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短缺
」 北韓 金正恩 糧食 斯里蘭卡 糧食危機以色列再度空襲加薩 人道組織座車爆炸釀5死
以色列於11月30日再度對加薩走廊(Gaza Strip)汗尤尼斯(Khan Younis)進行空襲,結果這次擊中了一輛載有人道組織工作人員的汽車,造成5人死亡,其中至少有3人是世界中央廚房(World Central Kitchen)員工。根據外媒報導指出,以色列軍方表示,這次空襲的目標是一名涉嫌參與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Hamas)領導的對以色列襲擊的武裝分子。以色列稱,該名恐怖分子曾與世界中央廚房合作,並要求該援助機構調查其在加薩的員工背景。但世界中央廚房發表聲明表示,組織的首要任務是為受戰爭影響的群體提供支持,但如今他們面臨的挑戰已不僅僅是物資短缺,還包括戰火中的生存風險。隨著加薩局勢不斷惡化,世界中央廚房的援助行動也變得更加困難。該組織強調,仍將致力於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援助,但必須在保障工作人員安全的前提下進行。除此之外,世界中央廚房也提到,對於車內任何人員涉嫌與10月7日襲擊有關的指控並不知情,並對於這次空襲感到「心碎」,目前正在「緊急尋求更多詳情」。同時,該機構宣布暫時停止在加薩的援助行動。據了解,世界中央廚房是由名廚安德烈斯(José Andrés)及其妻子帕特里夏(Patricia)於2010年創辦的慈善組織,專門在自然災害和人道危機中為前線人員提供食物。2024年4月,該機構曾因其7名員工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而暫停在加薩的工作,但在事件發生幾週後重新回到該地區繼續運作。而當時以色列表示,對援助人員發動空襲純屬誤會。根據加薩衛生部的統計,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至今已有超過44363名巴勒斯坦人在空襲中死亡,約105070人受傷。除了針對武裝分子的空襲,以色列的邊境限制和持續的軍事衝突進一步加劇了加薩的人道主義危機。由於嚴格的邊境管制,援助物資無法順利進入加薩,9月份的援助物資抵達數量甚至達到戰爭爆發以來的最低點。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的資料顯示,目前北加薩地區仍有超過40萬人滯留,面臨嚴重的糧食短缺,人道專家警告該地正處於饑荒的邊緣。而在11月30日當天,加薩市(Gaza City)也遭到以色列的空襲。據巴勒斯坦民防部門表示,這次空襲造成7人死亡,另外有6人失蹤。
朗摩 LONGMORN 單一麥芽威士忌 罕奢高年份全新問世 源自蘇格蘭斯貝賽純正血統 深遠影響日本威士忌
全球領導烈酒集團—保樂力加(PernodRicard)全新鉅獻台灣斯貝賽區單一麥芽威士忌品牌「朗摩 LONGMORN」,長久作為賦予皇家禮炮頂奢調和式威士忌,如皇家禮炮62禮讚珍稀經典風味的靈魂基酒,時至今日台灣藏家終於得以一償夙願,直接鑑藏珍奢酒液。「日本威士忌之源」狂放與含蓄 複雜與精煉間的完美風味平衡源自蘇格蘭斯貝賽區,建立於修道院禮拜堂的遺址之上,以蓋爾語「聖人之地」為名的「朗摩 LONGMORN」單一麥芽威士忌,背後乘載著一段連結日本威士忌源起的傳奇故事;日本威士忌之父—竹鶴政孝,當初為了實踐在日本製造威士忌的夢想,於1918年遠赴蘇格蘭朗摩酒廠見習,爾後竹鶴政孝便將師承朗摩酒廠的蒸餾器造型以及煤炭直火加熱的造酒技術傳統帶回日本,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第一所蒸餾廠—「余市」酒廠。「朗摩 LONGMORN」對日本威士忌現今複雜而纖細的風味展演有著濃厚而深遠的影響,也是迄今深受許多日本人所喜愛的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調酒師自家以外的最愛」 朗摩全新限量臻藏版 奢選高年份鉅獻「朗摩 LONGMORN」酒廠承襲130年悠久歷史重量,以飽滿宏大、層次豐厚的酒體與馥郁奶油口感享譽盛名外,更是在業界流傳為「頂尖調酒師自家以外的最愛」酒液,在過往調和威士忌蔚為主流的黃金年代中,眾多世界頂尖酒廠之首席調酒師,爭相在其調和威士忌中添加少許珍稀朗摩酒液,以畫龍點睛賦予其最終成品無可取代的奢華口感,如高年份皇家禮炮。本次「朗摩 LONGMORN」在台灣市場,全新珍稀鉅獻18年、22年、30年高年份單一批次酒款,以原桶強度,非冷凝過濾,不加一滴水稀釋呈現,保留酒廠最原始而純粹的斯貝賽風味,如同身歷罕為人至的酒廠桶邊品飲。金色拱門與蒸汽火車,呼應酒廠於1894年創始之初,創辦人約翰‧達夫(John Duff)為了讓酒廠獲取最棒的原料,並將頂級威士忌銷往各地,專門為酒廠建造鐵路,使釀酒廠在糧食短缺和戰爭騷亂的情況下仍能屹立不搖的故事。皇家深紫色背景,象徵了朗摩酒廠的珍奢美好。將當時頂級火車的圓拱及線條元素融入至包裝設計中,彰顯出朗摩自當時即代表著低調奢華的地位(圖/保樂力加提供)。皇家深紫色背景,象徵了朗摩酒廠的珍奢美好,以及其在威士忌中特殊且不可撼動的地位。每款酒不同的圓拱及線條花樣則代表著火車旅行的黃金年代,將當時頂級的火車包廂及車站建築融入至包裝設計中,彰顯出朗摩自當時即代表著低調奢華的地位。「朗摩 LONGMORN」18年單一批次,以完整時光巔峰熟成,原桶強度小批次裝瓶,捎來57.6%渾厚酒體之姿,以躍上鼻息的太妃糖蘋果香氣,揉和蜜餞蛋糕的甜美,建立起感官上的第一印象;隨之朗摩酒廠標誌性的奶油馥郁口感竄出,結合新鮮水果的清甜氣息;最終以縈繞不散的水果馥郁香氣與鮮明奶油特質作結,綴以細緻淡雅的甜香,綿長誘人。