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檢數
」 確診 疫情 陳時中疫情影響…72萬人中斷癌症篩檢 每10分鐘就有1人罹癌「連41年居死因之首」
2022十大癌症衛福部昨天公布2022年死因統計,癌症連續41年,高居死因之首,5萬1927人因癌症而死亡,癌症時鐘再度加快3秒,每10分7秒就有1人罹癌,肺癌則是第19年居十大癌症死亡率之冠。國健署表示,在新冠疫情影響最深的2022年,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4癌的篩檢率下降了14%,多達72萬人中斷篩檢,成為癌症死亡攀升的最大殺手。癌症已連續41年高居國人死因之首,國內去年共有5萬1927人死於癌症,比前一年增加了271人,其中發生率最高的大腸癌,死亡數也比前一年增加了196人。胰臟癌、前列腺(攝護腺)癌以及卵巢癌三癌人數也上升。而十大癌症死因中,又以肺癌居首,去年共奪走1萬53條人命。第2至10名則依序為肝癌、大腸癌、乳癌、攝護腺癌、口腔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及卵巢癌,與前一年的十大癌症死因順位相同,沒有變化。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癌症死亡發生時鐘每年都在往前撥快,過去2年,從變快1秒、再到變快3秒。去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927人,占總死亡人數24.9%,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222.7人,較前一年上升1.2%,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16.0人,下降1.8%。就年齡觀察,去年癌症死亡有8成7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賈淑麗表示,國健署去年開始,將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4癌篩檢擴大至5癌,7月起提供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用於檢測早期的肺癌。若不將肺癌篩檢計入,去年4癌篩檢率比疫情前1年(2019年)下降了14%,等於有72萬人中斷篩檢。其中大腸癌篩檢的下降比率達13.5%,這些因素都會反映在日後的癌症死亡率。賈淑麗強調,從公布的國人死因更能看到篩檢數字的相關性,提醒民眾在疫情解封的今日,要重新注重篩檢的規律性。
指揮中心挨轟「近10萬人已送未驗」真相曝 陳時中點疫情趨勢:目前控制得宜
本土疫情嚴峻,不過近日疑似有下降趨勢,今(23日)新增66247例確診,相較於前幾天的7、8萬例稍微減少。宅神朱學恒點出指揮中心不敢面對現實,「每天公布的確診數據跟真實世界有極大的落差」,對此,指揮中心也做出回應了。朱學恒在臉書PO出圖表,揭露「指揮中心不敢面對的事實」,他點出,國內篩檢數從來沒有達到指揮中心宣傳的理想值,也就是一天完成22萬,反而是一直塞車;目前累積已經採檢送驗卻沒有檢驗結果的人數,已經接近10萬人,換句話說,目前每天公布的確診數,和實際有很大的落差,嗆聲:「請不要用這個數據自吹自擂什麼偽高原期了」。朱學恒痛批「每日公布的確診數並非實際數量」。(圖/翻攝自粗暴製圖臉書)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2天確診案例有下降趨勢,但因為剛好是周末六日,沒辦法直接判斷疫情趨緩,不過看起來沒有再持續往上升,他強調到目前為止,疫情是「控制得宜」。醫療應變組副長羅一鈞解釋,所謂10萬件已送未驗的部分,是因為採檢總計包含「確診者在住院之後的後續篩檢」,比如說中重症的個案,後續會再追蹤PCR檢驗結果,這些檢驗量會被算進總計數字中,但是已經被研判確診,所以不會列為新的確診,所以中間有差異的量,事實上是指確診者後續的檢驗,而非新確診。另外,陳時中指出,目前輕症及無症狀有129萬278人,占99.77%,中症占0.17%,重症比例則是0.06%。不過,他和大家檢討標準後,發現「有點太嚴格」,中症以上沒有問題,用藥物申請,其他標準比較明確,但重症因為中症轉重症沒有明確申報標準,ICU相關申報沒有很快,造成後續資料沒有每天有,造成數續可能有點偏低,因此會持續討論,讓疫情監測更準確。
PCR單日有22萬?徐巧芯酸「國王的檢驗量能」最高8萬
台北市議員徐巧芯指出,這幾天的確診數看似下降,是因為篩檢數字比較少,甚至可能又出現校正回歸的情形,指揮中心號稱PCR檢驗量能一天有22萬件,但根據傳染病通報系統,最高一天只有8萬,她也嘲諷根本是國王的PCR檢驗量能,又是一個沒有超前部署的例證。徐巧芯引述前副總統陳建仁的觀點,認為抗疫三寶是快篩、疫苗和口服藥物,但她指出,指揮中心這三樣都做不好。此外,既然快篩尚未全視為確診,PCR的量能依然重要且不可取代,然而經過了一年,台灣的檢驗量能還是困難重重。徐巧芯引用CDC法定通傳系統分析,PCR一天量能約5至8萬,與指揮中心稱22萬件相去甚遠。(圖/截自徐巧芯臉書)徐巧芯表示,去年7月就有報導指出,台灣PCR量能一天可達12萬件,但實際上參考通報案例,可能只做了4萬多件;後來衛福部長陳時中號稱每日檢驗量能可達22萬件。不過她指出,以CDC法定通傳系統來看,單日最高量能是5月6日,達8萬件,當天宣布的確診數字同樣是最高,達4.5萬人,但大多數時候都在5到6萬之間遊走,甚至5月9日掉到4萬,這幾天的確診數看似下降,實則與篩檢數字少有關,甚至可能又出現校正回歸的情形。徐巧芯質疑,每天下午兩點指揮中心報告確診數字的準確性,「基本上大家都可以想像得到沒有通報、檢測的黑數有多少。」疫情已經發生兩年,我們的PCR檢驗能量號稱22萬,但實際上只有5至8萬,又是一個沒有超前部署的例證。
