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類資本
」 中國信託《The Banker》千大銀行排名 中國信託八度稱霸臺灣金融業 經營績效優異 再獲《Euromoney》「臺灣最佳銀行」肯定
據英國權威雜誌《The Banker》(銀行家)日前揭曉2024年全球一千大銀行榜單,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國信託銀行」)以第一類資本(Tier 1 Capital)規模120.1億美元,較2023年成長7.5億美元的佳績,晉升全球第158名,八度稱霸臺灣金融業。無獨有偶,由《Euromoney》(歐洲貨幣)主辦之國際獎項「Awards for Excellence 2024」甫於7月19日公布得主,中國信託銀行再度蟬聯「臺灣最佳銀行」(Best Bank in Taiwan)大獎、並首度奪得「臺灣最佳企業銀行」(Best Bank for Corporates in Taiwan)。《The Banker》(銀行家)為《Financial Times》(英國金融時報)集團旗下國際刊物,自1970年起舉辦全球一千大銀行調查,以第一類資本為衡量基礎,系統性檢核銀行業者之核心資本、財務實力與營運成效,為全球銀行綜合實力排名的重要指標。本屆榜單涵蓋全球101個國家,共計評選1,257家銀行業者,深受各界重視。中國信託銀行10年來排名大幅提升,2017年起全球排名稱霸臺灣金融業,今年更攀升至第158名,顯現中國信託銀行經營策略奏效,綜合業務表現與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嚴謹落實資產品質及資本適足率管控,獲國際權威機構肯定。另一方面,國際知名財經媒體《Euromoney》(歐洲貨幣)今年成立55週年,所主辦之「Awards for Excellence」邁入第33屆,中國信託銀行由於獲利情形、業務表現、金融創新及競爭力等綜合表現,已累計15座「臺灣最佳銀行」。今年則因發揮永續金融影響力,制定「全球綠色貸款準則」經會計師確認符合國際標準,創新推出「ESG資金組合式貸款」;於全球14個國家及地區逾370處據點積極深化業務發展動能,2023年海外營收占銀行獲利近四成,以香港及新加坡為海外區域金融中心,串聯大中華及東南亞等網絡,完善北美、日本等地之產品線與跨境金融服務,獲評為「臺灣最佳企業銀行」,為本次唯一獲得雙料殊榮的臺灣銀行業者。中國信託2024年至今已獲得超過170項國內外大獎肯定,未來將持續以領先的業務與數位競爭力接軌國際,朝向「臺灣第一、亞洲領先」的金融機構目標邁進。
京城銀通過股利3元 董座回應「併購案進行中」:拚股東客戶員工三贏
京城銀(2809)今天(7日)舉辦2024年股東常會,由董事長戴誠志主持,會中承認2023年度營業報告書、財務報表、各項討論事項,以及2023年度盈餘分配案,決議配發每股3元現金股利。以6/6收盤價60.4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逾4.97%,將於6月26日為除息交易日,7月18日完成現金股利發放。今天股東會中,京城銀副董事長蔡炅廷也同時出席與會;對於媒體詢問「京城銀併購案是否為進行式?」董事長戴誠志點頭加以證實;是否參考其他金控二段式併購模式,又說「飛機都還沒上」未加評論,但他會盡力維護員工與客戶權益;若併購後對京城銀更好,股東也可自行決定股票保留與否。小股東提問如何看待京城銀未來併購案價格、合併綜效,蔡炅廷表示,要能對股東、客戶與員工權益等三方都好,才能進行得下去,股價很難有一定的評估標準方式,現今市場銀行很多,併購將會更有利於銀行發展。京城銀2023年度累計稅後盈餘為新台幣62.07億元、稅後每股盈餘EPS為5.59 元,淨值報酬率ROE為13.42%、稅後資產報酬率ROA為1.62%。資產品質在審慎的風險管理與授信政策下維持一定水準,截至2023年底逾放比率0.02%、呆帳覆蓋率7,571.27%,優於同業平均。資本水準方面,截至2023年底止,全行總資產規模達3,843億元,資本適足率為16.58%,第一類資本比率為15.43%,均較2022年底的14.05%、12.92%大幅上升;2024年3月獲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評定京城銀國內長期評等為「A+(twn)」,展望為「穩定」,評等的確認與穩定展望也反映京城銀將維持適當的風險概況、充裕的核心資本水準,以及穩健的流動性狀況。 展望2024年,京城銀表示將持續專注於利差的提升、核心存款的穩定與資金成本的控管。2024年京城銀各項預期營業目標分別為台外幣總存款年度均值 2,978億元、台外幣總放款年度均值2,462億元。
