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巢
」 蜜蜂 築巢 蜂窩 虎頭蜂 鳥巢海保署攜手遠見天下文化 世界候鳥日前夕推出《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 澎湖青螺是小燕鷗漫長遷徙旅途的第二個家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攜手未來親子學習平台推出以保育類「小燕鷗」為主角的新繪本《這裡,真的不一樣了!》,在世界候鳥日前夕(11日)於高雄港港史館舉行新書暨動畫發表會,開場由大伙房書院帶來小燕鷗保育行動劇,海保署副署長吳龍靜、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總經理何瑋、繪本作者王文華、審校臺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洪崇航博士及港務公司高雄港職場互助教保中心小朋友,共同攜手倡議海鳥保育行動。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及海保署署長陸曉筠同時透過影片,與在蘭嶼的蘭恩教保服務中心小朋友互動,呼籲大家共同守護候鳥棲地,讓臺灣永遠是小燕鷗漫長遷徙旅途的第二個家,並致贈小朋友小燕鷗布偶。有興趣的民眾可至政府出版品展售通路(「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及「國家網路書店」)購買,或至海保署官方網站(https://www.oca.gov.tw/海洋保育教育>海洋保育教案)閱覽。《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封面(圖/海保署提供)。陸曉筠表示,臺灣是許多候鳥及遷徙物種的中繼站,有玄燕鷗、白眉燕鷗、紅燕鷗、蒼燕鷗、鳳頭燕鷗、黑嘴端鳳頭燕鷗以及書中黃嘴黑帽的小燕鷗等7種保育類燕鷗在臺灣繁殖,每年季節悄然變換時,候鳥們便開始漫長的遷徙旅程,在這裡避暑、過冬、繁衍下一代;繪本故事引導我們跟著小鷗與小燕幫下一代找尋適合的居所、覓食、度過風雨,再一起透過守護行動讓可愛的燕鷗寶寶小黑、小圓順利成長,到離巢遠去,澎湖青螺棲地保育有成,志工們等待小燕鷗們再次回來,這裡就像是牠們的第二個家。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與蘭恩教保服務中心小朋友互動(圖/海保署提供)。陸曉筠補充,為了讓更多人認識並關心這些遠道而來的海洋嬌客—小燕鷗,特別邀請金鼎獎作家王文華創作《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透過故事與插畫展現守護海洋生態的重要性。海保署一貫致力於推動海洋保育政策與行動,此次推出第四本《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同時出版動畫與教案,期盼孩子們能從繪本小燕鷗的眼中,思考我們對待環境的方式,學會愛護環境,守護小燕鷗的棲息地,呼籲社會各界將保護海洋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共同實現海洋保育的目標。大伙房書院小燕鷗保育行動劇(圖/海保署提供)。海保署指出,臺灣每年迎接無數遷徙物種,其中,小燕鷗是臺灣最小的鷗科鳥類,每年4至8月,這些小巧的海鳥從南半球飛抵臺灣沿岸,在河口與沙灘築巢繁殖。然而,牠們的繁殖過程充滿挑戰,不僅要面對天敵與氣候變遷,還要應對流浪犬貓入侵、車輛輾壓及人類活動的破壞,這些威脅大大影響了小燕鷗的繁殖成功率。未來親子學習平台也致力於培養下一代的環保意識,《這裡,真的不一樣了!》透過中文、英文雙語編譯,希望藉由繪本推廣,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從繪本中找到屬於自己對海洋的那份感動及愛護海洋的心,讓關心海洋的行動全齡化、國際化。海保署進一步說明,今日發表會上,參與貴賓共同呼籲大眾「守護燕鷗、珍惜海洋」,遵守「四不一要」原則,首次公開《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內容,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在國家書店及五南書局通路購買,繪本教案刊登於海保署官網,動畫也公開在海保署Youtube。此外,今年10至11月也將在北、中、南及澎湖舉辦海洋保育繪本工作坊,歡迎親子家庭報名參加,活動報名資訊後續將公布於海保署及未來Family Facebook官方社群平台,敬請期待。