北市推估5/7確診恐達1萬 柯P直言:未來一周是關鍵,可能「軟性封城」
照北市新增確診數推估,5月4日恐怕單日確診會新增5千例,5月7日達到1萬例。(圖/北市府提供)疫情持續升溫,台北市長柯文哲今直言,疫情擴散到十二個行政區,北市今新增1302例確診個案,如果居隔縮短變成3+4,在北市沒有任何作為的情況下,依照北市新增確診數推估,5月4日恐怕單日確診會新增5千例,5月7日達到1萬例,而未來一周是關鍵,如果有必要的話還是有可能會「軟性封城」。柯文哲說,要嚴肅想想看,確診個案持續上升,疫調要做到什麼程度,是否要改變策略,首先會先把醫院醫療量能控制住,不能說到醫院沒有床可用,必要的話還是會軟性封城,降低活動的activity。他說,現在老百姓還蠻樂天,餐廳都是客滿的,未來幾天隨著疫情變化,要怎麼做,未來一周是關鍵期。柯文哲表示,根據昨日七大篩檢站的篩檢數據,已達到7.4%,表示社區感染濃度越來越高,感染率越來越高,感覺過了轉折點,開始往上飆高,北北基桃生活圈的關係,狀況蠻嚴重。柯文哲也說,昨天中央會緊急通知「3+4」,是因為北市居隔破2萬,確診人數顯然會再上升,所以了解新北市為什麼要先試辦居隔草案,1個確診者就要匡列10個,人都要解隔還沒收到居隔書。
中央開放6歲以上兒童接種 陳其邁「打包票」疫苗快篩數量絕對夠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高雄17日新增34例本土確診個案,中央公布6至11歲兒童核准施打半劑莫德納疫苗,高雄市長陳其邁稱疫苗庫存數量足夠,鼓勵兒童接種疫苗,另外,針對快篩劑的數量,陳其邁也「打包票」強調,高雄的篩檢數量絕對充足。陳其邁指出,中央核準6至11歲兒童接種半劑莫德納疫苗,且相隔28天後可以接種2劑疫苗,防疫團隊盤點疫苗庫存後,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數量都充足,預計下周開始為兒童接種疫苗,以防堵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及擴散。高市府衛生局表示,食藥署17日審查莫德納兒童EUA通過,接著本周ACIP專家將會開會討論,希望能加快速度ACIP審查,高雄市盤點疫苗數量充足,下周前會做好相關準備,通過審查後,即會安排校園施打。另外,對於中央將高雄列為高風險區域,但卻沒有分送快篩試劑一事,衛生局回應,目前高雄快篩試劑共有5萬劑,由於目前居家快篩徵用由中央統籌,市府防疫團隊會密切和中央合作。陳其邁則補充強調,因為高雄原本庫存的快篩試劑就較多,對於快篩數量的問題,他「打包票」絕對充足。
乳癌篩檢率驟降近2成 是妳嗎?國健署示警「8600名女性」快來追蹤
48歲的王小姐因為怕痛一直不敢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直到兩年前年接到社區衛生所人員的電話邀約檢查通知及細心解釋篩檢流程,終於突破心防參加第一次乳房攝影巡迴檢查服務,發現結果有異常,進一步切片確診為第1期乳癌,王小姐之後積極治療,經歷手術、放射與藥物治療後,逐漸恢復健康。乳癌是國人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最新107年診斷出1萬4214名乳癌個案,平均約每37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而女性終其一生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國民健康署參考國際及國內研究,補助45歲以上至未滿70歲婦女;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且二親等具乳癌家族史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期望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降低死亡率。受到疫情影響,過去乳房X光攝影檢查服務每年的篩檢量約86萬人,可發現4000多名乳癌個案;然而國內新冠疫情於今年5月日趨嚴峻並提升至三級警戒,導致醫療院所服務量能降載及民眾就醫意願下降;截至110年8月底乳癌篩檢量約50萬人次,相較109年同期篩檢數量減少約17.4%。除了篩檢量減少,追蹤率也不佳。根據國健署的篩檢資料顯示,乳房X光攝影檢查結果為陽性者,平均每17人就有1人罹患乳癌;截至110年1至8月,乳房X光攝影檢查服務約提供50萬人次,其中檢查結果為陽性計有4萬人,但是仍約有8600多人尚未至醫療機構完成追蹤,意即可能約有600人是潛藏的未經確診乳癌個案。國健署呼籲,乳房X光攝影檢查結果為4、5者,是發展成乳癌的高危險群;現階段疫情趨緩,在做好防疫措施前提下,應儘速至醫療機構接受確診、治療等相關醫學處置,以免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乳癌的先機。
