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醫學
」 憂鬱症 精神疾病 霸凌 精神科 心理疾病謝宜容捲霸凌案!精神科名醫列「高衝突人格」特徵:差不多全命中
勞動部勞發署北分署遭爆出公務員因職場霸凌輕生事件,引起各界熱烈關注。知名精神科醫師潘建志昨(21)日就指出,因職場霸凌而身心受創,幾乎是他在每次精神科門診中,一定會聽到的故事,而「高衝突人士」的特徵包括愛指責與抱怨他人、思考模式非黑即白、有毒情緒隨意發洩、行為極端讓人抓狂等,「看新聞媒體中形容的北分署長謝宜容……差不多全部命中」。潘建志在臉書粉專「BillyPan 潘建志醫師」發文分享,勞動部公務員職場霸凌案越演越烈,許多北分署長謝宜容在辦公室對同仁的欺壓言行也被曝光,「廣大網友深有共鳴,因為職場霸凌而身心受創,幾乎是我在每次精神科門診中,一定會聽到的故事」。潘建志表示,「高衝突人士」有幾個特徵,包括愛指責與抱怨他人、思考模式非黑即白、有毒情緒隨意發洩、行為極端讓人抓狂等等,「如果你的主管是『高衝突人士』,該怎麼辦?很慌,對不對?這很正常,因為這個主管上面的大主管,可能也不知道怎麼去管他」。潘建志接著說到,嚴重的「高衝突人士」,甚至在臨床上符合精神醫學中人格障礙的診斷,而透過《別等到被欺負了才懂這些事:第一時間就做好衝突管理》這本書,便可以對這種心理狀態有基本了解,「遇到職場霸凌時,不管是選擇抗爭(戰)還是退場(逃),心理有底才能有方向」。潘建志也曬出一張「正常人VS.高衝突人士」的圖表,從圖片上可以看到,高衝突人士的行為模式包含死板不知變通、無法自我反省、沒有同理心、指責他人、推卸責任等等,其中最常見的人格障礙類型,有自戀型人格、偏執型人格、邊緣型人格、反社會型人格、戲劇型人格等,「看新聞媒體中形容的北分署長謝宜容,在上面這張表中,差不多全部命中」。文末,潘建志感嘆,與其試圖將這起惡性職場霸凌案導向政黨鬥爭,甚至發動人肉搜索謝宜容,不如引入心理學知識,才能系統性地有效改善台灣惡劣的職場環境,「以暴制暴解決不了問題。歷史告訴我們,許多嚴重的個案往往是台灣社會進步的契機」。
婦人腹脹、腹痛!檢查竟是「憂鬱症」惹禍 微電流刺激療法有效改善不適
55歲王太太曾因壓力大失眠而至診所就診,雖病況在使用安眠藥後有所改善,但久而久之也變得相當依賴安眠藥物,甚至需要吃到三級管制藥才能入睡。原本喜歡健行的她變得懶懶的,整天待在家中不愛動、也不愛吃,體型日益消瘦。直至3年前突然間歇性腹脹和腹痛至醫院掛急診,經消化內科檢查卻只有輕微發炎,於是會診精神醫學科進一步評估,才發現真正的問題所在。憂鬱症復發合併安眠藥物依賴 調整藥物後恢復活力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醫師陳威任說明,經過一系列評估及自律神經檢測,發現王太太有相當高機率是憂鬱症復發合併安眠藥物依賴,因此調整藥物並逐步減少安眠藥劑量。經過大約2個多月的調整,王太太已經沒有身體不舒服的症狀;後續再經過10個月的治療,終於將三級管制藥物也完全戒除,協助她恢復過去的活力。經顱微電流刺激治療 大幅改善焦慮症狀然而,這樣的治療持續1年後,王太太又面臨了新的挑戰:目前的用藥雖有助於改善狀況,卻導致食慾增加、體重上升,使原本過瘦的身形變得臃腫。為避免將藥物調整後,又促使焦慮症狀復發或其他副作用,陳威任醫師於今年初建議她嘗試「經顱微電流刺激治療」(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ES),再搭配簡化的藥物輔助,大約3週便大幅度改善焦慮症狀,其後2個月左右的治療期間,藉由CES搭配冥想正念的方式,焦慮症狀幾乎消失,專注度也顯著提升。CES副作用低 但非適用所有焦慮症患者陳威任醫師表示,醫學的進展很快,有越來越多針對身心的儀器檢測與治療都經臨床驗證有效,以CES為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核准超過35年,在台灣也是經衛福部核准之醫療器材,主要適應症除了焦慮、失眠外,還有慢性疼痛。其原理是使用微安培電流量,刺激使用者分泌調節安定神經的傳導物質,進而達到放鬆、減輕壓力,連帶改善生活品質,且跟藥物比起來,副作用極低。不過, CES並非適用所有具焦慮症狀的患者,像是戴心率節律器的患者及孕婦就不建議使用。找出失眠根本原因 擅自用藥恐害病情更嚴重陳威任醫師指出,像王太太這樣的例子是精神醫學科常見的門診日常,尤其年紀大的長輩有許多身體不舒服之抱怨,常常隱含著情緒症狀在其中,很容易發展成憂鬱症。另外,長輩容易聽信親友建議,或本身主觀認為「自己不是憂鬱症,只是失眠小問題而已」而自行調整藥物,結果安眠藥物越吃越重,效果卻越來越差,還可能伴隨記憶力衰退、走路不穩易跌倒等後遺症。他強調,安眠藥物不是不能用,而是需要合理的使用,以及找出失眠的根本原因,並有意識地配合醫師做藥物調減,才是長久之道。
「醫師天職是維護生命」 醫學會指醫師涉死刑鑑定有違醫學倫理
憲法法庭20日判決死刑合憲,但若有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不得判處死刑,欠缺受刑能力的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者,也不能執行死刑。司法精神醫學會引述世界精神醫學會馬德里宣言、日內瓦宣言指出,任何情形之下,精神科醫師都不應執行受(死)刑能力之鑑定,如醫師的鑑定可能剝奪生命,將有違反醫學倫理的疑慮。司法精神醫學會理事李俊宏表示,此次大法官釋憲後,爭議之處在於執行死刑時的判斷。根據現行《刑事訴訟法》,被告被判處死刑後,處於心神喪失的狀況,就會停止執行死刑。李俊宏說,心神喪失的定義,舊有法規為「完全無知覺理會」,釋憲後將這個部分獨立拉出,成為「受死刑能力的判斷」,被告能不能理解死刑判決,這一塊由醫師鑑定,就會有爭議。醫師可以判斷精神障礙、心智缺陷,很多受刑人在矯正機關中,有需求也會轉介精神科醫師,但若直接涉及受死刑能力的判斷,就會出現道德上的兩難。「醫師的天職是維護生命」,李俊宏表示,若醫師的判斷可能剝奪他人生命,就會有違反醫學倫理的疑慮。司法精神醫學會理事長楊添圍也指出,世界精神醫學會於1996年馬德里宣言、2023年日內瓦宣言重申立場,在任何情形之下,精神科醫師都不應執行受(死)刑能力之鑑定。楊添圍解釋,不是精神疾病就可以免於一死,而是精神或心智障礙,不具足夠訴訟(就審)能力與責任能力者,才不應處以死刑。這在許多仍保留死刑的國家,也是可接受的通則。李俊宏指出,各國人權標準不一,不見得都會遵守宣言,一些國家為了避免醫師直接涉入死刑鑑定,會要求所有受刑人定期接受身心健康檢查,由執行單位根據過去紀錄做判斷。未來台灣的法律要如何因應,仍待討論。
