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襲
」 以色列 黎巴嫩 真主黨 空襲 敘利亞2海軍飛行員在紅海上空遭擊落 美軍:友軍誤擊釀禍
由於葉門胡塞武裝(Houthi rebels)騷擾的關係,美軍已在紅海地區進行了一年多的維安行動。但近期卻傳出,有2名海軍飛行員在執行任務過程中遭到擊落。但美軍則表示,之所以會遭到攻擊,是因為發生「友軍誤擊」的意外,目前2名飛行員已平安救出,其中一人輕傷。而這起意外也是美軍在紅海地區採取軍事行動以來最嚴重的意外。根據《美聯社》報導指出,美國中央司令部表示,F/A-18戰機是在從「哈里·S·杜魯門號航空母艦」(USS Harry S. Truman)起飛後,被隸屬於該航母打擊群的「蓋茨堡號」(USS Gettysburg)導彈巡洋艦誤擊的。雖然中央司令部並未解釋為何巡洋艦會將友軍戰機誤認為敵方飛機或導彈,但中央司令部提到,該地區在此之前已擊落多架胡塞無人機以及一枚反艦巡航導彈。報導中提到,自杜魯門號進入紅海後,美軍已加大對胡塞武裝的空襲行動,以應對該組織發射導彈和無人機的威脅。但這類美軍戰艦群的部署也可能激發胡塞的反擊行動。自2023年10月哈馬斯(Hamas)突襲以色列造成1200人死亡後,以色列在加薩的反擊行動已導致超過4萬500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在這場衝突背景下,葉門的胡塞武裝便針對約100艘商船發動了導彈和無人機襲擊,甚至劫持一艘船、擊沉2艘船並導致4名水手喪生。雖然胡塞一直聲稱他們的目標是與以色列、美國或英國相關的船隻,但實際上許多被襲擊的船隻與這場衝突無關,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前往伊朗的船隻。
以色列襲擊「敘利亞軍事設施」炸出超巨大火球 測得地震規模3
近日以色列對敘利亞發動了規模空前的襲擊,目標鎖定了敘利亞沿海的塔爾圖斯地區,並進行了數次劇烈爆炸,這場襲擊被認為是該地區自2012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並引發了地震感測器的警報,顯示爆炸的震中規模達到了3.0。據敘利亞人權觀察站(SOHR)報導,以色列空軍對塔爾圖斯地區的軍事設施發動了多次攻擊,目標包括防空部隊和地對地飛彈庫。爆炸規模之大,甚至引發了周邊地震感測器的探測,從畫面可以明顯看到火光和蘑菇雲。根據外媒《每日郵報》的報導,塔爾圖斯是俄羅斯在敘利亞的主要軍事基地之一,擁有重要的海軍設施和彈藥庫。該地的巨大爆炸及隨後的二次爆炸,顯示出這些設施中可能儲存了大量武器。該地自1971年蘇聯建立軍事基地以來,一直是俄羅斯在地中海的戰略要地。2017年俄羅斯擴建了這個基地,並將其視為對敘利亞政權的重要支持。來自土耳其西部的研究人員指出,位於820公里外的伊斯尼克磁力儀偵測到了爆炸信號,並發現該信號的傳播速度約為典型地震的兩倍,顯示出爆炸的驚人規模。此次襲擊引發了對俄羅斯在敘利亞軍事資產未來命運的擔憂,特別是考慮到俄羅斯與敘利亞當局之間的關係可能會因為新的政治局勢而發生變化。據悉,克里姆林宮已經開始與敘利亞新政府接觸,討論未來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除了對敘利亞的襲擊,以色列還對黎巴嫩及加薩地區發動了空襲,造成了數人死亡。黎巴嫩真主黨首領納伊姆卡西姆也呼籲敘利亞新政權不要與以色列進行關係正常化,並強調黎巴嫩的武裝組織已經失去了通過敘利亞的補給路線。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蓋爾佩德森表示,這一連串的襲擊是「非常令人不安的事態發展」,並呼籲各方立即停止軍事行動,以避免進一步加劇該地區的衝突。
2天內空襲敘利亞480次 以色列50年來首次越線部屬軍隊
在阿薩德政權倒台後,敘利亞的政局陷入一片混亂之中。而以色列在此時對敘利亞發動大規模空襲,在短短的2天內就執行了480次的攻擊行動,目標主要是放在敘利亞的重要軍事設施、武器庫及海軍基地。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Israel Katz)表示,此次行動成功摧毀敘利亞海軍艦隊,是「一次重大成功」。而這也是以色列50年來首次越過非軍事緩衝區,將地面部隊部署到敘利亞境內。根據《CNN》報導指出,以色列軍方強調,此次攻擊是針對化學武器庫及遠程導彈設施,目的是防止這些武器落入極端分子手中。根據以色列國防軍(IDF)的資料顯示,空襲目標集中在首都大馬士革、霍姆斯(Homs)、塔爾圖斯(Tartus)、拉塔基亞(Latakia)及帕邁拉(Palmyra)等地。也有媒體拍攝到,拉塔基亞的敘利亞海軍港口及大馬士革西南的梅澤赫空軍基地(Mezzeh Air Base)遭受重創,軍艦及軍用直升機被摧毀。敘利亞活動團體「首都之聲」(Voice of the Capital)表示,這是大馬士革近15年來最猛烈的空襲,以色列軍隊還在緩衝區以外部署,駐紮在距離大馬士革僅25公里遠的貝卡瑟姆村(Beqaasem),該地位於以色列先前攻占的赫爾蒙山(Mount Hermon)在敘利亞一側山麓,赫爾蒙山位於敘利亞、黎巴嫩及戈蘭高地交界處,是重要的戰略高地。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表示,阿薩德(Assad)政權的垮台為「中東局勢的新篇章」。納坦雅胡認為,敘利亞政權的崩潰是以色列對哈馬斯(Hamas)、真主黨(Hezbollah)及伊朗(Iran)連續打擊的結果。納坦雅胡同時表示,以色列將繼續改變中東局勢,強調建立一個「無重型戰略武器及恐怖主義基礎設施的安全區域」。而以色列這次的空襲行動也引發國際社會關注,部分阿拉伯國家指責以色列趁敘利亞內亂之機擴張領土。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批評以色列「利用敘利亞內部局勢的發展」,埃及則指控以色列趁混亂狀態佔領更多敘利亞領土。以色列軍方發言人否認部隊正向大馬士革推進,但承認已在緩衝區外行動,並表示這些措施是為保護以色列安全。報導中提到,以色列在1974年與敘利亞簽訂停火協議,建立了一個非軍事的「緩衝區」以緩解雙方衝突。然而隨著此次地面部隊越過該區並進一步行動,外界對以色列的意圖產生疑慮。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丹農(Danny Dannon)在給聯合國安理會的信中強調,以色列的軍事部署是「有限且臨時的措施」,目的是在防止對以色列公民產生威脅。
