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端市場
」 經濟部 台積電 半導體 聯發科 營收PCB重返8千億1/載板產業大病初癒 三雄加碼投資560億樂喊「明年營運拚新高」
川普將二度入主白宮,市場憂慮地緣政治恐衝擊台灣科技產業。「不管誰當選,預期整體方向變化不大,海外投資會持續。」PCB龍頭廠臻鼎(4958)董事長沈慶芳11月8日受訪時淡定地說。日前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發布數據,台灣PCB業海內外總產值今年將達8337億元,年增8.3%,這是從2022年攀上9000億元高峰,隔年衰退跌落8000億元後的一大觸底反彈喜訊。今年十月底登場的第25屆「TPCA Show2024」,CTWANT記者採訪PCB三雄,臻鼎、欣興(3037)、景碩(3189)董座齊喊「2025年挑戰營運新高」,初估三雄今年資本支出約560億元,前二家前進泰國,景碩則評估中。回顧2023年, TPCA數據顯示,PCB產業在手機、電腦、半導體3大主力應用市場表現皆不振,全年衰退16.7%,產值7698億元,PCB台廠也各自經歷低谷,例如臻鼎去年營收1515.57億元,出現2017年以來首度年減,幅度達11.6%,同期間欣興為1040.36 億元,年減 25.9%,景碩則是268.3億元,年減36.8%。PCB產業面臨的終端市場庫存壓力,今年終獲緩解,依TPCA統計,今年上半年海內外PCB產值3722億元年增6%,展望下半年,在AI、衛星通訊及車用市場持續增長下,估全年可望成長8.3%,重返8千億元關卡。「臻鼎各類的產品線都在擴,目前One-ZDT(臻鼎一站式購足的產品服務)的策略下,各種產品多元發展,明年目標營運挑戰新高。」作為PCB行業領頭羊的臻鼎董事長沈慶芳10月底受訪時開心地告訴記者。早在年中,沈慶芳就毫不諱言地說,「去年到今年是『大病初癒』,今年營運會好很多,各個產品領域『全面回溫』。」臻鼎最新財報顯示,第三季營收達506.09億元,年增20.73%,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前九月營收1155.31億元,年增19.10%,則創次高。沈慶芳還確認「2024年的資本支出比去年多」,「按部就班推動泰國投資」。市場推估臻鼎今年資本支出約265億元。第25屆台灣電路板產業國際展覽會(TPCA Show2024)」10月23日舉辦,今年展出攤位超過1600個破紀錄。(圖/翻攝自TPCA臉書、方萬民攝)另一家PCB廠欣興7月就追加今年的資本支出達254億元,用於光復廠投資、PCB製程優化及增加對泰國廠投資等,並通過2025年資本支出達186億元的預算。「就整體景氣,下半年第三季起來逐季成長,2025年更樂觀。」董事長曾子章5月股東會上就提前預告。曾子章10月底受訪時也說,「PCB整體大環境正緩步脫離谷底,預計明年下半年明顯好轉,尤其載板需求回溫速度會比整體市場提早3、4個月好轉。」欣興第三季財報顯示,單月營收均破100億元,前九月累計營收859.92億元,年增9.76%。IC載板廠景碩今年七月間通過輝達(Nvidia)認證進入先進封裝CoWoS供應鏈,被法人看好明年將賺至少半個股本,市值一度大增逾四成。景碩發言人穆顯爵10月底受訪說,「公司營運已在2023年觸底,今年營收、稼動率表現上逐季成長,優於前一年度,預期2025年也將逐季成長,表現超越今年,幅度上看15%。」景碩財報顯示第三季營收81.91億元,年增35.58%,全年預計資本支出約50億元。PCB產業升溫上游材料供應商也跟著受惠,例如載板樹脂供應商台光電(2383)表示,在各類伺服器、高階網通低損耗材料及5G電信材料三大類產品多成長引擎的帶動下,產能已接近「全產全銷」。玻纖及玻纖布廠富喬(1815)11月1日公布最新財報,前三季稅後虧損7661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2.91億元大幅收歛。法人估計,富喬2024年下半年業績表現更將優於上半年,因為富喬開發的Low DK高階材料進度超前,高階材料占比拉升,有望帶動下半年優於上半年。臻鼎規劃全球化生產佈局,泰國新廠預計2025年上半年試產。(圖/臻鼎提供)多家業者皆給出「2025年將是PCB產業豐收之年」預期,然面對川普重返白宮,美中貿易戰與科技戰及兩岸關係等地緣政治風險,加上中國產業環境改變,業者則不約而同向CTWANT記者提起「新南向」布局,尤其已成PCB新熱土的泰國。TPCA數據顯示,泰國相對成熟的PCB及下游電子產業,在區域內具有領先的競爭力,2023年產值全球佔比約為3.8%,隨全球主要PCB廠持續布局,預計2025年成長至4.7%,其中包括臻鼎、欣興、華通(2313)、金像電(2368)等均積極前進泰國布局,預計2025年陸續開出產能,挹注營運。
這時尚包包會變色!元太董座:彩色電子紙受歡迎營運逐季成長
除了電子標籤、閱讀器、戶外大型海報看板,電子紙還能做很多應用。元太科技(8069)先前用可變色電子紙為BMW打造藝術車後,最近跟比利時奢華皮具品牌Delvaux合作,於巴黎時裝週推出四款限量的Helios系列手提包,可以變色。隨著電子貨架標籤庫存調節在第二季告一段落,加上彩色化的電子筆記本終端市場反應優於預期,元太6月起營收翻揚,7月營收重回30億元大關,8月合併營收為30.8億元,月增2.18%、年增52.23%,累計今年前8月合併營收約193.92億元,年增率轉正、來到3.06%。26日盤中小跌1.5元、約309元。元太科技董事長李政昊在8月的法說會上表示,電子標籤第2季是低點,第3季恢復正成長,尤其是零售市場在自動化、省電等趨勢下,看好歐美市場商機;消費產品今年也因彩色電子紙回到成長軌道;新竹廠正在擴建第7條電子紙薄膜產線,且規劃再建第8條產線,今年一季將比一季好。元太26日宣布與比利時奢華皮具品牌Delvaux合作,於巴黎時裝週推出限量手袋系列,結合傳統紡織品與創新技術,Helios系列將展示四款運用 E Ink Prism™ 3 技術的設計。Delvaux也將推出有電子紙技術的Caprice和Pin系列產品進入市場。1829年成立於比利時的行李箱製造商Delvaux,在1908年為女性皮革手袋「le Princesse」申請了全球首個專利,成為現代手袋的發明者;Delvaux 執行長 Jean-Marc Loubier表示,他們在2022年1月美國CES展發現E Ink的創新技術,經過2年多密集的研發合作,成功將電子紙結合皮革工藝,創造出適合日常使用的手袋。
