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外行星
」 NASAGoogle聊天機器人Bard答錯翻車 股價跌超7%市值蒸發3兆
作為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ChatGPT概念受到了資金的熱捧,但在持續大漲過後,ChatGPT概念在昨天(10日)難以逃避地出現回調。作為ChatGPT最重要的挑戰者,Google上周三(8日)在巴黎舉行AI發表會,向外界正式披露聊天機器人產品Bard。但示範時卻出了重大紕漏,Bard在回答「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新發現」這個簡單問題時,錯誤地把另一個望遠鏡取得的成就指鹿為馬給了前者。Google在Twitter上發佈了一個廣告影片,在影片中,有用戶向Bard提問:「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有什麼新發現?」Bard給出了很多答案,其中一個是:「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了第一張太陽系外行星的照片。」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早已證實,第一張顯示太陽系以外行星的照片是由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在2004年拍攝的。Bard錯誤的回答直接導致Google當日股價大跌超7%,市值蒸發1000多億美元(約3兆新台幣),與此同時也加劇外界對其相關工具尚未準備好整合進搜尋引擎裡的擔憂,就目前來看,Bard 似乎難與強大的 ChatGPT 匹敵。對於此次翻車事件,Google發言人表示,這凸顯了測試流程的重要。Google計劃在本週推出可信測試程序,通過把外部反饋與內部測試相結合,確保Bard的回答嚴謹準確。而ChatGPT提供算力支持的半導體,半導體板塊9日的整體漲幅超過5%;為避免ChatGPT生產內容被濫用的數字水印概念股漢邦高科同樣大漲,對此,中信證券指出,ChatGPT在全球的流行正在推動AIGC產業化正在全面提速。在此背景下,國內外各大雲廠商開始推出了自己的AI對話系統,科技巨頭之間的軍備競賽已經打響。目前AI相關應用主要依賴雲端廠商龐大的算力與網絡資源支持,且需求量日漸增長,未來有望推動相關硬件基礎設施的不斷擴容升級。目前光模塊、光晶片、光器件、交換機作為雲端廠商硬件基礎設施中必不可少的通信設備與元件,其速率提升與技術升級可以顯著降低功耗,有望緩解算力成本與功耗過高這一阻礙AI產業化的問題,未來有望長期受益。招銀國際(CMBI)也表示,近年全球科技龍頭持續投入AIGC領域以及近期ChatGPT應用落地加速,2023年AIGC大模型與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賦予人工智慧大規模落地場景,為底層算法和晶片等領域帶來巨大需求,同時加速AIGC應用滲透和商業化進程。
AI大戰白熱化 谷歌急推Bard新功能
為了不讓對手微軟專美於前,Alphabet旗下的谷歌8日宣布將推出新的人工智慧(AI)搜索與地圖功能。但谷歌周一發布的宣傳影片裡,自家聊天機器人Bard被抓包答非所問且回答謬誤,加劇外界對於谷歌未做好準備便急推AI新功能的擔憂。谷歌周三在巴黎發表會上展示一系列引擎AI強化功能,包括對於沒有單一正確答案的查詢提供更複雜回應,例如最適合觀察什麼星座等。谷歌在場上進一步展示如何使用Bard,包括該款機器人可以回答如何選購新車與協助規劃出遊路線等。谷歌急欲推出Bard等新功能,以因應近日爆紅、獲微軟注資的OpenAI開發的ChatGPT。微軟周二宣布,將把ChatGPT背後的AI技術整合至自家Bing搜尋引擎,顯現挑戰谷歌網搜地位的野心。在谷歌發佈影片裡,Bard被問到「韋伯太空望遠鏡有哪些新發現?」,該機器人列出許多答案,其中一個是「拍到首張太陽系外行星照片」。但此回答並不正確,該照片由歐洲南方天文台的「極大望遠鏡」所拍攝。
韋伯太空望遠鏡公布 系外行星探測到水蒸氣行星
