立委參選人廖偉翔今(30)日痛批,民進黨就是砍7天假、把《勞基法》修惡的罪魁禍首,並直指現任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就是當年在修惡《勞基法》、刪除勞工7天假時,其中一位按下表決同意的橡皮圖章。「民進黨現在就全面執政,難道不能做嗎?」廖偉翔說,台灣2021年平均總工時名列全球第4名,2022年的平均工時更比2021年再多8小時,呈現上升趨勢,更比日本多出400小時、比韓國多出100小時。他說,台灣工時過長肇因,就出在民進黨修惡《勞基法》,又砍7天假。廖偉翔指出,前總統馬英九時期,為了讓周休二日正常化,所以希望拿7天假來交換,但最後砍7天假沒有通過,所以同時勞工享有7天假及周休二日。他說,結果民進黨上任後,不只砍掉了7天假,還把原訂「兩例假」改成「一例一休」、「延長加班上限」,再搭配上普遍低薪,只能讓勞工階級加班湊薪水。「這就是民進黨過去8年來『照顧』勞工的最佳寫照。」廖偉翔痛批,當年民進黨不只把7天假刪除,更把7休1變成14休2,還把加班工時提高到每個月54小時,輪班間隔從11小時縮短成8小時,連加班費「做1算4、做5算8」也變成核實計算。他表示,自己的競選對手張廖萬堅,當年在修改《勞基法》、刪除勞工7天假時,就是其中一位表決同意的橡皮圖章。廖偉翔諷刺,說句難聽的,支持張廖萬堅就是支持「砍7天假」,就是支持「7休1變成14休2」,就是支持「加班工時變長」,就是支持「讓勞工更血汗」。他也指出,時任民進黨團幹事長吳秉叡還曾大言不慚地,公開指出「反對者未來選舉時,可以不要支持民進黨」。廖偉翔表示,想問民眾這幾年來,「你有覺得工作越來越辛苦嗎?」如果有,這次請聽吳秉叡的話,「明年選戰這一票,請你不要支持壓榨勞工、修惡《勞基法》的民進黨!」
周休三日無望 人事總處曝「不予參採」關鍵原因
台灣2021年年均總工時達世界第四,日前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發起連署,要仿效英國,讓台灣成為亞洲首個周休三日的國家,時間截止前已有5736人附議,達聯署門檻。對此,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26日回應,經徵詢相關機關、團體並搜集各界意見,多數不贊成本案提議,因此不予參採。提案「周休三日」的網友「Lucas」認為,若台灣實行周休三日,將有減少員工離職率、增加陪兒女的時間、提升工作效率等優點。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過去表示,目前亞洲還沒有任何國家推廣「周休三日」相關政策,政府會據實把全世界發展的趨勢,向提案公民報告。稍早人事總處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回應,經徵詢相關機關、團體並蒐集各界意見,多數不贊成本案提議,因此不予參採。人總指出,周休三日實施攸關人民生活作息、工商運作、運輸調度、金融結匯、股市交易及學生受教權益等問題,影響層面甚廣;目前未有其他國家公、私部門全面實施周休三日的經驗,且僅有極少數國家試辦部分政府機關週休三日之案例,尚缺乏實施週休三日對政府機關的行政運作效能、人員健康狀況,及業務推展影響之經驗或統計分析數據可供參考。人總表示,基於政府機關負有遂行公共任務之責任,且須維護為民服務的品質,在公共行政、產業、教育等面向等條件及配套措施未臻完備前,實不宜貿然全面實施周休三日。
想成亞洲第一?千人連署周休三日引熱議 東吳願成「台灣第一」
台灣2021年年均總工時高居世界第四,近日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發起連署,要仿效英國作法,讓台灣成為亞洲首個「周休三日」的國家,時間截止前已達連署門檻。對此,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話不說死,表示政府會據實把全世界發展趨勢向提案公民說明。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說,學校周休3日,他樂觀其成。