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出口
」 俄烏戰爭 烏克蘭 俄羅斯 糧食台灣中油與美國穀物協會舉辦台美永續淨零研討會
台灣中油公司與美國穀物協會、美國在台協會合作,今(16)日在台北福華大飯店舉辦「台美永續淨零研討會-生質酒精交通減碳的應用與展望」活動,邀請國內外近百位專家學者,針對永續航空燃料及酒精汽油的推動,進行技術交流與實務經驗分享,台灣中油並與美國穀物協會簽署生質燃料技術交流與推廣合作備忘錄,為台美雙方在生質能源的合作開展新局。 這場研討會主要在探討生質燃料如永續航空燃油(SAF, 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及酒精汽油等,如何應用於航空產業及陸地運輸,以達成減碳目的,會中包括美、台、日、韓、新加坡及菲律賓等近百位專家學者分享研究成果,以及在世界各國以生質酒精推動交通運輸減碳的技術與經驗。台灣中油公司今(16)日與美國穀物協會、美國在台協會合作舉辦「台美永續淨零研討會-生質酒精交通減碳的應用與展望」活動。(圖片提供/台灣中油) 今日的開幕儀式,在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美國在台協會農業組組長Erich Kuss共同見證下,由美國穀物協會副總裁 Cary Sifferath與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代表雙方啟動合作儀式,雙方也在昨日由美國穀物協會副總裁 Cary Sifferath與台灣中油副總經理廖惠貞代表簽署生質燃料技術交流與推廣合作備忘錄,未來不僅將共享生質燃料減碳的技術、研究、調查、數據,也將積極成立工作坊,並辦理座談會、技術培訓、考察、試驗計畫等,為台灣交通燃料的能源轉型,發展酒精汽油、永續航空燃料的理論與實踐,奠定扎實基礎。 Cary Sifferath 表示,台灣是美國第七大糧食出口地,雙方長期以來有著穩固、堅實的合作默契,此次率團來台交流生質酒精在交通減碳上的應用,希望共同為台灣永續淨零目標盡一份心力。 李順欽則指出,台灣中油以「優油、減碳、潔能」三大策略執行低碳綠能轉型策略,引領各項前瞻技術發展,在交通運輸油品低碳化方面,包含陸運酒精汽油、海運生質燃料油、空運永續航空燃料等,雙方未來將攜手合作,為台灣交通淨零減碳開啟新格局。
因「穀物出口爭議」鬧翻 波蘭宣佈停止軍援烏克蘭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Mateusz Morawiecki)於當地時間20日發表全國談話時指出,華沙決定不再軍援基輔。在此之前,波蘭才剛因為烏克蘭穀物出口爭議,以及烏國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聯合國暗諷華沙「佯裝聲援烏克蘭」,而召喚了基輔大使。據BBC的報導,華沙19日才譴責澤倫斯基的說法「對波蘭來說並不公平,因為波蘭自俄烏戰爭起的第一天就一直支持基輔」。沒想到,莫拉維茨奇又在隔天的電視演說中宣布:「我們不再軍援烏克蘭,因為我們目前必須以更現代化的武器武裝波蘭。」而2國關係決裂的大背景其實就是烏克蘭穀物出口爭議。自去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糧食出口的主要通道黑海港口遭到俄軍封鎖,而聯合國、土耳其與俄羅斯好不容易斡旋出的《黑海穀物倡議》,又在今年7月因烏軍再度攻擊克里米亞大橋而陷入破產。歐盟為了支持烏克蘭糧食能夠正常流通到市場,並為其開闢了一條過境波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等國的陸路「團結通道」(Solidarity Lanes),同時給予關稅和配額減免。隨後烏克蘭糧食有大約一半的出口量均轉移到了這條陸路通道,不過由於物流運輸不暢等原因,數百萬噸更便宜的烏克蘭糧食滯留過境國,並湧入當地市場,這壓低了當地糧價,引發農民強烈不滿。因此,歐盟又暫時同意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5國禁止烏克蘭糧食進口至9月15日。然而,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波蘭事後仍決定繼續執行禁令,因此基輔當局也於18日表示,已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訴訟,控告上述3個歐盟成員國違反了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在15日結束進口禁令的貿易政策。對此,莫拉維茨奇20日也不甘示弱地嗆聲:「我警告烏克蘭當局,如果他們打算升級衝突,我們會在禁止進口的烏克蘭產品清單中增加更多品項。」報導指出,自從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波蘭一直是烏克蘭最堅定的盟友之一,也是基輔的主要武器供應國。此外,波蘭也收容了大約150萬的烏克蘭難民。
俄烏緊張局勢再起 市場預期原油供應恐短缺油價連4周收高