從古至今科學家一直致力於發掘具人類居住條件的星球,如有大氣、水,美國航太總署(NASA)當地時間11日發布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拍攝的首張全彩照片,隔天又發布5張新圖像,包括1張顯示一顆行星(WASP-96b)有水蒸氣的頻譜圖、南環狀星雲(Southern Ring,NGC 3132)一顆年輕恆星及一顆垂死恆星、史蒂芬五重星系(Stephan’s Quintet)及船底座星雲(Carina Nebula)。WASP-96b為太陽系外行星,位於南天鳳凰星座(Southern-sky Constellation Phoenix)距離地球約1150光年,韋伯望遠鏡分析該行星有水蒸氣,屬於「氣態巨行星」。太陽系的的木星就是氣態巨行星,但WASP-96b的質量不到木星的一半,且直徑是木星的1.2倍。WASP-96b非常靠近其母恆星,溫度超過 1000°F,過熱不適合人類生存。儘管WASP-96b不適合人類居住,但這已是距2013年哈伯太空望遠鏡於系外行星探測到水,在探索宜居行星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出南環狀星雲的最新狀態,當中除了垂死的恆星還有顆年輕的恆星。(圖/NASA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韋伯號上兩台相機捕捉到南環狀星雲最新狀態,編號為NGC 3132,距離地球約2500光年。左邊的韋伯近紅外相機(NIRCam)拍攝到星雲中心一顆垂死的恆星噴發氣體及塵埃雲,右邊韋伯的中紅外儀器(MIRI) 拍攝到被氣體及塵埃雲包圍的另一顆年輕恆星,這顆處於早期階段的恆星未來可能會有自己的行星狀星雲。韋伯望遠鏡首次以新視角揭示史蒂芬五重星系,是迄今為止韋伯最大的馬賽克圖像。(圖/NASA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史蒂芬五重星系位於飛馬座(Pegasus),第一次發現於1877年,距離地球2.9億光年。這是韋伯望遠鏡首次以新視角揭示史蒂芬五重星系,是迄今為止韋伯最大的馬賽克圖像,覆蓋月球直徑約五分之一,超過1.5億像素,由近1000個單圖的圖像構成。該圖像對人們了解,星系相互作用如何推動早期宇宙中的星系演化,提供了新的見解。史蒂芬五重星系雖稱為「五重」,但只有4顆星系真正彼此靠近。韋伯望遠鏡發布船底座星雲中一個名為NGC 3324年輕恆星形成區域的邊緣圖。(圖/NASA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NASA發布的最後1張圖為船底座星雲,它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星雲之一,距離地球7600光年,是恆星孕育區。該圖是船底座星雲中一個名為NGC 3324年輕恆星形成區域的邊緣,由於韋伯望遠鏡能穿透宇宙塵埃的紅外線觀測能力,研究人員能辨別出新生恆星噴出的氣體,圖像中最高的「山峰」約有7光年高。
挖掘「宇宙最深處」 韋伯太空望遠鏡拍下46億年前星系團照
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是人類目前最強大的太空望遠鏡。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12日公布了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第1張全彩照片,據稱這將是太空望遠鏡拍攝迄今最清晰和最遙遠的宇宙紅外圖像,美國太空總署署長(Bill Nelson)先前也承諾這將是「宇宙最深處的影像」。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12日公布了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迄今最清晰和最遙遠的宇宙紅外圖像,該圖像顯示了46億年前出現的星系團「SMACS 0723」。(圖/達志/美聯社)價值100億美元的韋伯太空望遠鏡於去年12月25日成功發射至外太空,將負責承接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的偉大任務。