思覺失調症自殺風險高 新研究!分析各年齡層危險因子
思覺失調症是慢性的精神疾病,患者平均壽命比一般人少約10-15年,且有約4.5%的病患會死於自殺。然而,隨著臨床醫療和社區復健體系的進步,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平均壽命也在逐步延長。為進行自殺防治,過去研究曾探討病患的自殺風險因子,但研究對象大多為全部或針對特定年齡層分析,但少對每個年齡層同時作分析。思覺失調症病患通常在發病後前幾年的自殺風險最高,因此最常見的研究是對青少年以及年輕成人病患的分析,而對於老年族群的研究則是相當少,並且不同年齡層所面臨的心理或生理亦可能不盡相同。臺北巿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利用全國健保研究資料庫及全國死亡檔之大數據資料,以世代追蹤和年齡分層的巢式個案對照研究,分析不同年齡層自殺的風險因子,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著名的北歐精神醫學期刊《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第一作者林月屏醫師表示,年輕的思覺失調症患者(特別是25歲以下)的自殺風險最高,而隨著年齡增長,風險有所降低。然而,老年患者的自殺率仍高於同齡一般人口。有關自殺的危險因子,所有年齡層在自殺死亡前三個月最常合併憂鬱症及睡眠障礙症,而54歲以下則易合併使用酒精或成癮性藥物。在生理疾病心臟病、肺炎和中度或重度腎病則在65歲以下會增加自殺風險。另外,失業是25歲到64歲思覺失調症患者自殺風險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訊作者郭千哲教授表示,對於思覺失調症病患的治療上,除了關注合併的精神疾病外,生理問題及就業狀態也是評估的一環。憂鬱情緒仍是自殺的重要因素,然而有些患者不容易表達自己的心情或是礙於症狀的干擾,在臨床上則必須仔細評估。在年齡上,老年思覺失調症者的自殺風險仍較一般族群高,需要予以注意。中年以前,酒精限制和毒品防治具重要性。而在適工作年齡的患者,若失業時則需有相關復健及心理調適的介入。總體而言,這項研究的結果對於思覺失調症族群的自殺防治,提供醫療機構和精神健康專業人員重要的實證資料,作為防治參考。可依不同年齡層思覺失調症患者,加以制定合適的治療措施,可以有效地減少自殺風險。
心靈枷鎖1/《精神衛生法》上路在即 扶養問責與無限期安置爭議未解
近年來公眾交通運輸上頻傳持刀傷人事件,而究其原因多數是行凶者有精神疾患或處於不穩定狀態,類似暴走的公共危險話題備受矚目。2022年修訂的《精神衛生法》即將在今年底上路,然而其中攸關新增「扶養義務」與延長「緊急安置」,被外界視為含歧視與浪費醫療資源之嫌,而政府強打著成立專責心衛中心聯結社區支持,也被質疑服務只做半套。本刊調查,2年前《精神衛生法》完成修法,歷經公告期即將在今12月14日正式施行,而民團和第一線從業人員仍有不少質疑。首先是新法明定「扶養義務」的排序,未盡義務者將面臨受罰,引發外界質疑徒增家屬負擔;其二是原本醫院五天的「緊急安置期」評估,將延長為14天由法院裁定安置期;其三是成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專責處置精神病友;最後則是規定病友出院後三天內要製作「專屬報告」,民團認為時間上緊迫,難免淪為「複製貼上」的公版產物。身為病患家屬的美鶴(化名)無奈地表示,台灣近9成精神病友都是由家屬照顧,而且《民法》在親權權利已有法條規範扶養排序,修法增列扶養問責,針對性太強,「這是對家屬貼上污名標籤」她說。另名精神病友姊姊則說,新法把緊急安置的天數拉長到 14 日,代表不管病人最終是否要長期留院,一住院就是兩個禮拜起跳,比起原本5天評估期費時更長,等於與醫療有效利用背道而馳。她呼籲有關單位,新法放寬勢在必行,現況要趕緊補足醫療量能。立法院2022年11月29日三讀通過《精神衛生法》修正草案,公告2年後2024年底將正式上路。圖為時任立委張育美(右起)、林為洲、蘇巧慧、吳玉琴、范雲與王婉諭等人在立院議場內手持標語合影。(圖/報系資料庫)對此,知名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憂心地說,現在工商社會以小家庭型態為主,親友之間的關係趨薄弱,但新修的《精神衛生法》有關扶養人卻依循《民法》上規定排序,表定最遠可及於女婿和媳婦等姻親,難怪被質疑的聲浪不小。「現實中不少兄弟姊妹間情誼存在嫌隙,關係已經夠脆弱了,怎麼可能仰賴媳婦或女婿這類姻親扶養?」他直言法律中這樣的規範實在強人所難,執行上有一定難度。楊聰財說,「緊急安置」時間也從5天延長至14天起算,並將決定權從醫院手中交給法院,可以預期這段時間將增加病人與家屬的焦慮和不安,且若初步評估需要加重藥劑或違背患者意願固定等緊急深度處理,而案子在法官還沒拍板處置前,醫師根本不敢進一步動作,一旦患者暴走,恐怕很難避免遺憾發生;遑論評估不需安置的人,延長評估時限更造成其身心折磨,也浪費醫療資源。一名社工便向本刊直言,日前自己處理過一名老翁,縱使幾名專業醫師觀察,皆評估屬於移動變慢、失去平衡的巴金森氏症的中期,同住的次子卻堅持住院「緊急安置」,直到5天評估期走完,才側面了解是二代爭產,次子一家在老翁住院期過戶不少不動產,老翁淪斂財標的,「緊急安置」更莫名成了不肖人士幫兇,未來延長為14天起跳,「不知道還會發生什麼怪事」。