非洲企鵝「貪心先生」拯救種族不滅絕…230隻後代 高齡33歲被安樂死
動物得靠不斷繁衍後代,避免種族滅絕!美國馬里蘭州動物園(Maryland Zoo)有一隻巨星級非洲企鵝,名字叫做「貪心先生」(Mr. Greedy),牠自2歲開始與伴侶「貪心太太」留下大量後代,繁延至第5代、共有230隻非洲企鵝。這隻非洲企鵝的救星,因33歲高齡老化有健康問題,5日已被安樂死。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馬里蘭州動物園鳥類館長柯提安(Jen Kotyan)表示,1992年園內迎來一隻於1991年孵化的非洲企鵝,牠的編號為821號,因為牠侵略性強,又愛搶走同伴的食物和築巢材料,被館方人員冠上「貪心先生」稱號。而貪心先生在1994年到了可以生育的年齡,被安排與當年一起送到馬里蘭動物園的832號非洲企鵝配對繁衍,832號也有了「貪心太太」的稱號。這2隻非洲企鵝繁殖成功機率非常高,讓柯提安都很驚訝,「牠們是一對非常好的搭檔」。「貪心家族」的血緣已經繁衍至第5代,共有230隻非洲企鵝,數量十分驚人。不過貪心先生已經高齡33歲,園方注意到牠因為老化,開始出現各種健康問題,因此在本(9)月5日為牠進行了安樂死。園方希望喜愛貪心先生的民眾不要太傷感,因為非洲企鵝平均壽命是18年,牠活了近2倍時間,生命力真的很強大。同樣高齡33歲的貪心太太雖然身體健康,但園方目前要觀察貪心太太的狀況,因為有些企鵝失去伴侶,會著急找新伴侶交配,若是牠有展現出這種狀態,不排除馬上找一隻單身雄性企鵝作為新一任配偶。
禮堂天花板突然坍塌釀7人受傷 幕後元凶竟是「牠」
泰國瑤索通府甘繼恩橋縣(อ.คำเขื่อนแก้ว จ.ยโสธร)的百年大會堂在8月29日發生了一起天花板倒塌事故,造成7名師生受傷。意外發生當下,大會堂內正在舉行甘繼恩橋縣教育促進中心主辦的「經濟足夠教育評估」活動,參與者包括甘繼恩橋縣縣長布亞虹(พันจ่าเอกอนุสิทธิ์ บัวหุ่ง)、中央評估委員會成員、學校管理者及大量師生。當時,現場正進行著展覽展示活動,天花板突然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倒塌,塵土瞬間瀰漫整個大會堂,現場一片混亂。根據外媒報導指出,這起事故造成7名瑤索通府皇家公益學校28(โรงเรียนราชประชานุเคราะห์ 28)的7名師生受傷,其中有2名教師、5名學生。傷者主要為頭部及身體擦傷,同時有塵埃進入眼睛的情況。隨後傷者均被緊急送往醫院急救,所幸在當天稍晚時候全數出院。事故發生後,調查人員迅速進駐進行現場勘查,發現天花板坍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天花板上方堆積了大量的鴿子糞便所致。這些糞便長期積累,最終超過天花板的承載能力,導致崩塌。此外,大會堂的屋頂結構也被發現並未安裝防鳥網,這使得鴿子得以自由進出,在天花板上方築巢並排泄糞便,進一步加劇天花板的負擔,這才導致此次的倒塌。事後,甘繼恩橋縣教育促進中心立即派遣人員清理大會堂內部,並檢查建築物的其他部分。甘繼恩橋縣縣長布亞虹表示,這座大會堂已使用多年,部分結構出現了老化問題,之前已經向相關部門申請了修繕預算,目前正在等待預算撥款,以便進行必要的修繕和加固工作,確保未來不再發生類似事故。
龍年效應配生育獎勵奏效 蔣萬安曝北市新生兒增幅破一成
台北市長蔣萬安14日表示,台北市2024年元月至6月出生新生兒小計8,111人,比去年同期增幅破一成,台北市政府持續推動「助您好孕」,鼓勵大家在北市築巢生養。北市民政局長陳永德指出,根據市府統計,2023年嬰兒出生數計1.6萬人,較2022年增加2,000多人,增幅達11.5%,2023年北市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為千分之970,高於全國的865‰,在六都中位居第2,僅次於桃園市。陳永德說,2024年113年1至6月,北市出生人數達8,111人,也較去年同期的7,294人,增加817人,增幅破一成來到11.2%。官員分析,除了生育獎勵政策見效有關外,2024適逢龍年,仍有推波助瀾之效,下半年生育率仍看好。蔣萬安說,台北市政府刻正推動「樂生、助養、好住、助您好孕」政策,並加倍發放生育獎勵金。