「朗摩 LONGMORN 18年」帶有酒廠標誌性奶油口感,結合新鮮水果的青田氣息,最終以綿長尾韻作結,餘韻悠長(圖/保樂力加提供)。以22年時光淬煉,樹立高年份頂奢風範的「朗摩 LONGMORN」22年單一批次,同樣以原桶強度小批次裝瓶,乘載54.5%醇熟酒體。首先以豐美飽滿的頂奢馬達加斯加香草豆莢起始,交織以絲滑奶油太妃糖,綴以清爽檸檬氣息,濃郁橙皮與糖燉水梨,營造出無比華美豐厚的層次堆疊,接續入口襲來飽滿甜美的風味,帶有香草焦糖的甜香揉合盛開蜂蜜花朵風韻,最終以堅果油脂感,甜美滑順的綿長質地,留下最為意猶未盡的味蕾旅程。「朗摩 LONGMORN 22年」帶有香草焦糖的甜香揉合盛開蜂蜜花朵風韻,質地甜美滑順,層次豐美(圖/保樂力加提供)。身為旗下全新限量臻藏版之最高年份酒款,「朗摩 LONGMORN」30年單一批次,44.5%原桶強度非冷凝過濾裝瓶,更是由內而外散發出天生自帶的強大氣場,在味蕾上悄然展開一場乘載百年的傳奇感官盛宴。首先馥郁濃厚的焦糖氣息交織以蜂蜜,甜熟覆盆子與黑櫻桃的甜美調性,留下無比深邃的鮮明印象;入喉之後則以溫暖烘烤核桃揉合濃郁黑巧克力,伴隨著細膩的辛香及肉桂氣息,譜寫出頂奢且無與倫比風味的風味體驗;尾韻則再次以酒廠招牌豐厚奶油香氣作結,為這場交會時空的傳奇品酩盛宴寫下完美句點。「朗摩 LONGMORN 30年」帶有馥郁濃厚的焦糖氣息交織以蜂蜜,甜熟覆盆子與黑櫻桃的甜美調性,口感深邃且細膩,悠長動人(圖/保樂力加提供)。月月有抽獎!你想懂酒嗎?你想品酒嗎?LINE社群搜尋:「買醉-My Drinks」。加入我們,隨時獲取最新酒類資訊,了解烈酒投資,還可參加品酒會,接收最深入的品酒心得與報導。(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辛巴威數十年來最嚴重乾旱!下令「撲殺200頭大象」應對糧食危機
為應對數十年來最嚴重乾旱及隨之而來的糧食短缺危機,非洲南部內陸國辛巴威已授權有關當局撲殺200頭大象。據CNN的報導,由於全國近一半人口面臨嚴重飢餓的風險,辛巴威環境部11日宣布,政府已指示辛巴威國家公園與野生動物管理局著手選擇性宰殺大象。據悉,辛巴威的大象數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波札那,且該國上一次撲殺大象已是1988年的事。國家公園與野生動物管理局發言人Tinashe Farawo表示,這200頭大象將在牠們與人類發生衝突的地區被撲殺,包括全國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萬蓋國家公園」(Hwange National Park)。管理局稱,僅「萬蓋國家公園」就有6.5萬頭大象,是該地區實際承載力的4倍。辛巴威環境部長Sithembiso Nyoni上週告訴議員,「辛巴威的大象數量超出了我們的需要,也超出了我們的森林所能容納的數量。大象數量過多導致缺乏生存資源,並加劇了該國人類與野生動物的衝突。」今年辛巴威至少有31人與野生動物發生衝突後死亡。在此之前,納米比亞已經宣布,為應對數十年來最嚴重乾旱,將獵殺700頭野生動物,包括大象和河馬。納米比亞環境、林業和旅遊部也表示,目前已有超過150隻動物被殺害,且當地居民分食了超過12.5萬磅的肉。對此,動物權利活動人士和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強烈譴責政府的舉措。報導補充,辛巴威和納米比亞是非洲南部眾多因聖嬰現象而面臨嚴重乾旱的國家之二,這些國家特別容易遭遇氣候變遷所加劇的乾旱和缺糧危機。
《鹹魚小隊》顛覆傳統科學防災觀念 號召青少年從做中學掌握應對技能
兒少科普實境節目《鹹魚小隊》由具備科學專業及救難專業的兩位主持人「 LIS 情境科學教材」 創辦人嚴天浩(嚴八)、知名登山家與搜救義消詹喬愉(三條魚)組成鹹魚小隊,對戰爭災難的成因、應對的措施進行分析,並和相關領域的專家一同合作,協助青少年習得相關知識,青少年們最後還將挑戰一系列以戰爭災難為藍圖所設計的任務,從實際體驗中掌握災難應對技能。製作人張颿駿期許節目能讓兒童及青少年具備防災意識,「《鹹魚小隊》很有價值的地方,在於我們透過一種輕鬆、有趣的節目形式,引起青少年對於戰爭災難的想像。從理性的角度認識它的樣貌,學習相關知識與及技能,進而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我並不強求青少年可以把所有的資訊全部記起來,因為節目的資訊量真的很大,但是最起碼,青少年會知道說原來在面對到這樣的議題時,可以採取哪些措施?」嚴天浩(中)的「嚴八實驗室」單元透過科學實驗解釋災難危害及救難措施背後的科學原理。(圖/公視提供)科學實驗講求真實,「嚴八實驗室」絕不做假,嚴天浩在首集中以鞭子音爆震波模擬「飛彈爆炸震波」,運用紋影攝影及高速攝影,希望能讓觀眾看到隱形的震波,但由於震波速度超出硬體極限而宣告失敗,「我一開始沒有想過實驗失敗這件事,我以為我第一次拍,電視節目應該都是set好了,於是我就帶著照劇本走的想法,就在第一天錄節目在甩鞭甩了八個小時,最後還是失敗,但我覺得科學就是這樣,遇到問題失敗了,再找出原因重新開始。」詹喬愉則笑稱自己在節目中很像是在「玩小孩」,設計許多難題給孩子們完成任務,她分享:「其中兩集談到戰爭時期的長距離移動,『鹹魚任務』要讓小隊員們徒步從台北車站移動到鶯歌,中間還要避開危險區域軍事區以及重要公共設施,對依賴手機導航認路的青少年來說,真是超難的考驗。」