近期油價呈現多頭走勢,週一(24日)亞洲市場開盤,美國原油交投於每桶76.61美元附近。因許多證據表明未來幾個月原油將出現供應短缺,且俄羅斯和烏克蘭間的緊張局勢加劇,可能進一步打擊供應,國際油價上週五(21日)上漲,連續4週週線收高。俄羅斯上週五已連續4天襲擊烏克蘭港口及糧食出口設施,並在黑海演習扣押違規船隻,自莫斯科本週退出聯合國斡旋達成的海上安全走廊協議以來,該地區緊張局勢不斷升級。普萊斯期貨集團(Price Futures Group)資深市場分析師弗林(Phil Flynn)稱,全球糧食供應趨緊,如今穀物走廊關閉,可能將影響乙醇和石油混合的生物燃料供應,導致煉油廠使用更多原油,扣押船隻也增加了該地區石油或其他商品出口的風險。石油市場供應收緊情形也可能在未來幾周將急劇加速。而戰爭風險增加也會影響價格。此外,據烏克蘭媒體上週五援引德國圖片報報導,德國萊茵金屬公司(Rheinmetall)執行長帕柏格(Armin Papperger)表示,萊茵金屬將用自製的防空系統防衛位於烏克蘭的工廠。總體來看,供應短缺支撐油價,且供應緊張未來或越發嚴峻,加之地緣緊張有所加劇,油價維持多頭觀點,本週在聯準會決議之前,有望震盪上行劍指每桶80美元。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WTI)9月交割價上漲1.42美元,或1.9%,收每桶77.07美元;布蘭特原油(Brent)9月交割價上漲1.43美元,或1.8%,收每桶81.07美元。截至發稿,WTI原油報每桶76.93美元;Brent原油報每桶80.80美元。
退出黑海穀物協議恐釀全球糧食價格失控 外媒分析「普丁拿糧食當武器」
近期由於連接俄羅斯和克里米亞半島(Crimean peninsula)的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遭到攻擊,造成2死1傷的慘劇。同時,俄羅斯宣布退出允許烏克蘭穀物在戰時經由海上安全通道出口的「黑海穀物協議」(Black Sea grain deal)。而外媒分析,普丁退出黑海穀物協議,除了有回應克里米亞大橋遭攻擊的含意外,另外也有將穀物拿來當武器的想法,企圖用穀物來給全球施加遠超過烏克蘭的痛苦。根據《CNN》報導指出,俄羅斯退出黑海穀物協議,此舉可能導致非洲嚴重的糧食短缺,並使開發中國家的食品價格直線上升,這對美國而言,可以說是個致命傷,因為這有可能讓去年出現的高通膨再次發生。《CNN》認為,普丁似乎試圖將成本轉嫁給西方,以此回應世界各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推測普丁可能認定「食品通脹危機可能有助於分裂北約國家」,如屆時真的發生此事情,這些國家可能再也無力營救、支持烏克蘭。而且部分發展中國家如遭遇穀物短缺,民眾可能會對國家支持烏克蘭一事不滿,這也讓支持烏克蘭的國家被迫面臨國內的壓力。為此,西方社會也對俄羅斯退出黑海穀物協議感到憤怒,這也側面應證了先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警告「普丁試圖使用飢餓來當作武器」。美國國務卿部林肯就表示「俄羅斯試圖在對烏克蘭的戰爭中將食物用作工具,並說這種策略會使食物在匱乏之處變得更難以取得、價格會持續上漲,這是個不道德、不應該發生的行為。」由於地處黑海與地中海之間,土耳其是黑海穀物協議的中介國,多年來,土耳其也一直保持著兼容並蓄的外交政策,除了對西方社會保持友善外,同時也與莫斯科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但近期土俄兩國之間近期也開始出現一些意見上的分歧,像是俄羅斯不滿土耳其控管出口配額,兩國對敘利亞的態度也有明顯出入。報導中指出,如果俄羅斯能說服土耳其給予更大的出口配額,這將使得普丁有能力恢復,或是增加對非洲等貧困地區的糧食出口,此舉也讓他有足夠能力對烏克蘭施壓。如屆時真發生如此情況,將會是俄羅斯策略性的勝利,同時也有助於改善普丁在國際上的形象。但報導中也提到,如果俄羅斯是打著這樣的算盤,當中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包含土耳其是否願意配合、國際社會是否會接受。除此此外,由於對敘利亞的態度上,土俄兩國幾乎是呈現對立狀態,土耳其是否會同意協助俄羅斯,仍不得而知。
通膨飆破104%!阿根廷民眾「存不到錢」怨:快活不下去
拉丁美洲第3大經濟體、全球主要糧食出口國之一的阿根廷,不只無法阻擋通膨巨獸,過去1年內104.3%通膨率更創下1991年以來新高,且物價月增幅也達到2002年以來最高,達到7.7%。難以控制的通膨不僅嚴重影響民生,更為該國10 月舉行的總統大選投下巨大變數。據《路透社》報導,阿根廷官方14日公布截至今年3月為止、過去1年內的通膨數據,結果顯示長年受通膨所苦的阿根廷,通膨年增率來到104.3%、3月月增幅達7.7%,超出原先預測的7.1%,且通膨率已是連續2個月突破3位數。更令阿國民眾不安的是,阿根廷中央銀行先前預估今年通膨率可能達到110%。薪水被通膨吃掉,令出版社職員艾爾南賽斯(Claudia Hernansaez)沮喪表示:「我能存到錢的可能性是零。」並指出人們過去認為總有一天會變好,但事實是通膨一天比一天糟糕。同為出版業員工的拉維札里(Paola Lavezzari)則為影響至今的通膨精闢說道:「你會先買不到與過去相同價位的優質產品,到今天則是連買都買不起了。」退休人士塔塔拉(Juan Tartara)也抱怨,同一家商店的牛肉價格,在1年內從1000披索(約143元新台幣)漲到2800披索(約401元新台幣),其他食物的漲幅也來到10%至15%。勞工收入、民間消費能力被飆升的物價吞噬,當前阿根廷貧窮率已將近40%,而與不斷上升物價、通膨與貧窮率相反的,是阿根廷貝隆派 (Peronist) 聯合政府的支持度,儘管總統府發言人將部分原因歸咎於俄烏戰爭、乾旱,但總統費南德茲(Alberto Fernandez)的支持度仍僅有20%,恐將衝擊到連任之路。
