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1
」 營養師 維生素B12嗑鍋養生3/溫差大3症狀齊發 「白蘿蔔這樣用」食療防中招
時序進入秋冬,早晚溫差變大,中醫師發現門診患者以乾咳、扁桃腺發炎、氣喘為多,除了服藥治療之外,也建議透過食療預防保健,其中白蘿蔔功用很多,不僅潤肺化痰、治咳嗽失音,加上葉子一起打汁喝,也可治療喉疾;曬成蘿蔔乾煎成湯飲還能緩解腹瀉。李思儀中醫師告訴CTWANT記者,最近乾咳的小朋友突然變多,但令家長困擾的是「到底是過敏、感冒、還是流感?「其實單看初期症狀,的確不好判斷,需結合舌脈,看其舌象有無變化,以及脈象有無發炎的熱象或受風寒的緊象。如果舌、脈皆無明顯異常,惟獨只有三不五時咳嗽、也沒有鼻水、沒有什麼痰聲,那麼便屬『燥邪』所致的可能性。臨床上治療以養陰潤肺的藥物和食物為主。」李思儀中醫師建議多吃白蘿蔔,不僅能潤肺化痰,加上葉子一起打汁喝,也可治療喉疾。(圖/合成圖)李思儀說,「燥邪」易傷肺陰,藥物以醫師辨證後開立,食物可再多添加白蘿蔔、百合、山藥。白蘿蔔生打成汁可潤肺化痰、熟食健胃助消化,三高族群最適合。百合甘平潤肺、止虛嗽,可炒、煮飯、粥、湯皆可。山藥滋陰潤肺,含維生素B1、B2、C,可增強免疫力。最近也出現不少扁桃腺腫大發炎患者,李思儀說,除了初期配合用針,選擇魚際穴或少商穴,可有效縮短病程和減輕疼痛,也用白蘿蔔加上葉子打汁喝,可療喉疾。如果突然拉肚子,趕緊用曬過的白蘿蔔、也就是「老菜脯」煎湯飲,可改善症狀。梨子也是不錯的選擇,潤肺清胃、養陰瀉熱,又名「天生甘露飲」。水梨亦可和蘿蔔煮汁,能潤肺消渴。早晚溫差大容易誘發氣喘發作,李思儀說,臨床上針灸可選用定喘穴、天突穴、魚際、膻中、大椎、孔最、太溪等穴。氣喘多本虛標實,病愈後,建議可好好調理身體,看是肺虛、腎虛、脾虛,也可能同時都有,建議諮詢中醫師對症下藥。
你是飯派還麵派?醫揭「澱粉之王」是它 想減肥選這種
「你是飯派還是麵派?」婦產科醫師張瑜芹透露,大家常說台灣人愛吃飯,但麵食文化也很盛行,因此她就特別分享2大主食的營養價值,其中白飯是澱粉的王者,熱量適中,每100克約130大卡,且富含維生素B1,有助新陳代謝、易消化;麵條則是蛋白質含量較高,膳食纖維豐富,含鐵量較高,兩者各有優點。張瑜芹在臉書粉專「美麗而剽悍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發文,白飯是澱粉的王者,熱量適中,每100克約130大卡,富含維生素B1,有助新陳代謝,易消化,是胃腸好朋友;麵條則是多變的美食之星,蛋白質含量較高,尤其全麥麵,膳食纖維豐富(全麥款更佳),通常含鐵量較高」。醫師指出,其實沒有絕對的贏家,兩者各有優點,例如想控制血糖,可選擇全麥麵條;需要快速能量,白飯是好選擇;若要追求高纖,全麥製品都不錯。熱量部分,張瑜芹表示,飯跟麵的熱量其實差不多,但減重族要注意的重點是控制份量、選擇全穀物製品、多搭配蔬菜和優質蛋白。張瑜芹強調,大家常說台灣人愛吃飯,但麵食文化也很盛行,均衡飲食才是王道,建議民眾可以根據不同場合,選擇適合的主食,同時搭配多樣化的食材,才能攝取全面的營養。(圖/翻攝自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臉書)
暑假生活習慣改變 慢性發炎風險升高!營養師6大類解毒食物推薦
暑假期間,生活作息的變化讓不少人開始吃宵夜、越來越晚睡、頻繁參加朋友聚會、享受美食等,這些行為的轉變容易讓飲食變得高油、高糖、高鹽,並且接觸到更多的加工食品。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日漸積累,最終引發慢性發炎,甚至導致各種疾病。劉怡里營養師指出,與其治療疾病,不如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並且強調了抗氧化、抗發炎的重要性。如何幫助身體排毒增加水分攝取:每天多喝水或無糖茶飲,能提高多酚類的抗氧化能力。均衡飲食:確保每天可以攝取到乳品類、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等六大類食物,選擇原型未加工、高纖低GI的食材,並使用清淡的方式烹調。預防食物中毒:避免在不熟悉的餐廳吃生食,用餐前洗手並使用公筷母匙。妥善保存食物:夏季氣溫高,烹飪後的食材應在一小時內冷藏或冷凍,定期清理冰箱,降低食物微生物感染的風險。6大類解毒食物推薦乳品類:推薦牛奶、無糖優格,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A、E、B群及葉酸和菸鹼酸,有助於預防血管阻塞和降低血管性硬化失智症的風險。全榖雜糧類:推薦紫地瓜、糙薏仁,富含膳食纖維、花青素、葉酸和維生素B群,有助於避免大腦發炎。豆魚蛋肉類:推薦秋刀魚、蛋黃,含有DHA,有助於大腦活化,EPA則可降低身體發炎反應並提高抗氧化能力、預防失智。蔬菜類:推薦地瓜葉、青江菜,富含維生素B1、B2、E和葉酸,這些營養素有助於醣類的利用,可協助大腦正常運作。水果類:推薦草莓、桑葚,莓果中的植化素具有高含量的花青素、類黃酮等抗氧化劑,可降低自由基對大腦的攻擊並修復損傷。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推薦苦茶油和酪梨,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這些成分能降低壞膽固醇,維持好膽固醇。劉怡里營養師強調,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是防止疾病發生的最佳方法,尤其在暑假這個生活習慣容易變化的時期,更應注意身體的排毒及抗氧化。
