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置率
」 商辦 房市 租金 投資 店面龍年抄底時刻1/台商看2024風向三大關鍵時刻 「三黨不過半兩岸可望破冰」
儘管不少政經名嘴大喊「中國崩潰論」與「去中化」,但兩岸經貿仍是台灣經濟主力,佔總出口三成五,也因此,16日的「2024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上,總統蔡英文領著一票官員拜年,對著在國際局勢夾縫求生的台商們說:「我們從未停下腳步,持續地尋求兩岸對話可能,希望逐步恢復雙邊有序的交流。」農曆春節過後,CTWANT記者就2024年牽動美中台三方政經關係的影響因素,與中國大陸北中南多地台商交流,整理出台商集體關注的三大重要轉折點,分別是3月中國召開「兩會」、5月台灣新總統團隊上任、以及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國「兩會」,指的是一年一度的「人民全國代表大會」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合稱,今年的人大在3月5日、政協在3月4日啟動,在北京聚集全中國的官員、商界與民間代表,傳達當年的重點政策,「誰能當代表」也象徵著政策重點。陸股年前出現「千股跌停」後,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也被免職,改由前上海副市長吳清接任。(圖/翻攝自Google股市、中新社)「由於近年失敗的經濟政策,決策團隊開始轉換,大家都在看是否有改變的可能。」經營航運物流的台商跟CTWANT記者說。這一波動盪,從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後採取「動態清零」封城開始,同一年加緊政府監管、內部維穩,尤其是網路科技、教育培訓業、平台經濟和數位經濟等產業,包括阿里巴巴與騰訊這兩大龍頭企業。「特別是上海封城,如同親手把會下金蛋的母雞掐死!」這位台商觀察。上海是中國經濟最開放的示範點,吸引外資企業總部、外國移民、富豪匯集,但2022年3月底封城、持續到6月中,解除後引發大量居民離開上海,儘管整個中國在2023年1月全面解封,但不見「疫後反彈的報復型消費潮」,因為百業受創民眾不敢消費。戴德梁行表示,截至2023年末,上海A級商辦空置率高達21.8%,租金則跌回10年前價格。據彭博報導,外國企業對中國直接投資(FDI)金額在2023年為330億美元,年減82%,創下1993年以來最低。但中國外匯管理局18日連忙表示,去年「外商股權性質」直接投資中國為621億美元。但2022年時FDI為1833億美元,2021年更高達3440億美元,不管怎麼算都是慘跌。扮演經濟櫥窗的陸股上證指數,更是從2021年9月的3700高點,一路跌到今年2月5日的2700點關卡,跌回疫情前新低,為挽救市場低迷信心,證監會喊話,央行也在1月24日突襲式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將大約新台幣4.43兆元的資金活水投放市場,但陸股漲勢曇花一現。就在陸股出現「千股跌停」後的兩天,也就是2月7日,「名字吉利」的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被免職,換上前上海副市長吳清,為要打擊「不法放空」,同時有多家官股銀行換將。一位物流業的台商樂看「換將」動作,並向CTWANT記者透露,「地方上傳出去年3月退休的前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人馬有望重新回歸,借重他的財政經驗來救經濟。」這是傳聞或事實?就看3月的兩會會推出什麼財經政策。第二個重要時刻,就是台灣新任總統賴清德執政團隊5月20日就職。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倪永杰向CTWANT記者表示,「若仍堅持台獨路線,賴清德當政必然引發兩岸高度緊張,若政權不穩,多數溫和、理性的聲音力量就會起來,可能採取有限、局部的開放政策。」倪永杰也盼望,兩岸有辦法走出黎明前的黑暗,形成全新的兩岸局面。去年兩岸關係不佳,甚至向ECFA的關稅優惠開鍘,針對12項出口大陸的石化產品恢復高額關稅,又讓一些鷹派對台學者放話,表示會繼續針對紡織、工具機等產業下手,以顯示中方「能施壓的籌碼很多」,產業界都不希望傷害繼續擴大。在珠三角超過30年的東莞台協榮譽會長葉春榮跟CTWANT記者表示,雖然民進黨拿下總統寶座,「但現在立法院呈現三黨不過半局勢,不再是一黨獨大說了算,預期在兩岸政策上會有更多轉圜的餘地,也是兩岸破冰的契機。」美國總統大選將在今年11月登場,選舉結果也將持續影響兩岸的代工產業鏈。(圖/新華社)第三時間點就是美國總統大選,在美中貿易戰持續進行下,如果鷹派的川普當選,勢必會更加激烈,在對中國科技的出口禁令、以及供應鏈上會更嚴苛,影響兩岸的代工產業鏈,這是台灣出口大宗。依財政部統計,台灣2023年全年出口4324.8億美元,創下史上第三高,其中對中國出口1522.4億美元,占總出口35.2%,第二名的美國和東協都占17.6%,可見若中國經濟不好,台灣也會受影響。從事電子代工30多年的台商對CTWANT記者說,「中國仍是目前最好的製造基地,東南亞不管是哪個國家,成本至少都要多15%以上。」其實東協各國有各自不同的困境,像是越南已經出現缺工缺電等問題,若不是美國的選邊站的壓力,台商其實不需要如此匆促地轉移陣地。即使全球供應鏈已一分為二,不少台廠移出中國,「事實上,東南亞的貿易量大增,也是因為很多零件還是必須從中國進口,只是組裝改道東南亞去規避美國的禁令,實際上仍難以脫離中國製造。」這位台商道出真相及心聲,也希望兩岸政府能放下政治立場、好好思索如何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下,不要兩敗俱傷。立法院呈現三黨不過半,預期新政府在兩岸政策上會有更多轉圜的餘地。圖為立法院臨時主席柯建銘(右)頒發當選證書予新任立法長韓國瑜。(圖/報系資料照)
國內房市不景氣海外地產蠢動 專家:投資年齡下降「3點避險」