她也認為節目顛覆了傳統對於科學及防災知識的學習方法,「我一直覺得從小在台灣人的填鴨式教育,我們所學的一直屬於大人所認為的,但孩子真的想要學一件東西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這件事情有沒有激起你的好奇心跟興趣。當你有興趣時,你會不知不覺就去學習,而且你還會學得更深。」詹喬愉(右一)的「三條魚訓練班」單元將從救難的角度訓練小隊員遇到災難時要怎麼做。(圖/公視提供)該節目共八集,分別針對戰爭來襲所面臨的防空避難、停水、糧食短缺、供電不穩、大出血急救、資訊戰、安全撤離等災難進行討論。詹喬愉的「三條魚訓練班」單元將從救難的角度訓練小隊員遇到災難時要怎麼做;嚴天浩的「嚴八實驗室」單元則透過科學實驗解釋災難危害及救難措施背後的科學原理。《鹹魚小隊》為小公視開台強檔節目,將於明(30日)起每週五20:00在「小公視」平台播出;12:00在「公視+」更新。
確保農業永續發展 首批台灣小米種原送達「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
在中央大學極地研究中心推動下,台灣研究團隊5月底將前進北極,把第一批計170種珍貴台灣小米種原送達挪威「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以維繫小米基因多樣性。小米是台灣原住民重要主食,將小米種原異地保存對全球農業永續發展相當重要。「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有「末日種子庫」之稱,是全球農業的諾亞方舟,2008年建於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斯匹次卑爾根島,目前已收藏450萬種植物種子樣本。種子庫位於北極圈內、有人類長住的最北邊據點,鄰近中央大學北極研究站僅2公里。5月29日在斯瓦爾巴將舉辦「台灣參與全球種子庫計畫」入庫典禮,包括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農業部國家作物種原中心研究員陳述、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及台灣原住民代表等一行人將參與。周景揚說,小米為台灣原住民族的重要主食,也是唯一有完整祭儀的作物,因應氣候變遷衝擊,小米在糧食安全、營養和永續農業占重要角色。此計畫搜集、整理和處理台灣小米品系種子,在確保具備發芽活性後,送入北極全球種子庫,進行「異地安全備份」永續保存。李家維說,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高雄甲仙鄉小林村,帶走許多人命,受影響最嚴重的是當地原住民,他們要復耕種植,卻不知道小米的種原在哪裡?他說,1970年代,美國學者在台灣原住民部落蒐集到一些小米種原,放在美國農業部的種子庫,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幾年前發現後,將這些種子帶回台灣,分別儲存在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及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由專家培育後,提供原住民種植。李家維指出,聯合國將2023年訂為「國際小米年」,因為在全球暖化下,人類可能面臨糧食短缺,而小米可在乾旱地方種植,也不需要灑農藥,對全球農業永續發展至關重要。
財經新內閣/新一波財經內閣名單出爐 工總提五大訴求:肯定新政府理念
準閣揆卓榮泰公布新一波財經內閣名單,工總今日提出五大訴求,包含檢討能源政策,提供穩定低碳的能源供應;碳被徵收兼顧產業競爭和公平性;加速我國加入區域經濟整合;重視中國大陸世界經濟位置中轉變,重新評估與陸經貿政策;解決產業缺工缺才問題。工總表示,肯定新政府「引進智慧創新的能量,廣納各界專業人才」的理念,新任內閣中財經相關首長多位出自產業界並學有專精,是一時之選,例如國發會準主委劉鏡清準長年擔任工總專家顧問,熟悉產業界的情況,定能擘劃有效引領台灣經濟發展的策略。經濟部準部長郭智輝熟悉半導體產業,將有助強化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祝福卓院長領導的「行動創新」內閣大展鴻猷,造福台灣人民。對企業界而言,經濟戰略的釐定是決定台灣命運關鍵,台灣面臨氣候變遷、自然資源及糧食短缺、地緣政經衝突、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等挑戰,而這些挑戰的解方並非一蹴可躋,亟須政府提出全盤、可持續、務實的主體性經濟戰略。盼內閣團隊議定讓台灣立足、符合台灣經貿利益且具有主體性的經濟戰略,協助產業平衡發展,立足台灣,佈局全球,俾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全球每天浪費逾10億人份食物 7.8億人卻受飢餓之苦