酒後反胃、胃不舒服?醫曝酒後可吃「6種食物」 有效緩解不適
工作交際應酬,幾杯黃湯下肚後,許多人會有胃部不適的問題。腸胃科醫師鄭泓志也提到,常常有民眾向他詢問「喝酒後胃不舒服、反胃,有哪些食物可以幫助緩解?」因此,醫師整理了6種酒後適合吃的食物,但也提醒民眾飲酒過量必定會影響消化系統正常運作,應適可而止避免對身體造成過度負擔。酒精影響腸胃蠕動、消化 還可能導致「這些」問題為什麼喝酒之後常會感到胃部不適呢?鄭泓志醫師表示,這是因為酒精會刺激腸胃蠕動運作,導致胃酸分泌增加並可能傷害胃黏膜,同時也會影響食物在腸胃道內的消化吸收速度,因此喝醉後常會感到噁心、嘔吐或腹瀉。除了胃部不適外,飲酒還會造成許多問題,鄭泓志醫師提到,喝酒可能還會導致身體脫水、電解質失衡,而且肝臟在代謝酒精的過程中,也會消耗較多的營養素,因此喝酒後常會感到頭暈、口乾舌燥、注意力不集中或有宿醉的狀況。酒後適合吃6種食物 幫助緩解不適症狀喝酒不僅會影響胃,還會產生許多不適症狀,鄭泓志醫師建議,這時可以適當補充以下食物幫助緩解不適:雞蛋: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群,對於修復酒精可能造成的身體組織損傷很有幫助。像蛋白質能幫助修復胃黏膜損傷,並分解成胺基酸,促進肝臟解毒、代謝酒精;而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葉酸等B群維生素,則會在代謝酒精的過程中被大量消耗,因此適當補充也可以幫助解酒。燕麥:燕麥是一種溫和、容易消化且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B6、鈣、鐵和β-葡聚糖的食物,有助於緩解酒精引起的胃部不適,並能促進消化系統恢復正常功能。香蕉:香蕉富含鉀、鎂、色胺酸、澱粉且容易消化。由於喝酒時,人體容易流失重要電解質,造成脫水問題,因此可以吃香蕉迅速補充鉀、鎂離子平衡電解質。薑茶:薑具有自然的消炎、鎮痛特性,有助於緩解酒精引起的消化不良,並舒緩噁心、嘔吐等症狀。此外,薑茶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減輕酒精引起的頭痛。清雞湯:雞湯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可以補充因飲酒而流失的水分、電解質流失,而且溫熱的湯可以暖胃,能緩解因酒精而引起的胃痛。水:水可以稀釋胃內過多的胃酸,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並緩解胃灼熱、噁心、嘔吐等症狀。而且酒精具有利尿效果,會導致身體流失大量水分,適量補充水分可以防止因脫水而引起的頭痛、疲勞和乾燥等不適感。注意酒後3飲食禁忌 以免胃部不適症狀加劇另外,鄭泓志醫師也提醒,除了要適當補充上述食物外,喝酒後也要避免吃油膩、過酸、辛辣的食物,以免胃不舒服的狀況更加嚴重,此外如果不適感持續存在或症狀嚴重,建議仍應儘快尋求專業醫師診斷,以確保沒有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健康醫療網提醒您:飲酒過量有害健康!資料來源:FB粉專「你的腸胃科醫師 鄭泓志 內科 慢性病」
她餐餐吃吐司配豆腐乳 缺乏「1維生素」!竟誘發腦部病變
60歲的陳姓婦人近一個月來突然變得神智昏沈、動作遲緩、無力及吃不下東西,家人以為老化或失智,但就醫檢查發現低血鈉,再進一步檢查竟是維生素B1缺乏,引起腦部病變「魏尼凱氏腦病」。低血鈉非病 是許多疾病的表徵衛福部彰化醫院腎臟內科醫師張淑鈺表示,低血鈉不是一種病,而是許多不同疾病的表徵,要找出隱藏在電解質異常下的病因,經過電腦斷層等檢測,排除腦中風、水腦等各種病因及心理因素後,確診為維生素B1缺乏。維生素B1不足 恐致神智不清、影響腸胃消化 張淑鈺醫師指出,維生素B1是一種輔酶,促成葡萄糖轉換成脂肪與周圍神經的傳導運作,是能量代謝的重要角色,一旦嚴重缺乏常導致能量利用受阻,而大腦是身體最需要能量的器官,因此常以神智不清、疲累等腦病變表現狀態,其他還有造成末稍神經炎,也可能影響腸胃,導致食慾喪失、消化不良等。張淑鈺醫師補充,陳婦喜歡每餐吃吐司配豆腐乳,家人順從她,長期營養不均衡,可能是造成維生素B1缺乏的原因,找出病因後,施以高劑量維生素B1的針劑注射,慢慢回復正常,但部分腦細胞受損後無法恢復,反應有比較遲鈍一點,如果再延遲就醫,腦細胞受損越多,就越難回復了。均衡飲食為主 減少精製糖類張淑鈺醫師表示,在臨床上,酒癮者最易患上維生素B1缺乏,因為酒精會降低維生素B1的吸收,營養吸收障礙或偏食導致營養不均者也可能發生。此外,營養師施璐筠說,為避免維生素B1缺乏,每日應均衡攝食六大類食物(全穀雜糧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油脂類),減少精緻食物,三餐以全穀雜糧為主食,並養成天天攝取5蔬果的飲食習慣,即可免於維生素B1缺乏。
「一分鐘」簡單自我檢查 7種表現說明你蔬菜沒吃夠!