衛福部規劃2026年「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設置達71處,能替在生活上遇到情緒與精神疾病照護問題的民眾,提供有效援助。圖為台南市鹽水區2022年底,率先成立全市首座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圖/台南市政府提供)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理事長楊添圍也憂心,法律修正對於精神疾病患判定程序正義要求越加嚴格,形成精神醫療工作迫害了病人權利的氛圍,與立法意旨實在搭不上。此外,在要求權益保障還得兼顧時效之餘,唯一解方只有更多人力物力投入,但現有精神醫療人力與資源的限制,根本不容樂觀。對於諸多質疑,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官員強調,現行常有家屬把病人丟在醫院不理,只好從反面入法來提醒扶養者善盡扶養義務,若有正當理由,扶養義務人可以進一步向政府與社福單位求助,輔導仍優先於問責;至於社區心衛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個案管理」,例如精神疾病合併性侵、家暴等牽涉甚廣的議題,才由心衛社工負責,未來也會訂定其中「心理師」、「個案管理師」、「衛教師」與「巡迴醫師」的工作分配指引;有關3天內須完成出院準備報告,是目前各醫院的共識,屬合理要求,暫無調整計畫。
出國藥小心2/感冒藥竟含違禁成分?! 日本青少年成癮人數增6倍
今年暑假前往日本藥妝店掃貨的台灣旅客發現,最近熱門的感冒藥大正百保能感冒黃金a微粒藥粉、新露露黃金A-DX配方綜合等,每人限購一件或有藥師宣讀購買注意事項才能購買,CTWANT記者採訪發現,這類感冒藥因含有鴉片類藥物,近日遭日本政府限售。「這類藥物在台灣歸類為管制藥。」藥師提醒,民眾若當成家庭常備藥,容易過量會有成癮的風險。許多人赴日到藥妝店採購,都會發現最近熱門的感冒藥都只能限購一件,或是必須要請藥師宣讀購買注意事項才能購買,若在沒藥師值班的時候,甚至會停止販賣,而這與近年日本年輕人濫用感冒藥有關。根據日本國立神經病學暨精神醫學研究中心研究,濫用非處方感冒藥逐年惡化,成癮案例2012~2020年激增6倍。日本衛生部調查發現,成癮患者平均年齡26歲,約1/3為中學生或大學生,年齡最小僅 12 歲,女性占比高達 79.5%。因此日本政府今年初起也進一步採取限量、檢查證件的方式加以預防。日本青少年近年濫用非處方感冒藥,主要是因為其中的二氫可待因(dihydrocodeine)具有成癮性。(圖/報系資料照)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台北予志藥局執業藥師王明媛表示,這些感冒藥中都含有二氫可待因(dihydrocodeine)。「這屬於鴉片類藥物,在醫學上高劑量止痛、低劑量止咳,它可以藉由中樞神經的管道,命令支氣管平滑肌不要做出咳嗽反應,如果使用過量,會有抑制呼吸的風險,而肝臟代謝後會產生嗎啡,所以會產生興奮感,因此也有成癮風險。」非常受台灣人喜愛的大正百保能感冒黃金a微粒藥粉、新露露黃金A-DX配方綜合感冒藥,就含有二氫可待因。王明媛說,日本和台灣國情不同,二氫可待因在台灣歸類為二~四級管制藥及非管制藥品,是很少見使用的成分,但在日本卻非常普遍。「如果遵守藥物仿單服用,都是安全的,但關鍵就是台灣民眾大多不會詳看說明書。」例如大正百保能感冒黃金a微粒藥粉禁止12歲以下孩童服用,若家長把此藥當成「家庭常備藥」,孩子生病了就拿給他們吃一顆,感覺沒效果了又再吃一顆,一不小心過量就會有風險。」王明媛說,日本藥真的沒有比較厲害,相較之下,她認為台灣藥品大多成分單純,比較安全,如果真的要買日本藥品,一定要看清楚說明。
每個人都是精神官能症! 他從醫學分類到人性理解發現精神健康的光譜
「每個人都是精神官能症」的體悟,最大影響是正視自己作為人的一般性,並且以對稱的態度審視患者與我自己,因為「此亦人子也」。若說精神病通常指患者出現脫離現實的症狀,如妄想或幻覺;那精神官能症則多指情緒、思考等方面的困擾,症狀相對較輕。精神醫學分類 系統不斷演變在台灣的精神醫學領域,醫生們主要使用兩大疾病分類系統:美國精神醫學會的DSM系統和世界衛生組織的ICD系統。這些分類系統就像是精神疾病世界的地圖,幫助醫生們在複雜的症狀中找到方向。對於精神科住院醫師來說,了解這些分類系統及其演變過程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有助於理解各式病例,也能看到精神醫學思維的變遷。隨著時間推移,診斷系統也在不斷更新,例如:曾經常見的「精神官能性憂鬱症」診斷,如今已被「輕鬱症」或「憂鬱型人格疾患」等新術語所取代,反映精神醫學從關注病因猜測,轉向更注重症狀表現和疾病發展過程的趨勢。從臨床疾病實踐 到人性程度洞察在精神科醫院工作期間,特別是在開放式病房的經歷,對精神疾病有新認識。所謂的精神官能症患者與普通人之間,差異更多是程度上的,而非本質上的。此種認識讓人對「每個人都是精神官能症」這觀點有深刻體會,並非將所有人都視為患者,而是提醒「精神官能症」的概念可以幫助理解所有人的情感、行為和社會生活。讓我們意識到人性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和困擾,只是在某些人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或嚴重。這種理解對於治療方法和態度有重要影響,提醒治療不僅是診斷和開藥,更重要的是理解、陪伴和分享。正如古代詩人陶淵明所說的「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應該以平等、理解的態度對待每個人。重新思考人性 不同的人性觀點用類別方式將人劃分分為正常和異常,或用光譜概念將人性視為連續體,每個人都在這個光譜的某個位置上。這兩種看法反映不同的人性觀,也影響著理解和對待精神健康問題。總的來說,理解精神疾病分類系統的演變,認識到精神健康問題的普遍性,能夠幫助更開放同理的態度面對精神健康議題。無論是作為醫生還是普通人,都應該努力破除對精神疾病的偏見,創造更包容理解的社會環境。在這個過程中,幫助正在經歷精神健康問題者,也能夠深入理解自己和身邊的人;透過全面理解和包容,共同建立健康和諧的社會。本文出處:《每個人都是精神官能症:一位精神科醫師的成長筆記》,遠流出版社