在3月30日國際零廢棄物日即將到來之際,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7日發布報告,指出全球每天浪費的食物總量超過10億人份,而世上同時卻有7.83億人遭受飢餓之苦,三分之一的人面臨糧食短缺問題。環境規劃署週三發布的《2024年食物浪費指數報告》顯示,2022年人類總共產生10.5億噸的食物浪費(包括不可食用的部分),相當於人均132公斤,佔消費者可獲得的所有食物的20%。在2022年浪費的食物總量中,有60%發生在家庭層面,其中食品服務業佔28%,零售業佔12%。數據證實,食物浪費不僅是「富裕國家」的問題,在高收入、中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家庭食物浪費的平均僅相差人均7公斤。同時,氣溫較高的國家似乎產生更多浪費,可能來自於這些國家消費更多含有大量不可食用部分的新鮮食品,或缺乏完善的低溫運送系統。通常在農村地區浪費的食物較少,理由也許在於更多的食物殘渣用於寵物和牲口的餵食或家庭堆肥。報告指出,加強減少食物浪費並提升循環性預計尤其有益於城市地區。根據近期數據顯示,食物損失和浪費產生了全球8%至10%的溫室氣體排放,幾乎是航空業的5倍,並佔用了相當於全球近三分之一的農業用地,導致生物多樣性嚴重 喪失。 據估計,糧食損失和浪費造成了約1兆美元的全球經濟損失。報告指出,食物浪費讓環境、社會和全球經濟付出了巨大代價,確保食物進入人們口中而非垃圾掩埋場至關重要。
加薩10歲童瘦如骷髏 數十萬人瀕飢餓邊緣
以巴戰火持續中,加薩走廊哀鴻遍地,而巴勒斯坦10歲男童亞贊(Yazan Kafarneh)被稱為「加薩飢餓代表」,他瘦弱如骷髏的臉,照片也在社群間流傳,讓人看了鼻酸,聯合國估計數十萬加薩人瀕臨飢餓邊緣。加薩的巴勒斯坦人排隊領免費餐點。據《紐約時報》報導,亞贊 4日在拉法醫院去世,他是「加薩飢餓代表」。亞贊患有腦性麻痺,需要依靠特殊飲食維持生命,而他的照片在社群上流傳,聯合國估計數十萬加沙人瀕臨飢餓。《泰晤士報》指出,亞贊的爸媽在這幾個月來,一直在努力照顧兒子。不過,專家表示,亞贊的病情讓他有吞嚥困難,需要吃流質和高營養食物。據悉,亞贊一家人從戰爭爆發後,就一直在加薩北部生活,也多次搬家尋求庇護。巴勒斯坦人搶買麵包。亞贊的爸爸謝里夫(Shareef Kafarneh)說,「一天天過去,兒子越來越虛弱。」報導稱,最後,亞贊被送往拉法醫院在那去世。一位專家說,加薩孩子經常極度營養不良,接著生病最後死亡。以色列加薩協調與聯絡管理局(Gaza Coordination and Liaison Administration)負責人說,加薩實際飢餓情況,跟聯合國報告相反,「加薩並不存在糧食短缺」。據了解,以色列會檢查過境點的人道援助卡車,指責聯合國運送速度不夠快,讓過去一個月的運送量普遍下滑。美國向加薩走廊空投物資。
龍年「流年運勢」曝光!慎防土石流恐有大地震 1地首當其衝
子時已到,2024甲辰龍年到來,人生後運規劃師徐震諒與女星鄭家純在YouTube上分享龍年全球流年、解析新年運勢,他表示氣運20年輪轉,龍年走到八運轉九運(離運),代表全球局勢將開啟新的篇章,人們過好2024年能為將來的20年打下好運基礎! 徐震諒老師表示,經過多年的紛亂,2024甲辰龍年迎來「木木合」天地相容的先天氣場,包含政治、經濟等大議題皆會往較好的情勢發展,例如長達兩年的烏俄戰爭將有停戰的機會。但是,徐震諒老師也提醒2024甲辰龍年的後天運勢為「木生火」,代表糾紛極易擦槍走火,所以若要情勢往好的方面發展「坐下來好好談」是必須的,只要能談,凡事都會有圓滿的結果,也因此「以和為貴」、「情緒管理」將是2024甲辰龍年的重要課題。而今年「煞氣」在南方,徐震諒老師建議赤道以南的國家需慎防森林大火,例如澳洲。另外,《地母經》則警示甲辰龍年需注意春夏豪雨、嚴防土石流,及氣候變化導致的糧食短缺。徐震諒老師也擔憂,甲辰龍年先天氣場為木,木剋土,有發生嚴重地震的可能,平時無釋放地震能量的地區最好提前做好防災工作。徐震諒老師提點,2024甲辰龍年大大有利「和氣生財」的業務、服務行業,著重人文與創意的文創、藝術、行銷等也會有不錯的發展。金融與房地產則要求穩,以守為佳,謹慎投資。龍年「大利東方、西方,不利南方」,若有產業擴大、投資計畫,建議往東、西方進行。最重要的是,2024年必須「以和為貴」、「好好說話」,隨著網路發達,酸民躲在螢幕與鍵盤後肆無忌憚的發言,所造的口業與心業格外可怕,因為網路沒有時間、空間,因此惡業會一直累積,等到流年不好時,就會被巨大的惡業反撲、吞噬。徐震諒老師強調:「風水就是能量學」、「人品就是最好的風水」。好好說話,對於整個家庭、公司都能保持和諧,也能幫助福運的積累,遠離晦氣,財源滾滾而來。
巴國平民「排隊領物資」遭以軍轟炸!至少20死、150傷 涉犯下戰爭罪、種族滅絕
巴勒斯坦準政府組織「哈瑪斯」(Hamas)控制的加薩衛生部指出,以色列國防軍(IDF)昨(25日)轟炸巴勒斯坦飛地加薩走廊最大城市「加薩市」(Gaza City),造成20名正在排隊領取人道主義物資的巴勒斯坦平民死亡,另有150人受傷。對此,「巴勒斯坦民族和伊斯蘭力量」(Palestinian National and Islamic Forces)也指控以軍犯下「戰爭罪」和「種族滅絕」。綜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路透社》的報導,結合「哈瑪斯」、「法塔赫」(Fatah)等巴勒斯坦各派系力量的「巴勒斯坦民族和伊斯蘭力量」,指控以色列國防軍在25日針對領取物資的巴勒斯坦平民進行轟炸,導致至少20人死亡、150人受傷,且死亡人數預料將持續攀升,因為加薩走廊最大醫院「希法醫院」(Shifa Medical Complex)在缺乏醫療資源的情況下,已無法給予適當的治療。以軍針對老弱婦孺下手,已涉嫌犯下「戰爭罪」和「種族滅絕」。(圖/達志/美聯社)對此,《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已要求以色列國防軍對加薩城的任何軍事行動發表評論。而以色列軍方則回應,正在調查相關報告。現場記者指出,多名傷患已被送往希法醫院和阿赫利阿拉伯醫院(Al-Ahli Arab Hospital),攻擊發生當下,人們正沿著一處公路排隊領取來自南部的援助。