日常生活中,「多吃水果和蔬菜」的道理幾乎人人都知道,但真正吃夠蔬菜的人卻不多!近日中國網路上一篇熱文「7種表現說明蔬菜沒吃夠!」廣為流傳,教民眾自我檢視蔬菜攝取量是否足夠。第一項沒蔬菜吃夠的表現,是「容易發胖」。由於蔬果中纖維和水含量很高,且熱量較低,可以讓人保持飽腹狀態而不提供過多的熱量。有研究指出,在飲食中增加蔬菜和水果與體重減輕有關。第二項表現,是「皮膚易出油」。研究發現,水果和蔬菜攝入少的女性患脂溢性皮炎的風險增加了47%,隨著飲食中水果攝入的增加,風險降低了25%。第三項表現,是「經常會便秘」。纖維是植物性食物中的一種碳水化合物,有助於促進腸道有益細菌的生長。蔬菜攝入不足的人,更容易出現便秘。第四項表現,「視力易下降」。無論男女老少,每個人的眼睛都離不開一種「葉黃素」。葉黃素的主要來源是蔬菜,尤其是深綠色蔬菜。第五項表現,是「血糖易升高」。研究發現,體內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最低。而蔬菜往往富含維生素C,有助於調節血糖。第六項表現,是「情緒易低落」。研究資料發現,有12種與抑鬱症狀的預防和治療有關的營養素,其中包含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鐵、鋅、鎂、鉀、維生素A、維生素C、葉酸、硒等。我們常見的蔬果,包含上述絕大多數營養素,充足攝入水果蔬菜對抵抗抑鬱情緒很有價值。第七項表現,是「身體易發炎」。常見的抗氧化劑有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番茄紅素、葉黃素、硒等,這些廣泛存在於蔬菜和水果中。蔬果攝入不足的人,身體更容易出現炎症反應。文章另外指出,有些人會通過吃水果來代替蔬菜,或者直接吃各種營養素片(如維生素C、膳食纖維)補充營養。但這兩種方法並非長久之計,尤其是水果中糖分較高,想要通過吃水果來補充足夠的營養素,糖分就容易超標,一方面會導致肥胖,另一方面還可能對血糖產生不利影響。那麼,蔬菜怎麼吃才算「夠」?每人每天推薦攝入蔬菜約在300至500克,其中深色蔬菜占1/2。雖然聽起來很多,但每100克生的蔬菜做熟後,也就相當於一個網球大小的量,把每日所需的蔬菜分配在一日三餐中,中晚餐時每餐至少有2個蔬菜的菜肴,把適合生吃的蔬菜作為加餐,不知不覺就能滿足攝入需求。此外,新鮮的應季蔬菜顏色鮮亮,水分含量高、營養豐富,食用這樣的新鮮蔬菜水果對人體健康益處多。蔬菜發生腐爛時,會導致亞硝酸鹽含量增加,對人體健康不利。而根據顏色深淺,可分為深色蔬菜和淺色蔬菜。深色蔬菜指深綠色、紅色、橘紅色和紫紅色蔬菜,這類蔬菜普遍富含β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應特別注意多多攝入。文章另外提醒,挑選和購買蔬菜時,種類要多變換,每天最好能攝取5種以上不同種類的蔬菜,葉菜、鮮豆、菌菇類蔬菜最好都要包含在內,才能確保營養均衡。另外,如果選擇蔬果包含土豆、山藥、南瓜等根莖類蔬菜,就\要適當減少主食量,以免澱粉攝取過多。
真的有夠衰!命理師提醒這4種人清明節氣務必注意 快去做健檢
2024年4月4日13點03分,節氣進入「清明」,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提醒,2024年「清明」這半個月,生肖屬鼠、兔、龍、猴的人要特別注意心血管疾病,最好最近就要找時間去做健康檢查,且因健康欠佳,最近也該盡量減少探病弔喪,喪家物勿吃,忌至陰廟。清明這段時間對這幾個生肖來說,除了身體狀況不好,還容易破財官災、小人陷害、口舌是非多。楊登嵙教授指出,由於這個時節氣候溫和、草木萌發、風景明麗,是一個處處給人清新明朗,欣欣向榮的感覺,故稱為「清明」。多雨是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隨著每一次降雨及雨過天晴之後,氣溫會不斷的升高。以下就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清明」開運養生與禁忌:一、食1.宜溫食,多吃山藥、薺菜、菠菜等食物,山藥其黏液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累積,保持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硬化,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山藥中的多巴胺,具有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的功能。另外,山藥還能改善人體消化功能,增強體質。2.宜柔肝養肺,吃韭菜、薑、蔥則可溫補陽氣,韭菜花富含水分、蛋白質、脂肪、醣類、鈣、磷、鐵、維生素A原、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等。適宜夜盲症、乾眼症、便秘、經期不順者食用,因為韭菜花中所含大量的維生素A原可維持視紫質的正常效能,也富含膳食纖維。3.不喝冰水、少吃偏寒性食物。4.