烏克蘭糧食出口引爆「中東歐農民示威」 《黑海穀物倡議》陷破產風險
烏克蘭糧食出口正在中東歐國家引爆示威。4月7日,波蘭和烏克蘭政府在邊境舉行緊急會談後宣佈,波蘭將暫時停止從烏克蘭進口糧食。前一天剛上任的波蘭農業部長特魯斯(Robert Telus)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此舉旨在緩解烏克蘭糧食對波蘭糧價的影響,但仍將允許其過境。據CNN的報導,自去年俄烏衝突爆發後,烏克蘭糧食出口的主要通道黑海港口被封鎖。歐盟為了支持烏克蘭糧食能夠正常流通到市場,為其開闢了一條過境波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等國的陸路「團結通道」(Solidarity Lanes),同時給予關稅和配額減免。烏克蘭糧食有大約一半的出口量均轉移到了這條陸路通道。不過由於物流運輸不暢等原因,數百萬噸更便宜的烏克蘭糧食滯留過境國,並湧入當地市場,這壓低了當地糧價,引發農民強烈不滿。東歐多國3月底也爆發了農民示威。3月29日至3月31日,數百名保加利亞農民在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的邊境開展了為期3天的抗議活動,阻擋了部分貿易通行。據報導,農民聲稱他們2022年約40%的作物仍未售出,沒有儲存今年收成的空間,為此他們還拿起牌子,要求「停止滅絕農業」和「我們要成為有競爭力的農民」。此外,波蘭、羅馬尼亞的農民在最近幾周也發起了抗議,還封鎖邊境口岸。這給當地政府帶來巨大壓力,科瓦爾奇克(Henryk Kowalczyk)本周早些時候被迫辭掉了波蘭農業部長一職。而中東歐6國總理也已經致信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要求對烏克蘭糧食採取行動。在波蘭和烏克蘭緊急會談的同一天,數千名羅馬尼亞農民再次發起抗議。約200名農民在歐盟執委會駐布加勒斯特的總部舉牌示威,上面寫著:「我們尊重歐盟規則,但歐盟忽視了我們」。在該國其他城市,則有數千位農民用拖拉機和卡車封鎖了道路和邊境。約200名農民在歐盟執委會駐布加勒斯特的總部舉牌示威,上面寫著:「我們尊重歐盟規則,但歐盟忽視了我們」。(圖/達志/美聯社)羅馬尼亞農業生產者協會聯盟(LAPAR)執行主任莉莉安娜(Liliana Piron)表示,雖然烏克蘭糧食需要出口通道是不爭的事實,但這是不公平競爭。她指出未來還有更大的風險,因為距離新的收穫季節剩不到3個月的時間,屆時該國農民的糧食將無法以高於成本的價格出售,「我們將目睹羅馬尼亞農民一個個陷入破產。」歐盟委員會估計,由於烏克蘭廉價穀物的流入,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和斯洛伐克的農民總共損失了4.17億歐元。上個月,歐盟已決定向波蘭、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農民發放5630萬歐元的賠償金,保加利亞為1670萬歐元,波蘭近3000萬歐,羅馬尼亞1000萬歐。但受波及的政府和農民均表示這遠遠不夠。保加利亞糧食生產者協會會長普羅達諾夫(Iliya Prodanov)威脅升級行動。他表示:「如果布魯塞爾沒有聽到反對的聲音,那我們將考慮聯合其他持相同觀點的國家,採取更大規模的行動。」對此,烏克蘭農業部長索爾斯基(MykolaSolskyi)則表示:「烏克蘭和波蘭農民的處境都很艱難。在新的收穫季到來之前,我們將避免向波蘭出口小麥、玉米、油菜籽和向日葵」,雙方將在未來幾天再次會晤,以確保向其他國家運送糧食的順利過境。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稍早前也已表示,預計將在未來幾天或幾周內宣佈決定,以緩解受波及國家農民的憤怒。然而,中東歐農民的不滿只是烏克蘭糧食出口前景的障礙之一,《黑海穀物倡議》(Black Sea Grain Initiative)也瀕臨破產風險。4月7日,俄羅斯再次表示,《黑海穀物倡議》對俄羅斯糧食和化肥出口不公平。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表示,除非西方消除在保險和支付等方面的障礙,否則俄羅斯將繞過該協議。「如有必要,我們將在該倡議的框架之外開展工作。我們有機會與土耳其和卡達合作——兩國元首已經討論了相關計畫。」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農產品出口國俄羅斯和烏克蘭狀況不斷,這對全球糧食市場來說是個負面消息。報導補充,聯合國和土耳其斡旋的《黑海穀物倡議》已兩次延簽,第一次延期120天,已於3月中旬結束。在3月商談延期事宜時,俄羅斯只同意延長60天。
