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坦雅胡
」 以色列 哈瑪斯 納坦雅胡 加薩走廊 美國以色列16日再度空襲貝魯特南郊 真主黨向以軍基地開火
以色列在當地時間16日對在黎巴嫩大城貝魯特和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據點再度發動空襲;與此同時,得到伊朗支持的真主黨武裝分子則表示,他們向沿海城市海法(Haifa)周圍5個以色列軍事基地開火。綜合外媒報導,根據以色列軍方報告說,海法遭到猛烈的火箭襲擊,有1座猶太教堂被擊中,造成2名平民受傷。據聲明內容指出,黎巴嫩激進團體真主黨(Hezbollah)16日向以色列發射了約80枚砲彈。「這是真主黨蓄意針對以色列平民的又一個例子。」以色列軍方在聲明中表示。另外,軍方還宣稱他們攔截了部分從黎巴嫩進入以色列的砲彈。以色列安全部門表示,2枚照明彈落在海法以南的城鎮凱薩里亞(Caesarea),著彈地點距離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的住所不遠,當時他並不在家。根據法新社電視台畫面顯示,以色列軍方16日在發布攻擊警告,要求目標地點居民離開後,就對貝魯特南部郊區真主黨據點發動新一波空襲。黎巴嫩國家通訊社(NAA)報導了照一連串攻擊事件。根據NNA報告,以軍攻擊了黎巴嫩南部城市提爾,遭到空襲的地區中包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古遺址附近的一個社區。對此,以色列軍方表示,他們攻擊的是提爾地區的真主黨設施。以色列在當地時間16日對在黎巴嫩大城貝魯特和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據點再度發動空襲。(圖/達志/美聯社)
以色列總理住家遭「照明彈」襲擊 警強調未造成傷亡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凱撒利亞的私人住宅遭到兩枚照明彈襲擊。據警方與國家安全局聯合聲明,照明彈落入住宅院內,但未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而納坦雅胡和家人事發時不在住所。根據《The Times of Israe》的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16日,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凱撒利亞的私人住宅遭到兩枚照明彈襲擊,照明彈落在房子的院子裡。不過事件沒有造成任何損失,安全機構聯合聲明強調,納坦雅胡和他的家人當時不在家。警方表示,他們已展開調查。此事件引發以色列各政治派別的譴責。反對黨領袖亞伊爾和民族團結黨主席本尼呼籲,執法機構應將犯罪者繩之以法,強調不容姑息針對民主制度的威脅。以色列家園黨領袖阿維格多強調,全力支持國安機構與警方的調查工作。總統艾薩克也強烈譴責這一襲擊,他透露已與國家安全機構的首席執行官羅南討論此事,並表示事件被視為「危險的升級」,將得到嚴肅處理。艾薩克呼籲,禁止公共領域中暴力行為的擴散,避免進一步惡化局勢。多名政府高層指出,以色列政治與社會言論中的煽動性氛圍加劇了暴力事件的發生。伊茨查克認為,這是針對政府領導人長期煽動的直接後果。財政部長貝扎雷爾則強調,暴力行為正在侵蝕以色列民主基礎,呼籲安全機構迅速採取行動。
以黎停火談判取得進展! 以色列稱俄羅斯「可防止敘利亞武裝真主黨」
以色列表示,由美國調停的黎巴嫩停火談判取得進展,但仍需得到保證,以便在真主黨違約的情況下能夠恢復軍事行動,而俄羅斯也可以發揮作用,阻止真主黨透過敘利亞阿薩德政權重新武裝。黎巴嫩真主黨表示,其在德黑蘭、華盛頓和莫斯科的支持者正在進行政治接觸,但與此同時也揚言,真主黨擁有足夠的武器來進行「長期戰爭」,包括持續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對此,以色列外長薩爾(Gideon Sa'ar)11日告訴記者,以色列與真主黨的戰爭尚未結束,不過「談判取得了特定的進展,我們正在與美國方面處理這一問題」。他也補充,俄羅斯可以幫助停火協議的執行。雖然以色列與伊朗之間進一步直接對抗的威脅仍然存在,但美國前總統川普上週在大選中取勝,引發國際猜測以色列與伊朗代理人之間逾1年的衝突將如何演變。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10日曾表示,過去幾天他與川普進行了3次對話。另根據以色列Army Radio的報導,以色列高級官員、戰略事務部長德默(Ron Dermer)上週罕見訪問俄羅斯,並與莫斯科討論「阻止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向真主黨偷運軍火」的可能性。德默本週將在美國進行後續諮詢。以色列外長薩爾拒絕就德默的出訪做詳細介紹,但這顯示以色列對俄羅斯在遏制真主黨方面發揮作用持開放態度。對此,俄羅斯駐以色列大使館則不予置評。據悉,黎巴嫩停戰方案要求真主黨從以色列邊境附近地區,包括利塔尼河(Litani River)以南撤離,同時要求以色列部隊撤離該地。該計畫也設想強化已經駐紮在黎巴嫩的聯合國維和力量,因為以色列希望得到真主黨解除武裝的相關保障,同時如果真主黨被其認定持續對以色列北部構成危險,也期望能夠重新恢復軍事打擊。根據Al-Akhbar的報導,黎巴嫩當局尚未獲得停火方案草案。黎巴嫩已對任何允許以色列軍隊在該國空域或領土自由行動的協議表示反對。如果協議達成,最初將有60天的試行階段,時間可能足以涵蓋現任總統拜登向川普政府移交權力之後。
納坦雅胡開除防長葛朗特 以色列各地爆抗議潮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5日表示,他要開除國防部長葛朗特(Yoav Gallant),因為發生「信任危機」,新部長由親密盟友卡茲(Israel Katz)接任,消息一出,也引發許多人反對,各地更是發起抗議潮。抗議現場。據CNN報導,納坦雅胡解僱了葛朗特,納坦雅胡表示,他跟葛朗特之間的信任已破裂。現在由原外交部長卡茲接任國防部長,而在戰爭期間,卡茲一直擔任內閣職務,缺乏豐富的軍事經驗。對此,葛朗特回應,守護以色列的安全一直是他永遠的使命。而現階段正逢美國總統大選,葛朗特跟美方有密切對話,據說他每天都跟美國國防部長對話,而現在以色列在加薩和黎巴嫩開戰,伊朗也可能會進行報復性攻擊。綜合外媒報導,成千上萬的示威者在以色列各地發起抗議,抗議人士在特拉維夫封鎖了主要公路,並大聲抗議;也有約一千名抗議人士聚集在耶路撒冷納的坦雅胡家門口外。據了解,葛朗特在被開除前,向數千名極端正統派的猶太青年發出徵兵通知,這群體本來可以免役,該制度也引發其他以色列人強烈不滿,最高法院最近才表示,一名正統派男子要服兵役,但政府沒有發徵兵令。