國內目前實施周休二日,網友「Lucas」3月7日提案改為周休三日,認為能有減少員工離職率、增加陪兒女的時間及提升工作效率等優點。該案在4月26日突破5000人門檻,截止時有5736人附議,6月26日政府機關將透過平台回應。鄭文燦認為,公民連署政策提案是非常好的制度,能使社會創新,而目前實施周休三日的國家,如位於歐洲的英國,正在測試此制度是否能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是否會對公司營運有影響,亞洲還沒有任何國家有相關政策。行政院人事總處官員指出,周休三日議題牽涉層面很多,包括軍公教族群,勞工及校園,未來勞動部、人事總處、國發會及教育部將進行跨部會討論。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指出,勞工周休3日牽涉社會經濟變動,此外軍公教受雇族群也不少,老師周休3日,學生也受影響。勞動部已建議國發會邀集各部會來討論。黃維琛表示,該提案談到的英國案例,是NGO邀集機關團體試辦,是民間自願實驗性質的計畫,其他國家都還沒強制性周休3日的規定。對此,潘維大說,學校周休3日,他樂觀其成,從學習上來看,可以達到更好效果,對學校來說,只是將原本1周5天的課濃縮為4天,雖然行政上會有困擾,但可以做到,東吳願意成為台灣第1所「周休3日大學」。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指出,相較於國外學校每天下午2、3點就放學,台灣學生在校時間太多,他支持學校周休3日,留更多時間讓學生自主、多元學習。民進黨立委許智傑則認為,以台灣目前狀況來說,恐怕時機還沒到達,但可從降低工時的角度切入,讓勞工有更多的休息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作為中間因應作法。
網路提案「周休三日」通過了 5736人連署力拚「亞洲第一」…政府42天內回應
近期歐美各國開始嘗試使用「周休三日」,實驗結果普遍下來非常良好,就有勞團呼籲台灣政府也能跟進實驗研究。日前就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周休三日的網路提案,目前已經有5736人附議,而政府則將在6月26日前回應此事。根據「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的資料登記,提議的Lucas在上面表示「攤開最新公布的2021年台灣平均年總工時統計,雖然已經降至2000小時,創下歷年最低紀錄,但仍位居全球第4高。」。他更表示英國上個月公布的實驗結果,總計有61間企業2900多名員工參與,實驗期間與往年同期相比,公司的平均收益增加3成5;員工的離職率,也減少5成7,而參與的公司有高達9成2,願意繼續實施週休三日。提議的Lucas則認為,台灣如果實行周休三日,將可以有效減少員工離職率、增加陪兒女的時間、提升工作效率等優點。呼籲民眾積極主動參加連署,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周休三日的國家。目前這項提案在3月7日進行提案,8日通過檢核,之後獲得5736人連署,於4月26日通過,主管政府機關則必須在2個月內進行具體回應,最終時間點落在6月26日。
降工時恐面臨減薪 專家憂勞工變更血汗
針對公共政策平台上有民眾連署修正勞基法,改為「周休三日」及「縮短周工時35小時」。有專家擔心,如果降低工時,薪資維持甚至降低,可能會使勞工兼職意願上升,工作時間反而更長,無法獲得足夠休息時間,呼籲若要降低總工時,不如增加國定假日較為可行。「縮短工時方向是好的」,全國產業總工會祕書長戴國榮說,各國紛紛試辦周休三日,但並未規範在法律中,多為鼓勵性質,因為各行各業特性、流程不同,如果在各行業皆得適用的法令中規定,雖然可以快速降低工時,卻也提高雇主用人難度,建議應用計畫鼓勵即可。銘傳大學法律系教授劉士豪則說,勞基法為最低規範,且依現行上班族常見的朝九晚五(9點上班、17點下班),扣除休息時間1小時後,每天實際工作時間為7小時,周工時為35小時,而周休三日可以透過「雙周變形工時」達到周休三日,或透過團體協約、勞動契約達成。劉士豪對周休三日及周工時35小時持保留態度,「要全民有共識」。劉士豪進一步提及,德國的《營業時間法》曾經規定城市晚上6點後不得上班,但若在我國實施勢必影響國人生活習慣,因此不應一窩蜂學習國外,仍要考慮國內情況,且現行勞基法工時限制為針對單一工作,難規範勞工兼職。戴國榮則說,如果工時降低則勞工薪資可能減少或維持,兼職第二份工作意願勢必增加,因此若要降低年總工時,不如增加國定假日可行性較高。