印度允許出口由進口小麥加工而成的麵粉 有助緩解全球糧食危機
印度政府於14日發布命令表示,印度將允許出口導向型單位和在經濟特區設立的公司,出口由進口小麥製成的麵粉,並接受食品加工商允許運輸增值產品的要求。據《路透社》的報導,在今年3月中旬氣溫突然升高導緻小麥收成萎縮後,印度政府於5月中宣佈禁止小麥出口,希望藉此壓抑國內通膨並確保國家糧食供應安全,甚至更在8月27日發布第30/2015-20號公告,禁止小麥粉、麵粉、粗糧(Wheat or Meslin Flour、Maida、Samolina、Wholemeal)出口,惟基於他國糧食安全考量,可透過政府請求,個案允許出口。但這也令原本就因俄烏戰爭而供應吃緊的國際小麥市場更為緊縮。而如今印度政府終於在14日發布命令稱,印度將允許食品加工商根據出口麵粉的承諾進口免稅小麥。世界第2大糧食生產國印度自5月中開始禁止向海外銷售該項主食,以確保其14億人口的供應。
非洲之角40年來最嚴重乾旱!上千萬人面臨饑荒 360萬兒童恐輟學
非洲之角(Horn of Africa)自4年前開始就再也沒有過完整的雨季,導致此地發生40年來最嚴重乾旱,數百萬牲畜死亡,作物幾乎全數枯萎。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於上個月底指出,由於烏克蘭解除糧食出口禁令後,歐美國家搶購了大量份額,估計非洲之角9月的飢荒人數恐飆升至2200萬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則預估當地將有大約360萬兒童面臨輟學的風險,呼籲各國投入資源援助其渡過難關。據英國《衛報》的報導,WFP表示,由肯亞、索馬利亞與衣索匹亞等國組成的非洲之角地區發生自1981年以來最嚴重乾旱,至今已連續4個雨季都沒有完整的降雨。今年第一季WFP就曾示警,非洲之角約有1300萬人口處於嚴重饑荒風險中,但隨著俄烏戰爭爆發,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飆升,俄烏兩國的糧食出口更受到互相制裁和限制,然而就算俄羅斯日前解除烏克蘭黑海糧食出口的禁令,大部分的份額還是被歐美國家搶購一空,導致非洲之角的饑荒危機為獲得改善。WFP於8月底表示飢荒人數已達到2000萬人,甚至9月後可能會直線上升至2200萬人,尤其是索馬利亞全國1500萬人,有一半都在挨餓。UNICEF則估計,非洲之角各國本來就有約1500萬兒童失學,但由於持續乾旱對家庭造成的累積壓力,肯亞、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大約新增了360萬兒童面臨輟學的風險。連續4個未完整的雨季將數百萬家庭推向了飢餓邊緣,使營養不良死亡的兒童人數爆增,並迫使人們逃離家園以尋找更多資源,許多兒童便跟著父母一起搬到遠離學校的地區,因而輟學。
糧食價格指數連4個月下跌 糧農組織:創近14年最大月跌幅
全球經濟受諸多因素影響,持續處於高通膨的窘境,使糧食需求降低,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7月出現自2008年10月以來最大月跌幅,主要是因烏克蘭重啟糧食出口,目前相關穀物、植物油供應的吃緊情形已經舒緩。俄羅斯與烏克蘭達成開放糧食出口的協議,上週運糧船已經從奧德薩離港,5日有有3艘運糧船順利將糧食出口,加上北美小麥豐收,使得穀物及植物油價格下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指出,穀物、植物油、乳製品、肉品、糖所組成糧食價格指數,在7月下跌13.3點到140.9點,目前已經是連4個月下跌,也創下2008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雖然糧食價格指數下跌,但仍比2019年的95.1點、2020年的98.1點以及2021年的最高點135.3點來得高,但因全球需求疲軟,或許到8月有望看到指數繼續下跌。
烏國穀物終於出港 緩和全球通膨壓力
俄烏戰爭引發的全球糧食短缺危機終獲紓解,一艘載有烏克蘭穀物的船隻1日從烏國南部敖德薩港(Odessa)駛出,是俄國侵烏以來首見烏國穀物順利出口。糧價可望進一步走跌,緩和全球通膨壓力。俄烏代表7月下旬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簽署糧食出口協議,在黑海建立安全通道,助俄烏開戰後遭封鎖的烏國穀物恢復輸出,約有1,800萬噸。據居中斡旋的官員透露,載有2.6萬噸烏克蘭玉米的穀物船,周一駛離黑海港市敖德薩。該艘掛有西非國家獅子山國旗的散裝貨輪「拉佐尼號」(Razoni),預計2日抵達伊斯坦堡,經過一番檢查後,再駛往目的地黎巴嫩的黎波里(Tripoli)。烏克蘭穀物恢復輸出,讓烏國農民及其開發中世界的買家燃起希望,但出口量還是遠不及戰前。美國農業部預測,2022~2023產季烏國出口3,060萬噸穀物和種子,不到前一產季的一半。不過隨著烏國穀物陸續解封出口,全球糧價可望進一步走跌。事實上小麥、玉米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滑落,有助紓解全球通膨壓力。但經濟學家警告,這場抗通膨之戰宣告勝利還言之過早。俄烏戰爭尚無停火跡象,加上歐美地區遭逢異常高溫乾旱天候侵襲,諸多不利因素讓糧食供應再添混亂。
