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價
」 烏克蘭 俄烏戰爭 糧食 俄羅斯 收購公糧遲暮2/漲收購價挨批打臉休耕補助 專家喊「水稻收入保險」助攻農政革新
隨著解嚴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台灣的農產市場也逐漸跟上自由開放腳步,但在國防安全與糧食自給考量下,政府仍保留「公糧保價」制度,近來還有人倡議提高公糧收購價格,然而在稻米耕作與銷售機制扭曲的現況下,專家批評,公糧漲價只會「肥了農耕隊與農會」,長遠來看更阻礙農業升級。本刊調查,「公糧保價」收購制度當年為了順應工業發展,政府憂心全台瘋工業化之際,農業自給將受重擊,因此打出「公糧收購」制度,當時以略高於市場價格為號召,希望農友能將部分稻穫撥繳到公糧。然而時至今日,由於市售米糧盤商收購糧價已可與公糧分庭抗禮,加上精緻農業科技發展,打出「品牌力」的高級稻米售價更狠甩公糧收購價,即使2007年與2011年各有一波公糧收購漲價,大趨勢「公糧收購量」仍不如以往,目前全台大略以公糧3成、私糧7成比例維持稻米市場。家族曾經營公糧保管場的竹北東海復興碾米廠三代鄭東煒指出,公糧收購在「以農立國」的時代與戰爭非常時期有其必要,但如今自由貿易興起加上產業轉型,像新竹縣不少耕地,反而因縣政府與科學管理局擔心農業灌溉水「搶了台積電用水」,因此大舉鼓勵休耕,還廣發「休耕給付」,一年二期每公頃可領近新台幣10萬元,如今反過來要提高公糧收購價,恐怕會讓休耕者前仆後繼地又重新耕作,政策目標混沌不明「這不是自打架嗎」,他疑惑。已結束營業的復興碾米廠二代鄭東煒說,上一代在日本時代做皮革加工,國民政府來台後便看上現有動力機具,轉作碾米兼公糧倉庫多年,是早期大新竹軍營的重要米糧來源。(圖/方萬民攝)逢甲大學國際貿易與經營學系教授楊明憲指出,目前全球只剩台灣對農業有大量的人為扶持措施,包含「休耕給付」、「轉作獎勵金」與「公糧保價」收購等,這些肉桶式政策實在「太看小農民了」,也會造成生產結構扭曲、排擠農業預算,因而沒有錢發展冷鍊與物流革新。楊明憲說,放眼全球,其實世界貿易組織(WTO)參與會員國,都有「補貼上限」門檻限制,就是所有的扶持產業補貼,都有上限金額天花板,以利各行各業公平自由發展。以日本來說,近年便因為補貼上限「用完了」,取消了「公糧保價」給付,改在過渡期以「所得補償」方式,輔導農友轉型,經歷了一場劇烈陣痛。他憂心,反觀台灣一再地喊出增加補貼,卻沒人說只要是WTO會員國「補貼就有用完的一天」,如同飲鴆止渴一般,一旦補貼到達天花板「難道台灣要退出WTO嗎?」他無奈批。台灣稻米改良成果斐然,專家呼籲農政經費該投入農業科技提升,才有望農政永續。圖為2020宜蘭米出口日本封櫃啟運典禮。(圖/翻攝自社團法人臺灣穀物產業發展協會臉書)楊明憲直言,若要達到保障農民基本生存並兼顧農業升級宗旨,與其肉桶式地撒錢提升公糧價,農業部更應該強化推廣「水稻收入保險」,透過保險機制鼓勵農民勇於改種或培養其他稻作,照顧幾年「陣痛期」的基本收入,台灣農業才能永續,否則「肉桶式」公糧收購加碼,「總有一天會爆炸」他示警地說。領銜提案提高「公糧收購價」的民眾黨立委張啓楷強調,近年運輸成本與肥料漲幅驚人,13年沒漲的「公糧收購價」本就該漲,他會盯農業部持續輔導農友技術革新。張啓楷說,「水稻收入保險」理念不錯,明明可與提高公糧收購價並行不悖,可惜農業部宣傳方向錯誤,他未來質詢仍會持續關心監督。
公糧遲暮1/公糧收購價喊漲 在地批老農呷無只肥農會代耕隊
立法院朝野立委折衝下,明年度總預算終於交付委員會審查,三大杯葛爭議中禁伐補償和健保點值都獲得解答,行政院卻唯獨不願承諾提高「公糧保價」收購。農民私下透露,公糧保價是50年前政府為保障國內糧食安全的政策,近年來國人稻米食用量銳減,政府應該要鼓勵農民發展附加價值高的精緻米食,一味肉桶式補助政策反而突兀,其中更暗藏不少眉角。2025年中央政府總預算8日終於付委,賴政府對禁伐補償、健保點值案皆做了不小讓步,唯獨對「公糧加價購」仍持保留態度。(圖/黃威彬攝)據了解,台灣實施「公糧保價」收購制度始於1974年,當時因為國際爆發石油與糧食危機,政府便開始實施這項政策,確保國內糧食安全,從此公糧收購價格就成了國內稻米市場價格交易的絕對指標。目前國內公糧收購價每公斤新台幣26元,在野黨立委認為務農成本年年上揚,但公糧自2011年至今未漲,主張每公斤公糧應漲價5 元,但農業部認為公糧漲價將誘發更多稻米生產,形同以政策誘導擴大耕地面積,與休耕政策背道而馳,雙方各執一詞。本刊記者12日走訪新竹縣竹北東海與芎林下山一帶水稻田,這裡在日治時代生產上繳天皇的「東海米」,也是當今竹科「璞玉計畫」基地。四代務農的「客家舞獅文化協會」理事長張健銨直言,現今的公糧收購政策對基層農民是很不實際,在農村裡的實況是老農耕不了田、年輕人不願耕田,農地大多廉價租給擁有割稻機、耕耘機的代耕者,這些俗稱「農耕隊」的代耕者與地方農會「緊密結合」,選擇「臺南11號」等單位面積產量較高的米,每年第一穫每公頃9,000公斤收成不是問題,其中可撥交4,800公斤公糧,等於「插了秧就等著領補助」,除了土地使用大量化肥,也因銷路「基本盤」穩固,根本不需擔心市場競爭。關心農政已久的芎林鄉代表劉名揚指出,台灣的公糧收購分為「計畫收購」、「輔導收購」與「餘糧收購」三種,其中計畫收購價格最高,餘糧收購價格最低,約略等於民間市價。他舉例,以2024年第2期稻作來講,「計畫收購」每公頃上限約為1,500公斤,每公斤單價26元,略高於市場平均單價。劉名揚直言,這樣的價格對高產量「農耕隊」來說相當划算,穩定的銷路更可讓農耕隊不必擔心市場競爭。然而,對於追求品質的一般農民來說,就是種植品管和價格高的「越光米」或「牛奶皇后」等品種,他們其實無法受惠到公糧收購價,建議農業部不如把錢來協助技術革新,遠比肉桶式撒錢好。張健銨回顧,過去「戒嚴」時代,工業和商業活動不發達,國家收入主要向農業「吸血」,當時1公頃每穫約2,400公斤,超過9成收穫必須繳給國家、地主以及換肥料,農夫的收穫就剩不到1成稻米,食指浩繁根本不夠吃,只好種地瓜葉配稀飯度過三餐。他說,如今社會開放了,農者能自由去化米製品,多數對自家產品深具信心不怕市場洗禮,根本「不屑」繳交公糧。近年不少老農後繼無人,紛紛廉價或免費將土地租給地方代耕者,代耕者則引進現代化機具,以低成本方式大量生產稻米,也是當今「公糧」的重要來源。圖非當事農者。(示意圖/報系資料照)張健銨批評,不少人打著「照顧農民」的大旗,嚷嚷著要提高公糧價格,實際上只是肥了與各地農會與農耕隊,繼續鼓勵他們以低成本方式大量栽種品質「能驗收領錢就好」的稻米,且各地公糧農會與盤商互通有無輕而易舉,即使每公斤收購價漲了5元,屆時到末端收購時,又是原物料價格上漲等一堆藉口,收購價哪會漲,無力耕田、便宜出租土地給農耕隊的老人根本不可能收到更多田租。劉名揚則示警,如果公糧價格一漲,第一年看似公糧與盤商私糧能稍稍漲了收購價,卻也將吸引玉米、大豆等農者紛紛改種稻米,「第二年又會崩盤」,而稻米的栽種環境相對寬鬆,像芎林下山便因風大,種玉米沒幾天便會被風吹垮,若放棄其他經濟作物,一窩蜂地搶種稻米,除了不久後稻米價格潰堤,更影響了經濟作物供給,「那才是國安危機」他憂心地說。