防堵Delta病毒絕不能鬆懈!黃珊珊驚爆北市之前就差一點就可能淪陷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天在臉書上透露,之前有民眾在台北檢疫所隔離期滿後回社區,中央才通知該民眾確認染疫,而且是大家聞之色變的Delta變種病毒,北市府因此緊急召回民眾與相關接觸者,也讓市府被罵翻,但因應Delta須要特別小心,市府也只能向受影響民眾賠不是。長榮航空機師染疫引發關切,外界擔心會不會重蹈3+11覆轍,中央也緊急發出110萬封細胞簡訊,提醒民眾注意。黃珊珊今天透露,北市之前曾有隔離17天期滿後,回到社區生活的境外回國民眾,由於中央基因定序結果太緩慢,事後才確認是DELTA病毒,緊急召回並採檢確診,並趕快匡列接觸者。黃珊珊指出,好不容易回到二級警戒後,台灣慢慢開始沒有確診,台北也多日「+0」,慢慢回到正常生活,但最近好像又回到5月初噩夢,這一次還是更可怕的DELTA變種病毒,面對全世界都還在燒,台灣也不可能完全鎖得住,只能面對它、努力解決它。黃珊珊說,先前北市因為發現隔離期滿後才確診是感染變種病毒的案例,北市府配合中央,進一步匡列解隔離後的第一圈接觸者、第二圈接觸者的接觸者,並採集中移住到檢疫所,但也因此被第二圈接觸者抱怨,「為何要匡列他們?」黃珊珊說,她很慶幸市府先匡列了第一圈與第二圈,因為第二圈是接觸者的接觸者,但未與確診者接觸,依原有規定是不用隔離的,她當時也不知道該不該隔離第二圈,但對於Delta病毒必須更加謹慎,只能當機立斷要求同仁先隔離二圈先,有事她負責。而這些第二圈的民眾迄今都仍在隔離當中,造成大家的不便,她真的很抱歉!黃珊珊說,長榮機師案件,中央也採取了第二圈預防性的隔離方式,因為Delta的傳染力太強,小心一點還是比較好。這次機師第一圈、第二圈接觸對象很多,北市接獲通報發現第一圈接觸者有2地,一處是探訪家人,另一處是未營業的店家,都沒有使用公共運輸工具,而且都有特定對象,所以該匡列的對象都已經匡列。北市府希望,透過第一圈及第二圈匡住能阻斷傳播鏈,現在台北市的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只要是境外移入,全都比照DELTA病毒處理方式,解隔前要再採檢兩次陰性且確定基因定序才能解隔離,以免出現任何破口。此外,針對長榮確診機師足跡,指揮中心一口氣發出百萬封簡訊,讓不少民眾在收到簡訊後感到恐慌,紛紛趕到醫院篩檢,黃珊珊也在臉書表示,北市7家免費PCR醫院採檢站今天應會爆滿,台北市長柯文哲已指示,聯合醫院「不限人數、盡量篩」,截至今早9時,篩檢總預約數共計1028人,實際篩檢數為937人。
疫情新受災戶!2萬名糞便潛血陽性者未回診 拖半年大腸癌機率增2倍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前往醫療院所就醫意願降低,以致癌症篩檢數量下降。經資料分析顯示,截至110年7月底四癌篩檢(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及口腔癌)已超過240萬人次,相較109年同期篩檢數量減少約1成。定期癌症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以大腸癌為例,大腸癌連續13年發生人數第1位,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每年有超過1萬5千名大腸癌新診斷個案,男性的發生率又比女性多約1.5倍。大腸癌是男性發生率的第1位癌症,女性第3位,故鼓勵男性要特別留意。經國民健康署篩檢資料庫分析,109年男性的篩檢人數約52.5萬人,低於女性的71.8萬人,因為男性篩檢人數少,故早期發現息肉人數也較少,罹患大腸癌風險會相對增加。國民健康署補助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糞便潛血檢查沒有侵入性且檢查前不必限制飲食,可鼓勵符合資格的民眾(民國36年至60年出生)的民眾,帶健保卡就近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就可在家輕鬆採集檢體後送回醫療院所作檢驗。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篩檢資料顯示,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以及每20人就有1人為大腸癌。而今年因受新冠疫情影響,造成大腸癌篩檢結果陽性個案,不敢進一步到醫療院所做大腸鏡檢查,截至7月底尚有約2萬名篩檢陽性個案尚未接受大腸鏡檢查,也就是可能會有1萬名大腸息肉及1千名大腸癌個案待檢查發現。若糞便潛血篩檢為陽性,是否可以再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而不做大腸鏡確診呢?根據我國研究資料分析顯示,超過6個月以上做大腸鏡,得到進行性大腸癌的風險增加2倍,而若超過1年才做大腸鏡檢查者,風險更達到2.8倍。