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紅外線觀測能力不但能穿透宇宙塵埃雲,還能偵測到來自最早星體發出的光,即135億多年前宇宙中第一顆閃耀的恆星。他的主要觀測目標將聚焦在氣體巨行星(gas-giant)和遙遠的星系,以觀察它們是否適合人居。12日首張曝光的照片據NASA稱是迄今為止宇宙最深、最清晰的紅外視圖,圖片為我們展示了飛魚座(Volans)中的「SMACS 0723」星系團,畫面中的光需要46億年才能傳達到我們這裡,等於拍下了46億年前的星系團。接下來NASA還會跟加拿大太空總署(CSA)、歐洲太空總署(ESA)一起合作,並公布恆星生命周期影像,以及太陽系外行星光譜等。對此,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看到這張照片後也表示「這些圖片將提醒世界美國可以成大事,並喚醒美國人民、尤其是我們的孩子,沒有什麼是超出我們能力範圍的,我們可以看到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我們可以到達沒有人去過的地方」。
夏日看展去1/全球頂尖團隊Ouchhh十年回顧 3件AI數據藝術作品台灣限定
從這週開始,陸續有一些特色展覽在各地展出,有的是沉浸式影像展,有的適合親子同樂,也有讓人嚇破膽的展覽,styletc記者整理幾個各具趣味的展覽,供有興趣的人做為參考。首先介紹將於6/25在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紅磚區開展的「Hello Ouchhh:AI數據藝術展」,由來自土耳其的頂尖藝術團隊「Ouchhh」帶來最具代表性的8大作品,該團隊由工程師、學者、創意編碼師、媒體藝術家、動態圖形設計師及其他領域人才組成,擅長以AI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演算創造衝擊性的視覺雕塑,作品足跡橫跨5大洲、遍佈近60座城市。本次展覽集結「Ouchhh」團隊十年精華,其中3件作品更使用台灣相關數據,包含音樂、海洋、空氣等,透過AI人工智慧的重新演算,創造出台灣版獨家專屬影像,為大家帶來一場科技與藝術的全感官沉浸式體驗。展前預覽場次,特別邀請台北愛樂交響樂團在「超弦理論(Say Superstrings)」展區現場演奏。Ouchhh曾在2020年台北白晝之夜展出「數據巨石碑(DataMonolith)」裝置藝術,獲得廣大迴響,本次展覽以Ouchhh創立至今十週年回顧為主軸,規劃4大場館,介紹團隊及最具代表性的8件沉浸式數據藝術大作。其中包括「數據之門(Data Gate)」,全球首創以NASA克卜勒任務中太空望遠鏡所收集到的數據為基礎,利用機器學習構想所成就的藝術作品。Ouchhh團隊取得神經網路辨識系外行星的結果,並對這些數據進行視覺化和程式化處理,透過沉浸式數據雕塑的形式展現,將整個宇宙裝進一個立方體。「詩意的AI(Poetic AI)」。「詩意的AI(Poetic AI)」則透過AI人工智慧對2千多萬行的文本進行學習,這些文本來自曾經改變世界命運的知名科學家們所撰寫的理論、文章和書籍,內容涵蓋光、物理、時空等不同領域,將抽象數據轉換成具象視覺藝術;裝置藝術「艾娃V2(AVA V2)」作品靈感來自「巴克敏斯特・富勒」經典的圓頂結構和粒子物理學,團隊與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合作,帶領觀眾發掘並認識事物的結構和性質,讓觀者得以窺探星際的未來。「海洋數據(Ocean Data)」。「大地之母(Mother Earth)」展區以茶園梯田呈現。為了帶給台灣觀眾專屬的數據藝術體驗,展出的8件作品中,特別挑選「海洋數據(Ocean Data)」、「超弦理論(Say Superstrings)」、「大地之母(Mother Earth)」,3件作品以台灣相關數據重新演算生成。例如「超弦理論」邀請「TPSO台北愛樂交響樂團」以3首台灣經典民謠「望春風」、「丟丟銅仔」、「雨夜花」重新譜曲,並採集演奏者演奏時不斷變化的腦電波數據,生成組曲專屬視覺影像,觀展者不僅可以聆聽美妙樂曲,更可透過雙眼欣賞樂曲的視覺化樣貌;「大地之母(Mother Earth)」也使用了台灣不同的環境資料庫,包含空氣品質、二氧化碳傳輸與城市交通數據進行演算,展區特別以寧靜的茶園梯田景致呈現,邀請觀眾身歷融合自然、科技與藝術的茶藝盛典之中。