集邦估2024年全球筆電出貨量1.7億台年增3.7% AI機種供應鏈明年受惠
根據TrendForce(集邦)最新研究,由於地緣政治風險與經濟不確定性影響,消費市場預算分配趨於保守,預估2024年全球筆電出貨量將達1億7,365萬台,較2023年增長3.7%,換機需求多集中於入門級消費與教育市場。TrendForce表示,雖然業者在2024年下半年陸續推出備受矚目的AI筆電,但高昂售價推遲消費者的採購意願,預期2025年才能看到AI機種對供應鏈帶來的實質貢獻,屆時在商務換機需求推動下,全球筆電出貨量預期將年增5%。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供應鏈格局近年發生顯著變化,筆電品牌商考量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關稅壓力以及勞動成本上升,朝向多元供應鏈布局,筆電代工廠因此逐漸將生產線移出中國,以越南與泰國最受青睞。這2個國家憑藉較低的勞動力成本、逐步改善的基礎設施及不斷增長的國內市場,吸引大量投資。TrendForce表示,在Dell和Apple積極布局下,2024年越南的筆記型電腦代工比重預計提升至6%;泰國雖為後起之秀,但隨著HP與廣達在當地的密切合作,加上英業達將於下半年加入生產行列,預計泰國的全球筆電生產占比將快速攀升至2.3%。由於地緣政治因素,廠商針對不同市場需求而分散生產的趨勢未來將更明顯。TrendForce估計,非中國筆電代工產區的比例將從2023年的7.2%提高至2024年12.4%。儘管如此,中國憑藉其龐大的製造能力與完善供應鏈,仍扮演全球筆電生產的關鍵角色,特別在對地緣政治敏感性較低的終端市場和中國本身,其成熟的製造體系仍能發揮優勢,進而在全球供應鏈中保有重要地位。
達發董座:今年終端需求回溫 「看好四大產品線藍牙有望創新高」
聯發科(2454)轉投資的「小金雞」達發(6526)在21日舉行股東常會,並在董事會通過由達發董事長謝清江兼任九暘電子董事長。謝清江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年終端需求已緩步回溫,營運表現開始恢復成長,四大產品線都有機會成長,其中以藍牙晶片業務增長最強勁,有機會創下歷史新高。達發科技去年營業收入為135.76億元,年減27.7%,稅後淨利為9.7億元,每股盈餘為6.47元。21日股價收在平盤的792元。謝清江表示,去年總體經濟受高利率、高通膨、國際局勢不穩定、疫後終端市場表現不如預期等因素影響,造成市場疲弱,所以營收衰退,但今年終端需求已緩步回溫,營運表現開始恢復成長,達發今年前5月營收累計70億元,年增33.14%。謝清江表示,達發選擇的產品都是投入時間很長、技術難度高,「很適合我們的領域」,目前四大產品線中,藍牙音訊最強勁、固網寬頻最穩定,這兩項就占八成營收,還有衛星定位晶片與乙太網產品;最近在積極擴大新產品布局,像是跟聯發科一起做車用平台與研發機頂盒領域,也在研究光模組器件,「都需要時間做技術的累積」,會持續專注基本面,並加重投入高毛利晶片,積極拓展歐美客戶,並布局迭代和高門檻技術。達發為強化網通布局,先前通過認購九暘私募普通股躍升為最大股東,謝清江表示,九暘過去規模較小,在晶圓投片與封測的成本較高,未來將結合集團資源,進行體質調整,讓其原本約30%的毛利率往達發靠近,公司長期毛利率希望維持48%到50%;短期目標是損益兩平並獲利,有機會在下半年合併報表。
看好3奈米製程領先業界!台積電估2024營收有望年增2成
台積電將在4日舉行股東會,改選董事,推舉總裁魏哲家擔任董事長,現任董座劉德音將退休,最後一次主持股東會,在營業報告上,台積電看好3奈米製程領先業界、AI需求強勁帶動業績健康成長。針對2024年營收,台積電預期全年營收有望年增2成,今年半導體產業產值可望年成長10%,晶圓製造產業年成長20%,預估全年營收(美元計)有機會年增21至25%。台積電在2023年的營業報告書,依舊為劉德音、魏哲家簽署,在未來展望部分,指出總體經濟持續疲軟以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持續,可能會影響消費者及終端市場需求;即使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積電仍預期2024年依舊是健康成長的1年,主要是受惠於領先業界的3奈米製程、AI相關需求持續強勁。去年台積電新研發中心啟用,強化研發強度,其中3奈米製程在去年下半年開始急速量產且成長強勁,同時也持續強化3奈米的衍生製程,像是省電的N3E、增強版的N3P、適用高速運算的N3X以及車用的N3AE。調研機構預期量產時程延後的2奈米製程,也宣布維持原計畫,2025年進入量產,採用奈米片電晶體結構,能耗比再度提升,同時背面電軌解決方案也將在2026年量產;至於進入埃米時代的A16製程則由2奈米製程延伸,同樣在2026年量產。永續治理上,台積電在2023年宣布加速Re100的永續進程,原本2050年全球營運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提前至2040年,並把2030年生產營運據點使用40%再生能源比例提升至60%,展現環境永續的決心。受地緣政治不穩定影響,台積電持續拓展全球足跡,亞利桑那州1廠將在2025上半年開始量產N4製程;日本熊本1廠也會在2024年第4季開始量產;以車用晶片為主的德國德勒斯登廠則在2024年第4季開始興建工程。