氣候忽冷忽熱,容易疾病復發,因為季節交替、天氣潮濕,更增加過敏原,例如花粉熱、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季節性蕁麻疹等症狀。不要吃太多容易引起「發炎」、「過敏」的食物,像是油炸類、辣椒、重口味調味料、加工食品、零食,或是海鮮、筍類、羊肉等大辛大熱的食物,以免助熱升火。二、衣1.清明節期間外出遊玩,此時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也是花粉過敏高發的時節,容易過敏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防範,不要直接接觸各種花卉,並戴上口罩及穿長袖外出。2.穿著應以寬鬆舒展、柔軟保暖為主,當天氣稍微轉涼或起風時,要立即加穿衣服,以防病邪入侵。三、住1.當外界升溫速度比室內快,這時室內水氣滯留,家中就容易潮濕返潮,有些居家更甚,造成壁癌、發黴,這些都容易造成居家健康,引發皮膚性疾病、過敏性疾病,家中要多除溼排水。2.多做曝曬殺菌,一來減少返潮所帶來的溼氣,二來將寢具曝曬後,減少塵蟎過敏源。四、行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此時陽氣生發,人當順應這自然規律,適當晚睡一些、早起一些,晚睡並不意味著要熬夜,早起也不是要起得比雞鳴早。五、育多做緩和運動,像是慢跑、游泳,讓自己開始放鬆僵硬了一整個冬天的身體,太過激烈的運動反而會讓肝氣更不順。踏青是擁抱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爬山、盪鞦韆、散步等,來迎接大自然生機的到來。六、樂清明節是祭祀的節日,緬懷先人時難免容易悲傷,但不可悲傷過度,以免影響身體健康,尤其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的人,要控制好情緒,防止疾病復發,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和舒暢的心情。
營養師整理3大營養素有助血液循環 天冷立即暖身
近幾天受到冷氣團影響,全台各地氣溫下降,許多人會選擇吃薑母鴨、麻油雞等食物進補,對此,營養師李宜樺特別整理出3大營養素,有助於暖身,還強調「薑」這類食材具有產熱及改善血液循環的效果。營養師李宜樺向《健康2.0》透露,當天氣寒冷時,人體容易感到手腳冰冷,主要是因為身體面對低溫時,血液會集中到重要器官,而末端的血液相對比較少。不只這樣,李宜樺還指出,天冷會使血管收縮,防止身體散熱,血液也無法順利的流到末端,因此容易手腳冰冷,因此她整理出3大營養素有助於身體血液循環,包括:維生素B1、菸鹼酸和鎂。一、維生素B1維生素B1能增加身體的新陳代謝,讓血液循環更順暢,可以減少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的問題,像是全穀類食物,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如糙米、胚芽米;而精緻的白米、白薏仁少了麩皮,維生素B1也較少,建議白飯可以添加糙米、胚芽米,增加維生素B1的攝取量。另外,瘦肉、黃豆及豆製品,如豆漿、豆腐、豆花等,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二、菸鹼酸菸鹼酸又稱為維生素B3 ,具有血管擴張的作用,可以幫助改善手腳冰冷,如:雞肉、鮭魚、蛋、牛奶或全麥製品。三、鎂鎂除了能安定神經,也具有血管擴張的作用,讓末稍血管擴張,手腳的血液循環較好,就不容易手腳冰冷,建議食物包括:菠菜、青江菜等深綠色蔬菜,或腰果、杏仁等堅果。李宜樺特別點出,如薑、辣椒、肉桂等,改善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的效果很好,像是麻油雞、薑母鴨必用的薑,在中醫觀點認為,乾薑是溫性的食物,可以讓身體發汗,且生薑中富含薑辣素,具有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及增加身體產熱作用,因此吃了薑之後,會立刻讓身體變暖。
「國際討厭香菜日」! 整株都是寶的「最佳解毒劑」超狂營養曝光
2月24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討厭香菜日」,香菜就跟哈密瓜一樣,其特殊的香氣,有的人喜歡,也有一派則避之唯恐不及,但其實香菜富含豐富的營養價值,營養師及中醫師更大讚「整株都是寶」,還有醫師將其譽為「最棒解毒劑」,甚至還有助平衡血糖、提升食慾、對抗細菌和解決腦霧等效果,好處多多。在許多台灣經典小吃中,常可看到香菜的蹤影,有人認為香菜可以幫助提味,但也有人特別厭惡,根據研究員Nicholas Eriksson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研究,他們從3萬名受測者中做基因掃描,發現用來感受氣味的基因OR6A2,對醛類物質十分敏感,而香菜就含有大量這類物質,所以遺傳這種基因的人就特別厭惡香菜,約有1至2成人食用香菜時,吃到的是「肥皂、蟲、泥土」的味道。