張嘉郡舉民進黨昔日選戰廣告批公糧收購價低 質疑政院又昨是今非
國民黨立委張嘉郡今天在立院質詢時,痛批農業部長陳駿季為了實踐自己的理想,拒絕與在野黨針對提高公糧收購價格每公斤5元的價格,置老農、小農、青農於不顧,農業部既然有錢在全國舉辦100場說明會,解釋為何不能提高公糧收購價,為何不想辦法協助老農轉種其他農作物,如果老農就只能種水稻、公糧價格卻堅決多年來不提高,萬一老農活不下去,不務農了,陳駿季敢保證一旦兩岸發生戰爭,糧食自給絕對沒問題嗎?雖然陳駿季反駁張嘉郡的說法「立委你的批評我無法接受」,但張嘉郡隨後當著卓揆的面,播放一段13年前民進黨還是在野黨時的競選廣告,廣告中幾位老農在農地上感嘆,字幕上打出「米價他們說多少就是多少,幾十年都沒漲,肥料卻一直漲,誰受得了,農民越來越老、做到七八十歲,做到膝蓋都壞了還是在做」,張嘉郡隨即問卓揆,是否知道這是什麼廣告?誰做的?因卓揆及陳駿季都沒回話,張嘉郡隨後表示,這個影片是13年前民進黨中央的競選廣告,13年前影片指責的是誰?就是如今的陳駿季部長,「罵的就是你,完全沒把老農生計看在眼裡」,卓揆接著回應,「所以這10幾年來我們對農民權益,包括老農津貼都有調整」。但是張嘉郡提醒卓揆,公糧收購價格已經13年沒調漲,因陳駿季堅持拒絕調漲,她還特別查了許多資料,發現農業部一直想將責任丟給民糧,難道陳駿季根本不認同公糧收購制度?陳駿季則說,該制度當初有其歷史背景,當年政府需要擴大稻米種植面積,但是現在吃稻米的人逐年減少,即使是戰備存糧,公糧加民糧也已經有14個月存糧,張嘉郡隨即反問「所以戰備存糧你一個人就敢保證足夠?那國家花那麼多錢買武器做什麼,如果到時候(戰爭)飯不夠吃,誰有力氣打仗」?張嘉郡並怒斥民進黨「請不要又說農民是心中最軟的那塊,你們這根本是對農民軟土深掘」,卓揆眼見張嘉郡與陳駿季吵得面紅耳赤,出面緩頰表示,歷次風災來,農業部都會立即提出補貼稻農政策,但張嘉郡立即打斷卓揆「風災補助與公糧收購根本是兩回事」。張嘉郡轉而痛批陳駿季的心態就是只想照顧「大農」,其他老農小農青農都不照顧,也再度讓陳駿季怒喊「我沒辦法接受這種說法」,卓揆數度想插話都插不進去,臉色則顯得有點尷尬。卓揆接著說,陳駿季其實討論政策時都提到小農,張嘉郡則痛批陳駿季根本就是坐在冷氣房中想政策,難道卓揆還想要替陳駿季「背鍋」?如果公糧收購價格不能每公斤漲5元,少漲一點也能幫助農民,2元、3元對農民也會有幫助,為何農業部就是鐵板一塊?如果沒有農民,農業部要談什麼農業理想?張嘉郡並向卓揆告狀,指陳駿季根本拒絕溝通、一意孤行。卓揆解釋農業部擔心的是,如果提高公糧收購價格,根據往例兩三年間都可能帶動穀價波動,因此他請農業部明年用比較精準的方式穩定穀價先做預防,再針對公糧收購價格是否能調漲提出「新的解決辦法」,他一定會重視立院對公糧收購的(調漲)主決議。但張嘉郡懇請卓揆「能不能別再等明年」,今年就要討論「因為很多農民等不下去了」,張嘉郡還說,一年颱風來三次,農民稻種下去就倒,政府能否加碼補助?但陳駿季則堅持先用農業保險支應,等到年底檢討之後,一併處理。張嘉郡則提醒卓揆,基層農民已經在抱怨「農業部」變成「農業阻礙部」,阻礙農業發展。她還說,沒人想當烏鴉,她也很想當報喜的喜鵲啊,但當她看到日本現在已經陷入米荒,白米價格漲價60%,連日本政府都坦言現在的問題與20年前日本廢除公糧保價收購錯誤政策有關,台灣千萬別步日本的後塵,「因為陳駿季現在作的,就是日本20年前開始做的事」。
農民憂康芮颱風致災 張啓楷籲農業部調漲公糧收購
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啓楷31日表示,康芮颱風來襲,看天吃飯的稲農們此時想必心急如焚,對於中華民國農會三長發聲明呼籲依立法院決議提高公糧收購價格新台幣5元,農業部不能再「一皮天下無難事」,既不尊重國會,更對不起基層農民。中華民國農會理事長黃瑞吉、常務監事吳正仁、總幹事張永成28日共同呼籲,農業部應依照立法院決議,落實公糧收購價格調漲5元,正視基層稻農的聲音。今年7月代表立院民眾黨團領銜提案,要求政府公糧收購每公斤調漲5元的張啓楷指出,自從院會通過該決議後,農業部多次以無法讓所有稻農受益為由反對調漲公糧價格。張啓楷指出,憲法法庭日前針對國會改革釋憲後,更讓政府部會有恃無恐,絲毫不覺得有所謂「藐視國會」問題。卓內閣為了對抗國會在野黨,甘冒背離民意的罵名,實在令人無法苟同。張啓楷表示,農業部一直以持續推動「1集、2轉、3加3」為由,漠視基層稲農心聲,殊不知,這個看似朗朗上口的政令宣導口號,一般農民和社會大眾若未仔細了解,根本聽得霧煞煞,有多少老百姓搞得懂呢?張啓楷指出,之前他在立法院提案說明和質詢時,多次提到公糧收購已經13年沒有調漲,維持在每公斤26元。張啓楷強調,中華民國農會也呼應了他在國會的大聲疾呼,這麼多年來,包括肥料、基本工資、秧苗、農藥等農業生產成本不斷提高,物價更是連連飆漲,只見政府多次為軍公教人員調薪,但不分寒暑在稻田辛勞的廣大農民又有誰來照顧呢?張啓楷說,農業部農糧署副署長黃昭興回應日前中華民國農會的呼籲時稱,公糧收購價格能否調漲5元仍須需由行政院與立委來進行協商,又把球踢回行政和立法兩院,看來大法官釋憲果真是民進黨政府的遮羞布。張啓楷說,中華民國農會呼籲農業部依立院決議,將公糧價調升至每公斤31元,帶領基層農會輔導農民技術,逐步提升公糧品質,改變公糧形象,創造政府、稻農與消費者三贏局面,他除了表達認同之外,也歡迎一起努力,以落實國會照顧基層農民的良法美意。
咖啡豆價格爆漲12%!價格創一年半新高 Fed降息時點恐延後