產量不足+需求復甦 外媒:銅價漲勢不斷每噸上看1.5萬美元
外媒報導,銅生產大國智利創下一年多來最低的月度銅產量,對今年突破1萬美元重要關卡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期貨價格來說,可謂一大利好。全球銅產量不足,加上需求可能因全球經濟復甦、能源轉型以及全球企業佈局AI的大浪潮而增加,供不應求這一預期可能將刺激LME銅價不斷上漲。華爾街大行高盛將今年銅價的預期從每噸1萬美元上調至1.2萬美元,表示銅價明年必須漲到每噸1.5萬美元才能避免不斷擴大的供給缺口。高盛指出,全球精煉銅供應日益緊張,而終端市場需求卻持續穩健,可能導致將來出現銅供應急劇短缺。隨著國際社會對高碳排放的採礦行業抵制越來越強烈,現有礦山產量將在未來幾年大幅下降,以及高質量銅礦越來越難找到,且開採成本高昂,全球銅供應不足可謂持續發酵。全球最大規模銅供應國智利統計局,在上週五(5月31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智利礦商們在4月份的銅金屬產量比3月份減少6.7%,一舉降低至一年多以來的新低。包括全球最大規模銅供應商「智利SQM」在內的礦商們仍在努力應對銅礦投資不足、礦石質量低下和經營挫折等難題。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旗下的Radomiro Tomic在3月份發生致命的礦災事故後,仍在逐步重啟。此外,跨國礦業公司英美資源集團表示,將在2024、2025年大幅削減銅產量,以降低經營成本。LME銅期貨價格為全球銅價基準,在全球銅供應不足、AI熱潮持續火爆以及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等因素催化之下,今年5月份突破1萬美元大關,且險些突破1.1萬美元,但是自5月20日以來有所回調,目前徘徊在1萬美元附近。全球最著名的大宗商品交易員之一、有「原油交易之神」稱號的避險基金經理安杜蘭(Pierre Andurand)預計,由於供應難以跟上需求激增,銅價仍有巨大上漲空間,在未來幾年內或將翻兩倍,達每噸4萬美元。另一華爾街大行花旗目前的基本預測是,未來三至六個月銅價將盤整,但認為銅價仍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這取決於聯準會的寬鬆程度和全球製造業的復甦。表示銅價可能在未來12至18個月漲至每噸1.2萬美元,在該行牛市預測中,銅價將漲至每噸1.5萬美元。
花旗:汽車產業展望不佳恩智浦首當其衝 2024年每股收益較預期低3成
花旗分析師上周發布報告指出,由於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和德國運輸行業製造商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展望不佳,連帶恩智浦半導體公司(NXP)日後也可能會表現不佳。花旗預測,汽車產業的調整將對模擬晶片公司造成負面影響,而恩智浦首當其衝,因公司56%的銷售量都來自汽車終端市場。報告中指出,台積電日前法說會上點出,下調了2024年汽車產業的成長預期。台積電表示,車電比3個月前看到情況更差,會是最後修正的一個領域,而今年看來,車電會是負成長。汽車需求疲軟是導致半導體(不含記憶體)整體市場前景,從去年同期預期的10%成長率下調至零成長的主要原因。同時,大陸集團也公佈了2024年第一季的初步銷售額和息稅前利潤(EBIT),均低於市場預期,同樣受到汽車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具體而言,汽車業銷售低於預期2%,息稅前利潤率為-4.3%,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8%。分析師進一步指出,台積電是恩智浦的主要代工廠商,而大陸集團則是恩智浦的十大客戶之一。他們在報告中寫道:「我們對恩智浦2024年每股收益的預期比市場預期要低30%以上。」基於此,該投行維持了對恩智浦的「賣出」評級。
小電池起家人生3/感謝大公司不CARE!賣易付卡發現市場 統振成移工匯款龍頭
攤開移工匯款業務一哥統振(6170)的47年發展史,從電池、預付卡,到移工匯款,一賣就賣到市場冠軍,在外人看來很「跳tone」。「我們是不起眼的小公司,找到大公司不care的市場。」創辦人陳敦仁親自解密。統振幫大型電信商代賣蠅頭小利的預付卡,意外發現急速成長中的移工通訊及匯款需求,「這是一個市場!」陳敦仁及總經理何明哲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對統振特殊的公司履歷,一一解惑。起先,統振在1986年取得東芝電池(一次性電池)代理權,因為賣太好,東芝原廠主動來問,要不要賣賣看rechargeable(可充電式)的電池,「有電池就賣啊!」統振1993年賣起充電式電池後,發現跟賣給消費者的一次性電池不同,充電式電池是工業用要賣給工廠,統振只好下海蓋工廠,切入電池模組製造,將充電式電池包裝成行動電話電池等充電電池。「充電電池市場的遊戲規則完全不同,終端市場品質參差不齊,最後統振決定轉向OEM跟ODM,直接幫手機廠代工電池,包括光寶、宏達電等,都曾是統振的客戶,而且宏達電的用量很大,可惜最後還是退出手機市場。」何明哲說。統振切入東芝充電電池代理,因此打入手機電池市場,也曾是宏達電手機電池主要供應商。(圖/馮景青攝)業務出身的何明哲,1999年離開食品大廠加入統振,負責東芝電池銷售,將手機電池賣到超商通路,「那時候台灣大找預付卡代理商,希望找有電信通訊及零售通路經驗的公司,統振都符合,我們就主動去爭取。」