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壽險
」 壽險 保誠人壽 保險 分紅保單 投資型保單偽造體檢報告騙近百萬傭金 保險公司調查抓包3高層作假
新北市汐止發生保險公司高層偽造體檢報告詐騙傭金的案件,國泰人壽公司的鄭姓業務主任、鄒姓區經理和劉姓區總監被控為了快速核保,3人聯手偽造客戶的體檢報告,藉此獲取高額佣金。目前已由士林地檢署偵結,並以詐欺等罪名起訴三人。根據起訴書內容,國泰人壽先前推出「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後,3名被告陸續招攬邱、許、黃姓客戶投保,而由於客戶的體檢報告不符合公司要求,無法順利核保。為了解決這個問題,3名被告開始共謀聯手偽造體檢報告。鄒姓區經理指示鄭姓業務主任取得某人在中興醫院的體檢報告,隨後通過LINE傳給劉姓區總監。劉姓區總監則將這份報告分別變造成3名被保險人的體檢結果,再回傳給鄭姓業務主任。鄭姓業務主任隨後按照鄒姓區經理的指示,利用一名不知情同事的公司內部帳號,將偽造的體檢報告上傳至公司審核系統。而這一番操作下來,不僅讓3名顧客成功投保,甚至也讓3名被告獲得高達97萬2741元的佣金。但最後這番行為還是被公司察覺。國泰人壽第一時間就找來一名保戶詢問,在得知保護從未在該醫院進行過體檢,意識到遭到詐騙,隨即報警處理。在偵訊過程中,3名被告各執一詞。鄭姓業務主任承認是受鄒姓區經理指示偽造體檢報告,並表示因為鄒是主管,不敢違抗。鄒姓區經理則否認指示偽造,聲稱只是請劉姓區總監幫忙檢查報告。劉姓區總監也否認參與偽造,稱自己只是在幫忙檢查資料是否吻合。但後續檢警還是根據國泰公司的陳述、3名被保險人的證詞,以及3名被告之間的LINE對話記錄,最終依行使偽造私文書、詐欺取財等罪名起訴三人,並建請法院從重處斷。
扣保單討債2/保單解約金僅千元 遭強制執行所有保障去了了
最高法院大法庭裁定債權人可以強制解約、執行債務人為要保人的保單,取回保價金償債,立委憂心保單遭到強制解約僅拿回少量的解約金抵債,卻使得保險受益人保障喪失,相關權益沒有其他手段可以救濟,因此呼籲賦予保險受益人「介入權」,也提醒民眾,若是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向法院聲明異議,或是與保險公司協商,避免解約保單,改用縮小保額的方法釋出部分金額。許多債務人多年前因各種原因負債,欠錢的對象不只一家銀行,事隔多年,不見對方繼續追討,還以為債務已經解決,卻不知道銀行已將這些債權轉手給資產管理公司;直到最高院統一解釋,保單也可做為強制執行的標的,資產公司紛紛出手,導致近來債務人保單遭扣押的數量大增,各黨立委都接到不少陳情,民進黨、民眾黨與國民黨立委都針對此問題舉行記者會,討論因應之道。46歲的B先生在17年前欠下現金卡卡債,至今連本帶利積欠銀行新台幣12萬9千多元,資產管理公司扣押以他為要保人的終身壽險,包括自己的主約以及兩個小孩做為被保險人的附約,預估保單解約金43萬,雖然多於欠款,但解約後若要重新投保的條件大不相同,讓他感嘆銀行的資產管理公司為了催討小錢,硬是讓債務人損失更多。最後,在立委郭國文協調下,保險公司同意以縮小保額的方式,讓債權公司可領回債款,同時債務人也不會失去所有的保障。國民黨籍立委鄭正鈐、林思銘、羅廷瑋與羅智強開記者會,呼籲制定保單強制執行參考原則,保護保單相關人基本權益刻不容緩。(圖/周志龍攝)郭國文指出,被扣押的保單有許多是父母親替小孩買的保險,一旦解約,可能就買不到同樣的保障,或者保費大幅提高。許多保單的殘值並不高,債權人拿到一點錢,但是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卻失去了重要的保障,《強制執行法》和最高法院雖然都有提到比例原則,但實務上大家都知道法院負擔很重,很難多花心思去兼顧個案正義。C小姐雖然已經成年,但她的保單也是當年父母出錢讓她投保。C小姐說,她在20年前與人打官司,那段期間不僅是身心煎熬,到了後期更花光了積蓄,有打過訴訟的人就知道,司法審判還曠日廢時,為了生活只好向銀行借錢,導致不斷重覆上演「借了還、還了又借」的戲碼,最後官司輸了,她身陷囹圄,也實在無力償還,才欠下這幾十萬元的債務;出獄後又被貼上曾入獄的標籤,導致工作不順,僅能溫飽三餐,並非刻意不還錢。今年4月中,C小姐收到台北地方法院的執行命令,債權銀行透過某資產管理公司查扣她的人壽保險與醫療險,訴求用保單解約金來償還欠款,「但我的保險解約金僅僅只有一千多元。」她說,如果她有投資型或者是儲蓄型的保單卻不還錢,就真的是很過份,但她只有單純的壽險與醫療險,這還是家人擔心她未來會付不起醫療費用,因此用她的名義買的保險。法院核發契約終止命令,債務人的壽險主約遭到解約,連帶附約的健康險等保單將會一併失效,恐影響就醫的基本權利。(圖/方萬民攝)「如果硬要解掉這類型的保險,無疑是要逼我走上絕路。」C小姐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她的工作已經非常不穩定,如果連人生最後的希望都剝奪,除了不能生存,連還錢的機會都被斷絕,還只是為了一千多元保險解約金,為了這一點錢就要斷人生路,想一想就覺得十分恐怖。郭國文說,目前業界和學界都對保單強制執行有很多疑慮,金管會與司法院應該協商出一個流程,在強制執行保單前,宜先召開調解程序,看要保人是否願意先行還錢,或是保險受益人是否願意代為清償,避免在要保人或受益人不知情的狀況下被強制解約。立委鍾佳濱指出,強制執行債務人的保單本來立意良好,保障債權人、避免債務人脫產,但也可能出現道德風險,處理不良債權的資產管理業者要求解約健康型保單時,因為通常這些弱勢的保戶,正好是要用到保險的年齡,所以債權人提出解約要求時,保險公司反而成為潛在的受益者。他說,保單作為強制執行的標的時,同時也應該提供債務人主張異議的救濟的管道,但債務人可能連自己可以主張什麼也不清楚,此時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就可以介入。雖然該中心原本的任務是處理保戶跟保險公司的消費爭議,但應向大眾宣導遇到類似事件應如何因應並提供諮詢。鍾佳濱也提議,金管會保險局在對壽險公司進行「普惠金融」評鑑時,可以要求保險公司主動幫保戶做保單分析,在遭到強制執行債權的時候,怎麼樣讓保戶的損失降到最低,例如保戶的主約是儲蓄險,附約是醫療保障型的保單,雖主約被強制執行解約,保險公司可以把約附單獨分離出來,讓保戶繼續維持附約,保險局更應該將其列入對保險公司的稽核項目,這樣業者才會認真執行。
爸生病無法工作…媽逼幫繳妹終身險「別計較」 哥崩潰:受益人是妹夫
「這哪門子道理?」1名男網友抱怨,自己跟妹妹差10歲,最近爸爸因生病無法再工作,沒辦法替妹妹繳主約終身壽險,孰料媽媽居然認為當哥哥的人,要幫父親替妹妹繳完,理由是「兄弟姊妹不要計較」,且妹妹還私底下跟母親抱怨「真倒楣」,讓他傻眼直呼「我妹都30歲了,自己有在工作,壽險受益人已變更她老公。這哪門子道理?」原PO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發文,「我跟妹妹差10歲,老爸因生病無法再工作,無法替妹妹繳主約終身壽險(大概剩四年)。我媽居然認為當哥的,要幫老爸替妹妹繳完,兄弟姊妹不要計較。我說都成年了,自己拿去繳不行嗎?」原PO提到,「妹妹私底下居然還跟母親抱怨真倒楣。靠,我妹都30歲了,自己有在工作,壽險受益人已變更她老公。這哪門子道理?又不是父母早逝,妹妹還在念國小,哥哥要負起責任。」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很多媽都這樣,媽的問題很大」、「管她去死,有這次繳費,以後缺錢一定都找媽媽,媽媽又來壓榨你」、「繳不出來就解除合約!妹妹都30歲了,成年了,也已婚了。再怎麼樣也輪不到你幫她繳保費」、「她老公繳啊~憑甚麼當哥的要幫忙繳,你妹好手好腳自己不會去賺錢繳,還是賺的錢是拿去養她老公,兄弟姐妹之間談到錢就傷感情」。
