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斑
」 AZ疫苗 紫斑蝶 紫斑 瘀青 雲林台南8歲女童感冒求診...竟是「食人菌」險截肢 住院6週救回一命
台南一名8歲女童2024年4月因陸續出現感冒、嘔吐等症狀,前往成大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女童已有嚴重低血壓、休克等毒性休克症候群,且病情迅速惡化,收治至加護病房,後研判為感染又被稱為「食人菌」的「侵襲性A型鏈球菌」,趕緊使用抗生素治療,住院6週後總算順利康復出院。今年4月,台南一名8歲女童突然出現感冒狀況,發燒、咳嗽,後來開始嘔吐、拉肚子,父母原本以為只是一般腸胃型感冒,但後來發現,女童燒退了卻極度倦怠、喘不過氣,甚至抱怨「肩膀會痛」,才趕緊帶女兒到成大掛急診。成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沈靜芬表示,女童到院即診斷出肺炎併發嚴重膿胸,需進行胸管引流;12小時後還併發呼吸衰竭、毒性休克症、急性腎衰竭,立即住進加護病房插管並使用呼吸器。檢驗結果顯示,女童感染了惡名昭彰的食人菌,即「侵襲性A型鏈球菌」,還出現的罕見四肢猛爆性紫斑症(Purpura Fulminans),醫療團隊創新使用局部血管擴張劑處理,才改善四肢血流狀況。女童住進加護病房後,經成大醫院小兒科重症團隊、小兒感染科、小兒腎臟科、小兒胸腔外科,和檢驗、護理、復健及兒童心理專業的緊密合作,在住院6週後順利康復,且無後遺症地出院。返家後院方持續追蹤女童狀況,幸運地沒有出現任何後遺症。成大醫院小兒科重症團隊。(圖/翻攝FB/成大醫院)沈靜芬主任醫師說明表示,A型鏈球菌感染常見的臨床表現包括:咽喉痛、發燒、皮疹,少數患者會伴隨嘔吐及腹部不適;且當感染擴散至肺部時,可能出現咳嗽的情形。特別需注意的是,少數A型鏈球菌感染患者會進展為重症,而當發生意識不清、昏迷、持續低血壓、皮膚變色或出現紫斑、呼吸困難時,可能是重症的早期症狀。A型鏈球菌釋放的外毒素會干擾身體正常功能,導致少數嚴重感染併發毒性休克症,引起低血壓和多重器官損傷。若患者進展至毒性休克症候群,病情惡化速度極快,且死亡率超過50%。A型鏈球菌感染的治療方式主要為及時使用抗生素,若能及時識別疾病並積極治療,大多數患者在幾天到幾週內能順利康復。然而,若未及時就醫或病情加重,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民眾應密切注意自身及家人的健康狀況,及早就醫以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沈靜芬醫師表示,目前兒科醫師人力緊繃的狀況仍持續存在,也反映出重症兒童患者的治療困難。兒童醫療人力的培養需要時間,而兒童健康照護不可有任何中斷。期盼更多人能重視兒童醫療的發展,讓更多新生代醫師參與兒童的健康照護行列。
台南紫斑蝶「二次遷移」!關子嶺蝶況佳 賞蝶活動7月中開跑
台南市關子嶺風景區嶺頂公園是紫斑蝶重要的覓食棲地,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前年7月在嶺頂公園1次觀測到的量約200隻,日前計數達300至400隻,今年各地新羽化的紫斑蝶出現顯著的「二次遷移」現象,嶺頂公園7月蝶況有機會更勝6月。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陳瑞祥表示,每年3、4月過境雲林林內的紫斑蝶,過去15年平均1年約20萬隻,今年竟高達40萬9000多隻,創新紀錄,推測是環境愈變愈好的關係,紫斑蝶族群數量也大增。陳瑞祥說,紫斑蝶北返後會繁殖下一代,新羽化的第二代5、6月會再遷移,因此,前陣子在台中大肚山、玉山登山口,都有民眾目擊紫斑蝶漫天飛舞的壯觀景象,其實牠們遷徙、擴散的地方不只北部,也有可能往山區,7、8月各地棲地留蝶數量都有機會增加。每年7月關子嶺嶺頂公園的賞蝶活動,由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負責執行,今年預計7月13日至8月11日,連續5周的每周六、日舉辦,將有導覽解說、闖關遊戲領取紀念品及紫斑蝶標放體驗等活動。陳瑞祥說,紫斑蝶標放體驗需事先報名,每個活動日舉辦2場次,活動當周的前1周開放網路報名,其他活動是現場自由參加,另今年還與周邊旅宿、商家合作,讓遊客有機會拿到住宿抵用券。陳瑞祥提到,目前包含嶺頂公園、紅葉公園的蝶況都很不錯,其中,嶺頂公園1次觀測到的量約有300至400隻,紅葉公園有1000到2000隻,民眾到關子嶺遊玩千萬別錯過。
男子3個月內住院4次! 檢查發現罹患罕見遺傳疾病