多人連署修改勞基法 籲周休3日、降工時
根據統計,我國年總工時雖然逐年降低,但去年仍達2007.6小時,世界排行仍名列前茅,因此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連署「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周休三日的國家」及「修改勞動基準法第30條,將每周工時降低」,盼讓周休三日及法定周工時下修至35小時納入勞基法,兩案皆獲得逾5000人連署,超過門檻。1984年台灣開始實施「勞動基準法」,當時的法定周工時為48小時,2001年將法定工時降低為兩周84小時;2016年法定工時進一步降低為40小時;但去年(2022年)受僱員工年總工時卻反而較前年(2021年)增加7.2小時、達2007.6小時。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周休三日的國家」提案指出,歐美有部分企業投入實驗「周休三日」,根據英國實驗結果,總計有61間企業2900多名員工參與,實驗期間與往年同期相比,公司的平均收益增加3成5,員工的離職率也減少5成7,而參與的公司有高達9成2,願意繼續實施周休三日。另「修改勞動基準法第30條,將每周工時降低」提案表示,現行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周不得超過40小時,應改為每日不得超過6至7小時,每周不得超過30至35小時,或是將勞工工作後,至少應有休息時間也計入工時。由於連署超過門檻5000人,依規定勞動部應在2個月內回答相關問題。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表示,大多數國家周工時為40小時,周休三日或縮短工時為部分事業單位特性或參與計畫試辦,我國勞基法為適用各行各業,縮短工時後如製造業等3班輪行業運作上恐出現問題,但仍會依「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實施要點」向提案人釐清想法,並在規定時間內回應。
今年第一季經濟負成長 民眾黨團籲政府別再報喜不報憂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立法委員陳琬惠、黨團副主任兼發言人楊寶楨今(2)日開記者會指出,主計總處下修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預估為「負3.02 %」,經濟成長率大幅下修的主因,就是出口表現不如預期,呼籲政府加強扶植中小企業、協助傳統產業升級,並研擬適度調降關稅,拓展海外市場突破出口困境,對於低薪過勞的勞工,可透過現行法規加薪抵稅,研擬《最低工資法》保障最低生活水準,避免過度干預反而抑制產業發展。邱臣遠指出,主計總處下修經濟成長率預估為「負3.02%」,恐創下金融海嘯後,即2009年第3季以來的14年新低,連帶導致2023年GDP預估降至1.67%,保2可能無望。政府經常推託受國際情勢影響,導致台灣經濟表現不佳,然而對比美國、韓國、新加坡近4季的經濟成長率,雖然各國都受到衝擊,但台灣的經濟表現特別糟糕,顯然不能完全怪罪國際情勢。邱臣遠表示,陳建仁院長希望國人拿6000元多振興內需,顯然對經濟成長不了解,據主計總處資料顯示,經濟成長率大幅下修主因是出口表現不如預期,商品及服務輸出負成長10.86%,而政府所關注的內需消費反而成長6.6%,政府對負成長的出口沒具體對策「雪中送炭」,反而對正成長的內需「錦上添花」,令人質疑報喜不報憂,欲以好的數據掩蓋壞的,完全搞錯問題方向。