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暨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醫師表示,現疫情趨緩,醫院也都有良好的感染防護措施,呼籲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越早進行大腸鏡檢查,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越低,是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的不二法門。國民健康署補助50歲以上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糞便潛血檢查沒有侵入性,也不會造成疼痛,且檢查前不必限制飲食,安全又簡單的採便8步驟,符合補助資格的民眾可以帶健保卡到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再使用糞便採集棒刮取檢體並送回醫療院所,便可等待篩檢結果。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篩檢資料顯示,透過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及降低二期以上大腸癌29%發生率。早期大腸癌的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而第4期大腸癌5年存活率僅為1成4。國民健康署提醒符合資格的民眾,趁疫情趨緩加緊腳步至特約醫療院所接受大腸癌篩檢,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628解封? 朱立倫指全台先廣篩揪黑數
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18)日指出,近日病情稍緩,每日確診數降到二百以下,各種急於解封的聲音開始出現。然而參照國際經驗及專業人士的看法,解封的基本條件必須疫苗接種及廣篩清零。朱立倫表示,徹底解封必須等待疫苗接種率達60%以上,但台灣短期內不可能達成,急於解封至少要做到廣篩清零。台灣存在疫情黑數是事實,廣篩普篩將疫情黑數找出來,精準疫調將社區清零是避免疫情繼續傳播的基本功。朱立倫指出,過去一年多由於未能超前部署,篩檢量一直到疫情暴發的這一個多月來,緊急採購才大幅增加篩檢量能。目前認真普篩廣篩的主要是雙北市,尤其是新北市,設置了21個社區快篩站、18間醫療院所總動員,每日實際篩檢量將近5000例;再加上10家企業篩檢數已達7000人,篩檢總量將可大幅提高。日前指揮中心新增的居家快篩的上市,在全面推動下進行普篩,陽性反應的立即進行PCR檢測,很快地也能清出更多疫情黑數。「台灣同島一命,不能僅靠新北、台北廣篩普篩。」朱立倫認為,即使現階段疫苗還未能到位,如果全台各縣市能夠用同樣的力道全力推動居家、社區、醫療院所及企業的廣篩,以一個月的時間為目標,至少達到一千萬人的廣篩普篩將各地疫情黑數清出來,再經精準疫調做好清零計劃,台灣才能勉強解封。
分區解封? 衛福部:未來10幾天疫情變化是研判基礎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近期趨緩,外界關注全國三級警戒是否會在6月28日後有所調整,衛福部疾管署長周志浩今日在行政院會報告時明確指出,國內社區傳播風險仍存在,「三級警戒仍宜持續」。至於是否考慮分區解封,未來10幾天疫情變化是研判基礎,只要國人落實三級防疫警戒,以至於有效控制疫情,相關管制措施鬆綁不是沒機會。周志浩今於行政院會後記者會報告表示,目前國內整個篩檢數量大幅提升,確診病例數有趨緩現象,確診案例致死比例也有下降趨勢,整體國內疫情有好轉趨勢,但疫情瞬息萬變,仍不可鬆懈。外界關注全國三級警戒何時可以解除,是否有分區解封可能性,衛福部次長薛瑞元今表示,未來10天疫情變化是關鍵。(圖/行政院提供)周志浩以RT值為例,RT值越高,代表可能傳染越多人,大於一代表疫情越來越嚴重,小於一則是病例數會逐漸減少,高峰期RT值為2.8,近期已經降到0.76,這是好的現象。不過,周志浩提到,全球疫情仍險峻,國內雖疫情持續緩降,惟仍需擴大社區篩檢,及早發現個案,降低家戶傳播,嚴防疫情反彈或爆發新流行。同時,國內社區傳播風險仍存,近期北部交通人流出現回升跡象,三級警戒仍宜持續。對於全國三級警戒何時有望解除,是否有分區解封的可能性,薛瑞元表示,雖然目前疫情有趨緩,但絲毫不能鬆懈,未來10幾天疫情變化是研判基礎,只要國人可以把三級警戒措施做好,相關管制不是沒有放鬆的機會,仍要視疫情變化做出決定。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強調,現階段無法排除任何選項跟可能,由疫情指揮中心及專家意見做決定。
新北市各行政區確診人數出爐 侯友宜:85歲以上長者優先接種疫苗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指揮中心於11日的防疫記者會上表示,新增新增之286例本土病例,為141例男性、14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5月19日至6月10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120例最多。而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在記者會上公布最新數據,新北市累積病例達到5406人,其中以板橋、中和最多。