國內房地產走下坡,反指標的海外不動產今年以來蠢蠢欲動。中華民國不動產交流協會理事長張俊麟就表示,國內稅制不友善、房價過高,國人投資海外不動產的年齡有下降趨勢,他提醒,欲進場民眾可挑選「開發國家」「在當地上市或大品牌開發商」「台灣5年以上經驗的代理商」以降低投資風險。中華民國不動產交流協會於疫情前每年都會舉辦台灣國際房地產博覽會,疫情3年採線上舉行,今年恢復實體活動,不過參展的海外不動產廠商卻大爆發,「過往參展有7成為海外業者,3成為國內業者,今年6月博覽會,竟有95%參展廠商都為海外商,且50攤大爆滿,因此加碼於11月舉辦第二場博覽會,仍有9成為海外業者參展,史無前例,也可看到國內不動產及海外不動產的消漲。」張俊麟說。張俊麟表示,上一波海外不動產熱潮是2015~2018年,也是國內地產的低谷,這回國內稅制不友善,台灣房價高到很多人買不起,海外投資金額較低,投資熱錢往有利的地方前進,也讓海外不動產有起死回生的跡象,甚至出現杜拜、希臘等國家的開發商也來台灣查看市場,「過去這些業者以香港最為據點,但香港近年一厥不振,台灣又因為兩岸關係緊張,反出現『避險』商機。」他分析,目前馬來西亞、泰國、日本、美國、澳洲都屬較熱門的投資國家,泰國、馬來西亞套房總價500萬元即可入場,是投資客、小資族首選;若是考量小朋友留學的家庭,會選擇英、美、澳洲;選擇日本的客群則較不一定,有些個人喜好、有些是退休。雖然一些已開發國家房屋總價不見得較低,但相對台灣可買到的是實坪,也不算貴。VIA銷售總監Jack Xu就表示,2022年3月-2023年3月澳洲人口增長了2.2%,移民占比高達81%。入境移民數量增加了103%,達到68.1萬人,海外移民淨增45.44萬人。越來越多人選擇澳洲的優質生活,過去十年,雪梨房價一直呈上升趨勢,房屋空置率僅1%,租金投報約5~6%,尤其在市中心周邊地區,由於城市化和人口增加,土地供應受到限制,土地價格也相應上漲,最為顯著的以雪梨西南的Bardia新區可窺見一斑。張俊麟觀察這波熱錢出走潮較疫情前有更多小資族進場,「疫情前海外投資者大多是較有國際觀的高資產人士,但經過3年來,台灣房價高漲,面對打房、產業前景不明,台灣投報率了不起2%,但國外可到4%~8%,而資訊越來越透明,外國開發商基本配備都會中文,語言隔閡縮小,更多小資族國內投資不起,嘗試國外市場。」上一波海外投資熱潮有不少詐騙及投資失利,他強調,不管是購買國內或是海外不動產都需要特別小心,「建議選擇開發國家,以人治國的共產國家少碰,像歐美、澳洲就不太會出問題;東南亞只要是當地上市公司的建案,受當地政府監管,風險也較低;再來就是要選擇在台灣有5~8年以上經驗的代理商,跟台灣買房一樣,先找大品牌肯定較有保障。」
「新光一號」連三案標脫創131.4%漲幅 台証金融大樓也將在本周開標
新光一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新光一號) 所持有不動產「新光信義華廈」之標售結果13日出爐,標售底價17.41億元,開標最終由立志開發以逾20億元成功標下本案,溢價率近15%,以現有租金回推投報率超過2.5%;以民國96年當時原始購入金額約8.64億元計算,漲幅達131.4%,創造信義路店面每坪270萬以上的單價。世邦魏理仕資本市場部董事林敬超。(圖/李蕙璇攝)據負責標售本案的世邦魏理仕資本市場部董事林敬超表示,新光一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自開標以來,已連續三案成功標脫,總標脫金額累計已逾136億元,將大幅帶動今年第二季商用不動產交易動能;新光信義華廈自銷售以來就感受到投資人對於疫情解封後,零售市場的回溫有很大的期待,其中評估的投資人除了壽險業外,許多機構法人對於有穩定租金收益的店面,均抱持很大的興趣。新光一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自開標以來捷報連連,接下來還有同樣將於本週開標、位於市區精華地段的台証金融大樓;至於標售日期將另行公告的新光國際商業大樓部分樓層,及新光天母傑仕堡大樓;前者為市區核心區域商辦,後者除目前具有穩定租金收益外,未來更有整合開發機會,高價值資產壓軸登場。世邦魏理仕研究部資深董事李嘉玶表示,去年全年台灣整體零售業營業額年增率逾7%,其中餐飲業與服飾業受惠於防疫措施鬆綁、民眾對外出消費的意願升高,而雙雙創下近19%的銷售成長率。在消費者支出維持穩定的助益下,預期2023年零售業營運可望繼續處於成長軌道上,並將激勵國內外零售品牌加快展店步伐,促使台北市主要購物商圈空置率逐漸下降。本次順利標脫的「新光信義華廈」位於台北市信義路二段永康商圈,距捷運東門站及大安森林公園站僅約250公尺,本次釋出包含店面、商場、幼兒園及補習班,面積合計共2,064.86坪。本案土地持分面積約佔整宗基地面積三分之一,臨近捷運東門站及大安森林站,未來開發重建享有台北市大眾運輸導向都市發展(TOD)的容積獎勵,在政府政策的加持下,又可享有信義路燙金門牌及高樓層遠眺大安森林公園的雙重優勢,無論是長期持有作收租使用,或未來都更重建都極具效益,也成為本次成功標售關鍵因素。
商用不動產雙趨勢 頂級商辦稀缺+ESG商辦崛起
全球商用不動產市場出現「雙趨勢」,分別是(1)頂級商辦稀缺、(2)ESG商辦崛起。萊坊(Knight Frank)2022年11月7日發佈《亞太區頂級商辦市場報告》指出,「頂級商辦在穩定去化加上有限供給下,將持續推升房價與租金的漲勢。」仲量聯行2022年11月8日發佈《綠色租賃:定調負責任的租約》報告指出,ESG商辦(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綠色租賃」,將在2025年成為取代傳統租賃型態的新趨勢。商用不動產「雙趨勢」,頂辦+ESG台灣因應產業升級、科技人才回流,全台頂級商辦需求旺盛,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空置率下降」狀況,萊坊指出,台北頂級商辦年漲約5.5%,空置率降至2.7%,在亞洲23個主要城市中排名第前段班。萊坊總經理蘇銳強表示:「投資者看好未來頂級辦公市場發展。」不過,台北商辦「高單價」讓很多企業卻步,透過機場捷運直達桃園青埔高鐵特區CP值更高的頂級商辦,就成為企業新選擇。 一位科技上市公司主管表示,桃園青埔高鐵特區距離(1)台北商辦領域的通勤距離、(2)前進機場國際出差時間、(3)直奔中南部市場開拓商機動線,都具備不錯的地段優勢,重點是「在桃園青埔高鐵特區可以用更具競爭力的價格,買到更高端、大器、時尚的頂級辦公產品,國際客戶來台洽公最近的是桃園青埔高鐵特區、不是信義計畫區。」地方政府+集團產業,打造青埔高鐵特區桃園市政府指出,面積廣達約490公頃的青埔高鐵特區是台灣的入口城市,擁有高鐵、機場捷運、航空機場的全方位通勤優勢,成為桃園快速崛起的發展中心。桃園市府在青埔高鐵特區推動多項試辦計畫,例如採用無人自駕車協助捷運接駁、共享運具GoShare也選擇在青埔試營運,市府與中央攜手推動桃園會展中心、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等重要建設,也積極推動市立美術館、陽光劇場、原住民電視台等建設。而民間財團投入也相當積極,以國泰人壽在桃園青埔高鐵特區內陸續引進包含華泰名品城、和逸飯店Cozzi Blu、新光影城、橫濱八景島都會型水族館Xpark等,打造智慧中城(smart midtown)推升城市建設標準最受到矚目。國泰人壽在桃園青埔高鐵特區內陸續進行大量投資,打造智慧中城(smart midtown)推升城市建設,圖為和逸飯店Cozzi Blu。(圖/森PLAZA 提供)「北青埔、南亞灣」頂級商辦「南北連線」中悦建設機構悦萊建設設總經理翁茂槐表示,桃園青埔高鐵特區具備國際機場、高鐵及機場捷運3大交通優勢,且市府推動亞洲·矽谷計畫、桃園航空城計畫等多項國家級建設,區域發展有目共睹。台灣南北兩處的5G、AIoT示範區,分別是高雄亞洲新灣區與桃園青埔高鐵特區,亞洲新灣區現階段房價已經站上「7字頭」,桃園青埔高鐵特區更接近新竹科學園區,現在「5字頭」,未來房屋銷售單價也許有機會對位亞洲新灣區。高雄「特貿三」開發案,國城、興富發、國揚等3家得標業者,共規劃3案8棟頂級商辦。