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羹
」艋舺有藝思2/三代魚丸攤、百年肉圓店傳世飄香 一嘗新舊融合好滋味
造訪新富有樂市,除了可欣賞藝文活動,也不妨品嘗會於秋日市集出攤或開設手作工作坊的美食攤商與店家。穿梭在人聲鼎沸的市場內,你想買些什麼回去?婆媽們可能忙著思考當天餐桌上的菜色,年輕人則可能想挑點美味熟食嘗嘗鮮。在東三水街市場內就有攤走過一甲子歷史的「艋舺大豐」,以各式炸物、手作魚丸、魚漿製品等,擄獲各年齡層的客群。魚丸攤創立於1957年,經過多次調整的門面讓人聯想到日本市場攤位模樣。(圖/侯世駿攝)除了炸牛蒡,調味適中、料豐味美的蝦捲、海苔捲與金錢蝦餅等炸物都值得一試。(160元/半斤、300元/斤,圖/侯世駿攝)第三代老闆鄭靖騰提到,爺爺早期原於基隆以在地魚貨製作魚丸,但因雨都潮濕容易影響品質,後來遷移至東三水街臨時攤販集中場,至此在萬華落地生根。鄭靖騰原本只是承接家中業務、幫助拓展客戶,後因父親驟然離世,為了承接家業,他跟著老師傅習藝、逐漸摸索魚丸製程,只為保留手作旗魚丸與花枝丸等美味。許多婆媽都知道以黑旗魚製作的旗魚丸和以白旗魚製作的旗魚三絲丸是招牌商品,其中旗魚三絲丸還分為大小顆,小顆的含蔥、紅蘿蔔與芹菜,大顆的則包入蔥與油蔥酥,紮實鮮美。手工捏製的丸類製品真材實料,連花枝丸也是放入整隻花枝身製作。(丸類多為160元/斤、花枝丸260元/斤,圖/侯世駿攝)曾被用來做甜不辣的模具已經變成特製印章,來到艋舺大豐不如帶張店家明信片回去吧。(圖/侯世駿攝)鄭靖騰接手後,除了調整門面,呈現現在乾淨清新的攤位,炸物也考量健康取向,僅簡單調味、盡量處理得清爽,像金黃誘人的「炸牛蒡」早期並非主力商品,現在卻變成不少人特地來買的必吃炸物。並且艋舺大豐開啟了網購通路,讓自製美味能送到更多客群手上,週末還不定時會舉辦導覽、小小店長及手作坊等活動,11月初也將參加新富有樂市秋日市集,屆時預計推出限定套餐,以炸牛蒡搭配花枝丸與排骨酥,加上古早味醬料吸引饕客上門。川業肉圓兩大招牌「油炸肉圓」(前,50元)、「綜合羹」(80元/小份、100元/大份,圖/侯世駿攝)穿出市場,在廣州街上有一個看似簇新其實開業甚久的「川業肉圓」,只見第四代老闆陳勁宏熟練地將油炸肉圓撈起、壓去多餘油脂,淋上祖傳紅糟醬便可上桌,誰也沒想到一開始包肉圓時他還時常弄破肉圓皮。陳勁宏提到,「每天我們要花約7小時製作肉圓,因手的溫度高容易影響塑形,處理不好就容易弄破。」在以地瓜粉、五穀米製成的外皮下,包裹著南投埔里香菇、嘉義鳳尾筍,還有用紅糟醬先醃後炒的溫體豬後腿肉,先蒸再炸的肉圓口感Q而不硬、甜而不膩,早已養出一批熟客。陳勁宏雖然2021年才正式接棒肉圓店經營,但勤跑市集希望推廣家傳肉圓。(圖/侯世駿攝)這間小店最早可追溯至1910年,陳勁宏的高祖與曾祖父原為漁民,在一次船難僥倖存活後決定轉業,後來曾祖父陳承業在新竹城隍廟旁開始挑擔賣肉圓、肉羹與貢丸湯,開啟家傳肉圓營生。經歷北上開店、多次遷址,原本被稱作「萬華新竹肉圓」的這間店,在2021年陳勁宏接棒後,決定立下店名,以曾祖父名字的「業」字,和開店「111」年歷史形似的「川」字為名,也取川流不息與世代新舊交融的象徵意義。吃肉圓時不妨來碗招牌「綜合羹」,裡頭包含肉羹、蝦仁羹、魷魚與魚酥,大份版本還新增魷魚球,是將旗魚漿包裹魷魚末製成,口感Q彈鮮美,甚至還有客人想單買魷魚球回家享用。另因近年的健康風潮,陳勁宏也增加清蒸肉圓與石花凍等品項,前者頗受長輩喜愛,後者則以親戚於東北角手採石花菜製成,特意減少水的比例,風味清香滑嫩。在10/23新富有樂市舉辦的「餐桌學堂」工作坊,陳勁宏也將教民眾動手做肉圓,讓更多人喜歡這款傳統好味道。重新裝修後的店裝風格清新,可見裸露老屋原始樑,牆上還有店家沿革與萬華青山王祭典介紹。