忘記工作大小事、不認得親人!上班族「中年失智」 醫曝5常見症狀
一位55歲上班族原本事業穩定、擁有美滿家庭,某天突然想不起工作上的大小事,也不記得如何返回公司,最後甚至連親人也認不得,就醫後被診斷為失智症。失智非老年人專利 常見認知功能障礙有這些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醫師王文隆表示,一般人或許很難相信,居然這麼年輕就罹患失智症;但在真實世界中,這可能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故事失智症並不是普通老化或單純記性變差,而是認知功能出現障礙,且此症候群類型相當多,常見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根據衛福部失智症診療手冊定義,失智症為一種由腦部神經疾病、身體系統性疾病、藥物或成癮物質使用等因素,所引起的持續性認知功能下降之疾病。而患者出現的認知功能障礙包括:記憶與學習功能、注意力、語言功能、知覺-空間-動作整合功能、推理-計算-組織-規劃等執行功能、社交認知功能等。5大常見症狀 嚴重恐致失能「簡單來說,失智症就是大腦認知功能衰退的疾病總稱。」王文隆解釋,失智症會導致患者的記憶、性格及日常生活出現障礙,且不同的失智症,也會對應不同的早期症狀及認知障礙。他進一步針對各種不同的失智症,梳理出5種常見的障礙面向:記憶障礙:失智症會導致短期記憶受損,無法記得剛發生的事,因而會說重複的話,也無法學習新事物。這是失智症早期症狀之一,患者雖會遺忘重大或近期的事件,尚能透過提示回想起來,但若持續惡化便可能永久遺忘。語言障礙:部分失智症患者在早期會出現語言/溝通能力減弱的情形,且無法說出物品的名稱(或是以代名詞稱呼)、漸減少語言表達,甚至因理解力下降而被家人誤以為重聽。這同樣屬於早期症狀,但不見得會發生在每個失智症患者身上。視空間障礙:患者可能出現視覺、幻覺及空間障礙等相關症狀,像是無法辨識熟悉的人,或認不得常用物品,甚至可能產生對生活環境感到陌生、無法獨自回家、時常迷路等問題。推理與判斷障礙:患者無法解決生活中的突發狀況、無法理解潛在危險、無法自行規劃或做決策,故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顯得猶豫不決。性格改變與精神症狀、行為障礙:患者出現很大的性格改變,變得被動、個性退縮、出現自語/幻覺妄想或不恰當的行為,例如:在公共場合脫衣服、觸摸他人等。及早察覺早期治療 避免進一步惡化王文隆指出,由於失智症在臨床上的起因很多,務必及早做正確的診斷與治療,才能避免誤診或惡化,進而導致不可逆的失能。尤其患者此時身體及大腦機能退化,用藥風險極高,稍有不慎易釀成嚴重後果。因此,若發現家中長輩有疑似失智的情形,都應前往精神醫學相關科室進行評估,及早了解年老者的身心治療需求、完整安全照顧與積極保養等資訊,避免進一步退化,迎向健康快樂的每一天。
中捷隨機砍人案犯嫌疑精神狀況不佳 資深法官:犯後不收監才是問題
中捷21日傳出隨機砍人案,犯案者疑精神狀況不佳,案由警方調查中。彰化基督教醫院司法精神醫學防治中心主任王俸鋼指出,從《精神衛生法》的角度,該案不會直接說與精神疾病有關,還需進一步調查。資深法官則認為,《精神衛生法》修正後可以如實執行是好事,但「問題是在後續的整個資源是否足夠」,端看政府願不願意補足。王俸鋼說,精神狀況不佳者本身主動造成暴力的風險跟一般人沒有兩樣,雖因大腦功能變差,易出現讓一般人看起來失序的行為,但真正要做的是關心、勸導,去了解形成失序行為的背後原因。以《精神衛生法》機制來說,若看到疑似精神狀況不佳者,第一步是呼叫警方,再請衛生單位專業人員到場,民眾不要太積極干涉,才能保護自己及幫忙對方。新政府剛上任,王俸鋼說,《精神衛生法》很強調社區支持,背後需要很龐大的人力跟物力,必須在每個社區布建心理衛生的關懷據點,社區裡有這種據點,會讓當事人覺得比去醫院就醫更親切、可近。一位從業30餘年的資深法官說,從她第一天當法官就發現精神病患犯案的問題,「這類刑事案件很困擾,加害人、家人無法控制;醫療機構也不一定願意收;送看守所就是怕他傷害別人。但他進入看守所是有問題,司法端不願意把精神病人收押,法院夾在中間非常為難」。該資深法官點出,重點是在前端與後續的資源是否足夠,「第一線人員是否充足?被告開庭的安全?精神病房是否足夠?判決確定後監所收不收人?都是問題。」她就曾在花蓮服務時,遇過患有精神疾病的被告因販毒被判重刑,卻因監所不願收容,結果一直在外持續犯罪,這些都是非常難解決的問題,只能靠政府補足資源來改善。
滅門案女婿殺3人卻很愛狗 精神科醫:狗不會瞧不起他
三重近日發生祖孫滅門血案,涉重嫌的二女婿張姓兇嫌遭逮,雖然他手段兇殘,卻很疼岳母的狗「糯米」,不僅待狗逃亡,被移送時手上還抱狗。對此,精神科醫師說,狗不會瞧不起加害者,可能是他的心靈慰藉。據悉,24歲張嫌1日就殺害69歲岳母、30歲妻子,3歲繼子也不放過,他原先跟妻子起衝突,先掐死妻子,伴屍一夜後,隔天再殺害岳母和繼子,全案依殺人罪調查中。儘管手段兇殘,但張男在逃亡時帶著「糯米」和牠的用品,12日被抓時也抱著牠不放,直到晚間岳母大女兒把狗領走,雙方才分開。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任胡學錦說,一般像情殺等激烈報復行為,和加害者自尊受創有關,尤其越自戀的人被背叛就會無法忍受,採取激烈手段摧毀對方,如殺了對方或其至親。胡學錦表示,「狗與人對加害者的意義是不同的」,因為狗不會瞧不起人,有些人際關係不好的人,會覺得跟狗相處較好,也沒有壓力,靠狗來安撫情緒,狗是心靈慰藉、紓壓管道。至於外界猜測,張嫌是否塑造愛狗形象來逃死刑?胡學錦說,重大社會事件很多人都不能接受,他沒跟張嫌交談,而可不可教化不能只看表面,要交由司法精神醫學專家評估張嫌的精神狀態。