阿薩德政權垮台! FBI「懸賞3千萬」找人:我們相信他還在敘利亞
敘利亞反對派勢力沙姆解放組織(Tahrir al-Sham)8日攻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總統阿薩德(Bashar Assad)與族人逃往莫斯科尋求庇護,同時也宣告阿薩德家族在敘利亞施行50多年的高壓統治宣告終結。美國總統拜登在8日談及敘利亞現況,提到1名在當地被捕失蹤的美國籍戰地獨立記者,表示會全力找尋他的下落。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也祭出高達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244萬元)懸賞,徵求能夠找到這名記者的線索。據《BBC》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在8日針對阿薩德政權垮台發表談話,認為阿薩德家族的垮台是「正義的體現」,但目前的中東局勢已經進入「充滿風險與不確定的時刻」。他提到:「我們注意到敘利亞還有許多美國國民,包括居住在那裡的人,以及12年前被俘虜的奧斯汀‧泰斯(Austin Tice)。我們相信他還活著,而且我們從來沒放棄讓他回來與家人團聚--只要我們能確定他在哪裡。」現年43歲的泰斯曾經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員,退伍後成為一名獨立記者,他2012年8月在大馬士革採訪該國內戰情勢的過程中失聯。泰斯最後一次露面是在他失聯後幾個禮拜。一段在網路上公布的影片中,他遭到綑綁、雙眼被矇住,並且看起來神情痛苦。沒有任何機構或武裝勢力出面聲稱對他的失蹤負責,但美國官員認為他是被當時的敘利亞政府所關押。泰斯的妹妹阿比蓋兒‧埃達伯恩(Abigail Edaburn)告訴《BBC》,她相信自己的兄長仍然健在,並且被關押在敘利亞的某處。「我不知道我能說多少,但有獨立、可信的消息來源能夠核實這項訊息。」美國聯邦調查局也在8日發表聲明,表示將懸賞100萬美元,用於收購能夠幫助他們「定位、救援並讓泰斯安全返家的情報」。《BBC》指出,目前美國在敘利亞境內仍駐有約900名士兵,拜登8日表示他暫時仍無打算將這些部隊撤出敘利亞,還表示美軍週日對敘利亞東部的ISIS組織營地進行了「精準的空襲」。但新任美國總統川普週六在社群媒體上公開表示,他認為美國不應對敘利亞進行軍事干預, 「這不是我們的戰鬥。」據了解,推翻阿薩德的敘利亞反對派勢力由沙姆解放組織領導,但沙姆解放組織被美國、英國、聯合國與其他許多國家認定為是賓拉登建立的蓋達組織(Al-Qaeda)的附庸組織,不過沙姆解放組織本身對外始終否定這項說法。
結束50年鐵血統治!總統阿薩德逃往莫斯科 敘利亞民眾洗劫官邸洩憤
敘利亞反對派勢力沙姆解放組織 (Tahrir al-Sham)於8日宣布進入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此舉也象徵著統治敘利亞50年的阿薩德(Assad)家族倒台,不僅總統阿薩德(Bashar Assad)與族人逃往莫斯科尋求庇護,民眾還闖入阿薩德的官邸進行洗劫。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俄羅斯外交部表示,敘利亞總統阿薩德(Bashar Assad)與政府高層已辭職並離開敘利亞。根據《塔斯社》與《俄新社》的報導,阿薩德及家人目前在莫斯科(Moscow)獲得庇護。俄羅斯方面強調並未參與敘利亞內部的和平談判,但表示對該國的動盪局勢「極度關切」。與此同時,大馬士革的倭馬亞大清真寺(Umayyad Mosque)成為反對派勢力沙姆解放組織的象徵場所,領袖阿爾(Ahmad al-Sharaa)在此發表了勝利宣言,批評阿薩德的執政將國家淪為伊朗的利益農場,並指控其利用非法毒品Captagon牟利。在黎巴嫩慶祝的敘利亞人。(圖/達志/美聯社)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稱阿薩德政權的垮台為「歷史性機遇」,承諾會協助敘利亞及鄰國應對威脅。同日,美國中央司令部(CENTCOM)展開針對「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的空襲行動,目標是敘利亞中部的恐怖分子據點,意圖防止其藉動亂重新集結。該行動動用B-52轟炸機等先進武器,初步評估顯示無平民傷亡。在國際層面,對阿薩德倒台的反應褒貶不一。伊朗(Iran)呼籲敘利亞人民自主決定未來,反對外來干涉;聯合國特使彼得森(Geir Pedersen)提議召開緊急會談,確保政治過渡秩序;法國和德國則強烈譴責阿薩德政權的暴行,並表示支持敘利亞人民的自由追求。而德國外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也警告,不應讓敘利亞落入激進勢力手中。在敘利亞內部,黎巴嫩(Lebanon)和約旦(Jordan)迅速關閉與敘利亞的邊界,以應對局勢惡化的可能性。民間則以各種方式表達情緒,大馬士革的總統府被洗劫一空,民眾帶走家具等物品,街頭充滿對獨裁終結的歡呼聲。這場始於2011年的內戰,截至目前已造成逾50萬人死亡,1200萬人流離失所。最終在阿薩德政權倒台下,也宣告結束。