統振代銷的預付卡、易付卡及儲值卡,以便利商店通路為主,也接受外面客戶叫貨。「有客戶越叫越多,覺得怪怪的,我送貨過去順便問客戶誰在買?他說就是附近工業區的外勞啊,有泰國人、菲律賓人。」何銘哲說。早期,移工或外籍看護打國際電話,多是付費打雇主家電話或公用電話,直到電信業者預付卡內建國際電話功能後,移工的需求開始爆發。「後來,賣給外勞的通訊行叫貨量越來越大,我們確認它是一個成長的市場!」何明銘解釋,易付卡原本以老人家、未滿18歲不能申請門號的孩子為主,但從市場需求來看,移工才是主力,統振決定主動出擊。統振成立一個超過30人的跨國客服團隊滿足移工需求(圖/統振提供)「以前沒有人在經營移工市場,我們第一個幫各國移工印海報,到全省找專門經營外勞的店家張貼,也找電信商幫忙包裝出專門賣給外勞的產品,並爭取易付卡的『網內互打』,還為移工辦演唱會,有一場在桃園巨蛋演唱會有兩萬多人參加,都是印尼人。」何明哲補充,參與越南新年、印尼開齋、泰國潑水節等慶典活動,都是統振行銷重點。與此同時,何明哲觀察到移工族群最大的需求,「移工他們來台灣工作的目的,是要賺錢回家,如何把錢有效率、安全送回他們國家,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十年前,移工因為找銀行語言不通、匯款時間長、手續費也高,後來雖有「仲介外籍移工薪資結匯申請辦法」,也是費用高不方便,只能找東南亞商店進行地下匯款。「什麼樣的通路有機會可以讓移工不用再跑到那種黑黑髒髒的店裡面去匯款,如果能夠到便利商店交付匯款,全台一萬多家便利商店,那不是很方便的嗎?」何明哲告訴記者,利用超商匯款是便利的「金流」,但仍需要「資訊流」及法令納管,直到智慧型手機日漸普及,才開始研發手機小額匯兌APP(Q PAY)。由於跨國匯款屬於金融管制業務,而龐大的移工地下匯款未納管,有被「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sia-Pacific Group on Money Laundering,APG)」盯上之虞。統振2018年順勢向金管會申請「金融監理沙盒實驗」,以泰國、越南及印尼三國為主,成為台灣非金融企業申請首例,2019年4月獲准,2年後實驗完成落地,拿到第一張移工匯兌業務執照,以「Qpay」App上市。這套移工超商匯款上路初期,規矩不少,「最麻煩的就是一家店一天收款限制十萬元,幸好超商ATM生態升級,發薪時,移工們拿著提款卡到超商ATM領錢,拿到櫃檯匯款,店員再將現鈔存入店內ATM,同樣一筆鈔票,讓移工輕鬆匯款,超商櫃台也沒有現金過多的疑慮。」統振不僅只有移工匯款Q PAY,甚至還將自家粉專當移工媒體經營。(圖/翻攝自QPAY REMIT Pinoy臉書)目前市面共有統振、東聯互動、數位至匯等三家業者,搶食移工匯款市場。「這塊市場經營比三件事,手續費、匯率及行銷,手續費大概就是一筆150元,匯率參考美元交叉匯率及同業間的匯率。」何明哲說,Q PAY的優勢是「口碑行銷」,從預付卡到移工匯款,統振已打造一組超過30人客服隊伍,有泰國、越南及印尼籍員工,將Q PAY經營成移工媒體,不但提供各國移工訊息,還有遊戲、抽獎活動。其實非銀行做跨國匯款業務並不少見,像是西聯匯款(West Union)也不是銀行,換言之,只要西聯匯款有去的地方,統振都可以去。何明哲說,「統振已經有了金流系統,另外資訊流也很好建,剩下唯一關鍵是當地的法令,每一個國家都要取得執照,這就看各家公司的本事了。」相較於台灣約有75萬名移工,日本大概有200萬。「台灣是透過超商櫃台在收錢,日本則不是,因為移工在日本一定得用銀行帳戶。」何明哲坦言,統振現正研究日本市場,預計兩年內找出因地制宜之道。
內政部統計揭台中建照商辦爆量 專家曝七期下一步
內政部日前公布,2023年「住宅、工業、商辦」三大類別核發建照,量體皆較2022年衰退,其中以住宅年減19%最多,工業倉儲年減17%緊追,商辦則相對穩定,僅年減6%。值得一提的是,台中市商辦建照核發量逆勢暴增,引發關注。對此,順天建設總經理林丙申接受CTWANT記者採訪分析,主要是台中七期商業用地開發所致,過去七期優先開發住宅區,近期住宅區已開發近乎完成,接下來以商業用地新六、新八用地為開發焦點,商辦建照核發量暴增可預期。林丙申補充,台中的產業多以傳產為主,加上近年台商回流,中部傳產大多在彰化與南投設廠,而非廠區的總公司辦公室,則大多就近在七期台灣大道、市政路、環中路等地設立,加上台積電在中科入駐,商辦建照核發量增可謂產業發展水到渠成的結果。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向CTWANT記者樂觀表示,過去產業聚集情況集中在北部,現在配合中科等利多發展,在台中地區形成完整產業鏈,尤其中科也有推波助瀾效果,健全中部產業發展,大量辦公人口也可養起中部終端市場「好事一樁」。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則分析,去年不動產三大市場中,反而是辦公市場表現相對穩定,且除了台北市商辦市場興建火熱外,企業也有逐漸向其他區域遷移的現象,台中商辦的穩定表現也是產業分散的結果。
2023年零售網購餐飲營收創新高 「這一行」首破兆元大關