陳琬惠表示,自2021年8月以來,台灣連續20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超過2%通膨警戒線,主計總處預測2023年CPI為2.16%,但面對通膨壓力,政府在平抑物價上的失策顯而易見,這些措施通常包括限價、補貼、干預市場機制等,措施既粗暴又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她舉例說,農委會企圖控制蛋價,就是最標準的錯誤示範,由於政府干預市場機制,降低了市場競爭,企業可能失去改進產品和服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動力,對整體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也導致這些負面因素週期性出現,政策的平抑效果越來越不明顯。楊寶楨表示,2022年平均年總工時降至2007.6小時,高居全球第五,但今年1至2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34%,創近10年同期最大減幅,勞工生活負擔加重,可能衍生其他社會問題,包含生育意願下降,讓少子化成了國安問題;低薪過勞更容易誘使人鋌而走險,民眾黨團過去召開多場記者會,如柬埔寨人蛇、詐騙、槍案等,可以觀察到犯罪年齡層下降,多數是經濟甫獨立的青少年,不滿於低薪環境生活不易,受高薪誘惑投入犯罪產業。楊寶楨指出,要解決低薪問題,政府應透過現行《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第36-2條規定,鼓勵中小企業為員工加薪,折抵當年營利事業所得稅,同時研議訂定《最低工資法》,該法是總統蔡英文的政見,但執政7年仍未落實,導致基本工資審議程序屢屢淪為「政治決定」,難以保障勞工最低生活水準。
2022年總工時疫後回升 勞團討7天國定假日
近年台灣年總工時不斷下降,但去年(2022年)受僱員工年總工時卻反而較前年(2021年)增加7.2小時、達2007.6小時,勞動部官員表示,2021年曾實施三級警戒,減班休息人數曾爆增至5萬餘人,去年雖然也有疫情,但影響相對較小,總工時再度回升。勞團表示,即便受到疫情影響,政府也應設定年總工時的下降目標及期程,讓勞工有更多時間休息,達到工作與生活平衡。國內年總工時下降主要為受到法規修正影響,如2016年的「一例一休」上路,當年年總工時就下降68.4小時,2021年因為三級警戒也較上一年度下降20.4小時。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表示,受到疫情指揮中心2021年實施三級警戒,要求餐飲業全面禁止內用,導致大規模的減班休息,人數一度上看5萬餘人,另各校皆改成遠距上課,家長被迫請假在家照顧小孩,才會導致當年年總工時下降。黃維琛說,雖然去年5月起,我國確診新冠肺炎人數案例每天達上萬人,但相較三級警戒影響較小,因此年總工時再度回升,又以內需服務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等的每月工時回升最為明顯,但製造業因訂單減少等原因,導致每月總工時下滑。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表示,近年國內年總工時受到疫情或訂單影響,波動較大,政府也應設定年總工時的下降目標及期程,讓勞工有更多時間可以休息,在工作與生活之間達到平衡。新高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何政家則說,政府應思考增加國定假日,如果把7天國定假日還給勞工,那年總工時就會再下降50多小時,且依多項研究指出,降低工時後工作效率反而提高,呼籲政府應納入考量。全國產業總工會祕書長戴國榮認為,除了應針對容易有超時工作的行業實施勞動檢查、落實勞基法規定工時外,也應討論是否要比照國外實施周休三日,如西班牙及英國透過實驗也證明,周休三日後勞工工作效率提升,整體生產力甚至比以前來的高,「企業與勞工獲得雙贏」。
血汗警察2/春安勤務爆量難收尾 警政署放寬1月加班時數補破網