離職前的最後衝刺 拜登政府對烏克蘭再提供236億軍援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宣布,拜登政府將向烏克蘭提供一筆總額約為7.25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236億元)的軍事援助,這也是拜登在卸任前最後一次支援烏克蘭的行動。這項軍事援助計畫中包含刺針(Stinger)防空導彈、無人機、反無人機武器、HIMARS彈藥、155毫米和105毫米的火炮彈藥,另外還有標槍(Javelin)和AT-4反裝甲系統、TOW導彈、輕武器和彈藥,以及用於保護關鍵國家基礎設施的設備。同時還有十分引人關注的「非持久性反人員地雷」。據了解,美國已有數十年未曾向國外出口過地雷。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布林肯在聲明中強調,美國與超過50個國家團結一致,要確保烏克蘭擁有抵禦俄羅斯侵略的必要能力。這項軍事援助是在拜登在卸任之前,利用總統撥款權(Presidential Drawdown Authority, PDA)提供的。該項權限允許美國在緊急情況下從現有的武器庫中抽調武器援助盟友。而此前宣布的PDA援助,通常在1.25億美元至2.5億美元之間。但是這次PDA的金額明顯有被提高。目前,俄羅斯的軍隊正在烏克蘭東部逐村進攻,試圖奪取工業重地頓巴斯(Donbas)地區。同時,俄羅斯的空襲持續攻擊烏克蘭已受損的能源網路,隨著冬季的到藍,烏克蘭當地正面臨嚴峻挑戰。這批軍事援助尤其引人關注,就是美國睽違數十年來,首次向外國出口地雷。但布林肯強調,這次提供的地雷是「非持久性」的,當中配有短時間的電力系統,當失去電力後,地雷本身也就沒有殺傷力,與傳統的舊式地雷明顯不同,不會對平民構成長期威脅。拜登之所以會在卸任前再衝刺一波對烏克蘭的軍援,主要是美國即將改朝換代,即將上任的共和黨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被認為為會調整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援策略。先前川普就多次批評拜登對烏克蘭的支持行動,川普甚至將「快速結束俄烏戰爭」作為其競選承諾的核心內容。目前傳出,拜登已選擇退休中將凱洛格(Keith Kellogg)作為特使來負責處理這場衝突。而凱洛格也正想辦法拉俄烏雙方走上談判桌。報導中也提到,布林肯計劃參加3日至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外長會議。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表示,布林肯將在會議期間討論跨大西洋安全的優先事項,其中包括對烏克蘭抵抗俄羅斯侵略的支持,以及深化與北約南部鄰國,像是中東、北非和薩赫勒(Sahel)地區夥伴的合作。米勒也提到,布林肯將與北約盟友一同支持烏克蘭通往歐洲大西洋一體化道路,重申「烏克蘭的未來在北約。」如此言論似乎也暗示著,拜登政府希望能在卸任前,將烏克蘭推進北約組織中。
以色列再度空襲加薩 人道組織座車爆炸釀5死
以色列於11月30日再度對加薩走廊(Gaza Strip)汗尤尼斯(Khan Younis)進行空襲,結果這次擊中了一輛載有人道組織工作人員的汽車,造成5人死亡,其中至少有3人是世界中央廚房(World Central Kitchen)員工。根據外媒報導指出,以色列軍方表示,這次空襲的目標是一名涉嫌參與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Hamas)領導的對以色列襲擊的武裝分子。以色列稱,該名恐怖分子曾與世界中央廚房合作,並要求該援助機構調查其在加薩的員工背景。但世界中央廚房發表聲明表示,組織的首要任務是為受戰爭影響的群體提供支持,但如今他們面臨的挑戰已不僅僅是物資短缺,還包括戰火中的生存風險。隨著加薩局勢不斷惡化,世界中央廚房的援助行動也變得更加困難。該組織強調,仍將致力於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援助,但必須在保障工作人員安全的前提下進行。除此之外,世界中央廚房也提到,對於車內任何人員涉嫌與10月7日襲擊有關的指控並不知情,並對於這次空襲感到「心碎」,目前正在「緊急尋求更多詳情」。同時,該機構宣布暫時停止在加薩的援助行動。據了解,世界中央廚房是由名廚安德烈斯(José Andrés)及其妻子帕特里夏(Patricia)於2010年創辦的慈善組織,專門在自然災害和人道危機中為前線人員提供食物。2024年4月,該機構曾因其7名員工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而暫停在加薩的工作,但在事件發生幾週後重新回到該地區繼續運作。而當時以色列表示,對援助人員發動空襲純屬誤會。根據加薩衛生部的統計,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至今已有超過44363名巴勒斯坦人在空襲中死亡,約105070人受傷。除了針對武裝分子的空襲,以色列的邊境限制和持續的軍事衝突進一步加劇了加薩的人道主義危機。由於嚴格的邊境管制,援助物資無法順利進入加薩,9月份的援助物資抵達數量甚至達到戰爭爆發以來的最低點。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的資料顯示,目前北加薩地區仍有超過40萬人滯留,面臨嚴重的糧食短缺,人道專家警告該地正處於饑荒的邊緣。而在11月30日當天,加薩市(Gaza City)也遭到以色列的空襲。據巴勒斯坦民防部門表示,這次空襲造成7人死亡,另外有6人失蹤。
敘利亞叛軍重燃戰火攻占第二大城市 俄羅斯2016年以來首次空襲阿勒坡