當可可豆價格因西非產量大減而飆新高之際,阿拉比卡咖啡豆期貨價5日收盤創逾一年半新高,和截至當日止一周的周線創近三年來最大漲幅。外界擔心農產品期貨價格飆漲,可能再次加快全球糧食通膨上漲速度而延後聯準會降息時間。洲際交易所(ICE)阿拉比卡咖啡豆5月期貨價,8日盤中每磅上漲0.35%報2.1325美元,創2022年8月底來新高。若終場維持上漲,即連續六個交易日收紅。該期貨5日每磅收2.125美元,上周累計大漲12.5%,創2021年7月來最大周線漲幅。除了價格大漲,相關衍生性商品交易量也大增。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資料,阿拉比卡咖啡豆期貨與選擇權,在上周現金交割的多單口數創新高。花旗資深大宗商品策略師杜希(Aakash Doshi)在報告中表示,阿拉比卡咖啡豆價格近期出現大漲,主要是越南受熱浪侵襲,導致其羅布斯塔咖啡豆產量大受影響,進而間接推動優質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價格水漲船高。ICE羅布斯塔咖啡豆5月期貨價3日每公噸收3,812美元,創2008年開始推出其期貨合約交易以來的新高。阿拉比卡咖啡豆通常用來做精品咖啡,羅布斯塔咖啡豆則多被用來生產即溶咖啡。杜希預期阿拉比卡咖啡豆期貨價格在2024年裡,將會在每磅1.88美元到2.15美元區間內游走。以目前期貨價水準和他的預測區間頂端來計算,等於咖啡豆價格還有大約1成的上漲空間。他還補充說,如果咖啡豆的產量展望持續緊張的話,咖啡豆價格在短中期內還會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StoneX Financial副總裁羅奇(Hernando De La Roche)說,放空咖啡豆期貨與選擇權的交易商被逼回補空單同時,基金業卻不斷加碼多單,進口商被逼放棄對沖操作。近期布蘭特油價因中東地緣政治衝突持續惡化而飆漲,讓人擔心可能開始推升全球糧價。在未能擺脫糧食通膨壓力下,對各國央行來說都是壞消息,甚至可能延後聯準會的降息時間。
純譯名!米酵菌酸與米無直接相關 農業部:國產食材安心食用
寶林茶室食安事件後,多個縣市政府禁止疑似產生「米酵菌酸」的粿條至校園營養午餐中,也引發民眾人心惶惶,甚至對米製品產生憂慮,農業部指出,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中譯名,與米並無直接相關,並強調台灣未曾有危害農作物的紀錄。但學者仍呼籲,一定要溯源,才能評估是否可以控制其擴散,並減低進入台灣植物生態的風險。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30日受訪時表示,經農試所土壤專家瞭解,唐蒼蒲伯克氏菌共有4個亞種,僅有椰毒病原型會產生米酵菌酸,長期觀察台灣土壤並未發現該亞種,代表我國農產品相對安全,呼籲消費者可以安心食用國產食材。農業部提及,米酵菌酸是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國內每年稻米產量約140萬公噸,收穫後會經過烘乾、碾製、包裝等步驟,到食米過程都沒有經過發酵的步驟,且市售食米多數於收穫後半年內售罄,受到汙染的可能性,相對較低。至於各縣市禁止營養午餐使用粿條料理一事,是否會影響糧價?陳駿季強調,會密切監控,而粿條等產品可能還會使用其他如玉米澱粉等進口產品加工製成,尊重各縣市政府及餐盒公會決定,政府會盡快釐清。中華民國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明信則認為,禁止粿條等米製品,對營養午餐影響應該不大,原本該類型產品就不會經常性供應。但他也說,任何食材都有風險,呼籲業者應做到源頭採購管理、驗收,及庫房的溫溼度控管,食材才能維持安全。對農業部的說法,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認為,首個死亡病例的血液中,既然找到米酵菌酸,一定要溯源,找到產生此毒素的菌,藏在廚房裡的哪個食材中,唯有找到才能追尋食物的源頭,並評估是否可以控制其擴散,並減低此病原體進入台灣植物生態的風險。何美鄉提醒,歷經疫情階段,台灣已訓練出大量且專業有素的防疫醫師與疫調人員,因此呼籲農業部等中央單位,在調查上,不能留給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人員單獨操作,「不能丟給地方自治」,應全力投入協助。
時隔1年盼到復耕!曾文水庫水情穩定 一期作1/22起供灌
曾文水庫水情穩定,今年嘉南一期作預計1月22日起供灌,台南市後壁區是台灣西部最大的糧倉,歷經去年一整年的休耕,終於盼到復耕,稻農陸續開始整地,以利後續插秧作業,少數非曾文─烏山頭水庫灌區的農地,則已經進入插秧階段,去年糧價好,農友們期待今年一期作能夠風調雨順大豐收。後壁近3年已有4次休耕,包含2022年一期作輪值大區輪作,2021年一期作和2023年一、二期作因缺水停灌,衝擊許多產業鏈的業者;而2024年一期作原本當地也輪值大區輪作休耕,不過農業部評估今年不缺水、水庫滿水位,日前宣布大區輪作暫停實施1年,讓農民在一期稻作能如期復耕。農友說,後壁這幾年頻繁休耕,不僅造成實耕者、碾米廠或農藥資材等業者收入連帶大幅減少,損失慘重,甚至不少青年離農轉做其他工作求溫飽,長期下來不利整個稻作產業的發展,去年很多農友、業者都向地方民代和農政單位反映,今年若不缺水,就應放水給農民灌溉。進入春耕時節,許多農民早已開始下田整地,以準備接下來的耕作,後壁區上茄苳里里長黃崑茂自產自銷稻米多年,他說,因應氣候變遷,旱澇交替成常態,他會承租非灌區、靠井水灌溉的農田耕作,像去年雖然水庫停灌,仍有少部分農地可以耕作,才能維持一定供給量。黃崑茂提到,去年嘉南平原休耕稻田增加,使得溼穀每百台斤收購價最高達1270元,市場售價稍微調漲,消費者多半都接受,而今年契作價每百台斤也有1050元,但秧苗成本、代耕工資都上漲,對農民負擔不小,還是希望新的一年風調雨順,稻米的品質顧好,價格自然就有競爭力。
去年全球糧價陡降14% 助緩解食品通膨擔憂