俄軍狂轟烏南!糧食收成恐減半 身家百億農業大亨也慘死
俄軍近期狂轟濫炸烏南大城尼古拉耶夫(Mykolaiv),當地州長也於週日(7/31)證實,專門出口大麥、小麥和玉米等穀物的74歲農業大亨瓦達特爾斯基(Oleksiy Vadatursky)和其妻子萊莎(Raisa)在家中因俄軍轟炸而喪生。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在7月30日這天透過電視演講呼籲東頓內次克的居民盡快撤離,並在隔天聲稱,俄羅斯的入侵恐讓烏國的糧食收成減半。據CNBC的報導,74歲的瓦達特爾斯基是烏克蘭富豪之一,他經營的公司Nibulon總部就設在尼古拉耶夫,是烏國唯一一家擁有獨立船隊和造船廠的大型農業公司,《富比士》雜誌還曾預估他的總資產有4.5億美元(約台幣135億元)。不幸的是,尼古拉耶夫州長金(Vitaliy Kim)於週日在Telegram上證實,瓦達特爾斯基和他的妻子已在家中雙雙罹難。尼古拉耶夫市長山基夫奇(Oleksandr Senkevych)則表示,這次的轟炸「可能是自戰爭開打以來最猛烈的一次」,當地的酒店、體育場館、2間學校、加油站以及多個民宅都遭到12枚導彈摧毀。尼古拉耶夫是通往烏克蘭第3大城市「黑海明珠」奧德薩(Odessa)的主要路線,開戰以來持續被重點式轟炸。頓內次克州長基里蘭科於7月29日表示,「當局已決定強制撤離頓內次克地區的民眾,請大家遵守撤離令」。澤倫斯基也在30日透過電視演講指出,在俄羅斯試圖控制整個頓巴斯地區之際,頓內次克戰區仍有包括兒童在內的數千人仍未撤離,他提出警告:「許多人拒絕離開,但他仍要強制大家撤離。現在離開頓內次克地區的人越多,俄軍殺死的人就越少。」同時澤連斯基還在當地時間7月31日表示,由於俄羅斯的入侵,烏國今年的糧食收成可能只有往常的一半。「我們目前的主要目標就是要防止俄羅斯入侵造成的全球糧食危機。對此俄烏兩國經過聯合國的居中協調後,也在22日簽署了一項具有歷史里程碑意義的協議,內容提及俄羅斯將開放烏克蘭位於黑海港口的糧食出口,但普丁也希望西方取消對俄國糧食出口的剩餘限制。
剛簽署協議重啟穀物出口 烏克蘭港口即遭炸
烏克蘭和俄羅斯22日簽署重啟黑海港口出口穀物協議,雙方如果能遵守協議,戰爭導致的糧食危機可望緩解。不料,烏克蘭糧食出口港敖德薩23日就遭飛彈攻擊,其中2枚飛彈被防空系統擊落,另2枚飛彈擊中港口基礎設施。
美國將全球糧食危機甩鍋給中俄?俄烏談判才是關鍵
美國於當地時間7月22日呼籲俄羅斯,應盡快履行由聯合國斡旋的烏克蘭糧食出口協議,對此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先前就表示,俄方將會為烏克蘭出口糧食的黑海航道提供便利性,但前提是西方必須取消對俄國糧食出口的剩餘制裁。同時美國還呼籲中國的糧食儲備可用於解決全球人道主義危機,對此中方日前就已提供阿富汗、斯里蘭卡等國大量的人道物資。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全球主要小麥供應國,但俄烏戰爭於2月24日開打之後,停耕停採、海運封鎖和相互制裁導致2國的糧食出口陷入瓶頸,更有數十艘貨船停泊在岸邊,約2000萬噸的糧食被困在了倉庫裡,引發了全球糧食危機。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UN World Food Programme)宣稱,此次危機已迫使4700萬人陷入「嚴重飢餓」。對此經過聯合國的居中協調後,俄羅斯和烏克蘭終於在22日簽署了一項具有歷史里程碑意義的協議,內容提及俄羅斯將開放烏克蘭位於黑海港口的糧食出口。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表示,華盛頓希望該協議有助於緩解「俄羅斯造成的危機」,並指出美國會密切關注,以確保俄羅斯貫徹執行協議內容。但俄國則表示,如果西方真的有意願解決全球糧食危機,就應該取消對俄國糧食出口的剩餘限制,而不是單方面的要求俄方解除制裁。美國國務院制裁協調辦公室主任歐布萊恩(James O'Brien)還告訴記者,美國希望看到中國幫助應對全球糧食危機。「我們期盼看到它發揮強大作用,為世界各地的窮人提供更多糧食。中國一直是個非常積極的糧食買家,而且在數億人即將進入糧食危機的災難性階段,中國還在大量囤積。」國際穀物理事會(International Grains Council)估計2021年底中國的糧食庫存為3.2億噸,超過全球總量6億噸的一半。這個數據使世界上最大的穀物出口國美國相形見絀,他們的產量預估只有5780萬噸。不過歐布萊恩的言論具有非常嚴重的誤導性,因為中國並不是在今年遇到糧食危機後才開始搶購全球糧食,今天中國的高儲量其實是多年來北京政府向全球糧食貿易商積極購買的結果,目的是為了預防極端氣候可能引發的糧食危機,過程並沒有搶單的情況,全球包括美國當地的糧食貿易商也都非常歡迎中國下單購買,因此今天這種局面只能說是世界各國,尤其是擁有充足銀彈的發達國家,其領導人都不具備危機意識,對國家戰備存糧毫不在意,才會導致全球糧食產量因突發狀況暴跌時,有些國家陷入糧食短缺的困境。而中國日前也有積極為烏克蘭、斯里蘭卡、阿富汗等多國提供人道物資以解燃眉之急。事實上,要解決全球糧食短缺問題,俄烏兩國的停火談判是關鍵,但由於美國和北約遲遲不願與俄羅斯就烏克蘭問題進行談判,還鼓勵烏軍進行代價極大卻成效不彰的反攻,試圖透過代理人戰爭繼續削弱俄羅斯、推翻普丁政權。因此全球糧食和能源危機可能還不會那麼快落幕。