他觀察,2023年新生兒生父、生母平均年齡,比起2022年36.6與34.4歲,下降了0.2和0.1歲,正朝好的方向發展。蔣萬安強調,北市自2023年起推出「樂生、助養、好住」助您好孕專案等多項精進措施,包括育兒補助的生育獎勵金加碼、好孕2U專車補助、各項育兒支持服務、職場友善鼓勵推廣等,給年輕人成家育兒最實際的支持,鼓勵年輕人在台北市結婚成家,帶動生育率及出生數的提高。台北市議員許淑華則提醒,生育獎勵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長遠規劃。她說,新生兒後續的托育政策需要持續改善,目前公幼、公托數量仍然不夠,家長擠破頭之外,近期問題叢生的托兒醜聞更讓家長心驚,北市務必加強把關。此外,臨時托育量能也需要持續增加,以利因應家長的臨時或緊急托育需求。
北市去年摘6千蜂窩 各校加強巡檢避免憾事
台北市南港高工上月20日發生蜜蜂螫傷人事件,導致7人受傷,北市議員表示,事件若發生在上課時段,後果恐不堪設想。根據資料顯示,北市每年蜂窩移除案件比例逐年提高,與北市公園復育生態情況良好有關。北市教育局表示,學校皆有定期校園環境巡檢機制,也將於113學年度開學前,提醒各級學校加強巡檢。上月20日下午5時許,7位民眾前往南港高工運動時,疑似遭虎頭蜂螫傷,造成5男2女共7人受傷,最小年僅9歲,警消到場後分批送往內湖三總治療,所幸意識皆清楚,蜂巢也於當日立即摘除。台北市動保處指出,蜂類最常在低樹枝、屋簷外、陽台、冷氣下方築巢,每年3月到6月是蜂群築巢初期,提早發現可根除小巢,每年9月到10月是虎頭蜂成熟期也是築巢高峰,須小心迴避不宜摘除。台北市議員曾獻瑩表示,去年在大安森林公園旁,曾發現巨大虎頭蜂巢,虎頭蜂不僅在郊區也在都市築巢,比例正逐年提高,蜂螫危害不存在城鄉差距,北市多數公園生態復育情況良好,蜂類等昆蟲紛紛回流,也是蜂窩移除案件逐年提高原因。曾獻瑩根據統計指出,去年就有6000件蜂巢移除事件,校園發現蜂巢,可能伴隨巨大安全隱患,學生可能因緊張攻擊蜜蜂,反而遭到蜂群攻擊,教育局必須提醒各校加強相關教育,避免蜂螫孩童事件發生。教育局說明,北市校園內每年約有30件通報蜂群活動案例,通報數並無增加情況,學校皆有定期校園環境巡檢機制,為確保校園環境安全,每學期開學前都會要求各校落實校園安全防護機制,並修正校園安全自主檢核及校園安全地圖,落實各項檢核工作,確保校園環境安全。
南港高工驚傳虎頭蜂螫人!7人運動場打球遇襲送醫 北市教育局回應了
台北市南港高工20日下午發生虎頭蜂螫人事件,由於蜂巢築在校內運動場的燈柱頂端,有不知情的民眾誤闖入蜂窩的警戒範圍,有4名大人、3名小孩遭虎頭蜂螫傷,消防人員獲報到場後勸離其他民眾並封鎖現場,患者經送醫後均意識清楚,後續皆已出院,蜂巢也完成摘除,詳細意外原因仍待釐清。昨下午5時許,有不少民眾在南港高工內打籃球,忽然有人遭虎頭蜂螫傷,消防人員趕抵現場後,先與校方保全合作,將現場仍在運動的民眾勸離,隨即封鎖現場,遭螫傷的7位民眾分批送醫治療。遭螫傷的民眾有4名男子,年齡在20至53歲間,另有13歲、9歲男童與11歲女童遭螫,均送往內湖三總治療,所幸意識皆清楚,目前都已出院。蜂巢在下午5時42分摘除,詳細事故原因仍有待釐清。台北市教育局表示,發生民眾疑被虎頭蜂螫到後,學校已校安通報;傷者經醫院處置後離院,提醒所有學校針對學校環境安全檢視,避免類似情況發生。台北市動保處保育組長黃紹宣表示,該蜂窩是在學校球場的燈柱頂端築巢,所以難以發覺,直到有民眾在運動時不慎進入蜂窩範圍,才釀成螫傷意外。黃紹宣提醒,隨著天氣逐漸變熱,7、8、9月進入虎頭蜂的活躍期間,民眾若發現虎頭蜂可撥打1999,動保處會立即派員處理。
14年冷氣「長小綠芽」還能吹 日專家驚吐:第一次看到
每到夏天家家戶戶通常都會開冷氣,對抗炎熱高溫。最近有日本民眾發現自家冷氣機竟長出小綠芽,最神奇的是,冷氣一樣正常運作,他將照片分享到社群,網友看完笑歪,還形容是「傑克與魔豆」;有冷氣清潔專家驚吐第一次看見這種情況,稱拔草恐要拆冷氣找根源。近期有一名日本民眾在X發文,某天他下班回家被熱到直接跑去冷氣前吹風,與冷氣超近距離後才發現一個角落長了小綠芽,但冷氣一樣能吹讓他覺得很驚奇,但他不清楚是小綠芽是何種植物;他補充長出綠芽的冷氣已經使用14年,放置在2樓的房間。民眾家的冷氣長小綠芽的貼文立刻在X引起討論,「可以幫它取名字,很期待它最後會長出什麼」、「令和版的傑克與魔豆」、「看來以後在家中自給自足不是問題了」、「生命力太強了吧」;也有網友猜測冷氣長小綠芽的可能原因,「外面有鳥築巢,撿了果實來吃掉到冷氣裡,就讓你家冷氣長草了」。冷氣長小綠芽的神奇故事在網上發酵外,一名冷氣清潔專家小栗崇裕針對這情形,坦言就算他每年經手逾千台冷氣,也是第一次見到長草,平時長見的不外乎有昆蟲,最誇張則是有蜂巢。但小栗崇裕分析冷氣長出小綠芽可能的原因,應該是屋主清洗濾網晾曬時,被風吹的種子掉到上面,隨著時間發芽後才會從機殼縫隙冒出;也提醒屋主如果想把草拔除,恐得將冷氣全部拆開,找出根源才能連根拔除。