根據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糧食價格持續下降,去年12月全球糧價月減1.5%,全年糧價大減將近14%,有助進一步緩和全球糧食通膨憂慮。聯合國糧農組織(FAO)5日公布,追蹤一籃子主食的全球糧價指數,12月降至118.5點,創下2021年2月以來最低紀錄,較11月下修後的120.3點下滑1.5%,並較2022年同期大減10.1%,砂糖、植物油和肉類價格下跌,抵消穀物和乳製品價格上漲。以全年來看,去年全球糧價指數年減13.7%,寫下2015年來最大降幅,植物油、乳製品和穀物價格的年減幅皆達兩位數。報告顯示,12月糖價較11月陡降16.6%,降至9個月新低水準。聯合國在聲明稿表示,12月糖價大跌主要因為巴西大幅提高生產,以及印度減少使用蔗糖生產乙醇。12月植物油價格月減1.4%,年減幅高達32.7%,反映生質柴油產業對黃豆油需求減弱。肉類價格月減1%,年減1.8%,創下2021年5月最低紀錄,原因之一是亞洲對豬肉進口需求降低。另一方面,12月穀物價格月增1.5%,主要因為主要出口國出口受阻,導致小麥、玉米、稻米和大麥價格同步上揚,小麥出口價格出現5月個月來首見增加。不過去年穀物價格較2022年銳減15.4%,稻米以外的穀物供給充足,以致價格大跌。乳製品價格月增1.6%,因為西歐在年終假期前對奶油和起司需求上升,帶動價格走高,不過乳製品去年價格較2022年的水準陡降16.1%。
酸賴清德市長任內台南0公托 侯友宜批民進黨不敢廢ECFA:銃康台灣
2024總統大選倒數,總統候選人第2場公辦電視政見發表會今(26日)下午2時登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再度正面交鋒。侯友宜在第二輪狠酸,賴清德提到0到22歲國家負擔,然而對方在台南市長任內的公托成效卻是0,反觀新北市總共121間,比5都總和還多。侯友宜表示,賴清德提出0到22歲國家負擔,但他在台南市長任內,公共托育成效卻是0,反觀新北市總共121間,比5都總和還多,且對方當過行政院長和副總統,為什麼私立大學等補助現在才談?對年輕人無法交代。社會住宅方面,賴清德當過市長和院長,台南市連一戶都沒有規劃,新北市規畫和完工則有1.1萬戶。侯友宜直言,很多事執政黨不願做,就讓他來做,近幾年台灣農民很辛苦,過去農產品外銷大陸非常順利,現在困難重重,檢疫問題也不溝通協調,農民利益被犧牲,只能靠縣市首長自己來,結果卻被農業部前部長陳吉仲說是配合中國起舞,上週屏東的石斑魚可以外銷大陸,縣長周春米也很高興,這是否也有損國格?侯友宜強調,民進黨過去批評ECFA是糖衣毒藥,現在卻依賴最深,7年來也不敢廢止,就是「銃康台灣」,以前說兩岸直航是木馬屠城,現在哪個城被屠了?如果他當總統,在平等、尊嚴、友善原則底下,ECFA問題要盡快協商,尤其大陸認定台灣貿易壁壘,更要盡快解決,所以不要再抹紅,回歸中華民國憲法規定行事。侯友宜指出,自己是嘉義小孩,深知農民辛苦,所以他提出「農民五好康」,首先老農津貼應隨物價調漲,再來水利灌溉要還給農民,接著公糧價格從26塊調到29塊、每2年根據物價調整,再來是成立移工、仲介、雇主三方平台,解決缺工問題,最後是更新設備,像是完整的冷鏈系統,幫助台灣農產品外銷。侯友宜重申,自己支持發展綠能,但不應該隨便破壞國土、環境及生態,如果他當選總統,未來一定全面檢討整頓能源政策,要求行政院成立國土計畫研究院,明確擬定哪些地區可做光電開發,讓綠電跟生態都能得到平衡。第16任總統副總統及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將於民國113年1月13日舉行投票。依總統副總統選舉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實施辦法規定,電視政見發表會應舉辦4場,其中總統候選人3場、副總統候選人1場;每位候選人在每場發表會的發言時間分為3輪進行、每輪10分鐘,共有30分鐘能闡述政見。
因「穀物出口爭議」鬧翻 波蘭宣佈停止軍援烏克蘭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Mateusz Morawiecki)於當地時間20日發表全國談話時指出,華沙決定不再軍援基輔。在此之前,波蘭才剛因為烏克蘭穀物出口爭議,以及烏國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聯合國暗諷華沙「佯裝聲援烏克蘭」,而召喚了基輔大使。據BBC的報導,華沙19日才譴責澤倫斯基的說法「對波蘭來說並不公平,因為波蘭自俄烏戰爭起的第一天就一直支持基輔」。沒想到,莫拉維茨奇又在隔天的電視演說中宣布:「我們不再軍援烏克蘭,因為我們目前必須以更現代化的武器武裝波蘭。」而2國關係決裂的大背景其實就是烏克蘭穀物出口爭議。自去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糧食出口的主要通道黑海港口遭到俄軍封鎖,而聯合國、土耳其與俄羅斯好不容易斡旋出的《黑海穀物倡議》,又在今年7月因烏軍再度攻擊克里米亞大橋而陷入破產。歐盟為了支持烏克蘭糧食能夠正常流通到市場,並為其開闢了一條過境波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等國的陸路「團結通道」(Solidarity Lanes),同時給予關稅和配額減免。隨後烏克蘭糧食有大約一半的出口量均轉移到了這條陸路通道,不過由於物流運輸不暢等原因,數百萬噸更便宜的烏克蘭糧食滯留過境國,並湧入當地市場,這壓低了當地糧價,引發農民強烈不滿。因此,歐盟又暫時同意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5國禁止烏克蘭糧食進口至9月15日。然而,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波蘭事後仍決定繼續執行禁令,因此基輔當局也於18日表示,已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訴訟,控告上述3個歐盟成員國違反了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在15日結束進口禁令的貿易政策。對此,莫拉維茨奇20日也不甘示弱地嗆聲:「我警告烏克蘭當局,如果他們打算升級衝突,我們會在禁止進口的烏克蘭產品清單中增加更多品項。」報導指出,自從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波蘭一直是烏克蘭最堅定的盟友之一,也是基輔的主要武器供應國。此外,波蘭也收容了大約150萬的烏克蘭難民。
