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隱私
」孫可芳準備驚喜慘出糗 劉冠廷傻眼「這個人是誰」
孫可芳、陳珊妮、編劇吳洛纓、資深剪接師暨監製廖慶松、資深製片李耀華、《報導者》總編輯李雪莉擔任影音平台「Giloo紀實影音」評審,從全球343件短片企劃中篩選出20組團隊競逐總金額百萬獎金,今(12日)出席聆聽提案,孫可芳表示過去總是被評,第一次當評審,大呼:「才發現當評審壓力最大!」孫可芳演過許多短片,今年還以《聖筊》入圍台北電影獎最佳女主角,談到拍攝短片的困難之處,她認為短片的角色篇幅短、完整度低,「相較長片比較破碎,但也算是一種優勢,發展空間比較大、自由度比較高。」真正困難是與新團隊在短時間內磨合出默契和節奏,「每次拍攝可能都是不熟悉的人,且很有可能是首次拍攝的新導演或初接觸影像工作的人員。」孫可芳曾準備驚喜給劉冠廷,卻不小心出錯。(圖/Giloo紀實影音提供)孫可芳會對評審工作感到沈重壓力,是因為這次評選會關乎到許多新導演的未來,「我知道這個機會對這些新團隊很重要,就有些使命感!」她也因此首次看到拍片預算表,她笑言:「當演員都會聽到『幫幫忙、共體時艱』。」孫可芳提到過去第一次拍片就是為了給劉冠廷驚喜,她笑言是「偽紀錄片」,錄了很多朋友的話要給對方,殊不知當時竟然意外出糗,「我沒有時間去南部,只能放語音,沒想到放錯照片!」雖然劉冠廷感動得眼眶泛淚,但話鋒一轉問:「這個人是誰啊?」陳珊妮認為優秀的紀錄短片一定要誠實。(圖/Giloo紀實影音提供)陳珊妮此次擔任紀錄短片評審,她認為優秀的紀錄短片一定要「誠實」,也很看重對方田野調查的深度,「因為紀錄片可以為人們提供思考的方向,也可以扭曲歷史的脈絡,所以嚴謹的田調真的很重要。」身為音樂人,陳珊妮被問音樂對短片的重要性,她竟表示:「我經常覺得音樂不一定有那麼重要,配樂終究是因為影像而存在。」但她認為聲音對影片絕對是重要的,「前陣子看日本電影《惠子不能輸》,老舊生鏽的健身器材發出的聲響,未完成的demo彈唱,將聽障主角和東京的變遷,情感悄悄的聯繫起來,我覺得非常詩意、非常美。」陳珊妮之前與柯震東合作「偽紀錄片」性質的短片《侵密》,她表示與柯震東合作該主題非常有趣,「我們多視角的丟出很多問題,包含網路隱私的侵犯,眼見為憑的真實,以及人無止境的惡意。」其中第四道牆的設計,更是想辦法讓柯震東主導演出,「這部片子原本就有很多鏡框與牆,也在提供了很多多元思考的空間。」
遊戲帳號申請流程觸犯兒童法律紅線 Xbox遭FTC重罰6.1億元…微軟急祭改善措施
微軟期下家用遊戲主機Xbox系列所搭配的線上服務Xbox Live,在未經父母同意的情況下就蒐集兒童玩家的個人資料,遭控違反《美國兒童網路隱私保護法》(COPPA)。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5日表示,微軟目前已經同意支付2000萬美元(折合新台幣6.1億元)來換取和解,目前微軟官方也針對未滿13歲以下的兒童重新制定帳號申請流程。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整起事件發生於2015年,當時有人注意到,微軟旗下主機Xbox One在開啟新機時,會要求執行網路服務Xbox Live帳號登入流程,沒有Xbox Live帳號的使用者就必須要申請一組新帳號。但問題就是出在這個新帳號的申請流程。從2000年起,美國頒布了《兒童線上隱私權保護法》(Children's Online Privacy Protection Act,COPPA),該法案主要是保護未滿13歲以下的兒童,網路運營商必須要在獲得父母或是監護人的同意後,才能收集未滿13歲兒童的個人資訊。而微軟的Xbox Live帳號創建流程中,首先就會要求用戶輸入電子郵件與手機號碼。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微軟被控違反COPPA。