嗜賭症毀了水原一平!醫教「2問題」自檢 警示:賭博成癮自殺風險高15倍
美國職棒洛杉磯道奇隊球星大谷翔平的翻譯水原一平,近日遭外媒爆料,涉嫌挪用大谷翔平帳戶中上億元款項用於非法簽賭,目前已被道奇解雇。水原也向媒體坦承,自己受到賭博成癮問題所困擾。事實上病態性賭博(賭博成癮、嗜賭症)在美國精神醫學會已被列入心理疾病之一。該如何知道自己賭博成癮?醫師蘇璿允指出用「2問題」就能判斷是否該就醫治療。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劉書瑋曾表示,「嗜賭症」患者會對賭博產生耐受性,也就是隨著投入賭博時間越久,需要投注更多時間及金錢在賭博上,才會出現對賭博的興奮和刺激感;一旦停止賭博就會出現焦慮、易怒等類似物質成癮戒斷的症狀。而據瑞典研究發現,患有賭博成癮問題的成年人,自殺死亡風險是其他成年人的15倍。那麼,民眾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賭博成癮的問題?台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心身醫學科的主治醫師蘇璿允,專門協助病患面對賭博、酒精等身心成癮的問題。他過去曾在自己的粉絲專頁「你的停賭良伴.蘇璿允醫師」中發文解釋,想判斷自己是否有賭博成癮問題,只需要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是「你是否曾經對重要的人隱瞞花費在賭博的金額?」第二則是「你是否曾經覺得有需要花越來越多的錢在賭博上?」只要有一題答「是」,就建議就醫評估。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蘇璿允教大家用2個問題判斷自己是否有賭博成癮需要就醫。(圖/翻攝台北市聯合醫院官網)蘇璿允醫師表示,賭博者常常覺得「我好幾天不賭也不會怎麼樣啊」。然而「對某某事物成癮」的核心概念,不在於「可以不做」某事。而是一旦做了,就容易失控、停不下來,且造成相當程度的負面影響。蘇醫師還表示據權威期刊估計,世界上的中度賭博風險者,因為「不覺得自己的賭博『有問題』、「希望靠自己」、「社會上對賭博的汙名」等種種原因,每25位當中只有1位會向醫師求助。有賭博經歷的朋友一旦發現自己狀態不太好了,希望可以及早與專業人員談談。◎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全校女生都喜歡我」男大生瘋狂告白 竟是罹患「桃花癲」…7大症狀曝光
不少人身邊都有自我感覺良好的親友,但中國大陸一名大二男學生,卻自我感覺良好到「全校女生都喜歡我」不斷向女同學告白,造成校園級困擾,最後被診斷罹患「桃花癲」。據《荔枝新聞》報導,該名20歲江蘇某大學男大生,自今年1月起不斷認為周圍的女生喜歡他,甚至對方1個眼神在他看來,都是「喜歡你」的暗示,開始了令旁人驚慌的告白之旅。即使屢屢告白被拒,男大生仍認為女方礙於面子沒接受,內心仍是喜歡他。此外,男大生也出現徹夜不眠、注意力不集中和亂花錢情況,被送進淮安市第三人民醫院檢查,確認罹患自認能力強、別人喜歡自己、容易亢奮或產生性慾,甚至易怒攻擊人的桃花癲。治療後病情已持續好轉。另據《健康醫療網》,桃花癲其實是俗稱躁鬱症,在精神醫學上稱為「雙向情緒障礙」的精神疾病,患者發病時會因情緒持續嚴重偏移,容易在沒有具體原因或外在事件結束後,情緒仍然不斷波動,以及有一段時間處於整天的情緒高昂、易怒或不斷進行活動情況。常見症狀有:1.自尊心膨脹或跨大2.睡眠需求降低3.話比平常多或難以停止說話4.思緒飛躍或主觀感受想法洶湧不止5.注意力很快因小事或不相關外在刺激分散6.增加如社交、職場學校、性等目標導向活動,或無意義的非目標導向行為的精神動作刺激7.過度參與可能造成痛苦後果的衝動行為
嚴苛管教術引兩極評價…虎媽曾後悔沒好好稱讚女兒 醫師談親子教育這些更重要
北市一家美語補習班在臉書貼文秀出一對兄妹的學習課表,凌晨5時50分就開始第一堂「公文課」,一路到晚上11點半學完英文才上床睡覺。醫師認為,不斷強調「要優秀」會導致孩子失去失敗韌性,未來一旦脫離「優秀」,無法接受挫折,會因失去安全感而引發焦慮。而這對兄妹的母親的「虎媽」角色,令人想起美國耶魯大學法學教授蔡美兒,12年前以《虎媽的戰歌》一書聲名大噪,其嚴苛管教術引來兩極評價,兩名女兒均在耶魯法學院畢業後,一名擔任軍方律師,一名從事法律工作。蔡美兒後來受訪坦承後悔,自己當年對兩個女兒過於嚴酷,曾在病榻上痛悔自己沒能好好稱讚女兒,她的小女兒也透露,自己成長期間飽受壓力,情緒大受影響,失去童年應有的純真歡樂。新竹縣醫師公會理事,小兒科醫師麥建方表示,一個孩子成就不是只靠成績來堆疊,孩子均衡成長須有睡眠、營養、安全、運動以及愛等要素,兄妹在車上吃飯,顯示吃得匆忙無法太豐盛,且僅一堂游泳課也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親子互動累積的「親子存款」看起來不足,青春期後若出現對立反抗,可能不足以應對衝突。部立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表示,近期心理學、精神醫學界倡議「心理韌性」,即個人面對困難、挑戰是否有足夠韌性能夠因應,將其轉化為正向意念,若孩子還在培養學習興趣,心理韌性又還未發展完全,面對高強度學習的壓力,會導致壓力系統失調,研究指出,恐會進一步導致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
警政署酒駕防制年度記者會 強力掃蕩成果斐然「交通事故10年減51﹪」