納坦雅胡:希望戰後與更多阿拉伯國家簽「和平協議」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當地時間28日聲稱,針對伊朗代理人哈瑪斯和黎巴嫩真主黨的戰爭一旦結束,該國希望與更多阿拉伯國家達成和平協議。納坦雅胡聲稱:「在哈瑪斯不再控制加薩、黎巴嫩真主黨不再佔據以色列北部邊境的第2天,我們將制定穩住這2條戰線的計劃,並渴望恢復幾年前,在我領導下簽署的歷史性《亞伯拉罕協議》之進程,與更多阿拉伯國家實現和平。」納坦雅胡補充:「這些阿拉伯國家理解以色列正在對那些攻擊我們的『伊朗邪惡軸心』進行打擊。 他們和我們一樣渴望建立一個穩定、安全和繁榮的中東。」據悉,《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是以色列、阿聯酋和美國於2020年8月13日達成的聯合聲明。隨後以色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間的《以阿和平協議》,以及與巴林之間的《巴林-以色列和平協議》也被視為《亞伯拉罕協議》的一部分。該協議標誌著4個阿拉伯國家——阿聯酋、巴林、摩洛哥和蘇丹——與以色列自《約旦與以色列和平條約》簽訂以來,再次正常化雙邊關係。此後,以色列在美國的支持下,不斷尋求與其他阿拉伯國家關係正常化,特別是沙烏地阿拉伯。不過利雅德日前已經宣示,如果巴勒斯坦無法建國,它就不會承認以色列。自去年10月7日以哈衝突以來,以色列無視聯合國安理會要求立即停火的決議,持續對加薩走廊進行殘酷的攻勢,並導致這塊巴勒斯坦飛地上幾乎所有的人口流離失所,持續的封鎖也造成該地食物、飲水和藥物嚴重短缺。據加薩衛生部28日的最新數據顯示,以色列的種族滅絕行動1年多來已屠戮至少43020名巴勒斯坦人,並導致101110人受傷。
傳以色列有意「數周內」結束黎巴嫩行動 納坦雅胡承諾「不動伊朗石油設施」
隨著與黎巴嫩真主黨之間的衝突逐漸升溫,再加上伊朗對以色列發動飛彈襲擊,外界擔憂以色列可能會攻擊伊朗的石油基礎設施。但目前有消息指出,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已經對美國總統拜登承諾,不會攻擊伊朗的非核設施或石油設施。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兩名官員表示,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近日告訴美國總統拜登,以色列軍隊僅會打擊伊朗的軍事目標,而不會對非核設施或石油設施下手。報導中認為,以色列此舉被視為接受美國要求的「克制」,以避免擴大衝突的風險。伊朗在過去2週內對以色列發動了導彈襲擊,這也是近半年內第2次的直接攻擊,此舉也讓中東地區擔憂局勢可能惡化,甚至演變成兩國之間的正面軍事對抗。報導中指出,以色列的反擊行動將在11月5日美國選舉前進行,希望能避免給人「干涉美國選舉」的印象,同時也能避免被伊朗視為軟弱。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以色列攻擊伊朗的石油設施,可能會導致能源價格飆升,影響全球市場;而攻擊核設施則可能導致衝突全面升級,甚至可能迫使美國直接介入軍事行動。相比之下,納坦雅胡選擇攻擊軍事設施的計劃,讓美國感到安心。在結束通話後,美國總統拜登決定向以色列派遣強大的導彈防禦系統,以增強以色列的防禦能力。美國五角大樓隨後宣布將派遣終端高空防禦系統(THAAD)到以色列,並派遣約100名美軍人員,該系統預計在未來幾天內抵達。以色列摩薩德(Mossad)情報機構的前情報主管帕爾蒂(Zohar Palti)表示,納坦雅胡必須在美國「呼籲克制」與國內要求「強力回應」之間取得平衡。帕爾蒂認為「伊朗已經失去了過去的克制,以色列勢必要針對飛彈襲擊事件回應必須回應。」但帕爾蒂也表示,如果沒有美國的武器,以色列也難以對伊朗開戰。1日當天,伊朗對以色列發射了近200枚彈道導彈,導致一名巴勒斯坦人在約旦河西岸喪生,至少兩處軍事設施遭到破壞。伊朗駐聯合國大使伊拉瓦尼(Amir Saeid Iravani)表示,這次襲擊旨在「恢復平衡和嚇阻」。以色列情報主管帕爾蒂認為「上次我們的回應沒有傳達正確訊息,因此現在我們面臨的是在克制和報復之間的選擇。」
以色列宣布展開報復行動 傳伊朗秘密通訊「別太兇就結束衝突」
伊朗與以色列之間的衝突已久,伊朗於1日深夜時,向以色列發射近200枚飛彈,導致雙方緊張局勢再度升高。以色列隨即宣布將展開重大報復行動,目前正在積極規劃。不過有消息指出,伊朗透過秘密管道向以色列傳遞訊息,表示若以色列的報復行動「有限度」,伊朗將考慮結束這一輪雙方之間的交火。根據外媒《耶路撒冷郵報》的報導,有消息人士透露,伊朗透過秘密途徑與以色列聯繫,表示只要以色列的回應是有限的,伊朗將視為這輪衝突已告一段落,然而報導中未具體提及以色列對該提議的回應。澳洲也於近日以以色列與黎巴嫩激進組織真主黨之間的衝突為由,警告其公民不要前往以色列,並敦促那裡的澳洲人在商業航班仍然可用的情況下,盡速離開該國。事實上,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在1日遭遇伊朗飛彈攻擊後,誓言伊朗必須為此付出代價。外媒報導指出,以色列正考慮多項報復行動,可能包括打擊伊朗境內的石油設施、戰略目標,甚至不排除攻擊伊朗核設施的可能性。先前Price Futures Group分析師佛林(Phil Flynn)曾表示,伊朗發動攻擊後,以色列可能兌現其摧毀伊朗煉油和石油生產設施的威脅。紐約CFRA Research分析師格利克曼(Stewart Glickman)指出,伊朗每天生產約320萬桶原油,其中50%可能用於出口,因此「倘若以色列造成伊朗部分產能損失,石油市場將必須應對市場閒置產能的減少,最糟糕的情況就是每日損失320萬桶。這對全球市場來說非常重大。」
「水門案」記者爆料:川普卸任後與普丁通話7次 還偷送新冠檢測儀