但其實香菜富含豐富的營養價值,營養師宋明樺表示,香菜所含的維生素C比番茄多3倍,超過桃子、梨子和蘋果,維生素C在很多蔬果中都有,一碰高溫就被破壞,但因為香菜通常「最後才放上去」,甚至搭配涼拌菜,因此維生素C能完整保留。此外,胡蘿蔔素更是比番茄、菜豆、黃瓜等高出10倍之多;還富含維生素B1、B2、礦物質鈣、鐵、磷、鎂、鉀等等。此外,中醫師鄒瑋倫則說,香菜從種子、根到莖、葉子都可入藥,甚至整株都可以拿來啃,尤其葉子很特別,當出現胃虛寒、飽脹不適者,取香菜葉拌入湯或飯中,對胃中不和或消除飽脹感會有效果,可說是「整株都是寶」。最後,洛桑加參醫師曾在《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一書中提到,攝取香菜一段時間後,能夠清除心、肝、肺、腎及消化道裡的重金屬,稱之為「最棒解毒劑」;此外,還有助平衡血糖、提升食慾、對抗細菌,和解決腦霧等效果。
吃B群提神抗疲勞? 少了這動作⋯營養師:吃再多也沒用
保健食品是許多人的生活必需品,其中又以B群最受歡迎。營養師陳心驊提醒,如果飲食中的營養素不足,沒有先提供身體足夠的能量來源,那吃再多B群也沒用。陳心驊在粉專《營養師菲菲・你的營養師好閨蜜》表示,提到B群,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提神」、「抗疲勞」、「晚上睡不著」等關鍵字,其實維生素B群是一個可以幫助代謝的輔酶,不是像咖啡因會引起神經興奮劑的作用,如果依建議攝取量補充,並不會有睡不著的問題。陳心驊提到,反而對於缺乏B群的族群,補充之後有助於安定神經、幫助入睡,不過凡事沒有一定,如果是吃完會睡不著的人,也可以改成早上補充。陳心驊指出,B群是8種維生素B的綜合名稱,可以幫助人體代謝三大營養素,如果缺乏維生素B群,身體卻無法好好代謝及利用飲食中攝取的營養素,就會容易感到疲憊、沒精神;反之,如果飲食中的營養素不足,沒有先提供身體足夠的能量來源,那吃再多B群也沒用。各個維生素B的食物來源:維生素B1(硫胺素):安定神經,維持肌肉協調,酗酒會降低B1吸收,如豬肉、內臟、全穀類、堅果種子類。維生素B2(核黃素):幫助鐵質吸收,避免口角炎,如乳製品、內臟類、酵母、雞蛋、蔬菜、全穀類。維生素B3(菸鹼素):安定神經、維持粘膜、皮膚健康,如魚類(鮪魚、大比目魚)、牛雞豬肉、全穀類、黃豆製品。維生素B5(泛酸):廣泛存在各種動物性植物性食物中,不太會缺乏。維生素B6(吡哆醇):神經傳遞重要營養素,可減輕經前不適、孕吐,如雞肉、魚類、全穀類、小麥胚芽、堅果種子類。維生素B7(生物素):防止落髮、皮膚炎,廣泛存在各種動物性植物性食物中,如雞蛋、堅果、全穀類、動物內臟。維生素B9(葉酸):維持胎兒神經管健康,如柑橘類、強化穀類、蘆筍、花椰菜、菠菜。維生素B12:為造血重要營養素,普遍存在動物性食物中,如蛋黃、牡蠣、肉類。
熬夜熬自由、夾縫中擠出Me time 職業媽媽睡眠障礙解方
現代女性就業比例高,根據主計處統計,25-44歲女性就業比例高達83.2%,然而家庭照顧者的重責大任多半還是落在媽媽身上。職業媽媽若遇到「雷隊友」,下班還要包辦家事、育兒等,蠟燭多頭燒,壓力超大。好不容易將孩子、家事擺平,可以好好休息的「Me Time」所剩無幾,捨不得睡是常態,反而讓作息更混亂,常常到了該睡的時候反而睡不著,隔天起床更是痛苦,陷入惡性循環。職業媽媽該如何在緊湊的生活壓力中找到平衡,兼顧家庭與自身健康?讓營養師江佳容來解析!壓力大、3C重度使用、熬夜 多重因素造成睡眠障礙壓力真的會導致睡眠障礙嗎?江佳容營養師指出,難入睡、睡不好其實是多重因素產生的結果,其中當我們情緒緊繃、壓力大時,人體會自然分泌壓力賀爾蒙,如果長時間壓力過大,會使體內的內分泌失衡,進而干擾使人快樂的神經傳導物質,進一步影響到睡眠;且白天用電腦、晚上滑手機,3C產品的藍光也會干擾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該休息時沒入睡,多巴胺、血清素、褪黑激素等幫助穩定神經的神經傳導物質都會受到干擾,種種原因使得睡眠時間變短,神經傳導物質減少,情緒一直處在高張狀態,陷入惡性循環。想要改善睡眠,首先必須調整生理時鐘回歸正常且規律的時段,才能使內分泌與神經傳導物質趨於穩定,但成年人的世界充滿許多身不由己,除了調整生活作息、培養運動習慣外,可以藉由飲食及營養保健還改善。江佳容營養師表示,現代人常會選擇補充機能食品來輔助,目前所知色胺酸、鈣、鎂、維生素D或B群等皆有助於舒緩情緒,進而幫助睡眠,其中維生素B群較常聽到用來提振精神,她解釋主要是維生素B1、B2有幫助能量代謝,事實上B6、B12、葉酸是神經傳導中重要的輔助因子,可以幫助穩定情緒,也有助於改善睡眠。▲營養師江佳容腦部腸道息息相關 攝取益生菌調整腸道健康有助睡眠已有許多研究證實,腸道健康與腦神經息息相關,被稱為「腸腦軸」,江佳容營養師解釋,腦部有850億個神經元,而擁有第二大5億個神經元的就是腸道。用簡單的方式譬喻,人體排便不順暢,就容易鬱悶,腦部分泌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來穩定神經,副交感神經負責控制腸道蠕動,而腸道也負責分泌體內95%血清素及合成50%多巴胺,當過多的血清素存在腸道中,腸道蠕動也會受到影響,因此當腸道環境越健全,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分泌越平衡,透過血液循環代謝到腦部及全身運用,也會影響睡眠。