一位男性出現昏厥、心臟衰竭、心律不整,連上廁所都無法自理,不得不請看護。一開始先用心臟衰竭藥物治療,但未見起色,出院昏倒又被送進醫院,短短3個月就住院4次!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大榮進一步為患者檢查心電圖與超音波,發現竟然是神祕的法布瑞氏症(Fabry disease)。缺乏特定酵素 台灣「心臟型」尤為嚴重法布瑞氏症為一種罕見遺傳性疾病,缺乏特定酵素α-galactosidase (a-GAL),因而引起一系列疾病,青少年時期會出現的症狀包括四肢疼痛,痛到有如灼燒感,或是在身體出現血管角質瘤導致的紫斑。成年後的症狀會因影響到的器官有所不同,若影響到腎臟,會出現蛋白尿或者腎臟功能降低;如果影響到腦血管可能會出現年輕型中風;如果影響到心臟會出現心律不整、心臟衰竭;還有一部分人可能會影響到腸胃道跟視力。王大榮指出,台灣最常見的亞型叫做「心臟型」法布瑞氏症,每1萬2千人至1萬3千人就有一人,發病時會以心臟症狀來表現,像是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甚至猝死。至於心臟型法布瑞氏症與一般的心臟衰竭有何不同呢?他說明,一般心臟衰竭是心室變薄,法布瑞氏症則是心室肥厚,兩者不同,可透過抽血、心電圖、超音波檢查來鑑別。▲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大榮父母是病友且心律不整 是否會遺傳給孩子?法布瑞氏症的遺傳因子位在X染色體上,女性性染色體是XX,如果母親有法布瑞氏症,有50%的機會遺傳給子女;男性性染色體是XY,如果父親有法布瑞氏症,兒子不會罹病,但一定會遺傳給女兒。反觀在症狀上也是類似的結果,若男性帶有這種基因,發病會比較早、症狀會比較嚴重;而女性因為有2個X基因,所以大部分發病的情況不會這麼嚴重,或是發病年紀會比較晚。從根本上補充酵素 符合條件可申請健保給付王大榮表示,由於法布瑞氏症缺乏α-galactosidase酵素,因此治療方式是利用注射的方式來補充酵素,輸注時間40分鐘到1小時,幫助身體代謝掉累積在身體內的廢物,幫助改善疾病的嚴重程度。但由於此疾患是基因缺陷,補充酵素沒辦法治本,患者需要長時間來醫院接受注射。大部分的病人不會出現不適副作用,僅少部分病人在治療初期會有過敏,不過症狀都非常輕微,施打抗過敏藥物之後,症狀都能夠得到緩解跟改善。此外,患者經過心臟切片檢查,符合特定條件還可申請健保給付。上述男性患者申請到健保給付後,治療1個月就改善心臟衰竭、認知功能跟智力,生活能夠自理,不用請看護也不用再住院,相當戲劇化!醫師最後呼籲,患者若有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以免像這樣的儲存性疾病,導致身體出現不可逆的症狀,而且現在藥物已有健保給付,鼓勵患者積極治療。
老年皮膚問題頻現 銀髮族出現「形態變化」要留意
隨著台灣逐步邁向超高齡社會,每5位民眾中就有1位年長於65歲以上,因此銀髮族常見的皮膚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尤其像近期季節轉換、氣溫差異明顯的情況下,年長者的皮膚問題會更見突顯。皮膚型態出現4變化 應盡早回診就醫檢查台全皮膚科診所的廖朝瑜醫師指出,許多中老年患者在就診時會提到皮膚發癢、乾燥,並出現多種不同的皮膚症狀;廖朝瑜醫師特別強調,老年皮膚問題可歸納為黑、紅、白、乾四大類,每種類型都有對應的治療方式;然而他也提醒民眾,若發現皮膚症狀有異常變化或迅速惡化,例如一夕間長出很多顆病灶,應盡早就醫檢查。常見類型1:黑-脂漏性角化症(俗稱老人斑)脂漏性角化症是一種良性皮膚病變,常呈現黑色到咖啡色蠟狀,主要出現在陽光容易照射的部位,如臉部和手臂。然而,這些斑塊可能會伴隨出現紅癢痛等慢性發炎症狀,應留意是否出現不尋常的變化,如顏色變得不均勻、迅速變大、表面出現自發性破皮流血或短時間內長很多顆病灶,應盡早回診檢查。常見類型2:紅-老年性紫斑老年性紫斑是長期陽光曝曬所造成皮膚真皮萎縮退化所引起,這些斑塊往往會呈現大小不一的紅紫色,通常出現在手背和前臂等部位,甚至臉上、脖子、雙腳也可看到,臨床上大約2-3周會漸漸轉變成黃棕色斑塊再消失,但可能會反覆出現,要留意若出現水泡或疼痛癢感,應及時求診評估。常見類型3:白-雨滴狀色素脫失雨滴狀色素脫失是皮膚老化所導致,會在四肢呈現出分散的白色斑點,一旦出現既不會變大也不會自行消失,會略微影響外觀的形象,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患者除了勤做防曬保濕外,也可考慮如冷凍治療等治療方式。常見類型4:乾-缺脂性皮膚炎缺脂性皮膚炎是隨年齡增長,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減少而出現的皮膚乾癢、發紅、脫皮等表現,通常會出現在小腿前外側、上背部、大腿或是手臂外側,患者在秋冬季節尤其容易發作(又稱為冬季癢),應注意保濕護理、洗澡水不洗太熱且不洗太久,不要使用清潔力太強的肥皂,並根據症狀使用搭配藥物。趁每天洗澡時觀察全身皮膚狀況廖朝瑜醫師最後呼籲,老年皮膚問題通常是漸進式的,建議民眾每天在洗澡時仔細觀察自己的皮膚狀況,如有任何疑慮,應盡快就醫尋求專業的協助,以便針對問題採取適當處置。
「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治療一年卻無效 問診才知竟是鈣片惹禍!