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11月30日說,敘利亞武裝叛軍目前控制了敘利亞北部的第二大城市阿勒坡(Aleppo)大部分地區,並稱俄羅斯自2016年以來,首次空襲阿勒坡的部分地區。《德國之聲》援引戰地觀察組織和軍事消息人士稱,在敘利亞叛軍出其不意地攻占阿勒坡大部分地區後,俄羅斯和敘利亞戰機30日對這座敘利亞第2大城市的郊區進行了轟炸。這場戰鬥的爆發,結束了敘利亞內戰相對平靜的一段時期。此次戰鬥爆發之前,敘利亞內戰被普遍認為已基本得到遏制。近年來,敘利亞阿薩德政府在俄羅斯和伊朗盟友的幫助下,成功將全國約3分之2的領土重新納入政府控制,阿勒坡西南的伊德利卜是反叛武裝的最後一個據點。總部位於倫敦的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說,伊斯蘭主義激進團體「沙姆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l-Sham)及盟友控制了城市的大部分地區、政府中心和監獄,並指稱阿勒坡市長、警察和安全部門指揮官已撤離市中心。自27日以來,以沙姆解放組織為首的反對派武裝組織,對敘利亞政府軍發動閃電攻勢,導致約1萬4000人被迫離家。人權觀察組織通過他們在敘利亞境內的消息來源透露,俄羅斯戰機連夜對阿勒坡市一些地區發動襲擊。阿勒坡曾是敘利亞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 2011年敘內戰爆發,很快就成為衝突各方激烈爭奪的戰場。 2016年12月,敘利亞阿薩德政府收復阿勒坡市。過去幾天的衝突已讓死亡人數增加到311人,沙姆解放組織和獲得土耳其支持的武裝組織有183人陣亡,政府軍和親政府部隊有100人死亡,以及28名平民在戰鬥中喪命。敘利亞官方媒體則報導,沙姆解放組織炮擊了阿勒坡的一所學生宿舍,造成4名平民死亡。反叛武裝表示,此番進攻是對政府軍最近炮擊平民區的回應。沙姆解放組織被認為是敘西北部最強大的武裝民兵組織之一,由基地組織前敘利亞分部領導。
加薩平民搶糧爆踩踏命案「3女活活被擠死」!衝突持續逾1年 超過4.4萬加薩走廊居民死亡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在哈瑪斯突襲以色列的慘案1年後,雙方不僅戰火失控,在加薩走廊估計約有4萬4千人死亡、逾10萬人受傷,而倖存的加薩人則是為了爭奪糧食物資爆發踩踏死亡的事件,加薩中部在29日就發生一起搶糧事件,造成兩名少女和一名中年婦女被活活擠死的慘劇。加薩走廊中部城市有少女領取糧食時被大量人群推擠身亡。(圖/達志/美聯社)綜合外電報導,這起踩踏死傷事件發生在加薩走廊中部的迪爾巴拉(Deir Al-Balah),29日當天,大批巴勒斯坦民眾聚集在一處麵包店前試圖領取糧食,過程中民眾不停相互推擠,導致有3人窒息死亡,包括兩名13歲和17歲少女,以及一名50歲婦女。聯合國和人道救援組織也表示,加薩走廊的飢荒情況越來越嚴重,不少家庭一天僅能靠著一餐充飢。(圖/達志/美聯社)另據《美聯社》報導,加薩走廊過去一週,由於麵粉供應不足,導致當地的麵包業者無法對外開放,不少飢餓難耐的民眾不斷在麵包店外呼喊,要求麵包業者提供糧食,包括聯合國和人道救援組織也表示,加薩走廊的飢荒情況越來越嚴重,不少家庭一天僅能靠著一餐充飢。聯合國和人道救援組織也表示,加薩走廊的飢荒情況越來越嚴重,不少家庭一天僅能靠著一餐充飢。(圖/達志/美聯社)類似的事件也發生在今年3月初,各國對巴勒斯坦進行物資空投,當時就傳出有12人試圖取回掉落海中的包裹時溺斃,另外6人則是在陸地上搶奪包裹時被踩踏身亡。除此之外,同一個月,在加薩市糧食援助站還發生以軍朝巴勒斯坦搶糧群眾開槍,逾100人喪生700人受傷,以軍稱傷亡主要是踩踏與車輾,不過具探訪的聯合國團隊通報,不少死者身上有大量槍傷。以色列去年10月被哈瑪斯突襲,當時有1200人被殺害,另有兩百人被綁走後,以色列立刻對哈瑪斯控制的加薩走廊展開大規模空襲和地面軍事行動。報導引述加薩衛生部說法,在過去14個月,已有4萬4千多名巴勒斯坦人死於以色列攻擊。加薩走廊中部城市有少女領取糧食時被大量人群推擠身亡。(圖/翻攝自X)
台股28日多空糾纏盤中大跌百點 台積電再陷千金保衛戰
美國近日公布多項數據,均顯示經濟穩定擴張,但投資人趁感恩節休市前調整持倉,由科技股領跌,終場四大指數同步收黑,加上「川普關稅2.0」餘威蕩漾,台股28日以小漲45.67點的22380.45點開出後在平盤起伏,但9點半前直接跳水百點,最低曾到22203.4點。分析師表示,近期無論是大型股、中小型股都普遍拉回,要觀察多方是否在短期內有反攻意圖,在未來3到5日內,若無法盡快站回季線之上,就顯示市場擔憂川普當選後的各種不確定性,會讓整理時間拉長到正式就職後,個股就要先跟著短線題材走。台股27日開低走低,終場以跌343.98點、22334.78點作收,跌幅1.52%,成交量3717.33億元,三大法人賣超523.28億元。不過28日小漲開出,以塑橡膠、水泥、玻陶、汽車、生技類股相對抗跌。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日前放話要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加徵關稅,不少台商因去中化而選擇在墨西哥積極布局,卻逃不過關稅壁壘,讓高價電子股前一日遭遇空襲,千金股以緯穎(6669)失守2000元大關,單日跌9.69%最慘,股王信驊(5274)也跌破4000元大關,收在3930元,跌4.02%。不過28日緯穎開盤漲回30點,而後又跌回平盤左右,信驊平盤起伏後跌逾1%,千金股仍跌多漲少。其他權值股方面,9點半左右,台積電(2330)力拼千元平盤;鴻海(2317)也在平盤196.5元起伏;台達電(2308)跌2.5元、在383.5元;廣達(2382)跌0.5元、在286元。高價股方面,聯發科(2454)平盤1250元起伏,大立光(3008)跌35元、在2410元。美股27日主要指數表現,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38.25點,或0.31%,收在44722.06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115.1點,或0.6%,收在19060.48點。S&P 500指數下跌22.89點,或0.38%,收在5998.74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74.55點,或1.51%,收在4853.01點。