酒駕肇事害命新聞每每掀起熱議,社會關注,警方近年將之列為重點工作,更祭出鐵腕強力掃蕩。警政署與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今(31)日共同召開酒駕防制年度宣導記者會,據警政署統計,去年查獲酒駕案件逾5萬件,去年1到10月酒駕交通事故6675件、217人死亡,與2014年相比,交通事故降低51.71%。警政署今日下午與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於共同舉辦「打擊酒駕、平安回家-警、醫共同防制酒駕年度宣導記者會」,由警政署長黃明昭與協會理事長許以霖共同主持,包括衛生福利部、交通部、法務部、馬偕紀念醫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台灣外傷醫學會、台灣酒害防治協會、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台灣成癮協會、台灣精神醫學會、台灣急診醫學會、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警察局及相關署屬警察機關熱烈參與,共同加入113年度酒駕防制宣導行列。根據警政署統計,去年度交通事故6675件、造成217人死亡、8457人受傷,與2014年相比,交通事故減少7147件(-51.71%)、死亡人數減少317人(-59.36%)、受傷人數減少9106人(-51.84%),可見防制酒駕已有成效。署長黃明昭表示,除交通執法外,特別感謝交通部針對酒駕相關的罰則修法加重處罰,法務部重懲酒駕犯行、嚴審假釋及各醫療機構協助戒除酒癮治療等多管道方式攜手合作,讓防制酒駕發揮更大的成效。藉由此次記者會,強化政府機關防制酒駕力量,並向大眾表達打擊酒駕的決心,達到酒駕零容忍,邁向零死亡願景之目標,以維護道路交通秩序與安全。
不管幾歲都適用!研究實證「國民電玩」可改善憂鬱 日本網友分享親身經歷
近期有則網路新聞報導指出,一位日本網友因憂鬱症停職一整年,這時,他的精神科醫師出了個奇招──叫他去玩《超級瑪利歐》。是的,你沒聽錯,就是每個人童年或多或少經歷過、在螢幕上跳來跳去的遊戲。結果這名日本網友竟然在拯救公主的過程中,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憂鬱症狀更大幅改善,令他對醫師感恩終身。瑪利歐遊戲實驗 這些能力都提升了「你知道嗎?玩電玩可能不只是消磨時間那麼簡單。」事實上,真的有針對《超級瑪利歐》對人體影響的學術研究。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張俊鴻提及,一群德國科學家在2014年做了個實驗:找48個志願者並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天天玩30分鐘的瑪莉歐遊戲,且持續了兩個月。研究發現,這群勤奮的玩家們大腦某些部位發生了變化──右側海馬結構和右側背外側前額葉皮質的灰質增加了!這意味著他們在空間導航、策略規劃、記憶力和運動能力都有所提升。長輩玩電玩 大腦也跟著受益更有意思的是,這些變化與玩家對電玩遊戲的渴望有關。看來,對遊戲的愛不僅讓人開心,還能讓大腦更聰明。張俊鴻主任強調,藉由遊戲訓練可能對抵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思覺失調、憂鬱等精神疾病有幫助,因為這些疾病都會讓大腦某些部位萎縮。此外,不只年輕人,張俊鴻主任分享,另一項由加拿大團隊在2017年做的有趣研究顯示,玩3D視訊遊戲,比如《超級瑪利歐 64》,能幫助老年人保持海馬體灰質,而海馬體灰質對認知健康來說非常重要。大腦密集訓練 凡事都應適量從日本網友的親身經歷、德國與加拿大的研究都顯見,不管年紀多大,學習新事物對保持大腦活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啊,下次有人說你玩遊戲浪費時間,你就告訴他,其實你在進行大腦的密集訓練呢!」當然,張俊鴻主任提醒,這不代表整天玩遊戲就是好事,畢竟凡事都應適量才恰當。
男子性格突變嚇壞親友! 就醫檢查竟是躁鬱症影響
今年最暖心催淚的韓國神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劇中精神科護理長老練又可靠的專業形象深植人心,讓人不禁對護理人員又增添了幾分敬意。而護理長妹妹為思覺失調症患者,每天身陷難以辨別真實與幻想的泥沼中,面對一般民眾的不理解及異樣眼光讓二人搬家時吃盡苦頭,難被社會接納的心情無法言喻。「為什麼偏偏是我(的家人)?精神疾患就是這樣的病,不知會在何時何地,也不知道會發生在誰身上,就是這麼無法預測。」思覺失調症的早期診斷和介入治療至關重要,不僅有助於患者盡早穩定控制病情,更可讓他們重返工作崗位、重拾生活自主權。是真是假難以分清 每次發病都將使腦部受損據統計,台灣約有13.4萬名思覺失調個案,平均每一千人約有3-6個人罹患思覺失調症,其症狀分為正性症狀與負性症狀兩種。正性症狀包括妄想、幻覺、幻聽;負性症狀則有無法自我照護、不想工作、不注重清潔、社交能力降低等。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侯伯勳科主任指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腦部疾病,如果沒有接受妥善且持續的治療,症狀反覆出現干擾,每次發病都是對腦部的傷害,將造成認知及社會功能的退化,復發越多次、大腦功能回復機會就相對越低。許多思覺失調症患者原有的穩定工作,因發病關係,情緒不穩定、影響人際關係,沒辦法好好工作,每次復發住院都要向公司請假,動輒兩週、一兩個月,不只工作銜接有困難,無法回到既有的工作及家庭崗位,難以融入社會。藥物治療多元化 控制病情有解方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而言,維持穩定治療、擁有穩定生活與工作是相當重要的。發病時由於大腦內部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造成病人對外在的思考知覺判斷出現異常或扭曲,可能產生幻覺、幻聽或是其他異常感覺,而這些感覺在當下對於患者都是很真實的。侯伯勳科主任表示,藥物治療是必須的,藉由藥物介入才能改善症狀,重新整合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狀況,加上其他治療輔助,病人的腦功能才可能慢慢回復。