揭穿水門案醜聞的《華盛頓郵報》知名記者伍德華(Bob Woodward),即將在下週出版他的新書《戰爭》(War),如今該書搶先披露,前美國總統川普自卸任以來,已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進行了多達7次的私人通話,並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秘密向普丁寄送了COVID-19檢測儀。據美聯社的報導,伍德華的新書《戰爭》預計在下週出版,書中部分內容被搶先披露給媒體,包括川普與普丁的故事。該書聲稱2024年初,川普在位於佛州的海湖莊園裡,命令1名助手離開辦公室,以便與普丁通話。據未透露姓名的助手表示,自川普卸任以來,他與普丁可能還有另外6次通話。書中甚至爆料,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川普擔任總統時,曾秘密向普丁寄送了當時非常稀缺的雅培便攜式COVID-19檢測儀,供普丁個人使用。據稱普丁當時特別擔心感染新冠肺炎,而且他也要求川普不要公開這個秘密,因為這可能會對川普的政治形象造成傷害,「我不希望你告訴任何人,人們會因此責怪你,而不是我。」本書作者伍德華已在《華盛頓郵報》任職超過半世紀,他因在1970年代報導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的政治醜聞「水門案」(Watergate scandal)而聲名大噪,日後更經常撰寫有關政府高層的爆炸性消息。關於川普與普丁持續聯繫的說法,伍德華聲稱資訊來源是1位未在書中透露姓名的川普助手。這位助手沒有提供更多細節,僅表示2人之間的聯繫可能多達7次。對此,川普競選團隊對伍德華的新書進行了猛烈抨擊,並稱他為「徹頭徹尾的無賴」,還形容他「遲鈍、懶散、無能,總體上是個沒有個性的無聊傢伙」,但並未回應書中的具體指控。川普競選團隊的通訊總監史蒂文·張(Huyen Steven Cheung)在聲明中表示:「伍德華編造的這些故事都不是真的,都是出自一個瘋狂、精神錯亂的人之手,他患有嚴重的『川普妄想症』。」他還提到,川普並未因為這本書接受任何採訪,且川普正在為伍德華舊書的內容,對其提起訴訟。而克里姆林宮也否認了伍德華書中關於川普與普丁通話及提供新冠檢測儀的爆料。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指出,「這不是真的」,並稱這是在選舉前的「典型假新聞」。雖然卸任美國總統有時會與外國領導人會面,而實際上,川普就曾在海湖莊園接待了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匈牙利總理奧班等人,但這些會面都是公開的,而且川普還與客人合影。然而,前總統川普未經現任政府批准下,就與美國的主要戰略對手私下交談,尤其是在美俄2國在歐洲戰爭立場對立的情況下,顯得極為不尋常。而且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拜登還沒有與普丁通話。川普對克里姆林宮領導人的好感,長期以來讓他的許多手下官員感到困惑,並引發了多次調查,也令共和黨的國家安全專家感到擔憂。美國情報機構近幾年還得出結論,俄羅斯政府干預了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幫助川普擊敗前國務卿希拉蕊,不過前聯邦調查局局長、時任司法部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事後調查並未發現川普團隊與俄羅斯之間存在任何勾結。
法國總統呼籲對以色列「禁銷武器」 納坦雅胡痛批痛罵「可恥」
法國總統埃馬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近日呼籲停止向在加薩走廊的以色列軍隊提供武器,強調需要讓紛爭回到政治解決方案的軌道上。在接受法國國際廣播電台(France Inter)節目「Etcetera」的採訪時,馬克宏強調,法國並未向以色列提供任何武器。綜合外媒報導指出,而除了法國外,目前英國也暫停部分對以色列的武器銷售,美國也在近期停止一次軍援。馬克宏表示,加薩走廊無法達成停火協議,很大的原因是「我們的聲音沒有被聽到」。馬克宏更表示,無法達成停火協議是絕對錯誤的,這不僅影響以色列未來的安全,還可能滋生怨恨和仇恨。馬克宏也提到,隨著區域戰爭風險上升,當前的優先事項應是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馬克宏提到,黎巴嫩人民不應再次被犧牲,黎巴嫩不能成為「新的加薩走廊」。但是以色列近期的連續攻擊,讓黎巴嫩局勢變得危險,這也是馬克宏對該地區局勢感到擔憂的原因。目前也有消息指出,伊朗曾表態願意支持在黎巴嫩達成停火的努力,但附加條件是,以色列必須停止在加薩走廊的軍事行動。對於馬克宏的呼籲,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則強烈抨擊,強調馬克宏和其他西方領導人提出的武器禁運要求是「可恥」的行為,表示以色列無論有無外界支持都將贏得勝利。報導中也提到,根據法國國防部的年度武器出口報告,法國並非以色列的主要武器供應國,去年僅向以色列提供了價值3,000萬歐元(約3,300萬美元)的軍事裝備。
別試圖改變中東的權力平衡! CNN資深記者示警:美國和以色列都曾失敗過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28日聲稱,殺死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勒(Hassan Nasrallah)是改變「未來幾年該地區力量平衡」的第一步。然而,CNN資深國際及戰地記者韋德曼(Ben Wedeman)卻認為,真主黨可能根本沒有受到致命傷,「對以色列來說,決定性的勝利是虛無飄渺的。」據CNN的報導,以色列近期不但透過無線設備在黎巴嫩和敘利亞製造恐怖攻擊,還在黎巴嫩南部展開大規模空襲,造成數以千計的平民死傷。而以色列國防軍參謀總長哈勒維(Herzi Halevi)也揚言,以色列的空襲行動是在為「進軍黎巴嫩」做準備。如今以色列27日又空襲真主黨總部,並聲稱真主黨的共同創建者、資深領袖納斯魯勒已遭到擊殺,真主黨方面隨後也承認該消息。對此,韋德曼也指出,雖然以色列極右翼政府對黎巴嫩乃至整個中東地區的結構性變革,懷有宏偉遠大的計畫。但1982年6月爆發的第一次黎巴嫩戰爭(第五次以阿戰爭)事後也證實,以色列沒能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也沒辦法在貝魯特建立一個可塑的、以基督教為主的政府,更沒有將敘利亞軍隊趕出該國。