展期間「大地之母(Mother Earth)」展區於每週一~三,定時四個時間(11:00、14:00、15:00、16:00)免費提供現場手沖台灣四季茗茶試飲體驗。此外,展覽還推出「星光微醺體驗套票」夜間專場活動,邀請到「Gin & Tonic Pa大島琴酒節」及亞洲50最佳酒吧「吧沐Bar Mood Taipei」World Class冠軍調酒師Nick Wu,以8大作品搭配12種琴酒風味元素,讓觀眾一方面沉浸於AI數據藝術帶來的視聽饗宴,還能品嘗特調琴酒的絕妙風味。【展覽資訊】展覽日期:6/25~9/18展覽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 紅磚區營業時間:每日10:00~18:00(17:30停止售票及入場)洽詢專線:(02)6616-9948票價:全票380元、優待票350元、特惠票190元,未滿3歲兒童可免費入場(需一位大人持票陪同入場);星光微醺體驗套票預售1,300~1,500元、展期間售票1,500~1,700元
大陸天眼收到外星人信號? 紐時:應是虛驚一場
陸媒《科技日報》日前報導,中國建造的「天眼」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接收到疑似「來自外星人的宇宙信號」,引起全球天文學界的興趣。但根據美國《紐約時報》18日在科技版的報導,中國天眼很可能是受到某種射電干擾,而非外星人信號,但科學家們仍在持續探索。美國之音引述紐時報導指出,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宇宙學與地外文明研究團隊組首席科學家張同傑教授曾向媒體透露,2020年在對中國天眼2019年的共時巡天觀測進行數據處理時,研究團隊發現了兩組地外文明可疑信號,而2022年,團隊又從系外行星目標觀測數據中發現了一個可疑信號。張同傑表示,可疑信號是某種射電干擾的可能性也非常大,都有待進一步證實和排除,這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紐時表示,張同傑的上述說法證明,天文學家半個多世紀來一直抱持與外星人進行星際對話的夢想,但是中國人最近的發現,有可能跟他們之前幾代美國天文學家所有過的經歷一樣,是「虛驚一場」。紐時引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天文學專家Dan Wenthimer的話說,中國天眼收到的信號肯定來自某種干擾。「這些信號來自無線電干擾,它們產生的原因是地球上的無線電污染,而不是來自外星人。」根據北京師範大學張同傑教授的說法,中國天眼在低頻射電波段上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對於搜索地外文明有著重要作用。而且北京師範大學、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和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開展了三方合作,共同組建了地外文明搜尋研究團隊。報導指出,過去幾十年來,讓天文學家內心澎湃或激動萬分的時刻很多,但是一經仔細推敲,就發現是虛驚一場,截獲的信號往往來自地球軌道上的衛星、微波爐及其他地球上的來源。紐時引述美國專家的話說,美國的天文學家經歷過太多的虛驚一場,現在輪到擁有天眼的中國同行步上這些激動和失望交織等相同經歷的後塵。但是,搜索和捕獲地外文明信號的任務本來就不容易,失敗是家常便飯;只要科學家們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有真正令人激動和驚喜的結果。被稱為「天眼」的中國500米口徑球面無線射電望遠鏡位於貴州省平塘縣,2016年落成後,即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填充口徑(即全口徑均有反射面的)無線電望遠鏡,也是全球第二大的單一口徑無線電望遠鏡。
歐洲天文台捕捉到可疑「扭曲」畫面 疑行星誕生現象!