《公務員服務法》修正案縮減了員警的加班時數,表面上看似合理,但警界執勤狀況本就畸形扭曲,一班輪值就是12小時,只要有突發狀況發生,上班時數瞬間就會爆表無法合乎規定,但警政署在沒有合理配套措施的情況下,竟強硬要求員警吞下多餘的加班時數,引發基層反彈。依據公服法規定,公務人員的正常服勤時數為每日8小時,加班時數上限4小時,總計12小時,同樣身為公務人員之一的警職人員當然同樣適用,而《警察機關輪班輪休人員勤修實施要點》也明定服勤時數每日以8小時為限,每周40小時為限,相關主管或是執行特勤、重大或特殊刑案等人員不在此限,但仍受每月總工時不得超過240小時之規定。一位不具名的員警表示,以台北市為例,警界在排班時為了完成上層所規定之勤務與專案,幾乎所有人都必須上滿12小時才能完成任務,長年下來讓制度內的所有人,幾乎默認每一班都必須上好上滿12小時。公服法正式上路後,瞬間引爆基層怒火,原有工時不減、勤務量一樣多,但工資每月至少少了3000元。(圖/報系資料照)以今年1月份的加強重要節日安全維護工作專案為例,儘管警政署強調不是「春安復辟」、「不評比不懲處」,但現實是仍需要做績效統計。上層一紙命令下來,北市員警除日常勤務處理之外,還得想盡辦法擠出時間,完成「分局間的績效評比」,超勤時數當然爆炸,但警政署卻在第一時間卡死超勤時數限制,強硬規定超勤時數上限只有80小時,無疑是抹煞所有員警的付出。或許是扛不住基層的反彈聲量,警政署政策急轉彎,緊急在2月14日宣布,1月超勤時數可提升至100小時,但仍須符合3個月超勤時數上限240小時的規定,此作法等於限縮2、3月的可用超勤時數。一位資深員警忍不住怒批,警政署不僅反應慢半拍,寅吃卯糧的做法只是飲鴆止渴,同樣的問題下月仍會再次上演。資深員警無奈指出,「1月調高上限,那2、3月呢?2月還有228連假,誰敢保證這2個月完全不會有狀況發生?」他表示,「依現有規定來看,只要一有突發狀況就超時違法,難道我可以說我這個月上滿80小時後面就不上了嗎?」資深員警怒批,公服法修正條文上路前明明有3年時間,警政署卻怠惰未商討研議,完全不管基層死活。(圖/劉耿豪攝)警界出身的立委游毓蘭表示,現有公服法規的修正主要突顯出警界人力長期不足的事實,隨著時代的變遷,警察的業務量也比過往增加不少,和過去以人口數來配置警力的方式已明顯不適。她指出,儘管地方政府如有警力不足的問題可以向中央申請補足,但現實狀況是各縣市警力都不足,雖然行政院拍板調高警察人員超勤支領天花板至1.9萬元,但各縣市的警力薪資均是由地方政府預算提撥,而各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也有所不同,不是所有人都拿的出這筆錢,預算天花板就算調高也只是看的到吃不到,既然警力是一條鞭制,未來希望警察的薪資能改由中央政府統一提撥,才不會有類似狀況出現。針對基層員警的反彈,警政署表示,警察人力至1月底尚有900餘缺額,已自保總人力調派支援,並不至於出現人力無法支援勤務的狀況,對於深夜超勤加班費的部分,警政署已兩度建議加成調高,但行政院需考量所有公務員狀況,故並未同意,警政署仍會繼續爭取。有關目前服勤時數,主要以10小時為度,必要時可延長至12小時,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處理突發狀況所保留的彈性;至於偵辦案件與重大刑案,雖然可依規定放寬,但大原則仍以3個月不超過240小時為度,希望各單位可以適度調度人力,同時兼顧治安與員警健康。
警消做義工2/捕蜂捉蛇掃馬路都靠他們 立委推法案阻過勞惡性循環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85號解釋,認為警察、消防等輪班公務員被安排超勤工作,違反《憲法》所賦予人民的健康權。回應釋憲案,立法院五月通過相關修法,將在明年1月1日上路,但基層人員認為,此次修法並未解決超時過勞的問題。立委邱顯智說,民眾與政府要改正觀念,別再叫警消捕蜂、捉蛇、掃地,他也提出法案,要讓基層人員加入績效政策委員會,由下而上建立合理的制度,才能擺脫人力短缺、工時過長的惡性循環。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秘書長陳彥凱說,一般勞工每月的加班時數上限是是46小時,一般公務員則為每月不得超過60小時,但消防員必須整天待命,等於每次上班都要加班,而過去各地方消防局各自訂定值班方式,視人力配置充裕與否,有些地方規定上一天班、休息一天;有的是上兩天、休一天;但在人力不足的分隊,往往甚至要上二天班才能休息一天,不僅對身體帶來重大負荷,也要犧牲家庭生活。