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泡沫
」 美股 AI 科技股 網路泡沫 人工智慧全村挺一人3/十年九千億的教訓 DRAM+WiMAX深藏台灣科技業血淚史
日月光投控營運長吳田玉4日當著各國科技業者的面吐苦水,「最近我夜裡常輾轉難眠,半導體產業必須拿出天價的成本投資、打造工廠,很難想像未來十年要承受多少挑戰和痛苦、以及成本去達成AI的夢想。」讓這位67歲半導體老將失眠的源頭是,「我們經歷過2000年的網路泡沫,這都是歷史的教訓和學習。」台灣科技史多被認為是代工為主,但也有很多次,廠商想奪回產業主導權,甚至一度想聯盟合作,結果「身先士卒」,下場慘兮兮,例如陳水扁政府時期推動「兩兆雙星」產業政策,卻讓DRAM淪為「慘業」;就算是國際巨頭英特爾Intel要攜手台灣共同打造WiMAX聯盟,最後也以損失百億的血淚史收場。業者想起1990年代時的DRAM產業一片大好,茂矽的股票更被投資人戲稱為「卯死」(台語大賺),茂矽的EPS在1995年衝上12元,就是做DRAM製造。據DRAMeXchange的資料,台灣DRAM業者在2006年第四季時,全球市占率高達17.8%,但過了5年就下滑到只剩6.1%,同時間的三星則從24.9%躍升到44.3%,至今已成全球第一品牌。據統計,台灣的南亞科、華亞科、瑞晶、力晶、茂德五家業者,從2001年到2010年共投資了9千多億台幣,但帳面的長期債務卻已累積到1500多億台幣,而成立於1996年、台灣第一家量產12吋晶圓之記憶體製造廠的茂德,一路從德國英飛凌、韓國海力士、日本爾必達都合作過,但撐到2012年2月,仍宣佈破產下市。DRAM也曾是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寄予厚望的產業。(圖/報系資料照)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曾向CTWANT記者談到那段歷史,他說,在2000年左右,台灣DRAM業者以技術移轉及合作研發為主,每年支付外國企業技術權利金總額超過200億元,因為沒有自主核心技術,生產技術及新產品推出時程落後外國大廠約一到二年,只能靠擴廠的規模經濟來競爭,韓國則因大力研發,新產品開發速度快、產品線廣,所以溢價也高,台灣業者靠景氣賺錢,碰上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時就出現大問題。所以在2008年下半,馬政府時期的行政院基於掌握關鍵技術的原則,想讓台灣眾多廠商合作成立台灣記憶體公司(TMC),與日本DRAM主要廠商爾必達合作,當時爾必達願意提供智慧財產權且參與投資,台灣則由國發基金參與。「但當時各DRAM業者背後都有不同的技術合作對象,各家狀況不一,意願不一致,整併工程很難於短期完成;甚至DRAM價格一有波動,就影響業者的合作態度。」尹啟銘說,而後有媒體炒作輿論說DRAM是錢坑,在野黨阻擋國發基金投入預算,一再延宕後,產業情勢發生變化。2012年,爾必達宣布破產,這場「台日結盟抗韓」的希望落空。國內WiMAX產業發展不如預期,全球一動撐到2015年被撤照。(圖/報系資料照)WiMAX的故事就更坎坷了,曾參與過這項技術的工程師向CTWANT記者說,這個通訊技術最早於2001年被提出,2005年時,半導體龍頭英特爾 Intel 和當時手機製造商龍頭 Nokia 宣布進行 WiMAX 的合作計畫,涵蓋行動裝置、基礎網路建設、工業用市場的開發,當時的台灣政府以WiMAX 作為第四代通訊標準(4G)的發展方針。2008年時,政府陸續發出WiMAX 執照給大同、遠傳、威達、全球一動、威邁思、大眾等六家業者,各廠商花下大量投資與人力進行研發,沒想到後來大多數電信商選擇支持3GPP 所提出的LTE技術,因為LTE只要升級現有基地台即可,原本主導的英特爾也倒戈,在2010年宣布退出 WiMAX 市場,台灣瞬間成為4G孤兒,廠商們只好陸續認賠殺出,LTE成為台灣現在4G通訊的主流,全球一動則硬撐到2015年,NCC宣布不予換照後,當時的全球一動董事長章渝坪表示,損失超過670億元,也正式宣告台灣WiMAX走入歷史。
2個月將近30萬人丟飯碗! AI熱潮受害者是「他們」
人工智慧熱潮和組織精簡化,使得科技業面臨更嚴峻的就業環境,今年8月,美國IT產業失業率飆升至6%,已有14.8萬名IT員工丟了飯碗,較7月高出3000人。而全國失業率為4.2%,根據外媒《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勞工統計局6日公布調查數據顯示,8月全美失業率降至4.2%,增加了14.2萬個就業機會,但由於人工智慧持續繁榮,8月共有14.8萬名IT員工失業,高於7月的14.5萬人,IT員工失業率從5.6%上升至6%。顧問公司Janco Associates發現,過去8個月中,就有7個月IT產業失業率高於全美失業率。Janco執行長賈努拉蒂斯(Victor Janulaitis)表示,IT員工的失業狀況是自2000年代初網路泡沫破裂以來最嚴重的,這次的罪魁禍首是人工智慧,它正在引起「巨大的變化」,堪比當時個人電腦廣泛使用時所見的狀況。賈努拉蒂斯指出,IT領域的裁員問題集中在管理後端的傳統技術工作,而人工智慧和網路安全則讓人力需求帶來成長。軟體公司Hyland Software的首席資訊長瓦特(Steve Watt)也認為,目前最需要的職位是有關資訊安全、人工智慧和雲端等領域擁有專業知識的人力。在上個月宣布裁員的大型科技公司中,「思科系統」計畫裁員7%,約影響6000名員工;半導體公司英特爾也透露,作為削減成本的一部分,今年將裁掉1.5萬名員工並暫停配息;而今年7月,軟體公司Intuit直言,計畫裁員約1800人,為轉向人工智慧招聘大量人才做好準備。報導指出,被解僱的IT員工正面臨著技能與期望薪酬不符的窘境,而科技公司削減人力不僅是為了協助公司轉向生成式人工智慧,也能更聚焦在提升效率和獲利能力。同時,一些科技工作者正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人工智慧技能,以便在履歷中脫穎而出。
股價衝破千元大關!台積電變身「富豪製造機」 億元股東逾5千人