2023年的經濟可說是外冷內溫兩樣情,經濟部22日公布去年全年外銷訂單年減15.9%後,23日公布的台灣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可說是處處破紀錄,2023年全年成績多項突破歷史新高,包括零售業4.57兆元、年增6.9%,網路購物5035億元、年增2.1%,餐飲1.02兆元,更是年成長18.8%,首度突破兆元大關。數據顯示,2023年12月批發業營業額為1.02兆元、年減2.4%,主因受到終端市場需求不振及產業庫存調整影響,客戶拉貨力道保守,致機械器具、建材及化學材料批發業分別年減3.0%、4.3%及5.7%;食品、飲料及菸草批發業因113年農曆春節較晚,下游通路備貨期程遞延,年減2.2%。汽機車批發業則年增6.0%,主因部分進口車到港、新車銷售活絡所致。總計2023年全年營業額為11.77兆元,年減7.3%。但零售業就相對活躍,2023年12月零售業營業額達4075億元,其中汽機車因業者擴大促銷方案,年增6.4%;另在聖誕節、跨年等節慶帶動下,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年增22.7%、食品、飲料及菸草零售業年增7.8%、便利商店年增6.3%、超級市場年增3.0%。總計全年營業額為4.57兆元,創歷年新高,年增6.9%。餐飲業的2023年12月營業額941億元、年增7.5%,其中餐館年增7.5%、飲料店年增1.2%,主因受惠聖誕、跨年節慶商機,加以店家推出多樣優惠活動及開展新品牌,帶動來客數增加所致;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年增24.8%,主因年末假期航班載運量提升,帶動空廚餐點需求增加所致。總計全年營業額為1兆279億元,創歷年新高,年增18.8%。展望今年1月,經濟部表示,批發業因進入消費性電子銷售淡季,預期營業額較上月減少,但受惠AI應用商機,相關供應鏈業績續增,加以上年同月因農曆春節長假工作天數較少,預期營業額年增率可望正成長;零售業因農曆年關將至,年節應景商品、汰舊換新及贈禮抽獎等新春商機顯現,營業額可望延續成長態勢;餐飲業受惠企業尾牙、部門聚餐之高峰期,營業額可望較上月增加。
看CES選股2/這一大亮點成就AI終端! 台股電子供應鏈受惠前提「這個不能差」
延續2023年AI浪潮,今年CES中四千多家廠商端上的AI應用商品,可說是百花齊放,「今年的CES可以有一個註解,即是『規格提升』,尤其是結合ChatGPT。」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杜欣霈告訴CTWANT記者。多位經理人及理財達人觀察,從WiFi、面板、電池、鏡頭到半導體等台廠供應鏈均可受惠,「前提是經濟不能變差!」「三大晶片廠輝達、超微、英特爾,分別在新顯示卡提高效能2倍、桌上電腦處理器、AI PC運算解決方案等,在CES展前、展中都提出說明與示範,也就是讓我們看到應用在車用、手機、電腦上的功能規格拉高。」杜欣霈說,「AI是一個形容詞,譬如說,晶片應用電腦就是提升到電競規格。」「此外,我覺得今年的CES展週邊商品的最大亮點,就是WiFi。」杜欣霈說,「WiFi效能已經從WiFi5到WiFi6、WiFi7,連跳二級,就可以繼續觀察到今年下半年的終端市場的成長表現」,「為了完成AI應用面終端,今年的WiFi會是很重要契機。」2024年CES展亮點中,友達展示面板規格提升。(圖/友達提供)CES展另一大規格提升亮點是「面板、電池、鏡頭」,杜欣霈分析,面板雙虎友達、群創在LED面板的升級、多屏顯示,強大的晶片帶來的功耗則也需要電池續航力升級,從而觀察到電源管理、記憶體、散熱等周邊電子零組件。「半導體還是『重中之重』,從台積電、聯發科、華邦電、南亞科、大立光、博通,到ODM電子五哥(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和碩)、來頡、群光、群電、台達電、光寶科等,都是延續美股晶片廠到雲端的上中下游台廠供應鏈電子業重要廠商。」杜欣霈說, 「當然,前提是經濟不能差!歐美若能軟著陸,整體台股一定會受惠AI產業的發展。」杜欣霈說。此外,永豐美國基金經理人周彥名也提醒,「停止升息、降息等,仍是影響選股的一大關鍵,當降息號角一吹,有成長性、技術性的科技股及包含此類的科技成分的ETF,預估都有會很好的表現。」理財達人雨果則告訴CTWANT記者,「2023年,AI人工智慧概念股漲了一波,相關硬體生產商股價都大幅成長,AI應用層面尚未成熟,未來幾年有機會在持續擴大,有更多其他產業納入AI相關應用,還是有很好的投資機會,需要有耐心做長期投資。」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杜欣霈認為,2024年台股科技股為正面走向趨勢。(圖/Apple、群益投信提供)至於半導體產業,2023年庫存去化不少,雨果認為,「今年應有機會恢復需求成長動能,例如台積電的車用半導體與AI晶片需求,可望有明顯的業績成長,AI相關的高階伺服器也可注意。」若想要投資半導體產業,又不敢單壓一檔個股?「我會考慮台積電含量高的ETF,譬如,台積電權重佔了46%的元大台灣50(0050),或台股半導體ETF,例如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與富邦台灣半導體(00892)。」雨果分享自己的觀察。「雖然這兩檔半導體ETF台積電權重只有18%與24%,但涵蓋其他半導體相關公司,包括聯發科、日月光、聯電、創意、瑞昱等。」雨果告訴記者,他專注於「指數型」投資原則,這樣就不怕挑錯公司。而在台股ETF中,連結科技的海外ETF,像是統一FANG+ ETF(00757)在2024年以來的規模、受益人數都有雙位數成長;國泰費城半導體(00830)、富邦NASDAQ(00662)、永豐美國500大(00858)、永豐美國科技(00886)等在規模上也都有成長。看CES選股
挺過疫情回春...去年全台工廠營收達22.3兆 這8縣市表現亮眼