在桃園青埔高鐵特區則有國泰人壽投入260億元開發大型複合商辦,根據高力國際調查,高鐵青埔高鐵特區近期區內商辦進駐率大幅提升,也吸引多家科技公司卡位,未來將可望發展成為桃園重要的科技產業聚落。總經理翁茂槐指出,中悦建設機構在桃園青埔高鐵特區繼「中悦ITC國際商貿中心」之後,又規劃第二棟頂級商辦「森PLAZA」。高雄亞洲新灣區「特貿三」與桃園青埔高鐵特區都是「地方政府+集團產業」積極投資開發區域,在頂級商辦市場中打造出「北青埔、南亞灣」的發展模式,創造頂級商辦的「南北連線」。 中悦建設機構悦萊建設總經理翁茂槐表示,桃園有4大優勢,提升頂級商辦的需求。(圖/森PLAZA 提供)桃園4大優勢,牽動頂級商辦需求總經理翁茂槐認為,桃園地區擁有(1)航空城國際開發、(2)桃園青埔高鐵特區開發案、(3)新竹科學園區辦公大樓舊換新需求、(4)中壢、桃園等工業區對於頂級商的需求等4大優勢,讓位置居中的青埔高鐵特區頂級商辦更具市場需求,他說:「青埔高鐵特區不缺頂級住宅、但缺頂級商辦。」他指出,新竹科學園區發展帶動新竹整體房地產上升效應,青埔高鐵特區透過機場捷運快捷連通台北頂級商辦的信義計畫區,在銷售單價、租金行情卻更具競爭力,提升部份企業願意用更高CP值價位在青埔高鐵特區擁有頂級商辦的意願。
百貨雙雄助攻 大巨蛋翻轉東區
台北曾繁華半世紀的東區商圈,即將因百貨雙雄的布局重返榮景。首先是SOGO拿下大巨蛋四區商場經營權,掌控東區頭、東區尾,而新光三越的Diamond Towers、誠品地下街也準備明年到位,與此同時,包括瑜伽服龍頭lululemon等,也將旗艦店插旗於東區,帶動黃金店面空置率大降,連結1.5公里處的大巨蛋,整個商圈規模數倍擴大。零售業者表示,東區百貨商場棟數雖不及信義區16棟、經濟產值逾600億元,但只要大巨蛋運營後的國際賽事、展演活動到位,人潮規模勢必明顯提升「坐二望一」。事實上,隨著2020大巨蛋復工後,包括NET、H&M、寶雅等連鎖大品牌,即使疫情期間也爭相進駐卡位,看準東區忠孝東路四段上黃金店面臨立,與SOGO忠孝、復興兩店、大巨蛋串連起巨大「平面購物城」,且地上、地下串連出新舊融合的特有商業模式,在國境解封、迎來國際客之際,更成兵家必爭之地。而每年跨年煙火、演唱會均吸引10萬人潮的信義區,為目前全球百貨密度最高的商圈,短短不到1公里距離,共有15棟百貨商場,預計還會增加一棟百貨商場─為中信金總部拆除後再建的樓高280公尺台北天空塔(Taipei Sky Tower),竣工後將成為台北第二高樓與台灣第三高樓,信義區百貨商場數也增添為16棟。零售業者指出,20多年來,信義區百貨群發展包括新光三越、微風、威秀、ATT、統一時代百貨、101商場、Bellavita、遠百A13等,其中誠品信義的揮別,成就統一時代百貨發展百貨群有望擠入區內前五大,不含101以觀光客群為主力,15棟百貨群一年經濟產值規模超過600億元,若以距離來說,信義區百貨業者認為,大巨蛋球場與商場距離信義區最近,一、二年後開賽、開幕,皆有助信義區共榮發展。大巨蛋共榮東區商圈,也可從新光三越插旗東區Diamond Towers,以及誠品今年9月拿下東區捷運地下街等作法看出端倪,尤其誠品拿下忠孝敦化站東區地下街6號、7號廣場經營權,地點鄰近大巨蛋,未來隨遠東SOGO百貨進駐大巨蛋,有望互相導入人流,並與誠品松菸連成一線。最關鍵的部分,還是大巨蛋與忠孝、復興SOGO這一段長達1.5公里的黃金店面,是否東山再起。房仲業者分析,目前SOGO商圈陸續進駐NET、寶雅等大店,加上近期lululemon旗艦店開幕,呈現年輕化趨勢,而統領百貨周邊商圈餐飲與時尚精品選物店也陸續回歸,空置率大減半,加上疫情發生以來這三年,不少黃金店面轉手易主,皆有望帶動東區的新開店潮。
房市3利空續降溫 2023年預估「量再縮、價微跌」
台灣經濟研究院於今(11)日舉辦「2023年景氣展望與產業趨勢研討會」剖析國內外經濟局勢與產業動向,預估明年房市景氣將持續降溫,將呈現「量再縮,價微跌」格局。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今年空方勢力加大,從價量齊揚轉為量縮價穩,但觀察政策面沒有鬆綁空間,要特別關心供給面增加狀況,明年預售屋完工釋出的量體大,「預測明年房市景氣仍較保守,將呈現量再縮,價微跌格局。」劉佩真分析,今年住宅市場整體交易由熱轉溫,再轉涼,特別是南部地區因基期墊高、政府緊盯而使交易回落;商用不動產投資買賣及土地市場上,買盤均未如去年,土地市場則因物件有限、央行緊縮購地貸款所致。辦公室租賃方面,仍為房東市場結構,北市辦公室空置率、租金年增率分別為2.8%、2.0%;店面租賃,第二季國內本土疫情再次重創實體店面業績,致使重要商圈店面租賃行情復甦時程遞延。由於今年貨幣政策轉向、調控措施、價格認知差距使不動產景氣出現降溫, 展望2023年,台經院認為利多、利空因素各有3項。有利因素包括,1. 朝捷運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OD)規劃的重大開發案仍將帶來商機;2. 都更及危老將持續為政府力推的政策主軸;3. 壽險業者、物流、批發零售業者將持續投入倉儲物流買賣或租賃市場。不利因素則有,1. 政府各部會對於房市的打炒房政策較無鬆綁空間,基調將以精準、策略調控為主;2. 先前業者大舉申請建造的新增供給將湧現;3. 業者將面臨建材、土地及缺工、綠建材等成本居高不下,而壓縮整體利潤空間。劉佩真表示,未來企業因應ESG是可以觀察的方向,企業選址更重視頂級辦公大樓是否符合規範,若有LEED、WELL等認證,租金可以比一般高出10~12%。建議房東、不動產開發商應規劃升級既有大樓設備或預先在開發階段就導入建置好相關設備,以取得相關認證。另外,政府若可加速將資金引導致公宅、都更、公共建設等管道,特別是捷運車站容積率、公有土地、都更委員常設化、政府強制待拆等制度的建立,或許是政府動態性政策外的另類思考方向。
台股緊守14200點關卡 法人:抗通膨升息「數位包租公」題材發酵
台股今天(5日)早盤開高逾270點,站上14400點後,跳水翻黑到午盤失守14200點後拉回至14260點,外資仍偏空,空頭力道強;法人分析國內抗通膨、抗升息產品少、標的選擇有限前提下,建議考慮「包租公」題材,包括「數位包租公」的數位基礎建設與REITs。根據Bloomberg資料統計,數位基礎建設的指數表現,從2014年的統計至今,數位基礎建設累積報酬率達99%,高於傳統基礎建設的43%及MSCI世界指數的40%,近期在全球金融市場大幅度波動修正中,跌幅亦相對輕微。數位基礎建設基金投資標的,包含數據中樞、數位轉型、未來能源三大主軸,涵蓋產業包括5G基地台、低軌道衛星、資料中心、數位電塔,電子商務倉儲、智慧運輸與生命實驗室,智慧電網、再生能源與充電樁等新十大建設。永豐基金經理人陳世杰說,今年尋找投資機會十分辛苦、股市利空夾擊十分痛苦,鎖定數位基礎建設產業投資,有機會「苦」盡甘來。近期股市大幅拉回,正適合逢低找買點,面對數位成為新常態潮流,更應把握長線投資趨勢,此外,投資數位基建標的,更是全面布局數位轉型、科技升級的基礎根基與龐大商機。全球數位基建的需求與投資商機正席捲而來,中國、美國、歐盟等紛紛推出大型基建計畫,並且鎖定數位轉型為重點。新創產業或新科技運用,一旦跨越佔有率16%鴻溝,就進入商機爆發階段。陳世杰強調,過去的網路與智慧型手機都有這樣的演變過程,數位經濟也在近兩年受到新冠疫情帶來的生活改變,跨越16%的鴻溝,數位基建商機欲小不易,未來成長空間可期。至於REITs不動產基金題材來看,今年以來,亞太區又較歐、美不動產指數抗跌,像是不動產與基礎建設指數,持有逾5成亞太區不動產,包含約3成的新加坡不動產、1成的香港不動產及近1成的澳洲不動產,因此當亞太區不動產有向上表現,可望受惠。富邦基金經理人蘇筱婷則表示,各次產業房租漲幅不一,工業物流不動產增幅高達2成,有些城市漲幅更是高達7成,企業租賃空間多以三到五年的長約進行,用作倉庫、資訊中心Data Center、數據4G、5G電塔,新REITS供給2023年才會開出,若不續約,廠家沒有地方營運,因此,廠房空置率很低,目前房東還有優勢。蘇筱婷認為,隨著部分國家開始啟動與Covid-19疫情共存下,各國經濟陸續朝向產業復甦之路邁進,特別是之前受疫情影響的醫療保健、零售、商辦、多樣性等不動產投資價值將浮現,可望獲得市場資金流入,預期將有向上表現空間。