第3次黎巴嫩戰爭「24小時內停火?」 白宮國安會發言人:確定前什麼都不算數
4名黎巴嫩高層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總統拜登與法國總統馬克宏預計在24小時內宣布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之間的停火協議。然而,據《路透社》報導,並非所有以色列人都對擬議的停火協議感到滿意。 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戰略溝通協調官約翰柯比(John Kirby)表示,他們即將敲定協議。不過他也強調,在協議正式完成之前,什麼都不算數。法國總統府則指出,停火談判取得了顯著進展。以色列1位高級官員透露,以色列內閣將於11月26日召開會議,審議與真主黨達成的協議文本。儘管協議接近完成,但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辦公室對於相關報導拒絕置評。此前,以色列官員曾提到,停火協議已接近完成,但部分問題仍未解決。儘管以色列的空襲和真主黨的火箭攻擊仍在繼續,2名黎巴嫩高級官員仍表達了謹慎的樂觀態度。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達農(Danny Danon)表示,以色列政府將根據任何協議保持襲擊黎巴嫩南部的能力。儘管黎巴嫩政府早些時候反對給予以色列這樣的權力。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黎巴嫩議會副議長告訴媒體,除非納坦雅胡改變主意,否則實施美國主導的與以色列的停火方案不存在嚴重障礙。他指出,該提案包括以色列在60天內從黎巴嫩南部撤軍,並在長期以來一直是真主黨據點的邊境地區部署黎巴嫩政府軍。黎巴嫩議會副議長表示,由誰來監督停火執行的問題已在過去24小時內解決。由美國領導的5國委員會將負責此事,而黎巴嫩過去的殖民母國法國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儘管談判取得了進展,但敵對行動仍在加劇。上週末,以色列對貝魯特進行了猛烈空襲,其中一次造成至少29人死亡。作為回應,真主黨向以色列發射了250枚火箭。11月23日,以色列軍隊襲擊了黎巴嫩達希耶區和貝魯特市中心的伊斯蘭目標。而前一天,以色列國防軍又襲擊了真主黨位於貝魯特的武器製造中心。
憂世界大戰爆發?北歐3國推新版民防手冊 瑞典:每個人民都要盡力保衛國家獨立民主
隨著烏俄局勢更加緊張、中東衝突四起,曾經堅定「中立」的北歐國家也開始採取預防措施,讓公民能做好應對準備。其中,瑞典政府18日起開始發放最新版本的民防手冊,內容量是上一版的2倍,希望人民能加強危機應對能力;而芬蘭、挪威也於近期推出新版民防指南,敦促國民應隨時做好準備。根據外媒《福斯新聞》(Fox News)報導,瑞典民防緊急應變局(MSB)在18日開始發放數百萬本更新版的民防手冊「萬一發生戰爭或者危機」(In case of crisis or war),這不僅是6年來首次更新,內容更是上一版的2倍量,而新版共有32頁。這本手冊的內容除了提及如何儲備糧食、緊急用品、如何在遭遇空襲時尋找最近的避難處外,也談論人民可能遇到的軍事衝突、自然災害、網絡攻擊、假資訊行動和恐怖攻擊等狀況,「若瑞典遭受另一個國家攻擊,每一個人都必須盡一己之責,保衛瑞典的獨立和我國的民主」。瑞典民防局局長弗里塞爾(Mikael Frisell)則發出了「瑞典可能發生戰爭」的警報,敦促官員更快地加強斯德哥爾摩的防禦,「安全形勢嚴峻,我們都需要增強自身韌性,以應對各種危機」。此外,2023年加入北約的芬蘭政府,最近也在官網推出了「為事變和危機做好準備」的指南,呼籲人民針對各種事件、危機和緊急情況提前做好準備,情況可能包括長時間停電及停水、網路或銀行服務長期中斷、自然現象(如風暴或野火)、長期危機(如流行病或軍事衝突)。該指南也列出應急物品清單,像是備用電源、碘片(用於保護甲狀腺免受輻射的影響)和易於烹飪的食物等等,並指出「這並不是提醒人們潛在的危險,而是為了幫助家庭為各種特殊情況做好準備……如果發生異常情況,每個人的準備和行動都會影響全國的應對能力」。作為北約創始成員國的挪威,日前開始向民眾發放民防手冊,敦促國民要做好準備,以應對戰爭、危機或極端天氣等情況時,能夠自力撐過一周時間。目前,挪威政府已發出超過200萬份手冊,建議民眾儲備罐頭食品、義大利麵、寵物食品、水、火柴、蠟燭、急救箱和藥品(包括碘片等),「這些藥片可以在發生核事故時防止放射性碘的侵害,並且只能在當局的指示下服用」。該手冊也提醒,應該儲存不易腐敗的食物和飲用水,且至少要足夠3天分量,例如馬鈴薯、高麗菜、胡蘿蔔和雞蛋等食材,也建議民眾可以在自家花園種植蔬果。值得注意的是,新版將舊版手冊中的一段話,往前移到更明顯的位置:「如果瑞典遭到他國攻擊,我們絕對不會投降,所有企圖傳達會停止反抗的資訊都是假的」。
第三次世界大戰要來了? 瑞典將發民防手冊:必須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