網路上曝光的畫面也顯示,數百名巴勒斯坦人在槍聲和砲擊聲響起後,驚慌失措地帶著救援物資逃跑。努賽拉特難民營(Nuseirat refugee camp)附近的麵包店遭到空襲。(圖/達志/美聯社)另巴勒斯坦衛生官員指出,以色列25日傍晚也針對努賽拉特難民營(Nuseirat refugee camp)的房屋進行空襲,導致6人死亡。此外,以色列坦克還襲擊了加薩走廊南部主要城市汗尤尼斯(Khan Yunis)的2家醫院周圍地區,迫使巴勒斯坦難民陷入新的絕望。與此同時,世界衛生組織官員稱加薩走廊的飢荒程度令人毛骨悚然;人道主義工作者也表示,稀缺的人道主義物資遭到絕望的平民瘋搶,他們的眼睛和臉頰凹陷,明顯已長時間挨餓。 據《安納杜魯新聞社》的報導,自以哈雙方去年10月7日爆發新一輪衝突以來,加薩地區已有25900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其中有7成是老弱婦孺,另有64110人受傷。聯合國也統計,大約有85%的加薩人口因以色列的轟炸而流離失所,並面臨糧食短缺的困境。另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的資料顯示,自2022年2月24日起至2023年9月10日止,俄烏雙方共有27149名平民傷亡,其中9614人死亡,17535人受傷。如今將滿4個月的以巴衝突的平民傷亡數,早已超越打了將近2年的俄烏戰爭,凸顯出以色列無差別轟炸的濫殺程度。對此,南非已於去年(2023年)12月29日向國際法院(ICJ)控告以色列在加薩的行徑是「種族滅絕」,並指控以色列涉嫌違反1948年《防止及懲治危害種族罪公約》和國際法中有關加薩走廊巴勒斯坦人的義務。
快訊/北韓官媒:金正恩下令朝鮮人民軍、核武部門加快戰爭準備
北韓官媒今(28日)指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已下令朝鮮人民軍、軍工產業和核武部門加快戰爭準備工作,以應對美國前所未有的對抗行動。金正恩在27日舉行的朝鮮勞動黨重要會議上,談及新年政策方向時表示,平壤將擴大與「反帝國主義獨立自主」國家的戰略合作。(圖/達志/美聯社)據《路透社》援引《朝中社》的報導,金正恩在27日舉行的朝鮮勞動黨重要會議上,談及新年政策方向時表示,平壤將擴大與「反帝國主義獨立自主」國家的戰略合作,且金正恩還為朝鮮人民軍、軍工產業、核武及民防部門訂出了進一步加速戰爭準備的目標任務。北韓近年來不斷深化與俄羅斯等國的關係,華盛頓指責平壤向莫斯科提供軍事裝備以投入俄烏戰爭,而俄羅斯則提供技術支援,提升北韓的軍事能力。北韓近年來不斷深化與俄羅斯等國的關係。(圖/達志/美聯社)金正恩也為北韓新一年的經濟目標做出指示,稱2024年為達成北韓5年發展計畫「決定性的一年」。他表明明年要大力推動關鍵產業領域等重要任務,並訂出將農業穩定維持在高度生產的目標。報導補充,北韓自1990年代以來,因為數次的重大天然災害,而歷經一連串嚴重的糧食短缺危機。日前國際專家也指出,COVID-19新冠疫情期間的邊境關閉政策,加劇了北韓的飢荒問題。由於當地今年的氣候條件良好,北韓農作物的生產預估呈年比增加,但南韓首爾一名官員表示,今年整體的產量仍遠遠不足以解決北韓長年的糧食短缺問題。
北韓9男女慘被綁木樁公開槍決 處決原因竟是「偷嚐禁忌的美味」
北韓最高領袖金正恩11月才辦慶功宴,邀請官員品嚐美酒佳餚慶祝自主研發的衛星發射成功,沒想到卻傳出當地有9名男女因「販賣牛肉」觸法,慘遭公開處決。這7男2女涉嫌從2017年到今年2月私自宰殺2100多頭國有牛隻,並將牛肉分銷到市場或餐廳,這9人傳出8月底時被執行死刑,當時還有2萬5千人被迫前往現場觀看行刑過程。北韓9人私自宰殺國有牛隻並販售,遭到公開處決。北韓牛隻示意圖。(示意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南韓《每日經濟新聞》(MK News)、《每日新聞》等多家媒體日前引述自由亞洲電台(RFA)、網媒《每日北韓》日本版(Daily NK Japan)的報導,北韓在今年8月底於兩江道惠山市(Hyesan)公開槍決9人,罪名是偷賣牛肉,據悉肉品來源是病死牛。涉案人士包括兩江道獸醫檢疫站站長、兩江道商業管理辦公室銷售人員、農場官員、平壤某餐廳經理、服役時期曾在來往平壤安全檢查站執勤的大學生等,事件是在今年2月按例偷運牛肉進入平壤時當場遭逮,而9名同夥犯行也因此曝光。牛肉在許多國家屬於主食之一,北韓人鮮少食用。(示意圖/達志/美聯社)這9人合夥非法分銷牛肉,2017年至2023年2月間買賣病死的國有牛隻約2100頭,屠宰分銷至肉品市場與商號,包括首都平壤一家餐廳。犯人一共7男2女,根據判決書稱,犁田農耕必須用到牛隻,這群犯人屠牛行徑阻礙國家糧食生產、擾亂社會,「不忠不義,絕無葬身之地,誅殺3代都不夠」。居民透露,在糧食短缺的國家,當局認為這是惡性重大的犯罪。另有居民表示,8月30日下午在惠山機場公開行刑前,特別軍事法庭開庭1小時宣讀9人罪行,兩江道居民透露,大量平民在警察、軍隊的帶領下被迫來到處決現場接著就由軍人持槍射殺9人,有民眾看了殘酷的過程後回家做噩夢,整晚無法入眠。據悉,北韓平民很少吃牛肉,牛隻主要用於農業生產,政府禁止個人擁有、屠宰、出售,違者不僅構成經濟犯罪,更被視為政治犯。不過,惠山居民普遍認為,處決這些私售牛肉的人太過殘忍,「販賣病死牛的牛肉,嚴重到必須公開處決嗎」;還有人質疑是否真有偷賣牛肉之事,也許這9人是平壤方面要恫嚇百姓的替罪羔羊。據了解,前任領導人金正日統治末期為了改善國際形象,曾經停止公開處決的行為,等到金正恩掌權後又恢復,另外,首爾跨國司法組織曾採訪600多名脫北者,確認從2011年金正恩上任後至2018年,至少有27起公開處決。