資產品質穩定 資本適足率控管有成 The Banker公布千大銀行 中國信託銀行七度稱霸臺灣金融業
中國信託打造國際級品牌有成,英國權威雜誌《The Banker》(銀行家)今(5)日公布2023年全球一千大銀行榜單,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國信託銀行」)以第一類資本(Tier 1Capital)規模112.6億美元,名列全球第160名,七度稱霸臺灣金融業。《TheBanker》(銀行家)為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Times》集團旗下國際刊物,1970年起舉辦全球一千大銀行榜單調查,為全球唯一具系統性準則衡量銀行營運規模與績效的榜單,今年評選涵蓋101個國家、 1,258家銀行業者,超過2,000筆財務資料,各界高度重視。中國信託銀行綜合績效穩健成長、持續落實資產品質及嚴謹的資本適足率控管,第一類資本(Tier 1 Capital)規模達112.6億美元,七度蟬聯臺灣銀行業第一,榮登全球排行第160名。(詳如【附表】)身為臺灣最國際化的金融機構,中國信託金融版圖跨足14個國家及地區,在全球擁有超過370處據點,其中在海外設有222處分支機構,海外布局以大中華、日本、北美及東南亞為重心,提供國際企業多元之金融服務,透過併購日本、泰國等地之金融機構,積極耕耘當地金融市場;大中華區則以上海為中心,深入廣州、深圳、廈門等地,以完善的跨境金融平臺與便捷的服務網絡,協助企業客戶掌握產業全球布局之商機,致力打造成為客戶心目中最值得信賴的金融機構。中國信託今年以來已榮獲超過135項國內外大獎肯定,除了名列《The Banker》(銀行家)全球一千大銀行全球榜單,更以品牌強度指標(BrandStrength Index)AAA-評級,榮獲Brand Finance「2023 年全球 500 大銀行品牌調查」全球第128名,九度蟬聯臺灣銀行業第一名,持續提升國際品牌影響力。此外,中國信託銀行更以卓越的綜合業務表現囊括《GlobalFinance》(全球金融)雜誌與《FinanceAsia》(亞洲金融)雜誌「臺灣最佳銀行」雙料大獎肯定,值得一提的是,《GlobalFinance》臺灣最佳銀行連續三年由中國信託銀行奪下,展現中國信託穩健經營成效,持續朝國際級金融機構邁進之實力。(圖/The Banker 雜誌)
瑞信AT1債券「變壁紙」殃及國人 5銀行客戶踩雷近17億元
瑞士信貸遭瑞銀集團併購,先前發行的160億瑞郎、額外第一類資本(AT1債券)將被註銷,等於宣布變成壁紙;金管會昨日公布最新清查結果顯示,國內有5家銀行客戶持有瑞信AT1債券,若包含基金在內,國人踩雷金額逼近新台幣17億元,恐將血本無歸。金管會表示,國內銀行端並沒有持有瑞信AT1債券,保險、證券投信機構本身並沒有踩到雷,但5家銀行財富管理有客戶受害;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表示,本國銀行客戶持有瑞信相關金融商品曝險達571億元,其中持有瑞信AT1債券金額近17億元,已被全數註銷。分析師表示,去年股債大跌後,銀行學到教訓,加上金管會叮嚀,已將金融商品連結的風險分散;若AT1債券是瑞士信貸風暴最後一檔有問題的金融商品,這場風暴應該可以到此止息,因為AT1債券也較為分散、問題不大,現在最怕後續還有未爆彈,且一個接著一個,投資市場信心受到衝擊,股債恐震盪到下半年。分析師認為,美國聯準會若這次能因為金融市場連續的負面消息,而少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這對市場是正面影響,可沖淡美國區域銀行連續倒閉、瑞士信貸等風暴,有穩定金融市場的作用。金管會也統計,另有17家銀行銷售其他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發行的AT1債券給客戶,金額高達345億元,對象多以專業投資人或高淨值資產客戶,幾乎沒看到散戶的蹤影,相關發行者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都屬於穩健經營的狀況。投信基金AT1債券方面,證期局統計,截至於今年2月底為止,國內投信基金未持有瑞士信貸AT1債券;至於國人持有的境外基金,投信投顧公會仍在統計當中,確切數據尚待更新。