買命錢也坑1/繳26年保費老客戶乳癌病逝 保險公司扯「非併發症不賠」
宏泰人壽自稱以「穩健、誠信、關懷」的理念,用心經營金融保險專業品牌,讓保戶在人生的每個重要時刻都能無後顧之憂,近年卻負面消息不斷,繼2021年的薰衣草保單之亂後,如今又傳出剋扣保戶的理賠金,老保戶在乳癌病逝後,宏泰竟瞎扯其「非因併發症」離世而不予理賠,讓家屬難以接受,如今已向保險評議中心提出申訴,希望能還家屬公道。阿國至今仍在母親病逝的悲痛中難以走出,更對宏泰的態度感到心寒。(圖/周志龍攝)宏泰創立於1994年,總資產超過3000億元,目前掌門人是台灣地王三子林鴻南,2018年底推出「薰衣草醫療健康保險附約」,上市2年多熱賣超過15萬張。2021年3宏泰無預警調漲薰衣草保單保額,引發保戶抗議,金管會也出手重罰宏泰120萬元並駁回備查。「我們全家的保險都是在宏泰買的,這樣真的會很擔心以後有沒有保障。」死者兒子阿國(化名)透露,宏泰業務與外祖父母是舊交,母親則與這位「阿姨」買下全家的保險,且多數保單都向宏泰購買,她自己也在24歲時買下終身壽險和終身防癌健康保險,從1997年繳到2023年,合計每年繳1625元。而阿國母親以為這份保單可以給自己和家人一個安心的保障,直到2019年阿國母親發現自己罹患乳癌,當時全家陷入愁雲慘霧中,阿國得在學校和醫院間奔波,阿國父親則要忙著工作和照顧妻子,盡力讓患者得到最好的照料,最終阿國母親仍不敵病魔過世。「媽媽發現的時候腫瘤就已經很大了,最後那段時間她真的很辛苦。」阿國難過回憶,母親最後幾年都在與病痛抗爭,不斷更換敷料和照顧傷口,而宏泰在得知其罹癌後,第一時間也按照合約內容給付30萬元,此後的每次理賠都沒有問題,家人間這才未對宏泰有任何疑心,直到母親離世,保險公司才換了一副嘴臉。根據阿國的計算,宏泰應再賠償身亡事故理賠金約93萬元,宏泰卻否認阿國母親是死於癌症與其併發症,認為被保險人主要是「肺部感染而使用抗生素,同時因敗血病引起休克、最後又有黴菌感染,胸部電腦斷層有發炎變化住院。」認定其不在理賠範圍內,讓家屬難以接受。根據臺大醫院的死亡證明,直接引起阿國母親死亡原因的疾病為敗血性休克,先行原因則是肺炎和乳癌,診斷證明也提及了乳癌併腦及胸壁轉移的病情,而業務的說法也給家屬二次傷害。臺大醫院的死亡證明中明確載明,阿國母親死亡原因的疾病為敗血性休克,先行原因則是肺炎和乳癌,宏泰卻不承認死因是癌症與併發症。(圖/讀者提供)「這已經不是心寒,這叫心死了。」阿國表示,買保險主要就是為了一分保障,沒想到在最需要關懷的時刻,竟被保險公司「捅上一刀」,如今已向保險評議中心提出申訴,也希望其他消費者能夠審慎考慮,避免再有更多人像他們一樣受害。宏泰表示,就受益人所提供之書面資料,在符合保單條款約定事項的原則下,就被保險人實際就診原因、治療紀錄核定是否為保障範疇等,經專業的評估與判斷,已做出最嚴謹的處置,對於依法承辦結果未如保戶家屬預期,且申訴期間多次溝通亦無共識,本公司深感遺憾與抱歉。宏泰強調,本案現已進入評議申請階段,並於3月20日正式函覆陳述意見書在案,承諾將依評議中心公正審議後之最終結果辦理。
保單夯什麼2/這些人都改買「定期型」保險 資深業務:30年前就力推給計程車司機
疫情前熱銷的終身壽險附約實支實付醫療險,在保險業者苦吞防疫險理賠巨虧後,去年紛紛停售,加上限縮「副本理賠」的金管會新政策今年元旦上路,「一年一期的『定期型壽險、醫療險』愈受青睞!」一名資深保險業務員告訴CTWANT記者。有「平民保險王」之稱的保險達人、本身也是做保險業務的劉鳳和跟CTWANT記者說,「快三十年來我就是力推『定期型』的保險,包括壽險、癌症險、意外險與一年期的附約型實支實付險,因為我的客戶很多是計程車司機、攤商,買定期險的保費不高,才有多餘的錢拿去投資理財買房。」另一名壽險業務員則告訴記者,他近年招攬「高額型」定期型壽險頗受高資產族群青睞,譬如一張一年1千萬保額壽險,保費約2萬餘元,首年度可以拿到的佣金就有1萬元,也就是50%。保險界主管跟記者說,「過去大家為了拚業績,經濟力尚可的保戶還買到7張實支險,住院一次的理賠金扣掉實際醫療費後還有餘額」「後來雖改為『限買3張』,只是加上醫界融通保戶很多非必要住院治療,龐大的理賠金則已讓實支險走向虧損,紛紛下架改版,像是有一張保單歷經13次改版後乾脆停售。」我國壽險業即將在2026年接軌IFRS17國際會計準則。右二為保誠人壽總經理王慰慈。(示意圖/保誠人壽提供)尤其防疫險之亂,業者苦吞2700多億元的鉅額理賠,開始盤點恐面臨超額虧損的醫療險保單。CTWANT記者2023年7月即調查,疫情爆發三年內,停售的「實支實付險」共28張,其中產險占21張,壽險7張,有個人住院醫療險、團體住院醫療險、突發傷病住院險、癌症達文西手術增額保障附加條款等,包括AIA友邦、宏泰、台灣、遠雄、富邦產壽險公司等。「去年8月爆發癌症患者抗議健保署清查是否有必要住院治療的真實情況,其實背後很大的原因,就是保險業正在盤整『虧錢保單』,當發現到申請實支實付險住院理賠的保險費遽增,讓很多產壽險公司吃不消。」一名保險界人士接受CTWANT採訪時指出。「企業不會做虧損的事!好的商品,一旦超乎道德範圍的濫用,最後承受負擔都是年輕下一代,吃虧的都是民眾。」一名金融界人士分析。當時,為免重蹈防疫險鉅額虧損之路,保險界堅持依約「必要性住院治療」理賠定義底線,癌友界主張「醫療技術進步許多治療無須住院」,期盼應擴大住院險的理賠範圍與定義,為平息爭議,金管會邀產官學界辦公聽會,歷經三個月討論,去年底主委黃天牧宣布2024年起「六大主流保單」新政策中,其一即是「實支實付險」落實損害填補原則。小資族如何透過保險商品分散經濟負擔風險,要如何買得好用保費也負擔起,常是許多人的大哉問。(示意圖/公勝保經提供)依金管會新規定,今年元旦起的實支險核保政策將限縮接受副本理賠等投保條件,也因此,2023年底再掀起一波「實支險副本理賠停售潮」,保誠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等都跟進,2024年起台新人壽公布僅接受沒有買過任何一張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民眾投保,安聯人壽的副本理賠張數則限縮僅接受二張。「這項新政策,為要遏止保險公司、業務員亂賣,也讓保戶更了解,加上2026年接軌IFRS 17、ICS新會計政策,保險商品的定義與理賠條款,不會輕易放寬融通的。」一名業界主管跟CTWANT記者說。到底要怎麼買醫療險才會足夠?「以一個家庭(包含小孩)為例,我通常建議民眾保險費占年薪比例的十分之一。有限的收入費用範圍內,要買『高保障型』的意外險、壽險等。」力推「定期型保險」的保險達人劉鳳和說。「保險界推的一年一期『定期險』醫療險商品,可補強終身險的保額。」另一名資深業務員說,「保險非萬靈丹,要評估自身經濟情況。以小資族、上班族來說,最終還是要拚自身的財富累積,藉著加薪、投資理財等增加收入」,「建議民眾可以自行上網到基富通投保官方推廣的定期壽險、傳統型重大疾病險與小額終老險,少了業務員的佣金,相對來說保費較低。」此外,「很多經濟情況還不錯的老闆、醫生會計師等,也會買定期壽險、意外險等,當作一個分散風險工具」,「酌量自身的財務情況,在健康險部分,中風、失智、肢體受傷、癌症等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或會長期影響經濟收入的重大疾病醫療險、長照險等,也是許多民眾會趁年輕時規劃提早投保。」這位資深業務員建議。