北市辦公租賃空置率2%再探新低 商仲:供不應求、量穩價揚
台北市辦公室空置率再探新低,根據仲量聯行及高力國際最新2022年第二季季報皆指出第二季空置率僅2、3%,「正常應該要3~5%,2%已是供不應求狀況,接近滿租,未來幾年仍維持量穩價揚。」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表示。根據仲量聯行統計指出,2022第二季台北A辦平均月租金為每坪2953元,相較去年上升4.4個百分點,因供給有限空置率維持2%,這一季適逢疫情高峰,房東開始改裝辦公室以符合LEED、WELL等認證,以增加市場競爭力,雖辦公室搬遷計畫多稍有推遲,但優質辦公室商品需求力度仍強。趙正義表示,升息與疫情基本上對於商辦市場沒什麼影響,還是受到剛性自用及擴充需求穩定,科技業、製造業表現良好,產業擴張持續對辦公室有需求,因市場供給緊縮,未來3年市場可租面積稀缺,新供給有限下,造成價格緩升。北市空置率最低的行政區為南港,空置率僅0.8%,東區門戶計畫進行中,大坪數需求、全棟企業總部大樓需求,帶動南港市場租金;內湖也因市場釋出量少,空置率4%,平均租金為每坪1200~2000元。趙正義表示,正常應該要3~5%,2%以下是供不應求狀況。而根據高力國際統計數據顯示,第二季頂級及A級辦公大樓空置率分別為2.48%與2.96%,均低於北市整體平均;而B級大樓空置率為3.90%,較上季明顯下降0.86%。從區域來看,僅民生敦北與西區的空置率高於北市整體平均,其餘5處商圈空置率遠低於2.5%。租金方面,台北市辦公空置率跌租金漲的趨勢依舊全面上漲,整體平均租金上揚至每月每坪約2402元,單季漲幅達0.96%;其中頂級辦公室租金來到每月每坪約3482元,單季就漲了1.69%。高力國際研究部董事梁儀盈也指出,台北市近3年來租賃市場的供需趨勢並無太大變動,由於市場長期低新增供給的狀態,每季均係就現有存量去化,並且也礙於可供搬遷選擇有限,再加上新冠疫情干擾,租客多以既有續約為主。對於今年辦公室租賃市場展望,高力國際認為,基本上因為市中心新增供給仍有限,會讓房東對租金仍有期待,而確實今年在無任何新供給紓緩市場的情況下,年底前空置率勢必再探新低。租金方面,由於台灣此波疫情也即將趨緩,大多數的企業仍營運正常,整體經濟韌性佳,因此預期租賃市場仍將穩定,租金可望持續上揚,整體年租金漲幅維持2%。
南山廣場擠下101奪2021年商辦王 北市商辦租金上看5千元
商辦租金又現佳績,信義區國際商辦「南山廣場」出現一筆新的租賃交易,10月份28樓462.15坪,以總租金201萬元出租,換算單坪租金行情達4,350元,名列「南山廣場」單坪租金歷史排行第四名,不過卻是2021年最高的租金,更擠下101大樓的4,200元,登上目前2021年商辦租金冠軍寶座!據內政部實價登錄,「南山廣場」也是目前全台辦公最貴租金「商辦王」,2018年38樓393.18坪,以183.7萬租金,每坪月租4,672元創下全台最高紀錄;排名第二在39樓,每坪月租達4,400元,租賃面積745.05坪;第三高是37樓,每坪月租4,358元,租賃面積776.32坪。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分析,信義區百貨豪宅商辦林立,含金量高,吸引外商公司進駐,因此目前台北市國際商辦都集中在信義區,以101大樓最資深,完工已17年,國際知名度也高,「國泰置地」地點好,完工6年滿租率高;而「南山廣場」最新,屋齡僅4年,硬體設備新,3棟A級商辦租金都幾乎站穩4,000元以上,在信義區形成三強鼎立的態勢。張旭嵐指出,擺脫疫情後,去年第四季國內經濟和消費快速活絡,企業布局腳步更加積極,台北市都更商辦的改建速度仍緩不濟急,隨著A級商辦空置率下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租金也將隨之提高,之後敦北「玉山商銀總部」、遠雄「台北大巨蛋」可望完工加入戰局,目前頂級商辦高樓層已開價到5,000元,預估今年商辦租金價格還會有亮眼表現。
信義A辦租金最高仍擠爆 商仲曝去年最難做的案子是「這件」
仲量聯行舉辦2021年終回顧記者會指出,去年台北A辦平均月租金每坪2,894元,年上升2.4%,預計2022年將達到每坪近3,000元歷史新高。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預期,在資金豐沛及實體產業發展需求增加下,今年市場將持續熱絡,除了能看到辦公室租金保持2~3%的年成長,由壽險業、科技製造業、物流業為首的投資需求,將持續推動全年交易量成長。根據仲量聯行調查統計,目前南港租金為每坪1,400~2,500元,空置率降至0.8%,市場已近滿租;內湖西湖段租金每坪1,300~2,000元,空置率4.6%低點,相較去年下降3.4%;而信義區A辦平均月租金每坪3,465元,較去年上升1.3%,空置率更降至1.5%歷史新低,顯示多數企業面臨升級新形態辦公室壓力,儘管租金較高,仍更願意選擇頂級辦公室。企業對頂級商辦需求殷切、卻找不到適合的辦公空間,也發生在仲量聯行位於台北101的辦公室。會中仲量聯行副總經理劉建宇坦言,去年最難做的就是幫公司找更大更好的環境,但是都滿租,於是只好原地進行裝修。趙正義也嘆,「自己辦公室要搬家都沒位置,連自己都很辛苦!」趙正義分析,台北市區仍受限供給有限,租賃交易動能轉至南港,需求主要源自製造業、科技業、金融業。但值得留意的是,市場已出現房東將辦公空間收為自用的跡象,諸如原定2023年完工的國泰寰宇約1萬坪辦公空間,於2021年已調整為自用等情況,使得A辦選擇越來越少。預計今年完工非市區的萬坪辦公室亦已改為全數自用,未來3年A辦新增供給將只減不增。綜觀去年商用不動產市場,雖二、三季逢疫情高峰,表現保守,但第四季迅速回升,全年投資額達1,325億元,為歷史第二高。在研發中心及總部型科技廠辦續熱下,投資自用買家紛紛出手,去年交易主要以工業不動產為主,其中以廠辦尤為熱門,全年投資額約508億,相比前年138億元投資額,成倍數成長。土地交易也受到建商看好,全年投資額達2,045億元,主要投資標的仍為住宅土地,約占整體投資標的 49%,另商業用地占比上升至31%,主因為9月中桃園青埔及機捷重劃區土地標售。工業用地也翻倍成長,年交易額達到652億元,相較2020年312億元增加明顯,亦和全球對工業用地需求成長趨勢相符。趙正義表示,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在疫後表現十分穩健,科技業及製造業出口表現亮眼,企業對辦公空間的擴編及升級需求隨著市區老舊A辦的淘汰逐步顯現,購地設廠需求及總部型科技廠辦需求,將持續推動工業不動產投資額成長。趙正義預估,土地稀缺下,五都朝捷運TOD規劃,並在政府積極招商且市場熱絡下,今年重大招標預估投資額上修至2,600億元。相信在政策支持、科技及製造業展業升級積極擴廠、國內資金動能充裕、國外經濟復甦等利多條件下,國內商用不動產市場可望持續成長。2021年台北A辦平均月租金為每坪2,894元,相較2020年上升2.4個百分點,預計2022年將達到每坪近3,000元的歷史新高。(圖/仲量聯行提供)