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在一份聲明中指出,他們接獲投訴,指稱微軟在2015年致2020年間非法蒐集了未滿13歲兒童的個人資訊,其中甚至有部分兒童是在家長未設置「家長帳號」的情況下設立帳號,明顯違反COPPA的規定。FTC後來下令微軟必須針對帳號申請流程進行修改,加強對兒童用戶的隱私保護。同時還要求微軟必須把COPPA的保護範圍擴大到第三方遊戲軟體廠商。報導中也指出,目前微軟已經以2000萬美元的罰金與FTC達成和解。而微軟官方也發布公告,指出除了會修改未滿13歲兒童的帳號申請流程外,在未來的數個月內,未滿13歲且在2021年5月前創建帳號的玩家,其父母必須要完成「同意授權」的步驟,這同時也代表著,未滿13歲的玩家,其父母必須強制性的在Xbox Live上創建帳號,並且將小孩的帳號歸屬在自己名下,這樣才能讓小孩獲得授權得以繼續遊玩。
侵犯言論自由?NCC推數位通傳法 恐管理各大網路新聞
NCC通過首部網路監理法令《數位通訊傳播法》架構,將網路服務區分為五大類,且包含社群網路、影音與網拍等平台在內,都納入管轄。傳播學者認為,NCC該做的是輔導本土網路影音產業發展,而非自我限縮為監理機構,動不動就去管業者,此法後續發展值得觀察,管理層面如涉及各大網路新聞,恐將言論自由毀於一旦。2規範促媒體自律 而非他律NCC通過我國首部網路監理法令《數位通訊傳播法》架構,參考的是「馬尼拉中介者責任原則」(Manila Principles)及「聖塔克拉拉原則」(Santa Clara Principles)。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賴祥蔚表示,這兩項規範最重要的原則,在於講究媒體或網路平台的自律,而不是他律;由於兩項規範不易理解,NCC也未清楚解釋,無法理解將此作為《數位通訊傳播法》架構的理由何在,很明顯是NCC以名詞解釋的方式,故意拋出議題。銘傳大學廣電系系主任杜聖聰說,政府以前述兩項原則來規畫《數位通訊傳播法》,試圖管理網路訊息,什麼該管與不該管,紅線該怎麼畫,各界都沒把握,也缺乏社會共識,確實堪慮。賴祥蔚說,台灣現在常用的各種通訊軟體,像是臉書、Line還有IG,都是國外的平台,影音平台方面,如Netflix與迪士尼等網路影音頻道也都是海外企業,NCC根本無權管轄,也管不到。台灣本土影視產業發展也尚不健全,每個人都習慣以Line傳送訊息,「包含政府官員,機密的問題,大家都用Line傳出去了」,甚至台灣的網路廣告也被Youtube、臉書賺走,可見網路世界無遠弗屆,並非NCC能輕易管理。需要輔導發展 並非單向管理賴祥蔚強調,台灣整體通訊傳播業最需要的是輔導發展,助其健康在地成長,並非單向透過法令去管理,「好比小孩缺乏營養,在意的卻是有沒有踢好正步,沒有關注是否健康成長」,NCC作為傳播通訊最高主管機關,卻將自己限縮為監理機構,不要動不動就去管業者。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莊伯仲則指出,NCC過去常被傳播業者嘲諷「管得到的地方就拚命管,管不到的地方就裝做沒看見」,現在《數位通訊傳播法》的架構已初步建立,網路監理將有法源依據,至少是個好消息,不過NCC近年來的裁處也常被國人質疑「為政治服務」,有違獨立機關的宗旨,可能侵害網路言論自由的質疑也因此而生,NCC應該藉此契機,善盡職責,讓國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新聞小辭典>馬尼拉中介者責任原則:建立不實訊息機制與相關防護機制,鼓勵持續提升廣告透明與管理,建立與第三方單位及政府合作,並建立和維護獨立、透明、公正的監督機制,以及鼓勵閱聽大眾建立數位素養及媒體識讀相關訓練。聖塔克拉拉原則:由電子前哨基金會(英文簡稱EFF)等網路人權組織在2018年5月17日針對網路隱私權發布的準則,要求收集資料的網路企業,應遵守定時自我公布、通知與允許申訴等3項義務。