對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討論一直存在,近年世界局勢的不穩定,又掀起有關三戰開打的話題。而瑞典民防局(Swedish Civil Contingencies Agency)在本月18日發表的《因應危機或戰爭情況》(In Case of Crisis or War)民防手冊,也被視為挑動敏感神經,其內容比舊版本增加了整整一倍,包含如何為戰爭、自然災害、網路攻擊和恐怖主義等緊急情況做好準備的資訊,更新的簡介也表明「我們必須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武裝襲擊。」瑞典政府指,未來將向全民發放這本手冊,預計數量為520萬本。據《每日鏡報》報導,瑞典政府近日修改了這份在2018年首次發布的《因應危機或戰爭情況》,其新的簡介為,「面對一個不安全的世界需要做好準備,對瑞典的軍事威脅已經增加,我們必須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武裝襲擊。」手冊裡也告訴人們核武的風險,指示讀者「全球安全形勢增加了使用核武的風險,如果發生核武、生物武器或化學武器攻擊,請像空襲一樣採取掩護措施。」並補充說,人們將透過無線電收到有關襲擊的警告,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應該前往地下室或地鐵。而更新版本的小冊子中間甚至寫道「如果瑞典受到另一個國家的攻擊,我們永遠不會放棄,所有關於停止抵抗的信息都是錯誤的。」早些時候,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才批准基輔用美國製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轟炸俄羅斯境內的軍事目標,莫斯科與西方之間的緊張關係也升級到新的高度,此舉激怒了將於明年1月重返白宮的川普(Donald Trump)的支持者,因川普曾承諾將限制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並儘快結束戰爭。對此,其長子小唐納·川普(Donald John Trump Jr)也抨擊這一決定,表示是為了「確保他們在我父親有機會創造和平之前讓第三次世界大戰開始。」報導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長期以來一直向西方支持者施壓,要求允許烏克蘭對俄羅斯境內更深處的軍事目標進行攻擊,但其盟友拒絕了他的請求,因為擔心這樣做會跨越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畫下的「紅線」。早在9月,普丁就曾表示,若西方國家為基輔提供打擊俄羅斯的火力,他將認為西方國家是烏俄戰爭的「直接參與者」。
以色列空襲黎巴嫩首都大樓釀1死3傷 死者是真主黨發言人
以色列於17日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一棟建築物發動空襲釀1死3傷。而在攻擊事件爆發之初,就傳出死者是真主黨的媒體發言人阿菲夫(Mohammad Afif)。後續,真主黨官方也證實了這起消息。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以色列這次空襲主要是針對位於拉斯阿爾納巴(Ras al-Nabaa)社區的建築物,該地區有許多因以色列轟炸南部郊區而流離失所的民眾。而在攻擊行動之後,以色列軍方於17日晚間發布聲明,宣稱已「消滅」阿菲夫。黎巴嫩衛生部表示,這次空襲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傷。據了解,阿菲夫過往曾長時間擔任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的媒體發言人,他同時也管理真主黨的阿爾馬納爾電視台(Al-Manar TV)多年。阿菲夫過去也曾多次在貝魯特南部郊區的廢墟中為記者舉行新聞發布會。最近一次的發布會是在11日當天,他表示以色列軍隊無法在黎巴嫩控制任何領土,真主黨擁有足夠的武器和補給來打持久戰。除此之外,以色列軍方也在17日發動另一場空襲,主要攻擊目標是貝魯特市中心的馬爾·伊利亞斯街(Mar Elias),黎巴嫩衛生部表示,這起空襲至少造成2人死亡,22人受傷。報導中提到,自2023年10月8日真主黨開始對以色列軍事目標發射火箭彈以來,真主黨和以色列之間的交火已經持續超過1年。後續以色列在9月底時擴大在黎巴嫩的軍事行動,重點轟炸黎巴嫩南部和東部地區,以及貝魯特南部郊區,並在邊境進行地面入侵。黎巴嫩衛生部在17日表示,以色列在黎巴嫩的軍事行動已經導致3841人死亡,近15000人受傷,這些數字未區分平民和戰鬥人員。以色列則表示,真主黨跨境發射的火箭彈已造成數十名以色列人死亡,其中包括士兵和平民。這次針對阿菲夫的空襲,引發了貝魯特當地的緊張局勢。現場傳來救護車的聲音,槍聲響起,以防止人群靠近。黎巴嫩的廣播公司顯示,一棟建築物的上層樓層已經倒塌,民防人員在現場進行救援。這一事件成為了以色列和真主黨長期對抗中的最新一次激烈交火,標誌著雙方衝突的進一步升級。
以色列16日再度空襲貝魯特南郊 真主黨向以軍基地開火
以色列在當地時間16日對在黎巴嫩大城貝魯特和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據點再度發動空襲;與此同時,得到伊朗支持的真主黨武裝分子則表示,他們向沿海城市海法(Haifa)周圍5個以色列軍事基地開火。綜合外媒報導,根據以色列軍方報告說,海法遭到猛烈的火箭襲擊,有1座猶太教堂被擊中,造成2名平民受傷。據聲明內容指出,黎巴嫩激進團體真主黨(Hezbollah)16日向以色列發射了約80枚砲彈。「這是真主黨蓄意針對以色列平民的又一個例子。」以色列軍方在聲明中表示。另外,軍方還宣稱他們攔截了部分從黎巴嫩進入以色列的砲彈。以色列安全部門表示,2枚照明彈落在海法以南的城鎮凱薩里亞(Caesarea),著彈地點距離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的住所不遠,當時他並不在家。根據法新社電視台畫面顯示,以色列軍方16日在發布攻擊警告,要求目標地點居民離開後,就對貝魯特南部郊區真主黨據點發動新一波空襲。黎巴嫩國家通訊社(NAA)報導了照一連串攻擊事件。根據NNA報告,以軍攻擊了黎巴嫩南部城市提爾,遭到空襲的地區中包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古遺址附近的一個社區。對此,以色列軍方表示,他們攻擊的是提爾地區的真主黨設施。以色列在當地時間16日對在黎巴嫩大城貝魯特和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據點再度發動空襲。(圖/達志/美聯社)