(圖/侯世駿攝)DATA艋舺大豐電話:(02)2306-0532地址: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62號營業時間:08:00~14:30,週一休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DAFONDFISHBALL1957/備註:因疫情影響致使黑旗魚缺貨,目前旗魚丸暫停供應,但仍可選購以白旗魚製作的旗魚三絲丸;如有特殊休假日,會公告於fb 川業肉圓電話:(02)2308-1641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65號營業時間:10:00~21:00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21732757285
叫外送「要多付2筆錢」一餐破300 男星嘆物價高:台北生活不容易
外送平台興起,許多人懶得出門,或是有其他原因,就會選擇叫外送。不過,相關費用也不少。藝人嘻小瓜(謝紹宸)日前就叫外送,但除了餐點以外,還要加上2種費用,一餐下來就超過300元,讓他自嘲「我直接減肥不吃」。嘻小瓜7日在IG貼出限時動態,可以看到他外送點了雞腿便當和綜合羹,總共要246元,另外還有55元外送服務費和5元平台費,加起來總金額306元,這讓他感嘆:「在台北生活真的不容易」,每天除了思考要吃什麼以外,現在物價都超高,餐點還要再加外送費及平台費,笑說:「我直接先減肥,不吃了哈哈」,也讓北漂族很有共鳴。嘻小瓜坦言在台北生活不容易。(圖/翻攝自嘻小瓜IG)據了解,外送平台foodpanda自6月7日起收取「平台費」,先從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市等指定地區開辦,每筆訂單酌收3至5元平台費。foodpanda指出,平台費是為支應營運必要成本而不得不做出的決定,外送營運有許多必要成本,包括人事、營運、金流等都需要大量動能才能完成。foodpanda透露,許多國家早已開始收平台費,像是新加坡、香港去年11月率先開收平台費,新加坡每筆訂單收0.29新幣(約6.2元台幣),香港每筆訂單收2港幣(約7.5元台幣)。至於另一家外送平台Uber Eats則表示,會持續專注於帶給消費者最好的經驗,包含價值感和經濟實惠的選擇,目前沒有加收費用計畫。
吃魚酥硬硬的 女星吐出來驚見「咬碎玻璃」:以為牙齒斷
不少人都有吃東西吃到異物的經驗,女星王以路昨(29日)透露,自己吃過最特別的「加料」就是碎玻璃,而且不僅一次,所幸發現得及時,沒有吞下去,也沒有割傷舌頭。許多粉絲聽完後直呼,「真的很幸運了,不然後果不堪設想。」王以路詢問大家,「說說看你們吃過的餐點中,最特別的加料是什麼?」接著她表示,自己吃過最特別的加料是玻璃,第一次是少女時去咖啡店點了杯冰紅茶,然後喝到了玻璃片,最近一次是陪老公吃綜合羹時,吃到魚酥中有塊小玻璃。王以路說,「我一開始咬碎時還以為我牙齒斷了,還覺得魚酥裡面什麼硬硬的好奇怪,一看竟然是我咬碎了玻璃。」王以路直言,自己是運氣好,牙齒直接先咬到,沒有傷到其他地方,至於之前紅茶裡的玻璃片是想要咬碎時,突然覺得這片小冰塊怎麼不會冰,吐出來看才發現是玻璃片。她也忍不住自嘲,小強算什麼。貼文一出引起討論,許多粉絲紛紛留言「這太恐怖了吧」、「商家要道歉吧」、「還好沒受傷」、「有夠嚇人的,好險沒有吞下去,否則後果真的很嚴重」、「曾經吃便當吃到一半裡面有完整的大蟑螂」。
新年走春祈平安 台北大龍峒
大龍峒是台北較早發展的聚落之一,除了人文味濃的「臺北市孔廟」,亦有主祀「醫神」保生大帝的國定古蹟「大龍峒保安宮」,年節到大龍峒走春,造訪古意也祈求平安。據說早期只有狀元在祭孔典禮時,才可以通過「泮橋」直上大成殿,因此又稱「狀元橋」。(圖/于魯光攝)走出捷運圓山站,循著指標便能到大龍峒老街區,這裡像是台北的另一個時空,時光流速自成一種步調。雙廟巡禮 寫祈福賀卡沿著紅色的「萬仞宮牆」來到「臺北市孔廟」,這裡不僅是考試旺季時祈求好運的文廟,也有不少雅致與趣味的細節設計。例如半月形泮池上彎曲的「泮橋」,以竹節形狀雕成石欄杆,象徵高風亮節,牆上繪製「仁獸」麒麟,更是色彩鮮明。