市場資金滿溢+房貸利率低檔 台經院估:2022不動產仍小幅成長
台灣經濟研究院於今(8)日舉辦「2022年景氣展望與產業趨勢研討會」,台經院總監劉佩真針對國內不動產業景氣表示,歷經打炒房政策、疫情考驗,2021年不動產景氣仍小幅成長,在市場資金滿溢、房貸利率低檔下,預期2022年不動產景氣仍將可望呈現小幅成長局面,不過仍須留意房市政策、寬限期到期賣壓及成本上漲及缺工問題。劉佩真表示,房地產在今年打炒房政策及疫情考驗下,都還呈現小幅成長,住宅市場繼去年價量齊揚,今年房價、交易量仍為上升格局。商用不動產因製造業自用買盤挹注動能,土地受購地貸款限縮稍微影響,兩者呈現一長一消局面。辦公室租賃仍為房東市場結構,北市辦公室空置率、租金年增率分別為6.6%及1.5%。至於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店面租賃,劉佩真以西門商圈舉例,疫情前空置率1.3%,可說是一間難求,但今年第三季本土疫情爆發後空置率達22.1%,5間店面就有1間為空置狀態。國內社區疫情感染,網路交易衝擊實體店面需求,使得重要商圈店面租賃行情低迷。不過整體而言,2021年我國不動產業景氣因資金充沛伺機而動、房貸利率處低檔而獲得支撐。對於2022年不動產業,劉佩真也分析6大利因,包括市場資金滿溢;房貸利率預期也處於相對低檔機會較大;再加上都更及危老將持續為2022年政府力推的政策;產業方面剛性需求將持續驅動工業地產、倉儲物流、資料中心等另類地產的發展;以及半導體大廠投資跟房市連結,部分區域有帶動發展效果;民眾預期通膨心理以房地產做資產保值等因素下,預期2022年不動產景氣仍將可望呈現小幅成長局面。不過劉佩真也提醒,政府各部會將隨時就房市變化進行動態性的政策調整,全台寬限期到期住宅賣壓湧現,另外建材、土地成本及缺工問題干擾等,仍為產業不利因素,須留意。而明年觀察重點包括倉儲物流市場及政府對囤房稅的態度。劉佩真表示,倉儲物流為電商及零售商發展的最後一哩路,桃園、台中、台南的倉儲物流地產將為自用、投資者競相爭逐的焦點;政府續推都更危老政策,而囤房稅改革則是下一步健全房市政策的攻防重點。
怪傑威京小沈2/地標製造機有叫好不叫座勇氣 自家人交易作價屢惹議
以石化及建築為事業主體的威京集團,3日浩浩蕩蕩召開ESG成果發佈會,會後媒體追著問,「陶朱隱園要賣多少?一坪800萬元?賣給誰?」集團主席沈慶京不疾不徐地說,「它是藝術品不是豪宅,兩者壽命、公益精神都大大不同,只有小眾的小眾才心知肚明!」除了沈氏驚語,在地產及商界人士眼裡威京小沈還有兩個厲害,一是在地產上力求差異化,從球體外觀的「京華城」購物中心,到螺旋向上的超級豪宅「陶朱隱園」,以及興建中的展翅型頂級商辦「京華廣場」,二是儘管這些令人驚豔萬分作品叫好不叫座,沈慶京仍惜售抬價,還使出關係人交易作價,此一慣用手法也引來爭議。沈慶京打造的第一個地標建物,就是頂級商辦「京華廣場」基地上剛剛打掉夷為平地的「京華城」。這塊位在台北市八德路四段的土地,原是唐榮鐵工廠機械廠,1987年沈慶京以13億元標得,花了4年功夫翻身為全台首個土地從工變商的開發案,2001年京華城頂著台北市最大百貨賣場、全球最大球體建築頭銜,開幕時轟動全亞洲。3日威京集團舉辦全新CIS與ESG理念發表會,目前擔任集團主席特助的長子沈輝庭(右)緊跟在父親沈慶京(左)旁。(圖/報系資料庫)然耗時15年打造的京華城,慘澹經營18年後,3年前收場,熄燈時,沈慶京接受媒體採訪就坦言:「開幕第一天就知道完了,京華城是我理想的幻滅,18年來共賠掉130億元。」在沈慶京心中,京華城這塊地值500億,然市場不買單,土地標售3度流標,今年9月第4度仍以高於市場期待的342億元底價開標,威京集團親自出手,由旗下中石化子公司鼎越開發打敗興富發以372億元買回,外界因而質疑有「左手換右手」之虞。負責標售作業的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提到,「曾告訴業主,辦公市場看好,如果降價不甘心,假使自己有錢,也可以出手買下」,沒想到業主聽進去了。沈慶京始終不太在意外界眼光,他準備打造另個新地標-頂級商辦「京華廣場」,「4棟建築的低樓層將連通做為零售商場,高樓層也會有連通層,還會拉一個步道跨市民大道到對面的鐵道博物館,又是一個地標傑作。」知情人士透露,此案將於明年取得建照,2025年落成。不只外觀造型特殊,鼎越開發副總經理陳紀豪告訴記者,「京華廣場」把台北市現有的OFFICE都超越,能滿足外商企業嚴苛的條件,採用很多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的應用,還有大量的綠化植栽,「主席(指沈慶京)對於做好產品,很願意花。是個值得期待的建築。」 以近期信義計畫區內商辦最高成交價一坪約180萬,市場預期未來「京華廣場」價格應落在150~180萬,如果要灌注更多設計規劃的「加工成本」,一定又是創天價。內部人士透露,「價格滿有機會超過每坪200萬!」沈慶京另個地標夢,就是知名的「旋轉豪宅」陶朱隱園。沈慶京在1987年買了兩大地產,除了京華城基地,另一塊就是亞太會館基地,當年他以總價逾10.8億元、每坪44萬元取得,建為商務旅館,以老上海菜餐廳「霞飛路8號」打響名號。後來因營運不佳熄燈,標售時碰上前總統馬英九贏得總統大選,房市前景看好,沈慶京也順勢出了個當時的天價,從69億元一路拉抬至199億元,離譜價格嚇跑投資人,最後2009年以150億底價再度招標,換算每坪單價為607.7萬元,最終神秘買家正是同為威京集團旗下的中華工程,市場一片譁然。此一由中華工程聯手亞太會館齊力打造的全球首座旋轉豪宅,每層樓以4.5度旋轉向上,地上21層、地下4層,不僅外觀絕無僅有,還標榜超跑可乘坐大型電梯直達家門,甚至獲《CNN》評選為全球9大城市地標,只不過產品極為特殊,2018年完工以來,售價始終是個謎。京集團旗下亞太會館(右)拆除改建成全球首座旋轉豪宅陶朱隱園(左),外觀獨特外吸引眾人目光,甚至獲《CNN》評選為全球9大城市地標。(圖/翻攝自CNN style網站、報系資料庫)2019年7月出現首筆交易,威京集團旗下承耀公司以總價18億元取得7樓戶,換算每坪610萬元,被外界解讀為藉自家人購買達到「價格定錨」效果,之後,再未傳出成交消息。就連具公信力的實價登錄,也因關係交易再加上未達一定數量不足以代表市場行情,交易紀錄至今仍「被消失」。一名業者直言,「京華城周邊沒捷運、商圈,若價格比信義計畫區還貴,或是又像『陶朱隱園』開出翻倍價,肯定沒人買單。」雖然眼前商辦空置率低,又是賣方市場,但沈慶京的地標夢,依然逃不過市場考驗。