俄無人機聯合空襲基輔! 14歲少女在家「活活炸死」淪殘屍
俄羅斯近期大幅增加對烏克蘭的無人機攻擊,據烏軍統計,俄軍10月共派出逾2000架無人機,創下開戰以來新高,而烏克蘭一名14歲少女瑪麗亞(Maria Troyanivska)當月在基輔(Kyiv)的家中遭俄軍無人機活活炸死,遺體嚴重燒毀,令家屬悲痛控訴俄軍暴行。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瑪麗亞10月某日晚間在基輔郊區的家中床上,慘被伊朗設計的俄軍見證者(Shahed)無人機殺害,據她的母親維多利亞(Viktoria )表示,無人機從窗戶飛到房間內就發生爆炸,她和丈夫從隔壁房間跑出來,就發現瑪麗亞房間起火燃燒。維多利亞哭訴表示,「我們試圖滅火,但火勢燒得太過猛烈」,「根本無法呼吸,我們只能逃跑」,瑪麗亞當場死亡,遺體甚至嚴重燒毀,「我們不得不將她放進封閉的棺材裡,她根本沒有倖存的機會」。瑪麗亞死後,一家人的生活也徹底轉變,由於住處公寓被炸毀,維多利亞只能暫住友人家中,加上為了躲避俄軍無人機攻擊,每晚都被迫在走廊過夜。俄羅斯近期大幅增加對烏克蘭的無人機攻擊,除了10月派出逾2000架無人機,9月和8月分別派出1410架與818架,另據法新社報導,俄羅斯13日還加強攻擊基輔,出動無人機並發射飛彈。烏克蘭空軍表示,烏方在8個州上空擊落俄軍4枚飛彈及37架無人機。針對俄羅斯的攻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Zelenskyy)持續對西方盟友呼籲,「讓烏軍擁有工具捍衛國家不受俄國恐怖行徑威脅,這很重要」。年僅14歲的瑪麗亞在家被炸死。(圖/翻攝自X)
想念她的懷抱!加薩男孩每晚「睡在母親墓前」 曝:在這裡比較安心
根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11月公布的統計數據,自從2023年10月7日爆發新一輪以巴衝突爆發以來,已經有4.3萬人在加薩走廊死去,其中70%是婦女和兒童。近日,一則關於加薩男孩深夜在母親墳墓旁睡覺的影片在網群媒體上轉傳,引起網路討論。據《半島電視台》報導,一名叫做薩利赫(Saleh)的巴勒斯坦記者在11月5日晚間發現,一名叫做澤因‧約瑟夫(Zein Yousef)的男孩竟在深夜走進次墓園。當他走近才發現,這名男孩正在墓園裡睡覺。當他採訪這名男孩時,男孩告訴他「只是想跟母親在一起」。約瑟夫表示,這裡是他母親的墳墓,他的母親2個月前在加薩努塞拉特難民營(Nuseirat Camp)附近接受腎臟疾病的治療時,遭遇以色列發動的空襲,並在空襲中犧牲。後來他想母親的時候,就會來到母親的墓地,「我很想她,我每天都來這裡。跟她睡在一起讓我感覺到安心。」約瑟夫的父親告訴半島電視台記者,兒子本來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醫生,這樣他就可以治好母親的疾病。但在母親死後,兒子告訴他現在只想再見到媽媽一面。
黎巴嫩真主黨呼叫器爆炸案 以色列媒體:總理承認是他的命令
黎巴嫩真主黨成員的呼叫器(BB call)9月17、18日連續兩天發生大爆炸,兩起事件釀至少37人死亡,近3000人受傷,其中黎巴嫩真主黨成員占死傷者的大多數。據以色列時報(Times of Israel)報導,總理納坦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在內閣會議上承認, 9月針對真主黨份子發動「呼叫器、對講機襲擊」,是他的指令。據報導稱,納坦亞胡用一種挖苦語氣說:「儘管遭到國防機構高級官員和政治部門的反對,但是利用遙控引爆消滅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的行動,還是執行了。」在此之前,以色列尚未公開承認對這起攻擊負責。黎巴嫩9月17、18日發生呼叫器(BB Call)、對講機爆炸事件,造成大量傷亡,黎巴嫩真主黨認為這場事故是以色列所為,並將其視為宣戰訊號。美國廣播公司(ABC)9月20日爆料,一名美國情報人士19日透露,本周爆炸的呼叫器由以色列參與製作流程,且以方實施的相關「供應鏈攔截」行動,至少已策畫15年。以色列總統赫佐格(Isaac Herzog)事後受訪時,一度否認參與呼叫器和對講機爆炸案,「我沒有暗示任何事情,只能說,那裡有很多真主黨的敵人,最近有很多。」呼叫機爆炸案發生後,以色列與黎巴嫩互相發動空襲。以色列空軍出動F-15戰鬥機,向貝魯特南部郊區真主黨總部投擲了10幾枚重達2000磅的地堡剋星炸彈,斬首真主黨領袖納斯拉。