台積電上周四股價衝破千元大關,成功晉身「千金股」,市值突破26兆元。從集保結算所5日統計數據來看,全台擁有台積電10張以上、靠1檔股票就累計千萬元身價的人數超過6.9萬人,其中,台積電100張以上股票的股東為5128人,被稱為「台積電億萬富豪」, 羨煞一大票上班族。台積電股價創新高,但「下車」的小股東人數也不少。現在股東為81.1萬人,對比去年底封關的118.7萬人,足足少了37.6萬人。而集 保截至6月28日資料,擁有100張以上的股東為5749人,7月5日減為5128人,不到1周,持股100張以上台積電的股東就少了600多人。不願具名的分析師指出,歷經網路泡沫化、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的股東們都知道,股票怎麼漲,就將怎麼跌,2年前資金追捧電動車,如今轉換到AI,下個追捧的對象未知時,居高思危,最好的策略是趁好就收、獲利了結,這就是台積電股東人數減少的原因。台股氣勢如虹,台股上周五收在2萬3556點,即使台積電股價高、不少小股東早已下車。但分析師指出,外資、基金等資金追捧台積電等,加上美國降息聲起、美股走揚,台股短期有挑戰2萬4的機會。除台積電外,AI相關族群如廣達、聯發科等,今年以來表現不俗。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股市財富效果對不動產有相當的助攻力道,加上半導體台灣西部幹線的投資,不僅商用不動產夯,台南、高雄的土地價格也上漲,二線城市如苗栗、雲林、嘉義等交易也相當熱絡。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投資人都知道產業會輪動,千金股不一定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投資人股票獲利了結後,會尋找相對安全、保本的標的,不動產、配股配息的ETF是當前最夯的標的。根據統計,6都上半年建物買賣移轉數13.65萬棟、年增27.6%,創近11年來最高紀錄。劉佩真表示,去年下半年不動產交易活絡,基期較高,接下來的成長會較為緩慢,不過,今年不動產整體交易量仍有挑戰雙位數成長的機會。
美股H1漲幅近6成來自科技股 「這家」就貢獻31%
美股截至上週五(28日)收盤,標普500指數上半年累計上漲14%,略低於2023年上半年的表現,但仍然創下自2000年網路泡沫以來,最強勁的半年度表現之一。支撐美股漲勢的關鍵支柱,就在於AI熱潮,上半年美股近60%的漲幅由僅五家科技巨頭貢獻輝達、微軟、亞馬遜、Meta Platforms和蘋果,其中僅輝達一家的漲幅貢獻就高達31%。外媒報導,由於標普500指數採用市值權重,巨頭股價波動對大盤影響極大,掩蓋了指數其他成分股的疲軟表現。以等權重計算,標普500指數今年僅僅能上漲4%,第二季甚至會出現下跌。漲勢的集中度在近期愈發明顯,僅第二季,輝達、蘋果和微軟三家公司貢獻了超過90%的大盤漲幅。嘉信理財集團(Charles Schwab Corporation)高級投資策略師Kevin Gordon認為,縱觀歷史,大市值巨頭在指數中貢獻多數漲幅並不罕見,但當市場其他部分表現不佳時,就是警示信號。不過,富達量化市場策略總監Denise Chisholm並不這麼認為,她表示,雖然目前是至少20年來市場集中度最高的時期,也有很多投資者相信,眼下股市的高度集中可能和網路泡沫類似,本質上是不穩定的。但她覺得,曾經有過幾個時期,市場會保持高度集中很長一段時間。且她指出,從過往數據來看,股市集中度高並不一定是壞事。摩根士丹利高級投資組合經理Andrew Slimmon對媒體表示,人工智慧已經吸走了所有的氧氣,其曝光度如此之高,以至於其他領域被遺忘了。他認為在工業和金融等領域有很多公司的業務非常好,卻被忽視。他對即將到來的第二季財報季持樂觀態度,認為這將有助於引起投資者對基本面穩健公司的關注。
高價股成提款機台股24日盤中跌約400點 群創再爆量漲逾3.5%
美股上周五三大指數齊跌,加上權值股漲多賣盤湧現,台股24日早盤失守2萬3千點大關,上周五收在23253.39點,但24日以23124點開出後一路下殺,10點半時最低來到22858.18點,跌約395點;電子股大多回檔修正,台積電(2330)最低來到942元,跌幅2.88%;但群創(3481)卻再爆大量,10點半左右已出現54萬張,最高漲到16.55元、漲逾3.5%,居上市個股成交王。上周傳出面板廠群創要活化資產,在去年底關閉南科5.5代廠之後,要以180億元賣給美光,還有面板級扇出型封裝(FOPLP)相關技術有望成為半導體新顯學,讓群創21日收在漲停板15.6元,並爆出逾58萬張大量;24日在台股大跌之際,群創再度呈現大量買進。群創表示,不對傳言與臆測做任何評論,公司將持續專注本業與轉型發展,以彈性策略規劃,致力優化生產配置及提升整體營運效益,強化集團佈局與發展。上周五的21日為美股「三巫日」,包括指數、股票和 ETF選擇權等3種金融衍生商品的合約在同一天到期的日子,讓四大指數僅道瓊收紅,台股24日除了台積電走弱,包括鴻海(2317)盤中跌逾3%、聯發科(2454)跌逾5%;預計股市近期將劇烈震盪,有分析師示警,認為台股大盤股價淨值比已來到2.6倍左右,創下網路泡沫以來新高,顯示大部分的公司估值過高。但也有投顧認為這只是季底的資金挪移,非基本面影響,看好後市仍有六大族群可伺機布局,包括長線題材的半導體供應鏈,AI主流部隊包括IP、散熱、封裝、組裝等,還有蘋概股,非電子的話可關注金融、奧運概念及生技股。
輝達帶動AI概念股齊飆 部分專家示警:像極當年網路泡沫