韋德曼提醒,也許以色列1982年入侵黎巴嫩的最重要遺產,其實就是「真主黨的誕生」,而真主黨隨後也發起了一場無情的遊擊戰,迫使以色列必須單方面從黎巴嫩南部撤軍,「這顯然是阿拉伯軍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成功迫使以色列撤出阿拉伯人的領土。」事實證明,在伊朗的幫助下,這個新組織比以色列試圖驅逐的PLO更具殺傷力。接著真主黨又在2006年的第二次黎巴嫩戰爭中繼續與以色列作戰,直到雙方陷入僵局並同意停火,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真主黨在伊朗的大力支援下變得更加強大。如今,真主黨因數名高層遭到擊殺,已陷入癱瘓及混亂,而且明顯受到了以色列情報部門的滲透,但韋德曼認為,現在談論真主黨的崩潰還為時過早。回顧歷史,除了黎巴嫩和以色列之外,美國還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而且隨著伊拉克軍隊的崩潰和美軍湧向該國首都巴格達,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曾經幻想著海珊(Saddam Hussein)政權的垮台,將導致德黑蘭和大馬士革政權相繼垮台,並為整個中東地區帶來民主自由及繁榮。然而,美國對伊拉克的佔領卻演變成一場無盡的戰爭,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和鉅額的財富。海珊政權的垮台不僅沒有帶來民主自由及繁榮,反而導致伊朗能夠將其什葉派影響力擴展到伊拉克;因美國入侵阿富汗而潰敗的蓋達組織(Al-Qaeda),也得以在伊拉克的遜尼派三角地帶(Sunni Triangle)重生,並最終演變成佔領敘利亞和伊拉克部分地區的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韋德曼也感嘆,當他在寫這篇文章時,他看到了貝魯特南部郊區揚起的陣陣濃煙,並回憶起了小布希時期的國務卿萊斯(Condoleezza Rice),曾在2006年以色列與真主黨開戰時聲稱,我們目睹的所有流血和破壞,都是「新中東誕生的陣痛期」。然而以色列最終卻退出了黎巴嫩,且真主黨還變得更加強大,「小心那些承諾新黎明、新中東即將誕生,或是該地區力量將重新平衡的政客」,因為他們可能不知道接下來會面臨什麼意想不到的慘烈後果。
真主黨領袖遭空襲斬首 未來72小時成以黎雙方衝突關鍵
在以色列發動空襲,成功斬首真主黨(Hezbollah)領袖納斯拉(Hassan Nasrallah)後,目前傳出真主黨正考慮該如何應對。外界普遍認為,接下來的72小時,會成為以色列與黎巴嫩之間的關鍵。根據《CNN》報導指出,對真主黨而言,接下來的72小時,其剩餘的領導層需要評估存留下來的人員,並考慮如何安全地溝通和開會,同時也必須衡量他們能承受的損失程度,以此來制定回應計劃。雖然外界至今尚未明確在以色列在過去兩週的空襲中,真主黨的火箭庫存到底受到多少損害,但以色列似乎擁有極為準確的情報,不僅掌握了真主黨領導層的實時位置,也可能清楚真主黨藏匿彈藥的地點。目前為止,真主黨的火箭攻擊無法對以色列造成明顯的損害。但真主黨剩餘的領導層可能會認為需要展示軍事力量,藉此提升士氣和恢復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可如果這樣的攻擊因以色列的攔截而失敗,是有可能反而導致真主黨的威望被進一步的削弱。除此之外,支持真主黨的伊朗是否會深度介入,目前仍是未知數。伊朗在過去幾個月展示強大的忍耐力,推估可能有更長遠的戰略考量。而以色列與西方國家也密切關注伊朗在鈾濃縮方面的進展,避免該地區可能會因為伊朗的核武而陷入失控。報導中也提到,雖然伊朗和真主黨的動向需要注意,但以色列的行動才是影響整體局勢走向的關鍵。以色列目前展現出強大的軍事力量、精確的情報優勢,以及對國際社會批評其平民傷亡問題的承受力,這使得它能夠持續打擊真主黨。但這也可能導致局勢演變為更長期的衝突,損害以色列的聲望。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而言,目前也是一個重要的抉擇時刻,他可以選擇讓這段時間的軍事行動提升其國內安全聲譽,從而增強他在面對法律案件時的政治地位;也可以選擇繼續推動一場無明確戰略方向的戰爭。
以色列遊說團體發威!拜登雙手一攤:中東可能爆發全面戰爭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於美東時間25日示警,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之間的衝突,很可能升級為「全面戰爭」(all-out war),並承認自己為達成停火協議而持續的外交努力「存在局限性」。以色列近期不但透過無線設備在黎巴嫩和敘利亞製造恐怖攻擊,還在黎巴嫩南部展開大規模空襲,造成數千平民死傷;如今以色列國防軍參謀總長哈勒維(Herzi Halevi)又揚言,以色列的空襲行動是在為「進軍黎巴嫩」做準備。對此,拜登25日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脫口秀節目「觀點」(The View)採訪時聲稱:「我正在與我的團隊一起竭盡全力實現停火。」他認為,讓以色列和真主黨同意停火,可能有助於化解以色列及哈瑪斯在加薩地區的衝突。拜登補充:「雖然可能爆發全面戰爭,但停火還是有希望的,我正透過團隊裡的每一份精力來達成這項任務,因為人們渴望看到該地區出現轉機。」報導認為,上述言論比他在24日於聯合國大會上發表的公開發言更加坦率。據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近日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美國政府「正在與一些合作夥伴密切接觸,以緩和黎巴嫩的緊張局勢,並努力達成停火協議,這將為相關各方帶來諸多好處。」法國方面,也呼籲在25日稍晚召開聯合國安理會有關黎巴嫩問題的特別會議,為潛在的區域衝突降溫。對此,1名黎巴嫩官員,以及1位熟悉真主黨內部意見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真主黨「對包括加薩和黎巴嫩在內的任何解決方案都持開放態度」。不過,儘管以色列聲稱為停火談判開了綠燈,但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似乎不願意停止對黎巴嫩真主黨展開打擊,他在25日的安全會議上告訴幕僚:「談判只會在砲火中進行,我們會繼續傾全力向真主黨開火。」國際關係攻勢現實主義大師、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曾經解釋,以色列對美國外交政策擁有極大的影響力,以色列遊說團體更是積極致力於將美國外交政策引向親以色列的方向,所以就算拜登對納坦雅胡有所不滿,但美軍仍會積極協防以色列,無法阻止其推升地區緊張局勢。據加薩衛生部門25日的最新數據,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種族滅絕行動,已造成4149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96006人受傷。另據黎巴嫩衛生部稱,僅23日1天,以色列在黎巴嫩發動的空襲就導致至少558人死亡,其中包括50名兒童和94名婦女,另有1800多人受傷,此後幾天又有數十人被殺。