公糧價格12年未調漲…成本卻大增 稻農怨「種稻利潤愈來愈低」
明年基本工資月薪又將調漲,雖然可讓勞工開心,但看在稻農眼裡實為諷刺,因為基本工資已連續8年調漲,反觀公糧價格卻12年沒漲;尤其近年民生物資飆漲,肥料、農藥和聘工等費用也大增,農民抱怨種稻利潤愈來愈低。後壁區農會總幹事林怡歆說,將持續觀察基本工資調高後,對農民耕作成本造成的影響,再向農業部反映。有農民在社群網站感慨說,台灣大部分務農的人都是種稻,稻米價格已經20多年沒有明顯波動,公糧收購價格也好幾年沒漲,但基本工資卻漲了多少次,農民的生產成本年年增加,包含肥料、農藥、運費及稻子收割、插秧、耕田的費用等。政府為解決稻米生產過剩問題、增加農民的收益,自前年實施「稻作四選三」、「大區輪作」政策,以台灣西部最大的稻米產區台南市後壁區為例,整體稻作面積減少後,後壁區農會去年收購的自營糧價格都創10年來新高,民間稻穀收購價也稍微提高。不過,當地稻農認為,在萬物齊漲的年代,穀價本來就該漲,跟稻米生產數量減少並沒有太大的關聯;此外,政府總是誇口說「水稻輪作政策有多好」、「這2年溼穀收購價格每百台斤最高1100元」、「溼穀收購價格創10年新高」等,也不太貼近事實。李姓稻農拿出2016年二期作繳交稻穀的收購單說,那年有外縣市的民營糧商來後壁收購稻穀,他每百台斤的溼穀就可以賣到1160元;另外,早在12年前,一期作溼穀收購價格每百台斤約1000元,二期作也有1100至1200元,代表近年的收購價似乎仍在「原地踏步」。林怡歆表示,她曾向農業部建議過,但農業部這2年已公開對外宣示說,公糧價格和收購數量都不會增加;但仍將持續觀察基本工資調高後,對農民耕作成本造成的影響,再向農業部反映。
凍漲12年…農民盼調漲公糧收購價格 農業部長陳吉仲回應了
公糧收購價格12年未調漲,農業部長陳吉仲29日到台南歸仁「與農對談」,農民反映「陽春麵都漲了,公糧收購價卻12年沒漲」,陳吉仲先反問「大家知道上一次調漲是什麼時候?是馬英九連任前2011年」,他接著表示,2007年、2011年兩度於大選前分別調高公糧收購價各2元、5元,但因生產過多致穀價下降,農民收益未提升。陳吉仲昨到歸仁與農民面對面座談,有農民表示,肥料成本漲、就連陽春麵都漲價了,公糧收購卻12年沒調漲過,「政府一年預算好幾兆,補貼個1、2元,農民就很高興了!」歸仁區農會總幹事翁淑雲也反映,希望農業部提高計畫收購公糧公斤數。陳吉仲回應農民心聲時,先說公糧收購是可討論的公共政策,他大可當場宣布公糧收購調高2元,還提到他的父親也種稻,能提高公糧收購價格何樂不為?他還反問在場人士,「大家知道上一次調漲是什麼時候?是馬英九要連任前的2011年」。陳吉仲說,根據過去經驗在2007年、2011年分別於大選前,兩度調高公糧收購價格各2元、5元,但穀價照樣下降。他強調,如這時提高2元,保證明年一期稻作價格又會下降,「這樣的農業政策不會進步。」陳吉仲說,目前全台稻作面積控制在23萬公頃以下,能確保農民每分地、每公頃收入都比調漲公糧來得好。他提到,去年、今年稻作面積減少4萬公頃,這2年溼穀收購價格每百台斤最高1100元,是近10年來新高。他也重申,稻穀栽種面積如未能控制,糧價不會好,農民收入不會提升,他說,減少稻作面積也鼓勵農民轉作大豆等雜糧,目前大豆及大豆製品多從國外進口,現今國內大豆栽種面積逾5000公頃,目標是2025年或2027年達到1萬公頃,屆時大豆與大豆製品將滿足國人1/10需求,提升糧食自給率與安全性。
極端氣候+戰事推升糧價 分析師:農業類股成抗通膨對沖工具
由於極端天氣、俄烏戰爭和保護主義抬頭等因素推高了食品價格,農業類股本季表現優於全球基準股指。投資者們表示,8月以來全球市場表現不佳之際,對該行業的曝險可能是一個很好的通膨對沖工具。據彭博報導,最近推動食品價格上漲的因素包括了在歐洲和中國肆虐的暴雨、泰國異常乾燥的天氣、俄羅斯決定退出與烏克蘭的黑海走廊協議,以及印度禁止部分大米出口等,諸多理由合理推升了食品價格。根據世界經濟論壇今年1月發布的《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糧食供應危機是今年世界面臨的四大威脅之一。據外媒彙編的數據顯示,自7月初以來,一項追踪部分農業生產商總回報的指數,跑贏更廣泛的MCSI全球指數約3個百分點;該行業的表現優於大盤,因衡量食品商品價格的指標上個月漲幅為16個月以來最大。瑞士聯合私立銀行(Union Bancaire Privee)的能源轉型投資專家艾略特(Marc Elliott)表示,作為一種對沖的形式,他建議對食品類股票分配一些曝險,類似於通常對石油行業的曝險。他認為,投資該行業股票可能是對沖氣候變化和某些地緣政治風險的一個好方法。投資管理公司Lombard Odier表示,食品通膨的主要受益者將是那些生產設備和化肥等農業必需品的企業。該公司基金經理沃爾什(Conor Walsh)表示,農民一直是軟性商品通膨的贏家,更新設備的需求一直存在。在這一背景下,迪爾公司(Deere & Co.)、愛科公司(AGCO Corp)和凱斯紐荷蘭工業公司(CNH Industrial)等全球農機企業都將處於有利地位。他認為,世界人口到2050年將達到100億,需要找到一種可持續的方式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目前在股票市場可以看到,更有效和可持續生產糧食的領域出現了增長的早期跡象,該趨勢也有利於此行業。摩根大通策略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也表示,糧食不穩定將成為「新常態」,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將導致危機反復發生,糧食通膨結構性上升。全球前幾大的食品和飲料生產巨頭,也可能在食品通膨的「常態」中擊敗同行。
主計處下修今年GDP至1.61% 創8年新低「保2」無望