本週,晶片製造大廠輝達股價飆漲逾兩成,市值更一度飆升至超過3兆美元,超越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連帶拉動「AI概念股」一片歡漲。雖然許多分析師仍然看好輝達前景,不過也有部分專家點出,目前的狀況與2000年的網路泡沫化十分相似。據CNBC報導,Rosenberg Research創辦人David Rosenberg警告,市場追捧AI之餘,忽視了衰退的風險,價格泡沫無疑正在形成,他也認為近期的AI熱潮讓人聯想到1990年代尾聲的網路泡沫(又稱dot-com泡沫),並表示股市「已經超漲」。另外,據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 在2024年3月的估算,從AI熱潮爆發以來,已經有超過500億美元的資金進場買進輝達股票,但是生成式AI相關的新創企業只帶來30億美元銷售額。紅杉資本合夥人Sonya Huang指出,這是一種「非常不平衡」的情況,有些問題正等待解決。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Neil Shearing則表示,AI浪潮的泡沫可能還會持續推升美股在未來1年半上漲,不過這終究會破滅,屆時美股將會迎來一段明顯表現不佳的時期。Seligman Investments的Paul Wick則已經在最近開始減持輝達股份。他週五在一項視訊訪問中,把輝達和網路泡沫時期的思科(Cisco)股價的大漲類比,認為輝達60%到70%的收入來自其10大客戶,讓輝達面臨的商業風險,遠比微軟或谷歌這些面對數以千計客戶的科技巨頭風險更大。《華爾街日報》和金融研究公司晨星公司(Morningstar)將輝達的崛起,與網路泡沫時期的寵兒思科、北電網路(Nortel Network)進行比較,指出股價的大幅上漲和與網路泡沫時期的過度期望相呼應。但華爾街日報也坦承,這並不意味著輝達必將跟隨思科或北電的發展軌跡走向衰落。首先是因為輝達利潤豐厚,該公司預計在2024年實現營收翻倍和收益近4倍的目標,但其本益比還不到思科巔峰時期的一半,也遠不及以北電和思科為代表的網路時代的膨脹估值。 此外,輝達也仍持續向全球規模最大、利潤最高的公司,例如微軟和亞馬遜出售GPU,而這些公司不太可能很快就停止訂購,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輝達的好光景預計仍然不會改變,只是不知還能持續多久。
揚眉吐氣!25年曾預言道指衝上4萬點 他笑:遲到總比沒到好
道瓊工業指數本月中旬首度衝破4萬點大關,再度為美股寫下新的一頁,也讓曾在25年前預言道指將站上4萬點的艾利斯(David Elias)終能揚眉吐氣。想當初他在著作中做出如此大膽預測時,曾飽受眾人譏笑,還有人甚至嘲諷說,他的書可用來打小強。現年79歲的艾利斯在1999年出版的理財書籍《道指4萬點:從史上最大一波牛市獲利的策略》中曾預測,2016年該指數將可跨越這項重大里程碑,雖然最後衝上4萬點的時間比設定的目標晚了8年,但艾利斯笑說,遲到總比沒到好。道指本月16日盤中曾首度突破4萬點,次日收盤更站在該關卡之上,該指數隨後雖有所回落,但累計今年來仍上漲約4%,如與2020年3月疫情期間的低點相比,則是大漲一倍多。不過艾利斯回憶,當初他在做出這項預言時卻被許多人嘲笑。因為不久後在2000年發生網路泡沫破滅,道指暴跌到8,235.81點,接下來雷曼兄弟倒閉、進而引發2009年的金融風暴,又讓道指崩落到6,547.05點。一名網民曾在亞馬遜網站對《道指4萬點》進行評論,挖苦說這本書可用來當門擋或鎮紙、拿來打小強也不錯。書頁撕下來還可用來給壁爐點火,堪稱用途多多。艾利斯當時除了看好道指可上4萬點,他還預測微軟與英特爾將加入道指,並帶動指數走向新高;以及美股表現將超越全球股市等,如今這兩大預言也已成真。就前者而言,微軟目前是全美最有價值企業,就後者來看,自1998年末,道指強漲逾325%,遠超過日經225的180%與泛歐600指數的逾85%漲幅。這位最早喊道指上看4萬點的先知,現在又有新的預言,他說接下來10年該指數有望達到67,000點。他說自己百分百確定,「AI是讓我充滿信心的原因之一。」
520強強滾1/熱錢翻轉「五窮六絕」台股飆新天價 歷屆總統就職行情熱上三個月
熱錢湧入,520行情已提前發威!台北股市5月以來屢創新高,16日盤中一度上衝至21515.52點的歷史新高,17日因美股表現不佳,收在21258.47元、小跌0.21%。台股進入第二季後,因5月是報稅季及電子業傳統淡季,被市場人士形容為「五窮六絕」,「但只要遇到520總統就職,台股有絕大機會出現慶祝行情!」法人表示。CTWANT記者整理歷年520總統就職後的台股行情,除遇上國際局勢大變動,幾乎一個月內都能漲一波,以1996年為例,第一周漲2.14%、第一個月累計漲了10.06%。而2000年遇到網路泡沫、2008年的金融海嘯,外資把台股當提款機,導致股價波動,但在2012年後,台股的520行情至少能延續三個月左右,像是2012年520的後三個月漲了3.33%,2016年漲10.46%,2020年漲13.34%。法人統計2010年來歷任總統就職後60日漲率達64%,最高漲幅分別是2016年、2020年總統上任的後60日,平均漲幅達17.31%與12.04%,主因是新政府會有政策利多加持。「今年還有美國總統大選行情與AI風潮,美股強勢、台股也不會落後到哪去,市場普遍認為,第3季到第4季台股表現會越來越好。」投顧表示,台股從4月22日的19411.22點的低點一路走來,不到一個月已上漲約9.5%,近期強勢類股包括電子、金融、傳產等,以及分析師點名賴清德選前的「政見股」,包括和平四大支柱、五大「信賴產業」、第二次能源轉型等。政府將半導體、AI作為現在的重點產業政策。(圖/報系資料照)五大信賴產業中,名列第一就是半導體,「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就是最強勢的權值股;第二是人工智慧產業,近期AI概念股的漲勢已從伺服器產業鏈延伸到AI PC等終端產品類股,後市可期。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全球行銷長曹世綸向CTWANT記者表示,不管是蔡英文或賴清德,兩人都是全球少數極度重視半導體產業的總統,「站在產業的角度覺得非常感激」。畢竟所謂的重點行業,在政府的計畫執行方面就會有資源分配的優勢。其他三類信賴產業則是軍工、安控及通訊等,預計未來都會有政府資金與政策加持,還有近期因漲電價而備受注目的氫能、重電等族群。前總統馬英九赴中國交流,兩岸局勢有效緩和。(圖/新華社)「520不僅是賴清德就任總統的大日子,也是建商推案重要時節,」房地產「代銷天王」愛山林建設(2540)總經理張境向CTWANT記者表示,目前房市有四大利多,包括通膨推升價格、股市大好、地震安全意識和科技建廠活絡周邊房市。 「賴清德內閣團隊看起來相當穩健,沒有不好,且近期馬英九與中國交流後,兩岸情勢也明顯緩和,但還要觀察520後政府動向。」張境表示。