全球糧食短缺加劇! 路透:乾旱危及美國玉米收成食品通膨恐再起
亞洲大米市場動盪,全球對糧食短缺的擔憂更是急劇升溫。壞消息接踵而至,在印度再次加碼大米出口限制,對半熟米實施20%的出口關稅之後,如今玉米主要生產國美國,其收成也可能面臨困境。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農業偵察員上周發現,由於乾旱和授粉不良,美國南達科他州玉米存在果實不飽滿的情況,玉米棒的頂部並未長出飽滿的玉米粒;另一產地俄亥俄州的情況也十分不樂觀,偵察員稱玉米還未完全成熟,這意味著很容易受到接下來一周熱浪的影響。新的通膨擔憂愛荷華州是美國最大的玉米種植區,根據美國乾旱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該州100%的地區正在經歷一定程度的乾旱。該州超過17%的土地異常乾旱,52%的土地處於D1中度乾旱,D2嚴重乾旱涵蓋該州26%的地區,其餘4%為D3極端乾旱。依美國農業部8月21日發布的作物報告顯示,截至8月20日,佔去年美國玉米種植面積92%的18個州,玉米作物優良的比率較前一周減少1個百分點至58%,高於去年同期的55%。目前的預估來看,美國主要生產區俄亥俄州、內布拉斯加州、印第安納州和伊利諾伊州的產量都比美國農業部此前的估計要低,僅南達科他州的情況較好於預期。而這不僅對美國玉米生產者來說十分不利,也讓全球糧食安全形勢變得更加嚴峻。聯合國糧農組織(FAO)8月報告指出,全球稻米價格飆升至近12年新高,以米為主食的亞洲米價目前更創下15年新高。歐洲的野火和亞洲乾旱帶來的糧食減產,讓市場一直希望出現一場玉米豐收來彌補下降的糧食產量,並幫助遏制食品通膨。但美國玉米令人失望的收成可能在穀物市場引發連鎖反應。
日本餐廳推蟲料理「蚱蜢燉飯、水蟑螂西打」 顧客大讚美味
台灣拉麵店之前推出大足王蟲拉麵引發討論,日本東京一家餐廳把昆蟲融入料理,有蚱蜢燉飯、蠶生魚片、水蟑螂西打等餐點和飲料。顧客吃了大讚,一切都很美味。據《路透社》報導,身為上班族的山本,對吃蟲感到有興趣,他26日光顧東京一家網美咖啡廳「Take-Noko」,店內的玻璃容器裝有甲蟲、螞蟻和蟑螂等。山本說,他小時候就會吃塗醬油的蚱蜢當零食,而他在Take-Noko吃了蚱蜢燉飯、蟲豆腐等食物,喝了水蟑螂西打,他也大讚這麼多種的菜餚選擇很有趣。昆蟲拼盤。山本表示,一切餐點都很美味,特別是水蟑螂蘋果蘇打,清爽又可口,就像在吃青蘋果一樣。據悉,Take-Noko的咖哩加入蟋蟀,而生魚片是肥美的蠶寶寶,蘋果蘇打加入水蟑螂當裝飾,聽說味道像蝦。Take-Noko經理三浦美智子說,蚱蜢、蠶和黃蜂,在傳統上是給肉魚類短缺的內陸地區居民吃的,這在二戰期間和戰後糧食短缺的情況下流行起來。加幼蟲的杏仁豆腐。聯合國認為,昆蟲可以當作一種蛋白質食物來源,供應到2050年增至97 億的全球人口,現在昆蟲也漸漸被接受。因為畜牧業對氣候變化造成影響,而極端天氣也造成全球糧食安全問題,人們對昆蟲的高敏品質、營養產生興趣。雖然一些消費者覺得,吃蟲真的很噁,不過日本有豐富的昆蟲食品烹飪歷史。報導指出,包括日本敷島麵包公司PASCO在內的幾家公司,用蟋蟀粉製成的蛋糕和零食,加工食品製造商日冷(Nichirei)和日本電報電話(NTT),也在過去一年內投資昆蟲企業。近期有媒體報導昆蟲粉被用於學校午餐和零食,蟋蟀一詞也在日媒上流行起來。三浦美智子表示,他們的店常常被訂滿。老闆齊藤表示,他在9年前創立公司 Takeo Inc,將其發展到食品業務,提供蠍子到狼蛛等 60 多種節肢動物美食。
退出黑海穀物協議恐釀全球糧食價格失控 外媒分析「普丁拿糧食當武器」
近期由於連接俄羅斯和克里米亞半島(Crimean peninsula)的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遭到攻擊,造成2死1傷的慘劇。同時,俄羅斯宣布退出允許烏克蘭穀物在戰時經由海上安全通道出口的「黑海穀物協議」(Black Sea grain deal)。而外媒分析,普丁退出黑海穀物協議,除了有回應克里米亞大橋遭攻擊的含意外,另外也有將穀物拿來當武器的想法,企圖用穀物來給全球施加遠超過烏克蘭的痛苦。根據《CNN》報導指出,俄羅斯退出黑海穀物協議,此舉可能導致非洲嚴重的糧食短缺,並使開發中國家的食品價格直線上升,這對美國而言,可以說是個致命傷,因為這有可能讓去年出現的高通膨再次發生。《CNN》認為,普丁似乎試圖將成本轉嫁給西方,以此回應世界各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推測普丁可能認定「食品通脹危機可能有助於分裂北約國家」,如屆時真的發生此事情,這些國家可能再也無力營救、支持烏克蘭。而且部分發展中國家如遭遇穀物短缺,民眾可能會對國家支持烏克蘭一事不滿,這也讓支持烏克蘭的國家被迫面臨國內的壓力。為此,西方社會也對俄羅斯退出黑海穀物協議感到憤怒,這也側面應證了先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警告「普丁試圖使用飢餓來當作武器」。美國國務卿部林肯就表示「俄羅斯試圖在對烏克蘭的戰爭中將食物用作工具,並說這種策略會使食物在匱乏之處變得更難以取得、價格會持續上漲,這是個不道德、不應該發生的行為。」由於地處黑海與地中海之間,土耳其是黑海穀物協議的中介國,多年來,土耳其也一直保持著兼容並蓄的外交政策,除了對西方社會保持友善外,同時也與莫斯科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但近期土俄兩國之間近期也開始出現一些意見上的分歧,像是俄羅斯不滿土耳其控管出口配額,兩國對敘利亞的態度也有明顯出入。報導中指出,如果俄羅斯能說服土耳其給予更大的出口配額,這將使得普丁有能力恢復,或是增加對非洲等貧困地區的糧食出口,此舉也讓他有足夠能力對烏克蘭施壓。如屆時真發生如此情況,將會是俄羅斯策略性的勝利,同時也有助於改善普丁在國際上的形象。但報導中也提到,如果俄羅斯是打著這樣的算盤,當中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包含土耳其是否願意配合、國際社會是否會接受。除此此外,由於對敘利亞的態度上,土俄兩國幾乎是呈現對立狀態,土耳其是否會同意協助俄羅斯,仍不得而知。