疫情停辦1年,經濟部11月30日公布最新2022年版「工廠校正及營運調查」,全台工廠總營收達到22.3兆元,比2020年大增15.8%,疫情後完全回春。這次共有8縣市工廠營收破兆元,新增雲林與新竹市2地入榜。桃園二連霸,尤其突破4兆台幣,創下了國內縣市紀錄。總計全台營運中工廠有9萬1534家、員工數294.9萬,2年來小增0.4%、1.2%,總營收比起前年疫情籠罩時的16.6兆,大幅跳升5.7兆元。對此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點出:「這是疫後首次調查,增幅代表台灣產業挺過疫情考驗。」營收上升,主因半導體相關產品需求熱絡,加上原物料價格高檔盤旋,產品價格調漲,如不是下半年受困全球通膨及升息,終端市場需求減弱,否則營收恐怕更高。過往全台有7大縣市工廠營收破兆,2020年疫情期間,雲林縣因為麥寮六輕石化重鎮價格不振,掉出榜外,減為6縣市。但這次調查,卻一舉跳升到有8個兆元縣市。區內工廠營業額最高還是桃園市,這次4兆623億,比前一次大增近4成,也是首度有縣巿營業額突破4兆。第2為高雄市的3.4兆,緊接著3、4名的台中、台南,都是2兆多元,第5名由新竹縣擠掉新北市,但金額落到1.8兆。新北市這次整體營收下降了1名,來到第6,但僅比新竹縣少200多億,也有1.8兆。第7名雲林縣是重返兆元行列,繳出1.5兆,最後一個破兆名次是新進榜的新竹市,有1.2兆。對於桃園這次營收大突破,黃偉傑說明,主要該市產業為「電子零組件」和「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產品多是記憶體、IC載板、伺服器等。前者營收6.2兆,為各業別之冠,比2020年增1.9兆,遙遙領先金屬製造業新增7400多億。至於雲林縣、新竹市,前者主要就是石化業市況已回溫,後者為科學產業園區重鎮,同樣是電子零組件火旺助攻。
10月景氣黃藍燈 台綜院:半導體可望觸底回升
台綜院22日發布10月份台灣EPI電力景氣指數,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0.16%,連續2個月產業用電呈正成長,整體產業電力景氣指數續呈轉向的黃藍燈;台綜院表示,半導體10月用電量較去年同期增加8%,創下近1年來最大用電漲幅,而外銷訂單跌勢收斂,從兩者走勢來看,半導體景氣可望觸底回升。台綜院分析,半導體供應鏈庫存已有效去化,逐步回復健康水位,近來雖然以急單、短單居多,但業者仍謹慎控制庫存,在高效能運算與智慧型手機應用成長強勁,以及先進製程帶動下,終端市場需求將逐漸穩定。相較於半導體、電腦電子用電量穩定成長,化學材料、塑橡膠製品及機械設備等傳統產業,生產動能仍顯不足,整體來看,全國製造業用電成長率為負0.19%,電力景氣燈號續呈轉向的黃藍燈;台綜院解讀,外銷訂單連14黑,但10月減幅大幅收斂至個位數,與用電量兩者走勢來看,製造業已連續6個月出現轉向訊號,樂觀看待產業景氣逐步復甦向上。全球通膨與升息效益續存,地緣政治危機持續,國際終端市場需求仍顯疲弱,經濟成長趨緩;不過,受惠AI應用興起、消費性電子新機上市、年底消費旺季備貨需求以及民間消費動能仍強,加上去年第4季經濟負成長因素下,台綜院預估,10月經濟成長率大幅增加為4.4%。
羽毛公會70週年推品質抽檢系統 光隆:成衣業谷底已過
據消基會調查顯示,台灣市售羽絨產品約有65%偷工減料,今年成立70周年的台灣區羽毛輸出業同業公會,22日宣布推出「品質標籤暨抽檢系統」,由產業大老帶頭幫民眾「驗真假」,預計下個月就會推出第一波合格清單。民眾購買羽絨產品時可尋找是否有羽毛公會的品質標籤吊牌。(圖/陳曼儂攝)台灣在全球紡織業扮演極重要角色,全球前5大成衣品牌,超過8成的產品與台灣有關係,機能性布料在全球市佔率高達七成,頂級國際精品羽絨服內的羽絨,大多出自台灣,光是一家合隆毛廠,就占了全球六分之一的羽絨市場。台灣羽毛打遍全世界,但台灣自己的消費者卻苦於常買到假貨,所以台灣羽毛公會榮譽理事長、合隆集團總裁陳焜耀表示,在行政院農委會2019年建置「T-TAS國產羽絨追溯制度」後,年輕一代的理事長希望能讓台灣的好產品被大家看見、讓台灣消費者更確信自家品牌的品質,所以推出自己的認證系統。羽毛公會理事長、光隆實業(8916)董事長詹賀博表示,公會的抽檢系統將從業者最初的品質標籤申請展開審核,符合資格後送交第三方檢驗機構,合格的會給予品質標籤吊牌,並在羽毛公會網站中列表,讓消費者更容易得知那些羽絨產品是合格的。光隆約97%營收來自外銷,在全球羽絨原料市占率約12%,這次做起國內市場的檢驗,詹賀博表示,是想幫台灣其他中小型的企業,「讓誠實的廠商被看見。」對於成衣業的產業景氣,詹賀博表示,北半球其他國家步入冬季後,目前還沒有暖冬的跡象,所以消費者對保暖服飾需求逐漸強勁,在終端市場上,明年訂單能見度已能看到第3季,不過最後下單的數量還要看廠商需求,預估明年第2、3季營運會較今年同期回溫,營收可望達二位數成長,「成衣業的下游谷底已過。」光隆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為63.99億元、年減21.5%;稅後淨利5.63億元,年減30.5%,每股盈餘3.86元。光隆22日股價收在52.1元,漲幅約0.39%。
庫存清報喜訊2/復甦剛開始 分析師指上游IC先受惠可觀察這兩家
就近日品牌廠及供應鏈法說會及財報釋出的訊息來看,消費性產品已出現回暖跡象。「投資人仍須留意兩大重點,首先是品牌客戶的庫存回補,若回到平均水位就可能放緩回補力道,連帶地,上游零組件及IC公司營收也將降溫。第二,產業復甦回溫,訂單和營收呈緩步向上趨勢,因此投資人需具備長期抗戰的預期。」華冠投顧分析師范振鴻告訴CTWANT記者說。范振鴻指出,近期多家重量級巨頭公司,包括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聯電(2303)、英特爾(INTEL)、超微(AMD)等,都相繼提到消費性需求已經有初見回暖的跡象。另外從手機或者是筆記型電腦及桌上型電腦的供應鏈營收來看,確實也應證了這樣的論點。電商是最早感受終端消費回溫的第一線。(圖/MOMO提供)不過,「目前大部分的品牌客戶仍以短單或急單的方式回補庫存,也意味著這目前的高利率環境之下,品牌客戶似乎還未明顯回到過去兩年之前的信心。」范振鴻提醒投資人,也要有長期等待的心理準備。