凱投宏觀:AI短期仍推動美股上漲 股市泡沫2026年恐破滅
隨著人工智慧的熱潮已經持續了一年多,英國知名研究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認為,短期內人工智慧將持續推動美股上漲,但這一泡沫最終將在2026年破裂。凱投宏觀經濟學家發布報告表示,到2025年底前,由投資者對AI的熱情所推動的股市泡沫,將推動標普500指數升至6500點的高點。標普500指數升至6500點,代表較當前的5099.96點上漲27%以上,但從2026年開始,隨著利率上升和通膨率上升開始壓低股票估值,美股的漲幅應該會急劇回落。最終,經濟學家預計未來10年股票的回報將低於上一個10年,美股長期以來的優異表現可能會結束。他們對美股和AI前景的悲觀預測,在某種程度上有些反直覺。因為他們的推導邏輯是AI的日益普及將推動生產率提高,從而刺激經濟增長,而這種經濟刺激會導致通膨比大多數人預期得更高,同時也會導致利率提高。高利率和高通膨確實對股票價格來說是壞消息,經濟學家指出,泡沫最終將在明年年底之後破裂,導致估值回調。因為這種動態在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的網路泡沫,以及1929年的大崩盤期間都出現過。其中,網路泡沫危機有著和這次類似的劇本,即新技術生產力出現並刺激經濟發展,但同時也推動股市泡沫不斷擴大而最終破裂。凱投宏觀預測,從現在到2033年底,美國股市的平均年回報率將僅有4.3%,遠低於剔除通膨因素後7%左右的長期平均回報率。與此同時,預計同期美國國債的回報率將達到4.5%,略高於股市的漲幅。這些預期回報率與過去10年美國股市13.1%的平均年回報率形成鮮明對比。經濟學家也補充說明,他們所預設的前景存在一個主要風險,那就是準確把握股市泡沫的頂部時間,以及泡沫的破滅可能持續多久,這本身就很困難。「股市泡沫何時以及如何破裂,是我們預測的一個關鍵風險。特別是,一個下行風險是,泡沫破裂的後果持續時間可能會超過一年,就像網路泡沫之後的情況一樣。」
憂AI科技股昂貴又狂熱 外媒:資金回流歐股3月漲約4%超越美股
由於美股的價格上漲,讓人聯想上世紀末的網路泡沫,投資者正轉為押注歐洲將推動全球股市的下一輪反彈,並擴大其投資範圍。據高盛集團數據顯示,避險基金目前對歐洲股市的曝險,達到了有史以來最高水平。美國銀行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共同基金也增加了對該地區股票的配置,達到了2020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據外媒報導,今年3月歐元區股市上漲了約4%,超過了美國股市。投資者預計,假如經濟增長的反彈使企業利潤恢復活力,歐元區股市將繼續攀升。這是因為美國市場對人工智慧的狂熱,使得標普500指數的命運越來越依賴於一批相對昂貴的科技股。高盛的數據顯示,上周避險基金對歐洲的配置比重,高於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全球指數的5.8%,為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儘管歐洲股市本月有所上漲,但基準的歐洲stoxx 600指數看起來仍然很便宜。數據顯示,該指數未來12個月的預期市盈率約14倍,僅略高於其長期平均水平。即使不包括估值很高的科技股,標普500指數也處於昂貴的水平。高盛策略師Peter Oppenheimer表示,隨著利率下降,經濟實現了軟著陸,擴大進入市場一些週期性更強領域的機會正在改善。雖說科技股將表現良好,但這位策略師認為,美國以外的相對估值機會更好。此外,空倉的大幅減少也表明市場對歐洲股市的信心正在改善。貝萊德EMEA iShares團隊受訪時稱,他們發現有跡象表明客戶的資金正在回流歐洲。並表示他們從戰術趨勢的角度切入了歐洲市場,看到了一些資金回流,包括來自美國投資者的資金。貝萊德團隊在長期前景方面仍增持美國股票。其他市場參與者相信,美股將持續上漲,預計大盤股將繼續實現盈利增長。從過往記錄來看,自全球金融危機結束以來,歐洲股市的表現一直遠遠落後於美國股市,只有短暫的相對復甦。上一次表現出色的重要時期持續了大約四個月,從2022年10月到2023年3月,stoxx 600指數在此期間比標普500指數高出12個百分點以上。數據顯示,分析師預計今年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利潤,將增長8.3%,而stoxx 6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利潤預計將增長4%。不過,高盛資產管理公司高級股票基金經理Nicolas Simar表示,這為追趕提供了空間,歐洲市場可能會有一些有趣的機會超越美股市場。
美科技業市值佔美股1/3 法興大空頭示警:遠超兩千年網路泡沫高峰
法國興業銀行知名策略師愛德華茲(Albert Edwards)指出,目前科技行業的集中度超過了當時的極端水平。他於月初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美國科技行業的價值再次佔美國股市的三分之一,只略高於2000年科技股泡沫高峰時創下的歷史高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指100指數約佔標普500指數市值的50%。在2000年網路泡沫時,標普500指數中的五大股票(微軟、思科、通用電氣、英特爾和愛思唯爾)的總體權重高達29.2%。這一里程碑事件引發了一個問題,即股市是否有可能要遭受與當時一樣的命運(標普500指數當時下跌了約50%、那斯達克指數也下跌了39%)。愛德華茲指出,當前事件的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例如,科技行業的估值普遍低於當時,儘管仍處於高水平。