行政院主計處周五(18日)公布數據,最新經濟成長率(GDP)預測值下修0.43個百分點至1.61%,台灣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確定不保2,並將是8年來新低;但主計總處認為,明年GDP成長估將回升至3.32%,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幅則降至 1.58%。行政院主計總處周五召開記者會,公布國民所得及經濟展望並表示,台灣今年全年經濟整體呈現「外冷內熱」。受到業者庫存調整影響,此次公布第二季實質 GDP 初步統計為1.36%,較7月概估數為1.45%下修,但終結連兩季負成長,上半年經濟成長率為負0.98%。預測第三、四季GDP分別為2.54%、5.59%,全年GDP為1.61%,創8年新低。主計總處表示,相較於2021年,2022年台灣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平均數為110.9萬元、增加1.7%,中位數為94萬元、增加1.2%。每人可支配平均所得數為39.2萬元,較2021年增3.8%,中位數為33.7萬元,增加3.3%。對於外需,主計總處說明,緊縮貨幣政策的效應持續干擾全球經濟,且疫後消費重心由商品轉向服務、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加上去年比較基期高,影響商品出口表現。上半年我國出口總值 2021 億美元,年減 18.06%,主計總處認為,下半年廠商庫存去化可望告一段落。內需方面,由於疫後民眾壓抑已久的消費動能快速釋放,加上政府普發現金與防疫雙險理賠金額挹注,消費意願與能力增長,預測今年民間消費實質成長 7.94%,上修 1.02 個百分點,明年則成長 2.85%。至於通貨膨脹,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表示,國際糧食黃豆、小麥、玉米跌幅大,大概20%上下,已經恢復至烏俄戰爭前的價格。且因受惠北美農作物豐收,預料糧價將持續緩解;物價方面,休閒娛樂需求升溫,加上房租和外食費漲勢延續,推升服務類漲幅,今年CPI上漲2.14%,明年服務類價格上漲壓力雖仍在,CPI年增率有望下滑至1.58%,屆時將是4年來最低增幅。有關未來經濟預測,朱澤民指出,今年經濟成長率1.61%,相較2023年5月預測數2.04%下修0.43個百分點,台灣每人GDP達3.21萬美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至2.14%。未來隨全球景氣緩步回溫,終端需求可望回穩,尤其因人工智慧(AI)帶動的國內半導體出貨,將進一步擴大出口。
俄報復恐攻…連2晚狂轟奧德薩!6萬噸糧食遭毀 烏克蘭黑海港口遭封鎖
俄羅斯的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時隔9個月又在7月17日二度遭到攻擊,而烏克蘭當局這次也大方承認烏軍使用無人艇轟炸橋梁。對此,莫斯科不僅在當天稍晚直接宣布停止《黑海穀物倡議》(Black Sea Grain Initiative),接下來還連續2晚對烏克蘭黑海港都奧德薩(Odesa)發動導彈和無人機攻擊。此外,俄羅斯國防部更在19日午夜宣布,任何前往烏克蘭港口的船隻,都將被視為試圖介入衝突的潛在軍事貨品承運商。據BBC的報導,允許烏克蘭穀物在戰時經由海上安全通道出口的《黑海穀物倡議》原先在17日到期,結果橫跨刻赤海峽(Kerch Strait)、連接俄羅斯和克里米亞半島(Crimean peninsula)的克里米亞大橋,卻在當天驚傳遭到恐攻,導致2死1孩童重傷。對此,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也在當天稍晚宣布,由於《黑海穀物倡議》與俄羅斯有關的部分尚未被履行,因此俄方即日起退出,強調一旦與俄羅斯相關的條件得到滿足,將重返該協議。接著俄軍還連續在18、19日晚間,動用口徑巡弋導彈、3M55縞瑪瑙超音速反艦導彈、Kh-22反艦導彈,以及自殺式無人機轟炸烏南城市奧德薩等3個與《黑海穀物倡議》相關的港都。莫斯科稱其對奧德薩地區的轟炸是「大規模報復性襲擊」,原因與克里米亞大橋遭到恐攻有關。烏克蘭農業部長索爾斯基(Mykola Solskyi)則表示,俄軍對烏克蘭黑海沿岸的導彈襲擊至今已摧毀了6萬噸的糧食,且相當數量的出口基礎設施已停止運行。烏克蘭軍方也聲稱,連續2晚的襲擊導致至少12位平民受傷,包括1名9歲男孩,此外襲擊還破壞了數棟公寓。19日午夜,俄羅斯國防部又加碼宣布,即刻起任何前往烏克蘭港口的船隻,都將被視為試圖介入衝突的潛在軍事貨物承運商,因此行經黑海西北部和東南部的船隻都將自行承擔軍事風險。外界也評估,在俄羅斯宣布停止《黑海穀物倡議》後,國際糧價勢必大受衝擊。
克里米亞大橋遭無人艇攻擊 俄拒延長「黑海穀物協議」
烏克蘭是全球最大穀物和植物油出口國,如今即將進入採收季節,隨著俄烏戰爭爆發,原先允許烏克蘭穀物在戰時經由海上安全通道出口的「黑海穀物協議」(Black Sea grain deal)也在7月17日到期,未料,連接俄羅斯和克里米亞半島(Crimean peninsula)的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同日驚傳受損,造成2死1重傷,克里姆林宮如今宣布,即日起退出協議。克里米亞大橋傳遭水面無人艇攻擊,俄羅斯稱有2死1傷,宣布即日起退出黑海穀物出口協議。(圖/達志/美聯社)《路透社》報導,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 17日宣布,由於「黑海穀物出口協議」與俄羅斯有關的部分尚未被履行,因此俄方即日起退出,強調一旦與俄羅斯相關的條件得到滿足,將重返該協議。回顧這項協議,2022年7月22日,俄羅斯、土耳其、烏克蘭和聯合國代表在伊斯坦堡簽署「黑海穀物協議」,規定可從敖德薩等3個港口經黑海出口烏克蘭的穀物、食品和化肥,由位於伊斯坦堡的聯合協調中心負責協調航運。克里姆林宮宣布,即日起退出黑海穀物出口協議。(圖/達志/美聯社)未料克里米亞大橋17日傳遭水面無人艇攻擊,消息人士透露,這是烏克蘭對這條重要補給路線發動攻擊,尷尬的是,這項出口協議也即將在午夜失效。克里姆林宮宣布俄羅斯停止參與黑海穀物協議,除了上述大橋遭到襲擊這個原因,過去幾個月來,俄羅斯一直抱怨延長協議的條件未獲履行。原來,在簽署這樣協議的同時,俄羅斯也與聯合國簽署了為期3年的食品與化肥出口正常化備忘錄,不過克里姆林宮多次反映,關於食品和化肥出口正常化的協議至今仍未履行。克里姆林宮宣布,即日起退出黑海穀物出口協議。(圖/達志/美聯社)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上周致函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盼延長協議以協助穩定全球糧價,而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14日才稱普丁同意延長,結果17日卻遺憾終止。克里姆林宮宣布,即日起退出黑海穀物出口協議。(圖/翻攝自推特)