既然腸道健康與影響睡眠的神經傳導物質有關,是否攝取益生菌保健腸道,也能改善睡眠?江佳容營養師回應「沒錯!」工作、生活壓力大也會影響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的平衡,當自律神經失調,也會影響腸道蠕動,造成排便困難,若排泄物滯留腸道,也會破壞好菌、干擾腸道健康,因此補充益生菌,養成腸道內的好菌環境也能調節睡眠障礙。挑對菌、養好菌 腸道菌相穩定自然睡得好江佳容營養師提到,選擇益生菌的關鍵有三:1. 選擇有專利的益生菌-益生菌種類非常多,對應的功能也不同,專利的益生菌會有專屬的菌株編號,如植物乳酸桿菌、副乾酪乳酸桿菌、瑞士乳酸桿菌等都是有幫助睡眠的菌種。2. 慎選生產公司-益生菌廠牌常會號稱有多少個好菌,但不是單純量多就好,也要看是否有效,選擇有信譽、有品質的公司,就能降低選到以不知名菌種填充數量的商品。3. 添加物越單純越好-挑選時除了調整口味之外,應避免額外添加氧化鎂、人工色素、人工香料、防腐劑等,且補充益生菌之後,還必須有好的環境生長,如添加益生菌的發酵代謝物「後生元」,能提供好菌營養,幫助腸道菌相平衡。有睡眠障礙的民眾,通常會擔憂用藥成癮、交互作用等問題,而益生菌則是天然且安全的營養補充品,使用上禁忌也不多,且對腸道健康及免疫調節都有幫助,也有幫助調節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江佳容營養師提到,只要腸道健康、神經傳導物質濃度足夠,就能比較容易睡得沉、睡得好,精神、膚況、體態、情緒也都會跟著改善。養好菌的同時,也應養成飲食均衡、規律運動、養成規律的睡眠時間,避免破壞菌相。江佳容營養師提醒,睡前不要吃太飽也不要太餓,吃太飽因為消化增加可能會睡眠中斷、太餓則是會更加清醒,睡得更不好,若感到飢餓,建議補充一些溫熱的飲品,如牛奶,或是香蕉、奇異果、起司、優格等幫助好眠,職業媽媽絕對不要報復性飲食,選擇高油、高鹽的鹹酥雞、泡麵等,才能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
被蚊子咬別直接拍死! 專家揭「這4種人」更易被「叮」上:小心會潰爛
台南本土登革熱疫情至今仍相當嚴峻,上周更新增了5例死亡個案,讓民眾不免人心惶惶。對此,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點出4種人,包括肥胖、新陳代謝不佳、剛運動後者等等,較一般人更易被蚊子「叮」上,或是體溫偏高、穿著深色衣物也會更吸引蚊子的「青睞」,因此提醒其應更加注意做好防蚊蟲的應對措施。第1種:體重過胖、肥胖者有此問題的民眾,除了本身體溫就偏高外,其呼出的二氧化碳濃度也相對高。而由於蚊子偏好以氣味來辨別是否適合吸血,肥胖者散發出的濃烈氣味便是蚊子的大好目標。第2種:膽固醇超標的人母蚊一般在產卵前需要足夠的膽固醇來補充營養,但蚊子本身其實無法自行製造合成膽固醇,便會透過吸取動物血液來獲得。另外,膽固醇超標者本身體質就偏酸,也將會容易吸引蚊子叮咬。第3種:新陳代謝不佳者新陳代謝速率較差的人因為體內反應機制較為緩慢,無法有效轉換人體所吸收的養分,長期下來更容易導致酸性物質在體內大量累積,進而成為酸性體質,更易成為蚊子的目標。第4種:剛運動後的人剛運動結束者由於呼吸較喘較為急促,便會比保持靜態活動的人吐出更大量的二氧化碳,尤其二氧化碳在濃度偏高的情況下,會散發出獨特的酸性氣味,讓蚊子能更快速找到大餐。而關於與蚊子的相處之道,吳家誠教授提到,切勿在蚊子叮咬後就直接將其拍死,避免病媒蚊身上的病菌隨著傷口進入人體,而也該減少抓癢行為,改以拍打周遭皮膚的方式抑制癢感,以免造成傷口潰爛、感染。另外,若平時外出想要有效防蚊叮咬,吳家誠教授提醒,除了使用防蚊液以外,還可嘗試將維生素B1溶於水中,並適當塗抹在皮膚上,是因為維生素B1屬於含硫維生素,其氣味會讓蚊子卻步,達到良好的驅蚊效果。
65歲嬤罹癡呆症「忘記有2孫」 每天見面1反應超心碎
甜蜜又沉重的負擔!澳洲一名65歲婦人有2個孫子,但是每天都會忘記他們的存在,每次都要重新記起自己是阿嬤的事實,因為她患有一種失憶症,會剝奪短期記憶,一醒來大腦就「重新開機」。根據《太陽報》報導,喬希(JOSIE Hunt)是一名健身教練,2020年2月接受胃袖狀切除手術後喝酒,結果罹患了癡呆症,長期記憶還在,卻記不住近期的事情,病情越來越嚴重,8個月後被診斷出患有高沙可夫症候群(Korsakoff's syndrome),家人深信是手術造成的,「從那之後,她的健康開始惡化,看起來很虛弱」,還一直喝酒,導致大腦受損。報導指出,喬希有2個孫子,分別是3歲的瑪麗(Marli)和3個月大的洛蒂(Lottie),但她每次看到孫子,都好像是初次見面一樣,恍然大悟自己原來已經當阿嬤了。喬希每次見到2個孫子,才會發現自己已經當阿嬤了。(圖/翻攝自太陽報)喬希的女兒潔德(Jade Mead)透露,當他們見面時,媽媽總是說:「妳沒跟我說妳有孩子!」儘管感到驚訝,卻從不生氣,而且很喜歡擁抱孩子們,「這是一個歡喜參半的時刻」。幸好,醫生告知這個情況短時間內不會變得更糟,因此家人可以保持樂觀的態度,繼續生活在一起。據了解,高沙可夫症候群又稱健忘症候群,是一種大腦缺乏維生素B1而引起的精神障礙,症狀包括遺忘最近的事、時間及空間定向障礙。通常採用靜脈注射(輸液)或者肌肉注射(打針)硫胺替代品,並附加提供合適的營養及水化物治療。◎喝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意識混亂恐是缺維生素B1 醫揭:這些族群應留意