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觀察終端市場說,「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消費性電子需求回溫狀況,近期可以先行觀察的指標,就是電商的雙11購物節表現,根據法人預期,富邦媒(8454)今年11月營收在雙11的推波助瀾下,單月營收占全年營收占比有機會達到14%,而全年營收也將衝破1100億元大關,再創新高。」在處理器大廠高通以及蘋果陸續發表搭載AI加速器的新處理器之後,AI PC成了目前市場最熱門的話題,「AI PC在明年推出的可能性又大增了不少。」范振鴻表示,在台股PC供應鏈,投資人可以留意近期表現較強勢的鈺太(6679)及義隆(2458)。法人預期消費性NB觸控IC設計廠義隆電將受惠產業需求回升。(圖/報系資料照、CTWANT資料照)范振鴻說,鈺太是MEMS麥克風IC設計大廠,在全球筆電市占率高達6成,而聯發科在2022年底認購鈺太私募成為最大單一股東,並取得兩席董事後,雙方也開始進行技術及產品開發,目前有超過5個專案進行中,產品範圍涵蓋了智慧型手機、無線藍芽耳機、智慧電視等。而鈺太8、9月營收年增率已轉正,加上英特爾也將推出新處理器平台,有利於筆電出貨增溫。至於義隆則是全球最大的消費性NB觸控IC設計廠,隨著商用需求回升、Windows 10停止更新以及新處理器的規格升級,都將有助於帶動市場換機氣氛。「包括鈺太及義隆兩家公司皆為NB相關IC全球市占最高的一線大廠商,所以在NB/PC消費性產業需求回升之際,將會是優先受惠的公司。」
買氣淡2022年DRAM模組銷售173億美元年減4.6% 集邦:金士頓仍全球第一
受通膨衝擊,影響消費性電子產品買氣,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DRAM模組市場整體銷售額173億美元,年衰退約4.6%;其中各模組廠因供應的領域不同,讓各家營收表現差異較大,且呈現高度集中的狀態,其中美商Kingston(金士頓)的市占達78%,雖營收小幅下跌,仍維持全球第一,台灣的ADATA(威剛科技)被中國崛起的Ramaxel(記憶科技)擠下,排全球第三。TrendForce表示,儘管終端市場需求不佳,但基於Kingston品牌規模,加上完整的產品供應鏈,使得其營收衰退幅度較小,去年在DRAM的營收為135億美元,僅衰退5.3%,穩居市占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Ramaxel(記憶科技)在2022年成長近九成,主因還是2021年衰退太多,當時排行全球第七,近來營收規模走向合理,在伺服器領域也有大幅斬獲,在server OEM通過客戶驗證,PC OEM端亦穩定供貨成長,在雙領域出貨增長的帶動下,2022年DRAM的營收為6.53億美元,全球市佔3.78%。ADATA(威剛科技)主要供貨為消費型產品,雖去年積極布局工控、車用及電競類高毛利產品,但現階段占比仍低,故難以抵擋全球需求緊縮帶來的影響,DRAM的營收為5.76億美元,營收衰退10%,全球市佔3.33%,排名第三。第四名也是中國的POWEV(嘉合勁威),受惠於旗下品牌於電競市場耕耘有所斬獲,營收向上;中國的Kimtigo(金泰克)雖積極開發各領域產品,拓展全球版圖,但仍不敵電子消費力道下滑,營收衰退,排名則小幅上升至第五,以上的中國公司大部分總部都在深圳,而全球前五大記憶體模組廠就占整體銷售額的90%。
最長衰退期!工業生產指數連16黑 下月力拼轉正
經濟部23日公布9月工業生產指數89.60,年減6.72%,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88.81,年減7.01%,都為連續16個月負成長,陷入最長衰退期。累計前9月,工業生產指數與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年減15.48%、16.07%,整體大環境需求沒有改善,全年負成長已經成為定局,將創連續第2年衰退。經濟部統計處預期10月製造業生產指數恐年減7.0%至年減2.8%。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坦言,今年備貨潮和去年同期相比較為偏弱。但他強調,若保持今年月增上升速度,加上去年低基期因素,工業生產指數有機會在10月轉正,且歐美耶誕節拉貨以及亞洲農曆年前批貨潮,相關效應也可望第4季顯現。惟黃偉傑直言,以巴衝突使地緣政治風險增加,時間如果拖長,其他產油國家也牽扯進來,可能擴大影響範圍,就像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推升產品價格,讓之前各國在抑制通膨的努力大打折扣,影響消費動能。經濟部23日同時公布批發、零售及餐飲營業額統計。受惠於疫後復甦,中秋節商機9月零售業營業額3747億元,年增6%、餐飲業營業額為835億元,年增15.8%皆創歷年同期新高。至於批發業9月則受到全球經貿動能低緩、終端市場需求疲弱,營業額1兆683億元,年減3.8%,為連續11個月負成長。台綜院23日發布9月台灣整體產業電力景氣指數及經濟預測。9月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年成長率為1.05%,整體產業電力景氣燈號續呈「轉向」的黃藍燈,結束自去年7月份以來用電負成長現象(排除春節因素)。台綜院指出,全球經濟復甦力道遲緩,廠商投資保守,製造業生產動能受到抑制,惟年底旺季備貨效應、AI新興應用商機,以及去年同期用電基期低等因素影響,9月國內產業用電轉為正成長。惟預測第3季經濟成長率為2.2%,低於主計處8月份公布的2.54%。
9月外銷訂單514億美元連13黑 經濟部統計處:11月有機會轉正