防止俄軍將戰爭長期化 烏克蘭希望在「冬季前」奪回失土
俄烏戰爭發展至今,坐擁全球1/6大宗商品資源的俄羅斯似乎並不急著速戰速決,若美國、北約不願讓烏克蘭割地求和,俄軍還會繼續打下去,甚至到了冬季,普丁還可以威脅斷供歐洲天然氣來與北約談判,因此烏克蘭總統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也於當地時間19日表示,烏軍必須盡快在冬季前奪回失土,防止俄軍將戰爭長期化。據《路透社》的報導,葉爾馬克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的目標就是勝利。」為此西方盟國應該提供更多武器,才有機會讓烏軍在冬季來臨前奪回失土,否則俄羅斯若將戰爭長期化,將會有更多時間鯨吞蠶食烏克蘭國土,且戰況恐變得更加艱辛。此外,葉爾馬克補充烏國正在透過聯合國居中協調,與俄羅斯討論如何向全球輸出烏克蘭穀物的問題,但相關會談並未提及終結戰爭一事。由於美國和北約遲遲不願與俄羅斯就烏克蘭問題進行談判,還想繼續透過代理人戰爭削弱俄羅斯,莫斯科當局近來也在地緣政治上動作頻頻,不但揚言要在委內瑞拉建設軍事基地來回應美國的北約東擴,還跟北韓進行秘密交易,使其承認烏東兩共和國的獨立,也隨即引來烏克蘭與其斷交。近日普丁還跟伊朗、土耳其領導人於德黑蘭舉行三國峰會,外界也預期普丁將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進行交易,使伊朗核協議更難通過,以此打擊美國欲壓低國際油價的企圖。普丁(Vladimir Putin)於當地時間19日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後也表示,莫斯科沒看到烏方有任何意願去履行雙方在3月初步達成的和平協議,「戰爭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取決於締約各方是否願意履行協議,今天,我們看到基輔並沒有這樣的慾望。」普丁此次出訪伊朗期間,也會見了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Tayyip Erdogan)。兩人談到了恢復黑海糧食出口的協議,普丁對此表示,俄方將會為烏克蘭出口糧食的主要航道提供便利性,但也希望西方取消對俄國糧食出口的剩餘制裁。
俄烏戰爭爆發…20多國發布農產品出口禁令 演變糧食禁令骨牌效應
俄烏衝突爆發3個月已來,全球已大約有20多個國家地區相繼發布農產品的出口禁令,包含小麥、玉米、葵花籽油、大米、糖等,演變成糧食禁令的骨牌效應,更多國家陸續加入糧食保護主義的陣營。據《環球時報》引述多位專家表示,大陸基本口糧完全能實現自給,目前的糧食保護主義風潮不會產生明顯影響。但作為糧食進口大國,對大豆、玉米、油料等廣義糧食的需求,需要大陸進一步在海外拓展進口管道,以規避動盪不安的國際市場帶來的風險。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表示,雖然中國口糧安全沒有問題,但國際糧價暴漲暴跌還是會對中國糧食安全產生不利影響。由於全球糧食貿易的高度壟斷、美元資本的捆綁以及美國芝加哥商品市場定價權等,美國等西方國家把持著全球的糧食市場。鄭風田認為,大陸目前還在探索全球糧食市場的話語權,鼓勵和支持國內糧食企業走出去,進行糧食倉儲、物流、加工、貿易等國際合作,在國內建立大連和鄭州商品交易所。作為新興的糧食貿易大國,在國際上建立相當的話語權這條路仍比較漫長。
俄烏衝突恐引發世界糧食危機! 專家警:全球2000萬噸穀物缺口
俄烏衝突持續膠著之餘,可能將引發全球糧食供應危機。資料顯示,世界糧食計畫署支付的糧食價格已經比2019年高出3成,如果戰事蔓延,運輸價格還可能飆升3倍。更有專家直指,當前全球恐面臨高達2000萬噸穀物的缺口。大陸澎湃新聞報導,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2018年俄羅斯是全球最大小麥出口國,烏克蘭是第五大小麥出口國。這兩個國家加起來約占全球小麥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而烏克蘭農業部長萊申科(Roman Leshchenko)當地時間22日表示,烏克蘭2022年春季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可能僅有700萬公頃。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同日向義大利議會發表視訊講話時也稱,如果俄羅斯控制或封鎖烏克蘭的港口,那麼作為全球最大的糧食出口國之一,烏克蘭糧食出口困難或將導致全球糧食危機。報導引述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此前一份報告警告稱,阿富汗、衣索比亞和敘利亞尤其容易受到小麥進口受阻的影響,數百萬人非常依賴小麥進口。