與真主黨局勢越演越烈 以色列政府宣布緊急狀態「為期一周」
近期以色列與黎巴嫩的真主黨之間的關係持續緊繃,目前有消息指出,以色列政府於23日晚間在一次電話會議結束後,宣布由於「特殊的後方情勢」的關係,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時間持續1周,直到30日為止。根據《以色列13頻道》報導指出,這次的緊急狀態是由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所遞交的申請,最後也獲得政府內閣的支持。報導中也提到,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與國防部長加蘭特之間似乎達成某種默契,對真主黨保持強硬立場的同時,又想盡辦法避免引發更大規模的區域性戰爭。目前以色列國防軍(IDF)將提交衝突解決方案以及如何結束行動的具體機制。與此同時,美國政府也向以色列傳達明確的信息,強調不希望以色列被捲入一場區域性戰爭。除此之外,美國政府也對以色列之後要如何應對真主黨一事表達出明顯關注。加蘭特後續也在特拉維夫的克里亞(Kirya)指揮中心發表演說,當中表示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目前在許多領域都顯得十分孤立,尤其在領導層受到重創的現在。目前真主黨拉杜安部隊(Radwan Force)損失慘重,包括旅級指揮官與參謀成員均遭到殲滅。以色列國防軍的行動成功消滅了多名恐怖分子,使真主黨失去部分作戰能力。加蘭特同時也表示,早在數周之前,以色列國防軍已將戰鬥重心從南部轉移至北部,目的是確保北部地區居民能夠安全返回家園。加蘭特表示,這一天對以色列國防軍來說是重要的一天,因為他們成功使數萬枚火箭與精確導彈失去用途,成功對真主黨的軍事能力造成了重大打擊。加蘭特還提到,自第二次黎巴嫩戰爭以來,真主黨長達20年的軍事部署正逐漸被摧毀。加蘭特強調,這是真主黨自成立以來最為艱辛困難的一周,以色列所取得的成果明顯可見。以色列的攻擊對真主黨的指揮系統、恐怖分子與重要火力基地造成了嚴重打擊,並對其士氣產生了毀滅性的影響。儘管如此,加蘭特還是對民眾警告,敵人仍試圖在以色列全國各地發動攻擊。因此呼籲所有以色列公民,應嚴格遵守國土防衛指揮部的指示,以此來保障自己的安全。
以色列設空殼公司BAC產「爆炸傳呼機」 紐時曝:布局2年如「現代木馬屠城」
黎巴嫩和敘利亞境內真主黨武裝份子持有的數千部金阿波羅AR924呼叫器(BB Call),在17日下午驚傳集體爆炸,24小時後,黎巴嫩各地又發生第2波包括對講機、智慧型手機等裝置發生爆炸,2起事件目前合計共造成28人死亡、3000多人受傷。《紐約時報》19日報導指出,經訪問多名美國國防與情報官員後認定,這起事件是以色列特務長期策劃後發動的「現代版木馬屠城記」。黎巴嫩真主黨使用的呼叫器全數為以國特別製造,而資料上的生產商「匈牙利BAC公司」應為特務設立的空殼公司。黎巴嫩真主黨成員的呼叫器、對講機一連2日在各地齊爆,《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訪問12名未透露身分、曾聽取黎巴嫩連續爆炸事件簡報的美國現任與前任防衛與情報官員後進行報導,指出這次呼叫器與對講機爆炸攻擊行動確實是以色列人在背後策劃,不僅行動相當複雜,還經過了長時間的安排布局。報導指出,在過去,以色列的高科技攻擊行動是黎巴嫩真主黨的弱點,2020年,以色列透過衛星遠端操控AI機器人,成功暗殺伊朗頭號核物理專家,也曾駭入伊朗核反應系統,阻礙其發展行動。由於以色列多次以高科技手段對真主黨成員發起暗殺行動,真主黨判斷,以色列使用高科技手段,真主黨就走低科技路線。此前,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Sayyed Hassan Nasrallah)曾公開發表談話,談及以色列可透過手機訊號找到真主黨成員的行蹤。他還在電視上表示:「特務到底在哪?特務就是你手中的手機,你的妻子和子女手中手機就是以色列的特務。」納斯拉勒甚至還要求真主黨成員:「埋了你的手機,或是將它放在鐵盒裡鎖起來。」美國情報人員指出,真主黨的科技能力有限,納斯拉勒多年來推動使用低科技技術的訊號呼叫器,雖然傳遞訊息有限,但不會透露人員位置,資訊也不會被攔截。以色列情報單位掌握情資後判定「機會難得」,在納斯拉勒決定擴大使用呼叫器之前便著手設計行動,包括設立一間以異國呼叫器製造商為名義的空殼公司「BAC」。根據3名情報人員的說法,表面看來,匈牙利BAC公司依合約替台灣金阿波羅公司生產呼叫器,事實上這僅是以色列計畫中的部分安排,以方為此至少設立2間空殼公司,以此遮掩以色列情報人員才是這些設備真實製造者的身分。《紐約時報》指出,匈牙利BAC公司成立後,確實也接單生產一般呼叫器,但他們唯一在乎的客戶是真主黨。真主黨最後收到的不是一般呼叫器,當中的電池含有季戊四醇四硝酸酯(代號PETN)的爆裂物質。2022年夏天啟,以色列情報人員就開始對黎巴嫩運送少量呼叫器。當納斯拉勒決定棄用智慧型手機後,特製的「炸彈呼叫器」更開始大量生產。與此同時,真主黨的盟友不斷向納斯拉勒提供以色列透過新方法駭入手機的報導,比如以色列可已透過手機麥克風、相機等功能遠端偵測使用者,但這其實是以色列投資數百萬美元散播的「釣魚資訊」,迫使真主黨及其盟友都相信「手機已經不再安全」,紛紛轉向使用呼叫器。納斯拉勒對此深信不疑,為此不僅禁止真主黨成員使用手機開會,還命令所有行動計畫都不得用手機溝通,真主黨所有高階人員任何時刻都必須攜帶呼叫器,戰時也必須透過呼叫器傳達指令。2名美國情報官員指出,送往黎巴嫩的呼叫器在2024年夏天不斷增加,發放給真主黨及同伙。對真主黨來說,炸彈呼叫器是防禦裝備,但以色列人員稱它為「按鈕」,意即「時機到了就可按鍵引爆」,時間看來就在本週。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15日對戰時內閣表示,會「盡全力讓7萬名在北方與真主黨作戰的以色列人回家」。17日,以色列人員收到引爆指令,數千個炸彈呼叫器同時鳴響,顯示著看似真主黨高層發出的阿拉伯文簡訊,幾秒鐘後,一場場爆炸卻將黎巴嫩全境拖入混亂。