全球糧價5月跌至2年低點 有助各國抗通膨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日報告,植物油、穀物、乳製品價格劇跌,抵消糖價與肉價漲勢,5月全球糧價指數跌至2年低點,與去年3月歷史高點相比回落逾20%,給與高通膨奮戰的各國央行注入強心針。5月FAO糧價指數平均124.3點,從前月修正後的127.7點回跌0.6%。4月FAO糧價指數初值127.2點,連跌12個月後首見走升。5月指數跌至2021年4月來新低,相較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糧價指數在去年3月創下的歷史高點,跌幅來到22%。5月指數又見回落,係受到穀物、植物油、乳製品價格走跌影響,有助紓解全球央行決策者的抗通膨壓力。其實早在俄烏戰爭爆發前,能源、糧食、工業品等大宗商品的價格就居高不下,但俄烏戰爭後糧價漲勢尤其凶猛,係因擔心黑海糧倉出口受阻,5月《黑海穀物倡議》再獲展延,紓緩糧價上揚壓力。FAO指出,5月穀物價格指數月跌4.8%,供給面預料充沛及《黑海穀物倡議》展延是主因。植物油價格指數月跌近8.7%,歸因於油籽供給量大、棕櫚油需求疲軟。FAO說,目前植物油價格將近1年前的一半。至於乳製品價格指數月跌3.2%,主要是北半球牛奶產量出現季節性回升,另外起司價格年跌17%也拉低整體指數。反觀5月糖價指數月升5.5%,連續4個月走揚,主要憂聖嬰天氣型態加劇全球糖供給風險。牛豬和禽肉價格齊漲下,肉類價格指數月漲1%。在另一份穀類供需報告,玉米產量可望上升帶動下,FAO預估今年全球穀物產量在28.13億噸,較去年增長1%。上修玉米、稻米、大麥庫存量後,FAO預測2023/24產季,全球穀物庫存年增1.7%,來到創新高的8.73億噸。而小麥因產量下跌且需求平平的關係,庫存水位料將下降。
烏克蘭糧食出口引爆「中東歐農民示威」 《黑海穀物倡議》陷破產風險
烏克蘭糧食出口正在中東歐國家引爆示威。4月7日,波蘭和烏克蘭政府在邊境舉行緊急會談後宣佈,波蘭將暫時停止從烏克蘭進口糧食。前一天剛上任的波蘭農業部長特魯斯(Robert Telus)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此舉旨在緩解烏克蘭糧食對波蘭糧價的影響,但仍將允許其過境。據CNN的報導,自去年俄烏衝突爆發後,烏克蘭糧食出口的主要通道黑海港口被封鎖。歐盟為了支持烏克蘭糧食能夠正常流通到市場,為其開闢了一條過境波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等國的陸路「團結通道」(Solidarity Lanes),同時給予關稅和配額減免。烏克蘭糧食有大約一半的出口量均轉移到了這條陸路通道。不過由於物流運輸不暢等原因,數百萬噸更便宜的烏克蘭糧食滯留過境國,並湧入當地市場,這壓低了當地糧價,引發農民強烈不滿。東歐多國3月底也爆發了農民示威。3月29日至3月31日,數百名保加利亞農民在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的邊境開展了為期3天的抗議活動,阻擋了部分貿易通行。據報導,農民聲稱他們2022年約40%的作物仍未售出,沒有儲存今年收成的空間,為此他們還拿起牌子,要求「停止滅絕農業」和「我們要成為有競爭力的農民」。此外,波蘭、羅馬尼亞的農民在最近幾周也發起了抗議,還封鎖邊境口岸。這給當地政府帶來巨大壓力,科瓦爾奇克(Henryk Kowalczyk)本周早些時候被迫辭掉了波蘭農業部長一職。而中東歐6國總理也已經致信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要求對烏克蘭糧食採取行動。在波蘭和烏克蘭緊急會談的同一天,數千名羅馬尼亞農民再次發起抗議。約200名農民在歐盟執委會駐布加勒斯特的總部舉牌示威,上面寫著:「我們尊重歐盟規則,但歐盟忽視了我們」。在該國其他城市,則有數千位農民用拖拉機和卡車封鎖了道路和邊境。約200名農民在歐盟執委會駐布加勒斯特的總部舉牌示威,上面寫著:「我們尊重歐盟規則,但歐盟忽視了我們」。(圖/達志/美聯社)羅馬尼亞農業生產者協會聯盟(LAPAR)執行主任莉莉安娜(Liliana Piron)表示,雖然烏克蘭糧食需要出口通道是不爭的事實,但這是不公平競爭。她指出未來還有更大的風險,因為距離新的收穫季節剩不到3個月的時間,屆時該國農民的糧食將無法以高於成本的價格出售,「我們將目睹羅馬尼亞農民一個個陷入破產。」歐盟委員會估計,由於烏克蘭廉價穀物的流入,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和斯洛伐克的農民總共損失了4.17億歐元。上個月,歐盟已決定向波蘭、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農民發放5630萬歐元的賠償金,保加利亞為1670萬歐元,波蘭近3000萬歐,羅馬尼亞1000萬歐。但受波及的政府和農民均表示這遠遠不夠。保加利亞糧食生產者協會會長普羅達諾夫(Iliya Prodanov)威脅升級行動。他表示:「如果布魯塞爾沒有聽到反對的聲音,那我們將考慮聯合其他持相同觀點的國家,採取更大規模的行動。」對此,烏克蘭農業部長索爾斯基(MykolaSolskyi)則表示:「烏克蘭和波蘭農民的處境都很艱難。在新的收穫季到來之前,我們將避免向波蘭出口小麥、玉米、油菜籽和向日葵」,雙方將在未來幾天再次會晤,以確保向其他國家運送糧食的順利過境。