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的會員代表郭明耀在第一線消防隊服務,他說,因為不想成為坐辦公室的公務員,又喜歡消防與救護的挑戰性,所以選擇這項職業;,但沒想到,現在被綁在分隊裡的時間這麼長,長期與隊員相處的時間,比跟自己的妻子、小孩還多長,過去爬山的嗜好也被迫放棄,「難怪消防員的離職率這麼高,原有的熱情,在2、3內就被消磨光了。」民眾在屏東縣新園鄉民宅旁磚牆發現虎頭蜂築巢,消防隊據報前往摘除。立委邱顯智說,類似情況應回歸由農政或動保機關處理,不要什麼事都找消防隊。(圖/報系資料照)陳彥凱說,雖然明年上路的新制規範,消防員的工作時數每月不得超過336個小時、加班不得超過160小時,但又給予行政機關很大的裁量權,可以再增加60小時加班。,雖然明訂未來每兩年要逐步調降月總工時,但卻沒有制定檢討與懲罰制度,未來地方政府是否會遵循,仍令人擔心。立委邱顯智說,大法官對輪班公務員的工時做出第785號解釋,認為要有框架式的立法,至少在法條中要訂出上限,限制勤務機關要求基層公務員太高的工作時數,但最後修法仍授權給這些機關自己訂定時數,又缺乏全國一致制的標準,導致問題尚無法解決,讓造成基層公務員感到很失望。邱顯智指出,工時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應該是要補足人力。他說,台灣有些地方的警民比例「很恐怖」,例如,在新北市三重、中和與三峽,平均一位警員要面對2000位民眾,工作壓力大之下,情緒自然不佳,便容易衍生出警民衝突,過勞的工作環境也容易留不住人,加重人力不足的惡性循環。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秘書長陳彥凱(右)與會員代表郭明耀表示,希望政府能持續改善相關法令,避免消防員與警察過勞。(圖/甯其遠攝)「觀念要改,警察與消防員是專業,不是什麼事都要他們做。」邱顯智說,警消的勤務內容太雜,是造成人力不足的核心問題。他舉例,之前就發生過,新竹市立動物員要求消防隊替河馬池換水,、在南寮由消防員掃除馬路上的積砂、抽取沒有危險性的積水,、在彰化市也發生過市府派警員去掃馬路,更別說經常要消防員去捕蜂、捉蛇。他說,這些工作都應該回歸農政、動保或是工務單位,讓警消把資源用在災害防救、緊急救護與治安、交通維護上,並且取消不科學的績效評比,讓警察專心在真正有用的工作。邱顯智說,為了解決工時問題,應該讓基層的警消人員可以參加各地方警局、消防局的績效與政策會議,由下而上,制定出合理、可執行的制度。他已經提案,要求各縣市成立警、消單位的績效委員會,讓基層人員參加會議,才能徹底解決警消人員過勞的問題。
2021勞工總工時2000.4創新低 勞團:企業不健康縮減
勞動部統計指出,去(2021)年我國勞工平均年總工時2000.4小時,是有統計以來最低,相較前(2020)年減少20小時,不過勞工團體指出,去年工時減少是因疫情之下,企業實施無薪假,是「不健康的縮減」,並非勞工追求的工時下降、薪資成長。近年我國受僱勞工 平均每人年總工時變化。(圖/林良齊製表)勞動部官員表示,近年來部分工時人數增加,再加上去年防疫從5月15日至7月26日共73天,實施三級警戒,許多行業減班休息,實施無薪假,因此去年勞工平均總工時較前年一口氣下滑20小時。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指出,去年不同產業表現差距頗大,在三級警戒期間,住宿及餐飲業者減班休息,但製造業卻因出口暢旺,需要加班,兩極化情況很明顯,導致平均正常工時減少28小時,但加班工時卻增加8小時。據主計總處調查,在去年三級警戒實施期間,5月住宿及餐飲業平均總薪資僅有3萬1808元、6月為3萬91元、7月為3萬814元,各月均較前年同期減少2000餘元。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說,近年因《勞基法》一例一休等修法,正常工時逐年下降,去年因三級警戒,內需服務業大受打擊,無薪假逾3萬人,才導致總工時大減;另一方面製造業卻受益於外銷暢旺,製造業、高科技業訂單滿手,加班工時增加,各業景況差很多。