北部一名中年女性上班族,罹患「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ITP)已多年,期間以皮質類固醇治療;一年多前因療效減退,改換成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體致效劑」(TPO-RA)治療,成效卻不見彰顯,病情難以控制。最終經醫師詢問後,才發現原來為了預防骨質疏鬆,她每天都會服用含鈣保健食品,不料與口服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導致藥效無法發揮,讓患者不禁大嘆白白浪費治療時間,卻因口服藥物的種種限制,降低了治療效果。胃藥與口服藥交互作用! 兩年治療徒勞無功義大醫院大昌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浚凱說明,上述「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ITP)患者原先在北部它院治療,使用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體致效劑」(TPO-RA)將近一年多,卻遲遲不見療效,病情時好時壞,直至南下他的診間就醫,經過詳細詢問下,才驚覺原來是患者固定吃的含鈣保健食品與口服藥物交互作用,讓藥效全失。經過與患者討論後,目前她改為「皮下注射型」的「血小板生成素受體致效劑」,無須再顧慮與其他藥物的交互作用,讓患者安心治療,穩定追蹤病情。廖醫師解釋,「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ITP)是一種因為血小板數量減少造成的出血性疾病,成因不明確;女性患者多於男性,約占六至八成,男性好發於10歲以下及60至70歲之間,女性則好發於20-40歲, 血小板數量正常值為15至45萬/μL,出現症狀的患者嚴重恐致1至2萬以下;病人大多因健康檢查抽血數據異常,或是有出血症狀前來就醫,例如紫斑、嘴巴出血、經血過多、腸胃道出血情形。「血小板生成素受體致效劑」 患者須留意口服用藥限制目前「免疫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ITP)治療多以皮質類固醇做為第一線治療,若是六個月後效果不佳,或是副作用耐受性差,例如月亮臉、水牛肩,則會改為「血小板生成素受體致效劑」(TPO-RA)治療,目前有口服與皮下注射型,共兩種藥物類型可供患者選擇。廖醫師表示,兩種「血小板生成素受體致效劑」(TPO-RA)控制症狀,避免疾病惡化成效都相當不錯。「口服TPO-RA藥物」是一天一至二顆,必需在固定時間並且空腹服用,但須留意使用限制,用藥建議前四小時及後兩小時空腹,達到藥物發揮的最佳效果,若是同時服用陽離子藥物,例如軟便藥物、腸胃藥、或是鈣鐵鉀鎂等保健食品,甚至牛奶及豆漿等等,會影響藥效,甚至無效,患者須多加注意。皮下注射型TPO-RA藥物 用藥簡單適合年長者廖醫師進一步說明,相較於口服藥物,一週一次的「皮下注射型TPO-RA藥物」限制則較少,對於經常出國出差,或輪班上班族、空服員、容易忘記服藥或無法自理的年長者來說,不需空腹用藥,是比較方便、簡單的用藥選擇。同時年長者多有共病、三高或是多種用藥、保健食品,皮下注射藥物也能免去藥物交互作用風險。針劑目前可自行施打或前往附近診所施打,若是病情穩定,可依醫師建議固定回診,追蹤血小板數值即可。廖醫師提到,若是口服藥物效果不佳,或是無法承受副作用,例如頭痛及四肢疼痛為主,可與醫師討論更換藥物。依據國外研究指出,口服藥物若無效,提早改換皮下注射型藥物仍有7至8成效果,藥物轉換成功率高。藥物治療多方面考量 務必遵從醫囑用藥廖醫師表示,針對二線TPO-RA藥物,醫師多會參考患者生活作息及需求,並依據病患狀況給予適當治療建議,多以肝指數(病毒性肝炎),以及各項身體數值來衡量,若是C肝患者只能以針劑治療,而年長者大多藥物遵從性較低,以皮下注射型藥物治療較佳。醫師最後提醒,用藥者不論採取口服或皮下注射型藥物,都務必遵從醫囑,充分與醫師溝通討論,避免因藥效無法發揮,導致病情持續惡化。
每分鐘逾千隻!紫斑蝶大軍北返遷徙抵雲林 國3外側急封道
紫斑蝶大軍抵達雲林縣林內鄉了!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26日早上10點在林內鄉觀測到每分鐘最多1080隻,如此大量近年少見,國道3號林內段北上251公里至253公里外側車道緊急啟動封道,估計會維持4、5天,高峰期應該會落在清明節左右。這幾天雲林縣十分炎熱,林內鄉25日出現很多紫斑蝶,林內鄉坪頂村成功國小天空出現一群一群蝴蝶飛過,26日全校29名學生由老師開車載下山,在國3的252公里處涵洞下觀察紫斑蝶如何平安飛越高速公路遷徙。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陳瑞祥說,26日一早就在國道3號南下252公里路肩外的觀測站預備,封道標準是1分鐘250隻,26日早上9點整蝶量已經290隻,通知高公局啟動國道3號林內段北上251公里至253公里外側車道封道措施,北上的LED燈也開始跑馬燈通知。陳瑞祥告訴小朋友,紫斑蝶飛越國道的這一段,除了北上車道有封閉外側車道措施,南下方向也有架設長1.1公里、高4公尺的防護網,讓紫斑蝶高飛而平安穿越。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志工現場計數,26日早上10點紫斑蝶量達最大量每分鐘1080隻,僅次於2019年的每分鐘1200隻,估計昨天有7萬隻通過。成功國小老師張哲剛說,好多年沒看到這麼多紫斑蝶,在學校可以看到蝴蝶從學校上空飛過,26日帶小朋友觀察高速公路封道的防護作為。陳瑞祥籲用路人不必特意減速,因為外側車道已有封閉措施,加上1公里防護網,用路人要專心開車,別為看蝶或怕撞上減速。
6歲男童高燒一週竟罹癌 醫:9大症狀要當心