曾一度瀕危今復育有成 「凌波仙子」現蹤白河蓮花田
有「凌波仙子」美稱的水雉,不僅是保育類動物,還是台南的市鳥,過去因棲息地遭毀,一度瀕臨絕種,後來經過公、私部門合力復育下,族群持續穩定成長,並往外擴散,如今不只在官田區菱角田,最近白河區蓮花田也有水雉現蹤,令鳥友們振奮。白河蓮花已開花9成左右,近來民眾到白河賞蓮,意外發現珍稀保育類水雉,牠們穿梭、遊走在蓮花田間,模樣十分呆萌可愛,目擊的民眾直呼太幸運了。目擊民眾說,日前經過白河大竹里南91線道上的香水蓮花園,看到好多人拿著相機長鏡頭拍照,上前一瞧發現他們竟是在拍水雉,自己也趕快拿相機捕捉難得的畫面,後來詢問當地人,得知去年就有人在這一處發現水雉,還有人拍到水雉繁殖孵蛋,因該處一年四季都種植香水蓮花,形成適合水雉的棲息地。台南市政府農業局森保科長朱健明表示,水雉的繁殖棲地集中在官田,這幾年在市府農業局、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等單位共同努力下,水雉族群往外擴散,柳營、鹽水、六甲、下營及麻豆的菱角田都有人發現牠們的蹤跡,去年台南地區水雉數量大調查,總計調查到2882隻。朱健明提到,蓮花和菱角都是浮葉植物,本來就適合水雉覓食,水雉族群往外擴散至白河,樹大分枝,是好現象。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李文珍表示,去年即接獲鳥友通報在白河區發現水雉蹤跡,但未能確定牠們「定居」,直到今年有鳥友看到水雉築巢繁殖,才證實白河已成為水雉棲地之一,今年舉辦的台南地區水雉大調查計畫,預計將白河納入調查範圍。
紐約客驚呆!地鐵入口慘被「一團生物霸佔」 專家出面曝原因:免緊張
紐約地鐵法拉盛緬街車站(Flushing-Main Street station)入口被一群「不速之客」佔領,原來是數百隻蜜蜂覆蓋在欄桿處,甚至遮蔽欄杆原有的顏色,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蜜蜂在上空盤旋,嚇到不少民眾趕緊逃離現場。紐約地鐵入口被幾百隻蜜蜂佔領。(圖/翻攝自X)從網路的照片可見,一大群嗡嗡作響的蜜蜂就這樣密密麻麻地覆蓋在欄桿上,原本綠色的欄杆根本看不出顏色,除次之外,在地鐵出口處的上空,還有許多蜜蜂不停盤旋,看似在築巢。對於蜂群佔領地鐵站出口,一些害怕蜜蜂的民眾當場逃離現場,不過仍有乘客硬著頭皮趕緊進入第地鐵站搭車。《紐約郵報》報導,當地時間5日的通勤尖峰時段,紐約地鐵法拉盛緬街車站入口被一大群蜜蜂佔領,另據《華盛頓郵報》引述紐約大都會運輸署(MTA)發言人回應,「車站的入口已被封鎖,車站工作人員正在引導乘客前往其他入口」,因此,服務不會受到影響。報導同時引述當地民眾說法,該蜂巢於當天下午5點30分左右被發現,不過隔天上午,該蜂巢的尺寸明顯縮小。類似狀況過去也曾在紐約時代廣場(Times Square)出現,當時多達2萬隻黑黃相間、並且以花蜜為食的社蜜蜂,不知為何竟包圍了一家賣熱狗堡的小攤販,讓路過紐約客紛紛傻眼。紐約警察局(NYPD)最後是派人穿起防護裝、拿著昆蟲專用的吸塵器,耗時40分鐘才將這2萬隻蜜蜂帶離鬧區,對於蜜蜂聚集的情況,根據農業知識入口網的專家回應,有可能是蜂群群勢過大或恰逢繁殖季節例如春秋季,原有的蜂群就會產生新蜂王,其中一個蜂王會帶著部分蜜蜂尋找新地點築巢,而這個剛分離的階段就稱為分蜂。紐約地鐵入口被幾百隻蜜蜂佔領。(圖/翻攝自X)
杉林溪迎嬌客!鴛鴦連3年現蹤 15隻毛寶寶戲水萌翻天
南投縣杉林溪森林生態遊樂園區前年首度發現有鴛鴦現蹤,今年初又有11隻雌雄鴛鴦到園區過冬、求偶,近日陸續發現有3隻鴛鴦媽媽分別領著2隻、9隻和4隻鴛鴦寶寶在溪中游水,模樣可愛。園區呼籲,民眾若與「嬌客」不期而遇,務必留給牠們足夠的生活空間。南投縣杉林溪森林生態遊樂園區生態豐富,今年初有11隻雌雄鴛鴦來到園區過冬、求偶,近日已有3家族、15隻鴛鴦寶寶現蹤。(圖/杉林溪自然教育中心提供/潘虹恩南投傳真)杉林溪生態豐富,前年首度發現有3雄2雌鴛鴦現蹤交配,並在去年5月底看到1隻雌鴛鴦領7隻小鴛鴦覓食,成為杉林溪開園40年來首次出現鴛鴦繁殖紀錄。