保單夯什麼1/富壽創「百億分紅保單」策略奏效 市場盼「分紅型長照險」保費降低
疫情後台股及ETF產品大吸金,壽險業卻慘兮兮,2023年新契約保費收入未破7千億元,創17年新低,尤其利變險及投資型保單更是大翻船,然去年卻有一張「分紅保單」重出江湖,還賣成「百億神單」,「富邦金董座蔡明興逆勢出招及動員銀行通路,確實奏效。」一名壽險界高層向CTWANT記者表示,待金管會的分紅保單資訊揭露新政策上路,同業可能會跟風加入。其實,「分紅保單」曾是壽險公司熱賣商品,但2007年、2008年間遇到金融海嘯,掀起「未配出紅利」風暴,引發保戶大量申訴及退出,市場上僅剩英商保誠人壽仍主推分紅保單;直到去年三月,富邦人壽重返市場,新推美元計價期繳型終身壽險分紅保單,還賣成百億神單,去年底法國巴黎人壽也跟進,再度炒熱話題。CTWANT記者調查,看到富壽力拼「分紅保單」的亮眼成績,保險業界躍躍欲試,關鍵在於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的2024年「六大主流保單」新政策第一條:「分紅保單」將強化保戶資訊揭露服務機制。「還是先等金管會確定要如何定義『紅利』分配計算等,才考慮加入。」多名壽險公司主管跟CTWANT記者說。事實上,疫情過後保險業飽受FED暴力升息、股債雙殺、防疫險之災等海內外不利局勢夾擊,依壽險公會最新資料顯示,2023年新契約保費收入大減,僅剩6714億元,較前一年少調1016億元、減幅13%,比前一個低點、2007年的7519億元還少805億元,是一大警訊。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宣布的2024年「六大主流保單」新政策,首項就是鎖定「分紅保單」的資訊揭露部分。(圖/黃鵬杰攝)其中,「利變險、投資型保單的保費收入都沒破3000億元大關,『升息』影響這些跟著利率連動的保險商品競爭力,就連台股ETF也打不過了。」一名金融界人士說。2023年利變險新契約保費收入為2703億元,年減18%,創10年新低,投資型保單則是2565億元,年減26%,為七年來新低。「投信公司喊出『ETF現金配息率超過10%』,連我自己都買進,也難怪保險業錢難進來,收入大衰退。」另一名金融業人士說,「現在民眾可選的理財商品多樣化,利變險宣告利率比不上美債利率,幾乎金控旗下銀行通路都改賣債券型商品,少賣利變險、投資型保單了。」對照台股ETF去年整體規模逾1.4兆元,較前一年增加5700億元,總受益人數破607萬人新高紀錄,比前一年大增191萬人,顯見投資ETF已為顯學。據此,富邦人壽去年三月逆勢操作,在業務上將投資型保單商品占比轉向力推「分紅保單」,跌破同業眼鏡。「看中未來在計算ICS(MInsurance Capital Standard,保險資本標準)比較有利。」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在2023年股東會親自說明重推分紅保單的原因。ETF成為台股投資市場的一大主力軍,圖為2023年首屆的ETF博覽會。(圖/方萬民攝)目前市售分紅保單都屬「不保證給付紅利」,業界以假設紅利數值對照不同投資報酬率,區分為三類:低分紅年化收益率3.0%、中分紅年化收益率5.5%、高分紅年化收益率6.0%,保誠人壽及富邦人壽的分紅保單均以「中分紅」為主。「富邦人壽因為有富邦金控旗下的台北富邦銀行幫忙推分紅保單,賣得很強!」一名保經界主管坦言,其他銷售通路雖眼紅但仍「不敢用力賣」,「因為分紅保單的分配紅利計算機制的資料不夠透明,很怕會像十多年前,保險公司踩雷,配不出來紅利,衍生一堆的糾紛案,有些通路還是很保守的推。」華瀚保經副總蘇桔明說,「目前市場上有賣有長照終身壽險(定額給付型)的分紅保單,譬如說40歲男性投保,每月可給付長期照顧保險金2萬元的話,年繳保費要7萬多元,實在是太貴了,一般上班族根本買不起。」「也常有保戶問到,大家都希望平安健康到終老,沒有用到保險理賠額度」另一名金融界高層說,「既然大家繳保險費共同來分擔需要的保戶,分擔經濟承擔風險,保險公司也是有將保費拿去做投資獲利的話,那麼也應設計『回饋保戶紅利』機制,這也能鼓勵更多民眾加入保險生態圈。」
美元「定存高利率」帶動國人存款創新高! 這一張利變險最高可保到750萬美元
今年至4月底,國人在銀行存款額已逼近57兆元的歷史新高水位,其中又以高利率美元定存金額成長最多,足見民眾對資產保值的需求日增,台新金控(2887)子公司台新人壽推出一張短年期、最高可投保到750萬美元的美元利變險,開發金控(2883)旗下中國人壽則建議爸爸們可階段性以重大傷病險加定期給付型美元利變險增加保障額度。台新人壽董事長蔡康表示,為了滿足國人對資產保全與增值的需求,台新人壽推出「新富傳家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可運用短年期的繳費方式來補足保障,同時提供增值回饋分享金機制,抗通膨並有機會隨時間增值,抵禦經濟環境震盪所帶來的衝擊,更能安心實現資產傳承給後代的心願。蔡康指出,過去三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讓人感嘆生命無常,不少人因此警覺保險保障的重要性;但根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顯示,2022年的生死險新契約平均保額為98.14萬元,仍不夠扛起突發風險造成例如房貸、教育費等維持家庭日常必須持續支付的沉重負擔。台新人壽推出的「新富傳家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提供躉繳或二年期的繳費選擇,運用短年期的繳費方式來補足保障,即能享有保障終身(至110歲)的壽險保障,投保金額最少3000美元、最高750萬美元(未滿15足歲之未成年人最高為200萬美元);可以保障家庭壽險之不足,在高風險時代有效分散人生風險,讓家人可以保有生活品質。中國人壽建議不論是「菜鳥爸爸」、「夾心爸爸」、「樂齡爸爸」,優先選擇保障涵蓋廣,能一次滿足終身住院及手術基本保障的醫療險商品,如「中國人壽新樂活終身醫療健康保險」,待收入提升後可再彈性附加其它險種,增加保險給付項目,讓保障更完整。中壽建議可階段性增加「中國人壽真心守護重大傷病保險」,強化重大傷病險或防癌險商品等個人保障。若預算足夠,建議可再加保美元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商品,如中壽新推出的「中國人壽美心傳承美元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因具有初次罹患特定傷病給付設計,除可強化特定傷病保障,還能同時滿足壽險保障與資產規劃需求,逐步為退休做準備。
黃金大咖督軍2/蔡承儒接富邦人壽副董 蔡明興給了「分紅保單」盈餘紅利目標