6歲的小男孩阿晨(化名),原本和其他同齡小朋友一樣有活力,突然出現牙痛、腹痛和頭痛等不舒服的情形,晚上無法好好休息而睡眠不足。父母也發現阿晨臉色漸漸變得蒼白,高燒倦怠、虛弱到無法走路的狀況長達一週,輾轉至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尋求協助。阿晨的骨髓檢查呈現芽細胞高達52% (正常<5%);白血球2800/uL(正常值:5000-14500)、血色素4.4g/dL(正常值:11.5-14.5)、血小板113000/uL(正常值:130000-400000)均遠低於正常值。經兒童血液腫瘤科張德高主任診斷為急性淋巴性血癌,立即安排台灣兒童癌症治療研究群的標準化療方案。在中醫大兒醫兒癌全人照護專業團隊的治療下,三年後癌細胞完全清除,後續由兒癌專家團隊持續追蹤,阿晨也恢復健康,順利回歸日常校園生活。張德高主任提醒,年幼的孩子因不擅表達自己的身體狀況,加上照顧者對兒癌不熟悉,易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提出,當發現孩子有下列兒癌9大警徵,包括不明原因發燒持續一週以上、不明原因的疼痛、不明原因的腫塊、淋巴結腫大、生長發育發生改變、臉色蒼白、紫斑或出血傾向、神經方面的症狀以及眼球異常反射光(白色瞳孔)等9大症狀,都應儘速至醫療院所的兒童血液腫瘤科就醫。兒童血腫科余登揚醫師指出,全國每年約有150-200位兒童罹患急性淋巴性血癌。雖然兒童癌症和成人癌症相比,整體存活率高出許多,但仍會遇到一些困難治療的狀況。兒童血腫科除了有傳統療法外,目前積極整合免疫治療、細胞治療、標靶治療和質子治療等四大新興療法,為兒癌病童打造個人化療程,帶來更加樂觀的治療前景。余登揚醫師補充,免疫治療及細胞治療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細胞,中醫大兒醫已有多位高危險型之B細胞急性淋巴性血癌病童接受雙特異抗體(BiTE, Bispecfic T-cell engager)之免疫療法,效果顯著;數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可治療黑色素瘤、腦瘤等困難個案。針對頑固及復發型CD19抗原陽性之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可選擇CAR-T細胞治療(CAR-T cell therapies),中醫大兒醫為目前台灣少數可正式提供臨床使用CAR-T細胞治療的醫院。標靶治療則使用針對癌細胞特定分子的藥物,將治療精準定位在癌細胞上,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影響。中醫大兒醫精準醫學分子實驗室已可於腫瘤檢體中偵測到某些致癌基因,篩選出適合使用特定標靶藥物的兒童腦瘤及固態腫瘤個案,提供另一種有效且相對安全的治療。質子治療能提供更精確的放射劑量,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及降低副作用。
今年首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4歲女童冒紫斑「匡列19人」
國內出現本年首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籲請民眾注意呼吸道衛生,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9)日公布今年國內首例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為北部4歲女童,無國外旅遊史,於今年3月上旬出現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狀,一週後咳嗽加劇,並陸續出現發燒、嘔吐、全身無力等症狀,多次至診所就醫未改善。13日女童因四肢出現紫斑至醫院就醫,經醫師評估收住加護病房,住院當日並出現痙攣及意識改變情形,醫院於15日通報並經檢驗確認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目前病況尚穩定,轉入小兒科病房治療中。衛生單位並進行疫情調查,至16日已匡列同住、非同住家人及校園接觸者共19名,均無出現疑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症狀,相關接觸者已全數給予預防性投藥,並由地方衛生單位持續進行健康情形追蹤。疾管署說明,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累計1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與2015年至2023年同期病例數(介於0-3例)相當,2015年至2023年統計資料顯示,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1-12例,個案感染年齡以25-64歲為多(占33%),並以感染腦膜炎雙球菌B型最常見。疾管署表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傳染途徑主要為接觸感染者或帶菌者之喉嚨及鼻腔分泌物或飛沫,須透過親密或長時間接觸方可有效傳播,健康者可能呈現無症狀鼻咽部位帶菌,其中僅少數帶菌者會發展成侵襲性疾病,免疫低下者較容易致病,其潛伏期約2~10天,主要症狀為發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直、噁心、嘔吐、出血性皮疹等,有時也會出現昏迷和譫妄等症狀,嚴重時甚至休克死亡,需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1歲以下的嬰兒,臨床症狀較不典型而不易察覺,常只有發燒、嘔吐症狀,另可能會出現躁動不安、哭叫、不易餵食等症狀,或有囪門突出的情形,但不一定會有頸部僵直等典型腦膜炎症狀。疾管署提醒,冬春之際是許多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應儘量避免長時間處於過度擁擠或通風不良的場所,並注意手部及呼吸道衛生,以降低感染機會;倘若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早期診斷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幽門螺旋桿菌為胃癌頭號兇手! 醫建議「這6類人」及早篩檢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喜歡寄生在胃內的細菌,雖然其發現是一場意外,亦很晚才被醫界發現,卻是造成消化道潰瘍及胃癌的頭號兇手。安南醫院消化內科病房主任郭立夫提及,許多人收到體檢報告時,若血液中的幽門桿菌抗體呈陽性,常會感到不知所措自己是否感染胃幽門桿菌,於是拿體檢報告至診間諮詢。診斷幽門螺旋桿菌 常見2大檢查方式郭立夫主任分享診斷幽門桿菌的方法,分成「非侵入性」和「侵入性」兩大類:非侵入性檢查方式包括碳13(碳十三)尿素呼氣試驗、抽血和糞便檢查,其中碳13尿素呼氣檢查是現在最普遍的方法,由受檢者喝下藥水,再檢查呼氣出來的碳13含量,便可知道幽門桿菌感染是陰性或陽性;另一抽血檢測抗體方式,通常需進一步檢測,因此較少作為檢測的標準。