經園區持續觀察,今年1月發現7雄4雌共11隻鴛鴦來度冬、求偶交配,到了3月,雌鴛鴦悄悄的消失在河道中,在樹洞築巢產卵,誕下鴛鴦寶寶。杉林溪自然教育中心館長江華章說,杉林溪再度成為鴛鴦生命奇蹟的見證者。5月中旬先是發現1隻雌鴛鴦帶著2隻鴛鴦寶寶在溪水中嬉戲,隨後觀察到第2隻母鴛鴦帶著9隻、第3隻雌鴛鴦帶著4隻現蹤,前後共計3個鴛鴦家族、15隻鴛鴦寶寶。江華章說,鴛鴦是雜食性,除了種子、堅果等植物性食物外,也會吃小魚及螞蟻、蝗蟲、甲蟲等昆蟲,以杉林溪豐富的生態環境,食物供應絕對無虞,也應適合鴛鴦棲息;不過再度呼籲民眾,若在園區與「嬌客」不期而遇,務必要遵守「遠觀不可褻玩」原則,留給牠們足夠的生活空間。他並表示,3鴛鴦家族為杉林溪園區注入生機與活力,亦是對杉林溪生態環境的最佳肯定。鴛鴦在台灣野生繁衍的族群不多,冬季偶有遷徙的族群來到台灣,加上鴛鴦生性隱密,並不常見,目前已觀察到這群鴛鴦持續3年都留在杉林溪並繁殖,成為台灣少數可以穩定觀察到野生鴛鴦的地方。
帳篷外雨聲陣陣…手電筒一開驚見「成群白蟻飛舞」 壯觀畫面吸920萬次觀看
下雨天除了會讓人感到潮濕、悶熱,還可能看到意外的「蟲蟲驚喜」!國外就有名網友吉爾斯(Alex Jiles),日前到野外露營,深夜卻聽見了帳篷外傳來像是落雨的聲音,不料當他打開手電筒一照,竟發現成群的白蟻在外面飛。後來,他將影片上傳至TikTok,迅速吸引了超過920萬人次觀看。吉爾斯於13日在TikTok帳號分享一部影片,只見拍攝者待在帳棚內部,外面則有大量白蟻爬上了帳篷外側,一陣陣的振翅聲猶如下雨一樣,讓原PO忍不住直呼自己是「在白蟻窩裡露營」。原PO不僅只是拍攝這樣的景況,他與友人更嘗試用手拍打帳篷,希望將白蟻趕走,無奈白蟻數量太過龐大,最後更侵擾了他們將近1.5個小時。不過,原PO也開心地表示,白蟻只在第1天來拜訪,第2天就沒有看見了。後來,這段影片獲得超過920萬人次觀看,逾73萬按讚,將近有9千則留言。許多網友就直言,「嘗試閉上眼睛吧,聽起來像下雨聲」、「看得我全身發癢」、「為什麼沒有人尖叫」、「這就是我為什麼討厭露營」。另據外媒《Newsweek》指出,白蟻群在春季更加活躍,經常於暴雨後出現,只要一雌一雄「看對眼」過後,就會迅速落地交配,並且丟棄翅膀,尋找合適的產卵地點後開始築巢。
唯一在草叢中築巢的貓頭鷹!瀕危「蘋果鳥」南台灣有158對 台南曾文溪、鹽水溪為重要棲地
草鴞因臉圓如蘋果又獲喻「蘋果鳥」,是臺灣的12種貓頭鷹當中唯一在地面草叢中築巢的物種,屬第一級瀕臨絕種之保育類野生動物,林業署嘉義分署監測發現台南市曾文溪中下游及鹽水溪中山游為草鴞分布重要區域。因國內缺乏草鴞科學調查紀錄,嘉義分署已善保存相關影音數據,作為推動保育草鴞的珍貴依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草鴞有張呆萌可愛的蘋果臉。(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寶智華台南傳真)為建立更多草鴞基礎資訊,研究團隊經常使用棲架及自動相機調查草鴞的生活行為。(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寶智華台南傳真)林業署嘉義分署指出,草鴞分布於亞、澳洲,在台灣屬於稀有留鳥,多半棲息於地面,白天隱藏於高草叢底部的空間休息,會在草叢底部鑽出一條條的隧道,可作為獵食、進出或緊急逃生之用。嘉義分署表示,草鴞的生活範圍與人類活動的重疊性高,生存受到極大威脅,在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屬第一級瀕臨絕種之保育類野生動物。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理事長方偉宏於《臺灣受脅鳥種圖鑑》裡提到全台數量少於100隻。嘉義分署指出,2021年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蔡若詩利用草鴞分布預測模型,於臺灣南部四縣市進行系統性調查,估算臺灣南部地區有158對草鴞。河灘地上一整片的草原及周邊鑲嵌的農田是草鴞喜愛使用的棲地。(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寶智華台南傳真)嘉義分署表示,草鴞生存正面臨五大威脅,包含棲地持續喪失、鼠藥毒害、非刻意獵捕、研究不足、社會支持不足等,嘉義分署推動草鴞保育計畫,針對各項威脅訂定短中長程的改善方針,盤點掌握草鴞棲地,而臺南地區的河川流域以及丘陵地大面積草生地即是實施的重點區域之一。嘉義分署監測發現曾文溪中下游及鹽水溪中上游為草鴞分布的重要區域,監測團隊並於已知草鴞重要棲地架設棲架及錄音機監測草鴞活動共8組,每一處均記錄到草鴞活動,但部分僅由錄音機記錄到,由於國內極度缺乏草鴞科學調查資料,嘉義分署珍貴保留這些紀錄,作為持續推動保育草鴞的依據。