北市商辦大缺貨!空置率創歷年新低 專家分析5大原因
北市辦公商圈空置率創歷年新低!信義全球資產公司最新統計,台北市市區辦公商圈空置率已降至2%以下,來到1.74%,其中內科商圈空置率也降至3.3%,呈現西湖、文德、舊宗段皆搶手的狀況。專家表示,新供給銜接不及、企業需求動能多元且強勁、屋主在疫情考量下提高續租態度,都是帶來低空置率的主因,「台灣企業在疫情衝擊下仍穩健支撐出低空置率,難能可貴!」台北市區辦公商圈的平均空置率由上季2.43%下降至1.74%,7個商圈中就有6個商圈的空置率在2%以下。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總經理柯宏安分析,空置率續低的原因有幾個:一、不少即將完工大樓已預招租或自用,整體台北辦公空間呈現缺貨狀況。二、老舊商辦投入危老都更讓現有供給減少,租戶必須另覓空間搬遷,其中不少企業往內科移動。三、大型企業因應發展,持續有總部舊換新需求。四、市區商圈雖有企業移動至內科,但在網購電商、網路遊戲、軟體研發等產業的擴張動能下,銜接遞補原有空置空間。五、考量疫情變數,屋主多願意以彈性條件留住承租方避免空置損失。信義全球資產公司提供。內科商圈部分,企業持續移入,平均空置率也續降,由上季5.28%下降至3.3%。除了大型企業到內科找大坪數廠辦作為總部或員工訓練中心,另外中小型企業所需的50~100坪左右標準面積空間,租賃去化速度也加快,都讓內科整體廠辦空置率大幅下降。其中文德段因受惠鄰近西湖段滿載的外溢效果,空置有感下降,連帶吸引許多上市櫃企業在此購樓,例如台灣立訊精密買下⻑虹新銳科技整棟⼤樓、中國信託資產管理買下國瑞集團台北總部整棟⼤樓。柯宏安分析,空置率是不動產空間市場的一項統計數據,但數字背後更重要的本質意義是,台灣企業在疫情衝擊下仍穩健發展,整體產業成長才能支撐出這樣的低空置率,更有助商辦市場健康發展,這才是更難能可貴的。未來短期內台北市中心商圈在新辦公供給不足下,空置率低檔現象將維持一段時間,而此狀況預估也會連動支撐商辦的售價、租金。
新稅制、疫後復甦帶動產業轉型 商用不動產出現5大「質變」
今年第二季在「房地合一稅2.0」7月1日生效,再加上5月中全台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後,商用不動產面臨買盤結構性及突發性的變數,交易活動明顯減速。瑞普萊坊總經理劉美華表示,疫情緩解之後,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會出現交易模式、專業轉型、商圈移轉、電商供應鏈、新型態產品等5大趨勢轉變,對疫後的商用市場仍維持樂觀展望。根據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統計,第二季商用不動交易雖然仍保有241億的規模,但較第一季衰退44%,上市櫃公司甚至從5月29日到6月9日出現超過一周的交易空窗期,更重要的是,241億裡面有超過41億是關係人交易,等於第二季商用市場的實質成交量直接跌破200億。土地、地上權標售、公辦都更、聯合開發等各類投資活動,雖溢價率、成交價屢創新高,但今年全台第二季交易額也從去年同期的895億降到718億,萎縮2成,到了6月只剩78億,是從2018年9月之後、33個月以來的單月新低。「房地合一稅2.0」4月9日完成修法三讀,並於7月1日生效,再加上5月中全台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後,商用不動產面臨買盤結構性及突發性的變數,交易活動明顯減速。(圖/瑞普萊坊提供)劉美華表示,稅改、疫情改變投資人的短、中、長期布局策略。短期來看,房地合一稅2.0大幅提高法人短期交易的稅率,再加上高稅率的閉鎖期延長,趕著適用舊稅制低利率的案件激增,雙重效應加強轉手需求。疫情之後,交易量會隨著全球強勁復甦、通膨壓力而快速復原,但疫情以及政策打炒房所帶來的「量變」會產生中長期商用市場投資的「質變」,形成疫後商用不動產的5大趨勢。首先,「以租代買」或「先租後買」崛起。房地合一稅2.0讓這幾年商用市場大爆發的買方受制於高稅率而打亂處分節奏,未來2、3年供給量緊縮,而且短投退場,將壓抑交易量。但產業需求面的旺盛,尤其製造業仍一片榮景,因此一改過去「售後回租」的安排,而改以租代買或是先租後買,可以同時解決需求的燃眉之急,同時也讓屋主能省稅、賺租金,成為市場新趨勢。第二,建築投資業轉型,跨足商用及地上權市場。房地合一稅2.0、實價登錄2.0改變建築投資生態,「不二價」或是「先建後售」,以及央行限貸,讓建商對於只租不賣的長期收益型產品的投資興趣更濃,進一步轉型為資產管理或是多元控股公司。舉例來說,上半年商用土地交易金額約546億元,遠勝過工業及住宅地的360億。另外,高地價、缺工、缺料、通膨造成建築投資業微利化之後,建商也會以代工的角色,善用管理財轉進土地成本相對較低的聯開、地上權、公辦都更市場。 瑞普萊坊總經理劉美華表示,疫情之後,交易量會隨著全球強勁復甦、通膨壓力而快速復原,但疫情以及政策打炒房所帶來的「量變」會產生中長期商用市場投資的「質變」。(圖/瑞普萊坊提供) 第三,供需失衡、防疫意識抬頭,辦公需求東移。根據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統計,今年第二季台北市A辦空置率為2.97%,正式跌破3%,即使新增供給的元大人壽也因供集團使用,全屬自用,因此無法緩解租金漲、空置跌的供不應求結果,間接帶動辦公需求往東移動的趨勢。劉美華解釋,上半年雙北市的商辦、廠辦交易總金額約294億元,但發生在松山、內湖、南港、汐止就佔了85%。根據最新的調查,51%的亞太區未來3年內有搬遷總部的計畫,顯見受到成本、招募、防疫的需求強,未來辦公板塊將出現分散及挪移。第四,強化電商供應鏈布局。光是電商平台三大龍頭粗估自建倉儲就超過20萬坪,今年預計還會增加1到2成的急單需求,再加上大型第三方物流增加、升級倉儲面積,乃至電商物流建立倉儲,從上游到下游、從平台到終端,都產生極大的投資需求。目前電商產業僅占台灣整體零售銷售額的 13%,遠低於韓國 36%、中國 27%,因此物流、倉儲的疫後需求中長期會出現倍數增長。第五,新型態產品將成為投資亮點。劉美華表示,疫情裂解原來的生產、服務關係,也更凸現空間服務的專業化,因此包括資料中心、中央廚房、雲端廚房、無人商店、分享辦公室、租賃住宅、安養中心、防疫旅館等,透過物聯網連結,並完成分散風險,將會成為後疫情或是疫情流感化時代的重要服務設施投資,值得做為產業轉型的借鏡。劉美華認為,對疫情海嘯第一排的觀光、零售業來說,短期受到邊境封閉、活動管制出現經營生計的挑戰,但在全球逐漸解封、復甦之後,預估最晚在明年中以前就能回到常態。而商用不動產市場短期固然有疫情的不確性干擾,毛租金收益率或有修正,但中長期價格依然受通膨因素,以及後疫情時代的強力反彈、市場新產品、投資新策略牽引,維持緩漲趨勢不變。
建商群搶微風南京對面地上權案 皇翔8.5億奪標溢價率6成