正當金控董總們對去年獲利不佳紛紛向股東道歉之際,富邦金控(2881)董事長蔡明興在股東會後,一開口就是請大家多支持「富邦Costco聯名卡」與「分紅保單」,前者由蔡明興新接任董座的北富銀主推,後者則由蔡明興獨子蔡承儒擔任董事與副董的富邦人壽負責。今年富邦金改選,除了蔡明忠及蔡明興兩兄弟互換壽險、銀行董事,還啟動蔡家第三代接班模式。蔡明興的36歲獨子蔡承儒不但接下富邦人壽副董事長與董事,今年還首度進入金控董事會,擔任董事、副總、投資管理總處副總處長,富邦媒董事、台灣大哥大董事、富邦投信董事與以馬內利投資董事。富邦金控董座蔡明興獨子蔡承儒,今年首度進入金控擔任董事,並擔任富邦人壽副董。(圖/報系資料照)蔡明忠長子33歲的蔡承道,除擔任富邦證券董事,今年還出任富邦產險與香港富邦銀行的董事。對於第三代,富邦蔡家採取「易子而教」,蔡明忠、蔡明興兄弟多沒有一起在子公司出任董事,兩人的兒子蔡承道、蔡承儒則也與父親分別在不同子公司董事會。今年6月富邦金股東會改選董事後,蔡明興兒子蔡承儒首次進入金控董事會,與大伯蔡明忠及父親同為董事成員。「蔡承儒來金控歷練、學習,並將著重在富邦人壽的壽險與投資部分。」蔡明興清楚描繪蔡承儒的任務,他在金控的投資管理總處,還要參與富壽保費投資操盤,加上富壽暌違13年後重推的「分紅保單」,投資項目會以股票為主,明年起,最直接的可以看到帶給保戶到底有多少盈餘分紅。蔡承儒自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經濟學系畢業後,曾在摩根大通證券擔任研究員,8年多前進入富邦集團工作,從富邦人壽總經理特助到擔任富邦育樂總經理、董事長,並出任台灣大、富邦媒等董事,去年11月還進入富邦人壽擔任董事,已展開第三代接班學習階段。蔡明忠長子、33歲的蔡承道(右二),今年進入富邦產險董事會。(圖/翻攝三立新聞網)蔡承儒原本就是富邦人壽董事,CTWANT記者詢問,富壽今年會考慮重推分紅單,是否有蔡承儒的推薦?「這是大家團隊一起討論評估的。」蔡明興如此回答說,從他親自在股東會力推分紅保單,兒子接下富壽副董與重要任務之一即是投資管理,顯見相當看重分紅保單帶給金控與富壽的財務助益。「富邦人壽相對同業來說較為年輕,承接安泰人壽在整體比例比較少,新保單較多,綜觀高利率保單也較少,因此富壽保單成本相對同業較低,重推期繳型終身壽險的分紅保單,未來在計算ICS是比較有利的,我們也希望把投資型保單轉到分紅保單。」蔡明興在股東會後進一步說。CTWANT記者續問,低分紅、中分紅、高分紅哪一個指標為目標?「會以中分紅為主。」蔡明興答覆說。富邦人壽2023年重推「分紅保單」,富邦金控董座蔡明興還在股東會中請大家多加支持。(圖/報系資料照)儘管是「不保證給付的紅利」,看得出來富壽要與市場上唯一持續推出紅利保單的英商保誠人壽競逐,就要拚出盈餘績效分享保戶紅利,假設紅利數值對照不同投資報酬率,業界多會以低分紅3.0%、中分紅5.5%、高分紅6.0%來預估,如今蔡明興也清楚道出富壽紅利目標;保誠也以達到「中分紅」為主。「分紅保單的保費是採取分離帳戶,不是像以前固定幾趴,比較符合17接軌,而且是我們自己投資管理,相對投資型保單收到的保費不是我們的資產,是別人(基金公司等)在管理的」蔡明興提到富壽今年起會以分紅保單為重點商品,依法規明定至少要分享盈餘的70%,對此蔡明興說富壽分紅保單有多張,也會有分享80%的;保誠人壽則是有分享90%的。蔡明興說,「富邦有各種分紅保單,在香港也都持續推分紅保單,盈餘比例分給保戶多,景氣看起來會慢慢復甦的」,「富壽好多年沒有賣分紅保單,需要大量教育訓練,今年在台灣賣了幾個月,銷售率逐漸加溫還不錯」。
不保證紅利1/蔡明興睽違13年賣「分紅保單」 富邦人壽搖旗衝陣為哪一樁
台灣保險市場再起騷動。這次是富邦人壽將停賣13年的「分紅保單」,全面重新上架,富邦金(2881)總經理韓蔚廷5月18日加碼喊話,年底前要賣上百億元。此舉,不但向壽險保費大池塘擲出巨石,震撼市場,也直球對決「分紅保單」大賣20年的英商保誠人壽。三天後,保誠人壽不甘示弱,財務長關永威公開叫陣,「連續十年分紅績效亮眼,分紅保單專家地位屹立不搖」,「保誠的投資策略,避免短期投機性操作」,「在匯率曝險及高風險投資比重上,均低於同業水準」,並強調「有集團跨國資源提升投資報酬」。這場壽險市場的新戰事,起於今年4月11日,富邦人壽主動發布一則消息,推薦新上市的四張「分紅終身壽險」保單為「資產配置新解方」,正式向廣大投資客戶招手,欲藉此搶吸市場資金。英商保誠人壽在台灣主打「分紅保單」,已連續銷售20年。右四為保誠人壽總經理王慰慈。(圖/保誠人壽提供)CTWANT記者調查,近十多年來,「分紅保單」幾乎被保險公司及保戶打入冷宮,早在2004年以前,壽險公司推過「強制分紅保單」(舊有分紅保單),之後,富邦人壽、中國人壽等改推「自由分紅保單」(現行新制分紅保單),隨後陸續停賣,甚至商品下架銷聲匿跡,主要是受到金融風暴投資績效腰斬、低利率等影響而難獲保戶青睞。為何富邦人壽重新搶進「分紅保單」市場?「今年壽險業面臨『投資型保單』首季新契約保費較去年同期衰退53.9%,『利變型保單』銳減六成的業績困境!」保險公司主管分析,富邦人壽可說是第一家展開自救行動的大型壽險公司。利變型保單原是熱銷商品,雖非分紅保單,但持有3年保本(拿回總繳保費),持有6年IRR(保單的投資報酬率)超過定存利率,具有「洗定存」效果,但在利率低迷之際,擔憂儲蓄險弱化壽險財務體質,金管會監管緊盯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勿過4%,去年還有多家人壽遭警告,甚至商品被要求下架。金管會出手後,「利變險少了儲蓄保本又領息的亮點,賣得比去年差很多,這是很多家人壽都面臨的問題。」「中壽、台壽等的利變險的宣告利率才2~3.8%之間,還比銀行給的美元定存4~5%低,保戶資金就這麼多,錢也多往銀行端流,壽險公司拼不過。」華瀚保經副總蘇桔明說。再者,台灣2026年即將接軌兩大國際制度IFRS17跟ICS,從舊制接軌新制,對保險業衝擊大,其中投資型保單雖風險資本低,但基本上沒法累積CSM(合約服務邊際,IFRS 17基礎下預期未來的死差益與費差益合計數),而且繳費年期通常比較短,分紅保單因為不保證分紅,計算出來的ICS風險資本比利變型商品要低。多推分紅保單,逐年累積CSM有助富邦人壽資本,也有利於VNB(新契約價值)跟CSM增加,也能對富壽EV(隱含價值)有正面影響。因此,富邦人壽今年積極推動商品轉型,5月18日富邦金第一季法說會上,總經理韓蔚廷特別提及,「剛發行的分紅保單初年度契約保費收入(FYP)占比並不高,目前內部團隊訂定目標為今年底能有10%以上。」以富邦人壽今年初年度契約保費目標1,000億元,估算分紅保單至少要賣出100億元。對於富邦的大動作,這一個多月來,壽險同業還在觀望,遲遲未跟進。CTWANT記者詢問其他家人壽公司,包括國泰、南山、中國、新光人壽等,都表示「目前沒有推新的分紅保單」或是「正在研究中」。自許為「分紅保單專家」英商保誠人壽則老神在在,自2004年在台推出第一張「英式分紅保單」,迄今近20年,在「分紅保單」市場幾乎獨領風騷,累計推出140張分紅保單(含新台幣、外幣計價,52張已停賣)。「這場『分紅保單』土洋大戰,等一年後見真章!」保險業主管說,就看富邦人壽新招能否獲業務員及保戶支持。(富邦人壽分紅保單的紅利,係於契約屆滿第2個保單年度起開始有機會分配)
不保證紅利2/買分紅保單要比二個%數 保誠人壽這一項硬是「高」2成