白鼻心藏天花板夾層 動保處驚曝「這原因」:勿徒手抓
臺北市動物保護處自3月以來,共接獲至少4件白鼻心寶寶救援案件通報,民眾於社區發現落單的白鼻心寶寶,進而擔心沒人照顧而聯繫動保處救援安置,累計已經收容照顧5隻。近年來白鼻心隨著棲地破碎化及族群數量逐漸穩定,活動範圍與人類重疊。動保處表示,白鼻心媽媽除了在樹洞築巢外,也可能闖入屋內於天花板夾層築巢、活動,本民眾通報4月5日曾目擊天花板夾層中受驚嚇的白鼻心媽媽叼走一隻寶寶離去,其餘的白鼻心寶寶被熱心民眾抓起裝入紙箱並聯絡動保處。救援安置的白鼻心寶寶,在動保處人員細心照顧下,目前狀況穩定,待體重適宜,經野放訓練後將選擇合適地點進行野放。動保處補充,民眾可以透過一些防範措施來避免白鼻心進入家中。如封堵房屋對外的通道、洞口,降低動物進入並定居於室內的機會。避免將含有食物殘渣的垃圾及廚餘直接放置於室外,應放入垃圾桶加蓋上鎖,斷絕動物食物來源,就能有效降低動物入侵住宅的機會。動保處提醒,若發現落單的白鼻心寶寶切勿貿然徒手抓捕以免寶寶因沾染人類氣味而被媽媽拋棄,若無立即危險只需在遠處觀察媽媽是否返回帶走寶寶即可。動保處說,若發現受傷或受困動物,可使用「臺北市政府LINE@」或拿起電話撥打1959 通報救援。更多訊息請查閱動保處官網。
3歲女兒多次抱怨「房間有怪物」 砸開牆壁驚見「6萬蜜蜂築巢」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一戶農莊日前發生詭異的事情,這戶人家中3歲的女兒多次抱怨房間內「有怪物」,家人仔細檢查後,發現竟然有蜜蜂出入的跡象。後續委託專業的養蜂人檢查,這時候才知道,原來小女孩房間的牆壁早已成為6萬隻蜜蜂的巢穴。根據《BBC》報導指出,3歲的小女孩塞勒(Saylor Class)過去不斷地向父母抱怨「房間內有怪物」,由於塞勒當時才剛看完電影《怪獸電力公司》,父母初期還認為是女兒在幻想,所以給女兒一瓶水,告知他這是「防怪獸噴霧」,讓女兒可以趕走怪獸。但過段時間後,賽勒依舊抱怨房間內有怪獸出沒,而且「防怪獸噴霧」一點用都沒有,而賽勒的父親克拉斯(Ashley Massis Class)在檢查後,也發現女兒的房間內竟然有蜜蜂出入的跡象,這才理解到,原來女兒口中的怪獸,就是這些蜜蜂。後續克拉斯委託專業養蜂人前來檢查,沒想到養蜂人用熱成像儀器進行探測後,發現賽勒房間的牆壁已經變成一個巨大的蜂巢,養蜂人甚至用「發光的耶誕樹」來形容這個蜂巢的巨大,更表示閣樓的地板也被蜜蜂給侵蝕了。養蜂人最後決定直接砸開牆壁,當下大量的蜜蜂離巢而去,宛如恐怖電影般。最後眾人在這裡清出了5.5至6.5萬隻蜜蜂,以及45公斤的蜂巢。報導中也提到,養蜂人估算,這些蜜蜂至少佔據牆壁內的夾縫長達8個月,才有辦法製造出如此龐大的蜂巢。但也因為如此,這間房屋有多處受損,事後克拉斯估計,要恢復到原樣的話,必須要花費2萬美元的費用。
她喝下自動販賣機咖啡竟住加護病房 真相竟是誤吞杯內黑色昆蟲
西班牙一處機場的咖啡自動販賣機,居然有蟲蟲危機,當時,一名21歲女子就喝下杯子裡爬滿黑色昆蟲的咖啡,引發嚴重不適反應,甚至一度住進加護病房和死神搏鬥。根據《每日郵報》和西班牙的《Última Hora》等外媒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22日,地點在西班牙馬略卡島(Majorca)的帕爾馬機場(Son Sant Joan Airport)這名女子是某航空公司職員,原本只是想要解渴,孰料差點丟了性命。這名女子喝下咖啡後,很快意識到味道詭異,仔細查看杯子,才發現一堆黑色昆蟲正在爬行,不久她的臉部、喉嚨和皮膚開始腫脹,甚至難以呼吸,還出現過敏性休克。這名航空公司的女職員很快被緊急送醫,並在加護病房住了36小時,直到24日才出院。根據女子的家屬主張,咖啡內出現昆蟲,可能是破壞公共健康、造成過失傷害的犯罪行為,顯然機場人員維護疏失導致,家屬也替女子向當局提出投訴。事實上,咖啡機若沒定期清潔恐怕會真的變成昆蟲的築巢地點,香港今年1月就曾發生一起民眾家中的咖啡機沖出大批蟻屍,事後拆開咖啡機竟發現李咖啡機內築有螞蟻巢,見這樣的狀況,當事人回想起來還差點想吐。女子喝下自動販賣機的咖啡後,一度住進加護病房。(圖/翻攝自X)
8旬翁長期餵野鴿罰不怕...數量爆增鄰居超崩潰 北市跨局處會勘