侯友宜在新北市政府防疫記者會上公布新北市各行政區的最新累積確診人數,其中板橋1155例、中和862例、三重670例、新莊486例、永和421例、土城384例、新店277例、蘆洲246例、汐止174例、樹林154例、五股121例、淡水118例、泰山81例、林口78例、三峽67例、八里26例、鶯歌21例、深坑21例、瑞芳12例、石碇10例、萬里7例、金山 6例、石門4例、三芝3例、貢寮1例、坪林1例、累計確診人數達到5406人,其中目前平溪、雙溪、烏來等地均無確診案例。而防疫指揮官陳時中於10日表示,新北市確診病例為全國最多,關鍵原因在於廣篩,而侯友宜則回應,只有廣篩才能找出隱形的傳播鍊,目前許多快篩陽性的民眾,都是無症狀或是輕微的確診者,平時容易疏忽,要找出來才能阻斷傳播鏈。侯友宜也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新北市社區篩檢站總篩檢數52320例,其中陽性率高達1.8%,已經篩出960名確診者,而在10日新增41例,其中也大多是無症狀或輕症患者。侯友宜同時強調,透過這幾天廣篩人數創下新高,透過統計數據顯示,確診者中有90%是屬於無症狀。至於疫苗施打方面,侯友宜宣布將開放21家醫療院所、29區衛生所、26處中大型接種站,另外安排200隊機動疫苗接種對讓民眾可以接種疫苗。第一階段以85歲長者優先,預計有5.3萬人,另外還包含第一、三類高風險接觸者,估計有5千人、長照照顧人員2.4萬人,共計有8.2萬人優先接種。
疫情未見緩解?新北各大醫院共收治528病人 重症率高達15%
近期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逐漸上升,新北市長侯友宜25日表示,新北市目前各大醫院收治病人總共有528人,其中有77人是重症,比例15%相當高,且重症很多是長者,市府將加強醫院與長照機構防疫,落實感控、分艙、分流,除了必要性洗腎與緊急需求,其他都視訊看診,確保長者安全。侯友宜說,今天整個到現在新北市確診人數達1926人,還是以板橋,昨天總篩檢數量6647人,是最高的一天,熱區的陽性率達4.48%、4.35%,比總平均的3.67%還要高,證明熱區比較容易感,防疫一定要加強。
「校正回歸」造成人民質疑 蔡易餘:應先公布總數再說明修正
蔡易餘呼籲民眾宅在家抗疫,還推廌大家一部宅動漫《重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內容講述一個少年可以透過讀檔,讓人生重新選擇。但他話鋒一轉說,人生不能讀檔重來,指揮中心重新讀檔,在記者會上將遲後通報的確診案例以「回歸校正」重新列回先前每一天的案例數,可能會造成人民質疑政府。蔡易餘說,每日檢驗的陽性率數字有在公衛上的意義,而且主要是因為篩檢數量過於大,造成檢驗與回報程序延遲。他建議,應改成用採檢日作為案例累計的登錄日期,事實上可能也更容易看出每日疫情趨勢,但也應把公布確診案例數字與變化理由說明更清楚,如果在統計上先說總數,在記者會上把721例的數字秀出來,再說有部分個案例是先前採樣,因遲延收件必需重新計算,相信人民會信服很多。「我沒有醫護專長,只能窩在家,但真的感謝此時在第一線忙碌的醫師、護理人員、篩檢人員與消毒人員,還有阿中部長帶領的疫情指揮中心」,蔡易餘說,全民一定要一起打贏疫情,非常遺憾,「校正回歸」這名詞一定變成往後的笑話;他強調,從去年來,台灣就是靠透明與信任才贏得好一段防疫優勢,但疫情戰爭還有下半場,信任絕對還要持續,不然在人民心裡,一定是質疑政府怎麼信任每日公布的結果。
「校正回歸」到底是誰搞的?徐巧芯曝光「篩檢流程」 批:根本帶風向栽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行昨(22日)宣布,在過去6天當中有400例「校正回歸」的本土確診新冠肺炎,因為篩檢、疫調和通報數量造成塞車,才會發生這種情形,但同時也引發各界討論。台北市議員徐巧芯表示,許多「內幕消息」稱原因在雙北政府身上,根本就是「栽贓」,並直接曝光檢驗流程。徐巧芯在臉書、PTT八卦版發文表示,地方政府都是等到中央通知,才會知道檢驗結果,但卻有人稱「雙北市政府沒有登錄案件」,讓她痛批根本是莫名其妙的「帶風向栽贓」。徐巧芯並直接公開病患篩檢流程以茲證明:第一步:醫院在個案PCR採檢後必須上法定傳染病系統登錄資料,送檢驗單位,合格的檢驗單位是由衛福部核可。二、檢驗單位在PCR結果出爐後再上法定傳染病系統登錄結果,至少要等3天;此時確診,中央就會開始進行通知。三、地方衛生局疾病管制科每天都會上法定傳染病系統監看資料,有看到確診個案後才開始進行疫情調查。由於中央要求的登錄流程非常繁瑣,所以一個案子要寫40分鐘並不為過,與前(21日)媒體報導內容符合,而且有的情況是「中央拿到PCR報告之後通知民眾但卻沒有給市府,導致一差可以差到6天」。徐巧芯直問「有篇新聞說陳時中不忍苛責地方,到底是要怎麼苛責法?」她忍不住質疑,PCR的報告是先到中央還是地方?是誰通知誰?至於有人問為何在雙北市?徐巧芯表示因為雙北市篩檢數量多,而且非地方政府的檢驗所必須照中央要求的繁瑣內容寫,所以會延遲,再加上中央通知地方政府又慢一步,「怎麼會把奇奇怪怪的校正回歸推給地方政府呢?」