現代精神醫學藥物發展迅速,思覺失調症病人的臨床用藥方式包含口服與注射藥物,但部分不規則就醫、甚至抗拒使用口服藥物的病人,往往因病情控制不佳而有極高機率再次復發及住院。為改善思覺失調症病人之服藥順從性,臨床上常藉由施打長效針劑,減少病人口服藥物次數,不僅可達成長期穩定病情之目標,亦能降低再住院率。長效針劑亦有不同成分的選擇,副作用多寡與藥物成分有關。在意副作用者,建議選擇安全性高,副作用更少的長效針劑成分施打,較不會引起代謝症候群和變胖,也可避免因泌乳激素升高導致月經不來等症狀。長效針劑需就醫評估 健保給付好安心侯醫師坦言,思覺失調症屬於精神科慢性疾病,天天吃藥對於病患來說的確是一大壓力,尤其患者有時無法辨別真假、病識感薄弱,經常覺得自己沒有問題,導致漏藥、忘記吃藥、自行斷藥等情形發生。尤其思覺失調症不像高血壓或糖尿病,停藥之後血壓/血糖會明顯變高,通常在停藥一段時間後症狀才會復發,因此患者短期停藥並不會感受到急迫性,然而其中卻潛藏著極大風險。有鑑於此,施打長效針劑即可有效避免這個狀況,也減少照顧者每天需提醒吃藥、和患者長時間來回溝通交涉的負擔,對照顧者跟病人都是較好的治療模式。台灣近年積極建立社會安全網並推廣長效針劑的施打,對於社會功能的維持以及住院率的下降是非常顯著的。醫師指出,我國政府對精神疾病患者照顧十分周全,只要醫師評估病人施打長效針劑是有其必要性的,目前健保都有提供給付、不須病人自費,因此如果患者有相關需求都可與醫師討論用藥治療,不但能協助患者逐漸養成固定回診追蹤的習慣,亦能達到病情穩定,一步步回到生活的軌道上。
長新冠免驚! 台灣研究:Omega-3有效改善症狀
新冠肺炎發生至今近4年,全球已步入後疫情時代。新型新冠肺炎的致死率與重症案例雖然下降,但疲憊、腦霧、頭痛、失眠、憂鬱、焦慮,這些長新冠症狀(long COVID)不僅困擾著康復者,更對心理健康構成嚴重影響,成為全球醫界的一大挑戰。長新冠症候群 慢性低階發炎是危險因子安南醫院研究副院長蘇冠賓說明,憂鬱、焦慮、睡眠障礙不只是大腦的疾病,更是影響全身系統的慢性發炎,且「發炎理論」是相當重要的一個致病假說,慢性低階發炎也被證實是許多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高達七成人口曾感染COVID-19,其中五分之一曾出現長新冠症候群。Omega-3脂肪酸降低炎症反應 有效改善情緒與神經認知蘇冠賓所帶領的安南醫院憂鬱症中心研究團隊,針對Omega-3脂肪酸進行研究,發現除了對抗心血管疾病,它同時能調節免疫系統,並降低炎症反應。他接著分享,新冠疫情期間,團隊在精神醫學及神經免疫領域的頂尖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BBI)中,發表一系列研究,指出Omega-3在新冠肺炎的各個階段,都能展現對免疫、炎症、氧化壓力和神經免疫的影響。此外,研究還發現Omega-3不僅能降低促炎細胞激素,還能改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有效改善情緒和神經認知障礙。運用TriNetX全球健康數據庫 Omega-3論文刊登國際期刊但是,研究者要如何安南醫院研究團隊及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謝光煬和劉亭慧,善用「TriNetX全球健康數據庫」支持,發現並驗證omega-3對新冠後遺症治療的理論。蘇冠賓副院長解釋,TriNetX提供了完整的臨床、實驗室、診斷和治療數據,研究團隊藉此比較了感染COVID-19前6個月內,有服用Omega-3(共16,954位患者)和沒有服用者(以嚴格條件從總數2,248,803人中,配對抽出同樣16,954位對照者),發現Omega-3顯著降低了一年內COVID-19長期精神症狀的風險,包括憂鬱、焦慮和失眠的風險皆有顯著的降低,相關論文近期也已刊登於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後續團隊也已開始規劃一個多中心臨床試驗,研究Omega-3對Long COVID的效用。
「K他命」用對就成救命藥 振興、北榮、陽交大研究:可降一半憂鬱自殺風險
台灣自殺死亡率最高點為2006年19.3人/10萬人,佔死因第9位,逐漸下降至2014年15.1人/10萬人,而近年有回升現象,2022年為16.2人/10萬人,如今有研究顯示,以毒品廣為人知的K他命(Ketamine),透過醫學上適量使用可以在短時間內產生抗憂鬱療效。振興醫院今上午舉行記者會公布「K他命化身拯救自殺超級藥物」研究結果,這項由振興醫院與台北榮總、陽明交大研究團隊合作10年來的研究,最新成果顯示,重度憂鬱症患者注射K他命後,半數患者自殺風險下降達50%,且重複注射療效更佳,今年5月登上國際期刊。根據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蘇東平指出,研究團隊在2017年發現,每公斤體重注射0.5毫克的極小劑量K他命,數小時內就有效果,可持續1到2周,補足傳統抗憂鬱劑發揮效果的空窗期。研究團隊收案84名具有嚴重自殺傾向的難治型憂鬱症患者,採隨機雙盲試驗,其中42人注射每公斤0.5毫克的K他命,另外42人注射不具有抗憂鬱效果的安眠藥,結果顯示K他命抗憂鬱療效可維持10到14天,抗自殺療效可維持5到7天。這些收案對象中有半數繼續第二階段的開放性K他命治療,每周給予一次注射,連續2周。蘇東平指出,追蹤至第21天時,仍有半數患者反應良好、自殺風險下降,亦有15%到20%患者部分緩解,但仍有25%屬於難治型自殺患者。蘇東平表示, 美國2006年研究發現,使用K他命可讓憂鬱症狀在1周內大幅下降,這項結果鼓舞了全世界,過去針對重度憂鬱症患者,傳統會給予抗憂鬱劑治療,但這個藥物大約2到4周才有效果,在藥效發揮的這段空窗期,常常會有憾事發生。根據研究,台灣1997年因自殺導致的經濟損失為185億元,占GDP的0.22%,到了2007年增加至325億元,占GDP的28%,增幅高達75%。蘇東平也表示,台灣自殺死亡率在2006達到高峰,後來衛福部成立自殺防治中心後有逐漸下降,但最近一兩年又回升,尤其青少年顯著增加;如何緊急處理自殺個案,成為精神科重要策略。不過蘇東平也提醒,K他命是一種短效麻醉劑,每公斤體重注射5至10毫克劑量,但藥物濫用者為此劑量數十至百倍以上,研究是強調K他命治療是有時間和適當性,因此有相關問題的民眾,一定要經由醫師診斷評估使用。CTWANT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吸毒有害健康,毒品危害防制中心諮詢專線:0800-770-885