「去年的工時縮減是不健康的!」全國產業總工會祕書長戴國榮表示,在疫情衝擊下,許多勞工放無薪假,工時減少但薪資也降低,並非勞團追求的總工時下降、薪資成長,「去年的年總工時下降沒有參考價值。」雖然去年勞工平均總工時有減少,但是比起日、韓仍算偏高,黃維琛認為,主要是我國部分工時勞工占比僅3.6%,較日、韓為低,但我國全時工作者的每周工時僅約41小時,比日韓都低。部分國家如西班牙已推動周休三日,戴國榮說,台灣別說周休三日,《勞基法》二修後,連周休二日也難落實,呼籲《勞基法》應回到2017年修法前版本,休息日加班費回到「做一給四」,才能讓雇主落實周休二日。
2028年勞保基金將罄!民眾黨籲加速最低工資立法
勞保基金將於2028年用罄,恐將衝擊近千萬台灣勞工的退休生活,民眾黨立院黨團副總召賴香伶、幹事長張其祿今(24)日召開記者會指出,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任以來,所提18項勞動政見進度,完成比率不到3成,呼籲執政黨推動《勞動教育促進法》及加速《最低工資法》立法,解決台灣迫切的勞動問題。賴香伶指出,苗栗女工職災事件在2021年11月9日發生當下,勞動部隨即獲報進行勞檢,並向公司開罰15萬元,不過雙方勞資直到2022年調解不成立後,職安署才給予個案法扶基金會的聯絡資訊,職安署不只效率明顯不及格,也反應勞工對職災事件的求助管道缺乏充分資訊。賴香伶表示,目前勞動部職安署每年都有編列預算,給各縣市政府執行「職業災害勞工個案主動服務計畫」,並配置個管員(FAP),現行規定FAP每人每年需達成45件職災勞工開案量,但地方政府配置的FAP數量明顯不足,且對移工職災服務率偏低;監察委員報告指出,2011年至今移工僅占職災勞工總服務人次的千分之一,且多半是事發初期的權益諮詢,無進行職業重建資源。賴香伶呼籲,勞動部應該確保職災個案熟知各項救濟途徑,並及時提供資訊,包含各項調解管道,而不是在各案自行提出調解不成立後,才提供法律資訊,避免「捨近求遠」的狀況。同時盤點FAP量能、增加員額,並在職衛教育讓所有員工知曉FAP,讓個管員能在意外發生時發揮功能。張其祿直言,儘管主計處預估2021年國內經濟成長率高達6.28%表現亮眼,但在物價上漲壓力下,全年實質經常性薪資落入負成長為4萬1422元、年減 0.04%,是近5年首次全年負成長,可以看到物價高漲已經開始侵蝕薪資的成長率,可見不只是物價飛漲吃掉薪資成長,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果也沒有平均分配到勞工手上。張其祿表示,勞工薪資調漲長期與經濟成長率脫鉤,民眾黨早在2020年12月就已經提出黨團版《最低工資法》草案,要求行政主管機關將「國家經濟發展狀況、躉售物價及民生物價變動狀況、勞工工資、家庭收支情形、住宿成本、就業扶養比」等數據通盤納入最低工資調幅考量。張其祿盤點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任以來,所提18項勞動政見進度,完成比率不到3成,還有高達7成諸多重要勞動政見沒有落實。甚至在2018年通過《勞基法》修正草案後,原先承諾的「減少總工時,週休兩天」和「提高加班工資」更紛紛跳票破局。台北市產業總工會副理事長王燕杰指出,面對勞保危機,行政院長蘇貞昌不能只是空話保證勞工能領到年金,也不能因為選舉拖延改革,應立即提出改革方案以符合世代正義,並特別強調中間世代勞工迫切感受勞保危機必須即刻處理。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總幹事陳淑綸則表示,目前勞動部回應「釋字第807號」的修法草案,僅有要求雇主必須提供交通工具或宿舍等交通協助,包含工會所關注的規範雇主最低程度使用夜間勞動力、工會協商權等都沒有加入,呼籲立法委員支持保留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權、勞工夜間工資加成,以及限制雇主合理使用最低夜間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