國產署今(21)日開標位於敦化段二小段微風南京對面的地上權案,最後由皇翔建設(2545)以約8.5億元權利金得標,高於底價約3.25億元,溢價率62%,換算每坪權利金單價約367萬元,創下台北市松山區權利金單價歷史新高。此次標售共11封標單,意外的是只有2家壽險金融業投標,包含新光人壽、華南金資產,其餘多數是建商,包括永陞、實陽、將捷、基泰、德林、寶贊開發等。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總經理柯宏安表示,此案標脫代表建設公司持續看好台北市核心商圈的新辦公室需求,加上疫情對觀光產業衝擊大,該案規劃商辦可能性較高,租金預計可站穩2,000元並挑戰3,000元大關。敦北南京商圈聚集各大企業總部與商辦都更案,皇翔建設以8.5億標下的地上權即在微風南京對面、台北金融中心旁。(圖/本刊繪圖組)此地上權案位於正南京東路上,鄰近復興南京捷運站,周遭有微風南京商場、台北小巨蛋,更是辦公室林立的黃金地段。基地總面積232坪,建蔽率65%、容積率400%,換算每坪權利金單價367.4萬元,超過中壽在2013年標下台北學苑舊址地上權的349.8萬元,以及富邦人壽2014年標下長春段土地地上權的239.8萬元,權利金單價在台北市地上權案排名第7,更創下松山區歷史新高紀錄。皇翔建設近年積極取得土地開發,其中台汽北站一案也改開發頂級商辦,此次得標則是自2012年標下的士林官邸旁地上權案的第二個地上權案。柯宏安分析,復興南京與敦北辦公商圈今年Q1商圈空置率低於5%,是企業搶進熱區,附近屋齡超過30年的指標商辦租金出現2,000元行情,加上旁邊的台北金融中心大樓已有2,500~2,900元水準,中壽敦北總部所揭露租金也突破3,000元,甚至站上3,500元以上,因此該案若開發成辦公,即使基地規模不大,不易打造大坪數產品,但以目前市場需求,得標業者應該會挑戰3,000元租金大關。柯宏安表示,土地與地上權看的是開發後的未來長期使用與租金收益,而市區商辦精華地段因辦公大樓屋齡多已老舊,少數新供給大樓又多為總部自用,新穎辦公空間供給不足。此案規模雖非像信義計畫區的百億級大型地上權,能在目前本土疫情衝擊下成功標脫,仍是對辦公市場的一劑強心針,也預期此類精華區土地產品,建商在考量長期投資布局下,應仍會有一定的交易表現。
東門商圈本月6家店永久停業 剛漲租房東不願降30年老店吹熄燈號
政府將防疫拉高至三級管制,5月起民眾維持低度活動,商圈不見往日人潮,業者也跟著倒一片。北市東門商圈6月起已有至少6家店永久停業,其中包含餐飲業希臘料理「希臘左巴」、茶館「耀紅名茶」,以及「顧氏手工刺繡藝術」等店家,雪崩式的營收難抵各項開支,逼著業者吹響熄燈號。在東門商圈麗水街上經營30年的「希臘左巴」落地窗上面張貼著頂讓字樣,據了解,「希臘左巴」今年2月剛被漲租,每月漲5萬元,疫情大爆發後業者曾向房東提出降低租金,但房東不願意,高租金再加上外送平台高抽成下,轉型外帶外送仍難以打平成本。記者致電「希臘左巴」,業者表示,該店址將暫停營業,未來會搬至永康商圈不同地點。對於店租則不便透露。「東門這邊的租金很貴,很多都是老店,平時生意很不錯,但現在不能開放內用,靠外帶外送生意受影響很大,外帶平台抽成有3成,再加上高額店租,難以支撐。」台北市東門永康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劉鴻翔表示,東門商圈6月起至少有6家店決定永久停業,「希臘左巴」是其中之一,店租應超過20萬元;比較倒楣的是今年2、3月疫情緩和之際才剛簽約承租的店面,紛紛暫停裝潢及營運,協會昨天也才協助19個會員店家幫忙申請紓困貸款。對於6月底是否解封,劉鴻翔認為不樂觀,「至少要到7月,但8月又會再有一波,但不可能一直在紓困,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根據官方2020年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經營實況調查報告顯示,餐飲業在經營上遭遇的困境,第一名是人事成本過高,比例達54.3%,第二名則是租金支出高,比例達53.1%。不僅中小型餐館經營困難,大品牌餐飲企業也面臨不小支出壓力,統計國內上市櫃主要經營餐館類生意的公司,5月營收平均年減也約3成。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許多餐廳生意大受影響,有些經營者希望透過外帶方式多少增加點收入支付相關開銷,不過這段時間仍是相當辛苦,由於目前三級管制時間至6月28日,即使未來管制可能逐步放寬,仍須要相當一段時間才能回歸過去的正常生活,時間越長經營壓力也越顯沉重,恐怕導致店面空置率增加,進而影響租金與售價。東門永康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劉鴻翔表示,有幾間店今年初才剛簽約承租,如今店面紛紛暫停裝潢。(圖/讀者提供)
南港商辦租金緊追信義計畫區 每坪上看2000元起跳
近年頂級商辦供不應求,受台北市長柯文哲「東區門戶計畫」嘉勉的南港,如今不少老舊建物與廠房皆進行都更改建,其中以商用不動產的供給量最為驚人,未來釋出量體有機會超越台北市中心,近期總銷逾千億元的超級大案「世界明珠」辦公大樓再傳新買家以每坪均價136萬元收購2樓層,專家預估,南港高端商辦每坪租金上看2000元起跳。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總經理柯宏安表示,南港隨著建商插旗、大型開發逐漸到位、企業總部進駐,商用不動產供需明顯增溫,各開發商在產品規劃上也都用盡心思,搶搭一波複合式風潮,推出包含辦公、商場、飯店等不同的產品定位組合。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未來6年內南港將有21萬坪辦公面積釋出,其中包括「世界明珠」辦公室規模約1.4萬坪,預計2024年完工;國泰建設「利百代商業大樓」預計2023年完工落成,辦公室規模上看1.5萬坪;潤泰創新國際的「南港之心」複合開發案,辦公大樓可望有5萬坪,2026年完工。目前已知時程的開發案就有逾11萬坪辦公面積集中於2026年完工。2019年底「世界明珠」辦公大樓預售時,即以每坪100萬元打破史上新高紀錄,富邦人壽於2020年5月砸下282.87億元標得大南港土地,被形容是天價,如今再傳「世界明珠」新買家以每坪均價136萬元收購辦公大樓2層,改寫每坪136萬元新高,拉近跟信義計畫區辦公行情的距離。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表示,南港高端商辦每坪單價至少破百萬、租金單價2000元起跳,已是現在進行式。柯宏安認為,南港商辦3年內空置率仍可維持在低檔,但在2022年起新大樓開始陸續完工後,短時間可能會拉升空置率,在頂級新辦公大樓目前供不應求的狀況下,對於需求企業有其吸引力,或能維持一定的租金水準,但因需要一定時間去化,租金可能會呈現一段緩慢成長。 南港輪胎「世界明珠」開發案,辦公大樓每坪均價已站上163萬元,改寫區域新高價。(圖/黃鵬杰攝)
北市店面交易4000萬內占7成 中山、中正、大安最熱