在國內本土壽險公司消失逾十年的「分紅保單」重現江湖!「分紅保單滿六年後解約,沒法拿到優於銀行定存利息報酬,讓愛買儲蓄險保本的國人『不滿足』!」保險公司主管告訴CTWANT記者,富邦人壽在躉繳型、期繳型的終身壽險,增加保費收入,逆勢重推「分紅保單」,主要也是因為接軌IFRS 17與積極推動產品轉型等。考慮買最新推出的分紅保單之前,可以先了解以前該類保單的分紅表現。CTWANT記者採訪到一對52歲謝氏夫婦,他們在13年前分別向中國人壽、富邦人壽各買了一張六年期、二十年期的分紅終身壽險保單,年繳保費各約5.7萬元,準備做為退休金。「中壽保單到期時,我們先打電話到公司問會領回多少元?想說應該會比總繳了約34.6萬保險費多些,沒想到還少了約2.4萬元。」(保單價值準備金、解約金皆約32.2萬元)「當時中壽也建議,若沒急需用到這筆資金,可先擱著不用領回,放愈久可以領愈多;迄今也13年了,這幾年給每年約給紅利4千多元,且有逐年增加一兩百元,累計以前未領計息儲存共逾4.1萬元。」謝太太並說,「我翻了保單,滿13年度可領回的保險金為37.3萬元,比總繳保費多了快3萬元。」再看他們向富邦人壽投保的分紅保單,計算保單價值準備金的預定利率為年利率2.25%,分配紅利盈餘率70%;迄今保費共繳了73多萬元,連續十二年每領1.25萬元生存保險金共15萬元,今年富邦通知還會加給1,118元的紅利增額/分享金增額。謝太太說,「我細看保單,載明今年解約金為42.2萬元,比我總繳保費扣掉已領生存保險金後的58萬元還少了16萬元,因此提前解約一定不划算。」富邦人壽執行副總董采苓點出重返「分紅保單」市場,考量保戶風險性。(圖/報系資料照、CTWANT合成)「其實分紅保單就是類儲蓄險,保戶看重紅利與複利效果,保險公司則是透過收取大量保費,拿去市場找標得投資,賺取利差,再分享一些盈餘給保戶」,「這也是保險集中大眾資金去助人、自助的初衷,分紅保單的保費是需放進『專款專戶』專做投資,不能挪去做其他用途。」保險資深業務副總說。該資深副總分析,分紅保單為壽險公司在身故給付、解約金等傳統保證給付項目之外,還額外把死差益、費差益、利差益等紅利,依規定至少分紅70%給保戶,壽險公司最高只能拿30%。無論分紅保單的紅利來源與計算方式如何,一律載明「不保證每年分紅」,因此當分紅保單給的紅利愈少到沒有,漸漸失寵,本土保險公司也難再新推新商品。為何富邦人壽重返分紅保單市場?「它對客戶的風險介於利變型保單跟投資型保單之間,分紅保單的資產配置比較多在股票,保戶持有年期夠長的話,拿到的報酬率會多於利變型商品,報酬率的波動也不會像投資型商品那麼大。」富邦人壽執行副總董采苓向記者解釋。富邦人壽目前上市的四張分紅保單,有躉繳型長紅及三年期、六年期的年年分紅終身壽險,首先強調「不保證給付紅利」,「年度保單紅利也是在契約屆滿第2年起,每一保單週年日給」,但每年紅利金額不同,依當時宣告為準;終期保單紅利則是等到保單屆滿第5保單年度起,因身故、完全失能、保障期滿或終止契約時給付。「不保證有紅利,滿期要三、六年,保戶會願意等嗎?還不如去買高配息ETF、債券等,不會被綁很久。」一名保險業幹部語帶保留地說,「分紅保單適合願意長期投資,重視壽險保障、傳承的保戶。」以富邦人壽今年最新推出的四張終身壽險分紅保單來看,有台幣與美元計價兩種,分為躉繳型與3年期、6年期,「保證給付」皆有壽險保障的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補助費、失能保險金以及保戶屆滿110歲仍活著的「祝壽保險金」。紅利則為「不保證給付」,來自分紅保單的死差、費差及利差,其中以利差益為主要來源,也就是分紅保單實際投資收益率「高於」保單計算保單價值準備金之預定利率;紅利數值為假設不同投資報酬率,據了解業界多會以低分紅3.0%、中分紅5.5%、高分紅6.0%來預估,且通常保險公司會以「中分紅」為目標。因此,當這一家保險公司經營投資好不好,攸關分紅保單保戶能不能拿到紅利,除了看會達到「低分紅、中分紅、高分紅」哪一階段,還要了解保險公司允諾分享給保戶的紅利盈餘%數,依法規不能低於70%。據悉,目前英商保誠人壽即拿出「連續十年逾100%中分紅成績」,而中分紅投資報酬率4.5%,加上保費預定利率,依保誠人壽揭露平均保戶實質總報酬約2.91%;而且,保誠人壽允諾紅利盈餘分配給90%,富邦人壽則是依法令規範保戶可分配盈餘70%以上,並明訂於保單條款。也就是說,當民眾投保「分紅保單」且看重「可分享公司盈餘的紅利」時,便可多了解富邦、保誠人壽會將「分紅保單」的保費拿去做的投資績效,以及紅利分配率的計算方式。
不保證紅利3/保戶怨報酬低、申訴多賣不動投資型 分紅保單也曾吃過那些虧
根據CTWANT調查,有大型人壽公司猶豫跟不跟進富邦人壽重賣「分紅保單」,卡關在「怎麼跟保戶說紅利會有多少」,「如果不敢給推估金額,保戶根本興趣缺缺;一旦給分紅試算表,又怕被申訴沒照實給,重演當年『投資不漂亮,還得硬生生擠出紅利』的慘況,進退兩難呀!」一名逾30年資深業務幹部跟CTWANT記者說。國泰人壽董事、資深執行副總林昭廷在5月26日國泰金控法說會後,對於國壽推不推分紅保單,則是跟CTWANT記者證實說,「還在研究中」,「分紅保單過往在國壽占比不多,高利率保單則是經過十幾年後,現在已降到三成以下」;「以前分紅保單的申訴多,業務員銷售時不容易說清紅利怎麼算,且不保證給紅利,這都是國壽還在考慮的原因。」另一家壽險業務幹部說,多年前,有保戶跟金管會保險局申訴,抱怨說業務員給的保單分紅試算表,在保單到期後有數十萬元,結果一看帳戶根本沒這筆紅利就吵著要提出訴訟,「那個紅利試算也是保險公司給的數據,給程式公司跑出來的,結果保險公司說可以跟保戶和解,但這筆紅利得業務員與公司各出一半,這非小數目,嚇壞了業務員。」依據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受理的「分紅保單」申訴案件,整理出在「壽險利益表」、「保險契約建議書、計畫書」、「保證給付紅利」、「利差紅利、死差紅利的計算」等類別。通常保險公司主張的理由,從公布的評議書舉例來看,有說「商品DM簡章載明有『本簡介僅供參考之用』字樣,詳細內容應以保單條款為準」,「簡章標示『本紅利以假設利率10%計算僅供參考用』,如利率變動時,則比照變動利率調整」,「已確實告知保戶紅利之性質及定義,並無疑義」等。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保險公司業務員招攬分紅保單時給的試算「壽險利益表」,載明「期滿可領回累積紅利的金額」。目前市場資金有流向銀行端的高利率美元定存、債券等商品,保險局也緊盯著利變險的宣告利率。圖為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圖/黃鵬杰攝)有一例就是說紅利會給到255.4 萬元、145.4萬元兩種分別,但保戶在分紅保單到期後領到的紅利3萬8,638元,與壽險利益表所載金額相差太大;保戶提出申訴主張,應依投保時A銀行公告存放款基本利率(一年期)7.75%及依該基本利率每年之變動推算累積紅利,共計79萬2,895元。另一例的保戶則是抱怨說,「明明保險公司都一直強調,這幾年賺錢穩健,還持續對保戶推銷新保單」「可是等到分紅保單到期後,卻又稱保單投資標的不賺錢,沒有辦法給紅利,令人難以接受」。CTWANT進一步檢視保誠人壽、富邦人壽所推的分紅保單,商品DM已經用紅色粗黑提醒說「紅利是不保證給付」之外,還清楚提供各年度「解約金一覽表」;在保險公司、保經公司等業務通路,則也沒有給「紅利試算表」,皆是避免過往這些爭議。身兼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的保險局長施瓊華則就「分紅保單」終身壽險提醒說,民眾要先了解自身需求是重「保障」還是「分享紅利」,如果是「紅利」這一部分,就要多了解保險公司會如何就分享公司盈餘、分配紅利的計算方式,並且可以試算在賺錢、虧錢等不同的報酬率的計算紅利的情況,避免日後給付保險金可能產生的爭議。施瓊華並指出,投保保險著重在壽險、健康醫療險等保障,主管機關也一再提醒保險公司在招攬保單時,要跟保戶解釋清楚這一張保單會理賠哪些項目、保險金計算方式等,尤其「不保證給付紅利」等項目,也要讓保戶很清楚了解,才不會有認知落差。