流浪不僅是居住問題!無家可歸者近9成需精神醫療 醫師盼政府重視
遊民是弱勢群體,不少人都將流浪的原因歸咎於居住問題,事實上,不少人是因精神疾病而露宿街頭。根據統計,具精神醫療需求的遊民高達8~9成,而台灣女性流浪原因多和思覺失調有關,如能適當介入,有一天也能脫離流浪生活。北市聯醫松德院區是全台首家將街頭精神醫學系統化的醫院,透過醫療協助,脫離收容所者比率,從過去僅15~28%,拉高至44%。數年前,時任台北市長一句「遊民洗乾淨了就變成遊客」,引起社會轟動,但也造就了街頭精神醫學的推動。接下市府任務的松德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鄭勝允,進入了遊民收容所「圓通居」看診,常在寒流、大雨天氣探訪棲宿在街頭的遊民。4年來,圓通居接受服務的對象共174人,女性占26.4%,男性則占73.6%。男性以60~69歲、50~59歲中高齡者居多。女性則多介於40~49歲之間,其次為50~59歲,教育程度以國、高中畢業為主。收容所遊民異質性高,流浪的原因也不一。20~29歲男性最常見安非他命成癮;30~39歲則是思覺失調居多;而40歲以後,酒癮問題異軍突起,中老年男性基本上都以酒癮問題為主;到了70歲以後,失智問題則會浮現;女性不論哪個年齡層,都以思覺失調居多。推動圓通居看診前,遊民由社會局「單打獨鬥」,提供就業協助、社福資源等,包含因鬧事而被驅離者在內,脫離收容所的比率介於15~28%之間。經醫師介入,不少遊民的問題得到了控制,脫離收容所的比率也提高至44%。有人靠藥物抑制想吸毒的慾望,再也不把錢拿去購毒,有了租房能力,亦有人在治療後被安排進入康復之家。鄭勝允說,國外統計,遊民當中約有8~9成具有廣義的精神醫療需求。遊民並不只是因居住正義而流落街頭,有些人是得了精神疾病,沒被接住,就成為了無家者。「如何對待遊民,反映的是城市、國家的道德底線」。鄭勝允認為,若政府對遊民的政策是驅趕,難保哪天驅趕對象變成平民百姓。他希望政府能重視街頭精神醫學,將北市經驗複製到其他縣市,接住每個流浪的人。
患思覺失調症住院治療15次! 靠健保「長效針劑」翻轉人生
今年40歲左右的「阿正」,當兵期間個性驟變、言談紊亂與胡思亂想,經評估為精神疾病而除役,後續定期回診治療;兩年後才得知自己罹患的是思覺失調症,一時無法接受,而後出現情緒起伏加大、行為混亂等惡化症狀,高達15次住院治療。 思覺失調症好發2時期 多因素造成鹿港基督教醫院邱南英副院長表示,思覺失調症過去被稱為「精神分裂症」,是異質性也是最嚴重的精神疾病,為一些精神症狀和徵兆組合的症候群,包括思考、情感、言行、感官知覺、認知等各種功能障礙等。不同亞型的思覺失調症,表現也有差異。 而依據統計,思覺失調症的盛行率約0.2-2.0%,全台灣約有13.4萬名患者,男女比率差不多。多數發病於青春期的晚期或成年人的早期,但也有病友發病於中年和老年。特別的是,思覺失調症的成因相當複雜,不是單一因素所造成的,包括遺傳、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第二型的表現、社經地位與壓力等,都可能提高罹患思覺失調症的風險。莫名焦慮、渾身不對勁 小心思覺失調症前趨期症狀如何及早發現思覺失調症的警訊?邱南英副院長說明,從腦部結構來看,思覺失調症病友的大腦腦質會委縮、腦室腔變大,其他症狀表現則分為正性(如妄想、幻覺、怪異的言行、僵直)、負性(如面無表情、社會退縮、消極)、情感(如焦慮、憂鬱)、認知(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新學習能力差、執行能力不佳)、其他(如失眠、菸癮、自殺)等。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陳力源主任進一步補充,思覺失調症病友在正性症狀出現前,通常會有一段為期數個月至數年的「前趨期」,這階段的病友會感覺困惑、焦慮、猶豫、無法判斷,或覺得全身不對勁,甚至陷入「妄想氣氛」(Delusional Atmosphere)的情況。思覺失調治療要趁早 把握初發病2-5年黃金治療期思覺失調症可以治療嗎?邱南英副院長指出,面對精神病,絕對不能忌諱就醫是最重要的!思覺失調症早期治療可以避免疾病的惡化和退化,關鍵期是初發病的2-5年。如果未能及早且持續治療,思覺失調症病友容易併發焦慮症、憂鬱症、睡醒障礙症、物質使用障礙症等精神疾病,同時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糖等身體疾病的風險也較高。更值得注意的是,思覺失調症病友的平均壽命比一般人短約10-20年,自殺死亡率約10%,高於其他人。幫助思覺失調症病友 長效針劑及早介入成趨勢一旦確診思覺失調症,應盡快介入治療,目前國內外治療趨勢都將長效針劑列為第一線治療選項,健保署也於去年和今年分別編列獨立預算,鼓勵醫師與病友或家屬溝通,及早優先使用長效針劑。相較於口服藥物,長效針劑便利性較高,有助提升思覺失調症病友的用藥順從性,且從藥物動力學來看,也較能穩定維持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保護腦部功能,降低復發機率,減少4成急診、6成住院、約6成4的半年內再住院,以及4成死亡風險等風險,進而幫助長期穩定控制病況,甚至有機會回歸正常的生活,找回生活的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