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稈收集
」綠能發電政策遭批延宕 前台中市環保局長:努力不該被抹滅
本刊今日刊載,前台中市長林佳龍砸下60億元推動「外埔綠能生態園區」,但園區如今營運已7個月,不但連電業執照都未取得,去年底還被審計部揪出8大嚴重缺失,前台中市環保局長白智榮今提聲明喊冤,認為政策立意良善為全國首推,因仍在磨合階段,更強調他是忠實公務員「團隊努力也不該被抹滅」。 前台中市環保局長白智榮回應,這是由民間業者全額投資6.3億元轉型改善及負擔廠區營運成本,是國內首座有以生廚餘、稻稈及廢木再利用發電的生質能源廠,如果能落實並全量運轉,1年可為市府共增加1億收入。針對稻稈問題,白回應稻稈收集是選項之一,另外也要求其他局處配合行道樹、校樹所產生的廢木,每年可回收1萬多噸使用,搭配汽化發電技術也是可行方式,更強調廠商或個人收集廢木,每1噸必須繳給市府1千元,這樣可以充實市庫,減少農業廢棄物產生,每年可以增加市庫5千萬收入。針對生廚餘跟稻稈回收問題,白智榮說,清潔隊員的天職本來就負責清運垃圾,他舉例焚化爐的垃圾也是由環保局清潔隊員負責載運,為何外埔園區的清運,就要被拿出來批評。而且生廚餘進外埔綠能園區的話,每公噸進場費用比進焚化爐省約1000元,每年就可增加5千萬收入,更能延續台中文山焚化爐壽命、減少農民燒稻稈的空氣汙染,也能把農業廢棄物做成回收肥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白智榮強調,多年的公務生涯,時時提醒操守必須嚴謹,也希望好的政策可以延續,只是國內仍在起步階段,所以許多配套仍可再修正討論,絕非外傳的圖利廠商,所有採購都是依法處理。白智榮直言,利潤分配問題要看市場導向,因為此案曾流標,而且ROT招標案本來就要看當時大環境變化調整招標內容,本案依規定公開招商,所有興建經費都是廠商負責,不能任意指摘是圖利廠商。
【佳龍挖錢坑3】沒發電還有績效 爽收285萬營運費
前台中市長林佳龍為了跟蔡英文的循環經濟政策沾上邊,任內向民眾畫了一個大餅,但卻忽略了稻稈收集的實際執行困難度,記者拿出營運合約跟審計處公文交叉比對,竟然發現這座無法發電的假電廠,市府去年竟已支付管理單位200多萬元的營運績效費用,但到底績效從何而來不得而知?所謂的營運績效,到底怎麼計算,又為何要按月給這些錢?面對記者提問,環保局副局長陳政良是一推三不知,辯稱合約是這樣定的,所以都合法。但這樣的說法卻令人難以接受。上百個清潔隊員抱怨,多出來的收集工作及發電所產生的稻稈飛灰、廚餘的沼渣、及沼液的廢棄物清運,竟是由清潔隊隊員一肩扛下,「根本把公僕當作是廠商的私人員工使用。」離譜的不只一樁,林佳龍任內的環保局長白智榮更允許電廠賣電的8成收入全歸禾山林公司所有。市府每年還要主動提供5萬噸稻稈用來發電,就是要讓廠商賺飽飽,市府更主動編列4千萬元幫廠商蓋稻稈儲放場,真是「設想周到」,但至今未通過消防許可。此外,連廚餘桶的宣導跟使用績效都相當差,當時連同黨議員都看不下去,質問在議會砲轟「宣傳文宣在哪裏?」、「廚餘桶怎麼用」?並在議會要求環保局要硬起來,否則會被人民看笑話。審計處提出的8大缺失,被譏稱是割地賠款的合約。(圖/黃耀徵攝)本刊調查,當初林佳龍團隊為了彰顯「政績」,特別選在市長選舉投票前一個月,大張旗鼓舉行園區試營運剪綵儀式,結果2018年11月9合一選舉,林佳龍大敗,政權移轉給盧秀燕後,卻留下這座「用廚餘跟稻稈發電」的爛攤子,新市長盧秀燕為了收拾這個燙手山芋,斥令要環保局長吳志超及政風處嚴格調查。台中市前環保局長白智榮回應,此案是全國首推,初期成果本就無法立竿見影,「拿這個來批評太不厚道」。且有編列資源回收獎金,加上清運本是環保局負責,怎會扯到是免費用公僕辦事?循環經濟是趨勢,許多配套仍可再修正,絕非外傳的圖利廠商。至於廚餘桶採購一案,當初也是依法行事。蔡英文的循環經濟政策失靈,林佳龍(右)幫忙捅出一個大破洞。左一為現任經濟部長沈榮津。(圖/報系資料庫)承包商山林水總經理廖宗銘表示,電業執照已送件,今年6月應可取得;稻稈潮濕而不能發電技術問題,已找人向外求援。現任台中市環保局副局長陳政良回應,合約根本沒寫缺失怎麼認定,只能到時再開會討論,且合約只寫得連續3年內且有3件重大缺失才可解約,現在也不知道怎麼辦。台中市新聞局長黃國瑋回應,若3年合約一到,是否要修訂契約,市府會再檢討。