台灣女性勞參率年年上揚 仍不及美英日韓
台灣勞動力參與率概況母親節將至,媽媽不僅扮演家庭照顧,在物價上漲、薪資成長有限情況下,女性選擇重返職場,家庭、事業都兼顧;根據主計總處統計顯示,我國民國101年女性勞動力參與率首度突破5成,每年持續成長,今年攀升至51.73%,不過,學者警示,職場環境對女性不夠友善,也缺乏彈性,雖然台灣女性勞參率年年上揚,但仍不及日、韓逾53%勞參率,更追不上英、美國57%以上水準。人資專家楊宗斌憂心指出,台灣女性勞參率自101年突破5成之後,11年來幾乎呈龜速成長,今年好不容易來到51.73%,與鄰近日韓或歐美國家相比,幾乎是呈停滯狀態。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以文化相近的日本為例,女性勞參率於25至29歲達高峰,日本女性會因婚育而暫時退出職場,30至39歲勞參率明顯下降,到了35至40歲後逐漸復出職場,勞參率會上升,45至49歲達另一高峰,即日本女性勞參率曲線呈現「雙峰」;歐美國家則呈「高原型」,女性勞參率維持高檔,50歲後才明顯下滑。反觀台灣,成之約表示,女性勞參率曲線呈「單峰」,因婚育退出職場後,雖35至40歲會二度就業,但撐不起另一個高峰。成之約警示,台灣女性高等教育普及,二度就業通常大材小用,多從事餐飲、文書、保母、多層次傳銷等低門檻或基層的工作;成之約建議,育嬰政策可仿效歐美國家更友善、更彈性,如育嬰留停期間,可改為上班半天、育嬰假補助一半的選擇,企業主不必頭疼育嬰期間補人的問題,女性也不會因而被迫離開職場;二度就業也能提供符合市場的訓練,並加強資訊媒合的工作。全球人壽觀察,媽媽們疲憊指數高,不論是25至34歲的年輕媽媽,或35至49歲的三明治媽媽,投保件數最多的前三大主約保單是重大傷病定期險、住院日額型終身醫療險及終身壽險;全球人壽建議,年輕媽媽宜多點預算用於重大醫療風險填補經濟缺口,三明治媽媽強化多次給付型癌症險與長照險,開始規畫,照顧未來的自己。
年終獎金聰明規劃 好運整年旺旺來
根據人力銀行調查,年終平均為1.33個月,創9年來新高;其中,海運業更是連莊「年終王」,發出高額年終獎金,最高獎金大約是一般上班族四年薪資,讓人稱羡。不過,上班族領到大筆獎金可別急著花光光,中國人壽建議,年終獎金分配要做好事前規劃,且兼顧理性與感性,除了孝親、家庭支出、犒賞自己外,可撥出一半用於保障及資產配置,發揮獎金最大效益,讓過去一年辛苦的回報,轉化成新年好運旺旺來。如何聰明運用、存好存滿是個重要課題,而一年的開始正是好時機重新檢視自己的資產規劃,是否安全有保障。中國人壽建議上班族,可善用年終獎金,提撥部分獎金進行保障及資產配置,讓自己及家人安心。而對於40歲以上的上班族來說,多在職場上打拼10多年,可能已升任主管,收入也較高,且也開始要面臨退休準備,而透過「中國人壽旺旺來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充足自身保障,還能兼顧資產配置及退休規劃,就是不錯的選擇。「中國人壽旺旺來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以新臺幣計價,繳費一次即可享有終身保障,提供多樣化保險費費率折減合併最高可達1.9%。另外,投保後以宣告利率 (非固定,實際宣告利率以中國人壽公告為主)為基礎,年年有機會享增值回饋分享金(非保證給付項目),此外,也享有分期定期保險金給付,彰顯保險本質及保障精神,讓這份關愛持續照顧您的摯愛。以40歲的上班族汪先生為例,若汪先生投保「中國人壽旺旺來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投保時之保險金額為新臺幣(以下同)1,079,299元,原始躉繳保險費為1,008,065元,經相關費率折減後,實繳保險費為1,000,000元,而其增值回饋分享金選擇以繳清保險方式增加保險金額,假設投保後未來各保單年度宣告利率2.25%下(非固定,未來實際宣告利率以中國人壽公告為準),至汪先生保險年齡69歲之保單週年日,年度末保單現金價值達1,815,679元,且未來還可能會逐年遞增,讓汪先生的保障及退休生活更無慮。
小額終老保險放寛! 5月起保額上限從70萬拉高到90萬
金管會已請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在基富通設立促進公益的「好好退休準備平台」,包括結合保障保險、投資專區等,目前也提供定期壽險、小額終老保險、重大疾病健康保險及微型保險4類商品供民眾選擇,其中的「小額終老保險」累計最高保額於5月1日起提高到90萬元。金管會表示,保障型保險如同打地基一般,可以說是保險規劃裡最基本的保障,投保保障型保險,一方面可以較低保費獲得基本保障,另一方面亦可降低未來個人或家庭經濟生活之不確定性。適逢歲末迎接新的一年到來,金管會提醒民眾應瞭解自身保險需求,衡量自己的能力,適時檢視保險保障是否足夠,並適當購買保障型保險以填埔保障需求缺口,「保障型保險商品平台」所上架的四類商品特色如下:(一) 定期壽險:商品結構簡單及保費相對便宜,提供身故或完全失能保障,給付1倍保險金額。(二) 小額終老保險:以投保簡單、提供基本保障為目的,保險費較一般終身壽險便宜,目前累計保額最高70萬元(112年5月1日起將提高至90萬元),享有終身身故或完全失能保障;另可再搭配一年期傷害保險附約,讓保障更周全。(三) 重大疾病健康保險:提供罹患七項重大疾病時的保障,一次給付1倍保險金額,減輕醫療負擔或補貼養病期間的工作收入。(四) 微型保險:保額跟保費比較低、保障內容簡單易懂,讓民眾可以比較沒有經濟負擔的方式獲得微型定期壽險、微型傷害保險或微型傷害醫療保險等基本保障。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微型保險只有符合「保險業辦理微型保險業務應注意事項」所定經濟弱勢或特定身分的民眾才可以投保。
利變保單之亂2/壽險大方發「升息紅利」 貴婦富商爭相領錢改買美元利變險