至於侵入型檢查,則是胃鏡檢查時,夾取一塊組織採樣進行化驗。因此,如果發現血液中有幽門桿菌抗體時,仍需要再次進行呼氣檢測或胃鏡組織採樣,才能確定是否感染幽門桿菌。六大類型必做 胃幽門桿菌檢測 一、消化性潰瘍:因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與幽門桿菌感染相關二、慢性胃炎、腸上皮化生或萎縮性胃炎:這些病灶可視為胃癌的前兆,而治療幽門桿菌可以改善胃黏膜萎縮,大幅減少罹患胃癌機率三、胃癌高危險族群:如三等親內有胃癌家族史、抽菸族四、長期服用藥物:若因其他疾病而長期使用藥物,較容易讓胃黏膜受損五、有消化不良症狀者六、缺鐵性貧血或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感染幽門桿菌 混合療法治療根據台灣消化系醫學會2022 年發布的最新《胃幽門螺旋桿菌篩檢指引》,民眾一旦篩檢出幽門桿菌陽性,建議接受除菌治療;至於該用哪種療法,建議由醫師進行評估,首要考量包括患者有沒有藥物過敏史、抗生素抗藥性盛行率等。郭立夫主任補充,現已研發出新一代混合療法,除菌成功率高達95%,優於傳統的三合一療法。因此,感染幽門桿菌並不可怕,只要給予合適的除菌療程,既可以輕鬆除菌,又能降低罹患胃癌或消化道潰瘍的機率。
台人赴日必買「EVE止痛藥」? 達人籲注意這些:不要當土產送人
不少台灣人去日本玩,一定會去藥妝店掃貨。不過,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說,「不要迷信日本成藥,不要把它當土產買來送人」,他也分析EVE止痛藥的吃法,如果長期身體不適還是要盡快就醫。林氏璧在臉書發文說,EVE止痛藥是大家回購排行榜第三名,常有人問他品項有何不同。林氏璧解釋,「先說有一種最普通的EVE白盒,他就很單純只有止痛藥的成份。EVE A則主要有EVE A錠白盒,EVE A錠EX粉盒,EVE QUICK頭痛藥藍盒,EVE QUICK頭痛藥DX金盒四款。分別針對各種疼痛,生理痛,後兩者是頭痛。」林氏璧說,「EVE的主成分是布洛芬(ibuprofen,イブプロフェン),是一種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是臨床上非常廣泛使用來解熱鎮痛的藥物,比常見的普拿疼有效,在絕大多數國家都可作為非處方藥銷售。NSAID有很多種,布洛芬是個1961年研發的老藥,專利權早已過期,任何藥廠都能做。台灣常見的商品名是依普,依普芬,普服芬等等。小朋友喝的馬蓋先或是速熱寧也是這個藥。」林氏璧表示,「EVE A四種劑型布洛芬含量不同,分別是150,200,150,200毫克(每兩顆)。一般口服布洛芬建議劑量是每4~6小時200-400毫克,一天不要超過1.2g。台灣很常見一顆是400毫克的劑型,一天建議不要超過三顆。而EVE四種劑型是建議兩顆每天最多三次(450毫克/天),兩顆最多兩次(400毫克/天),兩顆最多三次(450毫克/天),兩顆最多兩次(400毫克/天),你可以發現他的布洛芬建議用量其實並沒有特別高,甚至是偏低的。」林氏璧指出,「那為何有人會覺得EVE A好像吃起來特別有效呢?姑且不論心理作用,也許是因為四款EVE A中皆有另外兩個成分:Anhydrous Caffeine80毫克和Allylisopropylacetylurea(丙烯異丙乙酸尿60毫克。前者是無水咖啡因,會使血管收縮,輔助緩解頭痛(普拿疼止痛加強錠也有添加咖啡因喔)。後者則是一種1926年就研發的鎮靜劑,可能也有幫助止痛的效果,但全世界幾乎都沒有在用了,因為後續有些案例出現了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的副作用,所以就停用了。不過日本倒是一直用到現在,似乎也相安無事。也許其中有人種的因素?但也因為有這樣的成分,含此成分的用藥在日本都是第一類或是第二類藥品。」林氏璧說,「至於兩款針對頭痛的,還有加另外一個其實很普通的成分:氧化鎂。氧化鎂就是很常見的制酸劑,可中和胃酸。第一個好處是NSAID有個重要副作用是可能傷胃,加個胃藥可保護胃粘膜,防止胃部不適。第二個好處是布洛芬可以較迅速溶解迅速吸收,這可能是它速效的原因。」不過,吃EVE也有幾點要注意,林氏璧指出,EVE有鎮靜成分,吃了不要開車,EVE也會造成血小板低下的風險,有相關疾病的人別吃,「如果遇到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在國外自行購買的藥物,是不能在國內申請藥害救濟的。」林氏璧提醒,「身體如果有任何地方長期疼痛,應該要求助專業醫師,找出病因。特別是越來越壓不住的疼痛,很可能有什麼重要的潛在疾病,不要長期自己買藥吃,長期吃止痛藥可能會傷胃造成胃潰瘍,也可能造成腎功能受損。」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初期像感冒 4歲以下嬰幼兒為好發族群
若小孩出現「劇烈頭痛、嘔吐、發高燒及頸部僵直」,千萬不要輕忽,小心很可能是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應盡快送醫!「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透過飛沫傳染,初期症狀如流行感冒難以察覺,但病發速度快,有症狀後24到48小時內,若未經過治療死亡率高達50%,或恐留後遺症,最容易感染年齡為4歲以下幼兒及年長者。醫師提醒,勤洗手、戴口罩、維持良好社交距離。全球每年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患者超過250萬人,更有23萬人死亡及50萬人因後遺症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台灣每年約20~30人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雖然相較歐美國家感染率較低,一旦感染卻威脅性極強。小兒科主治醫師鄭芳渝指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於每年的11月至隔年4月左右流行。完全沒有經過治療的人,可能會有40到50%的左右死亡率,1歲以下的小朋友是最常見比例,4歲以下小朋友占30~40%左右,占最大比。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潛伏期大約2~10天,初期症狀有發燒、胃寒、喉嚨痛及疲倦,與一般感冒症狀無太大差異,但後續會出現高燒、頭痛、嘔吐及頸部僵直,甚至出現「出血性紫斑、昏迷、末梢壞死」等症狀。鄭芳渝醫師建議,事先施打預防針,防範感染也預防後遺症的發生。醫師也提醒,做出良好社交距離,預防飛沫,降低感染風險、提高保護力。