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稍早前也已表示,預計將在未來幾天或幾周內宣佈決定,以緩解受波及國家農民的憤怒。然而,中東歐農民的不滿只是烏克蘭糧食出口前景的障礙之一,《黑海穀物倡議》(Black Sea Grain Initiative)也瀕臨破產風險。4月7日,俄羅斯再次表示,《黑海穀物倡議》對俄羅斯糧食和化肥出口不公平。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表示,除非西方消除在保險和支付等方面的障礙,否則俄羅斯將繞過該協議。「如有必要,我們將在該倡議的框架之外開展工作。我們有機會與土耳其和卡達合作——兩國元首已經討論了相關計畫。」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農產品出口國俄羅斯和烏克蘭狀況不斷,這對全球糧食市場來說是個負面消息。報導補充,聯合國和土耳其斡旋的《黑海穀物倡議》已兩次延簽,第一次延期120天,已於3月中旬結束。在3月商談延期事宜時,俄羅斯只同意延長60天。
台灣世界展望會攜手愛心企業諾瓦材料科技 一同為地球公民發聲打造美好綠世界
聯合國難民署(UNHCR)最新的報告,2022年全球因為衝突、氣候變遷等等各種因素導致被迫離開家鄉或國家已經超過1億200多萬人,在全球43國內,有4500萬人民正處於餓死邊緣,全球大約有2100萬名兒童距離飢荒僅一步之遙,面臨死亡的命運。對此,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李紹齡憂心表示,各國糧食供應源,因氣候變遷、新冠疫情、烏俄衝突等,導致糧價上漲,加劇糧食危機,衝擊著許多仰賴糧援的發展中國家人民,而今年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有感上升,年增率好幾個月破3%,其中又以食物價格漲幅最大,對收入拮据的低所得家庭來說,負擔無疑變得更加沉重,台灣世界展望會服務家庭就有近3,200戶有物資、經濟等迫切需求,急需各界伸出援手。感謝愛心企業諾瓦料科技的即刻救援、慷慨解囊,使弱勢兒少有迎向美好未來的盼望與勇氣。因著需求,創造希望,看見夢想與盼望馬拉威的內諾(Neno)地區,耕種非常不容易,社區常年糧食不安全,人民過得相當困苦,因此有了興建造水道計畫及培力課程的使命感。而對於生活在該社區,經常面臨飢餓的瑪莉莎一家人來說,從事農業一直都不是什麼賺錢的工作,因為氣候變遷導致該地區農業情況惡化,難以預測下雨的時期,即使好不容易下雨,雨也很快就停了,農作物根本等不及成熟。然而,就在瑪莉莎的奶奶史黛拉參加世界展望會支持的奇福德(Chifide)灌溉計畫後,不只將平日耕種面積逐漸擴大,也從中學習到如何銷售自家耕種農作物,增加家庭收入。現在,瑪莉莎一家人都得以溫飽,並能開始思考未來生活藍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李紹齡憂心表示,各國糧食供應源,因氣候變遷、新冠疫情、烏俄衝突等,導致糧價上漲,加劇糧食危機,衝擊著許多仰賴糧援的發展中國家人民,也包含台灣。(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響應「飢餓三十」提升兒童福祉,從你我做起感謝長期專注氣候變遷議題的愛心企業諾瓦材料科技,在與台灣世界展望會一同見證全球弱勢兒童現正面臨的困境後,以「做出行動,就能改變」為主題,呼籲大眾一起做出行動,翻轉因氣候變遷,而受到迫害的脆弱人生。同時,宣布即日起,將提撥諾瓦材料科技「車用尿素卡」AdBlue觸媒還原劑年度銷售總金額之1%,捐款至「第33屆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期許透過自身拋磚引玉,將愛心無遠弗屆傳遞下去,期盼各界能夠正視兒童是氣候變遷下最無辜的受害者,我們必須即刻做出改變,還給全球兒少一個乾淨美麗的永續地球。誠摯邀請大家一起響應「第33屆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並持續透過糧食援助、兒童保護與教育、天災緊急救援與重建等,把救援送進每個需要的角落!「第33屆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捐款網址:https://www.30hf.org.tw/郵政劃撥帳號:15752467,戶名:台灣世界展望會,請註明:「飢餓三十」相關資訊請洽服務專線:02-8195-3005,或洽詢電子信箱:pr@worldvision.org.tw
法國將迎第4波熱浪!冬季恐陷牛奶短缺、糧價上漲等危機
歐美高溫警報仍未解除,法國近日迎來夏季第3波熱浪,8月3日氣溫高達攝氏40度,烈日曝曬促使乾旱持續加劇。法國部分偏鄉村落缺乏飲用水、糧食作物收成大減,甚至酪農業也發出警告,今年冬季恐怕會面臨牛奶供應短缺等情況。《路透社》報導,法國氣象單位表示,今年的乾旱是自1958年有紀錄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且旱象會進一步惡化至8月中旬。據氣象單位統計,法國今年7月平均降雨量僅有9.7毫米,比往年平均少了約85%。法國全國農民工會全國聯合會(National Federation of Farmers' Unions)指出,由於旱災導致糧草飼料供給不足,未來幾個月牛奶恐將出現需求缺口。在俄國入侵烏克蘭導致糧價上漲之際,法國農業部表示,2022年的玉米產量預料會比去年減少18.5%,乾旱造成一波波的農業受災,將促使全球糧食危機日趨險峻。法國氣象頻道業者La Chaine Meteo表示,第4波熱浪今(8日)將席捲法國,西南部高溫估計會飆至攝氏37度。各地旱象不斷,甚至多處地區缺乏乾淨水源,法國總理柏納(Elisabeth Borne)辦公室已成立抗旱危機小組,利用卡車將飲用水載運至缺水村莊。為了節約用水,法國各地幾近實施限水措施,包括農業灌溉。此外,由於法國西南部加倫河(Garonne)水溫過高,迫使法國電力集團(EDF)削減使用河水冷卻反應爐,導致西南部一處核電廠的發電量大幅下降,恐怕將進一步推高法國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