在這些國家,已經受到衝突、氣候變化、新冠疫情大流行和成本上升的綜合影響。在中東和北非地區,較高的食品和能源價格也給黎巴嫩和葉門帶來了困難,而東非則預期會面臨更加複雜的情況,當地84%的小麥需求需要通過進口來滿足。報告稱,除占據世界上相當大的一部分小麥出口比例,烏克蘭在過去十年中已經成為世界糧食計畫署糧食採購的最大供應商,例如葵花籽油。「饑餓直接威脅著烏克蘭,這場衝突的後果將蔓延到全球。」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執行主任畢斯利(David Beasley)指出,由於糧食短缺、戰爭、新冠大流行的經濟餘震和原油價格接近13年來的最高點,世界糧食計畫署支付的糧食價格已經比2019年高出30%,「如果黑海運輸走廊被這場迅速發展的衝突進一步打亂,運輸價格將同步升高,翻倍甚至三倍。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首席經濟學家柯藍(Maximo Torero Cullen)直言,俄烏衝突對烏克蘭糧食收穫和出口造成影響,如不能及時解決,世界糧食供應或將面臨長期考驗。柯藍稱,俄羅斯和烏克蘭提供全球3%的小麥,其中一部分供出口的產量已經交貨,現在烏克蘭還有700萬噸的小麥和1200萬噸玉米等待交貨,這意味著(全球)有2000萬噸的穀物,面臨供應缺口。此外,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還導致能源和化肥價格上升,這或將給世界糧食供應帶來長期影響。
烏俄戰火衝擊「航班大亂」 挪威鮭魚價格飆30%⋯餐飲集團不排除暫停供應
烏俄戰火恐引爆鮭魚之亂,未來消費者想到日本料理店吃鮭魚生魚片、鮭魚握壽司,已經不是荷包縮水問題,恐怕有錢也吃不到!台中市傳統市場一家百年魚貨店透露,戰爭已讓挪威進口鮭魚價格飆30%,最近還收到進口商通知下周無法正常供貨。台灣進口鮭魚產地相當多元,除挪威外,英格蘭、加拿大、日本、智利等地都有鮭魚,烏俄戰爭讓歐洲產地的鮭魚因船期、航班大亂,供貨出現問題,其中以挪威鮭魚漲幅最高,國內大型餐飲集團如漢來美食、築間餐飲集團都積極研擬因應對策,目前暫不考慮調漲相關商品售價,如找不到替代性商品,不排除暫停供應。漢來美食行銷企畫部副總吳若寧坦言,如烏俄戰爭持續,進口鮭魚恐將斷貨,漢來美食全省17個品牌、44家分店,每月鮭魚用量約1400公斤,所有餐飲使用的就是挪威進口鮭魚,目前供貨還算穩定,但上月和3月的進貨單價已從每公斤425元漲到515元,漲幅近2成。築間餐飲集團公關部經理高林禎指出,該集團全台6個品牌、102家分店,每月鮭魚平均進貨量超過6噸,全採用南美洲智利的鮭魚,目前供貨未受影響、價格還算持平,目前也密切注意進口水產和肉品供應狀況。民進黨前國際部副主任、台中市議員參選人陳俞融指出,烏克蘭是「歐洲糧倉」,世界第五大糧食出口國,是小麥、玉米的重要出口國,戰爭若持續升溫,除了能源價格受影響,小麥、玉米價格同樣可能上漲;而台灣因進口需求,原物料價格調漲牽動成本走高,可能導致「輸入性通膨」發生。陳俞融不諱言,在走訪市場及店家,許多攤商及海產店指稱,台灣進口許多挪威鮭魚,挪威當地有非常多的烏克蘭移工,因為戰爭爆發,移工罷工甚或返鄉導致缺工,整個生產鏈受到影響,也因此造成台灣進口的挪威鮭魚短缺。
穀物與植物油價格攀升 世界糧食價格指數創10年新高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日前對外表示,世界糧食價格不僅面臨連續3個月的上漲,10月份更是創下10年來的新高,會造就如此原因,主要是穀物與植物油的價格攀升,結果帶動整體價格上漲。根據《BBC》報導指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日前對外公布,10月份世界糧食價格指數為133.2點,與去年同期相比,世界糧食價格指數上漲31.3%,這也是自2011年7月以來的新高。而其中10月的穀物價格指數較9月上漲3.2%。而小麥價格也面臨5個月的連續上漲,在10月時價格更是上漲5%之多。會造就如此原因,主要是像加拿大、俄羅斯、美國等世上主要糧食出口國的收成減少,所以造就供應市場緊張,因此導致價格上漲。除此之外,植物油的價格也持續上漲,單是在10月就上漲了9.6%,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主要產油國馬來西亞長期缺工,所以當地生產遭受阻礙,棕櫚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油品價格持續上漲。而除了歉收與人手不足導致產量降低外,澳洲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專家布西奇亞(Brigit Busicchia)表示,自從1990年開放食品期貨後,在全球投資市場的投機買賣行為,也是造就國際糧食價格上漲的原因。這對於一些平時仰賴進口糧食的國家有嚴重的影響。
法律嚴令不准浪費食物!陸研擬「反浪費法」 大胃王吃播恐遭罰逾40萬