全台三級警戒?陳時中曝「確診率降到2.8%」 加強擴增防疫能量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9日宣布全國防疫警戒進入第三級,22日是全國進入三級警戒第一個週末,行政院長蘇貞昌22日上午召集相關部會召開防疫會議,會中衛福部長、防疫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儘管本土確診個案數逐日增加,從15日的高峰期來看,總體篩檢後的確診率已經從6.3%降到這兩天的2.8%,確診率有明顯下降。疫情升溫,蘇貞昌召開防疫會議。(圖/報系資料照)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22日下午表示,蘇貞昌院長一早召集相關部會於行政院召開防疫會議,會中先針對近日疫情討論及交換意見,盤點政府的整備防疫能量,目前中央各部會所準備的防疫物資、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以及專責病床等尚足因應,但仍應持續擴增能量,有以待之。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現在沒有升級的條件。(圖/行政院提供)羅秉成也轉述,配合全國各縣市政府近來的努力,蘇貞昌要求相關部會督促、協助地方各方面防疫作為,特別要加強和地方聯繫載運,讓確診者和確診接觸者可以儘快得到照顧。另外,防疫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的報告指出,自15日的高峰期來看,總體篩檢後的確診率已經從6.3%降到這兩天的2.8%,確診率有明顯下降,各地篩檢能量仍須配合需求持續增加,篩檢數量從本月15日約6000多人,至本月19日已提升至1萬3000多人。對此,蘇貞昌指示中央與地方的篩檢、通報程序應持續加強精進,對於各篩檢站的資料填寫程序,院長已請政院資安處協助建立系統,讓多數民眾能夠先於手機上填寫,減少各篩檢處醫護、行政人員的負擔。羅秉成表示,目前中央全力整備集中檢疫所,已從4500間增加到5100間,作為全國無症狀、輕症確診者的照顧之用。針對北部縣市有意願成為集中檢疫所且合乎標準旅館,已請交通部觀光局直接聯繫業者意願,後續將名單提供醫福會辦理後續場勘與評估。交通部則陳報全國防疫旅館數量,從10日的17388間,增加至21日的19174間,目前入住率為58.72%,仍有足夠能量。針對專家會議召集人張上淳教授則表示,最佳的防疫作為就是降低群聚,減少人員接觸及流動,所以無論公部門或是民間企業,都應該做好分流,盡力做到彈性上班和居家上班,才能保護每個家庭等。蘇貞昌也指示行政機關率先做好示範,落實防疫指引,而各部會應加強宣導,降低民眾出門群聚機會,政府整備資源讓民眾安心,讓確診者得到醫療協助,做好防疫生活,才能讓疫情持續穩定降溫。
增286例本土!「全台剩8縣市」0確診 陳時中:沒急劇轉壞
台灣疫情持續擴大,昨天本土病例新增286例,並新增1例死亡個案,新北市已連續3天蟬聯病例增加最多縣市,全台僅剩花東、金門、連江等8個縣市是淨土,值得注意的是,不明感染源有63例創下新高。指揮官陳時中認為,台北快篩陽性率已下降至4.6%,疫情沒有急劇轉壞。但是學者認為,不能樂觀看待,全國應盡快廣設社區篩檢站,密切監控數字,才能知道對疫情的圍堵措施有無效果。各縣市累計本土病例台北陽性率下降 阿中︰沒急劇轉壞從5月11日起,本土確診個案已累積1577人,死亡病例累積15例。依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在新增286本土個案中,新北市新增157例居冠,仍以中和區40例為多;其次是台北市87例,以萬華區40例為多。全台目前只剩下花蓮、台東、屏東、澎湖、金門、連江、嘉義市、嘉義縣等8個縣市尚未有確診病例。若以群聚感染來源區分,有萬華活動史達84例、萬華茶藝館60例,可看出萬華仍是感染核心,疫情指揮中心昨日下午3點,針對4月20日至5月19日曾在萬華高風險區停留較久,但目前人跑至外縣市者發出簡訊,提醒如出現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異常等,請聯絡當地衛生局就醫採檢。陳時中表示,最近每天確診數都在200多、近300處徘徊,這一波疫情爆發到現在約10~14天,台北快篩陽性率已從開始的18%上下,一路降至昨天4.6%,且篩檢數量已達1000~1200件,具相當篩檢規模,趨勢並未急遽轉壞。不過,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認為,即使台北市疫情趨緩,不代表全國都變好,參考美國經驗,不能以某區域情勢放大到全國,而要特別注意新北市與其他縣市。專家稱各縣市都下降 疫情才算控制「除非每個縣市採檢站陽性率都下降,才代表疫情真的控制住」,陳秀熙表示,新北市現在才要開始做較多篩檢,最近確診者以新北市為多,可以得知是北市傳出的第二或第三波隱形感染,且中部縣市也都有,表示疫情已往外擴散,指揮中心若真要超前部署,必須全台各縣市都加快設立篩檢站,才能做到精準監控,才能知道圍堵措施有沒有效,若全國陽性率沒下降,就要提前部署提升警戒到第四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與各縣市政府召開第一次全國防疫會議,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已請各地方政府盡速盤點如何設置熱區採檢站,並提報指揮中心評估協助。立委建議普篩 以健保卡編號作識別國民黨立委林思銘認為,指揮中心昨突然授權地方政府「自行認定」哪些地方是疫情熱區,再向中央申請設立篩檢站,表示進入社區感染後,尤其,不明感染源者有63人創新高,如果只因篩檢能量而限制篩檢人數,表示未檢出的感染者持續傳染的機會更高,情況只會更糟。林思銘強烈建議,即刻實行普篩,為減輕醫護人員負擔,指揮中心應立即比照口罩發放模式,開放健保卡編號作為檢體識別方式,醫護人員不必花時間填資料,才能增加現場篩檢量能。