但其他特徵是相同的,一是科技行業的基本面與其價格走勢脫節,儘管該行業的盈利表現平均好於市場其他板塊,但盈利預期的增長速度一直快於隨後的實際盈利表現。愛德華茲表示,到目前爲止,美國IT公司的盈利速度還沒有達到預期的增長速度。這種違和帶來了風險,「因自2018年以來,該行業的大部分漲幅也是由於市盈率的擴張,顯示出與基本面的脫節」。現在和那時的另一個相似之處,愛德華茲補充道,是儘管估值上升,但投資者仍覺得有必要投資科技股,這樣他們就不會錯過上漲。這讓他回想起2000年,當時關於IT泡沫的說法非常有說服力,就像現在一樣。但與1999年一樣,持懷疑態度的投資者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如果過早退出,拋售或減持美國IT股可能會破壞業績。最近幾周,網路泡沫和今天市場之間的許多相似之處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美國銀行策略師哈奈特(Michael Hartnett)近期發布報告中說,1月份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和債券收益率均出現上漲,這是泡沫行為。此外奧比斯投資管理公司總裁卡爾(Adam Karr)認為,歷史上類似時期的結局都很糟糕,市場正在將任何與人工智慧(AI)相關的東西推升至估值的最高水平。股票在上世紀80年代末的日本泡沫後損失了40%的價值,在網路泡沫破裂後損失了50%的價值。只有時間才能證明科技股是否存在即將破裂的泡沫。如果經濟在短期內繼續表現出彈性,該行業可能會繼續表現優異。
美股高點已到? 亞馬遜、輝達、Meta等科技巨擘接連賣股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在今年2月規劃賣股,輝達執行長黃仁勳2023年9月也連續賣股,Meta創辦人馬克祖克柏在2023年11月起連續2個月賣股,是否代表美股已經到了高點?亞馬遜在2月2日公告,貝佐斯計劃12個月內出售5000萬股公司股票,不過才4個交易日,就已售出計劃中近半的部位,目前累積已經套現超過了40 億美元。2023年9月1日、5日、6日,黃仁勳也各賣出29688股輝達股票,合計約8.9萬股,賣出時平均股價約爲每股480.87美元,總價值約4282.82萬美元。馬克祖克柏在2個月也累計賣出接近128萬股股票,套現約4.28億美元。曾經精準預測2000年及2008年的經濟衰退的投資家Jeremy Grantham日前警告,目前美股價格已經高得離譜,可能會陷入困境,甚至還點名,人工智能是一個註定要破裂的泡沫,美國經濟將遭受輕微衰退、甚至可能出現更糟糕的局面。2022年初他也警告市場出現了超級泡沫,最後當年的標普500指數下跌19%,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跌幅更是高達33%。投資銀行家Jon Wolfenbarger也在1月22日發布報告表示,科技股是2023這年的市場救星,但未來可能是市場的絆腳石,甚至還跟1990-2000年期間的網路泡沫進行比較,認為當前正在泡沫2.0時代。
長期看空美股失算? 外媒:傳華爾街王牌分析師被降職
美股去年全年漲勢驚人,這也導致持看空立場的分析師被擺了一道。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上周五(2日)的一份郵件顯示,該公司近日進行管理層洗牌,長期看空美股的王牌分析師威爾森(Mike Wilson)將辭去該公司全球投資委員會(GIC)主席的職務。據外媒MarketWatch報導,大摩財富首席營運長芬恩(Jed Finn)上周發內部郵件宣布,這家華爾街巨頭的頂級美國股票策略師將離開GIC,以「專心服務機構客戶」,但威爾遜仍是摩根士丹利的美國股票策略師;財富管理部門投資長沙利特(Lisa Shalett)接任。對於這一職位變動,市場普遍認為威爾遜是被「降職」。其實也難怪市場會如此臆測。威爾遜是華爾街最著名的大空頭之一,他曾於2021年10月準確預言美股2022年大跌,該年美股確實寫下2008年來最大跌幅,這番「神預測」也讓威爾森聲名大噪,並在期刊《機構投資者》的調查中贏得年度最佳投資組合策略師殊榮。威爾森2023年仍堅守看空立場而備受市場矚目,並預言標普500指數將跌至3900點。現實卻是,受科技巨頭財報和AI熱潮帶動,美股漲勢驚人,科技七雄帶領美股上演波瀾壯闊的上漲行情,納指漲超40%,標普500指數漲超20%。去年7月,在美股繼續走出逼空行情之際,威爾遜終於坦言,他錯判了通膨的嚴重程度和AI帶動市場上漲的熱烈程度。並在給客戶發的道歉信中寫道,「維持悲觀情緒時間過長了。在通脹下降和成本削減的大背景下,2023年美股的估值高於預期。」一次次被現實打臉後,威爾遜終於在去年12月鬆口,稱聯準會給了一個2024年看多美股的理由。威爾遜認為,如果聯準會開始更多地關注維持經濟增長,減少對通膨的擔憂,那麼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機率就會上升,預計這將帶動小盤股將迎來補漲行情。威爾森的職務調動也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烈討論。部分人士認為,威爾森辭任GIC主席,令人聯想到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知名分析師Charles Clough多年前的往事。Charles Clough當年在網路泡沫最高峰時看空股市,並於1999年股市大漲時黯然離職,不過他離職隔年,網路泡沫旋即破裂。
5大科技股業績超預期 投行卻警告:投資者正快速撤離美股