網購、電商崛起,近期還有疫情影響,衝擊實體店面交易,不過,實體店面仍是民眾消費主戰場,在低利環境、寬鬆貨幣政策下,錢放銀行「無利可圖」,能帶來穩定收益的店面產品仍吸引不少投資人目光。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今年上半年台北市店面交易總價帶,發現總價帶4000萬以下店面交易占比超過7成,「小資風」店面是目前店面交易的主力。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目前國內疫情緩和,加上低利環境與各國大灑幣的狀況下,錢只會愈來愈薄,如何尋找相對安全且保值的標的停泊,成為當前資產配置規劃的重點,而店面不但保值,選對店面甚至還能有穩定租金收益,打敗定存,仍獲不少投資置產族群青睞。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今年上半年台北市店面交易發現,總價帶2000萬以下占比37.7%居冠,其次則是2000-4000萬區間,占比35.6%,兩者合計高達73.3%,超過7成,目前台北市店面交易以總價帶4000萬以下為大宗。若再觀察總價4000萬以下的店面坪數,其中有超過5成是20-40坪之間,20坪以下的小店面也有3成以上,顯示台北市以低總價、中小型店面為交易主力。謝志傑指出,雖然近年來受到電商崛起,實體店面開店受挑戰,今年又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讓大型店面需求減少,但40坪以下中小型店面租金相對低廉,有能力承租的商家較多,因此,40坪以下的中小坪數店面較為熱絡,加上購置門檻較低,在超低利率環境下,置產保值的需求仍在,都是讓投資置產族群進場購屋的主因。若進一步統計總價4000萬內的店面交易熱區,中山區以23筆居冠,其次是中正區15筆與大安區的12筆分列二、三名。謝志傑說明,中山區以晴光商圈、松江南京商圈、南京復興商圈交易最為熱絡,店面坪數以10-30坪最受青睞;中正區則集中於古亭商圈、站前商圈、南機場夜市商圈一帶,至於大安區則以忠孝敦化商圈、信義安和商圈以及捷運科技大樓站周邊為交易主力。雖然目前店面市場以低總價、中小型店面為主力,不過今年上半年總價1億以上交易占比仍有4.1%,總共有6筆億級店面交易,松山區、中山區、信義區、士林區、大安區、與內湖區各1筆,沒有特別集中,屬個案表現。不過,謝志傑說明,觀察今年交易的億級店面發現,分別坐落於南京三民、松江南京、信義、天母、敦南以及湖光市場商圈,這些高價店面均位於精華地段,辦公、就業與通勤人潮多,產品具備稀有性,且大多帶有租約出售,具有穩定租金收益,仍吸引不少高資產投資族群趁目前店面市場相對低迷之際,危機入市。謝志傑補充,超低利率影響下,銀行存款的錢就越放越薄,必須尋求更好的投資置產標的,在多數國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下,房地產仍是首選,尤其是具有穩定收租效益的店面產品,還是吸引許多投資置產族群的目光。對有意投入店面的民眾來說,謝志傑建議還是要精算投報率,注意人潮動線及地區發展潛力,同時留意投資標的所屬商圈的空置率與商圈變化,優先選擇總價4000萬以下的中小型店面,不論出租或未來轉手需求都較為穩定,把握目前房價盤整階段進場,才能享受店面帶來的穩定租金收益。
危機入市?開除房東?鐘錶老店積極置產再砸1.7億買金店面
雖然疫情重創觀光商圈店面市場,不過仍有人趁勢出手!鐘錶老店金生儀,今年5月砸1.7億元買下北市博愛店現址,中正區博愛路35號卓越時代大樓1樓179.99坪店面,扣除車位價格,單坪約在百萬左右。金生儀博愛店位於博愛路33號及35號,共2個門牌,33號由金生儀老闆陳家持有,35號則是向大陸建設承租。今年5月,陳家以家族公司「榮台投資」名義砸1.7億元買下35號店面。事實上「榮台投資」在2014年也以5.6億元接手「亨得利」持有的忠孝東路75坪金店面,交易單價756.8萬元,僅次於同期交易的隔壁店面,成為「台北店后」。相對東區店面,金生儀新店面,購入單價僅約百萬左右,投資金額和單價都低很多。(圖/內政部/台灣房屋集團中心製表)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實價登錄以來,博愛路店面最高交易單價為236萬元,最低也要125萬元,該店面以百萬單價成交,應為房東給房客的「友情價」。台北店面市場近年受國際觀光和疫情的影響,大坪數店面交易趨弱,加上空置率增,租金下滑,也少有創新高的交易,而對於鐘錶精品業者而言,長年累積豐沛金流,由租轉買不是難事,且趁著低利進場,也是為家族企業的資產做長期投資規劃。張旭嵐分析,金生儀博愛店位於博愛路漢口街口,三角窗店面,店面寬,招牌醒目,推估新購入的店面市場租金行情,每月40~50萬左右,估算該店面出租投報率有2.8~3%,未來不管是出租或自用都算是穩賺不賠。該店址雖非一級觀光商圈,不過由於鐘錶老店在此地起家,加購這店頗有擴大家業,永續經營意味。
疫情商圈掀倒閉潮 Q1社區型、低總價店面稱霸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讓許多人都宅在家,各式餐廳人潮稀稀落落,甚至不少店家關門歇業,店面交易冷卻之下,統計北北桃三都今年第一季「店面最賣座」之行政區,由「中山區」、「林口區」、「桃園區」奪冠,熱門商圈交易退燒,社區型店面出線。根據實價最新資訊顯示,2020年第一季六都店面交易件數共424件,雙北市最夯店面成交區域為「中山區」及「林口區」,分別以14件交易件數奪區域之冠,桃園市則是「桃園區」以21件居冠,同時也是六都店面最賣座區域。台灣房屋智庫經理江怡慧表示,疫情讓店面交易走「總價」導向,2020年第一季桃園市桃園區店面,平均總價在2039萬元,桃園店面多屬中低總價、價格實惠,2000萬元左右的價格相當誘人,投資門檻低入手容易,桃園店面空置率也相對低,因此讓店面買家愛不釋手。現階段店面市場表現多以「中低總價」交易為主,而一直是高價位的北市店面也不例外,這次調查發現台北市「中山區」店面平均總價僅2638萬元,相較去年店面平均成交總價4249萬元幾乎砍半,如林森商圈就不乏小坪數店面成交,顯見店面交易型態也有改變趨勢。不僅「中山區」,北市店面熱區前3名皆多以巷弄的住宅1樓店面最夯,都是低總價熱門物件地盤,印證這類產品搶手度。這次也意外發現,市場資金不只停留在主要熱門商圈,更將投資觸角延伸到衛星行政區中的在地店面,例如「林口區」及交易件數多達15件的「楊梅區」,多半屬於社區生活型以及自住透店型2種。而去年新北市店面交易位居第3的「板橋區」,在今年第一季已跌出榜外,換上「三峽區」。江怡慧進一步說明,店面型態有熱門商圈型、社區生活型、趨勢增值型等等,消費主客群不同,現階段因為疫情關係社交受限,有許多熱門商圈因觀光人潮減少受到影響,屋主也不願降價求售,造成有行無市,相反地屬非高總價型的店面,位成熟穩定社區的生活型商圈,以在地消費人口為主的店面,客源與收租相對穩定成為搶手貨。專家也認為,目前台灣疫情控制得當,對於國內防疫管制逐漸放寬,國人暫不能出國,轉向國內旅遊的補償性消費便會開始發酵,熱門商圈中的人潮回流,帶動店家生意回升後,國內各區一線店面或是熱門商圈型的店面交易將再回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