台北市內湖區西湖里有1名80多歲老翁長期餵養野鴿,野鴿繁殖力強,近年鴿子數量暴增使附近環境髒亂不堪,不僅引來老鼠、蟑螂,還有民眾因曬在陽台的衣服都是鴿子的蟎蟲而過敏住院。北市環保局表示,已開罰10張每張1200元的罰單,老翁每次都有繳交,顯然開罰無效,將會同北市社會局、動保處會勘。市議員何孟樺接獲陳情,西湖里1名80多歲老翁長期餵養野鴿,且餵養的巷弄旁有廢棄大樓,鴿子於是在大樓內築巢繁殖,形成大型鴿舍,不僅長期盤旋在社區空中,更有民眾因鴿子停留在家戶陽台,導致身上的蟲散播到陽台晾曬的衣服,導致居民穿上衣服後遭蟲叮咬,全身過敏住院。何孟樺指出,西湖里野鴿叢生引來許多老鼠、蟑螂,已造成周遭住戶苦不堪言,去年1月接獲陳情後多次會勘,但至今市府仍未能解決問題,環保局雖持續開罰,但明顯無法解決問題,北市衛生局也僅在公寓1樓張貼告示宣導,毫無作用。她說,餵養鴿子已衍生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市府各局處必須共同面對、著手處理。環保局內湖區清潔隊長范明宏表示,老翁餵鴿行為已經很多年,近幾年里民頻繁投訴,民代也有辦會勘,環保局列管一陣子,有架設移動監視器監視餵鴿行為,也派巡查員站點稽查,透過勸導稽查至今已開罰每張1200元的罰單10張,老翁每次都有繳納。他強調,環保局開罰顯然無效,老翁仍會變換地點餵鴿,將跨局處會勘,由社會局展開輔導,了解老翁餵鴿背後的原因,並找動保處抓捕或驅趕野鴿。
路邊驚見超萌領角鴞 查看無外傷安排野放
宜蘭縣一名網友6日晚間看見1隻領角鴞佇立在馬路邊,便拍照上傳臉書,網友見狀直呼「好可愛喔!」PO文者發現領角鴞疑是受傷飛不動,遂裝箱送至宜縣消防局,縣府農業處7日帶回動植物防疫所,經獸醫師檢傷後無外傷,目前先安置觀察,8日會同台灣猛禽研究會獸醫檢查評估無異常後再安排野放。拾獲領角鴞的網友在臉書發文:「發現貓頭鷹怎麼辦?」感覺領角鴞受傷了,所以飛不高,有試著把牠移置到人行道上,但牠嚇到亂飛,於是把領角鴞裝至箱子送去消防局安置,農業處人員則表示會帶回檢查。領角鴞水汪汪的大眼,加上楚楚可憐的模樣,讓不少網友留言直呼「好可愛喔!」、「好想養」、「好迷你的貓頭鷹」,還有人打趣說「深夜問題多怎麼還不回家。」農業處指出,領角鴞是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屬於1種小型的夜行性猛禽,身長約23至25公分,台灣角鴞中屬最大的鴞,為中小型貓頭鷹,身體為灰褐色,眼睛是橙色或棕色,有1對豎立如耳朵的角羽,喜歡棲息在低海拔的闊葉林中,築巢在樹洞裡每次可產3至5顆蛋,生活環境和人類最接近,晚間常可聽到牠發出「嗚」的鳴叫聲。農業處畜產科人員昨天中午至消防局把領角鴞帶回動植物防疫所,畜產科指出,該領角鴞為成年個體,經防疫所獸醫師檢傷後無外傷,目前先安置觀察,今天會與台灣猛禽研究會獸醫檢查評估,無異常後再安排野放。畜產科表示,領角鴞有可能是在飛行途中,因為車子經過被風掃下來,不是人為飼養個體,因為在做檢查時非常抗拒人碰觸。
稀有冬候鳥「紫鷺」二訪台東!換裝繁殖羽好吸睛 鳥友搶拍嗨喊:紫氣東來
台東市海濱公園藏有沼澤溼地,是隱藏版鳥類天堂,稀有冬候鳥「紫鷺」去年首次蒞臨,近日再度二訪,換上一身絢麗繁殖羽,亮眼吸睛,鳥友直呼「紫氣東來」,爭相一睹風采、搶拍倩影。紫鷺回來了!台東市海濱公園沼澤溼地,雖人煙罕至,但鳥跡頻繁,一眾鳥友藏身遠處守候,等待體型高瘦、羽色斑斕的嬌客現身,親睹風采。鳥友說,這隻紫鷺去年3月就曾出現於此,沒想到同一時間又回到相同地點,此景簡直是「紫氣東來」,對比去年青澀鳥樣,今年繁殖羽更加顯眼、華麗,尤其後頸2條細長延伸的黑色飾羽,宣告已近「適婚年齡」。鳥友表示,紫鷺體型碩大,常棲息於灌木樹叢中定點不動,遠看如樹幹,保護色極佳,偶爾移動身體也是慢條斯理,狀似笨拙,但只要鎖定獵物,牠便會以箭步衝向前進攻,一瞬間嘴上已經多了1尾大魚,動作快狠準。紫鷺又名草鷺,身長70至90公分,翼展可達120到150公分,體型比蒼鷺略小,偏好長滿植物的草澤,個性也喜好隱密。此外,紫鷺夏季繁殖地點主要位於西伯利亞或中國大陸的東北方及韓國等地,在台灣是稀有度冬鳥類,不過這幾年在宜蘭頭城下埔已有築巢育雛的紀錄,成為另類台灣新住民。據了解,海濱公園這處沼澤溼地的水源來自上游湧泉泳池,除了紫鷺以外,還有白鷺鷥、夜鷺、黃小鷺、紅冠水雞、白腹秧雞、花嘴鴨、翠鳥、環頸雉等鳥類棲息,可說是隱藏在市區的鳥類天堂。
媽祖遶境少了他不行! 「報馬仔」全身上下都有涵義