罕見「麻生病」台灣絕跡 印尼看護來台卻發生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一名來台已6年的印尼看護,因手腳關節疼痛,且開始出現紫斑前往就醫,但卻遲遲無法找出病因,最終病情惡化轉往三軍總醫院,才發現這是台灣絕跡的罕見「麻生病」,但由於初期未能接受妥善治療,後續因壞死性的過敏性血管炎,經搶救後仍不幸死亡。三軍總醫院感染科醫師王永志收治了這名32歲的印尼看護,他分享該個案在台當醫療看戶長達6年,發病前10個月開始出現間歇性關節疼痛,包括雙側肘部、手指關節和膝關節等處,當時並未接受適當藥物治療,後續四肢皮膚出現紫斑狀病灶,才到醫院就診,藥物治療數天後病情仍惡化,因此轉診到三軍總醫院。王永志表示,病患入院時病況危急,四肢皮膚已呈現壞死情形,經由皮膚切片顯示出小血管具有血栓形成,伴隨嗜中性球、淋巴球和巨噬細胞浸潤,特殊染色發現耐酸性桿菌,並經由基因檢測確定為麻風分枝桿菌,透過疾管署取得治療藥物。麻生病是由麻風分枝桿菌引起的,主要是與患者長期密切接觸,或經由鼻腔、上呼吸道黏膜接觸到含有細菌的分泌物而受到感染,潛伏期持續時間約2至20年,疾病會影響周邊皮神經、皮膚及黏膜,造成各式各樣的臨床症狀。這名患者也出現了麻生病產生皮膚變色的雷諾氏現象,這樣的狀況相當罕見,這是一種極為罕見的過敏反應引起壞死性的過敏性血管炎,診斷極具挑戰,病程進展快速且具威脅性,特點是四肢皮膚出現紫紺狀的斑塊,造成嚴重壞死病灶,常因疾病的延遲診斷導致缺乏適當的治療。王永志指出,麻生病在台灣極為少見,甚至算是早已絕跡,主要為東南亞地區境外移入個案,每年確診個案大約都在10人以內,臨床醫師常常容易忽略,透過這起特殊案例希望提醒民眾,若是有長期東南亞地區旅遊史或是當地移入之民眾,當出現異常皮膚表現時,千萬不要忽略一些罕見疾病包括麻生病,要儘速至大醫院就診。
身體突冒大量紅點瘀青 女大生堅持旅遊…回程才就醫「被下病危通知」
身體有任何異狀,都不能忽略!中國長沙一名20歲女大生,幾個月前到山東旅遊,期間身體出現很多紅點和瘀青,回去後就醫檢查嚇傻,因為血小板指數只有1,但正常值應該要100~300,當場被下病危通知書,所幸經過治療後,血小板指數恢復正常,但每天要持續吃藥治療。據《上游新聞》報導,女大生今年6月底身上就出現一些小紅點和瘀青,當時她以為是被蚊子叮,以及不小心撞到,因為不痛不癢,就沒太在意,加上7月初學校放假,她選擇在7月7日到10日到山東旅遊,但身上的紅點和瘀青卻愈來愈多,讓她察覺有異,一回長沙就立刻前往醫院就診。女大生做血液常規檢查,因為隔天結果才會出爐,決定先回家,怎料才到家不久,就接到醫院的電話,告知情況十分嚴重,因為她的血小板指數只有1,要她趕緊找最近的醫院住院,隨即確診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也就是紫斑症,直接住院被下病危通知,讓她難以置信。女大生的血小板指數只有1。(圖/翻攝自上游新聞)女大生從7月10日入院,一直到7月22日出院,幾乎每天都要做血液檢查,還要輸液4~5小時,手整個腫起來,還做了骨髓穿刺,整個治療加上住院共花了1萬多人民幣,出院後每天還要吃一盒將近1700元人民幣的海曲泊帕(海曲泊帕乙醇胺片),費用超過2萬人民幣,她想用自身經驗提醒年經人注意身體,不能覺得年輕就不重視健康問題,發現身體出了狀況,第一時間一定要去醫院檢查,否則可能得不償失。要如何自我檢查是否有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西南醫院血液科主任徐雙年教授指出,如果在沒有受傷的情況下,皮膚出現青一塊紫一塊,或者牙齦出血、鼻出血短時間無法止住,就要及時就醫找出原因,進行積極正確的處理。假如證實是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有3點注意事項,首先進食要吃軟食,減少出血風險,像是魚、雞等動物應禁止,避免魚刺、雞骨頭等卡喉;其次,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要臥床休息,症狀緩解的人也應避免過度勞累;最後,患者要避免感冒,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拉肚子,因為一旦感冒或腹瀉,會激發免疫反應,對血小板產生進一步損傷。
高雄2旬男打AZ變「重度身障」 1原因獲獲300萬救濟金
新冠疫苗開打至今,許多民眾出現不良反應。高雄有一名20多歲男子,接種AZ疫苗後出現紫斑,進一步檢查發現是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疾病,合併重度障礙,因為無法排除和接種疫苗的關聯性,核予疫苗救濟中「重度障礙給付」最高額救濟金300萬元,也是非死亡個案中,救濟金額最高的一案。疾管署公布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第209次會議紀錄,有12案獲救濟金,分別是6例AZ、4例接種莫德納、BNT和卡介苗各1例,救濟金額在5000元至300萬元不等,其中有一案接種AZ疫苗後獲得300萬元救濟金,是目前VICP審議非死亡個案中,救濟金額最高的一案。據悉,個案為高雄市20多歲男子,過去無相關病史,但接種AZ疫苗後身體出現紫斑,就醫檢查發現血小板嚴重低下,門診多次、住院達2個月,依舊效果不佳,領有重度身心障礙手冊。醫療委員鑑定意見認為,考慮病患無相關疾病的危險因子,且於注射疫苗後2周左右即發生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疾病,再根據國際參考文獻,無法排除由疫苗引發之免疫性血小板低下情形,所以相關症狀無法排除與疫苗關聯,所以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障礙給付之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300萬元。
女大生吃「止痛神藥」卻釀嚴重過敏 藥師提醒7類人不宜服用