熱帶氣旋襲馬拉威恐釀「1200死」 當局:希望渺茫
馬拉威當局30日表示,熱帶氣旋弗萊迪(Cyclone Freddy)在馬拉威造成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1200人,找到倖存者的希望逐漸渺茫。但警方表示,現在說這個還太早。據《Africanews》報導,熱帶氣旋弗萊迪先在馬拉威造成676人死亡,據國災害管理部門表示。在災難發生的2周後,找到538名失蹤者的機會變得微乎其微。救災負責人卡倫巴(Charles Kalemba)表示,一些地方仍用搜救犬搜索,而布蘭岱受災區的團隊說,他們已經盡力搜救了。卡倫巴說,「考慮到時間推移,找到倖存者的機會很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等待警方宣布失蹤者死亡的原因。不過,警方發言人南瓦扎(Harry Namwaza)說,做此決定還太早,因為警方跟軍隊還在尋找中,「我們仍在前往一些以前無法到達的地方,還有工作要做。」據了解,熱帶氣旋弗萊迪2月在澳洲外海生成,壽命極長,從東到西橫跨8000多公里,創了史無前例的長壽紀錄。弗萊迪在2月底襲擊馬達加斯加和莫三比克,3月再度襲擊這2國家和馬拉威。據《美國之音》報導,卡倫巴表示,當局已請馬拉威和坦尚尼亞的工程師進行道路重建。馬拉威國防軍事行動和訓練負責人卡麗莎(Saiford)說,切斷道路的地區,預計將在1個月內搶修完成。此外,颶風不但讓馬拉威民眾流離失所,也有地區出現糧食短缺的擔憂。災害管理事務部表示,馬拉威南部約有230萬人失去了農作物和牲畜。總統查克維拉(Lazarus Chakwera)29日說,馬拉威人不應該失去希望。
電價大漲11趴 學者憂全年CPI恐破3%
電價4月起平均調漲11%,通膨警報提前響起!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示警,氣候變遷全球糧食短缺,俄烏戰火未歇,油價隨時可能反轉向上、突破100美元,這次電價再漲,會不斷上演「民眾搶購、廠商惜售」戲碼,民眾最近排隊搶蛋就是活生生例子,「高通膨環境」很難避免,全年CPI破3%機率非常高。經濟部昨日宣布電價漲幅,除民生住宅用電700度以上、小商家1500度以上全面調漲,更慘的是,工商業大戶調幅高達17%。產業去年已經調高15%,兩次累計下來電價上漲3成2,為最大受災戶,經營成本大為提高,衝擊中下游商品與服務價格。殷乃平指出,「大家對通膨的預期心理,比電價或成本上漲更可怕」,舉例來說,近來因產量減少,民眾預期雞蛋漲價,蛋商看到民眾瘋狂搶蛋,囤貨幾天再拿出來賣,反而造成雞蛋一上架,不論平價、高價統統搶購一空,蛋荒問題更嚴重。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這次電價調漲,對民眾生活造成全面性的衝擊,首先,製造業生產成本增加,賣場、小吃店經營面臨人事、電費雙調漲壓力,商家將成本全數轉嫁給消費者後,不少家庭的電費帳單也跟著增加;吳大任說,當家庭支出全面提升,等於削弱內需消費的實力。主計總處日前預測,全年CPI為2.16%,這個數字尚未將電價調漲方案考量進去,接下來會依經濟部提供電價調漲細部資料,才能算出這次電價調漲對全年CPI影響層面。台電則說,電價影響有直接與間接,合計初估影響CPI約0.204個百分點。不過,據過往經驗,電價平均漲10%,對全年CPI直接、間接影響分別為0.13、0.14個百分點,兩者合計為0.27個百分點;主計總處官員指出,服務業電價調漲轉嫁給消費者的比率高,製造業出口為主,對CPI衝擊會比服務業來得小。吳大任表示,在經濟成長下行風險、出口大幅衰退之際,政府此刻宣布調漲電價,這對疲弱的經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企業營收減少,現在還得面臨生產成本增加的壓力,後續恐引發大量裁員風暴。吳大任表示,產業面臨種種挑戰,若供應鏈有違約狀況時,最糟糕的情況是上下游產業供應鏈發生連鎖的系統性風險,建議電價調漲應緩一緩,待下半年出口復甦後,再逐步、分階段調漲。不過,行政院長陳建仁強調,發電燃料價格大幅上升,世界各國都大幅提升電價,但透過提前歲修,電力供應充足,民眾不用擔心。
北韓監獄爆缺糧危機!數十名囚犯餓到「集體越獄」
據消息人士22日透露,從去年底至今年初,北韓平安道、黃海道等地的地方教化所(監獄)有數十名囚犯因飢餓問題集體越獄。據韓聯社報導,越獄的囚犯在逃跑途中除了搶奪、竊取糧食,還犯下殺人罪,引起當地居民惶恐。北韓政府雖連續數月在發生越獄事件的教化所附近實施宵禁,並盤問和檢查可疑人士住處,但至今仍未能抓獲越獄犯。據悉,北韓為防範新冠疫情鎖國,導致國內糧食短缺,教化所的糧食供應更每況愈下。近兩年來,在平安南道价川教化所等3座教化所有700多名囚犯餓死或病死。更慘的是,一些獄警為謀財還私吞囚犯口糧。除此之外,北韓教化所的醫療條件也十分惡劣。囚犯頻繁地被毆打和高強度強迫勞動,受傷後未及時送醫而死亡的情況比比皆是,甚至還有教化所內傳染病肆虐,導致數十名服囚犯死亡。北韓糧食減產的同時,去年10月起金正恩政府開始管控私人糧食交易,使糧食分配出現嚴重問題,部分地區頻傳有人餓死;甚至被稱為「富村」的開城地區,近期也出現每天餓死數十人的慘況。