一名65歲女性被帶至急診,因為被家人發現近一週都關在房間不出門,也鮮少說話,該患者平時有規則飲酒的習慣,且多年前曾因嚴重的胃潰瘍做過部分胃切除手術。神經學檢查發現患者意識混亂,兩側眼球無法順利外展,後續腦部核磁共振則在雙側視丘及下視丘有異常訊號,確診為魏尼凱氏腦病(Wernicke’s encephalopathy),治療上給予高單位維生素B1後其症狀有逐步改善。嚴重缺乏維生素B1 「魏尼凱氏腦病」以腦變表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內科醫師許家綸說,維生素B1作為一種輔酶,在身體的能量代謝中扮演重要角色,嚴重缺乏會導致能量利用障礙,而大腦正是身體中需能最高的器官,因此常以腦變表現,即所謂魏尼凱氏腦病(Wernicke’s encepha lopathy)。酒癮族群最常見 出現意識改變、步伐不穩現象許家綸表示,魏尼凱氏腦病(Wernicke’s encephalopathy)酒癮族群最為常見,但任何有潛在營養不良的都應留心,舉凡做過腸胃切除手術、癌症化療、嚴重孕吐、本身有慢性感染或發炎疾患者;臨床上會有意識改變、步伐不穩、伴隨眼球移動不能或者眼振等現象,倘若沒能及時治療,有機會留下長期的後遺症,如記憶障礙、虛談…等,此時在醫學上我們將其稱為高沙可夫症候群(korsakoff’s syndrome)。補充口服維生素B1 降低罹病風險醫師提醒,上述這些族群若無法在平時生活達到均衡的飲食,建議可以另外添加口服的維生素B1作補充,以降低罹病風險。
端午別顧著吃粽子 營養師曝光5當季蔬果「熱量低又降膽固醇」
端午節到了,相信不少人都開始吃起粽子了。但粽子不僅難消化、熱量又高,民眾在食用時真的要有所節制。營養師余朱青就表示,在吃粽子的同時,還有5種當季蔬果可以多加食用,不僅熱量低,還能降低膽固醇。營養師余朱青在FB粉絲專頁發文,內容中指出目前當季的茄子富含膳食纖維。營養素豐富,且熱量低,每100公克僅25大卡。含有礦物質鉀、維生素D、維生素B6等,其中的花青素、茄黃酮苷、葉黃素等,可預防黃斑部病變。但他也提醒,茄子屬於高鉀食物,有腎病相關的患者食用要留意謹慎。除了茄子外,當季的菜豆(長豇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菜豆每100克約有35大卡。除了富含膳食纖維外,也是鉀和鎂等礦物質的良好來源。菜豆除了新鮮食材好料理之外,也很常曬乾做成豆仔乾,也十分美味。當季的蔬果中,余朱青也很推薦瓠瓜(蒲仔),每100克蒲瓜僅有18 大卡,熱量低且營養成分豐富,含有豐富的水分及膳食纖維,及丙醇、乙酸、黃瓜酸,還有維生素A、C及鉀,也是養顏美容及減重人士餐桌上常見的好食材。水果方面,桃子、李子也是不錯的當季水果,李子含有維生素B1、B2、B6、菸鹼酸及礦物質鉀、鐵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力。桃子含有豐富鐵質及維生素C及A,也是當季酸酸甜甜的美味水果。余朱青也提醒,李子含有高量的果酸,所以胃腸不好的朋友可別多吃。
鐵質比蘋果和梨子還多! 4招挑選香甜多汁的水蜜桃
5月進入水蜜桃產季,水蜜桃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A,而且鐵含量比蘋果和梨子多,豐富的膳食纖維也有助於腸胃蠕動、改善便秘。品種與產地部份,桃園「拉拉山」水蜜桃遠近馳名,高雄「那瑪夏」水蜜桃也不遑多讓,小巧爆汁、皮薄肉香。想要挑選出香甜多汁的水蜜桃,就來看看行政院農委會傳授的4招訣竅吧。世界第6大經濟果樹桃子是世界第6大經濟果樹產業之一。桃果香甜多汁,營養價值高,富含多酚類、維生素C、維他命E等抗氧化成分,可以活化血液並預防衰老;鐵含量比蘋果和梨子多;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腸胃蠕動、改善便秘,並穩定血液中的血糖和膽固醇,預防心臟病;其他營養還有果膠、纖維素、β胡蘿蔔素、鉀等等。農委會說明,桃子的種類與品種繁多,有圓的扁的、果皮有毛的無毛的、果肉也分白肉、黃肉或紅肉、口感也有分軟的硬的。水蜜桃是桃子的種類之一,只要是成熟時口感軟綿、香甜多汁的桃子,都稱為水蜜桃。可供鮮食,也可做為加工產品。水蜜桃小檔案產地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嘉義、高雄、花蓮、台東特性屬薔薇科落葉小喬木,小枝光滑,芽有短柔毛,葉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鋸齒,無毛,花單生,粉紅色,有短花梗、萼片。質地細緻,多汁味美,屬溫帶高級水果。