聯合國大會壓倒性通過決議!要求以色列1年內結束對「巴勒斯坦領土的非法佔領」
聯合國大會(UNGA)於美東時間18日通過了巴勒斯坦起草的1項決議,該決議要求以色列在12個月內結束其「對巴勒斯坦領土的非法佔領」。該決議獲得了124國贊成、43國棄權,以色列、美國和其他12個國家則投下了反對票。據路透社的報導,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將於9月26日,與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Mahmoud Abbas)同場較勁,向193名成員國組成的聯合國大會發表談話,然而18日的決議案卻使以色列在聯合國大會前夕陷入了國際外交孤立。對此,聯合國6大主要機構之一的國際法院(ICJ)也提出諮詢意見稱,儘管大會決議規定了以色列撤出非法佔領區的最後期限,但應「盡快」在12個月內完成這項工作。巴勒斯坦聯合國大使曼蘇爾(Riyad Mansour)17日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每個國家都有投票權,全世界都在關注我們。請站在歷史的正確一邊。遵守國際法、自由及和平。」聯合國大會的該項決議還呼籲各國:「採取措施,停止進口源自以色列屯墾區的任何產品,並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或轉讓武器、彈藥及相關設備,尤其當這些武器有在巴勒斯坦領土使用的風險時。」該決議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National Authority)本月獲得更多權利以來正式提出的第1個決議,其中包括UNGA的聯合國成員席次,以及提出決議草案的權利。報導補充,雖然國際法院的諮詢意見不具約束力,但在國際法上具有影響力,可能會削弱國際對以色列的支持。此外,UNGA的決議也不具約束力,但具有政治影響力。據巴勒斯坦加薩地區衛生部門的最新數據,自去年10月7日以哈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的種族滅絕行動已造成41272人死亡、95551人受傷。以色列的侵略也導致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持續的封鎖更讓食品、清潔水和藥物陷入嚴重短缺。對此,ICJ曾在今年1月發布1項臨時裁決,命令以色列停止其種族滅絕行為,並採取措施確保加薩平民能獲得人道主義援助。接著ICJ又在5月24日做出裁決,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針對加薩走廊南部邊境城市拉法的軍事行動,同時要求以色列即刻從加薩撤軍。
外傳以色列主導呼叫機爆炸 外媒分析:以黎情勢將「重大升級」最重開戰
黎巴嫩真主黨成員的訊息呼叫器(俗稱BB Call)17日下午集體爆炸,造成至少9人死亡,約2800人受傷。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Mossad)被指為爆炸事件的幕後黑手。英國《衛報》分析,摩薩德長期參與暗殺哈瑪斯及真主黨領袖,一旦被證實涉入這起攻擊,將造成以黎情勢的「重大升級」,最嚴重恐怕將使以色列與黎巴嫩開戰。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衛報》國防與安全編輯沙巴格(Dan Sabbagh)針對這起事件發表評論,表示這起攻擊若被證實是由摩薩德策畫,以黎情勢恐將出現重大升級。曾合著多部以色列情報相關著作的作家梅爾曼(Yossi Melman)也強調,發生爆炸的呼叫器似乎是「最近才提供」給真主黨成員,「我們知道摩薩德有能力一再滲透真主黨」,但對於此舉的背後戰略提出質疑。梅爾曼警告,「這將提升邊境危機升級成戰爭的可能性」,認為這起攻擊雖然令人驚訝,但卻無法改變更廣泛的戰略格局,因此是:「看不出有什麼實質幫助」,但可預見真主黨必須採取某種回應。以色列國家安全局(簡稱辛貝特,Shin Bet)則宣稱,17日有情報指出真主黨計畫在黎巴嫩遠端引爆一個爆炸裝置,殺害一名以色列前官員;這代表呼叫器爆炸有可能是以色列對此的回應與警告。外媒指出,這並非以色列首次涉入暗殺或發動這類大規模攻擊,但結果都不如預期,甚至適得其反。1996年1月,哈瑪斯在加薩的首席炸彈專家、外號「工程師」的艾亞許(Yahya Ayyash )因手機爆炸身亡。他被指稱為以色列公車自殺式攻擊的幕後黑手,但他的遇刺並未緩解攻擊危機,反而引發新一波公車爆炸攻擊。1997年,哈瑪斯領袖邁沙阿勒(Khaled Meshal)在約旦險遭暗殺,這起襲擊由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授權,在時任政治領袖邁沙阿勒的耳朵中注入毒藥。但邁沙阿勒逃過一死後,有多名以色列特工因此被捕。這起事件促使約旦國王胡笙撕毀和平協議,要求除非以色列提供解毒劑,否則就要「絞死幕後策畫者」。以色列事後交出解毒劑,顏面大失。2010年2月,哈瑪斯武裝部隊創始人艾爾馬伯(Mahmoud al-Mabhouh)在杜拜下榻的酒店房間遭11名偽裝身分的刺客殺害。哈瑪斯指控以色列策畫了這起暗殺,而杜拜當局公布的監視器畫面也能對此提供佐證。以哈2023年10月開戰以來,針對哈瑪斯高層的暗殺企圖更加頻繁,8月時哈瑪斯政治領袖哈尼雅(Ismail Haniyeh)在德黑蘭遭遇爆炸身亡。伊朗則對此發出警告,稱將對以色列採取直接軍事行動。儘管伊朗並未實質發動攻擊,但隨著以哈戰爭進入第2年,與真主黨的緊張情勢也再攀高峰。
公布以色列6人質生前影片 哈馬斯警告「軍隊靠近,後果自負」