華航機師8日9確診!「跨航線、跨機種」機師感染 專家:本土感染機率高
華航機師染疫風暴持續蔓延!華航機師不僅釀本土感染再增1例,指揮中心專案採檢華航1279名機師血清抗體,又新增3例未曾確診的陽性個案,8天以來華航已經有9名機師、2名家屬確診,3名機師抗體陽性,共增14人染疫。感染科權威黃立民表示,抗體結果顯示,病毒從來沒在台灣本土消失,機師在本土被感染機率恐比境外還高,且至少有2波以上感染,建議比照部桃專案,擴大篩檢航空公司外包商、清潔工等所有相關人員,才能避免疫情擴大。1279名華航機師採檢血清抗體結果應比照桃醫 擴大包商清潔工篩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國內新增1例本土案例案1111,正是最早被澳洲採檢確診印尼籍機師的太太。另為釐清整起機師感染傳播途徑,指揮中心日前啟動航空公司飛航機師採檢專案,截至昨天,血清抗體已採檢934名,結果驗出6名機師抗體陽性,其中3名為過去已公布的確診個案,分別是案151、案177及案1105,另3名從未確診。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其中3位是先前確診者,另外3人,分別是2名男性機師與1名女性機師,核酸採檢雖為陰性,但血清抗體IgM陰性、IgG陽性,顯示為可能已感染一個月以上,但未被確診的個案。陳時中表示,會針對這3名血清抗體陽性個案,進行執勤飛航紀錄、同行機組員進行疫調,並對密切接觸者、同住家人,進行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檢驗。氣候暖口罩戴得緊 未爆社區感染對於多名機師抗體陽性,是否代表早有隱形傳播鏈存在?陳時中表示,觀察感染者並沒有擴及到其他地方,如過去國內也有11名不明感染源,後來引發17人社區傳染,但目前沒看到機師對外傳播,強調還是要等所有人都完成血清抗體後再串連關聯性,檢視是否有傳播地圖,但也可能沒有。黃立民認為,從血清初步結果顯示病毒存在台灣很久,一直沒有消失,且先被澳洲確診的印尼籍機師應已不是第一波感染,而是早就好幾波後,目前確診者應該只有少數是境外感染,很大部分應是本土感染,且有好幾個感染源頭,但因沒有全面血清調查,之間又都有斷點,才會難查感染源。若早有多波傳染,為何社區都沒有爆發?黃立民認為,除了與民眾口罩戴得緊外,與最近氣候溫暖有關外,更重要的是國內篩檢數量下降,近兩個月來,醫院醫師主動通報採檢數量大降,不只民眾連醫護都已防疫疲乏,華航事件是警訊,應該要加強採檢。抗體陽性若逾10人 隱性感染者多長庚大學新興傳染病防治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從新增抗體陽性個案可看出華航機師間存有隱形傳播鏈,現在應盡快追蹤抗體陽性個案的社區接觸史,避免疫情進一步擴大,指揮中心目前在900多人中驗出6人抗體陽性,還在可接受範圍,若抗體陽性人數超過10人,就比較擔心,可能還有很多隱性感染者。對於專家分析這次感染非第一波,華航表示無法回應,應由疫情指揮中心來判斷。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常務理事、華航機師陳蓓蓓表示,所有人都很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大家都在納悶「還能做到什麼程度?」近日許多被採檢者心裡則是五味雜陳,電話或門鈴一響就開始擔心是不是確診要被帶走了。有航空業主管則認為,防疫破口若在國外,不太會發生跨航線、跨機種的機師感染,有可能是返國後的環境或動線出了問題。
篩檢準費用才貴? 陳宜民斥篩檢貴是因件數少人力成本高與準度無關
針眾反應台灣的新冠肺炎自費篩檢費用太貴,台商也爆料台灣新冠肺炎自費採檢費用是大陸湖北醫院篩檢的19倍,要指揮中心調降費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卻回應「因為台灣(篩檢)比較準啊」,還說與大陸比沒有意義,引發正反意見網路大論戰。有醫師背景的藍營智庫國政基金會永續組召集人陳宜民則直言「篩檢比較準所以才比較貴」的說法很奇怪,畢竟各國檢驗新冠肺炎病毒的儀器、試劑,即使廠牌不同,出廠前都要通過嚴格檢驗,不然沒醫院敢買。陳宜民說,台灣自費篩檢費用很貴,是因篩檢量比國外少很多、人力成本貴,但也不是無法解決,例如採購自動化機器因應就是一種方法,台灣篩檢費貴卻推說台灣篩檢比較準所致,對於解決問題「才沒意義」。「台灣篩檢真的比較準所以才比較貴嗎」,陳時中昨日脫口而出的一番話,在網路引發熱議。有綠委加碼表示,就算台灣篩檢費用貴了19倍,也勝過在中國做19次篩檢,暗指大陸篩檢不準費用才比較便宜,但也有網友反嗆,過去一段時間大都是從台灣出境者到了他國境內被檢驗出陽性,真不知究竟是台灣篩檢比較準還是比較不準。陳宜民分析,台灣篩檢費用比國外貴的原因其實仍在於人力成本貴,包含掛號費、醫師診察費、採檢費及核酸試驗檢驗費用等等都是相關成本,國內各大醫院核酸檢驗試劑成本價大約在數百元到1000元之間,與許多國家其實差異不是太大,若大量採購議價空間自然也會較大。台灣因指揮中心對可篩檢標準十分嚴格,篩檢數量不夠多,檢驗人力成本又難以下降,台灣篩檢比其他國家貴就不意外。