近日,美股科技七雄中的五家相繼公佈業績,備受市場關注。據外媒報導,不少機構表示,目前美股市場對科技股的追捧,已經達到網路泡沫時期的盛況。美銀資金流報告亦顯示,在1月的最後一周,投資人以史上罕見的速度撤離美國股市。蘋果、亞馬遜、Meta三大科技巨頭上周五(2日)同日發佈業績。其中,Meta獻上史上最強業績、股價狂飆20%;亞馬遜營收和利潤大超預期,股價大漲7%;蘋果則有些黯然失色,雖然業績超預期,但大中華區收入下滑引發擔憂,股價一度大跌3%。此前谷歌、微軟的業績亦大超預期,但股價卻有所下跌。回顧2023年,整個美股似乎都是由七大科技巨頭推動。其中,輝達漲239%,Meta大漲194%,亞馬遜漲80%,蘋果漲49%,微軟和谷歌漲58%,特斯拉漲101%。美股科技巨頭的市盈率水平已經達到28倍,遠高於小盤科技平均17倍的水平。摩根大通策略師上周卻警告稱,如今大盤漲幅依託少數超級權重股,美國股市與網路泡沫越來越相似;美林和摩根大通前市場策略師沃爾芬巴格(Jon Wolfenbarger)也表示,市場正在經歷科技泡沫2.0時代,科技七雄可能是未來市場的絆腳石。此外,不少聰明的資金正悄悄撤離美股。報導指出,在1月的最後一周,據美銀的客戶資金流報告顯示,機構投資者們以史上罕見的速度撤離美國股市。這或許代表美股在經歷了近幾個月的快速上漲後,已達到至少近期的頂點。據了解,美銀的機構客戶包括共同基金、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和銀行。數據顯示,該群體撤離美股的資金規模為2015年以來最大的一次,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第二大。
美股重現「網路泡沫」? 大摩與美銀拉警報
美國銀行策略師近日表示,目前美股市場對科技股的追捧,類似於1999年網路泡沫時期,反映出人們認為儘管貨幣政策收緊,經濟仍將表現強勁。儘管美債收益率下跌在去年第四季推高了那斯達克指數,但情況在過去四周逆轉,美債收益率和那斯達克指數同時上漲。以哈內特(Michael Hartnett)為首的美國銀行策略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這種價格動態,通常只會發生在經濟衰退之後,比如2009年或世紀之交的網路泡沫。哈內特指出,投資者並不太在意聯準會是在3月或5月降息。市場將認為聯準會是利好美股的一個因素,除非通膨再次回升、降息幅度減小,或者失業率上升,這將是一個「重大的宏觀和市場遊戲規則改變者」。在市場預期聯準會即將降息、美國經濟穩健以及對人工智慧持樂觀態度的背景下,所謂的「科技七雄」引領那斯達克100指數去年大漲54%。隨著投資者繼續押注大型科技股,這一漲勢延續至2024年。哈內特指出,75%的投資者預計美國經濟會軟著陸,20%的投資者預計不會著陸。不過他表示,雖然軟著陸應該會支撐更廣泛的股票漲勢,但科技七雄在1月份的標普500指數回報率中佔45%,反映出傾向於「不著陸」。美銀團隊對科技股主導地位日益上升的看法,與摩根大通策略師本周早些時候發出的警告類似。摩根大通策略師日前警告稱,美國股市與網路泡沫越來越相似。與此同時,美國股市繼續吸引本周資金流入。在流入股市的201億美元資金中,美國股市吸引了大約一半。哈內特表示,另外,衡量投資者信心的美銀牛熊指標(BofA Bull & Bear Indicator)飆升至兩年半高位,但仍遠未達到反向賣出信號。
「科技七雄」狂歡後標普493家有機會? 分析師:小型成分股有望暴漲25%
據市場諮詢公司Richard Bernstein Advisors(RBA)稱,市場上最熱門的股票正在發出看跌信號,這是一個投資機會即將到來的跡象。RBA副投資長Dan Suzuki表示,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即將到來,而且可能近在眼前。該公司在2023年底首次提出這一觀點,關鍵在少數個股在大盤中處於極端市場領導地位,標普500指數的其他493只成分股在科技七雄佔據主導地位後,將迎來更強勁的上漲。Suzuki表示,雖然科技股在過去15年的市場漲幅中佔據了巨大的份量,但大型科技公司的企業盈利將在下一季放緩。RBA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在蘋果、微軟、Alphabet、亞馬遜、輝達、特斯拉和Meta這七大公司中,預計只有三家在2024年的盈利增長將超過25%。而小型股、工業股、能源股和新興市場股票等領域的盈利預計將加速增長。Suzuki表示,估值和投資者對大型科技公司的集中程度看起來非常極端,甚至比之前的股市泡沫時期還要嚴重。標普500指數中排名前10位的股票目前佔該指數總市值的30%以上,這是40多年來的最大占比。他補充道,21世紀初,網路泡沫破裂,隨後10年回報率低迷。因此在目前這種繁榮程度上,大型科技公司可能表現不佳,導致投資者跳槽到市場的其他領域,「投資人可能最終將會看到熊市」。但根據RBA的說法,這實際上對市場的幾乎所有其他領域都是好消息,因資金最終將轉向其他股票,並使鐘擺向另一個方向擺動。該公司解釋稱,雖然那斯達克指數在網路泡沫破滅期間暴跌,但能源和新興市場等不受歡迎的行業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卻獲得了「驚人」的回報。隨著科技股的極端估值有望回落,Suzuki認為未來10年,科技七雄成分股的市值最終可能會蒸發20至25%,而羅素2000指數中的小盤股市值可能會暴漲20至25%,這將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華爾街的其他專家也警告稱,科技股將出現重大回調。隨著投資者紛紛加入對可生成人工智慧的炒作,科技股已反彈至令人眼花繚亂的高度。知名投資專家Bill Smead稱,科技七雄的股市繁榮是一場「投機狂歡」,並可能很快就會結束,最終可能導致股市失靈。
台股AI小鏢客2/「台灣IC設計將進入大紅海」 這位矽谷創業人從美中大廠夾擊中闖出新路