美國FED啟動升息後,台灣利變型保單同步大賣,但在金管會緊盯業者有無亂喊「宣告利率」下,各家反應不一。CTWANT記者調查,6月起,多數業者「凍漲」未調整美元利變保單宣告利率;富邦、新光人壽7月間則調高200多張的宣告利率,「升息紅利回饋給保戶」;但也有業者反而調低多檔的宣告利率。金管會早在今年4月,就已裁罰台新人壽並停售1張利變保單,8月又再出手「記點」處罰13家壽險公司的12名簽署保單商品人員,以及連同業者在「未受罰」前自行下架的商品,共停售達21張利變型保單。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就強調,這一次對壽險公司違規行為的裁罰,並非要阻止業者調升宣告利率,而是期望透過裁罰提醒業者應記取經驗與教訓,清楚了解自身違規行為對公司財務與保戶權益影響,並確實改善,建立穩健之宣告利率政策。市場對官員此番話感覺有弦外之音,「只要符合規定,該升、該降的宣告利率,就是要做!」依壽險公會統計資料看來,2022年上半年壽險業有兩類保單保費收入呈正成長,一為「利變型壽險」新契約保費1,828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4.57%;另一是「傳統型壽險」(包含儲蓄型保單),也是因為有採取固定利率或自由分紅,今年1~6月的新契約保費249.24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6.71%。CTWANT調查,高資產端民眾在今年上半年期間,有將部分新台幣或美元現金轉買利變型美元保單,「很多人就是看準保險公司勢必會調升宣告利率!」一名銀行理專分享觀察的情況。所謂的利率變動型壽險保單,分外幣計價(以美元為主)及新台幣計價,包含壽險保障(身故金、完全失能保險金、保費豁免附約等)與每年反應市場利率,收取的增值回饋分享金。業界又將此類保單分為理財型與保障型,「理財型」保單換算的年化複利率(IRR)較「保障型」的高,但在「壽險身故金保障」部分,「保障型」比較高。磊山保經御謙特許事業部業務總監吳柏增表示,受到美國升息所致,確實從2021年底起至金,許多保戶非常關切「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是否調升受惠。(圖/李蕙璇攝)磊山保經業務總監吳柏增說,「買利變型保單要看懂兩個『利率』,一個是『預定利率』,在保單上就會載明利率數字,是固定的,一個是保險公司官網每月1日公布的『宣告利率』,會隨著市場利率調整,兩個利率相減的幅度愈大,每年可領取的『增值回饋分享金』也就愈高。」舉例來說,40歲民眾買了一張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定額給付型)保單商品,基本保險金額50萬美元,繳費年期為20年,年繳1.5萬美元保費,該保單預定利率為2%,假設前五年的宣告利率以3.30%計算,第五年度末可領到的「增值回饋分享金」為668元,第十年度末則為1.748元;若宣告利率低於預定利率的話,「增值回饋分享金」為零。因此,「保戶多會希望保險公司『宣告利率』要大於『預定利率』,差距愈大,獲得的固定收益更高。」另一名保險公司主管說,「這類保單有壽險保障與累計增加保險金額空間,隨著升息利率走升,加上美元升值,去年底就受到理財保守型民眾的青睞。」「本身有外幣需求的人,像是台商在中國做生意就會買人民幣計價的保單,或者是做為未來子女出國留學基金,就會買短年期像是6年期、10年期的美元計價利變型保單。」吳柏增說。「只是,金管會一直是引導鼓勵保險業者多推廣保障型商品,這幾個月也在調查與監督利變險的狀況,多數壽險業者不敢大幅度拉高宣告利率,買氣也稍微降溫一點。」另一名銀行理專說。購買「利變型保單」的保戶,可以從壽險公司的官網得知每張保單各年度的宣告利率。(示意圖/李蕙璇攝)
林智堅力捧沈慧虹接棒 遭踢爆財產申報有問題
新竹市長林智堅屬意副市長沈慧虹接棒,引發民進黨內強烈反彈,認為沈為無黨籍,且沈主打交通專業,但新竹市民近幾年最不滿意的就是交通問題,到時將成為對手打擊重點;媒體人黃揚明今(7)日揭露,沈慧虹多次財產申報過程,曾發生債務暴增、保單牽涉申報不實或隱匿可能,以及前夫名下轎車到底是受贈或買賣混肴不清等狀況。黃揚明調閱沈慧虹向監察院申報的財產資料後,發現沈已在2020年11月2日至2021年10月31日這段期間內完成離婚手續,這屬於私人事務;但他同時指出,比較麻煩的是,沈慧虹可能有申報不實的問題,應對外說清楚、講明白。黃揚明說,沈慧虹接任新竹市副市長後,2016年8月1日第一次申報資料顯示,她和前夫名下債務有3筆、總額230萬餘元,且夫妻二人無申報任何保單,但2017年11月1日第2次申報時,沈與前夫名下債務暴增至20筆、總額617萬餘元,重點在於20筆中有11筆的債務種類是「保單借款」,都是保德信人壽的各類保單借款,債務發生時間都在2008年至2014年間,但沈在2016年申報時,並未申報這些債務,且二人也從未在保險欄申報任何保單。「名下沒有保單,要如何用保單借款?」黃揚明質疑,沈慧虹當然可以說因為保單借款的時間點比較久遠,也許保單已經到期之類,只是偏偏在去年申報資料中,債務有一筆2020年7月7日新增的「終身壽險保單借款」,是沈當時還沒離婚的前夫所借貸,但去年申報資料同樣沒有保單,為何可以用保單借款?這消失的保單是否牽涉申報不實或隱匿?相信沈慧虹會對外界解釋清楚。黃揚明指出,根據法務部訂定「公職人員財產申報表填表說明」第18點規定,應申報的「保險」指「儲蓄型壽險」、「投資型壽險」及「年金型保險」等保險契約類型,而沈慧虹申報保單借款備註欄的保單類型包括「終身壽險」和「癌症、住院醫療」等保單,是否包含在法務部定義的「儲蓄型壽險」範圍之內,沈也有必要對外解釋清楚。黃揚明提醒,根據《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第12條規定,「有申報義務之人故意隱匿財產為不實之申報者,處新臺幣20萬元以上400萬元以下罰鍰。」他說,沈慧虹能否選市長,自己不知道,但財產申報這一關可能得先處理好,否則恐怕會成為未來對手陣營的箭靶。此外,黃揚明也揭露,沈慧虹前夫名下的TOYOTA轎車,在2016年申報時是以「受贈」名義取得,取得價值60萬元;2018年刊出的資料變成「買賣」取得,取得價值縮水成20萬元;2019年以後到去年,取得價值再縮水為10萬元,到底受贈還是買賣,取得價格為什麼一變再變?沈慧虹可能也要解釋一下。
威力彩4.75億中獎者出爐!退伍女軍人想要實現人生夢想
威力彩頭獎9.5億元於4月25日開出,由2注平分,每注各得4.75億元,分別在南投縣埔里鎮中山路「鑫來旺彩券行」以及台北市北投區光明路「財神一路發彩券行」開出;台彩董事暨發言人黃志宜表示,開在北投區的中獎人現身領獎,是一名年約60歲的已婚女性,她表示,領了這筆獎金後,最想去杜拜,以及與家人環遊世界,人生最大夢想將要實現。黃志宜透露,是名中獎幸運兒是名退伍職業軍人,育有一男、兩女,且都已經成年,她平常就有購買彩券的習慣,每周兩次、每次約1千元,過去曾中過2000元,都在住家附近、下午時段購買;當期在威力彩高額頭獎下,她除了花1600元、第二區包牌外,也額外購買4注、自選號碼的彩券,結果,是4注自選中的其中1注中了頭獎;扣完稅後,實領3.8億元。當天晚間十點過後,中獎人用手機上網觀看台彩開獎資訊,第一區中獎號碼分別為02、03、25、26、36、38,第二區開獎號碼為01;她得知自己中了頭獎後,先是不敢置信,還把中獎彩券放在神明桌的牌位下,因為太過興奮足足失眠了兩天兩夜,直到長子、長女陪同到台灣彩券領獎後,終於確定中獎、可以高枕無憂;黃志宜轉述,中獎人跟她分享,一定是平常多做好事、祖先保佑,讓她中了高額頭獎。這名中獎人表示,領獎後,除了要先去夢寐以求的杜拜旅遊外,也會安排與家人環遊世界,而高額彩金規劃自己、先生的儲蓄險、子女終身壽險等保險規劃外,也樂捐3500萬元做公益,除了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的捐款外,她也指名各捐1000萬元到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新北市政府社會局,並包36萬元紅包給彩券行分享喜氣;她向黃志宜表示,以前親人生活困苦,曾受到這兩個單位的幫助,現在有能力了,要及時回饋這些單位。由於中獎人的三名子女皆已成年,也到了適婚年齡,她也替未婚子女預留了買房準備金;黃志宜形容,這名中獎人中等身材、皮膚白皙,外型是柳眉、雙眼皮、高鼻、小嘴巴、橢圓臉,血型是O型、雙子座,生肖屬鼠。