確保銀行資本適足性 金管會拉高5類貸款風險權數
金管會針對新承作(含舊案屆期續貸或轉貸)受管控之「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購地貸款」、「餘屋貸款」、「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及「自然人購置第三戶(含)以上」等五類案件,將提高適用之風險權數。公股銀行指出,為確保銀行資本適足性之維持,針對此類案件,已請各營業單位依不同貸款類型所屬暴險分類訂定適當利率,依個案條件與借款人狀況差別訂價,貫徹資本有價的經營理念。第一銀行評估,本次調整僅適用於銀行新辦理之案件(含新貸、轉貸、舊案續貸或展期等),既有部位除後續辦理屆期續貸或展期將適用新規範外,餘均不受影響。未來承作此五種受到加強管控的不動產貸款時,將評估相關風險與收益,擇優承作。房貸龍頭土地銀行指出,因為國內唯一辦理不動產信用之專業銀行,因此土建融案件承作量較多,若該業務維持零成長(舊案還款等於新案放出),則每年該業務風險性資產仍將額外成長,其中,就金管會調高購地貸款風險權數提高50%(風險權數由原100%及150%提高為150%及200%)之影響為最大,將造成資本適足率影響。其餘法人房貸、自然人第3戶房貸、餘屋及工業區閒置土地貸款,占比甚微,影響不大。而就購地貸款風險權數提高對土銀資本適足比率之影響,土銀也有幾大因應措施。首先,持續向國庫爭取未來年度現金增資及盈餘保留,以強化自有資本。接著,適時發行次順位債券,以提升第一類資本比率及資本適足率。而後,擴大土建融以外之企金放款,如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新南向及綠色金融、購置機械設備及週轉金等放款。而考量對銀行利潤貢獻度、建築基地區段等因素,採差別化定價,將適度提高土融授信案件利率,以反應資本成本。土銀也將持續研議風險性資產管理機制,以提升資本使用效益。合庫銀行評估,已訂有風險性資產管控機制,定期監控風險性資產變化情形,為因應金管會調高不動產授信業務之風險權數,將適度調整業務策略,以控管各項業務之風險性資產配置在核定之目標範圍內,確保資本適足性目標達成。
搶攻升息力!永豐金現增百億明年Q1完成
美國聯準會FED今年以來升息12碼,我國十五家金控中,前三季獲利唯一正成長的永豐金控(2890),今天(21日)召開董事會通過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上限8億股,每股發行價格暫定15.25元,實際發行價格依「募集與發行有價證券自律規則」辦理,預計募資新台幣100億元。意即擴大資本搶攻升息力道。永豐銀行自結今年前三季稅後淨利120.7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4%,在14家上市櫃金控子銀行中年成長率居冠,年化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達11.74%。強勁的獲利成長動能主要受惠於利息淨收益、手續費淨收益與其他淨收益(主要為金融交易)等三大收益皆顯著成長。受惠於子銀行的獲利貢獻,今年前三季永豐金控的自結稅後淨利亦為15家上市櫃金控中唯一逆勢成長且續創新高者。永豐金控表示,辦理現增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強化子公司永豐銀行資本結構,二是支應永豐銀行營運及業務擴展的資金需求。在升息環境下,銀行利差擴大,資本強勁有助於銀行提升生息資產規模以增加利息收益,並進一步增進銀行與金控的獲利水準。永豐金控已於今年5月27日股東會通過將額定資本額由1,500億元提高至1,800億元,以因應長期的資本規劃。若以9月底經營概況與現金增資100億元進行試算,完成增資後預計可提升金控的資本適足率(CAR)6.35個百分點、永豐銀行的普通股權益第一類資本適足率(CET1)與資本適足率(BIS)各0.74個百分點,有助於強健資本、增強營運動能。永豐金控現金增資案預計於今年12月向證期局送件,發行價格將待主管機關申報生效後,依市場狀況由董事會授權董事長訂定,預計於2023年第一季完成現金增資並轉投資永豐銀行,原股東認購比率暫定為80%,惟實際認股率將以認股基準日股東名簿所載之股數為準。