近日傳出,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Hamas)屠殺6名以色列人質,後續更傳出哈馬斯將人質生前的最後影像分享在網路上。哈馬斯同時也對以色列提出警告,如以色列軍隊太靠近,或是試圖營救人質的話「後果自負」,哈馬斯發言人烏拜達(Abu Ubaida)也表示「已經向戰士們下達新的指示」,暗示著如果以色列軍隊不聽從的話,其他人質有可能面臨到相同命運。根據《紐約郵報》報導指出,以色列24歲的人質耶路撒冷(Eden Yerushalmi)在哈馬斯的影片中表示,他害怕自己永遠無法活著逃脫。他也提到「這裡的轟炸從未停止,我們擔心自己的生命。我們害怕死在這裡。」報導中也提到,耶路薩冷原本是諾瓦(Nova)音樂節的酒保,在2023年10月7日的襲擊中被哈馬斯綁架。而影片中出現的人質,除了耶路薩冷外,還有23歲的美以雙重國籍公民波林(Hersh Goldberg-Polin)、25歲的丹尼諾(Ori Danino)、32歲的洛巴諾夫(Alex Lobanov)、40歲的加特(Carmel Gat)和27歲的薩魯西(Almog Sarusi)。而這6人,也是以色列軍隊在8月31日於加薩走廊地道內發現遭到殺害的6名人質。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2日表示,6名人質都在近距離的情況下,被人以處決方式朝後腦射殺。哈馬斯也在影片中用希伯來文、英文和阿拉伯文表示「幾小時後我們將發布他們的最後影像」、「交換協議,自由與生命,軍事壓力,死亡與失敗」等字樣。哈馬斯還暗示,如果以色列軍隊試圖營救,其他人質也可能遭遇同樣的命運。哈馬斯發言人烏拜達(Abu Ubaida)先前也曾表示,在以色列6月成功營救5名人質後,他們已向看守人質的聖戰士下達了新的指示。言論之中雖然並未說明,但也是在暗示看守的人員只要看到以色列軍隊靠近,就會直接殺害人質。在6名人質遭到殺害的消息傳出後,以色列境內爆發大規模的抗議浪潮,抗議納坦雅胡在停火協議中太過堅持,結果造就人質的死亡。納坦雅胡也為此向民眾致歉,但表示會持續堅持到底。而目前也傳出,英國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宣布,因擔心武器可能被用於違反國際法的行為上,英國已暫停部分對以色列的軍火銷售。這一決定引起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和外交部長卡茨(Israel Katz)的強烈不滿。報導中也提到,目前以色列估計哈馬斯手中仍有102名人質。哈馬斯高級官員祖赫里(Sami Abu Zuhri)聲稱,納坦雅胡應對這6名人質的死亡負責,他也向以色列人呼籲,要求他們在「納坦雅胡或停火協議之間做出選擇」。
停火談判破局釀6人質身亡 以色列民眾上街抗議「納坦雅胡罕見致歉」
8月31日當天,以色列軍隊在加薩走廊一處地道內發現6具以色列人質的遺體,這些人質被推斷均是遭人從近距離槍殺。消息曝光後,引發以色列民眾不滿,認為是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堅持在停火談判協議上不肯退讓,這才造成人質的死亡。為此,不少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納坦雅胡也罕見為此致歉,但強調,絕對不會在停火協議上做出任何退上。根據《BBC》報導指出,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Hamas)先前就曾威脅,如果以色列不達成停火協議,剩餘的人質可能會「以裹屍袋的形式被送回家人」。而哈馬斯這警告則引發以色列國內激烈的抗議活動,民眾對納坦雅胡的談判處理方式表示強烈不滿。(圖/達志/美聯社)數千名示威者於2日晚間走上耶路撒冷(Jerusalem)街頭,在總理官邸外進行抗議。以色列警方採取強硬手段對抗示威者,甚至將部分示威者摔倒在地並強行帶走。甚至有警察對《以色列時報》的記者施暴,掐住其喉嚨。報導中也提到,其實以色列1日還發生全國大規模示威活動,估計有數十萬人參與,部分示威者還在特拉維夫(Tel Aviv)封鎖了艾雅隆高速公路(Ayalon Highway)。面對民眾的怒火,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罕見地在記者會上致歉,希望請求人質家屬的原諒。但納坦雅胡仍然維持堅定的態度,強調以色列軍隊必須控制加薩走廊內具有戰略意義的費城走廊(Philadelphi Corridor),拒絕讓以色列撤軍。(圖/達志/美聯社)目前美國、埃及和卡塔爾正合作促成以色列與哈馬斯的停火協議,以換取哈馬斯釋放97名人質(其中包含33名被推定早已死亡的人質)。但納坦雅胡的極右翼盟友有發出威脅,表示如果接受停火協議,將會退出納坦雅胡領導的退出聯合政府。納坦雅胡的壓力也不僅只有盟友的壓力、民眾的反彈,國際上也是滿滿的批評,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就曾表示,以色列在促成停火和釋放人質協議方面做得不夠。
CNN:伊朗考慮放棄報復以色列!以換取加薩停火談判
伊朗報復以色列的行動在即!但伊朗新總統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近日卻傳出懇求該國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不要直接攻擊以色列,以免帶來毀滅性後果。如今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辦公室也聲稱,已同意於本月15日恢復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停火談判。據CNN的報導,在哈瑪斯領導人哈尼亞(Ismail Haniyeh)遭到刺殺後,伊朗為了外交掩護,以擺脫對以色列的倉促威脅,可能透過取消報復以色列,來換取加薩的停火談判,而這個結果更能讓德黑蘭宣稱,伊朗政府更關心巴勒斯坦飛地加薩走廊的平民性命,而不是一心只想著復仇。美國猶太裔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美國及其盟國已直接與以色列和伊朗溝通,「任何人都不應該讓這場衝突升級」,他還聲稱,停火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衝突的進一步升級皆可能危及停戰談判的進展。對此,裴澤斯基安也回應歐美國家要求德黑蘭保持克制,不要報復以色列的要求:「若美國和西方國家真的想防止該區域陷入全面戰爭,就應該立即停止出售武器及支持猶太復國主義政權,如此才能迫使該政權停止其在加薩走廊的種族滅絕行動,並接受停火談判。」CNN分析,目前更加棘手的是,哈瑪斯在哈尼亞遇刺身亡後,換上了去年10月7日襲擊以色列的主要策劃者辛瓦爾(Yahya Sinwar)擔任領導人,這將讓停火談判變得困難重重。再加上納坦雅胡雖然表面迎合談判,但又不斷升級戰事。1名美國官員和1名西方情報官員則告訴CNN,他們目前對伊朗在黎巴嫩的代理人真主黨(Hezbollah)可能採取行動報復以色列的擔憂,遠比伊朗還嚴重。據悉,黎巴嫩真主黨中最資深的指揮官蘇克爾(Fuad Shukr),7月30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遭以色列空襲炸死。但若黎巴嫩真主黨真的攻擊以色列,特拉維夫對真主黨的報復可能又會把伊朗和美國都拖下水,導致區域緊張局勢再度升級。