金管會勒令停賣美元保單 台新人壽:保戶權益不受影響
美元保單高利吸客被金管會盯上,台新人壽首當其衝。金管會29日宣布台新人壽「金豐盛」美元利變壽險有四大罪證,即未依保單公式宣告、以不確定配息率作宣告依據、報酬率無法支應宣告利率、用舊數據計算脫退率等,勒令金豐盛停售,為壽險市場第一張因宣告利率不當被停賣的保單。據了解,金豐盛是台新人壽最熱賣的主力保單,首季大賣逾15億元,原訂5月宣告利率將拉上3.14%,在保險局火速開罰後,5月已沒有金豐盛,台新人壽的缺失是在今年1月,3月及4月還有更多家壽險公司拉高宣告利率,保險局指出,目前還在個別審視,不排除後續還有壽險公司被罰。就保險局裁罰書中指出四大裁罰原因,一、該保單的宣告利率在2021年9月17日時有辦理部分變更,將區隔資產帳戶利息收益率有做調整,但在2022年1月宣告利率會議中,該商品的「區隔資產帳戶利息收益率」沒有依照修正後的公式辦理宣告利率。二、該商品宣告利率計算公式採用的收益率,不符合宣告利率平穩機制。因為收益率除固定收益債券利息收益率外,還包含「股票股息殖利率」及「受益憑證配息率」等風險性資產,讓配息率存在高度不確定無法提供穩定現金流量來源,進而支撐每月須穩定宣告的目的。三、在台新人壽2022年1月宣告利率會議紀錄中,該商品宣告利率調升至3.09%,但依台新人壽宣告利率檢視作業,該商品的區隔資產報酬率2021年8月至11月每月統計結果顯示,報酬率有逐月遞減之現象,恐有無法支撐調升宣告利率之情形,且今年1月宣告會議紀錄中多為同業宣告利率之調查結果或市場利率說明,未就調升後是否對該商品原定利潤產生影響進行分析,有未落實宣告利率評估的情事。四、該商品所採之脫退率假設仍參考過往「保德信人壽美元利率變動型保險商品」的實際經驗,未將經營策略調整及商品型態差異產生之變更納入考量,有未完整評估商品定價利潤分析各項假設之情事。保險局指出,由於違規事實明確,依保險法的規定,命貴公司自處分書送達之翌日起停止銷售「台新人壽金豐盛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
薰衣草保單之亂2/宏泰人壽好不容易搶救淨值比 副本理賠熱銷又出槌
新冠疫情自去年初爆發後,台灣壽險業幾家歡樂幾家愁。不少壽險公司因海外投資或國內健康醫療險保費收入,營收捷報頻傳,宏泰人壽則因負債比、RBC(反映保險公司清償能力)、淨值比、保單繼續率4項數據,在本國壽險公司中吊車尾。依各家保險公司2020年第一季財報,淨值比未達法定門檻3%,有宏泰人壽、中華郵政、新光人壽與三商美邦人壽等4家,不過,中華郵政、三商美邦人壽因股市回穩受惠,去年6月淨值比回升,新光人壽則以增資、採取公允價值等計畫,淨值拉高到3%以上,剩下的宏泰人壽,去年底減資223.9億元,今年2月現增19.5億元,才將淨值比拉到3%及資本適足率達207.87%,雙雙達標,低空飛過。宏泰人壽好不容易脫離金管會保險局的「關愛眼神」,才半年多就又被盯上,9月2日因一張賣出15萬張的「薰衣草醫療健康保險附約」保單,遭保險局以調漲保費不合理為由開罰。保險局局長施瓊華認為,宏泰人壽調漲保費不合理的話,會要求改善。(圖/報系資料照)宏泰人壽到底是怎麼了?明明一張成功吸引消費者青睞的熱銷保單,才上市2年多,掀起保經代業務通路公開拒漲,最後靠保險局出手平亂。「說來說去,應該跟宏泰本身的規模與體質,有很大的關聯。宏泰因以前銷售的『高利率終身壽險』背負著龐大責任準備金壓力,到現在還沒完全擺脫,但仍要搶攻保費收入,擴大市占率,如此循環,讓人看了膽戰心驚。」一位30多年資歷的保險界高層分析。「其實,宏泰總經理湯維華人很海派,重承諾,湯總要對南哥(大股東、宏泰企業總經理林鴻南)交出經營KPI績效,就要衝保費收入」,「這次被公認CP值超高的薰衣草保單雖大賣,可衝高保費收入,但後來發現孩童、孕婦理賠率偏高撐不住,準備調漲保費度過難關,卻反遭各界撻伐。」這位高層分析宏泰人壽的困境。看來,好不容易改善財務數字,淨值比達到法定及格邊緣的宏泰人壽,這次因調漲保費遭保險局重罰,並要求退還溢收保費,再度陷入窘境,要如何在保險紅海走出一條大路,幕後掌舵、大股東林鴻南動向備受關注。
近千萬積蓄被洗單大虧 保險高層「私下拜託理專」放家人一馬
超過70歲的長輩們如果屢向銀行抱怨,戶頭裡的數百萬元、千萬元的存款利率實在好低,可能會遇到行員、理專推薦「投資型保單」,但卻因為難以承受虧損的壓力,反而會蝕到老本,這種案例頻傳,就連保險公司總經理、董事長等高層的親友碰到這種狀況時,也只能低調地、私下「拜託」業務員,勿再給長輩們建議解約、轉單與洗單。本刊調查,長輩級的保戶,年紀超過70歲以上者,遇到以上類似情況而向金管會保險局、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等單位提出「理專、業務員涉及不當銷售」申訴的話,多數保險公司會願意和解,但金額不一定能全額退還已繳的保險費,主要是在於保戶有在保單簽名,理應會了解保單內容與條款約定。在保險公司任職總經理、董事長級的高層,私下向本刊記者吐苦水說,「最近80歲的家人跟我提到,這幾年銀行定存到期之後,改買了保險,有時理專又說可以提前解約,再買其他張保單,都是因為聽到『利率比較高,可以保本』的關係。」結果他們進一步再幫親友了解保單內容之後,發現平常只會買儲蓄險、定存理財的長輩們,把積蓄拿去買了「變額萬能壽險、變額年金險」之類的投資型保單,有的保單帳戶的投資報酬率非家人想像中的高,出現虧損,而且所謂的「保本」,其實也是得等到90歲、95歲死亡時,才能拿回個數十萬元。「長輩們因為認識銀行理專、保險公司業務員都很多年了,心腸軟,不好意思對他們提出申訴,我也只能私下拜託他們不要再找我的家人『洗單』。」保險公 司主管級高層說。資深保險公司業務主管說,其實這類申訴案頻傳,一再要求同仁們要做好保戶投資風險評估,尤其是高齡、長輩保戶如果是沒有買過股票、股票型基金等屬於較積極型投資者的話,是難以承受虧損的壓力,而且一旦被申訴多是會敗訴,甚至保險公司要退還已繳的保險費,也會進一步請業務員繳回佣金,如果確實有行銷不當時,嚴重到會處罰業務員暫時停止招攬保單行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評議委員也提醒說,除了此類投資型保單爭議案件之外,還有民眾抱怨買的「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投保時保單的宣告利率是2.94%,之後保險公司卻把宣告利率調降到2.13%,報酬率根本沒有當時買的時候高。由於這是屬於保險公司設計保險商品的「定價政策」,非屬於銷售商品的行銷爭議,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是無法受理此類的申訴案件。民眾買保單之前還是要多了解保險商品,對於理專、業務員強調「保證的高利率數據」、「保證還本」等獲利、保本說法,也要請對方以文字書面寫在合約裡,或是錄音存證,以避免出現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