「由於中國IC設計成本大降,加上中國已經公開的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廠投資計畫就有32座,2024年會有18座投產,美中競爭使得中國廠商無法輸出到國外,內部市場競爭激烈,導致台灣IC設計公司成熟產品很難在中國競爭。」在神盾科技日上,集團董事長羅森洲以一句「台灣IC設計產業將面臨大紅海時代」做了結論。66歲的羅森洲,從東吳大學電算系畢業就赴美深造,研究論文以當時晶片設計一哥英特爾的晶片設計為主,但他畢業後,沒有進入英特爾,而是留在美國創業,1988年加入NexGen,自行設計處理器晶片,與英特爾及AMD(超微)等主流不同,隨著1991年台灣PC產業崛起,羅森洲自願回台打開市場,儘管有技術,但規格問題難解,最後遭超微於1995年收購。2000年當網路泡沫後,羅森洲重出江湖,決定自行創業成立Intervideo(英特維),切入娛樂性影音軟體市場,研發Win DVD播放軟體,引來台灣科技及創投業大咖一起投資,包括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前精英董事長蔣國明、前精業董事長黃宗仁、富邦旗下迅邦創投、華新旗下漢友創投等均是股東,堪稱黃金陣容,2003年還到那斯達克掛牌,最後2006年被軟體大廠Corel以1.96億美元(約60億新台幣)收購,豐厚資金落袋,漂亮出場。「之前大家還在看VCD時,我就在看DVD的發展了,後來又有藍光,不過最後碟片市場就消失了。」羅森洲曾說過。英特維被收購後,羅森洲轉而看見指紋辨識,隔年又出手,在內湖成立京達,準備進入防偽科技領域,後又併購Egis,更精準的切入指紋辨識IC設計,苦熬六年,當iPhone搭載指紋辨識功能後,神盾順勢打入手機市場。羅森洲曾經創辦多媒體軟體廠英特維,也掛牌上市那斯達克,最後被Corel收購。(圖/報系資料)就在神盾從年營收不到億元的小廠,成為年營收70億元的台灣最大、全球前兩大的指紋辨識晶片廠時,中國廠商崛起,不只重創神盾營運,羅森洲也從危機中看到新方向。「我們三年前就開始投資AI了,要建立一個點、線、面、跨平台、可以多種應用的AI平台。AI最重要的感測器,就像人類的感官一樣,探知外在的環境,透過傳輸將資料傳給處理器,最後再輸出。」羅森洲說。在羅森洲眼裡,美中等國際IC大廠夾擊下,台灣眾多小型IC設計公司難以施展,研發人才少又貴、專業性不夠完整,缺乏先進製程經驗,產品開發及量產時間長,對客戶來說,產品市場競爭力不足,對供應商來說,也不具經濟規模。「我們想了一個方法,把IP、IC設計、產品分成三段,技術能力好的,就好好把IP做好;設計能力強的,就是專心設計產品;會賣產品的,就好好賣產品。這個模式這幾年運作下來,累積下來的成果還不錯。」羅森洲提出「神盾聯盟」,搭建共用平台,加速產品開發及量產,提高對客戶及市場的影響力,也能降低成本。神盾子公司芯鼎也積極卡位車用AI視覺駕駛監測系統(DMS)、數位座艙整合方案。(圖/方萬民攝)過去三年裡,神盾斥資近百億併購20多家上市櫃及未上市IC設計公司,對於這一條龍服務的IC設計團隊,羅森洲給出四大目標,一、要做產業先行者,抓緊市場跟技術趨勢,二、產品開發要有規格標準跟延伸性,三、找出台灣及中國沒有的產品,不要me too,避免紅海市場,四、破壞式創新,尋找成本更低、效能更好,取代既有產品。像是針對AI PC推出的Always-on AI就符合省電規格,也通過認證。另外也推出新一代車用傳輸介面標準,一台車有幾個鏡頭就要裝幾個。羅森洲也以輝達為例,他們就是做GPU,只要不斷提升產品算力,所以像是USB4、WIFI都是鎖定的方向,也都已經規劃新產品推出時程。縱身IC設計36個年頭,從最早期的電腦晶片處理器,到轉型軟體,再到指紋辨識,現在又鎖定AI浪潮的商機,總能找出下一個技術潮流所在,現在透過集團準備打團體戰,力抗龍頭大廠,為小廠打出另一片機會,羅森洲充滿信心。
美股2023年封關漲勢熄火 仍創19年來最長周連漲
今年由ChatGPT掀起的人工智慧(AI)熱潮、以及害怕錯過(FOMO)行情的心態都是美國股市大漲的推手。但在2023年最後一個交易日(29日),美股卻未能保住年末聖誕上漲行情,早盤主要股指齊轉跌。儘管漲勢熄火,主要美股指仍延續10月末以來的單周持續漲勢,全年雙位數大漲無懸念。經歷聯準會決策不確定、經濟衰退威脅、矽谷銀行危機、以巴衝突等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多重衝擊,美股大盤今年仍強勢反彈,那斯達克100創上世紀末網路泡沫時代以來最佳表現。七隻藍籌科技股全年總體漲超20%,其中AI標杆輝達一年漲超200%。三大美國股指周五集體收跌。那指收跌0.56%,報15011.35點,連跌兩日,繼續跌離週三刷新的去年1月12日以來收盤高位。週四勉強五連陽的標普收跌0.28%,報4769.83點,跌落連續三日刷新的去年1月4日收盤高位。連漲三日的道指收跌20.56點,報37689.54點,暫別連續兩日刷新的收盤歷史高位。雖然周五美股波動較小,但在周一(25日)聖誕休市的日子,主要股指大多累漲。標普累漲0.32%,道指累漲0.81%,那指累漲0.12%,那斯達克100累漲0.29%,都連漲九周,標普創2004年1月以來最長周連漲;今年以來,標普累漲24.23%,道指漲13.7%,那指漲43.42%,那斯達克100漲53.17%,創1999年網路泡沫時代以來最大年漲幅,羅素2000漲15.09%.以FAANMG六大科技股全年漲跌趨勢來看,Meta漲194%,亞馬遜漲80.9%,網飛漲65.1%,Alphabet漲58.3%,微軟漲56.8%,蘋果漲近48.2%。蘋果在這些科技股中全年表現墊底。有評論認為,這是因為截至第三季蘋果已連續四季營收下滑,創二十二年最長連降。此外,2023年最後兩個交易日,美國國債的價格漲勢暫歇。基準十年期美債的收益率近兩日有所回升,但因CPI等數據傳來通膨降溫及軟著陸有望的利好,加之聯準會年內最後一次貨幣政策會議釋放明年鴿派大轉向的信號,11、12月收益率合計降逾100個基點,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兩月降幅。通膨放緩的數據和聯準會自身預計明年三次降息助燃市場的明年大幅降息預期,力挺美債第四季價格大反彈,對利率敏感的兩年期美債成功扭轉兩年價格連跌之勢;美元指數則受降息預期打擊,創下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差年度表現,最近三年首度累跌。
降息挑台股1/通膨降速估高於利率 「企業2024獲利續成長」但仍有變數