歐洲南天天文台(ESO)在進行觀測時,發現一個年輕恆星的周圍出現了「扭曲的圓盤」,其周圍環繞著密集的塵埃和氣體,極可能是一個行星正在誕生的過程,疑這項發現將成為人類觀察行星誕生的第一個直接證據。歐洲南天天文台(ESO)宣布發現疑似行星誕生的現象,御夫座AB(AB Aurigae)的周圍以可能存在行星或棕矮星的塵埃盤而聞名。近日南天天文台拍攝到一段影像,內容為在御夫座AB的塵埃盤內發現密集的塵埃與氣體開始呈螺旋狀凝聚,其中有一處明亮的黃色「扭曲」點,科學家認為此處極有可能是一顆新的行星正在形成。負責這項研究的法國巴黎文理研究大學教授博卡萊蒂(AnthonyBoccaletti)指出,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成千上萬的系外行星,但對它們的形成原因和過程等資料卻非常稀少,天文學家僅能推測,行星是由圍繞年輕恆星的塵埃盤中氣體和塵埃匯聚在一起而誕生的。而這次捕捉到的景象十分符合行星誕生理論。研究小組認為畫面中產生扭曲的黃色亮點處,與恆星的距離大致跟太陽與海王星相同,可能是一顆行星正在逐漸形成的證明,這可能將成為人類首次觀察到行星誕生的直接證據,替科學家解析行星形成的過程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找到了!2顆「超級地球」 有適合生物棲息潛力
人類對宇宙、外星生命的好奇,歷來有不少「超級地球」被發現,這些都是有可能孕育生命或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最新研究發現,有5顆太陽系外行星位在鄰近的恆星周遭,其中包含2顆「超級地球」,有適合生物棲息的潛力。美國太空總署NASA,是透過凌日系外行星巡天望遠鏡(TESS),發現紅矮星周邊這2顆超級地球,根據《天文物理期刊》指出,2顆超級地球代號分別為「GJ180d」、「GJ229Ac」,繞行紅矮星運轉,距離太陽系19、40光年;質量為地球的7.5、7.9倍。2顆超級地球代號分別為「GJ180d」、「GJ229Ac」,繞行紅矮星運轉。(圖/翻攝自phys.org)天文學家表示,紅矮星較太陽小且冷,是銀河系中最普遍的恆星,繞行的行星普遍會比較靠近,且維持在適居範圍內,完美的距離可讓行星保持溫暖,星球表面也有水資源的可能。即便如此,這些行星多數呈現「潮汐鎖定」,其中一面是永遠的寒冷黑夜,另一面則是永遠的高溫白晝。宇宙探索再有突破!新發現的超級地球有適居潛力。。(圖/翻攝自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華盛頓卡內基研究領導人費博馮(Fabo Feng)博士表示,「GJ180d是距離我們最接近、溫度最適中的超級地球,且沒有潮汐鎖定的情況,大大增加了維持生命的可能性。」天文學家過去就表示,距離地球50光年的太空區域,分佈著大約1560顆恆星以及數千顆行星,大約有1000顆系外行星是岩石體,主要成分與地球相似,甚至一些行星潛在孕育生命的條件。由於受到太空探測技術限制,99%的系外行星都未被觀察研究,不過在新一代「系外行星搜索獵人」,凌日系外行星巡天望遠鏡,能夠全天候搜索鄰近太陽系的潛在宜居行星,該望遠鏡平均每隔13.7天環繞地球一周,有望在未來幾年內發現數百顆適合宜居的系外行星。
2019諾貝爾物理獎斷言 人類30年內可發現外星生命體
2019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中的瑞士天文學家迪迪埃(Mayor Didier Queloz)在受訪時聲稱,人類在30年內會開發出儀器,並在太陽系外的星球發現「外星生物」存在的證明。迪迪埃也認為,外星生命體就潛伏在宇宙某個角落。現年52歲的迪迪埃是劍橋大學的教授,因長期研究宇宙而獲得「行星獵人」的稱號。他與加拿大學者詹姆斯(James Peebles)、瑞士學者米歇爾(Michel Mayor)在8日共獲2019年諾貝爾物理獎。在英國《每日電訊報》訪問中,迪迪埃說:「我無法相信我們是唯整個宇宙唯一的生命體,在外面有太多的行星,太多的星球了,整個宇宙都會有化學反應存在,這些讓生命誕生的化學過程勢必也存在於某個地方,所以我非常相信,一定有其他生命體存在」。迪迪埃認為,在地球上有動物爬行前,「生命體」就已經存在。也因此他深信,人類在百年內可找到外星生命體,更確切來說是30年內,科學家可製造出可探測生存在太陽系外行星上生命的儀器。提及獲獎當天,迪迪埃表示那天過的很不順遂,早上腳踏車輪胎就爆胎,又參加一場很緊張的會議,以至於完全錯過諾貝爾委員會的電話,直到大學工作人員通知獲獎消息時,瞬間「腦袋空白兩分鐘」。「我們打開了天體物理學的新窗口,證明了還有其他行星,擴大了我們的視野。」迪迪埃坦言,雖然自己並未有宗教信仰,但相信科學也繼承許多宗教的精神,「某種程度上來說,科學就是我們對世界產生好奇的一種過程」。迪迪埃與另一位獲獎人米歇爾共同發現圍繞主序星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當時迪迪埃以徑向速度測量分析飛馬座51,卻發現一顆軌道周期為4.2天的行星,就是飛馬座51b,這被視為挑戰當時正統科學對於行星形成的見解。在目前研究生涯24年中迪迪埃發現超過4000個新的系外行星,也有超過100個天體以他命名。