以色列屠殺4.3萬平民! 聯合國:70%為婦孺「兒童佔最大比例」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8日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加薩走廊的43550名死者中,有70%為婦女和兒童,這表明以色列存在系統性地違反國際人道法基本原則的行為,包括區分原則和相稱性原則。據聯合國官網顯示,OHCHR指出,它一直在核實因空襲、砲擊和其他敵對行動,而在加薩死亡的人員的個人資訊。迄今為止,已核實的死亡人數中,兒童佔最大比例。最具代表性的3個年齡層分別是5至9歲的兒童、10至14歲的兒童以及0至4歲的嬰幼兒。此外,在已核實的死亡人數中,約80%是在住宅大樓或類似住房中被殺害的,其中44%為兒童,26%為婦女。OHCHR的報告詳細描述了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以色列和加薩民眾所遭受的恐怖現實,並表示,必須對已發生的嚴重違反國際法的行為進行問責。該報告對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期間的違法行為,進行了詳細分析,並廣泛審查了以色列殺害平民及其他違反國際法的行為,這些行為在許多情況下或將構成戰爭罪。報告中提到,國際法院在其關於臨時措施的一系列命令中,強調了以色列在防止、保護免受以及懲罰種族滅絕行為等方面的國際義務。(圖/達志/美聯社)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蒂爾克(Volker Türk)強調,以色列必須立即全面履行這些義務。鑑於報告中列舉的行為的全面性,以及最近發生的事件,包括以色列在加薩北部的軍事行動,及通過立法影響「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的活動,履行這些義務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蒂爾克強調:「至關重要的是,必須通過可信、公正的司法機構對嚴重違反國際法的指控進行應有的審理,並在此期間收集並保存所有相關信息和證據。」報告指出,以色列官員一再表示,衝突的結束取決於對加薩的徹底摧毀以及巴勒斯坦人的流亡。此外,報告還記錄了將針對巴勒斯坦人的歧視、敵意和暴力合理化,甚至消滅巴勒斯坦人的努力。該報告更展示了平民如何首當其衝遭受襲擊,包括以色列軍隊最初對加沙實施的「全面圍困」,以及以色列政府繼續非法阻止、阻礙和未能確保人道主義援助的進入,民用基礎設施遭到摧毀,並且造成反覆的大規模流離失所。(圖/達志/美聯社)報告補充,以色列軍隊的這項行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殺戮、死亡、傷害、飢餓、疾病和傳染病。此外,巴勒斯坦武裝團體也以可能加劇平民傷害的方式進行敵對行動。蒂爾克表示:「已有160年歷史的戰爭規則,旨在限制和防止武裝衝突中的人類苦難。對這些規則的肆意漠視導致了目前人類遭受的極端苦難,而我們今天依然目睹著這種苦難。」因此他呼籲各會員國根據國際法規定的義務,評估向衝突一方出售或轉讓武器,以及提供軍事、後勤或財政支持的情況,並在此類支持可能導致嚴重違反國際法的情況下終止該支持。報告也對強迫遷移、明顯系統性地攻擊醫院以及記者的行為表示關切,並提到了聯合國禁止武器白磷彈的使用情況。蒂爾克大聲疾呼:「暴力必須立即停止,所有人質和被任意拘留的人必須被釋放,我們必須集中精力向加沙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以色列空襲黎巴嫩釀40死 卡達決定退出加薩調解行列
同時打開兩個戰線的以色列,目前有消息指稱,以色列於8日晚間空襲黎巴嫩貝魯特郊區,其中包含數名兒童。而對於談判許久的加薩走廊停戰協議,目前傳出一直在其中斡旋以色列與哈馬斯紛爭的卡達,宣布退出斡旋國的行列。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黎巴嫩當局於9日宣布,以色列於8日晚間轟炸襲擊了貝魯特(Beirut)南部郊區,至少造成40人死亡。以色列還同時襲擊泰爾(Tyre),導致7人喪生。雖然以色列軍方先前就成命令部分居民撤離,但在社交平台X上,以色列軍方並未發布任何相關命令。黎巴嫩衛生部表示,救援行動仍在進行中,死者中包括2名兒童,目前已經找到遺體,將進行DNA測試以確定身份。此外,9日當天,在附近城鎮的襲擊導致13人死亡,其中包括7名與真主黨(Hezbollah)及其盟友阿邁勒(Amal)有關的救援組織醫護人員。同一天在巴勒貝克(Baalbek)東部平原,因為以色列軍方的襲擊,導致當地有20人喪命。總計死亡人數達到40人。以色列軍方表示,襲擊目標主要是真主黨在泰爾、巴勒貝克地區的基礎設施,其中還涉及戰鬥人員、「作戰公寓」及武器庫。黎巴嫩衛生部進一步表示,過去一年來,以色列的襲擊已造成黎巴嫩至少3136人死亡,13979人受傷,其中包括619名女性及194名兒童。自2023年10月以來,以色列和黎巴嫩武裝組織真主黨之間的戰鬥不斷升級,以色列加強擴大轟炸行動,真主黨則加強對以色列的火箭及無人機襲擊。與此同時,在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衝同,身為斡旋國的卡達目前傳出決定退出調解角色,同時準備驅逐哈馬斯官員離境。但卡達外交部表示,外界傳聞驅離哈瑪斯官員、關閉哈馬斯辦事處的消息是「不準確」。有了解內情的外交官表示,卡達之所以決定不再充當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調解人,主要是因為加薩走廊停火協議和人質釋放談判長期停滯不前。卡達決定停止調解後,也決定不再讓哈馬斯官員在卡達保留辦事處。據了解,卡達在通知哈馬斯之前,已先行通知參與調解的美國和埃及,並於10月底告知哈馬斯與以色列。但也有外交官表示,卡達這個撤離調解角色的決定並非是永久性的,如果雙方願意抱持誠意繼續談判,卡達可能會恢復調解角色。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的一名官員對卡達驅逐哈馬斯的決定表示支持,並指出不應有國家接待恐怖組織。該名官員還表示,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總統一事,可能也是讓卡達做出如此決定的原因,因為川普所在的共和黨不會支持哈馬斯繼續待在卡達。報導中也提到,卡達自2012年以來,就一直允許哈馬斯官員進出卡達,主要是因為當時哈馬斯因敘利亞內戰的關係,將總部從大馬士革遷至卡達首都多哈,後續美國歷屆政府均請求卡達官方充當與哈馬斯的溝通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