曾大力推廣愛滋病篩檢的陳宜民還說,愛滋病篩檢費用也是送到P3實驗室進行,人力成本與新冠肺炎篩檢差不多,但當年因為篩檢量大,價格就就比新冠肺炎篩檢低,足證篩檢費用貴的關鍵在於數量多拐,而非國內外篩檢儀器與試劑甚至「準度」的差別,否則,比台灣篩檢費便宜者還不只中國大陸,難道那些篩檢更便宜的國家篩檢準確度通通不如台灣準?他說,除非別有用心想刻意隱瞞疫情,否則他不相信有醫院會在此刻想要篩檢不準、冒著造成更大傳染風險賺黑心錢。「此次醫院爆發院內群聚感染,凸顯擴大篩檢確有其必要」,陳宜民有感而發的說,媒體已報導該染疫醫院護理人員及醫師人心惶惶,甚至有醫師希望自費篩檢,確定健康無虞後才敢回家,顯示自費篩檢時機與費用確有再檢討的空間。他也說,國外已有全自動篩檢儀器,雖然價格比人力篩檢貴,但足以應付篩檢量擴大的需求,使用一段時間後固定成本也能被逐年攤提,如果篩檢量能擴大,不僅篩檢價格可以下降,也能夠滿足更多有需求篩檢民眾的需求,或許是未來可以思考的方向。
【跟著志玲拚生子2】染色體基因易突變健康寶寶好難求
4所有的高齡產婦都與志玲姊姊一樣,必須面對卵子老化、染色體突變等問題,前方盡是漫漫的坎坷艱辛求子路。現年45歲的雅惠(化名),40歲結婚前便知道自己必須把握時間趕緊懷孕生子,婚後她選擇試管療程增加受孕機率,但歷經9次都失敗。以試管單次花費約15萬~20萬元計算,雅惠砸了快200萬元,卻換得一場空。不死心的雅惠決定換醫師再戰一次,這回,第一次療程便取出10多顆卵,以她的年紀來說成果相當不俗;由於之前每次療程都失敗,醫師建議雅惠進行胚胎染色體檢查,結果很幸運地有一顆胚胎正常。雅惠想多生幾個孩子、同時增加懷孕成功率,便努力不懈地繼續取卵,前後共進行15次療程,取出100顆卵,她本來以為至少能再多增加幾顆正常的胚胎,沒想到竟再也沒出現過,她只能寄託在第一次療程中唯一的一顆正常胚胎。幸好皇天不負苦心人,目前雅惠已懷孕12周。38歲的蔡小姐,則是藉由人工生殖服用排卵藥物,先後懷孕2次,第一次胚胎不良自然淘汰,第二次好不容易懷孕,5個月後卻發現染色體異常,只能忍痛引產,最後她採取試管療程、再進行相關篩檢,目前終於成功懷孕3個月。「如果想要確保胎兒健康,可以在準備懷孕時就先進行孕知因篩檢,透過抽血檢驗男女雙方是否為隱性疾病帶因者。」遺傳諮詢師Ayna說,隱性疾病帶因者外觀及智力皆與正常人相同,只是體內帶有疾病因子,而孕知因篩檢最多可檢查300多種隱性疾病。萬一夫妻都是同樣隱性疾病的帶因者,就可能生出隱性疾病的孩子,例如地中海貧血、X染色體脆折症(遺傳性智能障礙疾病)等。張甫行說,此時就必須選擇試管療程,才能進行胚胎著床前的基因檢測(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簡稱PGD)挑選出正常胚胎。另一個高齡產婦常見的問題就是「染色體異常」,若採取試管療程也能事先預防,可在胚胎植入前進行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簡稱PGS),檢查染色體數量與是否異常,再把篩選過的正常胚胎植入。順利懷孕後,建議可在10~12周抽血再次檢查染色體,尤其是針對唐氏症。當然,抽血檢查染色體的準確率仍比不上羊水檢查,所以如果沒有子宮肌瘤或其他狀況,也可以進行更精確的羊膜穿刺與羊水晶片。最後,懷孕20周時再進行高層次超音波,確認胎兒器官及四肢發展是否正常。這一連串的檢查、篩檢過程,隨著檢查精細度不一、價位也高低不等,但重點是並不保證一定成功,只能說憑藉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盡量提高生下健康寶寶的機率,而醫師終究不是神,女性朋友們還是盡量趕在35歲前懷孕生子,靠自己最實在。(張雅淳)百萬拚子流程:1.凍卵:選出品質好的卵子冷凍,每次約10萬元(以10~15顆計算),每存1年需付約1萬元2.試管療程:若進行凍卵或不孕症治療,可採取試管療程,單次約15萬~20萬元3.孕知因:懷孕或凍卵前的隱性疾病篩檢,依照疾病篩檢數目不同約1.8萬元~2.8萬元。4.PGS:進行胚胎的染色體數量與大片段缺失檢查,以3顆胚胎來說約5萬元5.PGD:若孕知因檢查有異,或想終結隱性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遺傳下一代,可透過單一基因檢驗選出正常胚胎,花費約12萬元。6.羊水檢查:羊膜穿刺可進行仔細的染色體檢查,避免唐氏症,要價8,000~1萬元,高齡產婦享有政府補助5,000元。羊水晶片則為更全面的基因檢查,要價2.8萬元~6.9萬元。7.高層次超音波:以影像檢查來最後確認胎兒器官、四肢發展是否正常,要價約2萬~3萬元。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最新出刊271期《周刊王》和2157期《時報周刊》。《周刊王》與《時報周刊》聯姻,一套雙雜誌「旺透價39元」,2019/06/19全省4大超商、全聯及美廉社強勢上架。雜誌內附超商折價券,幫您激省378元,粉絲切勿錯過。想追蹤周刊王最勁爆消息,請進最新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119wantweekly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請點讚時報周刊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