一名女大生長期偏頭痛,吃了國人赴日旅遊常會購買的「止痛神藥」EVE,沒想到卻造成皮膚嚴重過敏!藥師提醒,本身對本藥引起過敏或嚴重出血傾向以及曾患有消化性潰瘍、肝衰竭、腎衰竭、服用阿斯匹林或其他消炎藥有過敏反應者、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14天內者等,建議不要服用含有布洛芬(Ibuprofen)成分的止痛藥。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女大生對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過敏,卻不知道EVE止痛藥的主要成分布洛芬就是一種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因此服用後造成皮膚嚴重過敏。台灣年輕藥師協會理事張恩豪指出,國人都覺得EVE止痛藥效果不錯,但其實該藥物主要成分就是常見的布洛芬,且劑量沒有很高,但該藥中另一成分「丙烯異丙乙酸尿」(Allylisopropylacetylurea),結構上類似中樞神經抑制劑巴比妥藥物(barbiturate),具鎮靜效果,可輔助加強止痛。但是,張恩豪指出,「丙烯異丙乙酸尿」在1960 年代就被發現容易導致過敏反應、血小板低下、全身性紫斑出血,甚至曾有死亡案例,多數國家包含台灣已明定禁用,這也是台灣沒有販售EVE止痛藥的主因。張恩豪也進一步提醒民眾,布洛芬依照劑量不同,分為指示藥品或處方藥,慢性病人、高齡長者或有腸胃道出血的患者,使用上都需特別注意,建議諮詢藥師或醫師。
古坑迎一年一度黃頭鷺大遷徙 六甲八色鳥現蹤
黃頭鷺每年9月從北部往南飛度冬,從雲林縣古坑鄉樟湖國小舊校區的149甲線往山谷眺望,可見到黃頭鷺成群結隊飛翔、變換隊形,這幾天進入大量期,前天統計至少有6萬隻,到10月中旬前都觀賞得到。而二級保育類八色鳥在台南六甲區國有林地築巢繁殖,林業署嘉義分署今年首次與民間團體合作調查,在淺山區域共調查到50隻次。雲林縣除每年3月可到林內鄉欣賞紫斑蝶遷徙的「蝶河」美景,9月到10月中旬可到樟湖村149甲線旁樟湖國小舊校區附近眺望山谷,欣賞一年一度黃頭鷺遷徙景象。黃頭鷺在秋天從北部往南遷徙越冬,沿途經過金山、貢寮、關渡、石門水庫、苗栗三義、雲林大埤、樟湖,然後飛往台南白河、曾文水庫、屏東龍鑾潭。黃頭鷺飛到古坑鄉樟湖社區時會在山谷上方盤旋,等待落後的侯鳥歸隊,盤旋時會變換隊形,集結數量也愈來愈多。樟湖生態國中小學校長陳清圳表示,只要不下雨、風勢不大,9月至10月的下午2點至6點都可看見成群結隊的黃頭鷺飛越,今年自最早8月25日抵達的起算,17日出現今年以來最大遷徙量。八色鳥是台灣少見的夏候鳥,林業署嘉義分署轄管的台南六甲第2007號區外保安林,自2019年發現有八色鳥築巢繁殖的蹤跡後,吸引大批鳥友來朝聖,嘉義分署設置宣導告示牌、固定式隔離網,也動員志工在棲地巡護,減少繁殖期的人為干擾。林業署嘉義分署今年與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台南市野鳥學會合作執行系統化調查,共調查到50隻次的八色鳥,包含6隻次目擊紀錄、44隻次鳴叫紀錄;此外,調查團隊還在北勢坑棲地觀察到親鳥於繁殖季末期頭頂脫毛,顏色由咖啡色轉黑色的有趣現象。
女子熬夜睡不好罹「過敏性紫斑」 網友分享同病症曾收過「病危通知書」
四川成都一女子因身上出現許多發癢的小紅點,並二次復發,就醫後確診「過敏性紫斑」。女子推測,是因她長期熬夜、睡眠品質欠佳,導致身體免疫力低下。她透過影片分享至社群,希望年輕人多注意身體、不要經常熬夜弄壞身體。女子今年32歲,日前她接受採訪,表示自己在7月份時身上就多次出現很多斑點,並伴隨癢感,食指也有一點輕微疼痛。原先她不在意,但因8月時二次復發,她才前往醫院就診,確診了「過敏性紫斑」。醫師告訴她要多休息,最好是靜養,也盡量不要運動、感冒,倘若再復發就需要再做檢查。她推測,是因自己長期的睡眠不佳與經常性熬夜,導致自己的身體出現問題。「對自己身體不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親人不負責,等到事情真的發生才後悔就真的來不及了!」她透過影音平台勸戒大家,要改變睡眠習慣、不要熬夜、三餐正常,才能有好的免疫力。該事件引起許多網友共鳴,許多人也分享自己的生病經驗,「小時候得過,還被下病危通知書」、「熬夜真的很可怕」、「別小看紫斑,要是往腎上走擴散就麻煩了」。高雄長庚兒童內科部洪嘉玟護理師分享,「過敏性紫斑好發於3至8歲孩童,是一種侵犯皮膚或其它器官微血管的過敏性血管炎,多以過敏為主,表現為紫斑」,「臨床有三個特徵:非血小板低下可觸摸的血管性紫斑、暫時性關節痛(炎)及腹痛等,以及有時會有腎臟併發症。」
安溥首度挑戰英文旁白 驚喊「天上掉下來的機會」
台灣第一個全英語媒體 TaiwanPlus 今(12日)起,獨家首播生態紀錄片《消失的紫斑蝶》,向世界各地觀眾介紹台灣特有種「紫斑蝶」,迷人但危機四伏的生命旅程。該片邀請安溥首次獻聲英文旁白,並由金鐘導演詹家龍耗時五年拍攝完成,將紫斑蝶脆弱卻堅韌的生命力變成感動人心的電影,深具普世性與教育意義。台灣曾因擁有400多種蝴蝶而被譽為「蝴蝶王國」,近年因氣候變遷、森林砍伐及基礎設施增建,蝴蝶的數量逐漸減少。導演詹家龍耗時五年、投入數百萬,深入紫斑蝶棲息之地,揭示其神秘的避冬點滴,紀錄紫斑蝶在台灣的生命軌跡,透過牠們奇幻的一生,提醒人們這些生物的脆弱性。《消失的紫斑蝶》國際版邀請到今年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得主安溥擔任旁白,首次挑戰電影英文配音,她直呼是「天上掉下來的機會」,也說到配音過程充滿忐忑,「我從來沒有遇過這麼正式、像是期中考一樣的機會去檢視自己的口音。」期間幾度想要放棄,因為英文並非母語,要在口音、文法、語言表現與解讀文本間找到完美平衡是不小的挑戰。《消失的紫斑蝶》介紹台灣特有種紫斑蝶。(圖/牽猴子提供)安溥表示片中有許多蝴蝶的拉丁學名,她在家反覆練習了三週,「這些我以為可以及格的口音,依然不是最正確的發音,同一個句子,第一天錄了 127 遍,然後第二天還是錄了幾10次有。」本來擔心無法如期錄完,「最後順利趕在原本預定的工作時間內,我自己覺得是非常精彩地完成了!」安溥說:「當配音導演說:『可以』的那一刻,我心裡充滿了感激。這短短六次的配音過程,我覺得是我今年最難忘的回憶。」安溥也特別感謝擔任英文配音導演的歌手榮忠豪,並大讚他有著過人的耐心跟抗壓性,「我覺得他非常適合做音樂,因為即使我念了快兩百次同樣的東西,他依然在等待那個成功的 moment,而且喜怒不形於色,要不是他我應該沒有辦法堅持到最後。」安溥也很開心能為這部紀錄片貢獻一份心力,希望透過該片向世界觀眾介紹,這看似柔弱卻又堅強、具有生命力的紫斑蝶,牠們不僅代表台灣過去三十年的發展歷程,更象徵全球的生態變遷。希望讓國際觀眾以更親近的方式,理解電影中的台灣生態,賞析紫斑蝶這神秘而令人嚮往的美麗生物。
颱風過後登革熱疫情升溫 有「這些症狀」快就醫!