大陸餐飲浪費現象讓人怵目驚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下令制止餐飲浪費後,反餐飲浪費相關措施雷厲風行。《反食品浪費法草案》22日首次提請人大常委會審議,對反食品浪費的原則、要求、政府部門職責等作出規定外,對於盛行的「吃播」現象,情節嚴者的,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約台幣4萬3千元至43萬元)。大陸自從2013年開展「光盤行動」,官方大力宣揚適量點菜、剩餐打包等用餐理念,不過部分地方餐飲浪費現象仍然嚴重,近年來,網路上甚至流行起一股「大胃王吃播」風潮,大胃王風氣遭到《央視》點名,譴責「大胃王吃播秀」浪費食物,應珍惜糧食、拒絕浪費。數據顯示,每年,僅城市餐飲浪費就超過了340億斤,反食品浪費立法已經是勢在必行。廣受大陸社會關注的《反食品浪費法草案》22日首次提請大陸人大常委會審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亮相。《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共32條,分別對反食品浪費的原則、要求、政府部門職責等等作了規定。例如,草案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反食品浪費工作的領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社會公布反食品浪費工作情況;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應當加強公務接待、會議、培訓等公務活動用餐規範,加強管理。這份草案對餐飲業者也做了規定,要求業者主動提醒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在醒目位置張貼或者擺放反食品浪費標識或者由服務人員說明,引導消費者按需求適量點餐,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並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規格的選擇。此外,業者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餘垃圾的相應費用。對於「吃播」現象,草案中也規定,禁止製作、發布、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節目或影片。違反規定的,責令整改,給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人民幣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同時,草案要求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民政部門做到愛心捐贈,減少浪費,引導食品生產經營者向社會組織、福利機構、救助機構捐贈尚在保質期內,可安全食用的未售出食品。既解決食品浪費,也儘可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大陸在杜絕餐飲浪費上動真格,準備以法律禁止浪費。這背後有多重考量,一是糧食安全等同國安,不應受制於人,二是要自力更生,糧食安全必須守住,三是從不浪費飲食,把效應外溢到不炫富等,提高文明素質。大陸官方於今年8月就宣示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並重新推動光盤行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儘管大陸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新華社也評論,餐飲浪費現象,不只是個人消費習慣問題,更是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的大問題,「再厚的家底也經不起揮霍」。習近平向來討厭浪費,他接班後,就發起「反腐倡廉」運動,以8項規定整頓官員的公款吃喝現象,連帶讓一些漫天喊價的高檔餐廳,不是轉型就是關門。這一次以立法全面禁止食物浪費,則有國家安全的考量。11月23日,大陸海關總署公布的今年前10個月糧食進出口資料顯示,今年1~10月大陸糧食進口總量為11514萬噸,同比增28.5%,超過去年全年的糧食進口總量。其中,1~10月玉米進口累計782萬噸,已超過720萬噸的進口關稅配額。大陸進口小麥、大麥、玉米、大豆均呈現進口量大幅增長局面。大陸官方曾指出,新冠疫情對中國的糧食加工、物流中轉、終端配送等造成影響。同時,受個別國家限制糧食出口等因素影響,引發(中國)國內對糧食安全的關注和擔憂,給中國糧食安全「帶來多年未有的壓力和考驗」。可以說,疫情與美國過去一年的強硬打壓,讓大陸驚覺到,糧食不能受制於人,這一切,要先從消費端不浪費做起。大陸日前提出「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主張,還要進行需求側改革,一方面要擴大內需,另方面在科技與糧食上,更要提高自主性,光盤行動的立法,也是內循環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