全球投資人對美國利率的關切,已從美聯準會(FED)何時停止升息轉為何時開始降息?法人指出,FED利率政策緊盯通膨數據,尤其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從6月開始回跌,10月來到3.2%,離FED的2%目標越來越近,「為免實質利率過高,通膨及利率同步下滑,FED有可能採取『預防性降息』」,時間約在明年3到6月間。台股緊盯著美股走勢,美股從升息開始就陷入整理。回顧FED升息過程,2022年受到疫情過後需求爆發性出現,加上同年2月烏俄戰爭引發能源供應問題,造成通膨急升,從2022年3月開始升息,到2023年7月,短短1年4個月升息了11次,共計升息了21碼(1碼為0.25%,累計達5.25%)。與此同時,美股從2022年到今年10月基本上都維持震盪整理區間,最近兩個月因市場對降息預期心理濃厚,標普500才止跌回升,從約4100點走升到4600多點,衝過2022年4月的指數水位4545點。台股走勢也緊跟著美股,去年3月FED升息後,台股從17700點附近,最低來到12629點,今年10月也跟著從美股走揚,從16500點來到近17400點,但目前台股指數仍略低於2022年3月的指數17700點。而牽動股市的FED利率政策下一步如何走?FED鷹派代表人Christopher Waller在11月底受訪時指出,「如果通膨降到某種程度,就不需要維持高的利率,這是因為通膨回穩的降息,而不是因為經濟不景氣。」此番正面回應降息議題的說法,被市場解讀為「鴿訊」。此外FED主席鮑爾的發言,也有所轉變。鮑爾在11月1日FOMC(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後記者會聲稱,「委員會沒有在考慮降息,還在思考要升息到甚麼程度。」不過,隨市場對降息預期心理越來越濃,鮑爾12月1日指出,「市場如果現在就不覺得會進一步升息,甚至開始降息,這個時機仍不成熟。」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就指出,「11月上旬鮑爾已經透露出美國的升息大概即將到盡頭,其中美國10年債從最高4.989%到現在4.11%、30年債也從5.218%來到4.22%,債券殖利率在往下走,也帶給市場比較安全舒服的未來期待。」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指出,聯準會最快可能在2024年6月開始啟動「預防性降息」。(圖/富邦金提供)根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的FedWatch工具在10日所公布升息機率預估,聯準會下次會議決定升息的機率已經降到1.6%。法人也指出,從FedWatch資料顯示,市場預期聯準會在2024年1月前利率政策都不會升息,而降息時間點可能落在2024年3月。對於FED降息預估,富邦金首席經濟學家羅瑋日前在富邦財經趨勢論壇指出,由於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已經降到3.2%,聯準會最快可能在2024年6月開始啟動「預防性降息(隨通膨趨緩而降息)」。財經頻道股乾爹Sean則分析利率期貨價格變化指出,2024年的利率,市場預期降息1.35%,通膨則會降低1.5%,換言之,利率跟通膨將會同步下降。國泰金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也在國泰世華投資趨勢論壇指出,2024年全球股市獲利預期都是正成長,但因為降息幅度有限,資金行情動能趨緩,本益比只會小幅擴張。停止升息及降息對股市有何影響?臉書粉專「股市隱者」則分析過去超過40年數次美國升息降息循環跟標普500指數的連動,基本上可以分為三步驟,停止升息,股市先上漲;開始降息,股市回跌;停止降息,股市逐步創高,除了網路泡沫,是停止升息後,指數仍繼續下跌,其他包括金融海嘯、疫情前等時期,升降息跟股市的連動均是如此。根據近期法人對於2024年的台股預估,高點預估最低的是玉山投顧的18000點,其他包括群益投顧、富邦投顧、第一金投顧、台新投顧、統一投顧等,都有18500點到19000點的水準。研究機構IDC台灣總經理江芳韻也提醒,降息已經市場普遍預期的方向,對於產業來說,越來越多的應用也會營運增添動能,但是國際局勢的變化,包括地緣政治及各國大選等仍須留意。臉書粉專股市隱者認為,升息降息循環跟標普500指數連動可分為三步驟,停止升息先上漲;開始降息,便回跌;停止降息,逐步創高。(圖/Google財經、翻攝自股市隱者臉書)
追捧科技股恐引發網路泡沫? 美銀:少了「7巨頭」美股仍能再創新高
今年市場對人工智慧(AI)的熱情,吸引投資者對高科技股票的追捧,然而這種現象讓人聯想到過去的網際網路泡沫,引起了分析師的擔憂。外媒報導,美國銀行上周四(7日)發布報告表示,即使沒有蘋果、Meta、微軟、亞馬遜、輝達、Google和特斯拉這「七巨頭」,標普500指數也能輕鬆創下新高。有分析師憂心「七巨頭」的飆升與歷史上泡沫相似,例如90年代末期的網際網路泡沫。今年迄今,七巨頭整體上漲約80%,而標普500指數的其他成分股則僅上升了個位數。然而,美國銀行分析師表示:不必擔憂市場寬度(Market Breadth)問題,因為除了科技股泡沫之外,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牛市,寬度都比現在好。分析師進一步解釋道,目前標普500指數中只有24%的成分股在歷史最高點10%的範圍內交易,低於之前多頭最高時的歷史平均28%。因此,「即使沒有七巨頭領跑,標普500指數也可以輕鬆創下新高。」預計標普500指數將於2024年創下歷史新高,帶領大市上升的股票也會越來越多,年底目標為5000點。美銀也表示,如果七巨頭及其餘股票的本益比指引持平,預計每股盈餘的成長將使指數達到5100,高於預期目標。另一方面,美國銀行的策略模型將通訊服務部門排在業界排名首位,取代了跌至第三位的能源部門。據統計數據,通訊服務部門在過去10個月中有9個月排名第一,在此期間,其表現優於標普500指數20個百分點以上。科技股則攀升至第二位,這是自7月以來的最高排名,而材料股連續第二個月排名墊底。工業股跌至倒數第二位,是自2021年6月以來的最低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