《The Banker》全球前兩百名銀行 中國信託拿台灣第一
臺灣銀行業入選《The Banker》全球一千大銀行排行榜中,入選的國內銀行由中國信託居冠,其次則為台灣銀行、兆豐銀行、國泰世華銀行與合作金庫,排名在前190名以內。英國權威雜誌《The Banker》(銀行家)日前公布2022年全球一千大銀行榜單,中國信託銀行連續六年拿下臺灣銀行業第一,較去(2021)年排名上升2名,名列全球第158名;台灣銀行則為第168名,兆豐銀行則為第171名、國泰世華銀行第181名與合作金庫第183名。中國信託銀行表示,此次以第一類資本規模115.9億美元,較去年成長6.58億美元的佳績而再次獲選;並以聚焦數位轉型、永續金融及拓展海外版圖三大主軸,積極開展多項商業創新及永續變革,面對COVID-19疫情考驗依然穩健發展,獲得《Euromoney》(歐洲貨幣)頒發「臺灣最佳銀行」(Best Bank in Taiwan)獎項。
大到不能倒 金管會23日公布:台灣6銀行首度交「生前契約」
大到不能倒的銀行一旦出問題恐危及整體金融市場,必須預先「立遺囑」。金管會23日公布,2021年台灣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名單,與2020年相同,即中信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兆豐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及第一銀行等,六家銀行目前都符合今年的資本適足率門檻、且通過壓力測試,並交出首次「經營危機應變措施」,也就是大銀行的「生前契約」。銀行局主秘侯立洋表示,由於這些銀行規模極大,一旦出現流動性風險、資本適足率不足或重大經營危機時,都必須預先準備,如緊急增資、處分資產、裁撤分行、停止部分業務等,避免波及其他金融機構,目前這六家銀行都已交出經營危機應變措施,先由存保公司初步檢視合理性、可行性及妥適性,金管會再最終檢視是否過關。同時金管會重申,系統重要性銀行即是金融市場具有領導性地位的銀行,期許六家D-SIBs能為金融穩定承擔更多責任與使命,在業務面、行為面、公司治理面等要起示範作用,即要作模範生。侯立洋表示,金管會會特別關注這六家銀行,若出現不妥適行為、犯錯,也會更嚴格檢視及處理,如先前兆豐銀行房貸被詐貸,即有因其為大型重要銀行,所以罰鍰1千萬元。這六家銀行除了每年要進行壓力測試、要立生前契約外,資本適足率也要比一般銀行高,一般銀行普通股、第一類資本及整體資本適足率要達7%、8.5%及10.5%,這六家銀行到2025年要達11%、12.5%及14.5%,要比一般銀行多4個百分點,即2%的額外法定資本要求、2%內部管理資本要求。2021年中信等前五家被指定銀行即要達8%、9.5%及11.5%,一銀因為晚一年被指定,所以少0.5個百分點,依六家銀行6月底的數字來看,今年都過關,但若以2025年的標準來看,侯立洋說,兆豐銀及一銀仍未完全達標。
一銀並列「大到不能倒」六家銀行 春節大膽祭出刷卡最高20%回饋
金融類個股中,第一金(2892)是許多標榜存股族的口袋名單之一,小股東40萬名。旗下的第一銀行則由金管會於去年12月公布為台灣第6家系統性重要銀行,一銀須在4年內,加計增提4%資本,入列「大到不能倒」銀行名單中,其餘則為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台北富邦銀、兆豐銀及合作金庫銀行。金管會規定,6家系統性重要銀行資本標準,今年(2021)起4年內,普通股、第一類資本及資本適足率,需達到11%、12.5%及14.5%。而第一金控、一銀面臨增資壓力,民眾最在意的「股息會不會縮水?」議題,受到關切。第一銀行則是看準新春商機,與各大量販超市及3C家電業攜手推出強檔活動,大膽祭出最高20%刷卡回饋。持第一銀行icash聯名卡在指定量販超市,像是大潤發、家樂福等10家連鎖通路消費達優惠辦法規定,皆可獲得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