擁有全球大咖客戶 Taboola亞太研發總處落腳台灣
擁有英國《BBC》、英國《獨立報》、美國《CNBC》、《彭博》、《福斯》及《USA Today》等大客戶,全球最大的開放網路推薦服務商Taboola,看準台灣在科技網路領域的活躍與領導地位,半年前來台後,就決定將亞太研發總部設置在台灣,目前在開放網路推薦服務上已有每天260萬活躍用戶、瀏覽量1300萬的成績。Taboola指出,台灣網路滲透率在亞太地區名列前茅,且媒體競爭激烈、選擇多元,是否能讓台灣閱聽眾留在媒體平台上,成為媒體決勝的關鍵。此外,民眾對網路隱私意識高達84%,相較亞太平均70%高出許多,讓台灣成為亞太市場高標準隱私的試金石。根據2020年統計,亞太地區互動率、閱讀量相較其他地區平均高出10%~20%,但注意力卻是全世界最短,只有29秒,顯示亞太地區用戶高度重視效率與內容關聯度,開放網路推薦成為網路內容業者必需善用的利器。在台灣沒什麼名氣的Taboola,事實上與台灣關係相當密切,台灣大學校友也是Taboola研發副總裁俞寧寧,去年獲得全球華商菁英獎「華冠獎」,扮演長期與科技部LEAP「博士創新之星計畫」合作,協助嫁接台灣科技人才至矽谷,此舉也成為台灣新創界頗富盛名的合作方式。不僅研發副總裁俞寧寧,Taboola大中華區副總裁李承隆,同樣來自台灣,畢業於台灣大學戲劇系,曾在Google主掌大中華地區、韓國市場網路廣告交易平台與程序化購買,在京東旗下的電商大數據公司黑瓏科技擔任首席營運長。李承隆戲劇系畢業後,前往美國喬治城大學攻讀傳播研究所後,才轉進行銷科技領域。李承隆表示,亞太地區消費者正在發生兩大行為的永久變化,包括隱私意識升高及媒體、電商閱覽習慣已經改變,行銷趨勢上內容推薦平台正逐步打破電商與媒體間的瀏覽分野。開放網路推薦以第一方數據的個人閱讀習慣與興趣點關聯,同時利用高影響力廣告位置(HIP)等,加上AI與深度學習的技術,讓內容能精準觸及使用者。
現在買ETF好入場嗎?先來看懂2020股票ETF前十強 最賺的逾四成
疫情未能澆熄全球股市多頭氣焰,美國科技類股尤其強勢,好表現同步反映在國內股票ETF上。據統計,2020年表現最佳的前十強ETF股票基金,八檔都是科技型相關ETF,只有兩檔為陸股相關ETF;其中前五強報酬率均超過四成,表現最佳的是聚焦美國尖牙股的統一FANG+ETF,報酬率高達91.1%。檢視2020年國內原型股票ETF績效表現,可發現鎖定科技產業的ETF表現最出色,包括統一NYSEFANG+ETF、富邦台灣科技指數、富邦深証100、國泰美國費城半導體、群益深証中小板前五強基金,報酬率都在四成以上,五到十名更全數為科技產業相關ETF囊括元大全球人工智慧ETF、國泰趨勢ETF傘型之納斯達克全球人工智慧及機器人等基金。2021開年以來,科技類ETF持續發威。專家表示,以1月21日台股大漲當日為例,台積電權重占比高達74%的富邦科技ETF,與聚焦美國尖牙股的統一FANG+ETF,當天績效甚至超越部分正向二倍的ETF,表現強勢。投信法人分析,2021年台美的科技產業可望持續成長,尤其高速運算、5G相關、Wi-Fi 6及ABF載板等,長線利多可望發酵。5G技術快速發展下,Wi-Fi 6成為新一代連接技術指標,預期需求在2021年將呈倍數成長,相關企業可望迎接高速成長,有利科技類股持續吸金。統一FANG+ ETF經理人袁永騰分析,美國總統拜登雖支持對大型科技公司,實施更嚴格的反壟斷監管和網路隱私規範,但「獲利能力」才是推動股價能否持續增長的最關鍵因素。市場預估,NYSE FANG+尖牙指數未來三年獲利年均複合成長率估近25%,優於市場主要指數。除科技產業,陸股也是投信法人普遍看好的市場,主因大陸抗疫防疫效果佳,經濟迅速反彈,2020年GDP年增2.3%,優於預期,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成長國家,預期在基本面、政策面利多加持下,樂觀看待A股牛年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