北韓糧食危機!22年來罕見「削減軍糧」 敦促民眾上繳「愛國米」
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2月5日召開會議,決定將於2月下旬召開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討論當前農業問題及農業發展目標。對此,《韓聯社》報導稱,北韓通常每年召開1到2次的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而此次決定繼去年底之後時隔2個月再次召開該會議,實屬罕見。分析指出,這從側面印證了朝鮮的糧食短缺問題十分嚴峻。綜合南韓《東亞日報》、《德國之聲》的報導,北韓近期將軍人每天的糧食配給量從原來的620克減少到580克。對此,南韓政府高層於14日接受《東亞日報》的電話采訪時表示:「這是2000年以來北韓首次減少向軍隊提供的正式配給量,連軍隊這種優先配給對象的糧食都減少了,意味著北韓的糧食危機已十分嚴峻。」據悉,北韓地方政府正以儲備軍糧等名義敦促平民每2至3天上繳「愛國米」。報導稱,平壤當局通常把平民每天的糧食配給量定在550克至600克之間。軍人的配給量則是580克,這意味著軍隊配給量也減少到了普通平民的水準。據悉,北韓的糧食分配體系分為1到9級(等級越高,分配量就越多),通常軍人會進入3級以內。北韓農業問題專家、GS&J經濟學家權泰鎮便分析:「如果減少軍隊的供應量,意味著朝鮮100萬噸以上的戰時儲備糧也有可能處於低谷。」據韓國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北韓去年實施的軍事演習與2021年相比減少了10%至20%。原因是能源短缺,導致幾乎無法進行空軍夜間訓練。上個月,總部設在美國的朝鮮事務分析智庫「北緯38度」(38 North)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朝鮮的糧食供應很可能已經降到無法滿足人類最低需求的水準,是繼20世紀90年代數十萬人罹難的大饑荒以來最嚴峻的糧食危機。」報告補充:「解決朝鮮長期的糧食不安全問題需要加強產業競爭力,開放和振興工業及服務部門,並採用出口導向經濟模式,但平壤當局擔心內部鬥爭和自己的滅亡,迄今為止不願意進行改革。」但事實上,北韓因其核武器和彈道導彈計畫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嚴厲的制裁,導致能源商品和民生物資難以進入該國,再加上北韓與中俄兩國的邊境貿易又因防疫政策進一步受到抑制。雖然近幾個月來,防疫措施有放寬跡象,北韓也恢復了部分與俄羅斯及中國的貿易往來,但貿易量遠遠不及疫前水準。《韓聯社》報導,去年12月底,北韓開始從中國進口大量大米,以緩解新冠疫情和自然災害導致的糧食危機。當時,咸鏡北道地區已出現大量民眾被餓死的情況。
聯合國報告:「臭氧層」有望在本世紀中葉恢復1980年水準
世界氣象組織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10日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得益於國際社會減少碳排放的努力,保護地球不受致癌紫外線侵害的臭氧層有望在未來幾十年內得到恢復。綜合CNN、BBC的報導,臭氧層保護地球免於致癌紫外線的傷害,但自20世紀 80年代後期以來,科學家們開始示警臭氧層出現破洞危機。報告稱,臭氧層近期的自我修復完全是因為世界各國的政府抱持極大的政治決心,逐步減少釋放毀壞臭氧的人造氯氟化碳氣體。這項由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署的研究員發表的報告指出。自1989年《蒙特婁議定書》生效以來,全球氟氯化碳的使用量已減少了99%。基於《蒙特婁議定書》及相關協定開展的行動成功降低了冰箱、噴霧器、絕緣泡沫塑料和滅火器等產品中的氟氯化碳和海龍(HALON)等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報告指出,如果能夠全面遵循《蒙特婁議定書》,中緯度地區和北極上空的臭氧層有望在2040至2045年期間恢復到1980年的基準水平(臭氧層出現嚴重消耗之前的水平)。南極地區則要等到至少2066年。對此,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雅羅(M.Jarraud)也指出:「針對臭氧層的國際行動是一個環保成功的範例。這將鼓勵我們展現同樣的應急和團結能力來解決氣候變化的更大挑戰。」英國南極考察處教授奎克則向BBC表示:「我們必須謹慎一點,但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好消息。我們來自南極的數據還需數周處理,但我們希望能確認這些發現。如果數據凖確,這將顯示國際協定的潛在力量。」根據《自然》雜誌在2021年的一項研究,如果沒有《蒙特婁議定書》等禁令,全球可能會額外升溫高達攝氏1度。自工業革命以來,地球已經升溫了1.2度左右,科學家示警,氣溫的提升應限制在攝氏1.5度內,以防止氣候變遷造成的嚴重後果,例如極端乾旱、野火、洪水和糧食短缺等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