加國與瑞士3學者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表揚物理宇宙學上貢獻
2019諾貝爾獎頒獎典禮自7日開始,同日瑞典時間11時30分(台灣時間17時30分),評委會公布生醫獎得主,為3位英美學者奪得。8日在相同時間點公布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獲獎人由加拿大學者詹姆斯(James Peebles)、瑞士學者米歇爾(Michel Mayor)、迪迪埃(Mayor Didier Queloz)3名學者共同獲獎,並可得到900萬瑞典克朗(折合新台幣約2830萬元)的高額獎金。通常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人是由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Nobel Committee for Physics)選出,藉此表揚其對物理學上的貢獻。在2019年獲獎人中,除詹姆斯是表彰對物理宇宙學的理論上有新發現外,米歇爾與迪迪埃則是表彰2人發現圍繞主序星的首顆太陽系外行星。在7日生醫獎獲獎人中有美國癌症學家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英國分子生物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Peter J. Ratcliffe)及美國醫學家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3名學者奪得,表揚其在細胞如何感知及適應氧氣供應研究上的成就。2019諾貝爾獎頒獎時間(台灣時間)10/09 17:45 化學獎10/10 19:00 文學獎(一次頒發2018年、2019年得主)10/11 17:00 和平獎10/14 17:45 經濟學獎
直擊「黑洞吞噬恆星」 NASA:萬年難得一見
美國國家航太暨太空總署(NASA),26日公布「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TESS),首次觀測到黑洞吞噬恆星的畫面,也就是「星潮汐破壞現象」(tidal disruption event,TDE)。「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於2018年4月18日升空,主要任務是尋找距離地球30到300光年外的2萬顆太陽系行星,任務目標是至少找到100顆有岩石地面或海洋,能夠孕育生命的類地行星,在成功發射1年半後,首次觀測到「星潮汐破壞現象」。據NASA官網指出,TESS於今年1月首次觀測到「星潮汐破壞現象」,在距離地球約3.75億光年、往飛魚座(Volans)方向的位置,有一顆質量與太陽系相近的恆星,受到附近質量為太陽的600萬倍大的黑洞吸引,逐漸遭到「潮汐力」強力拉扯,巨大的能量讓恆星溫度變得很高,最後被黑洞吞噬。加州卡內基科學研究院天文台(Carnegie Observatories)研究員霍洛恩(Thomas Holoien)表示,團隊發現該恆星的「星潮汐破壞現象」時,正處於現象初期,因此團隊有更多的觀測時間,透過TESS觀測到正在劇烈發生「撕毀、吞噬」星體的區域,溫差在數天之內達到攝氏2萬度,由最高攝氏約3.97萬度,迅速降到攝氏約1.97萬度,這次的溫降是NASA第一次在「星潮汐破壞現象」中觀測到「溫度的早期下降」,與先前一些理論提及的相同。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的TESS觀測計畫科學家博伊德(Padi Boyd)表示,「星潮汐破壞現象」極為罕見,在銀河系星系中每1萬年到10萬年才會發生一次,人類能在此時觀測到該現象極為幸運,這次的直擊,有助於科學家進一步認識與推論宇宙間的各種爆發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