真主黨指揮官、哈瑪斯領導人雙雙遇襲! 中東局勢恐全面升級成「區域性戰爭」
中東緊張局勢升溫!首先是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中最資深的指揮官蘇克爾(Fuad Shukr)30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yrouth)遭以色列空襲炸死,接著不到24小時,巴勒斯坦準政府及軍事組織哈瑪斯(Hamas)領導人哈尼亞(Ismail Haniyeh),又在31日凌晨於伊朗首都德黑蘭(Tehran)的住所遭導彈襲擊身亡,這導致親伊朗陣營與以色列的衝突態勢,恐全面升級成1場「區域性戰爭」。綜合美聯社、路透社、CNN的報導,黎巴嫩真主黨中最資深的指揮官蘇克爾,30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遭以色列空襲炸死,另導致3名婦女和2名兒童死亡。對此,特拉維夫也聲稱,此次行動是為了報復真主黨在29日用火箭彈襲擊以色列實質佔領的敘利亞領土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並造成12名以色列孩童喪生。據悉,真主黨此舉則是為了報復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飛地加薩走廊所進行的種族滅絕行動。黎巴嫩人民悼念哈瑪斯領導人哈尼亞。(圖/達志/美聯社)接著不到24小時,巴勒斯坦準政府及軍事組織哈瑪斯的領導人哈尼亞,又在30日參加完伊朗新總統就職典禮的隔天凌晨,於伊朗首都德黑蘭(Tehran)的住所,遭1枚導彈擊中身亡。對此,以色列官方並未承認犯行;哈瑪斯事後則發聲明指出:「我們的兄弟、領袖、聖戰者、哈瑪斯領袖哈尼亞,在參加伊朗新任總統的就職典禮後,死於猶太復國主義者對他在德黑蘭住所的襲擊行動。」哈瑪斯還表明,哈尼亞不會白白送死,同時更將此次刺殺事件定調為「局勢的嚴重升級」。預計哈瑪斯的主要協商機構很快就會召開會議,並可能在2日於卡達舉行的哈尼亞葬禮後舉行,以任命新的繼任領導人。對此,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則表示,哈尼亞在伊朗境內遭到殺害後,德黑蘭有「責任」替他報仇。雖然《金融時報》聲稱,美國和歐盟正在向伊朗施壓,要求該國不要對哈尼亞遇刺事件做出回應,但根據《紐約時報》引述3名伊朗官員提供的消息指出,哈米尼在哈尼亞遇刺後已宣布全國哀悼3天,並下令伊朗「直接打擊以色列」,同時還嗆聲:「你們在我們家殺死了我們親愛的客人,這將為針對你們的嚴厲懲罰鋪平道路。」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圖/達志/美聯社)而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則在31日晚間的全國電視聲明中宣稱:「我們已做好應對任何情況的準備,我們將團結一致,堅決應對任何威脅。以色列將讓任何針對我們的侵略行動付出沉重代價。」當被記者問及哈尼亞遇刺一事時,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回應:「沒有跡象表明中東局勢即將升級,加薩停火協議仍有可能達成」,但美國目前已建議公民不要前往黎巴嫩,CBS新聞的報導也指出,美國聯合航空及達美航空已宣布暫時停飛往返特拉維夫的航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則聲稱,美國不僅不知情,也沒有參與此次的暗殺行動。不過伊朗駐聯合國大使伊拉瓦尼(Amir Saeid Iravani)則表示,如果沒有美國的授權和情報支持,這件事根本不可能發生,「德黑蘭一貫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但依然有果斷回擊的權利」,他也呼籲聯合國安理會,應譴責以色列,並對其實施制裁。另有1位不願具名的西方外交官告訴美聯社,發生在貝魯特和德黑蘭的襲擊事件「幾乎扼殺」了加薩走廊停火的希望,並可能將中東推入1場「毀滅性的區域戰爭」。聯合國安理會為此也在31日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伊朗和以色列的衝突態勢,並呼籲各方加強外交努力,以避免中東緊張局勢再度升溫。中東2大地區強權以色列和伊朗,自去年10月7日加薩戰爭爆發以來就衝突不斷,以色列4月1日甚至襲擊伊朗駐敘利亞大馬士革大使館導致14人死亡,並換來德黑蘭於4月13日晚間發射170架無人機和120多枚彈道飛彈打擊以色列,另有350枚火箭彈從伊朗及其在伊拉克、葉門及黎巴嫩的代理人齊發,雖然「99%」的彈體最終都遭到以色列的防空系統和英美盟友攔截,但此次攻擊還是象徵著伊朗自去年10月7日以哈衝突爆發以來,首次從本土直接打擊特拉維夫。以色列後續也在4月19日透過導彈襲擊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Isfahan)、敘利亞南部的蘇韋達省(As-Suwayda Governorate)和德拉省(Daraa Governorate),以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Baghdad)附近地區和中部的巴比倫省(Babylon Governorate)。但上述2起攻擊事件皆未造成大量傷亡及損失,顯見伊朗及以色列皆試圖保持克制。然而由於加薩戰事未歇,伊朗在中東地區的代理人近幾個月來仍與以色列數度交鋒,導致中東局勢隨時有可能全面升級成1場毀滅性的區域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