一連兩個颱風過境台灣,為各地帶來大量雨水,住家盆栽與道路積水恐讓病媒蚊孳生,登革熱疫情升溫。醫師提醒,暑假期間很多民眾趁著疫情解封,到東南亞等登革熱疫區旅遊,加上接連颱風來襲讓病媒蚊有孳生的環境,所以特別提醒民眾,如果出現眼窩痛、高燒不退、肌肉痠痛或出現紫斑等症狀,應盡速到合約醫療院所進行抽血檢測,早期發現並治療,避免疫情擴大。南投縣繼出現境外移入登革熱首例後,上周本土登革熱也現蹤,雖然首例登革熱感染源推論來自雲林,但南投醫院家醫科主任莊家銘主任仍提醒,國人到東南亞或中南美洲等登革熱疫區旅遊,除了要特別注意穿長袖長褲或噴防蚊液,萬一返台後出現眼窩痛、全身痠痛、發燒、起疹等症,應盡速到合約醫療院所就醫快篩,避免疫情擴大。南投醫院家醫科主任莊家銘提醒民眾如被蚊子叮咬後出現眼窩痛、發燒、全身痠痛等症狀可能感染登革熱,應盡速就醫。(圖/中國時報曾雪蒨攝)莊家銘指出,登革熱疫情主要是有人感染登革熱,病媒蚊叮咬感染登革熱患者,帶著登革熱病原再去咬第二人,將登革熱傳給第二人,才會出現登革熱疫情,但部分人感染後症狀輕微如感冒,少數曾感染過登革熱患者再次被叮咬,會誘發出皮膚出現紫斑、出血性登革熱症狀就要特別小心。「美國FDA在2019年已經批准一種登革熱疫苗在該國流行地區使用,2021年美國CDC進一步推薦為曾經感染登革熱且居住在登革熱流行地區的9~16歲兒童接種,但該疫苗尚未開放使用在前往該國登革熱流行地區的旅行者,台灣地區也尚未引進登革熱疫苗」,所以莊家銘以此特別提醒民眾,登革熱的潛伏期最長可達2周,所以就醫時重要的是告知醫師「旅遊史」與「接觸史」,才能讓醫師及時掌握感染資訊,提供最迅速有效的檢查與治療。莊主任並呼籲,萬一出現眼窩痛、高燒不退、肌肉痠痛或出現紫斑等典型的登革熱症狀,應盡速前往南投等39家醫療院所就醫,避免疫情擴散。
女童腹部、背部莫名瘀青 原來是缺少了「這個」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兒童平時玩耍碰撞難免產生瘀青,但如果瘀青經常出現就要注意了!一名母親近一個月發現6歲女兒身上的瘀青變多,連腹部、胸部這些較不會碰撞的部位都有瘀青,身上的瘀青不僅招來同學異樣的眼光,也讓女童心理產生壓力。經檢查後發現確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所幸目前透過藥物積極治療,讓女童可以正常生活、安心玩耍,維持童年的生活品質。莫名瘀青或紅斑,可能是免疫系統錯亂台中榮總罕見疾病暨血友病中心王建得主任表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Immune thrombocytopenia),主要原因之一是免疫失調導致免疫系統去攻擊自己的血小板,而造成血小板減少的現象,兒童免疫失調的成因多與病毒感染有關。50%的病童在發病後一個月內可自行痊癒,但10至20%病童一年內仍無法矯正免疫性血小板低下,即為慢性血小板低下症患者。常見症狀包含身上出現一粒粒的出血點,或是瘀青、紫斑;較嚴重者會流鼻血、牙齦出血,成年女性甚至會月經異常出血。成人若血小板減少應留意,可能為免疫性疾病的前兆或是其他感染性或惡性疾病引發的血小板減少。治療日新月異 助恢復生活品質及自信王建得進一步表示,過去血小板減少症急性期第一線用藥為注射免疫球蛋白,或類固醇,若治療無效可能考慮以單株抗體、免疫抑制劑或切脾等以控制病情,雖然副作用常會影響生活品質,但許多患者仍礙於病情控制不得不治療。後來隨著血小板增生劑的問世,為這群患者的治療困境帶來其他的選擇,目前台灣有口服與針劑可選擇。血小板增生劑的作用原理是從骨髓製造出更多血小板,提升血小板數值,其可能伴隨的副作用包含疲倦、頭痛、噁心、肌肉疼痛等,不過整體而言患者仍保有不錯的生活品質。前述女童就是一個例子,她在確診後,因時常入院注射免疫球蛋白,而影響學業進度;長期服用類固醇也讓父母相當不捨;在使用血小板增生劑治療後,只要定期用藥、回診追蹤血小板指數,女童也可以跟正常人一樣,開心生活。積極治療、改變生活型態與ITP共處王建得提醒,血小板減少症患者應避免激烈運動、減少碰撞。除了按時用藥外,病況穩定者仍應定期回診;若出現急性症狀,應提前回診治療。也呼籲,若出現不明瘀青、紫斑等相關症狀,應儘速至各大醫療院所血液科就診,才能及早發現,把握治療時機。TW230331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