美中貿易戰未歇,加上俄烏、以巴多地戰爭,通膨、升息、庫存等多重壓力影響,經濟部統計處20日公布的9月外銷訂單數據,不出意外地創下第13黑,9月外銷訂單為514億美元、年減15.6%;累計前3季整體外銷訂單為4137.3億美元,年減18.7%,不過經濟部也提到,11月有轉正的機會。9月外銷訂單514億美元,月增11.7%、年減15.6%,為連續13個月負成長,經濟部統計處處長黃于玲表示,在年終消費旺季與國際新品備貨帶動下,9月外銷訂單金額較上月明顯增加,但大環境仍舊低迷,全球通膨升息壓力仍在,終端市場需求疲弱,加上廠商還要繼續去庫存,因此訂單金額仍較去年同期下滑。以貨品類別來看,終端電子產品需求不振,供應鏈持續去庫存,讓資訊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9月外銷訂單分別年減19.2%及16.7%;光學器材因電視面板價格高於去年同月,年增7.3%,但背光模組接單減少,抵銷部分增幅。傳統貨品因全球經濟不振,抑制廠商對設備的投資意願,加上部分產品價格低於去年同月,讓機械、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及化學品9月外銷訂單分別年減19.1%、14.1%、12.8%及10.1%。不過黃于玲表示,統計處預估10月外銷訂單為510到530億美元,有機會再添第14黑,但因減幅收斂,在國際新品備貨期下,預期11月因去年同期基期較低,有機會轉正,讓第四季外銷訂單有機會恢復正成長,但還是要看整體大環境的變化。五大接單地區,9月的數據只有東協是正成長37.1%,歐洲創下歷史最慘紀錄,衰退46.5%,日本衰退24.7%,美國年減16.1%,大陸雖然只少1.6%,但也是連續18個月負成長,創下最長連黑紀錄。至於以巴戰爭,黃于玲表示,台灣出口到以色列的產品佔整體出口金額的0.2%,以色列進口則佔0.5%,所以短期內對我國進出口直接影響不大,但還是要關注戰爭範圍是否擴大、持續時間以及是否有產油國捲入,都可能導致全球經濟風險升高。
製造業復甦緩慢 9月台灣PMI若仍處緊縮區間!將出現連續7個月緊縮
2023年9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將於10月2日,由調研機構中華經濟研究院發布。在8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再跌至45.5,呈現連續6個月緊縮,遠遜於市場預期,9月間的蘋果新機I-15、華為新款手機上市、AI等新興應用商機也仍熱,是否為製造業景氣注入新象,進而帶動9月台灣PMI?就廠商實際回報、央行和國發會的經濟數據研判,9月新象應僅帶來些微的景氣改善,整體復甦尚未達到「大家都滿意」的程度,即使PMI指數不再下跌,也難脫50以下的緊縮區間。9月台灣PMI 若仍處於緊縮區間,將出現連續7個月緊縮,若扣除今年2月因工作天數短、較前月短暫大幅回升51.4,自去年7月迄今已連續14 個月皆居於緊縮區間,為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2012年創編以來最長的緊縮期,更甚於2015年、2016年間的科技產業景氣下滑期間,當時曾出現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的連12個月居於緊縮區。國發會9/27發布的8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結果與上月持平,燈號續呈代表低迷的藍燈,今年來連亮十藍,亦是史上第二長的藍燈期間。8月台灣PMI下降的各項指數,百分比幅度雖較7 月更為緩和,但9月在弱勢利多下,數據也可能只和8月持平。以出口為主的製造業,相當困擾終端市場的需求疲弱,廠商庫存去化緩慢,導致業者展望景氣方面,8月製造業的「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自2022年5月跌入緊縮區,及至2023年8月都沒有回到擴張區,就六大產業觀察,8月僅電子暨光學出現極微幅上升,化學暨生技醫療、食品暨紡織、 基礎原物料、交通工具、電力暨機械設備為下降,廠商反映未來兩季(六個月)仍無法看見製造業景氣恢復的預期。至於台灣非製造業NMI,8月也回跌1.4個百分點至54.3,NMI雖已連續10個月擴張,但整個暑假的消費動能都跑到國外去了,8月住宿餐飲業NMI 47.7,下降18個百分點,中斷連續4個月的擴張轉為緊縮,情況最為意外;營造暨不動產、教育暨專業科學、金融保險、資訊暨通訊傳播等產業的下降幅度亦大。而8月NMI的未來六個月展望亦跌至50以下的緊縮區間。基於內需服務業正面臨缺工、工資上升壓力,內需動能已至高原的困境,景氣氛圍隱約的憂慮恐也將在內需市場擴散開來,9月的開學季、尚未接上10月的連假出遊,9月NMI的下跌也應在估計之內。
8月製造業景氣信號續亮黃藍燈 台經院:高利率不利消費投資
全球景氣遲未復甦,讓投資人信心動搖,台灣股市近來出現價量齊跌,製造業景氣信號也再度下跌。台灣經濟研究院28日發布製造業景氣調查結果,維持在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台經院也提醒,高利率情境恐將維持更長時間,加上物價可能會再漲,不利消費及投資成長,需密切關注後續發展。台經院今天公布8月製造業景氣燈號,由於終端市場需求持續疲軟,產業鏈庫存調整時間較預期拉長,加上股市信心受挫,8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10.79分,月減0.27分,連續第二次亮起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台經院也提醒,近期國際油價攀升,且鐵礦砂、糖、橡膠等國際原物料價格走高,顯示物價仍有上漲可能,須留意高利率環境帶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