每年農曆三月「瘋媽祖」,每次媽祖遶境出巡,「報馬仔」乃是媽祖的駕前先鋒,在媽祖出巡期間,報馬仔會沿途敲鑼,告訴信眾遶境隊伍即將抵達,他還擔任著整理隊伍,以防拖延而零散的任務。「報馬仔」所穿服飾其實深具含意,寓意著媽祖「知足、長善、感恩、惜福」的四大精神。報馬仔每項附掛物皆有含意,其文化意涵和精神,分別說明如下:◎紅纓帽:為笠帽,清朝尖哨兵所戴的帽子,報馬仔戴上此帽後,期望能體認軍令如山、軍紀嚴謹,擔任者應嚴守崗位,認清本份,不可怠慢。戴在頭上是頂天立地,負責盡職。◎老花眼鏡:戴上能認清並看透人世間是非曲直,以明辨是非,另一意為看破世間情。◎無仁眼鏡:無鏡片閩南語稱無仁,隱喻做人不可目中無人。◎八字燕尾鬚:燕子每年定期回來築巢繁殖後代,表示誠信,鬍鬚與於嘴唇之上,乃說話之處,隱喻為言而有信。另外口有鬍鬚,口為頭,長辮有尾,勉勵做人要有頭有尾賺家伙,始終如一不可半途而廢。諧音「言非虛」,寓意言而有信。◎旱煙桿:報馬仔休息時會抽旱煙,口中「含煙」與閩南語「感恩」諧音,勸化世人常存感恩的心。◎煙袋:煙是香火,隱含媽祖「知足、長善、感恩、惜福」濟世精神,要代代相傳。◎反穿羊襖:報馬仔須長途跋涉非常辛苦,反穿為背面,「背」與「備」諧音,「熬」與「襖」諧音,故曰「備受煎熬」;「備受煎熬」可以知人情冷暖,並帶給他人溫暖,「無私送暖」。◎銅鑼:「鑼」與閩南語「勞」諧音,報馬仔的工作是勞心又勞力,「銅鑼心」喻為「同勞心」,同心勞心勞力。◎肩荷長紙傘:「雨傘」與「語善」諧音,「長傘」與「長善」諧音,「紙傘」與「直善」諧音,勸世人要長期行善、做人正直、和善積德。◎韭菜:「韭」諧音「久」,「長長久久」,表示友情、感情、恩情,永無止盡,天長地久之意。◎錫壺:「錫壺」諧音「惜福」,懂得「惜福祈福」。◎壽酒:「壽酒」諧音「壽久」,喝壽酒可長命百歲。◎豬足:「豬足」與閩南語「知足」諧音,意涵後代子孫應懂得知足常樂的道理。◎紅線:報馬仔所攜帶的紅絲線原本是報馬仔用來綁豬腳及其他物品東西之用,這幾年來也成為未婚男女求取婚緣感情的「姻緣線」,也可以給小朋友或大人戴在手上保平安。◎上下鈕扣錯扣:不計形象,歡喜做甘願受。◎捲起褲管一高一低:表示人生坎坷,不道人長短。◎腳生瘡疤:此處不但暗喻「勿揭人瘡疤」,告誡人們要記取每一次的失敗經驗,不再重蹈覆轍犯下相同錯誤。三處瘡疤代表天知、地知、我知,用來規勸世人為人處事不僅天知、地知,更重要的是自己內心要知。◎腳貼膏藥:不揭人瘡疤。◎單腳穿草鞋:犧牲奉獻,不計酬勞,勤於做事,即使鞋子掉了也渾然不知,等到休息時才發現掉一隻;而另一足赤腳,暗指世路不平,自己的路要自己去走出來。◎赤腳:腳踏實地。◎腳趾:赤腳看到五趾都在,表示吾在,活著就有希望。 雖然各地習俗不同,報馬仔的裝備不一定相同,但其勸勉人向善的文化精神,始終沒有變過。
半夜狂叫「追伊、追伊」擾人清夢 真面目影片曝光!
有時候夜深人靜除了會聽到壁虎的叫聲之外,還會聽到1種清脆的鳥叫聲響徹夜空!有網友近日便分享,這位在深夜裡擾人清夢,或是陪伴夜貓子一起失眠的好朋友,其實就是「台灣夜鷹」。引發網友熱議,直呼「就是這個聲音」、「原來聲音的主人是他。」有網友25日在臉書社團《爆廢1公社》貼出一段37秒的影片,畫面中一隻台灣夜鷹窩在鐵皮屋頂上,每3秒就張大嘴發出「追伊、追伊」的叫聲,下巴處還有兩搓白毛,圓鼓鼓毛茸茸的模樣萌翻眾人,「深夜陪你一起失眠的好朋友本人。」影片曝光不到2天,便吸引逾1.3萬名網友按讚、2500多則留言,「這是成鳥,幼鳥更毛茸茸」、「很棒很棒~拍到我一直想捕捉的畫面了」、「萌萌的好可愛」、「大夜班的好朋友」、「就是這個聲音~原來是長這樣!」「聽到這聲音春天到了」、「第一次見到廬山真面目!」另根據《環境資訊中心》的資訊顯示,台灣夜鷹為夜行性中型鳥,體長20至25厘米,頭大,頸短,腳短,翼、尾皆長,張開面大,基部有剛毛。每年1月底到8月為繁殖期,雄鳥在求偶鳴叫期會表現出很強的領域行為,所以天黑後和黎明前鳴叫頻率最高,尤其「追伊、追伊」是繁殖期公夜鷹發出的求偶聲或警示威嚇聲,當母鳥正在孵蛋或育雛時,雄夜鷹就在一旁擔任巡守護衛的角色。而雌鳥雖然也會叫,但聲音很小。此外,不像一般鳥類會在樹上築巢,台灣夜鷹偏好在沙地上產卵育雛,近年則經常在都市中寬廣的民宅頂樓下蛋。研究人員發現,民眾明顯感受到台灣夜鷹逐漸在住宅區出沒,大約是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之後,主要是肇因於自然環境的變遷,以及人類的開發行為。至於如何避免夜鷹高分貝的「追伊、追伊」聲擾人清夢,民眾其實可在屋頂放置盆栽,減少夜鷹停棲的機會,如此便可讓人鳥衝突降低,彼此都能在城市裡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