營養成分水、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天然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菸鹼酸、維生素C、鈣、磷、鐵、鉀。料理方式水蜜桃氣泡飲、水蜜桃果凍或布丁、水蜜桃派等甜點。鹹食則可烹調成蜜桃雞湯、蜜桃魚,別有風味。挑選方式1果實對稱飽滿、縫合線雙邊果肉平整對稱。2果實重量重。3香氣濃郁、果實變軟4熟度要高,果皮紅不紅跟甜度無關。*水蜜桃嬌柔脆弱,挑選時盡量不以手碰觸,若要用手,請以指腹和手掌輕柔拿起。保存方式常溫保存:未完全成熟的水蜜桃先常溫存放約2天,把箱子打開,放置在陰涼通風處。冷藏保存:完全成熟的水蜜桃用紙個別包裹後,再裝入塑膠袋內,盡早食用完畢。 *另外記得,水蜜桃還沒吃之前都不要碰到水,否則容易變爛喔。品嘗美味水果還能做公益2009年莫拉克風災侵襲高雄,「那瑪夏」災情慘重,為了保護家鄉土地,那瑪夏水蜜桃堅持友善種植,不噴農藥也不灑化肥,雖然果實沒有拉拉山水蜜桃那般碩大,但每一顆都是農民辛苦照料的心意,2023年更獲得水蜜桃盲選評鑑大賽亞軍。那瑪夏全區約有70戶栽種水蜜桃,面積約40餘公頃,今年量產150萬粒,較去年多5成,甜度約14-15度,產值約3,600萬左右。今年那瑪夏水蜜桃包裝成精美禮盒,結合音樂舞台劇與公益文化推廣,讓民眾品嘗有機美味還能認識原住民文化,部分盈餘也將捐予當地那瑪夏國中,作為下一代的教育基金。
每天有11名飲酒者死亡 每天喝一罐沒事?醫揭「酒精成癮判斷要點」
45歲的周先生,從高中時期開始接觸含有酒精的飲料,每天喝一罐烈酒已成為他的習慣,若沒飲酒情緒就會變得暴躁、焦慮,甚至出現暴力行為,兩年前也罹患酒精性肝炎,身體每況愈下。日前全身無力、貧血,已無法勝任工地工作,至急診檢查後發現血紅素只剩下5.7(正常數值為13),轉介身心醫學科評估,發現長期酗酒是貧血及身體問題的根源,經評估後住院治療其酒精戒斷及身體併發症,讓身體器官得到復原的機會。 沒有健康飲酒量 長期恐致多重疾病上身根據台灣國民健康署2018年的統計,平均每天有11名飲酒者因不當飲酒行為失去生命。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陳益乾主任提到,沒有健康的飲酒量,喝酒百害而無一利,長期飲酒常會出現腸胃出血、肝病變、胰臟炎、糖尿病、癌症、腦部損傷、失智及諸多精神症狀、情緒症狀等健康問題。更值得關注的是國人有47%帶有變異型的乙醛去氫酶(ALDH2)基因型,飲酒後會造成身體乙醛堆積,乙醛是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的一級致癌物質,過量飲酒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治療酒精成癮分4階段 補充足夠的營養、水份及維生素酒精會造成全身器官的傷害,治療酒精成癮的患者需進行系統性的身體檢查,包含肝功能、胰臟功能、造血功能的血液檢查,必要時安排腦部影像及腹部超音波檢查。醫生透過專業,診斷是否為酒精成癮及評估身體併發症,治療上則分成中毒期、戒斷期、戒除期、復健維持期四個階段。陳益乾主任表示,酒精中毒期會評估病患身體存在的疾病及潛伏外傷的可能性,處在急性焦躁狀態具潛在攻擊危險時,會適度給予合適之鎮靜藥物,並且補充足夠的營養、水份及維生素B1。戒斷期最具挑戰性 嚴重死亡率近10%陳益乾主任指出,戒斷期對於長期喝酒的病患最具挑戰性,常伴隨著併發症,像是自律神經會過度興奮、心悸,腸胃不適,且容易產生意識混亂,若合併譫妄時,未及時治療死亡率將近10%,此時採用合適藥物減少戒斷症狀。最後的復健維持期則針對病患提供功能評估,安排後續轉銜職能治療與職業重建。《健康醫療網》提醒您,「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路邊買鵝蛋煮完「蛋清變粉色」 當事人懵了:不敢吃
大陸江蘇省徐州市一名女子近日在路邊買鵝蛋,煮完後蛋清卻是粉色的,讓她當場傻眼。當事人張女士表示,路邊有人擺攤賣鵝蛋,當時蛋上還沾著泥,覺得肯定是自家養的,就買了幾個,第一次煮了2個,發現蛋清都是粉色的,蛋黃是正常顏色,就沒敢吃,自己也很有疑問,想問問有沒有懂的,到底能不能吃。一般而言,蛋清遇熱後會凝固成白色固體,故又稱為蛋白,與蛋黃相對。它如同哺乳類的羊水一樣有防震、保濕及保護的作用。至於為何蛋清是粉色的,有網友猜測鵝蛋里可能含有染料。和蛋黃相比,蛋清中含有更豐富的蛋白質,包括卵清蛋白、伴清蛋白、卵黏蛋白、卵膠黏蛋白、卵球蛋白等,蛋黃蛋白主要是卵黃磷蛋白和卵黃球蛋白,這些蛋白的營養價值是相似的。蛋清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是甘露糖和半乳糖,而蛋黃中主要是葡萄糖,這些碳水化合物的營養價值差別都不大。蛋黃中的礦物質總量是蛋清的兩倍,鐵、鋅和硒等含量高於蛋清。蛋清和蛋黃中維生素的含量差別較大,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D、維生素K等幾乎都存在於蛋黃中,水溶性維生素B1主要存在於蛋清中,維生素B2含量在蛋黃和蛋清中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