「臺北市孔廟」風格素雅,平時也有不少旅客前來遊賞。(圖/于魯光攝)若想了解古代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別忘了走進做為常設展間的東廡、西廡(類似古代住宅的廂房),在「儀門」旁固定有書法老師駐點,可以免費幫遊客寫「客製祈福卡」。農曆年期間還舉辦新春活動,只要在設置的布景前拍照打卡,就能玩扭蛋機換「大成殿」文創紙膠帶。離開「臺北市孔廟」前,別忘了跟書法老師索取寫有吉祥話的「客製祈福卡」。(圖/于魯光攝)接著走訪鄰近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大龍峒保安宮」,宮廟是由渡海來台的泉州同安人所建,他們將家鄉守護神「保生大帝」乞靈分火至大龍峒,宮廟前的「四十四坎」立碑上,還刻有同安人聚集在大龍峒創立商業街的過往。《朱仙鎮八槌大戰陸文龍》是潘麗水留下的壁畫巨作之一。(圖/于魯光攝)經歷多次重修的廟宇,不僅保留古老龍柱、精細的剪黏藝術,百多年前的「對場作」(建築分為左右兩邊,由不同師傅建造)更蔚為話題。當時陳應彬與郭塔兩位匠師同場競技,使正殿左右看似對稱,實則在雕刻與彩繪上有微妙差異,正殿牆面上還有廟方延請北上、知名的已故台南匠師潘麗水創作的七幅壁畫,人物神情極其生動。由於大龍峒保安宮對建築保存與修復的用心,二○○三年還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榮譽獎」農曆春節到「大龍峒保安宮」拜拜,祈求平安健康。(圖/于魯光攝)除了觀察建築細節,祈求身體健康與新年平安尤為重要,想揮別過去略為辛苦的一年,記得到廟裡祈福,迎來新年好運到。古早美食 小店故事多大龍峒保安宮旁巷子進去不遠,便能看到在地人坐在冒著熱氣的攤位前喝湯、吃麵,這家「大龍峒川記魷魚羹」已有近半世紀歷史,第二代老闆阿田哥從小就跟著父親在大龍峒到處跑,從流動攤販到開店在百年屋齡的老宅內,女兒也跟著接棒。阿田哥說:「天還沒亮就得開始工作,最辛苦的是要用魚漿把魷魚裹成差不多大小。」點一碗用老牌沙茶醬調味的羹湯,再加盤黑白切,就是大龍峒人的美味早午餐。「綜合羹冬粉」有帶口感的魷魚羹和處理乾淨的豬腸,冬粉吸附了沙茶香氣更好吃。(60元/碗)(圖/于魯光攝)賣了三代的「大龍峒川記魷魚羹」,是許多人返鄉時會特別去回味的小吃。(圖/于魯光攝)繞到另一端,又被「花生舉人咖啡店」的招牌吸引住目光,老闆張又穎話匣子一開可停不了,原來他是一八六四年(同治三年)考取舉人的張書紳的玄孫,張書紳在年少貧寒時曾在大龍峒挑擔賣花生,有「花生舉人」稱號。「花生舉人咖啡店」店內有張書紳中舉時的聖旨、明治時期黑膠唱片等特色老物件。(圖/于魯光攝)這家店原本名為「果然文創」,做在地導覽、賣簡餐輕食,疫情期間改名再出發,希望用更貼近家族的故事推廣大龍峒文化。去年開賣的豆花,除了有以手洗花生和寶山黑糖珍珠製作的甜口味,還有張家祖傳的「麻辣豆花」,加入台灣牛、花椒與四川郫縣豆瓣,暖暖地吃,滋味很是特別。「麻辣豆花」香辣軟嫩,香Q滋味的「招牌脆皮麻糬保證甜水果鬆餅」還以宴客盤盛裝。(麻辣豆花120元/招牌脆皮麻糬保證甜水果鬆餅,200元)(圖/于魯光攝)河濱舟影 朝聖升降廟離開熟悉的大龍峒區域,位於劍潭抽水站旁邊的「三腳渡擺渡口」也與大龍峒的過往有關。「三腳渡擺渡口」除了端午會舉行划龍舟比賽,平時停泊的龍舟也吸引遊客拍照。(圖/于魯光攝)三腳渡擺渡口早期用於連接社子葫蘆堵、劍潭、大龍峒三地,民國五十三年間因進行基隆河截彎取直工程,將原本連接社子和大龍峒的支流填平,加上興建公路,慢慢地不再有航運功能,但出身造船世家的國寶級匠師劉清正,卻在此專門製作龍舟,三腳渡一帶因而保存了龍舟文化。來到這裡,不妨與停泊在岸邊的龍舟拍照,也可以到一旁收容多尊落難神像的「天德宮」祈福,這可是全台唯一具備升降裝置的土地公廟呢!為了防範淹水而加裝的升降機,讓「天德宮」意外成為奇景。(圖/于魯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